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直隶

指数 南直隶

南直隶是明朝时期,由中央六部直辖的江南、江淮等地共十四府四直隶州的统称。原名“直隶”,永乐十九年后,因废北平布政司,其所辖州府亦改为中央直辖。为区别两大直辖区,直隶故俗称南直隶,简称南直,或称南京。南直隶范围,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南直隶不同于一般承宣布政使司,其本身不属于行政区,范围内的十八府州直接向六部负责。.

167 关系: 华亭县南京六部南陵县句容市含山县吴县吴江县吴承恩合肥县天长县太平县 (天宝)太平府太平府 (安徽省)太仓直隶州太和县太湖县如皋市婺源县定远县宁国县宁国府宝应县宿州市宿遷縣宿松县宜兴市安庆府安徽省寿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山阳县 (江苏省)崇明县巢县上元县上海县上海市中书省丰县常州府常熟市常遇春东林党东流县东海广德县广德州庐州府庐江县亳州市...应天府 (明朝)五河县仪征市建平县归有光徐州市徐光启徐霞客徽州府北平市北京市北直隶嘉定区和州 (北齐)凤阳县凤阳府全椒县六合县六安州六部兴化县 (江苏)王世贞灵璧县睢宁县砀山县祁门县繁昌县绩溪县盐城县盱眙县直隶直隸州芜湖县韩宋萧县青阳县顾炎武颍州区颍上县高邮州高淳县贵池县黟县黄宗羲霍山县霍丘县胡宗宪胡惟庸案舒城县赣榆县藍玉董其昌蒙城县邳州市铜陵县至德县金聖歎长洲县镇江市镇江府苏州府英山县通州 (江蘇)虹县来安县松江府桐城县武进区歙县永樂遷都江南江南省江宁县 (古代)江西省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江都县江苏省江淮江浦县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池州府汤和沭阳县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沈万三沛县泰州 (泰州市)泰兴县泾县泗州淮安府清河县 (江苏省)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溧水县滁州 (古代)潜山县朱元璋望江县明仁宗明英宗明朝明朝行政區劃明成祖昆山县海州海门县 (古代)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施耐庵无锡县旌德县扬州府承宣布政使司怀宁县怀远县 扩展索引 (117 更多) »

华亭县

华亭县,可以指:.

新!!: 南直隶和华亭县 · 查看更多 »

南京六部

南京六部,明朝的政治機構。明朝原本定都金陵應天府,明成祖靖難奪位之後,決定回到根據地燕京,稱北京,是為永樂遷都。但依舊保留了陪都的地位,金陵改稱南京。並設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稱為南京六部,而南直隸(簡稱南直)的行政由南京六部直接管轄。 其實“南京吏部尚書”以及其他五尚書等職位,多半為虛銜。為參贊機務或涵養清望的閒職之所,重要性已無關政體本身。.

新!!: 南直隶和南京六部 · 查看更多 »

南陵县

南陵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是芜湖市下辖的一个县,南陵县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是通往“两山一湖”的重要门户。面积1263.7平方千米,人口55.4万人,辖8镇、157村、19个居民委员会。.

新!!: 南直隶和南陵县 · 查看更多 »

句容市

句容市是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镇江市西南部,北临长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东南门户,素有“南京新东郊、金陵御花园”之美誉。.

新!!: 南直隶和句容市 · 查看更多 »

含山县

含山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偏东,是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02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4万;邮政编码238100;县政府驻环峰镇。.

新!!: 南直隶和含山县 · 查看更多 »

吴县

吴县,从秦朝至1995年的县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吴县,为会稽郡治所。后历为吴郡、吴州、苏州、苏州府治所。1912年1月1日至9月24日,为江苏省省会。1928年城区划出设苏州市。1930年5月16日,撤苏州市,仍并入吴县。1949年,吴县划出城区建苏州市,市、县分治。同年,属苏州专区。 1951年,由吴县划出城东、城西两区组成郊区(2000年9月8日被批准改名为虎丘区)。1970年,属苏州地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撤销苏州地区行政公署,吴县隶属江苏省苏州市。1995年6月撤消吴县,设吴县市(县级市)。2000年12月撤消吴县市,改设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

新!!: 南直隶和吴县 · 查看更多 »

吴江县

#重定向 吴江区.

新!!: 南直隶和吴江县 · 查看更多 »

吴承恩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或射阳居士,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吴承恩父亲吴国迁由安庆府桐城县高甸至淮安府山陽縣。其代表作為《西游记》。.

新!!: 南直隶和吴承恩 · 查看更多 »

合肥县

合肥县,中国旧县名,隋朝之前称合淝县,始建制于秦朝,为今天安徽省合肥市的主体。东晋改汝阴县,后改名为合肥县。.

新!!: 南直隶和合肥县 · 查看更多 »

天长县

天长县,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唐朝,为今天安徽省天长市的主体。唐朝时设千秋县,后改名为天长县。.

新!!: 南直隶和天长县 · 查看更多 »

太平县 (天宝)

太平县,唐朝时设置的县。在今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至1983年废。 天宝十一年(752年),析当涂县、泾县置,属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宣城郡改宣州,仍隶之。大历中省太平县,永泰中复置。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宣州升为宁国府,仍隶之。清朝时,太平县评价:疲,难,有太平驿。民国初年,全国另有四县名太平县,后皆改名,仅余安徽省太平县。 1949年初,中共政权在今黄山区境内已建立樵山、浮溪、龙门、黄山4个区人民政府,万村等十个乡人民政府。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第二日即突破中华民国国军的长江防线。4月22日,国民政府太平县属下的军政人员弃城出逃,浮溪区区长汪应长率武工队进入太平县城。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2军先头部队抵达县城,在城南汽车站与泾、旌、太武工队会师。此后,太平县属池州专区。 1952年,太平县划归徽州专区。1956年,因撤销徽州专区,转属芜湖专区。1957年,石台县并入太平县和祁门县。1961年,太平县划入重设的徽州专区。1965年7月19日,复设石台县。1971年,徽州专区改为徽州地区,仍隶之。1974年,归入池州地区。1980年,太平县归宣城地区。1983年,撤销太平县,设立黄山市(县级市)。.

新!!: 南直隶和太平县 (天宝) · 查看更多 »

太平府

太平府可以指:.

新!!: 南直隶和太平府 · 查看更多 »

太平府 (安徽省)

太平府,是明清两代的一个府,位于长江下游南岸,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徽省的马鞍山市及芜湖市辖境。 春秋時代此地湖泊草丛中鳩鸟众多,被吴国命名为鸠兹,流经此地的长江一段,亦由此别名鸠江。元朝时,为太平路。元末龙凤元年(乙未年,1355年)六月,朱元璋政权改之为府。太平府在明代属于南直隶,下辖3个县:当涂县(首县)、芜湖县、繁昌县。 清代江南省分立,江苏、安徽各分行省后,太平府与安徽省的宁国府、池州府及江苏省江宁府相邻,与安徽省庐州府及和州直隶州隔长江相望。清代太平府:隸徽寧池太廣道。長江水師提督駐。領縣三:當塗縣、蕪湖縣、繁昌縣。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太平府。.

新!!: 南直隶和太平府 (安徽省) · 查看更多 »

太仓直隶州

太仓直隶州是清代江苏省的一个直隶州,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及上海市境。辛亥革命后,废除。 在明代,太仓州隶属于南直隶苏州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太仓州升格为直隶州。同时因人口、赋税繁多,而增设县份:分太仓州北部设镇洋县(同城而治);分嘉定县设宝山县(次年县治定为吴淞所城),因此太仓直隶州下辖镇洋县、嘉定县、宝山县、崇明县四县。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苏州市辖太仓市全境、上海市苏州河以北各区县(除北岸狭长地带属于上海县),及南通市辖启东市南部(当时属崇明县)。 清代考评繁,疲,难《清史稿·卷五十八·志三十三》◎地理五......太仓直隶州:繁,疲,难。隶苏松太道。顺治初,因明制,属苏州府,县一。雍正二年,升直隶州,析州置镇洋县,又割苏州府之嘉定属之,析其地置宝山,同隶州......领县四。北有穿山......镇洋,繁。倚。雍正二年置......

新!!: 南直隶和太仓直隶州 · 查看更多 »

太和县

太和县,古称细阳,位于中国安徽西北部,是阜阳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820平方千米,人口148万。.

新!!: 南直隶和太和县 · 查看更多 »

太湖县

太湖县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是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南直隶和太湖县 · 查看更多 »

如皋市

如皋市又名雉皋、雉水,在中國江蘇省东部、长江北岸,是南通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上海都市圈内,临近黄海。.

新!!: 南直隶和如皋市 · 查看更多 »

婺源县

源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东北部,与安徽省、浙江省交界,是上饶市所辖的一个县。 婺源县为古徽州府所辖的六县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古村落遍布乡野,保存完整,且独具徽派风格。境內多森林,溪流,自然環境與人文氣息共生共融,人民生活質樸安逸。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新!!: 南直隶和婺源县 · 查看更多 »

定远县

定远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偏东、池河中上游,是皖东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合肥经济圈的组成部分之一。.

新!!: 南直隶和定远县 · 查看更多 »

宁国县

宁国县,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东汉,为今天安徽省宁国市的主体。.

