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

指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

加拿大安大略省辖有50个县级行政区。這些行政區可分為三個類別:单层次自治区(single-tier municipality)、高层次自治区(upper-tier municipality)和区(district)。當中,高层次自治区可再細分為县(county)与地区自治体(regional municipality)。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对居民的服务上。 有見於安大略省的面積廣大,省内不同地區的居民亦無可避免會對省政府有不同訴求。省政府也明白不可能將同一套地區行政模式應用於全省,因此不同年代的省政府於不同地區實施了不同的地區行政模式,以迎合各地區特有的需求。這也造就了今時今日安省有多種地方行政區的局面。 在某些情況下,地方行政區在更換行政模式後仍保留其舊有名稱。舉例說,牛津縣現時是一個地區自治體,而哈爾迪曼德縣、諾福克縣和愛德華王子縣現時則是單層次自治區,但該四個地方行政區的名稱仍保留「縣」一詞。.

77 关系: 加拿大加拿大行政区划基秦拿埃尔金县埃斯帕諾拉 (安大略省)卡沃薩湖市南安大略史托蒙特、鄧達斯和葛蘭蓋瑞聯合縣多伦多大多倫多市大納潘尼大薩德伯里奧雲灣威靈頓縣安大略省尼亞加拉區尼皮辛區巴里 (安大略省)布兰普顿布羅克維爾布羅克頓 (安大略省)布鲁斯县布蘭特縣帕里灣 (安大略省)帕里灣區伦弗鲁县弗朗西斯堡休倫縣 (安大略省)彭布羅克 (安大略省)彼得堡 (安大略省)彼得堡縣北灣 (安大略省)哈密尔顿 (安大略省)哈爾迪曼德縣兰布顿县皮爾區珀斯 (安大略省)珀斯县科堡 (安大略省)科克倫 (安大略省)米德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約克區牛津縣 (安大略省)聖湯瑪士 (安大略省)荷頓區马斯科卡区域自治市諾森伯蘭縣 (安大略省)诺福克县 (安大略省)貴湖...贝尔维尔 (安大略省)达弗林县錫姆科縣胡士托 (安大略省)蘇聖瑪麗 (安大略省)薩德伯里區蒂米斯卡明區蒂米斯卡明湖岸市金斯顿 (安大略省)艾塞克斯 (安大略省)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雷尼河區雷灣區查塔姆-肯特杜林區格雷縣 (安大略省)桑德贝渥太華滑鐵盧區惠特比 (安大略省)戈德里奇戈爾灣明登山斯特拉特福 (安大略省)愛德華王子縣 (安大略省)普雷斯科特和羅素聯合縣普林普頓-懷俄明 扩展索引 (27 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行政区划

加拿大的行政區劃是由10個省(Province)和3個地區(territory;territoire)所組成的。省和地區的主要不同的地方在於省是根據憲法法令所設立的,但地區是據聯邦法律所設立的,所以地区由聯邦政府直接管轄、省則是由各省的政府所管轄的。 省政府負責各種公共服務,如健康保險、教育、和工作保險。各省除徵收的稅收之外,同時也獲得聯邦政府的分配經費來支付所需要的開銷。 各省的議會為一院制,通常由議會中多數黨領袖出任省長。但西北地區和努那武特的議會沒有政黨,該地區行政首長是由議院選舉產生。 各省份的皇室代表稱為省督。在三個地区的聯邦政府代表稱為專員。.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加拿大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基秦拿

基秦拿(Kitchener,)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座城市,為滑鐵盧區的行政中心,與鄰近的滑鐵盧市合稱「基秦拿-滑鐵盧」(Kitchener-Waterloo,簡稱「K-W」),而兩者亦與劍橋市組成三聯市都會區(Tri-Cities)。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基秦拿有219,153名居民,而三聯市都會區則有477,160名居民,是全國第10大和安省第4大人口普查區。.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基秦拿 · 查看更多 »

埃尔金县

埃尔金县(Elgin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一个县,南面瀕臨伊利湖,西南接查塔姆-肯特自治區,北鄰米德爾塞克斯縣,東北及牛津縣,東面則與諾福克縣為鄰,总面积達。埃爾金縣的縣治設於圣托马斯市,而聖湯瑪士市和埃爾金縣亦屬於同一個人口普查區;然而,聖湯瑪士市卻是一個獨立於埃爾金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兩者在行政上互不相干。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埃爾金縣連同聖湯瑪士市共有87461名居民。.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埃尔金县 · 查看更多 »

埃斯帕諾拉 (安大略省)

埃斯帕諾拉(Espanola)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薩德伯里區一鎮,為該區的行政中心,離瑟比利市中心西南約。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埃斯帕諾拉有5364名居民。.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埃斯帕諾拉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縣,在汉语中为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在中国先秦时代作为地名出现,至春秋战国时演变为行政区名称,并沿用至今。成为漢字文化圈传统意义上和法律地位上的地方行政單位名稱,歷史悠久。不過在今日的日本,縣是國家最高等級行政區。.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县 · 查看更多 »

卡沃薩湖市

卡沃薩湖市(City of Kawartha Lakes)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個單層次自治區,西南臨杜林區,西北鄰錫姆科縣和馬斯科卡區,東北接哈利伯頓縣,東面則與彼得堡縣為鄰。此行政區雖然建制為城市,但大致呈鄉郊風貌;其覆蓋面積更達3083.06平方公里,與安大略省一般縣級政區相若。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卡沃薩湖市有73214名居民。 卡沃薩湖市的前身是維多利亞縣(Victoria County),1862年脫離彼得堡縣而成。1990年代末,安省政府改革其轄下的地方行政區,決定取消維多利亞縣轄下的村鎮地方建制,並將之改制為一個單層次自治區。維多利亞縣於2001年1月1日正式改設為卡沃薩湖市。.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卡沃薩湖市 · 查看更多 »

南安大略

南安大略(Southern Ontario),又稱南安省,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區,位於法國河和阿爾岡金省立公園以南。連同帕里灣區和穆斯科卡區在内,本區約占安大略省總面積的14-15%。本區也是加拿大最南端的地區。 南安大略與北安大略有著極大的差異。與北安大略相比,南安省人口較多,而兩者的氣候和文化亦有所不同。南安大略也可再細分為中安大略、東安大略、西南安大略和金馬蹄地區(包括大多倫多地區)。.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南安大略 · 查看更多 »

