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領議政

指数 領議政

議政(영의정),多雅稱「領相」(영상),是李氏朝鮮(1392年-1910年)於1400年所設立的官職,是最高行政機構議政府的首長,朝鮮王朝三公之首,辅助国王,統領百官。 領議政由一人擔任,權力相當於同時期其他國家的宰相。領議政為正一品官職,下設左議政及右議政,均為正一品,領議政、左議政、右議政並稱為「三公」、「三政丞」。时间最长的是黄喜,在任18年。1894年甲午更張後,受日本影響,此職務更名為「總理大臣」。.

84 关系: 南袞右議政大韩帝国内阁总理大臣列表姜孟卿宰相封号尹元衡尹斗壽崔奎瑞崔鳴吉崔恒左議政三公光海君申叔舟燕山君韓翼謩韓明澮許積議政府谥号趙寅永趙浚黃喜閔奎鎬鄭仁弘鄭道傳鄭顯祖鄭麟趾鄭昌孫金堉金宗瑞金安老金左根金弘集 (朝鮮)金瑬金炳始金鍾秀 (1728年)金詮金錫冑金自點柳順汀柳永慶柳成龍李山海李和李元翼李芑李氏朝鮮李最應...李成桂李浚 (朝鮮)正一品河崙沈貞沈連源洪允成朝鮮孝宗朝鮮定宗朝鮮宣祖朝鮮中宗朝鮮世宗朝鮮世祖朝鮮仁宗朝鮮仁祖朝鮮哲宗朝鮮睿宗朝鮮端宗朝鮮純祖朝鮮顯宗朝鮮高宗朝鮮肅宗朝鮮英祖朝鮮正祖朝鮮成宗朝鮮明宗朝鮮文宗朝鮮憲宗朝鮮景宗朝鲜历史朝鲜太宗朴元宗朴珪壽成希顏 扩展索引 (34 更多) »

南袞

南袞(韓文:남곤,),本貫宜寧南氏,字士華(사화),號止亭(지정)、知足堂(지족당),諡號文敬(문경)。朝鮮王朝的時期儒學者和政治人物。 在二十三歲的那年,南袞就以一個生員的身份在別試文科乙科的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不久,南袞受到了名臣金銓、申用溉等人的提拔進入了弘文館工作,並在殿廷考試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當時的實權者仁粹大妃相當賞識南袞,但甲子士禍,南袞被流配到了邊疆,中宗反正時回到了朝廷。中宗反正後南袞為反正功臣所賞識,被封為嘉善大夫。 在後來的十多年裏,南袞的仕途幾乎是一帆風順,在出任了大司憲之後,又得到了士林派推崇前輩鄭光弼的舉薦,當上了知中樞府事。1519年發生的“己卯士禍”南袞和沈貞聯合洪景舟驅除以趙光祖為首士林派的勢力,後又趕走政敵金安老,成為領議政,但由於後來與沈貞的不睦,遭受排擠。南袞於1527年逝世。.

新!!: 領議政和南袞 · 查看更多 »

右議政

右議政,亦稱右相、右政丞、右揆、右閤、右臺,是朝鮮王朝時期議政府重要成員之一,與領議政、左議政並稱為「三公」、「三政丞」。 右議政一職於1414年設立,位居領議政和左議政之下,官階正一品,與左議政統稱為議政府判事。根據朝鮮王朝的經國大典規定,右議政領經筵(国王講学)事,監春秋館事,領弘文館事,領藝文館事,同時擔任世子傅並管理翊卫司,備邊司的都提調之事。.

新!!: 領議政和右議政 · 查看更多 »

大韩帝国内阁总理大臣列表

韩.

新!!: 領議政和大韩帝国内阁总理大臣列表 · 查看更多 »

姜孟卿

姜孟卿(1410年-1461年),字子章,本貫晋州姜氏,李氏朝鮮文臣。 他是昌寧縣知事姜友徳與甫州知事李恵之女李氏所生,1426年科舉進士試合格,1429年文科合格,歷任舎人、知承文院事、執義之務。1451年被任命右副承旨、翌年任都承旨。1453年、任吏曹参判、藝文館提学、議政府右参賛。在1453年朝鮮世祖癸酉靖難奪取政權後,他被認為有功封佐翼功臣2位晋山府院君。 1456年任左賛成,1457年任右議政,1458年任左議政,1459年任領議政。其人辯論學問優秀,繼黃喜以後非常受當時囑望,死後申叔舟為之作墓志銘。 category:朝鮮王朝政治人物.

新!!: 領議政和姜孟卿 · 查看更多 »

宰相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稱而非法制上的名稱。宰原為「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後引申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目接物曰相」、「省視約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後正式稱謂有丞相、相國等。今日時常稱君主立憲國家之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相,即得自「宰相」之名。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時祭祀為頭等大事,貴族當王後,變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人數與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漢代丞相以一人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為相。 有些朝代會設立左、右丞相(根據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據不同朝代對「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先秦時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在漢時期,以右丞相為主相、左丞相為副相,到隋唐兩宋隨周為「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習俗也以右丞相高於左丞相,到明初則恢復以左丞相為正職、右丞相為副職。.

新!!: 領議政和宰相 · 查看更多 »

封号

封号是帝王、君主加封、赐予的称号。在中国,封号最迟自周朝开始,直至清王朝伴随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在欧洲,封号自封建时代开始到现在的君主立宪国家一直存在;“封号”与“分封”一样,很大一部分体现在“爵位”的赐封。.

新!!: 領議政和封号 · 查看更多 »

尹元衡

尹元衡(윤원형,),字彥平,朝鮮王朝政治人物,字彦平(언평),本貫坡平尹氏,父親為尹之任,母親李氏為李德崇之女。他是文定王后的弟弟,是小尹派的代表人物。.

