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

指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由進智公交營辦,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碧瑤灣(下)單向開往中環交易廣場。 本線另設特快輔助線8X線,來往碧瑤灣(下)至中環交易廣場,途經山道天橋及林士街天橋往中環。 港鐵西港島線於2014年底通車後,8號線在香港大學站至中環一段顯得迂迴導致客量急跌,營辦商抽調更多小巴行走途經林士街天橋的快線8X,更曾向運輸署申請停辦8路線,以8X線完全取代本路線服務,最後運輸署允許8號線只在平日早上繁忙時間在碧瑤灣(下)單向開3班車往中環。.

69 关系: 域多利皇后街域多利監獄域多利道城巴10線城巴1號線城巴43M線城巴5B線半山區南港島綫卑利街合一堂香港堂堅道奧卑利街寶翠園山道天橋中環中環站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三菱Fuso Rosa下亞厘畢道干諾道交易廣場康樂廣場何東夫人紀念堂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皇后大道砵典乍街碧瑤灣碧荔道瑪麗醫院畢打街聖保羅書院荷李活道衛城道香港大學香港大學站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香港大會堂香港島專線小巴10線香港島專線小巴28線香港島專線小巴31線香港島專線小巴58、59線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高街豐田Coaster鴨巴甸街舊中區警署般咸道薄扶林道...藝穗會蒲飛路英皇書院雪廠街雲咸街林士街天橋李陞小學東邊街樓梯街正街民耀街沙宣道泄蘭街港島綫西延港鐵戴麟趾康復中心新世界大廈摩星嶺道愛丁堡廣場 扩展索引 (19 更多) »

域多利皇后街

域多利皇后街(Queen Victoria Street)是香港島中環的一條街道,跟隔鄰的租庇利街一樣,全長600米,雙線單向由北至南行車。它不是巴士專線,所有車輛經此街道,可以由干諾道中上行到德輔道中,甚至上行到皇后大道中。.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域多利皇后街 · 查看更多 »

域多利監獄

域多利監獄(Victoria Prison)前稱中央監獄《 》,香港懲教署,2011年11月,是香港的首所監獄,位於香港島中環奧卑利街16號,1995年列為香港法定古蹟,與舊中區警署、前香港中央裁判司署組成中區警署建築群。域多利監獄於2006年結役後,域多利監獄在內的中區警署建築群,復修為旅遊用途大館。.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域多利監獄 · 查看更多 »

域多利道

域多利道(Victoria Road)是香港主要道路之一,位於香港島區,是除了薄扶林道之外唯一連接香港島堅尼地城及薄扶林的道路。道路大多為雙線雙程行車,東北端連接堅尼地城的卑路乍街,其後經摩星嶺、沙灣、及鋼綫灣,最後於瀑布灣(華富邨)北部連接薄扶林道,全長約5.9公里。.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域多利道 · 查看更多 »

城巴10線

城巴10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堅尼地城及北角碼頭,提供來往北角、炮台山、銅鑼灣、皇后大道東、金鐘、中環、西營盤及堅尼地城的流水線巴士服務。.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城巴10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1號線

城巴1號線是由城巴營運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摩星嶺及跑馬地(上)。 城巴1P線是1號線的特別線,祇在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上午由黃泥涌道近樂活道開往中環街市,黃昏由中環(-恒-生銀行總行)開往跑馬地(上)。.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城巴1號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43M線

城巴43M線是香港島一條巴士路線,循環來往田灣邨及石塘咀,提供華貴邨、華富邨及域多利道沿途來往堅尼地城、石塘咀的巴士服務,以便南區居民接駁港鐵。本線是唯一一條服務域多利道(摩星嶺道交界以南至華翠街止,即大口環墳場一帶)一帶的全日非過海巴士路線(過海服務則由971線提供)。.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城巴43M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5B線

城巴5B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堅尼地城及銅鑼灣(香港大球場)。本線於深夜時份改以怡和街為循環點,不經東院道及香港大球場。.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城巴5B線 · 查看更多 »

半山區

半山區(英文:Mid-levels)是香港島一個形容住宅區的統稱,當中有廣義及狹義兩個意思。當中狹義半山區位於太平山山頂及中環之間。由於鄰近核心商業區、交通方便,是多個世界最昂貴的高尚住宅所在地。 廣義半山區可細分為東、中、北、西四部分:中環、上環、西環的為「西半山」(當中鄰近中環、上環為狹義的半山區);麥當奴道/堅尼地道及寶雲道等近灣仔的為「中半山」;而銅鑼灣一帶(包括渣甸山及畢拉山)稱作「東半山」,而北角的即寶馬山稱之為「北半山」,根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結果,東半山最富有,其次為中半山及北半山,西半山居民以較高收入的中產爲主,當中前三者收入相若,後者(中環半山)則只有前三者的60-70%,但仍略高於部份的中產區如太古城西的62,370。.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半山區 · 查看更多 »

