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尖沙咀站

指数 尖沙咀站

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為港鐵荃灣綫在九龍的車站,也是荃灣綫穿越維多利亞港至香港島前最後一個車站,位於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嘴彌敦道地底,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株式會社。 尖沙咀站設有行人隧道系統連接周邊地區及尖東站,供乘客轉乘西鐵綫;但由於該系統為非收費區,乘客不能以一張單程車票在此站轉乘;若以八達通轉乘需要先出閘、後入閘。位於半島中心和海港城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132 关系: 加連威老道加拿分道半島酒店古物古蹟辦事處君怡酒店 (香港)堪富利士道天星小輪外港客運碼頭寶勒巷尖東尖東站尖沙咀尖沙咀天星碼頭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尖沙咀中心島式月台上班族中心商务区中國客運碼頭中環碼頭中環站中間道中港城万维网九龍九龍南綫九龍塘站九龍塘站 (香港)九龍公園九龍酒店九龍清真寺平安夜平方米亞士厘道廣東道住宅佐敦站彌敦道何文田便利商店北京道國際廣場喜來登酒店咖啡店入境事務處全月通加強版兩鐵合併八達通公共運輸交匯處皇家太平洋酒店...灣仔碼頭珠江三角洲紅磡紅磡站維多利亞港縱火美孚站美麗華商場百樂酒店花店花車 (巡遊)銀行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荃灣站荃灣綫行人隧道衛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餐馆西鐵綫香港香港小巴香港島香港工業總會香港巴士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地鐵香港凱悅酒店香港科學館香港總商會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香港郵政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文物探知館驗票閘門諾士佛臺麼地道麵包糕餅店黄埔郵件郵箱蘋果日報赫德道重慶大廈自動販賣機自動櫃員機金巴利道金鐘站金馬倫道電動扶梯速遞除夕K11 (香港)The Mira Hong KongThe ONE東鐵綫栢麗購物大道楼梯樂道橫渡線正月初一河內道油尖旺區活方商場渡輪港鐵港鐵公司港鐵特惠站港鐵都會票漢口道 (香港)漆咸道澳門會員服務站月台幕門明報海防道海港城新世界第一渡輪新界新界東選區新港中心書店2017年港鐵縱火案 扩展索引 (82 更多) »

加連威老道

加連威老道(Granville Road)是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道路,西接彌敦道近東英大廈,橫跨漆咸道南,東北接科學館道近新東海商業中心。加連威老道的中段與加拿分道十字交加。 加連威老道於尖沙咀舊區(漆咸道南以西)一段,以外銷成衣批發著名。現時該街道有約30間服裝店,大多兼營零售,為區內購物熱點之一。.

新!!: 尖沙咀站和加連威老道 · 查看更多 »

加拿分道

加拿分道(Carnarvon Road,舊譯加拿芬道)是香港九龍半島市中心區內的一條街道,位於尖沙咀彌敦道以東,街道形狀近似拉丁字母「J」。 加拿分道是以威爾士 圭內斯 郡 卡那封城(Caernarfon, 見卡那封城堡)來命名。.

新!!: 尖沙咀站和加拿分道 · 查看更多 »

半島酒店

香港半島酒店(英文:The Peninsula Hong Kong),為2019DSE retaker歐智遠()的旗艦酒店,亦是集團首間命名為「半島」的酒店,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酒店,也是全球最著名及最豪華的 酒店之一,為一家甲級高價酒店。基於其極為珍貴的歷史及建築價值,酒店建築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審為一級歷史建築。.

新!!: 尖沙咀站和半島酒店 · 查看更多 »

古物古蹟辦事處

古物古蹟辦事處(英語:Antiquities and Monuments Offic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部門,按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蹟條例》於1976年成立,其目標是確保香港最具價值的古蹟及建築物、文物得到保護。 古物古蹟辦事處與香港公營機構古物諮詢委員會有密切關係。古物諮詢委員會負責進行研究,再由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有關決定,包括決定香港法定古蹟及評級香港歷史建築。 古物古蹟辦事處總部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6號,即前九龍英童學校之建築之內。.

新!!: 尖沙咀站和古物古蹟辦事處 · 查看更多 »

君怡酒店 (香港)

君怡酒店(Kimberley Hotel),是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於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28號,鄰近港鐵尖沙咀站,於1990年開幕,共提供546間豪華客房,包括497間寬敞舒適的客房,以及49間豪華套房。尖沙嘴金巴利街市與君怡酒店位處同一幢大樓,街市佔用3及4樓兩層,總建築面積為37,500平方呎,該街市已關閉,現為入境事務處 - 西九龍辦事處。.

新!!: 尖沙咀站和君怡酒店 (香港) · 查看更多 »

堪富利士道

堪富利士道(Humphreys Avenue)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的一條街道,連接海防道、彌敦道及加拿分道。堪富利士道是以昔日於19世紀末擁有該地段物業的Humphreys家族的名字來命名。這個家族的W.G. Humphreys以及他的表親Henry Humphreys當時經營堪富利士房地產公司,並曾在尖沙咀堪富利士道的地段開設皮革廠。.

新!!: 尖沙咀站和堪富利士道 · 查看更多 »

天星小輪

天星小輪是香港歷史悠久及著名的渡海小輪公司,1898年5月1日起在維多利亞港兩岸提供服務,載客來往香港島及九龍。 天星小輪是旅客遊覽維多利亞港首選的途徑,2009年更被國家地理旅遊雜誌列為「人生50個必到景點」之一,並獲美國旅遊作家協會(Society of American Travel Writers)評選為「全球十大最精彩渡輪遊」之首。.

新!!: 尖沙咀站和天星小輪 · 查看更多 »

外港客運碼頭

外港客運碼頭(Terminal Marítimo de Passageiros do Porto Exterior,Outer Harbour Ferry Terminal),簡稱「外港碼頭」,俗稱「港澳碼頭」,位於澳門半島海港前地,是澳門重要的水路出入境口岸。.

新!!: 尖沙咀站和外港客運碼頭 · 查看更多 »

寶勒巷

寶勒巷(Prat Avenue)是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自西至東單向行車馬路,由加拿分道與堪富利士道交界開始東行,至漆咸道南其士大廈與鐵路大廈之間為止,道路全長約180米。 寶勒巷兩旁都是樓齡約30年以上的商業大廈,商戶多數是經營娛樂場所(如桑拿)及食肆等,以夜生活著名。當地的商店名字,在廿年前,常出現於商業電台的晚間分類廣告時段,與山林道分類小廣告同類。其中包括卡拉OK、各式餐廳、港式芬蘭浴,廣告並註明顧客光顧可以休息到凌晨4時。.

新!!: 尖沙咀站和寶勒巷 · 查看更多 »

尖東

#重定向 尖沙咀#尖沙咀東.

新!!: 尖沙咀站和尖東 · 查看更多 »

尖東站

尖東站(East Tsim Sha Tsui Station)是港鐵西鐵綫的一個中途站,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中間道兒童遊樂場地底,鄰近尖沙咀東部,2004年10月24日啟用,由金門建築及西松建設聯營公司負責興建。 尖東站設有行人隧道系統連接周邊地區及尖沙咀站,供乘客轉乘荃灣綫;但由於該系統為非收費區,乘客不能以一張單程車票在此站轉乘;若以八達通轉乘需要先出閘、後入閘。位於半島中心的港鐵特惠站於2008年12月起,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初時只適用於尖沙咀站)。.

新!!: 尖沙咀站和尖東站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新!!: 尖沙咀站和尖沙咀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天星碼頭

尖沙咀天星碼頭(英文:Star Ferry Pier, Tsim Sha Tsui或Tsim Sha Tsui Ferry Pier),簡稱尖沙咀碼頭,前稱為九龍角天星碼頭,是香港天星小輪公司設置於九龍半島南端的尖沙咀海旁的渡輪碼頭,鄰近海運大廈及尖沙咀鐘樓,由天星小輪公司提供兩條航線,可以前往香港島北岸的中環碼頭和灣仔碼頭。.

新!!: 尖沙咀站和尖沙咀天星碼頭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Star Ferry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香港最歷史悠久的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當中附設巴士總站、小巴站、的士站及天星碼頭,以前還有尖沙咀火車站。在巴士公司中,被稱作為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英文:Star Ferry Bus Terminus),現有十條巴士路線以此作巴士總站及五條巴士線經過,鄰近尖沙咀天星碼頭、香港文化中心、星光大道、海港城及星光行。 2012年前政府曾考慮遷拆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中的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並重建為新的廣場及的士站。當時停泊於公共運輸交匯處內的巴士路線曾被考慮遷移至其他巴士總站,其中5號線曾遷至尖沙咀東(麼地道)巴士總站作為終點站,但於2010年2月20日遷回尖沙咀碼頭為終點站。.

