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后宫如懿传

指数 后宫如懿传

《後宮如懿傳》是中國作家流潋紫創作的長篇小說,亦是《后宫甄嬛传》電視版的續集(甄嬛傳原作為架空歷史)。小說以清朝乾隆時期為背景,乾隆第二位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主角,同為描述後宮鬥爭。全書共六册。全書已出版完畢。.

143 关系: 后宫甄嬛传坤宁宫壽康宮壽貴人太醫院婉貴妃孝儀純皇后孝聖憲皇后孝賢純皇后孝淑睿皇后孝敬憲皇后宁妃 (雍正帝)宫女容妃容妃 (乾隆帝)寧常在富察晉妃 (清高宗)上書房常在平常在乾隆乾隆帝乾隆帝皇十子乾隆帝皇十六子乾隆帝皇九子乾隆帝皇五女乾隆帝皇八女乾隆帝皇六女乾隆帝长女乾隆帝次女康熙帝延禧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张丰毅张廷玉弘昼弘時後宮甄嬛傳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忻貴妃圆明园刑剋配偶相嘉庆帝喇嘛达尔扎咸福宮和硕和嘉公主和硕和恪公主傅恒...哲憫皇貴妃儲秀宮儀嬪冷宮啟祥宮养心殿兆惠围场厅固伦和孝公主固伦和静公主固伦和敬公主皇后皇貴妃祿貴人福貴人 (乾隆帝)福晋秀貴人答应純惠皇貴妃純愨皇貴妃綿德翊坤宮瑞貴人白貴人鍾粹宮颖贵妃香妃誠嬪高斌謙妃豫妃 (乾隆帝)贵妃贵人齊妃霍集占舒妃還珠格格鄂尔泰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鄂貴人重華宮长春宫色布騰巴爾珠爾雍和宫雍正帝雨花閣除憶詛咒恭嫔 (乾隆帝)恂嬪揆常在李解杭州府武貴人水仙永壽宮永和宮永珹永琏永琪永琮永瑢永瑆永璟永璐永璜永璘永璂永璇永璋汉语淑嘉皇貴妃清裕陵清高宗继皇后满洲朝鮮英祖朝鮮景宗札兰泰惇妃流潋紫新华门愉貴妃懋嫔敦肅皇貴妃慎嬪 (乾隆帝)慧賢皇貴妃慶恭皇貴妃慈寧宮扬州府承乾宮拉旺多尔济怡嬪景仁宮景陽宮 扩展索引 (93 更多) »

后宫甄嬛传

《后宫:甄嬛传》是中國作家流潋紫创作的长篇网络小说,小说已经完结出版,總共七册(部)。小说以虚构的大周時代为背景,描述后宫争斗。 2007年初首部出版,其后第二、第三部在当年陆续结集出版。2007年,小说曾加印八次,总销量达到20多万册。亦获得腾讯网“作家盃”原创大赛第三站的冠军。2010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购进电视剧版权,同年开机拍摄,于2011年播出。 《后宫:甄嬛传》是架空小说,而电视剧则将背景设定为清朝雍正时期。台湾繁體中文版已經與希代出版社簽約並出版。.

新!!: 后宫如懿传和后宫甄嬛传 · 查看更多 »

坤宁宫

坤寧宫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

新!!: 后宫如懿传和坤宁宫 · 查看更多 »

壽康宮

寿康宫,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侧,为清朝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嫔随居于此。.

新!!: 后宫如懿传和壽康宮 · 查看更多 »

壽貴人

#重定向 乾隆帝#后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壽貴人 · 查看更多 »

太醫院

太醫院,中國古代官署名。.

新!!: 后宫如懿传和太醫院 · 查看更多 »

本文僅敘述作為君王側室的妃。關於君王正配的妃,請參看王妃 妃,和--相較,是較次一級的稱謂,在東亞漢字文化圈內,為多國君王正配或側室的位號。.

新!!: 后宫如懿传和妃 · 查看更多 »

婉貴妃

婉貴妃可以指:.

新!!: 后宫如懿传和婉貴妃 · 查看更多 »

嬪,又稱皇嬪,是中國古代皇帝妃嫔的一種位号,亦見於東亞其他地區,如古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嬪最早見於上古時期周禮中的記載:「一--(嫡妻)、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而在之後的朝代對於嬪的使用仍時有可見:.

新!!: 后宫如懿传和嬪 · 查看更多 »

孝儀純皇后

孝儀純皇后(a;),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乾隆帝妃,嘉庆帝生母。本姓魏,內務府旗鼓佐領(即包衣漢軍或旗鼓漢軍)正黃旗,后抬旗入滿洲鑲黃旗,改姓魏佳氏。.

新!!: 后宫如懿传和孝儀純皇后 · 查看更多 »

孝聖憲皇后

孝聖憲皇后(),钮祜禄氏(原姓:錢氏),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凌柱的長女。雍正帝的妃子,乾隆帝的生母。.

新!!: 后宫如懿传和孝聖憲皇后 · 查看更多 »

孝賢純皇后

孝贤纯皇后(a;),乾隆帝元配妻子,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其祖父是康熙初年戶部尚書米思翰,父親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伯父是大學士馬齊。.

新!!: 后宫如懿传和孝賢純皇后 · 查看更多 »

孝淑睿皇后

孝淑睿皇后(a;),原正白旗包衣,后抬正白旗满洲喜塔腊氏,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经额女,嘉庆帝第一任皇后。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生。.

新!!: 后宫如懿传和孝淑睿皇后 · 查看更多 »

孝敬憲皇后

孝敬宪皇后(a;),烏拉那拉氏。滿洲正黄旗人胤禛的嫡福晋(元配),雍正登基後冊封皇后。大清開國皇帝皇太極功臣前鋒侍衛费扬古的女儿。康熙曾授予其父:一品步軍統領、一雲騎尉、侍衛內大臣等官職。她的嫡母(或过继養母)為愛新覺羅氏(多羅格格)。.

新!!: 后宫如懿传和孝敬憲皇后 · 查看更多 »

宁妃 (雍正帝)

寧妃(),武氏,雍正帝之妃,知州武柱国的女兒。 出生年月不详,推測应是雍正帝雍親王時期府邸旧人,康熙四十二年南巡时曾御赐山阳知县武柱国(宁妃父)扇诗。雍正元年(1723年)册封为宁嫔,雍正十二年(1734年)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為宁妃,約於乾隆二年(1737年)下半年葬清西陵泰陵妃园寝,葬礼同康熙朝良妃,寶頂位於前排左邊第一位。.

新!!: 后宫如懿传和宁妃 (雍正帝) · 查看更多 »

宫女

宫女,也称宫人,狭义上指君主及其家庭的女僕或侍女,广义上指君主后宫包括妃嫔的所有女性。較為高級的宮女則稱為女官。 在不同的国家、朝代,宫女主要的职能是为君主及其家庭的做杂役,以及为皇家提供音乐、舞蹈等娱乐。在君主專制政體中,宫女被视为君主的准妾室。宫女被君主临幸后,一般会进行册封,获得妃嫔的位号。中国历史上,亦有宫女被皇帝临幸后,雖被視為皇帝的妾室,但未受册封為妃嬪的例子,如明朝的戴银娘、胡氏等人。有些更沒有妾室地位,只維持宮中僕役身份。 宫女的来源可能是强制,例如奴隶、战俘、罪犯或其眷属,或君主从民间选女。也有一些情况下是自愿的,如明代宣宗起秀女多選幼女,養之教之,以禮教陰禮御婢。.

新!!: 后宫如懿传和宫女 · 查看更多 »

容妃

容妃,古代中国妃嫔封号。明清皆有此封号。明初设立诸妃位号,有贤妃、淑妃、庄妃等。其后有容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容妃 · 查看更多 »

容妃 (乾隆帝)

容妃()和卓氏,清朝乾隆帝妃,祖居新疆之喀什噶尔(今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被中国学者认为是香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容妃 (乾隆帝) · 查看更多 »

寧常在

#重定向 乾隆帝#后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寧常在 · 查看更多 »

富察晉妃 (清高宗)

晉妃(),富察氏,主事德克精额之女,傅廣之孫女,大學士馬齊之曾孫女,清初重臣米思翰(孝賢純皇后之祖父)之玄孫女,乾隆帝之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富察晉妃 (清高宗) · 查看更多 »

上書房

上书房是清代皇子读书的场所。位于紫禁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清道光三年之前多称“尚书房”,道光三年及以後改称为“上书房”。 清朝规定,皇子年满六岁,便要入学拜师就读。上书房总师傅为翰林院掌院学士,总师傅保荐若干翰林官面见皇帝,皇帝挑选其中博学谨慎者,钦点为教授某皇子的师傅,并派一二人协助工作,称为上书房行走。.

