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廖年賦

指数 廖年賦

廖年賦(),臺灣指揮家、藝術教育工作者。 生於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州海山郡土城庄柑林碑,二戰後改為臺北縣土城鄉柑林村(今新北市土城區柑林里)。小提琴師事康謳、王沛倫及戴粹倫,鋼琴師事曾寅育,指揮師事蕭滋。於1968年獨立創辦大型私人交響樂團。2007年成立「臺北縣交響樂團」(今「新北市交響樂團」)隸屬臺北縣政府。現任「台北世紀交響樂團」創辦人、「新北市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107 关系: 原稿千字文升等古典芭蕾台視交響樂團吉賽爾大鼓大提琴奥地利婚姻安东宁·德沃夏克小学小提琴中國廣播公司中國文化大學中国乐器列表中華民國文化部三字经乐器交響曲传播弦乐四重奏弦樂器作品土城區土城庄土城國小國家交響樂團國家音樂廳國家文藝獎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全音兒歌創辦人图书馆研究研究所管弦樂團維也納纽约市立大学美國父親版本芭蕾舞节奏...节拍音乐音阶音樂學系鍵盤領域風琴西洋乐器列表首席马思聪论语阿伯丁蘇格蘭藝術教育闽南语钢琴臺中市臺北州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臺北市私立華岡藝術學校臺北市議會臺灣臺灣省政府臺灣戰後時期臺灣日治時期臺灣放送協會艺术恆春鎮捷克板橋中學板橋高中樂譜民歌汉学波士顿湖北省漢文木管乐器木鱼指揮指挥家海山郡新世界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教科書教育部教授托斯卡打击乐器手稿 扩展索引 (57 更多) »

原稿

原稿,又名手稿、底稿、草稿,是指文學或圖像創作中作者完成的初始稿件,和修改稿、校对稿相对。在打字機和印刷術的發明前,作品原稿均为手写本,必須經人手抄寫製作出複本,才能讓更多人閱覽。 由於手写原稿只有一份,極為珍貴,歷史上著名的作品手稿常被高價拍賣和收藏。現代桌面出版普及,電腦檔案取代了手抄本,原稿也以數位格式存在,作者的起草修改过程变得难以还原。.

新!!: 廖年賦和原稿 · 查看更多 »

千字文

《千字文》原名為《次韻王羲之書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興嗣所作的一首長韻文。它是一篇由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組成的文章。據說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寫的一千個字體,令其親人練習書法,而後覺得雜亂無章,於是又命周興嗣(470年─521年)編為一篇文章。 《千字文》全篇主題清晰,章句文理一脈相承,層層推進,語言優美,詞​​藻華麗,幾乎是句句引經,字字用典。出典包括《易經》、《淮南子》、《詩經》、《尚書》、《禮記》、《春秋》、《論語》、《孝經》、《孟子》、《史記》、《神農本草經》、《管子》、《韓非子》、《莊子》、《漢書》。《千字文》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兼納自然、歷史、社會常識,寓意深刻、結構清晰、語言簡明優美,可以說是一首四言長詩。是用來教授兒童基本漢字之重要啓蒙讀物,和《三字經》、《百家姓》合稱“三百千”。《千字文》是其他幾篇也公認為不錯的訓蒙讀物不能比的。所以歷代書法家都競相書寫,如智永、懷素、歐陽詢、趙佶、趙孟頫、文徵明等都有留傳至今的帖本。同時在漢字文化圈各國也受到重視。.

新!!: 廖年賦和千字文 · 查看更多 »

升等

#重定向 等級.

新!!: 廖年賦和升等 · 查看更多 »

古典芭蕾

古典芭蕾的歷史約有五百年,是沿襲宮廷芭蕾的各種技法與表現方式,雖經過了不斷地改變和革新,在19世紀形成的新流派芭蕾舞。 它給人的基本印象是.

新!!: 廖年賦和古典芭蕾 · 查看更多 »

台視交響樂團

台視交響樂團(Taiwan Television Symphony Orchestra),為台灣電視公司(台視)所屬之交響樂團及第一個樂團,成立於1967年7月7日。.

新!!: 廖年賦和台視交響樂團 · 查看更多 »

吉賽爾

吉賽爾(Giselle)是法国作曲家阿道夫·亚当創作於1841年的法國芭蕾舞劇,共有二幕、二場。 吉賽爾的首次公演是在1841年6月28日在法國巴黎的巴黎歌劇院進行。.

新!!: 廖年賦和吉賽爾 · 查看更多 »

大鼓

大鼓 (Bass Drum, Gran Cassa, Große Trommel),泛指體積較大的雙皮鼓。在西洋敲擊樂器中較常使用。兩邊鼓面原來用動物皮革製作,近年已全改用塑膠或纖維鼓面。鼓桶原來用木製作,現在和定音鼓、小鼓一樣,都改用較輕的合成纖維材料製造。 現時所指的大鼓,主要可分為三種:.

新!!: 廖年賦和大鼓 · 查看更多 »

大提琴

大提琴(;)是一種弓弦樂器,為維奧爾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樂器之一,除可擔當獨奏外,在室內樂、弦樂團和管弦樂團中也負責低音弦樂的部份。 大提琴演奏者最初是坐著且兩腳夾琴演奏,後來改良增加尾針支撐琴體。但仍有少部分國家的演奏家是夾琴呈幾乎水平的姿態演奏。其最常見的演奏方式是持弓擦過琴上的弦(拉弦),但有時也會撥弦或敲弦。 大提琴每條弦之間的音程相差完全五度。4根琴弦由高音至低音稱為1弦至4弦,音高分別為A3、D3、G2和C2。大提琴譜通常使用低音譜號記譜;而演奏較高音域時會使用次中音譜號或高音譜號。 大提琴有時候會在國樂團作為低音樂器以取代低胡,後有人發明琶琴、拉阮、革胡等低音乐器,但效果未如大提琴。.

新!!: 廖年賦和大提琴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新!!: 廖年賦和奥地利 · 查看更多 »

婚姻

婚姻是一種人際間取得親屬關係的社會結合或法律約束。根據观念和文化的不同,通常以一種親密或性的表現形式被承認,這種結合通常以婚禮的方式来对外宣告其正式成立。结婚的具体原因很多,比如法律、社會、情感、經濟、精神和信仰的需要。通常,婚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和根据,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婚姻雙方家長互稱“親家”或“姻親”。 現代婚姻普遍為單偶制形式。但在部分地區過去的文化歷史及許多古老部落中亦存在其他的婚姻形式,現今某些地区或宗教的法律亦承認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多偶制婚姻。 世界上多数国家与地区采用婚姻登記制,在满足其他条件下不限制結婚次數。目前,世界上婚龄最长的夫妇已经结婚80年。.

新!!: 廖年賦和婚姻 · 查看更多 »

安东宁·德沃夏克

安东宁·利奥波德·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生於布拉格(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现属于捷克)附近的伏尔塔瓦河旁的磨房内,卒於布拉格,是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 追随着民族主义者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经常在他的作品中使用摩拉維亞和他的故乡波希米亚(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现属捷克)的民谣音乐的风格。德沃夏克自己的风格经常被描述为“吸收了民歌的影响并找到有效的方式利用它们,用交响乐的传统最完满的再现了一个民族的特色”。其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交響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舞曲》、歌剧《露莎卡》。他被认为“可能是他那个时代最多面手的作曲家”。Taruskin (2010), 754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暨德沃夏克鍵盤共同發明者奥古斯特·德沃夏克(August Dvorak)是安东宁·德沃夏克的遠親。.

