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白鱀豚

指数 白鱀豚

白鱀豚(学名:)亦称白鱀鯨、白鱀、白旗、白鳍、白夹、江马、青鱀、揚子江豚及長江豚等,是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仅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这是白鱀豚科中唯一的独特物种,至20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使其种群数量减少,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 它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少的一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現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縮寫IUCN)列为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同时还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录一)以及《美国国家濒危物种法》。在2006年11至12月持續六周的野外科考没有发现一头,这物种被确认为功能性灭绝,就算是还有個體仍然生存,其數量也很难維持并延續种群。2007年8月29日,安徽铜陵市有白鱀豚目击报告,之后在2011年8月25日的湖北洪湖,2016年10月4日的安徽芜湖和2018年5月2日都有过白鱀豚的疑似目击报告。.

151 关系: 动物华盛顿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市口腔史密森尼学会吉祥物声带声纳大猩猩大熊猫大跃进大脑學名孔武仲宜昌安徽省尼龙尔雅巴西上海市上新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文学中華白海豚中新世东晋三峡水电站乳房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科亚马逊河交配形态学北宋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單型呼吸哺乳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皮膚知觉石首市灰色睡眠种群秦朝等腰三角形紫色红色纽约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美国瑞士生物分類法生态学照相機物种牙齒瀕危物種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白鱀豚DNA序列聊齋志異遗传多样性遗传学荆州草鱼青鱼血液食肉动物西汉親吻视觉鯨目鲢鱼鲸目鳙鱼黑猩猩軀幹辞海胎生部首郭璞赫兹葛洲坝水利枢纽蒲松龄铜陵市脊索动物鄱阳湖脱氧核糖核酸脑死自慰长臂猿长江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峡长江淡水豚类考察长江流域镇江市英国雨季雌性雄性李时珍格里特·史密斯·米勒桂平市武汉市水污染江豚江阴市江苏省河床法国洞庭湖洪湖洪湖市洄游淡水豚淇淇清朝湘语湖北省本草纲目明朝流线型海豚旱季时速整合分類學資訊系統拉丁语拉普拉塔河豚 扩展索引 (101 更多) »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新!!: 白鱀豚和动物 · 查看更多 »

华盛顿

华盛顿(Washington)通常是指:.

新!!: 白鱀豚和华盛顿 · 查看更多 »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綜合性師範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範學堂,1952年南京高校院系调整时,在原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金陵大学有关系科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为现名。现有仙林、隨園、紫金三处校區。.

新!!: 白鱀豚和南京师范大学 · 查看更多 »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新!!: 白鱀豚和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口腔

口腔是指唇、腭、面颊和口腔底之间的空间,向上它与鼻腔相通。 向后口腔与两个颌弓后的咽腔相连。口腔的后面的开口是咽峡,前面的开口是嘴。整个口腔的内壁由粘膜层组成。唇与牙(对于没有牙的人指其牙床)之间的口腔部分里有腮腺的出口。牙后的口腔内有唾液腺的出口,此外舌也在这里。口腔中重要的器官有舌、牙和唾液腺。口腔周围的咽、唇和臉颊也是非常重要的。.

新!!: 白鱀豚和口腔 · 查看更多 »

史密森尼学会

位于美国国家广场的史密森尼学会总部大楼--史密森尼古堡 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 )是美国一系列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集合组织。该组织囊括19座博物馆、9座研究中心、美术馆和国家动物园以及1.365亿件艺术品和标本。也是美国唯一一所由美国政府资助、半官方性质的第三部門博物馆机构,同时也拥有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系统和研究联合体。管理和经费来源于由美国政府拨款,其他捐助以及自身商店和杂志销售盈利也在其中。该机构大多数设施位于华盛顿特区,此外还有部分设施散布在从纽约到弗吉尼亚州,甚至巴拿马的广阔区域。该机构于1846年成立,资金源于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James Smithson)对美国的遗赠。该机构的诸多博物馆除圣诞节外,全年对公众免费开放。.

新!!: 白鱀豚和史密森尼学会 · 查看更多 »

吉祥物

吉祥物(mascot)是近代廣告設計中的工具,意思是指一個象徵性的幫忙促銷角色,也有人稱之為卡通代言人;近年在台灣則常採用代言人的概念,而稱之為虛擬代言人。一般來說,吉祥物普遍不具有完全的人類外觀特色。最有名也最廣為人知的吉祥物可說是米老鼠,牠做為迪士尼公司的吉祥物已有六十年之久。然而,吉祥物並非全是虛構的卡通人物,儘管在平面設計上,吉祥物不免會因為印刷術的限制、親和力的加強而卡通化,但也有許多吉祥物是源自真实的動物或事物,例如知名的美國職業籃球隊公牛隊的吉祥物就不是卡通人物。 吉祥物的起源目前尚沒有資料,但從奧林匹克運動會歷史推断,目前最早的奧運吉祥物就是1972年慕尼黑奧運中出現的黑色臘腸狗「Waldi」。 吉祥物一定程度上能加强营销效果,透過形象欢快的吉祥物,能夠很快的加深商品、活動和公司的形象記憶,這也是每屆奧運吉祥物選拔,乃至其他组织或活动的吉祥物挑选都要大費周章的原因。 除了促銷外,吉祥物也有讓某一團體凝聚向心力及討吉利的作用,大家亦可透過吉祥物,来了解其对应事物的文化内涵。吉祥物也隨著被廣泛運用而著重文化內涵,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恐龍家族即是一例。 另外,吉祥物亦可指在一個團體中具有象徵性質的人物(角色),其能力可能不是最強的(甚至是能力普普、具有嚴格限制條件的能力、或不具有特別的能力),但卻具有突出的地位或性格(通常是天然呆)而引人關注。.

新!!: 白鱀豚和吉祥物 · 查看更多 »

声带

聲帶(vocal folds)是位于喉部的两瓣左右对称的膜状解剖結構,主要功能是振動以。聲帶肌肉受迷走神经的控制,可以調整聲帶的張力,以改變振動頻率。在呼吸时,聲帶張開,允许肺部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在憋氣時,聲帶關閉。在说话,唱歌等發聲动作时,聲帶通过与空气的相互作用产生振动。聲帶振动產生的声波是語音中浊音的声源。聲帶通常显白色,是因為血管分布的稀少。 在成人,男性的声带一般较女性的声带更粗更宽,导致男性语音的基频一般较低。.

新!!: 白鱀豚和声带 · 查看更多 »

声纳

#重定向 聲納.

新!!: 白鱀豚和声纳 · 查看更多 »

大猩猩

大猩猩是灵长目人科大猩猩属类人猿的总称。大猩猩是灵长目中最大和最聰明(除了人和黑猩猩)的动物(這邊有爭議,多數科學研究認為 紅毛猩猩 才是除了人以外最聰明的靈長類動物),它们生存于非洲大陸赤道附近丛林中,食素。至2006年为止依然有大猩猩分一种还是两种的争论,种以下它分四至五个亚种。大猩猩92%至98%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排列与人一样,因此它是继黑猩猩屬的两个种后与人类最接近的现存的动物,於1000萬年前在演化的道路上分道揚鑣。.

新!!: 白鱀豚和大猩猩 · 查看更多 »

大熊猫

大熊猫(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也稱作大--,一般稱為「--」或「--」,屬於食肉目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熊猫是中國特有物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中西部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現存大約有2060頭(2016年数据)。2016年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级”降为“易危级”。由於生育率低,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中評為瀕危物種,為中國國寶。大熊猫被譽為生物界的活化石。 大熊猫黑白相間的毛色和憨态可掬的外表使其深受人們喜愛,在全世界亦有大量粉丝。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時就以大熊猫為標誌,大熊猫俨然已成為了濒危物種保护最重要的象徵;大熊猫也是中國在外交活動中向对方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美國國際政治學元老級人物約瑟夫·奈爾更直言大熊貓被視為中國拓展軟實力的重要支柱,與英國的皇室家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Jamil Anderlini,The Financial Times,November 2, 2017。.

新!!: 白鱀豚和大熊猫 · 查看更多 »

大跃进

大躍進是於1958年至1962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的試圖利用本土充裕勞動力和蓬勃的群眾熱情在工業和農業上不切实际地增产(即「躍進」)的社會主義建設運動。有人口统计学學家估计,於大躍進非戰爭期間,死亡人數在1,800万至3,250万之间。历史学家冯客声称“胁迫、恐吓、系统性暴力构筑了大跃进的基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的大屠杀”。 由於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又完成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等高層發動了「大躍進」運動。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式提出“大跃进”口号。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为大跃进正式制定任务和目标,成为发动“大跃进”运动的一次重要会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提出1958年钢的产量要比1957年增加一倍,达到1,070万吨;并且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 脱离实际的“大炼钢铁”运动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而人民公社化运动也严重地伤害了农业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无法保证,人民生產意願降低,導致連年饑荒。为保证农产品达标,农村开始虚报粮食产量,“大放卫星”现象蔓延开来。但是中国对于粮食的征购却按照虚报产量制定标准。大跃进运动浮夸的现象和很快暴露的问题也招致党内外大量的质疑之声。苏联对人民公社的质疑加深了两国嫌隙,而党内的意见分歧甚至分裂集中反映在庐山会议“彭德怀反党集团”事件上,彭德怀因在与会期间批评大跃进政策而遭到毛泽东整肃,支持彭德怀意见的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一批中共元老人物受到牵连,全国范围内一大批中共干部和相关人士以“反右倾”而被整肃,造成“跃进”在政策上并未及时刹车,进一步助长了“跃进”风潮,而领会毛泽东意图的林彪则从此在政治上崛起。此后,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对政策的批评引起党主席毛泽东不满,最终导致党内高层意见出现分歧。 大跃进的后果使得这场运动最终难以为继,钢、铁合格率低下,大量资源遭到浪费,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产业结构畸形和农业生产的不足,加之人民公社刮起“一平二调”的“共产风”,高指标引发的“浮夸风”,以及脱离实际的生产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和干部特殊化风“五风”和公共食堂的浪费,與贪污腐化、强征强搶强佔,導致無权势的农民百姓大量死傷受害 ,最终酿成全国大饥荒的悲剧。从1960年冬开始,这场脱离实际的运动逐渐被当局叫停。.

