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

指数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

艾塞克斯縣(Essex County)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個地方行政區,縣治設於艾塞克斯鎮,南北分別瀕臨伊利湖和聖克萊爾湖,東接查塔姆-肯特自治區,西面則隔底特律河與美國密芝根州韋恩縣和門羅縣對望,為加拿大地理位置最南的二級行政區。溫莎市的地理位置在艾塞克斯縣以內,兩者亦屬於同一個人口普查區;然而,溫莎市卻是一個獨立於艾塞克斯縣的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y),兩者在行政上互不相干。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艾塞克斯縣連同溫莎市共有388782名居民。.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23 关系: 加拿大加拿大行政区划南安大略安大略安大略省密歇根州上加拿大七年战争底特律底特律河伊利湖美加邊境美國美國獨立戰爭韦恩县 (密歇根州)聖克萊爾湖 (北美洲)魁北克艾塞克斯 (安大略省)英屬北美英国查塔姆-肯特法国新法蘭西

  2. 1792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3. 伊利湖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加拿大

加拿大行政区划

加拿大的行政區劃是由10個省(Province)和3個地區(territory;territoire)所組成的。省和地區的主要不同的地方在於省是根據憲法法令所設立的,但地區是據聯邦法律所設立的,所以地区由聯邦政府直接管轄、省則是由各省的政府所管轄的。 省政府負責各種公共服務,如健康保險、教育、和工作保險。各省除徵收的稅收之外,同時也獲得聯邦政府的分配經費來支付所需要的開銷。 各省的議會為一院制,通常由議會中多數黨領袖出任省長。但西北地區和努那武特的議會沒有政黨,該地區行政首長是由議院選舉產生。 各省份的皇室代表稱為省督。在三個地区的聯邦政府代表稱為專員。.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加拿大行政区划

南安大略

南安大略(Southern Ontario),又稱南安省,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區,位於法國河和阿爾岡金省立公園以南。連同帕里灣區和穆斯科卡區在内,本區約占安大略省總面積的14-15%。本區也是加拿大最南端的地區。 南安大略與北安大略有著極大的差異。與北安大略相比,南安省人口較多,而兩者的氣候和文化亦有所不同。南安大略也可再細分為中安大略、東安大略、西南安大略和金馬蹄地區(包括大多倫多地區)。.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南安大略

安大略

#重定向 安大略省.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安大略

安大略省

安大略省(英语、法语:Ontario),簡稱安省,位于加拿大的東部,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也在安大略省。安大略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根據2015年7月統計数据显示,安大略人口大約有1379萬。.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安大略省

密歇根州

密歇根州(State of Michigan),又译作--、密执安州、--。是美国的一个州,位於五大湖地區。其邮政缩写是MI。 这个州作为汽车工业的诞生地而闻名。但其实密西根州也有庞大的旅游业。旅游胜地例如特拉佛斯城(Traverse City)、麦基诺岛(Mackinac Island)以及整个吸引着来自全美和加拿大运动员和自然爱好者的上半島。密西根州拥有仅次于阿拉斯加州的全美第二长的水岸线,以及全美最多的休闲船只。.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密歇根州

上加拿大

上加拿大(英文:Upper Canada)是一個在1791年至1841年間以五大湖北岸為管轄區域的英國殖民地,是安大略省的前身。与下加拿大相比「上加拿大」地理位置在聖勞倫斯河上游,故以此命名,情況跟上埃及和下埃及一般。 上加拿大的領土包括現今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和以前新法蘭西在北部被稱為「上游地方」(法文:pays d'en haut)的所有領土;總括而言就是蘇必略湖、休倫湖和渥太華河流域,而並不包括哈德遜灣流域的土地。 英國籍著《巴黎和約》的簽訂從法國手上接收這片土地的控制權,自1774年到1791年間這個地方被納入魁北克省的管轄範圍之內。魁北克省在美國獨立戰爭後接收了大量的效忠派難民。這些操英語的難民和說法語的原居民在社會階層、文化、觀念與需求都有衝突,而原有的憲法《魁北克法》(Quebec Act)漸漸變得難以執行,故此英國政府在1790年通過《1791年憲法法案》(Constitutional Act of 1791),將魁北克省一分為二,分別為效忠派定居、使用英國法律與制度的上加拿大;和以法裔加拿大人為主、保留法國民事法與制度的下加拿大。 殖民地由省督、立法會和下議院組成政府管理。閃高(John Graves Simcoe)是首任省督。在1796年2月1日,殖民地首府由紐瓦克鎮(現今的濱湖尼亞加拉鎮)遷往約克(現今的多倫多),遠離美國的威脅。 上加拿大最初以區為單位,由地方政府所管理。在1788年,在上加拿大首次劃分成四個區;而隨著人口陸續增加,這些區也陸續被細分,當上加拿大在1849年改為以郡為地方單位時,上加拿大一共有20個區。到1841年為止,每個區的官員都由省督委任,儘管通常地方上對這些官員的人選有相當的影響力。而這些區每年都會召開四次季審法院,以審理法庭訴訟與監管區內的施政。.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上加拿大

