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坦克
坦--克,或者稱為戰--車。它是一種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強大的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具威脅的反抗力量。坦克一般裝備一門大口徑火炮(視坦克類型而定,有些現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發射反坦克/直升機導彈)以及數挺防空或同軸機槍。坦克大多使用旋轉炮塔,但亦少數使用固定式主炮。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統、火控系統、動力系統、通信系統、裝甲車體等系統組成。大多數現代坦克都具有一定的潛渡能力。.
查看 头屯河战役和坦克
大炮
#重定向 大砲.
查看 头屯河战役和大炮
头屯河
头屯河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一条内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流入青格达湖,全长190公里。 途经昌吉州和乌鲁木齐市,沿岸分属昌吉州、乌鲁木齐市和农十二师管辖。近年来,因工业废水排放造成的水污染,被称为“头疼河”。.
查看 头屯河战役和头屯河
中华民国
#重定向 中華民國.
查看 头屯河战役和中华民国
回族
回族(小儿经:;轉寫:khui khui),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至1953年的民族识别过程中官方确认的一个少数民族。回族一词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民族”的另一常用简称是“回民”。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目前在中国大陆人口数目为10,586,087人,人数现列中国第三。回族以散居为主,大部分省份均有回族。.
查看 头屯河战役和回族
盛世才
盛世才(),字晋庸,滿族,汉军镶黄旗人,中華民國陸軍將領,辽宁省开原盛家屯村人,中華民國新疆省政府主席,1933年至1944年间新疆军事、政治首長,有“新疆王”之称。盛世才早年為奉系軍人,後投靠新疆軍閥金樹仁,屢立戰功,1933年新疆發生兵變,陳中、白受之、鄭潤成、巴品古特等人驅逐金樹仁,盛世才乘機取得了大位。盛世才治下的新疆,虽未宣布独立,但完全脱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控制,那一时期的新疆,拒绝悬挂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而是悬挂盛氏政权的“六角星旗”。1941年1月,盛世才曾向苏联提议:成立突厥斯坦苏维埃共和国,脱离中華民國,加盟苏联。鉴于当时中苏的同盟关系,斯大林拒绝了这一提议。1943年,盛世才加入中國国民党,并表示“矢志拥护中央,尽忠党国,绝对服从领袖”。随后,盛世才取消了六大政策,六角星旗亦换为中國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但此后因國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对新疆用兵,盛世才开始采取对策,准备把中國国民党势力逐出新疆。为寻找退路,盛世才企图再次投靠苏联。他致电斯大林,要求重新加入苏联共产党和将新疆划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但此时的蘇聯共產黨與斯大林已经对盛世才彻底失望,拒绝了他的要求,并把其电报转给了蒋介石。此时的盛世才,已是众叛亲离,怨声载道。蒋介石决定把盛世才调离新疆,另任农林部长,由朱绍良代理新疆省主席。1944年9月11日,盛世才离开新疆到重庆赴任。至此,盛世才在新疆历时11年5个月的军阀统治宣告结束。.
查看 头屯河战役和盛世才
芥子毒气
芥子毒气(mustard gas),亦簡稱為芥子气,学名二氯二乙硫醚,是一种重要的糜烂性毒剂,因味道與芥末相似而得名。 芥子气主要通过皮肤或呼吸道侵入肌体,潜伏期2—12小时。它直接损伤组织细胞,对皮肤、黏膜具有糜烂刺激作用:皮肤烧伤,出现红肿、--、溃烂;呼吸道黏膜发炎坏死,出现剧烈咳嗽和浓痰,甚至阻碍呼吸;眼睛出现结膜炎,导致红肿甚至失明;对造血器官也有损伤;多半有继发感染。摄入芥子气会引起呕吐和腹泻。有人认为芥子气还会导致人体发生癌病变。正常气候条件下,仅0.2mg·m-3的浓度就可使人受到毒害,死亡率約1%。 由于其可以經皮膚入侵人體,只使用防毒面具仍不足應付芥子氣的威脅,唯有穿著全套防毒衣或乘搭有核生化防護的載具,才可以安全通過受污染地區。故在戰史上使用量、普遍性和殺傷最大,被称作“毒剂之王”。 芥子气的含氮类似物称为氮芥,毒性比芥子气弱,被作为肿瘤化疗药物使用。.
查看 头屯河战役和芥子毒气
马仲英
仲英(约1912年—约1937年),中国甘肃临夏人,回族军阀。其生卒年份均不詳。 原名马步英,其父马宝与马步芳、马步青的父亲青海省主席马麒为堂兄弟。后因为和马步芳交恶改名马仲英。 .