新!!: 后宫如懿传和上書房 · 查看更多 »

常在

常在,為明代女官及清朝妃嫔位號。明代的常在為女官,為內廷職務官,並非妃嬪。清代的常在則是低級妃嬪。常在亦為六神之一,為脾神之名。 明代的常在為慈寧宮、慈慶宮及東宮女官,是在皇太后或皇太子身邊侍候的女官。 清朝后宫总分为八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常在為第七个等级,地位虽然低下但是并不是最低等的妃嫔。依制,常在人數不限,每名常在由有三名宫女和两名太监、兩名辛者庫服役人侍候。.

新!!: 后宫如懿传和常在 · 查看更多 »

平常在

#重定向 乾隆帝#后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平常在 · 查看更多 »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新!!: 后宫如懿传和乾隆 · 查看更多 »

乾隆帝

清高宗弘曆(a)(),又稱乾隆帝,爱新觉罗氏,諱弘曆,镶黄旗满洲人,汗號「腾格里特古格奇汗」(Тэнгэрийг Тэтгэгч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号「乾隆」,廟號高宗(v),諡號簡稱純皇帝(v)。 乾隆帝乃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子時。登基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18日),在位至乾隆六十年(1735至1796年)。因其继位之时有在位时间不越祖父康熙帝之誓言,故而禅位于其子颙琰(即後來的嘉庆帝)。此时的乾隆虽为太上皇,但依然“训政”,在宫内仍然沿用乾隆年号,成為事實上的最高统治者,直至驾崩於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辰刻,享壽89岁。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他是清朝第五位皇帝,也是清兵入关以来的第四位皇帝,以及中国历史上掌權時間最长的皇帝(合共63年)。.

新!!: 后宫如懿传和乾隆帝 · 查看更多 »

乾隆帝皇十子

乾隆帝皇十子(),乾隆十六年五月十九日生,生母為舒妃叶赫那拉氏。乾隆十八年六月初七日殤,年三歲,未封,未命名。.

新!!: 后宫如懿传和乾隆帝皇十子 · 查看更多 »

乾隆帝皇十六子

#重定向 碧桐书院阿哥.

新!!: 后宫如懿传和乾隆帝皇十六子 · 查看更多 »

乾隆帝皇九子

乾隆帝皇九子(),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九日生,生母為淑嘉皇贵妃金氏(朝鲜族人)。乾隆十四年四月廿七日殤,年二歲,未封,未命名。是成亲王永瑆的同母哥哥。.

新!!: 后宫如懿传和乾隆帝皇九子 · 查看更多 »

乾隆帝皇五女

乾隆帝皇五女(),是清高宗弘历的第五女。她出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六月廿三日,继皇后乌喇那拉氏是她的生母。永璂是她的同母兄,永璟是她的同母弟。乾隆二十年(1755年)四月廿二日殇逝,年仅二岁。弘历之後,也没有追封女儿名号。.

新!!: 后宫如懿传和乾隆帝皇五女 · 查看更多 »

乾隆帝皇八女

乾隆帝皇八女(),是清高宗弘历的第五女。她出生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十二月初七日,忻嫔戴佳氏是她的生母。皇六女是她的同母姐姐。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五月廿一日殇逝,年仅十岁。弘历没有追封女儿名号,葬在端慧皇太子园寝。.

新!!: 后宫如懿传和乾隆帝皇八女 · 查看更多 »

乾隆帝皇六女

乾隆帝皇六女(),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日生,生母為忻貴妃戴佳氏。乾隆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殤,年四歲,未封。.

新!!: 后宫如懿传和乾隆帝皇六女 · 查看更多 »

乾隆帝长女

乾隆帝皇长女(),是清高宗弘历的长女。 她出生于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初二日,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是她的生母。當時,弘历還是一個18歲的普通皇子,沒有爵位。永琏、永琮是她的同母弟,固伦和敬公主是她的同母妹。雍正七年十二月廿七日殇逝,年二岁。弘历繼承皇位之後,也没有追封大女儿名号。.

新!!: 后宫如懿传和乾隆帝长女 · 查看更多 »

乾隆帝次女

乾隆帝次女(),是清高宗弘历的第二女。她出生于雍正九年(1731年)四月,当时弘历是雍正帝的四阿哥(宝亲王是在雍正十一年所封),格格富察氏是她的生母,永璜是她的同母兄。雍正九年(1731年)十二月殇逝,年仅八个月。弘历登基後,也没有追封女儿名号。    .

新!!: 后宫如懿传和乾隆帝次女 · 查看更多 »

康熙帝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a),又稱康熙帝,汗號「恩赫阿木古朗汗」(Энх Амгалан хаан)(),爱新觉罗氏,諱玄燁,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康熙」。 康熙帝乃顺治帝第三子,順治十一年農曆甲午年三月十八巳時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宫,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8岁。死后,得圣祖庙号、「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谥号,通称「聖祖仁皇帝」(a),葬于景陵。康熙帝在位於1661年2月5日至1722年12月20日,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一般将康熙、雍正及--时期合共称为康雍乾盛世或康乾盛世。.

新!!: 后宫如懿传和康熙帝 · 查看更多 »

延禧宮

延禧宮,為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六宮區的東南角。.

新!!: 后宫如懿传和延禧宮 · 查看更多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ىله قازاق اۆتونوميالى وبلىسى / Іле Қазақ автономиялық облысы;ئىلى قازاق ئاپتونوم ئوبلاستى/ Ili Qazaq Aptonom Oblasti),简称伊犁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辖的自治州,首府在伊寧市,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西北部,是中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管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州直辖县级行政区。伊犁州直属地区汉族人口比例约35%,哈萨克族人口比例约22%。.

新!!: 后宫如懿传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查看更多 »

张丰毅

张丰毅,中国大陆著名男演员,祖籍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生长于云南省。最知名的作品是《霸王别姬》。现任妻子為霍凡,前妻亦是演员吕丽萍。.

新!!: 后宫如懿传和张丰毅 · 查看更多 »

张廷玉

张廷玉(),字衡臣,號研斋,諡文和,安徽桐城人,清朝前期康雍乾三朝重臣,《明史》总纂官,死后配享太庙。 张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康熙朝,任刑部左侍郎。雍正朝,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完善军机处制度。乾隆年间,加封太保,後因得罪乾隆帝,險些遭禍,後仍依雍正帝遗命配享太庙,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漢族大臣。.

新!!: 后宫如懿传和张廷玉 · 查看更多 »

弘昼

弘昼(v;),雍正帝第五子,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廿七出生,生母纯悫皇贵妃耿氏,时为王府格格,而由乾隆帝的生母崇慶皇太后撫養成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和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设办理苗疆事务处,弘历与弘昼、鄂尔泰等共同办理苗疆事务。。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十月,乾隆命弘昼管理内务府、御书处的事务。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庚寅七月十三日申時薨,年五十八歲,諡恭,是為和恭親王,由第二子永璧承袭他的爵位。 弘昼为历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爷,喜好「辦假喪事,吃祭品」,但亦有歷史學家指他其實是為免捲入弘時和弘曆對皇位的爭奪而以“荒唐”为名韬光养晦、自污。乾隆帝即位后,乾隆把父皇的旧邸及财物全赐给了弘昼。弘昼倚着兄长的威势,傲慢任性,肆意妄为。有一次上朝,弘昼因事与军机大臣、获封一等公的讷亲有了小争执,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殴打讷亲,乾隆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既不怪罪,也不出声阻止。见状,文武百官从此无人敢惹弘昼。乾隆年间受命参与议政。 弘昼五世孫溥良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進士,六世孫毓隆為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進士,八世孫启功為當代書法家、國畫大師。 弘昼存世作品很少,精品更少。《金樽吟》是其代表作,这首诗表述了自己无意皇权帝位、只想把酒言欢及时行乐的心迹,被历史学家誉为“救命诗”。诗云: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和亲王府旧址位于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 孫女愛新覺羅氏,即永琨之女,嫁烏梁罕丹巴多爾濟。.

