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朝鮮憲宗

指数 朝鮮憲宗

朝鮮憲宗(;),李烉 (),是朝鲜王朝的第24代君主,1834年至1849年在位。廟號憲宗,諡號莊肅體健繼極中正光大至聖廣德弘運章化經文緯武明仁哲孝大王。憲宗為文祖(孝明世子)李旲之子,即位時年僅八歲。1837年立金祖根之女為妃,1839年,趙萬永弟弟趙寅永任領議政。 憲宗在位期間,朝鮮社會的封建身份制度開始崩潰,傳染病流行,百姓生活困難,流民急劇增加。;1844年,閔晉鏞也舉兵叛亂。雖然這些叛亂都失敗了,卻使朝鮮國王的權威大為削弱。 與此同時,西方列強的勢力也開始進入朝鮮,外國船隻在慶尚道、全羅道和黃海道的沿岸頻繁出沒,導致人心惶惶。1839年,憲宗對天主教教徒進行鎮壓,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士Maubant以及劉進吉、丁夏祥等人信徒被殺,史稱己亥迫害。1845年,又處死了朝鮮籍神父金大建。.

目录

  1. 26 关系: 天主教孝定王后孝顯王后孝明世子九里市九里東九陵京畿道庙号传教士忠清道全羅道神貞王后領議政谥号豐壤趙氏趙寅永趙萬永黄海道金大建恩彥君淑儀金氏 (朝鮮憲宗)朝鮮哲宗朝鮮純祖朝鲜王朝朝鲜王朝君主列表慶嬪金氏

  2. 1849年逝世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查看 朝鮮憲宗和天主教

孝定王后

孝定王后(효정왕후;)洪氏是朝鮮王朝第24代君主憲宗的繼妃。本貫南陽,父親是益豐府院君洪在龍,母親是延昌府夫人安氏(本貫竹山)。.

查看 朝鮮憲宗和孝定王后

孝顯王后

孝顯王后(효현왕후;)金氏是朝鮮王朝第24代君主宪宗的元妃。本貫安东,父親是永兴府院君金祖根,母親是韩城府夫人李氏(本貫韩山)。.

查看 朝鮮憲宗和孝顯王后

孝明世子

朝鮮文祖,諱旲(영,通「英」),字德寅,是朝鮮王朝的第24代君主憲宗李烉之父,純祖的王世子。純祖9年8月9日(1809年9月18日)出生,純祖30年5月6日(1830年6月25日)去世。 1812年冊封王世子,1819年10月举行嘉礼。1827年,純祖命他代理听政,牽制安東金氏勢道政治,重用妻家豐壤趙氏人物。3年後(1830年)去世。起初谥号为孝明,称孝明世子。葬於杨州绥陵(今韓國京畿道的九里市仁倉洞區,東九陵之一)。 其子憲宗即位追尊廟號翼宗,清朝賜諡康穆大王(강목대왕)。 憲宗十四年(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追上尊號“體元贊化錫極定命”。哲宗四年(1853年,咸豐三年)追上尊號“聖憲英哲睿誠淵敬”。高宗三年(1866年,同治五年)追上尊號“隆德純功篤休弘慶”;高宗四年(1867年,同治六年)追上尊號“洪運盛烈宣光浚祥”;高宗六年(1869年,同治八年)追上尊號“堯欽舜恭禹勤湯正”;高宗十二年(1875年,光緒元年)定世室,追上尊號“啟天建統神勳肅謨”;高宗十四年(1877年,光緒三年)追上尊號“乾大坤厚寅業永祚”;高宗十六年(1879年,光緒五年)追上尊號“莊義彰倫行健配寧”;高宗二十年(1883年,光緒九年)追上尊號“基泰垂裕熙範昌禧”;高宗二十四年(1887年,光緒十三年)追上尊號“立經亨道成獻昭章”;高宗二十七年(1890年,光緒十六年)追上尊號“致中達和繼歷協紀”;高宗二十九年(1892年,光緒十八年)追上尊號“剛粹景穆峻惠衍祉”。光武三年(1899年),高宗再追上帝號為文祖翼皇帝。 孝明世子代理聽政雖然僅短短四年,但在此期間他任用賢才、勤奮好學,並且時常關心百姓的生活,被認為是歷史上少有的「賢君」。就連他的養子高宗也對他十分尊敬,這點從高宗在位期間累累對孝明世子追加諡號中即可看出。 孝明世子在去世前並沒有任何長期患病的紀錄,不然純祖也不可能命令其代理聽政,因此近年來不少學者認為孝明世子之死乃因他聽政期間啟用世子嬪豐壤趙氏娘家的官員打壓了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因此遭到了安東金氏的毒殺,但此說法目前尚未被證實。之後他的妻子神貞王后在成為大王大妃後垂簾聽政期間,終結了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

查看 朝鮮憲宗和孝明世子

九里市

九里市()位於大韓民國京畿道,原屬楊州市,面積有33.3平方公里,人口有193,214人(2002年統計)。九里市位於漢江北岸,南與漢江相接,與首爾特別市相鄰,西側與蘆原區、中浪區及廣津區相接。根據2003年的行政區劃,全市分為8個行政洞。.

