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

指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

是由HeartBeat开发,艾尼克斯(现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发行的超级任天堂电子角色扮演游戏。游戏是勇者斗恶龙系列天空三部曲的最后一作,于1995年12月9日在日本发行。本作由HeartBeat接替勇者斗恶龙系列游戏之前的开发商Chunsoft。在2007年7月,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宣布将《勇者斗恶龙IV 被引导的人们》、《勇者斗恶龙V 天空的新娘》和《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重制于任天堂DS平台,其中本作是首次重制于其他平台。任天堂DS重制版于2010年在日本发行,2011年在北美和欧洲发行。 作为勇者斗恶龙系列的第六作,本作的美術風格和游戏性仍然和之前的作品相近,但也加入了少量新要素。游戏的图像相比前作《勇者斗恶龙V》有了大幅改进,雖同屬SFC平台,但前作DQ5為SFC初期的作品且图像表現並不算善用了硬體的性能。菜单和前作相比基本相同,战斗也沿用了第一人称回合制。游戏重新使用了《勇者斗恶龙III》的职业系統,并做了小幅调整。遊戲為1995年度日本當地的最畅销游戏,最終累計在日本售出了320万份。重制的DS版截至2010年3月在日本售出了120万份。 游戏遵循了传统勇者斗恶龙中“勇者”探险拯救世界的故事。在本作中,勇者需要在自己失忆的状态下旅行,而多数主要角色也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在一系列的探险之后,玩家知道游戏中除了“现实世界”以外,还有由人类梦想构成的梦之世界,以及想征服两个世界的大魔王。勇者和他的新伙伴一起去保护在日益增长的威胁下的两个世界。.

44 关系: AndroidAniplexArtePiazza单人游戏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史莱姆 (勇者斗恶龙)堀井雄二大然文化小说廣播劇任天堂任天堂力量任天堂DS勇者勇者鬥惡龍系列勇者鬥惡龍III 接著邁向傳說勇者斗恶龙IV 被引导的人们勇者斗恶龙IX 星空的守护者勇者斗恶龙V 天空的新娘勇者斗恶龙VII 伊甸的战士们勇者斗恶龙怪兽篇 特瑞仙境回合制Chunsoft神崎将臣鳥山明超級任天堂艾尼克斯電子角色扮演遊戲GamasutraGameProGameRankingsHeartBeat (游戏公司)IGNIOSPlayStation椙山浩一游戏书漫画月刊少年GANGAN最终幻想V最终幻想X时空之轮旗標1UP.com

Android

Android(讀音:英:,美:),常見的非官方中文名称为安卓,是一個基於Linux核心的開放原始碼行動作業系統,由Google成立的Open Handset Alliance(OHA,開放手機聯盟)持續領導與開發,主要設計用於觸控螢幕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與其他可攜式裝置。 Android Inc.於2003年10月由Andy Rubin、Rich Miner、Nick Sears和Chris White 在加州帕羅奧圖創建。Android最初由安迪·鲁宾等人開發製作,最初開發這個系統的目的是創建一個數位相機的先進作業系統,這是2004年4月向投資者提供的基礎;但是後來發現市場需求不夠大,加上智慧型手機市場快速成長,於是Android成為一款面向智慧型手機的作業系統。於2005年7月11日Android Inc.被美國科技企業Google收購 。2007年11月,Google與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成立開放手機聯盟來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隨後,Google以Apache免費開放原始碼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佈了Android的原始碼,開放原始碼加速了Android普及,讓生產商推出搭載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Android後來更逐漸拓展到平板電腦及其他領域上。 2010年末數據顯示,僅正式推出兩年的Android作業系統在市場佔有率上已經超越稱霸逾十年的諾基亞Symbian系統,成為全球第一大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 在2014年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上Google宣布過去30天裡有10億台活跃的安卓设备,相較於2013年6月則是5.38億。 2017年3月,Android全球網路流量和設備超越Microsoft Windows,正式成為全球第一大作業系統。 2017年8月,Android O发布。.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Android · 查看更多 »

Aniplex

Aniplex株式会社(株式会社アニプレックス)通常簡寫Aniplex或ANX,是日本索尼音樂旗下以動畫為主,從事发行、企画、製作及販賣等業務的公司。.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Aniplex · 查看更多 »

ArtePiazza

ArtePiazza(アルテピアッツァ,罗马字:)是日本电子游戏开发商及计算机图形工作室。公司名字由意大利单词“艺术”和“广场”组合而成。 公司以为艾尼克斯(现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开发多部勇者斗恶龙作品而知名。虽然ArtePiazza主要是负责CG设计以及为一些早期作品设计插图,但它们也参与了加强重制的工作。其中包括PlayStation 2重制版《勇者斗恶龙V》,以及任天堂DS重制版的《勇者斗恶龙IV》、《勇者斗恶龙V》及《勇者斗恶龙VI》。 公司也参与了一些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以外的其他作品,如和Marvelous Interactive(现被Marvelous AQL吸收合并)合作开发了PlayStation Portable及PlayStation 2游戏《纯真生活 新牧场物语》,和光荣合作开发了Wii游戏《Opoona》。.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ArtePiazza · 查看更多 »