新!!: 后宫如懿传和弘昼 · 查看更多 »

弘時

弘時(《》,中国网。),清朝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哥哥,母親是齊妃李氏,知府李文輝的女兒。 相比其弟弘历,弘时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未得封爵;又与叔父也是父皇政敌允禩过往甚密。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雍正帝認為弘時品行有問題,命過繼為允禩之子。弘时被逐出紫禁城,交由叔父允祹监管。據載他年少放縱,行事不謹慎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獲罪監禁至死,年方二十四歲。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清高宗(乾隆帝)即位之後,追復弘時的宗籍。 正妻棟鄂氏,是禮部滿洲尚書席爾達的女兒,康熙五十七年完婚。有兩個妾,一是鐘氏,是鐘達的女兒,一是田氏,有一子永珅,3歲夭。 关于弘時之死,曾任清史館協修的历史学家唐邦治,在1923年出版的《清皇室四譜》一书中,首先提出是被雍正赐死。不过,更可信的说法是,弘时并非为雍正所杀,而是除籍之后郁郁而终。.

新!!: 后宫如懿传和弘時 · 查看更多 »

後宮甄嬛傳

#重定向 后宫甄嬛传.

新!!: 后宫如懿传和後宮甄嬛傳 · 查看更多 »

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

《後宮甄嬛傳》,是根據流瀲紫同名小說《后宫甄嬛传》改編而成的一部後宮爭鬥題材電視劇,講述了主角甄嬛從不諳世事的善良女子,成長為善於謀權的深宮婦人故事。電視劇由郑晓龙导演,為延续其现实主义风格,他將小說原先的架空歷史,改編成清朝雍正的後宮之中,並將原作情感的部分简单处理。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購進電視版權,於2010年9月18日在北京開機拍攝。孙俪、蔡少芬、蒋欣分別飾演甄嬛、皇后和華妃一角。此外,沈眉莊與安陵容分別由斓曦與陶昕然扮演。皇帝、温实初與果郡王則分別由陈建斌、张晓龙與李东学飾演。2011年1月30日,全劇在圓明園殺青。 2011年11月起,《後宮甄嬛傳》陸續在中國大陆各地方台播出。臺灣於2012年3月20日起在華視首播。3月26日起在安徽衛視、东方卫视同步首播。香港於9月起在有線電視首播。電視劇網路版權則由乐视网独家購得。該劇播出後引起了社會巨大反響,衍生出了甄嬛書、甄嬛體等流行文化。但該劇因讀音問題、植入廣告問題、重播問題和價值觀問題均引發了爭議。.

新!!: 后宫如懿传和後宮甄嬛傳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忻貴妃

忻贵妃(),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总督那苏图女,乾隆帝妃嫔。 乾隆十八年,封戴佳氏为忻嫔, 二十年生皇六女(四岁早薨), 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十岁早薨)。 二十八年被封为忻妃。 二十九年四月二十八,忻妃逝,命以贵妃礼治表, 于次年闰二月初二入葬裕陵妃园寝。 Category:清高宗贵妃 D戴 ~.

新!!: 后宫如懿传和忻貴妃 · 查看更多 »

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组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占地350公顷,约合5,200亩。圆明园规模宏伟,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再现诗画意境,被大多数中国园林学家认为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作品;被当作是中国古典园林平地造园、堆山理水集大成的典范。清朝时一些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参观圆明园之后将其称作“万园之园”。 1860年,圆明园在英法聯軍之役中被焚毁,历经战乱劫掠,现時仅存遗址。在中國政府成立圆明圆管理处后开始实施保护与利用。於1979年將其列入為文物保护单位,於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圆明园遗址中部和东部成立了圆明园遗址公园。2008年7月29日,圆明园管理局宣布,开放九州景区。至此,圆明园开放了全园的4/5。.

新!!: 后宫如懿传和圆明园 · 查看更多 »

刑剋配偶相

刑剋配偶相是中國面相學中的其中一種面相,古代相書通常作剋夫相,但事實上未必一定指女性,男性也會有剋妻相。.

新!!: 后宫如懿传和刑剋配偶相 · 查看更多 »

嘉庆帝

清仁宗顒琰(z)(),又稱嘉慶帝,爱新觉罗氏;原名永琰,乾隆六十年立为皇太子时為避諱而改作颙琰;汗號「萨伊什雅尔图伊鲁格尔图汗」(Сайшаалт ерөөлт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嘉慶」,廟號仁宗(v),諡號睿皇帝(v)。 嘉慶帝乃乾隆帝第十五子,在位於1796年至1820年,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清兵入关以来的第五位皇帝。.

新!!: 后宫如懿传和嘉庆帝 · 查看更多 »

喇嘛达尔扎

达尔札(,),准噶尔大汗噶尔丹策零的长子,因出家为喇嘛,所以号称喇嘛达尔札。 1745年,噶尔丹策零染病去世,他弟弟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继位,准噶尔陷入国内动乱。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年轻且放荡、残忍,喇嘛达尔扎与之争位。1750年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被贵族们弄瞎了眼关在阿克苏,后来被杀死。 众人不服新汗喇嘛达尔札的统治,已经臣服于准噶尔绰罗斯部洪台吉一个世纪之久的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和辉特部要摆脱绰罗斯部而独立。 策凌敦多卜的孙子达瓦齐和拉藏汗的孙子、辉特部王、噶尔丹策零的女婿阿睦尔撒纳密谋拥立噶尔丹策零三子策妄远什为可汗,事情败露,二人西奔哈萨克汗国。1753年,达瓦齐进军固尔扎,趁达尔扎不备,偷袭伊犁,杀达尔扎,达瓦齐继位为汗。.

新!!: 后宫如懿传和喇嘛达尔扎 · 查看更多 »

咸福宮

咸福宮,為紫禁城內廷西六宮之一,位于西六宮西北角。.

新!!: 后宫如懿传和咸福宮 · 查看更多 »

和硕和嘉公主

和硕和嘉公主,(),乾隆帝第四女,母纯贵妃苏氏,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生。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封今位号,三月二十五日下嫁大學士傅恆次子福隆安。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初七卒,年二十三。和嘉公主的公主府位于北京沙滩后街,戊戌变法时辟为京师大学堂校址。 清乾隆皇帝共有10個親生女兒,四女兒被封爲和碩和嘉公主,爲純惠皇貴妃蘇氏所生。由於和碩和嘉公主生下來後,手指之間有蹼相連,呈佛手狀,被民間稱作“佛手公主”。 Category:清高宗皇女 Category:和硕公主.

新!!: 后宫如懿传和和硕和嘉公主 · 查看更多 »

和硕和恪公主

subst:subst/leftUnreferenced/auto 自动产生。 --> 和硕和恪公主,(),乾隆帝第九女,母令妃魏佳氏,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生。乾隆三十六年(1771)十二月封今位号,三十七年(1772)八月嫁札兰泰。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九卒,年二十三。札蘭泰,烏雅氏,協辦大學士,—等武毅謀勇公兆惠子。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三月十七日卒。女一。 Category:清高宗皇女 Category:和硕公主.

新!!: 后宫如懿传和和硕和恪公主 · 查看更多 »

傅恒

傅恒(z;),一作富恒,字春和,富察氏,孝賢純皇后之弟,清朝满洲镶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軍事人物,官至軍機大臣、大學士。諡文忠。 傅恒早年歷任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乾隆三十四年,傅恒以经略征缅甸,三路出师,清兵因不適應當地瘴癘之疾,死伤惨重。阿里衮病亡,傅恒本人也染上瘴癘之疾病倒。三月,回京,七月即病逝。乾隆帝親至其府宅祭奠,赐謚“文忠”。子福康安,曾平定臺灣林爽文起事、西藏廓爾喀事變等,封嘉勇郡王。.

