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吠陀
吠陀(梵語:वेद;拉丁转译为Veda,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吠陀”意思是“知识”、“启示”。 广义的“吠陀”文献包括很多种性质不同的经典,即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
查看 帝須和吠陀
婆罗门
婆罗门(英文: Brahmin; ब्राह्मण )是印度教的祭司贵族,属于瓦爾那之一,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主持王室儀典,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古印度社会洋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祭司被人们仰视如神,称为“婆罗门”。祈祷的语言具有咒力,咒力增大可以使善人得福,恶人受罚,因此执行祈祷的祭官被称为“婆罗门”。印歐人相信,藉着苦修、祭祀奉献,这一生就可以得到神的保佑和赐福:婆罗门由于掌握神和人的沟通渠道,所以占据了社会上最崇高的地位。 婆罗门由于职责和地位的特殊可享有许多特权。他们可以免交各种税,因为人们认为,婆罗门已经以自己的虔诚行为偿清了这种债务,他们不得被处以死刑或任何类型的肉刑,因为婆罗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向婆罗门赠送礼物的人则得到祝福,他们将在今生或者来世,获得一定的善報。最受欢迎的礼物是土地,它可以“解除赠送者的一切罪孽”。因此婆罗门占有大量地产,常常是整座村莊。 婆羅門多数为素食者,但阿薩姆婆羅門有許多非素食的食物,其中大多是魚、雞、鴿、羊肉和鴨蛋(多数是祭神後的牲礼)。孟加拉的婆羅門吃魚。 除了祭司外,他們也擔任宮廷文士、科學家(星象家、數學家)、教師和公務員。在二十世紀上半叶,婆羅門在政府某些職位領域佔75%。.
查看 帝須和婆罗门
巴特那
巴特那(,पटना,ਪਟਨਾ),又譯帕特納,为印度比哈尔邦首府,隶属于巴特那县,古稱华氏城,2001年人口1,376,950,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希腊历史学家和外交家麦加斯梯尼在其著述的《印度志》(Indica)曾载:巴特利普特那(Pataliputra,巴特那古名)位于恒河与Arennovoas二河交汇处,长9英里、宽1.75英里。他说此地有七种职业的人,哲学家地位最高,而且不可交換工作。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变迁,现代城市巴特那位于加格拉(Ghagra)、宋河(Son)与甘达克(Ganda)三水交汇处,城区规模发展到15公里长,5到7公里宽;恒河流淌到这里看起来更像大海,气势恢宏,奔流不息。.
查看 帝須和巴特那
巴連弗邑
孔雀王朝時期一座大殿的柱石 巴連弗邑(天城文:पाटलिपुत्र,),又稱波吒釐、華氏城,印度古地名,位於恆河河岸,即今天印度巴特那。前490年,阿闍世王在恆河邊興建小型城堡(梵文:Pāṭaligrāma),之後巴連弗邑逐步發展為大城。稍後,它成為十六大國中摩揭陀國的首都,取代了原有首都王舍城。.
查看 帝須和巴連弗邑
上座
上座,又稱上首、首席,是一种東方礼仪的方位,顺序,讓地位高的人所處的位置。与之相对应的是下首。也作為地位較高的人的代稱。 在佛教中,年資較高的出家眾,也稱上座。.
查看 帝須和上座
上座部
上座部(梵文:,巴利文:,藏文:Neten depa),又譯為他鞞羅部、體毘履部、他毗利部、他毘梨部,為佛教中的一個派系。上座部起源於第二集結之後遵守保守戒律的僧團,與大眾部並列為部派佛教時期最早的兩個分支。現代南傳上座部佛教繼承了上座部中分別說部傳統。.
查看 帝須和上座部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थेरवाद,IAST:;स्थविरवाद ;僧伽羅文:ථෙරවාද ),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語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東亞、藏區的北傳佛教(包括漢傳、藏傳)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傳承。.
查看 帝須和上座部佛教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查看 帝須和佛教
分別說部
分別說部(巴利語: ,梵語: ),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源於本上座部,與大眾部、可住子部和說一切有部並列為佛教的最初四大派系。在《大毘婆沙論》中據宗義而歸結其下各部派為分別論者。.
