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选帝侯

指数 选帝侯

选帝侯(德语:Kurfürst,复数为Kurfürsten,"kur"意为“选择”,"Fürst"意为“诸侯”。)指七个有选举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利的诸侯。包括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特里爾大主教、萊茵-普法爾茨伯爵、薩克森-維騰堡公爵、勃蘭登堡藩侯與波希米亞國王。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此一封號仍為德意志帝國所使用。.

69 关系: 卡斯蒂利亚国王吕内维尔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宗教改革巴伐利亚巴伐利亚统治者列表巴登统治者列表主教教座七宗罪弗兰肯德国君主列表德国总理德语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地區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勃兰登堡勃兰登堡藩侯神圣罗马帝国神聖羅馬皇帝科隆科隆大主教科隆選侯國符腾堡统治者列表總主教纽伦堡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美因茨美国选举人团美茵茨烏爾巴諾四世特里尔特里爾選侯國盧森堡王朝萊茵蘭-普法爾茨萨克森公国萨克森统治者列表萨克森自由州萨克森选侯与国王列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馬丁·路德诸侯鲁道夫一世 (上巴伐利亚)鲁道夫一世 (德意志)貴族路易四世 (神聖羅馬帝國)黑森统治者列表阿斯坎尼家族阿方索十世 (卡斯蒂利亞)...金璽詔書腓特烈五世 (普法尔茨)雷根斯堡查理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捷克君主列表東法蘭克王國汉诺威王朝波希米亚法蘭克人法蘭西王國斐迪南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日耳曼人意大利王国 (中世纪)教宗教廷拿破仑一世拉丁语普雷斯堡和约普法尔茨统治者列表 扩展索引 (19 更多) »

卡斯蒂利亚国王

#重定向 卡斯蒂利亚君主列表.

新!!: 选帝侯和卡斯蒂利亚国王 · 查看更多 »

吕内维尔和约

#重定向 呂內維爾條約.

新!!: 选帝侯和吕内维尔和约 · 查看更多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Westfälischer Friede,Peace of Westphalia)是指于1648年10月24日分別在神聖羅馬帝國明斯特市和奥斯纳布吕克市(威斯特伐利亚區)簽定的一系列和約,標誌著三十年战争的结束。簽約方包括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西班牙王國、法蘭西王國、瑞典帝國、荷蘭共和國、以及帝國自由城市。和約由《明斯特和約》(簽約雙方為神聖羅馬帝國和法蘭西王國以及各自盟友)和《奧斯納布魯克條約》(簽約雙方為神聖羅馬帝國和瑞典帝國以及各自盟友)組成。和約象徵三十年战争和八十年戰爭结束,政治学者一般将该条约的签订视为“民族国家的开始”。 一般史學家會視1635年的《》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條約》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系列之一。.

新!!: 选帝侯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查看更多 »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是指基督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教派分裂及改革運動,也是新教形成的開端,由馬丁·路德、喀爾文、慈運理等神學家,以及其他早期新教徒发起。1517年,路德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的开始,即德意志宗教改革。改革者反对当时天主教會的教条、仪式、领导和教会组织结构。在他们的努力下,成立了新的国家性的改革派教會。早期的一些发生在欧洲的事件(如黑死病的蔓延和天主教會大分裂)侵蚀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教宗的信仰,但教義上的歧見才是引发宗教改革的關鍵。其他一些因素(如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印刷术的传播、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也都促成了新教的创立。虽然先于路德就已经有一些较大的改革运动,但大多数人认为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签订西發里亚和约结束三十年戰爭。 早先批評天主教會的有識之士為約翰·威克里夫、扬·胡斯等先驅,第一个新教教会是15世纪扬·胡斯创立的弟兄合一会(或波西米亚弟兄会)。最大的新教教会是路德会(主要在德国、波罗的海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和加尔文的跟隨者(主要在德国,法国,瑞士,荷兰和苏格兰)。除这两大陣營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改革團體存在。 天主教會在特倫托會議召開後发起了被後世稱為「反宗教改革」的自省運動,做為對宗教改革的回應及自省,而在這時期成立的耶穌會更是此自省运动的先锋。一般而言,北欧国家转为新教,南欧国家仍旧信仰天主教,教廷联合法國、西班牙及奥地利王室加以壓制新教徒,中欧则成为双方激烈冲突的场所,甚至升级为全面的宗教战争。.

新!!: 选帝侯和宗教改革 · 查看更多 »

巴伐利亚

巴伐利亞自由邦(Freistaat Bayern),簡稱巴伐利亞(Bavaria),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联邦州,其面積位居德国第一(占全国面积1/5)、人口第二(次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首府位於慕尼黑。 巴伐利亚州的西北部与巴登-符腾堡、图林根、萨克森、黑森诸州接壤,东部与捷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州府慕尼黑为其最大城市;北部中弗兰肯行政区纽伦堡为该州第二大城市,北拜仁的最大城市;第三大城市是西南部的奥格斯堡,一座古罗马时代就已存在的当时的古罗马国家的边境城市。 巴伐利亚的文化与德国其他州,尤其与北方不同,主要为宗教信仰(天主教为主)和语言(三大方言)差异。巴伐利亚为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强劲经济体,许多德国企业总部均位于巴伐利亚境内,诸如宝马、奥迪、西门子、英飞凌、彪马、阿迪达斯等。.

新!!: 选帝侯和巴伐利亚 · 查看更多 »

巴伐利亚统治者列表

没有描述。

新!!: 选帝侯和巴伐利亚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巴登统治者列表

以下是巴登历代统治者名单,巴登所有统治者都属于策林格(Zähringer)王朝。.

新!!: 选帝侯和巴登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主教教座

#重定向 主教座.