查看 朝鮮憲宗和九里市

九里東九陵

東九陵(동구릉)位於大韓民國京畿道的九里市仁倉洞區,是一個朝鮮王陵墓群,在韓國是同類中最大的王室墓群。一共17個朝鮮國王和王妃被埋葬在這裡。這個群集還有一個廟型墓(王室成員)。分別由建元陵(건원릉)、顯陵(현릉)、穆陵(목릉)、崇陵(숭릉)、徽陵(휘릉)、惠陵(혜릉)、元陵(원릉)、景陵(경릉)、綏陵(수릉)九個王陵,共九個部份組成。在綏陵建築前,曾被被稱為東五陵、東七陵。 陵墓群的建設於1408年由朝鮮太祖李成桂下令,1855年第九批墳墓被安置在這裡。.

查看 朝鮮憲宗和九里東九陵

京畿道

京畿道()是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一个韩国行政道,北隔着三八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东为江原道,南与忠清北道和忠清南道接壤,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隔海而望。京畿道环绕着韩国首都首尔和仁川广域市,总面积 10,17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00万,是韩国人口最多的地方自治团体,首府是水原市。 传说公元前18年温祚王在河南地区建立百济都城慰礼城。三国时期,京畿地区是百济、高句丽和新罗激烈争夺之地。高丽时期,“京畿”的名称开始被正式使用。朝鲜王朝时期京畿道是朝鮮八道之一。朝鲜日占时期,“京城府”被编入京畿道。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京城府改名首尔,与京畿道分离。1981年,仁川升级为直辖市与京畿道分离。 京畿道是韩国首都圈的一部分,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很早就韩国最大的工业地带。肥沃的汉江平原自古以来以出产京畿米而闻名。京畿道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属于首都地区,留有众多历史遗址。水原华城、南汉山城、朝鲜王陵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 朝鮮憲宗和京畿道

庙号

廟号,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号。.

查看 朝鮮憲宗和庙号

传教士

传教士(missionary),亦叫作宣教師或宣教士,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很少會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利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例如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 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師。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语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远方传教的人,汉语也译作宣教士,而一词则指在人群中进行讲道的传道人。.

查看 朝鮮憲宗和传教士

忠清道

忠清道(충청도)是昔日朝鮮八道之一,位於朝鮮半島西南部,道府位於公州(공주)。.

查看 朝鮮憲宗和忠清道

全羅道

全羅道(전라도)是昔日朝鮮八道之一,位於朝鮮半島西南部,道府位於全州。.

查看 朝鮮憲宗和全羅道

神貞王后

貞王后(신정왕후,)趙氏,本貫豐壤趙氏,諡號神貞翼皇后(신정익황후),為豐恩府院君趙萬永、德恩府夫人宋氏之女,是趙秉龜的妹妹,是朝鮮王朝文祖的王后、第二十四代君主憲宗的生母、第二十六代君主高宗的養母。 高宗即位神贞王后颁布施政方针是“谨慎节俭”、“济生民、裕国计、惩贪墨、振纪纲”,载于她的《谚书训诫》与《谚教》。.

查看 朝鮮憲宗和神貞王后

領議政

議政(영의정),多雅稱「領相」(영상),是李氏朝鮮(1392年-1910年)於1400年所設立的官職,是最高行政機構議政府的首長,朝鮮王朝三公之首,辅助国王,統領百官。 領議政由一人擔任,權力相當於同時期其他國家的宰相。領議政為正一品官職,下設左議政及右議政,均為正一品,領議政、左議政、右議政並稱為「三公」、「三政丞」。时间最长的是黄喜,在任18年。1894年甲午更張後,受日本影響,此職務更名為「總理大臣」。.

查看 朝鮮憲宗和領議政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查看 朝鮮憲宗和谥号

豐壤趙氏

豐壤趙氏是朝鲜民族的一个姓氏,本贯豐壤(今京畿道南楊州市真乾邑松陵里一帶)。 始祖赵孟(837年~?),原名岩(바우,吏讀破回),是高丽建国的功臣。.

