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基隆路

指数 基隆路

基隆路,為臺灣臺北市東側的南北向主幹道之一,由於連接了數條市區幹道及快速道路(如北端環東大道及堤頂大道;中段台5線(忠孝東路)、信義路、辛亥路的國道三甲、台9線(羅斯福路)及南端的福和橋),屬於環東快速道路一部份,因此車流量大,加上路幅不若其他主幹道寬敞,並且是臺北都會區西岸通勤人口行走的主要幹道之一,使其沿線成為臺北市中心惡名昭彰的交通瓶頸。.

目录

  1. 69 关系: 基隆基隆路基隆河南京東路台5線台9線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台北捷運台灣電力公司台灣日治時期塔悠路大安區 (臺北市)太平洋战争中華民國國防部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路市中心市民大道市政府站三張犁交通堵塞人行过街天桥仁愛路忠孝東路信義區 (臺北市)信義計畫區信義路信義路 (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道三號甲線 (中華民國)和平東路公里六張犁六張犁站四四西村福和橋第二次世界大战縱貫線 (鐵路)羅斯福路 (台北市)眷村環東大道遠雄企業團遠雄金融中心麥帥二橋辛亥路舟山路舟山路 (台北)興雅... 扩展索引 (19 更多) »

  2. 台北市街道

基隆

#重定向 基隆市.

查看 基隆路和基隆

基隆路

基隆路,為臺灣臺北市東側的南北向主幹道之一,由於連接了數條市區幹道及快速道路(如北端環東大道及堤頂大道;中段台5線(忠孝東路)、信義路、辛亥路的國道三甲、台9線(羅斯福路)及南端的福和橋),屬於環東快速道路一部份,因此車流量大,加上路幅不若其他主幹道寬敞,並且是臺北都會區西岸通勤人口行走的主要幹道之一,使其沿線成為臺北市中心惡名昭彰的交通瓶頸。.

查看 基隆路和基隆路

基隆河

基隆河是位於臺灣北部的河川,也是淡水河三大上游支流之一,為臺灣少數以「河」為名的河川,全長86.4公里,橫跨新北市、基隆市與臺北市。該河川雖以「基隆」為名,但實際上主流及其支流主要分布於新北市與臺北市,實際流經基隆市之河段僅約15公里(佔15%)。.

查看 基隆路和基隆河

南京東路

南京東路是常見的路名,可以指:.

查看 基隆路和南京東路

台5線

台5線為中華民國連接臺北市與臺灣省基隆市的省道,故又名北基公路,路線自臺北市行政院前路口(臺灣公路原點)起,沿忠孝東路至南港區,後轉研究院路、南港路進入新北市汐止區,經過基隆市七堵區、暖暖區、仁愛區,終點位於南榮路與仁五路口,公告與實際里程均為27.9公里。臺5線共有支線1條(台5乙線已於2011年6月解編)。 本路線在過去是臺北基隆間聯絡之直接孔道,也是基隆港貨物運送至臺北的重要路線,國道一號通車後,本路線轉型為臺北、汐止與基隆地區的區域聯絡性質,其中臺北市路段帶動了臺北市東區甚至汐止的發展。.

查看 基隆路和台5線

台9線

台9線,又稱東部幹線,是台灣東部一條南北向的省道。北起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忠孝東路口(行政院大門前,台灣公路原點,臺1線(與臺3線共線)、台1甲線、臺5線交界處,該路口原有「復興陸橋」,已拆除),南迄屏東縣枋山鄉楓港(臺1線交界處),全長454.566公里,是目前臺灣公路系統里程第二長的公路,由北到南縱貫所有東部縣市,著名的“羅斯福路”、“北宜公路”、“蘇花公路”、“花東縱谷公路”及“南迴公路”皆是臺9線的部分路段,為臺灣東部重要的公路之一。 沿途穿梭台灣東部縣市,為台灣第二重要的省道,與西部的台1線大致構成環島路網。.