单人游戏

#重定向 单人电子游戏.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单人游戏 · 查看更多 »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是株式會社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控股(株式会社スクウェア・エニックス・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所領導的跨國企業集團。 原是日本电子游戏开发、发行及经销的株式會社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株式会社スクウェア・エニックス),其以电子角色扮演游戏系列最终幻想、勇者斗恶龙及动作角色扮演游戏系列王国之心而知名。2008年10月1日改組控股公司,另成立新的子公司法人承繼商業名稱及業務。公司总部現位于东京都新宿区的新宿东区广场大厦。 公司持有以街机游戏太空侵略者及泡泡龙而知名的太東,以及被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欧洲并入的原游戏发行商Eidos Interactive。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现在发行全部Eidos的知识产权,并运行Eidos的开发工作室。Eidos最知名的发行作品有古墓丽影系列、刺客任務系列、杀出重围系列和神偷系列。.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史克威尔艾尼克斯 · 查看更多 »

史莱姆 (勇者斗恶龙)

史莱姆是电子角色扮演游戏勇者斗恶龙系列的吉祥物。其最初的灵感来自于《巫术》中的一个弱小常见的怪物,自在首部《勇者斗恶龙》中使用后,史莱姆在几乎全部勇者斗恶龙游戏中出现。角色的流行使出现了各种不同种类的史莱姆,以及头目角色,甚至衍生出了以其为主角的元气史莱姆游戏系列。 史莱姆被制作为各种类型的商品。史莱姆因其友好、有限的力量及其动人的形式而成为了流行角色以及勇者斗恶龙系列的象征。.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史莱姆 (勇者斗恶龙) · 查看更多 »

堀井雄二

堀井雄二出生于日本兵库县洲本市,作家、游戏制作人。“勇者斗恶龙”系列游戏的创造者。.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堀井雄二 · 查看更多 »

大然文化

大然文化是台灣過去存在的出版社,曾與東立並列為台灣的前兩大漫畫出版社,主要為代理日本漫畫的台灣中文版。全盛時期,每月出版高達數十集漫畫。 該公司已於2003年3月31日倒閉,原旗下代理之漫畫陸續由東立、青文、尖端等出版社接手。由於翻譯等的版權問題,大多數的作品與角色因此易名(例如《海賊王》轉移東立後改名為《航海王》,《棋靈王》轉移東立後改名為《棋魂》)。.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大然文化 · 查看更多 »

小说

小說是文学的一种样式,一般描寫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 它是擁有完整布局、發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 而對話是不是具有鮮明的個性,每個人物說的話是不是有獨特的語言風格,是衡量小說水準的一個重要標準。 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較大,它可以細緻的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達亦远矣。”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谈、小的道理,与现时所说的小说相差甚远。文學中,小說通常指長篇小說、中篇、短篇小說和詩的形式。 英文「Novel」是指篇幅較長的小說(參見長篇小說),而「Fiction」是指虛構的故事作品(不限於文字)。中文的「小說」嚴格來說沒有單一合適的英語單字可以對應,但是大多會將Novel譯為小說。.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小说 · 查看更多 »

廣播劇

廣播劇是指在廣播播送,主要為播音員或配音員所演出的戲劇。也稱為放送劇、音效劇、聲劇。.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廣播劇 · 查看更多 »

任天堂

任天堂()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子游戏和玩具的开发、制造与发行的日本公司。于1889年在日本京都创立,至今公司总部仍设于京都。任天堂最初以生產花札起家,1970年代後期投入電子遊戲產業,在1983年推出家用遊戲機Family Computer(俗稱紅白機)、以及1985年推出遊戲軟體《超級瑪利歐兄弟》後,逐渐成为世界知名電子遊戲開發商。隨著電子遊戲事業的成功,任天堂亦向日本以外地區发展,现已有如任天堂(美国)、任天堂(香港)等多家海外子公司。 任天堂已開發的家用游戏机有Color TV-Game、Family Computer、SFC、任天堂64、GameCube、Wii、Wii U等,掌上遊戲機則有Game & Watch、Game Boy、Game Boy Advance、任天堂DS系列、任天堂3DS系列等,此外还有最新的便携式家用游戏机任天堂Switch。自1983年红白机发售起至2018年初,任天堂已在全球售出超过45亿份游戏软件,超过7.2亿台游戏主机(包括家用游戏机和掌上游戏机)。.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任天堂 · 查看更多 »

任天堂力量

没有描述。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任天堂力量 · 查看更多 »

