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4 关系: 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孔教學院何郭佩珍中學,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屯門區,崇基書院,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九龍城區,互動電子白板,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信息技术,嘉諾撒聖心學校,元朗區,粉嶺公立學校,網絡探究,聖士提反書院,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聖貞德中學,香港培正中學,香港大學,香港島,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真光中學,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行政區劃,视频会议,英国,離島區,新界西選區,新界東選區,教育局,教育局 (香港)。
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
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SALEM-Immanuel Lutheran College,簡稱沐恩中學、ILC、SALEM-ILC)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大元邨,於1983年由南亞路德會創立。校名中「沐恩」的意思是「沐浴在主的恩典中」,英文校名中的「Immanuel」是聖經中的先知以賽亞及聖徒馬太等對耶穌基督的別稱,「Lutheran」就是路德教會的英文名稱。前稱沐恩中學(Immanuel Lutheran College),成立法團校董會後,把辦學機構南亞路德會及其英文簡稱SALEM加入學校註冊名稱。.
孔教學院何郭佩珍中學
#重定向 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全稱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Christian Alliance S W Chan Memorial College,簡稱陳朱素華、CASWCMC和SWC)是香港一所資助中學,校舍位於新界粉嶺暉明路。校訓為聖經箴言九章十節:「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屯門區
屯門區(Tuen Mu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位於新界的西部,面積約8445公頃。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普查,屯門區的人口約為489,299人。而屯門區的屯門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
崇基書院
崇基書院是臺灣基隆地區第一所官立學府,亦為臺北府基隆廳唯一一所書院。崇基書院創立於清光緒十九年(西元1893年),光緒二十一年落成。創設基金主要由書院創院院長、舉人江呈輝向本地仕紳募集而來,少部分由官府在光緒17年開始收稅支應,並於光緒19年由基隆通判章瑞坦撥給公帑9500兩。院舍落成之年,即逢臺灣被清割於日,以致於開課不久,書院遂停辦。原屬文廟建制的諸神孔子、倉頡夫子、太上老君也只好移奉慶安宮。崇基書院又經梁純夫復建。 基隆市仁愛區書院裡雖不是崇基書院的院址,書院裡裡名卻是為紀念「崇基書院」而得名。 第二三之二執照明定作為田產納稅劃撥的崇基書院經費來源: 分類:臺灣的書院 Category:基隆市歷史.
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Rotary Secondary School),香港一所全日制津貼男女中文中學,位於九龍黃大仙區龍翔道157號,該校為一基督教學校,直屬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創辦於1972年9月,因獲九龍西區扶輪社慨捐鉅款資助興建,故以「扶輪」命名。1970年代該校只提供三年初中實用課程,1981年起開辦香港中學會考課程,1992年9月開始,該校增辦兩年制預科課程。2006年起進入六年一貫新學制。小學畢業生入讀本校可由中一讀至中六,分階段完成初中、高中及香港中學文憑課程,然後因應其能力及志趣,申請入讀各大專院校。學校經歷45年穩步發展,現已成為一所編制完整之新型中學。同時為配合時代進展及社會需要,該校亦較著重提供多元化設計之商業及科技課程。.
九龍城區
九龍城區(Kowloon City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分區其中之一,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南向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面積1000公頃,2016年中人口有418,732人。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前啟德機場是區內一個最顯著的地標,隨著香港的發展,這個地標可算是香港演變的指標。本區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分數段時期併入香港土地的轄區(不計算填海,分別為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九龍寨城清拆,其歷史詳見下述)。.
互動電子白板
互動電子白板,是一種透過電腦週邊界面來連接投影機和電腦的輸入輸出裝置,部份可以顯示投影器投影的影像。通常由台式计算机、触摸式白板、投影仪、音响、话筒等电子设备组成。.