新!!: 領議政和尹元衡 · 查看更多 »

尹斗壽

尹斗壽()是韓國李氏朝鮮中期的文臣及性理學者,書藝家。1604年扈聖功臣。朝鮮之役時朝鮮朝政的主要人物和西人黨的中堅幹部。尹根壽的親兄,元均的姻戚。字子仰,號梧陰,諡號文靖。朝鮮巨儒李滉的門人,李珥,成渾的切親朋友。.

新!!: 領議政和尹斗壽 · 查看更多 »

崔奎瑞

崔奎瑞,甘肅省平涼府隆德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光緒二年(1876年),參加丙子恩科會試,得貢士第181名。殿試登進士3甲第142名。同年五月(6月3日),經吏部掣簽,授即用知縣。 工书法,有王羲之潇洒遒丽之态、柳公权秀骨清逸之风。.

新!!: 領議政和崔奎瑞 · 查看更多 »

崔鳴吉

崔鳴吉()是韓國朝鮮王朝的文臣和政治人、外交家、性理學者及陽明學者。朝鮮王朝中期後金的侵略朝鮮時的主和派代表人。字子謙,號遲川、滄浪。本貫全州崔氏。 曾参与仁祖反正,站在支持仁祖的一方。与金瑬一起推翻了光海君。 死後,諡號文忠。.

新!!: 領議政和崔鳴吉 · 查看更多 »

崔恒

崔恒(최항;),字貞父(정부),號太虛亭(태허정)、㠉梁(동량),諡號文靖(문정),是李氏朝鮮早期學者和官吏。 他原籍,在1434年朝鮮世宗時代通過科舉,成為集賢殿副修撰,協助創造韓文,同時有分參與撰寫東國通鑑和制訂經國大典。 category:朝鮮王朝政治人物 category:諡文靖 Category:領議政.

新!!: 領議政和崔恒 · 查看更多 »

左議政

左議政,亦稱左相、左政丞、左揆、左閤、左臺,是朝鮮王朝時期的官職,1414年設立。左議政為議政府重要成員之一,官階正一品,位居領議政之下,相當於今日南韓的副總理与中国左丞相。左議政與領議政、右議政併稱為「三公」或「三政丞」。 1400年,也就是朝鮮王朝第二位國王定宗即位的第二年,黃喜奉命改革官制,將高麗王朝時代的都評議事司改為議政府。1414年,在議政府中設立左議政、右議政兩職,統稱為議政府判事。孟思誠為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左議政。.

新!!: 領議政和左議政 · 查看更多 »

三公

三公是古代東亞的官名。泛指辅佐帝王处理国务的次高官员。具体包括的官职内容则分为两种: 西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位次上公,東漢無太師、太保,惟有太傅,為上公。 北魏將太師、太傅和太保並稱為三師上公。 《晉書‧天文志》:「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 其中位於魁第一星西的三公,即為現在的 三師 。相對古人各朝對星座的認識見解不同,三師 (星官)、三公 (紫微垣)、三公 (太微垣)或各有對應。 西汉以丞相(后改大司徒)、太尉(后改大司马)、御史大夫(后改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亦称三司。隋唐时成为最高荣誉头衔。 至宋徽宗时,将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改为太师、太傅、太保(原来称三师)为三公。元代和明清时的三公為太師、太傅、太保。 元、明、清沿用此官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周代的三公是指司徒、司马、司空。 日本律令制時的三公是指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 高麗的三公是指大衛、司徒、司空。朝鮮王朝以領議政、左議政、右議政為三公,亦稱三政丞。 三公職位在多數朝代中只是虛銜,為象徵性的榮譽職位,並無實際的權力與工作,因此各朝君主多半在有功大臣死後才追贈三公。.

新!!: 領議政和三公 · 查看更多 »

光海君

光海君(;),名李琿(),朝鲜王朝‎的第15代君主,公元1608年至1623年在位。他是前任君主朝鮮宣祖與其愛妃恭嫔金氏(공빈 김씨)所生的第二位兒子。葬於杨州赤城洞(位於今日南楊州市松陵里(송릉리))。.

新!!: 領議政和光海君 · 查看更多 »

申叔舟

申叔舟(),字泛翁,號希賢堂(一作保閑齋),是朝鮮王朝初期的政治家,曾奉世宗大王之命,參與朝鮮民族文字訓民正音的發明。.

新!!: 領議政和申叔舟 · 查看更多 »

燕山君

燕山君(;),姓李,名(),兒名無作金,是朝鮮王朝第10代君主,1494年至1506年在位。第7代君主世祖曾孫、第11代君主中宗異母兄,也是继端宗(鲁山君)之后,朝鮮王朝歷史上第二位廢王。.

新!!: 領議政和燕山君 · 查看更多 »

韓翼謩

韓翼謩(한익모,),朝鮮王朝後期重臣。清州籍。字敬甫,號靜見。朝鲜英祖期間任領議政,是議政府的最高負責人。卒諡文肅。.

新!!: 領議政和韓翼謩 · 查看更多 »

韓明澮

韓明澮(),字子濬,號狎鷗亭、四友堂,本貫清州韓氏,朝鮮王朝前期的文臣及外戚。他是世祖、睿宗、成宗三代的重臣,死後諡號忠成。.

新!!: 領議政和韓明澮 · 查看更多 »

許積

許積(허적;),本貫,是韓國朝鮮王朝的文臣及政治人,詩人。陽川 字汝車,號默齋、休翁,諡號肅憲。1664年,1671年,1674年任議政府領議政及他的禮訟論錚時南人穩健派的領導人物。.