任天堂DS

是日本電玩遊戲商任天堂公司開發的第三代掌上遊樂器。DS是Dual Screen(雙螢幕)的縮寫。主要的特徵包括雙螢幕顯示,其中下方的螢幕為觸控式螢幕;並配備有麥克風聲音輸入裝置和Wi-Fi無線網路功能。 任天堂DS在北美地區于2004年11月21日發售,12月2日日本上市。台灣於12月13日正式發售。而歐洲在2005年3月11日發售。中国大陆由神遊科技使用「iQue DS(iDS)」的名稱推出,於2005年7月23日發售。 任天堂DS推出过三款改良机型,依时间顺序分别為任天堂DS Lite、任天堂DSi、任天堂DSi LL。 在2006年7月底,任天堂正式宣佈DS主機的日本銷量突破1000萬大關,為日本電玩史上銷售最快的主機。截至2009年3月6日NDS主机在全球的累计销量突破1亿台。2004年11月21日问世的NDS主机用时4年3个月零2周的时间达到了1亿台的销售成绩,创造了家用游戏机史上的最快纪录。 截止2011年11月5日世界累计销量1.5亿台,即一星期平均銷售約40萬部。打破同公司生產的GameBoy(約1.18億部)的銷量紀錄,成為全世界最高銷量的掌上型遊戲機。 任天堂DS的下一代掌机为任天堂3DS。.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任天堂DS · 查看更多 »

勇者

勇者(ゆうしゃ、Braves、Hero)是在日本漫畫、動畫、電子遊戲和輕小說等各類ACG作品中,常出現的一種虛構職業。勇者通常是此類作品的主角或主要角色,被作品中的其他角色視為英雄、傳奇人物,被認為是奇幻職業的頂點。然而隨著作品設定的不同,勇者的定位亦有各類差異。.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勇者 · 查看更多 »

勇者鬥惡龍系列

是由堀井雄二及其工作室Armor Project开发的电子角色扮演游戏(RPG)系列。系列在日本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原艾尼克斯)发行,而在日本以外多由任天堂发行。系列第一作发行于1986年,至今除了十一部本傳作品外,還有诸多衍生游戏,此外還有著多數以本系列世界觀為中心的漫画作品。系列發展下引入很多遊戲元素,並對後續的RPG开发產生重大影响。系列遊戲曾在MSX、FC游戏机、超级任天堂、Game Boy Color、Game Boy Advance、任天堂DS、任天堂3DS、PlayStation、PlayStation 2、Wii、Wii U、Windows及多個移动电话平台上发行。每部勇者斗恶龙本傳都有相關交響樂原声碟發行;同时勇者鬥惡龍也是首个被改编为真人芭蕾舞的電子遊戲系列。为避免和桌上角色扮演游戏《DragonQuest》产生商标冲突,勇者斗恶龙系列早期游戏在北美以“Dragon Warrior”为题发行,這一名稱直到2002年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在美国注册“Dragon Quest”商标后才棄用。 大多数勇者斗恶龙作品的基本設定是玩家扮演勇者,展开从邪恶的強敵手中拯救世界的冒险,多數遊戲還有一组和勇者同行的队员。系列大多数遊戲和衍生作品使用共同的要素——回合制战斗、不断遇敌(敵人如系列吉祥物史莱姆)、文字制菜单系统、和(本传中)直到《勇者斗恶龙IX》发行前的随机遇敌。勇者鬥惡龍的主要开发人员包括堀井雄二(创作者)、鸟山明(角色设计)和椙山浩一(作曲),這也是少数主要开发人员保持稳定的长寿电子游戏系列之一。首部游戏的理念借鉴自西方RPG巫术和创世纪,這一理念也在續作中延續下去。遊戲採用大量直观的设计,以便让玩家轻松地开始游戏。 系列在日本获得商业和评论的成功,每部本传游戏在日本的销量均逾100万,系列被日本媒体封為“日本国民的RPG”。截至2017年全系列的世界出貨數與下載版合計數量已達7,500萬套https://www.jiji.com/jc/article?k.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勇者鬥惡龍系列 · 查看更多 »

勇者鬥惡龍III 接著邁向傳說

是由Chunsoft开发,艾尼克斯(现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发行的角色扮演游戏。游戏是勇者斗恶龙系列的第三作,最早于1988年在日本FC游戏机平台发售,随后又于1992年在北美以“Dragon Warrior III”為題发售。游戏后来在1996年和2000年重制到超级任天堂和Game Boy Color平台。 游戏是洛特三部曲的的最后一作,而在剧情时间线上则是首章。游戏讲述了勇者斗恶龙的勇者將世界从恶魔手里拯救出来的冒险故事。在游戏中玩家将与不同职业的人组建称一个团队,在世界各处旅行,访问各个城镇与地点,并到达大魔王巴拉摩斯的老巢。 和系列前作的战斗系统相似,《勇者斗恶龙III》的战斗模式依然为第一人称回合制。游戏在开放世界及非单线剧情方面做了强化,并引进创新了昼夜系统等现实世界要素以及角色职业转换系统。职业系统可以使玩家通过转换角色职业定制自己的队伍,并可保持职业转换前角色的能力与技能。《勇者斗恶龙III》的转职系统对后来的RPG,如最终幻想系列产生了影响,而后来的游戏《巫术VI》和《巫术VII》中也出现了相似的转职系统。.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勇者鬥惡龍III 接著邁向傳說 · 查看更多 »

