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995年香港

指数 1995年香港

没有描述。

160 关系: 城巴區域市政局吳松街壹傳媒大埔 (香港)大嶼山大快活大樹下西路大欖隧道富亨邨小棕林屯門屯門公路山崩屋宇署中山市中秋節中環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丹麦世界音樂獎市政局市政局 (香港)万圣夜九龍巴士40線平安夜亞洲電視张学友彭定康彭羚復活節圣诞节地震北角國際台冬至公安机关公車專用道六點半新聞報道元朗元旦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皇家香港軍團 (義勇軍)端午节立法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约阿基姆王子 (丹麦)美國...相思灣Elisabeth Frink节礼日荃灣華僑日報落馬洲管制站青衣島青洲 (中西區)行政局西貢香港1980年代香港3號幹線香港小姐競選香港主權移交香港希爾頓酒店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香港仔香港傳媒香港的士香港禮賓府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香港郵政香港藝術中心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電話號碼分類香港文學駐港英軍觀塘觀塘繞道魏京生魯平财富 (杂志)跨年日黎明農曆蘋果日報 (香港)葵涌道蒲崗村道鄧蓮如重陽節長江集團中心英女皇壽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耶穌受難日陳奕迅柴灣恒生指數李嘉慧楊婉儀楊屋道殖民地時期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氰化钠汀九橋油麻地泛民主派淫褻物品審裁處深灣道清水灣第一灣清明漁灣邨澳門澳門賽馬新九組新人文雅麗拱北行曾蔭權10月17日10月29日10月30日11月15日11月17日11月19日11月8日12月14日12月24日1994年1995年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1996年1月12日1月15日1月1日1月4日3月25日3月5日4月18日4月1日5月11日5月17日5月1日5月31日5月3日6月13日6月1日6月20日6月26日6月27日6月2日7月11日7月28日8月13日8月1日8月29日9月17日9月1日9月22日9月3日9月8日 扩展索引 (110 更多) »

城巴

城巴有限公司是香港的一家巴士公司,同時提供專利巴士和非專利巴士服務,經營多條香港島、北大嶼山、香港海洋公園、沙田第一城、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國際機場及深圳灣口岸的巴士路線,並有巴士租賃服務。該公司與新巴一樣,為新創建集團成員。.

新!!: 1995年香港和城巴 · 查看更多 »

區域市政局

區域市政局(英文:Regional Council,縮寫:RegCo)是香港政府於1986年4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期間為香港新界九個地區提供食物衞生、清潔街道、文娛康樂設施、管理食肆等市政服務的法定機構,亦是香港三級議會的一部份(第一級為全港性的立法會、第二級為區域性的市政局/區域市政局、第三級為地區性的區議會),執行部門為區域市政總署。區域市政總署署長同時擔當區域市政局行政總裁。.

新!!: 1995年香港和區域市政局 · 查看更多 »

吳松街

吳松街(Woosung Street)是香港九龍油麻地的一條街道,南起柯士甸道,北至甘肅街,與兩旁的白加士街與廟街南段大致平行。.

新!!: 1995年香港和吳松街 · 查看更多 »

壹傳媒

壹傳媒有限公司(簡稱壹傳媒;Next Digital Ltd.;)是一家總部在香港的傳媒企業,成立於1990年,於2000年2月16日透過百樂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換取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於1999年以前主要從事印刷及分色製版服務及雜誌出版,其業務版圖橫跨香港與台灣,在港台兩地出版多份報紙、雜誌,亦有蘋果日報美國版(Apple Daily US)等,並曾經在臺灣經營電視台壹電視,及多媒體平台網絡協定電視壹網樂。其他業務包括廣告、印刷及分色製版服務。 壹傳媒旗下的刊物大多有在互聯網上提供完整內容並在互聯網刊登廣告,公司在香港註冊,行政總裁為張劍虹。 壹傳媒自2015年10月20日起,將公司的英文名稱從「Next Media Limited」更名為「Next Digital Limited」。.

新!!: 1995年香港和壹傳媒 · 查看更多 »

大埔 (香港)

大埔是香港新界東北部,面臨吐露港的一個地方,是香港十八區——大埔區的主要部分,大埔新市鎮座落其中。大埔位於吐露港西北面,距離沙田約11公里,粉嶺約8公里。大埔三面環山,分別為九龍坑山、北大刀屻、大刀屻、大帽山和草山。.

新!!: 1995年香港和大埔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大嶼山

大嶼山(Lantau Island,亦作Lantao Island),位於香港西南面,為香港最大島嶼,面積達147.16平方公里;比較香港第二大的島嶼香港島的面積大上近一倍。在香港行政區劃上,大嶼山大部分土地屬於離島區,而大嶼山海域亦成為通往澳門、珠海和中山之主要航道,惟大嶼山東北部青洲仔半島一帶,包括陰澳、竹篙灣及汲水門等,則屬於荃灣區。 大嶼山過去由於交通不便、遠離香港市區(當時對外交通完全依靠渡輪和街渡),不少土地均未開發,人煙稀少。隨着香港國際機場搬遷至此、青馬大橋(包括港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及汲水門大橋等相繼落成,將大嶼山與香港市區連接。北大嶼山新市鎮的開發、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啟用及未來港珠澳大橋的落成,促進大嶼山的都市化發展。 截至2018年,大嶼山仍有不少舊式鄉村存在。同年3月,大嶼山大浪村當中的居民接受專欄訪問,指出大浪村為客家村落,目前只有大概十五戶人居住,而當中亦有私房菜形式的餐廳。.

新!!: 1995年香港和大嶼山 · 查看更多 »

大快活

大快活(Fairwood Holdings Limited,)是香港連鎖快餐集團,主要在香港、珠三角地区及京津經營連鎖港式快餐店、分租食品攤位及物業投資等業務。 大快活主要同業競爭對手為大家樂及美心MX。.

新!!: 1995年香港和大快活 · 查看更多 »

大樹下西路

大樹下西路(Tai Shu Ha Road West),是香港元朗區內的一條筆直行車路,與元朗大樹下東路平行,與元朗公路交加。.

新!!: 1995年香港和大樹下西路 · 查看更多 »

大欖隧道

大欖隧道(英語:Tai Lam Tunnel),簡稱欖隧,於1998年5月25日通車,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及香港寶嘉建築,是香港新界西的重要交通樞紐,與青朗公路同為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的一部份。亦是'''新界的士'''繼城門隧道後唯一指定可行駛的收費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條例》。 大欖隧道的興建主要是為紓緩屯門公路及青山公路的交通負荷,同樣亦大大緩和大老山隧道在1994至96年間的交通壓力,並將元朗與港九市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荃灣以至葵涌貨櫃碼頭的距離拉近,市民可以直接由荃灣、九龍西和香港島經大欖隧道進入元朗區各市郊區域,不需再經大老山隧道、青山公路或屯門公路。.

新!!: 1995年香港和大欖隧道 · 查看更多 »

富亨邨

富亨邨(英文:Fu He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大埔新市鎮北部,於1990年入伙,其後於2000年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3期)把住宅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富亨邨設有全港最短路程的巴士路線九龍巴士71B線,來往一馬路(汀角路)之隔的大埔中心,如步行則需時8-10分鐘。 頌雅苑(英文:Chung Nga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位於新界大埔新市鎮北部頌雅路,毗鄰富亨邨。此屋苑原先是富亨邨其中三幢未命名樓宇,後改作居屋,並於1992年居者有其屋計劃第11期丙中首次發售。頌雅苑分別有一座Y3型及兩座Y4型大廈,三座大廈分別以「真」、「善」及「美」來命名。頌雅苑的3座樓宇由南至北直線排列,東面緊鄰富亨邨,西面則隔著頌雅路與南坑村及鐵尾仔村相鄰。.

新!!: 1995年香港和富亨邨 · 查看更多 »

小棕林

小棕林,又稱小棕林海灘(英文:Little Palm Beach),是香港一個海灘,位於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五塊田以北,背靠上洋山,面臨牛尾海。海灘並非由政府管轄的正式泳灘,但每逢假日都有一些人帶同寵物於該處嬉水。另一方面,該海灣也是香港的其中一個熱門潛水地點,海底有小量珊瑚及海葵群落。.

新!!: 1995年香港和小棕林 · 查看更多 »

屯門

屯門(Tuen Mun),舊稱青山,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的屯門區的主要區域,屯門新市鎮座落其中。「屯門」或「屯門市」的範圍通常指包括北至兆康苑、富泰邨,西至蝴蝶灣,東至三聖邨的區域;屯門新市鎮所有公共房屋及主要社區設施均位於這個範圍。不過如果根據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屯門的範圍包括西至踏石角,東至黃金海岸一帶。.

新!!: 1995年香港和屯門 · 查看更多 »

屯門公路

屯門公路(英文:Tuen Mun Road)是香港9號幹線(新界環迴公路)組成路段最長部分,既是香港第一條快速公路,亦以全長19.3公里位列香港第三長的道路(以幹線路標計),連接屯門藍地及荃灣柴灣角。大部份為3線雙程分隔公路。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已於2015年12月完工。.

新!!: 1995年香港和屯門公路 · 查看更多 »

山崩

山崩又稱山体滑坡、山泥傾瀉、土溜,是指在重力的影響下塊體沿着一段山坡下滑的現象,又稱作坍方。若是土體坍方時,混和雨水或河水則演變成土石流。 地滑又稱走山,是融合岩屑和土壤的岩體沿層面滑動或移動,與山崩不同。.

新!!: 1995年香港和山崩 · 查看更多 »

屋宇署

屋宇署(英語:Buildings Department,B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成立目的是依照《香港法例》第123章《建築物條例》及相關法例,改善香港樓宇建造和維修的質素,包括提供樓宇安全貸款計劃、監管建築環境(地盤)安全,以及以執法行動對付新建築物的違例行為、危險樓宇及危險斜坡、排水渠的損毀和招牌安全等。屋宇署亦接受市民通過「1823政府熱線」舉報。現任屋宇署署長兼建築事務監督為張天祥。.