查看 基隆路和台9線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

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簡稱臺北世貿)位在台灣臺北市信義計畫區,為一座多功能的工商服務展演設施。其設立之目的為參與世界貿易中心協會推動世界貿易中心活動。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現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外貿協會)負責營運,提供各項軟硬體設施及服務,協助臺灣業者與全球各地廠商發展世界貿易。 雖然臺北世貿中心一度曾是世界上使用率第一的展覽館,但為了因應部份國際大展的規模日益提升,外貿協會選在臺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建置臺北南港展覽館(即「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以下簡稱世貿南港館),已於2008年啟用,可望解決展覽規模不足之問題。.

查看 基隆路和台北世界貿易中心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英語:Taipei World Trade Center International Trade Building),簡稱國貿大樓,位於台北市信義區,是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總部所在地,為地上34層、地下3層之鋼骨結構建築物,與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覧大樓、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君悅大飯店合稱為「台北世貿中心四合一建築」。於1988年7月1日落成啟用。有十多國的駐臺代表機構設於此大樓,包括、駐台北韓國代表部等。.

查看 基隆路和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

台北捷運

#重定向 臺北捷運.

查看 基隆路和台北捷運

台灣電力公司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電,是臺灣最大的電力公司,為中華民國經濟部所屬之國營事業機構,負責臺澎金馬的電力供應。截至2017年,為全臺灣實收資本額最大的公司。在1995年中華民國政府實施「電力自由化」之前,台電負責所有的發電和輸電、配電;開放民間興建發電廠之後,民間電廠所發出的電力均由台電購入。至2016年為止,台電共有11座水力發電廠、11座火力發電廠、3座核能發電廠,發電裝置總容量為4213.25萬瓩,發電量2257.92億度。 其中火力發電量占比達79.9%,其中燃煤36.9%、燃油4.4%、燃氣36%、汽電共生2.6% (不含垃圾及沼氣),再生能源占比為5.1%(含水力及汽電共生中之垃圾及沼氣),抽蓄水力1.5%,核能為13.5%。.

查看 基隆路和台灣電力公司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查看 基隆路和台灣日治時期

塔悠路

塔悠路是臺北市主要南北向道路之一。屬雙向道路,不分段,全長1.89公里,往北併入撫遠街,南至南京東路五段後轉向東南,最後與八德路四段、松信路、饒河街交會。 此外,台北捷運'''綠''''''線'''(松山站—南京三民站段)有一部分位於此路下方。.

查看 基隆路和塔悠路

大安區 (臺北市)

大安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的中心偏南,是臺北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大安區名之由來,來自舊地名「大安--」。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及大臺北地區明星高中職師大附中、大安高工、著名貴族學校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臺北市私立延平高級中學、臺北市立仁愛國民中學」、臺北市立金華國民中學等均位於此區,文教氣息相對濃厚。 臺北市少有的大型綠地在此地則有大安森林公園扮演都市之肺的角色。 本區南部的公館、師大路有許多以學生文化為主的商圈;本區北部則為商業辦公及住宅混合區,其中忠孝東路為貫穿臺北市東西最重要的軸線之一,沿忠孝東路三段、四段有眾多百貨公司、商場及餐廳,商業機能極為發達。本區內的敦化南路、仁愛路與辛亥路部份路段則是著名的林蔭大道。而建國高架道路與市民大道連接國道高速公路,使得本區交通十分便捷,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大安區為波斯菊,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查看 基隆路和大安區 (臺北市)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查看 基隆路和太平洋战争

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為中華民國軍事及國防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負責統轄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除了國防部本部之外,下轄參謀本部、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憲兵指揮部、後備指揮部、政治作戰局、主計局、軍備局、軍醫局等軍事機關/機構,以及所屬業務與學術單位。國防部是行政院下的所有部門裡唯一一個有設置副部長跟沒有設置政務次長的部門。.

查看 基隆路和中華民國國防部

中正區 (臺北市)

中正區是臺灣臺北市的區之一,位於臺北市西南側,其涵蓋臺北府城大部份區域,為臺北市區較早開發的區域,也是台北都會區的核心,除了首都核心的博愛特區與中央政府機關多座落於此區外,加上本區內的臺北車站為全國最大交通樞紐,確立其政經中樞的特殊地位 2010年,臺北市政府配合舉辦花博而制定各區區花,中正區為木棉花,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查看 基隆路和中正區 (臺北市)

中正路

中正路主要因紀念已故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而被大量用於街道名稱的命名中。中正路是台灣最常見的路名,在中國大陆过去也非常普遍。.