史托蒙特、鄧達斯和葛蘭蓋瑞聯合縣

士多蒙、登打士和己連加利聯合縣(United Counties of Stormont, Dundas and Glengarr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地方行政區,坐落該省東南部聖羅倫斯河沿岸,行政中心位於康沃爾。此縣西南臨利茲和格倫維爾聯合縣,西鄰渥太華市,西北臨普雷斯科特和羅素聯合縣,東面與魁北克省為鄰,東南隔河與美國紐約州對望,面積達。康沃爾市和阿克維薩斯尼原住民保留區地理上皆位於此縣内,並構成同一個人口普查區,但兩者在行政上則獨立於此縣。此聯合縣於1850年由士多蒙縣、登打士縣和己連加利縣合併而成。.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史托蒙特、鄧達斯和葛蘭蓋瑞聯合縣 · 查看更多 »

多伦多

多伦多(英语/法语:Toronto),是北美洲国家加拿大安大略省首府,加拿大的最大城市。 多伦多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区。根据2012年七月的加拿大人口普查,多伦市人口达2,790,060,为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市是大多伦多地区的心脏地区,也是安大略省南部人口稠密区(称作“金馬蹄地區”)的一部分。这些大多伦多地区自治区的数据表格被列在了城市区有5,132,794名居民。在2011年人口普查中,多倫多人口普查區有5,583,064名居民,而覆蓋範圍較廣的大多倫多地區則有6,054,191名居民。 作為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多伦多是一個世界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 多伦多在经济上的领先地位在于金融、商业服务、电信、航太、交通运输、媒体、艺术、电影、电视製作、出版、软件、医药研究、教育、旅游、体育等产业。 (2007) - 、 和 。于2007年3月1日查阅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七大交易所,总部设于市内,有多数加拿大公司在这里上市。 多伦多的国际性人口 体现出它是前往加拿大移民的重要落腳點。而市内49%的人口是在加拿大以外誕生,也造就多倫多成為世上種族最多樣化的城市之一。目前多伦多的低犯罪率、潔淨的環境、高生活水准、以及对多樣文化的包容性,令該市被多個经济学智囊团列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另一方面,多伦多於2006年被列為加拿大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大约1/3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多伦多两小时车程的郊区。加拿大大约1/6的就业机会在该市。 多伦多当地的華僑及華裔人口多达四十萬,相當於加拿大全國約百分之一的人口。.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多伦多 · 查看更多 »

大多倫多市

大多倫多市(Municipality of Metropolitan Toronto),簡稱大多市(Metro Toronto 或 Metr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已取消的行政區劃,由舊有的多倫多市及其內圈衛星城鎮組成,但這些城鎮仍各自保持固有的市鎮政府。大多市於1954年脫離約克縣(York County)自組地區政府,其行政架構所覆蓋的職責較安省轄下的縣(county)和區(district)為之廣泛,並成了安省政府日後將其他行政區劃改組成地區自治體(regional municipality)的先例。 隨著安大略省議會通過《1997年多倫多市法案》,大多市及其轄下城鎮於1998年合併成新的多倫多市。現多倫多市承襲了大多市的管轄範圍:南界為安大略湖、西界為怡陶碧谷溪(Etobicoke Creek)和427號公路、北界為士刁路(Steeles Avenue),東界為紅河(Rouge River)。.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大多倫多市 · 查看更多 »

大納潘尼

大納潘尼(Greater Napane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一鎮,位於倫諾克斯和阿丁頓縣西南角安大略湖和昆提灣沿岸,為該縣的縣治,離多倫多以東約223公里,京士頓以西約45公里。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大納潘尼有15511名居民。 大納潘尼於1998年1月1日成立,由下列鄉鎮合併而成:.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大納潘尼 · 查看更多 »

大薩德伯里

大薩德伯里(Greater Sudbury;Grand Sudbur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一座城市,離首都渥太華西北偏西約483公里,省府多倫多西北偏北約390公里,四方被薩德伯里區包圍但並不隸屬該區或其他安大略省行政區劃,為一個單層次自治區。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大薩德伯里市内人口為160274人,在全國排名第29位;都會區人口則達160770人,在全國排名第24位,全省排名第10位,並是安省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都會區。.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大薩德伯里 · 查看更多 »

奧雲灣

奧雲灣(Owen Sound)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座城市,坐落喬治亞灣的奧雲内灣盡頭,為格雷縣的縣治。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奧雲灣有21688名居民,都會區人口則達32092人。 此帶為歐及布威族原住民的傳統聚落。1815年,英國皇家海軍中將威廉·費茨威廉·奧雲(William Fitzwilliam Owen)在此勘探,並將此喬治亞灣内灣以其兄長皇家海軍上將愛德華·奧雲(Edward Owen)命名為奧雲内灣。内灣畔的聚落於1841年成立,當時稱為錫德納姆(Sydenham),到1851年則改稱奧雲灣,再於1857年正式設立地方政府。 奧雲灣為安大略省6號、10號、21號和26號公路的交匯處:6號公路自此向北通往布魯斯半島,往南伸延至貴湖和咸美頓;10號公路往東南伸延至賓頓;21號公路往西伸延至休倫湖畔;26號公路則往東伸延至巴里。.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奧雲灣 · 查看更多 »

威靈頓縣

威靈頓縣(英語:Wellington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地方行政區,其行政範圍包括七個鎮和鄉。威靈頓縣的縣治設於貴湖市,而貴湖市和威靈頓縣亦屬於同一個人口普查區;然而,貴湖市卻是一個獨立於威靈頓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兩者在行政上互不相干。 威靈頓縣的面積有1025.74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有200,425人。縣内鄉村風味濃厚,當中亦有部分居民到貴湖、基秦拿、賓頓、密西沙加以至多倫多等城市上班。.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威靈頓縣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省

安大略省(英语、法语:Ontario),簡稱安省,位于加拿大的東部,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也在安大略省。安大略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根據2015年7月統計数据显示,安大略人口大約有1379萬。.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尼亞加拉區

尼亞加拉區(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Niagara,簡稱Niagara Region或Regional Niagara)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此行政區覆蓋尼亞加拉半島的大部分,南北分別瀕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東邊隔著尼亞加拉河與美國紐約州的伊利縣和尼亞加拉縣相望,西鄰咸美頓市和哈爾迪曼德縣。尼亞加拉區的行政中心設於霍魯,2011年人口為431,346人。 尼亞加拉區是加拿大主要農業中心之一,當中以葡萄酒為區内主要農產品。此外,加拿大主要旅遊景點之一尼亞加拉瀑布也是位於尼亞加拉區與美國邊界所在,為該區帶來不少遊客。 上加拿大政府於1792年設立林肯縣,其覆蓋範圍與現時的尼亞加拉區相若;該縣南部則於1845年另組縣級架構,取名威蘭縣。1970年1月1日,安大略省政府改革此帶地域的地方政府,尼亞加拉區遂告成立,由威蘭縣和林肯縣合併而成。.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尼亞加拉區 · 查看更多 »

