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56 关系: 埃及法老列表,博斯普鲁斯王国,卡帕多细亚,卡帕多细亚统治者列表,卫国,卫国君主世系图,古朝鮮,塞琉古帝国,孝靈天皇,孔雀王朝,安息帝國,安提柯三世,安提柯王朝,安条克三世,中國,希伦二世,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三钵罗底,秦始皇,秦国,秦朝,米列希安,米特里達梯二世 (本都),紹爾瑪格一世,罗马共和国,百乘王朝,衛君角,馬其頓王國,解慕漱,高加索伊比利亞王國,齊王建,齐国,阿塔罗斯一世,阿尔沙克一世,阿里阿拉特三世,薛西斯 (亞美尼亞),锡拉库扎,腓力五世 (马其顿),雅典,雅典执政官列表,比提尼亞,朝鲜半岛君主列表,本都王国,本都统治者列表,戰國,斯巴达,斯巴达国王列表,斯帕尔多库斯王朝,斯里兰卡君主列表,日本天皇列表,... 扩展索引 (6 更多) »
埃及法老列表
这是一份古埃及统治者的列表。该表中列出的君主始自约前31世纪的第一王朝,结束于希腊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这段时期中埃及的最高君主的称号是人们熟知的法老。.
博斯普鲁斯王国
博斯普鲁斯王国(Βασίλειο του Βοσπόρου),又称辛梅里安博斯普鲁斯王国,是一个位于辛梅里安博斯普鲁斯地区的希腊化国家,存在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后4世纪。 博斯普鲁斯王国的辖境约为黑海东岸以及今日塔曼半岛一带;其疆域分为东、西两部分,被刻赤海峡隔开。.
卡帕多细亚
卡帕多细亚(also Capadocia; Kapadokya, Καππαδοκία Kappadokía,辭源: Katpatuka)),又稱為卡帕達奇亚,亚洲历史上的一个地区名,大致位于歷歷史上安纳托利亚地區中部,現今土耳其內夫謝希爾、開塞利、阿克薩賴、尼代。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时代,卡帕多细亚包括了从托罗斯山脉至黑海之间的广大地域。 如此定义的卡帕多细亚,其南面以托罗斯山脉为界,东抵幼发拉底河,北面与本都接壤,西面与中央盐碱荒原相接。具体的范围之广度则很难予以确定。斯特拉波是唯一的专门记述过这一地区情况的古典作家,但是他夸大了卡帕多细亚的面积;人们现在知道,卡帕多细亚东西大约为400公里,而南北只有240公里。.
卡帕多细亚统治者列表
卡帕多细亚是希腊化时代安纳托利亚的一个古代王国,后来被古罗马吞并。这里列出它自脱离波斯帝国的直接控制以来的各代统治者。.
卫国
衞國,中国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後裔。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 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康叔初封在康國(今河南禹縣西北),康叔封此國號曰衛,即取舊地為名。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得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遷都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為諸侯首領之一。 進入東周時期後由于内乱頻繁而衰弱,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衛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國、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依賴齊桓公的援助,前659年遷衛於楚丘(河南滑縣東),重新建國,方才得以續存,從此淪為小国。衛文公時,國力有所恢復。衛成公元年(前629年),衛為避狄人侵擾,又遷帝丘(河南濮陽),經百年休養生息,經濟始現繁榮。 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宁氏專權,君臣關係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衛後莊公与卫出公父子争国的事件,国力进一步削弱。進入戰國,衛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茍延殘喘。 前343年,魏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前254年,衛終於被魏國兼併,成為其附庸。前252年,魏安禧王改立其駙馬衞元君為衛君。衞元君只是一個封君,是诸侯国國內拥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诸侯,因此其领地也不能称之为国。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衞君,並將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是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另一種說法是衛國並非被秦二世廢滅,日本史學家認為因春秋戰國的「立年改元」或「逾年改元」的紀年系統造成的混亂,導致司馬遷誤認衛國多出十二年國祚,也就是衛國是亡於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前221年。這種見解為周振鶴所贊同。.
卫国君主世系图
Category:卫国君主 Category:中国君主世系图.
古朝鮮
古朝鮮是(公元前2333年? - 公元前108年),古代朝鮮半岛国家的稱謂,包括檀君朝鮮以及并无历史遗迹和文物可证明其存在的箕子朝鮮、卫满朝鲜三个王朝。对古朝鲜这一概念,中国和日本学者与北朝鲜和南韓学者的理解有所不同。中国学者主要用该词指「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和汉四郡」产生以前,朝鲜半岛地区的古代文明。而朝鲜以古朝鮮,多合指檀君朝鮮和衛滿朝鮮,而不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 中国东北工程主张古朝鮮是对在漢武帝前108年設置漢四郡(位于今朝鮮以北,燕國以東)以前,古代朝鮮半岛北部国家的稱謂,包括虚构的檀君朝鮮以及箕子朝鮮、卫满朝鲜三个王朝。对古朝鲜这一概念,其他国家的学者与南北韩学者的理解有所不同。其他国家的学者主要用该词指信史(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和汉四郡)产生以前,朝鲜半岛地区的古代文明。而朝鲜单称古朝鮮,多合指檀君朝鮮和衛滿朝鮮,而不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13世紀晚期高丽王朝史书《三国遺事》是箕子朝鮮、衛氏朝鮮並立而言的。.