南港島綫

南港島綫(South Island Line)建設時稱南港島綫(東段),是港鐵的營運的鐵路綫之一,也是《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的十大基建之一。南港島綫連接香港島中西區及南區,興建目的主要是解決香港仔隧道(灣仔區通往南區的隧道)的交通擠塞問題及改善南區的對外交通。本綫為中型鐵路系統,於2011年動工,耗資152億港元,2016年12月28日全綫通車。南港島綫通車後,香港十八區皆有鐵路到達。.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南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卑利街

卑利街(Peel Street)是一條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街道,全長560米,是由皇后大道中126號至半山區堅道88號的一條上坡道。北部近威靈頓街及結志街處是中環的街市舊區,不能通車,路邊只見滿是小商販及購物的行人。在荷李活道以南,及士丹頓街以南,有行人樓梯間隔,使此街道成為行車的掘頭路。自2000年代起因為鄰近中環蘇豪區的擴展,沿路有不少高級食肆,間中有汽車停泊。 卑利街的名字來自香港殖民地時期的英國1834年及1841年兩任首相羅伯特·皮爾爵士 (英文名: Sir Robert Peel),他是英國保守黨人。.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卑利街 · 查看更多 »

合一堂香港堂

合一堂香港堂,全稱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香港堂,是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的總堂,位於香港島半山區般咸道2號,建於1926年,現已被評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合一堂香港堂 · 查看更多 »

堅道

堅道(Caine Road)是香港半山區的一條主要道路,以香港第一位裁判官威廉·堅(William Caine)命名。 堅道東面連接上亞厘畢道、亞畢諾道及己連拿利交界香港動植物公園,西面則連接般咸道、醫院道及西摩道交界合一堂。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亦途經堅道。 堅道是1840年代已經開拓的道路。 堅道由東向西方向為巴士專用線,私家車輛不可以在週一至週五上午7時至下午7時,週六上午7時至下午1時使用堅道西行線。.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堅道 · 查看更多 »

奧卑利街

奧卑利街是位於香港中環半山區的一條下山車道。 奧卑利街全長200米,由堅道嘉諾撒聖心商學書院至-荷里活-道,途經舊中區警署、前域多利監獄和士丹頓街。 奧卑利街是香港俗稱長命斜的道路之一,其原因並非是該道路特別長或特別斜,而是與建於該道路上的域多利監獄及昔日死刑制度有關。當時執行死刑的刑場是較接近亞畢諾道,因此死囚是囚禁在較接近那一邊的監倉,其他囚犯則囚禁在較接近奧卑利街那一邊。所以,能從奧卑利街門口出獄者即非「短命」死囚,而從這條路去探監的人,探望的都是「長命」的囚犯。.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奧卑利街 · 查看更多 »

寶翠園

寶翠園(The Belcher's)位於香港薄扶林薄扶林道,鄰近龍虎山香港大學。是香港島中西區著名大型屋苑之一。它的下層和中層分於連接海邊的卑路乍街和龍虎山山腰的薄扶林道。寶翠園的英文名The Belcher's和附近的卑路乍街和卑路乍灣等一樣,都是取名自英國海軍愛德華·卑路乍軍官。.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寶翠園 · 查看更多 »

山道天橋

山道天橋,是位於香港中西區石塘咀的一條由南向北的單向車行高架道路。該道路於1981年8月18日啟用,其中段走向大致上跟山道相同,但兩端連接的位置都不相同。 山道天橋上接薄扶林道,兩旁為香港大學任白樓和香港潮商學校;前行約80公尺後即與平面道路山道相會(但未相接),其後兩道一上一下大致並行,直到過德輔道西後兩道始分離。山道天橋右彎後成向東方向,並分岔為兩條引道,右側引道下接-干-諾道西高架道路,左側引道下接干諾道西平面道路而止於嘉安街口。 在一年一度的盂蘭節,山道天橋下會有人搭臨時戲棚,上演神功戲。 由於走線問題,所有車輛若須反方向前往南區,須途經西營盤。.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山道天橋 · 查看更多 »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中環 · 查看更多 »

中環站

中環站(Central Station)是位於香港中環遮打道、畢打街和德輔道中的港鐵列車站,並設有4個月台(一個島式月台和兩個側式月台),是荃灣綫香港島的終點站與港島綫的中途站。中環站設有收費區的行人隧道分別連接鄰近商業區及香港站,供乘客轉乘東涌綫和機場快綫,而該隧道位於環球大廈、干諾道中和交易廣場地底。.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中環站 · 查看更多 »

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

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英文:Central (Exchange Square) Bus Terminus)是香港一個坑狀室內巴士總站,位於中環干諾道中與港景街之間,供多條巴士路線使用。另外於總站東面,設有公共小巴總站、專線小巴總站、的士總站和公眾上落客區。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因為直接繼承前中環總站,已被大眾視為中環的中央車站。本站專利車坑數目更達到14條,是現時全港最多車坑的傳統坑狀車站。.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三菱Fuso Rosa