尼皮辛區

尼皮辛區(Nipissing District)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北部一個分區,東臨倫弗魯縣,東南接黑斯廷斯縣和哈利伯頓縣,西南及馬斯科卡區和帕里灣區,西鄰薩德伯里區,北面與蒂米斯卡明區為鄰,東北面則隔渥太華河與魁北克省阿比蒂比-蒂米斯坎明格區對望。尼皮辛區於1858年成立,行政中心設於北灣。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尼皮辛區有84736名居民。.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尼皮辛區 · 查看更多 »

巴里 (安大略省)

巴里(Barri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錫姆科湖沿岸一座城市,為該省大金馬蹄地區北部的重鎮。巴里全境座落錫姆科縣以內,但行政事務上從該縣獨立管理。據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巴里市內人口為141,434人,為全國第34大城市;其都會區人口則為197,059人,為全國第21大都會區。.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巴里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布兰普顿

布兰普顿(當地華人譯作賓頓)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城市。布兰普顿为皮尔区行政中心。布兰普顿为大多伦多地区第3大城市,也是加拿大第11大城市。该市总面积266.71 km2(103.0 sq mi),总人口433,806。该市为加拿大几个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2001年–2006年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6.6%。 布兰普顿建制于1853年,得名于英国坎布里亚郡的同名镇。.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布兰普顿 · 查看更多 »

布羅克維爾

布羅克維爾(Brockville)是一座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聖羅倫斯河畔的城市,也是該省列斯和格倫維爾聯合縣的縣治,但行政上獨立於該縣。布羅克維爾坐落魁北克市-温莎走廊之上,離渥太華西南偏南約,蒙特婁西南約,多倫多東北約。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布羅克維爾市内人口為21870人,都會區人口則達39024人。.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布羅克維爾 · 查看更多 »

布羅克頓 (安大略省)

布羅克頓(Brockt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布魯斯縣一個地方自治區,由布蘭特鄉(Township of Brant)、格林諾克鄉(Township of Greenock)和沃克頓鎮(Town of Walkerton)合併而成,而名稱也是從該三個鄉鎮的名稱組成(Brant Greenock Walkerton)。布魯斯縣的縣治設於沃克頓。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布羅克頓人口為9432人。 布蘭特和格林諾克於1856年建制為鄉,而沃克頓則於1871年設鎮,三者於1999年1月1日合併成布羅克頓自治區。2000年5月,沃克頓的食水供應受到O157:H7型大腸桿菌污染,鎮内約2300名居民受感染,當中7人死亡,為加拿大國内最嚴重的大腸桿菌感染事件。事後負責管理該鎮食水系統的兩名主管被刑事檢控,並於2004年末分別被判監禁一年和在家中軟禁9個月。 安大略9號省道掠過布羅克頓南部,西通金卡丁,向東南伸延至緬圖(Minto)。此外,布魯斯縣的2號、3號、4號、12號、19號、20號、22號和31號縣道皆途經布羅克頓。.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布羅克頓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布鲁斯县

布鲁斯县(Bruce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县,位於該省西南部,西面和東北面分別濒临休伦湖和喬治亞灣,東及格雷縣,東南角與威靈頓縣為鄰,南鄰休倫縣,总面积4087.76平方公里,布鲁斯半岛位于该县境内。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布魯斯縣有66102名居民。該縣縣治設於布羅克頓自治區内的沃克顿社區,县内名胜包括布鲁斯半岛国家公园等,而全球最大核電站之一布魯斯核電站亦位於此縣之内。 上加拿大政府於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在境内陸續劃下行政區,但此地當時位置偏僻和人口稀疏,因此並未在此設立政區。政府於1849年改革行政區劃,廢除區級行政區別並賦予縣級行政區別更多行政功能,布魯斯縣亦於1850年成立,以在任加拿大省總督金卡丁伯爵詹姆斯·布魯斯命名。當時布魯斯縣實際上與休倫縣和珀斯縣聯合管理,後來才脫離三縣聯合政府並自組縣級政府。.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布鲁斯县 · 查看更多 »

布蘭特縣

布蘭特縣(County of Brant)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地方行政區,坐落該省西南部,北接滑鐵盧區,東北臨哈密爾頓市,東南鄰哈爾迪曼德縣,南接諾福克縣,西面則與牛津縣為鄰。布蘭特縣從四方包圍布蘭特福德市,兩者亦同屬一個人口普查區,但布蘭特福德市在行政上完全從布蘭特縣獨立。 布蘭特於1852年建制為縣,當時的管轄範圍包括布蘭特福德市。1990年代,安省政府改革其轄下的地方行政區,布蘭特福德市遂於1999年脫離布蘭特成為一座獨立市,而布蘭特則廢縣並改制為單層次自治區,但其名稱仍保留「縣」的字樣。.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布蘭特縣 · 查看更多 »

帕里灣 (安大略省)

帕里灣(Parry Sound)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帕里灣區一鎮,為該區的行政中心,離瑟比利東南偏南約,省府多倫多西北偏北約。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帕里灣有6191名居民。 帕里灣鎮位於喬治亞灣其中一個同名内灣的東端盡頭,因而得名;該内灣則以探索北極的英國探險家威廉·帕里(William Parry)命名。1857年左右,占士和威廉·吉布森(James and William Gibson)在塞古溫河口設立鋸木廠,到1863年則將之售予威廉·比提(William Beatty)。比提家族除了在此從事林木業外,亦在此劃下鎮址、開設商鋪、建立教堂和鋪設道路,為該帶日後發展奠下根基。帕里灣遂於1887年正式建制為鎮。 安大略400號省道(橫加公路)為鎮内的主要幹道,向北駁上69號省道通往瑟比利,向南則通往巴里和多倫多。此外,124號和518號省道的西端終點亦位於帕里灣鎮的外圍,自此分別通往桑德里奇(Sundridge)和克尼(Kearney)。安大略北地客運公司經營城際巴士服務,每日經帕里灣來往多倫多和瑟比利。維亞鐵路來回多倫多和溫哥華之間的客運鐵路服務亦每週有三班列車停靠帕里灣。.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帕里灣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帕里灣區

帕里灣區(Parry Sound District)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一個分區,西南面瀕臨喬治亞灣,西北鄰薩德伯里區,北面和東北面與尼皮辛區為鄰,東南則及馬斯科卡區。帕里灣區於1869年成立,行政中心設於帕里灣鎮。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帕里灣區有42162名居民。.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帕里灣區 · 查看更多 »