查看 帝須和分別說部
目犍連
犍連(梵語:;巴利語:Moggallāna)也稱「大目犍連」、又譯作沒特伽羅、目犍蓮。簡稱為「目連」、「目蓮」。中國道教及民間傳說的創作故事 - 「目連救母」中的「目連」正是指此人。普遍認為說一切有部所傳《阿毘達磨法蘊足論》是其作品。.
查看 帝須和目犍連
阿育王
阿輸柯·孔雀(,IAST:,约),常被簡稱為阿育王(अशोक,,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频头娑罗王之子。他是一位佛教徒,也帶來佛教的繁榮,后世稱为佛教护法。 阿育王是印度偉大的國王之一。在100次的戰爭之後,阿育王在西元前269年至232年的期間統治了印度次大陸大部份的土地。王朝的版图擴張到現在的阿富汗及今天的孟加拉,也可能達到伊朗的東部,東邊則到印度的阿萨姆邦,南方則到喀拉拉邦及安得拉邦的北部。王國的首都是塔克西拉、鄔闍衍那及巴連弗邑。.
查看 帝須和阿育王
斯里蘭卡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ශ්රී ලංකා ප්රජාතාන්ත්රික සමාජවාදී ජනරජය;இலங்கை சனநாயக சோஷலிசக் குடியரசு),通称斯里兰卡(ශ්රී ලංකාව;இலங்கை),1972年之前称锡兰,是位於亞洲南部印度次大陸東南方外海的島國。古代中国曾經稱之為已程不、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楞伽島。 斯里蘭卡是單一制共和國,首都位於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
查看 帝須和斯里蘭卡
摩哂陀
摩哂陀(梵語:,巴利語:,生卒年不詳),又譯作摩醯因陁羅、摩呻提,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佛教長老,將分別說部引入斯里蘭卡,被認為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起源。.
查看 帝須和摩哂陀
另见
上座部佛教
前247年逝世
前320年代出生
印度佛教出家眾
- 不如密多
- 世亲
- 佛護
- 佛陀跋陀罗
- 卡噶巴
- 商那和修
- 善無畏
- 噶拉多傑
- 大天
- 央掘魔羅
- 安慧
- 寂天
- 寂護
- 帝洛巴
- 帝須
- 師子賢
- 戒贤
- 摩哂陀
- 摩訶迦葉
- 施護
- 无垢友
- 无著
- 曇無讖
- 月称
- 末田底迦
- 毕鲁巴
- 毘尼多流支
- 求那跋陀罗
- 清辨
- 目犍連
- 真諦
- 眾賢
- 竺法兰
- 罗睺罗
- 舍利弗
- 菩提流支
- 菩提达摩
- 蓮花戒
- 覺音
- 跋陀
- 迦叶摩腾
- 迦旃延
- 那洛巴
- 金剛智
- 阿底峽
- 阿若憍陈如
- 陳那
- 须菩提
- 龍樹
印度佛教徒
- 丹增诺盖
- 佛護
- 佛陀跋陀罗
- 卢伊巴
- 噶那巴
- 固故利巴
- 夏瓦利巴
- 孟加拉佛教
- 岡巴拉
- 帕丹巴桑结
- 帝須
- 康卓仁波切
- 提婆達多
- 摩訶波闍波提
- 普兰·黛维
- 普里揚卡·甘地
- 曇無讖
- 月贤
- 末田底迦
- 法称
- 維摩詰菩薩
- 菩提流支
- 菩提达摩
- 萨姜米庞仁波切
- 葛印卡
- 蒂帕嬤
- 覺音
- 达沙拉沙
- 迦叶摩腾
- 阿尼巴谦
- 阿育王
- 阿闍世王
阿羅漢
- 優婆離
- 十八羅漢
- 十六羅漢
- 周利槃特
- 商那和修
- 央掘魔羅
- 富樓那
- 帝須
- 摩訶劫賓那
- 摩訶波闍波提
- 摩訶迦葉
- 目犍連
- 真人
- 罗睺罗
- 耶舍
- 耶输陀罗
- 舍利弗
- 蓮華色比丘尼
- 讖摩
- 迦旃延
- 迦沙·喬達彌
- 闡陀
- 阿尼律陀
- 阿罗汉
- 阿若憍陈如
- 阿說示
- 阿难
- 须菩提
阿育王
亦称为 目犍连子帝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