查看 朝鮮憲宗和豐壤趙氏

趙寅永

赵寅永(韩国语:조인영),字羲卿(희경),号云石(운석),李氏朝鲜后期政治家、文臣。本贯丰壤赵氏,是丰壤赵氏政治势道创始人赵万永的弟弟,朝鲜宪宗时期的领议政。在任期间大肆镇压天主教。1850年哲宗继位后被金左根逼死。 J J J.

查看 朝鮮憲宗和趙寅永

趙萬永

趙萬永(조만영,),李氏朝鲜王朝后期文臣。本贯丰壤。字胤卿,号石厓。父亲趙鎭寬。.

查看 朝鮮憲宗和趙萬永

黄海道

黃海道 (황해도)是昔日朝鮮八道之一,位於朝鮮半島中西部,當時的面積有16,743.66平方公里,道府位於海州。 1954年,朝鮮把黃海道劃分為南北兩道。.

查看 朝鮮憲宗和黄海道

金大建

聖金大建(김대건;),聖名安德肋(Andrew),是朝鮮半島天主教首位司铎(神父),亦是第一位殉道的神父(之前的都只是平信徒或外國傳教士)。他於1925年獲封為真福品,1984年5月6日榮登聖品。.

查看 朝鮮憲宗和金大建

恩彥君

#重定向 李裀.

查看 朝鮮憲宗和恩彥君

淑儀金氏 (朝鮮憲宗)

淑儀金氏(숙의김씨)(),朝鮮憲宗的後宮嬪御,本貫為金海,父親為金鶴聲。 金氏進宮年分和生前品階不詳,只知幼時入宮,受憲宗寵幸後,誕下一女,但不幸早夭。被賜與堂號「和樂」。金氏一直活到高宗三十二年(1895)去世,享年八十三歲(虛歲)。實錄對於金氏的記載不多,只知在高宗四十三年(1906)被追封為從二品淑儀。金氏逝世後,葬於南都豆毛坊陳八里,在昭和十三年(1938)移奠到章敬王后的陵寢禧陵。.

查看 朝鮮憲宗和淑儀金氏 (朝鮮憲宗)

朝鮮哲宗

朝鮮哲宗(;),朝鲜王朝的第25代君主,1849年至1863年在位。諱李昪(),字道--()。初名元範()。廟號哲宗,諡號熙倫正極粹德純聖欽命光道敦元彰化文顯武成獻仁英孝大王。 1897年,朝鮮高宗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哲宗亦被追封為哲宗章皇帝,而哲仁王后亦獲追封皇后的封號。.

查看 朝鮮憲宗和朝鮮哲宗

朝鮮純祖

朝鲜纯祖(;),名李玜(),是朝鲜王朝‎的第23代君主,1800年至1834年在位。.

查看 朝鮮憲宗和朝鮮純祖

朝鲜王朝

朝鮮王朝(,1392年-1897年),又称朝鮮国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今將不征諸夷國名,開列於後:東北:朝鮮國(即高麗。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弑王氏四王,故待之)”明神宗《平倭诏》:“朕念朝鲜,世称恭顺”()、李氏朝鮮,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君主制王朝,歷经27代君主共五百馀年,国土大体上涵蓋整個朝鮮半島。 1388年,受高丽禑王之命进攻辽东的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发动政变威化岛回军,并废黜王禑而立其子王昌为王,控制高麗王朝军政大权。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讓王,在松京(后改名开京,今开城)寿昌宫自立为王,并由明太祖定國號為「朝鲜」《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223闰十二月乙酉条:“高麗權知國事李成桂,欲更其國號,遣使來請命。上曰:‘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最羙。且其來遠矣,宜更其國號曰朝鮮’”()。1395年迁都于汉阳,將國都更名為漢城。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漢城。 朝鲜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世宗大王时期,朝鲜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谚文的发明也为朝鲜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条件。朝鲜为明朝的不征國之一。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朝鲜由于遭到后金和日本的攻击而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19世纪开始,朝鲜的内部纷争使国家日益衰落。甲午战争后,高宗于1897年称帝登基,改国号为大韩帝国,结束了与清朝的宗藩关系。1910年,大日本帝国侵吞朝鲜半岛,实行日韓合併,大韩帝国灭亡,李家王朝告終。.

查看 朝鮮憲宗和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君主列表

下表为朝鲜王朝1392年至1910年(含大韩帝国)的历代君主列表。.

查看 朝鮮憲宗和朝鲜王朝君主列表

慶嬪金氏

慶嬪金氏(경빈김씨,),朝鮮憲宗的後宮嬪御,本貫光山,監司金在清與妻平山申氏之女。.

查看 朝鮮憲宗和慶嬪金氏

另见

1849年逝世

亦称为 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