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

指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

利蘭勝利二型(英文:Leyland Victory Mk 2)是英國利蘭於1978年至1981年生產的雙層巴士,為佳牌勝利J型的後繼產品,是香港的獨有車型,在1980年代初期至1990年代中期,曾經在香港被大量使用,至2000年才完全退役。勝利二型屬前置引擎設計,所以車內噪音較為嚴重,溫度亦較為高。加上勝利二型的地台離地面較其他雙層巴士為高,對乘客上車下車及站立造成不便。不過正由於勝利二型本身屬前置引擎的設計,所以在上斜表現卻遠比當年的第一代後置引擎巴士為佳。勝利二型配備吉拿6LXB引擎及Voith DIWA 851全自動波箱;巴士亦配備了油壓軚,轉彎較此前款式巴士省力。.

131 关系: 城巴城巴41A線城門隧道南區 (香港)南非双层公共汽车吉拿塘福大埔區大埔公路大嶼山大欖隧道大潭道大澳太平山 (香港)寶蓮禪寺富豪奧林比安屯門屯門車廠嶼南道上水中巴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丹尼士巨龍/禿鷹巴士丹尼士三叉戟三型丹尼士喝采巴士丹尼士飛鏢巴士丹拿 (英國)丹拿/利蘭珍寶巴士一人控制九廣鐵路九龍巴士九龍巴士32B線九龍巴士40線九龍巴士43X線九龍巴士45線九龍巴士48線九龍巴士60M線九龍巴士61A線九龍巴士66M線九龍巴士68M線九龍巴士69M線九龍巴士70線九龍巴士72線九龍巴士80線九龍巴士82M線亞歷山大丹尼士康明斯五十鈴伍爾弗漢普頓...伦敦低地台巴士佳牌阿拉伯五型巴士何文田佛光街忠孝街利蘭利蘭奧林匹克利蘭奧林比安利蘭亞特蘭大巴士利蘭泰坦B15巴士冠忠巴士集團元朗噪音石壁 (香港)石澳獅子山隧道獅子山隧道公路羗山道過海隧道巴士112線運輸署荃灣青山公路青嶼幹線青衣島馬鞍山 (香港市鎮)香港香港1970年代香港小巴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香港島香港島專線小巴16M線香港的士香港聯合船塢香港新市鎮豐田Coaster象山邨黑角頭輪椅錦田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都城嘉慕威曼-斯堪尼亞大都會型都普蘇格蘭薄扶林道開普敦藍田 (香港)葵涌重陽節金馬艾莎富豪B55英国英联邦英语英格兰柴灣柴灣道東區 (香港)東涌東涌道東方日報梅窩梅窩碼頭河上鄉沙田 (香港)渡輪清明昂坪新加坡新大嶼山巴士新巴15線新巴66線新巴81線新巴94線新世界第一巴士新創建集團擋風玻璃愉景灣隧道慈雲山扶康會 扩展索引 (81 更多) »

城巴

城巴有限公司是香港的一家巴士公司,同時提供專利巴士和非專利巴士服務,經營多條香港島、北大嶼山、香港海洋公園、沙田第一城、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國際機場及深圳灣口岸的巴士路線,並有巴士租賃服務。該公司與新巴一樣,為新創建集團成員。.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城巴 · 查看更多 »

城巴41A線

城巴41A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華富(中)及北角碼頭。 本線與新巴42線同為往返華富邨及北角碼頭,但本線途經南風道、黃泥涌峽、司徒拔道及炮台山道往返,而後者取道香港仔隧道及銅鑼灣往返南區,因此兩者之服務對象並無太大關連。.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城巴41A線 · 查看更多 »

城門隧道

城門隧道(Shing Mun Tunnels),簡稱城隧,於1990年4月20日通車,是連接香港新界西荃灣與新界東沙田的唯一隧道,也是9號幹線里程計算起始的路段,亦是'''新界的士'''指定可行駛的兩條收費行車隧道之一(另一條是大欖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城門隧道 · 查看更多 »

南區 (香港)

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自香港開埠以前,已經有早期原居民客家人居住。南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根據2016年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的數字,南區人口為274,994人。南區是基層、中產、富豪互存的地區,半數人口居於公屋以及居屋之中 ,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佔六個區議會選區)、薄扶林(佔五個區議會選區,人口集中在華富邨以及華貴邨一帶)和香港仔(佔四個區議會選區),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高級住宅區,亦是南區唯一一個沒有公共房屋的區議會選區,而南區最後一個分區在赤柱以及石澳,是公屋私樓互存的地區。.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南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南非

南非共和国(南非語:Republiek van Suid-Afrika),簡稱南非,是位於非洲南端的共和國。它西部毗鄰納米比亞(1005公里長邊界),北部接壤博茨瓦納(1969公里長邊界)和津巴布韋(230公里長邊界),在東北部則與莫桑比克(496公里長邊界)和斯威士蘭(438公里長邊界)相鄰。“國中之國”萊索托(1106公里長邊界)在南非境內形成一個內飛地。此外,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立法首都(國會所在地)为开普敦,而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則为布隆方丹。 南非是非洲種族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歐洲移民、印度人和有色人的數量及比例都是非洲國家中最多的。多種族和種族鬥爭一直是南非歷史和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非發展較其他非洲國家良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别是金礦和鑽石。南非的經濟是非洲大陸上經濟規模最大、最發達的國家,並且擁有全非洲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佔少數的白人與佔多數的黑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一直主宰了近代南非的歷史、政治等。自1990年以來,白人純粹基於自己的種族發展的法律在與黑人負責的種族隔離進行了漫長而有時激烈的鬥爭,之後1948年國民黨執政後,白人根據自己的種族發展建立了各種種族隔離制度。種族衝突和鬥爭在20世紀1948年到1990年代的種族隔離中達到了頂峰。然而,雖然大部分白人支持種族隔離制度,但仍然有20%的白人不支持種族隔離制度,而外來壓力是種族隔離最終結束的一個重要因素。從1990年起,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 但是,政治制度的巨大變化是以相對和平地實現的,這是神奇的方式。南非是非洲少數幾個沒有發生政變的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一。多方會談導致新南非政府實施和制定了具有堅實的人權保護的。 今天,南非經常被譽為“彩虹之国”,這是最初由南非開普敦的聖公會前任大主教德斯蒙德·杜圖的構思和後來被當時的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所推廣的一個術語,作為終止南非由種族隔離思想帶來的分離並對新發現文化多樣性的隱喻。稱南非為彩虹之國,寓意不同種族的人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和平國度。南非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核武器後自願摧毀核武器的國家。.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南非 · 查看更多 »

双层公共汽车

雙層巴士,或稱作--,是指載客車廂由上下兩層組成的公共汽车。.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双层公共汽车 · 查看更多 »

吉拿

吉拿(英語:L.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吉拿 · 查看更多 »

塘福

塘福(Tong Fuk),是香港大嶼山的一處村落和地方,為其中一處假日渡假地點。 其河流亦流經蔴埔坪,蔴埔坪地區有時亦視為塘福地區之一,那裡有一座蔴埔坪監獄。蔴埔坪南方的海灣叫塘福廟灣,因緊接塘福廟而命名。塘福廟旁邊是Flag光纜亞歐段海底電纜中轉站,並通往南中國海。.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塘福 · 查看更多 »

大埔區

大埔區(Tai Po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東部,範圍包括大埔、東平洲、大埔滘、汀角、船灣、林村谷,白石角及它的外飛地為赤門海峽兩岸的西貢半島北部(西貢北)。它的總面積約為148平方公里,是香港第二大行政區域。根據2016年中統計,大埔區人口為303,926人。 大埔區人口主要聚居於大埔新市鎮內七大出租公共屋邨和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以及太和站附近的大埔舊墟和大埔墟站附近的大埔新墟的私人屋苑。其餘不少居民散居於大埔區內133條大小村落。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大埔為安全社區,是全球第90個安全社區,也是香港第3個安全社區(第1是屯門區,第2是葵青區)。.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大埔區 · 查看更多 »

大埔公路

大埔公路(英文:Tai Po Road),1902年落成,是香港新界地區第一條落成的公路,全長近22公里,現時共分為9段。大埔公路南起九龍西部的深水埗,繞經新界東主要地區(沙田、大埔),現時止於大埔林村。過去大埔公路作為新界地區舊環迴公路的東線,終點曾經北至粉嶺,連接西線青山公路組成來往新界全境的交通要道。.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大埔公路 · 查看更多 »

