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刘晓波

指数 刘晓波

刘晓波,吉林长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人权運動家、《零八宪章》的主要起草人之一、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刘晓波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博士,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独立中文笔会第二届及第三届会长、《民主中国》网刊主编,曾经参与六四事件,后被捕入狱。他毕生致力於宣傳政治改革及參與旨在終結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的運動而多次被拘捕判刑。 2010年,刘晓波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首位或第二位(如果算上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是继纳粹德国的卡尔·冯·奥西茨基(1935年)之后,第二例在服刑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刘晓波也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从获奖至辞世始终未能得到任何人身自由的诺贝尔奖得主。 2017年6月,刘晓波因确诊肝癌晚期而获准保外就医,其後於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下接受治疗。7月13日17:35,医院当局宣布劉曉波病情恶化并因多重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病逝,終年61歲。 他的遺體在2017年7月15日約6時30分(格林威治時間2017年7月14日晚上10時30分)火化,當天中午海葬。2017年9月2日,刘晓波逝世以来外界第一次与刘霞取得了联系,随后联系又陷于中断。.

366 关系: 劳动教养劉霞 (劉曉波妻)劉霞 (知識份子)劉霞 (知識分子)基多·威斯特威勒埃尔娜·索尔伯格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原住民博士博讯卡爾·馮·奧西茨基印度印度尼西亚危地马拉南華早報南非台湾吴邦国吉米·卡特吉林大学吉林省報紙塔瓦库·卡曼夏威夷大学大石寨镇大衛·特林布爾天安门 (纪录片)天安门广场天安门母亲运动天主教外交外交官外交代表機構奥斯陆大学姜瑜孫中山學生運動安格拉·默克爾對孫中山的評價崔卫平工人巴西上山下乡运动上海帮上海市两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國人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中国之春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环球电视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民主党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中華民國總統东帝汶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希林·伊巴迪七七憲章布鲁塞尔世界人权宣言三岗镇三民主義习近平干部广东工业大学人类学人道主义人权人权观察人民日报云南省庄子以色列伊朗张思之伦敦大学学院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开放杂志作家何方余杰徐文立微信侯德健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德國外交部德国联邦议会德国总理德国总理府德斯蒙德·杜圖律師保外就医土耳其圣雄甘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日報北美世界日報北爱尔兰包遵信國際人權日國際特赦組織刘宾雁刘念春刘霞刘晓光刘晓波列宁周舵周正毅哥伦比亚哥伦比亚大学哥斯达黎加唐納·川普唐納德·圖斯克农安县内蒙古自治区凝血酶原時間出入境自由全國民主聯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八六学潮六四事件六四事件二十五周年共产党宣言兴安盟剥夺政治权利国务资政国际社会国际笔会图图大主教四五行動四项基本原则器官衰竭知识分子知识青年环球时报王小妮王丹王希哲王炳章王若水王怡社會民主勞工黨祖國离婚科尔沁右翼前旗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納粹德國約翰·休姆纳尔逊·曼德拉纽约时报维基文库缅甸美学美國美國聯邦政府美国美国之音美国众议院美国国务院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美国国会美国驻华大使列表美国政府美国总统羅湖橋翁山蘇姬瑞典政府瓦茨拉夫·哈维尔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独立中文笔会百度百科癌症分期韩正韓國莫少平莫之许莫言莱伊曼·古博薇莉戈貝塔·曼楚·圖姆聯合報選舉遼寧省錦州監獄联合国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非洲靖国神社袁伟时袁红冰西藏西方世界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香港國際機場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香港電台香港有線電視香港教育大學涼薄大字報事件言論自由马丁·路德·金马朝旭評論家高新高智晟魏京生魯德成让-克洛德·容克讲师许志永访问学者诺贝尔奖诺贝尔和平奖谭嗣同鲍彤貝蒂·威廉斯資產階級自由化贝拉克·奥巴马路透社軟禁黄菊辽宁省胡平 (作家)胡佳 (社會活動家)胡绩伟胡錦濤胡锦涛胡耀邦胡耀邦下台胡耀邦之死胡温体制胆红素蘭希·佩洛西阿拉伯世界蘋果日報蘋果日報 (香港)赫尔曼·凯斯滕奖赵紫阳開普敦藏人行政中央關鍵詞過濾钓鱼岛肝癌肯尼亚邵燕祥蔡若蓮蔡英文鄭義 (作家)自由亚洲电台自我審查长春市腾讯良心犯英国广播公司英治香港時期零八宪章耿爽陈子明陈小平陈军陈光诚陈良宇陈良宇案FacebookG20MarxTwitterYouTube暴力投機主義柴玲林培瑞恐怖主义息止安所捷克捷克斯洛伐克搞笑諾貝爾獎李纪恒李锐 (1917年)李泽厚李普 (记者)杜导正欧盟委员会主席欧洲理事会主席欧洲联盟欧洲议会殖民地毛泽东毛澤東民主墙民族主義民族性江棋生沈阳市波兰泰国法新社深圳市温家宝潘基文澳大利亚挪威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挪威政府首腦列表有线电视新闻网有期徒刑戴煌明報海葬新华社新唐人電視台新浪微博新新聞文學文字獄文化大革命无国界记者日本旺加里·马塔伊改革开放政治学政治犯敗血性休克托尔比约恩·亚格兰拘留曾金燕普林斯顿大学智利時報文化時事評論員時代雜誌2010年1月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2013年12月 扩展索引 (316 更多) »

劳动教养

劳动教养,中华人民共和国1957年至2013年间执行的一种所谓“劳动、教育和培养”的制度,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苏联引进的,但和苏联的相关制度并不完全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独有的劳动改造和劳动教养两种不同制度。从法律上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始于1957年,它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相关行政法规规定的一种行政罚;公安机关无须经法院对疑犯进行审讯定罪,即可将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 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劳动教养制度正式废止;同时,对正在被执行劳动教养的人员,解除劳动教养。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劳动教养管理所等机构则陆续摘牌。.

新!!: 刘晓波和劳动教养 · 查看更多 »

劉霞 (劉曉波妻)

#重定向 劉霞 (劉曉波遺孀).

新!!: 刘晓波和劉霞 (劉曉波妻) · 查看更多 »

劉霞 (知識份子)

#重定向 劉霞 (劉曉波遺孀).

新!!: 刘晓波和劉霞 (知識份子) · 查看更多 »

劉霞 (知識分子)

#重定向 劉霞 (劉曉波遺孀).

新!!: 刘晓波和劉霞 (知識分子) · 查看更多 »

基多·威斯特威勒

基多·威斯特威勒(德語:Guido Westerwelle,),德国前副總理、外交部長,德国自由民主党主席,出生于德国北威州巴特霍涅夫。.

新!!: 刘晓波和基多·威斯特威勒 · 查看更多 »

埃尔娜·索尔伯格

#重定向 埃尔娜·索尔贝格.

新!!: 刘晓波和埃尔娜·索尔伯格 · 查看更多 »

埃伦·约翰逊·瑟利夫

埃伦·约翰逊·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是利比里亚政治家。她是利比里亚联盟党(Unity Party)领袖,在2005年利比里亚总统大选中当选,是首位民選非洲国家女总统。2011年10月7日,约翰逊·瑟利夫、莱伊曼·古博薇與塔瓦库·卡曼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因「她們以非暴力鬥爭方式來維護女性安全以及女性能充分參與和平建设的權利」。.

新!!: 刘晓波和埃伦·约翰逊·瑟利夫 · 查看更多 »

原住民

原住民,旧称土著,是指某地方較早定居的族群,皆源自外来者(尤其是入侵者)对本地人(或族群)的称谓,原意指当地居民、原居民,但多具有土番、番人、土人等落后的贬意,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后期逐步形成了一个法律学方面的范畴,指的是正遭受到外来者侵蚀的文化独特的群体。當前對於原住民議題的討論多半應在民族國家所進行的殖民事業的脈絡之下來理解。外來統治者為安撫或控制原住民,以遂行其統治目的,會制訂各種不同的政策,而往往對於原住族群的生活方式多加干擾,甚至可能造成滅族的結果。 即使前一階段的殖民主義擴張已經在二次大戰之後的解殖民運動後告一段落,但類似的問題仍存在於原住民與解殖民之後成立的新興國家之間。有時後者會被稱為「內部殖民」,而與傳統的「外部殖民」加以區別。 本土居民一词被广泛的采用是起始于19世纪人类学和人种学的学科,韦氏字典将之定义为“某一群体的人团结于一个共同的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他们通常有着共同的语言、社会机构和信条,而且往往构成了一个不受支配的有组织团体。” 中文在討論此一問題時,亦有原住民族一詞的使用,它與原住民主要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各原住民族群各自作為一個「民族」(people),而在國際法上應有包括追求民族自決等相應的集體權利;後者則或作為通稱、或僅指涉原住民個人作為在異族統治下的民族國家中受到內部或外部殖民的個別原住民個體。 目前尚不存在一个普遍接受了的“本土居民”的确切定义,然而,最经常被各方所认可及援引的四个要素是:.

新!!: 刘晓波和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博士

博士是教育機構授予的最高一級學位。如某科系哲學博士、理學博士、文學博士、教育博士、工商管理博士、管理博士。日常生活中博士學位會與姓氏相結合而被稱為某博士。而博士英文同醫生一樣是Doctor。基本上博士論文必須包含該領域創新又有深度的內容,並通過同行學者審查方能取得博士學位。 然而,醫學博士及法律博士雖稱作「博士」,這不是一般所指的學術型「博士學位」,然而在美國與PhD博士學位具備同等地位(部分國家則視為類碩士學位)。 中国古代的“博士”指专门精通某一门学问或传授经学的官名(例如漢武帝時的五经博士)。 後來衍生為對特定的某一種專門職業精通的人,比如“茶博士”、“酒博士”等,類似近代對於服務業跟製造業師傅的稱呼。.

新!!: 刘晓波和博士 · 查看更多 »

博讯

博讯新闻网,简称博讯,是一个中文资讯网,基于公民记者模式运作。主服务器架设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得到了美国政府运营的国家民主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创始人是韦石。主要报道国际时事新闻,以及来自中国大陆的消息。 博讯新闻网的服务器自2000年开始运行。2011年初,博讯新闻网在中国大陆被封锁。.

新!!: 刘晓波和博讯 · 查看更多 »

卡爾·馮·奧西茨基

卡爾·馮·奧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又译:奥西埃茨基、奥西耶茨基)是一位魏玛和纳粹时期德国的记者、作家、和平主义者,他于1933年被纳粹德国囚禁于集中营,1936年獲得1935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

新!!: 刘晓波和卡爾·馮·奧西茨基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刘晓波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新!!: 刘晓波和印度尼西亚 · 查看更多 »

危地马拉

地馬拉共和國(República de Guatemala),通稱瓜地馬拉,位於中美洲,西濒太平洋,东临加勒比海,北与墨西哥接壤,东北邻伯利兹,东南邻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

新!!: 刘晓波和危地马拉 · 查看更多 »

南華早報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SCMP,简称南早)和星期日出版的《星期日南華早報》(Sunday Morning Post)是香港銷量最高的英語收費報紙。其主要對手為香港免費英文報章《英文虎報》、《亞洲華爾街日報》及《HKFP》。現時的總編輯(Editor-in-Chief)為譚衛兒。.

新!!: 刘晓波和南華早報 · 查看更多 »

南非

南非共和国(南非語:Republiek van Suid-Afrika),簡稱南非,是位於非洲南端的共和國。它西部毗鄰納米比亞(1005公里長邊界),北部接壤博茨瓦納(1969公里長邊界)和津巴布韋(230公里長邊界),在東北部則與莫桑比克(496公里長邊界)和斯威士蘭(438公里長邊界)相鄰。“國中之國”萊索托(1106公里長邊界)在南非境內形成一個內飛地。此外,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立法首都(國會所在地)为开普敦,而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則为布隆方丹。 南非是非洲種族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歐洲移民、印度人和有色人的數量及比例都是非洲國家中最多的。多種族和種族鬥爭一直是南非歷史和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非發展較其他非洲國家良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别是金礦和鑽石。南非的經濟是非洲大陸上經濟規模最大、最發達的國家,並且擁有全非洲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佔少數的白人與佔多數的黑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一直主宰了近代南非的歷史、政治等。自1990年以來,白人純粹基於自己的種族發展的法律在與黑人負責的種族隔離進行了漫長而有時激烈的鬥爭,之後1948年國民黨執政後,白人根據自己的種族發展建立了各種種族隔離制度。種族衝突和鬥爭在20世紀1948年到1990年代的種族隔離中達到了頂峰。然而,雖然大部分白人支持種族隔離制度,但仍然有20%的白人不支持種族隔離制度,而外來壓力是種族隔離最終結束的一個重要因素。從1990年起,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 但是,政治制度的巨大變化是以相對和平地實現的,這是神奇的方式。南非是非洲少數幾個沒有發生政變的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一。多方會談導致新南非政府實施和制定了具有堅實的人權保護的。 今天,南非經常被譽為“彩虹之国”,這是最初由南非開普敦的聖公會前任大主教德斯蒙德·杜圖的構思和後來被當時的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所推廣的一個術語,作為終止南非由種族隔離思想帶來的分離並對新發現文化多樣性的隱喻。稱南非為彩虹之國,寓意不同種族的人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和平國度。南非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核武器後自願摧毀核武器的國家。.

新!!: 刘晓波和南非 · 查看更多 »

台湾

#重定向 臺灣.

新!!: 刘晓波和台湾 · 查看更多 »

吴邦国

吴邦国(),安徽肥东县吴兴益村人,生于贵州平坝。曾任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工程师。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十四至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六、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兼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新!!: 刘晓波和吴邦国 · 查看更多 »

吉米·卡特

小詹姆斯·厄尔·“吉米”·卡特(James Earl "Jimmy" Carter, Jr.,),是美国的第39任总统。他早年一直在军队中服役,曾任喬治亞州州长。1976年代表民主黨当选总统,在任期间,卡特創建了兩個新的內閣部門,能源部和教育部。外交方面,卡特积极调停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战争,美国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关係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卡特跟其他国家外交时注重人权保障,曾施壓當時由軍事強人朴正熙執政的韓國政府改善人权。任內面對持續性的“滯脹” ,高通膨,高失業率和經濟緩慢成長的組合,他为了阻止通货膨胀,曾将利息增加到最高20%,引起了部分民眾的反对。1979年他签署移交巴拿馬運河主權移議,同年蘇聯進兵阿富汗,卡特下令對蘇聯採取糧食禁運,抵制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並撤銷雙方所簽署的限制戰略武器條約。1980年,伊朗霍梅尼政权绑架人质,卡特派遣部隊救援但失败,因此他同年在竞选連任时输给了罗纳德·里根,人質危機經444天後直至他卸任當天才解決。 卸任后,卡特積極參與调停各种战争及人質危機的斡旋工作,反对美国小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新!!: 刘晓波和吉米·卡特 · 查看更多 »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簡稱吉大,位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东北地区重点建设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中国211工程、985工程高校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计划”和“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多年来,吉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高水準科研成果,是中國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新!!: 刘晓波和吉林大学 · 查看更多 »

吉林省

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中部的一个省份,东南邻滨海边疆区、朝鲜,北、西、南与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接壤,位在東經121°38'至131°17',北緯40°52'至46°18'。古为濊貊、扶余族、肃慎地,唐朝屬渤海地,遼代屬兩道,金朝分兩路,元代屬遼陽行中書省,明朝置建州爲女真地,以境内吉林城而得名。清於1673年在吉林市建城,名“吉林烏拉”(满语意爲“沿著松花江”);後置吉林省,為吉林將軍駐地。光緒年間將駐地建為吉林省,簡稱吉。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2729.82万人(2007年,以下数据为2001年),有汉(2435万,占91%)、朝鲜族(115万,全国最多)、满(99万)、蒙古(17万)、回(13万)、锡伯(3168人)等民族。辖1个自治州、8个地级市、57个县(市、区)、3个自治县。省会长春市。.

新!!: 刘晓波和吉林省 · 查看更多 »

報紙

報紙,或稱报章、新聞紙,是一種以重量較輕,價值較低的紙張印刷而成,閱讀後即可任意處置的出版品。報紙上通常刊載不同主題的新聞、消息、評論、專欄等,並且常附帶有商業廣告。這些不同的主題包括政治事件、犯罪、體育、意見、天氣、星座運勢等等,報紙通常也包括卡通或其他娛樂,如數獨、填字遊戲。報紙的收入來源是來自讀者訂閱或購買,以及廣告的收入。 在2007年時,世界上有6,580種日報,每天銷售將近四億份。不過在2008金融危機時,由於經濟的不景氣加上網路媒體的快速發展,造成銷售及廣告的巨幅下滑,因此許多報紙停刊或縮小規模。但也有許多報社將報紙的內容放在網站中,即為電子報。 報紙是传播媒体的一種。绝大多数國家的人民都可以自由創辦報刊,屬於言論自由中的一部份,但也有例外:像中華民國在戒嚴時期曾有报禁,停止新報紙登記,一直到1988年才解除报禁。.

新!!: 刘晓波和報紙 · 查看更多 »

塔瓦库·卡曼

塔瓦库·卡曼(توكل كرمان,),也门政治家,是也门政党Al-Islah的高级成员,2005年创立无锁链女记者组织并任主席。2011年10月7日,卡曼、埃伦·约翰逊·瑟利夫與莱伊曼·古博薇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因「她們以非暴力鬥爭方式來維護女性安全以及女性能充分參與和平建立的權利」,卡曼獲獎時年僅32岁,得獎當年为历屆和平奖最年轻的得主,但這個記錄已經被2014年的得主─16歲的巴基斯坦人馬拉拉·優素福扎伊打破。.

新!!: 刘晓波和塔瓦库·卡曼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大学

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 System,前称University of Hawaii,缩写为UH)建于1907年,是位于美国夏威夷州的一个公立男女大学,提供副學士、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課程。夏威夷大学,现有3個大學校園、7個社區大學校園、和就業培訓中心,設施都分佈在夏威夷的六個小島上,而所有學校受到西部學校和學院協會認可。現有5万余名学生。大学的主要行政辦公室位於檀香山的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校區。夏威夷大学位居全美前列的专业包括:大洋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亚洲戏剧、教师教育、流行病学、老人病学、环境法、国际商学、图书馆学。.

新!!: 刘晓波和夏威夷大学 · 查看更多 »

大石寨镇

大石寨镇,是下辖的一个镇。.

新!!: 刘晓波和大石寨镇 · 查看更多 »

大衛·特林布爾

#重定向 戴维·特林布尔.

新!!: 刘晓波和大衛·特林布爾 · 查看更多 »

天安门 (纪录片)

《天安门》(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美國制作的訪問纪录片,透過訪問及回顧,描述关于1989年發生在天安門等地的整個八九學運。該片曾於香港一間戲院上映了幾個月,,但事實上,該電影是由美国纪录片制作人卡玛及其丈夫高富贵(Richard Gordon)担任导演及制片,David Carnochan担任副导演及剪辑工作。该片是美国公共电视台(PBS)的Frontline系列历史纪录片的一集,但同时也作为单独的纪录片上影、发行和参展。该片于1995年10月在美国首映。本片由美國國家人文科學基金、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及美國公共廣播局資助拍攝。.

新!!: 刘晓波和天安门 (纪录片) · 查看更多 »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是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城市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因位于明清北京皇城的南门「天安门」外而得名。广场北端设有国旗杆,每天都會隨日出、日落進行升旗、降旗仪式。 根据《北京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天安门广场地区及广场东侧、西侧各100米范围内禁止设置户外广告。另外,驶经天安门广场的公共汽车的车身也不得有广告。因此在天安门广场上,除节日豎立起的政治标语外,基本上看不到任何广告标语。.

新!!: 刘晓波和天安门广场 · 查看更多 »

天安门母亲运动

天安门母亲运动是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六四事件死難者家屬丁子霖等人发起的聯同一群在六四天安门事件中遇害者的母亲组成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平反八九民运的组织。呼籲徹查及公布「六四」事件及向死傷者家屬和公開道歉,这一组织及其成员常受到有中共有关当局的阻挠与刁难,包括不可公開悼念「六四」遇害親人等。.

新!!: 刘晓波和天安门母亲运动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刘晓波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外交

外交是一個國家、城市或組織等在國際關係上的活動,其目的在於建立能夠滿足彼此需求的關係。如互派使節、進行談判、會談。一般來說外交是國家之間通過外交官就和平、文化、經濟、貿易或戰爭等問題進行協商的過程體系。一般來說國際條約首先是由外交官協商而成,然後由國家的政治家批准簽署生效的。國家、國際間的外交為邦交或國交,城市、城際間的外交為友好城市。.

新!!: 刘晓波和外交 · 查看更多 »

外交官

外交官是一个国家派往他国办理外交事务的人员。外交官的任务是代表他的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外交官有临时性的、只为商讨一件特定事务而到他国去的,也有在另一个国家常驻的。常驻外交官的办公地一般是一个大使馆或一个领事馆。常驻外交官往往还有为本国公民提供服务或管理本国公民事务的任务。往往也有外交官在他国从事间谍或其他情报工作,这种行動一般視為对駐在国不友好的做法。 按照1961年4月18日签署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官在他国享受豁免权,其所在的国家不允许将外交官加以逮捕、扣留或审问,若該外交官有犯罪等行為,僅能將其驅逐出境。外交官在进出国界时不受海关搜查,也不必交关税,並於其驻在地享有治外法权。 当两国因宣战或其他原因断绝外交关系时,或驻在国的局势紧张、无法保障外交官的安全时,外交官通常會撤離。 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恶化时,召回驻他国的首席外交官(大使)、驅逐駐在國的外交官或者降低外交等级,一般而言是代表一种对他国表示非常不满的姿态。最嚴重時則會斷交。.

新!!: 刘晓波和外交官 · 查看更多 »

外交代表機構

外交代表機構,通常稱為大使館、領使館、使領館等,是一個國家派駐另一國的外交人員的居住與工作的地方。外交代表機構通常設在另一國的首都。在國際法的規範下,外交代表機構應享有治外法權,所以即使外交代表機構所在地實際為駐在國的領土,但駐此之外交人員依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免受派駐地的法律制裁之保障。而外交人員亦只須交付等同於本國稅率的相關稅金予駐在國。.

新!!: 刘晓波和外交代表機構 · 查看更多 »

奥斯陆大学

奥斯陆大学(Universitetet i Oslo),是挪威最大及最古老的大学,位于首都奥斯陆,被認為是北歐最具聲望的大學之一,並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名列第58名。这所大学目前约有27700名学生和4700名职员,其中教员2027名。.

新!!: 刘晓波和奥斯陆大学 · 查看更多 »

姜瑜

姜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外交官。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外交部發言人,是中国外交部自1983年建立发言人制度以来的第23位发言人,也是第4位女发言人。 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

新!!: 刘晓波和姜瑜 · 查看更多 »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新!!: 刘晓波和孫中山 · 查看更多 »

學生運動

學生運動 ,簡稱學運 ,是一種以學生為主要成員的社會運動。这种运动一般是自發的(也有可能是受新聞媒體、社論、社會意見、專欄作家、電台名嘴、意見領袖等所引導)、为集體建立某種社會價值文化判斷,从而引發行動方向、回應或引發社會運動的大潮流。 學運目標有為學生組織的正名運動、聲援被捕的政治人物、反殖民主義、反一黨專政等。.

新!!: 刘晓波和學生運動 · 查看更多 »

安格拉·默克爾

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婚前姓卡斯納(Kasner),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籍女性政治家,现任德国联邦总理。2005年,她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聯邦总理,她也是兩德統一後首位出身前東德地區的聯邦总理。 2015年12月,默克尔当选《时代周刊》2015年度风云人物,《时代周刊》总编赞扬她在欧洲主权债务、中东难民及俄罗斯干预乌克兰等危机期间所展现的非凡领导能力。近年,默克尔處理歐洲難民危機的表現受到爭議及批評。不少國家及政治人物批評德國總理默克爾為代表的難民政策,某些政治人物認為這樣的政策应证了右派民粹主義的預言,而造成了右派民粹主義的崛起。.

新!!: 刘晓波和安格拉·默克爾 · 查看更多 »

對孫中山的評價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家,近代中國革命之興中會、中國同盟會及中國國民黨之主要領導人。孫早年創立三民主義,為革命運動制定綱領。国共两党的宣传称,1911年,孫領導辛亥革命,廢除封建帝制,創立中華民國。晚年復吸納新思想,賦予三民主義以新解釋,推動國民革命發展。策劃反清起義,策動反袁、護法,致力打倒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為爭取中國獨立、自由和統一而奮鬥。各界對他評價不一。.

新!!: 刘晓波和對孫中山的評價 · 查看更多 »

崔卫平

崔卫平,江苏省盐城人。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教授、学者、翻译家和社会批评家。主要研究领域有:政治哲学、文学理论和批评、当代东欧思想文化。.

新!!: 刘晓波和崔卫平 · 查看更多 »

工人

工人,若指從事某種職業的勞動者,則是體力工,內部稱為職員或員工。多指工业生产领域,依靠出卖劳动获取报酬的人,通常指“体力劳动者”。工人一般指工厂中生产工序的人,除了工厂的管理者外,都称为工人。在某些國家和地區,工人有時不單是指在工廠中從事生產工作的人,也指在社會服務行業工作的人,如服務員、電工、銷售員等在最前線工作的人員都被定為工人階層,而且工人的收入也僅維持在最低工資上下。有些地區工人與勞工同義,泛指受薪階層,其中包括收入非常高的中產人士。.

