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基底核
基底核(Basal ganglia,或称为基底神经节)是大脑深部一系列神经核团组成的功能整体。它位於大腦皮質底下一群運動神經核的統稱,与大脑皮层,丘脑和脑干相连。目前所知其主要功能为自主运动的控制、整合調節細緻的意識活動和運動反應。它同时还参与记忆,情感和奖励学习等高级认知功能。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包括帕金森氏症和亨廷顿氏症等。.
查看 灰质和基底核
大脑皮质
| Name.
查看 灰质和大脑皮质
小脑
小脑(cerebellum,指「大腦後下方的腦」)是位于的脑组织。小脑在感觉感知、协调性,和运动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也和注意、语言等很多认知功能相关,亦能调控恐惧和欢乐等反应,其中最为人们确知的是其运动相关功能。小脑不會主動发起动作,但會接收來自脊髓感覺系統和其他腦區的訊號,影响运动协调、精确度和准确的时机控制。小脑通过丘脑等通路与大脑皮层相连,从而起到支配运动协调性的作用;下小脑接受来自以及下橄榄核等结构的输入,整合多方面的信息,来微调运动的准确性,协调性和连贯性。正由于小脑的功能是“微调”运动技能,所以小脑的损伤不会带来诸如瘫痪的严重症状,但是会导致、、姿势和方面的症状。18世纪的科学研究表明,小脑受损的病人表现出运动协调性障碍;19世纪的小脑研究则主要基于动物损伤实验。这类实验发现,动物的小脑受损以后,表现出动作异常、步态笨拙,以及肌肉无力。这些观察最终使学者得出结论:小脑的主要功能是运动控制。不过,现代生物医学研究表明,除了运动以外,小脑还有许多其他功能,例如认知功能,注意力和语言处理,音乐处理,在时机控制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在解剖外观上,小脑是一个位于脑下方的独立结构,藏在大脑半球之下。小脑与中脑、脑桥基底、延髓相连,可以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与大脑小脑。它的皮质表面遍布着构造精细的平行沟槽,和大脑皮质宽阔而不规则的沟回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平行沟槽的结构,常常会使人忘记小脑其实是一个连续的薄片状组织,它像手风琴那样紧密地折合起来。在这个薄片里,有多种神经元高度有序地组合,其中最重要的是和。复杂的神经组织赋予了小脑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但是几乎所有的输出,都经过一个位于小脑内部称为小脑深部核团的组织。 小脑除了在动作控制方面的功能,它还是多种动作学习,也就是调制所必需的器官。人们建立了许多模型,来解释小脑的突触可塑性是如何校准感觉和动作的关系。它们大多源于大卫·马尔和的模型,这个模型的基础,是每个小脑浦肯野细胞都接受两种完全不同的输入:一种是来自平行纤维的数千种输入,另一种是来自的极强的输入。马尔-阿尔布斯模型的基本概念是,爬行纤维提供“指导信号”,导致平行纤维输入强度的长时变化。在平行纤维输入所观察到的长期抑制作用支持了这类理论,但是它们的有效性还有争议。.
查看 灰质和小脑
中樞神經系統
中枢神经系统(英文:central nervous system,縮寫:CNS)是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集中的结构,在脊椎动物包括腦和脊髓;在高等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和昆虫等,则主要包括腹神经索和一系列的神经节。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构造最复杂而完整,特别是大脑半球的皮层获得高度的发展,成为神经系统最重要和高级的部分,保证了机体各器官的协调活动,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统一和协调。 中樞神經系統與周围神经系统組成了神經系統,控制了生物的行為。 整個中樞神經系統位於背腔,腦在顱腔,脊髓在脊椎管;顱骨保護腦,脊椎保護脊髓。.
查看 灰质和中樞神經系統
丘脑
丘脑(英文:thalamus)是间脑的一个主要解剖结构。本条目主要着眼于人类丘脑,和其他非人类的灵长目动物及其它动物可能有细微的差别。人类的丘脑基本上是两个球形的结构,各长约5.7厘米,关于中矢面对称分布,与两侧第三脑室相邻。在30%的人当中,两侧丘脑通过丘脑间粘合(adhesio interthalamica)有一定程度的连接。.
查看 灰质和丘脑
下丘脑
下視丘(Hypothalamus),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又称丘脑下部。位于丘脑的下方(希腊文 ὑποθαλαμος.
查看 灰质和下丘脑
微血管
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細血管或微絲血管,連接動脈與靜脈,是由動脈分支為較小的動脈,再分支多次的血管。 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層細胞的厚度,利於細胞之間物質的交換。微血管彈性最差,管腔最小,以致流速最慢;血壓則是居於動脈及靜脈之間。 微血管的主要功能在於物質的交換:在肺微血管中,因微血管的氧氣濃度小於肺泡中的濃度,氧氣透過擴散作用進入微血管中,由紅血球中的血基質運送至體內的組織細胞;而二氧化碳濃度高於肺泡中的濃度,二氧化碳透過擴散作用排出微血管,回到大氣。在其他部位的微血管,因微血管中氧氣濃度高於組織細胞中的濃度,氧氣透過擴散作用進入組織細胞中;而二氧化碳濃度低於組織細胞中的濃度,二氧化碳透過擴散作用進入微血管,送至肺泡排出體外。.