新!!: 廖年賦和安东宁·德沃夏克 · 查看更多 »

小学

小學(Elementary School),是人們接受最初階段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6歲到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為初等教育機構,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通常是5年或6年。小學教育階段後為中學教育階段。.

新!!: 廖年賦和小学 · 查看更多 »

小提琴

小提琴(Violin)属于四弦的弓弦乐器,是现代管弦樂團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一般在管弦樂作品中會分成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兩個聲部。作为现代弦乐器中最具份量的乐器,小提琴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辉煌的声音、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广泛的表现力。又被稱作為樂器中的女王。 小提琴是提琴家族中最小、音高最高的一種,比它體型大的提琴有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新!!: 廖年賦和小提琴 · 查看更多 »

中國廣播公司

中國廣播公司(英語譯名: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of China),簡稱中廣、BCC,是中華民國廣播事業的先驅,也是臺灣最大的電台廣播業者之一。創立於1928年,原先為中國國民黨之黨營事業,也是中國國民黨繼中央通訊社、《中央日報》之後創辦的第三個中央宣傳機構;之後先後經國民黨黨營事業華夏投資公司、中國時報系控股之「榮麗投資公司」擁有,現由前立法委員趙少康經營。總部設於臺北市松江路,擁有4個全國電台廣播頻道、3個地方電台廣播頻道。 中廣的運作體制完整,在董監事會、董事長之下,共設四部三處、一中心及七個地方分台。「四部」為節目企劃部、新聞部、業務行銷部、廣告管理部;「三處」為工程處、管理處、財務處及製播中心。迄2008年元月止,中廣員工共計兩百餘人,在全國擁有新竹台、苗栗台、臺灣台(位於臺中市忠明南路)、嘉義台、臺南台、高雄台、花蓮台等7個發射分台。使用發射機共55部(備機55部),發射總電力593.3千瓦(備機電力599.95千瓦)。每天播音1,320個頻率小時。 2017年4月15日,中廣音樂網及中廣寶島網宣布自零時起停播地面廣播(FM)訊號,4月24日音樂網改為「網路廣播」繼續播出,寶島網網路廣播播至6月11日,6月12日寶島網正式停播。.

新!!: 廖年賦和中國廣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PCCU),簡稱文化大學、文大,別名華岡,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士林區陽明山麓的私立大學,毗鄰陽明山國家公園,現為國境內繁星計畫大學以及U9成員之一。 中國文化大學現有12學院、65學系組、41個碩士班、10個博士班,推廣教育部另設有21個系所組。。.

新!!: 廖年賦和中國文化大學 · 查看更多 »

中国乐器列表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出一系列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乐器。 亦有依照樂器材質而形成的分類,詳見中国音乐。.

新!!: 廖年賦和中国乐器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文化部

文化部是中華民國有關文化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負責國家各項文化振興、藝術發展、出版相關業務,以及廣播影視產業的推廣輔導工作(監理業務另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負責)。其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2年升格為部。.

新!!: 廖年賦和中華民國文化部 · 查看更多 »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國的傳統兒童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歷久不衰。《三字經》取材典故廣範,包括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內容相當豐富。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同为中国古代私塾的初级入门课本,合稱「三百千千」。.

新!!: 廖年賦和三字经 · 查看更多 »

乐器

樂器,泛指可以發聲演奏的工具。根據構造或發聲原理,樂器可以細分作多个分類:氣鳴樂器、弦鳴樂器、膜鳴樂器和體鳴樂器。.

新!!: 廖年賦和乐器 · 查看更多 »

交響曲

交響曲(不等同交響樂)是包含多個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一般是為管弦樂團創作。.

新!!: 廖年賦和交響曲 · 查看更多 »

传播

传播(Communication,来源于拉丁语中的commūnicāre, 意为"分享")是人们通过符号、訊号,传递、接收与反馈訊號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情感,以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的过程;世界处处充满了传播现象,生命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传播活动。.

新!!: 廖年賦和传播 · 查看更多 »

弦乐四重奏

弦樂四重奏是一種音樂演奏形式,或是說一種音樂作品,由4把弦樂器負責,通常是2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

新!!: 廖年賦和弦乐四重奏 · 查看更多 »

弦樂器

弦樂器是指以弦振動而發出聲音的樂器之總稱。.

新!!: 廖年賦和弦樂器 · 查看更多 »

作品

作品,亦稱創作、創意成品、著作,是具有创作性,并且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复制的成品。著作權法保障了這些創造性活動的表現形式。作品的创作者就是作者。.

新!!: 廖年賦和作品 · 查看更多 »

土城區

土城區是台灣新北市的一個市轄區,屬於臺北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之一,位於台北盆地西南角,東北與板橋區、中和區相鄰;西隔大漢溪與樹林區相望;東與中和區相鄰;越過東南丘陵與新店區毗鄰;南臨三峽區。原為土城鄉,因臨近的板橋發展停滯,使土城人口持續上升,近期發展興旺。目前行政區域共劃分47里、1,236鄰。最近有許多大型都市計畫,又有捷運板南線支持,近期土城將成為開發完整、適宜居住的地區。.

新!!: 廖年賦和土城區 · 查看更多 »

土城庄

土城--,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北州海山郡。今新北市土城區。.

新!!: 廖年賦和土城庄 · 查看更多 »

土城國小

土城國小,可以指:.

新!!: 廖年賦和土城國小 · 查看更多 »

國家交響樂團

國家交響樂團可指:.

新!!: 廖年賦和國家交響樂團 · 查看更多 »

國家音樂廳

國家音樂廳,位於臺灣臺北市,與國家戲劇院合稱為「國家兩廳院」,為中華民國重要的音樂表演場地。原隸屬教育部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14年4月2日改為文化部監督之行政法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管理。.

新!!: 廖年賦和國家音樂廳 · 查看更多 »

國家文藝獎

國家文藝獎,是中華民國一個重要文藝獎項。.

新!!: 廖年賦和國家文藝獎 · 查看更多 »

國立國父紀念館

國立國父紀念館(通稱國父紀念館)是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的綜合性文化設施,於1972年5月16日落成啟用,位於臺北東區,緊鄰信義計畫區。館區總面積達三萬五千坪(約11萬5702.48平方公尺),除了具紀念價值外,建築本體周圍則是戶外運動、休閒、藝文與知性活動的綜合性休憩公園。.

新!!: 廖年賦和國立國父紀念館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簡稱國北教大、國北教),是一所專門培育小學師資的教育大學,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前身為「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於2005年改為現名,校風傳統,保有師範院校的傳統特色。曾有意與國立台灣大學合併,但因主要推手前台大校長楊泮池卸任,合併案已暫停。.