伦弗鲁县

伦弗鲁县(Renfrew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東臨渥太華市,東南接拉納克縣,南及弗隆特纳克縣和倫諾克斯和阿丁頓縣,西南接黑斯廷斯縣,西鄰尼皮辛區,北面則隔渥太華河與魁北克省阿比蒂比-蒂米斯坎明格區和烏塔韋區對望。伦弗鲁县以湖滨别墅而知名。 倫弗魯縣的縣治設於彭布羅克市,而彭布羅克市和倫弗魯縣亦屬於同一個人口普查區;然而,彭布羅克市卻是一個獨立於倫弗魯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兩者在行政上互不相干。伦弗鲁县总面积7440.81平方公里;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倫弗魯縣連同彭布羅克市共有101326名居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6人(每平方英里35.2人)。 倫弗魯縣於1845年脫離拉納克縣,但當時只作選舉、民兵防衛、勘探和土地註冊之用,沒有地方行政功能;該縣的實際行政事務由巴佛士區(District of Bathurst)負責。區級行政區別於1849年取消,其行政功能由縣級行政區別取代;倫弗魯縣從1850年起與拉納克縣聯合管理,到1861年6月8日則獲准脫離拉納克縣,正式自設縣級政府。.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伦弗鲁县 · 查看更多 »

弗朗西斯堡

弗朗西斯堡(Fort Frances)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北部的一个镇,為雷尼河區的行政中心。該市位于雷尼河畔,与美国明尼苏达州国际瀑布城隔河相望。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弗朗西斯堡鎮內人口為7952人。.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弗朗西斯堡 · 查看更多 »

休倫縣 (安大略省)

休倫縣(Huron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西面瀕臨休倫湖,北臨布魯斯縣,東北角與格雷縣為鄰,東及威靈頓縣和珀斯縣,南至米德爾塞克斯縣,西南鄰蘭布頓縣,縣治設於戈德里奇。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休倫縣有59100名居民。 上加拿大政府於1835年設立休倫縣,但當時只作選舉、民兵防衛、勘探和土地註冊之用,沒有地方行政功能;該縣的實際行政事務從1835年到1841年由倫敦區(District of London)負責,1841年起則改歸休倫區(District of Huron)。區級行政區別於1849年取消,其行政功能由縣級行政區別取代,休倫縣亦隨之正式成立縣級政府。.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休倫縣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彭布羅克 (安大略省)

彭布羅克(Pembrok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一座城市,位于穆斯克拉特河匯入渥太華河所在,離首都渥太華西北約。彭布羅克是倫弗魯縣的縣治,但行政上獨立於該縣。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彭布羅克市内人口為14360人,都會區人口則達24017人。.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彭布羅克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彼得堡 (安大略省)

彼得堡(Peterborough,發音 )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一座城市,離多倫多東北約125公里。彼得堡市在行政事務上是獨立於其周邊的彼得堡縣,但該縣的行政中心仍設於彼得堡市內。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彼得堡市內人口為78,698人,其都會區人口則為118,975人。.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彼得堡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彼得堡縣

彼得堡縣(Peterborough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其行政範圍包括八個鎮和鄉。彼得堡縣西接卡沃薩湖市,北鄰哈利伯頓縣,東及黑斯廷斯縣,南臨諾森伯蘭縣。 彼得堡縣的縣治設於彼得堡市,而彼得堡市和彼得堡縣亦屬於同一個人口普查區;然而,彼得堡市卻是一個獨立於彼得堡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兩者在行政上互不相干。彼得堡縣的面積有3847.44平方公里,據2011年人口普查有134933名居民(連同彼得堡市在内)。 此帶於1838年成為科爾伯恩區(District of Colborne),到1850年脫離該區成為彼得堡縣;哈利伯頓縣和維多利亞縣(即現卡沃薩湖市)則於1862年脫離彼得堡縣。.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彼得堡縣 · 查看更多 »

北灣 (安大略省)

北灣(North B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北部一座城市,為尼皮辛區的行政中心,坐落尼皮辛湖北部的一個湖灣,因而得名。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北灣市内人口為53651人,都會區人口則達64043人。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於1882年開通至此;約翰·費格遜(John Ferguson)有感此處的發展潛力豐厚,遂在此購買288英畝土地,並成為這裡的首任郵政局長。鐵路公司隨後增加開往北灣的火車班次,而此處的豐富林木資源亦吸引不少民眾遷居北灣投身林木業,令北灣迅速增長,並於1891年建制為鎮,再於1925年改設為市。西費里斯鄉(West Ferris)和維迪菲爾德鄉(Widdifield)於1968年併入北灣市,令其達至目前的界線。 北灣為安大略省内兩條橫加公路路段—11號公路和17號公路—的東端交匯處。11號公路向南伸延至巴里並在此駁上400號高速公路通往多倫多,向北則一直伸延至雷灣。17號公路向東伸延至晏派亞並駁上417號高速公路通往渥太華,向西則經瑟比利通往緬尼托巴省邊界。此外,63號公路的西南端終點亦設於北灣,自此往東北伸延至魁北克省邊界。航空交通方面,北灣傑克·加蘭機場(North Bay/Jack Garland Airport,IATA代碼:YYB,ICAO代碼:CYYB)提供航線來往多倫多、渥太華、瑟比利、蘇聖瑪麗和雷灣。.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北灣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哈密尔顿 (安大略省)

#重定向 哈密尔顿 (安大略).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哈密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哈爾迪曼德縣

哈爾迪曼德縣(Haldimand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坐落尼亞加拉半島西南部,南面瀕臨伊利湖,西臨諾福克縣,西北鄰布蘭特縣,北接哈密爾頓市,東北面和東面則與尼亞加拉區為鄰。 哈爾迪曼德於1800年脫離諾福克縣建制為縣,1974年則與諾福克縣重新合併成哈爾迪曼德-諾福克地區自治體(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Haldimand-Norfolk)。1990年代末,安省政府改革其轄下的地方行政區,哈爾迪曼德和諾福克於2001年再度分置,當中楠蒂科克市的東半部分、哈爾迪曼德鎮和鄧維爾鎮取消地方建制並構成新的哈爾迪曼德縣。新設的哈爾迪曼德縣為一個單層次自治區,對下不設地方政府,但其名稱因歷史因素而保留「縣」的字樣。.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哈爾迪曼德縣 · 查看更多 »

