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质子运载火箭

指数 质子运载火箭

质子运载火箭(Прото́н)苏联研制的一个大型运载火箭系列,包含多种衍伸型号。质子号从196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是苏联、俄罗斯发射大型航天器的主要运载火箭。在冷战结束后,由于能源号火箭被弃而不用,質子運載火箭实际上成为俄羅斯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但质子号使用剧毒的四氧化二氮與聯氨作为燃料,一旦发射失败可能对发射场周边地区造成严重污染,因此俄罗斯已决定用新研制的安加拉号运载火箭来取代它,此種新型火箭採用液氧與煤油作为推进剂。.

目录

  1. 59 关系: 偏二甲肼太平洋宇宙線宇航员安加拉号运载火箭中地球轨道人造衛星弗拉基米尔·切洛梅俄罗斯土星5号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和平号空间站哈萨克斯坦冷战国际空间站四氧化二氮火星火星3號禮炮1號禮炮6號禮炮七號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粒子美国国会美国国防部煤油聯合號联盟号运载火箭衛星高椭圆轨道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質子-K運載火箭質子號運載火箭质子-K质子-K/D组级运载火箭质子-K/DM组级运载火箭质子-M运载火箭能源号火箭航天器航天飞机赫鲁晓夫闪电号火箭金星苏联苏联解体N1运载火箭... 扩展索引 (9 更多) »

  2. 1967年航天
  3. 1971年航天
  4. 1972年航天
  5. 俄罗斯运载火箭
  6. 火箭系列
  7. 蘇聯運載火箭

偏二甲肼

偏二甲肼,或称1,1-二甲基联氨、偏二甲基聯胺、偏二甲基肼,分子式(CH3)2NNH2,英文缩写UDMH(Unsymmetrical dimethylhydrazine),无色易燃液体。.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偏二甲肼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太平洋

宇宙線

宇宙線亦稱為宇宙射线,是來自外太空的帶電高能次原子粒子。它們可能會產生二次粒子穿透地球的大氣層和表面。射線這個名詞源自於曾被認為是電磁輻射的歷史。主要的初級宇宙射線(來自深太空與大氣層撞擊的粒子)成分在地球上一般都是穩定的粒子,像是質子、原子核、或電子。但是,有非常少的比例是穩定的反物質粒子,像是正電子或反質子,這剩餘的小部分是研究的活躍領域。 大約89%的宇宙線是單純的質子,10%是氦原子核(即α粒子),還有1%是重元素。這些原子核構成宇宙線的99%。孤獨的電子(像是β粒子,雖然來源仍不清楚),構成其餘1%的絕大部分;γ射線和超高能微中子只佔極小的一部分。 粒子能量的多樣化顯示宇宙線有著廣泛的來源。這些粒子的來源可能是太陽(或其它恆星)或來自遙遠的可見宇宙,由一些還未知的物理機制產生的。宇宙線的能量可以超過1020 eV,遠超過地球上的粒子加速器可以達到的1012至1013 eV,使許多人對有更大能量的宇宙線感興趣而投入研究。 經由宇宙線核合成的過程,宇宙線對宇宙中鋰、鈹、和硼的產生,扮演著主要的角色。它們也在地球上產生了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像是碳-14。在粒子物理的歷史上,從宇宙线中發現了正電子、緲子和π介子。宇宙線也造成地球上很大部份的背景輻射,由於在地球大氣層外和磁場中的宇宙線是非常強的,因此對維護航行在行星際空間的太空船上太空人的安全,在設計有重大的影響。.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宇宙線

宇航员

1984年布魯斯·麥克坎德雷斯执行第一次无线舱外活动。图片来源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宇航员是指接受航天训练后,指挥、操纵或搭乘航天器的人员。.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宇航员

安加拉号运载火箭

#重定向 安加拉系列運載火箭.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安加拉号运载火箭

中地球轨道

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也叫中圆轨道,是位于低地球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之间的人造卫星运行轨道。 运行于中地球轨道的卫星大都是导航卫星,例如GPS(), 格洛纳斯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伽利略定位系统()。部分跨越南北极的通信卫星也使用中地球轨道。 中地球轨道的卫星运转周期在2至24小时之间,但大部分在12小时左右。最早的通信卫星“Telstar”也是使用的这条轨道。.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中地球轨道

人造衛星

美國DSP紅外線间谍卫星 ESTCube-1 人造衛星,在不產生歧义的情況下亦稱衛星,是由人類建造的航天器的一种,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人造衛星以太空飛行載具如运载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运行。通訊衛星就是在地球軌道上,放置衛星,以作為地面微波與廣播站間的通信媒介。雖然通訊衛星的造價很高,但是由於能傳輸大量的資訊,而且免除架設的費用,因此對於長距離的傳輸仍是最普遍與最經濟的方法,因為一個通訊衛星所傳播的地域相當的大;只要三個通訊衛星就能涵蓋地球上大部分的地域。.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人造衛星