新!!: 廖年賦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稱臺灣師大、臺師大、臺師或師大,前身為1946年創立的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共有校本部、公館校區與林口校區三個校區。省立師範學院與國立臺灣大學、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是1940年代中華民國臺灣省僅有的四所高等教育機構。 臺師大目前為臺灣三所師範大學其中之一,其主要教學目標為培育中等學校師資 。另外校內的一級單位-心測中心為國內重要教育機構,每年負責研發國中教育會考試題,影響國中升學走向,未來除了試題研發,也將承辦試務行政的工作,完整辦理國中升學的業務。 目前與同樣位於大安區之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新!!: 廖年賦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簡稱:國台交,英文縮寫:NTSO)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管弦樂團。1945年在台灣臺北成立,1999年8月因改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現文化部)而更為現在名稱。.

新!!: 廖年賦和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簡稱臺灣藝大、臺藝大、臺藝,位於中華民國臺灣新北市板橋區浮洲地區,鄰近臺鐵浮洲車站,是一所以藝術為發展主軸的高等院校。.

新!!: 廖年賦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查看更多 »

全音

全音是音乐中的一个术语,在平均律中,完全八度的频率比为2:1。 按照比例平均分成12份,为:2^0 2^(1/12) 2^(2/12)...

新!!: 廖年賦和全音 · 查看更多 »

兒歌

兒歌,又稱童謠,是一種以兒童為主要對象的歌曲,曲色旋律多半較為簡單,歌詞亦簡單琅琅上口,使兒童容易記憶(但未必各年齡層都能充分理解)。這類的歌曲可能是民謠(如丟丟銅仔)、模擬兒童的思想和內心世界所做的曲子(如妹妹背著洋娃娃),或是大人將現實社會與未來期許簡化放進歌曲(如只要我長大),今代也有相當數量為動畫卡通的主題曲(如櫻桃小丸子主題曲)。.

新!!: 廖年賦和兒歌 · 查看更多 »

創辦人

創辦人,是一個企業、組織、社團、基金、網站等的主力創立人。創辦人通常所指的是在第一份公司董事註冊、社團幹事名冊、組織高級成員中有名字的人物。對於該組織,他們都是具有控制權的人。不過,在一個組織成立之時,曾經出力、出資本的所有人士,可能也有爭議,他們都是「創辦人」。 當一個組織能夠長期成功,身為創辦人是一種光榮,也因此創辦人多數會持有身為父母之心,繼續出錢出力,支持該組織的發展及成長。事實也未必如此,原因當事人沒有因此為榮,或者視之為身外物。例如當企業已經出售、控制權已失,或者網站已經轉手他人之後。.

新!!: 廖年賦和創辦人 · 查看更多 »

图书馆

图书馆是一个收藏资讯、原始资料、资料库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地方,可以由公共团体、政府机构或者私人组织开办。圖書館在人類文明發展及歷史存留具顯著作用,是人類智慧的寶庫。 在传统意义上,图书馆是收藏书和各种出版物的地方。然而,现在資料保存已经不止是保存图书,许多图书馆把地图、印刷物,或者其他档案和艺术作品保存在各种载体上,比如微缩胶片、磁带、CD、LP、盒式磁带、录像带和DVD。图书馆通过访问CD-ROM、订购数据库和互联网提供服务。因此,人們漸漸把现代图书馆重新定义为能够无限制得获取多种来源、多种格式的信息。除了提供资源,图书馆还有专家和图书馆员来提供服务,他们善于寻找和组织信息,并解释信息需求。近些年,人们对图书馆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建筑的围墙,读者可以用电子工具获得资源,图书馆员用各种数字工具来引导读者和分析海量知识。图书馆的另一作用是收藏人们不愿意购买(或者无力购买)的資源,作為館藏提供大眾使用或查閱。.

新!!: 廖年賦和图书馆 · 查看更多 »

研究

是用主動和系統方式的過程,是為了發現、解釋或校正事實、事件、行為、或理論,或把這樣事實、法則或理論作出實際應用。「研究」一詞常用來描述關於某一特殊主題的資訊收集。 英文「研究(research)」源自中古法語,意思是徹底檢查。.

新!!: 廖年賦和研究 · 查看更多 »

研究所

所,中國大陸及澳門稱--、臺灣稱--、香港稱--(美國通常稱為Graduate Schools、英國及其他英語國家稱為 Postgraduate Schools、日本稱為「大學院」(大学院),是本科之後的進階教育研究機構,一般設於大學中,以「某大學某研究所」的形式存在,也有獨立設立者。,主要為培養碩士、博士人才及進行基礎研究工作,許多大學教授也會在研究所開課並領導研究工作。 研究所與專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s)有一定的分別。研究所不一定培訓某個行業的人才,但專業學院則旨在培養具有專業資格的人才(如醫學院和法學院)。在美國及加拿大,某些專業學院的所有課程一般都需要申請者先取得一個本科學位方可報讀,如美加的醫學院,即便是醫學本科課程均只收本科畢業生,因此它們也常被直接歸為是研究所的一種。 有些政府、民間組織及企業機構也會設立名為--、研究中心或研究院的研究機構(智庫),但只是同名,不具教育性質,也無法取得學歷證明。.

新!!: 廖年賦和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编磬.

新!!: 廖年賦和磬 · 查看更多 »

管弦樂團

管弦樂團(英語:Orchestra)是當今世上編制最龐大、最複雜的樂團型態,擁有極強大而廣泛之音樂表現力。管弦樂團一般演奏古典音樂或為歌劇伴奏,有時也會替流行音樂伴奏;現代不少管弦樂團也常為電影伴奏,製作電影原聲帶。 一个管弦樂團大多有70位以上的演奏家组成,有些甚至有上百位演奏家。形式比较小的管弦樂團也被称为室內樂團(Chamber Orchestra),室內樂團的成員數量一般少於30人,在兩者中間還有所謂小交響樂團(Sinfonietta Orchestra),主要演奏接近較大於真正室內樂和「典型」近代交響樂曲中間的管弦樂作品,如歷史上巴洛克樂派或古典樂派交響曲或大協奏曲,其編制是動用30到50人的中型樂團演出。一些大型的管弦樂團也被称为交響樂團(Symphony Orchestra)或愛樂樂團(Philharmonic Orchestra),兩者稱謂之間並沒有實質上的區別,有時是一个城市中有兩隊管弦樂團時,可以此來區分彼此,例如倫敦交響樂團和倫敦愛樂樂團。 管弦樂團在演奏時,並不一定所有的團員都要參與演奏過程;一般根據演奏作品的需要,参加演奏的演奏者數目也不同。大多數管弦樂團尚未擁有全部樂器的演奏家,例如,很多樂團没有常態編制豎琴家,或是薩克斯風樂手、鋼琴家、爵士鼓鼓手。因此假如要演奏的作品中有他们不具有的樂器时,他们一般會與獨立音樂家合作,因此樂團人數相當具有彈性。.

新!!: 廖年賦和管弦樂團 · 查看更多 »

維也納

維也納(Wien;奧地利德語:Wea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人口172.3萬人,都會區約240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OPEC的總部也設於此。同時,維也納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位於北緯48度12分5秒、東經16度22分38秒。具“世界音樂之都”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德語圈最大的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該市已经擁有200萬人口。時至今日,它仍是德语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該市位於奥地利東部,靠近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新!!: 廖年賦和維也納 · 查看更多 »

纽约市立大学

紐約市立大學(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缩写作 CUNY)是紐約市的公立大學系统的总称。.

