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阮大鋮

指数 阮大鋮

阮大鋮(),字集之,號圓海,筆名百子山樵、石巢居士。明末政治人物、戲曲作家,安慶府懷寧縣人。女兒阮麗珍有“江南才女”之誉。.

38 关系: 南京市南直隶南明同鄉天启 (明朝)姚燮崇祯左光斗中秋节东林东林党万历弘光復社侯方域冒襄兵部尚书給事中顧杲表字顺治馬士英魏忠贤贝勒趙南星黄宗羲錢鍾書阮麗珍陶渊明東林黨六君子楊廷樞水浒传汪琬汪文言戴名世明史浙江省方國安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新!!: 阮大鋮和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南直隶

南直隶是明朝时期,由中央六部直辖的江南、江淮等地共十四府四直隶州的统称。原名“直隶”,永乐十九年后,因废北平布政司,其所辖州府亦改为中央直辖。为区别两大直辖区,直隶故俗称南直隶,简称南直,或称南京。南直隶范围,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南直隶不同于一般承宣布政使司,其本身不属于行政区,范围内的十八府州直接向六部负责。.

新!!: 阮大鋮和南直隶 · 查看更多 »

南明

南明(1644年-1662年)是明朝灭亡後,其皇族與官員在中國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權的統稱,為時十八年。南明主要勢力有四系王,分別是福王弘光帝朱由崧、魯王監國朱以海、唐王隆武帝朱聿鍵與紹武帝朱聿𨮁、桂王永曆帝朱由榔等。 1644年明朝首都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南明大臣意圖擁護皇族北伐。經過多次討論後由鳳陽總督馬士英與江北四鎮高傑、黃得功、劉澤清與劉良佐擁護明思宗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稱帝,即弘光帝,国号依旧为大明,史称南明或后明。1645年清軍攻破揚州,弘光帝逃至蕪湖被逮,後被送到北京殺害。弘光帝死後,魯王朱以海於浙江紹興監國;而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於福建福州稱帝,即隆武帝。然而這兩個南明主要勢力互不承認彼此地位,而互相攻打。1651年在舟山群島淪陷後,魯王朱以海在張名振、張煌言陪同下,赴廈門依靠鄭成功,不久病死在金門。隆武帝屢議出師北伐,然而得不到鄭芝龍的支持而終無所成。1646年,清軍分別占領浙江與福建,魯王朱以海逃亡海上,隆武帝於汀州逃往江西時被俘而死。鄭芝龍向清軍投降,由於其子鄭成功起兵反清而被清廷囚禁。朱聿鍵死後,其弟朱聿在廣州受蘇觀生及廣東布政司顧元鏡擁立稱帝,即紹武帝,於同年年底被清將李成棟攻滅。同時間桂王朱由榔於廣東肇慶稱帝,即永曆帝。 1646年永曆帝獲得瞿式耜、張獻忠餘部李定國、孫可望等勢力的加入以及福建鄭成功勢力的支援之下展開反攻。同時各地降清的原明軍將領先後反正,例如1648年江西金聲桓、廣東李成棟、廣西耿獻忠與楊有光率部反正,一時之間南明收服華南各省。然而於同年,清將尚可喜率軍再度入侵,先後占領湖南、廣東等地。兩年後,李定國、孫可望與鄭成功發動第二次反攻,其中鄭成功一度包圍南京。然而,各路明軍因為距離互相難以照應,內部又發生孫可望等人的叛變,第二次反攻以節節敗退告終。1661年,清軍三路攻入云南,永曆帝流亡缅甸首都曼德勒,被缅甸王莽達收留。後吴三桂攻入缅甸,莽達之弟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後继8月12日,莽白發動咒水之难,杀盡永曆帝侍從近衛,永曆帝最後被吴三桂以弓弦絞死,南明正式滅亡。此時反清勢力只剩夔東十三家軍與在金廈及台灣的明鄭王朝。.

