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止观

指数 止观

止观,佛教術語,奢摩他與毗婆舍那的合稱,是修行禪那的兩大方法。汉传佛教中,天台宗特別重視這個法门。.

目录

  1. 29 关系: 大乘起信论天台宗奢摩他安那般那念尸羅上座部佛教三昧三摩地二乘善根禪定禪那菩萨西亞多馬哈希 (緬甸)解脫觀 (佛教)自在毗婆舍那汉传佛教法门涅槃經摄大乘论患者放逸慧 (佛教)智 (佛教)智慧 (佛教)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略称《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一部论书,法性宗的提綱挈領之作,相傳為馬鳴菩薩依據《楞伽經》所造 隋朝淨影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七百歲後,大聖去遠。……於時有沙門釋子,號曰法勝,抄出二百五十行偈,造出四卷毘曇。……達磨多羅,……加二百五十行偈,抄以用造作《雜心》十一卷論也。又後八百九十歲後,出呵梨跋摩,……造《成實論》二十卷也。……雖三論主造論宣通,猶謂六識名相之事,非題極理。……復出馬鳴菩薩,……依《楞伽經》,造出《起信論》一卷也。雖文略少,義無不盡。八識常住為體,修行趣入為宗。習六、七識妄故,修盡拔眾人等,執究根原。釋八、九識真故,湛然示迷,方類趣入處也。」 ,依據真諦三藏之弟子曹毘為其所作傳記,此論為真諦於太清四年(公元550年)譯 隋朝費長房《歷代三寶紀》:「金光明經七卷(承聖元年,於揚州正觀寺,及揚雄宅出,即第二譯,與梁世曇無讖所出者,四品全別,又廣壽量品後,慧寶傳蕭梁筆受),彌勒下生經一卷……仁王般若經一卷……十七地論五卷(太清四年,於富春陸元哲宅,為沙門寶瓊等,二十餘名德譯),大乘起信論一卷(同四年,在陸元哲宅出),中論一卷,如實論一卷,十八部論一卷,本有今無論一卷,三世分別論一卷……金光明疏十三卷……仁王般若疏六卷……起信論疏二卷……中論疏二卷……九識義記二卷……轉法輪義記一卷……右一十六部,合四十六卷,武帝末世,至承聖年,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梁言真諦,遠聞蕭主菩薩行化,搜選名匠,軌範聖賢,懷寶本邦,來適斯土。所齎經論,樹葉梵文,凡二百四十夾,若具足翻,應得二萬餘卷,多是震旦先所未傳。屬梁季崩離,不果宣吐,遇緣所出,略記如前,後之所翻,復顯《陳錄》載序。其事多在曹毘《三藏傳》文。」 「佛阿毘曇經九卷,無上依經二卷(永定二年,於南康淨土寺出),……攝大乘論一十五卷(天嘉四年,於廣州制旨寺出,慧愷筆受,或十二卷)……右四十八部,合二百三十二卷,周武帝世,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拘那羅陀,陳言親依,又別云真諦。起陳氏永定元年丙子,至太建初己丑,凡十四年,既懷道遊方,隨在所便譯。並見曹毘《三藏歷傳》云:『闍梨太建元年正月十一日午時遷化,年七十一。……闍梨外國經論,並是多羅樹葉書,凡有二百四十縛,若依陳紙墨翻寫,應得二萬餘卷。今之所譯止是數縛多羅葉書,已得二百餘卷,通及梁代減三百卷。……』」 。篇幅凡一卷,是自隋、唐起對漢傳佛教影响很大的一部论著。.

查看 止观和大乘起信论

天台宗

天台宗,漢傳佛教十宗之一,始於南北朝末期,是漢傳佛教中,最早一個完全由中國佛教論師所創立的本土性宗派。因其實際開創者智顗大师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故稱天台宗。以《妙法蓮華經》為其根本經典,又被稱為法華宗。因为该宗注重於修行止观,又称止观宗。因為它重視佛教教理的研究,同時結合了止觀的實際修行,以「教觀雙美」而聞名。 天台宗于9世纪初被日本僧人最澄传到日本,盛極一時。但在宋朝之後,天台宗在中國衰弱,多數門徒歸於禪門。但是在日本佛教反而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宗派。中國天台宗祖庭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湖北玉泉寺和寧波延慶寺 (觀宗寺)亦為傳播天台教法的重要道場。日本天台宗總本山則為比叡山延曆寺。.

查看 止观和天台宗

奢摩他

奢摩他(Samatha,शमथ,,shamatha;,羅馬拼音:shyiné),又譯為奢摩它、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佛教術語,意譯為禪定、定禪、止禪、寂止禪、止,是以專注的力量,安定身心,以求進入三昧的修行方法。 奢摩他與毗婆舍那是達到解脫的兩種修行法門,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漢傳佛教中,將此二者合稱為止觀。.

