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側式疊式月台

指数 側式疊式月台

側式疊式月台屬於側式月台的一種,亦稱為側疊式月台.

95 关系: 动物园站 (广州)側式月台博覽館站半藏門線千代田線千駄木站南锣鼓巷站南浦大桥站台北捷運中和新蘆線台北捷運環狀線台北捷運萬大線台北捷運板南線双溪毛糯-加影线双溪毛糯-沙登-布城线同台换乘站向西村站大井町站大東站大江戶線天后站島式疊式月台島式月台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中原站 (新北市)中和站中和站 (新北市)中環站七里庄站三宮車站三田站 (東京都)三田線 (都營地下鐵)广州地铁5号线府中車站今里筋線伦敦地铁住吉站 (東京都)土瓜灣站北京地铁14号线北京地铁6号线北京地铁8号线北角站哈佛站 (马萨诸塞州)六本木站国贸站 (深圳)灣仔站神戶市營地下鐵西神-山手線笋岗站 (地铁)紐約地鐵...紐約地鐵第二大道線町屋站銅鑼灣站銀座一丁目站荃灣綫萊辛頓大道-63街車站青衣站西灣河站西湖文化广场站西日暮里站西敏站香港站觀塘綫高雄捷運高雄捷運黃線高雄捷運橘線跨月台轉車站麴町站車站月台關目成育站臨海線 (東京臨海高速鐵道)臺北捷運臺北橋站老街站杭州地铁1号线杭州地铁3号线東京臨海高速鐵道東西綫 (香港)東涌綫根津站機場快綫機場站 (香港)橋和站武吉免登站武林广场站永安市場站洪湖站深圳地铁港島綫港鐵湖貝站朱比利線有樂町線曹杨路站景安站 扩展索引 (45 更多) »

动物园站 (广州)

動物園站(Zoo Station)是廣州地鐵五號線的一個車站,位於越秀區環市東路梅东路口西側、廣州動物園南門的地底。該站於2009年12月28日啟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站是5號線應市民要求而增添的一個車站。另外,本站在路線圖上的英文名稱為Zoo,但在報站時則會被稱為The Zoo。.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动物园站 (广州) · 查看更多 »

側式月台

側式月台,又稱岸式月台,中国铁路系统称作基本站台,常成對使用而又稱為「相對式月台」或「對向式月台」。是指軌道在中央,而月台就在左右兩側的設計,是最常見的月台型式之一。側式月台,廣泛的定義即車站只有一面有軌道,故亦包括只有一個月台與一個軌道的情況。.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側式月台 · 查看更多 »

博覽館站

博覽館站(AsiaWorld-Expo Station)是港鐵機場快綫的終點站,港鐵公司為配合新落成的亞洲國際博覽館而特別興建之新車站,隨著亞洲國際博覽館於2005年12月20日揭幕而正式啟用,並取代機場站成為機場快綫的新終點站。 為了方便往來亞洲國際博覽館參觀展覽或欣賞演唱會等活動的乘客,港鐵提供特別優惠予往來該站的乘客,乘客只需以八達通卡乘搭機場快綫前往車站下車,並至少逗留1小時(以該站出閘後至回程再入閘之間計算),同一天內以同一張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回程,即可享有折扣,往返青衣站和博覽館站的成人即日來回車費為港幣47元(單程65元),九龍站為72元(單程100元),香港站為80元(單程110元)。乘客同時可以享有八達通港鐵免費接駁服務。 此外,逢特定日子,港鐵於香港站及或九龍站設指定櫃位,手持即日展覽入場證明的乘客可於該兩站以八達通扣除60元(折實價),換購機場快線即日來回博覽館站優惠車票乙張;當遇上檢票時,須提供有關證明,否則視為無票乘車。.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博覽館站 · 查看更多 »

半藏門線

半藏門線()是一條連結東京都澀谷區澀谷站和墨田區押上站、由東京地下鐵的鐵路線。內的名稱為「11號線半藏門線」。 路線名的由來為以德川家康的家臣、服部半藏正成的居所旁邊命名的江戶城其中一道城門「半藏門」。車體、路線圖與轉乘資訊使用的路線顏色為紫色,路線記號為Z。.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半藏門線 · 查看更多 »

千代田線

千代田線()是一條連結東京都足立區綾瀨站和澀谷區代代木上原站與連結綾瀨站和北綾瀨站支線(通稱北綾瀨支線)組成、由東京地下鐵的營運的鐵路線。內的名稱為「9號線千代田線」。車體、路線圖與轉乘資訊使用的路線顏色為綠色,路線記號為C。.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千代田線 · 查看更多 »

千駄木站

千駄木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文京區千駄木二丁目,屬於東京地下鐵千代田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C 15。.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千駄木站 · 查看更多 »

南锣鼓巷站

南锣鼓巷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北京地铁6号线和8号线的一座换乘站。为北京地铁首个叠落式布置的车站。车站以“南锣鼓巷”命名。6号线车站随着6号线一期工程于2012年12月30日开通投入运营;而8号线车站随着8号线二期工程南段剩餘线路于2013年12月28日投入运营。.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南锣鼓巷站 · 查看更多 »

南浦大桥站

南浦大桥站位于上海黃浦區中山南路陆家浜路,南浦大桥附近,为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的地下车站,于2007年12月29日启用。由于穿越南浦大桥桩基,本站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采用双层侧式站台结构的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内圈列车站台层,地下三层为外圈列车站台层。 由于2003年7月1日在浦西董家渡路附近发生的严重事故,令工程延误,本站未与4号线其它车站一并启用。.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南浦大桥站 · 查看更多 »