新!!: 尖沙咀站和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中心

由有蓋天橋相連的尖沙咀中心(Tsim Sha Tsui Centre)及帝國中心,座落於港鐵尖沙咀站及尖東站,與天星小輪港島線碼頭近在咫尺。隨著尖沙咀東部美化計劃展開後,多個商場及酒店皆重新進行粉飾工程,以製造更佳環境。自2006年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進行粉飾工程後,多間海景地舖改建為複式商舖,更引入多間食肆,成為遊客及老饕必到的美食熱點,而該中心亦為信和總部。大廈在2017年進行翻新工程。 此處之Alfresco Lane是全港最長的海景露天茶座,可欣賞美麗維港景致,並匯聚各國美食,是遊客必到的美食熱點之一。每逢聖誕及新年,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外牆更會展現璀璨的燈飾,增添濃厚的節日氣氛。 尖沙咀中心為幻彩詠香江參與匯演建築物之一。 File:Tsim Sha Tsui Centre Bridge Access 201707.jpg|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由有蓋天橋相連 File:Tsim Sha Tsui Centre UG Shops 201707.jpg|UG層商店 File:Tsim_Sha_Tsui_Center_Xmas.JPG|尖沙咀中心聖誕燈飾(2007) File:Tsim Sha Tsui Centre (Hong Kong).jpg|晚上的尖沙咀中心,前方道路為麼地里。.

新!!: 尖沙咀站和尖沙咀中心 · 查看更多 »

島式月台

島式月台,又名中置式月台、中央月台、中间站台,是鐵路月台的一種型態,為路軌在兩旁,月台被夾在中間的設計。.

新!!: 尖沙咀站和島式月台 · 查看更多 »

上班族

上班族(サラリーマン,Salaryman, Salaried Man)指受雇於企業的受薪階級人士,也泛指出社會工作並尚未退休的在職工作者。較狹義的認定則是指穿套裝,在辦公室內工作的中產人士,此方面也稱為白領階級;廣義則可以指在大都會裏任何進行通勤的在職人士,例如教師、文員或甚至是體力勞動者都可以是上班族。.

新!!: 尖沙咀站和上班族 · 查看更多 »

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是指一个大都市裡商业活动的集中地,這些區域可能同時是市中心,也有可能是市中心的一部分,甚至在市中心以外。一般來説,在歷史較悠久的城市,商務區經常是市中心的一部分,或者是市中心以外的新建城區,而在新興城市中商業中心區經常就是市中心。 日語和朝鮮語有「都心」或「繁華街」的用詞,意指都市或都會區的中心部分,兩者分別相當於中文裏的“市中心”、以及“大街”或--鬧區--。「都心」一詞也逐漸於華文世界使用,尤其是臺灣的新興都市計畫區,如新莊副都心等。 在新興城市中,由於缺少歷史中心區,商業中心區和市中心經常吻合。此類情況在北美洲特別普遍,在北美洲這種混合商業中心區暨市中心稱爲「Downtown」(原意指「下城」,但衍生泛指城市中心的繁華商業區或鬧區),原因是紐約市較早期發展的區域為曼哈頓島的南端,在地圖上剛好是城市的下方「Downtown」,後來紐約市逐漸向北發展,相對的就形成了「上城」(Uptown)。因此在北美洲Uptown可以泛指遠離市中心的市郊或是住宅區,Downtown則成為市中心的代名詞。而在同樣是新興城市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某些城市將此類混合商業中心區暨市中心稱爲“CBD”,而其他城市則將其稱爲“City Centre”。.

新!!: 尖沙咀站和中心商务区 · 查看更多 »

中國客運碼頭

中國客運碼頭(China Ferry Terminal),俗稱中港客運碼頭、中港城碼頭或中港碼頭,位於香港九龍西尖沙咀中港城,是香港第二個跨境渡輪碼頭,於1988年啟用,提供往來香港與廣東省多個港口及澳門的高速客輪服務。碼頭設有出入境設施,成為九龍和新界前往澳門的最大樞紐。 碼頭剛啟用時,因為中國內地陸路交通還很不方便,空運班次因受中英兩國飛行協定所限,造就香港的定期跨境船務的繁榮。除了深圳(蛇口)、虎門、台山、新會、順德等鄰近城鎮外,船務還開展至廣州(洲頭咀)、肇慶、海豐、陸豐、汕頭,甚至遠至廣西梧州、廈門、泉州和上海。其中廣州(洲頭咀)、海豐、陸豐、汕頭、廈門和上海航線使用大型客輪航行。後來陸上交通漸成方便(廣深高速公路和深汕高速公路通車),香港回歸後中港空運班次增加,跨境船務開始減少。 現時使用中國客運碼頭的公司包括:珠江客運、噴射飛航、金光飛航、早興船務。.

新!!: 尖沙咀站和中國客運碼頭 · 查看更多 »

中環碼頭

中環碼頭全稱中環渡輪碼頭,位於香港香港島國際金融中心對開的海旁,是於中環來往多個離島及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渡輪碼頭。中環碼頭經數次整合,結合了政府碼頭、卜公碼頭、統一碼頭、大會堂碼頭、愛丁堡廣場碼頭(中環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的功能,使到中環大部份渡輪服務均集中在一處。.

新!!: 尖沙咀站和中環碼頭 · 查看更多 »

中環站

中環站(Central Station)是位於香港中環遮打道、畢打街和德輔道中的港鐵列車站,並設有4個月台(一個島式月台和兩個側式月台),是荃灣綫香港島的終點站與港島綫的中途站。中環站設有收費區的行人隧道分別連接鄰近商業區及香港站,供乘客轉乘東涌綫和機場快綫,而該隧道位於環球大廈、干諾道中和交易廣場地底。.

新!!: 尖沙咀站和中環站 · 查看更多 »

中間道

中間道(Middle Road), 是香港九龍半島上的一條東西走向的行車街道,是香港本地遊的著名集合地點之一,因為交通方便,又可以容納十數旅遊巴士停泊及上落乘客。.

新!!: 尖沙咀站和中間道 · 查看更多 »

中港城

中港城(China Hong Kong City)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廣東道33號,是一項綜合性物業,於1988年落成啟用,其獨特的金色幕牆及中國客運碼頭及旅客設施,令它享有「通往中國的黃金之門」的美譽;並且榮獲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最大的金色玻璃幕牆建築物。中港城包括五座海景高智能寬頻主幹寫字摟、購物商場、皇家太平洋酒店、中國客運碼頭、巴士和的士總站及大型停車場。中港城臨近九龍公園,主要的交通工具均能直達中港城,步行往來天星碼頭和尖沙咀站、柯士甸站只需數分鐘。.

新!!: 尖沙咀站和中港城 · 查看更多 »

万维网

万维网(World Wide Web),亦作「WWW」、「Web」,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访问。英國科學家蒂姆·伯纳斯-李於1989年發明了萬維網。1990年他在瑞士CERN的工作期間編寫了第一個網頁瀏覽器。網頁瀏覽器於1991年在CERN向外界發表,1991年1月開始發展到其他研究機構,1991年8月在互聯網上向公眾開放。 萬維網是資訊時代發展的核心,也是數十億人在網際網路上進行互動的主要工具。網頁主要是文本文件格式化和超文件標示語言(HTML)。除了格式化文字之外,網頁還可能包含圖片、影片、聲音和軟體元件,這些元件會在使用者的網頁瀏覽器中呈現為多媒體內容的連貫頁面。 萬維網並不等同網際網路,萬維網只是網際網路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是靠着網際網路運行的一項服務。.

新!!: 尖沙咀站和万维网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尖沙咀站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南綫

九龍南綫(Kowloon Southern Link)前稱九龍南環綫,是香港港鐵西鐵綫的延伸路綫,從南昌站開始,向南延伸,經過西九龍,連接現有的尖東站,全長3.8公里,共3個車站。現在,港鐵西鐵綫由屯門站直接連到紅磡站。九龍南綫工程於2005年開始,於2009年8月16日通車,紅磡站成為現時東鐵綫和西鐵綫的終點站,尖東站改為隸屬西鐵綫。工程由當時的九廣鐵路公司規劃、批出合約及出資,但因兩鐵合併關係,該綫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前身為地鐵有限公司)負責監督建造及營運,亦是最後一個使用九鐵工程合約編號的項目。.

新!!: 尖沙咀站和九龍南綫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站

九龙塘站可以指:.

新!!: 尖沙咀站和九龍塘站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站 (香港)

九龍塘站(Kowloon Tong Station)位於香港九龍城區九龍塘多福道、添福道及沙福道之間交界、深水埗區又一村及又一城東面,為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鐵綫在兩鐵合併前,東鐵綫的前稱為九廣東鐵或簡稱東鐵,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及觀塘綫重要的鐵路轉車站之一。 在兩鐵合併前,車站分別由九廣鐵路公司(九鐵公司)及地鐵公司管理;而在2007年12月2日即兩鐵合併後,九廣鐵路公司把九龍塘站的九廣東鐵(現稱東鐵綫)部份租予港鐵公司作鐵路營運之用,因此港鐵公司把兩站合併成為同一個車站管理。.

