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子宮乏力

指数 子宮乏力

子宮乏力(Uterine atony)是子宮肌失去張力。正常時,子宮肌收縮會壓縮血管及減緩血流。這增加了凝結及防止失血的可能性。因此缺乏子宮肌的收縮會導致嚴重的出血。子宮在產後無法收縮是常見的分娩出血起因。許多產後出血的病例,在產前就能預測得出。婦女在分娩時,出現子宮活動特別猛烈或幾乎難以發揮效用等特徵時,亦可能基於產後子宮無力而引發大量出血。同樣地,以催產素引產,較可能在產後形成子宮無力與出血。多產婦女發生子宮無力的風險可能較高。臨床上,百分之75至80的產後出血是由於子宮乏力所造成。.

目录

  1. 13 关系: 妊娠子宫子宮肌瘤子癲前症引產分娩催产素出血前列腺素硫酸镁產後出血胎盤滯產

  2. 妊娠的健康議題

妊娠

妊娠(pregnancy),又稱懷孕,是指在哺乳類雌性體內孕育成長的過程,而在哺乳動物中研究得最詳細的是人類的妊娠。人類的妊娠約40週,從受精排卵算起則為38週;妊娠始於末次經期,經歷40週(10個月)的孕期,分娩後即結束。受精後的前8週發育型態稱為胚胎,分娩後則稱為胎兒。妊娠早期的症狀包含:無月經來潮、乳房柔軟度增加、噁心嘔吐、飢餓與頻尿。多個胚胎的妊娠稱做,如常見的雙胞胎。性交或會導致妊娠,而妊娠可由妊娠試驗確診。 妊娠通常可分為3個時期。第一期定義為受精當週起算第1-12週。受精後所形成的受精卵,會經輸卵管向下移動,接觸子宮內層著床,並開始發育成胎兒與胎盤。第一期所承受流產(胚胎或胎兒自然死亡)的風險為三期之最 。第二期定義為第13-28週。在第二期中期,可能會感受到胎兒活動。第28週時,如果接受高品質醫療照護,大於90%的胎兒可在子宮外。第三期定義為第29-40週。懷孕初期因初著床,流產機率較高;懷孕中期開始,胎兒較易以儀器監測;懷孕後期,胎兒開始具備母體外存活能力,也因如此,法律和習俗多視懷孕後期的胎兒為個人。 良善的孕期保健有助提升懷孕期身體狀況,包含多攝取葉酸、避免使用毒品與酒精、規律運動、血液檢查與規律體格檢查。因妊娠而造成的包含、妊娠糖尿病、缺鐵性貧血與妊娠劇吐等等。正常孕期約為37-41週,以37週作為早產或足月的分界,在37-38週出生稱為早期足月產、足月產為39-40週、過月為41週;41週以上稱為過期妊娠。嬰兒在20-37週之間出生,稱為早產,可能會造成如腦麻痺等健康風險。如果在39週以前分娩,除非有其他醫療狀況,否則不建議進行人工引產或剖腹產。 2013年全球約有2.13億次妊娠事件發生,其中1.9億次在開發中國家,2,300萬次妊娠則發生在已開發國家。在15-44歲年齡層中,每千名女性就有133名妊娠。約10-15%已知懷有身孕的人因流產而終止妊娠。1990年,因妊娠併發症而死亡的人數為37.7萬人,2013年則降至29.3萬人;其常見原因包含產後出血、墮胎引起的併發症、妊娠高血壓、產褥熱與難產。全球約40%妊娠為非計畫懷孕,其中一半會選擇墮胎。在美國的非計畫懷孕中,60%女性曾施行避孕措施,甚至到受孕的那個月仍有進行避孕措施。.

查看 子宮乏力和妊娠

子宫

子宫,中医学常称胞宫,又称女子胞,奇恒之腑之一。位于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为女性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子宫是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中,用來讓胚胎發育的器官。人類女性的子宮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而其他哺乳動物則形狀形態各不相同。.