新!!: 1995年香港和屋宇署 · 查看更多 »

中山市

中山市(官方音译:Zhongshan;传统外文:Chungsha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 中山旧称“香山”,因境内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而得名。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近代以来,涌现了中华民国国父兼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等名人。1925年,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孙中山,香山易名为中山。 中山市总面积为1,783.67平方公里,南部是以五桂山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北部是平原河网区。常住总人口314.23萬人(2010年人口普查),民族以汉族为主,通用语言为中山話、粤语和普通話,還有一小部分本地人講閩語或客家話。 中山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地级市之一,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业化城市。中山市凭着城市绿化率高、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等条件,近几年陆续荣获联合国和中国政府的一些城市荣誉,在城市绿化、环境卫生方面的建设位于中国城市的前列。.

新!!: 1995年香港和中山市 · 查看更多 »

中秋節

#重定向 中秋节.

新!!: 1995年香港和中秋節 · 查看更多 »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新!!: 1995年香港和中環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簡稱《香港基本法》或《基本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文件,自1997年7月1日起,取代了殖民地時期《英皇制誥》及《皇室訓令》的地位,確認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組成辦法、權力和責任及其与中華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關係等。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經過2年談判後簽署《聯合聲明》,解決了香港主權歸屬問題。根据《聲明》第三段第12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以《基本法》確立香港為特別行政區,並按照一國兩制方針,保证主權移交前的資本主義制度,維持50年不變。中國大陸所施行的社會主義制度等將不會伸延到香港,香港特區政府會維持高度自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香港回歸以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曾先後五次對《香港基本法》作出解釋。.

新!!: 1995年香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一种。持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有效,并载明持照人有返回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权利。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中國公民有资格申领本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依照法律签发。此外,中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代表机关和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也可以办理签发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的事宜,但有严格的规定和周密的安排。.

新!!: 1995年香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 · 查看更多 »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簡稱中華巴士或中巴、縮寫CMB,)成立於1923年,是香港一間房地產發展商,是由顏成坤與小舅黃耀南創立,現由顏成坤女兒顏潔齡出任董事局主席及監理。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曾經是一家專利巴士公司,並長時間壟斷港島區的巴士服務,可是其巴士服務質素於1980年代中期起每況愈下,導致於1993年失去26條港島南區巴士路線的專營權,由於服務未有改善,餘下的巴士路線專營權於1998年初被香港政府強行收回並公開招標。其專營權於1998年9月1日凌晨零時結束,旗下88條路線交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有限公司(新巴)接手經營,另有12條路線被直接交予城巴營運。同年11月中巴開設非專營巴士服務,惟此服務已於2015年7月1日起結束營運。.

新!!: 1995年香港和中華汽車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丹麦

丹麦(Danmark),全称丹麦王国(Kongeriget Danmark),是北欧国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首都在哥本哈根,擁有两個自治領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由于丹麦和挪威、瑞典有相近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合称为斯堪地那维亚国家。 丹麥是歐洲聯盟成員國,經濟高度發達,同時是個典型的福利国家,貧富差距極小,为世界高度发达国家。丹麥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會員國之一。 丹麦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現任君主是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中央政府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并负责属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的部分事务。.

新!!: 1995年香港和丹麦 · 查看更多 »

世界音樂獎

世界音樂獎(World Music Awards)是IFPI每年舉辦的國際音樂獎,為國際主要音樂獎之一。1989年創辦。.

新!!: 1995年香港和世界音樂獎 · 查看更多 »

市政局

市政局,是一些城市的行政機構或政府部門,可以指:.

新!!: 1995年香港和市政局 · 查看更多 »

市政局 (香港)

市政局(英文:Urban Council,縮寫:UC, UrbCo)是香港政府為香港市區(即香港島和九龍)提供食物衞生、清潔街道、文娛康樂設施及管理食肆等市政服務的法定機構,前身是潔淨局(Sanitary Board)的市政局於1883年成立,是開埠以來有記載的香港歷史上最早有民選議員的議會,於1999年被董建華解散前為香港三級議會的一部份(第一級為全港性的立法會、第二級為區域性的市政局/區域市政局、第三級為地區性的區議會),執行部門為市政總署,自1883年成立至1999年解散,市政局歷時116年。 1960年至1986年市政局也為新界提供服務,直至區域市政局成立。市政總署署長同時擔當市政局行政總裁。1999年市政局被董建華以推行「市政服務改革」被解散。.

新!!: 1995年香港和市政局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万圣夜

万圣夜(Halloween,為“All Hallows' Evening”的缩写,意為“萬聖節(諸聖節)的前夜”),在每年的10月31日晚慶祝。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盎格鲁-萨克森人後裔雲集的美國、不列顛群島、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蘭等西方國家。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 万圣夜是諸聖節(All Saints' Day)的前夜。其英語名稱中的“Hallow”源于中古英语的“halwen”,与“holy”词源很接近,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諸聖節仍然称为“Allhallowmas”,意思是在纪念所有圣人(All Hallows)的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Mass)。 萬聖節通常與靈異的事物聯繫起來。西洋傳統上認為萬聖夜是鬼怪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間,這與東亞的中元節與盂蘭節以及日本的百鬼夜行類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阿诺卡(Anoka)號稱是「世界萬聖夜之都」,每年都舉行大型的巡遊慶祝。.

新!!: 1995年香港和万圣夜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40線

九龍巴士40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荃灣(麗城花園)及麗港城,本線是來往荃灣區及九龍東的全日行走巴士路線,由於橫越5個都會區區域,客量不俗。 本線另設特別班次40A、40P,前者上午由觀塘(駿業里)開往葵興站,下午由葵興站開往觀塘市中心,走線與主線40大致相同,但往觀塘方向加經長沙灣長荔街一帶,祇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各開出一班;後者則早上由石圍角開往觀塘碼頭,下午由觀塘碼頭開往石圍角,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新!!: 1995年香港和九龍巴士40線 · 查看更多 »

平安夜

平安夜可以指:.

新!!: 1995年香港和平安夜 · 查看更多 »

亞洲電視

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簡稱亞視;Asia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ATV),前身為麗的映聲及麗的電視(簡稱麗的;Rediffusion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RTV)是香港一家免費電視廣播的電視台,於1957年5月29日啟播,成為香港乃至全球華人地區的首間電視台。麗的映聲於1973年4月6日易名為麗的電視,並由收費電視轉為免費電視,於1982年9月24日易名為亞洲電視。亞洲電視因為於2015年不獲續牌,2016年4月2日凌晨零時牌照期屆滿,結束於香港本地的免費地面電視廣播頻道,正式結束58年309天的電視廣播歷史。 亞洲電視是華人地區中較具影響力的電視台之一,惟至2000年代後的節目質素不斷下降,加上受“慣性收視”、數度易主和政治立場轉變等影響,使得其收視率長期低落,以及出現股權爭拗及財困問題。 2017年協盛協豐完成收購亞視大多數股權。12月18日,協盛協豐旗下亞洲電視數碼媒體宣布以「亞洲電視」為品牌推出OTT平台網絡電視服務,於2018年1月29日正式啟播。2018年4月20日,協盛協豐易名為亞洲電視控股有限公司。.

新!!: 1995年香港和亞洲電視 · 查看更多 »

张学友

張學友(Jacky Cheung Hok-yau,),香港殿堂級歌手、演員和音樂人,享譽國際,同時也是大中華區以至亞洲巨星,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美譽。 1990年代中為張學友事業巔峰時期,當年(1995年)他的年唱片銷量曾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排在美國傳奇歌手米高·積遜之後,高於第三位的麥當娜,因他的唱片高銷量而進入了環球唱片美國總公司在2000年選出的1990年代巨星名人堂。當時他亦曾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亞洲最有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截至2003年,他的唱片全球累計總銷量已突破25,000,000张,並在香港坐擁超過70首冠軍歌曲,於樂壇影響力甚大。張學友擅長演繹多種音樂風格,近年嘗試R&B樂風和爵士樂,甚至以歌劇唱法來詮釋樂曲,同樣受到樂迷認同。 電影演出方面,張學友目前為止共拍攝超過60部電影,其飾演的人物不少給觀眾以及電影專業人士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喜劇、劇情片以及文藝片方面頗有造詣,多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其中於1989年,憑藉電影《旺角卡門》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隨後在1990年,憑藉電影《笑傲江湖》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2002年,參演電影《男人四十》一舉摘得印度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稱號。 除演藝事業外,張學友熱心公益慈善,於1998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榮登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新!!: 1995年香港和张学友 · 查看更多 »

彭定康

巴恩斯的彭定康男爵,CH,PC(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 Baron Patten of Barnes,),出任香港總督前音譯為柏藤,英國保守黨政治人物,早年出任環境大臣和保守黨主席(非黨首,時任黨魁為馬卓安),於1992年獲委任為末任香港總督,於1997年見證香港主权移交。彭定康自2000年至2004年出任歐洲聯盟外交事務專員,卸任後被冊封為終身貴族,2011年獲委英國廣播公司信托基金主席(2014年因心臟健康問題提早卸任),現任牛津大學校監。.

新!!: 1995年香港和彭定康 · 查看更多 »

彭羚

彭羚(Cass, Phang Ling,),原名彭映盈,曾是香港女歌手,曾赴澳洲求學及於香港民生書院就讀。成為歌手後,在1990年代的華語樂壇紅極一時,被譽為天后級歌手。 彭羚曾於1995年度成功橫掃四台所有最佳女歌手獎,是繼王菲後第二位成功達至年度大滿貢的女歌手,成績彪炳。 彭羚有“商台家嫂”的綽號,出處為早期的香港娛樂新聞以及軟硬天師的電台節目。1998年9月,彭羚與林海峰結婚,二人育有兩名女兒:林泳及林清。。.