新!!: 尖沙咀站和九龍塘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九龍公園

九龍公園(Kowloon Park)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前身是威菲路軍營,軍營於1967年正式關閉,並且移交予市政局發展為文娛康樂用途,遂於1970年開闢原來地址為公園,是九龍區第二大的公園(僅次於摩士公園),佔地13.47公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尖沙咀站和九龍公園 · 查看更多 »

九龍酒店

九龍酒店(The Kowloon Hotel),是香港一間乙級高價酒店,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與漢口道交界,於1985年落成,1986年2月16日開幕,原址為美輪大酒店,酒店地庫直通港鐵尖沙咀站/尖東站L4出口。九龍酒店是海逸國際酒店集團的成員之一,位於尖沙咀海傍,部分房間可眺望醉人維港景緻。 九龍酒店共設有736間客房,包括分為標準及高級(低層),以及豪華及海景(高層)客房。 九龍酒店的地庫一層及二層於2006年至2011年期間曾改建為西武百貨的尖沙咀分店,於2011年9月結業後原址再次進行改建,地面商鋪部分及B1層租予莎莎、B2層則分拆成多個舖位,同時能直通尖東站的行人隧道,作為該站的L4出口。.

新!!: 尖沙咀站和九龍酒店 · 查看更多 »

九龍清真寺

九龍清真寺,正式名稱是九龍清真寺暨伊斯蘭中心,是香港最大的清真寺,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

新!!: 尖沙咀站和九龍清真寺 · 查看更多 »

平安夜

平安夜可以指:.

新!!: 尖沙咀站和平安夜 · 查看更多 »

平方米

平方米,又稱為「平方公--尺」(符號為、m2或㎡)是面積的公制單位,其定義是「在一平面上,邊長為一公尺的正方形之面積」。中國大陆在表示房间面积等时又常简称为“--”或“平”。.

新!!: 尖沙咀站和平方米 · 查看更多 »

亞士厘道

亞士厘道(Ashley Road)位於香港九龍,是油尖旺區尖沙咀的一條掘頭路,以近英國曼徹斯特機場的亞士厘地區命名。道路南至中間道,北面是掘頭的,在廣東道和彌敦道,是九龍區其中一條商舖林立的街道,全長只有260米。.

新!!: 尖沙咀站和亞士厘道 · 查看更多 »

廣東道

廣東道(Canto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主要道路,跨越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3個區域,南面連接梳士巴利道,北面則與荔枝角道連接,路線大致與彌敦道平行,今日部份路段並不連接,被斷開成五段: 第一段連接梳士巴利道天星碼頭巴士總站,經海防道、九龍公園徑、柯士甸道,至佐敦道渡船街交界; 第二段由第一段之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分岔,連接至寶靈街; 第三段連接佐敦道41至43號(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正門對面),經南京街、寧波街、西貢街、西貢街遊樂場、北海街、甘肅街,至眾坊街; 第四段連接東莞街43至45號,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小學和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中間,至油麻地果欄貨車停泊處; 第五段連接窩打老道休憩花園,經碧街、咸美頓街、登打士街、豉油街、山東街、奶路臣街、亞皆老街、快富街、旺角道、弼街、雅蘭街、太子道西,至荔枝角道。 廣東道擁有九龍區以門牌號碼編號最大的號碼,地址是旺角廣東道1239號。.

新!!: 尖沙咀站和廣東道 · 查看更多 »

住宅

住宅,又稱住所、房屋、家宅,是人所建築以供居住的建築物。一般有牆壁和屋頂,內部則區隔出房間,但也可不隔間。大部份住宅能抵擋各種天氣變化,以至進侵的人或動物。 住在同一住宅的一群人可稱為一戶,一戶可能是一個家庭,不過也可能是其他的社會群體、組織、其至個人。.

新!!: 尖沙咀站和住宅 · 查看更多 »

佐敦站

佐敦站(Jordan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一個車站,位於九龍油尖旺區佐敦彌敦道與佐敦道交界地底,1979年12月16日啟用,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株式會社。 雖然本站處於佐敦道附近而被命名為佐敦站,但本站所處的地區的正式名稱為官涌。就如香港其他地區一樣,都因為鐵路站的命名和選址而影響周邊地區發展,很多香港人已經將此站周圍稱為佐敦,而非官涌。位處東角的銅鑼灣站和大角嘴的奧運站也有類似的「站名取代地名」情況。.

新!!: 尖沙咀站和佐敦站 · 查看更多 »

彌敦道

彌敦道(Nathan Road)位於香港九龍,連接旺角與尖沙咀兩大主要商業區,為香港最著名的道路之一,以港督彌敦爵士命名。道路南北走向,南起梳士巴利道,北接長沙灣道及大埔道,經過佐敦及油麻地一帶,是九龍油尖旺區的骨幹道路,全長約3.6公里。港鐵觀塘綫及荃灣綫太子站至尖沙咀站段均通過此路地下。 彌敦道連同大埔道的九龍段是九龍半島的中軸線。香港歌手洪卓立有一首歌曲以「彌敦道」為名。.

新!!: 尖沙咀站和彌敦道 · 查看更多 »

何文田

何文田(Ho Man Tin,舊作Ho Mun Tin)為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西部的谷地,位於旺角之東南,京士柏之北,是一個以住宅為主的社區,包括窩打老道山、何文田山道,區內主要幹道包括培正道、佛光街、忠孝街、公主道、窩打老道等,1號幹線穿越何文田。 何文田的居民以中產階級為主,私人和居屋屋苑林立,但也有公共屋邨。香港公開大學總校舍位於何文田。位於何文田附近的加多利山及嘉道理道更是綠樹成蔭,環境清幽,擁有多座西式別墅。何文田山道是九龍半島一個高尚住宅區域之一,附近的樓價亦一直居高不下,住戶包括多位各界名人以及演藝界名人。.

新!!: 尖沙咀站和何文田 · 查看更多 »

便利商店

便利店,在日本等地區又稱為CVS(從英文convenience store縮寫而來),緣起於美國公路邊的加油站附設小店,但1980年代東亞都市化後在人口密集地區特別流行,並擴散到許多國家的都市,通常指規模較小,但貨物種類多元、販售民生相關物資或即食食品的商店,其中也包含加油站商店,通常位於交通較為便捷之處,以民生服務取勝,便利店有時被當作小型超市。 便利商店的開始應是在1930年,美國南方公司於美國達拉斯(Dallas)開設了27家圖騰商店,並於1946年將營業時間延長為早上7點至晚上11點,所以將商店命名為7-Eleven。.

新!!: 尖沙咀站和便利商店 · 查看更多 »

北京道

北京道(英文:Peking Road)是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馬路。它是東西走向,西至廣東道,沿途經過九龍公園徑、亞士厘道、漢口道、樂道,直至東見彌敦道止。由於尖沙咀是外地遊客消費區,所以北京道上有不少高級購物商店及星級酒店。 行人不能直接從北京道西端(接駁廣東道一處)經地面走到東端(接駁彌敦道一處),因為被九龍公園徑隔開了,行人必須使用行人隧道橫過九龍公園徑,隧道內有連接的港鐵尖東站的出入口。 汽車也不能直接從西端開到東端,原因是整條北京道在九龍公園徑和漢口道接駁位置被分開成三段。.

新!!: 尖沙咀站和北京道 · 查看更多 »

國際廣場

國際廣場(iSQUARE)是香港的一座商場,位於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彌敦道63-67號,由凱聯國際酒店()及天德地產()投資約13億元共同發展。商場於2009年12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

新!!: 尖沙咀站和國際廣場 · 查看更多 »

喜來登酒店

喜來登酒店與度假村集團(Sheraton Hotels and Resorts)是喜達屋(Starwood)酒店集團中最大的連鎖旅館品牌,而它也是集團中第二老的酒店品牌(最老牌的是威斯汀)。喜來登的酒店型態有許多種,從一般的商業旅館到大型度假村都有;喜來登品牌一直企圖維持高品質形象,在世界上的喜來登酒店有超過一半被當地機關評選為五星級酒店。喜來登品牌還有一個副牌叫做福朋喜來登(Four Points by Sheraton)。喜來登酒店據點分部極廣,透過直營與加盟授權方式,遍佈五大洲,從香港到斯里蘭卡到埃及及辛巴威等國都可見其旅館。喜來登總部在美國紐約的白原市。.

新!!: 尖沙咀站和喜來登酒店 · 查看更多 »

咖啡店

咖啡店(café,coffee shop 或 coffeehouse),是零售咖啡飲品的店铺。通常也会搭配销售蛋糕等甜点,有些咖啡店也开始销售茶葉飲料。.