查看 基隆路和中正路

市中心

市中心,是指一个城市的核心地區,通常意指城市的交通等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的聚集地带。但對於較古老的城市,其最早的商業、交通核心(又稱為歷史城區)與現有的主要商業區(又稱為中心商業區)不一定一樣。.

查看 基隆路和市中心

市民大道

市民大道是臺灣臺北市境內的主要道路之一,共分為平面與高架道路兩個部分:高架道路部分原名臺北市東西向快速道路,為臺北市區重要的快速道路;平面部分由原鄭州路及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完成後所騰出的地面空間改建而成,共分為1—8段。市民大道位於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與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之間,亦為臺北都會區東西向快速交通動脈之一環。 市民大道是全臺北市繼中山高速公路後第二條東西向的高架道路,同時也是第一條東西向快速道路,且由於其路線橫跨七個行政區(中正區、大同區、中山區、大安區、松山區、信義區及南港區),是臺北市重要的交通幹道。目前已開放250c.c.以上之大型重型機車行駛高架道路路段。.

查看 基隆路和市民大道

市政府站

#重定向 市政府車站.

查看 基隆路和市政府站

三張犁

三張犁,在臺灣歷史文獻中時稱「三犁」,為臺北古地名之一,至今仍常沿用,如三張犁次分區等。三張犁區域為臺北盆地東南邊緣,包含臺北市信義路以南、吳興街、四獸山及光復南路和松德路等,其面積達11平方公里,是信義區的五分之一以上。 「三犁」地名由來,與清治時期開墾臺灣的墾照有關。清廷發放墾照時,常使用犁作為面積單位,而一犁耕地面積約有五甲地。因為該地區開墾區域面積為「三犁」十五甲,因此略稱為三張犁。.

查看 基隆路和三張犁

交通堵塞

交通堵塞,又称交通擠塞、交通擁擠、交通拥堵、交通壅塞、塞車或堵車,是指一種車多擁擠且車速緩慢的現象,通常在假日或上下班尖峰時刻等時刻出現。此情形常出現於世界上各大都市區、連接兩都市間的高速公路,及汽車使用率高的地區(如美國)。 此外,人們經常把容易塞車的道路,稱為交通瓶頸(或交通樽頸)。.

查看 基隆路和交通堵塞

人行过街天桥

人行过街天桥是现代化都市中协助行人穿过道路的一种建筑,修建過街天橋可以使穿越道路的行人和道路上的车辆实现完全的分离,保证交通的通畅和行人的安全。最常见的人行过街天桥是跨越街道或公路的,也有跨越铁路、轻轨的过街天桥,另外还有一些过街天桥修建在立体交叉路口,与立交桥的建筑融为一体。在香港中環的中區行人天橋系統及台北的信義商圈空橋系統,人们将各个过街天桥用廊道链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空中人行交通网,成为城市的象征。.

查看 基隆路和人行过街天桥

仁愛路

仁愛路是常見街道名。在台灣地區,通常會與忠孝、信義、和平等路名搭配使用。彰显中华民族美德。 可指:.

查看 基隆路和仁愛路

忠孝東路

忠孝東路是位於台灣台北市的一條市區道路,為貫穿臺北市重要商圈的交通大動脈,屬於省道台5線之一部分,大致呈東西向,西於中山南北路口接忠孝西路,東抵研究院路,共有七段。板南線的南港站-善導寺站段即位於忠孝東路底下,並沿著忠孝東西路共設置10座捷運車站。過去本路今八德路以西路段,原名中正路聯合報 1970年6月27日 6版。 由於忠孝東路是台北市東西區交通往來最重要且最長的軸線,再加上其路線大多位於台北鬧區,途經之處大多為台北市的精華地帶(如信義計畫區、東區商圈及敦南商圈等),故車流量十分龐大,為台北市常態性易塞車的道路之一;尤其1980年代來台北東區快速的發展,更增加了忠孝東路的交通壓力。但1999年捷運南港線完工之後,已大幅改善了忠孝東路的交通阻塞問題。.

