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指数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विज्ञानकायशास्त्र,),又稱識身足論、識身論,提婆設摩(梵文 Devasarman)著,是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著,被列為《六足論》之一。本論的主旨是在評破分別論者和補特伽羅論者之後,以六識為主廣論“四緣”,隨後論說說一切有部特有的“成就不成就”。.

目录

  1. 30 关系: 假名 (佛教)印順增一阿含經大唐西域記寂授帝須心 (佛教)分別說部剎那緣起四緣說玄奘空性緣起相續發智論遠續緣起補特伽羅論者说一切有部貪 (佛教)舍利弗阿毘曇論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阿毘達磨識身足論雜阿含經梵语正量部沙門法蘊論性空論者時分緣起

假名 (佛教)

假名(prajñapti,pabbatti),音譯為波羅攝提,或攝提,又意譯為假、假立、假安立、假施設、虛假、假名字、施設、施設假名、立名、言說,佛教術語,在般若經傳統中廣泛被使用。.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假名 (佛教)

印順

#重定向 释印顺.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印順

增一阿含經

《增一阿含經》亦寫作《增壹阿含經》(舊稱Ekottara Āgama,公元 2000年後,歐美學者的擬音已經改作:Ekottarika Āgama),為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相當於巴利五尼柯耶之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稱「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 「增一」或「增支」是指編集時,經文法數漸次增加,將從「一」、「二」、「三」至「十」(或十一)佛法名目相關的經文各自編於一「集」,再依數目次序排列各「集」。《長阿含經》中的眾集經、十上經等以及《本事經》、《》同樣用「增一」法編排。印度耆那教也有用同樣編輯方法來結集古代的耆那教經典。 漢譯《增一阿含經》計有52品472經,由曇摩難提憑記憶背誦而出,竺佛念傳譯。後來,該譯本又為僧伽提婆略加改訂。現存《增一阿含經》在經文與攝頌(嗢拕南,uddāna)兩方面都有遺漏佚失的現象,另外對照法數和現存的攝頌,部份經文的次第顯有錯亂。 與巴利「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不同,漢譯《增一阿含經》有相當份量的經文使用大乘詞彙或顯露大乘傾向。此一現象究竟出自默誦者還是翻譯者,甚至是翻譯完成初期的編輯者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漢譯《增一阿含經》(T125)翻譯於公元 384 年,是現存漢譯四阿含經(T1, T26, T99)當中年代最早的翻譯本。另有一本釋《增一阿含經》義的經疏,名《分別功德論》,從初〈序品〉至第四〈弟子品〉過半。.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增一阿含經

大唐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書影 《大唐西域記》,簡稱《西域記》,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門人辯機筆受編集而成。《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646年),為玄奘遊歷印度、西域旅途19年間之遊歷見聞錄,其中包括了新疆至南印度一百四十多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提供大量印度史料,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史部地理外紀類。.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大唐西域記

寂授

寂授(Śarmadatta),音譯設摩達多,說一切有部論師,相傳與造《發智論》的迦旃延尼子同時。《大毘婆沙論》中記載其學說10條,他提出的剎那緣起學說,是說一切有部四大緣起學說之一。.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寂授

帝須

帝須·目犍連子(),生於華氏城,印度佛教高僧。屬於上座部分別說系,為阿育王尊崇的上座長老,曾召集第三次結集。.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帝須

心 (佛教)

在佛教中,心(巴利文及चित्त,),音譯質多,意指人的思想、心靈、心智、辨別能力。在早期佛教中,因為意義相近,它經常與識、意混用,被當成同義詞。但是,它們三者之間,又有一些區別。.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心 (佛教)

分別說部

分別說部(巴利語: ,梵語: ),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源於本上座部,與大眾部、可住子部和說一切有部並列為佛教的最初四大派系。在《大毘婆沙論》中據宗義而歸結其下各部派為分別論者。.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分別說部

剎那緣起

剎那緣起(kṣaṇika-pratītyasamutpāda),佛教術語,是對於緣起的一種解說,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是說一切有部的四種緣起理論之一。此學說由設摩達多尊者提出,主張在一剎那間就可具足十二緣起支。.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剎那緣起

四緣說

四緣說,又稱四緣論,佛教理論,對於緣起的一種解說,將一切事物的因果,分成四緣(catvārah pratyayāh)。四緣分別為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這四緣會生出所有心與心所法,又稱四緣生法。 《大乘密嚴經》中金剛藏菩薩以四緣請教於佛。《分別論》中,將十二因緣間的關係分為緣、因、相互、相應四者。.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四緣說

玄奘

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譯經師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識宗创始人,師承那蘭陀寺的戒賢大師,並靠雙腳行遍古老印度。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记》中心人物唐三藏(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是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其弟子將其口述之《大唐西域記》,書寫為書,呈給唐朝之唐太宗。.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玄奘

空性

(śūnya)或空性(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术语,諸法的空性義為非真實性。空性是內在而言,外在的顯示,即為空相。.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空性

緣起

緣起(梵語: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 ;巴利語:),重要佛教術語,一切有為法都是因各種因緣和合而成,此理即為緣起。除十二緣起外,還有九緣起和十緣起等說法。.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緣起

相續

續(梵語:, 巴利語:),是佛教術語,義為有為法前因後果連續不絕。在部派佛教中,“無我”、“無眾生”、“無壽命”是共通之基礎,在性空論者所傳承契經中更加之“無人”,稱為第一最空之法,因此佛教界經常用“相續”來替代詞語“人”,如說“欲有相續”、“色有相續”、“無色有相續”、自相續、他相續。.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相續