大嶼山

大嶼山(Lantau Island,亦作Lantao Island),位於香港西南面,為香港最大島嶼,面積達147.16平方公里;比較香港第二大的島嶼香港島的面積大上近一倍。在香港行政區劃上,大嶼山大部分土地屬於離島區,而大嶼山海域亦成為通往澳門、珠海和中山之主要航道,惟大嶼山東北部青洲仔半島一帶,包括陰澳、竹篙灣及汲水門等,則屬於荃灣區。 大嶼山過去由於交通不便、遠離香港市區(當時對外交通完全依靠渡輪和街渡),不少土地均未開發,人煙稀少。隨着香港國際機場搬遷至此、青馬大橋(包括港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及汲水門大橋等相繼落成,將大嶼山與香港市區連接。北大嶼山新市鎮的開發、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啟用及未來港珠澳大橋的落成,促進大嶼山的都市化發展。 截至2018年,大嶼山仍有不少舊式鄉村存在。同年3月,大嶼山大浪村當中的居民接受專欄訪問,指出大浪村為客家村落,目前只有大概十五戶人居住,而當中亦有私房菜形式的餐廳。.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大嶼山 · 查看更多 »

大欖隧道

大欖隧道(英語:Tai Lam Tunnel),簡稱欖隧,於1998年5月25日通車,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及香港寶嘉建築,是香港新界西的重要交通樞紐,與青朗公路同為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的一部份。亦是'''新界的士'''繼城門隧道後唯一指定可行駛的收費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條例》。 大欖隧道的興建主要是為紓緩屯門公路及青山公路的交通負荷,同樣亦大大緩和大老山隧道在1994至96年間的交通壓力,並將元朗與港九市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荃灣以至葵涌貨櫃碼頭的距離拉近,市民可以直接由荃灣、九龍西和香港島經大欖隧道進入元朗區各市郊區域,不需再經大老山隧道、青山公路或屯門公路。.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大欖隧道 · 查看更多 »

大潭道

大潭道(Tai Tam Road)是香港的其中一條道路,連接香港島的柴灣和赤柱,為大潭一帶唯一的通道,全長約7.1公里。 大潭道1號在始自赤柱之東北部,赤柱村道與赤柱峽道的東端交匯處;而大潭道200號在柴灣道42號筲箕灣官立中學以南;大潭道中段與大潭水塘道中段,交加於大潭篤水塘以南、大潭童軍中心以西。.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大潭道 · 查看更多 »

大澳

大澳(Tai O)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是香港現存最著名的一條漁村,村落部分位處大澳島上。 大澳一條水道向西、北岔開,大澳島正位處分岔口之上。大澳地形獨特,大部分位處河岸,靠兩道步行橋將兩岸連接。大澳面向南中國海的西和北面是港珠澳大橋的跨境高速公路及海底隧道,而大澳東北面不遠處是香港國際機場。.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大澳 · 查看更多 »

太平山 (香港)

太平山(Victoria Peak),又名扯旗山、爐峰和域多利山(亦作域多厘山),坊間通稱山頂(The Peak)或香港山頂,曾名屬領山(Mount Possession)和柯士甸山(Mount Austin),古名硬頭山,位于香港島西部,高552米,為香港島最高峰。廣義上的太平山是指包括太平山主峰、爐峰峽、歌賦山和奇力山在內的山嶺地形。根據香港政府地圖,太平山主峰的官方名稱爲「扯旗山」。 從香港開埠以來,太平山一直都是香港的象徵,為開埠之初獲香港政府冠以女王「維多利亞」(Victoria)之名的三大地標之一,從1867年到1930年間太平山頂爲香港總督別墅所在地,港英政府更曾經禁止華人於太平山居住,太平山遂成爲香港境內權勢的象徵。時至今日,在太平山居住的人依然非富即貴。 自二戰結束後,香港逐漸發展成爲亞洲主要旅遊城市,太平山爐峰峽一帶因景觀開揚,能觀賞維多利亞港兩岸絕佳景色,結合山頂纜車成爲香港最重要的旅遊景點,太平山夜景更享譽全球,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幾乎所有涉及香港的宣傳和創作都會採用太平山景觀的元素。對於香港人來說,九龍獅子山代表奮鬥拼搏的「香港精神」,太平山則象徵「東方之珠」的繁榮成就。.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太平山 (香港) · 查看更多 »

寶蓮禪寺

寶蓮禪寺(Po Lin Monastery),或稱寶蓮寺,為香港一座佛教寺廟,亦為香港旅遊景點之一,位於新界大嶼山昂坪,介乎彌勒山與鳳凰山之間。寺廟前身為大茅蓬,由中國江蘇鎮江金山寺的頓修、大悅和悅明三位禅師建於1906年(即清光緒三十二年)。直到1924年,第一代住持紀修和尚正式命名爲寶蓮禪寺。 1950年代在寶蓮寺當職、維那及西堂的聖一和尚,外出弘揚佛法時,路過地塘仔及昂平路,常看到有僧人刻苦堆沙砌石,聖一遂查問,對方表示要起道場,聖一深受感動,即找來資金襄助興建道場。 原來,該名與聖一對話的僧人便是悟明法師,他於1955年在地塘仔開創道場,即寶林禪寺初建成的地寶殿。一年後,聖一和尚接替去世的悟明法師管理寺廟。1980年代初,寺內建成大雄寶殿,香火鼎盛,善信絡繹不絕。 而刻有「永破無明是最安樂」的寶蓮寺第二代住持筏可法師的榮壽紀念碗子被香港本地歷史學者鄧家宙所收藏。.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寶蓮禪寺 · 查看更多 »

富豪奧林比安

#重定向 富豪奧林匹克巴士.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富豪奧林比安 · 查看更多 »

屯門

屯門(Tuen Mun),舊稱青山,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的屯門區的主要區域,屯門新市鎮座落其中。「屯門」或「屯門市」的範圍通常指包括北至兆康苑、富泰邨,西至蝴蝶灣,東至三聖邨的區域;屯門新市鎮所有公共房屋及主要社區設施均位於這個範圍。不過如果根據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屯門的範圍包括西至踏石角,東至黃金海岸一帶。.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屯門 · 查看更多 »

屯門車廠

屯門車廠是描述位於屯門的車廠。 可指:.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屯門車廠 · 查看更多 »

嶼南道

嶼南道(英文:South Lantau Road)位於香港大嶼山南部,是大嶼山第一條主要道路,舊稱「大嶼山公路」。 當年修建此路的原因,主要是興建石壁水塘,方便從陸路運送建築工人和物料。嶼南道由梅窩(銀礦灣)開始,經過貝澳、長沙、塘福、水口,到石壁水塘大壩的東端為止。平均車速限制每小時50公里,但在某些路段車速限制只有每小時30公里(如貝澳及塘福村內一小段),或每小時70公里(長沙大橋至塘福泳灘一段),全路段不設交通燈號管制。 嶼南道於長沙「石散」,U+40DF石灣與貫通大嶼山南北的東涌道交匯,於石壁水塘大壩連接石壁水塘路及羗山道,形成大嶼山南部主要來往東西兩邊的道路。.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嶼南道 · 查看更多 »

上水

上水(Sheung S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主要市鎮,也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上水一帶原為農田,於1980年代起發展為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住宅和商業區以石湖墟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北區的主要商業經濟中心,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 上水因靠近中國大陸邊境,為大陸居民進入香港的首站,因此區內不論假日均有大量深圳一帶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在區內消費和從事水貨活動,使到區內人流和商業活動增加,為區內居民正常生活造成滋擾,上水的區内民生店鋪和小店都變成了藥房,而政府亦無積極解決居民需要,因此曾觸發多次示威而表達不滿。.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上水 · 查看更多 »

中巴

中巴可以是指以下條目中的一個︰.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中巴 · 查看更多 »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簡稱中華巴士或中巴、縮寫CMB,)成立於1923年,是香港一間房地產發展商,是由顏成坤與小舅黃耀南創立,現由顏成坤女兒顏潔齡出任董事局主席及監理。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曾經是一家專利巴士公司,並長時間壟斷港島區的巴士服務,可是其巴士服務質素於1980年代中期起每況愈下,導致於1993年失去26條港島南區巴士路線的專營權,由於服務未有改善,餘下的巴士路線專營權於1998年初被香港政府強行收回並公開招標。其專營權於1998年9月1日凌晨零時結束,旗下88條路線交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有限公司(新巴)接手經營,另有12條路線被直接交予城巴營運。同年11月中巴開設非專營巴士服務,惟此服務已於2015年7月1日起結束營運。.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中華汽車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丹尼士巨龍/禿鷹巴士