新!!: 南直隶和宁国县 · 查看更多 »

宁国府

宁国府,南宋时设置的府。在今安徽省境。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升宣州置,治所在宣城县(今安徽省宣城市境)。属江南路。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宣城、宁国、旌德、泾县、南陵、黄山区等市县地。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宁国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四月,朱元璋政权复改为宁国府,后又改宣城府、宣州府,至吴王元年(1367年)四月,仍称宁国府。下领六县:宣城县(首县)、南陵县、泾县、宁国县、旌德县、太平县,属南直隶。 清朝初,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时,属安徽省。所辖六县不变,宁国府与該省的徽州府、太平府、池州府、广德直隶州以及江苏省江宁府、浙江省杭州府、湖州府相邻。考评繁,难,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废。.

新!!: 南直隶和宁国府 · 查看更多 »

宝应县

宝应县位于中国江苏省中北部的里下河腹地,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金湖、洪泽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和淮安毗邻。县域东西长55.7公里,南北宽47.4公里,总面积1467.48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宝应县南北,是扬州市所辖的一个县。 宝应县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地,全国首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首批生态示范区、中国荷藕之乡、中国慈姑之乡。同时也是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江苏省文明城市、省级社会治安安全县。京杭大运河宝应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16年,宝应县地区生产总值(GDP)502亿元。引进世界500强、央企3家,5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个。.

新!!: 南直隶和宝应县 · 查看更多 »

宿州市

宿州市,简称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是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宿州市是苏鲁豫皖四省交汇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宿州市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埇桥区和宿州经济开发区、宿马现代产业园、宿州高新区、宿州循环产业开发区、埇桥区经济开发区等9个省级开发区。宿州与苏、鲁、豫3省11个市县接壤,北与徐州、菏泽,西与商丘、淮北,东与宿迁,南与蚌埠接壤。.

新!!: 南直隶和宿州市 · 查看更多 »

宿遷縣

宿迁县,中国古县名。 唐朝时本宿预县,隶泗州。宝应元年(762年),改名宿迁县,当是为避唐代宗李豫名讳,隶徐州。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以徐州下邳县置淮阳军,并以宿迁县属之。元朝时,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宿迁县,属淮安府。十四年,分置桃园县。十五年,属邳州。明朝时,属淮安府。清朝雍正时,属邳州直隶州。州废,隶徐州府。 中华民国时期,属江苏省。抗日战争至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运河以东为宿豫县,运河以西属泗宿县。1946年,宿迁县(包括运东和运西)和宿北县新沂河以南地区,合为宿迁县。1949年5月,中共政权以宿迁、沭阳、东海、邳县四县边区置新安县,即今徐州市新沂市。同年,属淮阴专区。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1987年,中国国务院批准撤消宿迁县,设立宿迁市(县级市)。1996年,升为地级市。.

新!!: 南直隶和宿遷縣 · 查看更多 »

宿松县

宿松县在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北岸,是安徽省下辖的两个省直管县之一,邻接湖北、江西两省。.

新!!: 南直隶和宿松县 · 查看更多 »

宜兴市

宜兴市地处江苏南部、太湖西岸,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沪、宁、杭地理中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宜兴因盛产紫砂陶土,由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壺享誉中外,而被誉为中国“陶都”。全市总面积1996.6平方公里(含太湖面积242.29平方公里);总人口125.16万(2014年底),其中城镇人口79.79万人(至2014年底)。.

新!!: 南直隶和宜兴市 · 查看更多 »

安庆府

安庆府,南宋时设置的府。徽州与共是安徽命名的来源。 庆元元年(1195年)升安庆军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省潜山县),景定元年(1260年)移治今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岳西、桐城两县市以南,枞阳县以西,长江以北地区。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安庆路。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宁江府,次年复为安庆府。安庆府下辖6个县:怀宁县(首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清朝时,为安徽省治。安庆府与該省的庐州府、六安直隶州及湖北省黄州府相邻,南面隔长江与本省池州府以及江西省九江府相望。1912年废。 Category:南宋的府 Category:明朝的府 Category:清朝的府 Category:安徽的府 Category:安庆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19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南直隶和安庆府 · 查看更多 »

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安徽省大致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与北纬29°41′至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同时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孕育出了省内的四大文化圈,即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在经济上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中部经济区,北部和南部分属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其南部原徽州府的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南直隶和安徽省 · 查看更多 »

寿州

寿州,可以指:.

新!!: 南直隶和寿州 · 查看更多 »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重定向 山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新!!: 南直隶和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 查看更多 »

山阳县 (江苏省)

山阳县是清代以前,在今江苏省的一个旧县名。唐代、北宋、南宋均为楚州的首县;明、清时期均为淮安府的首县。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山阳郡,义熙九年(413年)置山阳县。隋朝开皇初年,废除山阳郡。开皇十二年(591年)置楚州,山阳县隶之。大业初,楚州废,淮阴县并入。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臧君相占据江都郡的山阳县和安宜县地,号东楚州。后投降于唐朝,州复为楚州,山阳县为首县。复置淮阴县,武德七年(624年)再废除。乾封二年(667年),又从山阳县拆分出淮阴县。 山阳县在明代面积颇大,大约沿黄河(淮河故道)南岸,西到洪泽湖,东到大海,东西狭长,南面毗邻同府的盐城县和隶属扬州府的宝应县,北面隔黄河与同属淮安府的清河县、安东县相望。清代分出山阳县东部设立阜宁县,又将西北部大镇清江浦(今淮安市市区)割给清河县为县治。 1914年因为与陕西省山阳县同名,改为淮安县(今淮安市淮安区)。.

新!!: 南直隶和山阳县 (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崇明县

崇明县(1368年-2016年),明洪武二年(1368年)降崇明州置;先后为明朝(南)直隶、清初江南省、清朝江苏省江苏布政使司、中华民国江苏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苏北行政区、江苏省、上海市辖县;2016年末成为最后一个被撤销的上海市县份,以其行政区域新设上海市崇明区。.

新!!: 南直隶和崇明县 · 查看更多 »

巢县

巢县,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唐朝,为今天安徽省巢湖市的主体。唐朝时设橐皋县和居巢县,后改名为巢县。.

新!!: 南直隶和巢县 · 查看更多 »

上元县

上元县是历史上位于南京地区的一个县。 唐朝上元二年(761年),改江宁县为上元县。五代十国时,杨吴政权在天佑十四年(917年),分上元县另置江宁县,两县同属于升州管辖,并以秦淮河为界,两县同城而治,河北为上元、河南为江宁。此后两县并存的历史维持了近千年,先后同属于江宁府(北宋)、建康府(南宋)、集庆路(元)、应天府(明)、江宁府(清)管辖。太平天国时为避讳,称尚元县。民国元年(1912年)撤废上元县,并入江宁县。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曾设置上元县抗日民主政府。 明清两代,上元县治设在今白下路101号。明代南京皇宫也位于上元县境内。.

新!!: 南直隶和上元县 · 查看更多 »

上海县

上海县,是位于中国今上海市境内的一个已撤销的县,1292年始建,1992年最终撤销。上海县历史上长期隶属江苏省松江府,后来成为上海市辖县。上海县原来是管辖上海市区及周边地区的行政区,后来随着上海特别市、直辖市的设立,辖境缩小,在裁撤前其辖境位于上海市区西南方,与市区西南部相毗连,呈新月形半包市区,是上海市区西南门户。 裁撤前的上海县分成浦西、浦东两部分。东接长宁区、徐汇区、川沙县、南汇县,南交闵行区、奉贤县,西邻青浦县、松江县,北连嘉定县、普陀区。面积360.18平方公里。人口39.84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莘庄镇莘建路201号 。.

新!!: 南直隶和上海县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南直隶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中书省

中书省,是中国从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唐高宗時曾一度改稱西臺;武則天時稱鳳閣;唐玄宗時一度稱紫微省,民間稱之中堂。.

新!!: 南直隶和中书省 · 查看更多 »

丰县

丰县是中国江苏徐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处,也是诸多历史名人的出生、寄宿地。.

新!!: 南直隶和丰县 · 查看更多 »

常州府

常州府,中国明清时设置的府,在今江苏省境。 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常州路置长春府,治所在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寻改常州府。属江南行中书省。万历末年,避光宗朱常洛名讳,又改尝州府,后复为常州府。 在明代,常州府属于南直隶,下辖武进县(相当于今常州市市辖区)、无锡县(相当于今无锡市市辖区)、江阴县(今江阴市及张家港市一部分)、宜兴县(今宜兴市)和靖江县(今靖江市)5县,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常州市市辖区、无锡市全境、隶属泰州市之靖江市以及隶属苏州市之张家港市小部分。 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常州府的大部分县份都因人口、赋税繁多,而一分为二:从武进县分出阳湖县;从无锡县分出金匮县,从宜兴县分出荆溪县,因此常州府的辖县增加到8个,称为“常郡八邑”。民国初年,全国废府,故废。 Category:明朝的府 Category:清朝的府 Category:江苏的府 Category:常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无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泰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苏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35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南直隶和常州府 · 查看更多 »

常熟市

常熟市(常熟话IPA:/dʐan ʐɔʔ/,吴语拼音:Janzhoh),简称虞,别称虞城、琴川,位于中國江苏省东南部、长三角腹地,为苏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与南通隔江相望,有“江南福地”之美称。常熟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在2015年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三。常熟还是中国国家级生态市之一,生态建设事业发展良好。.