勇者斗恶龙IV 被引导的人们

是由Chunsoft开发,艾尼克斯(今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发行的电子角色扮演游戏,游戏时勇者斗恶龙系列的第四部作品。游戏最早于1990年2月11日发行于日本FC游戏机平台,北美版本由艾尼克斯北美公司本地化,并于1992年10月以“Dragon Warrior IV”为名发行。游戏由Heartbeat重制于PlayStation平台,同时该版本还作为Ultimate Hit作品发行。之后游戏又由ArtePiazza重制于任天堂DS平台,游戏于2007年11月22日在日本发行,2008年9月11日和12日在澳大利亚和欧洲以“Dragon Quest: Chapters of the Chosen”为名发行,2008年9月16日在北美以“Dragon Quest IV: Chapters of the Chosen”为名发行。智能电话版于2014年在日本发行。 和系列其他作品不同,《勇者斗恶龙IV》将游戏分成了五个独立的章节,每一章都有不同的主角。前四章以勇者将来各个同伴的视角讲述了情节,在第五章和他们将和主角汇合,一起进行拯救世界的冒险。PlayStation重制版增加了第六章,DS重制版也延续了这一设定。.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勇者斗恶龙IV 被引导的人们 · 查看更多 »

勇者斗恶龙IX 星空的守护者

是2009年7月11日在任天堂DS平台上首發的一款游戏。它是堀井雄二设计的《勇者鬥惡龍系列》游戏的第九部作品。游戏由Level-5开发,經Square Enix在日本、任天堂在北美及欧洲发行。游戏主要是围绕多人模式设计而成。 《勇者斗恶龙IX》在日本的銷量(約430萬套)為系列作中最高。2010年5月游戏打破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有超过一亿人次通过游戏中的擦肩通信模式匿名交流。.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勇者斗恶龙IX 星空的守护者 · 查看更多 »

勇者斗恶龙V 天空的新娘

是由Chunsoft开发,艾尼克斯发行的电子角色扮演游戏。游戏是勇者斗恶龙系列的第五部本传作品。游戏最早于1992年9月27日发行于日本超级任天堂平台。游戏于2004年由Artepiazza和Matrix重制于PlayStation 2平台,并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在日本发行。後又有任天堂DS平台的重製版,在2008年7月17日於日本发行,随后又在2009年在北美和欧洲发行,这也是《勇者斗恶龙V》第一次在日本以外发售。 《勇者斗恶龙V》讲述了主角从出生到结婚成家的近30年人生故事;游戏设计者堀井雄二曾说:“游戏的本质是感动,最好的感动就是再一次体验人生”。游戏引入了對战怪物可以加入玩家队伍的新功能,该功能在随后的勇者斗恶龙游戏亦有使用,而在《勇者斗恶龙怪兽系列》中则成为了玩家组建队伍的基本方式。而收集游戏中的全部要素——如奖励品或是类似荣誉——则成了电子游戏的共同趋势。《勇者斗恶龙V》是第一个引入怀孕元素的电子游戏,该理念在之后的游戏如《牧场物语》、《模拟市民2》和《神鬼寓言II》中都有体现。.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勇者斗恶龙V 天空的新娘 · 查看更多 »

勇者斗恶龙VII 伊甸的战士们

,是由HeartBeat和ArtePiazza开发,艾尼克斯发行于2000年在PlayStation平台发行的日本电子角色扮演游戏,于2001年在北美以《Dragon Warrior VII》名義发行。《勇者斗恶龙VII》任天堂3DS重制版于2013年2月7日在日本发行,2016年9月16日在欧美发行,这也是本作首次正式在欧洲发售。 《勇者斗恶龙VII》是继1995年超级任天堂前作《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之后,勇者斗恶龙系列的第七部本传作品。《勇者斗恶龙VII》在发售之后累计銷量406万份,并于2001年4月6日成为日本當地最畅销的PlayStation平台游戏。游戏為自《勇者斗恶龙IV》1992年在北美发售后,首个在日本以外发售的本传游戏,也是最后一个以“Dragon Warrior”为题在北美发售的游戏。游戏由一直监理勇者斗恶龙系列的堀井雄二制作。美工与角色设计依然由一直为勇者斗恶龙进行创作的漫画家鸟山明负责。 游戏围绕着勇者和其朋友探索了家乡Estard周围岛屿的秘密而展开。他们可通过古代遗迹传送到过去,并战胜各个新地点的邪恶。游戏机制相对于前作没有大的改变,但增强的职业系统可以让玩家培養自己的角色。.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勇者斗恶龙VII 伊甸的战士们 · 查看更多 »