丹尼士巨龍/禿鷹巴士(英文:Dennis Dragon/Condor)是一款由英國丹尼士車廠產製的雙層巴士,是一款專為香港而設計的車型,從1982年生產至1998年。巨龍的名稱表示此車款是設計予九龍巴士,「九龍」代表「九條巨龍」,因此九巴稱作「巨龍」,而中巴把此車款稱為禿鷹(名稱源自生活於南美洲的大型雀鳥禿鷹),避免使用競爭對手的命名。.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丹尼士巨龍/禿鷹巴士 · 查看更多 »

丹尼士三叉戟三型

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Dennis Trident 3)又稱丹尼士三叉戟巴士(Dennis Trident),在香港也稱為丹尼士三鋒,是英國丹尼士車廠研發及製造的三軸低地台雙層巴士底盤。於1996年首度亮相的丹尼士三叉戟巴士是全長12米採用三軸設計的版本,從1997年起量產,其後丹尼士車廠為英國本土市場推出縮短為兩軸的丹尼士三叉戟二型。丹尼士車廠的母公司於2001年改組後,三叉戟系列巴士改為以TransBus為廠牌,原本僅稱為「三叉戟」的三軸版三叉戟巴士也改名為「三叉戟三型」。三叉戟三型的產量達1300輛,大部分都由香港的巴士公司購入,另有小部分服務於英國、加拿大及新加坡。TransBus於2002年推出以三叉戟三型為基礎改進的Enviro 500,本車型也於同年停產並由Enviro 500取代。.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丹尼士三叉戟三型 · 查看更多 »

丹尼士喝采巴士

丹尼士喝采巴士又稱丹尼士祖比倫巴士(英文:Dennis Jubilant),是英國丹尼士車廠於1977年至1981年生產的前置引擎雙層巴士,此款巴士專為香港市場而設 ,書名:風雨同路.香港巴士漫遊,ISBN 9789888290895,出版商:中華書局 (香港),出版日期:2014年7月,第48頁,巴士迷將之稱為「鴨車」,以對應設計相似的勝利二型「雞車」。.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丹尼士喝采巴士 · 查看更多 »

丹尼士飛鏢巴士

丹尼士飛鏢(Dennis Dart,香港九龍巴士稱為丹尼士達智)是英國丹尼士車廠於1988年研製的後置引擎單層巴士。它的特低地台版本——丹尼士飛鏢SLF(Dennis Dart SLF)於1990年代中期面世。1990年代末期,飛鏢SLF更出現其衍生產品,11.3米長的丹尼士飛鏢SPD(Super Pointer Dart)及8.8米長的丹尼士飛鏢MPD(Mini Pointer Dart)。 丹尼士飛鏢系列是丹尼士車廠的一款成功的車款,銷售總數超越12,000輛,常見於英國本土、香港、澳門等地。 丹尼士飛鏢系列現已被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取代。.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丹尼士飛鏢巴士 · 查看更多 »

丹拿 (英國)

丹拿(英文:Daimler)為一家英國汽車生產商,於1896年在考文垂成立,曾經生產過巴士及貨車,至1960年起成為積架汽車旗下品牌並於2008/3被福特一起賣給塔塔汽車。古典風格的英國大轎車Daimler DS420生產至1992年,另外積架的最高價轎車車型也一直使用Daimler名稱。 丹拿是創辦Daimler汽車(日後與Benz合併為戴姆勒-奔驰)的戈特利布·戴姆勒先生所授權在英國銷售的廠牌,後來Gottlieb Daimler自己改用Mercedes作為汽車名稱,當初獲得授權的英國公司仍繼續使用Daimler廠牌。.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丹拿 (英國) · 查看更多 »

丹拿/利蘭珍寶巴士

丹拿珍寶(Daimler Fleetline)是一款由丹拿研製的後置引擎雙層巴士,於1960年首次亮相。後來珍寶巴士的生產線於1973年被遷移至英國利蘭汽車公司(British Leyland Motor Corporation)的利蘭商用車生產線內,因此後期的產品被命名為利蘭珍寶(Leyland Fleetline)。.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丹拿/利蘭珍寶巴士 · 查看更多 »

一人控制

一人控制,或稱一人服務,簡單而言即是巴士或鐵路列車,全車只有司機一人操作,並兼負開關車門、售票、剪票或收票等工作,並沒有另外雇用售票員或車長隨車。在中国大陸也可稱為无人售票或准无人售票。而有专人售票的被称为有人售票。 此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节约人力成本。.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一人控制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

九廣鐵路(簡稱九鐵;Kowloon-Canton Railway,缩写KCR),是指1910年起連接香港九龍及廣東省廣州市的城際鐵路系統,也是連接九龍及廣州的第一條鐵路。當時分為兩部份,中國境內的路段稱作華段,香港境內的路段稱作英段(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路軌等基建設施分兩地管理。鐵路始建於1906年,英段於1910年通車,華段則於1911年通車。來往兩地的直通車服務曾因二戰及後來中國大陸政權易手而停辦,來往兩地的長途客車(港穗直通車)於1979年才恢復行走。該路段後來由兩間不同公司營運,分別是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的廣深鐵路(原華段)及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九廣東鐵(原英段)。 在香港,「九廣鐵路」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只代表「九廣鐵路──英段」,現在則指由九廣鐵路公司在1910年至2007年在香港營運的所有鐵路網,包括九廣東鐵、九廣西鐵、馬鞍山鐵路及九廣輕鐵。自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後,原九廣鐵路的列車服務已改由前身是地鐵公司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分。.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廣鐵路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2B線

九龍巴士32B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已取消循環巴士路線,來往荃灣西鐵路站及象山邨。 本線曾經是香港唯一一條全線採用非空調巴士的專營巴士路線,但此紀錄只維持了12天,最終於2011年8月20日加入空調巴士行走,象徵九巴以至全港專營巴士路線全非空調巴士的時代告終。直至2012年4月16日改為空調巴士行走。.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32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0線

九龍巴士40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荃灣(麗城花園)及麗港城,本線是來往荃灣區及九龍東的全日行走巴士路線,由於橫越5個都會區區域,客量不俗。 本線另設特別班次40A、40P,前者上午由觀塘(駿業里)開往葵興站,下午由葵興站開往觀塘市中心,走線與主線40大致相同,但往觀塘方向加經長沙灣長荔街一帶,祇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各開出一班;後者則早上由石圍角開往觀塘碼頭,下午由觀塘碼頭開往石圍角,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40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3X線

九龍巴士43X線是香港一條來往馬鞍山(耀安)及荃灣西站的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43P線是43X的輔助線,平日早上由荃灣西站往香港科學園,而平日下午則由香港科學園返回荃灣西站。.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43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5線

九龍巴士45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麗瑤及九龍城碼頭。 本線與41線同為葵青區來往土瓜灣的巴士路線,兩者在美孚新邨以東的行車路線完全一致,同樣經何文田一帶前往九龍城碼頭。.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45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8線

九龍巴士48線是香港一條已停駛的巴士路線,取消服務前來往荃灣碼頭運輸大樓及沙田禾輋邨。.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48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0M線

九龍巴士60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屯門站及荃灣站。1982年5月16日開辦至今,主要為全日到港島和九龍市區上班的屯門新市鎮居民服務。.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60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1A線

已停辦的新界郊區巴士路線61A,由九巴營辦,來往屯門碼頭及元朗(東)。.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61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6M線

九龍巴士66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屯門(大興)及荃灣站,接載屯門居民來往荃灣站,接駁荃灣綫往返市區。.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66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8M線

九龍巴士68M線是香港新界一條來往元朗(西)及荃灣站的巴士路線。.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68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69M線

九龍巴士69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天水圍市中心及葵芳站。 九龍巴士69P線為69M的特別班次,於星期一至六上午繁忙時間單--由天耀開往葵芳站。.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69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70線