新!!: 刘晓波和工人 · 查看更多 »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通稱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略多於2億,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南美洲東部,毗鄰大西洋,面積8,515,767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及美國。巴西和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其國旗之含義為:綠色-廣大的叢林;黃色-豐富的礦產;藍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顆星分別代表26個州與1個聯邦特區,一道國家格言「紀律與進步」橫跨其中。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西半球第三,南半球第一,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新!!: 刘晓波和巴西 · 查看更多 »

上山下乡运动

上山下乡运动(简称上山下乡),是指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组织城市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到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新!!: 刘晓波和上山下乡运动 · 查看更多 »

上海帮

上海帮」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内的一个非正式派系,源於「六四事件」後中共領導層調整,因该派系之首脑据信为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而又簡稱「江系」或「江派」;其主要成员多从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岗位提升至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高层,或是在江泽民在位期间被提升,派系印象鮮明。 「上海帮」一词起初出现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媒体和政治类网站上,专指中国共产党内的一股政治势力派别。「上海帮」一词在中国大陆鲜被媒体公开提及,大陆搜索引擎屏蔽的敏感词汇中,「上海帮」也在被屏蔽之列。.

新!!: 刘晓波和上海帮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刘晓波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两会

两会是指通常同期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两者合称时的简称,以及同行政区划同级且基本同期召开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地方委员会会议两者合称时的简称。这一名词不是正式用语,仅是一种出于方便目的的俗称,以方便新闻媒体报道,以及为“两会”提供共同的新闻及服务接待时方便使用。自1988年开始,每年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都会举行国务院总理记者会,邀请海内外新闻媒体参与,由国务院总理亲自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新!!: 刘晓波和两会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刘晓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務的组成部门,負責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與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間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于1954年9月,其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

新!!: 刘晓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 钱其琛在其著作《外交十记》中记载,他以外交部首位发言人的身份,在1982年3月26日举行了外交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目前共有30人次,29人曾经或正在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其中,钱其琛、齐怀远、马毓真、李肇星、吴建民、陈建、沈国放、朱邦造、孔泉、秦刚、刘建超、马朝旭、陆慷曾任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而秦刚是唯一先后担任过外交部发言人两次的人。.

新!!: 刘晓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9月20日,首部宪法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此后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宪法又经历了两次修改。现行的八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当日公布施行。八二宪法其后又经过了多次修正,形成了宪法现行文本。 现行宪法全文共4章、143条,阐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彰显了民主集中制的理念,明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主的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结构,明示了中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并明列其基本国策。.

新!!: 刘晓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简称中国国家主席、国家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虚位国家元首,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联合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的职权,主要职能是根据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决定签发主席令和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也是国家机构之一,内设国家副主席和办公厅/办公室等职位和机构,整个机构处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从属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國家政體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务院和国家中央军委等直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負責。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只是虛位元首,並不領導任何国家机关,不享有實際的行政權和軍權。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因其同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而成为最高领导人。 国家主席职务自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后开始设立。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被罢免后开始缺位,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二部《宪法》废除了此一职务。1982年通过的第四部《宪法》又恢复了主席和副主席设置,任期5年,可连任1次。2018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宪法修正案,建议取消国家主席与副主席的连任次数限制,这一修正案由同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新!!: 刘晓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重定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新!!: 刘晓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政治概况。 依照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為工人阶级領導的、以工农联盟作為基礎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杨立杰.

新!!: 刘晓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教育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事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清代末期,中國才開始出現現代教育方式的學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又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國自1986年以來實行為期9年的義務教育,包含6年小學和3年初級中學,學生年齡在6歲至15歲之間。2010年,約有82.5%的學生會選擇繼續為期3年的高級中學教育。由政府舉辦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則是進入大多數高等教育機構的先決條件。2010年,27%的高級中學畢業生會繼續接受4年的本科教育。另外政府還設立中級和高級專科學校,提供學生職業教育內容。 2014年,中國共計有201,377所小學、52,623所初級中學、13,253所高級中學、11,878所中等职业學校、以及2,529所高等教育機構。截至2010年為止,15歲以上人口中有94%接受過教育訓練、而得以識字;相比之下,在1950年只有20%的民眾曾接受過教育。 2011年,約有81.4%民眾在不同地方接受過中學教育後畢業。而自2005年開始,中國各級政府便籌划经费以減免農村地區孩童的學雜費。2006年,政府更承諾9年義務教育完全免費,並提供小學和初級中學階段的課本和學費等補助。這使得政府每年教育預算從2003年不到500億美元,增加至2011年超過2,500億美元的預算。2009年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中,上海市學生於數學、科學和文化領域上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績。但儘管中國學生在學習成果評估上獲得極高成績,中國教育面臨著地方和國際社會的多方批評,認為過度強調記憶能力、及農村和城市間具有懸殊的教育品質差距問題。 中國各地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每名學生的教育支出因其所在地有所差異。2010年,北京市投資的每人教育總額達人民幣20,023元,但中國最貧窮的省份貴州省只有人民幣3,204元。由于多年来實行依戶籍學區入學的政策,部分学校附近的房价因而暴涨。今日中國許多大學教育朝向國際化發展,中國著名的高等學府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等,及位於香港但獨立於中國教育制度和歷史的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

新!!: 刘晓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 查看更多 »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簡稱香港中聯辦或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代表機構,与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中聯辦大樓正式名稱為西港中心,位於西營盤干諾道西160號,與西區警署相隔一街。因為此機構位處西環,故部分香港媒體以「西環」借代之,而被中聯辦扶植的香港非傳統親北京陣營人士則被稱為「西環契仔契女」。另外,中聯辦在上環信德中心、九龍觀塘宏基資本大廈22樓及沙田小瀝源都會廣場分別設有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工作部。 中聯辦是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的三個機構之一,2000年成立,前身為「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另外分別是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負責香港对外事務)和解放軍駐香港部隊(負責香港防務)。中聯辦在國內設有三個辦事處,分別是廣東聯絡部(地點位於廣州)、深圳辦事處及北京辦事處。.

新!!: 刘晓波和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查看更多 »

中國人

中國人具有多重含意:以「地理」概念界定是指出生或居住在「中國地區」的人;以「國籍」概念界定是指具有中國國籍的人;以「国族」概念来界定是指属于中华民族的人。孙中山:三民主義。 「中國」一詞,在過去是指「中央之國」的意思,有職掌中心等多重複合含義,因此過去中國王朝都會稱自己國家為「中國」,治下子民亦有稱自己為「中國人」《隋書/ 卷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九》隋末亂離,中國人歸之者無數,遂大強盛,勢陵中夏。。自清朝中葉起自稱中國人的比例大幅提升,至晚清制定國籍法,以現代國籍法定義中國人。晚清時期產生「中華民族」的概念,涵蓋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而中華民國也是以「中華民族」的概念而命名的。如孫文于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中說明仿西方民族國家,把多民族擬成一個民族國家。梁啟超提出中國民族主義,主張由各民族融合成單一中華民族,以中國作為民族國家,各民族共同成為中國人。。另有,章太炎提出,是漢民族主義的一部份,希望由漢族建立單一民族國家,稱中國。 因而現今在國際認定上,「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民族」並不相等於「中國人」,因其是個政治及國族概念,也包含散居其他國家國籍的華人。.

新!!: 刘晓波和中國人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刘晓波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

新!!: 刘晓波和中國共產黨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外联络部(通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简称中联部),成立於1951年,是中共中央负责对外工作的职能部门。他的工作对象不仅包括各国的共产党及其他左翼政党,还扩大到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主政党,以及发达国家的社会党、工党、保守党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性质的政党、政治家及其国际组织。.

新!!: 刘晓波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

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权力机构的最高领导人(党首),在中共建党以来经历过多次变改:.

新!!: 刘晓波和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 · 查看更多 »

中国之春

#重定向 北京之春_(杂志).

新!!: 刘晓波和中国之春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

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是一个总部设在香港的人权组织,它是個提供中国大陆违反人权新闻的媒体。信息中心负责人为卢四清。 卢四清曾在1981年,要求言论自由被捕,第二次是在1989年六四事件时参与了游行示威被当局逮捕。1993年到香港寻求政治庇护时成立了信息中心。.

新!!: 刘晓波和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 · 查看更多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家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它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与中国医科大学,其前身为创建于1908年10月的福建长汀福音医院(原亚盛顿医馆)和沈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医院。 2017年,罹患肝癌晚期的中國政治犯、持不同政見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刘晓波保外就医在该院接受治疗。7月13日在此逝世。.

新!!: 刘晓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党,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陳獨秀和李大釗於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两黨进行了長達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渐摆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许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强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1年召開1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黨內和民間事務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具外交禮儀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個職位時常被外界稱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担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共有8956.4萬名黨員、基层党组织則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數民族占7.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社會主義,并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社會。」不過在毛澤東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官方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從務實出發的,但在思想上為了確保路線一致不變動,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應該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較為實際,利用此理由嘗試引入经济改革,來發展,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而在20世紀末期順利轉型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新!!: 刘晓波和中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简称中共上海市委)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市的领导机关,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市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上海市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上海市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现任市委书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强兼任。.

新!!: 刘晓波和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最高负责人职位的正式名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政治制度下地位最高、排名最前、权力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领导职务,负责领导中共全党。担任此职的党员干部是国家的实际最高领导人和国政的最高决策者,位列国家级正职首位。2017年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和常委都要向总书记述职,形成“总书记绝对领导制”,总书记的权威已经达到毛泽东时期中央委员会主席的程度。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以及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党章》又规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选出。总书记任期与中央委员会相同,五年一届,但党章没有规定连任次数。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创立于1925年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45年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中央委员会主席一职取代,1982年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为党的最高领导职务重新设立。 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习近平,于2012年11月15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首次当选,2017年10月25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以全票连任。.

新!!: 刘晓波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the CPC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简称中共云南省委)成立于192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省的领导机关,由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云南省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现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是陈豪。.

新!!: 刘晓波和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出席的代表有755人,其中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當時中国共产党的121万党员。.

新!!: 刘晓波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会址在当时的上海公共租界西区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现上海成都北路7弄30号)李达的寓所。大会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新!!: 刘晓波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环球电视网

中国环球电视网(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缩写作 CGTN),又称中国国际电视台,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拥有的一个全球性电视网。其前身为央视的外语国际频道,於北京时间2016年12月31日12:00开播。.

新!!: 刘晓波和中国环球电视网 · 查看更多 »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縮寫為CAS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最高的和最全面的国家级学术机构与综合研究中心。成立于1977年5月,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後哲学社会科学部行政階級提升等同中國科學院,並在改組後正式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排名全球第31名,為中國排名最高的智庫。.

新!!: 刘晓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倡的政治理念,指中國大陸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開放以後,在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理论及意识形态的基礎上,引入資本主義在市场经济上的部份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國在發展經濟之餘,仍然能夠保留社会主義社會的結構,维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执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新!!: 刘晓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查看更多 »

中国民主党

中國民主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运动中第一個公開宣佈成立政黨的組織,成立于1998年6月25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申请注册未获批准。.

新!!: 刘晓波和中国民主党 · 查看更多 »

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

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Chinese Democracy Education Foundation,简称 CDEF),是一个在美國加州注册的非盈利组织,由黄雨川、郭台鉴、杨云、孙鲁正、梁冬、江文、林剑明等人创立于1985年。 基金会總部設於舊金山,设置奖金奖励下列促进中国社会繁荣进步之活动:.

新!!: 刘晓波和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呈現了某種程度上的活力與多元性,同時也以相當公開的方式來討論社會議題和公共政策。最主要是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撤銷了龐大的津貼(或補助金),并希望媒體機構能靠著商業廣告來養活自己,甚至鼓勵國家媒體彼此為了吸引讀者與增加廣告收入而競爭。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媒體不再只能當政府的代言人,他們同時也必須要製作一些能吸引觀眾的節目。其中,中國報社受到撤銷補助金的影響最大,為了吸引讀者,他們開始大膽的寫社論批評政府、揭發政府醜聞。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在中国媒体中有“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 在中國大陸,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能力影響大多數的新聞媒體。類似質疑中國共產黨合法性等行為,會被視為违法行为。雖然政府可以利用法律來檢查任何跟社會與政治有關的新聞,但是中國媒體並沒有因此而不去探討中國社會議題,中國人民還是可以透過地方或國外傳媒吸收到一些政府不希望人民接觸的訊息,同時人民透過彼此之間的交談和短信來將這些訊息傳遞出去,因為中國政府一些傳統的管理方法有時對於資訊的控制达不到預期的效果。為了避免激怒政府,中國報紙甚少對於政治事件(尤其是帶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事件)作出深入分析;但是受到了商業營利的壓力以及政府的強烈限制,絕大部份的傳媒多半都是報導一些聳人聽聞的醜聞,尤其以甚少出現在政治版面的地方官為主。一些被中國媒體率先報導的社會議題,包括河南省愛滋村、中國礦場(包括礦井)的危險、以及中国SARS事件(非典型肺炎)等。.

新!!: 刘晓波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以下简称《國籍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该法對中华人民共和国國籍的取得、喪失和恢復作出了法律規範管理。《國籍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八號公佈,自1980年9月10日施行。根據《國籍法》取得中国國籍的人,即為中國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中国国籍法采取血统主义为主并辅之以出生地主义的混合方式。.

新!!: 刘晓波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运动,简称中国民运,常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于其国内或外地發生的一系列反對中國共產黨一党专政,倡导实行自由、民主、人權、宪政的持續性政治運動,又稱「中國民主運動」。該運動於1978年的北京之春開始,以1989年的八九民運為最重要,2000年代後各種公民運動及維權活動,互聯網的出現也使社會組織力量提升,但是一直受到中共当局各種形式的打壓。近年來中國政府進一步維穩,打擊海內外民運進程。.

新!!: 刘晓波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中具有最終決定和最高地位的政治领导人,是一個「非官方」的稱謂。最高領導人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力機構中不一定擁有最高職銜,但均曾擔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能有效控制其三大黨政軍機構——中国共产党、政府和解放军等武装力量。 目前中国官方称呼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习近平为第一、二、三、五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称呼第四代胡锦涛为以他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黨主席兼總理華國鋒則是過渡時期的領導人。 2017年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和常委都被规定要向总书记述职,形成“总书记绝对领导制”,习近平作为总书记不再只是集体领导的一员,其权威已经达到毛泽东时期中央委员会主席的程度,成为全党全国的最高领袖。.

新!!: 刘晓波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新!!: 刘晓波和中華民國總統 · 查看更多 »

东帝汶

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德頓語:Repúblika Demokrátika Timor-Leste),通称东帝汶(德頓語:Timor Lorosa'e;葡萄牙語:Timor-Leste),是位於東南亞地區帝汶島東端的國家,曾是葡萄牙在远东仅有的两块海外殖民地。1999年8月底在澳洲等國家的支持下通過公投決定獨立,2002年5月20日零时獨立,2002年9月27日正式加入聯合國,成為第191個聯合國會員國。 東帝汶政府採用“Timor-Leste”同時作為其葡萄牙語的國名。leste是葡語「東」的意思;而Timor本來是印尼語timur,也是「東」的意思。所以東帝汶這個國號是一個恆真式名稱。而在印尼統治時期的東帝汶,採用“Timor Timur”作為地名,並簡稱東帝汶為“Tim-tim”。“Lorosa'e”則是德頓語的「東」,意思是日出的太陽。.

新!!: 刘晓波和东帝汶 · 查看更多 »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简称:东北师大或东师,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英文缩写:NENU)位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211工程”大学之一,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建校于1946年,原名为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在第一次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类型变更为师范大学。目前共有本部、净月两个校区。.

新!!: 刘晓波和东北师范大学 · 查看更多 »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High School Attached to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东北师大附中或附中)位于中國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国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东北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学校成立于1950年,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一直为吉林省重点中学,现为吉林省示范性高中、闻名全国的一流中学。虽英文译名为高中,实包含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三个学部。现有自由、青华、明珠、净月和北京朝阳五个校区。东北师大附中在2016年中国内地高中美国留学排行榜上位居第四十三。.

新!!: 刘晓波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查看更多 »

希林·伊巴迪

希林·伊巴迪(شيرين عبادى,Širin Ebādi,Shirin Ebadi,)是一位伊朗女性律师和人权活动者,的创始人。2003年10月10日因她为民主和人权,特别是为妇女和儿童的权益和庇護權所作出的努力而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成为第一位获奖的伊朗人和穆斯林女性。 2009年11月26日希林·伊巴迪突遭伊朗政府強制沒收其諾貝爾和平獎,該舉動是諾貝爾和平獎頒發以來從未有的事,顯示伊朗政府打擊反對言論的人士。 伊巴迪在德黑兰居住,但由于伊朗对批评现行政权的公民迫害的增加,2009年6月以来她一直流亡在英国。2004年,她入选《福布斯》杂志的“世界百名权威女性”名单。她还入选“100个最具影响力女性”名单。.

新!!: 刘晓波和希林·伊巴迪 · 查看更多 »

七七憲章

七七憲章(Charta 77),為捷克斯洛伐克反體制運動的象徵性文件,在1977年公佈。發起人包括瓦茨拉夫·哈维尔、雅恩·帕托什卡、伊希·哈耶克、巴韋爾·蘭道夫斯基、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瓦茨拉夫·本达和德維克·瓦楚里克等人。 七七憲章主要內容是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遵守赫爾辛基協約中的人權條款、公民權和人權尊嚴,「促進每個捷克洛伐克公民作為自由人生活和工作的可能性的實現」。 许多人认为,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七七宪章”运动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不大,没有形成像波兰“团结工会”那样的大规模公民运动。它成立之初只有242人签名,到1987年底签名者也不过一千多人,这个数字在整个社会人口中的比例看似微不足道。但是,“七七宪章”运动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在于其签名者人数的多少,因为政府对宪章运动者的逮捕和镇压是公众远离这一运动的主要原因。 “七七宪章”运动的号召力,表现在公众对保障“人权”的赞同以及对“地下文化”活动的积极参加上。为保障人权,七七宪章运动不断发布文件,批评现体制下的各种经济、文化、社会政策,这些文件作为地下出版物出版,影响广泛。宪章运动提倡“人权”、“公民自由”等观念,与社会上宗教信仰者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吻合,吸引了宗教信仰者群体的支持和积极参加,与人类的天性相吻合,吸引了许多公民参加。“七七宪章”的主要成员是知识分子,他们的“地下文化”活动对公众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从举办“地下大学”开始,“地下文化”活动逐渐扩展到其他方面,如地下出版活动。他们出版的小说、戏剧、诗歌、评论,受到了公众的广泛欢迎。宪章运动者还支持年轻人独立的文化生活,如流行音乐,这对年轻一代产生了很大影响。 “七七宪章”运动的主要成员哈维尔、詹·帕托斯卡、瓦茨拉夫·本达等,都是国内外著名的哲学家和知识分子,哈维尔的《无权者的权力》、本达的《平行政体》等,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持不同政见者活动已经在政府所掌控的社会之外形成了一个“第二体制”或者“平行体制”。1970-1980年代在捷克斯洛伐克官方管辖范围之外,还存在着潜在的各种群体或公民力量,他们不赞同官方的价值观,不参与官方的活动。这些人游离于共产党政治宣传控制之外,用哈维尔的话说:就是人人“过自己的生活”。“地下出版物”、“地下大学”、“地下教堂”等都是当时状况的反映。 1980年代以后,从“七七宪章”组织发表的文件可以看出,宪章运动者不仅对公民自由权遭侵犯的情况进行通报,而且逐步成为政府政治、经济、环境和文化政策的批评者。通过在国内问题上发布声明,向政府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替代政策,“七七宪章”运动逐渐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扮演了非官方发言人的角色。 七七宪章运动者们认为,社会应该发展独立于官方的文化空间,在政府控制的文化体制之外创造出有自己结构的“第二文化”。运动创始人之一瓦茨拉夫·本达在其《平行政体》一书中建议:“我们能够缓慢地但确定性地创造出平行的结构,至少在有限的程度内能够补充官方结构中缺少的但又是非常有必要的功能。”建立“平行文化”或者“第二文化”,就是建立“平行体制”的起点。通过多年的鼓励、支持和举办地下文化活动,“七七宪章”运动逐渐在捷体制之外形成了“第二文化”圈。这些“第二文化”或“地下文化”活动,包括举办非官方学校、私人音乐会、展览、戏剧表演、出版地下出版物等。非官方的帕托斯卡大学就是宪章运动者发起创办的,它请来讲课的人经常是一些因观点标新立异而被开除或取消专业工作资格者。另外,还有许多人在自己的公寓里进行私人教学,在郊外或乡村举办不受官方审查的戏剧表演和文化展览。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所写的评论、短文则大量发表在地下出版物上,其中一些出版物在国外出版后运回国内,在热衷地下文化的文艺爱好者中传阅。1984年10月,“七七宪章”运动最初的签名者之一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代表着非官方文化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宪章运动者来说,他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目标并不是要对抗和推翻政府,“第二文化”现象已经为部分公民创造出了在文化、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独立于官方的替代选择。.

新!!: 刘晓波和七七憲章 · 查看更多 »

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Bruxelles;Brussel)是比利时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欧洲联盟的主要行政机构所在地。布鲁塞尔市位于布鲁塞尔-首都大区。 在不同的语境中,布鲁塞尔有着不同的外延。她可能代表布鲁塞尔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首都大区中最大的地方自治体及首府,常住人口140,000),也可能代表布鲁塞尔-首都大区(据2008年2月1日统计,常住人口为1,067,162),或者也可能用于表示布鲁塞尔城市圈(常住人口1,350,000)。 在歐洲聯盟的四个主要机构中,欧洲理事会、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位於布魯塞爾,另一個機構歐洲議會在布魯塞爾也有分處(全體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所以它有「歐洲首都」的美誉。另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總部也設在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是一個雙語城市,通用法語和荷蘭語,法語的使用者佔較多數。另外,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等语言被布鲁塞尔的穆斯林广泛使用。.

新!!: 刘晓波和布鲁塞尔 · 查看更多 »

世界人权宣言

《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在法國巴黎夏樂宮通过的一份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的文献(联合国大会第217号决议,A/RES/217),共有30條。宣言起草的直接原因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省,是第一份在全球範圍內表述所有人類都應該享有的權利的文件。其由联合国出版在其自己網站上。 《世界人權宣言》與《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和其他兩個可選協約一起包含在國際人權法案中,兩個公約都是在1966年通過。.

新!!: 刘晓波和世界人权宣言 · 查看更多 »

三岗镇

三岗镇,是下辖的一个镇。.

新!!: 刘晓波和三岗镇 · 查看更多 »

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Three People's Principles),又被稱為“孫學”(Sunology)、“國父思想”、“總理遺教”,是由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的创始人孫中山所提出,為中國國民黨的基本理論,在中華民國憲法前言以「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稱呼,並被納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內容。孫中山提出的民主革命的綱領,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基本原理來自中國文化傳統、西方政治學與民主主義、資本主義、民族主義、國際主義,再加上孫中山個人的理解與想像。孫中山表示:「余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蹟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此綱領在歷年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多次對三民主義所作的表述,皆有所改變和發展。而中國國民黨領導人與黨員、學者,對三民主義也有不同的解讀。.

新!!: 刘晓波和三民主義 · 查看更多 »

习近平

习近平(),祖籍河南邓州,籍贯陝西富平,生于北京。2012年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代最高领导人,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自2007年起开始出任中共第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习近平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79年至1985年,他曾分别任职于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和河北省正定县。并于1985年至2002年在福建省任职,时间长达17年。在调离福建省后,他先后主政浙江省和上海市。2007年,他进入中央,并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同时先后兼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在2012年11月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于2013年3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于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全票连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于2018年3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票连任国家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

新!!: 刘晓波和习近平 · 查看更多 »

干部

幹部是“在一個組織中擔任管理和領導職能的人」 ,這個組織可能包括政黨、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等。汉语中的“幹部”一词来自和製漢語()。.

新!!: 刘晓波和干部 · 查看更多 »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简称广工,是中国广东省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始建于1952年。主校区位于广州市广州大学城。初期校本部设在原广东工学院校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29号,直到2005年搬至广州大学城。.

新!!: 刘晓波和广东工业大学 · 查看更多 »

人类学

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起源于希腊文“ανθρωπος(anthrōpos,人)”以及“λογος(-logia,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學科。這個學科名稱首次出現於德國哲學家在1501年的作品《人類學——關於人的優點、本質和特性、以及人的成分、部位和要素》(Antropologium de hominis dignitate, natura et proprietatibus, de elementis, partibus et membris humani corporis),當時人類學這個字指的是人的體質構造。Dieserud, Juul (1908) London:Open Court Publishing ISBN 978-0-8021-3943-6 當代人類學具有自然科學、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源頭。它的研究主題有兩個面向:一個是人類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一個是追溯人類今日特質的源頭與演變。民族誌同時指稱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依據人類學研究而書寫的文本。從事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則称为人类学家(anthropologist)。 人類學的基本關注問題是:什麼是智人的定義?誰是現代智人的祖先?人類的體質特徵是什麼?人類如何做出行為?為什麼在人類不同群體之中,有著許多變異與差異?智人在過去的演化歷程,如何影響其社會組織與文化?依此類推。 自從法蘭茲·鮑亞士與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在十九世紀晚期與二十世紀早期從事人類學研究後,這個學科就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科區分開來,人類學強調對脈絡的深度檢視、跨文化比較(社會文化人類學本質上就是一門比較研究學科),以及對研究區域的長期、經驗上的深入了解,這往往稱為參與觀察。文化人類學格外強調文化相對性,並運用其研究發現來建構文化批判。這在美國特別風行,源於法蘭茲·鮑亞士對十九世紀種族主義的反對,經過瑪格麗特·米德倡導性別平等與性自由,到當代對於後殖民壓迫的批評,以及對多元文化主義的提倡。 在美國,當代人類學通常劃分為四大分支:文化人類學(也稱為社會人類學)、考古學、語言人類學、生物人類學/體質人類學。這個四大分支的人類學也反映在許多大學部教科書,以及許多大學的人類學課程里。在英國以及許多歐洲的大學,這些分支往往安置在不同的科系,且被視為不同的學科。 社會與文化人類學受到後現代理論嚴重影響。在1970與1980年代,有一個認識論的轉向,脫離了這個學科所熟知的實證論傳統。在這個轉向中,關於知識的本質與生產的各項議題,佔據了社會文化人類學的核心位置。相對地,考古學、生物人類學與語言人類學,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實證論。由於這種認識論上的差異,甚至導致某些人類學系分家,例如史丹佛大學在1998-9學年,「科學家」與「非科學家」分成兩個科系:人類學,以及文化與社會人類學。(稍後,在2008-9學年,史丹佛大學人類學重新整合為一個科系)。.