台北捷運中和新蘆線

#重定向 中和新蘆線.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台北捷運中和新蘆線 · 查看更多 »

台北捷運環狀線

#重定向 環狀線 (台北捷運).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台北捷運環狀線 · 查看更多 »

台北捷運萬大線

#重定向 萬大-中和-樹林線.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台北捷運萬大線 · 查看更多 »

台北捷運板南線

#重定向 板南線.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台北捷運板南線 · 查看更多 »

双溪毛糯-加影线

双溪毛糯-加影线(MRT Sungai Buloh-Kajang Line,简称双加捷运)是巴生谷第九条列车线路,也是继格拉那再也线后第二条自动驾驶的列车系统。这条路线属于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D)的大吉隆坡/巴生谷综合运输系统。路线编号为9,而颜色则为绿色。 这也是是马来西亚捷运公司计划中的三条捷运线的首条路线。第一阶段路线已于2016年12月16日开放,而第二阶段則在2017年7月17日开放。而从国家博物馆至加影的第二阶段线路也于当地时间下午四时由大马首相纳吉阿都拉萨在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捷运站主持开通仪式正式宣布开通。而在同年7月18日,两个阶段的线路整合为一条,乘客可直接从双溪毛糯搭乘列车前往加影。.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双溪毛糯-加影线 · 查看更多 »

双溪毛糯-沙登-布城线

双溪毛糯-沙登-布城线(MRT Sungai Buloh–Serdang-Putrajaya Line,简称双沙布捷运)是巴生谷第十二条列车线路,也是第四条自动驾驶的列车系统。这条路线属于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D)的大吉隆坡/巴生谷综合运输系统。路线编号为12,而颜色则为金色。 这也是是马来西亚捷运公司计划中的三条捷运线的次条路线。第一阶段路线预计2021年7月开放,而第二阶段則在2022年7月开放。 双溪毛糯-沙登-布城线全長52.2公里,其中13.5公里為地下路段,共設有37座車站,包括11座地下車站,路線連結双溪毛糯至布城。開通後,預估每日搭乘人次為533,000。.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双溪毛糯-沙登-布城线 · 查看更多 »

同台换乘站

#重定向 跨月台轉車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同台换乘站 · 查看更多 »

向西村站

向西村站是深圳地铁9号线中的一个车站,车站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春风路与东门南路交叉路口东北侧下方,沿春风路布置为地下三层侧式叠式车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向西村站 · 查看更多 »

大井町站

大井町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品川區大井一丁目,屬於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東京急行電鐵(東急)、東京臨海高速鐵道(TWR)的鐵路車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大井町站 · 查看更多 »

大東站

大東站位於台灣高雄市鳳山區,為高雄捷運橘線的捷運車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大東站 · 查看更多 »

大江戶線

大江戶線()是日本東京都交通局營運的鐵路線(都營地下鐵)之一,記載為「12號線大江戶線」,多被稱為「都營大江戶線」。其名來自東京的古稱江戶的雅名「」。車體、路線圖與轉乘資訊使用的路線顏色為「洋紅色」,路線記號為E。採用鐵輪式、線型馬達推進,是東京各地下鐵路線中唯一採用此規格者。 該線由連結東京都練馬區光丘站與澀谷區新宿站的放射部、以及從新宿站起逆時針至新宿區都廳前站的環狀部組成。形式上可歸為環線,但不同於同樣位於東京的山手線採「無限循環型」運行,該線係以「6字形」運行,因此起點為都廳前、終點為光丘。.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大江戶線 · 查看更多 »

天后站

天后站(Tin Hau Station)是位於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高士威道至英皇道地底的港鐵港島綫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車站實為位處銅鑼灣,但取名自鄰近的銅鑼灣天后廟,原址為於1982年拆卸之銅鑼灣裁判司署。由於天后站的站名,鄰近地區常被誤稱為「天后」。.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天后站 · 查看更多 »

島式疊式月台

島式疊式月台為島式月台的一種,亦稱為島疊式月台、疊落島式月台,為兩座以上島式月台分布於上下樓層的月台形式,大部分用於轉乘站(包括採用跨月台轉乘設計者),例如:.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島式疊式月台 · 查看更多 »

島式月台

島式月台,又名中置式月台、中央月台、中间站台,是鐵路月台的一種型態,為路軌在兩旁,月台被夾在中間的設計。.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島式月台 · 查看更多 »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原名申嘉线,是中国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一条线路,系统编号R3。连接上海市西北地区-中心城-浦东新区的主干线,单线里程为82.386公里,是中國,也是世界上单线里程最长的地铁线路,也是首条跨省轨道交通。.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 查看更多 »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

|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编号M6,为上海轨道交通规划中的一条线路,被列入2010-2020年建设规划。14号线工程线路全长38.514km,铺设方式全部为地下线;设车站31座,均为地下车站;设金桥停车场和封浜车辆段2处车辆基地,设置4座主变电所和1座控制中心。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由嘉定封浜至浦东金桥。线路走向为:曹安公路—铜川路—武宁路—万航渡路—华山路—长乐路—金陵路—人民路—新永安路—过黄浦江—花园石桥路—浦东大道—云山路—锦绣东路—金穗路。平均站间距1.273km,线路已于2014年开工东西通道合建段,2016年全面开工,预计2020年全线开通,投资估算达576.86亿元。其中,工程在浦东大道浦东南路站至龙居路站区段与延安路高架延伸工程东西通道工程上下重合。14号线也是目前上海地铁规划中,最后一条贯穿市中心的轨交线路,也将成为上海首条开通时即采用八节编组的轨交线路。.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 · 查看更多 »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又称上海地铁4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4,於通車前也被称为明珠线二期)是上海轨道交通近期规划中唯一的一条环状线。4号线是中国首条全国“工人先锋号”地铁线路。.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 · 查看更多 »