弗拉基米尔·切洛梅

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切洛梅(俄语:Влади́ми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Челоме́й,1914年6月30日波兰谢德尔采 - 1984年12月8日莫斯科),前苏联力学家、火箭工程师。 切洛梅出生于沙皇俄国的谢德尔采(今属波兰),乌克兰族。在3个月大时,他的家人逃往波尔塔瓦,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又迁往谢德尔采。 当切洛梅12岁时,全家又搬到基辅。1932年,切洛梅被送往基辅理工学院(既后来的基辅航空学院),在那里他凸显了一个优秀学生的特质。 1936年, 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向量分析》。在基辅理工学院学习期间,切洛梅旁听了很多高端理论的讲座,包括数学分析,微分方程,数学物理,弹性力学理论,并在基辅大学力学讲座上发表演说。当时在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工作的杜里奥列维.奇维塔在这时发现了切洛梅的学术潜力。切洛梅对力学和振动理论的兴趣非常浓厚即使在他休息的时候也会去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1937年,切洛梅以优异的成绩从基辅理工学院毕业,并进入力学研究所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弗拉基米尔·切洛梅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俄罗斯

土星5号运载火箭

土星5号(Saturn V),又譯為--,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阿波罗计划和天空实验室两项太空计划中使用的運載火箭,為可載人的多级可拋式液態燃料火箭。其同時為農神運載火箭系列中唯一實際運用的3個火箭型號之一。 尽管NASA曾设想过更大的火箭(例如),但土星5号是歷史上最大的火箭,高達110.6米,更是目前使用过的最高、最重、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由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總指揮沃纳·冯·布劳恩和以及他们的德國火箭團隊擔任設計研發的工作,主要的承包商包括波音、北美航空、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以及IBM。 1967年至1973年期间NASA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共发射了13枚土星5号火箭,从来没有过损失有效载荷的事故发生(虽然阿波罗6号和阿波罗13号曾出现过推进器失灵的问题,但箭载电脑都能够通过延长剩余推进器燃烧时间的办法以保持飞行)。除了一次例外,所有其他土星5号的发射都有三级:S-IC一级、S-II二级和S-IVB三级。每一级都使用液态氧(LOX)作为氧化剂。第一级使用高精炼煤油(RP-1)作为燃料,其他两级使用液态氢(LH2)作为燃料。一般来说,一次发射任务的前20分钟左右由火箭推动。土星5号的主要载荷是载着宇航员成功登月的阿波罗航天器。最后一次土星5号的发射将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送入太空。 下一個發射的重型火箭,為46年後,2018年2月6日成功發射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土星5号运载火箭

地球同步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GSO),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且方向亦与之一致,见同步轨道。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与地面的位置相对保持不变,则称为地球静止轨道。 实现地球同步轨道,需满足下列条件:.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地球同步轨道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eostationary transfer orbit,GTO)為霍曼轉移軌道的運用之一,為橢圓形軌道,經加速後可達地球靜止軌道(GEO)。近地點多在1000公里以下,遠地點則為地球靜止軌道高度35786公里。一般而言,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近地點並無特別限制,但通常距地球表面數百公里,以降低ΔV(方向及速度改變量)的需求。 同步衛星的運作軌道為地球靜止軌道,由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至地球靜止軌道轉換工作多由衛星自身動力進行,卫星在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远地点附近变轨时,需要增加速度及改變速度的方向。在火箭性能方面,常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酬載能力作為指標,該酬載能力較直接運送至地球靜止軌道的數值為大。以三角洲四號重型運載火箭為例,其GTO運載能力為12,757公斤,而GEO運載能力僅為6,276公斤。.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和平号空间站

和平号空间站(俄语:Мир,Mir,兼有“和平”与“世界”之意)是前蘇聯建造的一個轨道空间站,苏联解体后归俄羅斯。它是人類首個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同时也是首个第三代空间站,经过数年由多个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 和平号空间站曾经保持着9年又358天的人类在太空最长连续逗留纪录,通过多国合作,和平号空间站曾经接待过多国的宇航员。太空梭-和平号计划期间,美国的航天飞机共拜访空间站11次,带来补给以及乘员替换。和平號由多個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首個模块於1986年2月19日發射升空,其後至1996年的十年時間之中,其他多個模块相繼升空。 2000年底,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因和平號部件老化且缺乏维修经费,决定将其坠毁。和平号最终于2001年3月23日墜入地球大氣層,碎片落入南太平洋海域中。和平号的研究任務今后由國際太空站所取代。.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和平号空间站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 Qazaqstan Respy'bli'kasy;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簡稱--(Қазақстан;Казахстан),为跨洲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主要位于中亚北部,在乌拉尔河以西的一小部分领土位于欧洲.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哈萨克斯坦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冷战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Station spatiale internationale,缩写为SSI;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缩写为ISS;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косми́ческая ста́нция,缩写为МКС)是一个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科研设施,是人类历史上第九个载人的空间站。空间站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研究實驗室,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气象学等,目前由六个国家或地区合作运转,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发機構、加拿大太空局、巴西航天局和歐洲太空總署(成员国英国、爱尔兰、葡萄牙、奥地利和芬兰没有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希腊和卢森堡则是在计划开始之后加入欧洲空间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表达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的意向,但由于美国担心中国获得美国的相关空间技术,最終被排斥在外。迄今为止,已有来自多国的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但均为美国或俄罗斯主导的太空计划,其中还包括七名太空游客。 从1998年11月15日国际空间站第一个部份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到2010年6月,空间站已经在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转了66000圈。国际空间站原计划在2020年后结束使命,脱离轨道,直接坠入大海。负责国际空间站与地面之间运输的太空船有联盟号、进步号、自动运载飞船、H-II運輸載具、龙飞船、发现号航天飞机、奋进号航天飞机等。目前国际空间站仍在建设之中,最多可承载六名乘员(長時間),大部分实验设施也已经投入使用。由于大气阻力和重新启动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实际高度常发生漂移。.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国际空间站