新!!: 刘晓波和人类学 · 查看更多 »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是重视人类价值——特别是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的思想。关注的是人的幸福,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与重视人类的价值。相对的,另有重视神类、重视自然类或者重视动物类等的思想主张。 人道主义(英语:Humanitarianism)和人本主义以及人文主义有密切关系。在西方,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针对基督教教会统治社会的神道主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该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幸福。后来也延伸为扶助弱者的慈善精神。.

新!!: 刘晓波和人道主义 · 查看更多 »

人权

人權(基本人權、自然權利及人類基本權利)指“個人或群體因作為人類,而應享有的權利”。人權的許多價值以強化人的能動性並以普世(或曰普適)原則要求所有人應享有此天赋權利。人權要求“把人當人”,是人的哲學。人權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尊嚴權及追求幸福的權利。人權是最核心的自然權利,没有人權,就没有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博爱。鉴於人類中資源有限的個體實力不足以防止自身的平等權受到侵犯,甚至被迫放弃这一权利,故而与人权相关联的集体有代为捍卫该集体之外的个体之平等权利的义务。任何集体也享有代为捍卫该集体之内的个体之平等权利的集体权利,但是集体权利不属于人权,更不被允许作为用于限制人权的手段。 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確立了維護和保會是否保障人權的常成為憲法、國際法及國際社會評判的重要規範性價值標准。 在保護人權的法律實踐上,憲法及國際法的界定也存在政治及學術爭議第164頁:...

新!!: 刘晓波和人权 · 查看更多 »

人权观察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简称HRW)是一个美國創立的非政府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在阿姆斯特丹,貝魯特,柏林,布魯塞爾,芝加哥,日內瓦,約翰內斯堡,倫敦,洛杉磯,莫斯科,內羅畢,巴黎,舊金山,悉尼,東京,多倫多,華盛頓特區和蘇黎世設有辦事處。以调查、促进人权问题为主旨。.

新!!: 刘晓波和人权观察 · 查看更多 »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與新華社及中國中央電視台並列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三大传媒機構,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大报,有广泛影响力。 《人民日报》于1946年5月15日起发行,最初是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的机关报,风格较为严肃,内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官方立场。該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

新!!: 刘晓波和人民日报 · 查看更多 »

云南省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边疆地区的一个省份,省会昆明。云南是直立人重要的活动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直立人。战国时期,滇池周边地区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770.5万(2016年),占全国人口3.35%,排名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与三个国家相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新!!: 刘晓波和云南省 · 查看更多 »

庄子

莊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約與孟子同時。戰國時代宋國蒙(河南商丘或安徽蒙城)人,曾任漆園吏。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也被稱為蒙吏、蒙莊和蒙叟。唐玄宗天寶初(742 CE),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子部道家類。.

新!!: 刘晓波和庄子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1998)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extual Reasoning, Vol.

新!!: 刘晓波和以色列 · 查看更多 »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拉丁字母转写:Jomhuriye Eslâmiye Irân),简称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 ),1501年之前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称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為中东國家,其中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以及國際上屬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国土主要位于伊朗高原上,气候较为干燥,伊朗人口约786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6%(2011年),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为伊朗国教,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古称波斯,在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到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近代,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政策,国家经济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全民普选产生,现任总统为哈桑·鲁哈尼。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阿里·拉里贾尼。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伊朗是亚洲和中东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85.9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7美元,居世界第76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货币名称为里亚尔,主要的贸易伙伴有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等。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同時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新!!: 刘晓波和伊朗 · 查看更多 »

张思之

张思之(),河南郑州人,中国著名律师、法学家,中国大陆北京市吴栾赵阎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名誉理事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同时,张思之被誉为“律师的良心”。六四事件后,参与鮑彤、魏京生、王軍濤等政治犯辯護。.

新!!: 刘晓波和张思之 · 查看更多 »

伦敦大学学院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縮寫:UCL)為一所坐落於英國倫敦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學院最初於1826年,由湯瑪斯·坎貝爾及以“倫敦大學”(London University)之名創立,是倫敦市第一所高等學府,且為全英首間不拘學生性別及宗教背景的世俗高校。雖沒有直接介入學校的建設,但哲學家傑里米·邊沁對教育的理念啟發了創辦者,故獲譽為“倫大教父”。1836年,以書院聯邦制正式成立倫敦大學(The University of London),學校改名為“倫敦大學學院”,與-zh:倫敦國王學院;zh-cn:伦敦国王学院; zh-sg:伦敦国王学院; zh-tw:倫敦國王學院; zh-hk:倫敦英皇學院; zh-mo:倫敦英皇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成為了此大學的兩位始創成員學院。學校隨後迅速發展並與多所專科院校合併,也在英格蘭開創了不少高校學系。 倫敦大學學院共設11所學術學院,擁有超過100個學術科系與研究中心。其本部位於倫敦市中心的布盧姆茨伯里區,另設兩所分別坐落於澳大利亚及卡塔爾的衛星校園。雖隸屬倫敦大學聯邦,但學院本身擁有包括獨立頒授學位的高度自治權,故性質與一般大學無異。倫大學院為英國其中一所“金三角名校”,亦是建立的11所生物醫學研究基地及多個科技聯盟的始創者之一。 倫敦大學學院為英國最難入讀的學府之一,亦在多個世界大學排行榜上位居全球前二十,全英四強之列。校內現有17間圖書館、9所博物館及收藏區,館藏涵蓋不同學術範疇。此校的師生、校友包括了34名諾貝爾獎得主、3位菲爾茲獲獎者、多名政治要員與組織領袖及數位著名文藝人。.

新!!: 刘晓波和伦敦大学学院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

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南非共和國政治家,该國迄今为止的最後一任白人總統,也是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推手。.

新!!: 刘晓波和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 · 查看更多 »

开放杂志

《開放雜誌》(Open Magazine)1987年1月在香港創刊,初名《解放月報》。社長哈公(許國)、總編輯金鐘(冉茂華)、顧問許行。1987年6月哈公病逝,雜誌由金鐘主持,1990年1月改名《開放雜誌》。1992年5月雜誌被地產商劉鑾雄收購,一年多後,劉鑾雄決定停刊,金鐘重新注冊再辦《開放》。 2014年12月宣布「暫停印刷出版」,轉而發展《開放網》。 《開放雜誌》以報導評論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的政治發展為重心,主張中國的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化。撰稿人包括在海外的中國民運人士及學者。2000年來連獲香港外國記者會、香港記者協會與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的【人權新聞獎】。 該雜誌同時經營開放出版社(Open Books),出版不少政治、歷史類書籍,如《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紅朝宰相》、《文革受難者》、《共產中國五十年》、《林昭之死》、《零八憲章》、《中國教父習近平》等。 該雜誌在中國大陸遭禁止入境。.

新!!: 刘晓波和开放杂志 · 查看更多 »

作家

作家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或成就的人,近代已泛指以写作為職業的人。相對於「作者」一詞而言,「作家」一詞比較廣義,包括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任何種類出書的作者都可以被稱為或自稱為作家。 傅柯在其著名的論文《作者是什麼?》(What is an author?, 1969)提到:“所有的作者都是作家,但並非所有的作家都是(某作品的)作者。”(all authors are writers,but not all writers are authors.).

新!!: 刘晓波和作家 · 查看更多 »

何方

何方(),陕西临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关系学者,中共党史专家何方,研究国际问题的缘起和心得,炎黄春秋2016(7):20-24。.

新!!: 刘晓波和何方 · 查看更多 »

余杰

余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成都蒙古族人,人文及政治题材作家,独立中文笔会副会长(2005年-2007年),积极参与中國人权活动并公开表达自己观点。曾在多位人权律师和作家组成的家庭教会、北京方舟教会聚会。现居美国。.

新!!: 刘晓波和余杰 · 查看更多 »

徐文立

徐文立(),中國安徽安慶人。中國民主牆運動的參與和組織者,主編《四五論壇》,是中國民主黨的領袖之一。两次被中國政府逮捕入獄,共被判28年,實際服刑16年。1999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1993 年和 2002 年,前后两次得到美国克林顿政府和乔治·W·布什政府与各民主国家及国际舆论的特别营救,2002 年 12 月 24 日圣诞夜直接从监狱流亡至美国,获美国布朗大学荣誉博士。2003年至2013年於布朗大學沃森國際研究院任高級研究員,任教9年,现已荣退。.

新!!: 刘晓波和徐文立 · 查看更多 »

微信

(英語:)是腾讯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支持Android以及iOS作業系統的即時通訊軟體,其面對智慧型手机使用者。使用者可以透過客户端與好友分享文字、图片以及貼圖,並支持分组聊天和语音、视訊对讲功能、广播(一对多)消息、照片/视訊共享、位置共享、訊息交流联系、微信支付、理財通,游戏等服務,並有共享流媒体内容的Feed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探測器”和“附近的人”快速新增好友。 微信支援多种语言,以及手機数据网路。用户可拍摄照片和增加装饰艺术滤镜、字幕,发送到个人照片日誌,并发送至「朋友圈」,功能類似Instagram。用户可在联系人列表中选择联系人,使用雲端服務將数据备份和恢复,以保护用户通讯录数据​​。微信中还有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等功能,可以供用户订阅他们喜欢的公众号,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媒体平台,每个人都可以申请个人订阅号发布个人的文章等,用户可以透过订阅或者搜索获取微信公众号的文章。 用戶使用微信大部分功能都不会被收取费用。其在蘋果公司App Store中被标记为12岁以上下载使用。 市場研究公司On Device調查顯示,微信在中国大陆的市場滲透率達93%。截至2018年3月,微信于全球拥有超过约10亿活跃用户。.

新!!: 刘晓波和微信 · 查看更多 »

侯德健

侯德健(),台湾音樂家,六四事件天安門廣場四君子之一。現為《易經》研究者,出版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

新!!: 刘晓波和侯德健 · 查看更多 »

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

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UT MDA),位於德克薩斯州休士顿,創建於1941年。屬德克薩斯大學系統成員之一,是集合腫瘤臨床診斷、综合治療及基礎醫學研究於一體的大型專科醫院,。 現任院長為Peter WT Pisters,2017年上任。.

新!!: 刘晓波和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 · 查看更多 »

德國外交部

德國外交部(Auswärtiges Amt,缩写:AA)掌管德國外交政策以及与歐洲联盟的關係。現任外交部長為海科·马斯,自2018年3月起,进入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與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的大聯合政府的內閣。 德国外交部位於柏林米特區的 Werderscher Markt 廣場。.

新!!: 刘晓波和德國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德国联邦议会

#重定向 德国联邦议院.

新!!: 刘晓波和德国联邦议会 · 查看更多 »

德国总理

联邦总理(Bundeskanzler,简作Kanzler)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德国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其有权直接任命联邦政府各部长,并确定德国联邦政府的政治方针。總理是由德国联邦議會根据联邦总统的建议未经辩论的选举产生,再經联邦总统任命,就可以正式成為總理,而联邦總統不能拒絕任命總理。總理通常为议会最大党,即執政黨的領袖,另外設有副總理一職作為副手。.

新!!: 刘晓波和德国总理 · 查看更多 »

德国总理府

德国总理府(德语: Bundeskanzleramt),为德国联邦政府机构之一,为德国总理的办公室所在地。总理府的主要职责是协助总理处理联邦政府事务。职能类似英国内阁办公厅、法国总统府。.

新!!: 刘晓波和德国总理府 · 查看更多 »

德斯蒙德·杜圖

#重定向 戴斯蒙·屠圖.

新!!: 刘晓波和德斯蒙德·杜圖 · 查看更多 »

律師

律師是指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現代律师一般而言是指學習法律、通過特定考試、加入地方公會,被允許接受他人委託。 律师作为复数的概念,意味着律师职业和行为,以及由从事律师职业的所有职业人员构成的职业群体。在实行法律职业一元化的国家,律师(lawyer)也可以作为所有法律职业的统称。.

新!!: 刘晓波和律師 · 查看更多 »

保外就医

保外就医或保外醫治(compassionate release),指的是受刑人在具保的情形下,准其出外就醫治療。.

新!!: 刘晓波和保外就医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新!!: 刘晓波和土耳其 · 查看更多 »

圣雄甘地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મોહનદાસ કરમચંદ ગાંધી;मोहनदास करमचंद गांधी;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台語舊譯顏智,),尊稱聖雄甘地(महात्मा गांधी,Mahatma Gandhi),印度國父,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他帶領印度獨立,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他的非暴力(अहिंसा,ahimsa)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成功的印度獨立運動亦激發起其他殖民地人民為國家獨立而奮鬥,最終大英帝國分崩離析,取而代之的是英聯邦。甘地的主要信念是「真理堅固」,此鼓舞了其他民主運動人士,例如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等人。他經常說他的價值觀很簡單,那就是(是從傳統的印度教信仰演化來的)真理(सत्य,satya)及非暴力。.

新!!: 刘晓波和圣雄甘地 · 查看更多 »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英文: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北师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与北京大学属同源学校,于1923年升格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成立的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以基础文理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为主要特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曾培养出莫言、刘晓波等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数目位居中国大陆第一位。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其学科综合实力位居中国高校前列。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根据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7年一级学科评估(第四轮)结果,北师大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6个一级学科获评A+,居中国第六位,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的2017/18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北师大排名第256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8位。。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进入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11个学科进入中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位居中国第8位。.

新!!: 刘晓波和北京师范大学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刘晓波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公安局

北京市公安局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公共安全工作的组成部门,是北京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领导和指挥机关。.

新!!: 刘晓波和北京市公安局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的中级人民法院。.

新!!: 刘晓波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的高级人民法院。.

新!!: 刘晓波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 查看更多 »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是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的地區日報,於1952年10月1日創刊,現為北京日報報業集团九份報章之一。該報為當地發行量最大的報章,屬於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员会的機關報。毛澤東於1952年和1964年兩次為《北京日報》題寫報頭。现任社长为梅宁华。.

新!!: 刘晓波和北京日報 · 查看更多 »

北美世界日報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在洛杉磯舊稱為Chinese Daily News)是台灣聯合報系在北美創辦的中文報紙,1976年2月12日起在紐約、舊金山同步發行。分社及辦事處遍佈波士頓、紐約、華盛頓特區、亞特蘭大、芝加哥、西雅圖、舊金山、拉斯維加斯、洛杉磯、休士頓、多倫多、溫哥華及夏威夷等華語人口眾多地區,發行網超越了海外傳統中文媒體服務對象僅及於唐人街的格局,並率先進入數位化,引進網路及行動載具,自稱。 2015年12月22日,世界日報紐約總管理處宣布,基於整體經營策略考量,決定退出加拿大紙本市场,集中資源經營美國市場。 世界日報的讀者主要是華裔移民,目前各地分版每天出報64至128版,內容包括當天的全球重大新聞、美國要聞、地方及社區新聞、財經新聞、運動新聞以及台灣、中國大陸、港澳新聞。世界日報還闢有北美生活、科技資訊、醫藥保健、影藝動態、時尚消費、兒童世界、藝文、論壇、家園、工商等版面,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資訊。 當前世界日報的政治光譜偏向左翼,較親民主黨。.

新!!: 刘晓波和北美世界日報 · 查看更多 »

北爱尔兰

北爱尔兰(Northern Ireland;Tuaisceart Éireann;Norlin Airlann)是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政治实体之一,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面积14,139平方公里,首府是贝尔法斯特。.

新!!: 刘晓波和北爱尔兰 · 查看更多 »

包遵信

包遵信(),安徽芜湖人,中国著名政治异议人士,知识分子,曾用笔名忍言、佚之。.

新!!: 刘晓波和包遵信 · 查看更多 »

國際人權日

1950年起,聯合國大會定每年的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以紀念聯合國於1948年12月10日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受到該世界人權宣言的啟示,聯合國在1966年制定了「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目的在進一步闡明並執行宣言所揭示之各項人權精神。該二盟約加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之任擇議定書與「世界人權宣言」合稱「國際人權憲章」(International Bill of Human Rights),為國際間最重要之人權典章。.

新!!: 刘晓波和國際人權日 · 查看更多 »

國際特赦組織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縮寫为AI;又稱大赦國際),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权事业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约七百万成员及支持者。该组织的工作方针是对人权状况进行调研,采取相应行动,寻求终结各种侵犯人权的行为,并且为那些遭受迫害的人们伸张正义。 国际特赦组织于1961年由彼得·本南森在英国伦敦宣告成立,同年5月28日在英国《观察家报》发表了题为《被遗忘的囚犯》的文章Benenson, Peter,, The Observer, 28 May 1961.

新!!: 刘晓波和國際特赦組織 · 查看更多 »

刘宾雁

刘宾雁(),吉林长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记者和持不同政见者。曾任《人民日报》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独立中文笔会第一任会长,曾被譽為「中國的良心」。《紐約時報》稱劉是極富使命感的調查記者,因為在《人民日報》等刊物發表文章、評論,成為在中國廣為人知、最受欽佩的作家之一;「作為一個黨員和中共官方出版物的撰稿人,在一個歷史上幾乎不存在公開的異見表達的國家——這也許是有關他職業生涯最了不起的一點。」他曾寫道「共產黨管一切,唯獨不管共產黨。.

新!!: 刘晓波和刘宾雁 · 查看更多 »

刘念春

刘念春,中国异议人士,现时旅居美国纽约。原北京师范学院学生,1979年参加西单民主墙运动。1981年因“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判刑3年。1994年因在北京参与“劳动者权利保障同盟”被羁押。1996年7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判处劳教3年。1998年获准保外就医,与家人赴美。.

新!!: 刘晓波和刘念春 · 查看更多 »

刘霞

刘霞可以指:.

新!!: 刘晓波和刘霞 · 查看更多 »

刘晓光

刘晓光(),辽宁东钩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川地区代表。 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炼钢专业。加入民盟。担任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主任。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新!!: 刘晓波和刘晓光 · 查看更多 »

刘晓波

刘晓波,吉林长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人权運動家、《零八宪章》的主要起草人之一、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刘晓波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博士,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独立中文笔会第二届及第三届会长、《民主中国》网刊主编,曾经参与六四事件,后被捕入狱。他毕生致力於宣傳政治改革及參與旨在終結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的運動而多次被拘捕判刑。 2010年,刘晓波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首位或第二位(如果算上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是继纳粹德国的卡尔·冯·奥西茨基(1935年)之后,第二例在服刑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刘晓波也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从获奖至辞世始终未能得到任何人身自由的诺贝尔奖得主。 2017年6月,刘晓波因确诊肝癌晚期而获准保外就医,其後於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下接受治疗。7月13日17:35,医院当局宣布劉曉波病情恶化并因多重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病逝,終年61歲。 他的遺體在2017年7月15日約6時30分(格林威治時間2017年7月14日晚上10時30分)火化,當天中午海葬。2017年9月2日,刘晓波逝世以来外界第一次与刘霞取得了联系,随后联系又陷于中断。.

新!!: 刘晓波和刘晓波 · 查看更多 »

列宁

#重定向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新!!: 刘晓波和列宁 · 查看更多 »

周舵

周舵(),曾担任北京四通集团公司综合计划部部长,六四事件天安門廣場四君子之一。現以一个研究自由民主理论的研究者的身份来影響政治。.

新!!: 刘晓波和周舵 · 查看更多 »

周正毅

周正毅(),出生于上海杨浦区,前上海地產控股有限公司(HKEX #0067)董事會主席,原农凯集团公司董事长,曾被國際知名雜誌福布斯封為上海首富,目前仍被香港廉政公署通缉,控罪为:.

新!!: 刘晓波和周正毅 · 查看更多 »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共和国(República de Colombia)是南美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它的北部是加勒比海,东部与委内瑞拉接壤,东南方是巴西,南方有秘鲁和厄瓜多尔,西部是巴拿马和太平洋。.

新!!: 刘晓波和哥伦比亚 · 查看更多 »

哥伦比亚大学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英文: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通称:哥伦比亚大学),是一所坐落于纽约市曼哈顿上城晨边高地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常春藤联盟成员。她被视作世界上最具声望的大学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最初名为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王室特许状成立。她是全美历史第五悠久及纽约州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九所美国独立宣言签署前成立的殖民地学院之一。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国王学院于1784年被重新命名为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一份1787年起草的章程将学校置于一个私人董事会的管理之下。1896年,她从麦迪逊大道搬迁至她现在位于晨边高地,占地32英亩的校址,并同时被赋予了一个新名称,即“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十四个创立成员之一,并且是美国第一所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大学。 大学直辖二十所学院,包括哥伦比亚学院、傅氏基金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 三所本科生院。同时,许多临近的机构也附属于哥伦比亚大学,包括教师学院、巴纳德学院、协和神学院。另外,学校还与美洲犹太教神学院、巴黎政治学院和朱利亚学院拥有本科联合教育项目 。大学同时在安曼、北京、伊斯坦布尔、巴黎、孟买、里约热内卢、圣地亚哥、亚松森和内罗毕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是每年一度的普利策奖的颁发机构,哥伦比亚大学——包括其前身国王学院——的著名校友包括五位美国开国元勋;九位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二十位在世的亿万富翁;二十九位奥斯卡奖获得者;以及二十九位各国元首,包括三位美国总统。九十五位校友、教职工或研究人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在全球所有大学中名列第五。.

新!!: 刘晓波和哥伦比亚大学 · 查看更多 »

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共和國(República de Costa Rica),通稱哥斯达黎加(台灣稱哥斯大--黎加,中國大陸和港澳稱哥斯達--黎加),意為「豐饒海岸」,是中美洲国家,北邻尼加拉瓜,南与巴拿马接壤。哥斯达黎加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个裁撤军队的国家。哥斯达黎加首都在聖荷西。.

新!!: 刘晓波和哥斯达黎加 · 查看更多 »

唐納·川普

唐納德·約翰·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是美国企業家、电视名人、政治家和現任美國總統。他生于紐約市皇后区,为特朗普集團前任董事长兼總裁及特朗普娱乐公司的創辦人,在全世界经营房地产、赌场和酒店(就任美國總統後表示会把集團交給他兩名兒子小唐納·川普及艾瑞克·川普管理,只保留属于自己的股份)。 1996年至2015年间,他拥有美国小姐和環球小姐选美比赛,还在2004年至2015年间主持了NBC的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系列节目“谁是接班人”。2017年时,《-zh-cn:福布斯; zh-sg:资本家杂志; zh-hk:福布斯; zh-tw:富比士;-》将他列为世界上第544富有的人(美国第201),拥有35亿美元的净资产。 川普在1987年第一次公开表达对竞选公职的兴趣。他在2000年赢得了两场改革党的總統初选,但在早期就退出了竞选。2015年6月,他开始了自己的2016年总统选举活动,并迅速成为共和党初选中17位候选人中的领先者。他最后的竞选对手在2016年5月中止了竞选活动,7月时他在共和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上獲得共和黨提名為正式的總統候選人,同时由印第安纳州州长迈克·彭斯作为他的竞选搭档。他的竞选活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媒体报道和国际关注。他在采访、社交媒体或竞选集会上的部分言论頗具争议性,并带来了大量。 川普在2016年11月8日掌握過半選舉人票而赢得了大选,擊敗民主党对手希拉蕊·克林顿。他成为了美國历史上最年長、最富有的总统,以及第一个先前没有担任过任何军职或公职的人,他也是第五位获得普选票数少于对手但当选总统的人。.

新!!: 刘晓波和唐納·川普 · 查看更多 »

唐納德·圖斯克

唐纳德·弗朗齐谢克·图斯克(Donald Franciszek Tusk,,)波兰政治家,公民纲领党主席,历史学家出身,曾任波兰总理(2007-2014)。2014年12月1日就任歐洲理事會主席。 1997年至2001年担任波兰参议院副议长;2001年至2005年担任波兰众议院副议长;参议员和众议员;第一、四、五、六届国会议员;2005年波兰总统候选人。2005年11月5日至2006年12月5日担任议会主席。2007年11月9日图斯克被任命为波兰总理,16日正式上任,并于2011年的议会大选中再次连任。.

新!!: 刘晓波和唐納德·圖斯克 · 查看更多 »

农安县

农安县是中国吉林省长春市下辖的一个县,也是吉林肉类生产第二大、中国肉类生产第二大县市。农安县是全国百强县,国家级卫生城,位于长春市西北部,北与扶余市隔江相望。西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接壤。.

新!!: 刘晓波和农安县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中華人民共和国北部的一个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从清朝中期开始,瀚海以南,長城以北,東至哲里木盟,西至伊克昭盟的蒙古各旗被称为內札薩克或內札薩克蒙古,后来简称為内蒙古。1947年,由中共解放區控制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正式成為政區名。.