兰布顿县

兰布顿县(Lambton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县,位于该省西南部,西北面瀕臨休伦湖,東北接休倫縣,東鄰米德爾塞克斯縣,南接查塔姆-肯特自治區,西南面瀕臨聖克萊爾湖,西面則隔聖克萊爾河與美國密芝根州聖克萊爾縣對望,总面积為3002.07平方公里。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蘭布頓縣有126199名居民,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公里42人。蘭布頓縣行政中心位于怀俄明镇,而萨尼亚市則是该县人口最多的城市。 蘭布頓縣於1850年脫離肯特縣,但行政上則仍與肯特縣和艾塞克斯縣聯合管理。肯特縣於1851年自組政府;艾塞克斯縣和蘭布頓縣則維持聯合管理安排,到1853年兩縣正式分治,各設縣級政府。蘭布頓縣是以1838年-39年間擔任加拿大省總督的第一代杜林伯爵約翰·蘭布頓(John Lambton, 1st Earl of Durham)命名。 兰布顿县的经济支柱为石油化工业和旅游业。.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兰布顿县 · 查看更多 »

皮爾區

區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自治市政區(regional municipality),位於多倫多市以西,並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本區由下列三個市鎮組成:.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皮爾區 · 查看更多 »

珀斯 (安大略省)

斯(Perth)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拉納克縣一鎮,為該縣的縣治,離首都渥太華西南約。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珀斯有5840名居民。.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珀斯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珀斯县

斯县(Perth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县,位于該省西南部,多伦多以西161公里,西面瀕臨休倫縣,東北與威靈頓縣為鄰,東及滑鐵盧區,南至牛津縣和米德爾塞克斯縣,总面积2218.4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94米。斯特拉特福市和圣玛丽斯镇的地理位置在珀斯縣以內,前者並是珀斯縣的縣治,但兩者皆是獨立於珀斯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行政上與珀斯縣互不相干。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珀斯縣連同斯特拉特福市和聖瑪麗斯鎮有75112名居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3.9人。 上加拿大政府於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在境内劃下行政區時並未在此設縣,此帶的實際行政事務從1841年起由休倫區(District of Huron)和威靈頓區(District of Wellington)負責。區級行政區別於1849年取消,其行政功能由縣級行政區別取代,珀斯縣亦於1850年1月成立,但當時實際上與休倫縣和布魯斯縣聯合管理,待縣法院大樓完工後才於1853年1月正式自組縣級政府。.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珀斯县 · 查看更多 »

科堡 (安大略省)

科堡(Cobourg)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部安大略湖畔,是诺森伯兰县的县治所在,人口约2万(2006年)。 C.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科堡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科克倫 (安大略省)

科克倫(Cochran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科克倫區一鎮,為該區的行政中心。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科克倫有5340名居民。 20世紀初,國家橫貫大陸鐵路(National Transcontinental Railway,現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一部分)和蒂米斯卡明及北安大略鐵路(Temiskaming and Northern Ontario Railway)先後開通至此,刺激了此帶的發展。此帶於1908年劃設鎮址,並於1910年正式建制為鎮,以時任安大略省土地、林木及礦務廳長和薩德伯里前市長法蘭西斯·科克倫(Francis Cochrane)命名。科克倫區於1921年成立,到1923年將行政中心設於科克倫鎮。 安大略11號省道(橫加公路)在科克倫鎮從南北走向改為東西走向,向西經雷灣通往雷尼河鎮,向南通往北灣和奧里利亞並於巴里駁上400號高速公路通往多倫多。安大略北地客運公司經營來回科克倫和穆森尼的北極熊快車(Polar Bear Express)客運鐵路服務,每週有五班列車停靠科克倫。該公司過去亦曾營運來往科克倫和多倫多的客運鐵路服務,但於2012年取消並改以城際巴士行駛該路線。.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科克倫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米德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

米德爾塞克斯縣(Middlesex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北臨休倫縣和珀斯縣,東及牛津縣,南至埃尔金县,西南鄰查塔姆-肯特,西面則與蘭布頓縣為鄰。米德爾塞克斯縣的縣治設於倫敦市,而倫敦市和米德爾塞克斯縣亦屬於同一個人口普查區;然而,倫敦市卻是一個獨立於米德爾塞克斯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兩者在行政上互不相干。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米德爾塞克斯縣連同倫敦市共有439151名居民。 上加拿大政府於1800年設立米德爾塞克斯縣,但當時只作選舉、民兵防衛、勘探和土地註冊之用,沒有地方行政功能;該縣的實際行政事務由倫敦區(District of London)負責。區級行政區別於1849年取消,其行政功能由縣級行政區別取代,米德爾塞克斯縣亦隨之正式成立縣級政府。.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米德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約克區

約克地區自治體,簡稱約克區(英語: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York,簡稱York Regi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南部多倫多以北的一個地方行政區,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也是金馬蹄地區的內圈部分。約克區於1971年成立,取代了其前身約克縣。根據2006年的人口普查結果,約克區有892,712名居民,比整個安大略省北部的人口都要多。約克區也是全國增長速度最快的人口普查分區(census division),預計到2031年會有超於150萬名居民。約克區的行政中心位於纽马克特。.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約克區 · 查看更多 »

牛津縣 (安大略省)

牛津縣(Oxford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地方行政區,坐落該省西南部,行政中心位於胡士托。牛津縣已於2001年正式改設為地區自治體(regional municipality),但其名稱仍保留“縣”的字樣。.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牛津縣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聖湯瑪士 (安大略省)

聖湯瑪士(St.)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座城市。埃爾金縣的縣治設於聖湯瑪士市,而聖湯瑪士市和埃爾金縣亦屬於同一個人口普查區;然而,聖湯瑪士市卻是一個獨立於埃爾金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兩者在行政上互不相干。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聖湯瑪士市内人口為37905人。聖湯瑪士市構成倫敦市人口普查都會區的一部分。.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聖湯瑪士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荷頓區

荷頓區(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Halton,簡稱Halton Regi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地方行政區。荷頓位於南安省大多倫多地區的西南部,西接咸美頓市,東至皮爾區,北鄰威靈頓縣,南臨安大略湖。荷頓區轄下有四個城鎮,分別為布靈頓市、奧克維爾鎮、苗頓鎮及荷頓山鎮。荷頓區的正式行政中心設於苗頓,但其總部大樓則設於奧克維爾。荷頓區的面積有964.01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有501,669人。 奧克維爾和布靈頓在荷頓區南面形成一個大市區,而北面的苗頓和荷頓山則仍大致保留其鄉郊特色。荷頓區連同隔鄰增長迅速的皮爾區令多倫多和咸美頓之間的都市帶在衛星圖像上清晰可見。 荷頓區於2001年至2006年之間的人口增長率達17.1%,是全國增長速度最快的人口普查區之一。即使人口發展迅速,荷頓區沿著尼亞加拉峭崖一帶農地和受保護地區的用途還未被變更。.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荷頓區 · 查看更多 »