四氧化二氮

四氧化二氮 (N2O4) 是化學合成中有用的試劑。它與二氧化氮會形成平衡混合物 (體系處於平衡狀態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混合物稱為平衡混合物)。四氧化二氮是一種強氧化劑,與各種形式的肼(聯氨)接觸時會自燃(自發的反應),使得這種搭配成為火箭常用的雙元推進劑。.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四氧化二氮

火星

火星(Mars, 天文符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為太陽系中四顆類地行星之一。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古漢語中則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火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質量、體積仅比水星略大。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則與地球相當,但繞太陽公轉周期是地球的兩倍。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見,亮度可達-2.91,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陽暗,但在大部分時間裡比木星暗。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火星在視覺上呈現為橘紅色是由其地表所廣泛分佈的氧化鐵造成的。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火星南半球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捕獲的小行星。火星目前有四艘在軌運行的探測船,分別是火星奧德賽號、火星快車號和火星偵察軌道器以及2014年9月22日抵达的MAVEN轨道器,地表還有很多火星車和著陸器,包括兩台火星車:機會號和好奇號,和已經結束任務的精神號和鳳凰號。根據觀測的證據,火星以前可能覆蓋大面積的水。亦觀察到最近十年內類似地下水湧出的現象。 火星全球勘測者則觀察到南極冠有部份退縮。火星快車號和火星偵察軌道器的雷達資料顯示兩極和中緯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Water ice in crater at Martian north pole http://www.esa.int/SPECIALS/Mars_Express/SEMGKA808BE_0.html。2008年7月31日,鳳凰號直接於表土之下證實水冰的存在。2013年9月26日,火星探測車好奇號發現火星土壤含有豐富水分,大約為1.5至3重量百分比,顯示火星有足夠的水資源供給未來移民使用。2015年9月證實火星有間歇流動的液態水(液態鹽水)。.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火星

火星3號

火星3號(Марс-3)是蘇聯在1971年發射的火星探測計畫的探測船。於5月28日協調世界時15時26分20秒由質子-K/D組級運載火箭發射,於在1971年12月成功登陸在火星地面。火星3號與火星2號是同一系列的探測船,都擁有1組軌道船與登陸艇。火星2號於12月27日到達火星後,登陆艇于火星表面撞毁,轨道船继续工作了8个月。而火星3號与火星2號的軌道器工作到次年8月22日宣布退役,但是火星3號的著陸器卻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的探測器,雖然它僅僅火星上工作了大約20秒,甚至沒能發回一張完整的照片就永遠與地球失去了通信聯繫。 2013年4月11日,NASA宣布在火星侦察轨道器上搭載的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拍攝的影像中可能發現了火星3號的登陸地點,影像中可能拍攝到了火星3號的降落傘、減速火箭、防熱盾和登陸艇 。.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火星3號

禮炮1號

1號(Салют-1,Salyut 1),編號DOS-1,是前蘇聯首個太空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太空站,於1971年4月19日發射升空。為禮炮計劃的一部份,蘇聯曾想藉由聯盟10號運送太空人進入禮炮1號,不過由於泊接機件問題,聯盟10號並沒有成功。隨後,蘇聯派出第二艘太空船聯盟11號與太空站對接,太空人在太空站內逗留了23天。可惜,在聯盟11號返回地球的時候,返回艙的均壓均衡閥過早開啟,3位太空人因此而身亡。後來禮炮1號在1971年10月11日在大氣層中被燒毀。.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禮炮1號

禮炮6號

六號(Салют-6,Salute 6),編號DOS-5,蘇聯近地軌道太空站,是禮炮計劃的一部份,在1977年9月29日发射。原设计寿命为1.5年,但实际上它在轨道上运行了4年10个月。属第二代空间站。.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禮炮6號

禮炮七號

七號(Салют-7,Salyut 7),華語媒體舊譯作敬禮7號,編號DOS-6,一個曾經在近地軌道運行的太空站,在1982年4月至1992年2月間運轉。是蘇聯禮炮計劃的成果之一。1982年4月19日,經由质子号运载火箭發射進入近地軌道。禮炮七號是禮炮計劃中最後一個太空站,其後繼者為和平號太空站。.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禮炮七號

空间站

站又稱作--,是运行在外层空间的人造舱,广义上为航天器的一种。和宇宙飞船相比,空间站并不一定会搭载着航天员发射升空,也不一定会具备推进和着陆用的设备,但空间站有適合人類长时间居住的设计,可以作为宇航员在太空停留和工作的场所。空间站能提供地面实验设施所不能提供的低重力、宇宙空间环境等条件,主要被用于各种科学研究(尤其是研究长期滞留宇宙对人体的影响)。目前人类的全部空间站都是建造在地球卫星轨道上的,为了对空间站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补给和输送,需要其它航天器的配合。.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空间站