新!!: 尖沙咀站和咖啡店 · 查看更多 »

入境事務處

入境事務處(簡稱入境處;Immigration Department,縮寫作 IMM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局轄下的紀律部隊之一,負責出入境事務、打擊非法勞工、執行入境條例等。現任入境事務處處長為曾國衞,領導5,819名軍裝人員及1,564名文職人員。.

新!!: 尖沙咀站和入境事務處 · 查看更多 »

全月通加強版

全月通加強版(英文:Monthly Pass Extra)是香港港鐵為推廣乘客使用東鐵綫/馬鞍山綫、西鐵綫/輕鐵、東涌綫而推出的優惠車票,為透過八達通而使用的月票,連接車程更可享正價車費的75折折扣不適用於機場快綫、東鐵綫頭等額外費,以及往來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該折扣同時不適用於使用「上水-尖東全月通加強版」往來馬場站的車程,推廣期延長至2019年6月30日。.

新!!: 尖沙咀站和全月通加強版 · 查看更多 »

兩鐵合併

兩鐵合併是指香港地下鐵路(地鐵)及九廣鐵路(九鐵)車務運作的正式合併,合併後的鐵路系統易名為港鐵,當中包括九鐵公司在香港本地及跨境的鐵路路線、落成後的新路線(參見九廣鐵路),以及其他與運輸相關的業務,例如在西北鐵路服務範圍內經營的巴士服務由地鐵公司初步議定租用50年(可延長),及地鐵公司購入九鐵公司大部分車站上蓋物業(物業發展權)、其物業管理附屬公司及某些短期鐵路資產,但就不涉及鐵路等業權的轉移。 有人曾經認為合併可增加鐵路網絡效率,以更大規模公司來製造協同效應,節省行政開支及營運成本及取消轉乘車費,以便整體車務結構作出調整。反對意見認為合併使香港的鐵路服務失去競爭,地鐵可壟斷香港的鐵路運輸,而且以上市公司地位自居,遠離政府監管,形成獨立王國。 2007年10月18日,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當局已經決定在2007年12月2日落實兩鐵合併,並已經於10月26日刊憲,當局在10月31日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兩鐵合併條例》生效日期的公告,該公告通過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當日《兩鐵合併條例》亦會正式生效。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九廣鐵路公司正式結束其97年的鐵路業務,並將其網絡交由地鐵有限公司管理及營運,其合併網絡統稱為「港鐵」。地鐵有限公司將保留其英文名稱,而中文名稱則改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新!!: 尖沙咀站和兩鐵合併 · 查看更多 »

八達通

八達通(-)是香港通用的電子收費系統,於1997年9月1日啟用,實體八達通透過內置晶片在信用卡大小的塑膠卡片,為卡片充值後放置在接收器上即能夠完成付款過程。八達通最初只應用在巴士、鐵路及渡輪等公共交通工具,後來陸續擴展至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以至零售業務,後來更普及至在學校、醫院、辦公室及住所等的通行卡。增值方法亦由最初的--擴展至商店付款處、任何港鐵站客務中心、以信用卡或者銀行賬户自動轉賬。如已申請「好易畀」帳戶,亦可透過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增值。 八達通為世界上最早發展以及最成功的電子貨幣,普及程度亦為世界最高,為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發展電子貨幣系統的典範及參考對象。截至2017年,市面流通逾3,450萬張八達通卡,相當於每位香港人平均持有4張八達通卡,每日交易宗數超過1,300萬,金額超過1.5億港元。八達通卡有限公司憑藉此經驗取得在荷蘭、中國大陸長沙、新西蘭奧克蘭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杜拜發展電子收費系統的合約,並於2012年先後與嶺南通與深圳通聯合發行二合一卡。 八達通產品的口號是「令生活更輕鬆」,亦是八達通控股有限公司的使命宣言的其中一部份。.

新!!: 尖沙咀站和八達通 · 查看更多 »

公共運輸交匯處

公共運輸交匯處(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又稱公共交通交匯處、運輸交匯處、交通樞鈕或交通交匯處,簡稱PTI),在中國大陸稱為“公交樞紐”,在臺灣稱為“轉運站”或“轉運中心”,是指一些可讓各交通工具的乘客作綜合轉乘用途的交匯點,交匯處設有多種交通工具(巴士、鐵路、小巴、的士、渡輪等)的中途站及終點站,方便乘客由巴士轉乘其他巴士或由一種交通工具轉乘另一種交通工具前往相關目的地,公共交通交匯處通常設在或靠近鐵路車站或渡輪碼頭旁,或是位於大型屋苑內。 由於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規模及面積較一般的巴士總站為大,故此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設計較一般巴士總站為高。公共運輸交匯處一般有不少於8個停車灣,以提供不同的公共交通服務,並需要提供充足的照明、保安及安全裝置,又需要提供乘客查閱資料設施,協助乘搭不同交通工具的乘客前往所需的目的地。.

新!!: 尖沙咀站和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皇家太平洋酒店

皇家太平洋酒店(The Royal Pacific Hotel and Towers Hong Kong)是香港一間四星級酒店,於1988年落成,位於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廣東道中港城,毗連中國客運碼頭。.

新!!: 尖沙咀站和皇家太平洋酒店 · 查看更多 »

灣仔碼頭

灣仔碼頭(Wan Chai Pier),全稱灣仔渡輪碼頭(Wan Chai Ferry Pier),是香港的一個渡輪碼頭,位於香港島的灣仔海旁,鄰近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灣仔碼頭現時設有1條天星小輪航線,來往灣仔及尖沙咀的天星碼頭。 由於新灣仔碼頭的所在位置原為維多利亞港的海面,因此在區議會分界上,其入口和西面海岸屬於軒尼詩選區,而東面和北面的海岸則屬於愛群選區。.

新!!: 尖沙咀站和灣仔碼頭 · 查看更多 »

珠江三角洲

江三角洲,簡稱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5.6万平方公里。2012年户籍人口3024.57万,常住人口超过5600万。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中华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共9个城市。“大珠三角”指在原有基础上加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三地构成的区域,也称粤港澳、省港澳。2014年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新!!: 尖沙咀站和珠江三角洲 · 查看更多 »

紅磡

紅磡(Hung Hom),古有赤磡、赤砍、紅碪之名,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十八區行政上隸屬九龍城區,東對九龍灣至觀塘相望,南隔維多利亞港與銅鑼灣至北角相望,西面接尖沙咀,北連何文田及土瓜灣。.

新!!: 尖沙咀站和紅磡 · 查看更多 »

紅磡站

紅磡站(Hung Hom Station),兩鐵合併前稱紅磡車站,更早前被稱為九龍車站(Kowloon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及西鐵綫的終點站,同時亦是香港來往中國大陸的城際客運鐵路終點站。此站雖然以紅磡為名,實際上是座落於香港九龍紅磡灣,所以與傳統上的紅磡有所距離,本站在十八區區域劃分上隸屬油尖旺區。 城際客運鐵路稱之為「九龍站」,東鐵綫及西鐵綫稱之為「紅磡站」,沙田至中環綫通車以後,現有用於東鐵綫和西鐵綫的月台將會完全用於直通車服務(即直通車服務由原本兩個月台增至六個月台),而位於原紅磡貨場位置(現有C出入口車站大堂下方)的新車站部分(新「紅磡站」)將供本地客運服務使用,較原有用地向東移。.

新!!: 尖沙咀站和紅磡站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港

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Victoria Harbour)是位於香港的海港,位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為香港市中心重要的地理區塊。由於港闊水深,又屬天然良港,香港亦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 維多利亞港古稱尖沙咀洋面或中門;18世紀西方列強勢力進入中國時,被英國人相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在鴉片戰爭後從清帝國中奪取香港,以維多利亞港為中心建設香港,並做為基地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 鵬誠峰:,保護海港協會。事實上,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歷史和文化,亦主導香港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大城市的關鍵之一《集體回憶之維多利亞港 — 百年海港的故事》,何耀生,明報出版社,ISBN 978-962-8872-68-8。.

新!!: 尖沙咀站和維多利亞港 · 查看更多 »

縱火

縱火指的是蓄意造成的火灾事件。纵火会造成財物损失甚至人命傷亡。.

新!!: 尖沙咀站和縱火 · 查看更多 »

美孚站

美孚站(Mei Foo Station)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是港鐵荃灣綫及西鐵綫其中一個車站,名稱取自車站附近的美孚新邨。.

新!!: 尖沙咀站和美孚站 · 查看更多 »

美麗華商場

#重定向 美麗華廣場.