新!!: 白鱀豚和大跃进 · 查看更多 »

大脑

綠色是顳葉,藍色是額葉,黃色是頂葉,紅色是枕葉。 大脑(cerebrum),是脑与间脑。在醫學及解剖学上,多用大脑一词來指代端脑。 端脑有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端脑半球)。将两个半球隔开的是称为大脑纵隔的沟壑,两个半球除了脑梁与透明中隔相连以外完全左右分开。半球表面布满脑沟,沟与沟之间所夹细长的部分称为脑回。脑沟并非是在脑的成长过程中随意形成,什么形态出现在何处都完全有规律(其深度和弯曲度因人稍有差异)。每一条脑沟在解剖学上都有专有名称(nomina anatomica)。脑沟与脑回的形态基本左右半球对称,是对脑进行分叶和定位的重要标志。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比较重要的脑沟有外侧沟 (lateral sulcus)起于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上外侧面;中央沟 (central sulcus)起于半球上绿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方,下端与外侧沟隔一脑回,上端延伸至半球内侧面;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 sulcus)位于半球内侧面后部,自下向上。在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前的部分为额叶;外侧沟以下的部分为颞叶;枕叶位于半球后部,其前界在内侧面为顶枕沟,在上外侧面的界限是自顶枕沟至枕前切迹(在枕叶后端前方约4cm处)的连线;顶叶为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后方、枕叶以前的部分;岛叶呈三角形岛状,位于外侧沟深面,被额、顶、颞叶所掩盖,与其他部分不同布满细小的浅沟(非脑沟)。 左右大脑半球有各自的称为侧脑室的腔隙。侧脑室与间脑的第三脑室,以及小脑和延脑及脑桥之间的第四脑室之间有孔道连通。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脑的液体称为脑脊液。脑脊液在各脑室与蛛网膜下腔之间循环,如果脑室的通道阻塞,脑室中的脑脊液积多,将形成脑积水。 广义的大脑的脑神经有,端脑出发的嗅神经,间脑出发的视神经。 大脑的断面分为白质与灰白质。端脑的灰白质是指表层的数厘米厚的称为大脑皮质的一层,大脑皮质是神经细胞聚集的部分,具有六层的构造,含有复杂的回路是思考等活动的中枢。相对大脑皮质白质又称为大脑髓质。 间脑由丘脑与下丘脑构成。丘脑与大脑皮质,脑干,小脑,脊髓等联络,负责感觉的中继,控制运动等。下丘脑与保持身体恒常性,控制自律神经系统,感情等相关。 大腦的神經細胞只要在1.5分鐘內得不到氧氣,人就會失去知覺;而5、6分鐘後仍缺氧,神經細胞便會陸續死去。.

新!!: 白鱀豚和大脑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白鱀豚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孔武仲

孔武仲,字常父,臨江新余(今江西新余)人。孔子四十七代孙,属于“临江派”。 自幼聰慧好學,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甲科第六,授谷城主簿,歷官齊州儒學教授、國子直講。為湘潭縣令時,“縣出金礦,財貨饒溢”。哲宗元祐年間,歷官集賢校理,著作郎,國子司業。后拜为中书舍人。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 绍圣三年(1096年),被免职,定居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專心著作。約卒於哲宗紹聖末年,與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並稱“三孔”。著有《书说》13卷、《诗说》20卷、《论语说》10卷、《金华讲义》13卷、《孔氏奏议》3卷、《芍药园序》及《孔氏杂说》等。.

新!!: 白鱀豚和孔武仲 · 查看更多 »

宜昌

#重定向 宜昌市.

新!!: 白鱀豚和宜昌 · 查看更多 »

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安徽省大致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与北纬29°41′至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同时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孕育出了省内的四大文化圈,即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在经济上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中部经济区,北部和南部分属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其南部原徽州府的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白鱀豚和安徽省 · 查看更多 »

尼龙

尼龙(Nylon),又譯為奈綸、耐綸、尼綸、尼龍、锦纶,是一种人造聚合物、纖維、塑料,發明於1935年2月28日,發明者為美国威尔明顿杜邦公司的华莱士·卡罗瑟斯。1938年Nylon正式上市,最早的Nylon制品是Nylon製的牙刷刷子,於1938年2月24日开始出售;妇女穿的尼龙袜,於1940年5月15日上市。Nylon纤维是多种人造纤维的原材料,而硬的Nylon也被用在建筑业中。.

新!!: 白鱀豚和尼龙 · 查看更多 »

尔雅

《尔雅》乃中国最早的一部訓詁書,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的单语言词典。至今《尔雅》仍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時重要的一部著作。 《汉书·艺文志》稱漢代重視經學,爾雅便是正宗的經學解釋書。書名中“尔”通“邇”,是“近”的意思;“雅”為“意为”之義,为官方语言,即“雅言”。“讀音尔雅”就是正確的至於語言、接近于則故訓的语言。 《尔雅》为儒家之经典。唐朝时,是学馆生徒必读书之一,後便归类为训诂书,列位於十三经之中。清四庫全書中為經部。.

新!!: 白鱀豚和尔雅 · 查看更多 »

属(genus,genus)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科和种之间。属名由拉丁词或希腊词或拉丁化的其他文字构成,首字母必須大寫。.

新!!: 白鱀豚和属 · 查看更多 »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通稱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略多於2億,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南美洲東部,毗鄰大西洋,面積8,515,767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及美國。巴西和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其國旗之含義為:綠色-廣大的叢林;黃色-豐富的礦產;藍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顆星分別代表26個州與1個聯邦特區,一道國家格言「紀律與進步」橫跨其中。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西半球第三,南半球第一,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新!!: 白鱀豚和巴西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白鱀豚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上新世

上新世(Pliocene)是地质时代中新近纪的最新的一个世,它从距今530万年开始,距今260万年结束。上新世前是中新世,其后是更新世。 如同其它许多比较老的地质时代,上新世与其它相邻的时代的岩床的分界定义分明,但其精确的时间范围还不十分准确。上新世与中新世之间的边界不是一个全球性的事件,而是地区性的从比较温暖的中新世转化为比较寒冷的上新世,上新世与更新世之间的边界一直被认为从更新世冰川的开始,但最近的分析认为这个边界有点太晚了。.

新!!: 白鱀豚和上新世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白鱀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白鱀豚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1977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独立為中国社会科学院,1994年,在技術科學部的基礎上及國家科委的支持下,成立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并称“两院”。.

新!!: 白鱀豚和中国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水声研究室、空气声学研究室、超声学研究室。 主要从事声学和信号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特色研究领域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网络与网络新媒体技术 。.

新!!: 白鱀豚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位于北京,成立于1958年。主要从事生物物理方面的基础研究。 生物物理所研究单元有,生物大分子、脑与认知科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与免疫院级重点实验室,非编码核酸、蛋白质与多肽药物和交叉科学等三个所级重点实验室。2006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生物物理所筹建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生物物理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 贝时璋院士任第一任所长,现任所长为徐涛研究员。 生物物理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现有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6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培养点;生物工程、免疫学2个硕士培养点,在学研究生518名。 生物物理所是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的挂靠单位。 生物物理所主要出版物包括《生物物理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Protein & Cell》。.

新!!: 白鱀豚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早期成立的研究所之一,是“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现有在职员工367人,科研人员292人。 该所前身为1930年成立于南京的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7月自然历史博物馆改名动植物研究所。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动植物研究所多次迁移,先后移至湖南衡山、广西阳朔、重庆北碚。1944年5月,动植物研究所分建为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侵华战争结束后又迁入上海。195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后,动植物研究所和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员在上海合建水生生物研究所。1954年水生生物研究所迁至武汉。 近年来研究所着力于水环境保护、渔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亦主办《水生生物学报》期刊,是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的依托机构。.

新!!: 白鱀豚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中国文学

文學」一詞最早見於《論語·先進篇》,該節孔子按才能把學生分成四類: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後世稱為“孔門四科十哲”。按北宋邢昺的疏註釋為「文章博学」,意為通曉許多古今文獻及學問。按此說法,廣義來看文學可以解釋為學問又或是以此為基礎發展出來的文化。如果按現在狹義的說法,文學可以被看成5世紀南朝劉宋文帝所定立的四學:儒學、玄學、史學、文學。在此之後,正史之中專載優秀文人行事的“文學傳”也就是這個意思。但是,那種文學只是代表上流階層的文學,並不包括像小說,戲曲的大眾文學又或是近代的主流文學。因此,當我們談及“中國文學”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古人與近代學術上之間的文學概念的差別。 另外,自古以來,中國文學包含了著政治,許多的作品均以現實生活為主題,從政的人也寫下不少的文學作品。就像三國時代曹丕的名言:“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也。”所指出,中國人都認為文學擁有左右國家發展的強大力量,文學與政治有著密切的關係。故此,自宋以後,文學之所以多出自官僚之手也正是受到這個思想影響,這也是中國文學的特別地方。受天人合一觀念影響,中國的文學跟道學之間並沒有很明顯的界線。 自古以來,中國文學一向以韻文為主流,尤其是有不少以描畫自然景物及歌頌友情等等為主題的抒情詩。相比之下,雖然敘事詩並不發達,但古代《詩經·公劉》,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從北朝民歌演變而來的《木蘭辭》等等也是有名的作品。如果不計敘述歷史,宗教,思想等等的文章,散文文學最初興盛於唐朝。那種散文的題材,除了一些例外,許多作品並非純創作而是取材於現實,這個傳統直到在西歐文明影響之下誕生的小說時期為止一直長久地維持著。還有,我們要注意在古代中國韻文散文一詞與其說是富有文學性的意義,倒不如說成是文體的一種名稱來得合適。除此之外,還有被稱為駢文的文體。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有不少朝代興替,有一些民族也坐上這個土地的權力的寶座。雖然外來文化的流入也對文學有一定的影響,但一般而言,中國文學是指以漢字及中文所創作的文學。 漢文及漢詩也對日語及日本文學的確立給予非常大的影響。.

新!!: 白鱀豚和中国文学 · 查看更多 »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臺灣種的「臺灣白海豚」(Taiwanese Humpback Dolphin,學名: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俗稱為媽祖魚,屬鯨目海豚科,為“印度太平洋駝背豚”的亞種,身長由一米到三米不等。主要生活在熱帶及溫帶沿岸水域,例如澳洲中部及北部、華南、印尼等西太平洋水域,印度洋海岸線以至南非,也有在河流出現及鹹淡水及沼澤一帶,例如長江、閩江、九龍江、珠江口、漢江和珠江等,分布極之廣泛。西方文獻有關中華白海豚的最早紀錄是在1637年由探險家彼得文地(Peter Mundy)在珠江口發現的紀錄,而中國的最早紀錄是在唐朝。名為白海豚,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是呈白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於成年的則會呈粉紅色。 中華白海豚是香港的吉祥物之一。2007年11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公佈「我最喜愛海洋10寶」公眾網上投票結果,此網上投票為期4個月選出最受歡迎十種本地海洋生物。中華白海豚得3679票榮獲「我最喜愛海洋10寶」第一位。.

新!!: 白鱀豚和中華白海豚 · 查看更多 »

中新世

中新世(英語:Miocene,符號:MI)為地質年代新近紀的第一個時期,開始於2300萬年前到533萬年前,介於漸新世與上新世之間。中新世是由查理斯·萊爾所命名的。這個名稱來自希臘語μείων(meiōn,英語意為“less”)和καινός(kainos,英語意為“new”)在英語中的意思是“less recent”,即“距離現在還早”因為這時的現代無脊椎動物比上新世少18%。 地球在從漸新世衍進到中新世再到上新世的過程中進入了一連串的冰河時期。中新世的邊界並不能依靠一個單個的地理事件來劃分,而是由從更溫暖的漸新世到更冷的上新世之間的多個不同區域事件組成的。 中新世的動植物已經相當程度地現代化了。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地位已經確立了下來,鯨、海豹和海藻也開始擴張到其他地區。中新世是喜馬拉雅山脈隆起的主要時期,這導致了亞洲季風模式的改變,同時也影響了北半球的冰川作用。.