查看 灰质和微血管
神經元
经元(neuron),又名神经原或神经细胞(英語:nerve cell),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之一。神经元能感知环境的变化,再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的神经元,并指令集体做出反应。神經元佔了神經系統約10%,其他大部分由膠狀細胞所構成。基本構造由樹突、軸突、髓鞘、細胞核組成。傳遞形成電流,在其尾端為受體,藉由化學物質(化学递质)傳導(多巴胺、乙醯膽鹼),在適當的量傳遞後在兩個突觸間形成電流傳導。 人脑中,神经细胞约有860亿个。其中约有700亿个为小脑颗粒细胞(cerebellar granule cell)。.
查看 灰质和神經元
神經膠質細胞
經膠質細胞(英語:neuroglial cell、glial cell),又稱神經膠細胞、膠質細胞,是神經系統中的組成單位之一,其角色主要為提供支持、供給營養、維持環境恆定及提供絕緣;近來亦有研究指出膠質細胞可參與訊息的傳遞。在人類的腦中,膠質細胞對神經元的比例估計約為10:1。其英文名的字根"glia"在希腊语中的意思为“胶水”。.
查看 灰质和神經膠質細胞
突触
突触(法语、英语、德语: Synapse)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胞、腺体之间通信的特异性接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的突触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以突触的形式互联,形成神经元网络。这对于感觉和思维的形成极为重要。突触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其它部分,例如肌肉和各种感受器交换信息的渠道。 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可以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electrical synapse)。前者的工作机制是一种称为神经递质的信号分子的释放和接收,两个神经元之间没有直接的电气耦合。后者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直接电气耦合。化学突触较电突触更为常见,类型更为丰富,下文将着重介绍化学突触。.
查看 灰质和突触
电突触
電突觸是神經元之間突觸的一種,是以直接電氣方式耦合。 電突觸是以兩個神經元之間相距僅2至4奈米的縫隙連接作為傳遞信號的地方,相對於20-40奈米的化學突觸來說小得多,帶電的離子可以在此交換,並引起神經衝動。對於到多數動物,同時存在電突觸和化學突觸這兩種神經突觸。 电突触的优点是传播速度较快,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传递信息。但是,由于缺乏增益,这种突触的突触后神经元受到的刺激的程度总是和突触前神经元的相同或更小。故电突触常常存在于神经系统中需要快速回应的地方,比如防卫反射。电突触的另一种特点是,一般情况下它们是双向的(即允许兴奋从突触两侧的任意细胞发出),但有些电突触仍是单向的。 Category:细胞通讯 Category:电生理学 Category:神經生理學.
查看 灰质和电突触
白質
白質(White matter,substantia alba)是中樞神經系統中主要的三個組成元素之一,與灰質、黑質並列。大腦剖面中的白質組織是由大量的髓磷脂(脂質)組成,在裸視觀察下呈現白色。 白質由被髓鞘包覆著的神經軸突組成,控制著神經元共享的訊號,協調腦區之間的正常運作。人類到了約二十歲時,白質才會在不同腦區逐漸發育完全,而其生長的時機與成熟程度,會影響到學習、自我控制與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自閉症與病態性說謊,青少年的「年少輕狂」的原因之一也是由於白質未發育完全R.
查看 灰质和白質
黑质
黑质(Substantia nigra,拉丁语意为“黑色的物质”)是中脑的一个神经核团。黑质的位置位于中脑背盖部(tegmentum)和大脑脚之间。黑质不是一个均一的核团,它可分为结构和功能上都相差很大的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SNpc),黑质网状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a, SNpr)和黑质侧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lateralis)三部分。黑质是基底核的一个附属核团,是有關基底核間互相連絡之重要構造。.
查看 灰质和黑质
轴突
轴突(Axon)由神经元組成,即神经细胞之细胞本体长出突起,功能為传递细胞本体之动作电位至突觸。於神经系统中,轴突為主要神经信号传递渠道。大量轴突牽連一起,以其外型類似而称为神經纖維。神经常依以其特定功能而命名。例如,视神经指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
查看 灰质和轴突
脊髓
脊髓(Spinal cord)是细细的管束状的神经结构,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且被脊椎保護;是源自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延伸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依靠复杂的联系来处理传递信息。脊髓的主要功能是传送脑与外周之间的神经信息。.
查看 灰质和脊髓
脑神经
脑神经(Cranial nerves)属于周围神经系统,区别于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它们是直接由脑发出。在人中,传统上认为一共有 12 对脑神经,其中有 10 对分布于头面部。只有第 I 和第 II 对脑神经是从大脑发出,其余都是从脑干发出。.
查看 灰质和脑神经
腦幹
脑部除了大脑,小脑,间脑以外的区域,合称腦幹。由中腦(midbrain)、橋腦(pons)、延髓(medulla)三部分組成,上接間腦、下接脊髓。位于大脑下方,小脑前方。它負責调节复杂的反射活动,包括调节呼吸作用、心跳、血压等,对维持机体生命有重要意义。12对脑神经之中除了嗅神经和视神经外,脑干含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旋(外展)神经、顏面神经、聽(前庭蝸)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这10对处理脑神经讯息的神经核。因此,醫學常以「腦幹死亡」為一個人類失去生命的標準。.
查看 灰质和腦幹
另见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解剖学
亦称为 灰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