查看 头屯河战役和马仲英
轰炸机
轰炸机,係一種從高空對地面、水面或水下目标投擲航空炸彈用的军用飞机。世界上第一款具备上述特征的轰炸机是1915年俄羅斯帝國波罗的海铁路工厂生产的伊利亚·慕罗梅茨-V型。它是一款裝備四具發動機和双翼的大型飞机,可携带522公斤的炸弹以120公里的最大时速飞行,这在当时可謂是优秀的载弹飞行能力了。.
查看 头屯河战役和轰炸机
苏联入侵新疆
苏联入侵新疆是于1934年1月至4月发生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省的一次军事冲突。此次冲突是哈密暴动的一部分。中华民国方面的指挥官包括蒋介石、马仲英等,而苏联方面的指挥官包括斯大林。在此次冲突当中,苏联红军协助归化军参与了与中华民国军队的作战。.
查看 头屯河战役和苏联入侵新疆
苏联红军
工农红军(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РККА;简称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КА),通称苏联红军,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之后1922年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武装力量,其下包括陆军和空军。红军直接起源于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创立军队反击他们敌人的军事同盟(尤其是以白军之名组成的团体)。1946年2月起红军与苏联海军组成苏联武装力量(Вооруженные Силы СССР(ВС СССР)/Vooruzhennye Sily SSSR),它的官方名称改為蘇維埃陸軍(Советская Армия),直到1991年12月解体。 红军陆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同盟国获胜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在德蘇战争的军事行动中,击败了战争中75%-80%的納粹德国(德意志國防軍及武装党卫队)部隊。.
查看 头屯河战役和苏联红军
另见
1934年中国
- 1934年中国
-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
-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
- 叶尔羌战役
- 哈密暴動
- 喀什戰役 (1934年)
- 四马拒孙之役
- 头屯河战役
- 苏联入侵新疆
- 英吉沙战役
- 达坂城之战
- 迪化之战 (1933-1934年)
- 长征
1934年苏联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軍事
- 七一五事变
- 东北军
- 中东路事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
- 中国抗日战争
-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 伊宁事变
- 反奉战争
- 哈密暴動
- 四马拒孙之役
- 国共内战
- 國民革命軍
-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
- 头屯河战役
- 婼羌暴动
- 康藏纠纷
- 新疆战争
- 桂柳会战
- 民国军阀
- 第一次國共合作
- 膠東之戰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 苏联入侵新疆
- 衡阳保卫战
- 豫湘桂会战
- 达坂城之战
- 长衡会战
- 青藏战争
- 马歇尔使华
俄罗斯军事小作品
- 1153型奧廖爾級航空母艦
- 641B型潜艇
- AK-100舰炮
- GAZ-67人員車
- MR-UR-100 Sotka
- RT-20弹道导弹
- S-25航空火箭彈
- SSV-33指揮艦
- UR-100飛彈
- 伊格納耶沃機場
- 军事反对派
- 图诺什纳机场
- 头屯河战役
- 奥尔斯克机场
- 柯尔克孜叛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战役
- 中苏边界冲突
- 伊宁事变
- 克孜尔大屠杀
- 北塔山事件
- 叶尔羌战役
- 哈密暴動
- 喀什战役 (1933年)
- 喀什戰役 (1934年)
- 头屯河战役
- 婼羌暴动
- 托克逊战役
- 新疆和平解放
- 新疆战争
- 柯尔克孜叛乱
- 苏联入侵新疆
- 英吉沙战役
- 赛克孜塔什战役
- 达坂城之战
- 迪化之战 (1933-1934年)
- 迪化之战 (1933年)
- 青年喀什噶尔党
- 马福元
苏联军事史
苏联战役
- 3234高地战斗
- 333風暴行動
- 下第聶伯河攻勢
- 伊宁事变
- 伯德埃波起义
- 別爾哥羅德-卡爾可夫攻勢
- 別爾哥羅德戰役
- 基輔戰役 (1941年)
- 基輔戰役 (1943年)
- 塔林攻勢
- 塔爾圖攻勢
- 夏至行動
- 头屯河战役
- 张鼓峰事件
- 慕尼黑行動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斯摩棱斯克戰役 (1941年)
- 斯摩棱斯克戰役 (1943年)
- 施勞弗高地戰役
- 沃羅涅日戰役 (1942年)
- 沃羅涅日戰役 (1943年)
- 波羅的海攻勢
- 烏曼戰役
- 熱澤夫戰役
- 立陶宛一月事件
- 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
- 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
- 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
- 維也納攻勢
- 維捷布斯克-奧爾沙攻勢
- 羅斯托夫戰役 (1941年)
- 薩拉戰役 (1939年)
- 蘇日戰爭
- 諾門罕戰役
- 貝爾格勒攻勢
- 路障事件
- 达坂城之战
- 銀狐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