塞琉古帝国
塞琉古帝國(Αυτοκρατορία των Σελευκιδών),又稱塞琉古王朝或塞流卡斯王朝,古代中國又稱之為條支。它由亞歷山大大帝部將塞琉古一世所創建,是以叙利亞为中心,包括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在内(初期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希臘化國家。塞琉古帝國是希臘化时期最主要的國家之一。.
孝靈天皇
孝靈天皇(;孝安天皇51年(前342年?)-孝靈天皇76年2月8日(前215年3月27日?))為日本第七代天皇,其在《日本書紀》中被稱作大日本根子彦太瓊尊,在《古事記》裡則名為大倭根子日子賦斗邇。身為欠史八代中第六位天皇,其生平幾無法考證。.
孔雀王朝
孔雀帝國(梵语:मौर्य राजवंश,约前324年至约前185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孔雀王朝擴張所形成的帝國,阿育王為當時主要推廣佛教的領導者,在歷史上具有一席之地。.
安息帝國
安息帝國(波斯語:امپراتوری اشکانی,Emperâturi Ashkâniân;公元前247年-224年),又称阿薩息斯王朝(Arsacid)、帕提亞帝國(Parthian)、波斯第二帝国,是古波斯地区古典时期的一个王朝。阿薩息斯王朝一名出自帕尼部落領袖阿尔沙克一世,他趁著一名波斯總督起兵抵抗塞琉古帝国而征服了伊朗東北部的帕提亞地區,阿爾沙克一世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建立安息帝國。全盛時期的安息帝國疆域西達小亚细亚東南的幼发拉底河,東抵阿姆河。安息帝國座落在地中海的羅馬帝國與汉朝之間的貿易路線丝绸之路之上,使帝國成為了商貿中心。 安息帝國是一個由不同文化組成的國家,它在很大程度上吸納了包括波斯文化、希臘文化及地區文化的藝術、建築、宗教信仰及皇室標記。在安息帝國的前半段統治時期,雖然宮廷履行伊朗的傳統習俗,但也採納了希臘文化的一些元素。安息帝國的統治者以萬王之王為銜頭,自稱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後裔,他們仿傚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做法接納一方霸主成為附庸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會由中央任命這些自治的總督。安息帝國也會任命一些總督,這些總督主要統領伊朗以外的地區,但他們的轄地較少,權力也不如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總督。隨著安息帝國的擴張,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也沿著底格里斯河由尼薩遷往泰西封,其他多個城市也曾經成為首都。 在最初,塞琉古帝國是安息帝國在西線的敵人,斯基泰人則盤據在東面。不過,隨著安息帝國向西擴張,帝國也先後與亞美尼亞王國及羅馬帝國爆發衝突。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互相爭奪,爭取將亞美尼亞君主成為他們的附庸。前53年安息人在卡雷戰役徹底擊敗克拉苏統領的羅馬軍隊。到前40年至39年,除了泰尔外,羅馬人控制的累范特地區被安息人攻陷。羅馬軍官马克·安东尼對安息帝國進行反擊,多名羅馬將領也入侵美索不達米亞策應,塞琉西亞及泰西封的控制權數度易手,羅馬人始終不能牢固地控制這些地區。与对外战争相比,争夺王位而频繁爆发的内战对安息帝国危害更大,法爾斯伊什塔克爾的統治者阿尔达希尔一世叛變,他在224年殺害了安息帝國最後一位統治者阿爾達班五世。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了萨珊王朝,直至七世紀被穆斯林征服前一直統治著伊朗和近東大部分地區,安息帝國的分支阿薩息斯王朝則仍在亞美尼亞繼續其統治。 相對薩珊王朝甚至是更早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以安息語、希腊语及其他語言記載的本土安息文獻較稀少。除了一些凌散的楔形文字簡、殘缺的陶器碎片、石刻、德拉克马硬幣、殘存的羊皮紙文獻,安息帝國的歷史只能透過外來的資料而得知,這些外來資料主要是希臘和羅馬史學,也包括中國貨品在安息帝國流通而形成的中國史學。安息帝國的藝術品被史學家視為了解安息帝國社會和文化的有效來源,而關於這一方面的文獻資料卻匱乏。.
安提柯三世
安提柯三世(许诺者)(Άντίγονος ό Δωσων,)是安提柯王朝的马其顿国王(前227年~前221年在位)。 安提柯三世是昔蘭尼国王德米特里之子,马其顿国王德米特里一世之孙。他在其堂兄德米特里二世去世后,以摄政的名义夺取了德米特里二世年幼的继承人腓力五世的全部权力,实际上成为马其顿的国王。 安提柯三世希望实现马其顿独霸希腊的图谋,频频向希腊最有势力的城邦联盟亚该亚同盟伸出橄榄枝。与此同时,斯巴达在其锐意改革的国王克里昂米尼三世的统治下,拒绝承认马其顿对各城邦具有最高权力。这一做法可能反映了许多城邦的意愿,但克里昂米尼三世的军事活动也让亚该亚同盟深感担忧。克里昂米尼多次打败亚该亚同盟;在这种情况下,亚该亚人完全倒向安提柯三世,为他插手希腊事务提供了机会。前222年,安提柯三世与亚该亚同盟的联军在塞拉西亚战役中击溃了斯巴达军队,迫使克里昂米尼三世逃亡。 安提柯三世在占领斯巴达后彻底废除了一切改革。他让被克里昂米尼推翻的监察官(所谓五人议事会)重新上台。通过这次胜利,他使整个希腊——包括亚该亚同盟——再度臣服于马其顿。 安提柯三世死于一次战役,他在大声指挥部队时血管破裂。 Category:马其顿国王.