查看 基隆路和忠孝東路

信義區 (臺北市)

信義區,地理位置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的中間略偏東南,臺北市政府、臺北市議會、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皆位於此。 本區原為松山區的一部份,由於松山區至西元1980年代人口達45萬,轄區過大,因此在西元1990年3月12日臺北市行政區重劃時將松南地區畫出獨立設區,由原松山區縱貫鐵路以南地區與大安區和平東路3段以北合併而成,名稱取自信義計畫區。因此歷史緣由,常見區內道路以「松」字開頭,而松山高中、松山工農、松山家商等校,也因此出現今天都不位於松山區的現象。 該區百貨公司林立,許多企業總部、金融總部設於此,區內的臺北101是目前世界第八高的摩天大樓,亦是世界最高綠色建築。信義計畫區因實施都市計畫特別審議制度及重點發展區域,因此其都市景觀成為臺北市的重要亮點,並且吸引臺北眾多金字塔頂層富裕人士群聚於此。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信義區為野牡丹,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查看 基隆路和信義區 (臺北市)

信義計畫區

信義計畫區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都市更新區域,總面積153公頃,1970年代提出副都心計畫,自1980年代開始進行開發,現已成為臺北首要的中心商業區(CBD),台北101、臺北市政府、臺北市議會、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等重要設施皆位於區內,且區內亦匯集眾多百貨商場、旅館、豪宅及企業總部。今日該區內之商業區塊又常被稱為信義商圈。.

查看 基隆路和信義計畫區

信義路

信義路是台灣常見的路名,通常會與忠孝、仁愛、和平等路名搭配使用。可以指:.

查看 基隆路和信義路

信義路 (台北市)

信義路,為臺北市主要幹道之一,為東西向道路,共有六段,一到四段屬東向單行道,西接臺北府城東門,東抵福德街。信義路是臺北市東西交通往來的重要幹道,其路線為臺北市最繁華的區域之一,沿途經過中正紀念堂、大安森林公園、臺北101、信義計畫區、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等多個國際著名地標,吸引來自國內外的遊客。此外,台北捷運信義線(東門站至象山站段)即沿著此路運行,已於2013年11月24日正式通車,還設置2段自行車道。.

查看 基隆路和信義路 (台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查看 基隆路和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臺灣科大、臺科大、臺科、NTUST、Taiwan Tech)。校本部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基隆路,緊鄰國立臺灣大學,成立於1974年(民國63年)8月1日,建校之目的在因應臺灣經濟與工業迅速發展之需求,以培養高科技工程及管理人才為目標。 目前共設有管理、電資、工程、設計、人文社會、應用科技等六個學院,合計共有二十四個獨立系所、師資培育中心及人文社會學科等教學單位,招收博士班、碩士班及大學部學生。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2016年9月,於美國加州矽谷成立「臺科大矽谷中心」,送新創團隊到矽谷培訓,結合校友資源,並安排企業參訪與實習,助新創團隊和國際接軌。 2018年3月,與東京工業大學簽約,擴大雙方師生交換、推動師生共同研究、強化國際產學合作機會,加深雙方教育及研究技術等各項交流,相互提升國際競爭力。.

查看 基隆路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國道三號甲線 (中華民國)

#重定向 國道三號甲線.

查看 基隆路和國道三號甲線 (中華民國)

和平東路

和平東路,為台北市的重要幹道之一,為東西向道路,共有四段。以羅斯福路為和平東西路分界,以東為和平東路,以西則為和平西路。東接木柵路四段,西接和平西路。.

查看 基隆路和和平東路

公里

--亦稱--( → kilometre、),是一种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千米,是國際單位制之一,符號为km。.

查看 基隆路和公里

六張犁

六張犁,可以指:.

查看 基隆路和六張犁

六張犁站

六張犁站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安區、信義區交界處,為台北捷運文湖線(路線上屬文山線一部份)沿線車站之一.