新!!: 刘晓波和内蒙古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凝血酶原時間

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簡稱PT,是一套檢測外在凝血路徑的方法。由於目前檢測的標準是依照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簡稱INR),因此該檢測又稱為「ProTime INR」或「PT/INR」。本方法可評估個體血液的凝血能力、華法林劑量監測、肝功能,以及維他命K水平。PT可檢測第一、第二、、、的功能。PT與(aPTT)可以配合檢測,以檢測受試者的內在凝血路徑及共同凝血路徑是否正常.

新!!: 刘晓波和凝血酶原時間 · 查看更多 »

出入境自由

出入境自由,是國家公民擁有的權利,他國公民擁有的部份權利。出入境自由的自由度是由主權國家規定的。.

新!!: 刘晓波和出入境自由 · 查看更多 »

全國民主聯盟

全國民主聯盟(အမျိုးသား ဒီမိုကရေစီ အဖွဲ့ချုပ်,),簡稱全民盟或民盟,是一個緬甸的政黨,成立於1988年9月27日,創辦人包括前緬甸陸軍副總參謀長、緬甸國防部部長和昂山將軍的女兒昂山素姬。 1988年成立後至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前,一直是緬甸最大的反對黨及政治組織,目前是緬甸執政黨,由出任國務資政的昂山素姬領導。.

新!!: 刘晓波和全國民主聯盟 · 查看更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立法机关。由于採取议行合一制度,其法律地位高于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第一届全国人大于1954年召开,现任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于2018年3月就职。 目前,全国人大的全体会议一般在每年3月召开。全国人大会议闭会时,则由其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为常设立法机关,代为行使其大部分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對外交往上扮演立法機關的角色,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与国家主席共同行使国家元首职权。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并称为“全国两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等法律的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中国内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则由全国人大会议选举产生,任期均为五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楼的万人大礼堂和二楼的常委会会议厅召开会议。.

新!!: 刘晓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查看更多 »

全国代表大会

全國代表大會可以指:.

新!!: 刘晓波和全国代表大会 · 查看更多 »

八六学潮

八六学潮,台湾史学界又稱其为丙寅學運。主要指中国大陆各地高校学生自1986年12月上旬至1987年初接连发起的“民主”学潮。起因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因不满合肥市西市区人大代表选举问题,抗議中共不遵守「新選舉法」、違法干涉基層民主選舉,联合安徽大学等高校4000余名学生走上街头發起“要求进行民主选举”的游行,由此引发全国范围的第一次学潮。随后湖北、上海、江苏、浙江、黑龙江、北京等省市高校的数万名学生上街游行,学潮在上海达到高潮。十几所上海高校学生上街游行示威,人数最多的一个星期里,每日游行学生达数万人。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是上海学潮主力。最后经地方政府和学校当局的疏导和阻止,并以北京的“元旦风波”被平息标志着学潮的结束,前后共持续了27天。此次学潮被平息之后不久,“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正式开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因受到党内保守派的施压而被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主动请辞。.

新!!: 刘晓波和八六学潮 · 查看更多 »

六四事件

六四事件狹義上指六四清場,又稱「六四天安門事件」,即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中國共產黨派遣解放軍至北京天安門廣場对学生集会清场的行动;廣義上指八九民運,即自1989年4月開始,由大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起,持续近2個月的全國示威運動。 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因心脏病猝逝,許多北京大學生與市民便在天安門廣場舉辦悼念活動。在部分大學生主導下,原本单纯悼念的活動轉向要求政府控制通貨膨脹、處理失業問題、解決官员貪腐、政府問責、新聞自由、民主政治與结社自由等。期间,最多有一百萬人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示威。以时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赵紫阳为首的温和派希望與示威群眾展開談判达成和解。 在5月中旬,學生發起激進絕食行動,促使中國各地四百多個城市陸續集結抗議,表態支持。一連串遊行後,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及國務院總理李鵬為首的强硬派決定以武力解決示威,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陳雲、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和前任國家主席李先念等多位中共元老亦支持出兵。5月20日,李鵬代表國務院宣布北京市實施戒嚴,並調動解放军三十萬兵力前往首都北京。最终解放军在6月4日控制天安門廣場并实施清场。 之後,中國共产党大規模逮捕示威民眾和支持者,並鎮壓其他地区進行的抗議活動;還嚴格控制國內新聞媒體對事件之報導,並禁止外國記者將相關照片和採訪影像發送至國外。國際社會则譴責中华人民共和國政府以武力驅離示威群眾,許多西方國家亦一度實施經濟制裁,並至今實行武器禁運。 六四事件導致时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被免去所有職務,包括政治局常委胡啟立在內,許多同情抗議活动的中共官員也被降級或免職,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被提拔為新任黨總書記和第三代領導核心。許多參與八九民運的人士則流亡海外,並被政府禁止返回中國大陸。這次風波後,中共党内强硬派抬头,改革開放政策停滞,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才重新恢復;原先在1980年代逐漸開放的人權、民主政策等政治改革也暫止進行。中共中央机关报在运动中期譴責其為「反革命暴亂」,而今日六四事件在中國大陸仍為敏感話題被禁止討論或悼念,不過仍有許多人主張平反六四。由於中共拒絕提供更多事件資料,导致六四事件数据模糊,出现多种版本,單是死亡人數的估計便從百余人至上万人都有。.

新!!: 刘晓波和六四事件 · 查看更多 »

六四事件二十五周年

2014年是六四事件25周年,世界各地举办了各种不同程度的纪念活动。.

新!!: 刘晓波和六四事件二十五周年 · 查看更多 »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文献之一,最早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1848年2月21日在英國伦敦发表。这份文件一開始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党纲。该宣言鼓励无产者联合起来发动革命,以推翻资本主义并最终建立一个无阶级的社会。《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通常為共產黨)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共產黨宣言》中最著名的一句口號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另一个句子也广为流传:“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

新!!: 刘晓波和共产党宣言 · 查看更多 »

兴安盟

兴安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盟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辖境北临呼伦贝尔市,东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吉林省白城市,南邻通辽市,西界锡林郭勒盟、蒙古国。地处大兴安岭中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主要河流有绰尔河、洮儿河、霍林河,皆往东流入嫩江。全盟总面积5.51万平方公里,人口159.91万,蒙古族人口比例约41%,盟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兴安”为满语音译,意为“丘陵”。.

新!!: 刘晓波和兴安盟 · 查看更多 »

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附加刑罚,载于第3章第7节,可以单独实施或是和另一种主刑(例如死刑、有期徒刑等)共同实施。据称其目的是限制受刑人参与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剥夺政治权利可分有期和终身两种。.

新!!: 刘晓波和剥夺政治权利 · 查看更多 »

国务资政

国务资政(နိုင်ငံတော် အတိုင်ပင်ခံပုဂ္ဂိုလ်),又译“国家顾问” ,是缅甸自2016年4月起设立的政治职务,其地位被外界视为相当于实行总统制前的缅甸总理,首任及現任为昂山素季。.

新!!: 刘晓波和国务资政 · 查看更多 »

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一词,通常被用來指涉:.

新!!: 刘晓波和国际社会 · 查看更多 »

国际笔会

国际笔会(PEN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 PEN)是一个世界性的非政治、非政府作家组织,。其旨在促进世界各国作家间的友谊与智力合作,无论其政治或观点如何;为言论自由而奋斗,并积极保护作家免受政治的压迫。 一切有资格的作家,不论其国籍、语言、种族、肤色或信仰,都可成为笔会分会会员。每个会员需签字同意笔会章程,以此遵守它的各项规定。 国际笔会是凯瑟琳·艾米·道森·斯科特夫人于1921年在伦敦创立的。首任会长为约翰·高尔斯华绥,早期成员中有约瑟夫·康拉德、萧伯纳和H·G·威尔斯,以后成员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世界各地的著名作家。 国际笔会有四个常设委员会:女作家委员会,狱中作家委员会,翻译和语言权利委员会,以及和平委员会。女作家委员会现任会长是伊丽莎白·诺德格伦(Elisabeth Nordgren)。 笔会(PEN)的名字取自“诗人”(poets)、“剧作家”(playwrights)、“编辑”(editor)、“散文家”(essayists)、“小說家”(novelists)的首字母缩写 国际笔会目前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里成立了149个分会,估计约有25,000名会员。 国际笔会下属的独立中文笔会(亚太地区)和维吾尔笔会(东欧和中亚)都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赞助对象。 国际笔会下属的国外藏文作家笔会也曾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赞助对象。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国会。 2007年,国际笔会二〇〇七年亚太地区会议在香港举行,但有超過一半中国作家不获准或被官方规劝不要到港参加會議,当中包括章诒和、刘晓波、赵达功。 2017年9月国际笔会在乌克兰的利沃夫举行第83届年会。国际笔会会长詹妮弗·克莱门特()和南非笔会名誉会长兼理事玛吉·奥福德()发布了。.

新!!: 刘晓波和国际笔会 · 查看更多 »

图图大主教

#重定向 戴斯蒙·屠圖.

新!!: 刘晓波和图图大主教 · 查看更多 »

四五行動

四五行動(April Fifth Action)是香港的一个社會主義政治組織及民間壓力團體。.

新!!: 刘晓波和四五行動 · 查看更多 »

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是1979年3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不允许争论的四个议题。邓小平說,中共中央认为:.

新!!: 刘晓波和四项基本原则 · 查看更多 »

器官衰竭

多重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或稱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多系統器官衰竭(Multiple-system organ failure)、多器官衰竭與多臟器功能衰竭指病患的器官機能惡化到無法維持稳态,需要醫療干預介入以維持體內平衡的情形。一般是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器官系統出現問題。多重器官衰竭是老年人逝世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是70歲以上的長者。先決疾病主要包括氣管、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腦等重要身體器官的慢性病。.

新!!: 刘晓波和器官衰竭 · 查看更多 »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主要是指具有相對丰富知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对于现实持有一定批判精神的人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识分子不被视为一种阶级成分。但可被视为小资产階級的一部分。.

新!!: 刘晓波和知识分子 · 查看更多 »

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知识分子的历史名词。 知识青年本义是泛指有知识的青年或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惟知青此詞語从1950年代起一直至1977年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中学生结束,为指向自愿或者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成為农民的青年,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是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少数获得学士或者以上学位。.

新!!: 刘晓波和知识青年 · 查看更多 »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出版的报纸,于1993年1月在北京创办,分中英文版,在中国大陆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是一份國際新聞類的综合型报。 跟《南方都市报》等自由派报纸的立场相对应,《环球时报》主要持民族主义立场,它最初被称作《環球文萃》,1997年改为现名。.

新!!: 刘晓波和环球时报 · 查看更多 »

王小妮

王小妮(),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国现代诗人,朦胧派后期的代表人物。.

新!!: 刘晓波和王小妮 · 查看更多 »

王丹

王丹(),原籍山东省鄄城縣,生於北京,北京天安門八九民主運動领袖之一,與吾尔开希、柴玲等同為学生领袖,曾担任“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副總指揮,也是一位詩人。八九學運前曾组织过悼念胡耀邦、撰文支持民主等活动,六四清場後拒絕逃亡,多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逮捕入狱、1998年后流亡至美国,取得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常居台灣、美國等地,並為國立成功大學客座專家,參與該校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2010年9月起,擔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客座助理教授。2015年8月起,受聘於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擔任客座助理教授,為期2年。2017年7月離開台灣,返回美國。.

新!!: 刘晓波和王丹 · 查看更多 »

王希哲

王希哲(),基督徒,生于中国四川,中國大陸知名異議人士,曾经致力于推动中国民主法治。但近年来指责那些反对毛泽东极权专制、赞成实行民主宪政的人为“右派反共份子”。.

新!!: 刘晓波和王希哲 · 查看更多 »

王炳章

王炳章(),出生於中國河北省石家莊市,基督教徒,美国永久居民,中国民主运动政治家,现在狱中。.

新!!: 刘晓波和王炳章 · 查看更多 »

王若水

王若水(),曾經使用笔名王澈,理论研究学者,曾經擔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新!!: 刘晓波和王若水 · 查看更多 »

王怡

王怡(),笔名“王书亚”,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年学者、自由撰稿人、宪政论衡网站主编、独立中文笔会理事。加尔文派中国家庭教会成都秋雨之福教会的长老和牧师。任职於北京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在自由主义与中国宪政转型方面研究、写作。 王怡曾经信奉道家,后逐步转向自由主义,最后投入新教加尔文主义。曾先后主持“关天茶舍”和“世纪沙龙”两个中文网络有影响的思想论坛,在《书屋》、《东方》、《读书》、《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发表多篇论文与专栏,被北大法律信息网、世纪中国等各学术网站收入学者文集。.

新!!: 刘晓波和王怡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勞工黨

#重定向 社会民主工党.

新!!: 刘晓波和社會民主勞工黨 · 查看更多 »

祖國

國,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為祖先的國度。中華民國教育部解釋,祖國即為祖籍所在的國家。但對於移民來說,祖國与母國是相对应的,祖國可能是指居住國,或僑居國,母國是指移民來源國,祖籍地所在的國家。《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祖國就是自己的國家;而祖籍地所在的國家是祖籍國。 也有「商人无祖国」一说,用来说明商业行为的逐利性。另有著名说法“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

新!!: 刘晓波和祖國 · 查看更多 »

离婚

离婚,是互为配偶的双方生存期间,透过法律手段解除婚姻关系的方式。 通常办理离婚程序的过程中,都要面對许多复杂的問題,尤其是子女的撫養權或監護權,以及夫婦間甚至是双方家庭在財產上的分配、以及對其中一方是否支付及支付多少贍養費等問題;而且相当多的夫妻离婚之前会先协议分居。离婚协议书里的内容,该是平等协商后的两全其美的公平结果。离婚亦有与死去的配偶离婚的例子,日本等部份國家接受死後離婚的登記,但現代社會已較少這種需要,不过丧偶的情况下也能算是离婚。在信奉天主教為多數的国家,离婚曾是禁止的,但现已自由宽松。如今,目前世界上仅有梵蒂冈和菲律宾这两个国家不允许离婚。在菲律宾,解除婚姻关系的方式,是宣布婚姻为「無效婚姻」。 在不同的社会和民族中,离婚的原因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在肯尼亚的古希人中,不育或阳萎是离婚的理由。而在一些印第安人中,比如雅甘人,如果人们认为丈夫残忍或者无法抚养家庭,那么离婚是被视为公正的。.

新!!: 刘晓波和离婚 · 查看更多 »

科尔沁右翼前旗

科尔沁右翼前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轄下的一個旗,常简称为科右前旗,与乌兰浩特(兴安盟所在地)同在一地。“科尔沁”源自蒙古语,意为“带弓箭的人”。总面积18536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

新!!: 刘晓波和科尔沁右翼前旗 · 查看更多 »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重定向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新!!: 刘晓波和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 查看更多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丹增嘉措(;),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出生于中华民国青海省湟中县,两年后被认定为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继任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先後由五世熱振活佛、三世達札活佛攝政。1959年3月17日,达赖喇嘛出逃印度。在达兰萨拉建立西藏流亡政府,并且在全世界各地宣传涉及藏人权益的话题,同時本寂天菩薩“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終生苦”的精神,致力於為世界各地民眾,包括漢族,講解藏傳佛教。2011年宣佈将一切政治权力移交由流亡藏人投票产生的噶伦赤巴洛桑森格。藏传佛教格鲁派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於1989年获諾貝爾和平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视其为藏独分裂势力领袖与旧西藏上层反动势力的代表。.

新!!: 刘晓波和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查看更多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

#重定向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新!!: 刘晓波和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新!!: 刘晓波和納粹德國 · 查看更多 »

約翰·休姆

約翰·休姆()是一名來自於北愛爾蘭倫敦德里的愛爾蘭裔政治家。他是社會民主及勞工黨的創黨成員,並在西元1998年和大衛·特林布爾共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約翰·休姆是社會民主及勞工黨(SDLP)任期從1979年自2001年的第二任黨主席。他也是自北愛爾蘭福伊爾郡選出的歐洲議會議員、福伊爾郡議會議員,同時亦是北愛爾蘭議會議員。 約翰·休姆被認為是北愛爾蘭近代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並且他也是北愛爾蘭和平協議的締建者。他共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甘地和平獎與马丁·路德·金獎。在愛爾蘭國家廣播電台所做一項愛爾蘭百大傑出人物民意調查,約翰·休姆名列其中。.

新!!: 刘晓波和約翰·休姆 · 查看更多 »

纳尔逊·曼德拉

納爾遜·羅利拉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科薩語發音:;.

新!!: 刘晓波和纳尔逊·曼德拉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新!!: 刘晓波和纽约时报 · 查看更多 »

维基文库

维基文库(Wikisource)是维基媒体基金会下的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目的是创建一个自由的、基于Wiki的文献仓库,包括每一个语言版本的完整原始文献,并且把這些文献翻译成多种語言。刚开始叫做「Sourceberg」,在2003年12月6日经过投票确定为现在的名称。 现在维基文库上主要存放各种遵循GNU自由文档协议证书的文档以及兼容这个协议的原始文档,还有公有领域、无版权或者版权已经过期的原始文献,例如古代的诗歌、文章、法律文本等等。 这个项目在2003年11月4日开始启动。它的图标是一座寫實的冰山。但由於圖像版權問題,後又經投票,決定今日的圖像。 由于,部分内容无法放入维基文库。此时Wikilivres可作为一个替代站点。详见Wikilivres。.

新!!: 刘晓波和维基文库 · 查看更多 »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pyi-daung-zu tham-ma-da myan-ma-naing-ngan-daw),简称缅甸(မြန်မာ;myan-ma),是一個东南亚國家,位於中南半岛西部,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东北靠中國,东南接泰國与寮國。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其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佔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國土面积约67.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国家、东南亚第二大国。人口5000多万,世界排名第25位。首都為奈比多,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

新!!: 刘晓波和缅甸 · 查看更多 »

美学

美学(aesthetics),在欧洲又名感覺學,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乃哲学其中一个重要分支。 欧洲的美学概念的词语来源于aisthetiko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亚力山大·葛特列·鲍姆嘉通)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直到19世纪,美学在传统古典艺术的概念中通常被被定义为研究“美”(Schönheit)的学说。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和“醜”,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

新!!: 刘晓波和美学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刘晓波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國聯邦政府

美国联邦政府由三部分组成:立法分支、行政分支、司法分支。美国宪法对每一分支的职权给予明确规定 美国国务院出版物《美国政体的结构与运作》。联邦政府部门皆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新!!: 刘晓波和美國聯邦政府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刘晓波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VOA)成立于1942年2月,是美国政府对外设立和资助的非军事国际广播机构,由美國廣播理事會管理,旗下拥有广播电台与电视台,总部座落在首都华盛顿。根據美國總統贝拉克·奥巴马在2016年12月23日簽署的《2017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方案》,取代美国广播理事会现行理事会制度,改由一名首席执行官负责管理。 美国之音是世界最大的对外广播机构之一。每天以44种语言向世界各地广播。内容包括新闻时事、专题节目、英语教学节目、美国流行音乐与反映美国政府立场的社论,是知名的国际广播之一。美国之音还通过亚太五号卫星的KU波段和亚洲七号卫星的C波段覆盖中国大陆。美国之音的电视节目可以免费收看,美國之音的任何節目依《信息与教育交流法案》不能向美國國內播送,僅有少數由國會批准的情況可以得到豁免,但個人仍可在美國境內透過網路等方式接受美國之音的節目。.

新!!: 刘晓波和美国之音 · 查看更多 »

美国众议院

美利堅合眾國眾議院(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為美國國會兩院之一,另一院為參議院。美國各州在眾議院中拥有的席位比例以人口為基準,但至少會有一名議員。 院內議員總數經法律明定為435名。眾議員任期兩年,无连任限制。眾議院議長由眾议员选举产生,傳統上為多数党之領導人。然而多數黨領袖另由該多數黨於院內之第二重要議員擔任。據美國總統繼位條例,眾議院議長繼任總統之順序仅次於兼任参议院议长的副总统,為政壇上第三重要的領袖人物。 兩院制國會的起源是因為建國者希望擁有一個貼近且跟隨民意公論的“人民議院”,代表各州政府、以制衡不太受大众情绪干扰的參議院。憲法規定法案須經兩院批准方能通過。 眾議院一般被認為較參議院更具黨派色彩。憲法制定者中有很多人企圖讓參議院(1914年前是由州議會選舉)成為眾議院(公民直選)的制衡機構。於是“建議與同意”權(如批准條約的權力)授權僅由參議院單獨行使。眾議院也有其獨有的權力:倡議歲入法案之權、彈劾政府官員、以及在選舉人團僵持不下時選舉總統。然而,所有這些權力都可由參議院制衡(counter-check)。參議院一般較眾議院及眾議員更具威望。參議員任期較長、人數較少、且(多數情況下)較眾議員代表更多的選民。 眾議院會議廳位於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莊南翼。參議院在同一建築物的北翼開會。.

新!!: 刘晓波和美国众议院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务院

美国国务院(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有时亦称State Department),直译为美国国务部,是美國聯邦政府負責外交事務的行政部门,前身为美国外交部,目前亦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外交部。美国国务院是美国最龐大的政府機構之一;其行政首長为国务卿,现任的国务卿是麦克·蓬佩奥。 美国国务院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雾谷地區C街2201号的杜鲁门大楼,离白宫只有几个街区距离。因此「霧谷」(Foggy Bottom)有時也作為國務院的代稱。 美国国务卿是美国内阁中仅次于副总统後的成员。如果总统无法有效行使总统权力能力或者意外死亡,按照美国总统继任顺序,国务卿排在第四位,即排在美国副总统、美国众议院议长和参议院临时议长之后。但由于副總統祇是充當總統的後備因而位高權不重,而参议院临时议长象征意義較大,美國政治權力當中,国务卿的真正實權相比副總統和参议院临时议长還要大,故国务卿的真正權力僅次於總統和美国众议院议长。.

新!!: 刘晓波和美国国务院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

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縮寫为NED)是美國的非營利機構之一。美国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向外國组织的捐款资金,於1983年成立全國民主基金會,總部設在華盛頓特區,其宗旨是促進及推動全球的民主化,並向相關的非政府組織及團體提供資助。全国民主基金会的经费来自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国务院进行的年度拨款,以及一些國際大企業包括花旗集團、麥當勞、福特汽車、高盛、Visa、波音公司等,也有一小部分来自民间捐助。全国民主基金会说,虽然该基金会依靠国会和白宫的持续支持,但是他们不是美国政府一部分;拨款如何使用,由独立的董事会来决定。虽是民间机构,但运作资金大多数是从美国国会拨出。 国家民主基金会不为在美国国内的事业拨款,不过可以资助总部在美国但是有海外项目的组织。根据国家民主基金会的说明,该基金会每年拨发大约1万多笔款项,每笔拨款平均大约5万美元。该基金会只接受组织资助申请,不向个人拨款。.

新!!: 刘晓波和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会

美国国会(United States Congress)是《美国宪法》规定的立法机構,位於國會大廈。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立法权力归国会;行政权力归美国总统;司法权力归美国联邦法院。国会由經直接選舉產生的參議院议员與眾議院议员组成,每个议员代表其选区内的选民,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国会议员代表整个国家的选民,通过立法来规范政府與人民的行为。.

新!!: 刘晓波和美国国会 · 查看更多 »

美国驻华大使列表

美國駐華大使列表,指美国派駐在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代表列表。美國對華派出外交使節始于清朝的19世纪。1844年美國向中國派出顧盛為專員(Commissioner),負責談判望廈條約。由1844年至1857年,美國向中國派出的最高使節皆為專員。1858年起派出的為特命全權公使,至1935年改為特命全權大使。1912年,中国数千年的帝王專制统治结束,中华民国成立,成为中國史上第一个共和国。美國於溥儀2月宣佈遜位後與中國的關係暫時中斷。1913年中承認中華民國並再派出大使。1913年至1928年,美國承認的中華民國政府為北京之北洋政府。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後,美國首先於6月予以承認,公使改駐南京。1937年起隨國府遷往重慶,至1946年遷回南京。 1949年,中国国民党将中华民国政府由中国大陆迁往台北,中国共产党等民主党派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國駐華大使於1949年8月離開南京。1953年前,美僅對華派出临时代办,未派大使,至1953年方再向中华民国派出大使駐在台北。1971年,聯合國2758號決議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美國自1972年起與北京關係走向正常化,駐華大使仍駐台北;但同時向北京派出聯絡處主任,地位與駐華大使相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於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美国驻华大使馆現设于北京市安家楼路55号;原先在台業務則改由美國在台協會負責辦理。.

新!!: 刘晓波和美国驻华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美国政府

#重定向 美國聯邦政府.

新!!: 刘晓波和美国政府 · 查看更多 »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新!!: 刘晓波和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羅湖橋

羅湖橋(Lo Wu Bridge)位於深圳河之上,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内地唯一一座鐵路橋,也是兩地複線的鐵路通道。羅湖鐵路橋前身是一條行人木橋,建於清朝末年。.

新!!: 刘晓波和羅湖橋 · 查看更多 »

翁山蘇姬

翁山蘇姬(,拉丁转写:Aung San Suu Kyi,,;),缅甸的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現任國務資政和緬甸外交部部長。昂山是全國民主聯盟的創辦人之一、現任主席和前總書記,生于缅甸仰光,父親為被緬甸人民尊稱為國父的翁山將軍。 1990年其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結果被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受各界人士與國際特赦組織持續援助,2010年11月13日緬甸大選後终於獲釋。2013年3月10日在仰光舉行的全國民主聯盟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主席一職 。 1990年獲得萨哈罗夫奖,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4月她成功当选緬甸國會下议院议员,并于5月2日正式上任。2012年9月獲美國國會頒發最高榮譽的國會金質獎章。 2016年3月接任缅甸外交部、总统府事務部两個部的部长。4月同時出任新設置的國務資政一職,被外界視為相當於緬甸總理的職務,成為實際的领导人。.