新!!: 領議政和許積 · 查看更多 »

議政府

議政府是李氏朝鮮時代的最高行政机构,源於高麗王朝時期的都評議使司(도평의사사),朝鮮定宗時改稱「議政府」。根據《經國大典》的規定,議政府職掌“總百官,平庶政,理陰陽,經邦國”。府內的領議政、左議政、右議政合稱三公(三政丞)。.

新!!: 領議政和議政府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領議政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趙寅永

赵寅永(韩国语:조인영),字羲卿(희경),号云石(운석),李氏朝鲜后期政治家、文臣。本贯丰壤赵氏,是丰壤赵氏政治势道创始人赵万永的弟弟,朝鲜宪宗时期的领议政。在任期间大肆镇压天主教。1850年哲宗继位后被金左根逼死。 J J J.

新!!: 領議政和趙寅永 · 查看更多 »

趙浚

趙浚(조준,),字明仲,號吁齋,又號松堂,高麗末期及朝鮮初期大臣、將領、詩人。本貫平壤趙氏。 趙浚是高麗時代門下侍中趙仁規的曾孫、趙璉的孫子,為版圖判書趙德裕的第五子。1371年被薦舉為文官,1374年及第,恭愍王在位期間擔任文官和武官的官職。1384年時短暫的被免官。 1388年,李成桂發動威化島回軍後,因為信任趙浚,使他復歸政壇,關拜知密直司事兼大司憲,封忠義君。他彈劾門下侍中曹敏修,使其被放逐。並參與介入了1389年廢黜昌王、改立恭讓王的事件中。1392年,趙浚與鄭道傳等人一起推戴李成桂受禪,建立朝鮮王朝,被李成桂列為開國功臣之一。 在朝鮮時期,趙浚致力於改革朝鮮的經濟專制制度,對朝鮮早期經濟的發展貢獻很大。後來,趙浚參與了第一次王子之亂。歷任都統使、門下右侍中、左政丞。1403年,領議政府事,朝鮮太宗稱他為朝廷的賢相,頗為器重。其子趙大臨娶太宗之子慶貞公主為妻。 1405年病逝,諡文忠。.

新!!: 領議政和趙浚 · 查看更多 »

黃喜

黃喜(황희,),本貫長水黃氏,字懼夫,號厖村、諡號翼成,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時期人物。朝鮮王朝的名臣。.

新!!: 領議政和黃喜 · 查看更多 »

閔奎鎬

奎鎬(),字景園,朝鮮王朝末期外戚權臣。他是明成皇后的堂哥。 1859年(哲宗10年)應試得增廣文科丙科及第。高宗即位後興宣大院君實施鎖國政策,引起閔妃派不滿,閔妃把興宣君趕下台後將倡導開國論的閔奎鎬升為右議政。死後高宗賜諡曰忠獻公。.

新!!: 領議政和閔奎鎬 · 查看更多 »

鄭仁弘

鄭仁弘(朝鮮語:정인홍,1535年-1623年)韓國李氏朝鮮中期的文臣及政治人,性理學者和朝鮮之役時李氏朝鮮的義兵將。他在東人·北人黨的創黨黨員和大北黨的領導人物,李氏朝鮮后期的山林學門政治的創始者。字德遠,號來庵。.

新!!: 領議政和鄭仁弘 · 查看更多 »

鄭道傳

鄭道傳(정도전,),字宗之(종지),號三峯(삼봉),是高麗王朝末期和朝鮮王朝初期的文臣、政治家、詩人、革命家、儒學學者,朝鮮王朝的首任宰相(都評議使司事:1392年7月-1398年8月26日),本貫奉化。他在李成桂奪取高麗政權、建立朝鮮王朝的事件中立下了功勳。.

新!!: 領議政和鄭道傳 · 查看更多 »

鄭顯祖

郑显祖(정현조,)本貫河东郑氏,鄭麟趾之次子。朝鮮王朝的文臣和駙馬都尉,第7代國王世祖李瑈之女懿淑公主的夫君。字孝仲(효중 ),爵河城尉(하성위 ),谥号褊玎(편정 )。.

新!!: 領議政和鄭顯祖 · 查看更多 »

鄭麟趾

鄭麟趾(),字伯雎(백저),號學易齋(학역재),是朝鮮王朝初期的文臣及學者,著名的理學家,曾於世宗時期負責教育工作,亦是《訓民正音》(훈민정음)的八位編者之一。.

新!!: 領議政和鄭麟趾 · 查看更多 »

鄭昌孫

鄭昌孫(諺文:정창손,)本貫東萊鄭氏,字孝仲(효중),號東山(동산),是朝鮮王朝前期的政治人和性理學者, 言語學者。他在朝鮮世宗的諺文創製反對語文學者之一和朝鮮世祖的反正有功者之一,1458年-1462年, 1475年-1484年, 1484年-1485年三回歷朝鮮首相。爵蓬原府院君(봉원부원군),諡忠貞(충정)。.

新!!: 領議政和鄭昌孫 · 查看更多 »

金堉

金堉(朝鮮語:김육、1580年-1658年9月)韓國李氏朝鮮中期的文臣及實學者、政治家、經世家。他是大同法的施行者。字伯厚(백후)、號潛谷(잠곡)、晦靜堂(회정당)、諡號文貞(문정)、本貫清風金氏。朝鮮顯宗妃明聖王后的親祖父,1651年-1654年和1655年-1658年間任朝鮮的領議政。.

新!!: 領議政和金堉 · 查看更多 »

金宗瑞

金宗瑞(김종서,),字國卿(국경),號節齋(절제),諡號忠翼(충익),本貫順天金氏,是朝鮮王朝時代的武臣,歷世宗、文宗、端宗三朝。曾经奉命和郑麟趾一同编修《高丽史》。.

新!!: 領議政和金宗瑞 · 查看更多 »

金安老

金安老(김안로,),字颐叔(이숙),號希樂堂(희락당)、龍泉(용천)、退齋(퇴재),是朝鮮王朝中宗時期的權臣,本貫是延安金氏,是大尹派其中一人。.