新!!: 白鱀豚和中新世 · 查看更多 »

东晋

东晋(317年4月6日-420年7月10日),中國朝代,乃西晉司馬氏政權的延續。因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造反,建都洛陽的西晉亡國,琅琊王司馬睿在群臣擁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当时北方多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连年征战,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朝廷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個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導,其後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等等。而世家大族中的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的吳姓。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從中原南下的士族,並以司馬氏作為共同擁戴的對象,司馬氏實際上成為傀儡。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以至擁有自家部隊(即所謂「部曲」),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最初有王導主持大局,東晉政權得以穩定,故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但晉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盧之亂等。 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晉元帝及世家大族挾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376年,前秦苻坚滅掉代國,統一了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其後苻坚開始率兵南侵。383年,苻坚率約八十七萬兵馬大幅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逃回北方。之後苻坚力量衰弱,因此原本統一的北方再次分裂為多國。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後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于刘裕。 420年,刘裕篡位建立南朝宋,開啟南北朝時代,東晉亡。.

新!!: 白鱀豚和东晋 · 查看更多 »

三峡水电站

#重定向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新!!: 白鱀豚和三峡水电站 · 查看更多 »

乳房

乳房(Mamma)位處於哺乳动物的胸部或腹部,左右成对出现。雌性的乳房包含乳腺等腺体,可分泌乳汁哺育幼兒。 在胚胎期雄性和雌性有相同的乳房组织结构,但青春期时,雌性体内的激素,尤其是雌激素会刺激乳房发育,使脂肪在胸部堆积。而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会阻止乳房发育,因此成年女性的乳房要比男性大很多,發育的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徵。 雌激素、黄体激素和催乳素会调节乳房形态,因此乳房会随著月经周期变化。在孕期,激素会促使乳房膨大,准备分泌乳汁。 乳房包括15至20個。乳葉中的皮下脂肪組織使乳房有其質量及形狀。乳葉由許多乳腺小葉(lobules)組成,依激素訊號而分泌乳汁。.

新!!: 白鱀豚和乳房 · 查看更多 »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个自治区之一,首府为南宁市。1958年,廣西僮族自治區成立,1965年,改用现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南地区,南濒北部湾,與越南接壤。廣西壮族自治区有中國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通用普通话,地方語言有廣西平話、桂柳官话、壮语、粤语、客家話、闽语等各種民族語言和方言。.

新!!: 白鱀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亚科

亚科(subfamilia)是生物分类法的一個次级的輔助分類單元,在科和属之间。有时亚科和屬之間也分族。 根據現時的命名標準:植物亞科的拉丁文分類名稱的字尾會使用"-oideae";而動物亞科會使用"-inae"。.

新!!: 白鱀豚和亚科 · 查看更多 »

亚马逊河

亚马逊河(Rio Amazonas;Río Amazonas;Awqaq sipaskuna mayu),位於南美洲,是世界流量、流域最大的、支流最多的、及第二長的河流。亚马逊河流量达每秒219,000立方米,流量比其他三条大河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的总和还要大幾倍,大約相當於7條長江的流量,佔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000平方公里,佔南美洲面积的40%;支流數超過1萬5千條。 由于亚马逊河的流量巨大,所以距河口150公里內的海水都不鹹,海水含盐量相当低,主河道有1.5到12公里宽,从河口向内河有3,700公里的航道,海船可以直接到达秘鲁的伊基托斯,小一点的船可以继续航行780公里到达阿库阿尔角,再小的船还可以继续上行。 亚马逊河从北纬5度伸展到南纬20度,源头在安第斯山高原中,离太平洋只有很短的距离,经过秘鲁和巴西在赤道附近进入大西洋。.

新!!: 白鱀豚和亚马逊河 · 查看更多 »

交配

交配是指的是生物的生殖细胞进行交换,导致受精和繁殖的活动。家畜之间的交配活动通常也可称为配种。昆蟲、鸟类和卵胎生鱼类的交配活动可以称为交尾。 雄性的精子会进入雌性体内,并且与卵细胞发生受精作用。但若受精过程发生在体外或是没有性交过程,则不再是交尾,例如鱼类(雄性和雌性将生殖细胞排到水中,完成受精)或是人工授精。.

新!!: 白鱀豚和交配 · 查看更多 »

代人在生物学上属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种,由人猿/古猿演化而来。長者智人化石表明,現代人類在約20萬年前的東非大裂谷演化成形。 人类有比其他動物更發達的大腦,能進行複雜的計算和抽象思維。加上人類的直立身驅使人類的前肢可以自由活動,因此人類對工具的使用遠超出其他任何物種。人类还试图用哲学、艺术、科学、神话以及宗教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这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了高级工具和科學技术的发展。 与其他高等灵长目动物一样,人类是社会性的。人类个体之间的社会交际创立了广泛的传统、习俗、宗教制度、价值观、法律,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人尤其擅长用口語、手势、肢體語言与书面语言来溝通、協作、表达自我、交際、交换意见、组织事物。 截至公元2012年,世界人口已超过70億,大约是所有曾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6%。.

新!!: 白鱀豚和人 · 查看更多 »

形态学

形态学可以指以下学系:.

新!!: 白鱀豚和形态学 · 查看更多 »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新!!: 白鱀豚和北宋 · 查看更多 »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縮寫:IUCN),是一個國際組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最重要的世界性保護聯盟,是政府及非政府機構都能參與合作的少數幾個國際組織之一,成立於1948年10月。致力於尋找解決當前迫切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實用解決方式。該組織發佈IUCN紅色名錄,根據嚴格準則去評估數以千計物種及亞種的絕種風險所編製而成的。準則是根據物種及地區釐定,旨在向公眾及決策者反映保育工作的迫切性,並協助國際社會避免物種滅絕。是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支持科學研究,並協調管理全球範圍內政府、非政府組織、聯合國機構、公司以及地方社群間各項合作計劃,共同推行政策、法規和最佳的實際行動。IUCN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全球環境保護系統---一個民主的會員制聯盟,擁有超過1000個政府和NGO組織會員,以及來自160多個國家的超過11,000名志願科學家團隊。IUCN在全球分佈有超過60間辦事處,超過1,000名專業員工,并有來自公共領域、非政府組織以及私人部門的上百合作夥伴。IUCN是唯一在联合国大会具有常任观察员席位的自然保护组织。聯盟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附近的格蘭德。 IUCN的願景是展望“一个珍视和保护自然的公平世界”,聯盟的任務是“影響、鼓勵和支持社會在世界範圍內保持自然生物多樣性的完整,保證自然資源利用方式的公正和生態上的可持續性”。.

新!!: 白鱀豚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 查看更多 »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或稱IUCN紅色名錄,簡稱紅皮書)於1963年開始編製,是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此名錄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編製及維護。 IUCN紅色名錄是根據嚴格準則去評估數以千計物種及亞種的絕種風險所編製而成的。準則是根據物種及地區釐定,旨在向公眾及決策者反映保育工作的迫切性,並協助國際社會避免物種滅絕。 主要的物種評估機構有國際鳥盟、世界保护监测中心及IUCN辖下物種存續委員會內的專家團體。總括而言,上述團體所評估的物種數目佔整個紅色名錄接近一半。 IUCN紅色名錄被認定為對生物多樣性狀況最具權威的指標。.

新!!: 白鱀豚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查看更多 »

單型

單型(英語:Monotypic)在生物分類學上,是指一個分類群中只含有唯一的一個類型。而植物分類學及動物分類學之間,對「單型」的用法又不甚相同:.

新!!: 白鱀豚和單型 · 查看更多 »

喉頭(larynx、voice box)是哺乳類頸部的一個器官,用於保護氣管,或是作為發聲構造。同時也是氣管和食道分開的位置。.

新!!: 白鱀豚和喉 · 查看更多 »

呼吸

呼吸(breathing),生物的一種生理現象,為一種生物細胞的生化作用(稱作「呼吸作用」)所呈現出來的外在生理現象,動物及植物皆有。一般人的認知,則是指高等生物,尤其是人類利用肺部吸入與呼出空氣的過程。不過也有一些動物用其他器官進行氣體交換,例如魚類的鳃以及节肢动物的氣門。 呼吸是維持生物體生存需要的生理學呼吸中的一部份。氧氣動物需要空氣供給細胞新陳代謝和製造能量的來源,能量通常是透過動物所攝取中的食物澱粉所製成的葡萄糖。而把葡萄糖轉化為能量的方法有兩種,一為有氧呼吸(大部分的動物、昆蟲、細菌)和無氧呼吸(少部分的細菌)。有氧呼吸是把氧氣分子轉化為二氧化碳,從中獲取所需的能量。 而呼吸的另一個重要的部份為循環系統把二氧化碳排放掉再把新的氧氣由血液送到需要的細胞。氣體交換是在肺的肺泡中由氣體粒子被動擴散所達成的,所以不需要使用能量。當氣體溶於血液中時,左心臟把血液打到全身體各個細胞。由於肺泡呼吸的表面需要易於空氣的穿越,所以表面並不是完全乾燥的,由所產生的液體,讓表面濕介而增加空氣的穿透力,所以呼吸會導致水分的流失,尤其是排放二氧化碳的時候。 人類的許多輔助功能也和呼吸有關,例如說話、表達情緒(笑、打哈欠)、自主 维护活动(咳嗽和打喷嚏等),而不能由皮膚排汗的動物也需要透過喘气進行體溫調節。.

新!!: 白鱀豚和呼吸 · 查看更多 »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哺乳綱(学名:Mammalia)的一类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按照《世界哺乳动物物种》(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一书在2005年的资料,哺乳纲目前有约5676个(2008版的IUCN红皮书为5488个)不同物种,分布在1229个属,153个科和29个目中,约占脊索动物门的10%,地球所有物种的0.4%。啮齿目(老鼠、豪猪、海狸、水豚等)、翼手目(蝙蝠等)和鼩形目(鼩鼱等)是哺乳动物中物种最多的目。 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复杂,有区别于其他类群的大脑结构、恒温系统和循环系统,具有为后代哺乳、大多数属于胎生、具有毛囊和汗腺等共通的外在特征。 它们外型多样,小至体长30毫米长有翅膀的凹脸蝠,大至体长33米形同鱼类的蓝鲸。它们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分布在从海洋到高山,从热带到极地的广泛区域。人类也是哺乳动物的一员。.

新!!: 白鱀豚和哺乳动物 · 查看更多 »

克( →, →,符号 g),为质量单位,相等于千分之一公斤。一克等于国际千克原器质量的1‰。.

新!!: 白鱀豚和克 · 查看更多 »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規定受到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于1988年12月10日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林业部、農業部發佈、施行。該名錄中共有330多種,一級保護動物較二級保護動物為少,共90多种。 列入該名录的动物有:.

新!!: 白鱀豚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 查看更多 »

皮膚

膚,包住脊椎動物的軟層,是組織之一,在人體是最大的組織。皮膚擋住外來侵入,亦保住水分。有保暖、阻隔、感覺之用。 皮膚的作用因物種而異,有保暖、保護色、吸引異性等作用。各物種的皮有厚有薄,厚皮叫革。皮膚是表皮系統的一部份,是動物最大的器官系統,由多層外胚層的组织構成,可保護內部的肌肉、骨骼、韌帶及其他內部的器官。有的物種,例如魚類和爬蟲類,會生鱗保護。鳥類會生羽毛保護。兩棲動物的皮膚是交換氣體的器官。所有哺乳動物的皮膚都有毛,即使看似無毛的海洋哺乳動物其實也有毛。 皮膚的重要性在於其為身體和外界環境的介面,而且是防禦外來影響的第一道防線。例如皮膚在保護身體免受病原影響。Proksch E, Brandner JM, Jensen JM.