查看 止观和奢摩他

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梵文:ānāpāna-smṛti,巴利文:ānāpāna-sati),又譯為阿那般那觀、念阿那般那、阿那波那、念阿般,義譯為入出息念、入出息觀、數息觀、安般守意,佛教術語,是以觀察呼吸作為修習禪那的方法。.

查看 止观和安那般那念

尸羅

--羅(梵文:,巴利文:),又音譯為--怛羅、翅怛羅,意譯為戒,佛教術語,佛教戒律,為波羅密的一種,也是三無漏學之一。.

查看 止观和尸羅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थेरवाद,IAST:;स्थविरवाद ;僧伽羅文:ථෙරවාද ),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語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東亞、藏區的北傳佛教(包括漢傳、藏傳)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傳承。.

查看 止观和上座部佛教

三昧

#重定向 三摩地.

查看 止观和三昧

三摩地

三摩地(梵文:समाधि,),又译三昧、三摩提,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佛教術語,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因此又可譯為「止」、「定」、「禪定」。 最早出自婆羅門教《奧義書》中,亦為傳統瑜伽修行方式之一,在《瑜伽經》八支瑜伽中為第八支。在沙門傳統中也廣泛採用,為佛教所沿用,將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合稱為三無漏學。 三昧,即是心一境性,精神集中,專注一境而不移動。阿毘達磨論書中將它列為大地法之一,可通於善、惡。.

查看 止观和三摩地

二乘

二乘,大乘佛教術語,對獨覺與聲聞的合稱,主要修證內涵即是解脫道,是佛法修行兩個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則是大乘佛菩提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內容涵蓋了解脫道的所有內容)。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緣覺道以及聲聞道的修行,主要是透過佛法中修行斷我見、我執的方法,滅除眾生的分段生死等無明,而得證解脫的智慧。二乘菩提的修行目標就是解脫在三界世間中不斷生死流轉之苦,滅盡三界後有的種子,入無餘涅槃,不再有後世、不會出生於三界世間。.

查看 止观和二乘

圆 (Circle),根據歐幾里得的《几何原本》定義,是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此外,圆的第二定义是:「平面内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比,等于一个常数,则此动点的轨迹是圆。.

查看 止观和圆

善根

善根(梵语:Kuśala-mūla),佛教術語,意指好的根性、良善的根性,指能生出善法的根本。將能夠增長善(Kuśala)的各種思想及行為,譬喻為樹根(mūla),故名善根。有時又可以善本、德本來說。 如依《俱舍論》所說,則善根是指行者入見道位時,能生無漏智的根本。.

查看 止观和善根

禪定

定(英語:Zen),漢傳佛教術語,利用梵漢合體而創造出的名詞,又叫正定、止觀,是佛教的最高功德。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 禪定是由梵文禪那(Dhyāna)的簡稱「禪」,與三昧(梵文:समाधि )的漢譯「定」組合而成,用來指稱進入禪那三昧的修習方法。在印度期佛教傳統中,禪那與三昧各有其定義,不會被混淆。但是漢傳佛教較為重視兩者的融通,很少會特別去分別兩者,因而創造出這個獨特的名詞。 禪宗將禪視為修悟佛性的方法,定、慧的通稱。.

查看 止观和禪定

禪那

禅那(ध्यान,,झान,),又譯為馱那演那,佛教術語,意譯為思惟修或静慮,在佛教經論中,專指四種色界定。修行進入四種禪那的方法,為奢摩他與毘鉢舍那即止觀。.

查看 止观和禪那

菩萨

菩薩,即菩提薩埵(बोधिसत्त ;बोधिसत्त्व )之略稱,過去曾譯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Bodhi(菩提)意為「覺悟」,satto或sattva意為「有情」,譯成漢語的意思為註定走向覺悟的有情眾生。 此外,受到佛教傳入的影響,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也常泛称非佛教的神明为菩薩。.

查看 止观和菩萨

西亞多

西亞多(ဆရာတော်, ,拉丁轉寫:hsayadaw, sayado, sayāḍo, sayāḍaw,或Sayadaw),又譯薩亞多,緬甸佛教頭銜,字面意義為皇家教師,佛教僧團中的資深長老或是寺院住持都可以被冠上這個稱號。這個稱號最早來自於擔任緬甸王室佛教導師的僧侶。.

查看 止观和西亞多

馬哈希 (緬甸)

哈希·西亞多·吳·蘇班納 (မဟာစည်ဆရာတော် ဦးသောဘန,,Mahasi Sayadaw U Sobhana,),生於緬甸實皆省雪布(Shwebo),是一名緬甸上座部佛教的比丘及禪修導師,在推動西方及亞洲的毗婆舍那(Vipassana)禪修運動有重大的影響。其教授風格要求禪修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觀察腹部的起、伏狀態,以及留意任何其他感受或想法。.