空间探测器

探测器(space probe)也称深空探测器,是用于探测地球以外天体和星际空间的无人航天器。空间探测器的基本构造多与人造地球卫星相近,但探测器通常用于执行某一特定探測或調查的任务,因而会携带相应的特殊设备。由于离地球较远通信不畅,空间探测器通常有较完备的自动化系统,甚至具有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以便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按實際情況來進行任務。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搜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在机械领域GPS则有另外一种含义: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简称GPS)。另外一种含义为G/s(GB per second)。GPS(Generalized Processor Sharing)广义为处理器分享,网络服务质量控制中的专用术语。.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空间探测器

粒子

物理科學中,粒子為佔有微小局域的物体,能夠以數個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如体积或质量加以描述。.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粒子

美国国会

美国国会(United States Congress)是《美国宪法》规定的立法机構,位於國會大廈。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立法权力归国会;行政权力归美国总统;司法权力归美国联邦法院。国会由經直接選舉產生的參議院议员與眾議院议员组成,每个议员代表其选区内的选民,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国会议员代表整个国家的选民,通过立法来规范政府與人民的行为。.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美国国会

美国国防部

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簡稱DOD或DoD)是美國聯邦行政部門之一,主要負責統合國防與陸海空軍(美軍),其總部大樓位於五角大楼(The Pentagon),因此人们也常用五角大楼作為美國國防部的代稱。国防部的行政首長是國防部長,依照美国法律由文官擔任。美國國防部設有三個軍事部門:陆军部、海军部與空軍部,涵蓋除海岸防衛隊外的所有美國軍隊。除此之外,美國國防部亦設有若干國防幕僚與研究單位,同時管轄各軍校。 1947年,美国政府將軍隊管理中央化,將軍事指揮權統一交由新成立的「國家軍事機構」(National Military Establishment),除了將陆军部與海军部交由其管轄之外,同时将美國陸軍航空軍升格为独立的美國空軍,建立一个直屬於該機構的空军部。至1949年8月10日,國家軍事機構才更名為國防部。美国国防部现在的组织是按照美国国会通过的1986年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Goldwater-Nichols Act of 1986)。按照这个法案,军事命令是从美国总统通过美国国防部长直接到美国战区司令官。參謀長聯席會議有责任管理美国武器和後备军人,参谋长聯席會議主席也担任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首席军事顾问,但是参联会没有指挥权。.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美国国防部

煤油

--(俗稱--,舊稱火油;美式英語:Kerosene;英式英語:paraffin)是一种通过对石油进行分馏后获得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由于煤油的组成成分可能不同,因此不同地方产的煤油的特征可能区分很大。比起汽油来,煤油比较粘稠,也比较不易燃。其闪点在55至100°C之间。煤油蒸汽比空气重得多,与空气混合可能形成爆炸气。在分馏石油时煤油的沸点在汽油和柴油之间,约在160至280°C。.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煤油

聯合號

#重定向 聯盟號運載火箭.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聯合號

联盟号运载火箭

#重定向 聯盟號運載火箭.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联盟号运载火箭

衛星

衛星,是環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如地球的衛星是月球。不過,如果兩個天體的質量相當,它們所形成的系統一般稱為雙行星系統,而不是一顆行星和一顆天然衛星。通常,兩個天体的质量中心都處於行星之內。因此,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與冥衛一應該歸類為雙行星,但2005年發現兩顆新的冥衛,使問題複雜起來了。.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衛星

高椭圆轨道

椭圆轨道(Highly Elliptical Orbit,缩写为HEO)地球轨道的一种,常为航天器所使用。 高椭圆轨道是一种具有较低近地点和极高远地点的椭圆轨道,其远地点高度大于静止卫星的高度(35786千米)。根据开普勒定律,卫星在远地点附近区域的运行速度较慢,因此这种极度拉长的轨道的特点是卫星到达和离开远地点的过程很长,而经过近地点的过程极短。这使得卫星对远地点下方的地面区域的覆盖时间可以超过12小时。这种特点能够被通信卫星所利用。 具有大倾斜角度的高椭圆轨道卫星可以覆盖地球的极地地区,这是运行于地球同步轨道的卫星所无法做到的。由于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大部分国土处于纬度较高的地区,发展地球同步卫星对其意义不大,所以苏联是最重视发展高椭圆轨道卫星的国家。一种著名的高椭圆轨道类型,即闪电轨道(或有音譯為莫尼亞軌道,倾角为63.4°),是以苏联的运载火箭名称(闪电号)命名的。.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高椭圆轨道

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謝爾蓋·帕夫洛维奇·科羅廖夫(俄语:Серге́й Па́влович Королёв,烏克蘭语:Сергій Павлович Корольов,),蘇聯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與美國太空競賽時火箭工程師與設計師領導;20世纪航天事业的先驱之一。他也是斯大林在1938年大清洗被迫害者之一(坐牢近六年),這幾年裡還有幾個月是被關在西伯利亞的古拉格,出獄以後,立刻重用他的科學長才,成為蘇聯發展宇宙火箭及洲際導彈計劃的主持人,之後又被派往主持蘇聯太空計劃,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号就是他全程成功督造。.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質子-K運載火箭