新!!: 廖年賦和纽约市立大学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廖年賦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父親

親簡稱父,或稱爸爸,爹地,是一種親屬關係的稱謂,是子女對雙親中的男性的稱呼。父親和子女是重要的直系親屬關係之一,通常具有親密關係。 一般指參與生育小孩過程的男人(即生父);但在有些狀況下,僅養育小孩,或再婚配偶、結誼長輩,或是僅提供精子讓卵子與之結合(例如捐精等),但並未親自進行生育小孩過程的男人也可如此稱呼。.

新!!: 廖年賦和父親 · 查看更多 »

版本

本是一种称谓,用于描述同一事物的相互之间有差异的各种形式、状态或内容。 「版」在这里原意是印刷用的模板,「本」的意思是书籍。因此,版本最初用于描述书籍的不同形式、状态或内容。第一次出版,稱為初版。如果印刷內容未改,而之後再付印的話,則不稱為再版,而稱為「初版第○刷」或「第1版第○刷」,○為重印次數,例如「第1版第2刷」。內容有更動,可稱為「改版」或「新版」。這是為了讓讀者可以明確知道書籍內容有無實質變化。不過,不誠實的出版業者或作者可能故意宣稱書籍「出新版」,即便內容全無改變,以增加銷售量。 现今版本可用于描述书籍、电影、法律、观点、软件等事物。一个事物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有不同版本,如作者修订、发布环境改变、传播过程影响等。不同版本的差异形形色色,如某歌手所發行的同張專輯可能同时发行CD和錄音帶版本;某部法律为适应社会新变化,於经过修订後发布並生效新版本。.

新!!: 廖年賦和版本 · 查看更多 »

芭蕾舞

芭蕾是一种轻盈,舒缓,优雅的舞蹈。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其部分手勢可追溯至古埃及的祭祀舞蹈。芭蕾为法语“ballet”的译音,它的词源则是意大利语的“balletto”,為ballo的指小詞,ballo 意为“舞蹈”。 芭蕾舞是一種表演舞蹈,發源於十五世紀,即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宮廷。隨後它在法國和俄羅斯發展成表演舞蹈。它是一種廣泛流傳,且具高度技術性的舞蹈,擁有法文專屬術語。它在全球均具影響力,更定義了很多其他舞蹈的基礎技巧。芭蕾舞需要長時間學習,在世界各地都有學校教授,並用自身文化繼續把它發展下去。 芭蕾舞也可以是指一齣含編舞及音樂的芭蕾舞劇。知名例子:胡桃夾子,就是一齣最先由馬利烏斯·皮提帕及劉·伊凡諾夫編舞、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兩幕芭蕾舞劇,而這些芭蕾舞劇都是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藝人編舞及演出。很多古典芭蕾舞劇都是由古典音樂伴奏,配以華麗的戲服及舞台佈景的。但是,一些由近代藝人如喬治巴蘭欽創作的舞劇已經沒有遵隨以上的慣例。 像西方戲劇一樣,早期芭蕾舞是禁止女性參與演出的,所有女角都由男演員反串。但後來此規例獲得放寬,再加上足尖的引入,使芭蕾舞壇成了女性的天下。十八世紀有人便將長裙改短,又將鞋跟去掉,改穿平底軟鞋。「浪漫芭蕾」時期,最有名的兩個舞劇是「仙女」和「吉賽兒」,這時出現了芭蕾硬鞋。柴可夫斯基是芭蕾舞劇音乐創作大師,他創作了「睡美人」、「胡桃鉗」和「天鵝湖」等偉大的古典芭蕾舞劇。.

新!!: 廖年賦和芭蕾舞 · 查看更多 »

节奏

节奏(Rhythm)是一种以一定速度的快慢的节拍,主要是运用速度上的快慢和音调上的高低把它们组合到一起。例如,2/2拍就是强/弱,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嘭恰”,那么3/4拍是强/弱/弱,也就是“嘭恰恰”,我们常听到的圆舞曲大部分就都是3/4拍的了,4/4拍是强/弱/渐强/渐弱。节奏可以独立被欣赏,例如锣鼓演奏。节奏也可以成为旋律音乐的骨架。 節奏的組成: 1.模式的規則與不規則 2.聲音的長短 3.聲音的強弱 4.聲音的有無.

新!!: 廖年賦和节奏 · 查看更多 »

节拍

在音乐中,节拍(metre,美国英语meter;实际应用俗称time)指循环出现的小节或拍子等表现出的模式和重音位置。节拍与节奏不同,其开端不一定会发声,但会被听众内心期待到。 全世界的音乐中存在组织、演奏节拍的众多系统,如印度的塔拉体系,或阿拉伯、非洲的类似体系。 西方音乐中,节拍的概念承袭自诗歌(; ),即一节诗中的行数、一行中的音节数,以及音节之间的长短、强弱格局(; )。现代西方音乐的第一个自洽的节奏记谱体系,源自古希腊古典诗歌和拉丁诗歌中基于音步基本类型的定量节拍所形成的节奏模式。 后来,帕凡或嘉雅舞曲体裁中的乐句,是为了配合一定速度和拍号下固定的舞步。英文“measure”一词,最早指诗歌节律、一小节音乐的周期性时长,也可指四小节、八小节或十六小节的一系列音符、词语、动作组成的整句旋律。.

新!!: 廖年賦和节拍 · 查看更多 »

音乐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缪斯(muse)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在不同文化和社會,對於音樂的過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西非鼓樂里,每個人皆是參與者,人們不會區分作曲者、演奏者和聆聽者的身份。 至於何謂聲音、噪音和音樂的區別,沒有公認的標準。因為音樂和數學、物理相關,歐洲自古希臘時代開始,有人論述樂理。在西方樂理中,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聲音的頻率)、節奏和音色。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但近代有不少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認為任何聲音和靜默皆是音樂。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但每種種類的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的。 音樂可以用樂譜描述,依據樂譜演奏,但也有不少音樂類型如民歌或爵士樂是由演奏者即興創作的。樂譜作為一種符號的語言,只能描述聲音的屬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卻無法記錄聲音本身。因此在錄音技術出現之前,欣賞音樂必需現場聆聽,或自己親身參與演奏。傳統上欣賞音樂有特定的場所,從古時的宮庭、教堂、廟宇到今天的音樂廳、酒吧等等。十九世紀末,留聲機的發明令聲音可以记录和複製,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模式,一般認為錄音技術和大眾媒體是流行音樂形成的主要因素。現在人們可以在家中聆聽唱片和音樂錄像,透過無線電以收音機和電視接收聲音的訊號,也可以携帶隨身聽在任何一個地方聆聽音樂。 演奏音樂需要透過歌唱或樂器。廣義的樂器包括一切可以發出聲音的工具,在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製作原始的樂器。今天電腦和不少電子音樂產品可以透過MIDI製作音樂。 音樂是一种需要學習的技能,而在不少國家的基礎教育中包括有音樂課,而一些音樂學院則提供專業的音樂教育。音乐学是一個歷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另外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民族音樂學,研究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