新!!: 阮大鋮和南明 · 查看更多 »

同鄉

同鄉,是來自同一家鄉(祖籍或籍貫)或附近省、縣,或與自己屬同一語言、民系的人。華北人多稱為老鄉。廣府人常見的叫法為鄉里。閩南人、臺灣人、潮汕人稱為鄉親、家己人。客家人稱為自家人。江西人稱同鄉做老表。 山西人稱同鄉為老西兒。 陕西人稱同鄉為乡党。.

新!!: 阮大鋮和同鄉 · 查看更多 »

天启 (明朝)

天启(公元1621年 - 1627年)为中国明朝第十五个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天启七年八月明思宗即位沿用。.

新!!: 阮大鋮和天启 (明朝) · 查看更多 »

姚燮

姚燮(),晚清文学巨匠。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另号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屬宁波市)人。.

新!!: 阮大鋮和姚燮 · 查看更多 »

崇祯

崇祯(1628年—1644年)是明朝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 朱由檢於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 内阁拟定的年号为“--圣”、“兴福”、“咸嘉”、“崇贞”,朱由检圈定“崇贞”,并改为“贞”为“祯”。一说呈上的四个年号为“永昌”、“绍庆”、“咸宁”、“崇贞”。次年(1628年)改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思宗自缢。李自成建立確立大順,改年號為永昌;吳三桂則擁立朱慈烺為帝,改元義興。 明朝滅亡之後,李氏朝鲜的士族出於反清情緒及小中華思想,在國中仍然使用崇禎年號,如崇禎紀元後八十三年(1710年)、崇禎後再癸丑(1733年)、崇禎紀元後四乙丑(1865年)等等,這被稱作「崇禎紀元」。.

新!!: 阮大鋮和崇祯 · 查看更多 »

左光斗

左光斗(),字遺直、拱之,號浮丘,貫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籍寧國府涇縣人。明末東林黨六君子之一,是史可法之師。因東林黨爭,遭到閹黨魏忠賢下獄拷打而死,崇禎帝為之平反,贈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南明弘光時諡忠毅,世稱左忠毅公。.

新!!: 阮大鋮和左光斗 · 查看更多 »

中秋节

中秋节是東亞文化圈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於古代華夏,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約在公曆的9月至10月初。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 十五夜,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除華人區外,中秋节也是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的传统节日。.

新!!: 阮大鋮和中秋节 · 查看更多 »

东林

东林可以指:.

新!!: 阮大鋮和东林 · 查看更多 »

东林党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文官为主、各省士林相依附而成的一个儒家政治集团。雏形是徐階的「江南官僚集團」,於萬曆年間初見(《明史·孫丕揚傳》說:「南北言官群擊李三才、王元翰,連及里居顧憲成,謂之『東林黨』。」)「東林」二字取自於顧憲成講學之東林書院,是為東林黨稱之嚆矢。.

新!!: 阮大鋮和东林党 · 查看更多 »

万历

萬曆(1573年-1620年8月27日)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後由於國本之爭,神宗受权臣阻止不能立愛子為儲君,一怒之下三十年不上朝,史稱萬曆怠政,此時期也因為神宗容許朝廷官員羣黨的對立,而出現了東林黨爭,並利用明末三大案互相鬥爭。.

新!!: 阮大鋮和万历 · 查看更多 »

弘光

弘光(1645年正月—五月)是南明朱由-崧-的年号。 1644年五月朱由--在南京称监国,以明年(1645年)为弘光元年。五月清军攻克南京,由崧被俘杀。.

新!!: 阮大鋮和弘光 · 查看更多 »

復社

復社是中國明朝末期的一個政治、學術團體,创建于崇祯初年,早期領袖為張溥與張采。初期的成員多是江南一带的讀書人,後來發展為全國性社團,前后入会者超过兩千人。复社以“兴复古学”为号召,故而得名,又因為早期成員多為東林黨人的後裔,號稱「小東林」。.