新!!: 选帝侯和主教教座 · 查看更多 »

七宗罪

七宗罪(septem peccata mortalia;seven deadly sins),或稱七大罪或七原罪,屬於基督教教义中对人類惡行的分類。归入这一类别的,能够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行为或习惯。现在七宗罪一般指傲慢、貪婪、色欲、嫉妒、暴食、憤怒及怠惰。 最初,受過希臘神學及哲學的修士埃瓦格里烏斯·龐帝古斯定義出八種損害個人靈性的惡行,分別是暴食、色欲、贪婪、憂鬱、憤怒、怠惰、虛榮及傲慢。龐義伐觀察到當時的人們逐漸變得自我中心,尤以傲慢為甚。六世紀後期,教宗額我略一世將那八種罪行減至七項罪行,將虛榮併歸入傲慢;憂鬱併歸入怠惰,並加入嫉妒。他的排序準則在於對愛的違背程度。其順次序為:傲慢、嫉妒、憤怒、怠惰、貪婪、暴食及色欲。13世紀,道明會神父聖多瑪斯·阿奎納按照天主教教義中的「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額我略一世的見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惡行」,提出了现在的七宗罪。「重大」在這裏的意思在於這些惡行會引發其他罪行的發生,例如盜賊的貪婪源於慾望。.

新!!: 选帝侯和七宗罪 · 查看更多 »

弗兰肯

弗兰肯(Franken或Frankenland,Franconia),或译为法兰克尼亚,是德国的一个历史地区,大致范围是巴伐利亚州北部、图林根州南部、以及巴登-符腾堡州一小部分。巴伐利亚部分是由三个行政区域构成的,分别是上弗兰肯,中弗兰肯,下弗兰肯。 弗兰肯的名字来源于法兰克民族,但由该民族创建的法兰克帝国在极盛时期只包含弗兰肯的一小部分,即弗兰肯的东部边界处。在1803年,由于巴伐利亚和拿破仑的结盟,现在的弗兰肯大部成为巴伐利亚的一部分,尽管二者的文化上存在差异。 Category:德國地區.

新!!: 选帝侯和弗兰肯 · 查看更多 »

德国君主列表

德国君主列表给出了从843年《凡尔登条约》(该条约三分了法兰克王国,从而导致了东法兰克王国的诞生)签订,到1910年德意志帝国帝制终结为止的统治德国地区的历代君主,也包括神圣罗马帝国崩溃后各种德国地区邦联的领导者。.

新!!: 选帝侯和德国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德国总理

联邦总理(Bundeskanzler,简作Kanzler)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德国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其有权直接任命联邦政府各部长,并确定德国联邦政府的政治方针。總理是由德国联邦議會根据联邦总统的建议未经辩论的选举产生,再經联邦总统任命,就可以正式成為總理,而联邦總統不能拒絕任命總理。總理通常为议会最大党,即執政黨的領袖,另外設有副總理一職作為副手。.

新!!: 选帝侯和德国总理 · 查看更多 »

德语

德语(德语:Deutsch,)是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门语言。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語言,也是世界大國語言之一以及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拥有9000万到9800万使用者。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文《圣经》的翻译工作。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德语母语使用者的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和卢森堡。欧洲许多地区(如意大利北部、比利时东部以及波兰等地)和作为原德国殖民地的纳米比亚也有大量的德语使用者,主要为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日耳曼人。 德语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德文字母除去标准的26个拉丁字母外,另有三个带分音符的元音Ä/ä、Ö/ö、Ü/ü以及一个特殊字母ß。.

新!!: 选帝侯和德语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新!!: 选帝侯和德意志帝國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地區

#重定向 德意志.

新!!: 选帝侯和德意志地區 · 查看更多 »

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

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 I,),全名利奥波德·依格纳茨·约瑟夫·巴尔塔萨·费利西安(Leopold Ignaz Joseph Balthasar Felician),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58年—1705年在位)及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1657年-1705年)。他是皇帝斐迪南三世的次子,母为西班牙公主(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出生于维也纳。 利奧波德在位時最著名的事蹟,就是他在在東部抵擋奧斯曼帝國並反擊成功;在西部與法王路易十四競爭,在他死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雖然未能繼承西班牙王位,但靠著盟友英國、荷蘭的幫助,依然瓜分了龐大的西班牙帝國,獲得大量領土並擊潰路易大帝的霸權和野心。 經過十多年與鄂圖曼土耳其的戰爭之後,因為獲得天才將領歐根親王的效力,利奧波德終於打贏大土耳其戰爭(1683-1699年),在1687、1699年獲得輝煌的勝利。在1699年終結大土耳其戰爭的卡爾洛夫奇條約,奧斯曼帝國必須割讓特蘭西瓦尼亞、摩里亞、波多利亞及幾乎整個匈牙利中部予奧地利。奧斯曼帝國在歷史上首次承認神聖羅馬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地位相等。利奧波德等於是把匈牙利王國從1526年第一次摩哈赤戰役後所強加的土耳其枷鎖給除去,並徹底統一了匈牙利。 利奧波德對法國打了三場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一戰爭中,利奧波德試圖讓他的小兒子查理六世繼承整個西班牙帝國,而不理會已故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的遺囑(傳位給法國王室腓力五世)。為此,他發動了席捲歐洲大部分國家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戰爭前期奧地利獲得相當亮眼的成績,特別是1704年布倫海姆戰役等一連串勝利。但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固執讓戰爭遇到瓶頸(1711年查理六世繼承奧地利大公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成為轉捩點,英、荷失去讓查理六世繼承西班牙王位的作戰意願)。1705年利奧波德去世,戰爭在無止盡的拉鋸中被奧地利硬是拖到1714年才結束,這時奧地利已失去最佳的談判時機。當1714年和平來臨時,奧地利雖然獲得大量的領土與人口,但戰果卻充滿遺憾(失去西班牙王位),不如大土耳其戰爭結局那樣的巨大勝利。.

新!!: 选帝侯和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也称哈普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奧地利帝國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今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區若干王國、公國的國王、大公與公爵。 16世纪中叶查理五世退位後,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于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法國皇室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于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新!!: 选帝侯和哈布斯堡王朝 · 查看更多 »

勃兰登堡

勃兰登堡(Brandenburg,下索布语:Bramborsk,低地德语:Brannenborg,口语:die Mark)是德国东北部的一个--,为前东德的一部分。该州首府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波茨坦,其他的重要城市有科特布斯,哈佛尔河畔勃兰登堡和奥德河畔法兰克福。 勃兰登堡州环绕着德国首都柏林,与其共同构成了拥有约六百万人口的柏林-勃兰登堡都市圈。勃兰登堡州超过三分之一的面积被自然保护区,森林,湖泊和其他水域覆盖。 马克勃兰登堡的成立年份被认为是1157年。在这一年阿斯坎尼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夺回勃兰登堡,使其被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从1415年到1918年,这片区域被霍亨佐伦家族统治。从1701年到1946年,勃兰登堡地区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1815年到1947年作为勃兰登堡省,这之后第一次成立了勃兰登堡州,在东德被划分成了不同区域。1990年两德统一,作为联邦德国的一部分,成立了现今的的勃兰登堡州。.