新!!: 刘晓波和翁山蘇姬 · 查看更多 »

瑞典政府

典王國政府是瑞典的最高行政機構,由首相和他任命的內閣成員組成。政府須向立法機關──議會──負責。《1974年政府》法案實施後,君主不再屬於行政機構,也不是行政或立法的一份子。.

新!!: 刘晓波和瑞典政府 · 查看更多 »

瓦茨拉夫·哈维尔

茨拉夫·哈维尔(Václav Havel,),捷克作家及劇作家,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天鹅绒革命的思想家之一。於1993年到2003年間擔任捷克共和國總統。.

新!!: 刘晓波和瓦茨拉夫·哈维尔 · 查看更多 »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Inciting subversion of state power),是指任何人或任何組織試圖煽動顛覆一個國家的統治政權的罪名。.

新!!: 刘晓波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 查看更多 »

独立中文笔会

立中文笔会(Independent Chinese PEN Center)原名独立中文作家笔会,简称独立笔会(ICPC),是在美国注册的组织。.

新!!: 刘晓波和独立中文笔会 · 查看更多 »

百度百科

度百科是百度公司2006年4月20日發布的开放式网络百科全书,2008年4月21日推出正式版,截止到2018年6月其条目总量已超过1,530万。 百度官方声称百度百科在建立一部网络百科全书的同时,亦作为百度为网友提供的信息存储空间。百度百科在精神上主张「平等、协作、分享、自由」。技术上使这一网络平台与搜索引擎相结合,以在不同的层次上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在使用百度搜索引擎进行检索时,如果百度百科已收录与检索词对应的条目,其链接通常会排在靠前的位置,且常常被置于第一位。.

新!!: 刘晓波和百度百科 · 查看更多 »

癌症分期

症分期(cancer staging)是決定癌症發展與擴散程度的方法。當代的作法是將一種癌症以數字分成第一到第五期,第一期指的是能分離出癌細胞,第五期代表癌細胞已經擴散到測量方法的極限。癌症的分期一般會考慮腫瘤大小、是否已經侵犯到鄰近的器官、有多少癌細胞擴散到鄰近區域的淋巴結(如果已經開始擴散到淋巴結的話),以及是否出現在遠端的部位當中(遠端轉移)。.

新!!: 刘晓波和癌症分期 · 查看更多 »

韩正

韩正,浙江慈溪人,生于上海,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共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排名第一)。现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组长,主管香港和澳门事务。曾任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卢湾区区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韩正于1975年12月开始参加工作,197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大专班毕业,华东师范大学夜大学政教系政教专业毕业,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硕士。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新!!: 刘晓波和韩正 · 查看更多 »

韓國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刘晓波和韓國 · 查看更多 »

莫少平

莫少平()著名維权律师、刑事辩护律师、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主任,代理政治犯、良心犯、法輪功信仰等大量敏感案件。.

新!!: 刘晓波和莫少平 · 查看更多 »

莫之许

莫之许(),原名赵晖,曾用笔名李朝晖,四川乐山人,“八九一代”学生,199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曾任《战略与管理》杂志编辑、《华夏时报》评论部主任。后为独立图书策划人,牛博等网站的blogger,牛博最受欢迎的博客作者之一,网易等媒体专栏撰稿人,独立中文笔会会员;其经济、政治类的文章受到一定欢迎。和菜头曾评论莫之许“他几乎符合所有武侠小说中高手的描写”。 2004年六四事件十五周年,与任不寐、余世存、浦志强、王俊秀、周勍、华欣远等发起“八九一代关于‘六四’问题的声明”。2006年7月20日,与高智晟、赵昕等赴临沂参加陈光诚案庭审,并赴东师古村探望袁伟静;2007年六四前,因发起“都市穿越”行为艺术,被北京市公安局遣送回四川老家。2008年,作为零八宪章首批签署人之一,在刘晓波入狱后,发起“我们和刘晓波不可分割”签名。2009年3月19日,因试图发起六四事件20周年纪念活动,被北京市公安局抄家传唤。2009年5月10日,发起并参加纪念六四民主运动二十周年研讨会“1989之后的民主发展”;2009年9月17日当选为独立中文笔会候补理事。2010年5月,策划并与王仲夏、苏雨桐、殷雨声等人实施了向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扔五毛”行为艺术;2010年6月16日,参与东华门派出所营救倪玉兰律师夫妇;2010年6月21日,参与刘贤斌、陈卫发起的四川新都公安局声援陈云飞黄丝带行动;2010年10月8日,刘晓波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刘晓波之妻刘霞委托莫之许代她向媒体发表获奖感言。2011年10月,当选为独立中文笔会理事,并出任狱中作家委员会主任。自2010年8月起,被禁止出境至今。2013年5月7日,获得德国之声首届最佳中文微博客奖。现为腾讯大家、香港东网专栏作家。 2016年8月15日,莫之许与女权独立媒体工作者赵思乐在广州民政局领证注册结婚。.

新!!: 刘晓波和莫之许 · 查看更多 »

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生於中國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大陆作家,中国共产党黨員,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硕士,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兼职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汕头大学兼职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85年起,莫言受到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创作出了一批带有先锋色彩的独特作品,以大胆新奇的写作风格著称。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得第8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為其“以幻觉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籍作家。.

新!!: 刘晓波和莫言 · 查看更多 »

莱伊曼·古博薇

莱伊曼·罗伯塔·古博薇(Leymah Roberta Gbowee,)是一位非洲和平活动家,以在2003年组织一场终结第二次利比里亚战争(1999-2003)的和平活动而知名。2011年10月7日,古博薇、埃伦·约翰逊·瑟利夫與塔瓦库·卡曼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因「她們以非暴力鬥爭方式來維護女性安全以及女性能充分參與和平建立的權利」。2011年12月10日,三人在挪威奥斯陆被授予该奖。.

新!!: 刘晓波和莱伊曼·古博薇 · 查看更多 »

莉戈貝塔·曼楚·圖姆

#重定向 里戈韦塔·门楚.

新!!: 刘晓波和莉戈貝塔·曼楚·圖姆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刘晓波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選舉

選舉是一種正式的決策過程,由人們投票選出某個職位的出任人選、或適用於整個組織的過程。因此,选举的性质有别于其他选择方法,如比赛筛选、随机决定或市场决定。选举通常被定义为被管治者意愿的一种正式表达方式,这些表达的意愿会集合并转化为一种集体决策,用来决定谁可以管治,包括谁可以继续执政、谁应该下台、和谁应该取而代之。雖然沒有一套關於選舉之單一普世之國際標準,但確已形成一些共識,包括通過舉行自由、平等且定期之選舉來保證成人之普選權,不記名投票且免於脅迫之原則,一人一票之原則。選舉是一種民主過程,合資格選民擁有投票及選擇的權利,稱為選舉權。 奉行代议民主制的國家或地區,會通過選舉選出議會成員、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如總統、總理、首相)等,也會以此選出地方政府的行政官員。依照功能的不同,代議民主制的選舉可分為國政選舉、地方選舉等兩大種類,前者指國家元首、國會議員等全國或中央政府層級的選舉,後者則指地方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的選舉。 除此之外,選舉也被广泛应用于許多私人組織或商業机构,由民间团体、學校以至公司,也会采用选举作为制定人事决策的手段。選舉是人民行使政治權力的重要方式,但如果投票難以操作、或者投票結果對國家或所屬團體之治理方式無法產生影響,那麽對民眾而言,選舉也就沒有多大意義。.

新!!: 刘晓波和選舉 · 查看更多 »

遼寧省錦州監獄

遼寧省錦州監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的一所省屬監獄,隶属于辽宁省监狱管理局,是遼寧省最大的監獄之一。該監獄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太和区南山-里-86号,主要關押刑期在10年以上的犯人。.

新!!: 刘晓波和遼寧省錦州監獄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新!!: 刘晓波和联合国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简称为“人权高专办”)(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缩写为OHCHR)是联合国的下属机构之一,其目的和宗旨是保护和保障世界各国人权,总部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威尔逊宫,有500多名职员。 1993年,联合国大会确立《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Vienna Declaration and Programme of Action),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建立。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权限根据:《联合国宪章》第1、13、55章,《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第2部第17、18项,及1993年12月20日的联合国大会决议第48、141条。.

新!!: 刘晓波和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刘晓波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奉明治天皇之谕而建。該神社供奉自明治維新时代以來為日本战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抗日戰爭(1931-1945)及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陣亡的日军官兵、朝鮮籍日本兵及三萬名台灣高砂義勇隊等日本兵。靖國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一直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是國家神道的象徵。在二戰後,遵循戰後憲法政教分離原則,改組為宗教法人。 自明治天皇開始,靖國神社成為日本天皇唯一鞠躬的对象。1978年之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14名日本甲級戰犯入祠靖國神社引起爭議,此後天皇便未參拜此神社。 事實上靖國神社並沒有設置靈位,只有名冊,一律平等。例如甲級戰犯的靈位和骨灰另安置於殉國七士廟中。.

新!!: 刘晓波和靖国神社 · 查看更多 »

袁伟时

袁伟时( ),广东兴宁人,中国历史学家,中山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國近代史。 袁伟时1947年考進廣州南海中學念高中,1950年考進中山大學經濟系,至1957年在復旦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班畢業後回中山大學工作。1970年代起年在該校哲學系教中國哲學史至退休。曾任中山大学中山学院院长。.

新!!: 刘晓波和袁伟时 · 查看更多 »

袁红冰

袁紅冰(),原名袁紅兵,中國自由派法學家、作家、持不同政見者、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發起人、《自由聖火》網站總編輯。袁紅冰是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漢人,文化大革命期間報考北京大學法律系,後任教於北京大學法學系,並擔任法律系訴訟法教研室主任。.

新!!: 刘晓波和袁红冰 · 查看更多 »

西藏

#重定向 西藏自治区.

新!!: 刘晓波和西藏 · 查看更多 »

西方世界

西方世界(Western World),也称西洋、西方国家、西方文化区,旧称泰西,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时间有不同定义。这些国家文化與文字皆是一脉相承。 西方的概念根源於希臘文明、羅馬帝國及後來的基督教,經由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時代及通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擴張形成當今西方世界。冷战時期,西方的觀點確立於深受基督教文化及自由主義思想影響,反對共產主義的资本主義國家,形成反共陣營,有別於政治經濟方面不同的共產主義國家。 這個詞原本字面意思是一個地理概念,15世紀以來西歐人相對於將看到的西亚、南亚與东亚當作東方。在當代文化含義裡,這句西方世界除包括歐洲也包括歐洲殖民時期源自大量歐洲的祖先人口移民至美洲及大洋洲的國家。 西方世界也是古代中国人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地理概念,现代用法则与“西方世界”同义,明朝初期以婆罗洲島中间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新!!: 刘晓波和西方世界 · 查看更多 »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Hong Kong Alliance in Support of Patriotic Democratic Movements of China),簡稱支聯會或港支聯, 是香港的泛民主派政治組織,於1989年5月21日在香港支持當時中國民主運動的「百萬人愛國民主大遊行」中成立。.

新!!: 刘晓波和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縮寫:HKIA,),亦稱赤鱲角機場(Chek Lap Kok Airport),是香港現時唯一的民航機場,位於新界大嶼山赤鱲角(赤鱲角地段第1號),佔地1,255公頃(是香港最大面積的單一地段,其次為愉景灣的649公頃及中文大學的134公頃),1998年7月6日啟用,設有兩條跑道及182個停機位,並在2016年8月開始擴建第三條跑道。此機場由香港機場管理局管理,並為國泰航空、國泰港龍航空、香港航空、香港快運航空、香港貨運航空及香港華民航空的樞紐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被Skytrax評為五星級機場,於2001年至2012年一直躋身三甲,其中八度被評為「全球最佳機場」。此外,香港國際機場於2006年至2008年及2010年4度被知名商務旅遊雜誌《商旅》評為中國最佳機場,於2012年的《》旅遊大獎選舉中,連續10屆獲選為最佳,並且在每年客運量逾4,000萬人次的機場類別中,獲國際機場協會推選為全球最佳。 香港國際機場連接全球約220個航點,超過100家航空公司在此營運,每天提供逾1100班航班。2010年起,其貨運流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1位,客運流量則排名世界第8位。2017年,總客運量達7,280萬人次,總航空貨運量共493.8萬噸。.

新!!: 刘晓波和香港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週年紀念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所統籌的一連串為慶祝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二十週年的紀念活動。.

新!!: 刘晓波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新!!: 刘晓波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有線電視

香港有線電視(前稱九倉有線電視,Wharf Cable Television),是一間香港的收費電視。於1993年10月31日啟播,是由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Hong Kong Cable Television Limited)營運,獲得香港政府批准約達12年的專營權(其後獲批延續12年)。 有線電視播放的電視頻道現達134條,曾為全港電視台之冠,然而這個紀錄於2006年5月10日在now寬頻電視和無綫網絡電視的合作下打破。現在有線電視擁有多條自製24小時播放的頻道,提供新聞、娛樂和體育節目。 現時有線電視的主打頻道均以香港粵語播放,包括有線第1台、有線新聞台、有線重點新聞台、有線財經資訊台、有線兒童台、有線娛樂台、有線劇集台、有線18台、有線電影一台、有線經典電影台、有線HMC、有線Cine P.、有線體育台、有線體育2台、有線Sports Plus、有線球彩台、有線賠率台。另有多條外購的娛樂、紀實、體育、國際新聞頻道等等,使用國語及英語等語言播放。 有線電視最高峰時曾有100萬用戶,現時客戶人數達90多萬用戶(2017年),按年再跌5.08%,相對now寬頻電視,有缐電視用戶人數明顯下降。.

新!!: 刘晓波和香港有線電視 · 查看更多 »

香港教育大學涼薄大字報事件

香港教育大學涼薄大字報事件是香港教育大學的民主牆於2017年9月先後出現奚落香港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及冒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和其妻子劉霞的大字報,並因為教大校方洩露閉路電視截圖及教大學生會的反應而成為備受香港社會各界關注的事件。由於大字報的語句被指涼薄歹毒,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均開腔譴責並發出聲明,有立法會議員及中小學校長發起聯署表達不滿,並有多個建制派團體到教育大學在大埔的校園示威抗議,教大學生會則認為學生有權表達並批評校方以閉路電視錄像追查造成「白色恐怖」。另一方面,香港教育大學洩漏的閉路電視截圖廣泛流傳及被傳媒刊登後,被指是侵犯私隱,教大學生會對校方表達強烈不滿並要求校方道歉,私隱專員公署調查後認為教大校方需要為截圖的洩露負上最大責任。香港教育大學在事件發生三個月後證實張貼譏諷蔡若蓮喪子大字報的人士均為教大校內學生。.

新!!: 刘晓波和香港教育大學涼薄大字報事件 · 查看更多 »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一種基本人權,指一國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van Mill, Davi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2 Edition), Edward N. Zalta(ed.)。它通常被理解為充分表達意見的自由,當中包括以任何方式尋找、接收及發放傳遞資訊或者思想的行為。言論自由的權利在任何國家通常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發表誹謗中傷、猥褻、威脅傷人、煽動仇恨或者侵犯版權等言論或者資訊的一系列涉嫌侵犯他人人权的行為都被禁止,而表達意見時也需要注意時間、地點和禮儀。 一些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的国家政权对言论自由的限制程度甚至逾越了人权法案的红线。 《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及《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明言保障言論自由的權利,確認言論自由的基石重要性,也一方面突顯其脆弱需受保障的面向。《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國際人權法》中亦確認言論自由為一項人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指“人人有權在不受干涉下持有意見及主張”及“每個人都有權利自由發表主張和意見,此項權利包括尋找,接收和傳遞資訊和思想的自由,而不分任何媒介和國界。”第19條亦指出,這些權利附有特別責任及義務,行使時必須尊重他人權利或名譽,確保國家安全及公共秩序不受影響。.

新!!: 刘晓波和言論自由 · 查看更多 »

马丁·路德·金

小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是一位美國牧師、社會運動者、人權主義者和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領袖,也是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主張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法爭取非裔美國人的基本權利,而成為的象徵。 馬丁·路德·金出生時名為麥可·金(Michael King),他的父親為了紀念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而將他改名為小馬丁·路德·金。身為一位浸信會牧師,金在他職業生涯早期就已開始投入民權運動,曾領導1955年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並在1957年協助建立(SCLC)。擔任SCLC首任主席期間,金曾在1962年於喬治亞州奧爾巴尼發起反種族隔離抗爭,但失敗。不過,他在阿拉巴馬州伯明罕組織的非暴力抗議行動則成為全美新聞焦點,與粗暴的警方恰成對比。1963年,金發起「向華盛頓進軍」行動,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我有一個夢》演講,成為美國歷史上最負名望的演說家。金的左派激進思想使他成為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監控對象之一,後者懷疑金可能與共產主義有關。聯邦調查局曾查出金恩的婚外情記錄,並向美國政府汇報,然後再向金寄出匿名信,意圖以此逼他自殺。 1964年10月14日,諾貝爾委員會因小馬丁·路德·金長期以非暴力方法追求種族平等理想而授予他諾貝爾和平獎。1965年,他與SCLC共同組織「」行動;隔年又將民權運動往北擴散至芝加哥。在他生命最後幾年,除了民權運動,金也關注和越南戰爭,發表《》演講說明他對越戰的立場轉變。金以曾規劃全美性質的佔領華盛頓特區行動,是為「」。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遭人暗殺,地點是田納西州孟斐斯一家汽車旅館。金遇刺後,。之後,詹姆斯·厄爾·雷遭到逮捕,被指為殺害金的兇手;根據他的辯詞,他是與政府特工一同策劃或犯案的,直到暗殺案後20年仍如此堅稱。1999年7月召開的民事審判庭上,餐廳老闆被指為金遇刺案的共犯。 金過世後,1977年,美國前總統傑拉爾德·福特向他追贈總統自由勳章;2004年,美國國會決議向金追贈國會-金-質獎章,兩者都是美國平民最高榮譽。1986年,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被定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是之一。另有。2011年,位在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上的正式開放給公眾參觀。.

新!!: 刘晓波和马丁·路德·金 · 查看更多 »

马朝旭

朝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外交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国际经济学博士。1987年参加工作,外交部第24位新闻发言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澳大利亚联邦特命全权大使 ,新华网。、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现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新!!: 刘晓波和马朝旭 · 查看更多 »

評論家

評論員,又稱評論家、批評家、名嘴(英語:Commentator, Critic),是意見領袖,對主題事物作出评述性舆论,且其評論內容被大眾選擇的人。評論家自古以来便存在,现代社会更发展出职业的“评论员”。现代职业評論員(或評論家)可分為文學評論員、時事評論員、政治評論員、藝術評論家等等多種。.

新!!: 刘晓波和評論家 · 查看更多 »

高新

新(),文革时在甘肃省永昌县下乡插队。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畢業後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1989年參與六四事件,為天安門廣場四君子之一。1989年旅居美國,2012年成为美国公民。已婚,育有一女一子。現為研究中共高层人事问题,并不积极地从事政治活动。.

新!!: 刘晓波和高新 · 查看更多 »

高智晟

智晟(),已被失蹤,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生於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芦镇小石板桥村的窑洞,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於1996年起執業即長期替弱势群体维权,曾經代理多宗民众维权案件控告地方政府,獲中國司法部選為「中國十佳律師」,被譽為「中國良心」,美聯社指其為「中国维权律师界的领军人物」廣受尊敬,被滕彪等中國法律界人士稱為「中国维权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全民维权意识觉醒的引领人」因此遭受當局最嚴厲的迫害。 他為當局眼中的敏感個案辯護,包括法輪功修煉者、地下基督教徒以及與官員發生糾紛的底層農民和私營企業家。尤其自2004年底開始多次上書中国政府高层,要求改變對法輪功等群體的非法處理手段,並參與對法輪功學員器官遭當局活摘指控的調查,前加拿大亚太司司长大衛·喬高形容他是曼德拉和甘地的結合體,是「地球上最勇敢的律师之一」。三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但高的名字,在中國的搜索引擎、微博,卻是無法搜索到的"敏感詞"。2005年11月,高智晟成为基督徒並與妻子公開宣佈退出共產黨。 高智晟曾多次被中國共產黨、610辦公室以黑社会手段骚扰、「難以言表的酷刑」迫害 ,2007年4月14日,大紀元時報。2006年8月遭吊銷執照、秘密綁架並遭約4個月酷刑,北京法院2006年12月22日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高智晟律师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但在緩刑期間就多次遭秘密綁架、酷刑,2007年發表〈致美國國會公開信〉描述中國人權實況、呼籲美國抵制2008年北京奧運,不久後遭持續酷刑近兩個月。2009年2月更与外界失联近兩年,在國際壓力下2010年4月一度現身北京接受美联社采访, 后再度与外界失联20個月,美聯社因此披露高又受到長期、更嚴重的非人道酷刑。聯合國、美國國務院、英國政府、歐盟、人權觀察等多國政府及國際組織長期聲援並持續要求中共當局無條件釋放高智晟。 周永康2014年7月落馬後,高同年8月7日三年冤獄屆滿,高雖如外界呼籲如期釋放,但身心狀況極差,BBC引述人權組織說法「高在監獄被完全摧毀」,精神、肉體都受嚴重酷刑,且被剝奪與人交流的權利,記憶、語言功能嚴重衰退。此外,高仍受到嚴密的監控,並未獲真自由。 高智晟曾說「今天我要是敗了,就再沒人會相信天理了!所以掌握天理的人祂不會袖手旁觀!所以神在和我們並肩作戰!」2006年出版《》。王丹贊高為"中國英雄"。胡佳說:“高智晟愿意帮助那些在中国社会遭遇广泛迫害的人,那些其他人不敢走近的人"。美聯社引述美國學者孔傑榮讚譽高「是一位伟大的和备受尊重的律师,他通过捍卫许多人和许多事业的权利,勇敢的寻求给官方宣称的中国"法治"赋予意义。他在国内外巨大数量的支持者将热切的希望知道他的命运。」英國《电讯报》則指,高智晟的魅力使得他被共产党認為是一个特别的威胁。法廣發表《釘在十字架上的高智晟》呼籲關注。 2016年出版秘密寫作的書籍《2017年,起來中國》,紀錄了中共對他的綁架、囚禁、酷刑,並見證到了神對他的啟示,預言中國共產黨敗亡,並就建設民主現代中國提出看法。2014年出獄後被當局持續軟禁,2017年8月被當局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新!!: 刘晓波和高智晟 · 查看更多 »

魏京生

魏京生(),生於中國北京,祖籍安徽金寨,中国持不同政见者(或異議人士),1996年萨哈罗夫奖得主。曾在北京西单民主墙贴大字报《第五個現代化》宣扬民主,后以反革命罪与阴谋颠覆政府罪被判刑,並流亡美國。1993年,与纳尔逊·曼德拉分享美国格莱斯曼基金基金会国际活动家奖,1994年获瑞典奥洛夫·帕尔梅纪念奖,1994年获美国罗伯特·肯尼迪人权奖,1996年获欧洲议会萨哈罗夫奖,1998年获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民主奖。王丹等民运人士称呼他为“民主斗士”、中国民主运动的象征。累计坐牢时间超过18年。现任中国民主运动海外联席会议主席和魏京生基金会主席。.

新!!: 刘晓波和魏京生 · 查看更多 »

魯德成

鲁德成,“天安门三君子”之一,中国政治犯。 1989年5月23日下午2时,魯德成、喻东岳和余志坚对北京市天安门所悬挂的巨幅毛泽东画像投掷颜料。 魯德成被判16年有期徒刑,由於長年的監禁使得其妻子與其離婚。由於教育水準較低,中國共產黨認為他是三人中唯一可以改過的人。魯德成在1998年獲得假釋出獄後仍然持續遭到中國政府的騷擾,不過他也嘗試與曾經參與抗議行動的學生有所聯繫。 2004年11月,他逃到泰国并在那里申请难民身份。可是一个月后泰国警察以非法入境的罪名将他逮捕。他本人表示,中国大使馆在此期间曾派人恐吓“送他回中国”。2006年,在各界的努力下,魯德成抵达加拿大。.

新!!: 刘晓波和魯德成 · 查看更多 »

让-克洛德·容克

让-克洛德·容克(法语:Jean-Claude Juncker,)現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曾于1995-2013年任卢森堡首相。.

新!!: 刘晓波和让-克洛德·容克 · 查看更多 »

讲师

在许多大学里,讲师是一个学术等级,但它的含义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它指的是一名全职或兼职的学术专家,通常也可能进行研究。 Category:学者 Category:教育人物.

新!!: 刘晓波和讲师 · 查看更多 »

许志永

许志永,中国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公盟创始人之一,新公民运动的主要创始人和标志性人物,中国著名青年法学家、宪政学者和公民维权的领军人物。北京市海淀区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倡导公民以非暴力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中共当局给予国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要求官员公布财产,并惩治腐败。2014年1月26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为名,判处许志永有期徒刑四年。4月1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许志永的上诉,维持原判。.

新!!: 刘晓波和许志永 · 查看更多 »

访问学者

#重定向 訪問學者.