發智論

#重定向 阿毘達磨發智論.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發智論

遠續緣起

遠續緣起(prākarṣika-pratītya-samutpāda),佛教術語,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是說一切有部四大緣起理論之一 《大毗婆沙論》:「《品類足論》作如是言:『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問:此(《發智論》)與彼論,所說何異?答:此說不了義,彼說是了義。……復次緣起有四種: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四、遠續;此說分位、遠續,彼說剎那、連縛。」 。遠續緣起認為,業煩惱可能起源自遙遠的無始過去,雖然遠隔著時間,但仍然與現在相續,到了今生才受報。.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遠續緣起

補特伽羅論者

補特伽羅論者(梵文:,),佛教阿毘達摩術語,最早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是支持「有補特伽羅」的宗派的合稱。說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發智論》主張「無補特伽羅」,後來提婆設摩《識身論》自稱性空論者,將支持「有補特伽羅」的宗派概括統稱為補特伽羅論者。被包括在其中的宗派,包括了主張「補特伽羅自體實有」的犢子部 符秦僧伽提婆譯《阿毘曇八犍度論》:「如人不可得,空也,前心不住後心,云何憶本所作?答曰:眾生法中,得如此智,憶本所作。」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以何等故?如人不可得,乃至廣說。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為止他人意故,或有說者:有人,以有人故,憶本所作。……以何等故?人不可得,……前心不往後心,而能憶本所作。……答曰:眾生之法,得如是相似習智。」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何緣能憶本所作事?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執:補特伽羅自體實有,如犢子部,彼作是說:我許有我,可能憶念本所作事。先自領納,今自憶故,若無我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何緣能憶本所作事?答:有情於法,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 及其支派正量部等,和認為「有勝義補特伽羅」的說轉部等。 赤銅鍱部《論事》也批判了補特伽羅論者。大乘佛教在「人無我、法無我」的綱領下對其進行批判。.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補特伽羅論者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梵語天城文:सर्वास्तिवाद,IAST:,Sabbatthivāda),简称为有部,音譯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分出的一部。.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说一切有部

貪 (佛教)

貪(lobha,或,lobha,藏文: 'dod chags),佛教術語,意思為依戀、熱切的想要、渴望、貪婪,是一種心情狀態,熱衷與貪圖於世間三有的事物,希望獲得與保有,但終是受挫。它的根源是無明、愚癡以及我見,被認為是三毒之一。它也是一種心所。其反義字為無貪。.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貪 (佛教)

舍利弗阿毘曇論

《舍利弗阿毘曇論》(Śāriputrābhidharma-śāstra),三十卷,由分別論者(可能為法藏部)所傳承弘揚的論書,型式上保有阿毘達磨論書的古型。由姚秦曇摩耶舍、曇摩崛多等,於415年譯出,僅有漢譯本流傳下來。從翻譯過程看來,《舍利弗阿毘曇論》在當時並不被重視。譯本問世1600年來,在中國佛教界,與其他經論相比,相對受到冷落。.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舍利弗阿毘曇論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稱《阿毘達磨發智大毘婆沙論》、《大毗婆沙論》、《鞞婆沙論》,佛教論書。佛教學者認為它約在西元150年前後,在迦濕彌羅國(今喀什米爾)編著而成。迦濕彌羅的論師,尊奉《大毘婆沙論》,被稱為毘婆沙宗,在他們的努力下,《大毘婆沙論》也因此成為說一切有部的最高論書。.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विज्ञानकायशास्त्र,),又稱識身足論、識身論,提婆設摩(梵文 Devasarman)著,是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著,被列為《六足論》之一。本論的主旨是在評破分別論者和補特伽羅論者之後,以六識為主廣論“四緣”,隨後論說說一切有部特有的“成就不成就”。.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梵語:),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在四阿含中,雜阿含是依佛法教類五蘊、六入處、界、因緣、四諦、三十七道品等,將眾多相應的短經編成集,而匯為一部。漢譯《雜阿含經》推定為根本說一切有部傳本,與對應的巴利本《相應部》一起,被認為是接近原始佛教原貌的佛陀言論集之一。.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雜阿含經

梵语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簡稱संस्कृतम्,)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發明。.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梵语

業(,),印度宗教一個普遍的觀念。印度傳統宗教包括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都有業力的觀念,業力是組成有情因果關係、因果報應的原素。業力是指有情個人過去、現在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所以,個人的生命經歷及與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因此,個人有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必要以及責任。而業力也是主導有情眾生輪迴六趣的因,所以業力不單是影響現世的結果,還會生生不息地延伸至來世。.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業

正量部

正量部(梵語:)是佛教部派之一,上座部體系中犢子部的主要分支。繼承了犢子部“補特伽羅自體實有”的學説,發展了關於業報的理論。.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正量部

沙門

沙門(梵文:श्रमण ;巴利語:शमण ),又譯為桑門、喪門、娑門、沙門那、沙迦懣曩、室摩那弩、舍羅摩弩,意譯為道士、道人、贫道等,意為「勤息」、「止息」等意,原為古印度宗教名詞,泛指所有出家,修行苦行、禁慾,以乞食為生的宗教人士,後為佛教所沿用,成為佛教男性出家眾(比丘)的代名詞,在漢傳佛教中,意義略同於和尚。.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沙門

法蘊論

#重定向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法蘊論

性空論者

性空論者,佛教阿毘達摩術語,最早由說一切有部提出,說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發智論》主張「無補特伽羅」,後來提婆設摩《識身論》自稱“性空論者”,將支持「有補特伽羅」的宗派概括統稱為補特伽羅論者,並進行了全面批判。.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性空論者

時分緣起

時分緣起,緣起學說之一,由《發智論》提出。時分緣起以時間為核心,以時間先後為軸線,將緣起分為十二支。在說一切有部中,分位緣起與遠續緣起都被認為是基於這個學說而發展出來。.

查看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和時分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