新!!: 后宫如懿传和傅恒 · 查看更多 »

哲憫皇貴妃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佐领翁果图女。約於雍正三年(1725年)成为弘历的侍妾。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生长子永璜,九年四月生次女。但是,富察氏命运不佳,年紀輕輕就在弘历即位前两个月,即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1735年8月20日)病死了,死時只有二十來歲。 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弘历追封这位早逝的妾室为哲妃。乾隆十年正月,又以哲妃生育皇长子永璜,追晋为哲悯皇贵妃。金棺暂安于静安庄殡宫,乾隆十七年与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同日入葬裕陵。 F ~.

新!!: 后宫如懿传和哲憫皇貴妃 · 查看更多 »

儲秀宮

儲秀宮(a),為紫禁城內廷西六宮之一,位於西六宮區的東北角。.

新!!: 后宫如懿传和儲秀宮 · 查看更多 »

儀嬪

仪嫔(),黄氏。乾隆帝嫔妃之一。无子女。 雍正(1723年—1735年)时入侍藩邸,为格格。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雍正帝去世,宝亲王弘暦继皇帝位。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二十八上諭追封為儀嬪。 乾隆十年十月二十七日,首批葬入清东陵之裕陵妃园寝。 Category:清高宗嫔 ~.

新!!: 后宫如懿传和儀嬪 · 查看更多 »

冷宮

冷宮,在中国戲曲、舊小說中指君主安置失寵的后妃、皇子的地方,現在比喻存放不用的東西的地方。.

新!!: 后宫如懿传和冷宮 · 查看更多 »

啟祥宮

#重定向 太極殿.

新!!: 后宫如懿传和啟祥宮 · 查看更多 »

养心殿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西侧。.

新!!: 后宫如懿传和养心殿 · 查看更多 »

兆惠

兆惠(p,),字和甫,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时将领,封定边将军、一等武毅谋勇公。.

新!!: 后宫如懿传和兆惠 · 查看更多 »

围场厅

圍場廳是清朝的散廳,位於今日河北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的交界。前身即清朝皇家猎场——木兰围场。清晚期的光緒二年,才設置「圍場廳」這個行政區。 清代的散廳,是只有清朝才有的地方行政區劃制度,等於今日縣級單位的一種。在清朝,圍場廳考评是「衝,繁,疲,難」,這也是當時縣級編制地位的最高等級。而圍場廳本是清代內蒙古卓索圖盟、昭烏達盟等二盟之地。清初康熙時期,朝廷在此地設立「木蘭圍場」,包括今河北省承德市的围场县全境、隆化县、丰宁县和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克什克腾旗部分。 本來「木蘭圍場」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獵場,木蘭是滿州話的「哨鹿」之意。木兰秋狝之际,清朝皇帝亦在此接見蒙古部王公。平常禁止其他普通人居住,只有官方的旗兵駐守。但是清中晚期,內憂外患天下漸亂王法不彰,也越來越多外地移民前往入住,漢、滿、蒙等各個民族人民都雜居在此,於是朝廷只好設立一個縣級行政區「圍場廳」來管理,本屬直隸省(今河北省)承德府管轄,光緒三十年,又改歸同省的宣化府管轄。而「圍場廳」這個地名,也是承襲是「木蘭圍場」而來。民國時期,全國實施「廢廳改縣」,於是改名為圍場縣,曾經屬於熱河省管轄。.

新!!: 后宫如懿传和围场厅 · 查看更多 »

固伦和孝公主

固倫和孝公主(),是清高宗乾隆皇帝最小的女兒,亦最為其寵愛,出生於紫禁城翊坤宮,生母惇妃汪氏。因在公主中排行第十,故時人稱之為「十公主」。.

新!!: 后宫如懿传和固伦和孝公主 · 查看更多 »

固伦和静公主

固伦和静公主(),乾隆帝第七女,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生。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月封今位号,七月嫁给蒙古超勇親王策棱孫拉旺多尔济(策棱所娶為康熙帝的十女固倫純愨公主)。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十卒,年二十。 Category:清高宗皇女 Category:固伦公主.

新!!: 后宫如懿传和固伦和静公主 · 查看更多 »

固伦和敬公主

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是孝贤纯皇后唯一一位活到成年的子女。.

新!!: 后宫如懿传和固伦和敬公主 · 查看更多 »

皇后

皇后,在中國史籍中常簡稱為--,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目前唯一仍有皇后存在的國家及皇室是日本皇室,為明仁天皇(亦是现存唯一的皇帝)的皇后美智子,其他國家君主的正配一般只稱為“王后”。.

新!!: 后宫如懿传和皇后 · 查看更多 »

皇貴妃

皇贵妃,中国明清两朝、越南阮朝、朝鮮大韓帝國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 1457年明代宗最早册封宠妃唐氏为皇贵妃,但明英宗复辟之后,唐氏的皇贵妃身份就不再被明朝皇室承认。明宪宗宠妃萬貞兒为明代首任得到认可的皇贵妃。之后,皇贵妃是为仅次于皇后的后妃位号,是明朝后宫中最为尊贵的的妃嫔。清朝顺治帝沿用明制,於順治十三年(1656年)9月在原有的貴妃位號上增設皇貴妃之位,並晉封所寵的董鄂妃為皇貴妃。此後漸成定--。清代皇貴妃定員一人,乃後宮妃嬪之首,其地位僅次於皇后。乾隆帝在册立娴贵妃那拉氏为皇后前,以皇贵妃之位并“摄六宫事”做为过渡。嘉庆帝的和贵妃、道光帝的全贵妃亦是如此,但咸丰帝的贞贵妃则是直接越过皇贵妃之位,册封为皇后。 東亞最後一位被冊封為皇貴妃的君主配偶是越南阮朝越南帝國時期啟定帝之正室張如氏靜。.

新!!: 后宫如懿传和皇貴妃 · 查看更多 »

祿貴人

#重定向 乾隆帝#后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祿貴人 · 查看更多 »

福貴人 (乾隆帝)

#重定向 乾隆帝#后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福貴人 (乾隆帝) · 查看更多 »

福晋

福晉(z),又作福金,该词汇来源于满语。清朝时用作贵族妇女的称谓。后金和清兵入关前,后宫妃嫔称福晋或格格,嫡妻会用嫡福晋尊称。顺治朝仍然沿用。康熙时后宫定--,妃、嫔等封号取代福晋和格格。在清朝亲王、郡王及其儿子的正妻获得“福晋”的封号。親王、郡王之妾則稱為側福晉或格格。.

新!!: 后宫如懿传和福晋 · 查看更多 »

秀貴人

贵人(),索淖洛氏,乾隆帝早期妃嬪之一,無子女。.

新!!: 后宫如懿传和秀貴人 · 查看更多 »

答应

应,是明朝女官及宦官職稱,為皇帝及居於宮中之皇族的近侍,又稱答應人,如為宮女又稱答應宮女、答應女,較高級者則為答應執事。在清朝則為妃嬪位號。.

新!!: 后宫如懿传和答应 · 查看更多 »

純惠皇貴妃

純惠皇貴妃(),蘇佳氏,蘇召南之女。乾隆帝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純惠皇貴妃 · 查看更多 »

純愨皇貴妃

纯悫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的女儿,雍正帝妃子之一。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入侍雍王府为妾,号格格,時年十四歲。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初封裕嫔,雍正八年晉裕妃。乾隆二年(1737年)九月,尊为皇考裕贵太妃。耿氏与皇太后钮祜禄氏的关系很好,情如姐妹。乾隆四十二年,皇太后崩。四十三年(1778年)十月,乾隆念裕贵妃慈爱恩情,在庆祝皇考裕贵妃九十岁大寿,尊封耿氏为皇考裕皇贵太妃,十二月二十八日为耿氏举行了册封典礼。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十七日病逝,享高壽九十五歲。僅次於康熙帝定妃萬琉哈氏的九十六歲。谥号纯悫皇贵妃,寻葬泰陵妃园寝,位列诸妃之上。生育皇五子和恭亲王弘昼。.

新!!: 后宫如懿传和純愨皇貴妃 · 查看更多 »

綿德

綿德(v;),乾隆帝孙子,定安亲王永璜长子。.

新!!: 后宫如懿传和綿德 · 查看更多 »

翊坤宮

翊坤宮,為紫禁城內廷西六宮之一,位於西六宮區東部中间。.