安提柯王朝
安提柯王朝(希臘文:Δυναστεία των Αντιγονιδών),又譯作安提哥那王朝,主要為馬其頓王國在希臘化時期的一個王朝,王室成員為亞歷山大大帝麾下大將安提柯的後代。.
安条克三世
安條克三世(大帝), (希臘語:; 前241年-前187年, 統治期間 前223年-前187年),塞琉古二世的小兒子。前223年時,安條克三世以18歲年齡即位為塞琉古帝國第六位國王,雖然年紀輕輕就即位,但安條克三世充滿雄心壯志。雖然在與托勒密王國的戰爭失利,但隨後的爭戰中,安條克三世証明自己是從開國的塞琉古一世之後,歷屆塞琉古國王中最優秀的君主,他傳統稱號大帝可能是在東部征服行動結束後獲得綽號,安條克三世似乎還有一個頭銜Βασιλεύς Μέγας(英:Basileus),即波斯傳統稱號大王的意思,可能在征服柯里敘利亞之後採用。.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希伦二世
希倫二世 (Ἱέρων Β΄; 前307年 – 前215年),是西西里的希臘人。伊庇魯斯聯軍統帥皮洛士遠征西西里迦太基人時,擔任他的部將。隨著皮洛士離開西西里返國,希倫被敘拉古人推举为軍事統帥領導西西里希臘人,而後在前269年加冕為敘拉古國王波利比烏斯 vii.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ό βασίλειο της Βακτριανής,Greco-Bactrian Kingdom),是一个古代位于中亚巴克特里亞的希臘化国家欧亚学研究“”。於前三世紀中,塞琉古帝國巴克特里亞總督狄奥多特一世獨立自立為王,歷經120餘年至被北方游牧民族——以塞人为核心种众的大月氏滅亡為止,希臘-巴克特里亚王国是中亞一個重要的希臘化文明中心。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是否是汉朝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的张骞出使西域时所遇见的大夏,目前東西方学术界尚有爭議。.
三钵罗底
三钵罗底(公元前224年-公元前215年在位)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位君主阿育王的孙子,鸠那罗的儿子。他继承了堂兄达沙拉沙的王位,成为孔雀帝国第五任君主,统治着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 鸠那罗是阿育王的首席王后Padmavati的儿子。鸠那罗年轻时即被父王指定为继承人,但却在一次阴谋中被刺瞎双眼。于是他的侄子达沙拉沙便取代了他的继承权。传说鸠那罗成为王储多年后,一次带着自己的儿子三钵罗底觐见阿育王,阿育王感到不能将王位传给盲眼的鸠那罗,又看到小孙子三钵罗底不仅勇武健壮而且善于管理,于是决定让三钵罗底在达沙拉沙死后继承王位。公元前232年,阿育王去世;公元前224年,达沙拉沙死,三钵罗底正式登基。公元前215年,王位传于舍利输迦。 三钵罗底和他母亲以及孔雀家族的先祖一样,是个耆那教教徒,并且致力于其宗教的传播。据耆那教传说,三钵罗底在位长达53年,用三年半时间在全国建立了12.5万座耆那教寺庙,可以功盖阿育王。目前在邬阇衍那以及古吉拉特邦等地还留存有三钵罗底所建的庙宇。他的影响所及体现在公元2世纪的南印度克里希纳河谷地Vadamänu地方的Samprati Vihär。 Category:印度君主 Category:孔雀王朝.
秦始皇
始皇()嬴政,趙氏,時稱秦王政和始皇帝,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是秦莊襄王之子【史記索隱】莊襄王者,孝文王之中子,昭襄王之孫也,名子楚。按:戰國策本名子異,後爲華陽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也。,商朝重臣惡來的第35世孫。出土《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三卷中稱其為趙正。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引述《世本》稱其為趙政。曹植《文帝诔》最早称始皇帝为嬴政,後世通稱嬴政,亦被某些文學作品稱為「祖龍」。他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並重用李斯、尉繚,三十九歲時滅亡六國建立秦朝,自稱「始皇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帝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統一天下後,秦始皇繼承了商鞅變法的郡縣制度和中央集權,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及典章法制,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之專制政治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但另一方面,秦始皇在位期間亦進行多項大型工程,包括修築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施政急躁,令人民徭役過重,是秦朝在他死後3年速亡之一原因。.
秦国
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趙氏。认为秦先祖蜚廉是商朝末年纣王的宠臣。据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周初三监之乱平定后,蜚廉“东逃于商奄氏。成王伐商奄,杀蜚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鉴于秦人和奄国同姓,同主少皞,李学勤先生认为秦人始祖可能起源东方,在西周初年被谪戍西方。据,西周周孝王因秦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於秦,作为周朝分封国。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獲封为诸侯,為伯爵地位,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甘肃河东地区到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甘肃天水到陇南一带)建都近300年。雍城遗址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國與西戎、義渠之間有通婚、結盟的關係,秦國崛起後,這些勢力皆被併入秦國。战国时期,秦孝公实施商鞅变法,为秦滅六國奠定基础。嬴政在前221年,統一諸夏,秦始皇使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制帝國,秦帝国较西方的罗马帝国还要早兩百年。.