新!!: 选帝侯和勃兰登堡 · 查看更多 »

勃兰登堡藩侯

113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洛泰尔二世为了向易北河以东扩展势力,抵御斯拉夫人西侵,建立了勃兰登堡马克(边防区)。以下是勃兰登堡藩侯名单。 1355年,勃兰登堡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升为选侯国。.

新!!: 选帝侯和勃兰登堡藩侯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选帝侯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神聖羅馬皇帝

聖羅馬皇帝(Römisch-deutscher Kaiser,Imperatores Romani Sacri)是歷史學家稱呼中世紀時獲教宗賜予「羅馬皇帝」頭銜的东法兰克国王和罗马人民的國王,和1356年後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 最早「神聖羅馬皇帝」只是歐洲中世紀時的一個富宗教色彩的頭銜,首個獲教宗加冕為「羅馬皇帝」的君主是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直至十世紀中後期,奧托大帝在加洛林王朝的東法蘭克,即德意志地區,建立神聖羅馬帝國,该名稱才作为該帝国的君主頭銜使用,後來的纳粹德国称其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帝國內的公爵會先互相選舉出「东法兰克國王」,然後由教宗加冕為皇帝。但事实上,在查理五世後的皇帝都沒有得到教宗的加冕,法律上只是「皇帝當選人」。最後一個神聖羅馬皇帝當選人是弗朗茨二世,他在1806年拿破崙戰爭期間退位,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神聖羅馬皇帝」該詞是歷史學家對該時期受天主教教宗加冕的羅馬皇帝的稱呼,而當中「神聖」一詞事實上從未在正式文件的皇帝頭銜中出現。「神聖羅馬皇帝」頭銜的正式名稱應為「蒙上帝恩典的羅馬皇帝,永恒的奧古斯都」(Dei Gratia Romanorum Imperator Semper Augustus)。查理曼在八百年加冕時,他的頭銜是「蒙上帝加冕的最尊貴的奧古斯都,平和而偉大的皇帝,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卡尔」(Karolus serenissimus Augustus a Deo coronatus magnus pacificus imperator Romanum gubernans imperium),當中包含了「神聖」和「羅馬」兩個元素。沿用「羅馬」一詞是為了象徵「皇權的過渡」(translatio imperii),即承認神聖羅馬皇帝為西羅馬帝國皇帝的繼承人,而這頭銜在480年尼波斯死後一直懸空。.

新!!: 选帝侯和神聖羅馬皇帝 · 查看更多 »

科隆

科隆(Köln, ;1919年前德语也拼写为Cöln),是德國第四大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德國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莱茵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纪科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会中心和艺术知识中心。科隆在二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今天它以其文化和建筑遗产以及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活动而闻名。 1850年科隆的人口超过十万,在德国算作大城市。加上其第二住址在科隆的人其居民数今天超过一百万。 科隆也有天主教大主教,是天主教科隆大主教座堂所在地。哥特式教堂科隆大教堂1996年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科隆的主要标志,非官方象征。 43%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18%信奉新教,39%信奉其他宗教。直到二战从东德涌来的大量难民,罗马天主教徒一直占科隆居民的大多数。2005年,科隆见证最大的天主教青年盛会。第二十届世界青年日从8月15日星期一到8月21日星期日在科隆举办。 科隆位于欧洲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要道与莱茵河的交叉口上。莱茵河是欧洲南北交通的一条重要水道。科隆今天是德国铁路交通最繁忙的枢纽。它的内河港口是欧洲最重要的内河港口之一。 它还是一个文化中心,尤其是创造艺术的一个中心。它的狂欢节非常有名,此外它还是许多协会的驻地。在20世纪的后半叶科隆从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演变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工业。今天科隆是一个媒体中心,市内还建造了许多新的办公楼。科隆的保险业也有跨地区性的意义。 科隆还以当地的“科隆啤酒”(Kölsch)闻名,Kölsch也是科隆方言,一句笑话说Kölsch是世界上唯一能喝的语言。科隆也是科隆香水或古龙水的发源地。 科隆是德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市内共有85,183名入册的大学生,占市民总数的8.5%。科隆的外国人数量也很高,2004年底市内有175,515名外国籍居民,占市民总数的17.2%,尤其土耳其人社群是德国最大的之一。科隆因此有很长的多文化熔炉的传统。科隆人素来以开放、自由和宽容著称。 柏林和科隆是两个以接受同性恋文化闻名的城市。科隆在这方面历史悠长,很长时间以来科隆是德国同性恋运动的重要阵地。即使有些事情柏林都有些收敛,科隆却以此为荣,并以德国最大的同性恋群体(著名的例如克里斯多佛大街日)自豪。每年七月间,同性恋们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游行(每年吸引超过1百万游客),这里已经成为多个不同同性恋组织(LGBT)和他们活动的基地。.

新!!: 选帝侯和科隆 · 查看更多 »

科隆大主教

#重定向 科隆總主教.

新!!: 选帝侯和科隆大主教 · 查看更多 »

科隆選侯國

科隆選侯國(Erzstift und Kurfürstentum Köln),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存在於10世紀到19世紀初的采邑主教領國,由科隆總主教統治。在13世紀科隆總主教被封為選帝侯前被稱為科隆采邑總主教區,是最早的七個選侯國之一,她包含有天主教科隆教區以及其他教會領地。1288年時因為和試圖使科隆成為自由城市的市民團體衝突,因此科隆總主教將首都從科隆搬到波恩。1794年被法國軍隊入侵,最後在1803年世俗化。直到1824年才重新成立天主教科隆總教區。.

新!!: 选帝侯和科隆選侯國 · 查看更多 »

符腾堡统治者列表

本条目是符腾堡历代统治者的名单。符腾堡从最初的伯国发展为公国、王国,最后在1918年王室被颠覆。.