查看 基隆路和六張犁站

四四西村

四四西村位於台灣台北市三張犁,位置約為現今基隆路一段、光復南路、信義路四段及基隆路一段364巷間的矩形地帶,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遷台後興建的眷村之一,落成於1949年6月,居民全為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的軍官及眷屬,因位於四四兵工廠之西,故名四四西村,當地居民多以「西村」稱呼之。 西村房舍主要以木材、竹籬與瓦片所建築而成,型式與一般眷村相同,為一連棟式的平房,一棟10戶、共28棟。早期村內無自來水設施,居民用水多至村口公共水管取水(有統一供水時間)、或至靶場附近的溪邊取水。各戶亦無廁所,僅能藉由村內的公共廁所解決方便問題,生活條件頗為不佳,直至民國50年代才有所改善。 四四西村的居民主體為軍官,不同於四四東村、四四南村由士官、士兵及工人所組成;故中華民國國防部推動眷村改建之時,四四西村列為第一批優先改建的對象。1980年,四四西村正式拆除改建。1983年國宅落成後,以當年四四兵工廠的駝徽為名,稱作「忠駝國宅」;忠駝國宅所在之-西村里-,里名即源自四四西村。.

查看 基隆路和四四西村

福和橋

福和橋,是臺灣一座連結台北市中正區和文山區與新北市永和區、跨越新店溪的橋樑,於1973年通車,由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公館圓環,銜接基隆路與新北市林森路與成功路一段,是雙和地區與公館、信義商圈之間重要的聯絡橋樑。.

查看 基隆路和福和橋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查看 基隆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縱貫線 (鐵路)

縱貫線,又稱縱貫鐵路,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台鐵)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是台灣第一條,也是台鐵西部幹線的核心路線,自1908年4月20日完工通車起,營運時間已逾百年。.

查看 基隆路和縱貫線 (鐵路)

羅斯福路 (台北市)

羅斯福路為台北市重要的交通幹道,屬於省道台9線之一部分,路名是紀念美國前總統小羅斯福,英文路名為「Roosevelt Road」,與過去的麥帥公路為台北僅有的兩條以外國人命名的道路。 其中公館以北部份,闢建於日治時代,是城內通往城南的古亭町、富田町等地的道路,在部分文獻中稱為「富田町街道」,1950年代中期,台北市高玉樹市長時代拆除違建予以拓寬至40米路寬。公館以南部份,是用原臺鐵新店線拆除後的空間興建的,曾經是臺北縣景美鎮(後納入台北市文山區)中正路。大致呈南北向,北於愛國東西路口接中山南路,南於景美(新)橋接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共有六段,是台北市東西路的名稱分界之一,例如在羅斯福路之西為和平西路,羅斯福路之東為和平東路。台北捷運新店線(中正紀念堂站-景美站段)即位於羅斯福路底下,共設置了6座車站。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曾提出將羅斯福路縮小路幅,將馬路兩旁各一至二車道改為露天咖啡座,以模倣歐洲營造台北香榭大道;但因本路段交通流量十分龐大,故此類建議並未獲得青睞。 為解決台北市南區的交通問題,目前在路中央設置公車專用道;但從規劃到使用後,公車專用道的存在一直存在爭議。反對者指出,羅斯福路包含台北交通重要交會點、各路公車複雜,而公車專用道又讓早已實施的調撥車道停止。.

查看 基隆路和羅斯福路 (台北市)

眷村

眷村是指台灣自1949年起至1960年代,來自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後,政府機關為其興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不過,有部份人廣義認定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隨著歷史的演進,眷村也成為臺灣文化與臺灣歷史裡不可或缺的重要歷史文化資產。 此外,駐台美軍軍官、士官及其家屬在台的宿舍,亦有「眷村」之稱。例如台中市美村路,街名便來自「美軍眷村」的簡稱。.

查看 基隆路和眷村

環東大道

東大道,又稱環東基河快速道路,是內湖、南港、汐止等地區往返臺北市東區的一快速孔道,亦是臺北市區進入國道三號及國道五號的捷徑。為環東快速道路系統中的一部分。.

查看 基隆路和環東大道

遠雄企業團

遠雄企業團(Farglory Group),簡稱遠雄集團,是在臺灣以建築營造業或土木工程業兼休閒旅遊業為核心的企業集團,由趙藤雄創立,由1969年成立的遠東建設延伸而來,旗下共有2家上市公司,目前已名列臺灣前50大企業集團。由於兩年間股價升值兩倍,2008年6月,《富比士》公佈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身價淨值十八億美元,躍居臺灣第十三名。.