秦朝
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个大一統中央集权的帝國。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称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前770年,秦地君長在東周周平王東遷時有功,受封於关中平原,建立秦國。战国時期,秦國根据礼记总结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輪”的社会现状,推行车辆统一道路,书籍统一文字,行为统一伦理,并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实施商鞅变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陸續攻滅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一統中原,史称秦朝。 秦王政建立秦朝後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從此中國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而後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使得領土約等同中國本土。疆域為東起遼東,西至臨洮,北抵長城,南達象郡(今越南北部)。雖然秦朝外表十分強盛,但由於秦始皇集權、過度發展、嚴重勞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讓天下百姓飽受苛政之苦而想要叛變。秦二世繼位後,秦廷被掌權的趙高掌控而混亂不堪。此時秦末民變爆發,六國有力的軍人各自復國,雖然秦將章邯努力平亂,但秦將王離於鉅鹿之戰被楚將項羽擊敗,秦軍主力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嬰於咸陽向民變領袖劉邦投降,後項羽率軍抵達關中,殺死秦王子嬰,焚燒咸陽宮,秦朝於秦始皇死後3年滅亡。而後至西漢統一全國之期間稱秦漢之際,又稱西楚時期。西楚霸王項羽重建封國制體系,分封十八諸侯。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劉邦、田榮等諸侯繼而起兵反抗,演變成楚漢戰爭。前202年劉邦擊滅項羽,受諸侯擁戴為漢帝,建國漢,開啟漢朝。 秦朝為了鞏固遼闊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與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取代过去不同诸侯豪门的爵位制度。法律基本延續秦國法律,增加了皇帝握有生殺大權,丞相僅僅是輔佐。防务方面,興建長城以鞏固北方,毀六國長城與城墩等防禦工事,沒收天下百姓武器,鑄成十二金人,先後五次東巡以安定關東各地區 。交通方面,興建馳道與靈渠等交通要道以便軍隊前往各地平亂,也有利各地區運輸物資。經濟方面,秦朝延續商鞅變法的政策,推行重農輕商,鼓勵農民增產糧食,甚至有機會獲爵位。工商業方面統一貨幣(秦半兩)與度量衡,實行鹽鐵專賣,但不完全禁止商業,也鼓勵如經營畜牧業的烏氏倮與丹砂的巴地寡婦清等商人。 文化思想的部分,秦朝的政治思想以法家為尊,推行融合「法、術、勢」的君主專制,另有發揚陰陽家的五德始終說以神化皇帝。宗教以傳統崇拜上帝、祖先、山神、河神等眾神以及巫術、占卜與占星等,而神仙方術之術受秦始皇所迷信。為了箝制人民叛亂思想、统一中央集权思想、報復欺騙秦始皇的方士們,先後發生焚書坑儒事件,這是先秦文化與諸子百家思想的一大浩劫。 秦朝的建立使中國由一個抽象的地理名稱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中原文化、秦文化、荊楚文化與齊魯文化等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秦」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其遺留下來的驪山秦始皇陵與秦始皇兵馬俑也受後世史學家注目,其中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米列希安
在中世紀基督教的虛構愛爾蘭史書《》裡,米列希安(英語:Milesians;愛爾蘭語:Mylesia)是由伊比利半島遷移至愛爾蘭的蓋爾人。他們成為後來的愛爾蘭人。米列希安一詞源自(Míl Espáine),原文是拉丁文「Miles Hispaniae」的愛爾蘭語拼寫方式,原意為「西班牙士兵」。.
米特里達梯二世 (本都)
米特里達梯二世(希臘語:Mιθριδάτης), 本都王國第三任國王,阿里奧巴爾贊的兒子及繼承人。.
紹爾瑪格一世
紹爾瑪格一世(საურმაგ I,Saurmag I),是格魯吉亞歷史上第二位君主,於前237年-前162年上任,他是法尔纳瓦兹一世的兒子,是法爾納瓦齊烏尼王朝的皇室成員。.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
百乘王朝
乘王朝(, 摩揭陀俗語: सालवाहण, ,Śātavāhana Empire),又譯為等乘王朝、娑多婆訶王朝、案達羅王朝,是南印度德干高原的一個王國。一般認為百乘王朝存在於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2世紀,另有說法認為王朝始於前3世紀。範圍包括今日的安得拉邦、泰倫加納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在不同時期,百乘王朝有不同的首都,包括阿馬拉瓦蒂和普拉提須薩納(今派坦)。此外,勢力範圍也曾到部分的中央邦、古吉拉特邦、卡納塔克邦。在孔雀王朝滅亡後的時期,百乘王朝維護了德干地區的和平,並長期的抵抗來自塞種西薩特拉普王朝的入侵。.
衛君角
衛君角,姬姓,子南氏,名角,為秦所立的衛君,是戰國諸侯國衛國的末代君主。前241年秦置東郡(今河南濮陽、山東聊城一帶),徙衛君角至野王(河南沁陽)。 前209年,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衞國滅亡。.