新!!: 1995年香港和彭羚 · 查看更多 »

復活節

復活節(Pascha),又稱主復活日,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之一,最初定在猶太人逾越節當日或之後的星期日,但教會在4世紀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決議不用猶太曆,於是改定為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該節日乃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33年被釘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事蹟,是基督信仰的高峰,因此被基督徒認為象徵重生與希望;不過現今許多與復活節相關的民間風俗,都不起源於基督教。.

新!!: 1995年香港和復活節 · 查看更多 »

圣诞节

聖誕節是基督教用來紀念耶稣降生的节日,西方基督教通常將此節日定於12月25日。不認同耶穌為聖人或是為了政治正確的族群則稱之耶誕節(意為耶穌誕辰日)。作為基督教禮儀年曆的重要節日,教會透過將臨期或降臨期來準備,並以與延續慶祝。聖誕節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西方國家等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之地區的公共假日;在教會以外的場合,聖誕節已轉化成一種民俗節日,並常與日期相近的公曆新年合稱「」。 由於耶穌的誕生日期無法確定,聖經上也無相關記載,所以在學術上認為聖誕節是以圣母领报的日期來推算,或是在基督教發展初期將古羅馬的農神節轉化而來,當時社會上(如古羅馬的冬至)以該節日慶祝日照時間由短變長。西方教會在發展初期至4世紀前中期開始將聖誕節定在12月25日,東方正教會稍晚以儒略曆定於1月7日,亞美尼亞教會則定在1月6日或1月19日。 在基督教國家,聖誕節同時兼具宗教節日與文化節慶的雙重功能,除了參與教會儀式與活動外,家戶、行號與街頭上也可見相關佈置,更是重要的商業活動時令;而過聖誕節的習慣,亦隨著近代西方國家的影響力而擴展到全世界。但在基督教並非主流的地區(如東亞),除了當地的教會團體外,聖誕節經常與消費活動掛鉤,且如同西方國家的「聖誕與新年季」與公曆新年結合,過節時間拉長到數週,成為全年重要的購物季之一。.

新!!: 1995年香港和圣诞节 · 查看更多 »

地震

地震(Earthquake)震動,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突然運動、火山活動及隕石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歷史曾記載的災害性地震主要由地殼突然運動所造成,地殼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破裂釋放出地震波,使地面發生震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果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地震可由地震儀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來量測,地震規模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地震烈度指地震在該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地震的發生處稱為震源,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為震中。.

新!!: 1995年香港和地震 · 查看更多 »

北角

北角(North Point)位於香港島東區,是香港最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是香港島的最北端。 現今的北角包括西北面的炮台山,北角站周邊,及大半個七姊妹地區,北角緊接住銅鑼灣的發展,在開埠時已有零散人口聚居,清末到民國時期,香港人口由1891年的22萬大增到1941年的160萬,當中有60-70萬人口都是福建籍的,由早期聚居地跑馬地開始向北角擴展,再從北角擴展到附近的九龍城區紅磡以及觀塘區亦有大量閩籍人口,自此北角一帶成為大多數福建籍居民的聚居地,因為語言相通,這一帶第二族群潮州籍人口,而二戰後北角(以及鰂魚涌)更成為全成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在港鐵通車後,很多人認知的北角變成北角站一帶,人口只有5萬,而戰後因為郭春秧後人開設娛樂事業,自1945年至今亦不停吸收上海籍新移民,但這一帶亦有不少福建人。根據人口普查語文數據,東區的上海籍人口只有福建籍的10%,大約10%上海籍人口居於東區,不少住在北角站一帶,自此亦不停接收上海籍新移民,而大多數的上海人亦遷入深水埗區周邊,北角最初較少廣府人,但隨住1950-1980年代逃港潮,大量人口從廣東省偷渡到香港,有一部份人聚居在東區柴灣一帶,隨新光戲院開設後,亦有不少懂流利廣州話人口由柴灣遷居北角站一帶,而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所在的炮台山站以及鰂魚涌自開埠以來即以福建人為主要多數。近數十年來,北角的人口以及相關族群又不停向東擴展,東區不少包括私人樓宇的區議會選區的人口都是住在近三十年才興建的新樓,人口不少亦是近數十年由北角遷入或北角的族群相關,但東區東部亦有為數不少的廣府人。 很多香港人來自中國各省,各個地區亦有不同族群聚居,只有逃港潮人口以廣東人(粵客潮)為主,南洋回流人口以福建人為主,戰後移民以及單程證人口一直來自全國各省,根據政協省籍族群等數據,但來自廣東以及華南的人口大約有50%(以粵1/6客1/16潮1/6四邑1/16)較多,同時有江西、廣西、兩湖、等地),福建(包括台灣南洋閩籍)人大約有1/6,華中人口大約有1/8,北方總和亦有1/6,連蒙古人、滿族亦有,但語文統一後,大多數居民的下一代都改以廣州話溝通。全港各個地區亦有吸收相關族群的新移民,操廣州話人口的人包括福建人、上海人以至蒙古人,寶馬山的閩僑學校以及炮台山站附近的新樓的人口不少由跑馬地、大坑一帶的舊樓遷入。.

新!!: 1995年香港和北角 · 查看更多 »

國際台

國際台(ATV World)前香港亞洲電視擁有的一條以英語廣播為主的綜合娛樂頻道,於1957年5月29日啟播,主要的節目以英語廣播,每天播出約24小時,部分節目以普通話、日語及韓語等其他語言廣播,並協助轉播香港電台之英語節目及教育電視。 隨著亞洲電視於2015年4月1日不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續牌,亞洲電視需要結束本地免費電視廣播,因此由2016年4月2日凌晨零時起終止播放本頻道在內共六條數碼頻道及兩條模擬電視頻道。 國際台運作期間對手為無綫電視明珠台。國際台部分節目採用麗音廣播服務,提供多語言聲音廣播,觀眾可自行選擇廣播語言。英文字幕在下午6時30分開始於大部份節目提供。.

新!!: 1995年香港和國際台 · 查看更多 »

冬至

冬至(英文: Winter Solstice Festival),又稱冬節、賀冬,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反。冬至在太阳到达黃经270°时开始,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農曆則在十一月。.

新!!: 1995年香港和冬至 · 查看更多 »

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或公安部门,简称公安,作为术语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政府管理公共安全事务的行政执法部门和刑事司法部门,其职能和“警察局”相近,但也行使部分非警务的行政许可和危机管理职能,如消防救援、特种行业管理等等。.

新!!: 1995年香港和公安机关 · 查看更多 »

公車專用道

公車專用道屬於專用路權的一種,在普通道路隔出專用線道,僅提供公共汽車和无轨电车行駛。公車專用道的名稱在各地均有不同,臺灣稱為--,香港稱為--,中國大陆稱作--,澳門稱為--。.

新!!: 1995年香港和公車專用道 · 查看更多 »

六點半新聞報道

《六點半新聞報道》(News At Six-Thirty),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新聞及資訊部製作的新聞節目。現時為每日傍晚18:30於翡翠台播出,於無綫電視啟播當日(1967年11月19日)首播,早期在19:30播出,前稱為《新聞報道》,隨著1976年11月1日起翡翠劇場啟播,改在現時時段播出至今。由2008年7月13日起,《六點半新聞報道》節目改用16:9技術製作。,於2010年5月3日起,《六點半新聞報道》作出改革,大幅度地縮短體育新聞環節,並且革新主播陣容。 香港其他免費電視台的新聞節目有亞洲電視的《六點鐘新聞》(已停播)、港台電視的《新聞天地》、奇妙電視的《新聞最前線》、ViuTV的《6點新聞報道》及《7點新聞報道》。.

新!!: 1995年香港和六點半新聞報道 · 查看更多 »

元朗

元朗(Yuen Long;1960年代以前作“Un Long”)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主要區域,是一個沖積平原。遠自宋朝,骨灰即已遷入岑田(今日錦田)居住,現時人口約53萬。區內也有些漁塘和田地,但因人口愈來愈多,城市化更趨嚴重,以致漁塘和田地面積陸續減少。元朗市中心以唐樓居多,近年政府致力發展元朗,現在市中心外圍已有較多新住宅大廈落成。.

新!!: 1995年香港和元朗 · 查看更多 »

元旦

元旦,也称為新年、公曆新年、陽曆新年、新曆新年或國曆新年,是指公历1月1日,也是世界多數国家的法定假日,放假日數則依各地民情而有所不同。.

新!!: 1995年香港和元旦 · 查看更多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简称国务院港澳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办事机构,与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的办事机构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协助国务院总理办理港澳事務。中央纪委驻港澳办纪检组同時兼管港澳两个中央政府聯絡辦的紀律檢查工作。.

新!!: 1995年香港和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 查看更多 »

皇家香港軍團 (義勇軍)

#重定向 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

新!!: 1995年香港和皇家香港軍團 (義勇軍) · 查看更多 »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东亚文化圈的传统节日,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別稱端阳节、端日节、午日节、粽子節、天中節、五月节、五日節、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菖蒲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於這一日投江自盡,后在中国演化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有人稱其為詩人節(有些地方是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與新年、中秋等节日同屬东亚文化圈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琉球、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新!!: 1995年香港和端午节 · 查看更多 »

立法局

立法局是英國屬地或英聯邦國家中的立法機構。在兩院制建制下,立法局通常指上議院。;.