新!!: 阮大鋮和復社 · 查看更多 »

侯方域

侯方域(),字朝宗,號雪苑、杂庸子,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與汪琬、魏禧合稱「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子」。與陳貞慧交情尤深。孔尚任《桃花扇》戲劇,即方域愛情故事。.

新!!: 阮大鋮和侯方域 · 查看更多 »

冒襄

冒襄(),字辟疆,號巢民。如皋(今屬江蘇)人。明末四公子之一。著名文學家、書法家。.

新!!: 阮大鋮和冒襄 · 查看更多 »

兵部尚书

兵部尚書,中國古代官職名稱,統管全國軍事的行政長官,職能相當於現代各國的國防部長。俗稱司馬、武部尚書、大司馬、夏官卿。.

新!!: 阮大鋮和兵部尚书 · 查看更多 »

給事中

給事中,中國古代官職之一。秦時,給事中是附加的銜稱;任何官職如將軍、列侯、九卿,加上給事中之頭銜,可出入宮庭,常侍皇帝左右。漢魏相沿。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吏部設給事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名給事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名东台舍人,咸亨元年(670年)再改回給事中。.

新!!: 阮大鋮和給事中 · 查看更多 »

顧杲

顧杲,字子方,明朝南直無錫人,復社人物。寺卿顧憲成之從子。.

新!!: 阮大鋮和顧杲 · 查看更多 »

表字

表字,又称字,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在本名之外的一個正式代稱。通常基於禮貌性質,一般習慣間接性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稱其本名,以表示客氣避免失禮(本名則可以是當事人自述或由尊長直稱)。 表字的取法,一般与本名意义相关。歷史上有些人的表字廣為人知,本名反而隱沒於世,稱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新!!: 阮大鋮和表字 · 查看更多 »

顺治

順治(p;;公元1644年至1661年)为中国清朝在清軍入關後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福临的年号,前后共18年。 顺治十八年正月清圣祖即位沿用。.

新!!: 阮大鋮和顺治 · 查看更多 »

馬士英

士英(),字瑤草,貴州貴陽人,明末鳳陽總督;南明弘光朝內閣首輔。祖籍廣西梧州。.

新!!: 阮大鋮和馬士英 · 查看更多 »

魏忠贤

魏忠贤(),原名魏四,入宮後改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復姓,出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後,復姓魏,改名忠賢,表字完吾。中国明朝末期宦官。直隶肃宁县(今河北滄州肅寧縣)人,在天啟年間與東林黨人爆發激烈的東林黨爭,拉攏齊楚浙黨官吏加入自己一方,是為閹黨。崇禎帝即位後遭整肅、流放,畏罪自殺,崇禎帝依然憤怒,將其屍體凌遲。.

新!!: 阮大鋮和魏忠贤 · 查看更多 »

贝勒

#重定向 多罗贝勒.

新!!: 阮大鋮和贝勒 · 查看更多 »

趙南星

趙南星(),字夢白,號鶴儕,別號清都散客,直隸高邑(今河北)人,明朝政治人物、文學家,同進士出身。.

新!!: 阮大鋮和趙南星 · 查看更多 »

黄宗羲

宗羲(),字太冲,號梨洲,世稱南雷先生或梨洲先生,浙江餘姚縣(今浙江省宁波餘姚市)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曆算學家、教育家。黄宗羲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明末清初三大儒);與弟黄宗炎、黄宗會號稱浙東三黄;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師”。黄宗羲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新!!: 阮大鋮和黄宗羲 · 查看更多 »

錢鍾書

钱锺书()中国作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鍾書,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曉暢多種外文,包括英、法、德語,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中国著名作家、诗人兼講座教授余光中分析當代中文時,常稱道錢西學列於中國人之第一流,兩岸三地之作家如陶傑、宋淇,行文之時,亦多交許讚之。 其妻杨绛为翻譯家、作家,女儿钱瑗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堂弟钱锺韩为工程热物理学家。.