马斯科卡区域自治市

斯科卡区域自治市(District Municipality of Muskoka,简写为District of Muskoka或Muskoka),又译穆斯科卡區域自治市,是位于加拿大的一个自治区。马斯科卡区西临喬治亞灣,南面为Couchiching湖,东接阿尔冈金省立公园。马斯科卡区离多伦多北面大约需要2个小时,总面积为。马斯科卡区有大约1,600个湖泊,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马斯科卡区和哈利伯顿、卡沃瑟湖区及佩得伯勒县都被称为“”(cottage country),每年有超过210万访客。马斯科卡区政府位于。 自治区的名称来自19世纪50年代的一个第一民族首领。当时的马斯科卡湖是黄头发首领(Chief Yellowhead)或称Mesqua Ukie所带领队伍的狩猎地。他被政府所尊敬。政府在他居住的奥里利亚为他建了房子,直到他于95岁去世。 马斯科卡区有60,000名永久居民。还有100,000名季节性的业主每年夏天都会来到这里,使这里成为重要的。很多季节性的房产都是夏天居住的大房子,有些通过家族代代相传。多数豪宅都在三个主要湖泊的湖岸,分别是、和约瑟夫湖。近年来,很多好莱坞明星和体育明星也在马斯科卡建造寓所,包括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麥克·維爾、马丁·肖特、、仙迪·歌羅馥、歌蒂·韓和寇特·羅素。 肥皂剧《》曾在此地取景拍摄。大量夏令營活动在马斯科卡区进行,这里可以进行皮划艇、帆船、帆板、滑水及其它水上运动。 马斯科卡区包括6个自治体,分别是、喬治亞灣、、亨茨維爾、布雷斯布里奇以及格雷文赫斯特。Wahta Mohawk Territory和Moose Point 79也在该区。 Teletoon频道播出的动画片《孤島生存大亂鬥》的故事地点就在马斯科卡区。.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马斯科卡区域自治市 · 查看更多 »

諾森伯蘭縣 (安大略省)

諾森伯蘭縣(Northumberland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其行政範圍包括七個鎮和鄉,縣治位於科堡。諾森伯蘭縣南面瀕臨安大略湖,西接杜林區,北鄰彼得堡縣,東及黑斯廷斯縣。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諾森伯蘭縣有82126名居民。 此帶於1802年成為紐卡素區(District of Newcastle)一部分,到1850年該區改組成為諾森伯蘭與杜林聯合縣(United Counties of Northumberland and Durham)。1974年,安省政府解散諾森伯蘭與杜林聯合縣,該政區西部成為新成立的杜林區一部分,餘下部分則組成諾森伯蘭縣並維持之今。.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諾森伯蘭縣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诺福克县 (安大略省)

诺福克县(Norfolk County),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一个单层次政区,位于伊利湖北岸,西臨埃爾金縣,西北鄰牛津縣,北及布蘭特縣,東面則與哈爾迪曼德縣為鄰。总人口63,175(2011年)。行政中心位于锡姆科。.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诺福克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貴湖

貴湖(Guelph,),又译圭尔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座城市,離多倫多市中心以西約100公里,離基秦拿-滑鐵盧地區以東則約有28公里。貴湖市過往曾屬威靈頓縣的一部分,但後來卻脫離縣政府並成為一個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然而,威靈頓縣的縣治仍設於貴湖市,而貴湖市和威靈頓縣仍屬同一個人口普查區。據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貴湖市有131,794名居民,其都會區人口則達141,097(2011年数据)。 貴湖的犯罪率低,環境潔淨,且生活質素良好,因此經常在各項全國最適宜居住城市的調查中名列前茅。.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貴湖 · 查看更多 »

贝尔维尔 (安大略省)

贝尔维尔(Bellevill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座城市,位于莫伊拉河匯入昆提灣所在。贝尔维尔是黑斯廷斯县的首府,但行政上獨立於該縣。貝爾維爾坐落魁北克市-温莎走廊之上,離多倫多東北約,渥太華西南約,蒙特婁西南約。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貝爾維爾市内人口為49454人,都會區人口則達92540人。.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贝尔维尔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达弗林县

达弗林县(Dufferin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县,東北臨錫姆科縣,東南鄰皮爾區,西南及威靈頓縣,西北面則與格雷縣為鄰,总面积1,486.31平方公里(573.9平方英里),平均海拔1,700英尺(518米)。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德芙靈縣有56881名居民。达弗林县行政中心位于奥兰治维尔。 德芙靈縣於1881年成立,從格雷縣、錫姆科縣和威靈頓縣的轄地分割而成。该县得名于1872年至1878年間擔任加拿大總督的达弗林侯爵弗雷德里克·汉密尔顿。.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达弗林县 · 查看更多 »

錫姆科縣

錫姆科縣(Simcoe County),也译作心高縣,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縣治位於米德赫斯特(Midhurst),東南臨約克區,西南鄰皮爾區和達弗林縣,西及格雷縣,北至馬斯科卡區,東面則與卡沃薩湖市為鄰,並有一小部分與杜林區接壤。錫姆科縣位於大多倫多地區以北,覆蓋介乎錫姆科湖和喬治亞灣之間的地域,並是安省南部人口稠密地帶大金馬蹄地區的一部分。巴里市和奧里利亞市的地理位置在錫姆科縣以内,但兩市皆是獨立於錫姆科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行政上與錫姆科縣互不相干。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錫姆科縣(連同巴里市和奧里利亞市)有446063名居民。 此帶於1843年設為錫姆科區,再於1850年改設為錫姆科縣。.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錫姆科縣 · 查看更多 »

胡士托 (安大略省)

胡士托(Woodstock)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座城市,為牛津縣的行政中心。該市坐落魁北克市-溫莎走廊之上,離多倫多西南面約141公里,離倫敦東北面則約48公里。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該市有37,754名居民。.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胡士托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蘇聖瑪麗 (安大略省)

#重定向 蘇聖瑪麗 (安大略).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蘇聖瑪麗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薩德伯里區

薩德伯里區(Sudbury District)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一個分區,南面隔休倫湖的北湖峽與馬尼圖林區對望,西臨阿爾戈馬區,北鄰科克倫區,東北面與蒂米斯卡明區為鄰,東南則及尼皮辛區和帕里灣區,從四面包圍大薩德伯里市,行政中心設於埃斯帕諾拉。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薩德伯里區有21196名居民。薩德伯里區基本上沒有任何地方行政功能,區內的服務主要由建制鄉鎮政府、地區服務局或直接由省政府提供。 薩德伯里區於1907年脫離阿爾戈馬區而成。薩德伯里市及其近郊則於1973年脫離薩德伯里區,成為薩德伯里區域自治體(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Sudbury),再於2001年改制成大薩德伯里市。.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薩德伯里區 · 查看更多 »