新!!: 选帝侯和符腾堡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總主教

总主教,也翻譯為大主教,是基督教传统教会的一种高階聖職人員,根据天主教及聖公會的制度,数个教区组成一个教省,其中會設有一個總教區,總教區的正權主教則稱為總主教;而教省總主教在省属教区中有某些权限。通常兼任省屬教區主教組成的主教團團長。不過這一職銜在聖秩聖事三階級的分類上和一般的主教是同等的。頭銜簡稱為『abp.』.

新!!: 选帝侯和總主教 · 查看更多 »

纽伦堡

纽伦堡(Nürnberg﹐Nuremberg)是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弗兰肯行政区的中心城市,巴伐利亚州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首府慕尼黑,是世界著名大企业集团西门子公司的诞生地。纽伦堡与它的两座姊妹城市菲尔特和埃尔朗根相邻极近,城区相连,常被称作“大纽伦堡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曾在此举行针对纳粹德国战犯的纽伦堡审判。.

新!!: 选帝侯和纽伦堡 · 查看更多 »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德语:Wittelsbacher)是一个德意志的王公世家,曾经在德意志境内的数个公国和其它一些欧洲国家建立过长期的、连续的统治。自1996年开始,该家族首脑是巴伐利亚的弗朗茨。.

新!!: 选帝侯和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 查看更多 »

美因茨

美因茨(Mainz)是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位于萊茵河左岸,正对美茵河注入萊茵河的入口处。美因茨是政教古都,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美因茨大主教身兼帝國七大選帝侯之一,駐蹕在此,政治與宗教勢力權傾一時。美因茨擁有一所古老的大學,以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古騰堡為大學命名。目前有多个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总部設立在此。美因茨也是萊茵河流域的狂欢节重鎮之一,每年二月,美因茨、科隆與杜塞道夫的狂歡節最為盛大。鄰近美因茨的重要城市尚有威斯巴登、达姆施塔特和法兰克福等等。 美因茨与隔岸而对的黑森州首府威斯巴登共同形成「双子城」(雙聯市),是萊茵-美茵-法蘭克福都會區的西端入口。.

新!!: 选帝侯和美因茨 · 查看更多 »

美国选举人团

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是美國總統選舉的方式,是一種間接選舉,旨在選出美国總統和副總統。根據《美國憲法》,各州公民先選出該州的選舉人,再由選舉人代表該州投票;由於美國是聯邦制國家,並考慮到各地的特定地理及歷史條件,採取選舉人團制度用以確保各州的權益,並且代表為50州共同推舉的聯邦總統。.

新!!: 选帝侯和美国选举人团 · 查看更多 »

美茵茨

#重定向 美因茨.

新!!: 选帝侯和美茵茨 · 查看更多 »

烏爾巴諾四世

教宗烏爾巴諾四世(Urbanus PP.,約1195年—1264年10月2日),本名Jacques Pantaléon,於1261年8月29日—1264年10月2日岀任教宗。.

新!!: 选帝侯和烏爾巴諾四世 · 查看更多 »

特里尔

特里爾,依粵語又譯堤雅(Trier,Trèves),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位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西南部,摩泽尔河岸,靠近卢森堡边境。開埠於公元前16年,曾为罗马帝国四帝共治制时期西部恺撒(副皇帝)的驻节地。特里尔不是唯一声称最古老的德国城市,但它作为“城市”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而不是作为殖民地或者军队驻扎地,这在德国确实是最古老的。 特里尔位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西南部的摩泽尔河谷中,两岸是低缓的红砂岩山丘,布满葡萄田,属于著名的摩泽尔-萨尔-乌沃(Mosel-Saar-Ruwer)葡萄酒产区。 特里尔是最早的基督教在阿尔卑斯山北侧的主教教区。中世纪,特里尔大主教是一个重要的教会诸侯;他管辖的主教辖区控制了从法国边界到莱茵河的大片地区。特里尔大主教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7个选帝侯之一。 特里爾也以马克思誕生地而闻名。.

新!!: 选帝侯和特里尔 · 查看更多 »

特里爾選侯國

特里爾選侯國(Erzstift und Kurfürstentum Trier)是一個存在於9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神聖羅馬帝國采邑主教領國,在選帝侯制度成立前被稱做特里爾采邑總主教區。以特里爾總主教同時兼任教區領袖及世俗領主,國境包括天主教特里爾教區及其周邊的教會領地,首都為特里爾。1803年由於遭到拿破崙統帥的法國軍隊占領世俗化,結束選帝侯及采邑總主教的治理。僅以無世俗領主地位的特里爾教區主教延續其聖統制。.

新!!: 选帝侯和特里爾選侯國 · 查看更多 »

盧森堡王朝

盧森堡王朝是一個中世紀德意志地區的王朝,其王室成員在1308年至1437年間三度成為神聖羅馬皇帝。1308年盧森堡伯爵亨利成為了羅馬人民的國王(rex Romanorum)中世紀時由德語地區的諸侯選出來的國王,實則只是名義上統治德意志、奧地利、波希米亞及意大利北部部份地區,獲羅馬教宗加冕後則可以稱為神聖羅馬皇帝。,並於1312年由教宗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而他的兒子盧森堡的約翰則只是盧森堡伯爵及波希米亞國王。期間王朝成員斷斷續續統治神聖羅馬帝國,並且兩度被競爭對手維特爾斯巴赫王朝奪得皇位稱號。在西吉斯蒙德皇帝死後,盧森堡王朝絕嗣,並被哈布斯堡王朝所接替。盧森堡王朝亦是亞爾丁-凡爾登王朝的分支。.

新!!: 选帝侯和盧森堡王朝 · 查看更多 »

萊茵蘭-普法爾茨

#重定向 莱茵兰-普法尔茨.

新!!: 选帝侯和萊茵蘭-普法爾茨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公国

萨克森公国,中欧古国,领土大概涵盖了不来梅、汉堡、下萨克森、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现代德语国家地区,和萨安州和大部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 804年,查理曼大帝透过萨克森战争把萨克森地区纳入到法兰克帝国的版图内。843年,凡爾登條約签订,他的孙子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即位为东法兰克国王,从而开启了东法兰克(即德意志)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萨克森王朝,他的继任者即著名的奥托大帝。1156年亨利三世,即狮子亨利,兼领了巴伐利亚。1174年,由于狮子亨利拒绝参加对意大利的军事行动,腓特烈一世向亨利进攻并将之打败。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剥夺,只保住了不伦瑞克和吕讷堡。萨克森公爵也被剥夺,继任萨克森公爵的是伯恩哈德三世。1356年1月10日的“1356年金玺诏书”将萨克森-维滕贝格公爵升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七大选帝侯之一。拿破仑在1806年将萨克森升为王国。.