查看 基隆路和遠雄企業團

遠雄金融中心

遠雄金融中心,又名遠雄信義金融大樓,一棟位於台灣台北市信義區的摩天大樓,2013年落成,為遠雄企業團旗下物業,由遠雄人壽於2008年以新台幣129億元買下信義計畫區內編號A1的1,418坪土地所投資興建的,是目前信義計畫區唯一獲美國綠建築協會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LEED)及中華民國內政部綠建築標章雙金雙認證的綠色環保低碳商務辦公大樓。雖然只高208米,共32層,但已是台灣第八高、台北市第五高、台北東區第四高的建築物(同區最高建築物為台北101,第二高為南山廣場,第三高為國泰置地廣場)。 2016年5月23日,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於遠雄金融中心舉辦「遠雄熱血季,把愛傳出去」捐血活動,由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副董事長趙文嘉副董事長和副總經理蔡宗易副總帶領遠雄企業團高層,號召所有員工積極參與,並呼籲民眾一同做愛心,只要捐出一袋血,遠雄就會捐出新台幣1000元,捐款總額將全數捐給台灣血液基金會,期許發揮拋磚引玉的精神回饋社會,也歡迎更多公益團體一同加入。.

查看 基隆路和遠雄金融中心

麥帥二橋

麥帥二橋,是臺灣臺北市的一座橋樑,位於麥帥一橋下游不到400公尺處,連接松山區健康路及內湖區堤頂大道,於1996年完工,是內湖、南港、松山區等地區重要聯絡橋樑,也是基隆河及周遭水岸區域之明顯地標。.

查看 基隆路和麥帥二橋

辛亥路

辛亥路,為台北市的幹道之一,共有七段,前三段為東西向,穿越辛亥隧道後的四段為南北向,北起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南抵木新路。由於穿越辛亥隧道,因此道路命名為辛亥路。.

查看 基隆路和辛亥路

舟山路

舟山路,是指以舟山群島命名的街道,可以指以下道路:.

查看 基隆路和舟山路

舟山路 (台北)

本條目敘述台北的舟山路。關於上海的同名道路,請參見舟山路 (上海)。 舟山路,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安區,是國立台灣大學內部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街道,西起銘傳國小及台北捷運公館站,東抵接近基隆路、辛亥路口的教職員宿舍,全長約1.3公里。.

查看 基隆路和舟山路 (台北)

興雅

興雅,是臺北市的一個舊地名,位於今信義區的西北部及大安區的東北部,範圍大致包括信義區新仁里、興隆里、正和里、西村里、興雅里、雅祥里等里的全部,與敦厚里西北半部、四育里西端、安康里西半部、三犁里西北端、三張里北端、景新里北端、景聯里北端,中興里中北部,以及大安區華聲里、正聲里、車層里、光信里等里的全部與通化里東北角。.

查看 基隆路和興雅

臨江街觀光夜市

臨江街夜市,前人常稱通化街夜市,是台北市的一個觀光夜市,因其範圍在通化街與基隆路間的臨江街而得名。臨江街與信義路四段平行,夜市範圍約300公尺。.

查看 基隆路和臨江街觀光夜市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查看 基隆路和臺北市

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

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是中華民國臺北市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由臺北市政府交通局以BOT模式委託本土自行車大廠巨大機械(捷安特)建置和營運,並以「YouBike微笑單車」作為對外的服務品牌名稱(標誌上標示為Ubike),為繼高雄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City Bike,簡稱Cbike)後,全臺第二座啟用的公共自行車自動化租賃系統,採無人化自助式服務。最早於2009年3月11日開始示範營運,最初僅在信義計畫區周邊設置11個站點及500台腳踏車。整套系統最後在2012年11月30日正式啟用。在正式啓用時,YouBike微笑單車已經發出超過13萬張會員卡,累計的租賃次數超過100萬。截至2016年12月1日,YouBike微笑單車在臺北市12個行政區共有274個站點。2015年4月1日起,前30分原由臺北市政府全額補貼改為收費新臺幣5元;2015年4月份使用人數立即大幅下降20%,2015年3月底補貼前最後是2065266次,與2014年初水準相當,直到2017年5月底達2074281次、同年8月底達2128110次超過補貼前。.