馬其頓王國
其頓王國(古希臘語:Μακεδονία)是古希臘西北部的王國。其史上最輝煌的時刻,也就是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帝國),是由亞歷山大大帝開創。 亞歷山大帝國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疆域东自费尔干纳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尔干半岛,北从中亚细亚、裏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解慕漱
解慕漱,《三国史记》说解慕漱是天帝之子,他与柳花的儿子朱蒙是高句丽的创建者。《三国遗事》说解慕漱是天帝之子,北扶余国王,解夫娄和朱蒙之祖先。 《桓檀古記》记载,解慕漱出身檀君朝鲜皇室,23岁时成为檀君朝鲜的将军。檀君朝鲜末期解慕漱创建扶餘國。朱蒙是沃沮王高慕漱的儿子,解慕漱的二儿子高辰是高慕漱的爷爷。他曾組織多勿軍抵抗漢朝。 桓檀古记中还认为‘西鴨綠人高豆莫汗为東明(朱蒙)。.
高加索伊比利亞王國
伊比利亞(格魯吉亞語:იბერია,又稱ივერია)是古希臘及羅馬人對卡特--(Kartli,公元前4世紀-公元5世紀)的--王國的稱謂,約在現今--的東部及南部。 通常稱之為「高加索伊比利亞」或「東伊比利亞」,以別於現今國家西班牙、安道爾及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高加索伊比利亞人(或「卡特維爾語族」,Kartvelians)成為日後格魯吉亞國家地位的基礎及現今格魯吉亞人民的核心。.
齊王建
齊王建(,60歲),王莽追尊为齐敬王及新世祖,是戰國時代田齊的亡國君主。他於前264年至前221年在位,長達44年。在這44年間,前一阶段很大程度上因為得到太后君王后的扶持,另一方面也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笼络齐国,优先进攻韩、魏、赵等三晋,齐国才得以安享太平。 君王后逝世後,王后的族弟-后-胜执政。--胜是个贪官,在秦國不斷賄賂之下,齊國對其餘五國袖手旁觀,終於到五國滅亡後,田齊亦為秦國所滅。齊王建也死于流放之地。 齐王建有孙田安,曾于秦汉之交受封为济北王。其後裔王莽追加諡號「敬」。.
齐国
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其疆域主要位於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尚。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原称营丘,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為戰國七雄之一,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王,前221年為秦國所滅。.
阿塔罗斯一世
阿塔羅斯一世(救主)(希腊語:,約)帕加馬王國國王,統治時間前241年-前197年,他統治的帕加馬城是愛奧尼亞的一座希臘城邦。阿塔羅斯的生父也名為阿塔羅斯,母親是安條尼絲,阿塔羅斯之後過繼給堂叔歐邁尼斯一世,成為他的養子,繼承歐邁尼斯一世之位,他起初一開始只是世襲的統治者,在前238年阿塔羅斯一世正式採用國王頭銜,阿塔羅斯王朝的名字就是以其得名。 當時塞爾特人部落從色雷斯遷移到加拉太,稱為加拉太人,加拉太人將近一個世代的時間肆無忌憚般掠奪小亞細亞鄰近的城市和地區,並向他們收取沉重的貢金。但在阿塔羅斯一世在位時,阿塔羅斯從加拉太人手中贏得一場重要勝利,因此在帕加馬舉行慶祝這場勝利的活動,並立了一些紀念物,其中最令後世知名的就是《垂死的高盧人》雕像。這次勝利也代表著小亞細亞的居民脫離加拉太人的恐懼,使阿塔羅斯贏得「救主」以及巴西列斯(國王)的稱號。 在軍事上,他是一位具備勇氣和軍事才能,任內王國成為羅馬共和國堅貞的盟友,他參予第一次馬其頓戰爭和第二次馬其頓戰爭對抗馬其頓的腓力五世並佔有重要的地位。與馬其頓戰爭中,他指揮多場海上行動,成功阻止馬其頓朝愛琴海周圍進犯,並贏得許多榮譽和戰利品,他也為王國取得一些愛琴海的島嶼,如第一次馬其頓戰爭中獲得埃伊納島(Aegina),第二次獲得安德羅斯島(Andros)。另外阿塔羅斯一世也從腓力五世手中幸運地死裡逃生兩次。 阿塔羅斯一世在位期間是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的保護者,還視自己對抗蠻族的捍衞者。在東方希臘人勢力中,他治下的帕加馬國力強盛。前197年,差不多第二次馬其頓戰爭要結束之時,阿塔羅斯逝世,享年72歲,先前阿塔羅斯曾在波奧蒂亞(Boeotia)議會中發表演說時明顯有中風的徵狀。王位傳給其子歐邁尼斯二世繼任。.