新!!: 白鱀豚和皮膚 · 查看更多 »

知觉

知覺或感知(Perception)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腦对外界的整體的看法和理解,为我们对外界的感官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釋。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與感覺不同,知覺反映的是由對象的各樣屬性及關係構成的整體。.

新!!: 白鱀豚和知觉 · 查看更多 »

石首市

石首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南部、长江流贯,是地级荆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绣林街道。 石首市辖2个街道、11个镇、1个乡,一个省管开发区。.

新!!: 白鱀豚和石首市 · 查看更多 »

灰色

色介于黑和白之间的一系列颜色,可以大致分为深灰和浅灰。像烏雲密佈的天空、草木灰及鉛都是灰色的。 在歐洲及北美,大部份人認為灰色是中性、一致性、無聊、不確定、老年、冷漠及谦虚有關的顏色。只有1%的成年人認為灰色是他們最喜歡的顏色。 灰色在电阻色碼中代表8。.

新!!: 白鱀豚和灰色 · 查看更多 »

睡眠

睡眠又俗稱睡覺,是一种在哺乳动物、鸟類和鱼類等生物中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状态,甚至在无脊椎动物,例如果蝇中也有这种现象。睡眠的特征包括:减少主动的身体运动,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增强同化作用(生产细胞结构),以及降低异化作用水平(分解细胞结构)。在人類、哺乳动物及其他很多已经被研究的动物,如鱼、鸟、老鼠、苍蝇中,规律的睡眠是生存的前提。和昏迷不同,睡眠比较容易被打断,回到清醒状态。从睡眠中醒过来是一种保护机制,也是健康和生存的必须。对于人,睡眠佔了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

新!!: 白鱀豚和睡眠 · 查看更多 »

种群

种群(英语:Population,或族群)在生物学上,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或者说是有个体组成,能够而且确实进行交配的群体。种群的个体之间一般享有同一个基因库。 它是种群遗传学研究的对象。.

新!!: 白鱀豚和种群 · 查看更多 »

秦朝

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个大一統中央集权的帝國。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称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前770年,秦地君長在東周周平王東遷時有功,受封於关中平原,建立秦國。战国時期,秦國根据礼记总结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輪”的社会现状,推行车辆统一道路,书籍统一文字,行为统一伦理,并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实施商鞅变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陸續攻滅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一統中原,史称秦朝。 秦王政建立秦朝後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從此中國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而後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使得領土約等同中國本土。疆域為東起遼東,西至臨洮,北抵長城,南達象郡(今越南北部)。雖然秦朝外表十分強盛,但由於秦始皇集權、過度發展、嚴重勞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讓天下百姓飽受苛政之苦而想要叛變。秦二世繼位後,秦廷被掌權的趙高掌控而混亂不堪。此時秦末民變爆發,六國有力的軍人各自復國,雖然秦將章邯努力平亂,但秦將王離於鉅鹿之戰被楚將項羽擊敗,秦軍主力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嬰於咸陽向民變領袖劉邦投降,後項羽率軍抵達關中,殺死秦王子嬰,焚燒咸陽宮,秦朝於秦始皇死後3年滅亡。而後至西漢統一全國之期間稱秦漢之際,又稱西楚時期。西楚霸王項羽重建封國制體系,分封十八諸侯。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劉邦、田榮等諸侯繼而起兵反抗,演變成楚漢戰爭。前202年劉邦擊滅項羽,受諸侯擁戴為漢帝,建國漢,開啟漢朝。 秦朝為了鞏固遼闊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與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取代过去不同诸侯豪门的爵位制度。法律基本延續秦國法律,增加了皇帝握有生殺大權,丞相僅僅是輔佐。防务方面,興建長城以鞏固北方,毀六國長城與城墩等防禦工事,沒收天下百姓武器,鑄成十二金人,先後五次東巡以安定關東各地區 。交通方面,興建馳道與靈渠等交通要道以便軍隊前往各地平亂,也有利各地區運輸物資。經濟方面,秦朝延續商鞅變法的政策,推行重農輕商,鼓勵農民增產糧食,甚至有機會獲爵位。工商業方面統一貨幣(秦半兩)與度量衡,實行鹽鐵專賣,但不完全禁止商業,也鼓勵如經營畜牧業的烏氏倮與丹砂的巴地寡婦清等商人。 文化思想的部分,秦朝的政治思想以法家為尊,推行融合「法、術、勢」的君主專制,另有發揚陰陽家的五德始終說以神化皇帝。宗教以傳統崇拜上帝、祖先、山神、河神等眾神以及巫術、占卜與占星等,而神仙方術之術受秦始皇所迷信。為了箝制人民叛亂思想、统一中央集权思想、報復欺騙秦始皇的方士們,先後發生焚書坑儒事件,這是先秦文化與諸子百家思想的一大浩劫。 秦朝的建立使中國由一個抽象的地理名稱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中原文化、秦文化、荊楚文化與齊魯文化等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秦」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其遺留下來的驪山秦始皇陵與秦始皇兵馬俑也受後世史學家注目,其中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 白鱀豚和秦朝 · 查看更多 »

科可指:.

新!!: 白鱀豚和科 · 查看更多 »

等腰三角形

在幾何學中,等腰三角形(isosceles triangle)是指至少有兩邊等長或相等的三角形,因此會造成有2個角相等。相等的兩個邊稱等腰三角形的腰,另一邊稱為底邊,相等的兩個角稱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其餘的角叫做頂角《中學數學實用辭典》ISBN 957-603-093-5 九章出版。 等腰三角形的重心、中心和垂心都位於頂點向底邊的垂,可以把等腰三角形分成兩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圖解數學辭典》天下遠見出版 P.37 三角形 ISBN 986-417-614-5 等邊三角形是底邊和腰等長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一個特殊形式。若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直角,稱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新!!: 白鱀豚和等腰三角形 · 查看更多 »

紫色

紫色是一種顏色,在科學上有兩種定義:.

新!!: 白鱀豚和紫色 · 查看更多 »

红色

紅色,是以通過能量來激發觀察者的可見光譜中長波末端的顏色,波長大約為630到750納米,類似於新鲜血液的顏色,是三原色和心理原色之一。普通人是無法看到波長長過紅色的射線,而這類射線一般被稱為紅外線。.

新!!: 白鱀豚和红色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白鱀豚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

美国自然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上西区(Upper West Side),是专注于天文学、地球科学、人类学、古生物学、生物学等的博物馆。建馆于1869年,现有馆员超过1200人,每年承办超过100场特别展览。该馆的主要收藏项目包括于各大洲哺乳动物的收集,以及人类学的馆藏。其人类起源馆(Hall of Human Origin)是全美唯一此领域的专项展览,展示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除了展览各种展品外,这家博物馆还有各种培养中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的教育活动,还会给教师们提供培训。美国自然史博物馆是世界上浏览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2010年时有超过500万人参观过这个博物馆。.

新!!: 白鱀豚和美國自然史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白鱀豚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亦称眼睛、目、)是視覺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轉換為神經中電化學的脈衝。比較复杂的眼睛是一個光學系統,可以收集周遭環境的光線,藉由虹膜調整進入眼睛的強度,利用可調整的晶状体來聚焦,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產生影像,將影像轉換為電的訊號,透過视神经傳遞到大腦的视觉系统及其他部份。眼睛依其辨色能力可以分為十種不同的種類,有96%的動物其眼睛都是複雜的光學系統。其中软体动物、脊索動物及節肢動物的眼睛有成像的功能。 微生物的「眼睛」構造最簡單,只偵測環境的暗或是亮,這對於昼夜节律的有關。若是更複雜的眼睛,視網膜上的感光神经节细胞沿著傳送信號到來影響影响生理调节,也送到控制。.

新!!: 白鱀豚和眼 · 查看更多 »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新!!: 白鱀豚和瑞士 · 查看更多 »

生物分類法

生物分类法(Taxonomy),又稱科學分類法,是用生物分类学方法來對生物的物種分组和歸類的辦法。以级别为基础的系统层次结构中使用的的一个固定数量的层次,域,界,門,綱,目,科,属,种。无级别系统使用任意数量的层次。分类的群体被称为分类单元。 現代生物分類法源於林奈的系統,他根據物種共有的生理特徵分類。在林奈之後,根據達爾文關於共同祖先的原則,此系統被逐漸改進。近年來,應用了生物信息學方法分析基因組DNA,正在大幅改動很多原有的分類。 生物分類法屬於系統分類學。.

新!!: 白鱀豚和生物分類法 · 查看更多 »

生态学

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左)和丹麦植物学家尤金纽斯·瓦尔明(右),两位生態学的建立者 生态学(Ökologie),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德语Ökologie(最初:Oecologie)是由希腊语词汇Οικοθ(家)和Λογοθ(学科)组成的,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动物(Lebewesen)的学科”,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指生物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各个体之间的关系,非生物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土壤、岩石、水、空气、温度、湿度等。 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就是同一條食物鏈上各營養級之間能量的轉化效率平均大約為百分之十左右。由此,生态学成为一门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近年来,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如今,由于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生了多个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微观方面向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生态学是向研究宏观方向发展的分支,是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直到整个生物圈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生态学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利用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土壤学、化学、物理学等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是将生物群落和其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互相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整体来进行研究。.

新!!: 白鱀豚和生态学 · 查看更多 »

照相機

广义上,照相机是任何可以捕捉和记录影像的设备。最常见的照相机拍摄可见光的影像,但并不是所有照相机都需要可见光(如红外线热像仪),有的甚至不需要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光源(如扫描隧道显微镜)。很多设备都具备照相机的特征,如雷达、医学成像设备、天文观测设备等等。.

新!!: 白鱀豚和照相機 · 查看更多 »

物种

种(Species)或稱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後一级,在属之下。較為籠統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並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後代的相关生物群体。以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麥爾的定义来说,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昆虫学家陈世骧(1978)对物种所下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所组成;物种是进化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在分类学中,一个物种被赋予一个拉丁化的雙名法名称。该名称使用斜体印刷,手写时则加上底線;属名首字母大写,屬名之後紧跟一个唯一的形容词,這個詞稱為種小名或種加詞,其首字母不可大寫。只有完整的双名制名称才称为「种名」,而非仅仅是双名制名称的第二个部分。例如人的种名叫Homo sapiens(智人),而不是sapiens。 物种也是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

新!!: 白鱀豚和物种 · 查看更多 »

牙齒

牙齒是存在於很多脊椎動物(鳥類除外)的頭部(或口部)內、用於咀嚼食物的鈣化組織。肉食性動物尤其倚賴牙齒進行獵食或搏鬥、禦敵。牙齒的構成成份不是骨骼,而是由動物體內不同密度與硬度的複雜組織組成,它的根部則由牙齦包覆、固定。 一些動物牙齒裏更有著複雜的神經,比如獨角鯨,其牙齒有上百萬神經,是目前已知最複雜的牙齒(以神經學而論)。這允許獨角鯨牙齒具食物觸覺,以及導航、交配作用。 隨著人類文明的創建,各種語言的發音已發展得多樣化。語言發音均非常依賴牙齒、舌頭和口腔的合作,應用到人類生活中的說話、歌唱。牙齒在古代被稱為“雅言”,牙齒的整潔,甚至關繫到社交活動和地位。專門為牙齒服務的醫學,稱為牙科。 牙齒在生物學與解剖學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新!!: 白鱀豚和牙齒 · 查看更多 »

瀕危物種

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是一種保護狀況,是指物種由於濫捕、盜獵、環境破壞、數量稀少、棲地狹窄等種種原因而導致其野生種群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絕滅的機率很高。一個關鍵物種的滅絕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造成生態系的不穩定,並可能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解。.