查看 基隆路和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

臺北市私立喬治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喬治高級工商職業學校(Georg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of Taipei)是一所位於台灣台北市的高級工商職業學校,簡稱為喬治高職。創立於1957年。創辦人為俞浩然與孫霞雲,於民國四十六年九月創立喬治中學,民國六十五年改名為喬治高級工商職業學校。校訓為嚴誠勤敬。.

查看 基隆路和臺北市私立喬治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英語譯名:Taipei Municipal Heping High School,縮寫:HPSH)是一所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完全中學、簡稱和平高中。為臺北市教育局首批通過「臺北教育 111 標竿學校」認證的 9 所學校之一,以建立科技校園發展特色項目來確立學校品牌,99 學年度完成高中部校務評鑑,七項向度全數通過認可 100 學年度完成國中部校務評鑑,八項向度全數通過認可,101 年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行政管理獎項。104 年榮獲臺北市優質學校課程發展獎,是臺北市優質高中之一,同時也是臺北市第三所未來學校計畫補助學校。和平高中的校訓「公毅誠樸」代表的是為人處世公正去私、讀書工作毅力去懦、待人接物誠信去偽、生活實踐樸實去奢,是近年來臺北地區持續進步的優質學校。.

查看 基隆路和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一所市立高中,簡稱為松山高中、松高、松中,其前身為1958年創立的松山國中。1980年代配合台灣教育部廣設公立高中政策,同時面臨台北市開發東區的都市計畫,遂與內湖高中成為第一波設立的學校,自1989年改制為高中以來,即維持國中時期男女合班制。體育班亦培養出許多台灣體壇好手,同時也是北市第一志願。.

查看 基隆路和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

臺北市道路列表

台北市道路列表除列出台北市境內道路外,並說明道路命名、分段等原則。.

查看 基隆路和臺北市道路列表

臺北都會區

臺北都會區,或稱大臺北地區,為臺灣第一大都會區,以中華民國首都臺北市、新北市(原臺北縣)與基隆市為主的北北基首都圈。人口聚集區域以臺北盆地為主,並擴及周邊山區及臺地。總面積為2,457.1253平方公里,人口7,040,386人,為世界第41大都會區,全島約30%的人口都聚集在此。 更廣義的範圍,則在大臺北之外再加上桃園市所組成的北北基桃臺北生活圈,人口達9,231,420人,面積達3,678.0793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 依照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簡稱GaWC)發佈的2016國際大都會綜合排名,臺北在亞洲城市次於東京、上海、香港、新加坡、北京、杜拜(以上屬Alpha+;國際二級)、吉隆坡、孟買、首爾、雅加達、(Alpha;國際三級),而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墨爾本、广州市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大都會。.

查看 基隆路和臺北都會區

臺北醫學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TMU),簡稱北醫、北醫大、臺北醫大,是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的醫學專門大學,於1960年創辦。前身為臺北醫學院,2000年改制為臺北醫學大學,為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優久聯盟之一員。 校區座落於吳興街250號,校內建築物有教研大樓、型態學大樓、醫檢大樓、口腔大樓、體育館、杏春樓、教學大樓、醫學綜合大樓。 北醫醫療體系包括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受臺北市政府委託經營的臺北市立萬芳醫院、以BOT方式興建及經營的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由閻雲校長領軍聯合國內外醫療菁英團隊的臺北癌症中心、以及與寧波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簽署委託營運管理合約的寧波醫療中心。.