新!!: 尖沙咀站和美麗華商場 · 查看更多 »

百樂酒店

樂酒店集團是一間曾在香港上市酒店公司,除牌當時為0223.HK,當時是由香港商人創立,是在1960年成立,主要資產包括香港百樂酒店及君樂酒店,之後1991年進行私有化而撤銷上市。 包括:香港、中國、新加坡及日本八個國家、十一個城市經營十六家酒店,客房總數超過4,500間.

新!!: 尖沙咀站和百樂酒店 · 查看更多 »

花店

花店,又名花檔或者花舖,是賣花的商店,包括批發或零售。花店,有如其它商店,可以有收費送貨服務,或提供部份免費送花服務。例如定時或按喜慶節日,如情人節或母親節提供送花上門。也有些花店專營殯儀用花圈、花籃。 在商業社會,指定節日如元宵節、中秋節,通常有來訂送花籃、果籃加紅酒等服務。的商業模式比較簡單,可以客人來訂才到批發市場入貨,插花加工成花束,及時送貨。不過,節日來貨緊張,有單來訂,缺貨未能及時送貨,則商業信用受損。.

新!!: 尖沙咀站和花店 · 查看更多 »

花車 (巡遊)

花車是一種用於節日、慶典的車,上面有裝飾,並搭建舞台供演員在上面表演。除定期的節日外,一些主題公園的巡遊匯演也會使用花車。.

新!!: 尖沙咀站和花車 (巡遊) · 查看更多 »

銀行

銀行是以支付、存款、储蓄 、貸款、电汇等業務,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新!!: 尖沙咀站和銀行 · 查看更多 »

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

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Occupational Deafness Compensation Board)於1995年根據香港法例第469章《職業性失聰(補償)條例》成立的香港公營機構,負責向因在香港受僱而患上噪音所引致失聰的人士提供補償。現任主席是袁寶榮教授,太平紳士。.

新!!: 尖沙咀站和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荃灣站

荃灣站(Tsuen Wan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北面終點站,位於新界荃灣區北部一帶,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在兩鐵合併前荃灣站是前地鐵系統中最北端車站。.

新!!: 尖沙咀站和荃灣站 · 查看更多 »

荃灣綫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新!!: 尖沙咀站和荃灣綫 · 查看更多 »

行人隧道

行人隧道是土木工程、交通、建築物、隧道的一種,作用是供行人通过,解決在地面人車爭路的問題。行人隧道多數出現於大城市、商場、地鐵、巴士總站、碼頭之間。.

新!!: 尖沙咀站和行人隧道 · 查看更多 »

衛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

衛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英文:Health Education Exhibition & Resource Centre)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九龍公園S4座,向市民推廣衛生教育資訊。 該中心於1997年5月17日啟用,由市政總署負責管理及運作,2000年交予由該署重組成立的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

新!!: 尖沙咀站和衛生教育展覽及資料中心 · 查看更多 »

餐馆

,又叫餐廳、菜馆、酒家、酒樓、饭馆、飯店、饭庄、食堂、馆子、食肆或食店,是讓顧客購買及享用烹調好的食物及飲料的地方。餐館一詞涵蓋了處於不同地點及提供不同烹調風格的飲食場所。 餐館很多時附屬於另一場所,例如酒店,方便住客用餐,也開放予非住客光顧,讓酒店增加收入來源。.

新!!: 尖沙咀站和餐馆 · 查看更多 »

西鐵綫

西鐵綫(West Rail Line,前稱九廣西鐵,KCR We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西及九龍西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並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 現時西鐵綫,從與東鐵綫交匯的紅磡站起,途經油尖旺區、深水埗區、新界西葵青區(美孚站至荃灣西站所途經的青荃隧道及下葵涌隧道)、荃灣區及大欖隧道前往同為新界西的元朗區及屯門區,全長35.7公里,共有12個車站,當中有8個轉車站,連同九龍南綫,總造價為547億元。除荃灣西站、柯士甸站和尖東站完全建於地底之外,所有車站均建於地面或高架橋之上。 西鐵綫的開通縮短新界西來往市區的乘車時間。乘坐西鐵綫由屯門站至紅磡站,全程只需37分鐘。政策上,西鐵綫把三個新市鎮(元朗、天水圍及屯門)串連起來並連接到市區,縮短往來時間之餘,也可加速該些地區的發展。連同1990年代以後發展的馬鞍山鐵路(今馬鞍山綫)、地鐵(2007年與九鐵公司合併為港鐵)東涌綫及將軍澳綫,所有新市鎮都擁有可連接市區的鐵路系統,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 西鐵綫原本在九鐵路線圖以粉紅色表示。兩鐵合併後,港鐵改以桃紅色代表西鐵綫,以免與前屬地鐵的迪士尼綫顏色混淆。.

新!!: 尖沙咀站和西鐵綫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小巴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工業總會

香港工業總會(Federation of Hong Kong Industries,簡稱工總或FHKI)為香港一個工商業協會組織,於1960年根據香港法例第321章所載條例成立。該會的總部位於九龍長沙灣長裕街8號億京廣場31樓,會員以香港工商界廠商為主,包括在大中華地區開廠的實業家。.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工業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巴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簡稱CUSCS,(School of Continuing and Professional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原由香港中文大學於1965年成立校外進修部,在1994年易名為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並於2006年易名為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2010至11年度開設逾1,200項短期課程及近180項學歷課程,學生人次近38,000。.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鐵

香港地鐵(英文:Mass Transit Railway,MTR)曾經是香港兩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已在2007年12月2日的兩鐵合併中,和九廣鐵路合併成港鐵。自1979年開通至2007年兩鐵合併期間,香港地鐵是由地鐵有限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營運的鐵路系統網絡,有7條路線,全長91.0公里香港年報2006 - ,共53個車站,其中14個為轉車站。.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地鐵 · 查看更多 »

香港凱悅酒店

香港凱悅酒店(Hyatt Regency Hong Kong)是凱悅酒店集團旗下於香港的一座酒店,亦是該集團在海外的首間凱悅酒店,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67號,前身是在1964年開業的總統酒店,於1969年11月1日開幕。酒店樓高18層,設723間客房,是香港老牌五星級酒店之一。.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凱悅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科學館

香港科學館是香港一所以科學為主題的博物館,位於九龍尖沙咀東,毗鄰香港歷史博物館,其前身為漆咸軍營,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2005年全年,香港科學館參觀人數達92.7萬人次,是康文署轄下十多間博物館中,每年平均參觀人次最多的博物館。 〈科學館15歲辦大型展覽慶祝 參觀人次逾千萬 擬擴建卻未獲撥款〉,《大公報》,2006年4月15日。 到2015/16財務年度則接待多達1,124,887人次。 香港科學館樓高3層,共16個展區,樓面總面積為13500平方米,擁有約500件展品,覆蓋各不同種類之科學,其中約10%展品 可供參觀者親自操作。而整個科學館大樓,是一個靈活的網絡結構。在館外,灰色的柱梁便是這個網絡中的結構性建築,粉红色的磚牆部分可以按需要而改建,使科學館在日後擴建或修改展覽場地時,毋須大幅更改結構。.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科學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總商會

香港總商會(簡稱總商會或西商會;The Hong Kong General Chamber of Commerce)始創於1861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和最具影響力的商業非牟利機構。於創會時,成員有62家,現在會員機構達4,000家,包括跨國企業、香港本地公司及中資機構。 香港總商會亦經常就經濟和工商政策給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意見,包括每年提交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意見書。香港總商會是最早提出《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概念的商界組織,於2000年1月發表報告,提出陆港自由貿易協議的構思。香港總商會在於2005年推出《清新空氣約章》,鼓勵商界企業為清新空氣出一分力。.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總商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重定向 港鐵公司.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香港郵政

香港郵政(Hongkong Post)成立於1841年,现在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郵政部門,原本隸屬於經濟發展及勞工局,於2007年7月1日決策局重組後,被劃入新成立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郵政署於1995年開始轉型為以「營運基金模式」運作,財政自主,以比較商業的手法經營郵政業務,郵政署的收入來自售賣特殊郵票、傳統郵遞、特快專遞及繳費服務(如政府部門及公共事業)等。郵政署亦為香港人提供辦理電子證書服務。.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郵政 · 查看更多 »

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興建及管理,共耗資3億9千萬港元興建,於1998年9月28日開放。 香港歷史博物館為香港居民及遊客介紹香港的歷史,展覽內容包括香港及南中國一帶的考古發現、珍貴文物及資料等;涵蓋自然生態、民間風俗及歷史發展,向參觀者呈現香港四億年來的自然生態環境及歷史故事。博物館總樓面面積18,500平方米,常設展廳佔地7000平方米,並經常舉辦包括香港掌故等主題展覽。.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歷史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文物探知館

香港文物探知館(Hong Kong Heritage Discovery Centre),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古物古蹟辦事處的一座展覽館,位於香港油尖旺區九龍公園園內。香港文物探知館展示香港的文物建築專題及最新的考古發現等;該館亦經常有舉辦專題講座、工作坊及導賞活動等,以促進大眾,尤其是學生對香港文物的認識。館內有專題展覽廳、演講廳、教育活動室及參考圖書館等設施。其中專題展覽廳入口的銅門,是第三代香港滙豐總行大廈(1983年拆卸重建)的大門。.