新!!: 后宫如懿传和翊坤宮 · 查看更多 »

瑞貴人

贵人(),索绰罗氏,清朝乾隆帝的贵人。 礼部尚书德保之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六月十九日,初封瑞常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封瑞贵人。乾隆三十年六月二十六逝世。二十八日葬清东陵裕陵妃园寝。.

新!!: 后宫如懿传和瑞貴人 · 查看更多 »

白貴人

#重定向 乾隆帝#后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白貴人 · 查看更多 »

鍾粹宮

鍾粹宮,為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六宮區的西北角。.

新!!: 后宫如懿传和鍾粹宮 · 查看更多 »

颖贵妃

貴妃(),巴林氏,蒙古族,蒙古镶红旗人,都统兼轻车都尉纳亲之女,為乾隆帝的諸多嬪妃之一。 初進宮時受冊封為穎貴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册为颖嫔,二十四年(1759年)为颖妃。嘉庆三年(1798年),太上皇乾隆敕旨:“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嘉庆帝称为颖贵太妃,並和婉貴太妃一同居於壽康宮中。 嘉慶五年(1800年)穎貴妃七十壽辰,嘉庆帝同母弟弟永璘(穎貴妃撫養的孩子)送去壽禮,無兒無女、寡居深宮的穎貴妃十分高興;嘉慶帝得知,卻十分光火,叫來弟弟訓斥一番,指責他不和自己請示就擅做主張。經此番訓斥,穎貴妃的古稀壽辰也就索然無味了。穎貴妃在壽康宮甫過完七十大壽之後不久便薨逝。.

新!!: 后宫如懿传和颖贵妃 · 查看更多 »

香妃

香妃一般來說是指清朝乾隆所納的容妃。不過,於野史上,香妃於性格,出身等卻與容妃完全不同。史學家認為「香妃為文學的形象,並非歷史人物。」 以容妃為範本的香妃傳說,以民國初年最為盛行。雖有不同版本,但基本上都將香妃描寫成該妃子天生麗質且身體會散發異香。小說中,形容此體香“玉容未近,芳香襲人,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別有一種奇芳異馥,沁人心脾”。此體香特質成為香妃稱謂來源。不過,有一說是她香味只是她的體味而已,香味不過是羊奶的羶味,由於她從小飲羊奶大,久而久之成為了她身上的一種獨特的體味,乾隆他初得容妃,聞其身便以為那是香味。.

新!!: 后宫如懿传和香妃 · 查看更多 »

誠嬪

誠嬪(),鈕祜祿氏,二等侍衛兼佐領穆克登之女。乾隆帝妃嬪之一。(生年不詳,生辰為九月二十九日)。.

新!!: 后宫如懿传和誠嬪 · 查看更多 »

高斌

斌(),原为包衣,後入滿洲镶黄旗,玉牒內改書高佳氏,字右文,号东轩。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吏部尚書、河道总督。为清朝的治河名臣。 本为内务府包衣,授内务府主事。雍正十三年(1735年)出任江南河道总督,开挖砀山毛城铺引河,开新运口,堵塞旧口,防止黄河水倒灌入京杭运河。乾隆六年(1741年)任直隸總督兼总河印务。乾隆十年(1745年)五月辛卯,接替訥親,擔任清朝吏部尚書,十二月入直军机处。乾隆十二年(1747年)遷议政大臣。由來保接任吏部尚書。三月任文淵閣大學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十二月,再管江南河道总督。十八年(1753年),运河决口,宝应、高邮被淹,高斌被革职留任。乾隆二十年(1755年),高斌在任上去世,谥号文定。其女慧賢皇贵妃,慧贤皇贵妃之妹(即另一女)嫁鄂爾泰二子鄂實,其子高恒,其侄高晋。.

新!!: 后宫如懿传和高斌 · 查看更多 »

謙妃

謙妃(),劉氏,是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之妃。她是管領劉滿的女兒。.

新!!: 后宫如懿传和謙妃 · 查看更多 »

豫妃 (乾隆帝)

豫妃(),博爾濟吉特氏,塞桑根敦之女。乾隆帝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豫妃 (乾隆帝) · 查看更多 »

贵妃

贵妃,古代皇帝妃嫔的称号。.

新!!: 后宫如懿传和贵妃 · 查看更多 »

贵人

贵人,中国古代皇帝嫔妃的等级之一。.

新!!: 后宫如懿传和贵人 · 查看更多 »

齊妃

齊妃()李氏,雍正帝妃,知府李文熚的女兒。生皇二女和碩懷恪公主、弘昐、弘昀、皇三子弘時。.

新!!: 后宫如懿传和齊妃 · 查看更多 »

霍集占

霍集占(维吾尔语:خوجا جاھان ;滿語:Hojijan;),清代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是玛哈图木·阿杂木后裔,阿帕克和卓曾孙,波罗尼都之弟,又称「小和卓」。因其自称“巴图尔汗”,被称为“汗和卓”。 霍集占年幼时与其父、兄被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关押在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清朝派兵滅准噶尔汗国,释放了波羅尼都和霍集占,命波羅尼都前往叶尔羌招抚旧部,霍集占留在伊犁。不久,阿睦尔撒纳在原准噶尔地区发动叛乱,霍集占乘机逃回喀什噶尔,组织军队,和清军展开斗争爭取獨立。 1758年秋天,定边将军兆惠統兵3000進攻葉爾羌,久攻不下,屯兵黑水河边,稱為黑水營。堅守三月。1759年1月,清朝援軍到達,大破大小和卓軍。大小和卓分別撤至喀什噶爾和葉爾羌,清軍分兵直取葉爾羌和喀什噶爾,“共计收获贼众一万二千余人,军器二千余件,驼骡牛羊万余”。大小和卓又逃往巴達克山。巴達克山國王素勒坦沙在清朝的反复军事威胁下將二人杀害。波羅尼都之子薩木薩克逃居浩罕汗国,後來薩木薩克及其子張格爾又數度策劃復國。.

新!!: 后宫如懿传和霍集占 · 查看更多 »

舒妃

舒妃(),叶赫勒氏,或作葉赫那拉氏,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之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舒妃 · 查看更多 »

還珠格格

《還珠格格》为中華民國言情小说作家琼瑶担任编剧的一部电视剧作品,分三部,第一部于1997年创作完成,又名《陰錯陽差》,第二部于1998年创作完成,又名《風雲再起》,第三部创作完成于2003年,又名《天上人间》。.

新!!: 后宫如懿传和還珠格格 · 查看更多 »

鄂尔泰

鄂爾泰(v;),字毅庵,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官員。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太保。.

新!!: 后宫如懿传和鄂尔泰 · 查看更多 »

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

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博尔济吉特氏,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与固伦和敬公主之子,乾隆帝之外孙。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袭多罗贝勒。乾隆四十年(1775年),袭科尔沁左翼中旗扎萨克多罗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娶县君(恒亲王允祺之孙、弘㫬之子闲散宗室永雄之女)为妻,授固山额驸。乾隆四十七年(1792年),授镶黄旗蒙古都统。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诏世袭罔替。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因罪革职,但仍赏其公衔,在-乾-清门行走效力赎罪。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去世,其嗣子鄂勒哲依图袭。.

新!!: 后宫如懿传和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 · 查看更多 »

鄂貴人

#重定向 乾隆帝#后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鄂貴人 · 查看更多 »

重華宮

重華宮,位于紫禁城内廷西路西六宫以北。 重華宮院落以东是漱芳斋,以西是厨房。清朝乾隆年间,由乾西五所改建。.

新!!: 后宫如懿传和重華宮 · 查看更多 »

长春宫

长春宫,为紫禁城内廷西六宫之一,位於西六宮區的西部中间。.

新!!: 后宫如懿传和长春宫 · 查看更多 »

色布騰巴爾珠爾

色布騰巴爾珠爾(),博爾濟吉特色布騰巴勒珠爾,又译色卜謄巴勒珠爾、色布騰班珠爾、色布騰班朱爾、色布騰珠爾布納,博爾濟吉特氏,諡毅,科爾沁扎萨克親王,科爾沁蒙古人,清朝皇室、軍事將領。.