新!!: 1995年香港和立法局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1995年香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约阿基姆王子 (丹麦)

约阿基姆王子殿下(丹麦语:Hans Kongelige Højhed Prins Joachim,),全名约阿基姆·霍尔格·瓦尔德马·克里斯蒂安(Joachim Holger Waldemar Christian),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小儿子。 1995年11月18日约阿希姆迎娶亚历珊德拉·克里斯蒂娜·曼丽(文雅麗),她父亲是一个有英国、中国、波兰和奥地利血统的香港前银行家。他们有两个孩子:尼古拉王子和费利克斯王子。2004年9月,他们宣布他们分居,传媒一般认为是由于文雅丽投身公益事业,而约阿希姆王子“忙于”参观足球比赛、参加赛车和摇滚乐演唱会以及夜间派对等娱乐,二人性格不合而致。夫妇于2005年4月8日正式离婚。 约阿希姆的第二任妻子是來自法國的瑪麗王妃,有兩个孩子:亨利王子及雅典娜公主。 2005年10月16日,当他们的侄子(弗雷德里克王储的儿子)出生时,约阿希姆下降为丹麦王位第三位继承人。他当前居住在南日德兰半岛的Schackenborg庄园。 Category:格呂克斯堡王朝 Category:丹麥王爵 Category:丹麦君主儿子 Category:哥本哈根人 Category:法国裔丹麦人.

新!!: 1995年香港和约阿基姆王子 (丹麦)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1995年香港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相思灣

思灣,又稱相思灣海灘,是香港一個海灘,位於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龍蝦灣以西、檳榔灣以南,背靠釣魚翁山,面臨牛尾海。海灘並非由政府管轄的正式泳灘,但每逢假日都有一些人帶同寵物於該處嬉水。另一方面,該海灣也是香港的其中一個熱門潛水地點,海底有小量珊瑚及海葵群落。.

新!!: 1995年香港和相思灣 · 查看更多 »

Elisabeth Frink

#重定向 伊莉莎伯·弗林克.

新!!: 1995年香港和Elisabeth Frink · 查看更多 »

节礼日

节礼日(英語:Boxing Day)是英國與大多英聯邦國家在12月26日(聖誕節翌日)慶祝的公眾假期。.

新!!: 1995年香港和节礼日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新!!: 1995年香港和荃灣 · 查看更多 »

華僑日報

《華僑日報》創刊於1925年6月5日,前身為旅港華商總會同人所辦,專以傳遞商務消息的《華商總會報》,而《華商總會報》的前身是香港出版的首張中文報紙《中外新報》,後因旅港華商總會無意續辦,由岑維休、陳楷等承購,易名《華僑日報》,當時總編輯是李大醒(他亦為《香港華商總會報》總編輯),其後由胡惠民擔任,同時報館地址亦由乍甸街遷到荷李活道。在九十年代激烈的報業競爭中,《華僑日報》幾度易主,終於1995年1月12日停刊。 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大量鉛字工人曠工,不少報紙被逼停刊,因為岑維休曾辦石印公司,當時報紙仍能繼續出版,只是排版有所改變,字體較大。二戰後《華僑日報》、《工商日報》和《星島日報》成為當時香港最主要的三大報紙,亦是親國民黨的報紙。 1991年該報被《南華早報》收購,1994年初由香樹輝接手,1995年1月12日因虧損多時宣佈停刊,共發行近70年,如果將其前身一一計入(可追溯至1857年創刊的《香港船頭貨價紙》)則有138年歷史之久。《華僑日報》也是香港首份星期日出版的報紙。由於其歷史關係,亦成為香港歷史事件翻查的主要對象檔案之一。.

新!!: 1995年香港和華僑日報 · 查看更多 »

落馬洲管制站

落馬洲管制站位於落馬洲新深路,設有道路通往深圳皇崗口岸,是香港往中國內地車輛交通的重要口岸。2003年1月27日起,落馬洲管制站及皇崗口岸全日24小時通關,是目前香港至中國內地唯一全日開放的陸路出入境口岸。.

新!!: 1995年香港和落馬洲管制站 · 查看更多 »

青衣島

青衣(Tsing Yi)是香港島嶼,位於葵涌以西,屬於香港十八區之中的葵青區,及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面積10.69平方公里,屬新界範圍,青衣原居民可根據香港法例第97章《新界條例》規定,遺產承繼權依循傳統習俗由男丁承繼。但香港規劃署定義為都會區,而香港房屋委員會則定義為擴展市區範圍。 青衣是香港第五大島嶼,人口約200,40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今日的青衣島,其實是由三個海島填海連結而成。這三個島分別是原來的青衣,以及位於今日青衣東北方的牙鷹洲(原華潤油庫,今為灝景灣及燕京書院)和青衣東南方的洲仔(華潤油庫現址)。 自1970年代起,經過多年來的新市鎮發展,青衣已經成為一個文娛設施、康體設施、大型購物商場、中小學校、大專院校等俱備的大型住宅區。青衣島建有香港多個重要基礎設施,包括多個油庫、船廠和船塢;1990年代初期,機場核心計劃展開後,島上還建有青嶼幹線、機場鐵路、汀九橋、昂船洲大橋、青衣西北交匯處等香港重要交通基建;而青衣島東南面更建有葵青九號貨櫃碼頭;使青衣成為了全港的石油儲存中心、重工業中心以及重要的交通樞紐,甚至成為了全球的航運交通樞紐。 新市鎮發展在島的東北方,屬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但由於荃灣和青衣兩地被藍巴勒海峽分隔開一段距離,而且港鐵東涌綫於青衣設站,青衣居民可以毋須途經荃灣及葵涌市區便能直接往返港九市區,青衣又擁有獨立的「市中心」,市中心內的社區設施齊備,例如青衣公園、青衣市政大廈(內有青衣街市、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運動場和青衣游泳池和大型商場青衣城等,可以使青衣居民不用依賴荃灣也能在島上自給自足。 青衣島內長3.5公里的青衣自然徑,可俯瞰整個青衣、青馬大橋等景色,成為拍攝愛好者的必到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青衣島與荃灣和葵涌不同之處是沒有紅色小巴行駛的。.

新!!: 1995年香港和青衣島 · 查看更多 »

青洲 (中西區)

青洲(Green Island,亦作Tsing Chau),又稱大青洲(Tai Tsing Chau)是香港的其中一個島嶼,在香港官方地圖中,青洲的英文島名是Green Island。地區行政上屬於中西區,與東面的小青洲合稱為大小青洲。島嶼面積10公頃,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之西北,中間隔著硫磺海峽。 青洲上並沒有居民居住,但設有全香港首個同時使用太陽能及風能發電的自動氣象站,島的東面亦有懲教署青洲羈押中心及青洲警署。 香港政府曾計劃在堅尼地城以北進行約186公頃的填海工程,把青洲和香港島連接,以提供用地作住宅發展用途,並藉以改善西區的交通情況。由於當局在1995年於憲報刊載青洲公眾卸泥區計劃時,曾接獲多份反對書,包括環保團體的強烈反對,故此政府暫時擱置整項青洲發展計劃。 青洲燈塔建築群包括一座建於1875年的舊燈塔及一座於1905年興建的新燈塔,並有一幢前歐籍職員宿舍,以及一幢前看守員房舍。兩座青洲燈塔2008年11月7日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列為法定古蹟。雖然市民希望前往燈塔建築群觀賞,不過,發展局以該地點交通不便及已租作戒毒中心為理由拒絕開放。.

新!!: 1995年香港和青洲 (中西區) · 查看更多 »

行政局

行政局或行政会议(Executive Council)為国家或地區的最高行政機構,負責為最高統治者提供意見。與內閣相似,但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同时有內閣和行政会议的建制,前者是非正式但实际的决策机构,后者仅为象征性或仪式上的决策机构,确认内阁的决策并赋予其法律效应。英聯邦國家和地區特別普遍,在這些地方行政会议的地位類似英國樞密院。 作为实质最高决策机构的有:.

新!!: 1995年香港和行政局 · 查看更多 »

西貢

西貢可以指:.

新!!: 1995年香港和西貢 · 查看更多 »

香港1980年代

#重定向 1980年代香港.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1980年代 · 查看更多 »

香港3號幹線

3號幹線是香港西部的一條主要幹線,亦是香港其中一條高速幹線,幹線長度為香港第3(過海幹線則是最長)。它連接香港島的西營盤干諾道西和新界的元朗。當中包括兩條收費及一條免費隧道:西區海底隧道(收費)、長青隧道(免費)及大欖隧道(收費)。它是連接香港島、西九龍和新界西的主要幹道。 這條幹線的主要組成部分都是因為興建新機場而興建的連接道路(參見機場核心計劃),另外則是為解決新界西的道路及大老山隧道之1994年至1996年擠塞情況。這些包括:(元朗方向顯示).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3號幹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姐競選

香港小姐競選(Miss Hong Kong Pageant,簡稱港姐)是香港大型的選美活動,於1946年6月23日首次舉行,由「香港中華業餘泳團」和「英國空軍俱樂部」主辦,但實際上的主辦者則是後來成立的香港麗池花園夜總會的老闆李裁法,在北角麗池游泳場(之後改建成麗池花園夜總會)舉辦。首三屆的「香港小姐」分別由李蘭、吳丹鳳及司馬音勝出,並於勝出後成為粵語片的明星;而1952年「香港小姐」的冠軍但茱迪,更代表香港參選「環球小姐」,成為首個參與「環球小姐」的華人,更獲得殿軍。直至1973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而在1973年的過渡期更出現兩位香港小姐,分別是「香港東方之珠選美會」選出的狄波拉和無綫電視選出的孫泳恩。.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小姐競選 · 查看更多 »

香港主權移交

#重定向 香港回歸.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主權移交 · 查看更多 »