中原站 (新北市)

中原站位於臺灣新北市中和區,為台北捷運興建中的環狀線中環段的捷運車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中原站 (新北市) · 查看更多 »

中和站

中和站可以指:.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中和站 · 查看更多 »

中和站 (新北市)

中和站位於臺灣新北市中和區,為台北捷運興建中的環狀線中環段及萬大線交會之捷運車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中和站 (新北市) · 查看更多 »

中環站

中環站(Central Station)是位於香港中環遮打道、畢打街和德輔道中的港鐵列車站,並設有4個月台(一個島式月台和兩個側式月台),是荃灣綫香港島的終點站與港島綫的中途站。中環站設有收費區的行人隧道分別連接鄰近商業區及香港站,供乘客轉乘東涌綫和機場快綫,而該隧道位於環球大廈、干諾道中和交易廣場地底。.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中環站 · 查看更多 »

七里庄站

七里庄站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丰台区,是北京地铁9号线和14号线的一座换乘车站。9号线七里庄站于2011年12月31日随9号线南段开通投入使用,14号线七里庄站因受工期限制,并未随14号线西段在2013年5月5日同步开通(14号线列车暂时“甩站”通过),而是在次年的2014年2月15日才投入使用,是14号线西段七座车站中最晚开通的车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七里庄站 · 查看更多 »

三宮車站

| 三宮車站()是一位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由阪急電鐵、神戶高速鐵道、阪神電氣鐵道、神戶新交通與神戶市交通局五個單位所共用的鐵路車站建物組合,其中阪急與神戶高速所屬的站區位於加納町4丁目,阪神所屬的站區位於小野柄通8丁目,神戶新交通所屬站區位於雲井通8丁目,神戶市營地下鐵的站區則位於北長狹通1丁目。除了上述各單位之外,三宮車站與JR西日本所屬的三之宮站(三ノ宮駅)同樣都座落於神戶市正中央的三宮地區,因此形成一個超大型的鐵路總站區域,也是神戶市內首屈一指的交通要衝。.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三宮車站 · 查看更多 »

三田站 (東京都)

三田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港區芝五丁目,屬於東京都交通局(都營地下鐵)的鐵路車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三田站 (東京都) · 查看更多 »

三田線 (都營地下鐵)

三田線()是一條連結東京都品川區目黑站和板橋區西高島平站、由東京都交通局營運的鐵路線(都營地下鐵)。《》記載為「6號線三田線」。通車當初稱為「都營6號線」(後述)。基本上多被稱為「都營三田線」。 路線名的由來為名稱制定時的終點站三田。車體、路線圖與轉乘資訊使用的路線顏色藍色,路線記號為I。.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三田線 (都營地下鐵) · 查看更多 »

广州地铁5号线

广州地铁5号线(Guangzhou Metro Line 5)是廣州地鐵的營運路線之一,屬於城市軌道交通,代表色為 █ 紅色。該路線是廣州地鐵線網中的一條東西向幹線,目前共设24座车站以及1个车辆段。现時路線西起荔灣區芳村滘口,东至黄埔区文冲。车厢编制为6节L型编组列车。.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广州地铁5号线 · 查看更多 »

府中車站

府中車站可以指:.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府中車站 · 查看更多 »

今里筋線

今里筋線()是大阪府大阪市東淀川區的井高野車站和東成区的今里車站結成的大阪地下鐵的路線。正式名稱為高速電氣軌道第8號線,鐵道要覽中以今里筋線(8號線)記載。路線代表的英文字母為「I」。於2006年(平成18年)12月24日開業。 本線在路線圖中以柑子色代表。.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今里筋線 · 查看更多 »

伦敦地铁

倫敦地鐵(London Underground)是英國倫敦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於1863年1月10日通車。地鐵車輛在倫敦市中心地底運行,至郊區在地面運行,其中地面運行線路占55%。倫敦地鐵在英文中別稱The Tube(管子),名稱來源於車輛在像管道一樣的圓形隧道裡行駛。 今天倫敦已經建成總長402公里的地鐵網,其中160公里在地底,共有11條路線、270個運作中的車站,每日載客量平均高達304萬人。2004至2005年度總載客人次為9億7600萬。以线路长度计算,它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地铁网络,仅次于上海地铁和北京地铁。 2003年起,倫敦地鐵成為倫敦交通局的一部分,該公司同時營運市內巴士(包括倫敦著名的紅色雙層巴士)及倫敦地上鐵系統。 伦敦地铁是國際地鐵聯盟的成員之一。.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伦敦地铁 · 查看更多 »

住吉站 (東京都)

住吉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江東區,屬於東京都交通局(都營地下鐵)、東京地下鐵的鐵路車站。 此站有都營地下鐵的新宿線與東京地下鐵的半藏門線停靠,是轉乘站。各自設有車站編號,新宿線是S 13、半藏門線是Z 12。 東京都交通局的所在地是住吉二丁目、東京地下鐵是猿江二丁目。.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住吉站 (東京都) · 查看更多 »