新!!: 廖年賦和音乐 · 查看更多 »

音阶

音階在音乐理论中,一个音阶是按照泛音列或音高排列的一系列音符。一个音阶中的音符按照音高的上升而排列便是上行音阶,若音符按照音高的下降而排列则是下行音阶。 在巴洛克至浪漫主义时期(common practice period)的背景下,大部分甚至全部的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都是建筑在单独一个音阶的音符上的,即一贯地使用大调或小调音阶中的音(并不是刻板的坚持一贯,而是总体上一贯使用,该音阶以外的音可能也偶尔出现),可以在五线谱开始处用调记号标记出乐曲所使用的音阶。 由于使用等价八度的原则,音阶通常以一个八度为跨度去排列,而排列更高的八度和更低的八度仅仅是重复这一模式。一个音乐音阶表示将一个八度划分成一定数量的步数,而一步即是两个音符之间可以识别的距离(或者说音程,两个音之间的音高的差异)。 无论如何,音阶中的音程并不需要相等,特别是在微音程中。 通过每一步的距离(音程),可以把音阶划分成不同的种类。举个例子,半音音阶的每一步都表示半音音程,而大调音阶以这种音程模式定义: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一个全音等于两个半音);小调音阶的音程模式是: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基于各自所使用的音程模式,音阶又可分为大调音阶、小调音阶、全音阶,半音音阶等等。 一个特定的音阶,是由其特有的音程模式和音阶中被称为主音或第一音级的特定音符去定义的。所谓的主音就是音阶中八度的第一个音,并且所采用的音程模式从这个音开始。通常,一个音阶的名称由它的音程模式和主音决定。例如,所谓C大调指的是用大调音阶的音程模式,並以C音(Do)为主音。 音阶用于构建音乐,因为音阶具有随意性,所以音阶的种类几乎无限多。任何的文化或音乐传统都有其惯用的音阶,通过一首乐曲的音阶就可能显示出其文化背景,甚至整个文化的曲调系统。例如,中国、苏格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普遍应用五声音阶,事实上五声音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音阶。五声音阶常见的的音程排列次序有:C-D-E-G-A-C。 西方艺术音乐则基本上使用起源于古希腊音乐理论的七声音阶,即所谓自然音阶。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时有12种音程排列方式,每种排列方式的全音和半音所处的位置不同,即12种调式,除了来自希腊人的7种调式外,其余6种与宗教音乐关系密切。当和声在音乐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时,调式体系趋于瓦解,而被认为最适合应用于和声的两个调式则保留至今日,即是今日我们所使用的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 在未开化民族和有古老文化的民族中都可以找到最简单的音阶,而最复杂的音阶则存在于最先进的文化之中。与较落后的文化相比而言,较发达的文化中,音阶被作曲家与演奏者作为一种规则,而且对于运用音阶的规则与传统也比较明确,同时音阶也被用作音乐的描述与分析的手段。复杂的音阶运用体系存在于许多民族之中,尽管许多国家之间音乐的风格差异很大,但就音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而言却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新!!: 廖年賦和音阶 · 查看更多 »

音樂學系

音樂學系或音乐学院。一般来讲音乐学院为独立的教育机构,而音樂學系是隸屬於藝術學院下的一個科系。 以培養音樂相關領域之研究、演奏人才為目標,由於音樂類別可觸及之範疇的多樣性,音樂學系中可細分各類不同組別:演奏(唱)組(含鍵盤、聲樂、弦樂、管樂、打擊樂、國樂器等器樂或聲樂主修)、管弦樂指揮或合唱指揮、理論與作曲組、音樂學組、音樂教育組、音樂行政組、音樂工程組、爵士音樂組等範疇。依其專注的領域不同,可能有會西洋音樂學系、中國音樂學系、傳統音樂學系、音樂教育學系等不同的科系名稱。由音樂學系畢業的學生可獲得藝術學士學位,並從事創作、演奏、教學、音樂行政、音樂工程等相關工作。.

新!!: 廖年賦和音樂學系 · 查看更多 »

鍵盤

#重定向 电脑键盘.

新!!: 廖年賦和鍵盤 · 查看更多 »

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金屬撞擊樂器。用在軍中,作用是給出停止擊鼓的指令。《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鐃的形狀類似於鈴,但體型較大,口呈弧形。體闊大於體高,直立倒置,下有執柄,持槌敲擊發聲。 按《說文解字》,鐃其實是一種小鉦,行於殷商,為早期樂器。殷墟婦好墓出土五件成一組合,是為燕饗祭祀之用禮器。.

新!!: 廖年賦和鐃 · 查看更多 »

鐘可以指:.

新!!: 廖年賦和鐘 · 查看更多 »

領域

域,指某一專業或事物方面範圍的涵蓋,也可以指以下各類資料:.

新!!: 廖年賦和領域 · 查看更多 »

風琴

(Organ)是一種鍵盤樂器,外形類似直立式鋼琴,通過腳下的踏板送風,吹響音管,並配合雙手鍵盤彈奏的一種樂器。踏板鼓風進入風道,如果不彈奏,則整個風道是密閉的;當手指按下某琴鍵後,該鍵對應的音管的管塞就會打開,氣流通過而吹響音管,則發出一個樂音。 管風琴在西方宗教,尤其是基督宗教的彌撒儀式上,扮演著莫大的信仰角色。 風琴在日据時代被引入臺灣的中小學音樂教室,至20世紀末才漸漸汰除。至今,音樂課的風琴仍存在於多數台灣人的記憶中。.

新!!: 廖年賦和風琴 · 查看更多 »

西洋乐器列表

没有描述。

新!!: 廖年賦和西洋乐器列表 · 查看更多 »

首席

首席可以指:.

新!!: 廖年賦和首席 · 查看更多 »

马思聪

思聪(),中国广东海丰县人,中国作曲家、小提琴家与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他于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一。 马思聪早年曾赴法国巴黎求学,并在后来考入了法国的巴黎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1932年初,马思聪由法国回到中国,并在同一年与王慕理结婚。此后陆续创作了《摇篮曲》《绥远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多部著名音乐作品。1949年12月,马思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马思聪遭到了造反派的批斗。1967年1月15日晚,马思聪与夫人王慕理、次女马瑞雪和儿子马如龙出走香港,后由美国驻香港领事陪同飞抵美国。同年5月,在康生和谢富治的示意下成立的“马思聪专案组”(又名“002号专案组”)开始对马思聪出走的经过进行调查,株连马家亲属数十人。1968年,马思聪被定为“叛国投敌分子”,这一罪名直至1985年才得以平反。 1987年5月,马思聪在美国接受心脏手术时手术失败,于5月20日逝世于美国费城,享年75岁。.