新!!: 选帝侯和萨克森公国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统治者列表

以下是1918年君主制覆灭前萨克森公爵、选侯与国王的名单。1356年1月10日的“1356年金玺诏书”将萨克森-维滕贝格公爵升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七大选帝侯之一。.

新!!: 选帝侯和萨克森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自由州

萨克森自由州(Freistaat Sachsen,上索布語:Swobodny stat Sakska)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联邦州,位于德国东部。它是1990年新成立的。从1919年到1933年在该领域上曾经有过一个名为“自由州”的魏玛共和国的联邦州(Freistaat,是德语中共和国的一个旧称)。 其北部是勃兰登堡州,西北是萨克森-安哈尔特州,西部是图林根州和巴伐利亚州。南方有捷克共和国,东方是波兰。首府为德累斯顿。目前州长是斯塔尼斯拉夫·提里希(Stanislaw Tillich)。萨克森州在德国统一后于1990年恢复联邦州建制。.

新!!: 选帝侯和萨克森自由州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选侯与国王列表

#重定向 萨克森统治者列表.

新!!: 选帝侯和萨克森选侯与国王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 - 1714年)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兰西王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帝國王位,從而引發的一場歐洲大部份君主制國家參與的大戰。.

新!!: 选帝侯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查看更多 »

馬丁·路德

丁·路德(Martin Luther,),德國教會司鐸兼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終是全歐洲的宗教改革 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羅馬教廷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提出討論教會腐敗問題。路德分別於1520年和1521年,拒絕教宗利奧十世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要求他撤回相關文件的命令,此舉最後導致路德被教廷判處破門律,也被神聖羅馬帝國定罪。 路德指出,救恩是上帝的恩典,是祂白白給予人類的禮物。他認為,這救贖並不是透過善功,而是單單藉信靠耶穌基督作為救贖者而獲得的。路德的神學教導《聖經》是上帝啟示的唯一來源, 這無疑是挑戰羅馬天主教教皇權威,他更指出天主教會強調的等級制度(即聖統制)明顯違反了《新約聖經》中「信徒皆祭司」的教義。 接受路德神學思想的人普遍被稱為路德宗信徒。 路德將拉丁語《聖經》翻譯成平民慣用的德意志方言,使之更淺白易明,此舉對教會和德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德語版《聖經》也促進了標準德語的發展,為當時翻譯學帶來多項貢獻, 更影響了後來英語《詹姆士王聖經》的刊行。 路德的詩歌著作亦影響了教會歌唱的發展。 另外,他與卡塔琳娜·馮·博拉的婚姻為當時社會樹立了榜樣,重申教會牧者同樣享有婚姻自由。 部分學者認為,路德在晚年的著作中嚴詞批評猶太人,明顯具反猶傾向,但亦有學者指出,路德所批判的是猶太人的宗教信仰,而不是血統。到現時為止,相關的議題仍然極具爭議。.

新!!: 选帝侯和馬丁·路德 · 查看更多 »

诸侯

诸侯国中文狭义上主要是指中国历史周朝時分封制之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君主最高统治者被赐与“诸侯”的封号。现代多数情况,“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 诸侯国,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封建社会)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直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取消世爵。 少数时期,与中原朝廷对抗的軍閥割据势力,也被稱為諸侯。如東漢末年的袁紹、袁術、張魯、張繡、劉表、劉焉、馬騰、韓遂等地方將領,晚唐以武力自居,不理會朝廷的軍事藩鎮河北三鎮,五代十国南方的吳越、南吳、閩國、南唐、荊南、南楚、前蜀、後蜀、南漢和北漢等政權,或者元朝末年的陳友諒、張士誠羣雄等。.

新!!: 选帝侯和诸侯 · 查看更多 »

鲁道夫一世 (上巴伐利亚)

鲁道夫一世(1274年10月14日出生于巴塞尔,1319年8月12日逝世)从1294年至1317年是莱茵-普法尔茨伯爵、上巴伐利亚公爵。他的父亲是上巴伐利亚公爵路易二世,他的母亲是罗马人民的国王鲁道夫一世的女儿。1294年他与阿道夫一世的一个女儿结婚。他与弟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不和。两人经过长年争战后最后他于1317年被他的弟弟击败退位。但是1329年两人在帕维亚条约中决定将莱茵-普伐尔茨还给鲁道夫的后代。由此維特爾斯巴赫家族被分裂为普伐尔茨和巴伐利亚两支。1777年巴伐利亚的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没有男性后代,因此由鲁道夫的后代继承。 R R R Rudolf I. von der Pfalz Rudolf I. von der Pfalz.

新!!: 选帝侯和鲁道夫一世 (上巴伐利亚) · 查看更多 »

鲁道夫一世 (德意志)

鲁道夫.冯.哈布斯堡 (Rudolf von Hapsburg,)罗马人民的国王。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奠基人,1273年10月24日于安亨教堂登基。 鲁道夫一世是阿尔萨斯南部和瑞士北部的领主,哈布斯堡伯爵的儿子。.

新!!: 选帝侯和鲁道夫一世 (德意志) · 查看更多 »

貴族

貴族指的是奴隶制、封建制、君主制、教会制、种姓制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特有的群体,通过血缘、姓氏等某种特有的制度来继承知识、权力、财富而形成的传统。通常贵族财富多于其他人。在現時,一些国家和地区依然有完整的贵族传统。 貴族同其他阶级的最明显区别是拥有世袭爵位或者拥有对世袭爵位的继承权,其特點是世襲以及擁有與爵位相對應的特權,受到國家政權和君主的保證。終身爵位的擁有者一般不被認為是貴族;其他勋位、荣誉称号的拥有者也不被认为是贵族。高级官僚往往可以凭借贡献获得赐爵,大多是终身爵位;军事将领可以凭借战功获得封爵或赐爵,或是世袭爵位,或是终身爵位。由貴族祖先衍生出來的家族,僅擁有貴族血統但無世袭爵位,則通常被看做是世家或士族;他們或許仍然具有崇高地位與影響力,卻因為沒有實質性的爵位和相應的特權,而成為貴族階層中的邊緣者。.

