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數位落差

指数 數位落差

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亦作數碼鴻溝、數碼隔膜或數碼差距,是指社會上不同性別、種族、經濟、居住環境、階級背景的人,接近使用數位產品(如電腦或是網路)的機會與能力上的差異。簡約來說,觀察數位落差可以從接近使用(Access)電腦及網路的機會、以及對於電腦及網路的使用能力(亦可稱之為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這兩大面向來看。 最早有系統觀察數位落差的國家是美國,自1995年起,由美國商務部國家通信及資訊管理局(NTIA)陸續發布數位落差調查報告。 一方面,資訊科技使大眾的生活質素得到改善,並把繁瑣的日常工作簡化。然而,對於未能享用同等資訊科技的人,卻要繼續沿用舊有的方式去工作,不能透過資訊科技去獲取資訊或把資訊增值。這當中的差異,有可能會使社會的兩極化更趨激烈,從而令社會財富更為不平均。.

目录

  1. 6 关系: 家家有腦電腦循環促進學習計劃信息技术知識鴻溝美國美国商务部資訊素養

  2. 信息社会
  3. 全球不平等
  4. 农村经济学
  5. 社會不平等
  6. 社會文化全球化
  7. 經濟地理學

家家有腦電腦循環促進學習計劃

家家有腦」電腦循環促進學習計劃(Computer Recycling Scheme)是香港一個由教育統籌局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主辦的計劃,並由20多家合作夥伴共同協作。計劃2005年6月獲得立法會撥款4930萬元推行,在2005至2006年和2006至2007年學年開展,為估計約2萬個學生提供服務。現時計劃已經終止,但仍有其他志願機構(例如:明愛)還在推行類似的計劃。.

查看 數位落差和家家有腦電腦循環促進學習計劃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寫:IT)也称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依照儲存及處理信息的不同,可以將信息技术的發展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前機械時期(3000 BC – 1450 AD)、機械時期(1450–1840)、機電時期(1840–1940)及電子時期(1940–現時)。本文主要介紹1940年起電子時期的信息技术。 在商業領域中,(ITAA)定義信息技术為「對於以電腦為基礎之資訊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實現、維護或應用。」。此領域相關的任務包括網路管理、軟體開發及安裝、針對組織內信息技術生命週期的計劃及管理,包括軟體及硬體的維護、升級及汰換。 信息技术一詞最早是出現在1958年《哈佛商業評論》中,一篇由Harold J.

查看 數位落差和信息技术

知識鴻溝

知識鴻溝(Knowledge gap hypothesis),又稱知識溝。是傳播學中的一個假設,屬傳媒影響的課題。知識鴻溝假設指傳播媒體使知識豐富和知識缺乏間的距離增加。 知識鴻溝假設(Knowledge Gap)由Phillip J. Tichenor,C.

查看 數位落差和知識鴻溝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查看 數位落差和美國

美国商务部

美国商务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是美国联邦行政部门之一,负责美国国际贸易、出口管制、贸易救济措施等。.

查看 數位落差和美国商务部

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個自21世紀開始興起的新名詞,是一種知識管理的策略。根據美國德薩斯大學圖書館的指出,資訊素養是一種“使人能夠更有效地選擇、尋找及評估傳統或網上資源的技巧”。 不同人對資訊素養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義,但大致上都可分為以下四個主要部分:(溫雯韻;TILT).

查看 數位落差和資訊素養

另见

信息社会

全球不平等

农村经济学

社會不平等

社會文化全球化

經濟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