新!!: 尖沙咀站和香港文物探知館 · 查看更多 »

驗票閘門

-- 是一種設置在車站、機場或其他設施內的自动驗票機械設備。閘門通常一次僅限一人通過,且為單向通行。除了大眾運輸設施之外,某些須付費或需要證件才可進入的設施,例如辦公大樓、遊樂園、體育館、圖書館、公共廁所等,為管制人員進出也會設置閘機。.

新!!: 尖沙咀站和驗票閘門 · 查看更多 »

諾士佛臺

諾士佛臺(Knutsford Terrace)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的街道,以特色酒吧及餐廳聞名,有九龍蘭桂坊之稱香港旅遊發展局主題美食區: 。諾士佛臺位於香港天文台側的小山丘上,由天文台道開始到諾士佛階完結,地勢較高,亦較為隱蔽。全段均為行人專用區,街道擺放了酒吧及餐廳的枱椅。諾士佛臺與旁邊的諾士佛階(Knutsford Steps)也被稱為諾士佛區。 有不少富有異國風情的餐廳,提供包括土耳其、俄羅斯、西班牙、日本等國特色菜色。入夜後至凌晨時份十分繁盛,與香港島的蘇豪區及蘭桂坊相似。但與蘭桂坊相比,部分酒吧則較為大眾化及本地化。諾士佛臺側的諾士佛階亦有不少特色餐廳,設有樓梯與美麗華商場連接。 諾士佛臺於19世紀末期,曾建有16座的歐洲式小型別墅。.

新!!: 尖沙咀站和諾士佛臺 · 查看更多 »

麼地道

地道(Mody Road)是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道路,西接彌敦道近香港凱悅酒店,橫跨漆咸道南,東北接科學館道近尖東消防局。其中麼地道的東段,為尖沙咀東一帶的主要道路。 麼地道地底設有一條行人隧道,沿途有多個出入口,呈東西走向,可通往港鐵尖東站及尖沙咀站,其中P1、P2及P3出口更設有升降機往返地面及地底。.

新!!: 尖沙咀站和麼地道 · 查看更多 »

麵包糕餅店

#重定向 糕點店.

新!!: 尖沙咀站和麵包糕餅店 · 查看更多 »

黄埔

埔可以指:;廣州.

新!!: 尖沙咀站和黄埔 · 查看更多 »

郵件

郵件是指經傳遞方式處理的文件。郵件傳遞的過程稱為「郵遞」,而從事郵遞服務的機構或系統,則稱為郵政。.

新!!: 尖沙咀站和郵件 · 查看更多 »

郵箱

郵箱,或稱郵筒,是常見於街道上,收集外寄信件的郵政設施,寄信人若果不便去郵政局,可以把信件投入到就近的郵箱,郵差會定時來郵筒收集信件運回郵局,再分類、運輸及派送。 郵箱是郵政局的固定資產,它是便民設施。 为了向公众展示统一的形象,邮政管理部门通常选择特定的颜色,使公众从总体上识别其服务。从目前各国邮政邮箱的主流颜色来看,红色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颜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邮箱颜色统一为绿色。中華郵政則同時使用綠色(平信)及紅色(限時信件與國際郵件)。 郵箱有多種類型,包括:.

新!!: 尖沙咀站和郵箱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集團旗下的繁體中文報紙,有以下兩個版本:.

新!!: 尖沙咀站和蘋果日報 · 查看更多 »

赫德道

赫德道(Hart Avenue)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與漆咸道南之間。特色是道路走線呈Y形,東北起漆咸道南,南接麼地道,西北至加拿分道。.

新!!: 尖沙咀站和赫德道 · 查看更多 »

重慶大廈

重慶大廈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36-44號,毗鄰麼地道金域假日酒店,由5栋17层連體式樓宇组成。十七層高的重慶大廈匯聚來自亞非各國的商人、勞工和避難者,和各國的背包旅客,是全球化的縮影。雖然大廈最早建立的目的是為了居住,但現在由平價酒店,商店等其他服務業使用。大廈特殊的氛圍常與九龍寨城做對比。 重慶大廈以咖喱餐館,旅店,莎麗服裝店,和外匯兌換處為特點。它經常會被當成香港少數族裔聚集地。具體有東南亞人,尼泊爾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中東人,尼日利亞人,歐洲人,美國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人。CNN 的 Peter Shadbolt 將其稱為「非官方非洲驻香港辦事處」。 大廈建於1961年,最初由中國人主要居住。50年之後的今天,估計大廈居住者超過4000人。.

新!!: 尖沙咀站和重慶大廈 · 查看更多 »

自動販賣機

自動販賣機(--)是藉由驗鈔機與顧客交易的全自动機器,能協助顧客購買例如零食、饮料、酒类、香烟及彩票等產品(有别於有收銀員的商舖)。.

新!!: 尖沙咀站和自動販賣機 · 查看更多 »

自動櫃員機

自動櫃--員機(Automated Teller Machine,縮寫:ATM),又名自动取款--机或自動提款--機,是指銀行設置一种小型機器,利用一張信用卡大小的磁条卡或晶片卡上的晶片來記錄客戶的基本戶口資料(通常称銀行卡,或稱金融卡、提款卡等),讓客戶可以透過機器自助办理提款、存款、轉帳等銀行櫃臺服務,一些客戶把這種自助機器稱為「提款機」。.

新!!: 尖沙咀站和自動櫃員機 · 查看更多 »

金巴利道

金巴利道(英文:)是香港九龍西尖沙咀的一條道路,西接彌敦道近美麗華酒店、美麗華商場,東北接柯士甸路(不是柯士甸道),中段與天文台道交架 。在香檳大廈的交界處連接加拿分道的北端終點。.

新!!: 尖沙咀站和金巴利道 · 查看更多 »

金鐘站

金鐘站(Admiralty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港島綫的跨月台轉車站,同時為南港島綫的下行終點站,位於香港中西區金鐘夏慤道、海富中心、德立街及夏慤花園地底,於1980年2月12日啟用。車站擴建後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43米,代替鰂魚涌站(深42米)成為全香港第三深的車站,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100米)及西營盤站(深80米)。 金鐘站除了是荃灣綫、港島綫及南港島綫的重要轉車站外,未來更是港鐵東鐵綫的終點站,將與中環站—香港站同為大型四綫轉車站,亦將會成為單一大型四綫交匯轉車站。 另外,北港島綫現已落實興建,計劃於2021年動工,金鐘站會利用原有橫跨夏慤道的行人天橋或興建行人隧道連接添馬站,建成後將與添馬站一起超越中環站—香港站成為香港最大的「六綫交匯」轉車站組合。.

新!!: 尖沙咀站和金鐘站 · 查看更多 »

金馬倫道

金馬倫道(英文:Cameron Road)是香港一條道路,位於九龍尖沙咀,西起彌敦道,東至漆咸道南,與加連威老道及麼地道大致平行。道路於1880年代建成,以駐港英軍司令及署理香港總督金馬倫少將命名。(金馬倫少將)為 英國首相大衛·金馬倫 任期 2010年5月11日-2016年10月),的親戚 (金馬倫少將)為他的堂曾曾叔父。 。.

新!!: 尖沙咀站和金馬倫道 · 查看更多 »

電動扶梯

電動扶梯亦稱電樓梯、行人電梯、扶手電梯(香港用語)、自動梯(香港法定用詞)、扶梯、手扶梯(台灣口語)、自動扶梯、自動行人電梯、電扶梯、電動樓梯、滚梯(中國大陆用語),是一種以運輸帶方式運送行人的運輸工具。電動枎梯一般是斜置的。行人在扶梯的一端站上自動行走的梯級,便會自動被帶到扶梯的另一端,途中梯級會一路保持水平。枎梯在兩旁設有跟梯級同步移動的扶手,供使用者扶握。電動扶梯可以是永遠向一個方向行走,但多數都可以根據時間、人流等需要,由管理人員控制行走方向。另一種和電動扶梯十分類似的行人運輸工具,是電動平面步道(Automatic Sidewalk)。兩者的分別主要是自動行人道是沒有梯級的;多數只會在平地上行走,或是稍微傾斜。.