九龍巴士70線是香港的一條已停駛巴士路線,來往上水和佐敦匯翔道,途經粉嶺、大埔、沙田等地區。在2000年代,本線的行車時間與63X並列全港之冠。 由於本線乘搭人數持續偏低,因此經常被九巴計劃停駛本線,最終九巴決定於2008年12月7日起取消本路線。.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70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72線

九龍巴士72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大埔(太和)及長沙灣。72線是现时唯一途经大埔公路大部分路段的巴士路線。 本線另設特快272E,途經吐露港公路、青沙公路,逢星期一至五上下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上午由大埔(太和)開往深水埗(欽州街),下午由深水埗(欽州街)開往大埔(太和)。.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72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0線

九龍巴士80線是香港一條巴士路線,來往美林和觀塘碼頭。 九龍巴士80P線是80線的輔助路線,由顯徑單--往觀塘碼頭,祇在平日星期一至六早上提供服務。 九龍巴士80A線是80線的輔助路線,由美林單--往觀塘碼頭,祇在平日星期一至五早上提供服務。起訖點與主線相同,但在龍翔道只停沙田坳道一站以及取道九龍灣商貿區及觀塘商貿區,不途經觀塘市中心。.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80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2M線

#重定向 九龍巴士82S線 082M.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九龍巴士82M線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大丹尼士

亞歷山大丹尼士(Alexander Dennis;簡稱丹尼士;前稱TransBus International)總部設於英國蘇格蘭,為英國巴士底盤製造商兼備製造巴士車身的公司,亦為西歐最大巴士生產商。.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亞歷山大丹尼士 · 查看更多 »

康明斯

康明斯(Cummins Inc.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康明斯 · 查看更多 »

五十鈴

五十鈴汽车(,Isuzu Motors)是一家日本汽車製造公司,總公司位於日本東京都品川區,製造與組裝則設廠於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栃木縣及北海道,以生產商用车辆、巴士以及柴油內燃機著名。.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五十鈴 · 查看更多 »

伍爾弗漢普頓

伍爾弗漢普頓(Wolverhampton,),英國英格蘭西米德蘭茲郡的都市自治市和城市,2006年人口236,600人。 本市粵語譯名「和夫咸頓 」是根據香港廣東話音譯音而成,較早出現於華人社會。「伍爾弗漢普頓 」則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話譯音而成。 和夫咸頓原本為一市集,主要為羊毛交易。在工業革命時期,逐漸發展成為主要的工業中心,包括煤礦、煉鐵、製鎖,以及汽車與機車製造。目前工業仍為主要的經濟動脈,包括大型的航空工業及服務業。 伍爾弗漢普頓大學主校區位於本地,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伍爾弗漢普頓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低地台巴士

低地板公車(Step entrance),或又稱為低床巴士、降大樑公車、低--公車,是車廂底盤離路面距離比較低的巴士,可供行動不便人士方便上下公車因而設計。.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低地台巴士 · 查看更多 »

佳牌阿拉伯五型巴士

佳牌阿拉伯五型巴士(Guy Arab MkV)是英國佳牌汽車廠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生產的巴士系列,其生產線設於英格蘭和夫咸頓。.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佳牌阿拉伯五型巴士 · 查看更多 »

何文田

何文田(Ho Man Tin,舊作Ho Mun Tin)為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西部的谷地,位於旺角之東南,京士柏之北,是一個以住宅為主的社區,包括窩打老道山、何文田山道,區內主要幹道包括培正道、佛光街、忠孝街、公主道、窩打老道等,1號幹線穿越何文田。 何文田的居民以中產階級為主,私人和居屋屋苑林立,但也有公共屋邨。香港公開大學總校舍位於何文田。位於何文田附近的加多利山及嘉道理道更是綠樹成蔭,環境清幽,擁有多座西式別墅。何文田山道是九龍半島一個高尚住宅區域之一,附近的樓價亦一直居高不下,住戶包括多位各界名人以及演藝界名人。.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何文田 · 查看更多 »

佛光街

佛光街(Fat Kwong Street)是香港九龍九龍城區何文田的一條主要街道,西北起何文田常盛街,接連培正道。東南至紅磡馬頭圍道,與民裕街接連。另外近和衷街有行車天橋跨越馬頭圍道,以紅磡道/大環道東為終點。 Fat Kwong Street at night.jpg|佛光街近冠暉苑 Fat Kwong Street near Ultima at night.jpg|佛光街近天鑄 HK Hung Hum Ma Tau Wai Road view Loong King Mansion facade Yue Man Street Bridge Jan-2013.JPG|佛光街天橋.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佛光街 · 查看更多 »

忠孝街

忠孝街(英文:Chung Hau Street)是香港九龍九龍城區何文田或紅磡灣的一條主要街道,主要連接著通往愛民邨、俊民苑和鄰近私人住宅。南起佛光街近何文田站路段,北至何文田南邨及香港公開大學,再度連接佛光街。 忠孝街是愛民邨的主要道路,以行車設施為主,更設有愛民巴士總站和京士柏上配水庫。鄰近紅磡警署的忠民街可前往公主道往紅磡方向。 忠孝街介乎愛民邨至何文田站一段為長命斜,加上鄰近愛民邨的忠義街設有運輸署考試中心,因此忠孝街成為多家駕駛學校的熱門學車路段之一。.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忠孝街 · 查看更多 »

利蘭

利蘭亦翻譯為禮蘭(Leyland Motors Ltd.),為一家英國車廠,主要生產巴士底盤;另外亦生產貨車及轎車(如知名的Mini)。.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利蘭 · 查看更多 »

利蘭奧林匹克

#重定向 利蘭奧林匹克巴士.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利蘭奧林匹克 · 查看更多 »

利蘭奧林比安

#重定向 利蘭奧林匹克巴士.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利蘭奧林比安 · 查看更多 »

利蘭亞特蘭大巴士

利蘭亞特蘭大(Leyland Atlantean)為利蘭車廠生產的英國第一款後置引擎雙層巴士底盤,這款巴士的面世成為英國巴士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利蘭亞特蘭大巴士 · 查看更多 »

利蘭泰坦B15巴士

利蘭泰坦B15巴士(Leyland Titan B15)是英國利蘭車廠生產的後置引擎雙層巴士,屬於較早推出的第二代後置引擎巴士。相比起第一代後置引擎巴士,第二代後置引擎巴士把散熱水箱,從空間有限的車尾移到較易散熱的車頭或車身側面,大幅改善早期後置引擎巴士,因為散熱不良而容易出現故障的缺點。.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利蘭泰坦B15巴士 · 查看更多 »

冠忠巴士集團

冠忠巴士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共事業公司,在1948年由黃冠忠創立,最初提供汽車清潔服務,其後於1950年代提供學童保姆車服務,於1960年代末期發展巴士客運服務,接載學童及僱員,至1980年代,拓展屋邨居民巴士業務。 現時冠忠巴士集團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在中港經營巴士服務及非專利及其他巴士服務,以及大嶼山區巴士服務(新大嶼山巴士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專線小巴服務),目前是香港最大規模的非專利巴士公司。公司最大股東是基信有限公司(黃良柏間接全資擁有之遠諾國際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而公司總部設於柴灣創富道8號,新巴柴灣創富道車廠三及四樓。.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冠忠巴士集團 · 查看更多 »

元朗

元朗(Yuen Long;1960年代以前作“Un Long”)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主要區域,是一個沖積平原。遠自宋朝,骨灰即已遷入岑田(今日錦田)居住,現時人口約53萬。區內也有些漁塘和田地,但因人口愈來愈多,城市化更趨嚴重,以致漁塘和田地面積陸續減少。元朗市中心以唐樓居多,近年政府致力發展元朗,現在市中心外圍已有較多新住宅大廈落成。.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元朗 · 查看更多 »

噪音

噪音从物理角度上看,是声波的频率、强弱变化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噪声是令人生理或心理上覺得不舒服,一般讓听到它的人不悅、不舒服、不想要的,或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的交谈或思考、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一般人们用分贝(dB)来量噪声的强度,用信噪比(S/N)来衡量噪音对有用信号的影响程度。 噪音的可能来源有飞机、汽车、工厂、建筑工地、日常生活等。噪音是環境污染之一,各国政府一般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管制噪音。.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噪音 · 查看更多 »

石壁 (香港)