新!!: 刘晓波和访问学者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奖

诺贝爾奖(Nobelpriset,Nobelprisen),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於1901年開始頒發的奖项。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经济学奖于1968由瑞典中央银行增设,全称“瑞典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通称“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普遍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新!!: 刘晓波和诺贝尔奖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和平奖

諾貝爾和平獎(Nobels fredspris),是由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於1895年所創立的諾貝爾獎中之一,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選出得主,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頒發。與其他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頒發四個獎項不同,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是在挪威首都奥斯陸舉行,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頒獎,挪威國王監禮。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則是由五位評審委員組成,成員由挪威議會任命。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的宗旨是表彰「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不过该奖项也可以授予符合获奖条件的机构与组织。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於1901年舉行,得主是瓊·亨利·杜南與弗雷德里克·帕西。 和平獎的得主可以獲得一枚勳章、一張獎狀及一筆獎金。1901年,瓊·亨利·杜南與弗雷德里克·帕西共同獲得了150,782瑞典克朗的獎金,直到2008年頒發給芬蘭人馬爾蒂·阿赫蒂薩里時,獎金調整為1000萬克朗(略多於100萬歐元或140萬美元)。 各界對諾貝爾和平獎一直有爭議。詳見以下得主主條目“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列表”以及大事記。.

新!!: 刘晓波和诺贝尔和平奖 · 查看更多 »

谭嗣同

譚嗣同(),字復生,号壮飞,湖南长沙浏阳人,出身世家,與陳三立、譚延闓並稱「湖湘三公子」。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維新四公子之一。.

新!!: 刘晓波和谭嗣同 · 查看更多 »

鲍彤

鲍彤( ),祖籍浙江海宁,在上海长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宣传理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委员。曾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赵紫阳总理政治秘书、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共十三大文件起草小组组长、赵紫阳总书记政治秘书等职务。 鲍彤在1989年六四事件中反对当局用武力镇压民主运动,支持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的思路,但赵紫阳的方针不被当时的实际最高领导人邓小平接受,最终以武力收场。鲍彤也成为当局当时逮捕的中共最高级别官员。.

新!!: 刘晓波和鲍彤 · 查看更多 »

貝蒂·威廉斯

貝蒂·威廉斯(Betty Williams,)曾因与梅里德·科里根一起创立和平人社团而於1977年獲得1976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该组织致力于和平解决北爱尔兰问题。现任全球儿童基金会及世界儿童慈善中心主席。同时,她还是华盛顿亚洲民主协会主席、新东南大学客座教授。2006年,她与多人发起了诺贝尔妇女倡议。 Category: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Category:女性諾貝爾獎獲得者 Category: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 Category:北愛爾蘭諾貝爾獎獲得者 Category:和平主義者 Category:北愛爾蘭女性政治人物 Category:北愛爾蘭天主教徒 Category:贝尔法斯特人.

新!!: 刘晓波和貝蒂·威廉斯 · 查看更多 »

資產階級自由化

資產階級自由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政治名稱,指反对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实行类似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的思想或行为。中国共产党认为在六四事件中学生所争取的为民主自由的实质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与共产主义或无产阶级的利益无法相容,因此这种思想被称为“资产阶级”的自由化。中共的“四项基本原则”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理论和执行上必须反对“自由化”。.

新!!: 刘晓波和資產階級自由化 · 查看更多 »

贝拉克·奥巴马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I,),是美國政治人物,从2009年至2017年任第44任美國總統。他是首位美国非裔总统。2005年至2008年代表伊利诺伊州担任美國聯邦參議員,从1997年至2004年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奥巴马出生於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他在夏威夷长大,但童年时期也在华盛顿州和印度尼西亚分别生活了一年和四年。在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他在芝加哥做一名社区活动组织者。1988年奥巴马进入了哈佛法学院,在那成为了哈佛法律评论的第一名非裔总编辑。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民权律师,并从1997年至2004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宪制性法律教授。1997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并担任职务直至2004年参选联邦参议员。同年因意想不到的参议员初选胜利,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和以绝对优势胜出参议员选举,成为全美知名的政治人物。2007年2月10日,他正式宣佈参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同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並在联邦选举中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約翰·麥凱恩获得了胜利。2009年10月9日,获頒诺贝尔和平奖。 2017年1月,奧巴馬以60%的民意支持率结束任期。現定居华盛顿特区。.

新!!: 刘晓波和贝拉克·奥巴马 · 查看更多 »

路透社

路透通讯社(Reuters),简称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路透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並向來以迅速、準確享譽國際。另一方面,路透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價和外幣匯率,讓交易員可以分析金融數據和管理交易風險;同時路透的系統讓客戶可以經由網際網路完成買賣,取代電話或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買賣大廳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電子交易服務串連了金融社群。 路透的服務分為四個部份:買賣與交易、研究與資產管理、企業和媒體,其中超過90%的收入來自金融服務業務:對股票、外幣匯率、以及債券等資訊的分析、處理、發送,以及相關產品的開發。 路透社总部位于英国,是加拿大汤姆森集团控股的新闻服务和金融市场数据供应商,该集团业务包括全球各地的报纸、广播。而新闻报道的收入占不到10%。它的主要业务是提供金融市场信息和交易的产品。这些措施包括市场数据,如股票价格和货币汇率,研究和分析,以及交易系统,使经销商购买和出售这些资产作为货币和股票在电脑屏幕上而不是通过电话或在交易大厅一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在其他方面的服务,最值得注意的是分析的40000家公司债务债权,竞争者包括彭博新聞社和道琼斯通讯社。.

新!!: 刘晓波和路透社 · 查看更多 »

軟禁

軟禁指的是用非暴力手段,合法或非法地把某人的活動範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中,在任何時間均受到監視,需要獲得批准才能出外。且未經批准的人不得與軟禁者有所接觸及連繫。與監獄比較,軟禁的情況比監獄稍微自由。有些被軟禁者的通訊(如電話、網際網路等)會受到限制甚至是被切斷。 以科技的方法限制被軟禁者的活動範圍時,通常會在該人手臂或腳上安裝俗稱「電子腳鐐」的電子感應器,無法除下。如果被禁者距離指定範圍太遠或試圖破壞感應器,系統會作出記錄,並通知執法機關。.

新!!: 刘晓波和軟禁 · 查看更多 »

黄菊

菊(),原名黄德钰,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魏塘镇,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电机制造专业毕业,工程师。196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去世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黄菊长期在上海工作。1987年被作为上海市市长候选人而推荐为中共中央委员候选人,而中共中央决定由朱镕基出任上海市市长。1991年黄菊接替晋升副总理的朱镕基出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1994年晋升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并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长期执掌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市的大权。2002年,黄菊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03年起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黄菊在媒体面前语调和缓,露面不多。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国际场合是在2005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会上。 2007年6月2日2时03分,黄菊于任内病逝,享年69岁,成为继1992年李先念在全国政协主席任内病逝后又一位在任期内去世的最高级别领导人,被中共官方评价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新!!: 刘晓波和黄菊 · 查看更多 »

辽宁省

辽宁省,简称辽,舊稱奉天省,中國的一个省,省會位于沈阳市。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辽宁省的位置是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东南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隔江相望,南临黄海和渤海。辽宁在自古以來便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关外的軍事要隘,也是將东北地区聯繫内蒙古通向歐亞國家為交通上所必經之要道。.

新!!: 刘晓波和辽宁省 · 查看更多 »

胡平 (作家)

胡平(),生于中国北京,现居美国纽约,《北京之春》杂志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持不同政见者。 胡平七岁随母亲到四川成都。1966年高中毕业,适逢文革,参加文革两年半,曾自办小报转载遇罗克文章;1969年下乡于渡口市(现名攀枝花)郊区插队五年。1973年底返回成都,又当了五年临时工。1978年秋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主修西方哲学史,获哲学硕士学位。 1979年投入西单民主墙运动,于民间刊物《沃土》上发表《论言论自由》长文。1980年参加地方人大代表选举,当选为北京大学海淀区人大代表。他毕业后两年未分配工作,1983年分到北京出版社,1985年转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1987年1月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1988—1991年当选中国民主团结联盟主席,先後在《中国之春》和《北京之春》杂志主持笔政。2015年現任《北京之春》榮譽主編,中国人权执行理事,独立中文作家笔会荣誉理事。.

新!!: 刘晓波和胡平 (作家) · 查看更多 »

胡佳 (社會活動家)

胡佳(),原名胡嘉,网名freeborn,祖籍安徽芜湖。中国社会活动家,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多年来从事多项社会运动,包括环保事业、抗击艾滋病和争取民主人权等,並勇於以行動聲援、營救民間異議人士包括高智晟、劉曉波,中國作家趙昕譽之「金子般純粹的胡佳」,2005年公開宣布退出中国共产黨党組織少先隊。2008年,胡佳因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同年,他获得欧洲议会颁发的萨哈罗夫人權奖以表彰他在中國人權方面奮鬥的贡献,並連續多年獲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被視為獲獎熱門人選。亞洲週刊2008年分析,中國已出現「胡佳現象」,稱胡佳開創了「中國維權最新模式」。 胡佳在2014年公開倡議,為中國大陸的維權人士建立維基百科條目,讓國際社會認識了解被指控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人士,特別是不為外界所認識的行動者;胡佳自己建立了曹順利條目。 2014年7月16日,他在北京市朝陽區拒捕而受傷,上颌骨骨折。.

新!!: 刘晓波和胡佳 (社會活動家) · 查看更多 »

胡绩伟

胡绩伟(原名胡德恕,),生於中國四川省威远县,当代中国争取新闻自由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他提出《人民日報》是“人民的報紙”,並主張「人民性高於黨性」。其夫人是他的堂姐胡一哉。.

新!!: 刘晓波和胡绩伟 · 查看更多 »

胡錦濤

#重定向 胡锦涛.

新!!: 刘晓波和胡錦濤 · 查看更多 »

胡锦涛

胡锦涛() ,祖籍安徽绩溪,出生于江苏省泰縣(今属泰州市),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最高领导人,是2002年至2012年间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人,第十四届至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和十五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胡锦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被称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2003年至2013年期间,胡锦涛还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务,还兼任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与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1993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过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新!!: 刘晓波和胡锦涛 · 查看更多 »

胡耀邦

胡耀邦(),字国光,祖籍中国江西高安市華林山鎮胡氏古村,生於湖南浏阳西岭镇中和乡苍坊村,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党总支书记,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第三纵队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共青团书记、第一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此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等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81年6月至1982年9月担任中共中央主席,1982年9月至1987年1月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改革开放早期平反冤假错案和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具体执行者,1987年被指责反对“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而被迫辞职。1989年胡耀邦的去世直接引起大量的民众怀念与抗议运动,运动的加剧最终导致六四事件。.

新!!: 刘晓波和胡耀邦 · 查看更多 »

胡耀邦下台

胡耀邦下台,是一件影响中国大陆进程的政治事件。是指1987年1月,掌权的中共元老对时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的一次政治行动,并迫使胡耀邦辞职下野。 由于胡耀邦深入民心的改革作风,以及整个下野程序存在的瑕疵,使得史学界对此颇为争议。而此事也为两年后的后续胡耀邦去世、六四事件埋下伏笔。.

新!!: 刘晓波和胡耀邦下台 · 查看更多 »

胡耀邦之死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他的死是六四事件的导火线。1989年春节,胡耀邦离京去湖南休假,因感冒致使心脏病发作。后经抢救病情稳定,之后转移到广西休息。3月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耀邦参加全国人大会议返回北京,再次出现在公众场合的胡耀邦明显消瘦。4月8日早上约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前夕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正讨论《中共中央关於教育问题的决定》的文稿。胡突然心脏病发作,举手请假,赵紫阳让胡耀邦先稳住身体,并立即叫中共中央办公厅马上找医生。当时出席会议的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拿出两粒硝酸甘油,但没有采用(一说使用了)。不久,北京医院内科主任钱贻简和王敏清陆续赶到,并判断是心肌梗塞。下午2时,将胡耀邦送至北京医院,情况虽没度过危险期,但一直稳定。4月15日,胡耀邦在大解时,因用力致使左胸部血管大面积破裂,导致大面积心肌梗塞;於早上7时53分逝世。 胡耀邦去世后,由于他曾经担任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的职务,治丧规格按照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规格进行,实际规格比担任过国家元首的叶剑英还要高。4月22日,胡耀邦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杨尚昆主持追悼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致悼词,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界人士、干部群众数千人出席。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的讣告称: 在天安门广场至八宝山的道路上,默哀的群众挤满两旁。他的猝逝在学生中形成了强烈的回声,并且成为首都民众聚集的最初动力。各大学校园陆续出现赞扬胡耀邦的海报,并呼吁中共中央重审胡耀邦观点。数日后,这些呼声扩大到新闻自由丶民主制度以及官员腐败问题等。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附近出现小规模的自发性集会,悼念胡耀邦。而在北京主要高校校园内出现形形色色的大字报,借悼念胡批判1987年令胡耀邦下台的「老人政治」。基於对胡耀邦遭遇的同情和其开放清廉形象的尊崇,加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引发的官倒与贪污情况严重的不满,使当时的青年学生纷纷出来悼念胡耀邦,以至引发後来的学生与民间联合运动,并最终导致六四事件发生。 根据胡耀邦之妻李昭向中共中央提出的要求,1990年12月15日,胡耀邦的骨灰运离北京,归葬于他生前亲手创建的江西共青城。在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温家宝陪护下,长子胡德平敬捧父亲的骨灰安葬于富华山陵园。.

新!!: 刘晓波和胡耀邦之死 · 查看更多 »

胡温体制

胡温体制是某些媒体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代政治体制稱呼。由於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领导人主體,因此稱為胡溫體制,最早見於中國媒體的報導。初期亦有媒体将此二人上台施政而称为“胡温新政”;因其执政期内讲“和谐社会”、“维稳”、“不折腾”、“五不搞”,在不做改革下總體保持了中國經濟的快速上升,而反对者批評一些重大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回避或应对不力,给外界以十年不作为、击鼓传花的印象。 江澤民等人在中共十六大上退出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讓位給由新任總書記胡錦濤率領年輕的「第四代」領導集體。不过,江澤民依然在發揮影響力。胡錦濤是第一個1949年立國後加入的共產黨最高領導人。胡錦濤在1992年49歲時就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和中共中央書記處,是所有委員中最年輕的。新一屆的領導人被賦予高度期望,無論是國內國外,大多數媒體都期望,「胡溫體制」會把中國大陸帶入一個新的階段。國外的媒體更關注新政府在政治改革方面的舉措,而中國大陸的媒體則更關心新領導層的親民形象。西方人和海外民主人士初期对胡温抱有期待,认为他们会推进中国大陆的政治体制改革,他们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初期赢得了一些支持。政府宣传将工作重心和政府职能由经济建设逐渐转移到维持社会稳定上。.

新!!: 刘晓波和胡温体制 · 查看更多 »

胆红素

胆红素(英文:Bilirubin)是胆色素的一种,是人類胆汁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它是体内血紅素的主要代谢产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但也有抗氧化剂功能,可以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新!!: 刘晓波和胆红素 · 查看更多 »

蘭希·佩洛西

蘭希·佩洛西(全名Nancy Patricia D'Alesandro Pelosi,南希·帕特里夏·达历山德罗·佩洛西,),美國政治人物,現任美國眾議院少數黨領袖,第60任美國眾議院議長。.

新!!: 刘晓波和蘭希·佩洛西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世界(العالم العربي)是指分布于西亚和北非,主要以阿拉伯语作為主要語言的国家。從西邊的毛里塔尼亞延伸至東邊的阿曼,橫跨非洲北部與亞洲西部,總共包括22個國家。其人口總和約為3億5800萬人,生產量多於1兆6000億美元,經濟上以每年5%增長。阿拉伯世界的生產量佔穆斯林世界總生產量的40%。.

新!!: 刘晓波和阿拉伯世界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集團旗下的繁體中文報紙,有以下兩個版本:.

新!!: 刘晓波和蘋果日報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香港)

《蘋果日報》(Apple Daily,)為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繁體中文報紙,由大股東黎智英所創立,香港暢銷中文報章之一。 政治立場方面,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大部份香港傳媒基於自身利益而自我審查,淡化涉及中國共產黨的負面消息,而《蘋果日報》是少數仍然會大力批評中國政府、香港政府及建制派的報章,因而一直受到中國大陸封禁。2003年5月2日,壹傳媒進入台灣市場,發行了《蘋果日報》台灣版。2012年11月,壹傳媒大股東黎智英計劃將在台灣的所有業務出售予辜仲諒,然该計劃在2013年3月取消,改為深耕台灣。.

新!!: 刘晓波和蘋果日報 (香港) · 查看更多 »

赫尔曼·凯斯滕奖

赫尔曼·凯斯滕奖(Hermann-Kesten-Medaille)由德国笔会设立于1985年,以作家赫尔曼·凯斯腾的名字命名,奖金额为1万欧元。.

新!!: 刘晓波和赫尔曼·凯斯滕奖 · 查看更多 »

赵紫阳

趙紫陽,原名趙修業,中國河南省滑縣人,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之一。1980年代先後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被視為黨內改革派主要領袖。六四事件后被中共保守派以“分裂党和國家,支持動亂分子”(支持改革的学生及开明派领导)为由排挤下台,在江澤民和胡锦涛當政下被軟禁16年后過世。 赵紫阳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滑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共豫北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中共冀鲁豫边区地委书记,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桐柏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南阳地委书记兼南阳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副書記,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處書記、第二書記、第一書記。文化大革命时期遭迫害,此后担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書記、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曾經流傳「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的說法。 赵紫阳于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先后擔任國務院總理和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成員。在任期間,他参与启动和领导的改革运动为中国大陆从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全球性的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除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外,他還积极提出并设计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打擊贪污腐败,推進改革開放的深化,曾一度被認為是鄧小平的接班人。1989年的六四事件中,趙紫陽因同情學生和反對武力鎮壓,而招致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和李鹏等人的不满,被免去黨內外一切职务,最終在軟禁中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16年,於2005年逝世。 由于赵紫阳在六四事件中的立场与态度,以及他在事后面对党内保守势力声讨时坚持己见为自己辩护,中共官方对其的评价直至其逝世仍然以加诸在他身上的“六四错误”为重点。而他大刀阔斧推进经济改革的作为、主张建立现代化政治体制的观点、响应社会各界民主诉求和反对武力镇压学生的言行以及至死不屈服于外加其罪的品格,获得了中共党内开明人士(如前人大委员长万里、前副总理田纪云等人)和海内外认同普世价值的团体或个人的广泛支持与赞誉,是现代中國民主運動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也是中共历史上少有的特立独行的领袖人物之一。赵紫阳於改革开放时期擔任總理的貢獻及經濟決策,当时被世人称为「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亦有人認為他才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而非鄧小平。.

新!!: 刘晓波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開普敦

開普敦(英语:Cape Town;南非荷蘭語:Kaapstad /ˈkɑːpstɑt/;科萨语:iKapa)是南非人口排名第二大城市,也是開普敦都會城區組成部分、西開普省省会,開普敦為南非立法首都,因此國會及很多政府部門亦座落於該市。開普敦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聞名,知名的地標有被譽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匯點好望角。因其美麗的自然及地理環境,開普敦被稱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亦成為南非其中一處旅遊勝地。 開普敦最初環繞碼頭發展,因為由荷兰開往東非、印度和亚洲的商船都會路經此地作補給,久而久之便成為欧洲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第一個長期聚居點。其後歐洲人亦建立了他們的第一所軍事基地好望堡,亦即good hope castle,在約翰內斯堡的建立及在德兰士瓦發現大量的黃金和鑽石之前,開普敦是非洲南部最大的城市。 開普敦擁有南非第二繁忙的機場开普敦国际机场,是世界旅客到南非的主要渠道之一。 根據2007年南非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開普敦共有350多萬人口。陸地面積為2,499平方公里,相對其他南非城市來說面積較大,人口密度較小(1,158/平方公里)。.

新!!: 刘晓波和開普敦 · 查看更多 »

藏人行政中央

藏人行政中央(བཙན་བྱོལ་བོད་གཞུང་།),常稱西藏流亡政府(),將自身表述為合法代表西藏與藏族的政府,但現今尚未被任何主權國家所承認。同时也未被联合国承认。原名為博雄甘丹頗章確勒郎傑(;意為“西藏喜樂宮勝十方政府”),後透過西藏流亡议会通過更改名稱,也称“西藏人民议会”。 1959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由中國西藏逃亡至印度,1960年建立西藏流亡議會與藏人行政中央。2001年,西藏流亡政府舉行藏人歷史上的首次議會選舉。2011年,前领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主動卸下一切政治權力,將統治權交給民選的內閣總理(噶伦赤巴)。.

新!!: 刘晓波和藏人行政中央 · 查看更多 »

關鍵詞過濾

关键词过滤,也稱關鍵字過濾,指网络应用中,对传输--进行预先的程序过滤、嗅探指定的关键字词,并进行智能识别,检查网络中是否有违反指定策略的行为。类似于IDS的过滤管理,这种过滤机制是主动的,通常对包含关键词的信息进行阻断连接、取消或延后显示、替换、人工干预等处理。 关键词过滤的主要布置在路由器、应用服务器、终端软件上,对应的应用场合主要有:网络访问、论坛、网志、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等。.

新!!: 刘晓波和關鍵詞過濾 · 查看更多 »

钓鱼岛

#重定向 釣魚臺.

新!!: 刘晓波和钓鱼岛 · 查看更多 »

肝癌

cholangiocarcinoma) 肝癌(Liver cancer)是指發生於肝脏或從肝臟開始的恶性肿瘤。癌症也可能從其他部位轉移到肝臟,稱為,其比例比肝臟原生性的肿瘤要高。肝癌的症狀包括右側下方的腫塊或疼痛、腹水、黄疸、容易瘀傷、體重減輕以及身體的虛弱。 肝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是酒精造成的肝硬化。其他原因包括黃麴毒素、及 -->。最常見的是肝細胞癌(HCC),佔總病例的八成,其次的是膽管癌 -->。其他較少見的有及。可以透過血液檢驗及醫學影像來診斷,並透過組織活檢來證實。 預防性的手段有乙型肝炎疫苗以及治療已罹患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病患,以避免其進展成癌症 -->。若是的病患,會建議進行。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靶向治疗及放射線療法 -->,特定情形下也可以進行電燒、或是 -->。小於1公分的腫塊可以先進行積極觀察,再評估是否介入。 原發性肝癌是出現頻率第二高的癌症(6%),致死率則是第六高(9%)。2012年有78.2萬人罹患肝癌,造成74.6萬人死亡。2013年有30萬人是因為乙型肝炎造成的肝癌而死亡、34.3萬人是因為丙型肝炎造成的肝癌而死亡、9.2萬人是因為酒精引發肝癌死亡。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流行的地區,肝癌發生率也比較高,包括亞洲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男性罹患肝細胞癌症比率比女性要高。最常在55歲到65歲之間成人中診斷出肝癌 -->。美國肝癌的五年存活率是18%-->.

新!!: 刘晓波和肝癌 · 查看更多 »

肯尼亚

肯尼亚共和國(Jamhuri ya Kenya,Republic of Kenya,,或)位於非洲東部,濒临印度洋,與索馬里、埃塞俄比亚、南蘇丹、烏干達、坦桑尼亚接壤,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肯尼亚人口约4679万,一共有42个民族,分成班图、尼罗和库施特三大语系,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斯瓦希里语。全国分为47个县市,首都为内罗毕。 肯雅曾是英国殖民地,1963年12月12日從英國獨立。东非大裂谷将肯尼亚分为两半,恰好与横贯全国的赤道相交叉,肯尼亚因此获得了“东非十字架”的称号。肯亞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受基础设施投资及私人消费增长的影响,肯尼亚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为614.1億美元,经济增长率达5.6%。 肯尼亚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和东非共同体成员国。联合国人居署及联合国环境署(又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新!!: 刘晓波和肯尼亚 · 查看更多 »

邵燕祥

邵燕祥()中国诗人、散文家,生于北京。 1946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和杂文。1957年被打成右派分子。至1979年获平反。 其《邵燕祥随笔》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杂文奖(1995-1996)。.

新!!: 刘晓波和邵燕祥 · 查看更多 »

蔡若蓮

蔡若蓮博士(Dr.,),香港教育界人士,現任教育局副局長。 她為前任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曾分別任教中學、小學及大學語文課程,前職是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2016年9月,她曾經出選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教育界功能組別但未能當選。蔡若蓮在業餘時間參與多項社會服務及出任多個公職,曾擔任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委員、撲滅罪行委員會委員等公職,同時為香港教師夢想基金主席、優秀教師選舉委員會召集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推廣及公共關係委員會委員、中國內地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學術顧問,以及西部人才支援計劃義工等。2017年特首選舉換屆後,蔡若蓮擔任教育局副局長,亦是歷來首位由教育界出身的副局長。.

新!!: 刘晓波和蔡若蓮 · 查看更多 »

蔡英文

蔡英文(,排灣語名:Tjuku Tsai),現任中華民國總統、民主進步黨中央委员会主席及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祖籍福建漳州,籍貫屏東枋山,生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曾居於新北市永和區,現遷入總統官邸「永和寓所」。2000年正式踏入政壇,任職於各個部門。蔡英文於2008年民進黨下野之際首次當選民進黨主席,成為臺灣第一位女性的主要政黨領袖。2012年首次代表民進黨參選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成為台灣首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最終以80萬票之差敗給競選連任之馬英九。2016年再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選舉,擊敗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總統,也是继朴槿惠之后亞洲第二位女性國家元首。.