七年战争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其主要衝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世界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及菲律賓。在有些國家的歷史中,這場戰爭依照其所在區域發生的戰鬥,被賦予不同的名字:在美國被稱為“法國-印第安戰爭”;在加拿大法語區以“征服之戰”名稱為人所知。而在加拿大英語區則被叫做“七年戰爭”(發生於北美,1756年-1763年);“波美拉尼亞戰爭”(普魯士與瑞典之間,1757年-1762年);“第三次卡那提克戰爭”(發生於印度次大陸,1757年-1763年);以及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1758年-1763年)。 七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日益崛起的普魯士,正同時與奧地利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列強間進行“夥伴交換”("Switched Partner"):普魯士與英國建立聯盟,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國和奧地利締結同盟關係。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俄羅斯帝國起初與奧地利同盟;但俄羅斯帝國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立場,並同瑞典一樣與普魯士單獨締結和約。 1763年法國、西班牙與英國簽訂的《巴黎和約》,以及薩克森、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的《》,共同標誌著七年戰爭的結束。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約九十萬至一百四十萬人死亡。 英國在七年戰爭中取得巨大的成功,獲得絕大部分位於加拿大新法蘭西、西屬佛羅里達、一些位於加勒比島嶼、塞內加爾殖民地,以及在印度次大陸上對法國貿易戰的絕對優勢。北美原住民部落被排除在和約之外,並在隨後進行的庞蒂亞克戰爭 (Pontiac's War) 之後再也無力恢復過去的地位。在歐洲,戰爭起初在普魯士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是好運和成功的策略幫助腓特烈大帝成功地恢復普魯士的國家地位,並且在戰後保持「戰前的狀態」(status quo ante bellum)。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的參戰,並沒有幫助這些國家取得曾經的列強地位。法國被剝奪大量的殖民地,並背負沉重的戰爭債務。西班牙雖然失去佛羅里達,但是得到法屬路易斯安那,並恢復在戰爭期間被英國夺去的对古巴和菲律賓的控制。.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七年战争

底特律

底特律(Detroit ,Détroit)是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也是韦恩县的县治所在。1701年由法国毛皮商建立,是位于美国中西部,加拿大温莎以北、底特律河沿岸的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世界传统汽车中心以及音乐之都。城市得名于连接圣克莱尔湖和伊利湖的底特律河,它源自法语“Rivière du Détroit”,意为“海峡之河(River of the Strait)”。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的统计数据,底特律以713,777的人口位列全美第18大城市,但是这个数目已不及1950年代人口顶峰时期的一半。底特律成为美国过去50年中城市人口削减最多的城市之一。 底特律的城市治安声名狼藉,而种族问题还依然困扰着整座城市。同时,由于财政预算不足,城市的公共服务也不断变糟。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宣布破产,並於同年12月3日獲法院批准,成為美國史上首座申請破產的最大城市。.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底特律

底特律河

底特律河(Detroit River)位于北美中部五大湖地区,连接圣克莱尔湖和伊利湖,全长51公里。 底特律河名字源于法语“Rivière du Détroit”,意为“海峡之河(River of the Strait)”。 Category:密西根州河流 Category:加拿大河流 Category:五大湖 Category:美加邊界 Category:北美洲跨國河流 Category:伊利湖流域.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底特律河

伊利湖

伊利湖(Lake Erie)是北美洲五大湖之一,也是世界第十三大湖。伊利湖的名字来源于原在南岸定居的印地安伊利部落。.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伊利湖

美加邊境

#重定向 美加邊界.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美加邊境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美國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或American Revolution;1775年—1783年),或稱美國革命戰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英國與準備獨立的美利堅及法國這個欧洲强国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是北美十三殖民地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範圍遠遠超過英屬北美洲之外。因此,英國決定與當地的印地安人結盟,以增加勢力。 在獨立戰爭初期,英國能夠充分利用皇家海軍船堅炮利的優勢控制十三殖民地的沿海城市,但對於如何控制內陸地區、及應對盤據內陸、熟悉地形、驍勇善戰的殖民地民兵卻束手無策。隨著法國海軍在切薩皮克海戰大捷奪得制海權,英軍於1781年的約克鎮之圍城戰役中慘敗投降,並於1783年被逼簽訂《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但因為大量於戰後由十三殖民地逃至北方的英屬北美,反而導致新建國的美國立國後經濟困頓蕭條、甚至於冬季出現疫潮及飢荒,以及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出現短暫的興旺。.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美國獨立戰爭