#重定向 三菱扶桑Rosa.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三菱Fuso Rosa · 查看更多 »

下亞厘畢道

下亞厘畢道(英語:Lower Albert Road)是香港香港島中環一處有名的街道,因為香港政府總部曾設於該處,常有遊行示威引致交通問題,而經常受到傳媒關注。 該處的中區政府合署有五十多年歷史,是一座以簡約主義風格的行政大廈建築物,於政府總部搬遷時,也備受環保及政治愛好者關注。 下亞厘畢道連同上亞厘畢道是以維多利亞女皇夫婿亞厘畢親王(Prince Albert of Saxe-Coburg and Gotha)命名。.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下亞厘畢道 · 查看更多 »

干諾道

干諾道中(Connaught Road Central)及干諾道西(Connaught Road West)是香港島區的其中一組主幹道,位於中西區沿岸,連接堅尼地城城西道及金鐘夏慤道,穿越中環心臟地帶。全線為3線至4線雙程分隔道路,部份路段為行車天橋及地下行車隧道。干諾道中及干諾道西天橋屬於香港4號幹線的一部份,當中干諾道西天橋雖不是快速公路,但車速限制為每小時80公里,是香港島限速最寬鬆的道路,比同屬4號幹線的東區走廊——香港島唯一一條快速公路的限速(每小時70公里)更寬鬆。.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干諾道 · 查看更多 »

交易廣場

交易廣場(英文:Exchange Square)是香港的一組辦公室大樓,位於香港島中環康樂廣場8號,鄰接港鐵香港站。交易廣場共有3座辦公大樓,底層設有商場,地下設有巴士總站。並有多條行人天橋連接國際金融中心,怡和大廈及環球大廈。在第二座正門噴水池擺放有台灣雕塑大師朱銘鑄造的太極雕塑,及一對水牛雕塑。在第一座的正門水池中央,裝放有一個8字形的雕塑。 交易廣場由香港島中環著名大業主置地公司1982年2月以47.55億元的高價向港府投得。該地盤佔地14.4萬方呎,投資總額高達80億元於同年4月22日興建。第一及第二座於1985年落成,樓高52層(188米),於同年6月28日開幕。第三座則於1988年落成。 交易廣場地位十分重要,香港交易所的交易大堂設於交易廣場,其名字得名於此。交易廣場亦是日本總領事館、加拿大總領事館等外國駐港機構的所在地。美國會的會所位於第二期最頂兩層。 交易廣場第一及第二座均為幻彩詠香江參與匯演的建築物。交易廣場第一座大堂設有展覽廳,時常有藝術作品展覽。展覽廳旁並放有一柱古炮,名牌說明是建築地基時發現,背景不詳。.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交易廣場 · 查看更多 »

康樂廣場

康樂廣場(英文:Connaught Place)是香港一個容許車輛進入的廣場,位於香港島中環,圍繞著怡和大廈(舊稱康樂大廈),呈U字形,兩端連接干諾道中。而香港郵政總局和交易廣場也是座落於康樂廣場附近。 康樂廣場從前是中環填海所得的地皮。 在2007年中之前,是海岸線之一,現在已因中環及灣仔第3期填海工程成為內陸。 康樂廣場有一個24小時開放式公園,設有水池,放置有亨利·摩爾大型铸铜雕塑,名「對環」。.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康樂廣場 · 查看更多 »

何東夫人紀念堂

何東夫人紀念堂(Lady Ho Tung Hall),於1951年創建,是香港大學十三間提供宿位的舍堂之一,亦是香港大學現存唯一的女生宿舍及四間傳統舍堂之一。舍堂位於香港島薄扶林道91A號,以Justitia Et Veritas(英文:Belief in both justice and truth)為格言,守護獸是獨角獸,代表顏色為黃色。.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何東夫人紀念堂 · 查看更多 »

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

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國金;英文: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縮寫: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位於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地鐵公司及新鴻基地產、恒基兆業、香港中華煤氣及中銀香港屬下的新中地產所組成的IFC Development Limited發展、由美國建築師西薩·佩里擔任設計建築師及由著名香港建築師嚴迅奇擔任項目建築師,其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現為恒基兆業地產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總部的所在地。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於2003年落成時,成為當時全球第五高、大中華地區第二高及香港第一高的建築物,直至被環球貿易廣場取代香港第一高的地位。.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 · 查看更多 »

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Queen's Road)是香港開埠之後的第一條建築的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分为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東(可簡稱為大道西、大道中及大道東),由中西區的石塘咀,一直延伸至灣仔區的跑馬地,全長約5公里。.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皇后大道 · 查看更多 »