#重定向 質子K型運載火箭.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質子-K運載火箭

質子號運載火箭

#重定向 质子运载火箭.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質子號運載火箭

质子-K

#重定向 質子K型運載火箭.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质子-K

质子-K/D组级运载火箭

质子-K/D组级运载火箭(俄语:Прото́н-К/РБ Д)苏联质子号运载火箭家族中的第一种四级型号。美国国防部对这种火箭的代号是“SL-12”,美国国会的谢尔顿命名法(用于识别火箭的衍生型号)则称其为“D-1-e”。这种火箭及其改型是苏联发射大型深空探测器的主要运载工具。 质子-K/D组级的设计工作始于美苏登月竞赛时期,其最初目的就是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和载人宇宙飞船。火箭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在三级型质子号(质子-K)基础上加入一个上面级。该上面级称为“D组级”,是质子号火箭使用的第一种上面级;但它本来是给与科罗廖夫的N-1火箭配套的登月飞船设计的。D组级的特点是没有导航设备,其导航功能必须由载荷舱内的航天器自己提供。 将质子号(UR500)发展为三级火箭的工作在1964年就开始了,主要由于赫鲁晓夫(质子号总设计师切洛勉的政治保护人)下台,进展有些缓慢。1965年,由切洛勉主导的使用LK-1飞船的登月计划被科罗廖夫的N-1/L-1淘汰了。1967年第一种拥有第三级的质子号发射时,使用了D组级上面级,因此实际是四级火箭;纯粹的三级火箭在1968年才第一次发射。 基础型质子-K/D组级在1975年停止使用,其间共发射39次,失败15次,发射成功率只有61.5%。由质子-K/D组级发射成功的航天器有探测器4号~探测器8号无人飞船,月球15号~月球23号月球探测器,火星2号~火星7号火星探测器,金星9号~金星10号金星探测器。 对D组级加以改进获得了两种衍生的上面级,D-1组级和D-2组级,所对应的火箭称为质子-K/D-1组级(8K82K/11S824M)和质子-K/D-2组级(8K82K/11S824F)。D-1组级和D-2组级使用RD-58M发动机,拥有更大的推力。但是,这两种上面级仍然没有导航能力。 质子-K/D-1组级于1976年8月9日首飞,发射了月球24号探测器。此后又发射了金星11号~金星16号、织女星1号和织女星2号(用于探测金星和哈雷彗星),1989年发射石榴石高能天体物理实验卫星后退役。 质子-K/D-2组级只发射了三次,其中失败一次。它成功地将福波斯1号和福波斯2号火星-火卫一探测器送入太空。失败的那次则是在1996年发射火星-96探测器,结果载荷在太平洋上空坠落。.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质子-K/D组级运载火箭

质子-K/DM组级运载火箭

质子-K/DM组级运载火箭(俄语:Прото́н-К/РБ ДМ)苏联研制的质子号系列运载火箭中的一种四级型号。美国国防部对这种火箭的代号是“SL-12”,美国国会的谢尔顿命名法(用于识别火箭的衍生型号)则称其为“D-1-e”。 质子-K/DM组级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了被称为“DM组级”的上面级,这种上面级使苏联人第一次获得了将人造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的能力(由于拜科努尔发射场的位置太靠北,苏联向赤道上空发射卫星是很困难的)。DM组级是在原有的上面级D组级的基础上开发的(D组级只能发射深空探测器),于1974年第一次投入使用。 质子-K/DM组级火箭于1974年3月26日第一次发射,将宇宙-637卫星(苏联的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送入轨道。火箭在1990年停止使用,共发射了66次(其中6次失败)。 DM组级又发展出两个型号:DM2组级(1982年)和DM5组级(1997年),所构成的火箭可以分别称为质子-K/DM2组级(8K82K/11S861)、质子-K/DM5组级(8K82K/17S40)。质子-K/DM2组级于1982年10月12日第一次发射,载荷是一颗格洛纳斯导航卫星(宇宙-1413);DM2组级又发展出DM2-M组级(配套的火箭为8K82K/11S861-01,1994年首飞)。质子-K/DM5组级于1997年6月6日第一次发射,载荷为宇宙-2344军事侦察卫星。 1996年4月8日执行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任务(欧洲阿斯特拉-1F卫星)的火箭是质子-K/DM2-M组级。.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质子-K/DM组级运载火箭

质子-M

#重定向 質子M型運載火箭.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质子-M

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是航天运载工具的一种,是将有效载荷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方向送入太空的火箭。运载火箭一般属于一次性使用运载系统,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完成任务后,运载火箭被抛弃。运载火箭是航天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按照所用的推进剂来分,运载火箭包括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和固液混合型火箭三种类型。 按照级数来分,运载火箭包括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两种类型;多级火箭又可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和串并联混合型三种。.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运载火箭

能源号火箭

#重定向 能源运载火箭.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能源号火箭

航天器

航天器又名--、太空船或太空飛行器,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中,基本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种飞行器。航天器与自然天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受控改变其运行轨道或进行回收。常见的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和各种空间站等。航天器要完成其任务必须具备发射场、运载器、航天测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户站台以及回收设施等的配合。如果需要載人,更需要攜帶維生資源、生命維持系統、成員觀察訓練程序的協助。 Noun.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航天器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英語:Space Shuttle),是一種為穿越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高度100公里的卡門線)而設計的火箭動力飛機。航天飞机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性質,像有翅膀的太空船。 迄今只有美國與前蘇聯曾經製造能進入近地轨道的航天飞机,並曾實際成功發射並回收,而美國是唯一曾以太空梭成功進行載人任務的國家。其他國家發展的類似計畫則尚未有實際發射並進入軌道的紀錄。.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