土瓜灣站

土瓜灣站(To Kwa Wan Station)是港鐵沙田至中環綫一個興建中的鐵路車站,建造初期稱為馬頭圍站,屬未來屯馬綫的一段,連接現時馬鞍山綫及西鐵綫。車站位於九龍土瓜灣,在馬頭圍道/土瓜灣道公園及土瓜灣市政大廈之間,為一座深三層的地底車站。 土瓜灣站設於馬頭圍道地底,介乎落山道和浙江街之間。本站及宋皇臺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 公里的鐵路隧道。.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土瓜灣站 · 查看更多 »

北京地铁14号线

北京地铁14号线是北京地铁的一条已开通线路,全线于2015年完工。全长47.3千米,由京港地铁运营。起于丰台区永定河以西的张郭庄站,向东经过丰台北路、南二环和南三环之间,至西大望路一线向北,迄于朝阳区来广营以北的善各庄站,呈L状。全线经过丰台、东城、朝阳3区,途经丰台镇、丽泽商务区、北京南站、蒲黄榆、方庄、十里河、中央商务区(CBD)、朝阳公园、酒仙桥、望京等重要地段。该线也是北京地铁首条使用六节A型列车运输的线路。 为了配合第九届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举办,西段(张郭庄站至西局站,全长12.4千米,共有7座车站,其中七里庄站暂缓开通)于2013年5月5日开通,七里庄站当时未能开通,于2014年2月15日开通。 东段(金台路站至善各庄,全长14.8千米,设有12座车站,其中朝阳公园站和高家园站暂缓开通)于2014年12月28日开通;中段,即北京南站至金台路站段,已于2015年12月26日开通(陶然桥站和平乐园站暂缓开通),由于陶然桥站和丽泽商务区站进场滞后,故东管头站至景风门站区间及陶然桥站暂缓开通。 2016年12月31日朝阳公园站开通。2017年12月30日平乐园站开通。 位于金台路站和大望路站之间的红庙站为远期预留站,暂时无法确定其开通日期;而原定于在十里河站和北工大西门站之间设置的南八里庄站由于拆迁等原因已改为盾构通过,车站已基本宣告撤销。.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北京地铁14号线 · 查看更多 »

北京地铁6号线

北京地铁6号线是北京地铁的一条线路,全长约53千米,共设35座车站,是北京地铁继1号线之后第二条横贯北京东西的骨干线路。线路西起石景山区金安桥站,经过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到达通州区潞城站。其中,目前运营的一期工程西起海淀区海淀五路居站,东至朝阳区草房站,全长30.4千米,共有车站20座,全部为地下线,于2012年12月30日开通;二期工程向东延长12.4公里至通州区潞城站,于2014年12月28日开通。建设中的西延(或称三期)工程则向西延长。6号线在北京地铁历史中占据五项“第一”:第一条采用接触网供电的线路、第一条采用8节编组的线路、第一条设置叠落车站的线路、第一条采用100km/h列车的市区主干线、以及第一条采用快慢车并设置快车越行站的线路(但目前尚未开行快慢车)。.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北京地铁6号线 · 查看更多 »

北京地铁8号线

北京地铁8号线是北京地铁的一条线路,已开通段全长26.6千米,为北京北部的南北向线路,自朱辛庄至中国美术馆(该站暂缓开通),共设车站17座。其中一期线路(森林公园南门站至北土城站)贯穿奥林匹克公园,也称作10号线奥运支线,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配套设施之一。8号线的代表颜色为绿色。.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北京地铁8号线 · 查看更多 »

北角站

北角站(North Point Station)是港鐵位於香港東區的鐵路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是港島綫及將軍澳綫的地底跨月台轉車站,也是將軍澳綫的西面終點站。車站的港島綫部分由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委托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北角站 · 查看更多 »

哈佛站 (马萨诸塞州)

哈佛站(Harvard)是波士顿地铁的一个车站,位于麻薩諸塞州剑桥市内的,地铁站台设于下方。2013年,本站以日均23199人次的客流量成为波士顿地铁客流量第三大的车站,仅次于和。本站同时设有从麻省大道沿哈佛广场、布拉特尔街至奥本山街的巴士隧道,并通过隧道内的公交枢纽提供地铁与公共电汽车的接驳。.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哈佛站 (马萨诸塞州) · 查看更多 »

六本木站

六本木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港區,屬於東京地下鐵、東京都交通局(都營地下鐵)的鐵路車站。東京地下鐵的所在地是六本木六丁目、東京都交通局是赤坂九丁目。 此站有東京地下鐵的日比谷線、都營地下鐵的大江戶線停靠。日比谷線的車站編號是H 04、大江戶線是E 23。.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六本木站 · 查看更多 »

国贸站 (深圳)

國貿站是深圳地鐵1号綫的一个车站,位於深圳市商業區人民南路與嘉賓路交叉路口,临近国贸大厦,於2004年12月28日啟用。车站設計以白色及淺藍色為主。.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国贸站 (深圳) · 查看更多 »

灣仔站

灣仔站(Wan Chai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灣仔軒尼詩道與柯布連道交界的地底,亦是一個地底車站。此站由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原址並是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總部。灣景中心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灣仔站 · 查看更多 »

神戶市營地下鐵西神-山手線

#重定向 西神·山手線.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神戶市營地下鐵西神-山手線 · 查看更多 »

笋岗站 (地铁)

笋岗站是深圳地铁7号线的车站,位于罗湖区梅园路路上,在宝安北路与宝岗路之间。车站装修以米白及淡蓝色为主色调,以LED环形造型灯具为设计特色。.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笋岗站 (地铁) · 查看更多 »