香港希爾頓酒店

香港希爾頓酒店 香港希爾頓酒店(Hilton Hotel Hong Kong)是香港一間已拆卸的酒店建築,現址為長江集團中心。.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希爾頓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Hong Kong Alliance in Support of Patriotic Democratic Movements of China),簡稱支聯會或港支聯, 是香港的泛民主派政治組織,於1989年5月21日在香港支持當時中國民主運動的「百萬人愛國民主大遊行」中成立。.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

香港仔(Aberdeen)是香港南區的中心部份。而香港仔與鴨脷洲之間的香港仔海港被劃為香港仔避風塘。香港仔以住宅區為主,亦有少量工廠大廈。而香港仔以其漁村風味及海鮮,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 狹義來說,香港仔的範圍為田灣以東、石排灣以南、黃竹坑以西、鴨脷洲以北的地方,有時會被稱為「香港仔市中心」以區分廣義上的香港仔。廣義來說,「香港仔市中心」以東的壽臣山、黃竹坑;以西的置富花園、華富邨、華貴邨、數碼港、田灣;以南的整個鴨脷洲;以北的石排灣、香港仔水塘、香港仔郊野公園,都是香港仔的範圍。2011年香港仔市中心、石排灣邨及漁光邨的人口合計39,377人。.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仔 · 查看更多 »

香港傳媒

香港傳媒根據《香港基本法》享有充分言論自由。隨着資訊發達和良好的新聞自由環境,加上傳統印刷及電子傳媒均對外開放,香港中、英文及其他語言傳媒事業均發展蓬勃。截至2010年7月31日,香港傳播媒介除有47份日報和652份期刊(當中包括多份電子報章),還有兩家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持牌機構、三家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持牌機構、17家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持牌機構、一家政府電台以及兩家商營電台。 香港電訊業科技發達,加上國際社會對香港事務十分關注,因此吸引了不少國際通訊社、行銷全球的報章和海外廣播公司,在香港設立亞太區總部或辦事處;多份區域刊物亦在香港印刷和發行。.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傳媒 · 查看更多 »

香港的士

--,即香港的--,「--」一字是從它的英語「Taxi」音譯出來的。乘客上車後指明目的地,司機直接駕駛前往,是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工具。車費根據車程及等候時間而定,而存放行李、電話召喚的士及使用收費道路等則需繳付附加費用。香港各區設有不少的士站供乘客等候的士,而部分停車禁區亦設有一些的士專用的上落客位置。 於2011年,Hotels.com於網上進行全球的士服務調查,了解全球各地的的士在安全、衛生、司機駕駛技術、對道路的熟悉程度、服務態度、價格及召喚的方便程度7個範疇進行評核,結果得出香港的士排名全球第3《東方日報》2011年8月25日。但在兩年後的同類調查卻急跌至排名15。.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的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禮賓府

香港禮賓府(Government House)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上亞厘畢道,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官方官邸,亦是香港政府舉行官方場合的場所。禮賓府於英治時期稱為總督府(又稱港督府、督憲府或督轅),為香港總督的官邸,於1997年香港回歸後成為香港行政長官的官邸。禮賓府有逾164年的歷史,見證著香港歷史的發展,屬於香港法定古蹟。.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禮賓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

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根據《香港法例》第149章《》規定的每年17日(本條目所有公眾假期日數,均不包括星期日),和《香港法例》第57章《》規定的每年12日。公眾假期和法定假日除了日數不同外,適用對象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銀行、教育機構、公共機構辦事處和政府部門是根據《公眾假期條例》的規定放假,其僱員可享每年17日公眾假期。如非上述機構,則只須根據《僱傭條例》規定的法定假日放假,其僱員僅得每年12日法定假日,但亦有機構給予僱員《公眾假期條例》規定的17日假期,下文將有詳盡介紹。另有部份機構是全年運作,不論是根據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放假,其僱員亦未必會在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當日放假,或會以個別僱員輪流另日補假的方式放假。.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

財政司司長(Financial Secretary,簡稱FS;香港人俗稱「財神爺 / 財爺」)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專責總覽財金政策的官員,直接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負責;其支援部門為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司長由行政長官提名,國務院任命。 財政司司長的職責主要是與有關的決策局局長合作,督導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創新及科技局和發展局的政策範疇的政策制定和實施。財政司司長是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與其他同監督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工作。 財政司司長也是三位可於行政長官休假或出缺時署理其職務的官員之一,位列政務司司長之後;至於財政司司長休假時,通常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署任。.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 · 查看更多 »

香港郵政

香港郵政(Hongkong Post)成立於1841年,现在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郵政部門,原本隸屬於經濟發展及勞工局,於2007年7月1日決策局重組後,被劃入新成立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郵政署於1995年開始轉型為以「營運基金模式」運作,財政自主,以比較商業的手法經營郵政業務,郵政署的收入來自售賣特殊郵票、傳統郵遞、特快專遞及繳費服務(如政府部門及公共事業)等。郵政署亦為香港人提供辦理電子證書服務。.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郵政 · 查看更多 »

香港藝術中心

香港藝術中心(Hong Kong Arts Centre)是一所非牟利及自負盈虧的藝術團體,於1977年成立,致力推廣當代藝術。總部位於香港灣仔港灣道2號。現任名譽主席為包陪麗女士,監督團主席為楊余夏卿女士。 香港藝術中心是一所多元藝術創意中心,多年來積極將創新前瞻的當代藝術引進香港,同時亦努力將本土藝術家介紹給海外觀眾。 作為本地首個非政府、獨立自主的非牟利多元藝術機構,一直致力鼓勵、推廣創意, 竭力促進本地與國際的藝術交流;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及跨界合作,把香港和世界聯繫起來。 過去四十年間,香港藝術中心致力於推動本地藝術與國際文化交流,籌辦逾兩千個以上節目包含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影像與數位藝術、公共藝術、講座論壇、藝術節等等,介紹並推廣多元藝術類型給廣大公眾。 香港藝術中心旗下的「香港藝術學院」則於2000年成立,是一所經政府認可的學術機構,由充滿熱誠並擁有卓越成就的藝術家負責當中之教學工作。學院的學歷頒授課程包括藝術、應用藝術、媒體藝術和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涵蓋高級文憑、專業文憑、學士及碩士學位課程,為香港藝壇培育新血。另外中心也透過策展展覽、委約等模式,為本地有潛質的藝術家提供機會在本地,甚至國際平台展示作品。 中心以四十周年為契機,重塑品牌,修繕大樓,強化其「藝術在中心」的核心概念,繼續推動亞洲當代藝術發展,將本地藝術推廣至全世界。.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藝術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藝術發展局

香港藝術發展局(簡稱藝發局)(英文: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ADC)),成立於1995年6月,是香港專責策劃、推廣及支持藝術發展的法定機構,其角色包括資助、政策及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策劃活動等。.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藝術發展局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話號碼分類

香港電話號碼分類是現時香港特別行政區常用的電話號碼分類。現時香港電話的號碼,多數是8位數字,最常見為固網電話和流動電話號碼,和數量較少的傳呼台和個人編號服務號碼。此外還有一些3位至12位數字不等的特殊號碼,例如緊急救助電話(「999」及「112」,後者為GSM流動電話專用)、個別機構的服務熱線(如電訊盈科綜合熱線「1000」、香港天文台「打電話問天氣」熱線「1878200」、時間及氣溫資訊服務「18503」、電話號碼查詢「1083」、政府22個參與部門熱線「1823」、香港電台第一台直播節目聽眾來電熱線「1872311」、香港電台第二台直播節目聽眾來電熱線「1872388」、電訊數碼查詢熱線「7777 - 77777」等)、直撥國際電話(如電訊盈科「0060」)、收費資訊服務(首3位數字為「900」的11位號碼)電話號碼等。.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電話號碼分類 · 查看更多 »

香港文學

香港文學指自20世紀起香港在特殊歷史和政治背景下發展出的文學。過去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中西文化交流頻繁,而在兩岸分治的背景下,香港也是兩岸接觸的橋樑,旅港、居港及本土的文化界別人士都促進了香港文學的發展。雖然香港被詬病為「文化沙漠」、缺乏文化氣息,然而,香港文學在華人文化界別中仍然佔有一席位。.

新!!: 1995年香港和香港文學 · 查看更多 »

駐港英軍

港英軍(British Forces Overseas Hong Kong)是駐紮在香港的英國陸軍、英國皇家海軍和英國皇家空軍單位。1997年7月1日,駐港英軍在香港主權移交後全部撤離香港。撤軍前,軍事費用由英國政府及香港政府各自承擔一半。.

新!!: 1995年香港和駐港英軍 · 查看更多 »

觀塘

觀塘(Kwun Tong),舊作官塘,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屬於香港十八區的觀塘區,是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也有住宅大廈。著名建築物有apm及創紀之城等;裕民坊是區內舊式市集,近年開展重建計劃,配合政府將觀塘轉型成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觀塘也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

新!!: 1995年香港和觀塘 · 查看更多 »

觀塘繞道

觀塘繞道(Kwun Tong Bypass),前稱觀塘支路,是香港2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九龍東觀塘,連接交匯東區海底隧道、將軍澳隧道與鯉魚門道的觀塘交匯處,及大老山隧道九龍出口(彩虹交匯處),除是九龍第一條快速公路外,目前亦為九龍東唯一法定的快速公路。.

新!!: 1995年香港和觀塘繞道 · 查看更多 »

魏京生

魏京生(),生於中國北京,祖籍安徽金寨,中国持不同政见者(或異議人士),1996年萨哈罗夫奖得主。曾在北京西单民主墙贴大字报《第五個現代化》宣扬民主,后以反革命罪与阴谋颠覆政府罪被判刑,並流亡美國。1993年,与纳尔逊·曼德拉分享美国格莱斯曼基金基金会国际活动家奖,1994年获瑞典奥洛夫·帕尔梅纪念奖,1994年获美国罗伯特·肯尼迪人权奖,1996年获欧洲议会萨哈罗夫奖,1998年获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民主奖。王丹等民运人士称呼他为“民主斗士”、中国民主运动的象征。累计坐牢时间超过18年。现任中国民主运动海外联席会议主席和魏京生基金会主席。.