新!!: 刘晓波和蔡英文 · 查看更多 »

鄭義 (作家)

鄭義(),原名郑光召。生于重庆,原籍四川省双流县,中國當代作家、海外異議人士。.

新!!: 刘晓波和鄭義 (作家) · 查看更多 »

自由亚洲电台

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RFA)成立于1996年3月,是根据1994年通过的美国《》授權美国政府设立和资助的,面向亚洲听众播放新闻以及资讯的非营利私营公司,但并非美国政府机构。自由亚洲电台的员工也不是联邦或政府的雇员。.

新!!: 刘晓波和自由亚洲电台 · 查看更多 »

自我審查

“自我审查”指特定政權下的媒体機構在向公眾發佈訊息前,部分内容已受到媒体内部自己的审查,审查内容主要為:政治性敏感議題。因此,“自我审查”一词常常也被稱為“政治自我审查”,對涉及某些政權的政治相關內容有所顧忌,在迫於無奈與生存需求下而執行。 有關於實施「自我审查」,正意味着,『此些媒体被認定為缺乏該當政權所認定之中立性、真实性、全面性,可信性』,故“自我审查”对于媒体機構来说,通常是一種狹義的要求。而對於大眾而言,則是戲謔地用來形容話不好說,對於那些言論受到管制的國家,或者那些允許自由發表意見卻要求政治正確的國家,「自我審查」成為公眾的調侃用詞。.

新!!: 刘晓波和自我審查 · 查看更多 »

长春市

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的省会,副省级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天然地理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以及东北地区实力最强的综合大学——吉林大学設在此處,同时也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1932年3月至1945年8月间为满洲国首都新京。 2010年长春常住人口7,677,089人。长春户籍居民包括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等38个民族。长春也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市区内居住着30多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侨,包括日本人、韩国人、欧洲人、北美人、阿拉伯人等。 长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和最早的电影工业基地。长春市同时为中国沿边开放城市。.

新!!: 刘晓波和长春市 · 查看更多 »

腾讯

訊(英語譯名:Tencent;)是中國大陸一家民營IT企業,由马化腾、陳慶彬、许晨晔、曾李青、陈一丹、张志东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總部位於深圳,於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為馬化騰,公司總裁為劉熾平。擁有門戶網站騰訊網、即時通訊工具騰訊QQ、手機端訊息應用微信等。騰訊網為中国大陸四大門戶網站,QQ與微信則在中國大陸網民中有極大影響。騰訊也開發遊戲平台QQ遊戲及各種會員業務(X鑽及QQ會員等)。近年更開發第三方支付平台財付通。腾讯内设置党委,党委书记兼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另三个副书记兼任副总裁和总经理,分管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媒体、政府事务等,公司党委下设12个党总支和116个党支部,涵盖了深圳本部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分支机构 。 腾讯是中国大陸目前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2004年上市时的发行价为3.7港元,2013年11月已经上涨到超過四百港元,9年多以来的涨幅超过百倍。2013年7月,腾讯董事會主席马化腾亦憑着560亿人民币的身家佔2013年《胡润IT富豪榜》首位。2013年9月11日,騰訊股價更突破400元大關,收報402.2元,2017年8月1日市值首度超过三万亿港元。2013年「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騰訊品牌價值排名第21名,超越第31名的Facebook。截至2014年4月,騰訊是全球第四大互聯網公司,僅次於谷歌、亞馬遜和Ebay。同年5月15日,騰訊把股份1拆5。截至2017年9月5日止,腾讯公司市值约为3.056兆港元(约3900亿美元),已超过英特尔、思科和惠普等美国科技巨头,以及中国大陸其余三大互联网巨头新浪、网易和搜狐。.

新!!: 刘晓波和腾讯 · 查看更多 »

良心犯

良心犯(Prisoner of conscience, POC),西元1960年代初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創造的名詞,與政治犯不相同。是指沒有做出國際人權組織所認定的犯罪行為、並通常沒有做出教唆暴力及仇恨,而往往因為種族、宗教、膚色、語言、性取向、以及信仰等問題而被拘禁。良心犯受到《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條及《歐洲人權公約》第9條關於思想、良心以及宗教自由的權利保護。 在世界各地,良心犯包括被囚禁的異見人士、維權人士、遭當局定義為非法宗教之信仰者等。但是這些良心犯,卻可能因其被認定「反政府」或「反(當局)現行法律」的言論,導致被母國當局認定「教唆、煽動或誘導他人犯罪」,因此背負內亂或叛國的罪名而入獄。 中國的陳衛、當知項欠、艾爾西丁·伊斯萊爾(Ershidin Israil)、高智晟、郭飛雄、法轮功学员郭小軍、劉曉波、毛恒鳳、師濤等人被國際特赦組織認為是良心犯。美国国会343号决议指引自由之家2015年报导,称中国监狱中最大的良心犯群体是由法轮功学员构成的。.

新!!: 刘晓波和良心犯 · 查看更多 »

英国广播公司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縮寫:BBC;又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以強調其公營地位)是英国的一家资金主要来自英国国民缴纳的电视牌照费且独立运作的公共媒体,也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公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广播业务。在1955年英国独立电视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国唯一的电视、电台广播公司。今天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团、互联网新闻服务。.

新!!: 刘晓波和英国广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英治香港時期

#重定向 英屬香港.

新!!: 刘晓波和英治香港時期 · 查看更多 »

零八宪章

《零八宪章》是为了纪念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发表60周年之际,受捷克斯洛伐克反体制运动的象征性文件《七七宪章》(Charter 77)启发,由张祖桦负责起草、刘晓波等人修改并由303位各界人士首批签署的一份宣言簽署者除發起人劉曉波以外,尚有一些中國著名異見人士與維權人士,包括鮑彤、丁子霖、刘军宁、戴晴、-于浩成-、浦志強、張祖樺、茅于轼、冉云飞等。,內容除了提出促进中国民主化进程、改善人权状况外,更提出以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來解決兩岸問題及各民族問題,特別的是,零八憲章內容與價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部分草稿版本也有不少雷同之處。原定於2008年12月10日簽署《世界人權宣言》60周年這一天舉行論壇,並發表中國《零八憲章》。由於此事與中国政府產生嚴重對立,政府已經禁止此活動的繼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逮捕多名發起草人。到2011年6月为止,在《零八宪章》上签名的有一万三千多人,还有一些人陆续在网上签名。不过由于网站受到当局干扰,所以即使在网上签名也已經不容易。 零八憲章由中國303名各界人士發起並簽署,而改革方式為呼籲中國政府進行修憲。為因應世界人權宣言60周年,中國改革人士主張在自由、平等、人權的普世價值下,在中國實施民主、共和、憲政的現代政治架構。起草人在宣言開頭解釋發佈《零八宪章》的立場:“今年是中国立宪百年,《世界人权宣言》公布60周年,“民主墙”诞生30周年,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0周年。在经历长期的人权灾难和艰难曲折的抗争历程之后,觉醒的中国公民日渐清楚地认识到,自由、平等、人权是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民主、共和、宪政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

新!!: 刘晓波和零八宪章 · 查看更多 »

耿爽

耿爽(),生於北京。中国外交官。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耿爽就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时,为最年輕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

新!!: 刘晓波和耿爽 · 查看更多 »

陈子明

子明(),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德国之声《北京观察》栏目特约作者。祖籍浙江海盐。出生于上海,成长于北京。妻子是王之虹,陈子明积极参加了七八十年代的多次民主运动,曾被捕入狱。他曾经在北京被监视居住。 2013年12月20日淩晨,其友人王丹在脸书上透露陳子明患癌症晚期,已住院治疗,還面臨手術,化療等前景,吉兇未卜。中国当局于2014年初同意陈子明赴美治病,同年1月18日晚陈子明与其妻王之虹抵达美国波士顿接受治疗。当晚海外民运人士胡平、王军涛等赴机场迎接。2014年初回北京休養,同年10月21日下午2时50分,因胰腺癌于北京病逝。.

新!!: 刘晓波和陈子明 · 查看更多 »

陈小平

小平(),男,山东人,前清华大学教授,曾任跳水辅助训练室主任。現任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陳為德国科隆体育大学(German Sport University Cologne) 体育科学博士, 主要从事运动训练研究。2001年起,由他主理的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共有19项,另亦出版過著作及合著共5部並发表了超過70篇学术论文 。.

新!!: 刘晓波和陈小平 · 查看更多 »

陈军

军()女,祖籍臺灣臺東,阿美族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刘晓波和陈军 · 查看更多 »

陈光诚

光诚(),山东沂南人,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盲人維權人士,入选美国《時代雜誌》2006年时代百大人物 ,BBC,2006年5月2日。無律師資格,未通過中國國家司法考試,未经法律訓練,擁有的法律知识都是自学,藉此维护村民與残疾人士的权益,被媒体譽為「赤脚律师」。 他曾於2006年至2010年入獄,家人自2005年起妻子、女兒就遭軟禁於家中(陳向CNN強調应称“非法监禁”)。2012年4月下旬,他進入了北京的美國駐華大使館。5月19日,他與家人離開中國,抵達美國。.

新!!: 刘晓波和陈光诚 · 查看更多 »

陈良宇

良宇()是一位中國政治人物,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上海市委书记,宁波裔的上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毕业,大学本科学历。於1985年进入上海市党政机关工作,历任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局长,黄浦区人民政府区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等职。 2002年至2006年,陈良宇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期间,上海经济民生持续发展,年经济成长率均超过10%。陈良宇在上海主政期间,启动并成功建成了洋山深水港,使上海港一跃成为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港口,规划建设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上海轨道交通。另外,陈良宇谋划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权并努力推动相关筹办工作。而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由贸易区项目——上海自贸区的规划方案,亦是陈良宇在任期间开始探索和酝酿的。 2006年9月,中共中央以“挪用上海社保基金投资”的名义,免去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和委员的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并立案检查;此事件被中共官方称为“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2008年4月11日,陈良宇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项罪名(同案检方的玩忽职守罪指控未被法庭采纳)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社會評論員宋立功指,陈良宇是因高层斗争而成为被中国官方以腐败之名判刑入狱的直辖市市委书记。陈良宇虽被判以重刑,但在百姓心中却享有崇高声誉,在陈良宇下台几年之后,许多上海市民表示怀念其在上海主政时期的政绩,认为陈仅仅是权力博弈的牺牲品,且陈良宇的下台之后出现了上海经济发展受阻、本地市民权益受损等诸多问题。自陈良宇被判刑之后,有公民於博讯新闻透過公开信要求中共中央平反陈良宇案。.

新!!: 刘晓波和陈良宇 · 查看更多 »

陈良宇案

#重定向 陈良宇事件.

新!!: 刘晓波和陈良宇案 · 查看更多 »

Facebook

Facebook(簡稱FB),華人地區有臉--書、臉--譜、面--書、面--簿等中文名稱。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zh-hans:圣马特奥县; zh-hant:聖馬刁郡-门洛帕克市的線上社交网络服务網站。Facebook成立初期原名為thefacebook,名稱的靈感來自美國高中提供給學生包含照片和聯絡資料的通訊錄(或稱花名冊)暱稱「face book」。 除了文字訊息之外,使用者可傳送圖片、影片、貼圖和聲音媒體訊息(現在也可以傳送其他檔案類型如.doc,.docx,.xls,.xlsx等,但是.exe可能會被禁止傳送)給其他使用者,以及透過整合的地圖功能分享使用者的所在位置。Facebook是在2004年2月4日由馬克·扎克伯格與他的哈佛大學室友們所創立。Facebook的會員最初只限於哈佛學生加入,但後來逐漸擴展到其他在波士頓區域的同學也能使用,包括一些常春藤名校、MIT、紐約大學、史丹福大學等。接著逐漸支援讓其他大學和高中學生加入,並在最後開放給任何13歲或以上的人使用。現在Facebook允許任何聲明自己年滿13歲的使用者註冊。 使用者必須註冊才能使用Facebook,註冊後他們可以創建個人檔案、將其他使用者加為好友、傳遞訊息,並在其他使用者更新個人檔案時獲得自動通知。此外使用者也可以加入有相同興趣的群組,這些群組依據工作地點、學校或其他特性分類。使用者亦可將朋友分別加入不同的列表中管理,例如「同事」或「摯友」等。截至2012年9月,Facebook內已有超過十幾億個活躍使用者,其中約有9%的不實使用者。截至2012年,Facebook每年共產生180拍位元組(PB)的資料,並以每24小時0.5拍位元組的速度增加。統計顯示,Facebook上每天上傳3億5千萬張圖片。.

新!!: 刘晓波和Facebook · 查看更多 »

G20

#重定向 二十國集團.

新!!: 刘晓波和G20 · 查看更多 »

Marx

Marx的中文音譯通常為馬克思或馬克斯,可以指:.

新!!: 刘晓波和Marx · 查看更多 »

Twitter

Twitter(官方中文譯名推特)是一个社交网络與微博客服务,它可以让用户更新不超过140个字符的消息,现除中文、日文和韩文外已提高上限至280个字符,这些消息也被称作“推文(Tweet)”。这个服务是由傑克·多西在2006年3月创办并在当年7月启动的。Twitter風行於全世界多個國家,是網際網路上访问量最大的十个网站之一。据Twitter现任CEO迪克·科斯特洛(Dick Costolo)宣布,截至2018年3月,Twitter共有3.36億活跃用户,这些用户每天会发表约3.4亿条推文。同时,Twitter每天还会处理约16亿的网络搜索请求。公司總部设立在美國旧金山,其部分办公室及服务器位于纽约。 Twitter被形容为“互联网的短信服务”。网站的非注册用户可以阅读公开的推文,而注册用户则可以通过Twitter网站、短信或者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来发布消息。同时,Twitter还被认为在阿拉伯之春、以及2010年代後期以來全球的政治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3年9月,Twitter進行首次公開募股:同年11月7日,Twitter股票在纽約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45.1亿美元,较发行价大涨73.46%。在歷過近十年的發展後,Twitter已成為現今全球新聞、娛樂和評論的重要來源,卻也開始面臨諸多經營困境,包括用戶成長趨於停滯,廣告銷售疲軟,以及近年持續虧損數億美元,而有出售的打算。.

新!!: 刘晓波和Twitter · 查看更多 »

YouTube

YouTube(非官方中文名:油管、優兔、优图)是源自美國的影片分享網站,讓使用者上載、觀看及分享及評論影片。公司於2005年2月15日註冊,網站的口號為「Broadcast Yourself」(表現你自己),網站的標誌意念來自早期電視顯示器(阴极射线管)。 2005年,YouTube由陳士駿、、賈德·卡林姆等人創立,賈德·卡林姆作为网站创始者亦是YouTube最早影片《我在動物園》的上传者。2006年11月,Google公司以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並把其當做一間子公司來經營。Google公司最初对于如何通过YouTube盈利,一直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被收購後的YouTube依然風靡全球網路使用者。花旗銀行分析師認爲,以2012年整年計算,Google可能从YouTube获得24亿美元的净收入。无Google账号的用户仍可以直接觀看YouTube中的视频,但无法上传视频及無法留言。註冊用戶則可以無限數量上傳影片。當影片多次被舉報,經過審查,核實後,含有暴力或裸露的内容可能會被定為“18歲以上註冊用户可以觀看”,而色情内容以及侵犯版权的内容(比如仍在上映或发行影碟的电影,电视剧或动画片)會被刪除,另外也禁止特定的買賣主題影片。 加利福尼亚州聖布里諾是YouTube總公司的所在,網站藉由HTML5 WebM影片 來播放各式各樣由上傳者製成的影片內容,包括電影剪輯、電視短片、预告片、音樂錄影帶等,以及其他上傳者自製的業餘影片,如VLOG、原創的影片等。大部分YouTube的上傳者為個人,但也有一些媒體公司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VEVO以及其他團體與YouTube有合作夥伴計劃,上傳自家公司所錄製的影片。 時至今日它已經成為影音網站的翹楚,不單在影音娛樂市場上吸引觀眾,又成功把龐大流量轉變為社群平台,並激發網上創作產業,例如每年YouTube名人的演出等收看人數與廣告收入都相當驚人,同時企業則申請官方帳號用作廣告與線上傳媒渠道、NGO的推廣公關等等,成為又一段矽谷文化新創成功的經營典範,當然也是因為Google的硬體支援,才能承受龐大的資訊量而發展起來,還有恰好的創業時機換來的知名度與其爆紅效應。儘管目前有大量用戶支持,但同類型網站激烈競爭下內容生產更變得重要,因此近幾年眼光開始轉向網上知名製作者,YouTube對這些擁有數百萬訂閱的人十分器重,並聯繫博主來提供獎盃回饋與官方聚會活動邀請、以及更高的薪資分紅等等(這類職業化的博客經營者被稱為Youtuber),追求高點擊率已經成為許多人獲取財富的方式之一,第一個突破十億點閱率的男歌手是PSY(Gangnam Style),第一個突破十億點閱率的女歌手是姬蒂·佩芮。2015年9月,PewDiePie成为第一个观看次数超过100亿次的YouTube频道。 2015年7月17日,谷歌发布截至6月30日的201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现在YouTube有超过10亿用户,世界上所有上网的人群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在YouTube合计消费几亿个小时的时间观看视频,现在YouTube的观看时间同比增长60%,这是几年来最高增长水平。 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YouTube名列第65位。.

新!!: 刘晓波和YouTube · 查看更多 »

暴力

暴力指基於故意侵犯或傷害他人的心理,而使用激烈且富有强制性力量之行為,包括有形物理或無形心理。暴力主要有三類:多數暴力、媒體暴力、直接暴力。最常見的是个人或犯罪集团之间的殴斗以及凶杀。国家、民族之间也往往会发生暴力事件。 权力往往藉由暴力來形成。.

新!!: 刘晓波和暴力 · 查看更多 »

投機主義

投机主义或机会主义(Opportunism)是一种有意识的策略或是行为,通过利用形势来自利肥己——常常不关心规则,不关心他人的处境。投机主义者的行为是以自利为主要驱动力的。该词可以描述人类个体或生物、群体、组织、风格、行为或倾向。 投机主义或“投机行为”是生物学、经济成本、博弈论、道德、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概念。.

新!!: 刘晓波和投機主義 · 查看更多 »

柴玲

柴玲(),中国山东日照市人,著名持不同政见者,1989年六四事件中的学生领袖之一。目前是波士顿金融大厦Prudential Tower內一間高校教育软件公司Jenzabar Inc的創辦人兼总裁。.

新!!: 刘晓波和柴玲 · 查看更多 »

林培瑞

林培瑞(英文名:Eugene Perry Link, Jr.,音譯小尤金·培瑞·林克;),生于纽约州,最高學歷為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76年),汉学家。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學东亚系研究讲师,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濱分校校長特聘講座教授。.

新!!: 刘晓波和林培瑞 · 查看更多 »

恐怖主义

賓拉登,蓋達組織的首領。 恐怖主義是指一种会造成其所有者做出,为了达成宗教,政治或其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而故意攻击非战斗人员(平民)或将他们的安危置之不理,有意制造恐慌的暴力行为之思想。各國在刑事法律上對恐怖主義的定義都不一致。 有些定義還將非法的暴力和戰爭包括在內。一般來說,犯罪組織以相似的手段來勒索保護費或執行沉默守則並不被視為恐怖主義,不過如果由具有政治動機的組織來實施這些行動也有可能被視為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一詞帶有政治及情感上的含意Inside Terrorism,第32頁,其精確的定義便更難以辨識,從學術研究上可以找到上百個恐怖主義的定義。恐怖主義的概念具備爭論性,因為國家當局可用以將政敵或其他對手非法化,從而使國家武裝部隊可理直氣壯地打擊敵人(這種武力行為可能會被敵國描述為恐怖活動)。 恐怖主義由廣域的政治組織實行以達成他們的目的,這些政治組織包括左翼及右翼政黨、民族主義團體、宗教團體、革命分子及當權的政府。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他們會不惜肆意向非戰鬥人員使用暴力來為團體、思想或個人爭取注意。.

新!!: 刘晓波和恐怖主义 · 查看更多 »

息止安所

息止安所()是一種簡短的墓誌銘,或是希望逝者永享安寧的短句。此語的英文縮寫是“R.I.P.”,通常以全称“Rest in peace”或缩写的形式刻在墓碑上,作为碑铭的一部分。“R.I.P.”一般見於天主教墓園,,因為這句短語源於天主教會葬禮在開始和結束時所頌讀的的拉丁語禱告詞。.

新!!: 刘晓波和息止安所 · 查看更多 »

捷克

捷克共和國(Česká republika),通稱捷克(Česko),是一個中歐地區的內陸國家,其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於1993年與斯洛伐克和平分離。.

新!!: 刘晓波和捷克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新!!: 刘晓波和捷克斯洛伐克 · 查看更多 »

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又名幽默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獲獎成就“低俗、下流;卻又是一種社會批評,諷刺地揭露出荒謬的現象;并且是有用的研究和知識。” 搞笑諾貝爾獎由科學幽默雜誌《》主辦,授予“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深思”的科學領域十大成就。該獎約於每年九月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舉行,隨後會有獲獎者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公開演講。評審委員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 這個獎項的名稱“Ig Nobel Prize”與“ignoble”(不光彩的,令人感到羞恥的)雙關。在颁奖典礼上其正式发音是/ˌɪɡnoʊˈbɛl/ ,而不是“ignoble”的发音/ɪɡˈnoʊbəl/。.

新!!: 刘晓波和搞笑諾貝爾獎 · 查看更多 »

李纪恒

李纪恒(),广西贵港人。197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西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是中共第十五、十六、十七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十九届中央委员。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中共云南省委書記。现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會主任。.

新!!: 刘晓波和李纪恒 · 查看更多 »

李锐 (1917年)

李锐(),生于北京,祖籍湖南平江。著名中共党史专家。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水电部副部长,毛泽东兼职秘书。.

新!!: 刘晓波和李锐 (1917年) · 查看更多 »

李泽厚

李泽厚(),中国湖南長沙寧鄉人。哲学家、美学家、中国思想史学家。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歇根大学、科罗拉多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客席教授、客席讲座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客席讲座研究等职。曾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是第七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的委員。 他在1988年当选院士,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 汉学家余英时曾对他评价到:“通过(他的)书籍,他使得一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从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中解放了出来.

新!!: 刘晓波和李泽厚 · 查看更多 »

李普 (记者)

李普(,原名李前管,曾名李壬练、李凤展等,李普是从《新华日报》沿用的笔名涟源政府门户网,2008-12-30)是中国著名记者、曾任新华社副社长新华网、全国第六屆人大代表。.

新!!: 刘晓波和李普 (记者) · 查看更多 »

杜导正

杜导正,原名杜毓芷,山西省定襄县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署长、《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

新!!: 刘晓波和杜导正 · 查看更多 »

欧盟委员会主席

欧盟委员会主席(英語:The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是欧盟委员会的主席,欧盟行政機關最高执行官及政府首腦,亦可稱為「歐盟總理」。欧盟委员会主席是负责分配、组合委员会的成员,同时可以改组或解雇他们。如果需要他也能决定委员会的政策议程和所有立法提案的产生。欧盟委员会主席也是欧盟在外的代表,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同级别。然而欧盟委员会主席不像一个正常的政府首脑,没有對外交政策的絕對权力,須與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共同執行,以及命令部队权力或提高税收权力。.

新!!: 刘晓波和欧盟委员会主席 · 查看更多 »

欧洲理事会主席

歐洲理事會主席(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是歐洲理事會的国家元首,負責主持和推動其在歐盟的相關事務,同時也是歐盟在世界舞台上對外的主要代表。在里斯本條約簽署後設立常任的主席,俗稱「歐盟總統」,任期為兩年半,可以連任一次,取代輪值歐盟國家主席國制度。.

新!!: 刘晓波和欧洲理事会主席 · 查看更多 »

欧洲联盟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Union européenne;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UE;EU),是根据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称《欧洲联盟条约》)所建立的政治经济联盟,現拥有28個成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議會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经济上為仅次于以美国為首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為歐盟三大核心成員國;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均為北大西洋公約组织成員。 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統合在歐洲各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欧盟已经漸漸地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後來的歐盟在1973年至2013年期間進行了八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8個。起初推動歐盟建立的動機,是渴望重建二戰后损失惨重的欧洲,以及擔憂欧洲會再度陷入战争泥潭。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欧盟理事会(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欧盟的上議院)、欧盟委员会(欧盟的行政机构)、歐洲議會(欧盟的眾議院,唯一的直接民選機構)、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此外,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也在歐洲共同體的管轄範圍之內,但在法律上是獨立於歐盟的國際組織。 歐元由28個成員國中的19個採納為流通貨幣;《申根條約》取消了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目前已有22個歐盟成員國和4個非成員國實施。 目前欧盟的主要议题有英國脫歐、欧盟的扩大、落實《里斯本條約》、全球暖化問題、非歐元區成員國加入欧元区、主權債務危機、移民危機等。 2012年10月12日,歐盟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新!!: 刘晓波和欧洲联盟 · 查看更多 »

欧洲议会

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是欧洲联盟事实上的兩院制立法機關的下議院,唯一的一个直选议会机构;與歐盟理事會同為歐盟的主要決策機構。与一般意义上的议会相比,欧洲议会創設之初拥有的职能少了很多。它會考察欧盟成员国的人权状况、监狱虐待与酷刑事件等,並會讨论人权问题和派遣人权观察委员会,如对被揭露的警署或监狱虐待和酷刑事件进行调查,或者提醒一个国家和公众舆论对种族主义或排外思潮提高警惕。在超國家的歐洲聯盟中,欧洲议会的特别之处在于:自从1979年以来,它是唯一成员是由欧盟成员国人民直选产生的機構。 因為不民主的批評,歐盟在簽定的各個條約中,一步步的增加了歐洲議會的權力。里斯本條約通過後,在很多的政策領域上,歐洲議會要和歐盟理事會經由共同決定的程序立法,即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是平等的立法機構。欧盟三分之二的法律法规由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共同制定。 虽然欧盟的两个行政机关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都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条约》却规定欧洲议会每月必须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一次会议。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立法准备工作和议会委员会会议都在布鲁塞尔举行。议会每月只在斯特拉斯堡开4天会,举行常规会议和最终的投票工作,其他所有会议都在布鲁塞尔举行。虽然欧洲议会多次表示希望自行决定开会地点,之后的多个欧盟条约都规定,欧洲议会的开会地点需由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定夺。.