紐約地鐵

紐約地鐵(New York City Subway)是美國紐約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統,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公共地下鐵路系統之一,也是國際地鐵聯盟(CoMET)的成員。纽约地铁拥有425座车站,商業營運路線長度為373公里(232英里),用以營運的軌道長度約為1056公里(約656英里),總鋪軌長度達1355公里(約842英里)。約40%的路軌形式為地面或高架。 紐約地鐵現由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MTA)管理,紐約市捷運局負責營運。近年來有紐約地鐵與斯塔滕島鐵路(Staten Island Railway)合併的構想也在酝酿中。.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紐約地鐵 · 查看更多 »

紐約地鐵第二大道線

#重定向 第二大道線.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紐約地鐵第二大道線 · 查看更多 »

町屋站

屋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荒川區荒川七丁目與町屋一丁目,屬於京成電鐵、東京地下鐵的鐵路車站。 此站有京成電鐵的本線與東京地下鐵的千代田線停靠,是轉乘站。京成本線的車站編號是KS04、千代田線是C 17。 此條目同時記述接近的兩站的東京都交通局都電荒川線的町屋站前停留場()。.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町屋站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站

銅鑼灣站(Causeway Bay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位於灣仔區東角軒尼詩道及記利佐治街地底的鐵路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車站東面大堂承建商是Marples Ridgway,西面大堂由青木建設負責興建,行車隧道由熊谷組負責興建。該站亦是最接近香港海底隧道和香港仔隧道的鐵路車站。 本站所在地實際位於東角而非銅鑼灣,傳統上的銅鑼灣是指鄰近維多利亞公園和天后站一帶地區,但正和香港很多地區一樣,都因為鐵路站的命名和選址而影響周邊地區發展。對於很多遊客甚至香港人而言,現時已經很少人提起東角此地名(位處官涌的佐敦站和位處大角嘴的奧運站一帶也有類似「站名取代地名」的情況)。.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銅鑼灣站 · 查看更多 »

銀座一丁目站

銀座一丁目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中央區銀座一丁目,屬於東京地下鐵有樂町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Y 19。.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銀座一丁目站 · 查看更多 »

荃灣綫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荃灣綫 · 查看更多 »

萊辛頓大道-63街車站

#重定向 萊辛頓大道-63街車站 (63街線).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萊辛頓大道-63街車站 · 查看更多 »

青衣站

青衣站(Tsing Yi Station)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共用的鐵路車站。青衣站是青衣島唯一的鐵路車站及兩綫轉車站,更是整個青衣島以及整個葵青區唯一可供新界的士駛入的地方,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服務島上近20萬名居民。.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青衣站 · 查看更多 »

西灣河站

西灣河站(Sai Wan Ho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香港東區西灣河筲箕灣道地底,車站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車站大堂由金門/Kier/Lilley聯營公司負責興建,行車隧道由日本西松建設負責興建。.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西灣河站 · 查看更多 »

西湖文化广场站

西湖文化广场站是杭州地铁1号线设立的一个站点,以及未来与3号线的换乘站,位于西湖文化广场(核心商业区)东北侧,中山北路地下,北至文晖路路口、南至朝晖路以北180米处,北接打铁关站、南接武林广场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西湖文化广场站 · 查看更多 »

西日暮里站

西日暮里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荒川區西日暮里五丁目,屬於東京地下鐵、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東京都交通局的鐵路車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西日暮里站 · 查看更多 »

西敏站

西敏站(Westminster tube station)位於英國倫敦西敏市,是倫敦地鐵環線、區域線及朱比利線交會的地鐵站。本站設在橋街(Bridge Street)及維多利亞堤道的路口、泰晤士河西岸,與英國國會附樓——保得利大廈共構,附近有西敏宮(國會廳舍)、西敏寺、國會廣場、西敏橋、倫敦眼、白廳等景點,離唐寧街、財政部、外交部、、最高法院、戰爭紀念碑及韓戰紀念碑亦不遠。 本站分為兩個部分,即區域線、環線共用的淺層月台(sub-surface platforms)和朱比利線使用的深層月台(deep level platforms)。淺層月台於1868年完工,為在內環線(Inner Circle,環線前身)上最早開業的車站之一,並且曾經有多種營運模式的列車停靠;深層站體則於1999年啟用,為朱比利線綠園站-斯特拉特福站的其中一站。在深層站體施工期間,淺層站體也連帶進行了全面改建,以與朱比利線月台和保得利大廈共構。整修完畢之後的西敏站,車站設計以樸實和簡潔為主,塑造出具有前衛感的站內景觀,也獲得了英國數個建築類獎項。.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西敏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站

香港站(Hong Kong Station)是港鐵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港景街1號的鐵路站,是東涌綫與機場快綫的下行終點站,結構與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相連。香港站設有非收費區及收費區的行人隧道分別連接鄰近商業區及中環站,供乘客轉乘荃灣綫和港島綫,而該隧道位於環球大廈、干諾道中和交易廣場地底。乘搭機場快綫的乘客能夠在該站進行預辦登機服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香港站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高雄捷運