赫鲁晓夫

#重定向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赫鲁晓夫

闪电号火箭

#重定向 闪电运载火箭.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闪电号火箭

鈽(Plutonium,--)是原子序数94、元素符號為Pu的放射性超鈾元素。它屬於錒系金屬,外表呈銀白色,接觸空氣後容易腐蝕、氧化,在表面生成無光澤的二氧化鈽。鈽有六种同素異形體和四種氧化態,易和碳、鹵素、氮、矽起化學反應。鈽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時會產生氧化物和氫化物,其體積最大可膨脹70%,屑狀的钚能自燃。它也是一种放射性毒物,会於骨髓中富集。因此,操作、處理鈽元素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鈽是天然存在於自然界中質量最重的原子。它最穩定的同位素是鈽-244,半衰期約為八千萬年,足夠使鈽以微量存在於自然環境中。 鈽最重要的同位素是鈽-239,半衰期為2.41萬年,常被用來製造核子武器。鈽-239和鈽-241都易于裂變,即它們的原子核可以在慢速熱中子撞擊下產生核分裂,釋出能量、伽馬射線以及中子輻射,從而形成核連鎖反應,並應用在核武器與核反應爐上。 鈽-238的半衰期為88年,並放出α粒子。它是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的熱量來源,常用於驅動太空船。 鈽-240自發裂變的比率很高,容易造成中子通量激增,因而影響了鈽作為核武及反應器燃料的適用性。 分離鈽同位素的過程成本極高又耗時費力,因此鈽的特定同位素時幾乎都是以特殊反應合成。 1940年,格倫·西奧多·西博格和埃德溫·麥克米倫首度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實驗室,以氘撞擊鈾-238而合成鈽元素。麥克米倫將這個新元素取名Pluto(意為冥王星),西博格便開玩笑提議定其元素符號為Pu(音類似英語中表嫌惡時的口語「pew」)。科學家隨後在自然界中發現了微量的鈽。二次大戰時曼哈頓計劃則首度將製造微量鈽元素列為主要任務之一,曼哈頓計劃後來成功研製出第一個原子彈。1945年7月的第一次核試驗「三一试验」,以及第二次、投於長崎市的「胖子原子彈」,都使用了鈽製作內核部分。關於鈽元素的人體輻射實驗研究並在未經受試者同意之下進行,二次大戰期間及戰後都有數次核試驗相關意外,其中有的甚至造成傷亡。核能發電廠核廢料的清除,以及冷戰期間所打造的核武建設在核武裁減後的廢用,都延伸出日後核武擴散以及環境等問題。非陸上核試驗也會釋出殘餘的原子塵,現已依《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明令禁止。.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钚

金星

金星(英語、拉丁語:Venus,天文符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二顆行星,軌道公轉週期為224.7地球日,它沒有天然的衛星。在中國古代稱為太白、明星或大囂,另外早晨出現在東方稱啟明,晚上出現在西方稱長庚。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太白為白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金星。它的西文名稱源自羅馬神話的愛與美的女神,维纳斯(Venus),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忒,也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 它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於月球,是第二亮的天然天體,視星等可以達到 -4.7等,足以照射出影子。由於金星是在地球內側的內行星,它永遠不會遠離太陽運行:它的離日度最大值為47.8°。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它的大小、質量、體積與到太陽的距離,均與地球相似,所以經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然而,它在其它方面則明顯的與地球不同。它有著四顆類地行星中最濃厚的大氣層,其中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行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是太陽系最熱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金星沒有將碳吸收進入岩石的碳循環,似乎也沒有任何有機生物來吸收生物量的碳。金星被一層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雲覆蓋著,阻擋了來自太空中,可能抵達表面的可見光。它在過去可能擁有海洋,並且外觀與地球極為相似,但是隨著失控的溫室效應導致溫度上升而全部蒸發掉了B.M.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金星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苏联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蘇聯最高蘇維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從此正式解體。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戰,二戰)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并对20世纪末的国际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解体,继承国家俄罗斯丧失25%的领土,丧失如此巨大的领土只有列宁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可相比,但二战后,《布列斯特和约》失去的领土除芬兰外全部收复,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已不可能好像以往一样通过武力扩张领土,俄罗斯要收复丧失的领土变得遥遥无期,苏联解体后被认为是苏联解体主要责任人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民望长期处于低位。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甚至一些前苏联异见人士对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口诛笔伐认为他们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苏联解体

N1运载火箭

N1运载火箭是苏联研发的用来将苏联宇航员送到月球的火箭,也被西方人称为 G-1e 或 SL-15 。N1就是俄语носитель(运载器)的缩写。N1运载火箭研发工作比土星五号晚,不仅资金短缺、未经测试,而且四次发射试验都失败了,于是苏联在1976年正式取消了这项工程。.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N1运载火箭

RD-253火箭发动机

RD-253火箭发动机(Раке́т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253)与它的后续型号,RD-275火箭发动机和RD-275M火箭发动机,是由苏联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一种富氧分级燃烧循环,使用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液体燃料的火箭发动机。这种燃料组合有剧毒,但是可以在室温下储存,并且是自燃推进剂。此发动机被用在质子运载火箭上。.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RD-253火箭发动机