新!!: 廖年賦和马思聪 · 查看更多 »

论语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期思想家孔子言行為主的言論匯編,在古書中又別以論、語、傳、記等字單稱,為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論”通行的读音为“ㄌㄨㄣˊ(lún)”,為論纂、編纂的意思,「語」為談說的意思,如《國語》之類,合起來指言论的汇编。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稱:「《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論語》涉及多方面內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後,它被尊为“五经之輨轄,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手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佑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新!!: 廖年賦和论语 · 查看更多 »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也是一种通讯工具,非洲某些部落用以传达信息,中国古代军队用以发号施令。坚固的女(常为圆桶状)的一面或双面蒙上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槌)敲击出声。鼓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有的乐队完全由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组成。鼓除了作为乐器外,在古代许多文明中还用鼓来传播信息。 不同類型的鼓,如定音鼓等,均被調校至特定的音調中。更常見的是將不同類型的鼓或打击乐器互相組合,以構成常於流行音樂出現的爵士鼓。.

新!!: 廖年賦和鼓 · 查看更多 »

阿伯丁

阿伯丁(Aberdeen ;Aiberdeen ;Obar Dheathain ),英國苏格兰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是蘇格蘭6個指定市中,人口排行第三的城市(2013年時統計為227,130人)。面积186km²。该市位於苏格兰东北部,北面的顿河(River Don)與南面迪伊河(River Dee)的河口之間,是北海海濱的主要海港。 在18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的200年間,阿伯丁建築統一採用灰色花崗岩,因而有“花崗岩城”(Granite City)之稱,又因為花崗岩中雲母的銀色光澤而被稱為“銀城”(Silver City)。 1970年代發現了北海油田之後又獲得了“歐洲石油之都”(Oil Capital of Europe)和“歐洲能源之都”(Energy Capital of Europe)等稱呼。 阿伯丁地區至少在8,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了,大衛一世統治時期獲得皇家自治鎮的地位。而到了現代,傳統的漁業、造紙業、造船業和紡織業都被石油工業和海運取代。阿伯丁直升機場是世界最繁忙的直升機場之一, 其海港也是蘇格蘭東北部最大港口。 文化上,1495年阿伯丁大學成立,這是英國最古老的古典大學之一。加上1992年獲得大學資格的羅伯特戈登大學,阿伯丁成為了區域內的教育中心。該市每年也負責舉辦阿伯丁國際青年節。.

新!!: 廖年賦和阿伯丁 · 查看更多 »

蘇格蘭

蘇格蘭(英語、低地蘇格蘭語:Scotland,;Alba)是大不列颠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下屬的構成國之一,位於大不列顛島北部,英格蘭之北,被大西洋環繞包圍,東部濱臨北海,西南濱臨北海海峽和愛爾蘭海,由約790多個島嶼組成。以格子花紋、風笛音樂、畜牧業與威士忌而聞名。雖然外交、軍事、金融、總體經濟政策等事務上受英國國會管轄,但蘇格蘭對於內部的立法、行政上,擁有一定程度的自治,在聯合王國内規模僅次於英格蘭。.

新!!: 廖年賦和蘇格蘭 · 查看更多 »

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是現代教育概念中重要的一環。在五育「德、智、體、群、美」中,藝術教育比較接近「美育」,但亦有涉及其他四項。藝術教育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意、想像力及表達能力,同時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藝術亦可作為一個媒介,讓學生學習傳統學科的內容,例如透過戲劇形式學習語文。 藝術教育包括舞蹈、戲劇、音樂、視覺藝術、文學、電影、動畫、攝影及數碼媒體。除了教授藝術創作的技能(如樂器、舞步、演技)外,更應注重學生的思考、審美、創作及溝通能力。.

新!!: 廖年賦和藝術教育 · 查看更多 »

闽南语

閩南語(bp),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閩語中的一種,形成於中國東南沿海的閩南地區(今福建省南部區域),主要分布於現今的中國大陸閩南、廣東潮汕地區和廣西、浙江部份地區,以及臺灣、菲律賓、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海外華人之間。闽南语在台灣與东南亚等地一定的影响。狭义的闽南语指福建南部、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通行的闽台泉漳片闽南语。闽南语分支之下再分为潮汕片、海陆丰片、龙岩片、头北片、浙南片、大田片、中山片、雷州片和海南片等方言。闽台泉漳方言作为主流闽南语 ,是闽南语系中影响力最为巨大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片分。在其原乡福建省和台湾,闽台泉漳片闽南语是闽语支中占优势的语言,流通程度仅次于标准汉语 (普通话)。海南通行的海南话以及广东雷州半岛通行的雷州话,原被认为是闽南语的方言,但由於與闽台片閩南語存在較大差異,今已被單獨劃出,認定為閩語的直屬分支。《中國語言地圖集》,B8 東南地區的漢語方言。香港朗文(遠東)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 於2017年,全球以閩南語(包括潮汕話、海南話等)為母語的人數約為4834萬人,其中中國大陸的閩南語人口(包括潮汕話、海南話)則是2710萬人(2013)。全球閩南語以使用者人口排名並非定值而會浮動,估計位居世界第20~30名之間。 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閩南話或閩南方言。在臺灣,最常用臺語或臺灣話來稱呼,少部分人則稱為河洛話或福老話(亦作鶴佬話、Holo話,台羅:Hô-ló-uē)。居住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之為福建話或咱人話(亦稱咱儂話)。此外,於臺灣日治及戰後時期亦有福建語的稱呼。浙江南部的苍南、平阳、洞头一带亦稱之為福建話。 閩南語與現代標準漢語無法相通,因而被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是一種語言。在中國大陸被官方認定為漢語方言之一,稱為閩南方言。而在臺灣,認同語言說與方言說的學者皆有。閩南語及華語在語音、詞彙、句法上本有許多差異,又由於分支較早,彼此間的差異亦相當顯著,至於閩南語中許多來源不明的字詞,也並非源自漢語。有統計研究指出,閩南語的核心詞彙僅49%與華語同源,比同屬西日耳曼語支的英語與德語之間的差異還要大10%。 閩南語曾在鄭氏王朝與西班牙、英國等西洋國家外交通商時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以後推行國語運動,使台語在臺灣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直到解嚴之後,才廢除國語運動,改行推廣本土語言。(論文發表於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2000年,中華民國頒佈《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閩南語成為法定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之一。 在中國大陸,泉州话曾長期被當作閩南语的标准音。至清末五口通商以后,其优势地位逐渐被廈門話和台湾话混合优势腔取代。今日厦门话和台湾闽南语混合优势腔是闽南语的代表方言。中國大陸采用厦门话作为閩南语广播的标准音。在臺灣,北中南都各有些微的發音差異,被稱為偏泉通行腔、偏漳通行腔、海口腔(偏泉腔)和內埔腔(偏漳腔),但由于台湾的交通发达,人口流动大,以及台湾闽南语电视节目和闽南语歌曲专门采用台湾闽南语混合第一优势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闽南裔台湾人(尤其是城区地带)的闽南语腔调趋向于台湾闽南语混合第一优势腔。.

新!!: 廖年賦和闽南语 · 查看更多 »

钢琴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裏--包着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 鋼琴音域寬廣,音色宏亮、清脆,富於變化,表現力很強。獨奏時,可演奏各種氣勢磅礡、寬廣、抒情的音樂,亦可演奏歡快、靈巧、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樂段,在樂隊中則可發揮巨大的作用,還經常作為伴奏樂器使用。鋼琴因其豐富的樂理表達能力,被稱作“樂器之王”。.