砵典乍街

砵典乍街(通稱砵甸乍街;英文:Pottinger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街道連接山上的荷李活道及山下的干諾道中,其中皇后大道中至荷李活道一段由於頗為陡直,故用石塊舖蓋路面,設計成一塊凹下一塊凸起,既方便行人上落,又方便雨水沿兩旁瀉走,因此人們習慣稱之為石板街。香港政府在1858年將此街命名為砵典乍街以紀念第一任香港總督砵甸乍。 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砵典乍街曾經設有防空隧道(Air-Raid Precaution Tunnels),現時已經廢置。 Pottinger Street in 1890.jpg|約1890年代的砵典乍街 Old Pottinger Street.jpg|20世紀初的砵典乍街 File:Pedestrians & Vendors On Pottinger Street, A Stepped Street, Central District, Hong Kong Island (c1946) Hedda Morrison (RESTORED) (4172217394).jpg|1946年的砵典乍街 HK Central 中環 night 砵甸乍街 Pottinger Street May-2013.JPG|砵典乍街的商店.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砵典乍街 · 查看更多 »

碧瑤灣

碧瑤灣(Baguio Villa),位於香港島西南鋼綫灣臨海山腰,中央有域多利道貫穿,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發展,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1975-1979年入伙。該屋苑在當年開售時,以「環境恬靜,遠離繁囂,無敵海景,間隔四正,交通方便」為宣傳特點,是傳統豪宅屋苑之一。 碧瑤灣共21幢住宅,共33座、1535個單位,單位面積由1020至2680平方呎,清一色提供2-4房大單位。整個屋苑由域多利道劃分成上、下碧瑤,其中上碧瑤的19-26座及下碧瑤的16-18座以一幢樓宇為座號單位,而其他樓宇則以一個住宅單位為座號單位(例如41及42座,實際上是同一幢大廈)。.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碧瑤灣 · 查看更多 »

碧荔道

碧荔道(Bisney Road)位於香港島南區薄扶林,屬於香港的傳統豪宅區,為紀念香港開埠初期印度巴斯人富商碧荔而命名。 由於地理位置,碧荔道亦常被定義為西半山的住宅,大部分物業也是擁有被稱為「無敵契」的999年地契年期,物業免繳地租,業權近乎永久擁有。 碧荔道是鄰近多所國際及本地著名學府,亦是外籍人士的熱門聚居地,為港島極為罕有的低密度建築群,該路段的豪宅大多是低密度的建築,普遍是3,4層高的低密度分層或洋房,環境以清幽見稱,樹景怡人,部分更可享有開揚海景。.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碧荔道 · 查看更多 »

瑪麗醫院

麗醫院(Queen Mary Hospital)是一所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的公立地區綜合醫院,並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也是香港兩所教學醫院之一,為香港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該院於於1937年4月13日啟用,是當時香港以至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醫院之一。 瑪麗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聯網,為聯網中的龍頭醫院及專科轉介中心。全醫院共有約1,440張床位及逾3,800名職員。該院設有24小時急症室服務、外科、器官移植、兒科、各類專科及復康護理服務。.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瑪麗醫院 · 查看更多 »

畢打街

打街(Pedder Street),原稱必打街,是香港中環一條重要街道,接雲咸街北端,南起皇后大道中,經德輔道中至干諾道中止,位處香港心臟地帶。目前畢打街是單程向北行。.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畢打街 · 查看更多 »

聖保羅書院

聖保羅書院(St.)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一間著名傳統名校,屬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設有小學部和中學部,俱只收男生。該校中學部校舍位於中西區半山般咸道69號,小學部則已遷離西區,於2013年落戶於港島南區薄扶林域多利道777號的全新校舍。 據正式記載,該校於1851年正式成立;但文獻顯示,早於1841年,創辦人史丹頓牧師已開始在英國籌集款項,並於1851年創立聖保羅書院。起始之時,該校只有一位導師及九位學生。聖保羅書院創校規模雖小,由於秉持辦學理念,不怕與殖民政府意見相左而堅持其治學風格,該校得以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分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包括王韜、、傅蘭雅、伍廷芳。現時,這間全日制學校大約有1,200名學生就讀,學生成績優異。現任校長是源迪恩先生。.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聖保羅書院 · 查看更多 »

荷李活道

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有時亦稱作--道,連接中環與水坑口,是香港開埠後興建的第一條街道。「荷李活道」的名字與美國電影業的荷里活無關,而是來自早年荷李活道一帶的冬青樹(Hollywood)。.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荷李活道 · 查看更多 »

衛城道

衛城道(Castle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中環半山區的住宅區。衛城道是下坡單線單向行車道,由西南向東北走向,西南接羅便臣道,東北接堅道,中段途經西摩道交界。.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衛城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是香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本部位於香港島的薄扶林。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並於1912年3月11日正式辦學,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之初,更是大英帝國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香港大學創立於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其溯源是1887年成立的華人西醫書院,該校後來併入香港大學並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與文學院及工程學院一同被認為是香港大學的創校學院。香港大學在日佔時期遭受嚴重破壞,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香港大學於1948年恢復運作,其後多所學院及學術部門相繼成立。港大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香港大學現在共有十所學術學院,香港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港大醫學院是全球第一個成功鑑定及上報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單位。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為香港社會培養出各界的著名人士,香港大學的排名在香港高等院校中長期名列前茅,亦曾持續位於《QS》及《泰晤士》綜合排名的亞洲三甲之列。港大牙醫學院於2016年及2017年全球排名第一,而港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為亞洲第一。.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香港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站