新!!: 南直隶和常熟市 · 查看更多 »

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祖籍南直隶怀远(今属安徽),和阳(和州,今安徽和县)人,汉族,明朝开国军事大将。本封鄂国公,追封开平王,諡忠武。.

新!!: 南直隶和常遇春 · 查看更多 »

东林党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文官为主、各省士林相依附而成的一个儒家政治集团。雏形是徐階的「江南官僚集團」,於萬曆年間初見(《明史·孫丕揚傳》說:「南北言官群擊李三才、王元翰,連及里居顧憲成,謂之『東林黨』。」)「東林」二字取自於顧憲成講學之東林書院,是為東林黨稱之嚆矢。.

新!!: 南直隶和东林党 · 查看更多 »

东流县

东流县,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南唐,为今天安徽省东至县的组成部分。1959年5月与至德县合并成为东至县。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县份.

新!!: 南直隶和东流县 · 查看更多 »

东海

東海,亦稱東中國海、中國東海,是指長江出海口以南、中國大陸以東的大片海域,為太平洋西部的陸缘海之一。南接台灣海峽,北臨黃海以长江口北侧与韩国济州岛的连线为界,東臨太平洋,以日本九州和琉球群島為界。東海的面積大約是70餘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在1千餘米,最深處接近日本冲繩本島西側的中琉界沟(沖縄トラフ),約為2,700米。鹽度爲31-32‰,東部爲34‰。海水溫度平均9.2°C。冬季南部水溫在20°C以上。整個海區介于北緯23°00′~33°10′,東經117°11′~ 131°00′之間。.

新!!: 南直隶和东海 · 查看更多 »

市是一個國家之行政区划单位,通常運用於城市,有時會另稱「建制市」以便與地理學或文化(約定俗成)上的都市區別。市建制基本反应其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化发展趋势。一個市通常會劃分為數個行政區,以方便政府之治理。 以下主要敘述漢字文化圈內之地區所定義的「市」。日本自1888年起在具有城市規模的地方實施市制,中國在民國建立後亦跟進採用,目前已廣泛使用於漢語環境之中。.

新!!: 南直隶和市 · 查看更多 »

广德县

广德县是中國安徽省宣城市下辖的一个县,200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12个享有省直辖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县市之一。位于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面积2165平方公里,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人口50.5万。县人民政府驻桃州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即位于此。.

新!!: 南直隶和广德县 · 查看更多 »

广德州

广德州,明朝时设置的州。 元朝称为广德路,直属于江浙行省。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紅巾軍大元帥朱元璋改为广兴府,又稱广德府。 朱元璋建國,是為明朝,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广德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四月,因州治广德县省入,后直属于南直隶。领县一个。北距应天府五百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四万四千二百六十七,口二十四万七千九百七十九。弘治四年,有户四万五千四十三,人口一十二万七千七百九十五。万历六年,户口四万五千二百九十六,人口二十二万一千五十三。 領建平縣,州西北。西南有桐川,又有南碕湖,亦謂之南湖,與宣城縣界,流入丹陽湖。南北二巡檢司,北有梅渚、南有陳村。.

新!!: 南直隶和广德州 · 查看更多 »

庐州府

庐州府是明、清两代的一个府,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巢湖流域,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徽省的合肥市及巢湖市部分地区。 元朝时,为庐州路。至正二十四年(龙凤十年,1364年),朱元璋政权改为庐州府。明朝,庐州府属南直隶,领二州:无为州、六安州,六县: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巢县(属无为州)、英山县(属六安州)、霍山县(属六安州)。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编户四万八千七百二十,口三十六万七千二百。弘治四年(1491年),户三万六千五百四十八,口四十八万六千五百四十九。万历六年(1578年),户四万七千三百七十三,口六十二万二千六百九十八。 清朝初期属江南省,分省后属于安徽省。下辖四县:合肥县(首县)、舒城县、庐江县、巢县,以及一个散州:无为州。清代,庐州府与本省的安庆府、凤阳府、滁州直隶州、和州直隶州、六安直隶州相邻,南面隔长江与本省太平府、池州府相望。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庐州府。.

新!!: 南直隶和庐州府 · 查看更多 »

庐江县

庐江县是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巢湖西南岸。.

新!!: 南直隶和庐江县 · 查看更多 »

亳州市

亳(讀「博」,漢語拼音bó)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毗邻河南省商丘市、周口市,处黄淮平原腹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亳州盛产药材、白酒、烟草以及小麦等粮食作物,属温带季风气候,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中草药集散地,古井贡酒的产地,素有“中华药都”的美称,而且一年一度的“药交会”更是享誉全国。.

新!!: 南直隶和亳州市 · 查看更多 »

府在中文里面具有以下含义:.

新!!: 南直隶和府 · 查看更多 »

应天府 (明朝)

应天府是中國明朝设置的府,为明代初期首都,後改留都。即今南京市。.

新!!: 南直隶和应天府 (明朝) · 查看更多 »

五河县

五河县是中國安徽省蚌埠市下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582平方--,总人口72万人(至2007年末)。县政府驻地为城关镇,距蚌埠市区55公里。以境内有五条河流而得名,这五条河分别是淮、浍、漴、潼、沱。.

新!!: 南直隶和五河县 · 查看更多 »

仪征市

仪徵市(簡化字後「--」被簡化為「--」,轉成繁體後仍以「--」為宜),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的中西部,南京和扬州之间,由扬州市代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座重要的石油化学工业城市。.

新!!: 南直隶和仪征市 · 查看更多 »

建平县

建平县是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南直隶和建平县 · 查看更多 »

归有光

归有光(),字熙甫,一字开甫,南直隸崑山縣(今江苏昆山市)人,明朝著名文學家,早年因老家在崑山项脊泾(今属太仓),自號項脊生,晚年居于震澤(太湖的雅稱)附近,人稱震川先生。因曾任南京太僕寺丞,又稱歸太僕。 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詩文唱和,合称嘉靖三大家。嘉靖三家與茅坤等人同尊唐宋古文,是為“唐宋派”。归有光又与当时浙江德清的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并列《明史·列传·文苑》。.

新!!: 南直隶和归有光 · 查看更多 »

徐州市

徐州市,简称徐,古称彭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批准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新!!: 南直隶和徐州市 · 查看更多 »

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圣名保禄(Paulus),谥文定。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朝末年儒学、西学、天学、数学、水利、农学、军事学等领域学者,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明朝天主教教友领袖,于崇祯朝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任上病逝于北京。 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先驱之一。在明末天下危亡之际,他忧国爱民、清廉勤政,倾心竭力以实学救国利民,在西学东渐,引进西式火器和发展明军炮兵抵御后金,引种和推广番薯、良种水稻等高产抗逆作物等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徐光启最著名的事迹之一是他与利玛窦合作汉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6卷,其中译定的一些重要术语沿用至今。此外,他亲自或组织他人与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合作编译了其他一系列汉文西书。徐光启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尽晚年心血的主要工作是编纂集中国古代农学之大成的《农政全书》和系统介绍西方古典天文学(主要是第谷体系)理论和方法的《崇祯历书》等百科全书式巨著。徐光启还著有军事文集《徐氏庖言》和数量可观的天主教传道护教文章。徐光启病逝后,李之藻辑大量徐光启译著等成丛书《天学初函》刊行。 在西学方面启蒙于郭居静、受教于主要合作者利玛窦,徐光启深感中国传统学术于逻辑的严重欠缺和中国数学的停滞落后,因而高度重视演绎推理,以数学为着力点,倡导数学的研习、普及和应用;同时,他以理论指导实践,长期身体力行地进行天文、水利、农业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和测量以及天文望远镜、西式火炮等的制造,归纳总结实践经验。徐光启生活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与培根、伽利略、笛卡儿等西欧学术名家同时代且并驾齐驱,在一些方面或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对待西学和西方文明的态度问题上,远早于且不同于清末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馮桂芬“中体西用”等思想,徐光启不仅试图组织人才队伍在道理和技艺各层面虚心学习和利用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博求道艺之士,虚心扬榷,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还提出了逐步而全面地理解、融汇并超越(“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发展路线。 坚持无神论立场、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且曾与梵蒂冈长期交恶的中共当局侧重于宣传其为“爱国科学家”。但近年来,中国内地学界和舆论已开始公开强调徐光启近乎“中国向西方寻找思想的第一人”的历史地位和虔诚天主教徒的敏感身份。 徐光启希望以“修身事天”的基督教信仰匡救时弊,挽回世道人心,“补儒易佛”,改良中华文化。徐保禄阁老是罗马大公教会汉传开教之初热忱而忠贞的教友领袖和护教士,是中国基督教史上影响力最大、官位最高的奉教士大夫,被誉為中国天主教「聖教三柱石」之首。1933年,徐光启被天主教上海教区宣告为“天主之-zh-hans:仆;zh-hant:僕;-”,启动列真福品案;2010年前后,利玛窦、徐光启列真福品案分别重启。.

新!!: 南直隶和徐光启 · 查看更多 »

徐霞客

徐霞客(,即萬曆十四年十一月二七日—崇禎十四年正月二七日),名弘祖(清代避乾隆帝讳,改宏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縣人,祖籍江西南昌,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

新!!: 南直隶和徐霞客 · 查看更多 »

徽州府

徽州府,明清两朝设置的府。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元朝为徽州路。元朝末年,朱元璋政权改名兴安府,又更为徽州府。從此歷宋元明清四代,統六縣(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轄境為今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及江西省婺源縣,行政版圖相對穩定。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故废。 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文化已成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民國元年廢府留縣,原領六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8年5月13日,設徽州專區。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區為黃山市。.