新!!: 白鱀豚和瀕危物種 · 查看更多 »

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重定向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新!!: 白鱀豚和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 查看更多 »

白鱀豚

白鱀豚(学名:)亦称白鱀鯨、白鱀、白旗、白鳍、白夹、江马、青鱀、揚子江豚及長江豚等,是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仅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这是白鱀豚科中唯一的独特物种,至20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使其种群数量减少,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 它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少的一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現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縮寫IUCN)列为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同时还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录一)以及《美国国家濒危物种法》。在2006年11至12月持續六周的野外科考没有发现一头,这物种被确认为功能性灭绝,就算是还有個體仍然生存,其數量也很难維持并延續种群。2007年8月29日,安徽铜陵市有白鱀豚目击报告,之后在2011年8月25日的湖北洪湖,2016年10月4日的安徽芜湖和2018年5月2日都有过白鱀豚的疑似目击报告。.

新!!: 白鱀豚和白鱀豚 · 查看更多 »

DNA序列

#重定向 核酸序列.

新!!: 白鱀豚和DNA序列 · 查看更多 »

聊齋志異

《聊齋誌異》,簡稱《聊齋》,又稱《鬼狐傳》,是中国清代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96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

新!!: 白鱀豚和聊齋志異 · 查看更多 »

遗传多样性

遺傳多樣性又稱為基因多樣性(genetic diversity)。同種個體間因為其生活環境的不同,經歷長時間的天擇、突變所產生的結果。如果遺傳多樣性越高,則族群中可提供環境天擇的基因愈多,其族群對於環境適應能力就愈強,有利於族群的生存及演化。例如人類有不同的膚色,這就是同種個體間性狀的差異,而性狀所表現的差異就是由基因的差異所引起的。.

新!!: 白鱀豚和遗传多样性 · 查看更多 »

遗传学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Hartl D, Jones E (2005)。史前时期,人们就已经利用生物体的遗传特性通过选择育种来提高谷物和牲畜的产量。而现代遗传学,其目的是寻求了解遗传的整个过程的机制,则是开始于19世纪中期孟德尔的研究工作。虽然孟德尔并不知道遗传的物理基础,但他观察到了生物体的遗传特性,某些遗传单位遵守简单的统计学规律,这些遗传单位现在被称为基因。 基因位于DNA上,而DNA是由四类不同的核苷酸组成的链状分子,DNA上的核苷酸序列就是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天然DNA以双链形式存在,两条链上的核苷酸互补,而每一条链都能够作为模板来合成新的互补链。这就是生成可以被遗传的基因的复制方式。 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可以被细胞翻译以合成蛋白质,蛋白质上的氨基酸序列就对应着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这种对应性被称为遗传密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它如何折叠成为一个三维结构,而蛋白质结构则与它所发挥的功能密不可分。蛋白质执行细胞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进程来维持细胞的生存。DNA上的一个基因的改变可以改变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并可能改变此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对细胞甚至整个生物体造成巨大的影响。 虽然遗传学在决定生物体外形和行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此过程是遗传学和生物体所经历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虽然基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体重,人在孩童时期的所经历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也对他的体重有重大影响。.

新!!: 白鱀豚和遗传学 · 查看更多 »

荆州

荆州,地理上可以指:.

新!!: 白鱀豚和荆州 · 查看更多 »

草鱼

草鱼(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a),又称鲩鱼(huàn yú)、混子、草青等,為草魚屬的一種淡水魚。.

新!!: 白鱀豚和草鱼 · 查看更多 »

青鱼

青鱼(学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輻鰭魚綱鯉形目鲤科中的一个种,也是青鱼属(Mylopharyngodon)唯一的物種。又名青鲩、乌青、螺蛳青、黑鲩、乌鲩、黑鲭、乌鲭、铜青、青棒、五侯青等。在台湾称為烏溜、烏鰡或鰡仔。香港常稱之為烏頭。中国四大家鱼之一。.

新!!: 白鱀豚和青鱼 · 查看更多 »

頷(又称下巴、下颔、下巴颏),是位于脊椎动物包括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人到年老時下巴會逐漸萎縮,這是老化現象的一個過程。.

新!!: 白鱀豚和頷 · 查看更多 »

血液

血液(英語:blood)是在動物的循環系統、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可以將氧氣及營養素送到各器官,並將細胞的代謝廢棄物帶離細胞。血液組織是結締組織的一種,由血浆和血球组成。血浆内含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无机盐、氧、激素、酶、抗體和细胞代謝產物等。血细胞有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哺乳類的血液具有凝血機制,血管破裂時,血小板會結集,堵塞血管破口,此時血漿中原本可水溶的血纖維蛋白等凝固成為血塊,剩餘的透明液體就叫做血清。 生物體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往往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所以血液成分的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以人類的血液為例,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相对密度为1.050~1.060,pH值为7.3~7.4,渗透压为313毫摩每升。ABO血型是人类的主要血型分類,可分為A型、B型、AB型及O型,另外還有Rh血型系统,MNS血型系统,P血型系统等血型系统。 另外,人類還有淋巴循環系統,跟血液和組織液有關係的。蚯蚓、昆虫等的循環系統液體稱為血淋巴,作用不是免疫而是类似血液运输营养和废物。.

新!!: 白鱀豚和血液 · 查看更多 »

食肉动物

#重定向 肉食動物.

新!!: 白鱀豚和食肉动物 · 查看更多 »

西汉

西汉(前206年或前202年-8年、23-25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是汉朝的一部分。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建立政權,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在定陶县 (今属山东省)称帝,定都长安,国号为“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王朝都城洛陽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王朝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 西汉建立后,刘邦废秦苛法,实施无为而治。减轻赋稅和徭役,釋放部分奴婢,抑制富商,限制土地兼併,并且獎勵開荒,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文帝、景帝时继续重视农业,盐铁等手工业及商业也有发展 中国战略网。 西汉初期分封诸侯王,而后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最终导致在景帝时出现了「七国之乱」,平叛后诸侯王势力被削弱。 武帝时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货币,铸五铢钱,严禁私铸钱,铸铁业实行国家专营,实行均输法、平准法,朝廷财政收入大增。在这基础上,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北方匈奴长期以来是汉朝主要边患,武帝发动了三次战役打击匈奴,使匈奴远徙漠北,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又在西北边地屯田,修长城,筑烽燧,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欧亚大陆文化贸易的交流。武帝还采用儒生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授五经,使经学成为食禄的工具 中华文化信息网。当时又建立藏书库,整理图籍,使文化得到发展。史学家司马迁写下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昭帝、宣帝时,出现外戚专政,豪强势力增强,流民增多。元帝以后,宦官和外戚更加得势,百姓起义不断出现。成帝时太后的外戚王氏控制了政权,王氏兄弟四人和侄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哀帝时,王莽企图用「再受命」的办法来解决危机,结果失势。平帝时,王莽复起,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为支持自己篡位夺权做准备。平帝病死,孺子刘婴立,王莽见有机可乘,于居摄三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亡。西汉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昌邑王(废帝)刘贺等一些在位时间较短且为吕雉等人的傀儡皇帝的话,西汉一共经历了11代皇帝、12代君主(因为孺子婴没有当上皇帝,仅仅当了3年的皇太子)。也有把新朝灭亡后在長安重建漢室的更始帝算作西汉最後一位皇帝,但劉秀建立的東漢並不視其為漢朝皇帝,因此歷史說法存在爭議。 西汉极盛时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贸易繁荣,耕地扩大,冶金和纺织技术先进,现在巩县铁生沟遗址发现的低温炒钢炉在世界冶金技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西汉是中华文化的高峰,通过丝绸之路和各国往来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的时代风貌。汉朝后华夏族出现了新的自称“汉族”。.

新!!: 白鱀豚和西汉 · 查看更多 »

親吻

親吻是指用嘴唇觸碰其他事物,通常是另一個人。特别的,接吻是指两人的嘴唇互相接触。親吻是一種經過學習的行為,從其他動物之間的行為学习而來。許多靈長類動物也有親吻的行為。據研究,親吻可能也具備了嗅取荷爾蒙的原始生物意義。.

新!!: 白鱀豚和親吻 · 查看更多 »

视觉

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觉器官(眼)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中枢有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后获得的主观感觉。 人的眼可分为感光细胞(视桿细胞和视锥细胞)的视网膜和折光(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系统两部分。其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60纳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部分,约150种颜色。该部分的光通过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到大脑视觉中枢,就可以分辨所看到的物体的色泽和分辨其亮度。因而可以看清视觉范围内的发光或反光物体的轮廓,形状,大小,颜色,远近和表面细节等情况。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 视觉感受野(receptive field of vision)是指视网膜上的一定区域与范围。当它受到刺激时,就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的视觉欺骗试验提示,人所看到的内容,和其本身想看到的内容有关。 category:生理學 Category:感官 yi:זעהן.

新!!: 白鱀豚和视觉 · 查看更多 »

是海洋哺乳动物鲸目中部分生物的通称。鲸目又分為齒鯨類(Odontoceti)和鬚鯨類(Mystacoceti),前者包括海豚科。在日常語言中,常將鲸和海豚(以及江豚)分开,但在動物學中它們同屬於一個系群。海豚科屬於鲸目下的齒鯨亞目,該亞目中有抹香鯨及等。而以鯨鬚替代牙齒,利用鲸鬚過濾水中浮游生物進食的鬚鯨亞目,有座頭鯨及現存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等。 鲸的尺寸可以由只有1.7米長50公斤的毛伊海豚,到長34米重達190噸的藍鲸,後者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一些種類表現出性别差異,雌性體型比雄性體型更大。鲸拥有流線型的身體和鳍狀的一對前肢。雖然不像海豹一样敏捷,鲸鱼也能以20節的速度巡游。鬚鲸用喉咙嚨上的皺褶來擴展它們的嘴,以便吞嚥大口的海水。露脊鲸摄取的海水占牠百分之四十的體重。齒鲸則有尖锥状的牙齒,用於捕捉烏賊和魚類。鬚鲸在海洋中拥有發達的“嗅覺”,而齒鲸擁有敏锐的听觉。鲸的嗅覺之發達,可以同时活躍於水上和水下的環境,以至於有的鲸甚至在盲了以後仍能生存。 數世紀以來,鯨經常被作為桌上佳餚或是工業產品的原料。然而,到了20世紀中葉,鯨的數量已經因為捕鯨工業的盛行而銳減,成為了瀕臨絕種的生物。所幸現階段大多數國家都已經在八零年代簽下全球禁捕令,停止捕鯨工業的持續發展。.