阿尔沙克一世
阿尔沙克一世(波斯语:ارشک;希腊语:Αρσακης,?~前211年)安息(帕提亚)王国的创建者。 阿尔沙克一世是一个被称为“帕尼人”的部落的酋长,该部落是斯基泰(或大益)游牧民族的一支。帕尼部落的语言属于伊朗语支,他们在前3世纪游牧于里海东部一带。古希腊历史学家阿里安记载说,阿尔沙克和他的兄弟梯里达底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波斯国王阿塔薛西斯二世的后代。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根据,也可能只是阿尔沙克为争取伊朗人的支持而作的宣传。 前250年,塞琉古王朝的巴克特里亞总督狄奧多特一世使自己的辖区独立,不再听从叙利亚方面的号令。狄奧多特的行动很可能对帕尼部落的迁徙起了推动作用。在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独立之后不久,统治帕提亚和希尔卡尼亚地区的总督安德拉戈拉斯也叛离了。于是约在前247年,阿尔沙克带领大批民众侵入帕提亚。他们在前238年打败并杀死了安德拉戈拉斯,建立了帕提亚王国。如果根据阿里安的记载,则阿尔沙克在侵入帕提亚之后不久就战死了,其弟梯里达底一世继承王位,杀死安德拉戈拉斯一事也被归于梯里达底;但现代历史学家根据考古学发现认为阿尔沙克一直统治到了前211年,继承者是他的儿子阿爾沙克二世,或稱阿尔达班一世。 在狄奧多特一世去世不久,阿尔沙克一世与他的继承者狄奧多特二世签署了一份著名的联盟条约,共同反对塞琉古王朝。在此之前,帕提亚与巴克特里亞两国完全是敌对的。古罗马历史学家查士丁记载说: 在阿尔沙克一世死后,所有的帕提亚统治者在公开场合都只使用“阿尔沙克”这个名字;据说这个名字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阿塔薛西斯二世的本名。在帕提亚诸王发行的钱币上大多也只铸有这个名字的希腊语属格形式ΑΡΣΑΚΟΥ(意为“阿尔沙克发行的钱币”)。 古代中国文献称帕提亚王国为“安息”。现在广泛接受这是对“阿尔沙克”一词的音译,因为在古汉语中“安息”读为Arsǝk或Ansek。在中国,最早报告安息情况的是汉武帝的使节张骞,他大概是在巴克特里亞获知了有关帕提亚王国的信息。.
阿里阿拉特三世
阿里阿拉特三世 Ariarathes III (Ariaráthēs) ()独立的卡帕多细亚的第一个国王(前255年~前220年在位)。 阿里阿拉特三世为卡帕多细亚总督阿里阿拉內斯二世之子。他的父亲在波斯帝国灭亡后,实际上是当地独立的王公。 阿里阿拉特与塞琉西帝国国王安条克二世(“神”)的女儿斯特拉托妮可结婚,以争取亚洲大国的支持。前250年,阿里阿拉特三世开始使用国王的称号。 阿里阿拉特三世在塞琉西帝国内战中支持安條克·伊厄拉斯与塞琉古二世争夺王位。.
薛西斯 (亞美尼亞)
薛西斯(公元前228年-前212年在任),是亞美尼亞王國國王阿薩姆斯一世之子,他統治索菲尼、科馬基尼一帶。塞琉古帝國安條克三世在前212年進攻南亞美尼亞,薛西斯被迫臣服,成為屬國。安條克三世把自己姐姐安條基絲嫁給薛西斯,之後薛西斯被王后安條尼絲謀殺。可能由其子阿拜迪薩勒斯(Abdissares)繼承王位。.
锡拉库扎
叙拉古(又译--、锡拉库萨,Siracusa,Sarausa,Συρακοῦσαι)是位於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一座沿海古城,位于岛的东岸,约有12.5万居民。面积204平方公里。位置北纬37°05',东经15°17'。.
腓力五世 (马其顿)
腓力五世(Φίλιππος Ε,),是馬其頓安提柯王朝國王,前220年—前179年在位。他因與新興的羅馬共和國對抗而知名,當他是青年時就很有領袖魅力和吸引力,也是充滿幹勁和勇氣的戰士,他也設法與亞歷山大大帝看齊。無論如何,他是最後一個雄心壯志的馬其頓國王,希望能藉著馬其頓有限的國力實現偉業。綽號「全希臘人的達令」(ἐρώμενος ἐγένετο τῶν Ἑλλήνων)。.
雅典
雅典(Αθήνα,,;Άθῆναι|Athēnai)是希腊首都,也是希腊最大的城市。雅典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西南距爱琴海法利龙湾8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过。市内多小山。 雅典是世界上最老的城市之一,有记载的历史就长达3000多年。现在雅典是欧洲第八大城市。雅典是希腊经济、财政、工业、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也是欧盟商业中心之一。市区人口330万,加上郊区人口共有380万人口。城市的面积为39平方公里,加上郊区为412平方公里。 古雅典是一个强大的城邦,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搖籃,是柏拉图学院和亚里士多德的讲学场所的所在地。苏格拉底、希罗多德、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其他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在雅典诞生或居住过南方网, - 于2007年7月2日查阅,雅典也因此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起源地。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对欧洲及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西方文化的象征。 雅典是現代奥运会起源的地方。1896年曾举办过第一届夏季奥运会。2004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CNN,,发表日期1997年9月5日,于2007年7月3日查阅.