新!!: 后宫如懿传和色布騰巴爾珠爾 · 查看更多 »

雍和宫

雍和宮位於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是中国汉族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新!!: 后宫如懿传和雍和宫 · 查看更多 »

雍正帝

清世宗胤禛(z)(),又稱雍正帝,爱新觉罗氏,諱胤禛,法號破塵居士、圓明居士,汗號「纳伊拉尔图托布汗」(Найралт Төв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雍正」,庙号世宗(v),谥号簡作宪皇帝(v)。 雍正帝乃康熙帝第四子,於西元1722年12月27日登基(農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置軍機處加強皇权,推行摊丁入亩、火耗歸公和打擊貪腐的王公官吏等一系列政策,对康雍乾盛世的延续具有重大作用。.

新!!: 后宫如懿传和雍正帝 · 查看更多 »

雨花閣

#重定向 中正殿.

新!!: 后宫如懿传和雨花閣 · 查看更多 »

除憶詛咒

#重定向 記錄抹煞.

新!!: 后宫如懿传和除憶詛咒 · 查看更多 »

恭嫔 (乾隆帝)

恭嫔(),林氏,拜唐阿佛音之女。清乾隆帝嫔妃之一。无子女。 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十二日初封林常在。乾隆十六年六月晋林贵人。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封恭嫔;二十九日行册封礼。当时所拟的字样有“恭、肃、雍”三字,乾隆帝从中选择了恭字,林贵人由是成为恭嫔。嘉庆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逝世。嘉庆十二年十一月初三葬入清东陵之裕陵妃园寝。 L ~.

新!!: 后宫如懿传和恭嫔 (乾隆帝) · 查看更多 »

恂嬪

恂嫔,清高宗乾隆帝妃嬪。生年不詳,逝於乾隆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六日。 初封为郭常在。後封郭貴人。乾隆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六日逝於急病,翌年四月追封为恂嬪。無子無女。 Category:清高宗嫔.

新!!: 后宫如懿传和恂嬪 · 查看更多 »

揆常在

揆常在(?-1757年前),揆氏。清朝乾隆帝嬪妃之一。.

新!!: 后宫如懿传和揆常在 · 查看更多 »

李解

李解(),江苏洪泽人,中国男演员。出身于戏剧世家,从小学习民族舞,1997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在张纪中监制的电视剧《笑傲江湖》中上演了自己的荧幕处女作,之后亦接拍了多部影视剧。.

新!!: 后宫如懿传和李解 · 查看更多 »

杭州府

杭州府是中國明清時期浙江的一府。 元朝时为杭州路。龙凤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攻陷杭州,十一月,始设杭州府。明、清两代隶属于浙江布政使司,「下三府」之一,辖区相当于今日的杭州市北部。府治錢塘縣。錢塘、仁和二縣附郭。 下辖县:钱塘县、仁和县、余杭县、临安县、富阳县、新城县、於潜县、昌化县,以及海宁州。杭州府与本省湖州府、嘉兴府、绍兴府、严州府、金华府及安徽省徽州府毗邻。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杭州府。.

新!!: 后宫如懿传和杭州府 · 查看更多 »

武貴人

#重定向 乾隆帝#后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武貴人 · 查看更多 »

水仙

水仙(学名:Narcissus tazetta)为石蒜科水仙属的植物。水仙別名則甚多:有雅蒜、天蔥、柰只、配元、儷菊、女史花、姚女花、雪中花、凌波客、金盞、銀臺、納西塞斯等名。.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水仙 · 查看更多 »

永壽宮

永壽宮,為紫禁城內廷西六宮之一,位於西六宮區的東南角。.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壽宮 · 查看更多 »

永和宮

永和宮(z),為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于東六宮东部中间。.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和宮 · 查看更多 »

永珹

永珹(),清朝皇子。 乾隆帝第四子,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卯时生。母为嘉妃(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繼和硕履懿亲王允祹後,四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辰时薨逝,終年三十九歲,諡曰「端」。.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珹 · 查看更多 »

永琏

永琏(),清朝乾隆帝次子。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廿六申时,生母是孝贤纯皇后。 永璉這個名字是他的祖父雍正帝親自取的,寓意着將來要繼承皇位之意(因為璉代表的為宗廟之器,是古代皇室用來盛祭祀之物的物品)。永璉也甚得父親乾隆帝的鐘愛,乾隆帝認為他“聰明貴重,氣宇不凡”。因此,乾隆帝於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親書密旨立為皇太子,收藏於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後。未想兩年多之後,乾隆三年十月十二,永璉因偶感寒疾而夭折,年僅九歲。乾隆帝極為傷感,贈给永璉的諡號為“端慧皇太子”。 乾隆帝命永璉的喪禮以皇太子儀注行,並為永璉修建了端慧皇太子園寢,避諱其名“璉”字。永璉於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入葬端慧皇太子園寢。因為是皇太子園寢,所以祭祀的等级僅次於帝、后陵,每年的清明、中元、冬至、歲暮祭日,都由皇帝從京師派王公前往祭祀。皇帝親謁東陵時,有時也親往奠釃。.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琏 · 查看更多 »

永琪

永琪(z;),字筠亭,號藤琴居士,乾隆帝第五子,生母为愉貴妃珂里葉特氏。.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琪 · 查看更多 »

永琮

永琮(),清朝乾隆帝第七子。永琮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初八子时,生母是孝贤纯皇后。 乾隆十一年正月,因皇后富察氏怀孕,乾隆并未按惯例去圆明园山高水长处度上元节、观看烟火,而是破例留在故宫紫禁城陪伴她们母子。 当年的佛诞日(农历四月初八日),皇后生下皇七子,当天正逢久旱之后大沛甘霖,笃信佛教的乾隆十分欣喜,倍感天恩眷顾。皇七子生而颖悟出众,甚得乾隆帝钟爱,乾隆命名永琮,内定为皇位继承人。未想永琮只活了20个月,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廿九,永琮因出痘夭折。乾隆帝悲痛不已,谕曰:“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乾隆帝赠给永琮的谥号为悼敏,并命皇七子丧仪视皇子从优。大祭时乾隆亲临祭酒。 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其弟嘉庆帝追封他为哲亲王。.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琮 · 查看更多 »

永瑢

永瑢(v,),清高宗乾隆帝第六子,清朝質莊親王。出生於乾隆八年(1744年)十二月十四日,號九思主人,母親為純惠皇貴妃(時為純妃)蘇氏。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二月,永瑢出繼為慎靖郡王允禧孫,被封為貝勒。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進封質郡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再晉為親王。永瑢善於詩文、繪畫,兼通天算。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五月初一,永瑢薨逝,諡號為「莊」。 永瑢的第五子綿慶,出生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五月初四,母親為永瑢繼福晉鑾儀使達福之女,襲封為質郡王。綿慶自幼聰穎,年僅十三歲時,侍奉祖父乾隆帝遊獵於避暑山庄,引弓射獵中三箭,乾隆帝大喜,賜他黃馬褂、三眼孔雀翎。綿慶亦通曉音律,可惜體質孱弱。嘉慶九年(1804年),病逝,年僅二十六歲。仁宗嘉慶帝深表惋惜,賜銀五千兩治喪,諡號為「恪」。綿慶嫡福晉钮祜祿氏為總督公和琳(即和珅弟)之女,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為德瑞之女,其子奕綺,襲封為貝勒。道光五年(1825年),奕綺犯事,罰去俸祿。道光十九年(1839年),被削奪爵位。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奕綺逝世,道光帝遂恢復其封號。子孫襲爵循例依級別遞降,降至鎮國公世襲,不再降。 Y永 6 Category:滿洲鑲藍旗人.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瑢 · 查看更多 »

永瑆

成哲親王永瑆(z;),號少厂 (ān),一號鏡泉,別號詒晉齋主人,滿洲愛新覺羅氏,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瑆 · 查看更多 »

永璟

爱新觉罗·永璟(),清朝乾隆帝第十三子。永璟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二月廿一,生母是乌拉那拉皇后。和哥哥永璂是乌拉那拉皇后的亲生儿子。永璟只活了19个月,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七月廿四,永璟病死,无谥号。.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璟 · 查看更多 »

永璐

爱新觉罗·永璐(),清朝乾隆帝第十四子。永璐生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七月十七,生母是令懿皇贵妃。是嘉庆皇帝的同母哥哥。永璐只活了4岁,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月十八,永璐病死,无谥号。.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璐 · 查看更多 »