新!!: 白鱀豚和鯨 · 查看更多 »

鯨目

#重定向 鯨豚類.

新!!: 白鱀豚和鯨目 · 查看更多 »

鰭是一種平板狀的肢、尾或其他構造,用於水中或其他液體中的游動,許多不同的生物皆演化出鰭,尤其是大多數的魚類。在哺乳類中則有鯨魚與海獅等動物擁有鰭。其他還有少數的爬蟲類,如海龜;以及鳥類,如企鵝。有時無鰭的物種也會因為發育異常而長出形狀類似於鰭的肢。.

新!!: 白鱀豚和鰭 · 查看更多 »

魚類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魚」本身並非一個正式用作生物分類的名稱,但他們共通的特徵是有鰓的水生動物,缺乏四肢及肢末端的指。一般人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生類(8%)五大類。根據已故加拿大学者Nelson(1994年)統計,全球当时已知魚類約有28000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约在32100種。 魚類包括盲鰻、七鰓鰻、軟骨魚及硬骨魚等,也包括許多已經絕種的物種。魚絕大部份屬於冷血動物,其體溫會隨外在環境溫度而變化,極少數像大白鲨、及鮪魚及月魚等可以將體溫維持在較高的溫度 。在大部份的水體中都有魚。幾乎所有的水生環境中都有魚,從高山的溪流(如鱒魚)到深海帶甚至超深海渊带(像囊鰓鰻目及鮟鱇魚)。魚比其他的脊椎动物有更多的物種變異性。 人類也可能因為娛樂、想要進行水族饲养或是在水族館展示而捕魚或釣魚。魚在一些文化中曾經是神或是宗教的符號,同時也是許多藝術、書籍或電影的主題。 鱼這個詞是用負面表列的方式定義,排除了四足類(如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等有相同祖先的物種。魚是並系群,是由脊索動物門的許多綱所組成,在系統分類學上沒有對應魚的分類類群。 最早可以歸類於為魚類的生物是软躯体的脊索动物,在寒武纪首次出現,雖然沒有真脊柱,但是有脊索,因此其動作較其他脊索动物更加靈活。魚在古生代繼續演化,產生很多不同的物種,其中許多都是盾皮魚綱,有骨甲防止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第一個有下顎的魚出現在志留紀,而許多的魚已經變成強大的肉食動物,而不再成為节肢动物的食物。.

新!!: 白鱀豚和鱼 · 查看更多 »

鲢鱼

鲢鱼(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又叫白鲢、跳鲢、水鲢、鲢子等,為輻鰭魚綱鲤形目鲤科的其中一種,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

新!!: 白鱀豚和鲢鱼 · 查看更多 »

鲸目

#重定向 鯨豚類.

新!!: 白鱀豚和鲸目 · 查看更多 »

鳙鱼

鳙鱼(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鲢、黑鰱、大头鰱、胖头鱼、大头鱼,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鲤科的其中一種,為四大家鱼之一。.

新!!: 白鱀豚和鳙鱼 · 查看更多 »

鹅是經人类驯化的雁類動物,属于家禽。中國家鵝來自於鸿雁,歐洲家鵝則來自灰雁。.

新!!: 白鱀豚和鹅 · 查看更多 »

黑猩猩

黑猩猩(学名:Pan troglodytes)是黑猩猩属下的两个物种之一,另一种是倭黑猩猩(Bonobo (Pan paniscus))。根据黑猩猩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结果,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与人类具有较高的基因相似度,与人类有最近的共同祖先,從演化的角度看是現存生物中與人类最近的姊妹種,黑猩猩跟人類基因組的相似度高達98.8%http://www.amnh.org/exhibitions/permanent-exhibitions/human-origins-and-cultural-halls/anne-and-bernard-spitzer-hall-of-human-origins/understanding-our-past/dna-comparing-humans-and-chimps/,大約在600萬年前「分家」。 黑猩猩的生活范围在非洲西部及中部,屬於哺乳綱靈長目,平日成群地生活,每個群體就像一個部落。 英文名Chimpanzee首次使用於1738年,載於《The London Magazine》,義為「mockman.

新!!: 白鱀豚和黑猩猩 · 查看更多 »

軀幹

軀幹是動物或人類身體的軸心。動物身體除了頭頸部及肢體(包括翼、鰭)外,皆屬軀幹。人體軀幹包括以橫膈膜分界的胸部及腹部,包含了重要的身體器官。.

新!!: 白鱀豚和軀幹 · 查看更多 »

鼻,又称鼻子,是陸上動物呼吸的器官,屬呼吸系統一部份,也是許多哺乳類動物感應嗅覺的器官。 鼻一般在動物的頭部,可能是隆起,鼻對體外的開口叫作鼻孔,鼻孔讓空氣進入鼻腔內,兩孔氣流速度不同,且每隔幾小時就會交換一次。鼻有兩腔,被鼻中隔隔開,哺乳類動物的鼻腔內通常長有鼻毛,作用是過濾及吸收空氣中飄浮的塵埃及雜質,鼻腔壁有黏膜,有助於溼潤吸入的空氣,並附著雜質。鼻腔內後部則是鼻竇,位於鼻兩側的顱骨下,是感應嗅覺的神經,鼻腔連接咽喉,並與消化系統共用管道,再分支進入呼吸系統至肺部。 人類的鼻在面部的正中間。 除了動物,鼻亦可用作形容形狀與鼻相近的東西,例如飛機的前端便被稱為機鼻。.

新!!: 白鱀豚和鼻 · 查看更多 »

辞海

《辞海》,最早由私营中华书局創辦人陆费逵於1915年發起,首任主編舒新城,1936年正式出版了兩大冊。1957年9月適逢反右運動之時,毛澤東視察上海時做出修訂《辞海》的決定,仍由舒新城做主編。歷經文化大革命出版修訂工作有停頓。《辞海》歷經南京遷到杭州及國共內戰而有不同版本的發展。 《辞海》是一套兼收语言条目和百科条目的大型综合性辞书,1915年由中华书局开始策划,1936年成书,之后历经多次重大修订。《辞海》目前由上海辞书出版社负责编纂出版,在台灣也出版正體中文版。1999年版《辭海》收錄汉字共19,485個(含繁體字和異體字)。 《辞海》以其专业的队伍、严谨编纂作风著称,其知识性和准确性极高,是中国最权威的工具书之一。 《大辞海》是在《辞海》基础上扩展成的特大型综合性辞典,自1998年正式启动,2003年起陆续出版,2015年底出齐。.

新!!: 白鱀豚和辞海 · 查看更多 »

胎生

胎生可用来形容一些动物与植物的繁衍方式,但两者的定义并 不直接相关。 以动物来说,胎生是指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为胎儿产出母体。胚胎通过诸如卵黄囊及胎盘等结构自母体获得 营养,直至出生时为止。 哺乳類動物如猴、虎、牛、羊等,都是胎生,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胎生動物。有一些毒蛇(如蝮蛇、海蛇)介於卵生和胎生之間,發育期間營養則由蛋黃提供,被稱為卵胎生。 以植物来说,则是指种子成熟后还未脱离母株即在子房(果实)内发芽的现象,芽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才脱离母株。和动物胎生不同的是,这里的种子并不靠母株供给营养,而是以种子内胚乳所储藏的营养来发育。.

新!!: 白鱀豚和胎生 · 查看更多 »

部首

部首,是依照漢字型態和偏旁所分的門類,而所有漢字勢必分類在某個部首中。.

新!!: 白鱀豚和部首 · 查看更多 »

郭璞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今属山西省)人,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方术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

新!!: 白鱀豚和郭璞 · 查看更多 »

赫兹

赫兹(符号:Hz)是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内周期性事件发生的次数。赫兹是以首个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命名的,常用于描述正弦波、乐音、无线电通讯以及计算机时钟频率等。.

新!!: 白鱀豚和赫兹 · 查看更多 »

葛洲坝水利枢纽

葛洲坝水利枢纽,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坝”,是长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峡水电站38公里,距下游宜昌市主城区约6公里。因坝址处江中原有一小岛葛洲坝而得名。”。.

新!!: 白鱀豚和葛洲坝水利枢纽 · 查看更多 »

蒲松龄

蒲松齡(,明崇禎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是中国清代志怪小说作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族裔有争议),世称“聊斋先生”。蒲松龄平时喜好收集怪异的民间故事,死后以短篇故事集《聊斋志异》闻名于世,塑造了诸如聂小倩、青凤、婴宁和莲香等不少有代表性的狐仙和女鬼艺术形象。蒲松龄热衷于求取功名,但科举成绩并不如意,创作《聊斋志异》除了满足猎奇趣味,也成为他寄托个人思想的方式。.

新!!: 白鱀豚和蒲松龄 · 查看更多 »

铜陵市

铜陵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宁铜铁路终点,濒临长江,是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之一。全市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人口170.85万人(截至2016年末)。现辖3市轄區(铜官区、义安区、郊区)1县(枞阳县)。 铜陵以产铜著称于世,是中华民族青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铜开采、冶炼的历史始于三千年前的商周时代,故有“中国古铜都”之誉。.

新!!: 白鱀豚和铜陵市 · 查看更多 »

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门。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在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具有脊索、中空的背神经管、咽鳃裂以及肛后尾。 脊索动物门可以分为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个亚门。其中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可以合称为“原索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尾索动物幼虫期具有脊索和神经索,但在成体消失。头索动物终生保留脊索和神经索。在脊椎动物中,脊索作用由骨质脊柱代替。 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通常说的脊椎动物学主要是指研究脊索动物的一个动物学分支,不單單是研究脊椎动物门。.

新!!: 白鱀豚和脊索动物 · 查看更多 »

鄱阳湖

鄱阳湖(,注音:ㄆㄛˊ)僅次於興凱湖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因洞庭湖已縮小成中國第三大淡水湖)、第三大湖(僅次於青海湖)和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中国第一大河——长江。鄱阳湖介于北纬28度22分~29度45分,东经115度47分~116度45分。跨南昌、南昌县、进贤、餘乾、鄱阳、都昌、湖口、九江、庐山、德安和永修等市县。.

新!!: 白鱀豚和鄱阳湖 · 查看更多 »

脱氧核糖核酸

--氧核醣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縮寫:DNA)又稱--氧核醣核酸,是一種生物大分子,可組成遺傳指令,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主要功能是資訊儲存,可比喻為「藍圖」或「配方」。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構細胞內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質與核醣核酸所需。帶有蛋白質編碼的DNA片段稱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本身構造發揮作用,有些則參與調控遺傳訊息的表現。 DNA是一種長鏈聚合物,組成單位稱為核苷酸,而糖類與磷酸藉由酯鍵相連,組成其長鏈骨架。每個糖單位都與四種鹼基裡的其中一種相接,這些鹼基沿著DNA長鏈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組成遺傳密碼,是蛋白質氨基酸序列合成的依據。讀取密碼的過程稱為轉錄,是根據DNA序列複製出一段稱為RNA的核酸分子。多數RNA帶有合成蛋白質的訊息,另有一些本身就擁有特殊功能,例如核糖體RNA、小核RNA與小干擾RNA。 在細胞內,DNA能組織成染色體結構,整組染色體則統稱為基因組。染色體在細胞分裂之前會先行複製,此過程稱為DNA複製。對真核生物,如動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體是存放於細胞核內;對於原核生物而言,如細菌,則是存放在細胞質中的拟核裡。染色體上的染色質蛋白,如組織蛋白,能夠將DNA組織並壓縮,以幫助DNA與其他蛋白質進行交互作用,進而調節基因的轉錄。.