新!!: 領議政和金安老 · 查看更多 »

金左根

金左根(김좌근;)是李氏朝鲜的一位政治家,本貫安東金氏,字景隱(경은),號荷屋(하옥),諡號忠翼。他是永安府院君金祖淳的兒子、純祖國王之皇后純元王后的弟弟。.

新!!: 領議政和金左根 · 查看更多 »

金弘集 (朝鮮)

金弘集(),字敬能,號道園、以政學齋,原名金宏集;本籍慶尚道慶州,諡號忠獻(충헌),贈大提學,朝鲜王朝後期的政治人物,亲日派,俄馆播迁时被巡检处死。.

新!!: 領議政和金弘集 (朝鮮) · 查看更多 »

金瑬

金瑬(김유,김류,),字冠玉,號北渚,爵昇平府院君,諡號文忠。朝鮮王朝順天人,朝鮮王朝中期的文臣及性理學者,仁祖反正的主要人物。仁祖朝的靖社功臣及寧國功臣受勳,1636年7月14日-1637年8月4日、1644年4月5日-1646年3月4日兩度擔任朝鮮領議政。逝世于1648年三月初五。.

新!!: 領議政和金瑬 · 查看更多 »

金炳始

金炳始(),本貫安東金氏,李氏朝鮮王朝末期的文臣.

新!!: 領議政和金炳始 · 查看更多 »

金鍾秀 (1728年)

金鍾秀(韓國語:김종수,)字定夫,號夢梧,眞率,本貫淸風金氏。是李氏朝鮮后期的政治家及思想家,性理學者兼實學者。朝鮮正祖的世孫時期的老师之一。諡號文忠。.

新!!: 領議政和金鍾秀 (1728年) · 查看更多 »

金詮

金詮(朝鮮語:김전,1458年-1523年2月13日) 本貫 延安金氏。字'仲倫'(중륜),號'懶軒'(나헌),'能人'(능인),諡號'忠貞'(충정)。朝鮮王朝的時期儒學者和政治人物,士林派的成員。金宗直的門人,朝鮮王朝的議政府領議政(1520年-1523年)。 他是金悌男的曾祖父及朝鮮宣祖的繼妃仁穆王后的高祖父,朝鮮明宗時期領議政尹元衡的妻祖父。是權臣金安老的叔父及朝鮮中宗的適長女孝惠公主夫君金禧的從祖父。.

新!!: 領議政和金詮 · 查看更多 »

金錫冑

金錫冑(김석주,1634年-1684年9月20日)是朝鲜王朝后期的政治人物和军人,外戚和朝鲜肃宗朝的權臣。領議政金堉的孫子及朝鲜顯宗的正妃明聖王后金氏的從弟弟及朝鲜肃宗的外從叔。字斯百,號息庵·息菴,諡號文忠。金堉、宋時烈的門人。 他在1680年3月-4月2日,1683年4月-5月擔任朝鮮領議政。.

新!!: 領議政和金錫冑 · 查看更多 »

金自點

金自點()是韓國朝鮮王朝的文臣和親淸政治家,性理學者。字成之,號洛西,本貫安東金氏,成渾門人。但后来因企图立崇善君为王,谋反,流放置黑山島.

新!!: 領議政和金自點 · 查看更多 »

柳順汀

柳順汀(諺文:유순정/류순정,1459年-1512年)是韓國李氏朝鮮的文臣和朱子學者,中宗反政的主勳人物之一。,中宗反政的參與朝鮮性理學者的代表的人物及1512年李氏朝鮮首相。本貫晉州柳氏,字智翁(지옹),諡武安·文定。金宗直的門人。反正主勳者朴元宗是他的陳外再從。.

新!!: 領議政和柳順汀 · 查看更多 »

柳永慶

柳永慶 (1550年-1608年)朝鮮中期權臣,本貫全州,字善餘,號春湖.

新!!: 領議政和柳永慶 · 查看更多 »

柳成龍

柳成龍,生於1542年11月7日(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初一),卒於1607年6月7日(萬曆三十五年五月十三日),字而見,號西厓,安东丰山(今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丰山邑)人,是朝鮮王朝時期的政治家。他是柳仲郢的次子,曾於朝鮮宣祖時期擔任領議政一職。封號豐原府院君,死後諡號文忠。.

新!!: 領議政和柳成龍 · 查看更多 »

李山海

李山海()李氏朝鲜的政治家,作家,诗人。字汝受(여수),號鹅溪(아계),终南睡翁(종남수옹),竹皮翁(죽피옹),枾村居士(시촌거사)。諡文忠。他本贯韩山李氏,是丽末鲜初儒臣李穑的七世孙,李氏朝鮮前期的死六臣之一白玉軒李塏的从孙、《土亭秘诀》的著者土亭李之菡的侄子。 李山海在1590年-1592年,1600年-1602年两次任領議政(李氏朝鲜的首相)。朝鮮中期两班朋党東人党的领袖,东人分裂为南人(柳成龙等为首,稳健派)与北人時李山海作为激进派成为了北人党的领袖。擅长写文章,被称作“东史八文章”(李山海、崔岦、李纯仁、宋翼弼、崔庆昌、尹卓然、白光勋、河应临,八位朝鲜王朝时期的汉文学家)之一。.

新!!: 領議政和李山海 · 查看更多 »

李和

李和可以指:.