石壁(Shek Pik)是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新界大嶼山西南部,羗山之東南,東灣之北。該處昔日原有石壁鄉,沙咀村等。然而1960年代,香港政府興建石壁水塘,結果將村落淹沒,村民最後獲遷至荃灣楊屋道的石碧新村及石壁附近的大浪灣。此外,香港懲教署也在石壁設立石壁監獄。當地也有石壁石刻。 亞洲文會為數超過50人在1961年5月13日曾經在石壁附近發現了陶器與石器上所使用的青銅器,與萬角咀的款式接近。可見信史前已經有人類在石壁居住。.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石壁 (香港) · 查看更多 »

石澳

石澳(英文:Shek O)是香港南區的一個地方,位於香港島赤柱以東,景色優美,環境清靜,除了石澳山仔的豪宅區之外,全區幾近沒有樓宇,甚比大澳和梅窩更近似郊野。不少粵語流行曲的音樂錄影帶也到此取景。有不少愛情小說文學作品也是以「石澳海邊」為背景。而香港導演周星馳的著名電影作品「喜劇之王」亦是在石澳取景拍攝。 2013年7月,《明報》報導了石澳原來有相當於6個標準泳池大的大片官地,被霸佔起屋近30年,不法之徒變相賺取到的樓面市值可能高達30億元。其中由大陸移民葉華明居住的700呎寮屋破壞石澳保護區後變成6000呎大宅,受訪時他向記者假冒是石澳原住民籍此逃避責任。 2016年6月,石澳東丫背村村民霸佔官地,將寮屋擴建成豪宅,官地被霸佔近30年。霸佔官地的村民包括探險家黃效文、富豪曾文進及退休的勞工處前助理處長麥世耀。部分霸佔官地的寮屋加建渡頭、涼亭及石牆。同年7月,有關建築在地政總署要求糾正後開漿清拆。.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石澳 · 查看更多 »

獅子山隧道

獅子山隧道(Lion Rock Tunnel),簡稱獅隧,是香港最早通車的行車隧道,亦是第一條連接九龍西及新界東的重要行車隧道之一。獅隧穿過獅子山以南的九龍坳,連接九龍西九龍塘和新界東大圍。其餘兩條連接九龍與新界的隧道分別為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與大老山隧道。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嚴格而言,獅子山隧道只是指南行管道(往九龍方向);相隔超過10年後才通車的北行管道(往沙田方向),正式名稱為第二獅子山隧道(Second Lion Rock Tunnel)。但不論傳媒、香港政府還是一般市民,也甚少分開兩條管道為不同的隧道,而是和其他隧道一樣,把兩條管道視為一體。 2012年4月23日,越運亨(香港)有限公司成功取得獅子山隧道為期6年的營運管理合約,並於2012年8月1日起正式生效。.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獅子山隧道 · 查看更多 »

獅子山隧道公路

獅子山隧道公路(英文:Lion Rock Tunnel Road)是香港的一條主幹道,連接九龍塘至沙田。該公路可以分為3部份:九龍部份(窩打老道至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入口一小段)、隧道(即獅子山隧道)及新界部份(獅子山隧道收費廣場至大埔公路大圍段)。除了新界沙田路至大埔公路大圍段的一小段(即獅子橋)外,其餘都是1號幹線的一部份。由於九龍部份的長度只有約100米,一般人提及此公路時,通常是單指新界段。.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獅子山隧道公路 · 查看更多 »

羗山道

羗山道(Keung Shan Road),又作羌山道,是香港新界大嶼山一條道路,連接石壁及羗山,東南端連接嶼南道,西北端連接大澳道,長達4.5公里。此道路是大澳、深屈及昂坪等地連接外界的必經之路。.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羗山道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12線

過海隧道巴士112線是香港的一條紅磡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來往深水埗區的蘇屋及東區的北角(百福道),由九巴及新巴聯合經營,以作輔助隧巴102線。.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過海隧道巴士112線 · 查看更多 »

運輸署

運輸署(英文:Transport Department,縮寫:T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轄下的部門,於1968年成立,專門負責規管香港交通事宜。.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運輸署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荃灣 · 查看更多 »

青山公路

青山公路(Castle Peak Road),1911年動工、1920年全線建成,是香港新界地區第二條落成的公路,全長近52公里,分為22段,至今仍然是全香港最長的行車道路。青山公路南起九龍西部的深水埗,繞經新界西各區(葵涌、荃灣、屯門、元朗),北至新界東的粉嶺為止。作為新界地區舊環迴公路的西線,曾與東線大埔公路組成來往新界全境的交通要道。.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青山公路 · 查看更多 »

青嶼幹線

青嶼幹線(Lantau Link)是香港8號幹線的一部份,連接位於大嶼山及青衣島。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 青嶼幹線於1997年4月27日由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香港總督彭定康、布政司陳方安生主持開幕儀式,5月22日正式通車。 青嶼幹線是目前唯一連接大嶼山和香港其他地區之陸路通道,是由青馬大橋(連接青衣與馬灣)、馬灣高架道路及汲水門大橋(連接馬灣與大嶼山)組成。幹線全長3.5公里,分上下兩層行車。兩條橋的露天上層為三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有蓋的下層則為兩條港鐵機場快綫和東涌綫的路軌,和兩條供緊急時使用的單線行車道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80公里,而下層行車道路為每小時50公里。 在正常情況下,下層行車道路不會開放使用。只會在特別情況下,例如路段實施強風管制措施,或發生嚴重交通事故,上層道路受到阻塞或封閉等,隧道交通督導員才會開放下層通道予公眾使用。下層行車道路並沒有與馬灣連接,往九龍方向亦不能利用青沙公路往沙田,須途經長青隧道、青葵公路及呈祥道前往尖山隧道,較為迂迴。.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青嶼幹線 · 查看更多 »

青衣島

青衣(Tsing Yi)是香港島嶼,位於葵涌以西,屬於香港十八區之中的葵青區,及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面積10.69平方公里,屬新界範圍,青衣原居民可根據香港法例第97章《新界條例》規定,遺產承繼權依循傳統習俗由男丁承繼。但香港規劃署定義為都會區,而香港房屋委員會則定義為擴展市區範圍。 青衣是香港第五大島嶼,人口約200,40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今日的青衣島,其實是由三個海島填海連結而成。這三個島分別是原來的青衣,以及位於今日青衣東北方的牙鷹洲(原華潤油庫,今為灝景灣及燕京書院)和青衣東南方的洲仔(華潤油庫現址)。 自1970年代起,經過多年來的新市鎮發展,青衣已經成為一個文娛設施、康體設施、大型購物商場、中小學校、大專院校等俱備的大型住宅區。青衣島建有香港多個重要基礎設施,包括多個油庫、船廠和船塢;1990年代初期,機場核心計劃展開後,島上還建有青嶼幹線、機場鐵路、汀九橋、昂船洲大橋、青衣西北交匯處等香港重要交通基建;而青衣島東南面更建有葵青九號貨櫃碼頭;使青衣成為了全港的石油儲存中心、重工業中心以及重要的交通樞紐,甚至成為了全球的航運交通樞紐。 新市鎮發展在島的東北方,屬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但由於荃灣和青衣兩地被藍巴勒海峽分隔開一段距離,而且港鐵東涌綫於青衣設站,青衣居民可以毋須途經荃灣及葵涌市區便能直接往返港九市區,青衣又擁有獨立的「市中心」,市中心內的社區設施齊備,例如青衣公園、青衣市政大廈(內有青衣街市、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運動場和青衣游泳池和大型商場青衣城等,可以使青衣居民不用依賴荃灣也能在島上自給自足。 青衣島內長3.5公里的青衣自然徑,可俯瞰整個青衣、青馬大橋等景色,成為拍攝愛好者的必到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青衣島與荃灣和葵涌不同之處是沒有紅色小巴行駛的。.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青衣島 · 查看更多 »

馬鞍山 (香港市鎮)

鞍山(Ma On Shan)是香港以住宅為主的區域,地區行政上屬香港十八區的沙田區,得名自區內同名山峰。 馬鞍山是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份;不過馬鞍山的發展比較晚,城市規劃大不相同,因此與同樣於1980年代開發的天水圍新市鎮及將軍澳新市鎮同屬「第三代新市鎮」。.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馬鞍山 (香港市鎮)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1970年代