永璜

定安親王永璜,(z;),乾隆帝長子,追封定親王,諡「安」。生母哲憫皇貴妃富察氏,生於雍正六年五月廿八日。 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宗南巡,還蹕次德州,孝賢純皇后駕崩,永璜以大阿哥身分迎喪,但其間因與三弟永璋表現得不夠傷感,被高宗斥責二人不合體統,亦不懂禮節,更暗示二人被取消立儲資格。永璜更從此鬱鬱寡歡,沒多久便於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卒逝。高宗雖感後悔,但為時已晚,遂痛心地下諭曰:“皇長子誕自青宮,齒序居長。年逾弱冠,誕毓皇孫。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備成人之禮。” 永璜有子二人,長子固山貝子綿德(1747年-1786年),乾隆十二年七月初六生,母永璜嫡福晉伊拉裡氏。乾隆十五年蒙受皇祖特恩襲封其父所遺的親王,四十一年因與官員往來而削爵,後由其弟綿恩襲爵。次子綿恩,乾隆十二年八月十四日生,母親永璜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綿恩靈巧勤奮,頗受乾隆寵愛。.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璜 · 查看更多 »

永璘

永璘(z;),满洲爱新觉罗氏,是乾隆帝的十七子,庆僖亲王。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生,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嘉庆帝的同母弟。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儿子,也是他最疼爱的儿子,但据说也是最不成器的,天天四处游荡,惹是生非。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永璘封贝勒,嘉庆四年(1799年)封惠郡王,尋改庆郡王,而嘉庆帝亦将和珅府第赐给他作为庆王府。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晋庆亲王,同年三月十三日去世。北京昌平城西南40里的白洋沟自然风景区内,有庆親王墓园遗址。 咸丰初年,内务府把庆王府从永璘后裔手中收回。咸丰二年(1852年),咸丰帝赐给恭亲王奕訢作为恭王府。.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璘 · 查看更多 »

永璂

永璂(),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二子。.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璂 · 查看更多 »

永璇

儀慎親王永璇(v;),清高宗弘曆第八子。乾隆十一年(1746年)七月十五日出生,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氏,尚書金簡外甥。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封儀郡王,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晉升仪親王,嘉慶帝命令其總理吏部,清除和珅黨羽。時人品評其「沉湎酒色,又有腳病。」道光十二年(1832年)八月初七日薨于王府,謚慎,享壽87岁,他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璇 · 查看更多 »

永璋

循郡王永璋(),清朝皇子、郡王。 乾隆帝弘曆第三子,母蘇氏。生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廿五日生,父亲弘曆尚为亲王,母蘇氏為格格(妾室)。同年,父亲登基为帝。永璋初封循郡王。後母子二人均逝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永璋於是年七月十六日去世。僅有一子,生於乾隆二十年十二月,母庶妃完顏氏,獨子於乾隆二十一年正月夭亡。故以成親王永瑆與其嫡妃富察氏(孝賢純皇后弟大學士傅恆女)所生之子綿懿為嗣,乾隆五十二年襲貝勒。.

新!!: 后宫如懿传和永璋 · 查看更多 »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新!!: 后宫如懿传和汉语 · 查看更多 »

淑嘉皇貴妃

淑嘉皇贵妃(),金氏,朝鮮族,上驷院卿金三寶女,其兄为礼部尚书金简。乾隆帝妃嫔。.

新!!: 后宫如懿传和淑嘉皇貴妃 · 查看更多 »

清裕陵

清裕陵(v)是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乾隆帝)与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的陵寝,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主体工程告竣,耗银共170多万两。 民国17年(1928年)时期军阀孙殿英以軍事演習藉口,指挥部队包圍陵寢开掘。开掘过程中使用炸药炸断第四道石门,造成后来裕陵渗水严重。 1974年挖開陵寢時發現裕陵早已積水,乾隆及二位皇后、三位貴妃的棺槨都浮在水上,所有陪葬品全部被盗;事過處理善後,五具后妃屍骨已混淆,通通一塊葬。 裕陵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创新。裕陵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 File:HPIM3747.JPG|远眺裕陵 File:Qing Tombs 09 (4924135313).jpg|裕陵圣德神功碑亭 File:Yulings Long'enpalats.JPG|裕陵隆恩殿 File:Qing Tombs 14 (4924232989).jpg|裕陵琉璃花门 File:Qing Tombs 18 (4924681090).jpg|裕陵二柱门 File:Qing Tombs 16 (4924861820).jpg|裕陵方城明楼、石五供 File:Qing Tombs 23 (4924227453).jpg|裕陵地宫的拱券 File:Qing Tombs 24 (4924216087).jpg|裕陵地宫内的乾隆帝、哲悯皇贵妃棺椁 Category:清东陵 Category:清高宗.

新!!: 后宫如懿传和清裕陵 · 查看更多 »

清高宗继皇后

繼皇后(),辉发那拉氏:“莽科,镶蓝旗人,王机砮之孙也。世居辉发地方。国初率兄弟及同里人等来归,编佐领使统之。曾孙……讷尔布,原任佐领。元孙……讷理,俱原任佐领……”;:“镶蓝旗满洲第三参领第一佐领系国初以辉发地方来归人丁编立,始以莽库管理……讷尔布管理。讷尔布因病辞退,以其子讷礼管理。讷礼故,以其子讷苏肯管理。现改为公中佐领……;《清实录》乾隆十五年庚午八月丙戌条:“皇后之父讷尔布、追封为一等公。遣官致祭。造坟立碑如例。妻封为公妻一品夫人。以其孙纳苏肯袭一等侯。”,常误作乌拉那拉氏,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满洲镶蓝旗人,佐領讷爾布的女兒,生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帝小七歲。.

新!!: 后宫如懿传和清高宗继皇后 · 查看更多 »

满洲

满洲,通常指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的地区(即东四盟)及旧热河省全部范围。傳統意義下的滿洲的面積(不包括朝鮮半島),約為八十三萬平方英里,比現時法國、英國及愛爾蘭、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歐國家加起來的面積還要大。 满洲这一地名虽因满洲族而得名,但在满语中仅作部族名解释,并无地名之含义。“满洲”二字作为地名使用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的著作《日本边海略图》一书中。直到19世纪末期,西方列强,尤其是俄罗斯帝国势力延伸至此,满洲作为地名的意义才开始突显。此后更因为俄国和日本对这一地区的争夺而为世界所熟知。但清政府在正式场合之中仍然使用“东三省”来称呼这片区域。例如1902年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等皆以“东三省”称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共控制区(哈尔滨等地)的报纸,如《东北日报》上,延用满洲国时期“北满”、“南满”、“东满”这样的词匯和“東北”混用,用以表示东北北部、东北南部和东北东部。中共机构和军区分别设置东、南、西、北满分局及东、南、西、北满军区。 现如今,在中国一般使用“东北”、“东北三省”、“东三省”或“关东”等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级行政区,但有时谈论东北也包括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目前东北地区满族不佔人口的多数,而且满洲已经很少被作為地名的称呼,尤其是官方;因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受日軍控制的满洲国,被中国人普遍视为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的傀儡,满洲一词会使一些人首先联想到“伪满”这个词语,而并非满族或满洲地区。在历史遗留的專有名词方面中国官方仍使用满洲一词,比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市场)之类的文物古迹、满洲里市等專有地名、还有一些企业如“北满特钢”(位于齐齐哈尔市)等。在韩国、北韓、日本和俄国等接近满洲的国家和世界其他各国,满洲作为地理名称仍很常见。.

新!!: 后宫如懿传和满洲 · 查看更多 »

朝鮮英祖

朝鲜英祖(;),名李昑(),幼名禧壽,字光叔,號養性軒。是朝鲜王朝‎的第21代君主,在位時期為1724年八月三十日至1776年三月五日。.

新!!: 后宫如懿传和朝鮮英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景宗

朝鲜景宗(;),名李昀(),是朝鲜王朝的第20代君主,1720年至1724年在位。廟號景宗,諡號德文翼武纯仁宣孝大王(清朝賜諡恪恭大王),葬於杨州懿陵。他的生母是肅宗時代權傾一時的張禧嬪。 原本在禧嬪張氏被賜死後,大臣們擔心景宗即位後會如同燕山君一般為母親之死進行報復,所以一度請求改立世子,但當時一方面延礽君與延齡君都還年幼,一方面肅宗一直十分疼愛這個長子,而且景宗心地純善,所以並未廢立。 景宗在位僅有4年,於1724年八月廿五日在環翠亭病逝,享年三十六歲。.