新!!: 南直隶和徽州府 · 查看更多 »

北平市

北平市,簡稱「平」,舊稱北京,為中華民國在兩岸分治前設置的12個直轄市之一,並在1928年(民國十七年)以前為首都。當時是中國的第一大城市,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综合水平远超南京。.

新!!: 南直隶和北平市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南直隶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北直隶

北直隶,明朝的地理名词,原稱北平,并设北平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北平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和北平等处都指挥使司管理。永乐五年起改称北直隶,为八府、二直隶州统称,與南直隸並稱,是明朝南北两大直辖区之一。.

新!!: 南直隶和北直隶 · 查看更多 »

嘉定区

嘉定区,简称“疁”,是上海市的市轄區,原称嘉定县,位于上海市西北郊。1992年10月11日撤县建区。区境与宝山区、普陀区、长宁区、闵行区、松江区、青浦区和苏州市下辖的昆山、太仓两县级市相接。下辖嘉定镇、新成路、真新3个街道、菊园新区1个类街道以及南翔、马陆、江桥、安亭、徐行、外冈、华亭等8个镇和市级的嘉定工业区。总面积463.55平方公里,至2015年,全区户籍总人口56.13万人。区治设新成路街道。.

新!!: 南直隶和嘉定区 · 查看更多 »

和州 (北齐)

和州,中国古代州名,辖区在今安徽省和县和含山县境内。治所在历阳县(即今安徽省和县)。 北齐时始置。隔着长江和采石矶相对,为江防重镇。隋朝、唐朝、明朝平定江南,都从和州渡江。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属凤阳府,寻直隶京师(南直隶),改为和州直隶州。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与滁州、江宁县划地给新置的江浦县。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和州改为和县。.

新!!: 南直隶和和州 (北齐) · 查看更多 »

凤阳县

凤阳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中东部,是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南直隶和凤阳县 · 查看更多 »

凤阳府

凤阳府是明、清两代的一个府,凤阳府在明代属于南直隶,清初属江南省,后属于安徽省。 元朝时为濠州,属安丰路。洪武七年(1374年)八月,由中立府改为凤阳府。明朝时,凤阳府管辖五州十三县:凤阳县、临淮县、怀远县、定远县、五河县、虹县、寿州(领霍丘县、蒙城县)、泗州(领盱眙县、天长县)、宿州(领灵璧县)、颍州(领颍上县、太和县)、亳州。治所在凤阳县。管辖今安徽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以及苏北的一部分,相当于今蚌埠市、淮南市、宿州市、阜阳市、亳州市、淮北市及滁州市大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编户七万九千一百七,口四十二万七千三百三。弘治四年(1491年),户九万五千一十,口九十三万一千一百八。万历六年(1578年),户一十一万一千七十,口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九。 清代,凤阳府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徽省蚌埠市、淮南市、宿州市等各一部以及江苏省盱眙县,泗洪县一部分等,下辖5个县:凤阳县(首县)、怀远县、定远县、凤台县、灵璧县,以及2个散州:寿州和宿州。清代,凤阳府与該省的庐州府、颍州府、泗州直隶州、滁州直隶州、六安直隶州以及江苏省徐州府、河南省归德府相邻。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撤废凤阳府。.

新!!: 南直隶和凤阳府 · 查看更多 »

全椒县

全椒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部,是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572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239500。县人民政府驻襄河镇。.

新!!: 南直隶和全椒县 · 查看更多 »

六合县

六合县,中国旧县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境。 六合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和地质工作者及专家发掘、考证,在距今约一万年前就有原始氏族村落。六合古称棠邑。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1年),始置棠邑县。隋朝废北周时所置六合郡,开皇四年(584年),废尉氏县、堂邑县、方山县,合为六合县。唐朝时,属扬州、廣陵郡。明代之前多属扬州,洪武二十三年(1389年)始属应天府(治所在今南京市)。 1949年1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六合县县长周君轸逃往南京。26日,中共江淮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艾明山等人率部进入六合县城。同日,中共六合县委、县政府迁进县城办公。27日,成立六合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政权全面接管六合县。 1966年3月15日,六合县、江浦县、仪徵县、金湖县、盱眙县五县成立六合专区,专区所在地六合县六城镇。1975年11月,六合属南京市管辖。1973年9月,原六合县卸甲甸等地析出成立大厂区,200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六合县与大厂区合并成立南京市六合区,全区辖8个街道、9个镇。.

新!!: 南直隶和六合县 · 查看更多 »

六安州

六安州,是元朝时设置的州。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六安军归附,二十八年(1291年)降为县,隶庐州路,后升为州。下领二县:六安县、英山县。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州治六安县省入州。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属庐州府。下领两县:英山县、霍山县。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六安直隸州。.

新!!: 南直隶和六安州 · 查看更多 »

六部

六部(地方及藩属国的称六曹),中国、朝鮮、越南古代數個官署的統稱。从隋唐开始,对中央行政机构中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的总称。以上六部,最高領導長官稱為尚書,所以分別有吏部尚書、户部尚書、礼部尚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工部尚書等各部首長。六部发端于秦少府尚书,经東汉尚书台诸曹演化而成。 六部的职务在秦汉时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由曹渐变为部,至隋唐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以吏、户(隋称民部)、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中的六官,秦汉九卿的职务大部并入。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明太祖废宰相不置,以尚书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更加提高。明成祖永樂遷都,國都雖在北京,但依舊設置南京六部,清末,新設外务等各部,六部之名遂废。.

新!!: 南直隶和六部 · 查看更多 »

兴化县 (江苏)

兴化县是中国江苏省历史上的一个县。 五代时(920年)建县,宋代曾一度撤销,但不久后即恢复。明清时,属高邮州。后属扬州府。1987年撤县设市为兴化市,现隶属于地级泰州市。.

新!!: 南直隶和兴化县 (江苏) · 查看更多 »

王世贞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直隸太仓州(今江苏太倉)人,明朝文學家、史學家。“后七子”之一。.

新!!: 南直隶和王世贞 · 查看更多 »

灵璧县

灵璧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北部,是宿州市下辖的一个县。邮政编码:234200。.

新!!: 南直隶和灵璧县 · 查看更多 »

睢宁县

宁县古稱晉陵,睢陵,在中国江苏省地區,東接宿遷市宿城區,宿豫區,北接徐州市銅山區,南接安徽省泗縣,西接壤安徽省靈璧縣,春秋時期屬「淮夷」,西漢開始屬於臨淮郡,明朝屬淮安府,是淮揚菜起源時期的地域範圍內,近代歸屬多次更迭,1949年屬於淮陰地區,1983年屬於徐州市代管。 (淮揚菜起源於明朝的,淮安府,揚州府,睢寧當時屬於淮安府) 睢寧黃河古道以南的淮揚文化(南方文化),黃河古道以北屬於「中原文化」(北方文化),县境南北文化兼收并蓄,南方文化向北方文化的過渡區域,近年來由於北方文化影響,逐漸北化。.

新!!: 南直隶和睢宁县 · 查看更多 »

砀山县

--山县位于中国安徽省最北端,是宿州市下辖的一个县。2007年初被列为安徽省直管县试点,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事业管理权限,是长三角地区的西北门户。.

新!!: 南直隶和砀山县 · 查看更多 »

祁门县

祁门县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山区、昌江上游,是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邻接江西省。因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祁门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今被称作“中国红茶之乡”。.

新!!: 南直隶和祁门县 · 查看更多 »

繁昌县

繁昌县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长江南岸,是芜湖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584平方公里,2016年人口为27.88万。.

新!!: 南直隶和繁昌县 · 查看更多 »

绩溪县

績溪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屬宣城市,地处徽文化的核心區,是徽菜、徽墨、徽商和徽劇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徽廚之鄉”、“徽墨之鄉”、“無徽無成鎮,無績不成街”的美譽。績溪縣西與黃山區、歙縣、旌德縣接壤,東與浙江省临安市交界,南與歙縣相連,北與宣城市宁国市、旌德县毗鄰。為低山丘陵山區,西部為黃山支脈,東部為西天目山脈,主要山峰皆在千米以上。2007年3月18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評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南直隶和绩溪县 · 查看更多 »

省,可以指:.

新!!: 南直隶和省 · 查看更多 »

盐城县

城县,中国旧县名。.

新!!: 南直隶和盐城县 · 查看更多 »

盱眙县

--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西部,淮安市最南端,北临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西邻接安徽省。别名都梁、临淮、泗州、东阳等。秦朝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境内历史遗迹众多,有明代第一陵---明祖陵,被称为东方庞贝的唐宋时期的水陆都会---古泗州城,汉代经学家孔安国创办儒学讲堂的旧址---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汉时期江都国国主江都王刘非的陵墓---'''大云山汉墓''',新四军四大军部之一的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等。盱眙境内曾出土世界最早的彗星运行图和战国时期的陈璋圆壶。.

新!!: 南直隶和盱眙县 · 查看更多 »

直隶

隶,中国明、清兩朝的行政区划名词,原意指直屬中央之地。明代直隶地区的府州由中央直接管理,为直辖区,不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终明一代,直隶地区共有南北两片,稱為南直隸、北直隸,簡稱南直、北直,俗稱南京、北京(南京亦可特指應天府,北京亦可特指順天府),雅稱南畿、北畿。與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合稱為「兩直隸十三布政使司」、「兩京十三省」或「十五省」。.