新!!: 領議政和李和 · 查看更多 »

李元翼

李元翼()字公勵,號梧里,朝鮮王朝政治家、大臣、儒學家。 李元翼本貫全州李氏,其父為咸川君李億戴,高祖為益寧君李袳(朝鮮太宗庶八子)。他與尹鑴、許穆、李舜臣都有姻親關係。 1569年科舉合格,歷任大司憲、吏曹判書、左議政、領議政等職。是東人黨分支南人黨的領袖。 壬辰倭亂期間,參加收復平壤之戰。在稷山之戰中率軍掩護明軍左翼。1604年,因壬辰倭亂中的功績,封完平府院君。 光海君即位後就任領議政。光海君要廢黜仁穆大妃時,李元翼極力反對,1617年,被罷官流放江原道洪川郡。1619年,在群臣的壓力下,光海君被迫釋放李元翼。 1623年仁祖反正後再度出任領議政。1627年丁卯胡亂時被任命為都體察使,負責保衛王世子李溰。戰後辭官隱居。死後諡文忠,配享宗廟仁祖大王之位。.

新!!: 領議政和李元翼 · 查看更多 »

李芑

李芑(朝鲜文:이기,1476年10月26日 - 1552年4月28日)是朝鮮的文臣和政治人物。字文仲(문중),号敬齋(경재),諡号文敬(문경)。封爵号豊城府院君(풍성부원군)。韓國的大學者栗谷李珥的從祖父。1549年5月-1551年任朝鮮王朝的领议政。.

新!!: 領議政和李芑 · 查看更多 »

李氏朝鮮

#重定向 朝鲜王朝.

新!!: 領議政和李氏朝鮮 · 查看更多 »

李最應

李最應(이최응,)是朝鮮王朝時代的王族,興宣大院君(흥선대원군)李昰應的兄長。字良伯(양백),號山響(산향),獲封興寅君(흥인군)。李最應年輕時,因為安东金氏、丰壤赵氏等外戚勢力把持朝政,作為王室旁系宗親,他的家族境遇不好。兴寅君於是賣菜營生,相當擅長和贱民談生意;不過李最應才智平庸,不擅學習。而他的弟弟兴宣大院君也成天和张淳奎、千喜然等下層文人廝混,兩兄弟於是輕視彼此。1842年以冬至兼謝恩正使,与副使李圭枋、書狀官趙鳳夏出使清朝。 在大院君掌政時任景福宫营建都监提调,李景夏为禁卫大将。一日兩人一同流連妓院,當天晚上景福宫失火;等朝廷众臣都到了,他們兩位沒有及時出現。等到趕來之後,卻說這場火災是大吉之兆,而被兴宣大院君憤怒駁斥。至此,兴宣大院君更加輕視他的兄長。他曾出任扈卫大将、判义禁府事、判宗正卿等职位。但一直得不到重用,被形容为“厨下饥狗”。 因此,興寅君在权力斗争中倒向闵妃。 1873年大院君失勢,興寅君獲得明成皇后登用,1874年任左議政, 他的宅邸遭人纵火,事后查出“火贼”为大院君的亲信申哲均。次年升任領議政。他在朝鮮王朝500多年的歷史中是少數能掌握實權並擔任重職的王室宗親,(有明文規定宗親不得干涉政事,而且李氏宗親大多--會吃喝玩樂,真正有能力的確實也是少之又少),1880年設立統理機務衙門(통리기무아문),成為首任總理大臣。1882年,他在壬午軍亂(임오군란)時在自宅被暴民所殺,终年67岁。七月四日,大院君政权赠李最应謚号孝宪,大院君倒台后,谥号改为忠翼。光武九年(1905年)改謚号文忠。.

新!!: 領議政和李最應 · 查看更多 »

李成桂

朝鲜太祖(;),諱李成桂(),字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朝鮮王朝的开国之君,庙号太祖,谥号康獻至仁啓運聖文神武大王(),累諡為康獻至仁啓運應天肇統廣勳永命聖文神武正義光德大王。光武三年(1899年),高宗追尊他為皇帝,改諡至仁啓運應天肇統廣勳永命聖文神武正義光德高皇帝()。 李成桂祖籍全罗道全州李氏。其父李子春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戶兼达鲁花赤。1356年,李成桂与李子春帮助高丽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由于在随后抵御蒙元和红巾军的入侵中李成桂战功显赫而被提拔。1388年,李成桂由于不肯奉命发兵辽东,而起兵谋反。1392年,在高丽权臣郑道传的辅佐下,李成桂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即位后,李成桂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并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辖,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朝鲜王朝太祖实录》:“上即位,量受万户、千户之职,使李豆兰招安女真...

新!!: 領議政和李成桂 · 查看更多 »

李浚 (朝鮮)

李浚(),是朝鲜王朝時期的宗室,世宗大王孫,臨瀛大君李璆的兒子。「拜四道兵馬都統」,曾「討平李施愛之亂」,封龜城君。在成宗時期與韓明澮對立, 從此以後,朝鮮王室宗親除了極少數之外都被嚴格禁止參與朝政。.

新!!: 領議政和李浚 (朝鮮) · 查看更多 »

正一品

正一品是中国、朝鮮、越南、琉球等古代官位的一个品秩,属于最高级官员。一般是三公三师级高官,在多数朝代为宰相甚至宰相以上,皇帝的亲族,亲王妃嫔也有相应的正一品。.

新!!: 領議政和正一品 · 查看更多 »

河崙

河崙(朝鮮語:하륜又하윤,),本貫晉州河氏,字大臨(대림)又仲臨(중림),號浩亭(호정).是高麗王朝末期和朝鮮王朝初期的文臣,詩人、朱子學者、經世家。朝鮮王朝的领议政(1409年-1412年、1414年-1416年)他在庚辰靖社中立下了功勳。諡文忠。.