新!!: 后宫如懿传和朝鮮景宗 · 查看更多 »

札兰泰

札兰泰,乌雅氏,父为协办大学士,一等武毅谋勇公兆惠。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月,札兰泰袭父爵,封一等武毅谋勇公。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授散秩大臣;三十七年(1772年)尚乾隆帝第九女和硕和恪公主,生有一女;五十三年三月十七卒。 W W.

新!!: 后宫如懿传和札兰泰 · 查看更多 »

惇妃

惇妃()汪氏,都統四格之女。乾隆帝寵妃,固倫和孝公主生母。.

新!!: 后宫如懿传和惇妃 · 查看更多 »

流潋紫

流潋紫(1984年10月8日-)本名吴雪岚,出生於中國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練市鎮。她在2007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之后担任杭州江南实验中学老师。2005年,开始从事业余写作,时常在網路发布小说及散文;2006年,创作长篇小说《后宫:甄嬛传》近一百万字。 2007年,由花山出版社發行,受到眾多读者喜爱,成为近几年中国大陆最畅销的小说之一。.

新!!: 后宫如懿传和流潋紫 · 查看更多 »

新华门

新华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中段北侧,是中南海的正门。.

新!!: 后宫如懿传和新华门 · 查看更多 »

愉貴妃

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员外郎额尔吉图女。乾隆帝妃。珂里叶特氏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雍正时入侍高宗藩邸,為格格。 她的兒子永琪勤勉好學,多才多藝,擅長騎馬射箭,精通滿、蒙語,乾隆對他很鍾愛滿意。乾隆三十年,封永琪為榮親王,成為皇子中第一個被封王,可惜次年三月,體弱多病的永琪即離父母而去。其實愉妃得寵,是因為乾隆對她的兒子很是鍾愛,她的兒子逝世後,她就隨即失寵。寂寞的愉妃於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逝世,终年七十九岁。愉妃十多歲入侍乾隆藩邸,更活到七十多歲,幾乎與乾隆相伴一生,但只生有永琪一子,且自乾隆十年封妃以後再沒有晉封,可以推測她並不是很受寵。但隨著富察皇后、烏拉那拉皇后、令皇貴妃魏佳氏、慶貴妃陸氏及當年乾隆藩邸的舊人接著去世(只剩下她和婉嬪陳氏),妃位在乾隆後期基本上是除追封外最高的位分;而愉妃於眾妃中資歷最久,所以直至她逝世為止,她基本上是後宮之首。.

新!!: 后宫如懿传和愉貴妃 · 查看更多 »

懋嫔

懋嬪(17世紀-1729年),宋氏,主事金柱女。清世宗 愛新覺羅胤禛妃嬪。生皇長女、皇三女皆夭折。.

新!!: 后宫如懿传和懋嫔 · 查看更多 »

敦肅皇貴妃

敦肃皇贵妃(),年氏,籍贯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省),一等公、湖廣巡抚年遐龄之女,年羹尧之妹。雍正帝之妃妾。.

新!!: 后宫如懿传和敦肅皇貴妃 · 查看更多 »

慎嬪 (乾隆帝)

慎嬪(),拜爾葛斯氏,德穆齊塞音察克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四月十一日)。乾隆帝嬪。.

新!!: 后宫如懿传和慎嬪 (乾隆帝) · 查看更多 »

慧賢皇貴妃

慧贤皇贵妃(),高氏,满洲镶黄旗人,初隶包衣,河道总督、大学士高斌女。乾隆帝的妃嫔。.

新!!: 后宫如懿传和慧賢皇貴妃 · 查看更多 »

慶恭皇貴妃

庆恭皇贵妃(),陆氏,陆士隆之女,清朝乾隆帝妃嬪。 生于雍正二年六月二十四日。何时入宫不详。乾隆五年,陆氏为贵人,是否有徽号不详。乾隆十六年,晋封庆嫔,二十四年为庆妃,三十三年为庆贵妃。三十九年七月十五日,庆贵妃逝世,时年五十一岁,無子,葬于裕陵妃园寝第二行正中。 嘉庆帝念其养育之恩,關懷備至,於嘉慶四年正月初四亦即太上皇乾隆崩後翌日,追謚陸氏為慶恭皇贵妃。.

新!!: 后宫如懿传和慶恭皇貴妃 · 查看更多 »

慈寧宮

慈寧宮,位於紫禁城內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清朝定為太皇太后與皇太后的正宫寢居。.

新!!: 后宫如懿传和慈寧宮 · 查看更多 »

扬州府

扬州府,中国明清时设置的府。清朝时,扬州府的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以南、长江以北,东台市以西、仪徵市以东地。当运河交通冲要,为明清两淮盐运中心。1912年废。 元朝至正二十六年、龙凤十二年(丙午年,1366年)正月,朱元璋政权改维扬府置,治所在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明朝建国后,属京师,永乐后属南直隶。在明代,扬州府是今江苏长江以北仅有的2个府之一(另一个是淮安府),下辖高邮州、泰州、通州3州和江都县、仪真县(今仪徵市)、宝应县、兴化县、泰兴县、如皋县和海门县7县,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南部以及安徽省天长市东南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编户一十二万三千九十七,人口七十三万六千一百六十五。弘治四年(1491年),户一十万四千一百四,口六十五万六千五百四十七。万历六年(1578年),户一十四万七千二百一十六,口八十一万七千八百五十六。 清朝扬州府范围有所收缩,评价:冲,繁,疲,难。隶淮扬海道。两淮盐运使驻。初年,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省和安徽省,扬州府归属江苏省。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门县坍塌于海,并入通州。雍正二年(1724年),避雍正帝讳,改仪真县为仪徵县。三年(1725年),通州升为通州直隶州,如皋县、泰兴县属通州直隶州。九年(1731年)析江都县置甘泉县。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析泰州置东台县。宣统元年(1909年),避宣统帝讳,改仪徵县为扬子县。下辖高邮州、泰州2州和江都县、甘泉县、扬子县(今仪徵市)、宝应县、兴化县、东台县6县。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1912年废扬州府。.

新!!: 后宫如懿传和扬州府 · 查看更多 »

承乾宮

承--宮,為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于東六宮西部中间。.

新!!: 后宫如懿传和承乾宮 · 查看更多 »

拉旺多尔济

拉旺多尔济(),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蒙古贵族首领,成衮扎布之七子。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拉旺多尔济娶乾隆帝之女固伦和静公主为妻,授固伦额驸。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其父成衮扎布去世,拉旺多尔济袭札萨克亲王。后从征临清、石峰堡有功,为御前大臣。乾隆五十年正月戊辰,以拉旺多尔济署乌里雅苏台将军。嘉庆八年(1803年),嘉庆帝在顺贞门遇一谋刺者陈德袭击,他因及时护驾、执诛刺客而获赐御用补褂。无子,其于宗族内过继的嗣子巴彦济尔噶勒因嗣父此功被封为辅国公。.

新!!: 后宫如懿传和拉旺多尔济 · 查看更多 »

怡嬪

怡嫔(),柏氏,柏士彩之女,嫡母范氏、生母张氏。乾隆帝妃嫔。 柏氏入宫时间不详。乾隆初赐号为贵人。乾隆六年(1741年)二月戊申,奉皇太后懿旨,嘉嫔晋封妃,她与海贵人、叶赫勒贵人晋封为嫔《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乾隆六年。辛酉。二月......○戊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谕、钦奉皇太后懿旨。嘉嫔著晋封妃。贵人海氏、贵人柏氏、贵人叶赫勒氏俱著封嫔。钦此。所有应行典礼。交与该部察例具奏......

新!!: 后宫如懿传和怡嬪 · 查看更多 »

景仁宮

景仁宮(a),為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六宮區的西南角。.

新!!: 后宫如懿传和景仁宮 · 查看更多 »

景陽宮

景陽宮,為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六宮區的東北角。.

新!!: 后宫如懿传和景陽宮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