查看 止观和馬哈希 (緬甸)

解脫

在印度宗教中,解脫(梵文: मोक्ष ,, 或 मुक्ति,),意即「解放」,來自同一語根 意即「解開」、「放開」),就是生命個體能脫出離開在世界之間之中的生死輪迴及其隨之而來的各種苦。解脫的方法有許多種,如持誦陀羅尼、念誦佛號、修禪定、做瑜伽,依各教派傳承而定。這是印度宗教的重要宗教與哲學概念,印度教、耆那教與佛教皆繼承了這個觀念,但在理論上有不同的見解。.

查看 止观和解脫

觀 (佛教)

觀(विपश्यना,,Vipassanā),又譯為內觀,音譯為毗缽舍那、毗婆舍那、毗婆奢那,佛教術語,意為以智慧來觀察,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也是三無漏學之中的慧學。.

查看 止观和觀 (佛教)

自在

自在(ईश्वर ,īśvara),音譯伊濕伐羅,佛典用語。又作無礙、縱任,即自由自在,做任何事均無障礙;梵语还表示主人、祜主,故又可译为自在主、自在祜主。此為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稱自在人。 所具之自在力有下列不同種類: 1.

查看 止观和自在

毗婆舍那

#重定向 觀 (佛教).

查看 止观和毗婆舍那

汉传佛教

漢傳佛教,指以漢字記載經典或漢字文化圈的佛教,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形成世界上現存的三大佛教傳統。漢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大陸、朝鮮半島、台灣、日本與越南等地。 印度的聲聞佛教與大乘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再經由中國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形成以漢譯經典為本的汉传佛教。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自唐密在汉地消亡后,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與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不同。漢傳佛教和其他各系佛教最大的差別主要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素食、戒疤,南傳佛教不認同「南無阿彌陀佛」之用語,素食和戒疤也是漢傳佛教獨有,並非印度佛教的戒律。.

查看 止观和汉传佛教

法门

法门有下列几种含义:.

查看 止观和法门

涅槃經

佛教的涅槃經 可指:.

查看 止观和涅槃經

摄大乘论

《攝大乘論》(梵語:),簡稱《攝論》。印度無著菩薩所造,是對《阿毘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的詮釋。此論是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最為重要的論典之一。印度无著撰。梵文原本已佚。.

查看 止观和摄大乘论

患者

患者,又称病人、病者和病患,是指醫療服務的接受者,大多用來指罹患疾病、或身體受到創傷,而需要醫生和護理人員進行治療的人;動物如遇到相同狀況,也可以患者稱之。 但是對於不用接受醫療服務的人,例如:只須在床上休養的頭痛者、只須自行解決腹瀉的人、和只須服用自行擁有或在藥房購買的藥物的人,也會被稱為病人,還有醫生介紹疾病任何知識和藥劑師介紹藥物任何知識,也經常將那些患病對象稱呼為病人。不過,不是每個接受醫療服務的人也是病人,因受傷而要送進醫院治理的人,應定義為傷者。送院後證實已經死亡的人,應定義為死者。在醫院分娩的人,應定義為孕婦。在醫院進行各種各樣檢查,而身體没有患上任何疾病的人,應該定義為檢查者。還有在醫院進行捐血、器官捐贈、整容手術和變性手術的人,也不應當成病人,以免給沒有患病的人,遭受不必要的歧視。.

查看 止观和患者

放逸

放逸(pramāda),佛教術語,指不追求善的事物。這被認為是一種惡的心所,會帶來煩惱,說一切有部將其列入大煩惱地法中。其反義字為不放逸。.

查看 止观和放逸

慧 (佛教)

慧(प्रज्ञा,Prajñā,paññā),也稱為智、智慧,音譯為,又譯作波若、鉢若、般羅若、波羅若、鉢腎穰、鉢囉枳穰等,佛教術語,意為智慧或洞識,為戒、定、慧三無漏學之一。 說一切有部將它列為大地法,為心所之一。大乘佛教將它列為六波羅密之一,因此又稱為「般若波罗蜜多」(प्रज्ञापारमिता )。 此处的【般若】, 为梵语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 它是一切《有的。 有色能见, 无色也能见; 有声能闻, 无声也能闻。 它能产生一切善法。 至于凡夫的“智慧”, 则由外物所引生, 必须先有色与声, 才会有能见和能闻。 若无色与声, 即不能见不能闻, 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 因而我们说, 凡夫的“智慧”, 在佛家看来, 也就成了愚痴, 成了妄想。 “般若”如灯, 能照亮一切, 能达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分别慧”。.

查看 止观和慧 (佛教)

智 (佛教)

#重定向 智 (宗教).

查看 止观和智 (佛教)

智慧 (佛教)

在佛教中,智慧可以指.

查看 止观和智慧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