新!!: 南直隶和直隶 · 查看更多 »

直隸州

州,中國明代、清代時的行政区划。在明朝時,與府同級,受省(承宣布政使司)管轄,兩者之下管轄縣,但明代的府也會管「散州」(此為延續元制),而明代散州底下仍可轄縣。所以明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究竟是「三級制」還是「四級制」尚有爭議。 清朝行政區劃制度中,直隸州在省之下,與府和直隸廳同級。就層級而言,直隸州與府的等級很接近,其知州、州同、州判等官員的品級也都與府官接近,且府和直隸州都轄縣(但不是所有直隸州都轄縣,如福建台灣省臺東直隸州就不轄縣),但直隸廳則多數都不管轄縣。 清朝制度規定,直隸州、散州州衙所在地本身為州直轄地,不設縣份,但可管鄰縣。譬如,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昇廣東省潮州府程乡县為嘉應直隸州,此時,原有的程鄉縣就必須裁撤,成為州衙的直轄地,而长乐县(今五华縣)、兴宁县、平远县、镇平县(今蕉岭縣)四縣劃歸嘉應州管轄。以此類推清朝全國內地各省的其他直隸州,也是如此。 清代直隸州可稱為「某直隸州」(為與散州相區別),亦可徑稱為「某州」。 1912年,直隸州制度廢除,則原有州直轄地須設新縣。一般是直接把“州”字改成“縣”字,作為新縣名。前述之嘉應州則較特殊,是先在1911年辛亥革命後恢復古稱梅州,1912年州直轄地改為梅縣。.

新!!: 南直隶和直隸州 · 查看更多 »

芜湖县

芜湖县位于中國安徽省东南部,是芜湖市下辖的一个县。古称鸠兹。面积942.2平方千米,人口53.9万人。 春秋時代因这附近一帶的湖泊草丛中鸠鸟众多,被吴国命名为鸠兹邑,流经此地的长江一段由此别名鸠江,故址在今芜湖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汉时又因此地湖泊众多,芜草丛生,得名芜湖。.

新!!: 南直隶和芜湖县 · 查看更多 »

韩宋

#重定向 宋 (韓林兒).

新!!: 南直隶和韩宋 · 查看更多 »

萧县

萧县古称萧国,位于中国安徽省北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现为宿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县政府所在地为龙城镇,所以萧县又称为龙城。萧县为“书画之乡”。邮编:235200 代码:341322 区号:0557,总面积1,8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0,916人,户籍人口1,418,936人。.

新!!: 南直隶和萧县 · 查看更多 »

青阳县

青阳县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长江南岸,是池州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181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242800;县人民政府驻蓉城镇。.

新!!: 南直隶和青阳县 · 查看更多 »

顾炎武

顾炎武(),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曾化名蒋山傭。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朝直隸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知識淵博,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清初三先生”或“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新!!: 南直隶和顾炎武 · 查看更多 »

颍州区

颍州区是中國安徽省阜阳市下辖的一个区,于1996年成立。区人民政府驻颍南大道。.

新!!: 南直隶和颍州区 · 查看更多 »

颍上县

颍上县位于中國安徽省西北部,淮河、颍河交汇处,是阜阳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南直隶和颍上县 · 查看更多 »

高邮州

邮州,明朝时设置的州。 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降高邮府置,州治高邮县(今江苏省高邮市)省入高邮州,属扬州府。下领二县:宝应县、兴化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高邮、宝应、兴化、金湖等市县地。清朝时不辖县。民国初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

新!!: 南直隶和高邮州 · 查看更多 »

高淳县

#重定向 高淳縣.

新!!: 南直隶和高淳县 · 查看更多 »

贵池县

贵池县,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五代,为今天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的主体。.

新!!: 南直隶和贵池县 · 查看更多 »

黟县

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847平方公里,人口10万。黟县是黄山市最小的一个县,也是最古的县之一。.

新!!: 南直隶和黟县 · 查看更多 »

黄宗羲

宗羲(),字太冲,號梨洲,世稱南雷先生或梨洲先生,浙江餘姚縣(今浙江省宁波餘姚市)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曆算學家、教育家。黄宗羲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明末清初三大儒);與弟黄宗炎、黄宗會號稱浙東三黄;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師”。黄宗羲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新!!: 南直隶和黄宗羲 · 查看更多 »

霍山县

霍山县是中國安徽省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2006年被安徽省列为12个享有省辖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县市之一。位于安徽省西部南侧,大别山腹地,县域面积2043平方千米,人口36.5万。邮政编码237200。县人民政府驻衡山镇。霍山县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之美誉。.

新!!: 南直隶和霍山县 · 查看更多 »

霍丘县

#重定向 霍邱县.

新!!: 南直隶和霍丘县 · 查看更多 »

胡宗宪

胡宗憲(),字汝貞,號梅林,直隶績溪縣(今安徽)人,祖籍河南濮陽。明朝政治、軍事人物,凭借設計除倭寇聞名。明世宗時,胡宗憲因嚴嵩事牽連下獄,並在獄中自盡。明神宗追謚襄懋。.

新!!: 南直隶和胡宗宪 · 查看更多 »

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是指明朝開國皇帝洪武帝誅殺宰相胡惟庸事件,隨後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宿將,此案牽連甚廣。胡惟庸被殺,洪武帝罷左右丞相,廢除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設內閣供皇帝做為顧問。內閣大學士的權力不如宰相,只有「票擬」權力,先送宦官,再由宦官上呈與皇帝。從此中國名義上再無丞相一職,後來在永樂帝後由內閣首輔實質取代。.

新!!: 南直隶和胡惟庸案 · 查看更多 »

舒城县

舒城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舒城县位于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全县总面积2092平方千米。总人口102万人(2013年)。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距省会合肥市48千米,距合肥市经济开发区36千米。邮编:231300。代码:341523。区号:0564。.

新!!: 南直隶和舒城县 · 查看更多 »

赣榆县

#重定向 赣榆区.

新!!: 南直隶和赣榆县 · 查看更多 »

藍玉

藍玉(),南直隶定遠(今属安徽)人,与胡惟庸同乡,常遇春妻弟,明初名将,洪武十二年秋封永昌侯,二十年拜征虜大將軍。二十一年拜大將軍、涼國公。後遭疑謀反,被明太祖處決,株連一萬五千人,是為明初之「藍玉案」。.

新!!: 南直隶和藍玉 · 查看更多 »

董其昌

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白、思翁,別號香光居士,直隶華亭县(今上海松江區)人。明朝政治人物,書畫藝術家。萬曆己丑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與邢侗、張瑞圖、米萬鍾合稱晚明四家。.

新!!: 南直隶和董其昌 · 查看更多 »

蒙城县

蒙城县位于中国安徽西北部,隶属亳州市,面积20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万亩。.

新!!: 南直隶和蒙城县 · 查看更多 »

邳州市

州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的北部,是徐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邳州古称邳国、下邳、东徐州,邳州城别称良城。.

新!!: 南直隶和邳州市 · 查看更多 »

铜陵县

#重定向 义安区.

新!!: 南直隶和铜陵县 · 查看更多 »

至德县

至德县,唐朝时期设置的县。在今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境。 至德二年(757年),析秋浦县、鄱阳县置县,以年号命名。隶浔阳郡,乾元元年(758年)隶饶州,永泰元年(965年),改属池州。五代十国时,杨吴顺义二年(922年),改名为建德县。民国3年(1914年),建德县更名为秋浦县,民国21年(1932年),复名至德县。1959年,至德县与东流县合并,是为东至县。.

新!!: 南直隶和至德县 · 查看更多 »

金聖歎

金聖歎(),本名金人瑞,又名金采,字聖歎(有人認為他原名張采,並不正確),自稱是佛教天台宗「泐庵法師」轉世,因齋號泐庵,蘇州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學批評家,為人率性而為,恃才傲物,早年醉心佛學,半僧半俗,擅長扶乩,並自命才子,著作不倦,不幸卒於哭廟案。他評點小說《水滸傳》、戲曲《西廂記》及杜甫諸家唐詩,批點綿密細致,深入至一字一句,開創中國文學前所未有文學批評的新模式,樹立小說戲曲評點的新體例,為身後中、日、韓作家所倣效。他不滿《水滸傳》後半部招安的情節,腰斬百回本為70回本,創造更為明暢緊湊的新版本,流傳最廣,成為身後300年間《水滸傳》的通行定本,其修訂的《西廂記》亦公認為最優美的本子。他乩降才女葉小鸞(字瓊章),寫下動人篇章,成為江南士大夫佳話,亦為曹雪芹構思和創作《紅樓夢》的素材之一。金聖歎提高通俗文學的地位,提出「六才子書」之說,使小說戲曲與傳統經傳詩歌並駕齊驅,受推崇為中國白話文運動的先驅,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新!!: 南直隶和金聖歎 · 查看更多 »

长洲县

长洲县是江苏省苏州市历史上的一个县,因吴王阖闾所建的园林长洲苑而得名。 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析吴县东部分置长洲县,两县同城而治,同属于苏州管辖。宋朝时属平江府。元朝时,属平江路。 清朝,长洲县下设吴塔巡司,初设今常熟市辛庄镇常南村,雍正九年(1731年)移驻浒墅关。雍正二年(1724年),由于长洲县人口、赋税繁多,分出其南部设立元和县(东南),与吴县(西南)、长洲县(东北)3县同治于府城内,同为苏州府的附郭县。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长洲县、元和县,均并入吴县。 长洲县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17位状元,占苏州全市的四分之一多。.