查看 基隆路和臺北醫學大學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是指臺灣及澎湖由清朝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清領時期、清據時期,從1683年清廷派施琅發兵攻滅南明勢力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止,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清朝初期繼承明朝的觀念,視台灣為化外之地,未入版圖,明鄭王朝末任君主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中國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康熙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清朝將台灣納為領土後,最初劃為福建省的一部分,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然而偷渡者絡繹不絕,也禁止原漢通婚,但對平埔族人採取強制漢化的政策。平埔族人若不接受漢化,除了課以重稅之外,每年還必須強制勞役。在這種殖民政策之下,經過大約一世紀的1770年代,平埔族幾乎全部被漢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成為今日台灣人的祖先之一。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自此開始進行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將台灣建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查看 基隆路和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是指臺灣歷史上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迄今、由中華民國管轄的時期,也稱為中華民國時期及國民政府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依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第一條甲項規定,於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以在臺日軍主官身分,接受蔣中正的代表何應欽委派的臺灣地區受降主官陳儀將軍發布的《署部第一號命令》並簽署受領文件,此舉為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所謂的「臺灣光復」,自此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迄今。 1945年8月15日至10月25日之間,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仍在中國大陸及其它戰區處理戰後事宜(國共戰爭),官派接管臺灣的專責人員則需要一段行政流程與等待命令的作業時間,同時大日本帝國在臺灣駐警、駐軍及所有日籍人員則是於1945年9月之後,才開始分批被遣回日本(日方稱引揚歸國),這使得臺灣在這段時期既不屬於日方治理,又無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因戰事已於1945年8月15日結束,使得這段兩個月的空窗期在臺灣歷史上也被納入「臺灣戰後時期」。.

查看 基隆路和臺灣戰後時期

電動扶梯

電動扶梯亦稱電樓梯、行人電梯、扶手電梯(香港用語)、自動梯(香港法定用詞)、扶梯、手扶梯(台灣口語)、自動扶梯、自動行人電梯、電扶梯、電動樓梯、滚梯(中國大陆用語),是一種以運輸帶方式運送行人的運輸工具。電動枎梯一般是斜置的。行人在扶梯的一端站上自動行走的梯級,便會自動被帶到扶梯的另一端,途中梯級會一路保持水平。枎梯在兩旁設有跟梯級同步移動的扶手,供使用者扶握。電動扶梯可以是永遠向一個方向行走,但多數都可以根據時間、人流等需要,由管理人員控制行走方向。另一種和電動扶梯十分類似的行人運輸工具,是電動平面步道(Automatic Sidewalk)。兩者的分別主要是自動行人道是沒有梯級的;多數只會在平地上行走,或是稍微傾斜。.

查看 基隆路和電動扶梯

捷運六張犁站

#重定向 六張犁站.

查看 基隆路和捷運六張犁站

松山區 (臺北市)

#重定向 松山區 (臺灣).

查看 基隆路和松山區 (臺北市)

正氣橋

正氣橋是台灣台北市一座雙層高架道路,位於基隆路、南京東路交叉口,為台北東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查看 基隆路和正氣橋

汀州路 (台北市)

汀州路為台北市的街道之一,共有四段,經過萬華區、中正區及文山區,是用原台鐵新店線拆除後的空間興建的,大致呈南北向,和羅斯福路平行,北接艋舺大道,南接羅斯福路五段150巷。路名取自福建古州名「汀州」。.

查看 基隆路和汀州路 (台北市)

法務部調查局

法務部調查局(簡稱調查局、MJIB),是中華民國政府的犯罪偵查與情報機構,隸屬於法務部。總部位於新北市新店區,於省及直轄市設有調查處與航業調查處,於各縣市設立調查站。 負責執行維護國家安全與偵辦重大犯罪之工作;另於北部、中部、南部、東部等4個地區設立機動工作站,作為專責辦案單位。肅貪工作領域,職責類似香港廉政公署或新加坡貪污調查局;防制毒品業務,職責相近美國緝毒署(DEA)或。.

查看 基隆路和法務部調查局

文山區

文山區是中華民國臺北市轄下的市轄區,位於臺北市南方,與新北市深坑區、新店區接壤。國立政治大學與考試院皆設於此,而考試院是中華民國政府五院中唯一未設於中正區者。著名旅遊景點有貓空、臺北市立動物園,2010年臺北市舉辦2010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文山區為杏花,臺北市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查看 基隆路和文山區

敦化南路

敦化南路是臺北市著名的林蔭大道,屬雙向道路,北於八德路口接敦化北路,南抵基隆路,分為二段。.

查看 基隆路和敦化南路

另见

台北市街道

亦称为 基隆路一段,基隆路車行地下道,基隆路高架橋,基隆路高架道路。

臨江街觀光夜市臺北市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臺北市私立喬治高級工商職業學校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臺北市道路列表臺北都會區臺北醫學大學臺灣清治時期臺灣戰後時期電動扶梯捷運六張犁站松山區 (臺北市)正氣橋汀州路 (台北市)法務部調查局文山區敦化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