蒂米斯卡明區

蒂米斯卡明區(Timiskaming District,過去曾拼為Temiskaming)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一個分區,南鄰尼皮辛區,西臨薩德伯里區,北接科克倫區,東面則與魁北克省阿比蒂比-蒂米斯坎明格區為鄰,行政中心設於蒂米斯卡明湖岸市内的海利伯里。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蒂米斯卡明區有32634名居民。蒂米斯卡明區基本上沒有任何地方行政功能,區內的服務主要由建制城鎮政府、地區服務局或直接由省政府提供。 蒂米斯卡明區於1912年脫離阿爾戈馬區、尼皮辛區和薩德伯里區而成;科克倫區則於1921年脫離蒂米斯卡明區和雷灣區。.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蒂米斯卡明區 · 查看更多 »

蒂米斯卡明湖岸市

蒂米斯卡明湖岸市(Temiskaming Shores)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蒂米斯卡明區的一座城市,於2004年由戴蒙德鄉(Dymond)、新利斯克德鎮(New Liskeard)和海利伯里鎮(Haileybury)合併而成,而海利伯里鎮則是蒂米斯卡明區的行政中心。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蒂米斯卡明湖岸市內人口為10400人,都會區人口則達13566人。.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蒂米斯卡明湖岸市 · 查看更多 »

金斯顿 (安大略省)

京士頓(Kingst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一座城市,位于安大略湖北岸,圣劳伦斯河入口附近。京士頓坐落魁北克市-温莎走廊之上,離多倫多東北約,渥太華西南偏南約,蒙特婁西南約。 弗隆特纳克縣的縣治設於京士頓市內的格倫伯尼區(Glenburnie),而京士頓市和芳堤娜縣亦屬於同一個人口普查區;然而,京士頓市卻是一個獨立於芳堤娜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兩者在行政上互不相干。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京士頓市内人口為123363人,在全國排名第40位;都會區人口則達159561人,在全國排名第25位。.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金斯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艾塞克斯 (安大略省)

艾塞克斯(Essex)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艾塞克斯縣一鎮,為該縣的行政中心。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艾塞克斯有19600名居民。現時的艾塞克斯鎮是於1999年1月1日成立,由舊有的艾塞克斯鎮和哈羅鎮(Harrow)聯同北科爾徹斯特鄉(Colchester North)和南科爾徹斯特鄉(Colchester South)合併而成。.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艾塞克斯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

艾塞克斯縣(Essex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縣治設於艾塞克斯鎮,南北分別瀕臨伊利湖和聖克萊爾湖,東接查塔姆-肯特自治區,西面則隔底特律河與美國密芝根州韋恩縣和門羅縣對望,為加拿大地理位置最南的二級行政區。溫莎市的地理位置在艾塞克斯縣以內,兩者亦屬於同一個人口普查區;然而,溫莎市卻是一個獨立於艾塞克斯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兩者在行政上互不相干。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艾塞克斯縣連同溫莎市共有388782名居民。.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雷尼河區

雷尼河區(Rainy River District)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北部一個分區,西面瀕臨伍兹湖,北接肯諾拉區,東臨雷灣區,南面則與美國明尼蘇達州為鄰,行政中心設於弗朗西斯堡鎮。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雷尼河區有20370名居民。雷尼河區基本上沒有任何地方行政功能,區內的服務主要由建制城鎮政府、地區服務局或直接由省政府提供。 雷尼河區於1885年脫離雷灣區而成;肯諾拉區則於1909年脫離雷尼河區。.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雷尼河區 · 查看更多 »

雷灣區

雷灣區(Thunder Bay District)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一個分區,南面瀕臨蘇必略湖,西南臨雷尼河區,西北接肯諾拉區,東北鄰科克倫區,東面則與阿爾戈馬區為鄰,行政中心設於桑德贝市。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雷灣區有146057名居民。雷灣區基本上沒有任何地方行政功能,區內的服務主要由建制城鎮政府、地區服務局或直接由省政府提供。 雷灣區於1871年脫離阿爾戈馬區而成;雷尼河區於1885年脫離雷灣區,而科克倫區則於1921年脫離雷灣區和蒂米斯卡明區。.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雷灣區 · 查看更多 »

查塔姆-肯特

查塔姆-肯特(Chatham-Kent)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個單層次自治區,東南面瀕臨伊利湖,西南接艾塞克斯縣,西面瀕臨聖克萊爾湖,北及蘭布頓縣,東北面則與米德爾塞克斯縣和埃尔金县為鄰。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查塔姆-肯特有103671名居民。 上加拿大政府於1792年設立肯特縣,但當時只作選舉、民兵防衛、勘探和土地註冊之用,沒有地方行政功能;該縣的實際行政事務由西部區(District of Western)負責。區級行政區別於1849年取消,其行政功能由縣級行政區別取代,西部區遂告解散。蘭布頓縣於1850年脫離肯特縣,而此兩縣則從同年起與艾塞克斯縣聯合管理;肯特縣再於1851年自組縣級政府,縣治設於查塔姆。 1990年代末,安省政府改革其轄下的地方行政區,決定取消肯特縣轄下的市鎮地方建制,並將之改制為查塔姆-肯特單層次自治區,於199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查塔姆-肯特 · 查看更多 »

杜林區

杜林自治區域(The 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Durham),有時非正式的稱為杜林區,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一個自治區域。杜林區的南面瀕臨安大略湖,西接多倫多市和約克區,北臨錫姆科縣,東北及卡沃薩湖市,東面則與彼得堡縣和諾森伯蘭縣為鄰,為大多倫多地區及金馬蹄地區的一部分。但值得留意的是,杜林區内的奧沙華、懷特比和卡靈頓是自組成奧沙華人口普查都會區,而並非隸屬多倫多人口普查都會區。杜林區的行政中心設於懷特比。 杜林區於1974年成立,為安省政府新成立的數個小型區政府之一。成立原因是因為市區和市郊區域的快速發展。杜林區包含了前安省安大略縣及諾森伯蘭與杜林聯合縣的土地。.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杜林區 · 查看更多 »

格雷縣 (安大略省)

格雷縣(Grey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縣治位於奧雲灣,北面瀕臨喬治亞灣,東臨錫姆科縣,東南鄰達弗林縣,南及威靈頓縣,西面則與布魯斯縣為鄰。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格雷縣有92,568名居民。格雷縣於1852年成立,再於1854年在行政事務上正式脫離錫姆科縣和威靈頓縣。.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格雷縣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桑德贝