新!!: 廖年賦和钢琴 · 查看更多 »

钹属中国民乐中的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钹和小钹(镲),它们是由两个圆形的铜片(直径由15厘米到69厘米不等)互相撞击发声的。它通常与锣、鼓一起组成锣鼓队进行演奏。中國鈸亦有在西洋音樂裡出現,但其尺寸通常都在11厘米以下,而且是用棒撞击发声的。 Category:東亞打擊樂器 de:Becken (Musikinstrument)#China-Becken.

新!!: 廖年賦和钹 · 查看更多 »

锣是一类属于打击乐器,以金屬制成,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鑼。.

新!!: 廖年賦和锣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

臺中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在臺灣中部,是臺灣中部唯一的直轄市。臺中市中央為臺中盆地,是臺中市的人口稠密區。台中市與周邊相對的地理位置上,北與臺灣省苗栗縣、新竹縣接壤,南與臺灣省彰化縣、南投縣為鄰,東隔中央山脈與臺灣省花蓮縣相鄰,東北有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之分水嶺毗鄰臺灣省宜蘭縣,西望面臨臺灣海峽。總面積約2,215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9.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也是「臺中都會區」的核心都市。2016年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中市列為Gamma-等級之城市,在臺灣入榜城市之中排名第二位,為臺灣重要的國際都市。 「台中」意即「台灣之中央」,名稱係始於日治時期,是台灣的地名之中最晚出現的名稱。在台灣清領時期臺中開始出現聚落,城市雛形則是在台灣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後形成,。日治時期因日人刻意打造一座現代化城市,以市區改正政策將早期市區規劃整然有致,整治流經市區的綠川和柳川,植有柳樹,幽靜美麗,彷若京都鴨川,而有「台灣的京都」之稱。.

新!!: 廖年賦和臺中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州

臺北州為大日本帝國的行政區劃之一,由原臺北廳合併宜蘭廳及桃園廳的三角湧支廳而成。其下管轄三市九郡,州治設於臺北市,轄域包括今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

新!!: 廖年賦和臺北州 · 查看更多 »

臺北師範學院

#重定向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新!!: 廖年賦和臺北師範學院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廖年賦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私立華岡藝術學校

華岡藝術學校(簡稱華岡藝校或華藝)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的技術型高級中學。華岡藝術學校目前總共有國西樂科、舞蹈科、戲劇科、表演藝術科四科,是臺灣一所純藝術技術型高級中學。.

新!!: 廖年賦和臺北市私立華岡藝術學校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議會

臺北市議會是中華民國首都臺北市的最高立法機關,也是全市首要的民意機關。.

新!!: 廖年賦和臺北市議會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廖年賦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最高行政機關,由行政院直接管轄,成立於1947年4月22日,前身為1945年9月1日成立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原具有完整的地方政府功能,在1998年實施精省後,改制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僅專責中央政府交辦之指定業務,不具備施行地方自治的能力。.

新!!: 廖年賦和臺灣省政府 · 查看更多 »

臺灣戰後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是指臺灣歷史上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迄今、由中華民國管轄的時期,也稱為中華民國時期及國民政府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依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第一條甲項規定,於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以在臺日軍主官身分,接受蔣中正的代表何應欽委派的臺灣地區受降主官陳儀將軍發布的《署部第一號命令》並簽署受領文件,此舉為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所謂的「臺灣光復」,自此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迄今。 1945年8月15日至10月25日之間,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仍在中國大陸及其它戰區處理戰後事宜(國共戰爭),官派接管臺灣的專責人員則需要一段行政流程與等待命令的作業時間,同時大日本帝國在臺灣駐警、駐軍及所有日籍人員則是於1945年9月之後,才開始分批被遣回日本(日方稱引揚歸國),這使得臺灣在這段時期既不屬於日方治理,又無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因戰事已於1945年8月15日結束,使得這段兩個月的空窗期在臺灣歷史上也被納入「臺灣戰後時期」。.

新!!: 廖年賦和臺灣戰後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日治時期

#重定向 台灣日治時期.

新!!: 廖年賦和臺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放送協會

臺灣放送協會(英文縮寫:THK)為台灣日治時期一家經營廣播事業的社團法人,經營形態上屬於半官半民。設立於1931年2月1日,解散於1945年11月30日,設施被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今中國廣播公司)接收。.

新!!: 廖年賦和臺灣放送協會 · 查看更多 »

艺术

艺术(Ars;法語、Art;西班牙語、Arte;Kunst)指憑藉技巧、意願、想象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新!!: 廖年賦和艺术 · 查看更多 »

恆春鎮

恆春鎮位處恆春半島南端,隸屬於屏東縣,是台灣最南端的行政區,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西臨台灣海峽(南海),南臨巴士海峽(呂宋海峽),由於氣候溫暖,從前此地遍布蝴蝶蘭,恆春的古名「瑯嶠」,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舊時為排灣族斯卡羅王國領土。十九世紀中葉,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並在瑯嶠設縣,是屏東最早的縣治。由於此地氣候溫暖,四季如春,沈葆楨將其改名為「恆春」。 每年約九月到次年三月,來自西伯利亞的季風順著高聳的中央山脈向南吹,到了恆春半島時由於山脈陡降,季風順著地形加速吹向海洋,形成了風勢強勁的「落山風」。由於陽光充足加上強烈乾熱的落山風,造就了適合栽種的洋蔥盛產。此外恆春在1901年引進了瓊麻,用以製造繩索、麻袋等民生用品,在日治時代的殖民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曾博得「東洋之光」的美名,雖然現已沒落,但瓊麻也成了恆春的標誌。 恆春地處熱帶性氣候,南方的海岸有珊瑚礁地形,加上自然生態豐富,1982年,台灣的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就在此成立,本鎮的鵝鑾鼻燈塔亦是台灣本島最南的點。 2006年12月26日,中央氣象局屏東恆春地震站西偏南方22.89公里的呂宋海峽(巴士海峽)海域錄得--的地震。這次地震除了在臺灣造成人命傷亡和建築物損毀外,更造成多條海底電纜中斷,導致東亞區內互聯網、國際電話服務受阻,造成難以估算的經濟損失。.

新!!: 廖年賦和恆春鎮 · 查看更多 »

捷克

捷克共和國(Česká republika),通稱捷克(Česko),是一個中歐地區的內陸國家,其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於1993年與斯洛伐克和平分離。.

新!!: 廖年賦和捷克 · 查看更多 »

板橋中學

#重定向 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

新!!: 廖年賦和板橋中學 · 查看更多 »

板橋高中

#重定向 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

新!!: 廖年賦和板橋高中 · 查看更多 »

樂譜

#重定向 音樂記譜法.

新!!: 廖年賦和樂譜 · 查看更多 »

民歌

民歌或民谣可以指:.

新!!: 廖年賦和民歌 · 查看更多 »

汉学

漢學(Sinology)或称中国学(China Studies)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包括中国历史、政治、社会、文学、哲学、经济等等,甚至也包括对于海外华人的研究。中國人研究漢學,通常稱為國學。 漢學也指明末清初依汉世儒林家法之说研治经学名物制度,小学训诂的考证学。惠栋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为汉学奠基者。惠栋的再传弟子江藩著《汉学师承记》,自居为汉学宗传,彰显汉学名号,影响深远。.