雅典执政官列表
雅典自从公元前1068年废除王政以来,权利转往执政官手中。雅典的第一任执政官是墨冬,他是雅典末代国王科德鲁斯的儿子。由于,科德鲁斯在位时,多利亚人从墨伽拉进犯雅典。德尔斐神谕指示入侵者宽宥雅典君主的性命,否则不能赢得战争,多利亚人因而极力避免伤害科德鲁斯。科德鲁斯获悉此神谕后,自愿为国献身。他化装成樵夫,穿粗衣,持钩镰,出城砍柴;在城外遭遇两敌兵,他砍倒其一,遂被另一人所杀。敌军获知死者的真实身份后,知获胜无望,遂撤兵解围,雅典转危为安。雅典人认为科德鲁斯的功德后无来者,遂限制雅典王权,将科德鲁斯的儿子墨冬改任为执政官。 最初,执政官是终身职,先后有13人任这种执政官。公元前753年,执政官的任期改为10年,共有7位这种执政官。自公元前683年起,所有的执政官都改为一年一任。其中名年执政官或称名祖执政官之名,就成了雅典国家文件中最常见的年名。如,关于德拉古立法的时间,亚里士多德写到:“阿里斯忒克穆斯任执政官时,德拉古制定了他的法典。”必须注意。公元前5世纪后期之前的执政官表不可尽信。除个别年份外,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世纪的雅典的执政官表基本保存完好。 以下列出雅典创立执政官以来至拉米亚战争前的执政官列表(前1068年-前322年)。.
比提尼亞
比提尼亞(Βιθύνια)小亞細亞西北部的一個古老地區、王國及羅馬行省,與普羅龐提斯海、色雷斯、博斯普魯斯海峡及黑海(古稱攸克辛海)相鄰。.
朝鲜半岛君主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朝鮮半島歷史上的所有君主。.
本都王国
本都王国(Πόντος),又称本都帝国,是公元前3世纪至至公元后1世纪期间一个以安那托利亚地区为中心的希腊化国家。其君主是希腊化的波斯人,自称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君主大流士一世的后裔。 本都一词在希腊语中意思是“海”。本都原本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附属国,其根据地位于克泽尔河一带。继业者战争期间从属于安提柯王朝。安提柯一世战死之后,米特拉达梯一世于前281年宣布独立,定都阿马西亚,建立本都王国。 本都土地肥沃,谷物繁多,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迅速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本都与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帕加马的阿塔罗斯王朝长期争雄。法尔纳克一世在位期间征服锡诺普,迁都于此。 在本都王国的晚期,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帕加马的阿塔罗斯王朝先后为罗马共和国所吞并,塞琉古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都衰退,本都直接面临来自古罗马的威胁。 米特拉达梯六世在位期间,本都势力达到全盛,科尔基斯和博斯普鲁斯王国都被本都征服,称霸黑海沿岸。还侵略罗马的属国比提尼亚和卡帕多细亚。这引发了本都与罗马之间的战争。这场所谓的米特拉达梯战争最终以本都的战败告终。本都的大部分领土于前64年被罗马占领。米特拉达梯六世逃往博斯普鲁斯,在博斯普鲁斯继续称王,但于前63年被迫自杀。 其子法尔纳克二世向罗马投降,被罗马人当作盟友,仍旧为称本都国王兼博斯普鲁斯国王,但其统治区域只有博斯普鲁斯之地。但法尔纳克仍旧希望夺回本都之地,于前48年趁罗马内战之机进军安纳托利亚,结果在泽拉城(今土耳其境内)附近被凯撒彻底击败。本都王国仍旧被作为罗马的附属国而保留,直到公元64年被罗马皇帝尼禄废除。.
本都统治者列表
这是一份本都王国统治者的列表。 本都是希腊化时代安纳托利亚的一个重要王国,其国王可能具有伊朗血统。.
戰國
戰國時期(前5世紀~前221年),簡稱戰國。關於戰國的起始年份,共有7種說法,一般有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或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這三種說法為較多人接受。而戰國時代結束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原。後世史家劃分東周前半為春秋時代及後半為戰國時代,東周在周赧王五十九(前256年)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東周不完全包括戰國時代。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不休,故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徐州相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五國相王後各大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吳、越、楚三國早在春秋時代已稱王),周天子權威進一步受損。戰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大規模變革,例如郡縣制度、私田制、廣泛應用鐵器和貴族因亡國變為平民傳播知識。各國為獲取土地、財富、人口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之土地逐漸走向新時代,塑造了中央集權國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雛形。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各國相繼圖強而舉國變法,涌現了大量名將爭鋒和名士縱橫捭闔之典故,為後世傳誦。.
斯巴达
斯巴达(希腊语:Σπάρτη),又称拉刻代蒙,拉栖代梦(Λακεδαίμων, Lakedaímōn)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斯巴达城位于中拉哥尼亚平原的南部,埃夫罗塔斯河的西岸。斯巴达城是个战略要冲,三面环山,扼守着塔伊耶托斯山脉,塔伊耶托斯山脉上的隘口是进入拉科尼亚和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必经之路,斯巴达城并不靠海,离她的海港吉雄有27英里的距离。 斯巴达以其名。斯巴达是寡头政治,和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鲜明对比。斯巴达规定所有男人必须从军。斯巴达拥有众多国有奴隶,称为黑劳士,因此「斯巴達式」也成為艱苦地進行的代名詞。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权整个希腊。但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後便被新興的底比斯打败,在北方的馬其頓崛起後,斯巴達失去了在希臘的影響力。.
斯巴达国王列表
斯巴达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国家之一,在所有希腊城邦国家中领土最广大。斯巴达实行非常独特的政治制度,即由来自两个王室的国王同时统治,两支王室的继承互不干扰。两个王室分别是亚基亚德世系和欧里庞提德世系。.
