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遠續緣起

指数 遠續緣起

遠續緣起(prākarṣika-pratītya-samutpāda),佛教術語,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是說一切有部四大緣起理論之一 《大毗婆沙論》:「《品類足論》作如是言:『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問:此(《發智論》)與彼論,所說何異?答:此說不了義,彼說是了義。……復次緣起有四種: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四、遠續;此說分位、遠續,彼說剎那、連縛。」 。遠續緣起認為,業煩惱可能起源自遙遠的無始過去,雖然遠隔著時間,但仍然與現在相續,到了今生才受報。.

目录

  1. 18 关系: 印順中阿含經三時業分位緣起剎那緣起緣起相續發智論順正理論識身論说一切有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雜阿含經連縛緣起水野弘元本際时间時分緣起

印順

#重定向 释印顺.

查看 遠續緣起和印順

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梵語:),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篇幅不長不短的經文集為一部,名為中阿含。《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稱《中阿含》是為利根者分別、抉擇諸深義的經典,為學問者所習。 漢譯《中阿含經》推定為說一切有部誦本,計有18品,222經依據晉朝道慈法師〈後出中阿含經記〉(《出三藏記集》登錄為〈《中阿含經》序〉):「此《中阿含》凡有五誦,都十八品,有二百二十二經,合五十一萬四千八百二十五字,分為六十卷。」(CBETA, T01, no.

查看 遠續緣起和中阿含經

三時業

三時業,又稱三時報業、三報業、三定業、三業,佛教阿毗達摩術語,根據異熟業受報的時間順序先後而做出的分類,其中包括了順現受業、順次受業、順後受業三者。.

查看 遠續緣起和三時業

分位緣起

分位緣起,佛教阿毗達摩術語,是緣起理論的一種,源自於《發智論》的時分緣起,是說一切有部四大緣起理論之一,也被經量部等採用,是部派佛教中的主流學說。這個學說以時間為軸,依因果關係,將十二緣起支分別配屬在不同的十二階段中,因為採用階段分位,故稱分位緣起。 其下發展出兩種解說法,《大毘婆沙論》發展出三世二重因果說;《俱舍論》另外舉出了二分緣起說。在大乘唯識學派中,則有二世一重因果說。.

查看 遠續緣起和分位緣起

剎那緣起

剎那緣起(kṣaṇika-pratītyasamutpāda),佛教術語,是對於緣起的一種解說,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是說一切有部的四種緣起理論之一。此學說由設摩達多尊者提出,主張在一剎那間就可具足十二緣起支。.

查看 遠續緣起和剎那緣起

緣起

緣起(梵語: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 ;巴利語:),重要佛教術語,一切有為法都是因各種因緣和合而成,此理即為緣起。除十二緣起外,還有九緣起和十緣起等說法。.

查看 遠續緣起和緣起

相續

續(梵語:, 巴利語:),是佛教術語,義為有為法前因後果連續不絕。在部派佛教中,“無我”、“無眾生”、“無壽命”是共通之基礎,在性空論者所傳承契經中更加之“無人”,稱為第一最空之法,因此佛教界經常用“相續”來替代詞語“人”,如說“欲有相續”、“色有相續”、“無色有相續”、自相續、他相續。.

查看 遠續緣起和相續

發智論

#重定向 阿毘達磨發智論.

查看 遠續緣起和發智論

順正理論

#重定向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查看 遠續緣起和順正理論

識身論

#重定向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查看 遠續緣起和識身論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梵語天城文:सर्वास्तिवाद,IAST:,Sabbatthivāda),简称为有部,音譯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分出的一部。.

查看 遠續緣起和说一切有部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稱《阿毘達磨發智大毘婆沙論》、《大毗婆沙論》、《鞞婆沙論》,佛教論書。佛教學者認為它約在西元150年前後,在迦濕彌羅國(今喀什米爾)編著而成。迦濕彌羅的論師,尊奉《大毘婆沙論》,被稱為毘婆沙宗,在他們的努力下,《大毘婆沙論》也因此成為說一切有部的最高論書。.

查看 遠續緣起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梵語:),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在四阿含中,雜阿含是依佛法教類五蘊、六入處、界、因緣、四諦、三十七道品等,將眾多相應的短經編成集,而匯為一部。漢譯《雜阿含經》推定為根本說一切有部傳本,與對應的巴利本《相應部》一起,被認為是接近原始佛教原貌的佛陀言論集之一。.

查看 遠續緣起和雜阿含經

連縛緣起

連縛緣起,佛教術語,對於緣起的一種理論解說,為說一切有部四大緣起學說之一。與剎那緣起,同樣被歸類在《品類論》的思想中 《大毗婆沙論》:「《品類足論》作如是言:『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問:此與彼論所說何異?答:此說不了義,彼說是了義。……復次緣起有四種: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四、遠續;此說分位遠續,彼說剎那連縛。」 。連縛緣起認為,緣起法不限於十二緣起支,實為一切有為法因果相續,無間相連。.

查看 遠續緣起和連縛緣起

水野弘元

水野 弘元(),生於日本佐賀縣,佛教研究者,專長於巴利文文獻。他也是日本曹洞宗僧侶,曾任駒澤大學總長。.

查看 遠續緣起和水野弘元

本際

本際(koṭi,或purimā koṭi,purimā koti),又譯為本原,佛教術語,指時間的最初起點,事物的最初原因,相當於第一因。在大乘佛教中,又有將它等同於實相、阿賴耶識、如來藏等的說法。.

查看 遠續緣起和本際

时间

時間是一种尺度,在物理定义是标量,藉著时间,事件发生之先后可以按过去-现在-未来之序列得以确定(时间点),也可以衡量事件持續的期間以及事件之間和间隔长短(时间段) 。時間是除了空間三個維度以外的第四維度。 長久以來,時間一直是宗教、哲學及科學領域的研究主題之一,但學者們尚且無法為時間找到一個可以適用於各領域、具有一致性且又不循環的定義 。然而在商業、工業、體育、科學及表演藝術等領域都有一些各自來標示及度量時間的方法 108 pages 。一些簡單,爭議較小的定義包括「時間是時鐘量測的物理量。」及「時間使得所有事情不會同時發生。」, 哲學家對於時間有兩派不同的觀點:一派認為時間是宇宙的基本結構,是一個會依序列方式出現的維度,像艾萨克·牛顿就對時間有這樣的觀點。包括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及伊曼努爾·康德在內的另一派認為時間不是任何一種已經存在的維度,也不是任何會「流動」的實存物,時間只是一種心智的概念,配合空間和數可以讓人類對事件進行排序和比較。換句話說,時間不過是人為便於思考宇宙,而對物質運動劃分,是一種人定規則。例如:愛因斯坦就曾運用相對論的概念來描述比喻時間對心理層面上的影響,藉此解釋時間並非是絕對的。.

查看 遠續緣起和时间

時分緣起

時分緣起,緣起學說之一,由《發智論》提出。時分緣起以時間為核心,以時間先後為軸線,將緣起分為十二支。在說一切有部中,分位緣起與遠續緣起都被認為是基於這個學說而發展出來。.

查看 遠續緣起和時分緣起

亦称为 遠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