桑德贝(Thunder Bay,或--),又譯珊德灣,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北部的一座城市,为桑德贝区的行政中心。根据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桑德贝人口为108359人,在全國排名第46位;都會區人口則達121596人,在全國排名第32位。雷霆灣是安省西北部最大城市和安省北部繼薩德伯里後的第二大城市。 雷霆灣市坐落蘇必略湖盡頭,卡米尼斯蒂基亞河匯入桑德湾的地點,因而得名。由於該處位於五大湖在加拿大境内水域的航行盡頭,因此該市又有“加拿大湖首”(Canadian Lakehead)或“湖首”(Lakehead)之稱Tronrud, Thorold J; Epp, Ernest A.; and others.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桑德贝 · 查看更多 »

渥太華

渥太華(Ottawa)是加拿大的首都,全國第四大城市,面積2,779平方公里,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渥太華河南岸,多倫多以東400公里,蒙特利爾以西190公里。在2011年人口統計中,渥太華城市有883,391人,市區有1,236,324人,使其成為人口普查都會區域(CMA)第四的城市。 在1826年9月26日以“Bytown”之名建立,1850年1月1日合併為一個城鎮,並於1855年1月1日以「渥太華」之名合併取代。並不斷發展成為加拿大的政治和工業技術中心。城市的原有邊界由後來經過多次的小規模兼並而擴大的。「渥太華」這個名稱是來自亞岡昆語(Algonquin language)adawe,意思為「貿易」。渥太華常被華人簡稱為渥京。 加拿大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不同,沒有將首都城市設為聯邦直轄的行政區,但是渥太華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規劃是由國家首都委員會(National Capital Commission)負責。 渥太華最初為愛爾蘭和法國的基督教鄉鎮,現在已成為一個具有多元文化、高水準生活水平,低失業率的大城市。.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渥太華 · 查看更多 »

滑鐵盧區

滑鐵盧區(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Waterloo,簡稱Region of Waterloo或Waterloo Regi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滑鐵盧區的行政中心位於基秦拿市,管轄範圍亦包括滑鐵盧市和劍橋市等城鎮。滑鐵盧區的面積有1,382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有507,096。.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滑鐵盧區 · 查看更多 »

惠特比 (安大略省)

惠特比(英語:Whitby),又譯韋比或域比,是一個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杜林區的鎮,並是杜林區的行政中心。惠特比座落安大略湖北岸,離多倫多市中心以東48公里,西臨亞積士和皮克靈,北接史古葛(Scugog),東鄰奧沙華,是大多倫多地區及金馬蹄地區的一部分。據2011年加拿大全國人口普查所示,惠特比人口為122,022人,而此鎮亦是奧沙華都會區的一部分。.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惠特比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戈德里奇

戈德里奇(Goderich)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一個鎮,位於梅特蘭河匯入休倫湖所在,為休倫縣的縣治。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戈德里奇鎮內人口為7521人。.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戈德里奇 · 查看更多 »

戈爾灣

戈爾灣(Gore Ba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馬尼圖林區一鎮,為該區的行政中心,坐落馬尼圖林島北部休倫湖北湖峽沿岸。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戈爾灣有850名居民。 歐裔居民於1870年代陸續遷居至此,該帶首間郵局於1874年設立。戈爾灣鎮址於1875年正式劃定,首幅地皮於1876年8月售出。1884-85年度的《安大略省憲報》記載,戈爾灣當時約有600名居民。馬尼圖林區於1888年脫離阿爾戈馬區後就行政中心選址舉行公投,結果戈爾灣於1889年脫穎而出,並於1890年4月7日正式建制為鎮。 馬尼圖林島上的主要公路安大略540號省道以東西走向從南方掠過戈爾灣鎮外圍,其支線540B省道則伸展至戈爾灣鎮中心。542號省道的西北端終點亦設於戈爾灣鎮外圍,自此往東南伸延至馬尼圖林島東南部並與6號省道交匯。.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戈爾灣 · 查看更多 »

明登山

明登山(Minden Hills)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哈利伯頓縣一鄉,為該縣的縣治。明登山鄉於2001年1月1日成立,由安森、軒頓和明登鄉(Anson, Hindon and Minden)、勒特沃斯鄉(Lutterworth)和斯諾頓鄉(Snowdon)合併而成。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明登山有5655名居民。.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明登山 · 查看更多 »

斯特拉特福 (安大略省)

斯特拉特福(Stratford),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坡斯郡的埃文河(Avon River)上。“斯特拉特福”和“埃文河”都在1832年仿照莎士比亚的英国故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 upon Avon)而命名的。 斯特拉特福在1859年成为镇,1886年成为市。斯特拉特福市面积约22平方公里,人口约三万。.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斯特拉特福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愛德華王子縣 (安大略省)

愛德華王子縣(Prince Edward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南面瀕臨安大略湖,北鄰黑斯廷斯縣,東北面則與倫諾克斯和阿丁頓縣為鄰。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愛德華王子縣有25258名居民。 上加拿大政府於1792年7月16日設立愛德華王子縣,但當時只作選舉、民兵防衛、勘探和土地註冊之用,沒有地方行政功能;縣名來自英王喬治三世的第四子肯特及斯特拉森公爵愛德華王子。到了1830年代初,當局開始設立區級行政區別(district),並向其賦予地方行政功能,愛德華王子縣遂於1831年改設為愛德華王子區。區級行政區別於1849年取消,其行政功能由縣級行政區別取代,愛德華王子區遂改回愛德華王子縣。1998年,安省政府改革其轄下的地方行政區,取消愛德華王子縣轄下的地方政府建制並將之改設成一個單層次自治區。新設的愛德華王子縣對下不設地方政府,但其名稱因歷史因素而保留「縣」的字樣。.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愛德華王子縣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普雷斯科特和羅素聯合縣

利士葛和羅素聯合縣(United Counties of Prescott and Russell;Comtés unis de Prescott et Russell)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地方行政區,坐落該省東南部渥太華河沿岸,行政中心位於羅瑞尼奧,面積達,西臨渥太華市,北面與東面毗鄰魁北克省,南面則與史托蒙特、鄧達斯和葛蘭蓋瑞聯合縣為鄰。此聯合縣於1820年由皮利士葛縣和羅素縣合併而成。.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普雷斯科特和羅素聯合縣 · 查看更多 »

普林普頓-懷俄明

普林普頓-懷俄明(Plympton-Wyoming)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蘭布頓縣一鎮,坐落休倫湖畔,位於薩尼亞市以東,為蘭布頓縣的行政中心。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普林普頓-懷俄明有7576名居民。普林普頓-懷俄明鎮於2001年1月1日成立,由舊有的普林普頓鄉和懷俄明村合併而成。.

新!!: 安大略省行政区划和普林普頓-懷俄明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