新!!: 廖年賦和汉学 · 查看更多 »

波士顿

波士頓(Boston)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最大城市,其人口规模全美大都市排名第21。该市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创建于1630年,是美国最古老、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波士顿是欧洲清教徒移民最早登陆美洲所建立的城市,在美国革命期间是许多重要事件的发源地,曾经是一个重要的航运港口和制造业中心。今天,该市是美国高等教育、医疗保健及投资基金的中心,是全美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它的经济基础是教育、金融、医疗及科技,是全美人均收入最高的少数大城市之一,并被认为是一个全球性城市或世界性城市。 该市位于大波士顿都会区的中心,这个都会区包括萨福克县的全部和剑桥、昆西、牛顿、萨默维尔、里维尔和切尔西等城市,以及一些小镇和远离波士顿的郊区,还包括了新罕布什尔州的一部分。.

新!!: 廖年賦和波士顿 · 查看更多 »

湖北省

湖北省,简称“鄂”(别称:“楚”、“荆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武汉市。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华中地区)、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北接河南省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4位。截止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851万,户籍人口6138万。.

新!!: 廖年賦和湖北省 · 查看更多 »

漢文

漢文可以指:.

新!!: 廖年賦和漢文 · 查看更多 »

木管乐器

木管樂器大多數由堅實耐用的木材製作。木管樂器的歷史很久遠,大致上古代人類在動物的腿骨上打洞製造出來的原始笛子就是木管樂器的祖先。現代木管樂器是從各國民間音樂中使用的類似蘆笛、笛和簫之類的樂器發展而來。 木管樂器大致有兩種外形,一種是圓柱型,比如長笛和單簧管。另一種是圓錐型,比如雙簧管和大管。從發音原理來講,木管樂器分三類:.

新!!: 廖年賦和木管乐器 · 查看更多 »

木鱼

木魚是一種木製的敲擊樂器,形狀通常為類近拳頭狀的圓球體,中間部份為空心,以作為聲音共振和擴音之用。圓球體一邊留有音孔,作用和小提琴的F型孔相同,都是讓經擴音後的聲音可以傳開;另一邊則另加上長而扁的外邊,以方便用手或固定在支撐架上。演奏方法以利用鼓棍或小木鎚,敲打樂器外側的共鳴區以發出聲響。 木魚的尺寸可有不同大小,體積越大音高越低。.

新!!: 廖年賦和木鱼 · 查看更多 »

指揮

指揮可以指:.

新!!: 廖年賦和指揮 · 查看更多 »

指挥家

指挥(英语:conducting,法语:chef d'orchestre,德语:Dirigent)是以手势操纵乐队或歌剧的表演的艺术(或方法),这种操纵包括打拍子,保证声部正确的进入演奏以及个别乐句的分句处理。至19世纪初期,指挥成为最重要和最受尊崇的音乐家,这种发展是与音乐中的表情的,浪漫主义因素的增加是平衡的。 从最基本的要求来说,指挥必须指出音乐的拍子,使全体演奏(唱)者能有统一的节拍,这些动作概括地刻画出一小节内的节拍,其重拍总是用向下的动作来表示。指挥们喜欢用右手握指挥棒或一细棒来强调节拍的轮廓,让左手来指示各个声部的进入和表示音乐的层次。然而许多现实指挥家遵循长期以来指挥无伴奏合唱的做法而不用指挥棒。可能第一位指挥大师(按现代人对此词的理解)当推瓦格纳。自瓦格纳树立起了“演绎”的传统,指挥不仅要使演出具有优秀的演奏技巧,而且要在作曲家的意图上建立起自己的个人风格。就音乐而言,指挥是指导管弦乐团、合唱队、歌剧团、舞剧团或其他音乐小组的演出或解释合奏(唱)作品的职业及技能。 指挥与一个乐团长期合作的例子极多。.

新!!: 廖年賦和指挥家 · 查看更多 »

海山郡

海山郡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創設於1920年,該郡隸屬台北州。其海山郡之名稱由來,是因為這裡為17世紀的的海山墾號、之後的海山-庄-及海山堡。.

新!!: 廖年賦和海山郡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

新世界可能是指:.

新!!: 廖年賦和新世界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新!!: 廖年賦和新北市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是中華民國新北市的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直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並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新北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行政院。按《新北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設有22局、4處、1委員會等27個一級機關(新北市政府所設處與委員會皆為附屬機關、而非內部單位)以及28個區公所(新北市有29區,惟烏來區為山地原住民區,不含屬性為地方自治行政機關的烏來區公所)。 作為地方自治團體之行政機關,新北市政府的歷史沿革,最早可追溯至1920年,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施行臺灣州制時所成立的「臺北州廳」。2010年12月25日,直轄市新北市成立,並新設行政機關「新北市政府」。.

新!!: 廖年賦和新北市政府 · 查看更多 »

教科書

教科書或課本即是學校指定最官方的讀本書籍,它根據學校課程內容編寫,通常在小學及中學低年級,學生只要熟讀教科書內容,便可以應付測驗及考試。教科書也是教師重要的教學工具,美國有90%以上的老師,在90%的教學時間中,都是運用教科書來實施教學。 在成長知識中,教科書的公信力是具有一定的權威。至少考試試題的答案是以教科書為標準。 世界各國教科書選定方式不一,美國以認可制、自由制雙軌並行,選用又分「州選」和「學區直接選用」兩種方式。法國採認可制,流程為民間編寫後,通過篩檢,再登錄在「選定教科書目錄」,才成為供選用的教科書。英國的教科書產生無需經過官方審查,為自由制。德國与日本通过檢定后自由選用制。採用審定--的國家或地区還有韓國、中國大陆、台灣地区、新加坡等陳清溪 (PDF) 研習資訊第22卷第3期。.

新!!: 廖年賦和教科書 · 查看更多 »

教育部

教育部是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也是指各國家(地區)的教育主管單位。.

新!!: 廖年賦和教育部 · 查看更多 »

教授

教授,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在中國漢、唐的大學中即設有此官職;在現代漢語、日語、及韓語的語境中,多作為英語「Professor」一詞的同義語使用,指在現代高等教育機構(例如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教師。.

新!!: 廖年賦和教授 · 查看更多 »

托斯卡

《托斯卡》(Tosca)是普契尼的3幕歌剧,劇本由伊利卡(Luigi Illica)和契亚克萨(Giuseppe Giacosa)改编自法国剧作家萨尔杜(Victorien Sardou)的同名戏剧。于1900年1月14日在罗马科斯坦兹剧院作首次演出。.

新!!: 廖年賦和托斯卡 · 查看更多 »

打击乐器

打擊樂器,又名敲擊樂器,是一種以打、搖動、摩擦、刮等方式產生效果的樂器族群。打擊樂器可能是最古老的樂器。有些打擊樂器不僅僅能產生節奏,還能作出旋律和合聲的效果。 而打擊樂器是來自世界各地,而鼓棒還有分軟棒還有硬棒。.

新!!: 廖年賦和打击乐器 · 查看更多 »

手稿

#重定向 原稿.

新!!: 廖年賦和手稿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