新!!: 选帝侯和貴族 · 查看更多 »

路易四世 (神聖羅馬帝國)

#重定向 路易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

新!!: 选帝侯和路易四世 (神聖羅馬帝國) · 查看更多 »

黑森统治者列表

黑森开端于1264年,布拉班特公爵亨利二世(Henri II,1207年-1248年)与第二位妻子图林根公主索非亚(1224年-1275年)的长子“孩子”亨利(在亨利二世所有儿子中排行第二,所以不能继承布拉班特公国)在这一年被封为黑森伯爵。 “孩子”亨利的曾祖父是下洛林公爵高德瓦尔德三世(Godevaard III),外祖父是图林根伯爵路德维希四世。他的祖先马斯郜的雷基那尔一世(Reginar I von Maasgau),作为皇帝洛泰尔一世的外孙被封为洛林公爵,随着卡洛林王朝的灭亡,洛林被当地的贵族们瓜分。雷基那尔一世的曾孙朗贝尔一世(Lambert I)成了鲁文伯爵(Comte de Louvain)。1106年,当时的鲁文伯爵高德瓦尔德一世从下洛林公爵林堡伯爵交易到下洛林公国。由于当地贵族的武力反对,鲁文伯爵家族于1186年用洛林换来布拉班特,下洛林公爵高德瓦尔德三世成为布拉班特伯爵,他的儿子亨利一世将布拉班特升为公国。作为布拉班特和图林根联姻的后代“孩子”亨利应拥有广大的土地,何况他母亲的叔叔亨利·拉斯佩曾与皇帝腓特烈二世争夺过王位。然而,亨利二世与索非亚的一个表弟,迈森的亨利(维丁王朝的祖先)取得了萨克森和图林根的广阔领地,“孩子”亨利只得到黑森作为安慰。 黑森的所有统治者都属于洛林-布拉班特王朝。.

新!!: 选帝侯和黑森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阿斯坎尼家族

阿斯坎尼家族(德語:Askanier)是源於德國的一個家族,又被成為安哈爾特家族,該家族長時間統治安哈爾特親王國。 阿斯坎尼家族得名于阿斯坎尼城堡,該城堡坐落於阿舍尔斯莱本鎮,阿舍爾斯萊本位於安哈爾特伯國境內,安哈爾特伯爵后來改稱安哈爾特親王。.

新!!: 选帝侯和阿斯坎尼家族 · 查看更多 »

阿方索十世 (卡斯蒂利亞)

阿方索十世(Alfonso X de Castilla,又名el Sabio(智者),),卡斯蒂利亚王国国王,在位时间为1252年-1284年。阿方索十世为斐迪南三世與霍亨斯陶芬家族出身的妻子的長子,在托萊多出生。他在位期间,同时担任卡斯蒂利亚王国国王、莱昂王国国王、加利西亚王国国王。因為他的外祖父士瓦本公爵菲利普曾是神聖羅馬皇帝的對立國王,所以阿方索十世曾经试圖競選神聖羅馬皇帝,但1257年和1272年两次竞选均告失败。 由西奧博爾德一世作為納瓦拉國王的選舉結束後,阿方索十世的父親斐迪南三世試圖安排他與西奧博爾德一世的女兒納瓦拉的布蘭奇結婚,但此舉並不成功。因此,在1240年,他娶了吉蘭代古斯曼,但後來他們被宣布婚姻無效,又宣布其子女皆為私生子。在同一時期(1240年至1250年),他和他的父親一起征服了幾個穆斯林在安達盧斯的據點,如穆爾西亞、阿利坎特和加迪斯。 1249年,阿方索十世迎娶阿拉貢國王詹姆斯一世與匈牙利的約蘭德所生的女兒維奧蘭特,他們在三年前(1246年)訂婚。1252年,斐迪南三世逝世,阿方索十世繼承了他父親卡斯蒂利亞和萊昂的王位。次年(1253年),他入侵及佔領葡萄牙阿爾加維地區。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三世被迫割地,但他獲得阿方索十世提出的一項協議,條件是他同意娶阿方索十世的私生女比阿特麗斯;結婚後,被佔領的土地將被送回給他倆的繼承人。1263年,阿方索十世兌現承諾退回阿爾加維與葡萄牙。 1254年,阿方索十世簽署了與英國國王和阿基坦公爵亨利三世的聯盟條約,在戰爭中支持亨利三世對抗法國國王路易九世。在同一年,阿方索的妹妹,卡斯蒂利亞的埃莉諾與亨利三世的王位繼承人愛德華一世結婚。阿方索十世永遠放棄自稱擁有加斯科尼公國,由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八世與英格蘭和加斯科尼的埃莉諾的結婚開始,卡斯蒂利亞一直聲稱擁有此地。 1256年,在荷蘭的威廉二世去世後,阿方索通過他的母親是皇帝紅鬍子腓特烈的兒子士瓦本的菲利普的女兒而擁有霍亨斯陶芬家族後裔的身份,聲稱代表士瓦本主線去繼承羅馬人民國王的王位。阿方索其實是受到選帝侯的誤導,將選舉變成了複雜的計劃,浪費了大量金錢作為選舉費用,但從未真正擁有羅馬人民國王的地位。他的對手康沃爾的理查卻於1257年前往德國的亞琛加冕為羅馬人民國王。阿方索卻從來未有到德國。他最初的支持者教皇亞歷山大四世亦因阿方索的盟友而轉為不支持他。最後在理查去世後,哈布斯堡王朝的魯道夫王子於1272年當選,由羅馬教皇格雷戈里十世宣布廢黜阿方索十世,1275年阿方索經過和教皇漫長的談判,終於放棄羅馬人民國王的頭銜。 為了獲得金錢去選舉,他將貨幣貶值,然後努力以關稅壓抑通漲。這樣他毀了領地內的小商家,亦冒犯了農民。他試圖通過零星的暴力行為嚇住貴族,但是他們終於在1272年背叛了阿方索十世。這次叛亂最終在1273年由阿方索十世的兒子斐迪南解決。 1273年,阿方索十世創建了梅斯塔,協會約有3000名的在卡斯蒂利亞牧羊人參與,這是作為對傳統羊毛出口國英格蘭減少羊毛出口所作出的反應。該組織後來成為國家中非常強大的勢力(因羊毛成為卡斯蒂利亞第一大出口商品),並最終被因為其特權而成為卡斯蒂利亞經濟的致命傷。再者,其中一個副作用是迅速擴大羊群被抽出送到卡斯蒂利亞的農田中放牧。 阿方索十世的長子斐迪南王子,在1275年死於抵抗摩洛哥和格拉納達入侵的戰鬥中,留下兩個仍是嬰兒的兒子。阿方索的第二個兒子桑喬王子,自稱是新的繼任者,基於他要求以卡斯蒂利亞傳統習俗,認為以血脈接近及父系資歷等都應優先於斐迪南王子的兒子。阿方索十世卻傾向於將王位傳給他的孫子,但是桑喬得到貴族的支持。一場慘烈的內戰爆發導致阿方索十世在1282年被迫接受桑喬作為他的繼承人,而不是他年輕的孫子,當時只有城市塞維利亞,穆爾西亞和巴達霍斯仍然對他效忠。阿方索十世當時試圖推動民族團結運動,卻使摩爾人支持了他的兒子和貴族,而當他自己與摩洛哥馬林王朝蘇丹阿布優素福結盟時,阿方索十世被譴責為宗教敵人。1284年,他在被打敗和被遺棄在塞維利亞而逝世,只留下一份排除桑喬繼承的遺囑,因而再引發內戰。 阿方索十世對文化貢獻很大,他的作品由拉丁文、希伯來文以及阿拉伯文的作品翻譯或改寫而成的。他也是當時歐洲最有學問的國王之一,所以被稱爲“智者”。他的國家成爲歐洲文化最發達的地區。阿方索十世建立托萊多翻譯學校,把許多東方作品翻譯成拉丁文。這所翻譯學校爲西班牙帶來文化的繁榮。他的主要作品有歷史著作《世界歷史》和《西班牙編年通史》。法學的巨著包括《法典七章》,阿方索十世將從羅馬法律條文中得到啓迪的東西進行整理收集並加以系統化。這部作品使人們瞭解到當時的生活習俗,它也是西班牙散文作品中的瑰寶。科學著作則有《阿方索星表》而娛樂方面的著作有《對弈集》。 Category:卡斯蒂利亞君主 Category:天文學相關人物.