韦恩县 (密歇根州)

韦恩县(Wayne County)是美國密西根州的一個縣,建於1796年8月15日,以紀念美國獨立戰爭英雄安東尼·韋恩(Anthony Wayne)。面積1,741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1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792,365。縣治底特律。 W.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韦恩县 (密歇根州)

聖克萊爾湖 (北美洲)

聖克萊爾湖(Lake St.,Lac Sainte-Claire)是北美洲的湖泊,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國密歇根州之間接壤的邊境,長42公里,寬39公里,面積1,11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75米,平均水深3.4米,最大水深8.2米,蓄水量3.4立方公里,湖岸線長度272公里。.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聖克萊爾湖 (北美洲)

魁北克

#重定向 魁北克省.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魁北克

艾塞克斯 (安大略省)

艾塞克斯(Essex)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艾塞克斯縣一鎮,為該縣的行政中心。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艾塞克斯有19600名居民。現時的艾塞克斯鎮是於1999年1月1日成立,由舊有的艾塞克斯鎮和哈羅鎮(Harrow)聯同北科爾徹斯特鄉(Colchester North)和南科爾徹斯特鄉(Colchester South)合併而成。.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艾塞克斯 (安大略省)

英屬北美

英屬北美是指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完結後仍效忠於大英帝國的北美洲英屬殖民地,當中的地區於1867年起組成加拿大聯邦,獲得自治地位。 英屬北美也包括後來加入美利坚合众国的俄勒冈地区等。.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英屬北美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英国

查塔姆-肯特

查塔姆-肯特(Chatham-Kent)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個單層次自治區,東南面瀕臨伊利湖,西南接艾塞克斯縣,西面瀕臨聖克萊爾湖,北及蘭布頓縣,東北面則與米德爾塞克斯縣和埃尔金县為鄰。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查塔姆-肯特有103671名居民。 上加拿大政府於1792年設立肯特縣,但當時只作選舉、民兵防衛、勘探和土地註冊之用,沒有地方行政功能;該縣的實際行政事務由西部區(District of Western)負責。區級行政區別於1849年取消,其行政功能由縣級行政區別取代,西部區遂告解散。蘭布頓縣於1850年脫離肯特縣,而此兩縣則從同年起與艾塞克斯縣聯合管理;肯特縣再於1851年自組縣級政府,縣治設於查塔姆。 1990年代末,安省政府改革其轄下的地方行政區,決定取消肯特縣轄下的市鎮地方建制,並將之改制為查塔姆-肯特單層次自治區,於199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查塔姆-肯特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法国

新法蘭西

新法蘭西(法文:;英文:),法國位於北美洲的殖民地。北起哈德遜灣,南至墨西哥灣,包含聖羅倫斯河及密西西比河流域,劃分成加拿大、阿卡迪亞、紐芬蘭、路易斯安那四個區域。 1524年,義大利航海家維拉薩諾探索了北美洲東岸並為新土地命名為,以紀念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但是,法國大部分人最初對這裡未感興趣。然而,法國漁船繼續航行當地;而法國客商亦很快體會聖勞倫斯地區有大量可貴的毛皮,特別是海狸的毛皮,其在歐洲十分罕見。最終,法國人決定拓殖Francesca,以擴展其在美洲的影響力。 為了保持毛皮貿易,法國人萨缪尔·德·尚普兰與當地的阿爾岡琴人和Montagnais人合作,對抗由其他原住民族組成的易洛魁聯盟。他亦準備送年輕的法國人與當地人生活,學習他們的語言和風俗,以幫助法國人適應在北美洲的生活。這些人擴大了法國對南部和西部的影響。 當時南部的英國殖民地人口眾多,而且十分富裕。黎塞留,路易十三的主要大臣,希望可以使新法蘭西像英國殖民地一樣富裕。他在新法蘭西投資,任命尚普兰為新法蘭西的副王。 黎塞留然後禁止了非羅馬天主教徒居住在新法蘭西,使許多人改住在英國殖民地。 至18世纪中叶,法国定居点仍然较好的发展。人口大约70000人,主要是靠自然增长。在法国统治下的欧洲人人口增长缓慢。南部沿着大西洋海岸的十三殖民地人口不断增长,并且有更多来自欧洲的移民。至1760年代,约有160万人居住在英国殖民地。人口与新法兰西相比是23比1。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接管了新法兰西北部地区,1867年这些地区被并入加拿大,法国于1803年将路易斯安那领地出售给美国,使美国的领土面积扩大了一倍。 直至至今,在前新法兰西的领土中,只剩下圣皮埃尔和密克隆仍然由法国控制。.

查看 艾塞克斯縣 (安大略省)和新法蘭西

另见

1792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伊利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