新!!: 阮大鋮和錢鍾書 · 查看更多 »

阮麗珍

阮丽珍,明末清初女性劇作家。 阮大铖之女。自幼受其父熏陶,精通音律,擅長编剧、作曲,被誉为“江南才女”。入清後為親王侍妾,甚得寵愛。后为福晋所妒恨,被毒死。著有《梦虎缘》、《鸾帕血》等剧。阮大铖所作《燕子箋》,相传是阮丽珍所作。.

新!!: 阮大鋮和阮麗珍 · 查看更多 »

陶渊明

陶淵明(),(),一名潛()。,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先生。潯陽郡柴桑县(今江西省庐山市)人。東晉、劉宋的文學家,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孫,父、祖皆為郡守,自曾祖、祖、及父,都在東晉為臣,但自己一生未曾擔任高官,曾任彭澤令,但因厭惡當時的政治,做了80餘日就辭職歸故里。.

新!!: 阮大鋮和陶渊明 · 查看更多 »

東林黨六君子

#重定向 東林六君子.

新!!: 阮大鋮和東林黨六君子 · 查看更多 »

楊廷樞

楊廷樞(),字維斗,號復庵,江蘇省吳縣人。明朝復社領袖之一。 南京兵部尚書楊成之孫、楊大瀅之子。早年為諸生,以氣節自任,曾參與五人事件,營救被魏忠賢迫害的周順昌。 崇禎三年(1630年)應天鄉試第一名舉人,清兵攻破南京後,退隱吳江縣莘塔鄉深山內。清順治四年(1647年),因人告密,楊廷樞被巡邏清兵逮捕,巡撫土國寶數次勸降,不聽。大審於吳江泗州寺,備受酷刑拷打,堅持不洩露復社名單,罵不絕口。死前以鮮血寫下了十二首絕命詞,最後在蘆墟鎮泗洲寺永安橋畔被斬首,臨刑前大呼“生為大明人!”,其首落地時又說:“死為大明鬼!”監刑者為之咋舌。 著有《全吳紀略》。有子杨无咎。.

新!!: 阮大鋮和楊廷樞 · 查看更多 »

水浒传

《水滸傳》,是中國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列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六才子書之一。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逼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又稱《忠義水滸全傳》、《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全書定型於明朝。作者歷來有爭議曹晉杰、朱步樓,《施耐庵新證》,學林出版社,1987年4月,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金聖歎刪修為七十回本。.

新!!: 阮大鋮和水浒传 · 查看更多 »

汪琬

汪琬(),字苕文,號鈍翁,江南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曾结庐居于太湖尧峯,學者稱堯峯先生。明末清初散文家、政治人物。清順治十二年進士。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编修。與侯方域、魏禧合稱「清初三大家」,亦能詩,唯成就不及其文。.

新!!: 阮大鋮和汪琬 · 查看更多 »

汪文言

汪文言(),譜名守泰,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縣)人。明朝官員。官至中書舍人,與李漕撫(李三才)被稱為「漕汪二賢」,朝有李漕撫,野有汪文言。又與黃尊素並稱「黃汪」,又稱「東林黨二智囊」,在東林黨爭中,汪遭魏忠賢下獄,魏黨的錦衣衛指揮使許顯純將他拷打而死。.

新!!: 阮大鋮和汪文言 · 查看更多 »

戴名世

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號藥身,又號懮庵。安徽桐城人,人称南山先生,又稱“潛虛先生”。為“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知名文學家。康熙四十八年榜眼,因文字獄“南山案”被斬。.

新!!: 阮大鋮和戴名世 · 查看更多 »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新!!: 阮大鋮和明史 · 查看更多 »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新!!: 阮大鋮和浙江省 · 查看更多 »

方國安

方國安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阮大鋮和方國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阮大铖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