新!!: 南直隶和长洲县 · 查看更多 »

镇江市

镇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润州”、“京口”,建城超过3000多年。位于江苏省南部的长江南岸-苏南,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上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组成城市,往东距离上海市230公里(通过高铁一小时可以到达),往西距离南京80公里(通过高铁半小时内可以到达),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常州奔牛机场50公里。镇江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一个著名港口和商业贸易转运和转口城市。中华民国大陆时期,镇江曾是江苏省的省会。镇江隔着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相望,东边与常州市相连,西边与南京市相连。由于南京长江二桥以及上游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垂直高度不够,使得排水量超过5万吨的远洋轮船,无法通过(南京的龙潭港在长江大桥下游位置,不受其影响)。使得镇江成为的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的深水岸(-15米)线港口城市之一,通过长江往东直接通往太平洋。由於其豐富的軍事史,鎮江三山(京口北固山、金山寺、焦山定慧寺)是詩人家國之思的集中地。.

新!!: 南直隶和镇江市 · 查看更多 »

镇江府

镇江府,北宋时设置的府。 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置。为长江与大运河水运交通要冲。南宋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帅。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南侵后回师至此,为韩世忠所困。同年,加大使兼沿江安抚,以浙西安抚复还临安。镇江府治所在丹徒县(今江苏省镇江市)。属两浙路。崇宁时,户六万三千六百五十七,口一十六万四千五百六十六。贡罗、绫。下领三县:丹徒县、丹阳县、金坛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镇江、丹阳、扬中、金坛、溧阳、溧水等市县地。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镇江路。至正十六年、龙凤二年(丙申年,1356年),朱元璋改为江淮府,同年十二月又改江淮府为镇江府。治所在丹徒县(今江苏省镇江市)。下领三县:丹徒县、丹阳县、金坛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镇江、丹阳、金坛等市地。同年十二月,改名镇江府。始属江浙行省,后直隶中央六部。洪武二十六年,编户八万七千三百六十四,口五十二万二千三百八十三。弘治四年,户六万八千三百四十四,口一十七万一千五百八。万历六年,户六万九千三十九,口一十六万五千五百八十九。 清朝初期沿袭明制,仍领三县。顺治初年,设镇海将军,乾隆年间裁撤。雍正八年(1730年),江宁府的溧阳县来属。光绪三十年(1904年),置太平厅。终清一朝,领四县、一厅,考评冲,繁,疲,难。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1913年废。.

新!!: 南直隶和镇江府 · 查看更多 »

苏州府

苏州府是明、清两代的一个府,在今苏州市、上海市境,辛亥革命后废。.

新!!: 南直隶和苏州府 · 查看更多 »

英山县

英山县是中国湖北省黄冈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449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为40万人。1936年由安徽省划入湖北省。.

新!!: 南直隶和英山县 · 查看更多 »

通州 (江蘇)

通州是古代江蘇南通的称呼。 後周显德五年(958年)改静海军置,治所在静海县(今江苏省南通市)。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名崇州。明道二年(1033年)复为通州。属淮南东路。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通、海门、如皋、如东、通州等市县地。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通州路,二十一年复为州。 明朝洪武初年,附郭静海县省入州。隶属于南直隶扬州府。清朝時升為通州直隸州。1912年改本州為南通縣。 Category:五代十國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南通行政区划史.

新!!: 南直隶和通州 (江蘇) · 查看更多 »

虹县

虹县,可以指:.

新!!: 南直隶和虹县 · 查看更多 »

来安县

来安县是中国安徽省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县,2006年被安徽省列为12个享有省辖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县市之一。面积1481平方千米,人口49万(2006年)。邮政编码239200。县政府驻新安镇。.

新!!: 南直隶和来安县 · 查看更多 »

松江府

松江府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府,前身为华亭府。在今上海市境内。.

新!!: 南直隶和松江府 · 查看更多 »

桐城县

桐城县,中国古旧县名。大致为今天安徽省桐城市和枞阳县。明末清初之后,因桐城派仁人士子享有盛名,为方以智、方孝标、方苞、姚鼐等的故乡。 原稱同安縣。後因「同安」聯想為「贊同安祿山」,唐至德二载(757年)改稱「桐城县」,屬盛唐郡,治所在今安徽省桐城市东南。後隸舒州。宋末移治今枞阳县,后又曾移治今池州市贵池区西南李阳河,元移今桐城市。南宋属安庆府,元属安庆路,明、清属安庆府。 1949年2月18日,划桐城东、南乡,庐江、无为两县少量地区设制桐庐县,县治初设项铺镇,后移汤家沟;1951年2月24日更名湖东县;1955年7月1日更名为枞阳县,桐城县和枞阳县先属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后属安庆市。 1996年撤销桐城县,改设桐城市。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安徽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县份 Category:安庆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池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桐城市 Category:75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96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南直隶和桐城县 · 查看更多 »

武进区

武进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常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 武进区原为武进县,1995年撤县设武进市,2002年再撤市设武进区。2015年5月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批准,原戚墅堰区并入武进区。.

新!!: 南直隶和武进区 · 查看更多 »

歙县

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东南部,是黄山市下属的一个县。歙县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置县始,统领徽州数千年,为徽州首县,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2006年被安徽省列为12个享有省辖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县市之一。.

新!!: 南直隶和歙县 · 查看更多 »

永樂遷都

#重定向 永乐迁都.

新!!: 南直隶和永樂遷都 · 查看更多 »

江南

江南,意为長江以南地區。现在狭义上指代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的浙北,苏南及上海地区。也就是无锡、苏州、南京、松江、上海、常州、镇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其中南京只包含现在长江以南的南京,杭州包含现在钱塘江以北的杭州。长江以北的六合、浦口不算狭义上的江南,钱塘江以南的萧山、绍兴、宁波也不算狭义上的江南。现代广义上有时会把长江以北的“扬州”,钱塘江以南的“萧山、绍兴、宁波", 安徽的“古徽州地区”以及江西东北部算在内。 江南屬漢族地区,在先秦時代被中原諸國称为南蛮、百越,江南古代的南京由於做過十朝的古都,以及杭州做過南宋的首都,許多北方世家大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 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吴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赐勾践,已受命号去,还江南”。 《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属于扬州之地 在先秦时期也有其他关于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載:“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这里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钱大昕以為《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那时的“江东”是现在江南的一部分。。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

新!!: 南直隶和江南 · 查看更多 »

江南省

江南省,清朝初期设置的省。辖区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 始设于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府(今南京市),其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隸。康熙年间,分为安徽、江苏二省。.

新!!: 南直隶和江南省 · 查看更多 »

江宁县 (古代)

#重定向 江宁县.

新!!: 南直隶和江宁县 (古代) · 查看更多 »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新!!: 南直隶和江西省 · 查看更多 »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

#重定向 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新!!: 南直隶和江西承宣布政使司 · 查看更多 »

江都县

江都县,中国旧县名。 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始建江都县,治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此后,县域历经多次演变。 1940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江都县东境建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9月江都县分为江都、邗东两县,1943年4月,江、邗两县合并,称江都县;1945年12月,江都县分为江都、樊川两县,1946年4月,江、樊两县合并,仍称江都县;1948年11月,江都县再次再次分为江都、邗东两县,1949年1月,江、邗两县合并,称江都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后,分出城区和郊区建扬州市。1956年3月江都县析出西境,建邗江县。1994年7月,撤江都县,建江都市。境內有仙女廟,頗靈驗。.

新!!: 南直隶和江都县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南直隶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江淮

江淮,顾名思义,指江(长江)、淮(淮河)一带,广义上指江南、淮南地区,狭义上指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即今江苏、安徽的中部地区。.

新!!: 南直隶和江淮 · 查看更多 »

江浦县

江浦县是原南京市下辖的一个县,现已经撤消。江浦县东南倚长江,西北枕滁河,是南京的西北门户。.

新!!: 南直隶和江浦县 · 查看更多 »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江浙行中书省),为直属元朝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简称江浙或江浙省,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江浙省、江浙行省。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府(在今杭州市),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此时的南宋几乎全境已纳入大元版图,元朝在南宋的核心地区置江淮等处行中书省,统两淮(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浙(两浙东路、两浙西路)地。省会治于原淮南东路首府扬州。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以地理民事非便,徙省治于杭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割江北扬州等地隶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改曰江浙行省。此为原文所载。原江淮行省江北部分,自此至元亡(1368年)都属于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从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划福建地入江浙行省。辖境包括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二省全境及江西部分地区。 江浙行中书省为元朝中国本部的10个行中书省(不含征东行省)之一,辖境包括今长江以南之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全省江西東北部及上海。统有杭州路等三十路,江阴州等二十一州及松江府一府。福建泉州的澎湖寨巡检司也隶属于江浙行省。今江苏,安徽江北地区隶属于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管辖。.