#重定向 1970年代香港.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香港1970年代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香港小巴 · 查看更多 »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Hong Ko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縮寫:IVE),是香港職業訓練局的成員院校,自創辦起一直受政府資助。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前身是工業學院(Technical Institute,TI)及科技學院(Technical College,TC)。1999年3月,兩間科技學院和七間工業學院合併成為一所協同運作的學院,並定名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現有九間分校分佈於港九新界,分別是:柴灣、黃克競、李惠利、沙田、葵涌、觀塘、青衣、摩利臣山、屯門。.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專線小巴16M線

#重定向 香港島專線小巴16M、16X線.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香港島專線小巴16M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的士

--,即香港的--,「--」一字是從它的英語「Taxi」音譯出來的。乘客上車後指明目的地,司機直接駕駛前往,是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工具。車費根據車程及等候時間而定,而存放行李、電話召喚的士及使用收費道路等則需繳付附加費用。香港各區設有不少的士站供乘客等候的士,而部分停車禁區亦設有一些的士專用的上落客位置。 於2011年,Hotels.com於網上進行全球的士服務調查,了解全球各地的的士在安全、衛生、司機駕駛技術、對道路的熟悉程度、服務態度、價格及召喚的方便程度7個範疇進行評核,結果得出香港的士排名全球第3《東方日報》2011年8月25日。但在兩年後的同類調查卻急跌至排名15。.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香港的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聯合船塢

香港聯合船塢是香港的一座船塢,位於新界青衣島西北部,由太古公司與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共同擁有,主要從事拖船、打撈服務、修船、機電工程及汽車服務。 香港聯合船塢的前身是位於香港島鰂魚涌的太古船塢,以及位於九龍紅磡的黃埔船塢。兩所船塢分別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拆卸,其後在青衣合作開設香港聯合船塢。 香港聯合船塢位處於青衣島茜草灣之西北,面對馬灣海峽,鄰近青衣蜆殼油庫及青衣西北交匯處。.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香港聯合船塢 · 查看更多 »

香港新市鎮

自1959年開始,香港政府在新界區大規模發展新市鎮(香港政府早期文獻稱為衛星城市),以應付香港人口增長,並藉以分散擠迫香港市區內的人口,從而改善香港居住環境。現時的新市鎮即:荃灣、沙田(包括馬鞍山)、屯門、大埔、元朗、粉嶺和上水、將軍澳、天水圍、東涌。這些新市鎮各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全面發展後,可容納人口約400萬。然而,政府目前不會進一步發展大型新市鎮,而是集中着重發展如啟德一類的中型新發展區和新界的新發展區(下詳)。.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香港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豐田Coaster

豐田Coaster(Toyota Coaster)是一款由豐田汽車公司所出產的小型巴士。Coaster設有多個版本,有標準版(16座位,6.2米長)、長軸版(20-24座位,6.9米長)以及超長軸版(23-28座位,7.7米長)。 因為豐田Coaster的可靠性及成本效益皆高,豐田Coaster在多個國家或地區,尤其是亞洲和中東地區十分常見,如在香港幾乎所有小巴營運商都使用豐田Coaster。.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豐田Coaster · 查看更多 »

象山邨

象山邨(Cheung Sha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荃灣區象鼻山高鐵隧道上方,鄰近城門水塘,遠離荃灣市中心及大窩口。屋邨共有三座樓宇,現時由高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象山邨 · 查看更多 »

黑角頭

黑角頭(英語:Cape Collinson,因此又稱歌連臣角,或寫作哥連臣角,得名於香港開埠時負責測繪的哥連臣中尉)是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香港島東部,柴灣及小西灣以南,大浪灣以北的地方。因為黑角頭燈塔對開的海水清澈,所以成為釣魚勝地。不過由於並沒有正式的道路前往燈塔,沿途都是懸崖峭壁,所以釣友必須加倍小心。 連接黑角頭和大潭峽的歌連臣角道大致可反映出柴灣及小西灣填海前的海岸線。歌連臣角道以多墳場而著名。所以在日常生活上,「歌連臣角」多指歌連臣角道沿途,由峰華邨延伸至小西灣的墳場帶,而「黑角頭」則指原來的海角。.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黑角頭 · 查看更多 »

輪椅

輪椅是一種裝有輪子的椅子,為行動不便者所使用行動輔具。.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輪椅 · 查看更多 »

錦田

錦田(Kam Tin)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東面,具有悠久的歷史。錦田古稱岑田,明朝萬曆年間才改稱錦田。錦田位處多座包括大帽山等山中間的盆地,鄰接東面的石崗及八鄉,與西面的凹頭。錦田與屏山、厦村、十八鄉、八鄉和新田合稱「元朗六鄉」。 錦田早於香港開埠以前,已有不少香港原居民在此居住,主要為鄧氏族人。鄉民在此興建了多座圍村,以吉慶圍最為著名。在錦田水尾村的鄉公所外,有一棵包圍著房屋而生長的樹木,被稱為錦田樹屋。據說錦田樹屋原是書齋,旁邊大榕樹自書齋主人搬走而無人打理。樹屋及後100年不斷生長,便形成樹根緊纏石屋的奇景。.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錦田 · 查看更多 »

都城嘉慕威曼

都城嘉慕威曼(英文:Metropolitan Cammell Weymann、Metro-Cammell Weymann,縮寫MCW)總部設於英國伯明翰,於1932年由都城嘉慕巴士部及Weymann Motor Bodies合組而成。以製造巴士車身起家,後來開始發展巴士底盤,包括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Metroliner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騎士,成為英國首間巴士底盤製造商兼備製造巴士車身的公司;亦有生產的士(Metrocab)。.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都城嘉慕威曼 · 查看更多 »

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

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MCW Metrobus),又稱都城嘉慕都城型,是一款由都城嘉慕威曼研製的第二代後置引擎雙層巴士,由1977年一直生產至1989年。這款巴士是主要針對英國市場而開發,但廠方亦因應香港對高載客量的巴士有大量需求,於是為香港設計加長版本。車廠以自家設計車身作為標準規格,不過買家亦可選擇只從購入都城巴士的底盤並安裝由亞歷山大或Northern Counties設計的車身。 都城巴士系列當中的11.45米兩軸版及所有三軸版的都城巴士均被廠方稱為超級都城巴士(Super Metrobus),均為出口版本,第一手買家都是香港的巴士公司,全部裝配原廠車身。.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 · 查看更多 »

都城嘉慕威曼-斯堪尼亞大都會型

都城嘉慕威曼-斯堪尼亞 大都會型(MCW-Scania Metropolitan)是英國都城嘉慕威曼與瑞典斯堪尼亞合作開發的後置引擎雙層巴士,於1973年亮相,在當時是一款設計十分先進的雙層巴士,但生產線只維持了五年。 大都會型是城嘉慕威曼及斯堪尼亞第二款合作生產的巴士。第一款是斯堪尼亞都會型(Metro-Scania)單層巴士,是以斯堪尼亞生產的BR110/CR110底盤配上由都城嘉慕威曼生產的單層巴士車身,針對英國市場而推出。其後雙方再度合作,開發雙層版的大都會型。.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都城嘉慕威曼-斯堪尼亞大都會型 · 查看更多 »

都普

都普金屬部分(Duple Metsec,香港的巴士迷普遍稱作都普),前稱金屬部分/金屬部件(Metal Sections),是英國一間已結業的巴士車身供應商,主要業務是為英國以外的顧客提供巴士的車身部件。.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都普 · 查看更多 »

蘇格蘭

蘇格蘭(英語、低地蘇格蘭語:Scotland,;Alba)是大不列颠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下屬的構成國之一,位於大不列顛島北部,英格蘭之北,被大西洋環繞包圍,東部濱臨北海,西南濱臨北海海峽和愛爾蘭海,由約790多個島嶼組成。以格子花紋、風笛音樂、畜牧業與威士忌而聞名。雖然外交、軍事、金融、總體經濟政策等事務上受英國國會管轄,但蘇格蘭對於內部的立法、行政上,擁有一定程度的自治,在聯合王國内規模僅次於英格蘭。.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蘇格蘭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道