新!!: 領議政和河崙 · 查看更多 »

沈貞

沈貞(朝鮮語:심정,) ,字'貞之'(정지),號'逍遙亭'(소요정),本貫豊山沈氏。朝鮮王朝的時期經學者和政治人物。1506年中宗反政的靖國功臣,封花川府院君。,諡號'文靖'(문정)。 朝鮮漢陽人,成宗時為生員。燕山君朝登科。中宗反正,策靖國功三等。弘治十五年登文科官漢城府尹,禮判。正德十四年,與洪景舟、南袞等誣陷趙光祖有反意。使人置走肖為王四字於树葉上,走肖是趙字。中宗因此流放趙光祖。十二月,趙光祖賜死。沈貞等得勢。官止左議政。为相时,屢起大獄戕殺文士。作逍遙亭於江上。灼鼠之變中,不敢支持朴敬嬪反而落井下石,世子派借此打击靖国功臣,称沈贞勾结朴敬嬪,嘉靖十年十二月初三賜死。.

新!!: 領議政和沈貞 · 查看更多 »

沈連源

沈連源()是朝鮮的文臣和政治人物。字孟容(맹용),号保庵(보암),諡号忠惠(충혜)。封爵号青川府院君(청천부원군)。朝鮮明宗妃仁順王后,沈義謙,沈忠謙的祖父。他是1551年8月23日-1558年5月29日朝鮮朝廷的領議政。.

新!!: 領議政和沈連源 · 查看更多 »

洪允成

洪允成(朝鮮文:홍윤성,1425年-1475年)韓國李氏朝鮮的武臣及勳舊派政治人物。 他在朝鮮世祖的最側近臣及癸酉靖難的主謀者之一人,首陽大君的反亂軍指揮者。朝鮮世祖的反正元勳和靖難·佐翼·佐理等三重功臣。初名禹成,字守翁,號領海·傾海·鯨飮堂,諡威平。本貫懷仁洪氏。.

新!!: 領議政和洪允成 · 查看更多 »

朝鮮孝宗

朝鲜孝宗(;),名李淏(), 是李氏朝鮮的第17代君主,1649年-1659年在位。廟號孝宗,諡號宣文章武神圣显仁明义正德大王(清朝賜諡忠宣王),葬於骊州宁陵。.

新!!: 領議政和朝鮮孝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定宗

朝鲜定宗(;),朝鲜王朝的第二位国王,1398年至1400年在位。諱李芳果(),字光远,即位后更名李曔()。死後庙号“定宗”,谥号“恭靖懿文莊武温仁顺孝大王”。.

新!!: 領議政和朝鮮定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宣祖

朝鮮宣祖(;),廟號宣祖(原廟號宣宗,1616年後改稱宣祖),諱李昖(),是朝鲜王朝的第14代君主,1567年至1608年在位,初名李鈞。諡號正倫立極盛德洪烈至誠大義格天熙運景命神曆弘功隆業顯文毅武聖睿達孝昭敬大王(),葬於杨州穆陵(今位於京畿道九里市)。他是中宗之孙、德興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母亲为河东府大夫人郑氏。.

新!!: 領議政和朝鮮宣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中宗

朝鮮中宗(;),名李懌(),字樂天(),明朝賜諡号恭僖,廟號中宗,朝鮮加諡曰恭僖徽文昭武欽仁誠孝大王,是朝鲜王朝第11位君主,1506年9月2日至1544年11月14日在位。成宗嫡子,由貞顯王后尹氏所生;前任君主燕山君李㦕的同父異母弟弟。1494年,燕山君即位時,李懌被冊封為晉城大君()。由於燕山君的暴政,使群臣密謀廢除燕山君,並擁立李懌為君主。中宗即位後廢除了燕山君的不少苛政,受到歡迎,但他為人優柔寡斷,容易被兩班所左右。.

新!!: 領議政和朝鮮中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世宗

朝鮮世宗(;),即朝鮮世宗莊宪大王、朝鮮莊宪國王,朝鲜王朝的第4代国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名諱李祹(),字元正(),庙号世宗,明朝賜諡号「莊宪」,朝鮮加諡曰「莊宪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 在位期間,世宗發明了訓民正音,對韓國之後的語言和文化發展帶來深遠影響。韓國人認為他對國家作出的巨大貢獻超乎古人,所以後世的韓國史學家通常都尊稱他為世宗大王(),同时,他也被称为“海东堯舜”。.

新!!: 領議政和朝鮮世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世祖

朝鲜世祖(;),即朝鮮世祖惠莊大王、朝鮮惠莊國王,朝鲜王朝的第7代国王,名諱李瑈(),字粹之()。諡號惠莊承天體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聖神明睿欽肅仁孝大王()。.

新!!: 領議政和朝鮮世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仁宗

朝鮮仁宗(;),諱李峼(),幼名億命,,是朝鲜王朝第十二任國王,1544年至1545年在位。 李峼乃中宗嫡长子,生母為章敬王后尹氏,中宗十年二月二十五日誕生。章敬王后在他出生後不久因血崩病逝,因此他一直都由文定王后尹氏扶養。中宗十五年被冊封為王世子。 中宗三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卽位於昌慶宮明政殿,仁宗元年七月一日昇遐,在位不到八個月。因未生下子嗣,故由同父异母弟弟李峘即位,即第十三任国王明宗。官方記載李峼因為父王去世后太悲傷而得病,但民間謠傳李峼是被继母文定王后毒杀。 李峼在位期间,恢复了父王时废的贤良科,平反趙光祖等人的冤案,深得人心。 群臣上廟號仁宗,諡號獻文懿武章肅欽孝,明朝賜諡榮靖,全稱仁宗榮靖獻文懿武章肅欽孝大王。仁宗葬于今日京畿道高陽市西三陵的孝陵。.

新!!: 領議政和朝鮮仁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仁祖

朝鲜仁祖(;),朝鲜王朝‎的第16代君主,名李倧(),幼名天胤,諡號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清朝賜諡莊穆王),廟號初定為烈祖,八日後改為仁祖,葬於坡州长陵。.