新!!: 南直隶和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 查看更多 »

池州府

池州府,元朝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九华府置,治所在贵池县(今安徽省池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池州、铜陵、青阳、石台、东至等市县地。池州府在明代属于南直隶,清代属于安徽省。 池州府下辖6个县:贵池县(首县)、青阳县、铜陵县、石埭县、建德县、东流县。清代,池州府与該省的徽州府、太平府、宁国府、广德直隶州以及江西省九江府相邻,与本省安庆府、庐州府隔长江相望。民国初年,全国废府,撤废池州府。 Category:明朝的府 Category:清朝的府 Category:安徽的府 Category:池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铜陵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361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南直隶和池州府 · 查看更多 »

汤和

汤和(),字鼎臣,元末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东瓯王。汤和早年参加郭子兴军,后写信建议朱元璋参加郭军。此后随朱元璋攻占集庆,升统军元帅,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为征南将军,击败方国珍、陈友定。后又随徐达率军攻占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封信国公。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逝世,是明代开国功臣中为数不多的得以善终者。.

新!!: 南直隶和汤和 · 查看更多 »

沭阳县

沭阳县,简称沭,是一个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北部的城市,江苏省三个试点省直管县之一。因位于沭水之阳而得名,有“花乡”的美誉。沭阳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强,位列中国百强县47位。.

新!!: 南直隶和沭阳县 · 查看更多 »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为直属元朝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简称“河南江北”或“河南江北省”,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河南省、江北行省。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为元朝中国本部的10个行中书省(不含征东行省等)之一,辖境包括今江苏,安徽北部、河南全境、湖北北部、山东西南部部、南与江浙行省,湖广行省接壤。.

新!!: 南直隶和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 查看更多 »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

#重定向 河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新!!: 南直隶和河南承宣布政使司 · 查看更多 »

沈万三

沈萬三(),又名沈万山,沈秀,本名富,字仲荣,小名万三,本浙江乌程县南潯鎮人(今湖州)人,父親沈佑,始徙居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長洲县(今江蘇蘇州)東蔡村。明初富商,據說其富,勝於政府。沈万三的故事幾近於傳奇,真假難辨。現代學者顧誠等人認為,沈萬三的事蹟應被誇大,他可能只是一個元朝末年的普通的有錢人,並未有富可敵國的事蹟。 沈万三於元惠宗至正末年随父沈佑由湖州南浔镇徙居苏州周庄东(土宅),以躬耕起家。后又迁至周庄银子滨,到吴江分湖陆道源家理财,并得巨资。沈氏返周庄后以北蚬江(古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经浏河出海的有利条件,开始“競以求富为务”的贸易活动,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逾吴下”的江南第一富豪。发迹后,他曾先后流寓南京、苏州、吴江等地,富名遍天下。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重修長城,命沈萬三出資三分之二;而後修建首都,沈万三又资助修筑了都城南京的三分之一,還提早完工,毫无困苦的样子,并且还主动想出资犒軍,一人一兩銀,花費數百萬兩,如数输之,卻仍有餘財。朱元璋深恐“民富敌国”,又认为他犒劳军队,是要作乱,打算將沈萬三處死,馬皇后求情:“妾闻法也者,所以诛不法也,非所以诛不祥。民富侔国,民自不祥尔,夫不祥之民,天甾有之,于国法何予焉?”,皇帝於是赦免萬三,但將其发配云南、充军,財產半數充公。萬三死后水葬於周庄銀子浜;至萬三之子在世時,仍富甲一方,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向萬三之兒威脅索賄,萬三兒上告朝廷,明成祖怒之,指揮使因此被撤換。 也有人認為沈萬三未被流放,只是畏懼朱元璋,一生謹慎,深居淺出,是直到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被牵涉进了蓝玉案,不仅顾家被灭门,沈家也因此广受株连,几乎被满门抄斩,沈家也就此衰落。.

新!!: 南直隶和沈万三 · 查看更多 »

沛县

沛县是中國江苏省徐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因古有“沛澤”而得名,东滨微山湖,与山东省微山县毗连,北接鱼台县,西邻丰县,南临铜山区。面积1576平方千米,2015年戶籍人口130.12万。是汉太祖刘邦和多位漢初重臣的故乡,相传也是朱元璋的祖籍,因此有“汉汤沐邑,明先世家”之美誉。.

新!!: 南直隶和沛县 · 查看更多 »

泰州 (泰州市)

泰州,中国五代十国时开始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江苏省泰州市。 五代南唐升元元年(937年)置泰州,治所在海陵县(今江苏泰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盐城市、兴化市、如皋市等地。南宋以后辖境缩小。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泰州路,二十一年(1277年)复改为州。属扬州路。元末迁治新城(今泰州市北)。明朝还旧治海陵县。洪武初以州治海陵县省入泰州。属扬州府。清朝为不辖县的散州。1912年改为泰县。1996年8月12日,组建地级泰州市。.

新!!: 南直隶和泰州 (泰州市) · 查看更多 »

泰兴县

泰兴县,中国古旧县名。 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置,(治所在今江苏省泰兴市济川街道办事处)。属泰州。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移治柴墟镇(今泰兴市西北口岸),元丰四年(1081年)还旧治。南宋属扬州,元、明属扬州路、府,清属通州。县治历有变迁。1992年撤销,改设泰兴市。 Category:南唐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江苏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县份 Category:泰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泰兴市 Category:93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9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南直隶和泰兴县 · 查看更多 »

泾县

泾县位于中國安徽省东南部,是宣城市辖下一个县。长江的支流青弋江穿越全境。面积2059平方公里,人口36万。县人民政府驻泾川镇。 泾县以特产宣纸,宣笔而闻名。 云岭是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军部所在地,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发生地就在泾县茂林地区。.

新!!: 南直隶和泾县 · 查看更多 »

泗州

泗州是一个存在于北周到清朝之间的州,辖地大概在今天的泗县、天长、盱眙、明光、泗洪一带,最后州府在现在的泗县城。.

新!!: 南直隶和泗州 · 查看更多 »

淮安府

淮安府,中国明清时设置的府。 韩宋龙凤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政权改淮安路置,治所在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在明代,淮安府属于南直隶,是今江苏长江以北仅有的2个府之一(另一个是扬州府),下辖海州、邳州2州和山阳县(今淮安区、清浦区、清河区全部及洪泽县、阜宁县、滨海县三县的大部)、清河县(今淮阴区)、安东县(今涟水县)、桃源县(今泗阳县)、盐城县(今盐城市辖区全部、建湖县大部)、沭阳县、赣榆县、宿迁县和睢宁县9县,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4市以及徐州市东部。 清代,淮安府归属新成立的江苏省,并且分出海州直隶州(及沭阳县、赣榆县),又划出邳州及宿迁县、睢宁县归属新设的徐州府,范围有所收缩,下辖六县:山阳县、清河县(乾隆年間清江浦由山阳县劃入清河县)、安东县、桃源县、盐城县、阜宁县(分山阳县东北乡和盐城北乡新设),时称“淮六属”,大致相当于今日淮安(除盱眙、金湖)、盐城(除东台、大丰)2市大部。清朝时,考评:冲、繁、疲、难。 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故废。明清两代均是江苏省辖地面积最大的府。.

新!!: 南直隶和淮安府 · 查看更多 »

清河县 (江苏省)

清河县是清代以前江苏省的一个旧县名。 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以泗州清河口(泗水口)设立清河军(属淮南路),下辖清河县,县境完全位于淮河以北。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废清河军为县,属淮安路管辖。泰定(1324年—1328年)年间,清河县城被黄河冲毁,于是徙治淮河以南的淮阴县故城,因此县境达到淮河以南。 明、清时期,清河县均属于淮安府管辖。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河县城再次被黄河冲毁,于是江苏巡抚奏请朝廷,割山阳县重镇、河道总督驻地清江浦为清河新县城。1914年,因为与直隶省清河县同名,改名为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

新!!: 南直隶和清河县 (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湖广承宣布政使司

#重定向 湖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新!!: 南直隶和湖广承宣布政使司 · 查看更多 »

溧水县

溧水縣,中国南京市旧县名,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和高淳区前身。.

新!!: 南直隶和溧水县 · 查看更多 »

滁州 (古代)

滁州,隋朝时设置的州,州治新昌县,辖今安徽省滁州市境(除天长市、定远县、凤阳县和明光市部分区域)及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 东晋时,侨置顿丘县。刘宋时,置新昌郡,东魏置南谯州。隋朝开皇(581年—600年)初年,改南谯州为滁州,废新昌郡。又废乐钜县和高塘县入顿丘县,改名为新昌县。十八年(598年),又改为清流县。大业初年,废滁州。清流县属江都郡。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杜伏威投降唐朝政府,再置滁州,又以扬州的全椒县来属。领二县,户四千六百八十九,口二万一千五百三十五。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永阳郡。天宝时,领三县:清流县、全椒县、永阳县,户二万六千四百八十六,口十五万二千三百七十四。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滁州。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滁州路,二十年复降为滁州。明朝洪武初年,以州治清流县省入滁州。七年(1374年),属凤阳府。九年(1376年)六月,与和州、江宁县划地给新置的江浦县。二十二年(1389年)二月,直隶京师(南直隶),是为滁州直隶州。领二县:全椒县、来安县。.