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高雄捷運、高捷,為中華民國第二座投入營運的-zh-hant:大眾捷運系統;zh-hans:城市轨道交通系统;zh-tw:大眾捷運系統;zh-hk:城市軌道交通系統;zh-sg:城市轨道交通系统;zh-mo: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首座機場聯絡軌道系統,以高雄市區為中心,並向高雄市的郊區提供服務,同時也是高雄國際機場的機場聯絡軌道系統,而計畫中的延伸路線亦涵蓋台南市、屏東縣部分地區。本系統於1980年代開始討論規劃興建,1998年行政院決定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辦理初期路網,1999年經高雄市政府甄選後由高雄捷運公司負責興建捷運紅線、橘線,並於2008年3月9日開始正式通車營運。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則只負責路線規劃與興建監督,不負責興建。 高雄捷運初期高運量系統總經費為新台幣1813.79億元,其中政府出資83.19%(計1508.89億元),民間出資16.81%(計304.9億元,其中198億元向銀行團聯貸取得)。政府出資部分中央政府補助約1191億元,高雄市政府(縣市改制前)負擔約286億元,而高雄縣政府(縣市改制前)負擔約32億元。與臺北捷運營運模式不同之處在於,路線的興建與通車後的營運,皆由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組成的「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其興建、營運特許期限共36年(由簽約起算而非營運起算),高捷公司需負擔鉅額的折舊攤提及利息費用,營運5年以來,虧損嚴重,瀕臨破產邊緣,以致須於2012年9月函請高雄市政府修改BOT合約,並在各車站爭取額外收入和實施削減成本的措施。此外興建捷運當時政府亦提供三大土地開發案,來作為交換條件,以增加民間參與誘因。 修約後,高雄捷運財務漸有改善,於2017年1月,宣布2016年盈餘7400萬元,為首度盈餘,除了運量增加,平均每日達17.2萬人次外,多角化經營也是原因,將南機廠租給大魯閣草衙道,大寮主機廠部份土地作為享溫馨囍宴會館及舊振南觀光工廠,並成功打造動漫角色-高捷少女,甚至跨足4G通訊電纜租賃,皆有助於營收。 高捷初期以地下路線為主,紅線的橋頭火車站到世運站間則是為高架段;至於紅線的南岡山站、橘線的大寮站則為平面路線,和新建的環狀輕軌相似。未來高捷擴充現階段已整併其中三條輕軌路線成為黃線並送審中。目前共有三條路線營運中,分別是紅線、橘線和環狀輕軌,其規劃為高運量系統、輕軌運輸系統,累積運量已於2016年12月底突破4億7000萬人次。.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高雄捷運 · 查看更多 »

高雄捷運黃線

捷運黃線,又稱高雄捷運都會線,是高雄捷運規劃中路線之一,設置22座車站,全線皆位於臺灣高雄市。黃線是地下化的中運量捷運系統,預計於2020年動工興建,2024年完工。.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高雄捷運黃線 · 查看更多 »

高雄捷運橘線

捷運橘線 (簡稱橘線) 是高雄市高雄捷運首期兩條路線中的東西向路線,另一條是南北向的高雄捷運紅線,兩線於市中心中山、中正路交叉處地下的美麗島站交會,乘客可在此於兩線間轉乘。 橘線西起中山大學附近的西子灣站,沿途經哈瑪星、愛河、中正路、大港埔圓環(美麗島站)、文化中心、高雄交流道、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鳳山市區、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及鳳山國中至終點大寮站,全線除大寮站為地面車站外其餘皆為地下車站。 橘線原規劃設置愛河站(O3),但因高雄市政府遷至的苓雅區(今四維行政中心),及高雄地下街因火警而關閉,加上西子灣站 (O1) 及 鹽埕埔 (O2) 因土質原因東移設站地點,與愛河站過近,故取消設站。最初的橘線西端曾考慮在中山大學內設站,後因地質問題以及中山大學不同意下而縮短至哈瑪星,但站名仍使用原本的西子灣而沒改成哈瑪星;東端原只到鳳山國中站與大東站之間的黃埔公園,而機廠設於今之衛武營都會公園,但後考量到機廠設於市區過於浪費,而將路線東延至大寮,並將機廠改至現址。 橘線全線皆是以高運量建設,但考慮營運初期運量不高,目前暫時以中運量1組3節營運,待紅橘線日運量達45萬人次之標準,才會提升至高運量2組6節的模式營運。.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高雄捷運橘線 · 查看更多 »

跨月台轉車站

跨月台轉車站是一種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應用於轉車站內的設計,其目的是在同一個島式月台上讓通勤者從一個路線系統的列車的月台下車後,直接步行到對面另一條路線的月台轉車(在重鐵的原則上這兩個系統的路軌在通勤時是不交匯的,不過可以在興建時刻意遷就)。乘客不需經過樓梯、電動扶梯或電梯走到另一個--轉線,因此能節省車站內的轉乘時間、提高通勤效率。跨月台轉車站還有一個設立原則就是不要求乘客在轉車時經過計算車費的驗票閘門,英國倫敦的斯特拉特福站就是由兩個不同鐵路經營者(東安格利亞國家特快車及倫敦地鐵)允許乘客不經過柵閘就進行轉車的典型例子。 跨月台轉車站的優點是對於換線的乘客而言是較快速而簡單的設計(若撇除直通運行),但缺點是為了配合月台設置,各線的行車軌道有時必須透過立體交叉,才能銜接至車站中不同位置的月台。當採用不在同一平面的叠島式設計,建造時比分離式轉車站減少挖泥數量,也相對減少車站建造面積,從而比分離式轉車站節省兩倍或以上的建築及維護成本。然而可能要在地下隧道的路段遷就跨月台轉車的設計,為遷就乘客的轉車組合令隧道的施工難度稍為增加。在臺北捷運、杭州地鐵等地的工程中,這種因應跨月台轉車設計而生成的立體交叉隧道被暱稱作「麻花」。此外對乘客而言這種設計讓他們轉車來得更直接,不用像分離式轉車站繞幾個大圏子才能轉車,因為同月台兩側是不同的路線,而同一路線另一個方向就是佈置在不同月台上,所以有機會令不熟悉該鐵路系統的乘客產生疑惑而造成搭錯車的可能(如港鐵金鐘站南港島綫月台轉乘其他路綫),因此採用此設計的車站必須要有更明確的轉乘指示,如清晰的指示牌;如果有不同顏色的車身來辨認,效果則更佳。.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跨月台轉車站 · 查看更多 »