新!!: 領議政和朝鮮仁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哲宗

朝鮮哲宗(;),朝鲜王朝的第25代君主,1849年至1863年在位。諱李昪(),字道--()。初名元範()。廟號哲宗,諡號熙倫正極粹德純聖欽命光道敦元彰化文顯武成獻仁英孝大王。 1897年,朝鮮高宗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哲宗亦被追封為哲宗章皇帝,而哲仁王后亦獲追封皇后的封號。.

新!!: 領議政和朝鮮哲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睿宗

朝鲜睿宗(;)是李氏朝鮮的第8代君主,1468年至1469年在位。名李晄(),廟號睿宗,諡號襄悼欽文聖武懿仁昭孝大王,葬於高陽昌陵。.

新!!: 領議政和朝鮮睿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端宗

朝鮮端宗(;),諱李弘暐(),是李氏朝鮮的第6代君主,1452年至1455年在位。廟號端宗,諡號恭懿溫文純定安莊景順敦孝大王(),葬於江原道宁越郡的莊陵。.

新!!: 領議政和朝鮮端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純祖

朝鲜纯祖(;),名李玜(),是朝鲜王朝‎的第23代君主,1800年至1834年在位。.

新!!: 領議政和朝鮮純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顯宗

朝鮮顯宗(;)是李氏朝鮮的第18代君主,1659年至1674年在位。諱李棩(),字景直。孝宗李淏與仁宣王后張氏的嫡長子。.

新!!: 領議政和朝鮮顯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高宗

朝鮮高宗(;)是朝鲜王朝‎的第26代君主,1897年朝鲜正式宣布脫離清國,建国号为大韓帝國。高宗是大韩帝国開國君主。姓李,諱㷩 ()寫作「李㷩」。「㷩」字為「熙」字的異體字,故而許多中文書籍寫作「李熙」。(;具體详见右表),本名載晃,乳名命福,是兴宣大院君嫡二子,母为骊兴府大夫人闵氏。 1863年,因朝鲜哲宗无子而逝,奉翼宗神贞王后赵氏之命,李㷩入承翼宗大统,封翼成君,12月13日即位。高宗在位期間先後由生父興宣大院君、妻子閔氏等執掌大權,自己並無實權。此時朝鮮正在受到列強的威脅,岌岌可危。國內則因政見不同,分為事大黨和開化黨兩派,互相爭權。 甲午戰爭日本勝利之後,高宗在1897年宣佈朝鮮脫離清朝的朝貢體系,建立大韓帝國,改元光武,因此又別稱「光武帝」()。高宗試圖進行改革,且多次試圖擺脫日本人的控制,但都失敗了。最終在1907年因為海牙密使事件而被日本人逼迫退位,成為太上皇,軟禁於慶雲宮(改名德壽宮)內。 1910年,日本吞併大韓帝國,高宗被封為「德壽宮李太王」。1919年,高宗在德壽宮突然逝世。他的死是朝鮮三一運動的導火線。.

新!!: 領議政和朝鮮高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肅宗

朝鲜肃宗(;),名李焞(),幼名龍祥,字明普,是朝鲜王朝的第19代君主,1674年至1720年在位。.

新!!: 領議政和朝鮮肅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英祖

朝鲜英祖(;),名李昑(),幼名禧壽,字光叔,號養性軒。是朝鲜王朝‎的第21代君主,在位時期為1724年八月三十日至1776年三月五日。.

新!!: 領議政和朝鮮英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正祖

朝鮮正祖(;1752年10月28日(農曆9月22日)-1800年8月18日(農曆6月28日)),名諱李--(),朝鲜王朝‎的第22代君主,1776年至1800年在位。他的父親是朝鮮英祖的次子莊獻世子(高宗追尊為莊祖),生母是惠慶宮洪氏(高宗追尊為獻敬王后、獻敬懿皇后)。.

新!!: 領議政和朝鮮正祖 · 查看更多 »

朝鮮成宗

朝鮮成宗(;), 是朝鲜王朝的第9代君主,1469年至1494年在位。諱李娎(),廟號成宗,諡號康靖仁文宪武钦圣恭孝大王,葬於广州宣陵。 成宗生於1457年8月19日(明天順元年七月三十日,朝鮮世祖三年七月三十日),出生一個多月後父親懿敬世子過世,世子之位由叔父李晄承襲,即睿宗,成宗則被祖父世祖封為乽山君。1469年12月31日(明成化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睿宗薨,因其长子早夭,次子年幼,成宗奉祖母貞熹王后的命令即位,即位後他追封父親懿敬世子為德宗,並封母親韓氏為仁粹王妃,成宗六年再晉封母親為仁粹大妃。在位期間完成了編著並頒佈《經國大典》,成為了朝鮮刑法的典範。 成宗在位期间扩建了弘文馆,完善了朝鲜包括司宪府、司谏院和弘文馆的三司制度。 1495年1月20日(明弘治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成宗在昌德宫大造殿薨,在位25年,38岁。明朝赐谥为“康靖”,定世室,葬广州宣陵。.

新!!: 領議政和朝鮮成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明宗

朝鮮明宗(;),是朝鲜王朝的第13代君主,1545年至1567年在位。諱李峘(),字對陽,廟號明宗,諡號恭宪献毅昭文光肃敬孝大王(明朝賜諡恭憲),葬於杨州康陵。.