查看 子宮乏力和子宫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Uterine fibroids或是Uterine Fibroma或是leiomyomata)是發生於子宮的 -->。若腫瘤生長在肌壁內稱肌壁間肌瘤;向子宮腔內生長稱粘膜下肌瘤,向子宮漿膜表面生長稱漿膜下肌瘤。大多數得到此疾病的婦女沒有症狀,少數婦女會有經痛或經血過多的情形 -->。如果子宮肌瘤壓迫到膀胱,則有可能會發生頻尿症 -->;其他症狀還包括性交疼痛或下背痛 -->,且病患可能會出現一至多種症狀 -->。有時子宮肌瘤可能會導致不易懷孕,但這不常見 子宮肌瘤的確實發病機制尚不清楚 -->。然而若家族中有子宮肌瘤病史,罹患機率也比較高,部份原因可能和荷爾蒙比例有關 -->。 子宮肌瘤的風險因子包含肥胖症與攝食太多紅肉 -->。檢查可以透過骨盆檢查或醫學影像來進行。 沒有症狀的子宮肌瘤一般是不需治療的 -->。若有輕微症狀,可以用布洛芬或乙醯胺酚治療 -->,若月經過多需補充鐵質 -->。之類的藥物可能可以使肌瘤縮小,但價格昂貴且有副作用 -->。若有較明顯的症狀,手術切除肌瘤甚至子宮會有幫助 -->。也可以用或是高強度聚焦技術(也稱為海扶刀,HIFU)進行治療。平滑肌肉瘤是肌瘤的癌症,非常少見 -->,也不會由良性的子宮肌瘤轉變為平滑肌肉瘤。 約20%至80%的女性在50歲以前得過子宮肌瘤。在2013年估計有1.71億的女性得到子宮肌瘤。一般會在生育年齡的中期或末期出現 -->,在停經後其尺寸會縮小。在美國,子宮肌瘤是子宮切除術的常見原因之一。.

查看 子宮乏力和子宮肌瘤

子癲前症

#重定向 妊娠毒血症.

查看 子宮乏力和子癲前症

引產

引產(Labor induction),當繼續懷孕對母親或胎兒的危險性大於讓娩出時,醫生會考慮使用的人工引導生產方法。.

查看 子宮乏力和引產

分娩

分娩(childbirth)也稱為生產,是指婦女懷孕之後,一個或多個胎兒離開母親子宮,開始在子宮外生活的過程,可能是經由陰道的陰道分娩,也可能是剖宫产。全世界在2015年時有1.35億人出生,其中有1500萬人是懷孕不到37週就出生,也有3%至12%是。已開發國家大部份的產婦是在醫院分娩,而開發中國家大部份的產婦是在的協助下,在家中分娩。 最常見的分娩方式是陰道分娩。陰道分娩的產程包括三個階段:宫颈管消失及、胎頭下降及嬰兒出生、以及第三產程的胎盤娩出。第一產程約十二到十九小時、第二產程約二十分鐘到二小時、第三產程約五至三十分鐘。第一產程一開始會有腹部或是背部的陣痛,約每十分鐘至三十分鐘一次,每次持續半分鐘。陣痛會越來越密集,強度也會越來越強。第二階段會有子宮的收縮,同時將胎兒娩出,在第三階段一般會建議 ,有許多方式可以減緩分娩時的疼痛,例如放鬆的技巧、及。 大部份的嬰兒分娩時是以頭部先露出產道的頭位姿勢出生,不過有4%會是腿部或是臂部先露出產道,稱為。在分娩過程產婦仍可以依喜好的方式飲食或是走動,但在第一產程或是在嬰兒頭部露出的階段,產婦不要刻意收缩肌肉,一般而言產婦也不需要灌肠。在分娩前常會進行會陰切開術,增大陰道的開口,但一般來說這個手術不是必需的。2012年有2300萬名嬰兒是以剖宫产(剖腹产)的方式出生。若是雙胞胎、或是臀位出生,會建議用剖宮產方式分娩。但剖宮產的產後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復原。 每年因為懷孕及分娩的併發症而死亡的孕产妇有五十萬人,有七百萬人有長期的嚴重後遺症,有五千萬人在分娩後健康有負面的影響,其中大部份是發生在開發中國家。分娩有關的併發症有難產、產後出血、子癇及产褥热。嬰兒的併發症有等。.

查看 子宮乏力和分娩

催产素

催產素(Oxytocin,又称缩宫素,简称为OT)是一種哺乳動物激素,也是一種藥物。催產素若作為藥物使用,常用來促使子宮收縮,用在引產、加速分娩、及停止產後出血 -->。可以用肌肉注射或是靜脈注射的方式給藥。 藥用的催產素可能會造成子宮的過度收縮,造成未出生胎兒的危險 -->。對母親常見的副作用有噁心及心跳过缓 -->。若嚴重的副作用包括過量使用會有的水中毒及。 催产素可以在大腦下視丘「室旁核」與「」神經元所自然分泌,經下視丘腦下垂體路徑神經纖維送到分泌。催产素在社會連結、有性生殖、在分娩中及分娩後都相當的重要。催產素在雌性哺乳動物生產時大量釋放,擴張子宮頸和收縮子宮,促進分娩,分娩後催产素也會刺激乳頭,促進乳汁產生,有助於生產、及哺乳。 催产素是在1952年發現的,它是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中的一部份,是基層健康衛生系統中非常重要的藥物,2014年一套治療流程需要的藥物售價約為0.10至0.56美金之間。.