新!!: 尖沙咀站和電動扶梯 · 查看更多 »

速遞

速遞(Courier),是指寄送物品的服務,屬於物流的範疇之一,與郵遞相當類似,但快遞可寄送比較大件的物品,例如書籍、網路購物物品等。除了專門提供快遞服務的業者外,各地的郵政系統也多有快遞服務。除了較快送抵目的地及必須簽收外,現時很多速遞業者均提供貨件追蹤功能、送遞時間的承諾及其他按客戶需要提供的服務。因此,速遞的收費比一般郵遞昂貴。 速遞業者可以不同的規模運作,小至服務特定市鎮,大至區域、跨國甚至是全球服務。今日主要的全球性速遞公司包括DHL、联合包裹服务公司、聯邦快遞和TNT。 科技業近年進軍同城速遞,以手機應用程式連結送貨客戶及送貨車輛及送貨員。主要的科技物流公司包括GoGoVan、lalamove、PICK-UP等。.

新!!: 尖沙咀站和速遞 · 查看更多 »

除夕

夕,又稱大年夜、年夜、年三十、除夜、岁除、大晦日,是過年前的最后一天。這天的確實日期會因為曆法而有所不同。傳統上漢字文化圈以農曆作為曆法,由於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二九暝/三十暝(閩南語);而十二月小月時为廿九日,閩南人稱二九暝/三十暝(閩南語)。除夕時,人們會一家團聚,並有守歲的習俗,在大中華地區、日本和越南家中的長輩會發給晚輩壓歲錢,韓國近代也受漢字文化圈其他地區影響而有了發壓歲錢的習俗。而中國南方、臺灣和越南等地會有年宵市場(或稱花市)。.

新!!: 尖沙咀站和除夕 · 查看更多 »

K11 (香港)

K11是香港的一座購物中心,號稱是「購物藝術館」,位於油尖旺區尖沙咀,河內道18號重建項目重建項目的商場部份。K11樓高6層,樓面面積34萬平方呎,耗資30億元興建,於2009年11月27日對外開放,開幕典禮於同年12月17日舉行。K11項目被新世界發展號稱為「全球首個購物藝術館」。.

新!!: 尖沙咀站和K11 (香港) · 查看更多 »

The Mira Hong Kong

The Mira Hong Kong,舊稱美麗華酒店(英文:Miramar Hotel及Hotel Miramar Hong Kong),位處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18至130號,為香港的一間酒店,1957年開幕,共提供492間客房,包括56間套房及8間特色套房。建築師為朱彬。酒店由美麗華酒店企業管理。美麗華酒店鄰近港鐵荃灣綫尖沙咀站、西鐵綫尖東站及中港碼頭,往來港鐵東鐵綫/西鐵綫紅磡站只需要15分鐘。酒店曾經有一座舊翼,於1988年拆卸,於1996年至1997年重建成今日的美麗華商場。.

新!!: 尖沙咀站和The Mira Hong Kong · 查看更多 »

The ONE

The ONE是香港的一座商場建築,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00號,樓高23層,為目前楼层数最高的商場。商場由華人置業投資額約25億元發展,於2010年10月29日開幕。2014年,華人置業公告以代價最高78.8億元將物業The ONE售予大股東劉鑾雄,2015年7月以實際代價50.2億元完成交易,華人置業集團現時為The ONE提供物業管理。.

新!!: 尖沙咀站和The ONE · 查看更多 »

東鐵綫

東鐵綫(East Rail Line,簡稱:EAL,前稱九廣東鐵,KCR Ea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北及九龍南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也是香港最早通車的鐵路。在1910年至1996年期間,香港方面稱此路線為九廣鐵路-英段(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縮寫:KCRBS),1911年至1949年期間,中華民國政府稱之為廣九鐵路-英段。香港市民口中習慣稱之為火車。 除本地客運外,東鐵綫乘客還可在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過境,前往深圳,是目前唯一連接前往中國大陸口岸的鐵路線,也是唯一有城際直通車及本地客運列車同時行走的鐵路線。 港鐵公司於2010年6月16日停辦鐵路貨運前,東鐵綫曾經是香港唯一有經營貨運業務的鐵路線,現時乃香港唯一的城際客運鐵路線。客運服務由紅磡站至羅湖站/落馬洲站,全長約41.5公里;而貨運服務當時由紅磡的貨場運送貨物來往中國各大城市。現時在香港境內,雖然港鐵公司仍然保留各車站貨場的使用權,可是現在只有羅湖編組站仍在運作。.

新!!: 尖沙咀站和東鐵綫 · 查看更多 »

栢麗購物大道

栢麗購物大道(簡稱栢麗大道;英語:Park Lane Shopper's Boulevard)是香港一條購物街,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九龍公園東側,全長約300米,由香港建築師嚴迅奇設計,1986年落成。整條街道林立逾50間商店,主要是本地或國際連鎖式的服裝店。在商舖之外的行人路廣寬,寬達10米,保留了不少大樹,更擺放了一座藝術雕塑。該雕塑由九龍西區扶輪社贊助。栢麗購物大道的商店營業時間由上午11:00至晚上10:00。.

新!!: 尖沙咀站和栢麗購物大道 · 查看更多 »

楼梯

樓梯是建築垂直交通的一種主要解決方式,用於樓層之間和高差較大時的交通聯繫。高層建築儘管採用電梯作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但是仍然要保留樓梯供緊急時逃生或平時之用。 樓梯主要由樓梯段、休息板(平臺)和欄杆扶手(欄板)三部分組成。.

新!!: 尖沙咀站和楼梯 · 查看更多 »

樂道

樂道(Lock Road)是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街道,北起海防道,南接北京道,與漢口道大致平行。 樂道於1910年代中興建,原址是一所性病診所,為附近威菲路軍營的英軍進行檢查與治療。道路的英文名稱的「Lock」便是「性病診所」的意思。.

新!!: 尖沙咀站和樂道 · 查看更多 »

橫渡線

--(英文:Crossover),又稱--、過--線、轉轍段,是指用以連接兩條平行鐵軌的连接线,通过一组联动道岔达到转线的目的,使行駛於某路線的列車可以換軌至另外一條路線。.

新!!: 尖沙咀站和橫渡線 · 查看更多 »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朔,華夏新年首日,即「歲首」、「年節」、「元旦」。華夏曆法一般以最接近立春之朔日(月缺之日)為正月初一,日期一般落在大寒至雨水(在西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立春緊接於大寒之後,後接雨水,象徵一年最寒冷之時結束。而且送別華夏舊一年。.

新!!: 尖沙咀站和正月初一 · 查看更多 »

河內道

河內道(Hanoi Road,原稱東道,East Road)是香港九龍尖沙咀市中心區內的一條人流、車流不少的街道,鄰近香港尖沙咀凱悅酒店,港鐵尖沙咀站及尖東站之間的白蘭軒道行人隧道(綠區)在河內道設有N1及N2出口,並設有升降機往返地面和隧道。街道以越南城市河內市命名。.

新!!: 尖沙咀站和河內道 · 查看更多 »

油尖旺區

油尖旺區(Yau Tsim Mo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處九龍半島西南部。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油尖旺區的人口有342,970人。油尖旺區是香港十八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

新!!: 尖沙咀站和油尖旺區 · 查看更多 »

活方商場

#重定向 WK廣場.

新!!: 尖沙咀站和活方商場 · 查看更多 »

渡輪

渡轮,亦稱為摆渡船、交通船,在固定航線上用來運輸乘客的,一般提供雙向運送服務。渡輪有時也運送載具與貨物,有時因其功能不同而被稱作「水上巴士」或「水上計程車」。渡船對島嶼與位於水邊的都市來說是一種大眾運輸系統,對於兩點間的運輸來說,渡船的成本比建造橋梁或隧道都來得低。但缺點是易受氣候影響而停航。.

新!!: 尖沙咀站和渡輪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尖沙咀站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港鐵公司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企業標誌為MTR;,)於1975年9月26日創立,當時名為地下鐵路公司(Mass Transit Railway Corporation),於2000年宣佈私有化,同年4月26日註冊成為有限公司,更名為地鐵有限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2007年兩鐵合併,同年12月2日起透過服務經營權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網絡及業務而改為現時名稱。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九龍灣偉業街33號德福廣場港鐵總部大樓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若干樓層(包括45樓董事局主席辦公室),主要業務是在香港經營綜合鐵路網絡——港鐵,當中包括由其建造及擁有的系統及服務經營權下的九廣鐵路公司系統。.

新!!: 尖沙咀站和港鐵公司 · 查看更多 »

港鐵特惠站

港鐵特惠站(MTR Fare Saver,前稱地鐵特惠站),是一種提供港鐵車費優惠的電腦終端機。只要在乘搭港鐵前以成人八達通輕拍該終端機,到指定港鐵車站拍卡入閘,大多完成車程後便可以節省HK$2。 過去及現在有部分港鐵特惠站提供特別優惠:.