新!!: 1995年香港和魏京生 · 查看更多 »

魯平

魯平(),中國前政治人物,祖籍四川閬中,曾經擔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及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祕書,上海市宋庆龄基金会前任主席。.

新!!: 1995年香港和魯平 · 查看更多 »

财富 (杂志)

《财富》(Fortune)是一本美國商業雜誌,由亨利·路思义创办于1930年,拥有专业财经分析和报道,以经典的案例分析见长,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现属时代公司。 《财富》杂志自1954年推出世界500强排行榜,历来都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影响巨大。《财富》杂志举办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财经论坛,如开始于1995年、著名的「财富全球论坛」(即世界500强年会)便是其中之一。.

新!!: 1995年香港和财富 (杂志) · 查看更多 »

跨年日

元旦前夕是元旦前一天的夜晚,不少國家均有於跨年日舉行迎接新年的活動,而由跨年日橫跨至元旦的慶祝活動稱為--或--。元旦前夕是在陽曆或新曆的12月31日,農曆除夕則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近年來流行於元旦前夕進行跨年節日倒數,以慶祝新的一年的來臨。很多西方國家也稱元旦前一天為聖西爾維斯特日。 元旦前夕活動在很多國家會被視為與元旦不同的節慶。於21世紀的西方文化,最流行的慶祝活動是橫跨午夜的派對,多數亦會開香檳作為慶祝。 此外,很多大城市於元旦前夕的午夜設有大型煙花匯演作為慶祝。元旦前夕在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希臘、新西蘭、菲律賓及委內瑞拉被列為公眾假期。.

新!!: 1995年香港和跨年日 · 查看更多 »

黎明

黎明(Leon Lai Ming,),出生於北京市,香港知名歌手及演員,為1990年代樂壇「四大天王」之一。.

新!!: 1995年香港和黎明 · 查看更多 »

農曆

農曆,是現今東亞地區民間傳統廣泛使用的陰陽合曆。古代相傳為黃帝時代或者夏朝創制,又稱黃曆、夏曆「冬至月定為子月」,「自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改曆以來,至今大都採用夏代的建寅制,即取冬至起的第3個月為正月」。。中華民國成立後,由孫中山宣佈採用西方格里曆,而華夏傳統曆法則被稱為舊曆、傳統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以西曆為「公曆」,舊曆改稱「農曆」。在汉语,西曆也称阳历,因此農曆常习惯上称为阴历,然而此曆其實為陰陽合曆。 農曆是陰陽曆:「陽」以冬至回歸年為基準確定歲實,配合太陽季節陽光分一歲為二十四節氣;「陰」根據月球運行定朔望月。中國現存曆書最早是西漢版本之《夏小正》,漢武帝時期制定之《太初曆》已經有相當完善之曆法規則,自此大都採用「夏正」,即以建寅月為正月;之後定朔定氣規則又多次修改。現行農曆版本是依據既定基本規則,運用現代天文學成果修訂,完全依照天文數據計算得來。 農曆和西曆、伊斯蘭曆一樣,是現在應用廣泛的曆法之一。在華人地區、許多少數民族地區、朝鮮、韓國、越南、以及全世界海外華人社區,農曆廣泛應用於生日標記、各種民俗活動節日等,比如「年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慶活動,被視為中華文化象徵。.

新!!: 1995年香港和農曆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香港)

《蘋果日報》(Apple Daily,)為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繁體中文報紙,由大股東黎智英所創立,香港暢銷中文報章之一。 政治立場方面,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大部份香港傳媒基於自身利益而自我審查,淡化涉及中國共產黨的負面消息,而《蘋果日報》是少數仍然會大力批評中國政府、香港政府及建制派的報章,因而一直受到中國大陸封禁。2003年5月2日,壹傳媒進入台灣市場,發行了《蘋果日報》台灣版。2012年11月,壹傳媒大股東黎智英計劃將在台灣的所有業務出售予辜仲諒,然该計劃在2013年3月取消,改為深耕台灣。.

新!!: 1995年香港和蘋果日報 (香港) · 查看更多 »

葵涌道

葵涌道(英文:Kwai Chung Road),是香港葵青區及深水埗區的一條主要道路,荔景站以南路段為5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新界葵涌,連接荔枝角大橋及青山公路荃灣段。由荔枝角大橋至荃灣路一段為四線至五線雙程分隔道路,葵芳至青山公路葵涌段及昌榮路為三線雙程,部份路段為高架道路。.

新!!: 1995年香港和葵涌道 · 查看更多 »

蒲崗村道

蒲崗村道(Po Kong Village Road)是黃大仙區的一條行車公路,亦是慈雲山前往大老山隧道之主要途徑,環繞由鑽石山山頂,西鄰慈雲山,南下經鳳德道,至黃大仙接彩虹道止。蒲崗村道在山上東接斧山道。 蒲崗村道因蒲崗村而得名。蒲崗村道在山頂是殯儀館火化場及學校區,在2010年其土地仍在開發其它用途,每天小學生過路者無數,而行人過路設施有待發展。.

新!!: 1995年香港和蒲崗村道 · 查看更多 »

鄧蓮如

鄧蓮如女男爵,DBE,JP(Lydia Selina Dunn, Baroness Dunn,),香港殖民地時期及英國政治家,曾自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活躍於香港政壇,先後任行政及立法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在港府內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在任內,鄧蓮如十分關注香港前途及代議政制發展等重大問題,她除了訪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鄧小平以外,亦多次前往英國討論香港前途問題,後來她大力爭取英國賦予香港人居英權,甚至曾因此而泣不成聲。 鄧蓮如在1989年獲授DBE勳銜,成為歷史上首位取得英國爵級勳銜的華人女性。後在1990年,鄧蓮如又獲冊封為女男爵,成為第一位取得英國終身貴族身份的華人。鄧蓮如在1995年,即香港主權移交前的兩年宣佈退休,離開香港政府,後於1996年初遷居英國,此後出席上議院會議為其餘下的政治工作,逐漸淡出香港。在2010年6月,她為免繳納更多稅項,與另外四名貴族決定放棄上議院議席,有關行動引來傳媒猛烈批評,部份輿論要求禠奪他們的貴族爵位。 在政壇之外,鄧蓮如在商界也有長足發展。她早在1964年加入太古集團,現為英國太古集團執行董事;另外亦曾自1992年至2008年出任滙豐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與英資企業有著密切關係。憑藉其在商界的豐富經驗,她曾經自1983年至1991年出任貿易發展局主席,向外推廣香港貿易。.

新!!: 1995年香港和鄧蓮如 · 查看更多 »

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敬老節或踏秋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故稱「九九」、「重九」。重九亦叫「重陽」,相信是依據《易經》六陰九陽之說。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菊の節句)等等。「九九」諧音「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有重九祭祖,敬老崇孝之傳統。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新!!: 1995年香港和重陽節 · 查看更多 »

長江集團中心

長江集團中心(Cheung Kong Center),又名長江集團大樓、長江中心,位於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2號,樓高62層(283米)。.

新!!: 1995年香港和長江集團中心 · 查看更多 »

英女皇壽辰

英女皇官方壽辰(英語:Queen's Official Birthday),又稱英女皇壽辰(英語:Queen's Birthday),英國以外的英聯邦王國也稱女皇壽辰,是不少英聯邦國家的公眾假期,但以英聯邦王國為主。作為共和國的斐濟在2013年及以前,仍然有慶祝英女皇壽辰。如果國君是男性,則節日名稱由「英女皇」改為「英皇」。需要注意的是,英女皇壽辰在不同國家會訂在不同日子,但一般而言,所訂的日子都不是女皇的真正生日。當今在位君主是伊利沙伯二世,她的真正生日是4月21日。另外,在官方壽辰當天,各王国政府會公佈授勳名單。.

新!!: 1995年香港和英女皇壽辰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新!!: 1995年香港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耶穌受難日

#重定向 聖週五.

新!!: 1995年香港和耶穌受難日 · 查看更多 »

陳奕迅

陳奕迅(Eason Chan Yick-shun,),香港歌手及演員,曾擔任第十屆香港演藝人協會副會長,曾獲美國《時代雜誌》形容為影響香港樂壇風格的人物。他是最具代表性的粵語流行音樂男歌手和90年代新秀冠軍之一,千禧年香港最成功的男歌手之一,獲得「新一代歌神」之稱,是深受年輕樂迷歡迎的人物。。2010年,陳奕迅入選全球華人音樂殿堂—中國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成為1990年代出道歌手唯一代表。 曾在多个亚太及華人地区獲得多個獎項和提名,包括香港的樂壇四大頒獎禮和「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 」;全球華人地區的「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最佳男歌手」、中國內地的「音樂風雲榜最佳男歌手」、台湾的「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奖」「KKBOX數位音樂風雲榜十大風雲歌手」、馬來西亞的「MY Astro至尊流行榜頒獎典禮至尊海外男歌手」、新加坡的「新加坡金曲獎最受歡迎男歌手」和日本的「2008年MTV日本音乐录像带大奖台湾地区最佳BuzzAsia奖」等等。2014年,陳奕迅連續九度獲得十大中文金曲「最優秀流行男歌手大獎」;2018年,陳奕迅獲得第29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演唱人獎,成為第一位亦是唯一一位獲得3次該獎項的香港歌手。。。 專輯方面,其2005年推出的專輯《U87》被《時代雜誌》評為2005年亞洲五張最值得購買的專輯,而《Special Thanks To...》和《不想放手》曾获得「金曲奖流行音乐类最佳国语专辑奖」。他是第一個在台灣金曲獎上分別獲得「最佳國語男演唱人」和「最佳國語專輯」的香港歌手;2009年於《第二十屆台灣金曲獎》以《不想放手》專輯第二次獲得「最佳國語專輯獎」,成為第一位獲得此獎兩次的非台灣男歌手;2012年《DUO 陳奕迅2012演唱會》倫敦站開賣,門票20分鐘內售罄,成為O2 Arena售票速度最快紀錄的第二名,僅落後於米高·積遜,同時首位站上O2 Arena的華人歌手。2018年於《第二十九屆台灣金曲獎》以《C'mon In~》專輯獲得「年度專輯獎」以及「最佳國語男歌手」。 電影演出方面亦有取得過佳績,曾在“美濤·領銜2009騰訊網星光大典”中憑電影《金錢帝國》獲得港台年度電影男演員榮譽。.