薄扶林道(Pok Fu Lam Road)是香港連接中西區及南區的一條主要道路,同樣也是香港仔、鴨脷洲和薄扶林前往中環、上環及西區海底隧道之主要道路。道路由香港島西營盤開始,經石塘咀及龍虎山,並沿西高山及薄扶林直至瀑布灣,連接石排灣道,全長約4.9公里。根據早期香港幹線編號系統,薄扶林道屬於「71號幹線」。 薄扶林道大致可分為兩段。第一段為薄扶林道的主要部份,起自香港島南區瀑布灣華富道與石排灣道交界,環繞香港島西半山至山道(聖安多尼堂)分界,四線來回行車。第二段則由山道一帶下坡至西邊街與皇后大道西交界(前西區裁判法院)止,兩線來回行車,較為彎多路窄。.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薄扶林道 · 查看更多 »

開普敦

開普敦(英语:Cape Town;南非荷蘭語:Kaapstad /ˈkɑːpstɑt/;科萨语:iKapa)是南非人口排名第二大城市,也是開普敦都會城區組成部分、西開普省省会,開普敦為南非立法首都,因此國會及很多政府部門亦座落於該市。開普敦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聞名,知名的地標有被譽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匯點好望角。因其美麗的自然及地理環境,開普敦被稱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亦成為南非其中一處旅遊勝地。 開普敦最初環繞碼頭發展,因為由荷兰開往東非、印度和亚洲的商船都會路經此地作補給,久而久之便成為欧洲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第一個長期聚居點。其後歐洲人亦建立了他們的第一所軍事基地好望堡,亦即good hope castle,在約翰內斯堡的建立及在德兰士瓦發現大量的黃金和鑽石之前,開普敦是非洲南部最大的城市。 開普敦擁有南非第二繁忙的機場开普敦国际机场,是世界旅客到南非的主要渠道之一。 根據2007年南非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開普敦共有350多萬人口。陸地面積為2,499平方公里,相對其他南非城市來說面積較大,人口密度較小(1,158/平方公里)。.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開普敦 · 查看更多 »

藍田 (香港)

藍田(Lam Tin)是香港九龍東觀塘區的一個地方,原是當地一座山丘之名,前稱咸田,原因是這地靠近海邊,未能種植一般淡水植物而改種「咸禾」。由於「咸田」予人以另一個不良印象,即謂彼等居於貧瘠之區,所以由1970年9月起改名為藍田,取「藍田生玉」之意。在《漢書·地理志》中有一句:「藍田山出美玉」。後來隨着當地填海進行都市發展,從山上到新填海部分都被稱爲「藍田」。 藍田是觀塘的公屋區之一,1960年代末香港政府在藍田山上興建了公屋藍田邨,自此藍田便成為藍田邨的代名詞。藍田邨在1990年代也與觀塘其他公屋一樣需要重建,但其發展卻一直都比觀塘其他地區好,像1989年地鐵藍田站正式啟用便是一例。藍田亦有數個大型購物商場。.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藍田 (香港) · 查看更多 »

葵涌

葵涌(Kwai Chung)在香港新界西南,亦是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在香港行政區劃中,曾經為荃灣區,葵涌後來與青衣島一同分拆,組成葵青區。葵涌可以再細分為--、--及--,住宅主要集中在上葵--及下葵--,較多大型的公共房屋及私人住宅,人口比較稠密,而工業區則主要集中在中葵--一帶。 葵涌一直是香港的工商業重鎮,有大量公司在此設立辦事處,同時亦有不少公共屋邨及居屋。其中葵涌貨櫃碼頭為全球吞吐量第六大的貨櫃碼頭。.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葵涌 · 查看更多 »

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敬老節或踏秋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故稱「九九」、「重九」。重九亦叫「重陽」,相信是依據《易經》六陰九陽之說。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菊の節句)等等。「九九」諧音「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有重九祭祖,敬老崇孝之傳統。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重陽節 · 查看更多 »

金馬

金馬可以指:.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金馬 · 查看更多 »

艾莎富豪B55

艾莎富豪B55(Volvo Ailsa B55)是英國蘇格蘭艾莎車廠生產的雙層巴士,於1973年起投產,至1985年停產 ,書名:風雨同路.香港巴士漫遊,ISBN 9789888290895,出版商:中華書局 (香港),出版日期:2014年7月,第110頁。因為1960年代英國推行巴士一人操作以節省營運成本,易於實施一人操作的後置引擎巴士,如丹拿珍寶及利蘭亞特蘭大等甚為暢銷,艾莎富豪B55成為當時英國巴士公司少數可供選擇的前置引擎巴士。位於蘇格蘭的艾莎車廠當時已被瑞典富豪車廠收購百分之七十五的股權,因此B55的品牌被冠上艾莎富豪。.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艾莎富豪B55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联邦

-- 英联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個國際組織,由53個主權國家(包括屬地)所組成,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英聯邦元首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同時身兼包括英國在内的16個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此16國構成了一個現代版的共主邦聯。基於其歷史淵源,雖然其正式名稱直譯是“國家聯邦”,漢語中一般仍稱為“--”(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或“--”(臺灣)或“--”(新馬地區)。英語裏,一般通稱為“the Commonwealth”(“聯邦”),此外在非英聯邦國家亦稱為“British Commonwealth”(“不列顛聯邦”),用以區分世界其它聯邦或邦聯。部分人士认为英联邦是大英帝国体系的继承,但是英国在英联邦裏的影响力远不及19世纪和20世纪其对殖民地的影响力。 2018年4月21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於大英國協高峰會中提到下一任大英國協元首繼任者希望是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王子,在53個會員國領袖討論之下同意下一任大英國協由查爾斯王子接任。.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英联邦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英格兰

英格蘭(England),又稱作英倫、英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構成國,位於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蘇格蘭以南,威尔士以東,是英国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虽然就传统上一般可以认为其政治地位相当于一个国家,但以国际通行标准上其仍然是一级行政区。 在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是以哈德良长城為界。英格蘭這個名字源自「盎格魯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魯人之地」,他們繼凱爾特人之後來到這個地方,属日耳曼民族。.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柴灣

柴灣(Chai Wan),是香港島東區的一個地區,屬於香港市區範圍之內。柴灣隔鯉魚門海峽與九龍東相望。.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柴灣 · 查看更多 »

柴灣道

柴灣道(英語:Chai Wan Road),是香港東區一條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筲箕灣至柴灣,西接筲箕灣道,東接小西灣道。總長約3公里。柴灣道依山而建,把柴灣與香港島其他地區連接起來,亦連接大潭道,是香港島南區石澳及赤柱往返筲箕灣、太古城及東區海底隧道的必經之路。在連接筲箕灣道處有引路天橋通往東區走廊。.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柴灣道 · 查看更多 »

東區 (香港)

東區(Ea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區,範圍包括炮台山到小西灣,2016中人口有555,034人,其中七成祖籍閩南,西起炮台山屈臣道、怡景道,東至小西灣。.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東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東涌

東--可以指:.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東涌 · 查看更多 »

東涌道

東涌道是位於香港的大嶼山的道路,是唯一貫通大嶼山島內南北的車道。東涌道原本是一條水務設施通道,以方便興建數條輸水隧道,將東涌黃龍坑及其他溪流的水輸送至南部的石壁水塘儲存,後來該通道開放給居民使用。現時東涌道石門甲以南路段屬封閉道路,道路使用者必須持有大嶼山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才可使用東涌道往來該島南北。.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東涌道 · 查看更多 »

東方日報

東方日報可以指:.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東方日報 · 查看更多 »

梅窩

梅窩(Mui Wo),古稱梅窠或者梅蔚(粵語窠與窩同音),位於香港新界離島區大嶼山的東南部。梅窩環境優美,為香港郊遊度假的一个好去處。早年青嶼幹線及港鐵東涌綫未落成前,梅窩是除了愉景灣外,大嶼山居民往返香港島的唯一通道,從前由香港市區到訪寶蓮寺,通常會先到達港外線碼頭,乘搭渡輪到達梅窩,最後轉乘巴士到寺。.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梅窩 · 查看更多 »

梅窩碼頭

梅窩渡輪碼頭是香港大嶼山银矿湾內的一個渡輪碼頭,現時有新世界第一渡轮提供服務,往返5个地方。.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梅窩碼頭 · 查看更多 »