新!!: 刘晓波和欧洲议会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新!!: 刘晓波和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亦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被尊称为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暨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暨名誉主席等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之一。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早先曾借鑑斯大林主義探索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後來其运用經驗和總結的成果被发展称作毛泽东思想,被後繼無產革命參考成為蘇共以外的另一重要左派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游击战十六字诀和运动战战略、三个世界理论、矛盾论、实践论等,其核心内容为新民主主义和無產階級专政理论。此外,毛泽东在文學和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专政統治和階級鬥爭備受批評,因主导或发动的反右运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等各类政治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使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新!!: 刘晓波和毛泽东 · 查看更多 »

毛澤東

#重定向 毛泽东.

新!!: 刘晓波和毛澤東 · 查看更多 »

民主墙

#重定向 民主牆.

新!!: 刘晓波和民主墙 · 查看更多 »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新!!: 刘晓波和民族主義 · 查看更多 »

民族性

#重定向 族群刻板印象 *.

新!!: 刘晓波和民族性 · 查看更多 »

江棋生

江棋生(1948年11月6日- ),中国作家、学者。.

新!!: 刘晓波和江棋生 · 查看更多 »

沈阳市

沈阳市,简称--,旧称奉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省会及最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以及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贸中心,副省级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位于东北平原南缘,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中国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连接朝鲜半岛的重要枢纽。沈阳市现辖十区一市两县,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829.2万,按城镇人口计算,是东北地区的最大城市。2017年7月14日,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沈阳由原来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调整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联合国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沈阳市教育指数得分达到了中国大陆最高分,是唯一超过0.8的城市。沈阳市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沈阳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有7200多年历史的新乐遗址。沈阳于汉代建侯城,经辽金元明历朝增筑,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其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将其命名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z)。清朝入关后,沈阳转型为清朝的陪都直至民国。民国时期,沈阳的城市建设规模曾位居亚洲前列,并发展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

新!!: 刘晓波和沈阳市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刘晓波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泰国

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Kingdom of Thailand),通稱泰国(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Thailand),舊稱暹罗、暹邏(สยาม,Sayam,Si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創始國之一。.

新!!: 刘晓波和泰国 · 查看更多 »

法新社

法国新闻社(L'Agence France-Presse),简称法新社(AFP),是全球第一家通讯社,同时也是法国最大的通讯社,世界第三大通讯社,在美联社和路透社之后。 法新社总部设在巴黎,在约11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它通过法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德语和葡萄牙语向全世界发布消息。.

新!!: 刘晓波和法新社 · 查看更多 »

深圳市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的地級市,同时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及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979年1月在原宝安县的基础上设立,為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以及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深圳全市均劃入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南邊與香港接壤,北与广州市、惠州市、东莞市毗邻。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快速发展,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經濟特區在此成立。自1999年起,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每年定期在深圳举行。201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中央政府批准成立,将作为深圳与香港合作的先导区。2011年,深圳主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超越广州市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三大城市。 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于世界第三,外贸出口总额连续20余年居中国大陆第一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民航机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数量自2009年至2015年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

新!!: 刘晓波和深圳市 · 查看更多 »

温家宝

温家宝(),天津人,中国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要领导人之一,第十六、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03年至2013年间担任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1998至2003年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分配至甘肃省从事地质工作,经推荐进入地质矿产部党委工作。随后在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连续三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期,分别担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和主任的职务。 溫家寶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進入中央高層;被任命為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兼中央辦公廳主任,位列黨和國家領導人。1992年中共十四大,晋升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兼中央書記處書記,开始参与中央的经济和农业工作。1997年中共十五大,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央书记处书记。並於1998年至2003年,在朱镕基任职总理期间,出任主管农业和金融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 2002-2012年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及2003至2013年间担任国务院总理。还曾兼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等职。.

新!!: 刘晓波和温家宝 · 查看更多 »

潘基文

潘基文(반기문,),前大韓民國外交通商部長、政治家,第8任聯合國秘書長,現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道德委員會主席,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 潘基文1944年6月13日出生于今韩国忠清北道。在忠州上高中的时候,他曾参加美国红十字会主办的“外国学生访美计划(VISITA)”的选拔,后与其他三名韩国学生代表出访美国各地,并受到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接见。此次经历使他立志成为一名外交官,后考入首尔大学外交系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后,潘基文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韩国外交部。他先后在金泳三、金大中和卢武铉三届韩国政府中担任外交要职,受到韩国朝野器重,显示出超人的“政治均衡感”。 2006年10月13日,潘基文在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上当选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他是首位来自东亚,也是第二位来自于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首位是缅甸的吳丹)。2007年1月1日, 潘基文接替科菲·安南出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2011年6月21日,潘基文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连任,任期至2016年12月31日。 2013年,潘基文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第32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是当年排名最高的韩国人。2016年,因对《巴黎协议》的特殊贡献,潘基文被《外交政策》提名为“FT 100全球知识分子”之一。.

新!!: 刘晓波和潘基文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新!!: 刘晓波和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挪威

挪威王国(挪威語:Kongeriket Norge,简称:Norge ,新挪威語:Noreg,舊譯那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东与瑞典接壤,西邻大西洋。海岸线极其蜿蜒曲折,构成了挪威特有的峡湾景色。此外,挪威还与芬兰、俄罗斯接壤。挪威的领土也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此外对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和彼得一世岛有主权要求。首都為奥斯陆。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2016年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挪威是性別平等實踐良好的国家之一,在201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挪威排名第三,仅次于冰岛及芬兰。.

新!!: 刘晓波和挪威 · 查看更多 »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Den norske Nobelkomité,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定机构。委员会成员有五名,全由挪威议会任命,成員全部是议会的议员。现任委员会主席为卡琳·庫爾曼。委员会秘书由挪威诺贝尔研究所主任Geir Lundestad教授担任。.

新!!: 刘晓波和挪威诺贝尔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挪威政府首腦列表

没有描述。

新!!: 刘晓波和挪威政府首腦列表 · 查看更多 »

有线电视新闻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able News Network,縮寫:CNN)是美国一個透過有线电视與衛星電視播出的频道,由泰德·透納于1980年创办,由AT&T旗下的時代華納所有。除了在美國境內播出,也有境外頻道對全世界服務。其总部和主要播報室位于美国--的亚特兰大,而全球共有212个国家和地区可以收看到CNN。CNN還運營有頭條新聞台。.

新!!: 刘晓波和有线电视新闻网 · 查看更多 »

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內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稱為有期徒刑,在香港和一些西方国家或地區称为有期监禁,在日本國及大韓民國稱為有期懲役。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很大,不同国家或地區对于这种刑罚的执行有所不同。澳門禁止無期徒刑,所以別處的有期徒刑在當地就是徒刑。.

新!!: 刘晓波和有期徒刑 · 查看更多 »

戴煌

戴煌(),原名戴澍霖,江苏阜宁人,中国作家、记者,生于江苏省阜宁县沟墩镇。1957年,任新华社高级记者,因提出反对中國共產黨党內特权,被打为右派分子,后被发配到东北林场劳改。1978年被平反,重返新华社。2007年反右運動50周年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访问时,直斥毛泽东骗了中国、也骗了他。著有《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直面人生》。 2016年2月19日北京時間下午4时13分,因肺炎、心臟衰竭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去世。2016年2月21日,《新华网》转发《新京报》报道,给戴煌很高评价。.

新!!: 刘晓波和戴煌 · 查看更多 »

明報

《明報》是香港的中文報紙,由查良鏞(筆名金庸)和沈寶新在1959年5月20日創立。本為香港上市公司明報企業旗下刊物,於2008年4月23日,該企業更名為世界華文媒體。 《明報》內容以香港本地新聞為主,兩岸、國際新聞為輔。香港中文大學調查指香港市民及傳媒業界認為明報在香港報章中公信力良好,報道亦屢次獲獎。其副刊版「世紀」在香港報紙中較為突出,以文學、文化藝術創作等人文科學的探討與政治專欄為主。《明報》歷任總編輯為潘粵生、梁小中、王世瑜、董橋、張健波、劉進圖,之後總編輯一職一度由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暫代,其後於2015年元旦正式被委任為總編輯,任職至2017年元旦離任,由梁享南接替。 《明報》在加拿大溫哥華(加西版)、多倫多(加東版)皆有發行報紙,在台灣亦有明報周刊,曾經在美國紐約(美東版)和三藩市(美西版)發行。2009年1月31日,明報美東版刊登啟事宣布改版,於2月2日起與免費報合併。2月14日,美西版亦宣佈停刊。.

新!!: 刘晓波和明報 · 查看更多 »

海葬

海葬(Burial at sea),水葬的一种,又分為將屍體燒成骨灰(先火葬處理),撒向大海;和直接把死者沉在海中兩種。多見於臨海國家的傳統或海軍。.

新!!: 刘晓波和海葬 · 查看更多 »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国家通讯社(另有中国新闻社),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一个正部级直属事业单位,也受权行使一定的政府行政职能。新华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汉语通讯社,也是世界主要通讯社之一,提供实时文字新闻、经济信息、新闻图片图表等。 新华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各省、自治区、直轄市和军队都设有分社,有的省、直轄市、自治区还设有支社。新华社是中文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同时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发稿。.

新!!: 刘晓波和新华社 · 查看更多 »

新唐人電視台

新唐人電視台(New Tang Dynasty Television,簡稱:NTDTV),美国最大的独立非营利中文电视频道,亦有英、法、西等多語種。2001年12月於美國紐約成立,2002年2月在美国開始播放,在各大洲擁有60多个记者站,透过卫星、有线和无线电视以及网络电视全天候24小時向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播放。《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認為其為「美國境內首家獨立中文電視台」,《華爾街日報》報導认为,新唐人為非营利,內容不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審查,涵蓋全世界2億華人觀眾(包括5千萬中國的觀眾)。新唐人称其宗旨在促進中國新聞自由、扭轉中共訊息審查和宣傳的影響,向中國及世界提供不受官方審查過濾的信息報導,恢復並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並構建東西文化交流橋樑。該台受到中共封锁和干擾,但在中國的观众仍可透過衛星天線和突破网络封锁收看直播。 《華爾街日報》2007年報導稱,對於支持中國民主化的異議人士而言,新唐人是個平台,協助建立了數十年來挑戰中共執政當局最重要的海外異議運動之一,並引述新唐人總裁的話表示「媒體可在推進中國民主上扮演重大角色」。旅美的中國經濟學家何清漣表示,新唐人「讓『反對聲音的存在』成為可能(allow an opposition voice to exist),這是他們最大的價值」,《華日》並引述中國異議人士的說法,稱包括中國部分民眾也在收看新唐人。.

新!!: 刘晓波和新唐人電視台 · 查看更多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Weibo/Sina Weibo,官方名称为--),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博客的服务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外部程序和手机短信或彩信等发布信息,并可上传图片和链接视频,实现即时分享。新浪微博可以直接在一条微博下面附加评论,也可以直接在一条微博里面发送图片、视频,新浪微博最先添加这两点功能。 新浪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它占据中国微博用户总量的57%,以及中国微博活动总量的87%,是中国大陆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之一 。它是由新浪公司于2009年8月推出,截至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超5亿,同比大幅增长74%,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用户每日发博量超过1亿条。2013年4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入股新浪微博18%股份。 新浪微博采用了与新浪博客一样的推广策略,即邀请明星和名人加入开设微型博客,并对他们进行实名认证,认证后的用户在用户名后会加上一个橙色字母“V”,以示与普通用户、微博达人的区别,同时也可避免冒充名人微博的行为,但微博功能和普通用户是相同的。 目前新浪微博的邀请的重点转向了媒体工作者,同时也有大量政府部门、企业公司和民间组织在新浪微博上开通了账号,将其作为一个发布和交流信息的平台。认证后的群体用户在用户名后会加上一个蓝色字母“V”。 此外,港台演藝圈名人以及在大陸經商的港澳台公司行號,大多也以新浪微博當作面向中国内地的信息交流窗口。.

新!!: 刘晓波和新浪微博 · 查看更多 »

新新聞

《新新聞周刊》(THE JOURNALIST),台灣一政治類周刊,1987年3月12日創刊,每週四出版,口號是「台灣不能沒有的聲音,最犀利的新聞時事周刊」,內容為當週最熱門的政治新聞焦點與深度報導,創刊時核心人物包括從中國時報系離職的王健壯、南方朔(王杏慶)、司馬文武(江春男)、周天瑞、胡鴻仁等。 《新新聞》被視為自由主義刊物,輿論導向一般認為有利於民主進步黨。2000年陳水扁政府執政後,《新新聞》對於民進黨的批判增加。2004年10月6日,《新新聞》第917期刊登民進黨創黨元老楊祖珺的文章,顛覆民進黨官方版黨史。 台灣許多知名的新聞從業者曾在《新新聞》任職,除了《新新聞》創刊時核心人物以外,還包括前《中國時報》資深記者董孟郎、專欄作家公孫策(陳哲明)、《台灣蘋果日報》總編輯陳裕鑫、中天電視總經理廖福順等。 曾陸續任職《新新聞》的總編輯有:黃創夏、盧伯華、楊照。 1989年,《新新聞》製作選舉新聞錄影帶《選舉大系》,共8輯,標榜平衡老三台選舉新聞的偏頗報導;1993年,《新新聞》製作選舉新聞節目《選情大家看》反映各縣市選情,共147輯。 2007年,國寶人壽大股東朱國榮(本名朱子昭,前大圈仔)投資《新新聞》,成為《新新聞》社長。 2017年4月,風傳媒董事長張果軍買下《新新聞》100%股權,成為《新新聞》董事長兼社長。 2017年4月23日,《新新聞》舉行30周年社慶酒會,公孫策表示,《新新聞》名稱是他告訴司馬文武的,因為「舊新聞」可以淘汰了,這是《新新聞》的精神;《新新聞》創刊時能讓當時執政黨中國國民黨接受,是因為沒有脫離事實,從來不講非事實的部分,也就是「新聞主義」,堅持講真實的,才不會無緣無故被查禁。.

新!!: 刘晓波和新新聞 · 查看更多 »

文學

文學(literature),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是任何單一的書面作品。更嚴格地說,文學寫作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被認為具有藝術或智力價值的任何單一作品,通常是由於以不同於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語言。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於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口頭文學)。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藝術類型)進行分類。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佈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新!!: 刘晓波和文學 · 查看更多 »

文字獄

文字狱,指在中國專制統治者對文人的一種政治迫害,《漢語大詞典》定義為「舊時謂統治者為迫害知識份子,故意從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由明太祖時期發展至今,較大規模的文字獄甚至可以牽連千、萬人受害。清人龚自珍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杨凤城等認為文字狱是“文化现象”。 《中國大百科全書》則定義為「明清時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羅織罪名清除異己而設置的刑獄。.

新!!: 刘晓波和文字獄 · 查看更多 »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新!!: 刘晓波和文化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无国界记者

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縮寫:RSF,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是一个致力保護記者免受迫害並推进新闻自由的政治性国际非政府组织,由羅伯特·梅納德(Robert Ménard)於1979年在法國巴黎創立。總部設於巴黎,並在亞、歐、美、非的15個國家設有16家辦事機構(在美國華盛頓與紐約有兩家機構)。 無國界記者是(IFEX)的成员。IFEX是由全球60多個非政府组织組成的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監察言论自由被侵犯的状况、促進並捍卫言論自由的权力。在无国界记者发表的的报刊、出版物中,指出:“无国界记者捍卫全世界被囚禁的记者的权利以及新闻自由,即《世界人权宣言》中第19条描述的提供信息及获取信息的权利。”, Brochure,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6 April 2012 无国界记者在2005年獲欧洲议会授予自由精神萨哈罗夫奖, European Parliament, 27 June 2006。而2012年3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撤除其參與資格,認為其「工作方式」令人質疑並違反新聞倫理。.

新!!: 刘晓波和无国界记者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刘晓波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旺加里·马塔伊

旺加里·马塔伊(Wangari Muta Maathai,),肯尼亚的社会活动家,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國匹茲堡大學生物科學碩士。她是绿带运动和非洲减债运动联盟的发起人。.

新!!: 刘晓波和旺加里·马塔伊 · 查看更多 »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年12月开始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改革由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推动,在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提出。這一決策改变了中国大陆自1949年后经济上逐渐对外封闭的情况,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高速发展。 1978年前,中国大陆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和管理社会资源。改革开放以两个阶段引进市场经济原则。第一阶段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进行,主要涉及废除农业集体制度、对外资开放本地市场和允许本地企业家开创事业,但大部分工业仍然由国家拥有和营运。第二阶段于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进行,其政策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国有企业承包制度,政府不再控制物价,并废除部分保护主义政策。尽管如此,国家仍然控制银行业和石油工业等基本行业。 改革开放使中国大陆的市场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70%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私募市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占世界经济1%到现在的15%,仅次于美国的21%,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世界最大贸易国;第一大工业国家;现在中国每年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以上。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新!!: 刘晓波和改革开放 · 查看更多 »

政治学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為、政治體制以及政治相關領域為主的社會科學學科。在西方,政治學在學術領域裡的研究也被稱為政治研究、政治科学、或只有政治兩字。政治學意味著在學術上的研究領域,政治研究則代表了更廣泛的研究領域。 對政治的研究由於政治學家們對政治過程的牽涉而變得更為複雜,他們提出的學說常成為其他評論家理想中的政治框架,例如記者、特殊利益集團、政治家(政客)、和選民們的議題分析以及選擇。政治學家可能成為某些特定政治家的顧問,甚至自身投入政壇擔任公職。政治學家們也常在政府部門裡工作,或替某些政黨工作。他們也有可能參與非政府组织或其他政治運動。受過政治學教育和訓練的人也可能具有商業企業和團體所需要的經驗及價值。智庫、研究組織、以及和民意測驗及公共關係有關的私人企業也可能雇用政治學家。以美國為例,政治學家被稱為「美國問題專家」(Americanists),專注於各種數據如選舉、輿論和公共政策(如社會福利的改革)、國外政策、美國國會權力、和最高法院在一些議題上的立場等等。.

新!!: 刘晓波和政治学 · 查看更多 »

政治犯

政治犯(political prisoner),是指以一些人对犯罪时有政治目的,或者以政治目的被认罪的人的称呼,其歷史可以上朔到古代。但由於政治犯本身通常不涉及暴力行為,因此也被称作良心犯或持不同政見者。由于这个称呼是主观性的,對於一個犯人是否為政治犯通常爭議很大,被一國政府認定是不法人士或恐怖主義者的犯人可能自另一國看來是政治犯。因此,關於政治犯的國際爭執通常很激烈,一些政府甚至否认政治犯的存在。.

新!!: 刘晓波和政治犯 · 查看更多 »

敗血性休克

敗血性休克(septic shock),又稱感染性休克,是指罹患嚴重敗血症(sepsis)的部分病人,簡單來說,敗血症是種身體對感染的反應。病人出現無法由搶救輸液(fluid resuscitation)挽回的低血壓,從而產生器官灌注(perfusion)異常,導致如乳酸中毒(lactic acidosis)、少尿(oliguria)、或急性精神異常的情況。無論是何種微生物,在身體任何部位的感染,都有可能引起發燒、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白血球上升等全身性的發炎反應,這就是敗血症。敗血症較常發生於抵抗力不佳的病人身上,如老年人、癌症病患、器官功能不全病患等,但健康的年輕人亦可能因感染而引發敗血症。將近一半的敗血症是由肺炎所引起,但腹腔內感染、傷口感染及泌尿系統感染等均可能是敗血症的感染源。.

新!!: 刘晓波和敗血性休克 · 查看更多 »

托尔比约恩·亚格兰

托尔比约恩·亚格兰(挪威语:Thorbjørn Jagland ,生于1950年11月5日),挪威政治家。挪威前首相、工黨主席(1992年-2002年)。从2009年至2015年任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

新!!: 刘晓波和托尔比约恩·亚格兰 · 查看更多 »

拘留

拘留是指一个国家或私人通过合法手段限制一个人自由移动权利的过程。这可以是因为针对该个体所提起的诉讼或是为了保护个人或财产。被拘留并不一定意味着被移至某一特定地点(通常被称为拘留中心),不管是为了审问或是作为犯罪的惩罚。 拘留可能伴随着逮捕,但也可能没有。关塔那摩监狱的囚犯被称为“被拘留者”。 “被拘留者”一词主要用于指被特定政府和武装部队控制的个人,比如那些不能被归为并作为战俘或犯罪嫌疑人对待的人。它被用于指“任何被武装部队抓捕或被拘留的人”。一般来说,它指“处于管制状态中的人”。 世界人权宣言第九条规定:“不得任意逮捕、拘留或驱逐任何人”。在国家间的战争中,日内瓦第四公约中提到了被拘留者。.

新!!: 刘晓波和拘留 · 查看更多 »

曾金燕

曾金燕(),福建龙岩人。客家人,曾发表多个纪录片电影、诗歌、小说、评论等作品,目前为香港大学博士候选人。纪录片制片人,女权研究者,社会活动家。.

新!!: 刘晓波和曾金燕 · 查看更多 »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又译普林斯敦大学,常被直接称为普林斯顿,是一所位於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现为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 普林斯顿历史悠久。它成立于1746年,是九所在美国革命前成立的殖民地学院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在1747年移至纽瓦克,最终在1756年搬到了现在的普林斯顿,并于1896年正式改名为“普林斯顿大学”。虽然其旧校名是“新泽西学院”,但它与今天位于邻近的尤因镇(Ewing Township)的“新泽西学院”没有任何关联。此外虽然它最初是长老制的教育机构,但学校从没有跟任何宗教机构有直接的联系,而现在对学生亦无任何宗教上的要求。 普林斯顿现提供各种有关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工程学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它并没有医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及商学院,但能在政治及工程上提供专业课程。大学也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及普林斯顿宗教学校有联谊。至今,已经有63位诺贝尔奖得主、17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14名菲尔兹奖得主,13名图灵奖得主,及3名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夺得人曾经或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或教职员。另外,普林斯顿也是获得最多捐款的学术机构之一。.

新!!: 刘晓波和普林斯顿大学 · 查看更多 »

智利

智利共和国(República de Chile)是位於南美洲的一个国家,西和南濒太平洋,北靠秘鲁,东邻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在南美洲與阿根廷及巴西並列為ABC強國。 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智利總共約有1,800萬人,種族以歐洲白人、混血族群居多,與另一國家阿根廷同樣,幾乎沒有非洲裔人口,其他則以本土原住民少數族群相對為多,整體公民組成素質極高,因而智利教育高度发达,其教育在发达国家普遍承认。智利在新闻自由、人类发展指数、民主发展等方面也获得了很高的排名,與南歐國家相媲美。社會相當於經濟已開發的北美洲和歐洲國家,而近來還有許多亞裔移民跨越太平洋移居。 智利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智利是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产铜和出口铜最多的国家,享有“铜矿王国”之美誉。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旱极。此外,它还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硝石的国家。.

新!!: 刘晓波和智利 · 查看更多 »

時報文化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時報文化、時報出版,是台灣大型出版社之一,由《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創辦,為台灣第一家股票上櫃的出版社。.

新!!: 刘晓波和時報文化 · 查看更多 »

時事評論員

時事評論員(又名政治評論員、名嘴)是政治新聞和局勢的分析專家、顧問和意見領袖。時事評論員是傳媒工作者之一,他們的評論和意見必須通過有效的媒體發表。封杀就是失去有效的發聲平台,時事評論員的社會影响力會損失。 時事評論員的背景有許多,包含學者專家,專欄作家。時事評論員多數講究資料豐富及分析精闢,不過也有以奇言怪論或娛樂作為賣點。.

新!!: 刘晓波和時事評論員 · 查看更多 »

時代雜誌

《時代》(Time,注册商标为大写的TIME),(又譯《時代週刊》、《時代雜誌》等),是一份於1923年開始在美國出版的新聞雜誌。現今的《時代》共有四種版本,包括了美國主版、歐洲版、亞洲版、南太平洋版。歐洲版(Time Europe,舊稱Time Atlantic)出版於倫敦,亦涵蓋了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事件。亞洲版(Time Asia)出版於香港。南太平洋版出版於悉尼,涵蓋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群岛。《時代》之前曾发行过加拿大版(内容与美国版相同,广告刊登的是加拿大本地广告),自2008年12月起,终止发行加拿大版,目前在加拿大发行的版本均为美国版。.

新!!: 刘晓波和時代雜誌 · 查看更多 »

2010年1月

没有描述。

新!!: 刘晓波和2010年1月 · 查看更多 »

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

2010年10月8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刘晓波,以表彰他“長期以來以非暴力方式在中國爭取基本人權”。.

新!!: 刘晓波和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 · 查看更多 »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13时,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宣布,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中国作家莫言,彼得·恩隆德说“(莫言)以幻觉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新!!: 刘晓波和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 查看更多 »

2013年12月

; 科學技術.

新!!: 刘晓波和2013年12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劉曉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