新!!: 1995年香港和陳奕迅 · 查看更多 »

柴灣

柴灣(Chai Wan),是香港島東區的一個地區,屬於香港市區範圍之內。柴灣隔鯉魚門海峽與九龍東相望。.

新!!: 1995年香港和柴灣 · 查看更多 »

恒生指數

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是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重要指標,指數由五十隻恒指成份股的市值計算出來的,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十二個月平均市值涵蓋率的63%,恒生指數成份股,即是香港的藍籌股。恒生指數由恒生銀行屬下恒生指數有限公司負責計算及按季檢討,公佈成份股調整。恒生指數是由時任恒生銀行研究部負責人關士光所創製,關士光因此被譽為「恒指之父」。在關士光的自傳《龍與皇冠:香港回憶錄》(The Dragon and the Crown: Hong Kong Memoirs)的前言中,亞洲皇家學會香港分會的主席羅伯特·尼爾德將恒生指數譽為香港「資本主義的終極衡量標準」。 恒生指數1969年11月24日正式向外發報。多年來,恒生指數一直獲引用為反映香港股票市場表現的重要指標,指數包括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躍的公司。在推出早期,恒指僅每日報價一次,惟在電腦化洗禮之下,指數早已每十數秒變動接近實時報價,2013年4月更已加速至每兩秒報價。.

新!!: 1995年香港和恒生指數 · 查看更多 »

李嘉慧

李嘉慧(Sofie Rahman,)是一名香港模特兒。 李嘉慧出生於香港,擁有四分之一馬來西亞血統。早年居住在愛民邨,曾就讀天主教領島學校和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她於1995年和楊婉儀參選香港小姐競選,獲得亞軍及最上鏡小姐獎。獲選後曾於香港城市大學修讀公共行政高級文憑課程。後在慧妍雅集認識名模翁為德,翁為德為她介紹模特兒公司而入行成為模特兒。 李嘉慧憑其高挑身型與高貴氣質,成為香港著名模特兒。她亦曾拍攝多個平面及電視廣告,及在一套電影中客串。1999年獲最佳電視廣告女演員獎。 2005年,李嘉慧與馬來西亞人任偉成結婚,並育有三名女兒,分別出生於2006年3月8日、2008年7月9日及2015年1月7日。.

新!!: 1995年香港和李嘉慧 · 查看更多 »

楊婉儀

楊婉儀(Winnie Young Yuen Yee,),前香港演員。.

新!!: 1995年香港和楊婉儀 · 查看更多 »

楊屋道

楊屋道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新界荃灣,以荃灣區內原居民村,以區內楊屋村命名,為區內一條重要道路。全長900米,土地由填海得來。直至1970年代末,楊屋道一直是荃灣的海岸線。 楊屋道由大河道近萬景峰及海盛路交匯之路口開始,路旁設多個建築物,包括如心廣場、楊屋道街市(體育館)、荃新天地、御凱(楊屋道球場原址)、荃灣公園、爵悅庭、立坊(H Cube)、樂悠居,於德士古道及葵福路交界終結,是荃灣東面工業區的主要道路。 由2008年10月起,大河道與馬頭壩道之間的一段楊屋道進行擴闊工程、重整楊屋道與德士古道之間的一段馬頭壩道之走線、相關的渠務工程、環境保護及美化工程,2011年9月完成。.

新!!: 1995年香港和楊屋道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時期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香港从1841年起成为英国殖民地,到1997年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56年期间曾出現多次政治制度改革,對香港的整體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新!!: 1995年香港和殖民地時期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 查看更多 »

氰化钠

氰化钠,俗称山奈、山埃、山奈钠,是氰化物的一种,为白色结晶粉末或大块固体,毒性极強,化学式为NaCN。易吸湿而带有苦杏仁味,能否嗅出与个人的基因有关。 氰化钠容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易吸收二氧化碳。常用于提取金、银、銅、鋅等贵金属,也用于电镀、制造农药、殺蟲劑及有机合成氨基酸、蛋氨酸等用途。泄露至自然界中的氰化钠会对生物造成严重损害,人吞食100-300mg氰化钠后一分钟内失去知觉,毒理参见氰化物中毒。.

新!!: 1995年香港和氰化钠 · 查看更多 »

汀九橋

汀九橋(英語:Ting Kau Bridge)位於香港新界青衣西北角,是世界首條三塔式斜拉索橋。大橋之兩個主跨分別長448米及475米,連引道全長為1,875米。大橋屬於3號幹線,連接汀九和青衣。橋面為三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車速限制每小時80公里。 汀九橋屬青馬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汀九橋使來自新界西部其他地區的車輛,能方便和快速地到達青嶼幹線的青馬大橋及汲水門大橋,通往大嶼山和香港國際機場,同時也分流了新界西北來往荃灣、葵青、九龍及港島中上環商業區的車流。值得一提,香港的的士司機和電台交通情況報告節目大多都叫該橋為「新汀九橋」,以免跟屯門公路一條同樣稱為汀九橋的高架橋混淆。此橋亦是'''新界的士'''可通行的跨海大橋之一。此外,鑑於香港政府轄下都會區荃灣海岸線是以汀九橋以東為界線屬維多利亞港範圍,此橋亦成為港內與港外的分界線(航行船速)。 汀九橋於1995年3月動工,當時工程名為「汀九大橋」,經過38個月的施工,於1998年5月6日下午2時正式啟用。由於它和大欖隧道落成通車的日子與新建的香港國際機場啟用日期相近,而該大橋的興建,除了舒緩新界西區的交通負荷外,更方便通勤來往機場、九龍西、香港島與新界西其他地區,通稱之為「第11項機場核心工程」。 支撐著汀九橋的三支單柱橋塔,分別座落於藍巴勒海峽中的人工島、汀九岬及青衣島西北岸,分別高194米、167米及162米。重量方面,結構鋼重量8,900公噸,混凝土重量則為29,000立方米。大橋的設計,可承受每秒達95米(時速342公里)的風速,但在實施強風管制措施、交通意外和渣打香港國際馬拉松比賽期間,會全線封閉、或只封閉中線、或者只開放予車身高度1.6米以下的車輛使用。.

新!!: 1995年香港和汀九橋 · 查看更多 »

油麻地

油麻地(Yau Ma Tei),本名油蔴地,是位於香港九龍西部的地區,行政上屬於油尖旺區,其傳統範圍北至登打士街與旺角分界,南至柯士甸道接尖沙咀和佐敦。而區內的廣華醫院亦是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的出生地。.

新!!: 1995年香港和油麻地 · 查看更多 »

泛民主派

泛民主派(Pan-democracy camp),簡稱泛民,是香港傳媒和學者等由2004年起常用的辭彙,廣義指支持香港全面推行民主及普遍選舉的政治人物及組織;當中部分黨派也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改革、結束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 縱使民主派支持及推動香港民主發展,但常因街頭抗爭手法、路線、社會及經濟立場的不同而分為多個黨派及團體:包括現今「溫和民主派」(主流民主派)、「激進民主派」(進步民主派),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左派和右派立場的分別,在政治光譜擴闊底下的變化,透過妥協、談判、違法、對抗等不同路線分裂而成,近年更多稱作「泛民主派」或簡稱「泛民」,而親共傳媒則稱之為反對派,中國内地媒體稱呼泛民黨派時會加上引號;同樣,泛民人士稱建制派人士為保皇黨、土共。.

新!!: 1995年香港和泛民主派 · 查看更多 »

淫褻物品審裁處

淫褻物品審裁處(The Obscene Articles Tribunal),又稱淫褻及不雅物品審裁處,簡稱淫審處,是香港司法機構之一,於1987年9月根據《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由一位主審裁判官及兩位或以上審裁委員而成立,目標是為了阻止青少年接觸不雅及淫褻物品。 他們主要工作是為事物及物品評定類別及裁定性質。除了作者、印刷人、製造商、出版人、進口商、發行人、版權持有人等等,律政司司長或其他獲授權的公職人員也可把物品交給淫褻物品審裁處來評定類別,但主要仍是審理從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送來的物品。由於電影及電視是受《電影檢查條例》或《電視條例》監管,所以並不屬於審裁處的工作範圍。 審裁處會根據社會上普遍接受的道德、呈交的物品或事物的整體效果、受眾的年齡組別及其目的,來裁定及評定物品類別。 一般情況下,審裁處會裁定該物品是否淫褻或不雅;是否不雅;和是否符合公眾利益。任何充滿暴力、腐化或引起厭惡情緒的物品都被列作不雅。而評定類別可分為:第一類(既非淫褻亦非不雅);第二類(不雅)或第三類(淫褻)。如果物品屬第二類,發布範圍受到限制。如果被評為第三類,則一律不得發布。 在評定程序中,該物品在收到後的5天內進行評定並暫定類別。及後,審裁處可以重新考慮物品的評定類別,並予以更改或維持。如要覆核,審裁處亦須覆核類別。當覆核或重新考慮評定類別時,審裁處要進行公開聆訊。公開聆訊必須由主審裁判官與最少4名審裁委員參與。這些委員成員來自社會各階層,各個年齡組別、職業和專業,並且必須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委任,他們的任期為期3年。 審裁處所審理的個案數目由1987年9月至1988年3月(七個月)的914宗慢慢升至1995年4月至1996年3月的12780宗。近年來,香港市民強烈要求提高淫褻物品審裁處運作的透明度,讓公眾更容易理解評定類別的制度。出版界則認為審裁處的評定及裁定準則並不清晰。.