UR500运载火箭

UR500运载火箭(俄语:УР500),即基础型质子号运载火箭(Протон),是苏联于1961年开始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美国国防部对这种火箭的代号是“SL-9”,美国国会的谢尔顿命名法(用于识别火箭的衍生型号)则称其为“D”。这种两级液体火箭是整个质子号运载火箭家族的基础。 UR500型火箭由切洛梅设计局(OKB-52)负责研制,主设计师为弗拉基米尔·切洛勉。切洛勉当时与苏联另一位火箭设计师科罗廖夫之间存在激烈竞争。为了争夺给苏军开发新式洲际导弹的任务,切洛勉向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该计划要研制三种火箭:UR100,UR200和UR500,彼此之间存在继承关系。UR500就是在UR200(北约代号SS-10“瘦子”)基础上研发的,当时打算把它设计成射程12000公里的洲际导弹。1962年4月,这个计划获得批准。但是,由于在与竞争对手的比试中表现不佳,这些导弹中最后只有UR100(北约代号SS-11“美洲百合”)进入军队服役。UR200项目在1964年下马,UR500则被保留下来,最终成为苏联的主力运载火箭。 UR500最早的一个设计方案是直接用4枚UR200捆绑在一起,但这个可笑的方案很快就被放弃了。除了OKB-52以外,各分系统的负责单位还包括格鲁什科的OKB-456(负责发动机)和皮柳金的NII-885(负责控制系统)。整个开发工作于1965年完成,当年7月16日火箭进行了首飞。由于火箭第一次发射时携带的载荷为质子1号科学卫星,该火箭得名为质子号运载火箭。 UR500火箭的设计与苏联最早的那些由R-7洲际导弹衍生出来的运载火箭(如卫星号和联盟号)有了一些不同。虽然保留了第一级发动机沿环形安放的设计,但火箭是两级结构,而不像卫星号火箭是捆绑式结构(从而实际是一级半)。火箭第一级外侧环向布置了6个推进剂贮箱,但它们并非助推器,即在发射后不与箭体单独分离。UR500使用的推进剂是剧毒的肼类化合物。在UR500基础上增加若干级或上面级,就形成了质子号火箭的各种型号。 UR500有记录的发射任务共有4次,包括将质子1号到质子3号三颗质子号卫星送上天,以及一次发射失败。由于缺少上面级,它的运载能力很低,比竞争对手、科罗廖夫的R-7系列高不了多少,而质量却比后者大得多。1966年这种火箭被停止使用。.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UR500运载火箭

洲際彈道飛彈

洲際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縮寫为 ICBM)是一種超远程彈道飛彈,射程在5500公里以上,設計用途為投遞一枚或多枚的核彈頭。該種導彈的威力強大,常被設想成導致世界末日的核戰爭中使用的武器。洲際彈道飛彈具有比中程彈道飛彈、短程彈道飛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飛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然而以射程來區分飛彈種類總是帶有主觀性和一定的隨意性,所以目前並沒有普遍接受的定義嚴格地區分上述各種類型的導彈,所有定義都只在一定的學術群體內部能夠達成共識。 世界上試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是蘇聯的Р-7(蘇軍的暱稱是Семёрка,意為「老七」),北約代號SS-6「警棍」。這枚導彈於1957年5月15日從位於加盟共和國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試射成功,飛行了6000公里。 目前擁有可立即投入使用的洲際彈道飛彈(包括潛射導彈)的國家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朝鮮。在2002年,美國和俄羅斯達成《戰略武器限制談判》(SALT),將各自部署的洲際彈道導彈削減至不多於2200枚。 至於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擁有中程彈道飛彈,而且正在研發洲際彈道飛彈。 普遍相信朝鮮正在研發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4彈道飛彈,該國在1998年和2006年進行的兩次飛彈試射未取得明顯的成功,但是2017年的試射已經達到洲際飛彈的理論水準,火星15彈道飛彈更達到了大國標準,只有極少數的國家才能建造,同時還要能運作這樣的飛彈。.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洲際彈道飛彈

液氧

液氧(常用缩写LOX或LO2表示)是液态的氧气。它在航天、潜艇和气体工业上有重要应用。 液氧为浅蓝色液体,并具有强顺磁性。它的主要物理性质如下:通常气压(101.325 kPa)下密度1.141 g/cm³,凝固点50.5 K(-222.65 °C),沸点90.188 K(-182.96 °C)。 液氧具有广泛的工业和医学用途。工业上制造液氧的方法是对液态空气进行分馏。液氧的总膨胀比高达860:1,因为这个优点它在现代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军事方面。 由于它的低温特性,液氧会使其接触的物质变得非常脆。液氧也是非常强的氧化剂:有机物在液氧中剧烈燃烧。一些物质若被长时间浸入液氧可能会发生爆炸,包括沥青。 在航天工业中,液氧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通常与液氢或煤油(二者作为还原剂)搭配使用。一些最早期的弹道导弹采用液氧作为氧化剂,如V2(液氧-酒精)和R-7(液氧-煤油)。在作为推进剂时,液氧能为发动机提供很高的比冲;另外,相对于另一种常见的推进剂组合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液氧的几种搭配形式更清洁环保(肼类物质有剧毒)。 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也曾采用液氧,但这种配置很快被放弃了,因为液氧难于贮存,必须在发射前注入导弹燃料箱。这导致导弹的反应速度降低,并容易被敌方发现。美国采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来代替使用液氧的液体发动机,而苏联则在其液体导弹中使用了有毒但可贮存的肼(聯胺)类燃料。但由于液氧及其搭配推进剂的清洁高效,现在的运载火箭仍然大量使用液氧作为氧化剂,包括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和阿丽亚娜5号的第一级主发动机。 在露天爆破中可以采用液氧炸药,但这种做法正逐渐被淘汰,因为液氧炸药存在相当的危险性,容易引发事故。.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液氧