新!!: 領議政和朝鮮明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文宗

朝鲜文宗(;),朝鲜王朝的第五位国王,讳李珦(),字辉之(),死后庙号文宗,谥号恭顺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

新!!: 領議政和朝鮮文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憲宗

朝鮮憲宗(;),李烉 (),是朝鲜王朝的第24代君主,1834年至1849年在位。廟號憲宗,諡號莊肅體健繼極中正光大至聖廣德弘運章化經文緯武明仁哲孝大王。憲宗為文祖(孝明世子)李旲之子,即位時年僅八歲。1837年立金祖根之女為妃,1839年,趙萬永弟弟趙寅永任領議政。 憲宗在位期間,朝鮮社會的封建身份制度開始崩潰,傳染病流行,百姓生活困難,流民急劇增加。;1844年,閔晉鏞也舉兵叛亂。雖然這些叛亂都失敗了,卻使朝鮮國王的權威大為削弱。 與此同時,西方列強的勢力也開始進入朝鮮,外國船隻在慶尚道、全羅道和黃海道的沿岸頻繁出沒,導致人心惶惶。1839年,憲宗對天主教教徒進行鎮壓,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士Maubant以及劉進吉、丁夏祥等人信徒被殺,史稱己亥迫害。1845年,又處死了朝鮮籍神父金大建。.

新!!: 領議政和朝鮮憲宗 · 查看更多 »

朝鮮景宗

朝鲜景宗(;),名李昀(),是朝鲜王朝的第20代君主,1720年至1724年在位。廟號景宗,諡號德文翼武纯仁宣孝大王(清朝賜諡恪恭大王),葬於杨州懿陵。他的生母是肅宗時代權傾一時的張禧嬪。 原本在禧嬪張氏被賜死後,大臣們擔心景宗即位後會如同燕山君一般為母親之死進行報復,所以一度請求改立世子,但當時一方面延礽君與延齡君都還年幼,一方面肅宗一直十分疼愛這個長子,而且景宗心地純善,所以並未廢立。 景宗在位僅有4年,於1724年八月廿五日在環翠亭病逝,享年三十六歲。.

新!!: 領議政和朝鮮景宗 · 查看更多 »

朝鲜历史

朝鲜历史指的是整個朝鮮半島的歷史。 根据考古所得,早在远古时期朝鲜半岛之上就已有人类居住。其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公元前5千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4世纪进入鐵器时代。 韓國信史大約在公元前194年燕人卫满推翻古朝鲜准王建立卫满朝鲜时建立。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中国汉武帝东征朝鲜,设立四郡,統治朝鮮半島北部四百多年。但到公元4世纪以后,中原勢力漸衰,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兼并北部的各部落国家及汉四郡。在南部,百济消灭马韩54国。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朝鮮半島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三国时代”。 今日韓國人所稱的統一是在公元7世纪新罗统一朝--鮮半岛,朝鮮因為政治因素對此則有不同見解,不過無論如何,等到中古時代的高麗國(高麗也是韓國英文名Korea的來源)出現之後,韓民族國家的概念基本已經確立。904年,新罗僧人弓裔建立“后高句丽”。918年,后高句丽大将王建以弓裔行为不轨和滥用权力而推翻其统治,改国号为“高丽”,后更滅新羅正式統一朝鮮半島。高丽王朝是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高丽在朝鲜半岛维持近500年的历史,直到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又維持500餘年,並在世宗時並創制朝鮮文字-諺文,在此同時儒教也大力發展並取代佛教的主導地位。後來於1592年與日本爆發戰爭而鎖國,西方勢力入侵日本後,日本也內部革新而成為殖民國家,甲午一役後在列強的操縱下朝鲜高宗改革建立大韓帝國正式脫離朝貢體系。但很快的於1910年“日韩合并”就遭滅亡。 1945年2月,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2国共同托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鮮半島被美苏分為南北兩塊分别占領,并分别建政,北部蘇聯勢力範圍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及南部處於美國勢力範圍內的「大韓民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在苏联缺席下,当时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成立联合国军支援南韩。1953年,联合国军支援的南韩同由中国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及北朝鲜最终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分裂至今。.

新!!: 領議政和朝鲜历史 · 查看更多 »

朝鲜太宗

朝鲜太宗(;),即朝鲜太宗恭定大王、朝鲜恭定国王,朝鲜王朝的第三位国王,1400年至1418年在王位,1418年至1422年在太上王位。名諱李芳远(),字遗德(),庙号太宗,谥号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葬于京畿道广州內谷洞大母山献陵。.

新!!: 領議政和朝鲜太宗 · 查看更多 »

朴元宗

朴元宗(諺文:박원종,)是韓國李氏朝鮮的王室外戚出身武臣和軍人,政治人物,主導中宗反正。朝鮮世祖的嫡長孫月山大君的夫人的弟弟和朝鮮睿宗的次子齊安大君繼室的哥哥。朝鮮中宗繼妃章敬王后尹氏、尹任的舅父。.

新!!: 領議政和朴元宗 · 查看更多 »

朴珪壽

朴珪壽()李氏朝鮮后期的文臣及外交家、開化運動家。实学家(北学派)、哲學家兼作家朴趾源的孫子。他受清朝洋務運動的影響和朝鮮的開化運動主張。初名珪鶴、字桓卿、瓛卿、鼎卿、號瓛齋、桓齋、獻齋、瓛齋居士、本貫潘南朴氏。諡號文翼。.

新!!: 領議政和朴珪壽 · 查看更多 »

成希顏

成希顔(성희안,),字愚翁(우옹),號仁齋(인재),本貫昌寧成氏,昌山府院君。是李氏朝鮮的文臣和朱子學者。 1506年中宗反正的主勳人物之一,一等靖国功臣。1512年至1513年李氏朝鮮领议政。金宗直的門人。逝世后,諡忠定。 Category:領議政 Category:朝鲜王朝作家 Category:朝鮮王朝元帥 Category:朝鮮王朝府院君 Category:朝鲜王朝理学家 Category:靖國功臣 成S Category:昌寧成氏 Category:諡忠定.

新!!: 領議政和成希顏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領相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