新!!: 1995年香港和淫褻物品審裁處 · 查看更多 »

深灣道

深灣道是香港黃竹坑的一條主要道路,連接南朗山道(近黃竹坑巴士總站)至香港海洋公園大樹灣入口,途經深灣、布廠灣及大樹灣等地。.

新!!: 1995年香港和深灣道 · 查看更多 »

清水灣第一灣

清水灣第一灣是香港一個海灘,位於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清水灣北部,南面是清水灣第二灣。海灘現時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官方稱之為清水灣第一灣泳灘。另外,此灘一般的通用名稱包括清水灣一灘、第一灘和細清水等。清水灣第一灣泳灘近20年的水質趨勢為良好至一般之間。.

新!!: 1995年香港和清水灣第一灣 · 查看更多 »

清明

清明,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農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節與新春、端午節、中秋節,是指華人傳統會一家團聚共度的四個節日,故稱華人四大節日。另外,就祭祖而言,除、清、盂、九四節也是中華傳統節日裏的「祭祖四大節」,每年陽曆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黃經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因此,清明節總是在公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

新!!: 1995年香港和清明 · 查看更多 »

漁灣邨

漁灣邨(Yue Wa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項目編號為UR07,位於香港柴灣的填海地,鄰近柴灣公園、翠灣邨及翠樂邨。屋邨分為兩期興建,第一期是在1977年落成的漁豐樓、漁安樓及漁泰樓,第二期是在1978年落成的漁順樓。漁灣邨內設有小學校舍2座由房屋署出租予辦學團體之用 ,但其中1座小學(世界龍岡學校馮耀卿紀念小學)已經清拆,並即將興建1幢37層高約800個單位的出租公屋樓宇之用,現正進行相關地基工程。.

新!!: 1995年香港和漁灣邨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新!!: 1995年香港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澳門賽馬

澳門賽馬是指澳門境內的賽馬活動,現今指澳門賽馬會舉行的比賽。根據歷史,早於19世紀澳門有賽馬活動。但到1989年才獲得真正的發展。.

新!!: 1995年香港和澳門賽馬 · 查看更多 »

新九組

新九組是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在1992年時,為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所設立的九個新功能界別。.

新!!: 1995年香港和新九組 · 查看更多 »

新人

新人可以指:.

新!!: 1995年香港和新人 · 查看更多 »

文雅麗

文雅麗(),全名弗雷德里克斯堡女伯爵亞歷山德拉·克里斯蒂娜(Alexandra Christina, grevinde af Frederiksborg),婚前名亞歷山德拉·克里斯蒂娜·曼丽(Alexandra Christina Manley),丹麥前王妃。.

新!!: 1995年香港和文雅麗 · 查看更多 »

拱北行

拱北行(英文:Beaconsfield House),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4號、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後面,為香港政府建築物,曾經為政府新聞處辦公室所在地,於1990年代中連同香港希爾頓酒店和隔鄰的政府停車場拆卸及重建為長江集團中心。.

新!!: 1995年香港和拱北行 · 查看更多 »

曾蔭權

曾蔭權爵士(Sir Donald Tsang Yam-kuen,1944年10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2及第3任行政長官。 曾蔭權於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二級行政主任,其後曾於不同部門任職。1995年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香港主權移交後過渡為財政司司長,2001年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3月10日,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6月21日,曾蔭權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任命(即日就任),並在6月24日上午9時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監誓下宣誓就職,成為第2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在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49票擊敗梁家傑勝出,第二次當選特首,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結束,其後開始退休生活,但因為在離任前的2012年2月捲入多宗不當收受利益的刑事指控,於2015年被廉政公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名提出起訴,其中一項指控在2017年2月被判罪名成立,曾蔭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個因為在任期間觸犯刑事罪行,而被判處入獄服刑的前任最高級政府官員。.

新!!: 1995年香港和曾蔭權 · 查看更多 »

10月17日

10月17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0天(闰年第29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75天。.

新!!: 1995年香港和10月17日 · 查看更多 »

10月29日

10月29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2天(闰年第30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3天。.

新!!: 1995年香港和10月29日 · 查看更多 »

10月30日

10月30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3天(闰年第30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2天。.

新!!: 1995年香港和10月30日 · 查看更多 »

11月15日

11月15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19天(闰年第32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6天。.

新!!: 1995年香港和11月15日 · 查看更多 »

11月17日

11月17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21天(闰年第32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4天。.

新!!: 1995年香港和11月17日 · 查看更多 »

11月19日

11月19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23天(闰年第32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2天。.

新!!: 1995年香港和11月19日 · 查看更多 »

11月8日

11月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12天(闰年第31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3天。.

新!!: 1995年香港和11月8日 · 查看更多 »

12月14日

12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48天(闰年第34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7天。.

新!!: 1995年香港和12月14日 · 查看更多 »

12月24日

12月2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8天(闰年第35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7天。.

新!!: 1995年香港和12月24日 · 查看更多 »

1994年

没有描述。

新!!: 1995年香港和1994年 · 查看更多 »

1995年

没有描述。

新!!: 1995年香港和1995年 · 查看更多 »

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於1995年9月17日舉行,是英屬香港最後一次立法局選舉。同時,立法局議席也是首次完全以選舉方式產生,由港督委任立法局議員的方式也宣告終結。由於英、中就香港政制問題出現爭坳,此屆立法局的任期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主權移交前夕為止,未能直接過渡至第一屆香港立法會。.

新!!: 1995年香港和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 · 查看更多 »

1996年

没有描述。

新!!: 1995年香港和1996年 · 查看更多 »

1月12日

1月12日是公历年的第1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3天(闰年是354天)。.

新!!: 1995年香港和1月12日 · 查看更多 »

1月15日

1月15日是公历年的第1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0天(闰年是351天)。.

新!!: 1995年香港和1月15日 · 查看更多 »

1月1日

1月1日是公历年的第一天,距离全年结束还有364天(闰年则还有365天)。因为這天是一年的開始故稱之為「元旦」。.

新!!: 1995年香港和1月1日 · 查看更多 »

1月4日

1月4日是公历年的第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61天(闰年是362天)。.

新!!: 1995年香港和1月4日 · 查看更多 »

3月25日

3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4天(闰年第8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1天。.

新!!: 1995年香港和3月25日 · 查看更多 »

3月5日

3月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4天(闰年第6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1天。.

新!!: 1995年香港和3月5日 · 查看更多 »

4月18日

4月1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08天(闰年第10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57天。.

新!!: 1995年香港和4月18日 · 查看更多 »

4月1日

4月1日是公历年中的第91天(闰年的第9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74天。.

新!!: 1995年香港和4月1日 · 查看更多 »

5月11日

5月11日是阳历年的第131天(闰年是13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4天。.

新!!: 1995年香港和5月11日 · 查看更多 »

5月17日

5月1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7天(闰年第13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8天。.

新!!: 1995年香港和5月17日 · 查看更多 »

5月1日

5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121天(闰年是12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44天。.

新!!: 1995年香港和5月1日 · 查看更多 »

5月31日

5月31日是5月的最后一天,也是阳历年的第151天(闰年是15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14天。.

新!!: 1995年香港和5月31日 · 查看更多 »

5月3日

5月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23天(闰年第12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42天。.

新!!: 1995年香港和5月3日 · 查看更多 »

6月13日

6月1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64天(闰年第16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1天。.

新!!: 1995年香港和6月13日 · 查看更多 »

6月1日

6月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2天(闰年第153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3天。.

新!!: 1995年香港和6月1日 · 查看更多 »

6月20日

6月2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71天(闰年第17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94天。.

新!!: 1995年香港和6月20日 · 查看更多 »

6月26日

6月26日在一年当中是第177天(闰年则是178天),距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88天。.

新!!: 1995年香港和6月26日 · 查看更多 »

6月27日

6月2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78天(闰年第17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87天。.

新!!: 1995年香港和6月27日 · 查看更多 »

6月2日

6月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3天(闰年第15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2天。.

新!!: 1995年香港和6月2日 · 查看更多 »

7月11日

7月11日是阳历年的第192天(闰年是19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3天。.

新!!: 1995年香港和7月11日 · 查看更多 »

7月28日

7月28日是阳历年的第209天(闰年是21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6天。.

新!!: 1995年香港和7月28日 · 查看更多 »

8月13日

8月13日是阳历年的第225天(闰年是22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40天。.

新!!: 1995年香港和8月13日 · 查看更多 »

8月1日

8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13天(闰年是21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2天。.

新!!: 1995年香港和8月1日 · 查看更多 »

8月29日

8月29日是阳历年的第241天(闰年是24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4天。.

新!!: 1995年香港和8月29日 · 查看更多 »

9月17日

9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260天(闰年是26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5天。.

新!!: 1995年香港和9月17日 · 查看更多 »

9月1日

9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44天(闰年是24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1天。.

新!!: 1995年香港和9月1日 · 查看更多 »

9月22日

9月22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65天(闰年第266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00天。.

新!!: 1995年香港和9月22日 · 查看更多 »

9月3日

9月3日是阳历年的第246天(闰年是24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9天。 在英國與其屬地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3日。.

新!!: 1995年香港和9月3日 · 查看更多 »

9月8日

9月8日是阳历年的第251天(闰年是25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4天。 在英国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8日。.

新!!: 1995年香港和9月8日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