月球号系列探测器

月球号是苏联的第一个月球探测计划“月球计划”中所使用的空间探测器的名称。美国方面的对应计划是“先驱者计划”。先驱者计划所使用的探测器被命名为先驱者。 美国第一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先驱者0号(1958年8月17日)但爆炸了,探测任务失败。苏联人在美国人经历挫折1个月之后才做出第一次尝试(1958年9月23日,探测器未命名),同样也失败了。月球号的前3次发射均未能接近月球。直到1959年1月2日发射的月球1号飞掠月球,使该系列最终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取得成果的太空探测计划。.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月球号系列探测器

月球步行者

月面步行者(Луноход,"Moonwalker") 是前蘇聯在1969年至1977年間所進行的機器人登陸月球漫遊計畫。1969年的月面步行者1A 在發射中被毀,1970年的月面步行者1號和1973年的月面步行者2號登陸月球,而1977年的月面步行者未發射。成功的任務包括Zond和月球系列計劃的飛越、軌道飛行器和登陸。月面步行者的設計主要是支援蘇聯載人月球任務和使用自動的遠端遙控機器人探測表面和傳回圖片。月面步行者是使用質子火箭發射,由月球太空船運送到月球的表面。月球步行者的登陸部分和從月球帶回標本任務的登月部分類似。月面步行者是由NPO Lavochkin的Alexander Kemurdjian 設計的。直到1997年才有火星探路者成為另一艘在其它星球上的遙控車。.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月球步行者

星辰号服务舱

星辰号服务舱(Звезда,意为“星辰”)是国际空间站的一个组件。是第3个被发射入轨的空间站组件,星辰号服务舱提供了空间站一部分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可供2名乘员的生活区。它是空间站上俄罗斯部分(俄罗斯轨道段)结构上和功能上的中心。 这个服务舱由俄罗斯制造。星辰号服务舱是目前唯一的一个由俄罗斯出资和建造的空间站组件,虽然码头号对接舱和曙光号功能货舱也是由俄罗斯制造的,但出资者和所有者都是美国。星辰号服务舱由质子号运载火箭于2000年7月12日发射升空。2000年7月26日,与曙光号功能货舱对接。用于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布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太空广告,快餐连锁企业必胜客的標誌被环绕地印在火箭上。为此,必胜客支付了1百万美元。.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星辰号服务舱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Kosmodrom Baykonur;Байқоңыр ғарыш айлағы,羅馬化:Bayqoñır ğarış aylağı),又譯為貝科奴太空發射場,是位於哈萨克斯坦西南部克孜勒奥尔达州的航天发射中心,為世界第一座、也是規模最大的太空發射中心。啟用於1955年6月,最初是前苏联的航天器发射场和导弹试验基地,蘇聯解體後同時由俄羅斯航太(Roscosmos)與俄羅斯航空太空軍使用。其名「拜科努爾」原是卡拉干达州境內的礦業城鎮,蘇聯政府為對外人誤導該基地的正確位置,因而使用此名,而原来的拜科努尔村同样也建有仿制的航天发射中心,直到1970年代拆除。場內擁有13个发射台,可以发射载人航天器、大型运载火箭、航天飞机及多种导弹。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在建成後即成為蘇聯太空計畫的主要作業基地,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承擔史上首次載人太空任務的東方一號太空船、以及美國停止太空梭計畫後為國際太空站服務的載人太空船,均是從此發射的;此外,俄羅斯從蘇聯時期至今的所有載人太空船,也都是從此發射的。現在發射場土地由俄羅斯向哈薩克租借使用,目前雙方合約簽至2050年;但因俄羅斯計劃將此部分的太空載具發射工作轉移至位於俄羅斯領土內的东方航天发射场,哈薩克方面有將此永久租借予俄羅斯的打算。.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拜科努爾

拜科努爾(Байкону́р,Байкоңыр,羅馬轉寫:Baikonur,意思是「富裕的土地」)是位於哈薩克斯坦克孜勒奧爾達州的一座城市,位於錫爾河畔。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約70,000人(2006年)。 建於1955年,原名列寧斯克(Ленинск),以服務拜科努爾航天中心。蘇聯解體後由俄羅斯租用至2050年。1995年改名。原來的「拜科努爾」位於這裡400公里之遙,屬於卡拉干達州。1961年4月把發射中心命名為拜科努爾通常被認為是蘇聯掩人耳目之舉。.

查看 质子运载火箭和拜科努爾

另见

1967年航天

1971年航天

1972年航天

俄罗斯运载火箭

火箭系列

蘇聯運載火箭

RD-253火箭发动机UR500运载火箭洲際彈道飛彈液氧月球号系列探测器月球步行者星辰号服务舱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拜科努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