香港大學站(HKU Station),簡稱港大站,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座鐵路車站,設於香港島中西區石塘咀薄扶林道地底,鄰近香港大學,主要服務石塘咀及龍虎山一帶。此車站由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凱達環球負責設計,由金門西松聯營負責興建。車站於2014年12月28日正式啟用。 香港大學站興建在地底洞穴內,車站A2出口至大堂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70米,成為全港最深及最大的洞穴車站。.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香港大學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原稱香港大學醫學院,為一所坐落於香港港島薄扶林的醫學院。其校址離香港大學本部有數公里之遠,鄰近作為其教學及研究基地的瑪麗醫院。港大醫學院現提供醫學、中醫學、護理學、藥學及生物醫學的教育與研究項目。除中醫課程採用中英雙語教學外,所有課程均以英語作為授課語言。主要的教學醫院為位於附近的瑪麗醫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是香港最早成立的醫學院,已有逾百年歷史,時至今日香港也僅有兩所同時提供醫學及藥學專業培訓的醫學院,另一所為1981年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會堂

香港大會堂(Hong Kong City Hall)是香港第一座公共文娛中心,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中環愛丁堡廣場5號,於1962年3月2日落成開幕,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香港大會堂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專線小巴10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10線為一條來往數碼港、大口環至灣仔、銅鑼灣的專線小巴路線,另設繞經美景臺的特別班次10S線。 本線因為能夠服務巴士無法到達的碧荔道、美景臺、大口環一帶,成為該帶的主要對外小巴路線,在58及59號線投入服務前,更是該處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此外由於途經香港大學及半山區多間中小學,加上半山區一帶沒有鐵路系統,居民需要乘坐巴士或小巴出入,因此本線一直客量不俗。延長至數碼港後,更令灣仔、金鐘及半山區可以一程車直達該處。 本線另設特快輔助線10P線,起訖點和主線相同,但途經林士街天橋,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香港島專線小巴10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專線小巴28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28線是香港一條來往上碧瑤灣和銅鑼灣的小巴路線,由景益有限公司營運。 本路線為現時僅有途經全段堅尼地道之公共交通路線。.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香港島專線小巴28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專線小巴31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31線為一條來往田灣至銅鑼灣的專線小巴路線,提供24小時服務。 本線另設特快輔助線31X線,起訖點和主線相同,但途經林士街天橋,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香港島專線小巴31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專線小巴58、59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58線提供來往香港仔至堅尼地城站的專線小巴服務,駛經田灣、數碼港、大口環、摩星嶺。 本線另設立輔助線58A,起訖站與主線58相同,惟駛經碧瑤灣,而不駛經數碼港。 本線另設區間線58M線,提供來往貝沙灣(南灣)至堅尼地城站的專線小巴服務,為58線的區間車,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至黃昏提供服務,但實際上星期六亦有派車行走。 香港島專線小巴59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深灣、黃竹坑至大口環、堅尼地城站的小巴路線,只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服務,早上單向開往堅尼地城站,下午單向開往深灣雅濤閣,輔助58線。.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香港島專線小巴58、59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由進智公交營辦,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碧瑤灣(下)單向開往中環交易廣場。 本線另設特快輔助線8X線,來往碧瑤灣(下)至中環交易廣場,途經山道天橋及林士街天橋往中環。 港鐵西港島線於2014年底通車後,8號線在香港大學站至中環一段顯得迂迴導致客量急跌,營辦商抽調更多小巴行走途經林士街天橋的快線8X,更曾向運輸署申請停辦8路線,以8X線完全取代本路線服務,最後運輸署允許8號線只在平日早上繁忙時間在碧瑤灣(下)單向開3班車往中環。.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簡稱薄扶林華人基督教墳場,是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轄下的一個墳場,位於香港島薄扶林道119號至125號,範圍約為域多利道近沙灣東華義莊以東,薄扶林道以西的山坡。 墳場內葬有多位名人,包括昔日香港四大百貨公司(先施百貨、永安百貨、大新百貨、新新百貨)的家族、著名作家許地山、革命家謝纘泰及音樂家何大傻等。.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 · 查看更多 »

高街

街(High Street),原稱第四街,是香港西營盤的一條街道,單線行車,可容小巴及私家車由東至西走向,有一行收費咪表路邊泊車位,兩邊有行人道,西端連接薄扶林道,東端則連接般咸道。另外,在英国的牛津大學亦有一條同樣是東西走向的同名街道高街 (牛津)。.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高街 · 查看更多 »