麴町站

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麴町三丁目,屬於東京地下鐵有樂町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Y 15。 正式的站名是「麴町駅」,但站内標示卻混用「麴町」和「麹町」。.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麴町站 · 查看更多 »

車站月台

月台,或稱--,是指路軌傍邊高出的台面。一般建筑在鐵路車站以方便乘客上下車。.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車站月台 · 查看更多 »

關目成育站

成育站()是一個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城東區,屬於大阪市高速電氣軌道今里筋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I-17。.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關目成育站 · 查看更多 »

臨海線 (東京臨海高速鐵道)

臨海線()是一條連結東京都江東區的新木場站與品川區的大崎站,屬於東京臨海高速鐵道(TWR)的鐵道路線。計劃、開業時的路線名是「臨海副都心線」(臨海副都心線),2000年起根據招募的名稱決定採用「臨海線」作為導覽。車站編號使用的路線記號是R。 在大崎站與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埼京線、川越線轉乘和互相直通運行。大半的路段都在地下運行,國土交通省監修的統計資料亦將之視為地下鐵。但是,網站的日本地下鐵頁面,將列於民營、準公營(第三部門)地下鐵列表與東京地下鐵、埼玉高速鐵道、東葉高速鐵道等相同。.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臨海線 (東京臨海高速鐵道) · 查看更多 »

臺北捷運

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臺北捷運、北捷,是服務臺北都會區的大眾捷運系統,路網範圍涵蓋臺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為中華民國(臺灣)第一座投入營運、也是規模最大的捷運系統,主要功能為紓解臺北交通長期以來的交通堵塞問題,並藉以改善都市動線和機能,促進臺北市區和其周邊衛星市鎮繁榮發展。營運單位為臺北捷運公司,工程興建單位則是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負責,新北市境內部分路線另由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負責規劃。自1996年3月28日開始營運以來,目前共有5條主要路線與2條單站支線,路線里程136.6公里、營運里程131.1公里,營運車站共117站,乃臺北都會區的交通骨幹。其亦為國際地鐵聯盟的成員之一,捷運論資排序世界第124位。 臺北捷運於每日6時發出首班車,隔日0時由端點站對開末班車,所有列車全部收班時約為凌晨1時16分。.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臺北捷運 · 查看更多 »

臺北橋站

#重定向 台北橋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臺北橋站 · 查看更多 »

老街站

老街站(Laojie Station)是深圳地鐵1号綫和3号綫的換乘站,位於深圳市舊城區的東門商業區內。車站色系以白色及淡黃色為主 老街站於2004年12月28日啟用,因地處建築物林立的地區,當時老街站站構較深圳地鐵其他站點為窄,且形狀並不規則。隨著3号綫在2011年6月28日通車,為配合1号綫與3号綫平行換乘,由深圳市地鐵三號線投資有限公司負責興建和營運的新站構和新站台啟用(1号綫與3号綫的站台建設規格均以3号綫為標準),而由深圳市地鐵有限公司負責興建和營運的舊有站構和站台則暫停使用。新站台是深圳地铁最大的单个站台,形状呈梯形。.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老街站 · 查看更多 »

杭州地铁1号线

杭州地铁1号线,标志色为“海棠红”,为杭州市政府計劃興建八條地鐵線中的第一條線路,於2007年3月動工,2012年11月24日通车试运营。全长53.62公里,北起临平街道临平站(余杭支线),东起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下沙江滨站(下沙支线),南抵萧山区湘湖站,贯穿临平副城、下沙副城、江南副城和杭州市中心城区。全线地下车站31个,高架车站3个(乔司南站、乔司站、翁梅站),设有七堡车辆基地。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地铁1号线,港鐵公司佔该公司49%的股權,其餘權益由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杭州地鐵一號綫的公私合營項目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2012年7月17日簽署合作協議,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的特许经营权为开始试运营日起的25年。 2016年6月,1号线三期规划出炉:自下沙江滨站南下穿钱塘江,过江后沿规划港城大道、规划临鸿南路,最后抵达萧山机场。线路长约11.5公里,规划设5座车站,预计2019年底建成。 根据规划,当前1号线客运中心-临平段(余杭支线)将在地铁9号线一期建成后拆解,成为9号线的一部分。.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杭州地铁1号线 · 查看更多 »

杭州地铁3号线

杭州地铁3号线长52.2公里,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西起小和山和余杭中央公园,在百家园路站并线、沿天目山路,经汽车西站后转至西溪路、黄龙体育中心、曙光路至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与1号线形成双向同站台换乘。再向北转向河东路到长乐路(规划),后往东北方向转至沈半路、白石北路、新天地街、竹清路、华丰路、同协路、大农港路、天都路,终点为余杭区星桥路,共设车站33座。远期经过藕花洲大街与9号线相交,止于临平红丰路站。 3号线经过西湖区、上城区、拱墅区和余杭区,位于市主要客流走廊之上,是轨道系统的骨干线。目的是加强市西面、东北面与市中心的联系。 预计2017年开工。.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杭州地铁3号线 · 查看更多 »