斯帕尔多库斯王朝
斯帕尔多库斯王朝(Spartocids)。是古希腊时期色雷斯人的博斯普鲁斯王国的王朝,公元前438年至公元前110年统治着这一地区。由于古代相关的历史记载缺乏,故后人对该家族的详细状况难以详细考证。.
斯里兰卡君主列表
这是一份斯里兰卡君主的列表。.
日本天皇列表
一般相信,日本自古以來未曾改朝換代,始終為皇室一系(號稱「萬世一系」),但開始幾位天皇的事蹟來自傳說、神話,從第十代崇神天皇開始考古學才確認實際存在,自第十五代應神天皇開始歷史可信度才大為提高。.
扶余君主列表
以下是扶余国及其后续政权的君主列表:.
扶餘國
扶餘國,古國名,亦作夫餘、鳧臾,由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扶餘人所建立的国家,亦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有史可考的国家。扶餘國從前2世紀立国到494年東扶餘國被高句麗滅國為止,歷時約700年。前期国都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后期国都在今吉林省农安县。扶余国是汉朝的属国,据后汉书记载,扶余国行政区划隶属玄菟郡,獻帝時,其王求改屬辽东郡(後漢書/卷85)。正因如此,传说历代扶余王故去时,玄菟郡太守都赏以银镂玉衣的“玉匣”为葬具。 朝鲜半岛的政权认为扶余人是今天-zh-hant:韓國;zh-hans:朝鲜-人的先民之一。部分日本学者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也认为扶余、高句丽可能是日本人的起源。扶餘一名最早出現在逸周書,名鳧庾,是九夷之一。.
托勒密四世
托勒密四世(笃爱父亲者)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Φιλοπάτωρ()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221年—前204年在位)。他是托勒密三世(施惠者一世)与昔兰尼公主贝勒尼基二世的儿子。.
托勒密王國
托勒密王國(Πτολεμαϊκὴ βασιλεία)或稱托勒密埃及,是亞歷山大大帝逝世之後,統治埃及和周圍地區的一個希臘化王國。王國建立者為亞歷山大大帝的將領托勒密一世,他在公元前304年自立為國王並宣稱自己是埃及法老。托勒密王朝統治埃及直到公元前30年埃及女王克麗奧佩脫拉七世兵败自杀為止,歷經274年。王國疆域最鼎盛時包含埃及、昔蘭尼、安那托利亞南部、敘利亞南部和一些愛琴海島嶼,領土最南時可達努比亞。亞歷山卓是托勒密王國的首都,也是當時是希臘化世界的重要文明中心以及貿易樞紐。 埃及托勒密王朝一裔中兄妹或姊弟通婚很多。男性後裔常稱托勒密,女性的名稱常有克利奥帕特拉、贝勒尼基和阿尔西诺伊。其中最後的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最爲後世所知的。托勒密王國因內部王室紛爭、境內埃及人叛亂、以及外國入侵等等種種原因逐漸衰弱,最終被羅馬共和國占領。但所留下的希臘化文明一直延續到埃及被穆斯林征服為止。.
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是由马其顿君主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將軍托勒密一世所開創的一個王朝,托勒密王朝主要統治埃及,是埃及的一個朝代。首都在-zh-cn:亚历山大港;zh-hk:亞歷山大港;zh-tw:亞歷山卓-。第一代君主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將領托勒密一世,最後的君主是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其兒子托勒密十五世·小凱撒。這王朝的諸位君主都被埃及歷史上認爲是法老。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繼任人亞歷山大之同父異母弟腓力三世無能和遺腹子亞歷山大四世年幼。前323年,托勒密被任命為埃及總督。前305年,托勒密自立為埃及王;此後托勒密一裔鞏固了對埃及的統治至羅馬帝國在前30年入主。 埃及托勒密王朝一裔中兄妹或姊弟通婚很多。男性後裔常稱托勒密,女性的名稱常有克利奥帕特拉、贝勒尼基和阿尔西诺伊。其中最後的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最爲後世所知的。 另外,嚴格來說馬其頓王國還有一個相當短命的托勒密王朝。.
普魯西阿斯一世
普魯西阿斯一世(跛腳)(希臘語 Προυσίας Α' ὁ Χωλός,),是比提尼亞王國國王,基阿埃拉斯的兒子。統治期間約在前228年-約前182年。 普魯西阿斯一世與馬其頓王國國王德米特里二世聯姻,娶德米特里二世的女兒阿帕瑪,並與馬其頓同盟。前220年,普魯西阿斯與拜占庭交戰,然後擊敗之前尼科美德一世引進小亞細亞的高盧人,並在一連串戰爭中,從帕加馬國王阿塔羅斯一世和黑海的赫拉克利亞·潘提卡手中奪得許多領土。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在前202年贈與他基俄斯和邁爾里兩個港口,分別命名為普魯西亞斯和阿帕米亞。 當羅馬共和國與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三世爆發羅馬-敘利亞戰爭時,普魯西阿斯一世抱持中立,但之後願對迦太基將軍漢尼拔提供庇護,讓漢尼拔幫他與帕加馬對抗。 普魯西阿斯一世逝世後,王位由其子普魯西阿斯二世繼承。 Category:比提尼亞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