豐田Coaster

豐田Coaster(Toyota Coaster)是一款由豐田汽車公司所出產的小型巴士。Coaster設有多個版本,有標準版(16座位,6.2米長)、長軸版(20-24座位,6.9米長)以及超長軸版(23-28座位,7.7米長)。 因為豐田Coaster的可靠性及成本效益皆高,豐田Coaster在多個國家或地區,尤其是亞洲和中東地區十分常見,如在香港幾乎所有小巴營運商都使用豐田Coaster。.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豐田Coaster · 查看更多 »

鴨巴甸街

巴甸街是香港中西區街道,屬於中半山,為香港島上環與中環分界線。道路為南北走向,由皇后大道中的交界開始,穿過荷李活道及士丹頓街等道路,至堅道為止。全線大部份路段為雙線單程行車,近皇后大道中一段則為石級行人道。.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鴨巴甸街 · 查看更多 »

舊中區警署

#重定向 大館.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舊中區警署 · 查看更多 »

般咸道

般咸道(又稱般含道,Bonham Road)是香港西半山的主要道路,大致為東西走向,西端連接薄扶林道及山道交界,東端則連接堅道、醫院道及西摩道交界。大部份路段為雙線雙程行車。道路以第三任香港總督文咸(又稱般咸)命名,香港日治時期曾改名為西大正通。.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般咸道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道

薄扶林道(Pok Fu Lam Road)是香港連接中西區及南區的一條主要道路,同樣也是香港仔、鴨脷洲和薄扶林前往中環、上環及西區海底隧道之主要道路。道路由香港島西營盤開始,經石塘咀及龍虎山,並沿西高山及薄扶林直至瀑布灣,連接石排灣道,全長約4.9公里。根據早期香港幹線編號系統,薄扶林道屬於「71號幹線」。 薄扶林道大致可分為兩段。第一段為薄扶林道的主要部份,起自香港島南區瀑布灣華富道與石排灣道交界,環繞香港島西半山至山道(聖安多尼堂)分界,四線來回行車。第二段則由山道一帶下坡至西邊街與皇后大道西交界(前西區裁判法院)止,兩線來回行車,較為彎多路窄。.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薄扶林道 · 查看更多 »

藝穗會

藝穗會(The Fringe Club)是香港推廣藝術創作的非牟利機構及慈善團體,收入大部分來自場中的酒吧、餐廳及不同機構的贊助,其餘的則來自租借表演場地的費用、藝穗會會費、展覽的分帳及政府資助。成立於1983年,提供更大的空間給香港本地藝術家創作,亦給予技術支援及協助推廣其作品。 會址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和雲咸街交界,近雪廠街南,稱為舊牛奶公司倉庫,並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直至現在,藝穗會共製作了28個藝術節,在15個城市進行了62次外地文化交流,主持了67次藝術從業人員駐場計劃,舉辦了1,400個展覽、8,150場舞台演出、1,900場音樂會和3,230次社區外展活動,包括於2010年上海世博演出、策展2011年第五十四屆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等。.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藝穗會 · 查看更多 »

蒲飛路

蒲飛路(Pokfield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西部的堅尼地城。蒲飛路的東北端連接薄扶林道,鄰近香港大學的一段,而另一端則連接堅尼地城的士美菲路。道路大部分為斜路,並從薄扶林道一端向士美菲路一端下降。這條道路是香港島上少數以「路」作為後綴的道路之一,而蒲飛路的「Pokfield」有指是從薄扶林道(Pok Fu Lam Road)與士美菲路(Smithfield)的英文名稱拼合而成。 蒲飛路與薄扶林道的交界,設有一個蒲飛路巴士總站,為香港少數直接以道路名稱命名的巴士總站。巴士總站前稱「大學堂」,所指的是香港大學。 蒲飛路鄰近東南端,有住宅建築物學士台,這裡也是小巴中途站的名字,是最多乘客上車及下車的一個站點,其次是豪宅翰林軒。蒲飛路沿途北望,居高臨下是堅尼地城游泳池及維多利亞港風景。.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蒲飛路 · 查看更多 »

英皇書院

英皇書院(King's College, Hong Kong)是一家位於香港西半山般咸道的著名男校。書院是香港的傳統名校之一,位於般咸道的校舍以紅磚建成,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立書院校舍,目前除新翼外的整座英皇書院般咸道校舍已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法定古蹟。 校舍建築屬於愛德華時代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英式學校建築。英皇書院為香港英文中學之一,教學語言為英語。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3位。 該校是戰後香港首家全日制中學。前身為政府於1857年興辦的西角官學堂(West Point School)及後來於1879年興辦的西營盤官學堂(Saiyingpun School),西營盤官學堂後來於1926年升格為今天的英皇書院,承傳了中央書院的學制,涵煦近百年。成立之初,民間以「新書院」逕稱之,以將其與當時位於上環的皇仁書院作區別。西營盤官學堂於1925年停辦。雖然西角官學堂及西營盤官學堂可説是英皇書院的前身,但英皇書院並非繼承自該校。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分别是,西角官學堂是一所政府免費學校,而英皇書院有別於美式的公立學校,在當時則要求缴付相對高昂的學費。另外,西營盤官學堂只開辦第八班至第四班,而英皇書院則有第三班至第一班。當時香港政府是特意選擇將西營盤官學堂升格為英皇書院。 現時該校般咸道校舍始建於1923年,於1926年竣工。書院學生於理學見長,畢業生及其後代多有社會名流。.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英皇書院 · 查看更多 »