勇者斗恶龙怪兽篇 特瑞仙境

,是角色扮演游戏勇者斗恶龙怪兽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游戏在日本由艾尼克斯于1998年9月25日发行,在欧洲和北美由Eidos Interactive合作发行与1999年和2000年。本作是勇者斗恶龙系列游戏首次在欧洲发行。游戏先于Game Boy Color平台本身发行;然而它使用了向后兼容使用黑白色彩的Game Boy的卡带。游戏与续作《勇者斗恶龙怪兽篇2》重制于PlayStation平台,并命名为《勇者斗恶龙怪兽篇1·2 星降的勇者和牧场的伙伴们》。移动电话版以《勇者斗恶龙怪兽篇i》为名于2008年1月28日在日本发行。 游戏的主角是《勇者斗恶龙VI》中孩子时期的特瑞和米蕾尤,游戏故事发生在《勇者斗恶龙VI》之前。由于相似的游戏玩法,《勇者斗恶龙怪兽篇》常被与神奇宝贝系列进行比较。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在2011年东京电玩展上宣布游戏将再发行于任天堂3DS平台,《勇者斗恶龙怪兽篇 特瑞仙境3D》于2012年5月31日在日本发行。.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勇者斗恶龙怪兽篇 特瑞仙境 · 查看更多 »

回合制

回合制 (英文: Turn-based)是一種遊戲進行的方式,不同陣營方輪流行動,當一方所有行動完成後輪至另一方,相對於即時制遊戲。在电子游戏出現前,大部分的棋類遊戲都採回合制。.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回合制 · 查看更多 »

Chunsoft

#重定向 CHUNSOFT.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Chunsoft · 查看更多 »

神崎将臣

崎将臣()是日本漫画家。他创作了《Flag Fighters》、《Ironcat》、《鋼-HAGANE-》和《重机甲兵Xenon》等作品。他在世界范围最出名的作品是1990年代早期的《Street Fighter II-RYU》漫画。.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神崎将臣 · 查看更多 »

鳥山明

鳥山明(鳥山 明,),日本漫畫家,愛知縣名古屋市出身。INLIFE代表作有《七龍珠》、《IQ博士》等,亦为《勇者鬥惡龍》、《Tobal No.1》、《超時空之鑰》、《藍龍》等著名游戏担当角色設定。其最著名的作品《七龍珠》风靡全球歷久不衰,歷經數十年人氣仍然居高不下,現在亦定期推出動漫及遊戲等周邊商品。拥有自己的工作室“BIRD STUDIO”(バードスタジオ)。血型A型。身高173公分。妻子為漫画家みかみなち。 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和韵味十足的人物著称。在长篇漫画《七龍珠》连载结束后改为以创作中短篇为主,目前鲜能见其新作。.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鳥山明 · 查看更多 »

超級任天堂

是由游戏公司任天堂继紅白機后開發的家用遊戲機。超级任天堂于1990年11月21日在日本开始发售,北美於1991年8月13日发售,歐洲於1992年4月11日发售。手柄的改进之处在于第一次加入了肩部按键L/R,并形成了ABXY四个按键的手柄布局。超级任天堂全球累计销量為4910万台。超级任天堂的下一代产品为任天堂64。.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超級任天堂 · 查看更多 »

艾尼克斯

是日本一家电子游戏与动漫出品公司。其由福岛康博于1975年9月22日建立,公司建立时名为,后于1982年易名为艾尼克斯。公司名称有双关含义,既表示从灰烬中重生的神话鸟类不死鳥,又象征世界第一台数字计算机艾尼阿--克。 艾尼克斯以发行电子角色扮演游戏系列勇者斗恶龙而知名,于2003年和史克威尔合并为史克威尔艾尼克斯。.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艾尼克斯 · 查看更多 »

電子角色扮演遊戲

电子角色扮演游戏(role-playing video game,通常简称角色扮演游戏、RPG,或称为电脑角色扮演游戏、computer RPG、CRPG)是一种玩家操控虚构世界中主角活动的电子游戏类型。许多角色扮演游戏起源于纸笔桌上角色扮演游戏, p. 347,如龙与地下城,并使用了相同的术语、设定与机制。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玩家将控制一个角色或是几个冒险队伍成员,进行一个或多个任务。电子角色扮演游戏和笔纸游戏最大的相似之处包括故事的推进与叙事元素、玩家角色的成长、复杂性、重玩性和融入性。电子媒体不再必须有游戏管理员,同时增加了战斗的解析速度。RPG从简单的文字控制界面游戏逐步发展为了视觉丰富的3D效果。.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電子角色扮演遊戲 · 查看更多 »