新!!: 尖沙咀站和港鐵特惠站 · 查看更多 »

港鐵都會票

港鐵都會票(MTR City Saver)是港鐵於2014年6月8日推出的一張獨立智能車票,乘客憑車票可以於港鐵市區範圍內乘搭40程港鐵,車票有效期為40日,惟非月票,推廣期延長至2019年6月30日。 港鐵公司認為受惠乘客主要為中途距離車程的乘客,並預料每月會有75,000人受惠。.

新!!: 尖沙咀站和港鐵都會票 · 查看更多 »

漢口道 (香港)

漢口道(Hankow Road)是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街道,街道呈南北走向(北行),南起自梳士巴利道,北止於海防道,街道全長約370米。 漢口道原名為花園道,不論其中英文的名稱均與位於香港島中環的一條相同。同名的原因是因為香港政府在發展尖沙咀初期,為鼓勵商人在此投資及建房子,故此在區內廣植樹木,更在附近興建公園,公園旁邊的街道則被命名為花園道。 然而,在該街道初命名時,由於香港島與九龍間的來往並不頻繁,街道重名並不構成嚴重問題。唯郵寄時必定寫明是香港島與九龍,以免誤寄、。然而隨著天星小輪的啟用以及社會發展,街道重名所帶來的問題便日趨嚴重。政府有見及此,便於1909年把九龍一些街道的名稱重新命名,其中花園道被改稱為漢口道以表示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漢口與香港有貿易往來。.

新!!: 尖沙咀站和漢口道 (香港) · 查看更多 »

漆咸道

漆咸道(Chatham Road)是香港九龍區的一條主要道路,分為漆咸道南(Chatham Road South)及漆咸道北(Chatham Road North)兩段。漆咸道以前由訊號山一帶連接到紅磡及老龍坑一帶,現時已延長至土瓜灣。延長段由於其地理位置,所以命名為漆咸道北,而原來的一段則更名為漆咸道南。 漆咸道南是一條南北走向的道路,南至梳士巴利道,北至加士居道、公主道及康莊道交界。漆咸道北則由康莊道橋底向北伸延,連接馬頭圍道及東九龍走廊往九龍灣與觀塘。介乎加士居道至康莊道之間的漆咸道南,和介乎康莊道至東九龍走廊之間的漆咸道北是香港5號幹線的一部份,由於可經康莊道連接紅磡海底隧道前往香港島,該段道路交通經常嚴重擠塞。.

新!!: 尖沙咀站和漆咸道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新!!: 尖沙咀站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會員服務站

會員服務站」(Club Member Service Point)是由港鐵公司安裝於港鐵車站內的機器,向港鐵友禮會及機場快綫「多乘賞」計劃會員提供自助服務。 港鐵「會員服務站」終端機通常設於車站的收費區外近出口的位置,以便乘客使用,但亦有例外;部份出入口被分隔的車站設有2部「會員服務站」終端機供使用者使用。.

新!!: 尖沙咀站和會員服務站 · 查看更多 »

月台幕門

月台幕門(platform screen doors, PSDs 或 platform edge doors, PEDs),是指安装在车站月台边缘将行车的轨道区与站台候车区隔开,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并可多级控制开關的滑动门的连续屏障。月台幕门高度均大于2米,低于2米的称为月台閘門。.

新!!: 尖沙咀站和月台幕門 · 查看更多 »

明報

《明報》是香港的中文報紙,由查良鏞(筆名金庸)和沈寶新在1959年5月20日創立。本為香港上市公司明報企業旗下刊物,於2008年4月23日,該企業更名為世界華文媒體。 《明報》內容以香港本地新聞為主,兩岸、國際新聞為輔。香港中文大學調查指香港市民及傳媒業界認為明報在香港報章中公信力良好,報道亦屢次獲獎。其副刊版「世紀」在香港報紙中較為突出,以文學、文化藝術創作等人文科學的探討與政治專欄為主。《明報》歷任總編輯為潘粵生、梁小中、王世瑜、董橋、張健波、劉進圖,之後總編輯一職一度由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暫代,其後於2015年元旦正式被委任為總編輯,任職至2017年元旦離任,由梁享南接替。 《明報》在加拿大溫哥華(加西版)、多倫多(加東版)皆有發行報紙,在台灣亦有明報周刊,曾經在美國紐約(美東版)和三藩市(美西版)發行。2009年1月31日,明報美東版刊登啟事宣布改版,於2月2日起與免費報合併。2月14日,美西版亦宣佈停刊。.

新!!: 尖沙咀站和明報 · 查看更多 »

海防道

海防道(Haiphong Road)是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街道,街道呈東西走向,西起自廣東道,東止於彌敦道,街道全長約345米。而海防道亦是一條單程行車路,車輛只可由西面的廣東道駛往東面的彌敦道。.

新!!: 尖沙咀站和海防道 · 查看更多 »

海港城

海港城(英文:Harbour City)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是香港最大面積的購物中心及名牌集中地,屬九龍倉置業旗下的物業。九倉於1987年,將海洋中心、海運大廈、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商場和港威商場所有廣東道物業統稱為海港城購物區。商場部份佔地200萬平方呎,包括約50間食肆、1間大型電影院、3間酒店以及約450間零售商店。而寫字樓部份佔地440萬平方呎。其他部份則佔地600萬平方呎,包括3間高級酒店、有500個房間的服務式住宅、一個私人會所(九龍太平洋會)及2000多個泊車位。海港城是由4個部份組成的建築群,分別為海運大廈、馬哥孛羅香港酒店、海洋中心和港威大廈。海港城由九倉發展,由九龍倉碼頭分階段重建而成。最早的部份海運大廈於1966年落成,附設郵輪碼頭。整個建築群則於1980年代成形。 海港城(包括酒店部分)在2016年營業額為102.4億港元,按年升4%,營業盈利則升4%至81.82億元。租戶零售銷售總額達至277億元,下跌9.9%。整個物業項目在2016年底的估值為1728.54億元,酒店及會所營業額下跌2%至至12.86億元,服務式住宅營業額增加5%至至3.16億元,寫字樓營業額則升5%至24.37億元。商場營業額增長4%至62.07億元.

新!!: 尖沙咀站和海港城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第一渡輪

新世界第一渡輪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新渡輪)一所香港渡輪公司,於1999年11月成立,於2000年1月15日接辦原本由油蔴地小輪所經營的渡輪航線,成為香港最大境內渡輪服務經營者。現時新渡輪是新創建集團的旗下公司,其口號為服務優質,乘客第一。 現時新渡輪經營以下航線:.

新!!: 尖沙咀站和新世界第一渡輪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 尖沙咀站和新界 · 查看更多 »

新界東選區

新界東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範圍為新界東半部地域,包括沙田區、大埔區、北區及西貢區。 新界東總面積470.97平方公里,總人口(2011年)1,667,887,人口密度3,541人每平方公里。.

新!!: 尖沙咀站和新界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新港中心

佔地25萬平方呎的新港中心(Silvercord)是香港一個商場連寫字樓的物業,位於九龍尖沙咀廣東道30號,由鄰近尖沙咀港鐵站A出口,沿海防道方向步行前往只需2分鐘。基座為新港中心商場,樓高4層,連地庫的兩層,共有6層。新港中心由長實、置地及中藝等合作發展興建,於1983年落成。其後長實將寫字樓拆散出售,置地將商場樓面售予華人置業。2014年華人置業向大股東劉鑾雄出售新港中心部分商舖以及地庫車位;另外華潤創業亦持有新港中心部分商舖以及地庫車位。.

新!!: 尖沙咀站和新港中心 · 查看更多 »

書店

書店是銷售書籍的零售商。書店可以是小型的獨立店舖,或大型連鎖式店舖,也可以是網上書店,通過互聯網及郵遞服務進行交易。 古代的書店叫書肆,書肆一詞,始於漢代。此外各朝代還有書林、書舖、書棚、書堂、書屋、書籍鋪、書經籍舖等名稱,它即刻書又賣書,這些名號,除統稱書肆外,宋代以後統稱為書坊。書店一名,始見於清朝乾隆年間。在中國近代史上,書店也叫書局。而有些出版社亦會以書店為名,如日本的角川書店、秋田書店等;部份更設有直營店面以零售書籍。.

新!!: 尖沙咀站和書店 · 查看更多 »

2017年港鐵縱火案

2017年港鐵縱火案發生於2017年2月10日的香港。當日,60歲乘客張錦輝於一列港鐵荃灣綫列車上放火自焚。事件前後共造成1死18傷,其中3名危殆的男女傷者分別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及廣華醫院搶救。本次事故為香港繼2004年地鐵縱火案後,相隔13年再次發生鐵路縱火事件。此次縱火案發生的位置恰巧與2004年發生縱火的位置是同一路段的相反方向,起火位置同為第一卡列車,並且發生於另外一段繁忙時間,而兩名犯案者同樣有精神病紀錄。.

新!!: 尖沙咀站和2017年港鐵縱火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尖沙嘴站尖沙咀地鐵站尖沙咀鐵路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