雪廠街

雪廠街(Ice House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道路,位於香港島中環。是單程下山車道。它的南段連接近藝穗會的雲咸街,而北段則與干諾道中交界。.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雪廠街 · 查看更多 »

雲咸街

雲咸街(Wyndham Street)是香港中西區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及半山區一帶,鄰近中環蘇豪區。街道為雙線單程行車,由山上的--及亞畢諾道交界,至山下與皇后大道中及畢打街交界,那裡有一家國際連鎖式百貨店馬莎百貨。 這條街道下坡道常有交通意外發生,多數因重型車輛衝下而引致人命傷亡。1997年8月18日中午,雲咸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發生的探員駕車撞向人群事件,有關意外導致三死十傷。發生嚴重車禍後,已鋪設「防滑鋼沙」及設有最少四組路牌,但並無改變行車方向。 到了2000年4月29日,一輛24噸重泥頭車,駛入限制五點五噸重以上車輛使用的雲咸街時失控,沿斜路直衝向雲咸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掃毀20米長鐵欄後,再撼向娛樂行外棚架便告停下,事件中三男一女受傷。.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雲咸街 · 查看更多 »

林士街天橋

林士街天橋(Rumsey Street Flyover),是指位於中環機利文街及西營盤修打蘭街之間的一段四號幹線高架道路,屬八十年代末港府實行之「干諾道改善工程計劃」的一部份,於1986年11月16日開始興建,1989年10月隨畢打街隧道及重建為雙程行車的夏慤道天橋同期落成,1990年1月21日啟用,耗資1.87億元。 林士街天橋西面連接干諾道西及干諾道西天橋,東面連接干諾道中及民寶街,雙向行車。.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林士街天橋 · 查看更多 »

李陞小學

李陞小學(Li Sing Primary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西營盤的官立小學。李陞小學創立於1954年9月,李寶椿以其先父--十九世紀末香港華人首富李陞命名該校,並於1955年1月由李寶椿先生舉行揭幕儀式。李陞小學在1954年9月6日落成開課。 因為以前小學不敷應用的關係,李陞小學曾經分為上午校和下午校,共用薄扶林道校舍。後來隨著香港出生率下降和教育改革的關係,教育局於1998年撥款翻新了位於般咸道9A 的羅富國教育學院第二分校校舍,即是拔萃男書室及聯合書院的舊址,作為李陞小學下午校的新校舍,李陞小學下午校後來成為現時的般咸道官立小學,上午校則維持於薄扶林道校舍,兩校均轉為全日制學校。現時李陞小學校舍所在位置原址為官立西營盤書院第二代校舍-薄扶林道校舍。 該校處於薄扶林道和高街的交界,校舍一部份被西區牙科診所所使用。在1992年,該校加裝了有雙層玻璃的隔音窗戶和冷氣設備,改善嘈音污染問題。在1995年進行擴建工程,在原建築物上增加了一層。.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李陞小學 · 查看更多 »

東邊街

東邊街(Eastern Street)是香港西營盤及半山區的一條單線行車的街道,可容小巴及私家車使用。它是一條山坡路,因長命斜而聞名,最高斜度為1:6。東邊街北為東邊街在西環填海區的北延部分,位於西區海底隧道香港島入口旁。 東邊街原稱新東街,以別於上環太平山街和荷李活道之間的東街。.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東邊街 · 查看更多 »

樓梯街

樓梯街(Ladder Street)位於香港上環,顧名思義,是一條以樓梯為主的街道,除了荷李活道以南,文武廟旁邊一小段可供車輛駛進四方街外,其餘各段皆為石級。早於香港開埠初期的1841年至1850年間興建,歷史悠久,現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樓梯街由皇后大道中起,沿山勢而上,經過摩羅上街、弓絃巷、荷李活道、四方街、必列者士街及裕林臺,直至堅道止,全長350米。不少電影、電視劇集曾在此取景。全段共有316級。 樓梯街原本由花崗石鋪成,歷經百多年歷史,現時大部分已鋪上混凝土,亦更換了新型鐵欄,但不少歷史痕跡亦能清晰可看,例如舊式護土牆、樹牆及街道旁的護欄等。樓梯街與荷李活道交界的文武廟,和在必列者士街的基督教青年會會所,皆被政府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樓梯街 · 查看更多 »

正街

正街(Centre Street)是香港香港島西營盤的一條下山坡行車街道,可容小巴及私家車使用。.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正街 · 查看更多 »