新!!: 南直隶和滁州 (古代) · 查看更多 »

潜山县

潜山县在中国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是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南直隶和潜山县 · 查看更多 »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或稱洪武帝,明朝開國皇帝,漢族,朱姓,讳元璋。曾名朱兴宗、朱重八,投军被郭子兴取名元璋,字国瑞,生於濠州钟离县 。廟號「太祖」,谥號「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統稱「太祖高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因年号洪武也俗稱洪武帝。太祖之後的皇帝除明英宗(二度在位)、清太宗(改國號)外,皆實行一世一元制。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为僧据说法号如净。 25岁(1352年)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先後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统一南方,後北伐灭元,建立大一統的皇朝,国号“大明”。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興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下令解放奴婢;减免賦稅。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禁止百姓自由迁徙,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清洗权贵势力及他認為對他的朝廷有威脅的人、並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領各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驾崩後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為明惠宗。 太祖的生活儉樸、工作勤奮,在南京的皇宮內,沒有設立“御花園”,只有“御菜園”,其中種滿蔬菜,使得皇宮自給自足。.

新!!: 南直隶和朱元璋 · 查看更多 »

望江县

望江县在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北岸,是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县,邻接江西省。 面积1357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246200。县人民政府驻华阳镇。 望江县古有「雷池」,是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所在地。.

新!!: 南直隶和望江县 · 查看更多 »

明仁宗

明仁宗朱高熾(),或稱洪熙帝,明成祖長子,其母为仁孝文皇后,中山王徐達外孫,明朝第四代皇帝。 洪武年間,被封為燕世子。靖難之役中,仁宗負責鎮守北平,并成功抵禦李景隆率領的中央軍圍攻。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并在明成祖屢次北伐中,擔任監國職位,實際負責國家政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繼承皇位,年號“洪熙”,在位期間,採取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改革與調整,國家富足。仁宗與子明宣宗在政治用人、行政處理上,均為後世所称善,史稱“仁宣之治”。.

新!!: 南直隶和明仁宗 · 查看更多 »

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鎮(《明英宗實錄》“以宣德二年丁未十一月十一日生。”,謚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是明朝的第6代與第8代皇帝;最初使用正统(1436年-1449年)年号,復位後使用天顺(1457年-1464年)年号,在位22年。.

新!!: 南直隶和明英宗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南直隶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明朝行政區劃

明朝行政區域劃分,明初曾沿袭元朝的行中書省制,但后来深感不便,于是进行了全面改革。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州以下有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省府州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明初设置的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三分各省军政司法权力的体系,后逐渐被巡撫制度接掌,巡撫常常成为各省权力统一的最高长官。.

新!!: 南直隶和明朝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或稱永樂帝,是明朝第三任皇帝,公元1402年至1424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 明太祖皇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時事征伐,並受封為燕王。洪武三十二年或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削藩,燕王遂發動靖难之役,起兵奪位,經過三年的战争,最終胜利,殺害方孝孺,驅逐其姪建文帝奪權篡位自封為帝。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明朝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京,使北京至此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至今。此外他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北征蒙古,南平安南。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另外,他加強太祖以來的專制統治,強化錦衣衛並成立東廠,此外,他在位期間重用宦官,也促成明朝中葉後宦官專政的禍根。 明成祖崩逝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嘉靖帝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新!!: 南直隶和明成祖 · 查看更多 »

昆山县

昆山县可以指:.

新!!: 南直隶和昆山县 · 查看更多 »

海州

海州可以指:.

新!!: 南直隶和海州 · 查看更多 »

海门县 (古代)

海门县,中国古旧县名。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置,治所在东洲镇(今江苏启东市东北)。后县治屡迁。明朝时,属扬州府通州,旧治礼安乡坍没于海,正德七年(1512年)徙治余中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八月迁于金沙场以避水患。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最终因土地坍没于海,废入通州。.

新!!: 南直隶和海门县 (古代) · 查看更多 »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重定向 浙江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新!!: 南直隶和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 查看更多 »

施耐庵

施耐庵(),名耳,字伯陽,又名子安,又字肇瑞,譜名彦端,齋號耐庵,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說家,中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关于其籍贯,有兴化说、苏州说、杭州说。其生平因缺乏史料而众说纷纭,甚至对有无此人都有争议曹晋杰、朱步楼,《施耐庵新证》,学林出版社,1987年4月。《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其门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

新!!: 南直隶和施耐庵 · 查看更多 »

无锡县

无锡县,中国旧县名。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无锡县,属会稽郡。东汉时,属吴郡。三国时,东吴废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后属晋陵郡。唐朝时,属常州、晋陵郡。宋朝时,仍属常州。元朝时升为无锡州。明朝洪武初年,降为县,属常州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无锡县分出金匮县,两县同城而治。1912年,金匮县废入无锡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无锡县沦陷。1949年4月20日夜,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29军87师于22日夜(另说23日夜)由光复门进入无锡城。中华民国政府对无锡县的管辖随之结束。 1949年4月24日,中共政权由无锡县分出无锡市,4月26日成立苏南行政公署,驻无锡市。1952年,江苏省成立后,无锡市为江苏省辖市,无锡县为其管辖,后属苏州专区、无锡市、苏州地区管辖。1983年,无锡县复归无锡市管辖。1995年,撤消无锡县,置锡山市。2000年,撤消锡山市,置锡山区和惠山区。.

新!!: 南直隶和无锡县 · 查看更多 »

旌德县

旌德县在中国安徽省东南部、青弋江上游,是宣城市下辖的一个县。旌德县东邻宁国市,西接黄山市,北邻泾县,南接绩溪县。 面积905平方千米,人口15万;邮政编码242600;县政府驻旌阳镇。.

新!!: 南直隶和旌德县 · 查看更多 »

扬州府

扬州府,中国明清时设置的府。清朝时,扬州府的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以南、长江以北,东台市以西、仪徵市以东地。当运河交通冲要,为明清两淮盐运中心。1912年废。 元朝至正二十六年、龙凤十二年(丙午年,1366年)正月,朱元璋政权改维扬府置,治所在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明朝建国后,属京师,永乐后属南直隶。在明代,扬州府是今江苏长江以北仅有的2个府之一(另一个是淮安府),下辖高邮州、泰州、通州3州和江都县、仪真县(今仪徵市)、宝应县、兴化县、泰兴县、如皋县和海门县7县,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南部以及安徽省天长市东南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编户一十二万三千九十七,人口七十三万六千一百六十五。弘治四年(1491年),户一十万四千一百四,口六十五万六千五百四十七。万历六年(1578年),户一十四万七千二百一十六,口八十一万七千八百五十六。 清朝扬州府范围有所收缩,评价:冲,繁,疲,难。隶淮扬海道。两淮盐运使驻。初年,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省和安徽省,扬州府归属江苏省。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门县坍塌于海,并入通州。雍正二年(1724年),避雍正帝讳,改仪真县为仪徵县。三年(1725年),通州升为通州直隶州,如皋县、泰兴县属通州直隶州。九年(1731年)析江都县置甘泉县。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析泰州置东台县。宣统元年(1909年),避宣统帝讳,改仪徵县为扬子县。下辖高邮州、泰州2州和江都县、甘泉县、扬子县(今仪徵市)、宝应县、兴化县、东台县6县。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1912年废扬州府。.

新!!: 南直隶和扬州府 · 查看更多 »

承宣布政使司

承宣布政使司,為中国明清两朝的省级地方行政機關。 明朝時,承宣布政使司為国家一级行政区,是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的辖区,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俗稱「行省」、「省」,负责一级行政区的民事事务。布政使司设左、右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各一人,即一级行政区最高行政长官。而一省之刑名、军事则分别由提刑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管轄。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合称为「都布按三司」,皆為省级行政区最高機關,都布按三司職權相当于元朝的「某地等处行中书省」,但非行中书省此種中央軍事控制;三司品阶以都指挥使司最高,其首长都指挥使为正二品,布政司次之,左、右布政使均为从二品,提刑按察使司之长官提刑按察使为正三品。 清朝沿襲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但只設一員布政使,並在布政使之上設置固定制的總督、巡撫掌管全省軍民事務。布政使成為巡撫屬官,專管一省或數個府的民政、財政、田土、戶籍、錢糧、官員考核、溝通督撫與各府縣。 越南後黎朝倣傚明制,設立“承宣”,其長官曰“承政”,故又稱“承政司”;阮朝後期倣傚清制,設立省,長官為巡撫、總督、布政使。 民國時廢除布政司制度,設省,中國首次出現以“省”為正式通名的行政區劃。.

新!!: 南直隶和承宣布政使司 · 查看更多 »

怀宁县

怀宁县,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下游,大别山南麓前沿,是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县。东临安庆市区,西与潜山县、太湖县相连,西南部与望江县相接,北隔大沙河与桐城市相望。 怀宁县面积1350平方千米,人口59.8万。邮政编码246100。县人民政府驻高河镇(2002年1月18日由石牌镇搬迁至此)。怀宁县处沿江平原与皖西山区接壤地带。境内兼有低山丘陵和平原沙洲。皖河纳岳西、潜山、太湖南流诸水,横贯本县南部入长江。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3℃,年降水量1294毫米。矿藏有铜、银、铅、锌、大理石、石灰岩等。.

新!!: 南直隶和怀宁县 · 查看更多 »

怀远县

怀远县位于中国安徽省北部、淮河沿岸、涡河流贯,是蚌埠市下辖的一个县。宋置怀远军,元改怀远县。2006年被安徽省列为12个享有省辖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县市之一。.

新!!: 南直隶和怀远县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南直南直隸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