新!!: 白鱀豚和脱氧核糖核酸 · 查看更多 »

脑死

脑死(或称脑死亡)(Brain death),作為死亡判定的準則之一,通常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腦部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近年以来,脑死已经成为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一個人若停止呼吸二至五分鐘以上,可能會造成腦死現象。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病人的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都可以通过一系列药物和先进设备加以逆转或长期维持。但是如果脑干发生结构性损伤破坏,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最终都会发展为心脏死亡。因此,与心脏死亡相比,許多學者相信,脑死亡的标准更可靠。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皆採納腦死作為死亡的依據。但在醫學上,被判定腦死的病人,仍然可能表現出生命徵兆,心跳與許多身體器官仍然保持運作,例如進入持續性植物狀態的病患;也曾經有多起病例,被判定腦死的病人,最終復原存活下來,但判定過程不夠嚴謹。 诊断脑死亡必须依据严格而详细的诊断程序来进行确认(比如医师的资格和人数,测试的次数和时间间隔等),一般要求参与器官移植的医生回避。.

新!!: 白鱀豚和脑死 · 查看更多 »

自慰

自慰,又称自渎、自淫或手淫,是指自行刺激性器官而获得性快感或達到性高潮的行為。自慰時可能用手、手指、日常物品或專門的性玩具等來進行性刺激。伴侶間互相刺激性器官的行為稱為相互抚慰,可取代插入式性行為。研究發現自慰雖然有各種不同形式,但皆為普遍存在的人類行為,無分性別與年紀,雖然頻率有變化。對於性的健康態度能帶來許多醫學和心裡上的益處。“淫”在中文中有「過多」、「沉迷」和「不正當」的意思,「瀆」則有「不尊重」的意思,都屬于貶義詞,故此現代比較傾向稱其為自慰,因為科學家並未發現適當的自慰與任何形式的心理或生理異常之間有關。 自史前時代開始,許多藝術和文學作品就已有關於自慰的描繪。在18和19世紀時,部分歐洲的神學家和醫生曾用「可憎」、「可悲」和「醜陋」來形容自慰行為,但到了20世紀,將自慰視為禁忌的觀念已經逐漸不復存在。在藝術、流行音樂、電視、電影和文學中對於自慰的討論和描繪持續增加。各宗教間對於自慰則有不同見解,有些宗教認為自慰會造成靈性層面的傷害,有些宗教則認為自慰在靈性層面上並無害,而亦有宗教對自慰採用的觀點。從古至今,自慰的合法性也經過多次變遷,而公開自慰在現今大多數的國家屬違法行為。 在西方世界,私下或與伴侶間的自慰通常被認為是健康正常的性娛樂,許多正式的醫療機構也在宣傳折頁或政策中表達同樣的看法。科學家也觀察到不同物種的許多動物亦有自慰行為。.

新!!: 白鱀豚和自慰 · 查看更多 »

长臂猿

長臂猿科(学名:Hylobatidae),哺乳綱靈長目的一科,即小型猿类。传统分类法只包括长臂猿属一属,現今根據其遺傳演化之間的時間,可分为四属,分别为:长臂猿属(44对)、白眉长臂猿属(38对)、黑冠长臂猿属(52对)和合趾猿属(50对)。其分佈範圍東起中國雲南、海南省,西至印度阿薩姆邦以及整個東南亞地區。棲地形態從一般熱帶雨林至常綠闊葉林不等,海拔範圍可至2700公尺(中國雲南省)。.

新!!: 白鱀豚和长臂猿 · 查看更多 »

长江

长江,在中国古代称作江水、大江,简称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全长6380公里,干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穿越中国西南(青海、 西藏、 云南、 四川、 重庆)、中部(湖北、湖南、江西)、东部(安徽、江苏),在上海市汇入东海。长江流域覆盖中国大陆五分之一陆地面积,养育了中国大陆三分之一的人口。长江经济带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带。 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常被并列为中国文化历史、文明、经济的两大源泉。繁荣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占中华人民共和国GDP20%。长江流域生态类型多样,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是多种濒危动物如扬子鳄和达氏鲟的栖息地。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长江取水、灌溉、排污、运输、发展工业、当作边界等。 近年来,长江受到了工业污染、农业径流、河沙淤积、湿地和湖泊减少的威胁,因而加剧了季节性洪水的发生。长江部分地区已被划为保护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则因丰富的自然及文化资源而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

新!!: 白鱀豚和长江 · 查看更多 »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長江中下遊平原在巫山以東的長江及其支流的兩岸,被周圍低山丘陵(见江南丘陵)交錯分割成四部分:兩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皖中平原和長江三角洲,面積30萬平方公里,海拔在50米以下。.

新!!: 白鱀豚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 查看更多 »

长江三峡

長江三峽又名峡江或大三峽,位于中国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跨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巴东、湖北秭归、湖北宜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新!!: 白鱀豚和长江三峡 · 查看更多 »

长江淡水豚类考察

长江淡水豚类考察是2006年末在中国长江中下游进行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目的是为了准确评估濒危的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种群现状以及它们的栖息地情况。考察活动从2006年11月6日开始,参加考察队的机构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瑞士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等机构,队员来自6个国家,共30多人。考察队从湖北省的宜昌至上海的1700公里长江干流,往返航行了3400公里,耗时39天,于12月13日结束。这次考察最终没能发现白鱀豚,宣布其功能性灭绝。另外还发现长江江豚的数量也只相当于1991年种群数量的一半,进一步证实江豚数量大幅减少。.

新!!: 白鱀豚和长江淡水豚类考察 · 查看更多 »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介于东经90°33'~122°25',北纬24°30'~35°45'之间,东西直距3000公里以上,南北宽度除江源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外,一般均达1000公尺左右。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经济总量巨大,有上海、南京、重庆和武汉等中心城市,是中国基础原材料、机电工业和高新技术等优势产业集中地;也是中国水资源配置——南水北调水源地。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的18.8%,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支流众多,其中支流长度500公里以上的18条,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达437条;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湖泊总面积15200平方公里,约为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长江流域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拥有众多稀有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居中国七大流域首位。长江流域年均水资源总量9960亿立方米,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8亿千瓦,可开发量约2.6亿千瓦,森林资源蕴藏量大,林木蓄积量、矿产资源丰富。 长江流域80%以上土地面积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2005年,全流域人口4.4亿,占全国的3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30000亿元,占全国的35.5%。长江流域为中国农业主产区,耕地20多万平方公里;水稻产量约占全国的70%,棉花产量约占全国的33%,淡水鱼出产约占全国的60%。长江流域为中国主要内河航运集中地区,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干、支流航道里程5.7万多公里,占全国的52.5%。.

新!!: 白鱀豚和长江流域 · 查看更多 »

镇江市

镇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润州”、“京口”,建城超过3000多年。位于江苏省南部的长江南岸-苏南,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上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组成城市,往东距离上海市230公里(通过高铁一小时可以到达),往西距离南京80公里(通过高铁半小时内可以到达),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常州奔牛机场50公里。镇江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一个著名港口和商业贸易转运和转口城市。中华民国大陆时期,镇江曾是江苏省的省会。镇江隔着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相望,东边与常州市相连,西边与南京市相连。由于南京长江二桥以及上游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垂直高度不够,使得排水量超过5万吨的远洋轮船,无法通过(南京的龙潭港在长江大桥下游位置,不受其影响)。使得镇江成为的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的深水岸(-15米)线港口城市之一,通过长江往东直接通往太平洋。由於其豐富的軍事史,鎮江三山(京口北固山、金山寺、焦山定慧寺)是詩人家國之思的集中地。.

新!!: 白鱀豚和镇江市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白鱀豚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雨季

季,指在降水量有顯著季節差異的地區,年降水量主要發生的月份,通常持續一個或多個月 。擁有雨季的地區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 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對於熱帶氣候,雨季定義為平均降水量60毫米以上的月份。不同的氣候類型,雨季也不盡相同。以北半球為例:東亞季風區的雨季主要為夏季;南亞季風區的雨季大約在6月~11月;熱帶莽原氣候的雨季為夏季;地中海型氣候的雨季為冬季。擁有旱季和雨季也是季風雨林的特色,熱帶雨林的降雨量則是在全年平均分佈Elisabeth M. Benders-Hyde (2003).

新!!: 白鱀豚和雨季 · 查看更多 »

雌性

性,有時又稱母,在雙性繁殖的生物中,是指負責製造卵子的個體(或個體的其中一部份)的性別,而負責製造精子的則稱為雄性,在缺乏雄性的情況下,大部份雌性的個體並不能自我繁殖,但有少數生物雌性的個體能自我繁殖(更準確地說是自我複製,但是還是一種生殖行為),這種做法,相對的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需要準備給子代的多套基因組等等。在比較複雜的生物當中,雌性還具有初步孵育後代的功能。 表示雌性的性别符号為「♀」(Unicode號碼:U+2640。亦是金星的天文符號),它的形狀為一個圓圈,並有一個向下的十字架,代表羅馬神話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手中的镜子,亦有說法是因為卵子是不會主動移動的,所以用十字架表示。.

新!!: 白鱀豚和雌性 · 查看更多 »

雄性

在雙性繁殖的生物中,雄性是指其中負責製造精子的個體(或個體的其中一部份)的性別,而負責製造卵子的則稱為雌性。在缺乏雌性的情況下,雄性的個體並不能自我繁殖。 雖然是依賴雌性而存在,良好的雄性个体在受精过程中对增加、改變族群遗传多样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對於有育幼行為的物種而言,兩性別的合作對於族群的繁衍也是很關鍵的。 表示雄性的性别符号為“♂”(Unicode號碼:U+2642。亦是火星的天文符號)。它的形狀為一個圓圈,並有一個向北或東北指--的箭頭。這代表羅馬神話战神玛尔斯的盾牌和长矛。.

新!!: 白鱀豚和雄性 · 查看更多 »

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號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蕲州亦卒于蕲州。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學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医学和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李时珍与扁鹊、华佗、张仲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新!!: 白鱀豚和李时珍 · 查看更多 »

格里特·史密斯·米勒

小格里特·史密斯·米勒,英语:Gerrit Smith Miller, Jr.,(1869年12月6日-1956年2月24日)是美国的一位动物学家。 1869年他生于美国纽约州Peterboro。1894年他毕业于哈佛大学,随后在美国农业部动物、鸟类学家克林顿·哈特·梅里厄姆的指导下工作。1898年他担任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哺乳动物馆助理馆长。1909年他被提升为馆长。1940年他成为美国史密森尼学会生物学所的助理。1915年他发表了对皮尔当人铸型标本的研究成果,结论说明其下颌取自于猿人化石,从而证明了其伪造性。1918年他在中国洞庭湖处采集到了一只白鳍豚标本,并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和英文名称“Chinese river dolphin”。.