Gamasutra

Gamasutra是1997年创立的网站,关注于电子游戏开发各方面。网站由Unite Business Media的UBM TechWeb部门持有并运营,是纸质杂志《游戏开发者》的在线姊妹出版物。.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Gamasutra · 查看更多 »

GamePro

GamePro是美国的一家电子游戏传媒公司,主要印制或在网上发布有关电子游戏产业、电子游戏硬件以及电子游戏软件的内容。旗下资产包括《GamePro》杂志和GamePro.com网站。它是科技公司IDG的子公司。 《GamePro》初次刊行于1989年,提供关于电子游戏的新闻和评测。该杂志总部位于旧金山,每月发行一次。 GamePro.com于1998年上线,内容与杂志类似。它还有专门的论坛与博客。其总部同样在旧金山,它还有法国与德国的分站。.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GamePro · 查看更多 »

GameRankings

GameRankings是一個著名的電子遊戲評分汇总網站。GameRankings收集其他媒体對各電子遊戲打分,并计算平均分,同时收集各玩家對每一款遊戲的意見及批評。現時GameRankings網站上各收錄超過關於14,500款遊戲的315,000評分文章,GameRankings的評分被普遍認為一款成功的電子遊戲的指標之一。.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GameRankings · 查看更多 »

HeartBeat (游戏公司)

#重定向 HeartBeat (公司).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HeartBeat (游戏公司) · 查看更多 »

IGN

IGN(Imagine Games Network)是一間由乔纳森·辛普森-宾特在1996年创立的多媒體和評論網站,主要對象為電子遊戲。母公司是IGN Entertainment(GameSpy、爛番茄、AskMen持有者)。 IGN的主網站包含數個特別網頁或「頻道」,每一個都在IGN有分區。遊戲有關的頻道例如有:電腦遊戲、任天堂、Xbox、PlayStation、行動電話、Retro、iOS。IGN頻道還包含:電影、音樂、工具、科技、運動、電視等等。.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IGN · 查看更多 »

IOS

iOS(原名iPhone OS,自第四个版本改名为iOS)是苹果公司为移动设备所开发的专有行動作業系統,屬於類Unix系統,支援裝置包括iPhone、iPod touch和iPad。与Android不同的是iOS不支援任何非苹果公司的硬體裝置。 系统最初于2007年为iPhone而推出。随后,延展扩展支持至苹果公司其他设备。至2017年1月,苹果公司App Store已含有超过220万个iOS应用。 iOS作業系統目前为全球第二大行動作業系統市占约12.1% ,仅次Android系统的88%。苹果公司于2017年6月5日之2017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中介绍了iOS 11,正式版已于2017年9月20日开放下载。.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IOS · 查看更多 »

PlayStation

是由索尼电脑娱乐创立并开发,从第五到第八世代的一系列电子游戏机。品牌1994年12月3日随着初代PlayStation游戏机在日本发售而首次推出。它现在有四款核心家用游戏机,外加媒体中心、在线服务、一系列控制器、两款掌上游戏机和手机,以及多种杂志。 系列首款主机PlayStation在首发9年6个月后出货突破1亿台,是第一款达成此记录的电子游戏机。其继任机种PlayStation 2于2000年发行,是迄今史上最畅销的家用游戏机,截至2012年12月28日售出1.55亿台。索尼接下来的机种PlayStation 3于2006年发行,截至2013年11月在全球售出超过8000万台。索尼最新的游戏机PlayStation 4于2013年发行,发售24小时即售出100万台,成为历史上销售最快的游戏机。PS4的全球銷量於2017年超過了7000萬台。 PlayStation系列首款掌上游戏机是PlayStation Portable(简称PSP),截至2013年11月在全球售出8000万台。其后继PlayStation Vita于2011年12月17日在日本首发,2012年2月在多数其他主要区域发行,截至2018年售出超過1600万台。PlayStation系列其他硬件有:和PlayStation于PlayStation 2整合的数字视频录像机PSX,其因高价且未在日本以外发售而短命;于PlayStation 2整合的索尼Bravia电视接收机。DualShock是索尼使用的一系列震动反馈手柄,截至2008年6月28日售出2800万個。 PlayStation Network是在线服务,截至2013年7月全球用户超过1.1亿個。它包括:在线虚拟市场PlayStation Store,用户可订购并下载游戏及各种形式的媒体;订阅式在线服务PlayStation Plus;社交游戏网络服务PlayStation Home,其截至2013年3月全球用户超过3100万個。PlayStation Suite是即将推出的软件框架,致力于提供PlayStation内容跨平台与跨设备;目前只支持Android和PlayStation Vita设备。当前预定在框架下发行的内容只有初代PlayStation上的游戏。 第七世代PlayStation产品还有XrossMediaBar,一个备受赞誉的图形用户界面。新触摸屏用户界面LiveArea为PlayStation Vita推出,它将社交网络元素整合入界面。此外PlayStation 2和原版PlayStation 3平台还曾支持Linux操作系统,但现在已经终止。系列还以诸多营销活动而知名,最近的是美国“Greatness Awaits”营销。 因索尼电脑娱乐全球工作室(由索尼电脑娱乐持有的一组15家第一方开发商,致力于为系列开发第一方游戏),系列还有强力的第一方团队作品阵容。此外系列还有诸多廉价再版作品,包括Greatest Hits、Platinum、Essential、Favorite和The Best类作品,名称在每个地区都有不同名称。.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PlayStation · 查看更多 »