民耀街

民耀街(英文:)是香港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北部,南接康樂廣場,北接民光街,於1995年通車。 該街道為《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上的首條街道,前身為卜公碼頭。.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民耀街 · 查看更多 »

沙宣道

沙宣道(Sassoon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島南區的道路,連接西高山薄扶林道瑪麗醫院一帶及域多利道近沙灣一帶。取名為紀念猶太籍商人、上海地產大亨維克多·沙宣(Sir Victor Sassoon)。沙宣道一帶是高尚住宅區。香港不少富豪都居住於此,包括前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此外,沙宣道是香港大學沙宣道校園的所在地。沙宣道近九成的物業都是屬於香港大學的。.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沙宣道 · 查看更多 »

泄蘭街

泄蘭街(英文:Zetland Street)是香港中環一條街道,北起皇后大道中置地文華東方酒店,南至雪廠街近泄蘭街變電站,其東南旁邊為新世界大廈,中段與安蘭街相交。由於設有梯級,此街道並不通車。 泄蘭街以蘇格蘭昔德蘭群島(英文:Shetland,又作Zetland)命名。而當時泄蘭街設有香港共濟會總部雍仁會館(英文:Zetland Hall,昔日音譯「泄蘭會館」)。 泄蘭街也是香港現時僅餘八個煙草攤檔的所在地之一,當局於2010年酌情為他們發放固定攤位小販牌照讓其繼續合法經營。.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泄蘭街 · 查看更多 »

港島綫西延

港島綫西延(Extension of Island Line to Western District),工程名稱為「西港島綫」(West Island Line)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鐵路項目,為港島線第三期的發展項目,亦是在將軍澳線(工程編號為6XX)完工後,下一個採用前地鐵工程編號的港鐵工程(工程編號為7XX),同時為首個採用剛性懸掛電纜的港鐵項目。是次工程旨在於將原有港島綫向西伸延。延綫共設3個車站,分別為西營盤站、香港大學站及堅尼地城站,為香港島西區提供鐵路服務,並且接駁香港島其他地區。 延綫於2009年8月10日動工,堅尼地城站及香港大學站如期2014年12月28日通車,西營盤站則於2015年3月29日啟用。項目造價約185億港元,每小時單向的最高運載乘客數量最高可以達到85,000人次。.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港島綫西延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戴麟趾康復中心

#重定向 戴麟趾康復中心南翼.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戴麟趾康復中心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大廈

新世界大廈(New World Tower),是在香港島中環市中心區一幢甲級商業辦公室大廈,位於香港中區皇后大道中16至18號,北面有畢打街置地廣場、怡安華人行,西面有雲咸街娛樂行、安蘭街、泄蘭街,南面有雪廠街香港電燈變電站,東面有都爹利街及上海商業銀行大廈。 新世界大廈由兩座組成,第1座有41層18部升降機,在1977年建成,而第2座有23層4部升降機,在1991年落成,並為新世界發展和附屬公司總部。新世界大廈基座設有停車場,商舖及中式酒樓翠亨邨等。.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新世界大廈 · 查看更多 »

摩星嶺道

摩星嶺道(Mount Davis Road)是香港島西面的一條道路,位於摩星嶺以南,連接域多利道與薄扶林道,總長約1.7公里。該路是摩星嶺最主要的道路之一,亦是香港中西區和南區區界的其中一部分,道路以北為中西區,南面則為南區。 整條道路大部分為斜路,西低東高,沿途都是低密度住宅區。西端近域多利道摩星嶺巴士總站及中段均連接摩星嶺徑,可通往摩星嶺山頂。 摩星嶺的英文名字「Mount Davis」是以第二位香港總督戴維斯(Sir John Francis Davis,1795年7月16日-1890年11月13日)命名,而摩星嶺道亦成為摩星嶺徑和堅尼地城爹核士街(Davis Street)外,另一條紀念戴維斯的街道。 目前該路的公共交通主要依靠專線小巴,行經此路的巴士路線只有3A和A10兩條。其中3A線只於上課日繁忙時間提供,主要為位於該路中段的聖嘉勒女書院的學生服務。而摩星嶺巴士總站則設於該路西面盡頭,只有1號一條路線使用,該路兩端則有多條行走域多利道及薄扶林道的南區巴士路線。.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摩星嶺道 · 查看更多 »

愛丁堡廣場

愛丁堡廣場(英文:Edinburgh Place)是香港香港島市中心一處靠近維多利亞港的廣場。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它是早期香港島中環不斷填海工程的成果,也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現代實用建築主義建築群的典範,甚至是香港市區沿海公共空間的典型範例。皇后碼頭拆卸後,露天的公共空間被擴大,龍和道和愛丁堡廣場之間的行人路可以進行公眾活動。.

新!!: 香港島專線小巴8號線和愛丁堡廣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香港岛专线小巴8号线香港島專線小巴8X線香港島專線小巴8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