新!!: 白鱀豚和格里特·史密斯·米勒 · 查看更多 »

桂平市

桂平市(邮政式拼音:Kweiping)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是贵港市下辖的县级市;桂平西与贵港市区,东与贵港市平南相邻,南北分别于玉林市和来宾市相连。太平天国不少主要將領均來自桂平。.

新!!: 白鱀豚和桂平市 · 查看更多 »

武汉市

武汉市(普通话拼音:Wǔhàn Shì;武汉话拼音:Wǔhán Sì),简称“汉”,别称“江城、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華民國诞生于此。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同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迁到武汉,中國共產黨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点城市。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本科生加研究生)已超过100万,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近年来,武汉经济大幅增长,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武汉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2014年起至2028年的每年9月,武汉都要举行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中國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2019年,武汉将举办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参与举办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赛。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武汉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授予武汉“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同年12月,武汉荣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

新!!: 白鱀豚和武汉市 · 查看更多 »

水污染

水質污染是指對水體(湖泊、河流、海洋、及地下水等)的污染。若污染物沒有經過處理去除有害物質,就直接或是間接的排放到水中,就會引起水質污染,造成环境退化。 水質污染會影響整個生態系,包括水體內的所有動植物。這類的影響不只是針對個別物種或是特別地區的一些生物,也會對整個自然界造成影響。.

新!!: 白鱀豚和水污染 · 查看更多 »

江豚

江豚(学名: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又稱江豬、烏忌、露脊鼠海豚,是一种小型齿鲸类哺乳动物,学术上分为“江豚”(N.)和“窄脊江豚”(N.

新!!: 白鱀豚和江豚 · 查看更多 »

江阴市

江阴市,别称“澄”,在中国江苏省南部,是无锡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江阴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也是中国最发达的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梯队。.

新!!: 白鱀豚和江阴市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白鱀豚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河床

河床(river bed)是指河谷底部被水流(河流)冲占的部分。枯水期河水占据谷地较小部分,洪水期占据面积最广,甚至整个谷底被水流占据。由河床及其衍生的地貌单元又称为河床地貌。.

新!!: 白鱀豚和河床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白鱀豚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洞庭湖

洞庭湖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大湖,僅次於青海湖、鄱陽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和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3,968平方公里(1998年)。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唐代诗人刘禹锡曾经用诗歌《望洞庭》描写了洞庭湖的平静和美丽。.

新!!: 白鱀豚和洞庭湖 · 查看更多 »

洪湖

洪湖位于中国湖北省洪湖市和监利县之间,长江中游北岸,东荆河南侧,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东西长23.4千米,南北宽20.8千米,岸线长104.5千米,湖底高程22.5~22.8米,湖面面积348.2平方千米(水位24.4米时),流域面积3314平方千米。2002年10月测得平均水深1.34米,最大水深2.30米。2000年最高水位26.5米,最低水位23.0米。1969年长江决堤时最高水位27.46米。 洪湖形成于约2500年前,是古云梦泽的残迹。 2000年被列为湖北省首家湿地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洪湖湿地已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新!!: 白鱀豚和洪湖 · 查看更多 »

洪湖市

洪湖市,在中国湖北省南部、长江北岸,是荆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北接仙桃市,西邻监利县,南与湖南省岳阳市隔江相望,东北与武汉市汉南区接壤并与咸宁市隔江相望。 位于江汉平原东南端,面积为1735.5平方公里,2016年户籍人口为93万人。.

新!!: 白鱀豚和洪湖市 · 查看更多 »

洄游

洄游是不少品種的鱼类在其生命周期中相对于其原有栖息场所定期的大规模迁徙现象,從每日到每年、甚或更長的周期,從數公尺到上千公里的距離。魚類一般都會因為寻食或繁殖等原因而洄游,儘管還有個別例子的洄游原因仍然未知。.

新!!: 白鱀豚和洄游 · 查看更多 »

淡水豚

淡水豚总科()屬鯨目,擁有四個棲息於淡水河流及河口的現存海豚科品種:當中三個生活在淡水河中;而另外一個品種,即普拉塔河豚則是生活在鹹水河口及近岸海洋,然而,於科學分類中,牠仍被列為淡水豚總科而不是海豚科。 未成年的淡水豚為灰色,成熟後就會變為粉紅色。.

新!!: 白鱀豚和淡水豚 · 查看更多 »

淇淇

淇淇(?-2002年7月14日)是人工饲养下生存最长的一只雄性白鱀豚。1980年1月11日在长江交接洞庭湖湖口处被捕获,之后一直饲养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 。它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存活了22年185天,是人工饲养下生存最长的一头白鱀豚。中国科学家对其做了许多科学研究,在白鱀豚的生物学、生态学、人工饲养、行为学、生物声学、血液学、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其中对淇淇的生物声学的研究,推翻了之前认为淡水豚类不能表达感情的观点 。.

新!!: 白鱀豚和淇淇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白鱀豚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湘语

湘语(新湘语长沙话:;老湘语娄底话:),又称作湘方言,有时也被泛称为湖南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一门语言, Ethnologue,是生活在中国洞庭湖、湘江、资江流域一带的湖湘民系使用的母语。现在,湘语使用者主要分布在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娄底、衡阳、邵阳、怀化、永州等,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一带。 湘语是汉语的一支。通常我们将汉语视为一种语言,湘语是它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視湘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湘語下有數支湘語的方言。無論如何劃分,湘語的地位都跟官話、粤语、吳语、闽语、晉语、客语、贛语等相同,要麼同為獨立語言,要麼同為漢語下的一級方言。 湘语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众方言是相同的。 1996年,全球以湘语为母语的人数约为3600万人,以使用者人口排名位居世界第28名,在汉语方言中有一定影响力。至2010年,湘语的使用人口约为3800万人,佔汉族人口的3%左右,是世界上使用人口第33多的语言。 包括湘语在内的湖南方言在中国国内传媒上受到诸多限制,在中国境外更没有得到有效传播。湖南的娱乐传媒业发达,但基本以普通话为主。湖南卫视的节目中偶尔会夹杂些许长沙话。湖南省内的一些电视台有少数节目和电视剧带有湘语或全部用湘语,如湖南经视的“越策越开心”(普通话滲杂大量长沙话的娱乐脱口秀)、“一家老小向前衝”(以新湘语为主打的湖南方言类电视剧)、“逗吧逗把街”(以湘语为主打的、夹杂上海话、粤语等语言的电视剧)。 由于历史或移民原因,湘语在陕西南部、安徽南部、四川东北部以及贵州南部的局部地区亦有零星分布。.

新!!: 白鱀豚和湘语 · 查看更多 »

湖北省

湖北省,简称“鄂”(别称:“楚”、“荆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武汉市。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华中地区)、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北接河南省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4位。截止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851万,户籍人口6138万。.

新!!: 白鱀豚和湖北省 · 查看更多 »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撰成于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為李時珍。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醫家類。 由於是時欠缺名家讚許與政府支持,《本草綱目》從完稿至刻印經歷了十幾年時間。李時珍到過蘄州、黃州和武昌,都沒有書商願意承印。1579年,他赴當時中國刻印書籍的中心南京尋求出版﹐惟未獲成功。1590年,他終於得到南京藏書家兼出版商胡承龍幫助,出錢刻印。然而,李時珍未及三年便卒於家,未能看到自己的著作問世。 category:中醫藥典-本草.

新!!: 白鱀豚和本草纲目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白鱀豚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流线型

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没有或很少有湍流,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流线型物体通常较为美观,经常出现在产品外观设计中。 流线,用来表征三维空间的速度场。在当流场随着时间改变的时候,即非稳定流动时,Streamlines, streaklines, and pathlines三个名词含义不同。 流線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對自然生命的研究,以及對於魚、鳥等有機形態的效能的欣賞。這些最初應用在潛艇和飛艇的設計中,以減少湍流和阻力。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流線型更是用於小汽車的外型設計上。今時今日,汽車、火車、飛機和輪船等交通工具早已採用了流線型的設計。 Category:设计 Category:工程學.

新!!: 白鱀豚和流线型 · 查看更多 »

海豚

| color.

新!!: 白鱀豚和海豚 · 查看更多 »

旱季

旱季,或稱乾季,指在降水量有顯著差別的地區,其一年中降水相对较少的月份。 请注意,在某些地區的某些年份,在‘旱季’里每隔一两天下一场不大也不小的雨。所以‘旱’是相对于‘雨季’里每天下雨甚至连续数日不断地下雨而言的。 不同的氣候類型,旱季出現的季節也不同。以北半球為例:東亞季風區的旱季主要為冬季;南亞季風區的旱季大約在12月~翌年5月(涼季與熱季);熱帶草原氣候的旱季為冬季;地中海型氣候的旱季為夏季。 热带的氣候常會有明顯的旱季,热带氣候明顯受的影響,熱帶降雨帶會從北半球热带移到南半球热带,再移回北半球热带。熱帶降雨帶大約會在十月份到三月份在南半球热带,此時就是北半球热带的旱季,降水非常少,而且天氣多半是晴朗的。四月份到九月份時,熱帶降雨帶會在北半球热带,此時就是南半球热带的的旱季。在柯本气候分类法中,若是熱帶氣候地區,單月的平均月降水量小於60mm,即視為是旱季.

新!!: 白鱀豚和旱季 · 查看更多 »

时速

时速是速度的一种表达形式,指物体在1小时内的运行总距离,时速的单位一般是千米、公尺等等,即km和m。时速200km,即物体在1小时内的运行总距离为200km。 时速是速度的一种表达形式,指物体在1小时内的运行总距离,时速的单位一般是千米、公尺等等,即km和m。时速200km,即物体在1小时内的运行总距离为200km。 时速通常使用于交通运输领域,但不是国际单位制的标准速度单位。.

新!!: 白鱀豚和时速 · 查看更多 »

整合分類學資訊系統

整合分類學資訊系統(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縮寫作 ITIS)是一個專門提供生物物種分類訊息的機構。前身是設立於1996年的一個團體,屬於美國聯邦政府商務部旗下。而現在的ITIS則是一個國際性機構,參與的國家包括加拿大與墨西哥。該數據庫來自一個分類學專家的大社區。 主要內容人員位於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IT服務由位於丹佛的美國地質調查局提供。主要的關注焦點是北美洲的物種,不過同時也與世界上其他相關機構合作整合生物分類訊息,增加全球覆蓋面。。.

新!!: 白鱀豚和整合分類學資訊系統 · 查看更多 »

手是人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隻手指以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来抓和握住东西,两个手相互对称,互为镜像。.

新!!: 白鱀豚和手 · 查看更多 »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新!!: 白鱀豚和拉丁语 · 查看更多 »

拉普拉塔河豚

拉普拉塔河豚(Pontoporia blainvillei)也称普拉塔河豚、弗西豚、巴西河豚,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东南部大西洋沿岸的河豚,是一种主要生活在咸水中的河豚。 拉普拉塔河豚体型较小,但却有鲸豚类中最长的喙(相对于体长比例)。体色为灰褐色,雄性一般为可以长到1.6长,雌性为1.68米。.

新!!: 白鱀豚和拉普拉塔河豚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揚子江豚水中大熊猫水中的大熊猫江江江馬白夾白暨豚白鰭白鱀白鱀豚屬白鱀豚科白鱀豚豚属白鱀鯨白鳍豚连连長江豚长江女神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