椙山浩一

椙山浩一(すぎやま こういち,本名椙山 浩一, )是日本音乐作曲家,日本音樂著作權協會理事成员,日本国家基本问题研究所董事会成员,日本国际双陆棋社团名誉主席。他以为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游戏勇者斗恶龙系列谱曲而知名,此外它还为《傳說巨神》、《人造人009》、《科學小飛俠》等日本动画及电视节目谱曲。 作为一名职业的古典音乐指挥者,人们认为他是植松伸夫等其他游戏音乐家灵感的来源,他还被人们成为“游戏音乐的大巨头”。此外,人们认为他是日本民族主义者。.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椙山浩一 · 查看更多 »

游戏书

游戏书(英语:Gamebook)是一种虚构性的文学作品。它结合了书和游戏的因素,让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选择继续下去的路线,让故事的情节以自己的选择而发展下去,并最终达到一定的结局。 游戏书的知名度曾在80年代时达到顶峰,在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中大受欢迎。 在游戏书中,通常会使用第二人称,让读者以书中的角色去“玩”游戏;页码或段落一般都编了号码,以便方便读者在书中“穿行”。读者一般会从书的第一页开始读起,到了书本某一页或某一段结束时,会出现一段岔口,让读者自己选择向哪个方向前进,并翻到选项旁所提供的页数。有些游戏书(如《战斗幻想》系列)甚至会要求读者记录分数、扔色子、“收集”自己在故事情节中找到的物件等,并需要找到一定的东西、知道某些密码,或打败了足够的敌人才能最终获胜。 最终可能通向失败、通向死亡、通向胜利的结局,甚至于永无止境的循环,都由读者自己决定。 以下是一段典型的情节岔口:.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游戏书 · 查看更多 »

漫画

漫畫(comics)是一種二維視覺靜態圖畫藝術,構圖(如顏色、線條運用)一般比美術繪畫(如油畫、水彩畫)精簡,可以加上文字(如對白、旁述、狀聲詞)構成內容。如同其他藝術形式,漫畫可以運用不同的敘事手法,例如誇飾、諷刺、寫實等。 連環漫畫以多張靜態的圖畫構成,與動畫有別。通常沒有聲音,有聲音的例子有「配圖廣播劇」(vomic)。漫畫可以完整地敘述事情 敘述故事,能自己本身表達一個完全的故事或概念,有別於浮世繪和插圖。漫畫不止單純呈現景物,所以不同於風景畫、人物畫、速寫、寫生等。 「漫」字有連綿、長遠的意思,如漫長、漫漫等;且有簡易的、隨意之意,如漫談、漫步等。故「漫畫」可被視為不拘於例如油畫等作畫技巧上的仿真及嚴謹豐實,而以敘事及描形為主的作畫風格。非單幅的漫畫也可以稱為連環圖、連環畫。.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漫画 · 查看更多 »

月刊少年GANGAN

《月刊少年GANGAN》,由日本Square Enix發行的月刊少年漫畫雜誌。 因是知名電玩遊戲公司旗下的漫畫月刊,連載過不少知名電玩改編而成的漫畫。母公司有時也根據一些連載的漫畫推出相關的電子遊戲。 由於月刊的厚度比其他漫畫雜誌還要厚,常常連載作品總頁數超過1000頁,因此又有所謂的「殺人電話簿」或是「月刊少年鈍器」這類戲稱。.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月刊少年GANGAN · 查看更多 »

最终幻想V

是由史克威尔开发并于1992年发行的中世纪奇幻电子角色扮演游戏,游戏是最终幻想系列的第五部作品。游戏于日本超级任天堂平台首发,后来略作修改移植于PlayStation和Game Boy Advance平台。1994年制作的原創動畫錄影帶《最终幻想》讲述了游戏情节的后续故事。游戏于2011年4月在日本PlayStation Network发行。使用了高分辨率图形和触摸界面的强化移植版的iOS版于2013年3月发行,Android版于2013年9月发行。 《最终幻想V》因角色定制高自由度,职业系统大幅扩展而获得称赞。虽然游戏最开始没有在日本以外发行,但超级任天堂版销量超过200万份。PlayStation版选入索尼“精选集”,并售出35万多份。.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最终幻想V · 查看更多 »