新!!: 选帝侯和阿方索十世 (卡斯蒂利亞) · 查看更多 »

金璽詔書

#重定向 金玺诏书.

新!!: 选帝侯和金璽詔書 · 查看更多 »

腓特烈五世 (普法尔茨)

腓特烈五世(冬王)(Friedrich V der Winterkönig,),普法尔茨选侯(1610年-1623年在位),英格蘭国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婿,三十年战争期间在位一年的波希米亚国王(1619年-1620年)。 腓特烈五世生於上普法爾茨安貝格附近的劳特罗芬狩獵宮,普法尔茨选侯腓特烈四世的第三个儿子,母亲为奥兰治亲王威廉一世之女路易莎·朱丽安娜。1610年父亲去世后继承选帝侯职位,1614年起亲政。著名的海德堡花園由其建成。1613年,他与英格蘭国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斯图亚特结婚,他们最小的女儿索菲亚嫁给了第一个汉诺威选侯(正式名称是不伦瑞克-吕讷堡选侯)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索菲亚后因母亲的血缘关系成为英国王位继承人,因此他亦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祖先。 腓特烈五世是加尔文宗信徒。部分是受到妻子的怂恿,他积极参与德意志新教诸侯的活动,并在诸侯们形成的新教联盟中取得了显赫的位置。当时德国各新教力量共同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天主教至上政策,其中捷克人的活动终于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1619年8月波希米亚起义之后,尽管违背本人的意愿,腓特烈五世被捷克人推举为波希米亚国王,同年11月在布拉格正式加冕。然而仅仅一年之后,1620年11月8日捷克人在白山战役中的惨败即终结了腓特烈五世短暂的帝王生涯。他因此获得一个讽刺性的外号:“冬王”。 腓特烈五世逃往尼德兰。由于遭到皇帝斐迪南二世的驱逐,他的余生几乎都在流亡中度过,仰仗从前的盟友们的慷慨馈赠。1623年他的选侯称号连同普法尔茨领地都被皇帝剥夺。选侯头衔和上普法尔茨的土地被转封给了他的表兄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一世,后者是哈布斯堡王室在三十年战争中的主要支持者。下普法尔茨遭到西班牙占领军的搜刮。 腓特烈五世希望新教联盟的胜利能为他夺回领地,但从来没有实现。莱茵-普法尔茨的选侯国地位被巴伐利亚取代。1632年11月英格兰决定出兵援助他,但是为时已晚。他从10月初患了严重的瘟疫,11月29日在美因茨死于高烧。.

新!!: 选帝侯和腓特烈五世 (普法尔茨) · 查看更多 »

雷根斯堡

雷根斯堡(Regensburg),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直辖市,是上普法尔茨行政区和雷根斯堡县的首府,天主教雷根斯堡教区主教的驻地。雷根斯堡位于上巴伐利亚,多瑙河与雷根河的交汇处,向西北约88千米是纽伦堡,向南约104千米是慕尼黑,向西南约113千米是奥格斯堡,面积80.7平方公里,人口145,465(2015年12月31日),是继慕尼黑、纽伦堡、奥格斯堡、维尔茨堡之后的巴伐利亚州第五大城市。雷根斯堡的支柱产业是加工工业,包括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和微电子等。 雷根斯堡老城于2006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新!!: 选帝侯和雷根斯堡 · 查看更多 »

查理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四世(捷克语:Karel IV.

新!!: 选帝侯和查理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捷克君主列表

这是一份捷克君主的列表。 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和卢萨蒂亚在历史上都是以捷克人为主的波希米亚王国(前身是波希米亚公国)的领地。.

新!!: 选帝侯和捷克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東法蘭克王國

東法蘭克王國(德語:Ostfrankenreich)為中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843年至10世紀。.

新!!: 选帝侯和東法蘭克王國 · 查看更多 »

汉诺威王朝

漢諾威王朝(Haus Hannover),是於1692年-1866年間統治德意志漢諾威地區與在1714年-1901年間統治英国的王朝。.