河上鄉

河上鄉(Ho Sheung Heung)是香港的一條鄉村,位於新界北區上水之西,鄰近塱原濕地、雙魚河及古洞北,屬於上水鄉事委員會範圍。該村由侯姓族人於明朝初重建,其後其族人更發展為新界五大氏族之一,該村至今仍有人居住。 河上鄉內的居石侯公祠是村內的地標建築,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村內還有洪聖古廟及排峰古廟等歷史建築。 河上鄉村位於鴻淘荳品廠對面之河溪學校(小學),現已荒廢;校內設有石屎水泥/混凝土(紅毛泥,客家話用語)籃球場。鴻淘荳品廠旁邊之區域市政局遺產(早期由市政總署負責建造)——鄉郊旱廁(編號:N-9),於2007年完成翻新改建工程,成為設有坐廁之水廁。 河上鄉鄰近的金錢村、燕崗村和丙崗村均爲與河上鄉侯氏同宗之村落。.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河上鄉 · 查看更多 »

沙田 (香港)

沙田(Sha Tin,非正式亦作Shatin)是香港沙田區的主要部分,位於新界的東部,涵蓋火炭以南、大圍以北的城門河兩岸土地,原稱瀝源(Lek Yuen)。沙田在1970年代曾進行大規模的填海工程,原來的沙田海南部如今僅剩一條人工排洪河道城門河,而沙田新市鎮的主體部分則在填海地上發展。現時,城門河以西前沙田墟一帶已建成「沙田市中心」。 2011年,時任香港特區政府地政總署副署長的黃仲衡向傳媒表示,地政總署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確定「沙田」的英文名稱正確拼寫方式爲“Sha Tin”,而非“Shatin”或“Sha-tin”。然而在沙田新市鎮數十年發展過程中,已經有大量以「沙田」爲名的建築物、屋苑和組織,如沙田第一城、沙田廣場、沙田體育會等都選擇使用“Shatin”作爲對應中文名稱中「沙田」二字的英文名詞。不過絕大多數香港市民使用英文說出「沙田」之名時都不會區分“Sha Tin”和“Shatin”之發音差異。.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沙田 (香港) · 查看更多 »

渡輪

渡轮,亦稱為摆渡船、交通船,在固定航線上用來運輸乘客的,一般提供雙向運送服務。渡輪有時也運送載具與貨物,有時因其功能不同而被稱作「水上巴士」或「水上計程車」。渡船對島嶼與位於水邊的都市來說是一種大眾運輸系統,對於兩點間的運輸來說,渡船的成本比建造橋梁或隧道都來得低。但缺點是易受氣候影響而停航。.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渡輪 · 查看更多 »

清明

清明,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農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節與新春、端午節、中秋節,是指華人傳統會一家團聚共度的四個節日,故稱華人四大節日。另外,就祭祖而言,除、清、盂、九四節也是中華傳統節日裏的「祭祖四大節」,每年陽曆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黃經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因此,清明節總是在公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清明 · 查看更多 »

昂坪

昂坪(Ngong Ping)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南部,鳳凰山山腰之上的一個高原,因為是香港觀光景點之一的天壇大佛及寶蓮寺的所在地而廣為人知。.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昂坪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新大嶼山巴士

新大嶼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New Lantao Bus,簡稱大嶼山巴士、嶼巴、NLB),是香港第三間專利巴士公司,服務範圍主要於大嶼山,也經營元朗、天水圍來往深圳灣口岸的路線。該公司的股東是冠忠巴士集團,集團主席為黃良柏,總經理為黃華。 新大嶼山巴士公司開辦了多條路線來往大嶼山梅窩、大澳、昂坪寶蓮寺、東涌等地,另外有一條機場巴士路線是由香港國際機場往返梅窩。除此之外,新大嶼山巴士亦有開辦一條由紅磡碼頭開往昂坪寶蓮寺,和三條分別由港鐵元朗站、天水圍天慈邨及天水圍天耀邨往返深圳灣口岸的路線。 據冠忠巴士集團年報披露,2012年營業額新大嶼山巴士有1.42億元,按年增長達7%,經營的23條專利巴士路線。截至2015年10月,公司擁有巴士共130輛(包括8輛常規支援車)。.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新大嶼山巴士 · 查看更多 »

新巴15線

新巴15線是香港新世界第一巴士營運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中環碼頭及山頂,主要途經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山頂道,另外平日早上至黃昏會繞經僑福道及文輝道。.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新巴15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66線

新巴66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中環(交易廣場)和赤柱廣場和的巴士路線,只在星期一至五早上及傍晚繁忙時間提供服务。.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新巴66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81線

新巴81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提供往返興華邨、柴灣西、筲箕灣、西灣河、鰂魚涌、北角、炮台山、大坑往勵德邨的東區穿梭巴士服務。從基本上看除了銅鑼灣往勵德邨,81線與其他柴灣的巴士路線完全重疊。 本線曾是港島唯一一條兩邊總站均在同一區(東區),但需經其他區(灣仔區)往返的專利巴士路線。但隨著2016年1月1日起,維園和天后選區改屬灣仔區後,本線正式成為跨區路線。 新巴81A線是81線的輔助線,起訖點與81線相同,唯一分別是81A來回程均途經寶馬山,祇於星期一至五上課日提供服務。 新巴81S線則為81線的另一分支,祇於星期一至五上課日上午開出兩班單--由小西灣(富欣花園)開往寶馬山。.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新巴81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94線

#重定向 新巴94、94X線.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新巴94線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第一巴士

新世界第一巴士全稱為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通稱及簡稱新巴(New World First Bus,縮寫:NWFB)為新創建集團的成員公司,提供香港專門經營公共汽車業務的公司,是香港5間專利巴士公司之一,主要營運港島巴士路線及來往港島、九龍和新界的過海路線,亦有營運少量西九龍和新界將軍澳的巴士線及專營巴士主題式開篷觀光巴士「人力車觀光巴士」服務。.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新世界第一巴士 · 查看更多 »

新創建集團

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NWS Holdings Limited,)是一間香港綜合基建企業,主要股東是新世界發展。公司在2002年成立,由新創建前身太平洋港口有限公司、新世界創建及新世界基建的基建業務重組而成。現任董事會主席是商人鄭裕彤的長子鄭家純,前行政長官曾蔭權的弟弟曾蔭培是公司的行政總裁。集團主要業務包括投資及管理中國收費高速公路、橋樑及隧道,經營發電廠、食水及廢物處理廠,亦從事貨櫃裝卸、物流及倉儲等業務。集團其他業務有金融、保險、物業管理,建築、環境及機電工程等業務。 新創建旗下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而新創建交通服務有限公司則擁有新世界第一巴士、城巴及新世界第一渡輪等運輸業務。新創建集團於2010年6月11日宣佈與豐盛創建企業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向其出售部分從事服務業務的附屬公司-新創機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代價為8.885億港元。.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新創建集團 · 查看更多 »

擋風玻璃

擋風玻璃指的是飛機、汽車、公車、機車以及電車等前面部份的窗戶。現代的擋風玻璃通常是以層壓過的安全玻璃所製作,裡外各一層彎曲的玻璃,中間夾著一層被層壓過的塑膠作為安全上的考量,然後被粘上窗戶的框架。機車的擋風玻璃通常是以壓克力所製作。 擋風玻璃的主要功能基本上就跟其名字意味著的一樣 - 防護駕駛人受到風的影響。.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擋風玻璃 · 查看更多 »

愉景灣隧道

愉景灣隧道(Discovery Bay Tunnel)是香港第二短的行車隧道,亦為唯一一條私人行車隧道,為一條雙程單線分隔單管隧道,由香港興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愉景灣隧道有限公司全權管理,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520章《愉景灣隧道及連接道路條例》,於2000年啟用。隧道穿過二白坳,貫通大嶼山東部至東北部,連接小蠔灣和愉景灣。收費廣場設於小蠔灣。而隧道只供愉景灣居民專用車輛、香港政府的車輛、送貨或提供服務的貨車、市區的士及大嶼山的士使用。.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愉景灣隧道 · 查看更多 »

慈雲山

慈雲山(英語:Tsz Wan Shan)是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的一個以住宅區為主的發展區,位於黃大仙以北、竹園東北、龍翔道以北,中心為蒲崗村道。慈雲山在地區行政上屬於黃大仙區。.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慈雲山 · 查看更多 »

扶康會

扶康會(Fu Hong Society)於1977年成立,是香港一所非牟利復康機構,主要為智障人士、自閉症人士、精神康復者及肢體殘疾人士提供服務。.

新!!: 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和扶康會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佳牌勝利J型佳牌勝利J型巴士利蘭勝利二型勝利J型勝利二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