最终幻想X

是由史克威尔(今史克威尔艾尼克斯)於2001年发行的电子角色扮演游戏,为最终幻想系列第10部正传。由於台灣舊譯為當時史克威爾授權的台版攻略本與媒體使用的名稱,故也有玩家簡稱此作為太10。游戏最初在索尼的PlayStation 2平台发售,2013年之后以「最终幻想X/X-2 HD重制版」名义推出高清化复刻版,先后登陆PlayStation 3、PlayStation Vita、PlayStation 4和Microsoft Windows平台。本作為最终幻想本傳系列从预先渲染的背景转向全3D運算场景的首例,並首度為遊戲角色启用配音。《最终幻想X》以“計算時間戰鬥”(CTB)系统取代了即时战斗(ATB)系统,并使用名为“幻光球盘”的新升级系统。 游戏设定于奇幻世界史匹拉,讲述一行冒险者为击败破坏性怪物“辛”而踏上旅程的故事。玩家角色提达是水鬥球運動的球星,在家乡札纳尔坎德被辛毁灭后发现自己身处異世界的史匹拉。在到达史匹拉后不久,提达加入了召唤士尤娜巡迴朝圣并消灭辛的队伍。 《最终幻想X》从1999年开始开发,製作预算約40億日圓,团队逾百人。本作是正传中首款非植松伸夫独立配乐的游戏,植松选择滨涡正志和仲野顺也作為合作搭檔。《最终幻想X》获得评论和商业成功,PS2版本全球销量超过800萬套http://jp.ign.com/square-enix/17748/opinion/ffdqrpg。续作《最终幻想X-2》于2003年3月发售,是首款最终幻想游戏后传。.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最终幻想X · 查看更多 »

时空之轮

是由史克威尔(现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开发,并于1995年在超级任天堂平台发行的电子角色扮演游戏(RPG)。《时空之轮》开发团队有被史克威尔称为“梦幻团队”的三名设计师:史克威尔最终幻想系列生父坂口博信;自由设计师,艾尼克斯畅销系列勇者斗恶龙的生父堀井雄二;自由漫画家,以勇者斗恶龙和《七龙珠》创作而闻名的鸟山明。青木和彦担任游戏制作人,加藤正人撰写了多数情节,作曲家光田康典在患病前谱写了大部分配乐,其余曲目主由最终幻想作曲者植松伸夫谱写。游戏讲述一群冒险者为阻止世界毁灭而时间旅行故事。 史克威尔于1999年在日本索尼PlayStation平台再版游戏,再版由东星软件移植;2001年,游戏和PlayStation《最终幻想VI》以《最终幻想编年史》名义重新打包在北美市场发行。略微强化的任天堂DS版游戏于2008年11月在日本和北美发行,2009年2月在澳大利亚和欧洲发行。任天堂DS版是首个在歐洲发行的版本。此外《时空之轮》还移植到移动电话、Virtual Console、PlayStation Network、iOS、Android和Microsoft Windows等平台。 《时空之轮》一经发售就获得评论和商业成功,迄今被视为史上最伟大的电子游戏之一。《任天堂力量》杂志称赞《时空之轮》多方面的革新,包括多重结局、聚焦于角色发展的剧情相关支线任务、独特的战斗系统和精细的畫面。《时空之轮》是日本1995年第三畅销游戏,截至2003年3月超级任天堂和PlayStation版累计全球出货265万。2008年發售的任天堂DS版累計銷量達134万。.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时空之轮 · 查看更多 »

旗標

旗標(flag)在程式設計是指儲存有分配意義的2進位值或編碼之暫存器。通常見於已定義的資料結構之中,像是資料庫欄位,包含在旗標內的欄位值的含意,往往被定義在與資料結構有關的部分。許多情況下,一個旗標的二進位值將被解讀為代表一或多個階段或狀態。在其他情況,二進位值可能代表位元欄(bit field)的一或多個屬性,該位元欄通常與屬性或權限有相關,如「可被寫入至」或「可被刪除」。許多其他含意也可以被分配至旗標值。.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旗標 · 查看更多 »

1UP.com

1UP.com是一電子遊戲網站,於2003年創立,是1UP Network的其中一部份,當時由Ziff Davis Media所擁有。 2009年1月9日,赫斯特国际集团的UGO Entertainment宣佈收購Ziff Davis Media旗下的1UP Network,包括1UP.com、Mycheats.com、Gametab.com及GameVideos.com。.

新!!: 勇者斗恶龙VI 幻之大地和1UP.com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DQ6ドラゴンクエストVI 幻の大地勇者斗恶龙6勇者斗恶龙VI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