新!!: 选帝侯和汉诺威王朝 · 查看更多 »

波希米亚

波希米亚(Čechy;Czechy;Böhmen;Bohemia)是古中欧地名,占据了古捷克地区西部三分之二的区域。现在位于包括布拉格在内的捷克共和国中西部地区。广义上,尤其是有关波希米亞王國的历史文献中,也常指代包括捷克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在内的整个捷克地区。波希米亚是古中欧国家,曾为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个王国,随后成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省。波希米亚曾经南临奥地利,西抵巴伐利亚,北接萨克森和卢萨蒂亚,东北与西里西亚为邻,并與东部的摩拉维亚接壤。1918年至1939年以及1945年至1992年,波希米亚属于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1993年之后成为组成捷克共和国的主要部分之一。 如今的波希米亚拥有52,065平方公里的疆域,捷克共和国1030万居民中有约600万人生活在波西米亚地区。现今的波西米亚地区西与德国接壤,北邻波兰,东部为古摩拉维亚地区,南部则与奥地利为邻。波希米亚地区山峦环绕,分别通过波希米亚森林,厄尔士山脉,克尔科诺谢山和蘇台德山脈等与其他地区接壤。其中最高峰位于蘇台德山脈内。.

新!!: 选帝侯和波希米亚 · 查看更多 »

法蘭克人

法兰克人(Franci 或 gens Francorum,Franks)是对历史上居住在莱因河北部法兰西亚(Francia)地区的日耳曼人部落的总称。.

新!!: 选帝侯和法蘭克人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王國

法蘭西王國(Royaume de France)為西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987年至1792年,並在1814年至1815年及1815年至1848年間復辟。 987年,法蘭西公爵雨果·卡佩被貴族推舉為法蘭克人的國王,建立卡佩王朝,歷史學家視之為法蘭西王國的開端,但是自雨果.卡佩至路易七世諸王仍然稱自己是法蘭克人的國王,腓力.奧古斯都是第一個使用法蘭西國王頭銜的君主。直至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1792年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進入恐怖時代及拿破崙的第一帝國時代。1814年,法蘭西的王權復辟,直至1848年,由拿破崙三世建立的第二共和推翻王室統治,法蘭西的王政時代才宣告結束。整個王國共經歷了四個王朝,分別是卡佩王朝(Capétiens)、瓦盧瓦王朝(Valois)、波旁王朝(Bourbon)及奧爾良王朝(Orléans)。法蘭西王國是歐洲最早發展封建制度的國家。.

新!!: 选帝侯和法蘭西王國 · 查看更多 »

斐迪南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哈布斯堡王朝施蒂里亚支系的代表人物,曾任施蒂里亚大公(1590年—1637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20年—1637年在位)。他也是匈牙利国王(1618年—1625年,1620年被叛乱打断)和波希米亚国王(1617年—1619年,1620年—1637年)。由于他的不明智的宗教政策(狂热支持天主教,压制新教),导致了神聖羅馬帝國诸侯的公开反抗,从而引发了对欧洲历史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十年战争。.

新!!: 选帝侯和斐迪南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會)的总称。这些民族从西元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在五世紀時的民族大迁徙使日耳曼人各自生活,分別成為現今的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盎格魯薩克遜人、弗里斯兰人和德意志人、奥地利人、东普鲁士人。奥地利同样属于德意志的一部份,二次世界大战時曾經被納粹德國以大日耳曼主義為由而併吞。其他日耳曼人的後裔還包括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国、紐西蘭、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等,現今这些新的民族很多都是与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自古日耳曼人是羅馬人等其他族群對他們的稱呼,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可能也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同一个民族。在某方面來說可以將日耳曼人視為現今的德國人。.

新!!: 选帝侯和日耳曼人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王国 (中世纪)

意大利王國(Regnum Italiæ或Regnum Italicum)是774年法蘭克人打敗倫巴底人後,處於法蘭克王國卡洛林王朝控制下的一個政治實體。後來888年法蘭克王國分裂之後,王國重新建立為一個獨立王國。最終961年王國被併入神聖羅馬帝國。.

新!!: 选帝侯和意大利王国 (中世纪) · 查看更多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新!!: 选帝侯和教宗 · 查看更多 »

教廷

在天主教會,教廷(Curia;或稱為「廷」)是個別教會/地方教會的管理人員與機構組成之團體,主要功能為輔助主教等高級神職人員管理與領導教會。其狹義上指各教區的「教區廷」,廣義上則包含羅馬教廷等實施聖統制的基督教宗派之核心領導機構。 與其他天主教會的機構相同,「教廷」的組織雛形來自於古羅馬。「Curia」(英語對應字為「court」,與法院同字)是古羅馬的一種地方統治單位,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後,也負責管理各地方的教會事務。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原有世俗政治的「Curia」消失,但教會的「Curia」仍延續下來,並演變為今日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文的使用上,「教廷」一詞常等同於羅馬教廷,而天主教會本身也如此使用,如聖座在中華民國的外交代表機構,就被稱為「教廷駐華大使館」。.

新!!: 选帝侯和教廷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新!!: 选帝侯和拿破仑一世 · 查看更多 »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新!!: 选帝侯和拉丁语 · 查看更多 »

普雷斯堡和约

普雷斯堡和约是弗朗茨一世的奥地利帝国与拿破仑·波拿巴的法兰西帝国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后达成的和议。它结束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拿破仑称帝一年后于1805年12月2日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击败了俄罗斯、英国和奥地利的联军。俄罗斯无法从它的内地及时调遣增援军,因此退出战场,但是没有和法国签署和约。彻底战垮的奥地利同年12月26日在普雷斯堡,今天的布拉迪斯拉发与法国签署和约。奥地利方面签署和约的是列支敦士登大公约翰·约瑟夫一世和伊格纳兹·吉尤莱伯爵,法国方面签署和约的是外长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次日拿破仑在美泉宫批准了该和约。.

新!!: 选帝侯和普雷斯堡和约 · 查看更多 »

普法尔茨统治者列表

这个列表是关于德国历史上的普法尔茨领地的统治者。关于普法尔茨一词的含义,请参见条目普法尔茨。.

新!!: 选帝侯和普法尔茨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七大选帝侯德国选帝侯選帝侯選帝候选侯选侯公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