東京臨海高速鐵道

東京臨海高速鐵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京臨海高速鐵道或東臨,縮寫TWR,是由東京都品川區、JR東日本出資設立的第三部門鐵路公司,主要經營臨海線這條鐵路線。.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東京臨海高速鐵道 · 查看更多 »

東西綫 (香港)

#重定向 屯馬綫.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東西綫 (香港) · 查看更多 »

東涌綫

東涌綫(Tung Chung Line)是香港港鐵營運的一條連接離島區大嶼山東涌站與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的通勤鐵路線,是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東涌綫於1998年6月22日全綫通車,通車時只有6個站,後來南昌站和欣澳站分別在2003年12月16日和2005年6月1日啟用。.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東涌綫 · 查看更多 »

根津站

根津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文京區根津一丁目,屬於東京地下鐵千代田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C 14。.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根津站 · 查看更多 »

機場快綫

機場快綫(Airport Express,兩鐵合併前簡稱機鐵,通車前計劃名稱為飛翔快綫)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屬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於1998年7月6日隨著興建於赤鱲角的新機場正式啟用同時通車,模式上屬機場聯絡軌道系統,連接位於新界離島區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及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共設有5個站。由於這路綫連接了香港國際機場,並以特快形式運行,故得此名。.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機場快綫 · 查看更多 »

機場站 (香港)

機場站(Airport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機場快綫的一個車站,位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的地面運輸中心內,為機場的主要聯外車站,1998年7月6日啟用。機場站在港鐵系統中是處於最西端的車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機場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橋和站

橋和站位於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為台北捷運興建中的環狀線中環段的捷運車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橋和站 · 查看更多 »

武吉免登站

武吉免登站(Stesen Bukit Bintang)位於吉隆坡武吉免登,是吉隆坡单轨列车与双溪毛糯-加影线的交汇站。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两条线路拥有相同的站名,但并无法进行站内换乘,乘客需要出站并另行购票以转乘至其他线路。此站位于武吉免登商业区中心,也因此每日使用人次众多。 武吉免登站属于吉隆坡单轨列车,于2003年8月31日开始运营,而双溪毛糯-加影线站台則於2017年7月17日開始通行。其也是七个地下捷运站中面积最大的。.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武吉免登站 · 查看更多 »

武林广场站

武林广场站是杭州地铁1号线设立的一个站点,位于武林广场(传统的中央商务区)东北角,与广场东通道呈34°斜交。北接西湖文化广场站,南连凤起路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武林广场站 · 查看更多 »

永安市場站

永安市場站位於台灣新北市中和區、永和區交界處,為台北捷運中和新蘆線(中和線)的捷運車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永安市場站 · 查看更多 »

洪湖站

洪湖站是深圳地铁7号线的车站,位于田贝四路与文锦北路交叉路口的西北侧,与田贝四路平行布置。车站墙面装修以米白色和绿色为主色调,天花采用有机生态材质并采用了以荷花为主题的背景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洪湖站 · 查看更多 »

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广东省深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现今的深圳地铁共有八条线路、199座车站、总长286公里的运营线路,构成覆盖深圳市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龍華六个市辖行政区的地铁网络。在运营方面,深圳地铁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分别运营不同线路,在政府指导下执行统一的票价和服务。目前深圳地铁日均客流量超过400万人次,约占深圳市公共交通客流量的四成,构成深圳市公共交通的骨干。 深圳地铁的建设设想始于1980年代,一期工程则于1998年底开工,并于2004年底通车。2008年以来,深圳地铁网络快速扩展,以已通车的里程计算,深圳地铁是中国第五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次于北京、上海、廣州和南京。深圳地铁三期及四期工程的多条线路正在建设,路网的远期规划長度達超过1,000公里。.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深圳地铁 · 查看更多 »

港島綫

港島綫(Island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路線之一,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堅尼地城站與東區的柴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為前地鐵系統中第三條通車的路綫。由於是當時香港島唯一的大型鐵路路線,因而得名。由1985年起分段通車,隨著西營盤站於2015年投入服務,港島綫終告全線通車。.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湖貝站

湖貝站是深圳地鐵2号綫一個車站,位於羅湖區深南東路中,東門中路東側,乘客可由该站前往东门商业街,车站南北側分別為湖潤大廈與羅湖商務中心,車站主體在深南東路地下呈東西向佈置。 原称“东门站”,2010年2月,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发布通告,更名为“湖贝站”。.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湖貝站 · 查看更多 »

朱比利線

#重定向 銀禧線.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朱比利線 · 查看更多 »

有樂町線

有樂町線()是一條連結埼玉縣和光市和光市站和東京都江東區新木場站、由東京地下鐵營運的鐵路線。小竹向原站-新木場段的都市交通審議會的路線編號為「8號線」、和光市-小竹向原段的都市交通審議會的路線編號為「13號線」,國土交通省監修的《》記載和光市-新木場段為「8號線有樂町線」。 路線名的由來為接鄰銀座的有樂町站。車體、路線圖與轉乘資訊使用的路線顏色為黃色,路線記號為Y。.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有樂町線 · 查看更多 »

曹杨路站

曹杨路站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凯旋北路曹杨路,为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11号线以及规划中14号线的换乘站。3号线和4号线车站位于路口北侧,呈南北向;11号线与14号线车站主体位于路口东侧,呈东西向。两个站台在付费区内有一条换乘通道连通。.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曹杨路站 · 查看更多 »

景安站

景安站位於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為台北捷運中和新蘆線(中和線)與興建中的環狀線中環段交會。.

新!!: 側式疊式月台和景安站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侧式叠式站台側疊式月台叠落侧式站台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