查看 子宮乏力和催产素

出血

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外出至组织间隙、体腔或身体表面。.

查看 子宮乏力和出血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简称:PG)是一类具有五元脂肪环、带有两个侧链(上侧链7个碳原子、下侧链8个碳原子)的20个碳的酸。是一类激素。.

查看 子宮乏力和前列腺素

硫酸镁

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magnesium sulphate),或無水硫酸镁,是一种含镁的化合物,分子式为MgSO4。无水的硫酸镁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及干燥试剂。但是硫酸镁常指七水硫酸镁(MgSO4·7H2O),因为它不容易潮解,比无水硫酸镁更容易称量,便于在工业中进行的定量控制。.

查看 子宮乏力和硫酸镁

產後出血

後大流血(Postpartum hemorrhage,縮寫為PPH),又稱產後出血(Postpartum bleeding),婦女在生產之後可能出現的一種失血病症,通常被定義為生產後24小時內失血超過500至1,000毫升,或再加上低血容的症狀與徵象。症狀與徵象首先包括心跳加快、站立時感覺昏厥、以及呼吸速度增加。若失血量增多,則可能會有寒冷的感覺、低血壓、不安定感或失去意識 。在生產後6周內,產後出血的情形都可能會發生 。 最常見的原因為產後子宮收縮無力。其他可能原因包括、子宮撕裂、或凝血功能差。產後出血通常發生在以下情形:貧血、亞洲人、嬰兒身形較大或多胞胎、肥胖、40歲以上。此外,也通常發生在剖腹產後,尤其使用催產藥物以及接受會陰切開術。 預防方法是盡可能減少危險因子,包含剖腹產、會陰切開術等;並在生產後給予催產素,以刺激子宮收縮。米索前列醇在催產素缺乏情況下可取代之。治療部分則包含靜脈輸液、輸血、以及促進子宮收縮之藥物,如邁克寧(又譯麥角胺)。當上述方法無效時,徒手壓迫子宮也可能有效。若選擇壓迫腹部時,則主動脈也可能因此受壓迫。另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non-pneumatic anti-shock garment)的使用,直到進一步手術能進行為止。 在發展中國家,生產時約有1.2%發生產後大出血的情形,而在這之中約3%孕婦死亡。產後出血造成全球每年約44,000至86,000件死亡,係生產時死亡的首要死因。在英國,自1800年代後期產後出血的死亡率已下降,每10萬個生產中有0.4人因產後出血死亡,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則為約150人。.

查看 子宮乏力和產後出血

胎盤

胎盤(學名:),又稱「胞衣」,是一種只有在雌性哺乳類動物懷孕時或是每一隻哺乳類動物還是胎兒時才有的暫時器官,位於子宮內側的表面。 胎盤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和胚胎在生物學與基因上都相連,另一部分是母體的一部分。 胎盤內層是羊膜囊,羊膜囊包含羊水。胎盤植入於子宮壁,並且從母體的血液獲取營養與氧氣,排出廢物。這個介面也是一個障壁,攔下某些可能會傷害胚胎的物質。但是很多物質是胎盤無法攔截的,像是酒精以及一些抽煙產生的物質。幾種病毒也可以穿過胎盤,如德國麻疹。 胎盤還有新陳代謝跟內分泌活動。胎盤會分泌黃體激素,對維持懷孕很重要。也會分泌乳促素,增加母體的血糖與血脂,使得胎兒的營養攝取增加。 胎盤由以血管與結締組織構成的臍帶與胚胎相連。 中醫學上,胎盤具有藥效,可補身養顏。製成中藥材的胎盤稱為紫河車。.

查看 子宮乏力和胎盤

滯產

滯產是指分娩的整個過程超過24小時。滯產分為二種,一種是臨產潛伏期超過八小時,另一種是临产活跃期超過12小時。 滯產的原因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胎兒特別大或是其胎位異常、或是骨盆腔或是產道問題,後兩者可能會導致難產。.

查看 子宮乏力和滯產

另见

妊娠的健康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