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
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Jordan Valley St.)是一所天主教香港教區政府津貼的男女子中文全日制小學,在2009年創校(原為彩雲聖若瑟小學下午校,Choi Wan St.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Buddhist Mau Fung Memorial College,簡稱BMFMC或茂峰)是座落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的一所津貼全日制男女中文中學,亦是香港佛教聯合會的其中一間學校,校址位於天水圍天柏路18號,鄰近天慈邨和天水圍游泳池。 學校創立於1998年,創校校長為陳燕輝。現時學生逾千人,注重資訊科技方面的知識及教育,並有出色的成就。該校亦在2003年開辦校園電視台,現逢星期二、四就會在課室進行早會,亦間中會不定時直播典禮,亦有影片、音樂分享。.
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
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PLK Dr.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寫:IT)也称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依照儲存及處理信息的不同,可以將信息技术的發展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前機械時期(3000 BC – 1450 AD)、機械時期(1450–1840)、機電時期(1840–1940)及電子時期(1940–現時)。本文主要介紹1940年起電子時期的信息技术。 在商業領域中,(ITAA)定義信息技术為「對於以電腦為基礎之資訊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實現、維護或應用。」。此領域相關的任務包括網路管理、軟體開發及安裝、針對組織內信息技術生命週期的計劃及管理,包括軟體及硬體的維護、升級及汰換。 信息技术一詞最早是出現在1958年《哈佛商業評論》中,一篇由Harold J.
嘉諾撒聖心學校
嘉諾撒聖心學校 Sacred Heart Canossian School,是香港的一間小學,創立於1860年,校舍是香港島半山區天主教區建築群之一。是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屬下的其中一間的學校。在1992年1月學校遷至堅道27號,原校在半山羅便臣道。此校直屬中學為嘉諾撒聖心書院,小學一至六年級合共有30班。 该校校舍樓高十層,全校課室共三十間,設有電視機、中央廣播系統。課室設有高映機、投影銀幕、電腦;特別室有英語角、音樂室、會客室、美勞室、醫療室、輔導室、電腦室及禮堂,均設有空調設備。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12位。 聖心的學生被外稱為「聖心人」(Sacred Heartist)。.
元朗區
元朗區(Yuen Long District)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個地方行政區域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元朗區是香港唯一「一區兩市」(元朗新市鎮及天水圍新市鎮)的區份,此外發展中的洪水橋新發展區也有大部份範圍位於本區。元朗區屬香港兩個陸地與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相連的區之一,另外一個為北區。.
粉嶺公立學校
粉嶺公立學校是香港新界北區粉嶺的一所津貼小學,創立於1936年,位於粉嶺村,鄰近粉嶺站。學校創校七十年,前身是粉嶺村中的家塾思德書室,位於粉嶺村的家祠。學校早期主要為粉嶺圍的村民提供教育服務,及後因應粉嶺區的地方發展,遷入居住的人口漸多,才逐漸擴展至整個北區的學生。1957年時搬至鄰近的新校舍,及至1999年新翼大樓建成,設有音樂舞踏室、中央圖書館、多媒體教室及活動室,配合時代的需要,繼續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學校佔地1.1萬平方米,地方寬廣。校園寬廣清幽,為學生提供舒適寧靜的學習環境。 學校於2000年被教育統籌局挑選作為第一批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2004年獲挑選成為香港第一所擔任資訊科技學習中心的小學。 現時全校總共有15班,學生600人,比去年大幅增加百多人。從2007年度開始,所有班級都已轉為全日制。.
網絡探究
網絡探究(WebQuest,亦作Internet Quest),又譯网络主题探究、探索網站等,是一種由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杜博禮教授(Bernie Dodge)於1996年發明的培養學童思考方法。它是一種以探究為本(Inquiry-based Learning)的嶄新學習方式,讓學生透過在網路上搜尋相關的資訊去解決問題,從而達至鼓勵學生學會學習的目的。由於網絡探究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所以現時相關的書還比較少。 根據杜博禮教授當年所發表的原文,網絡探究是一種「以探究為本的活動。在這活動中,部份或所有學習者要處理的資訊都來自互聯網上的資源。有時亦可輔以視像會議」另外,根據 BestWebQuests.com 的建議,在確保能令學生培養解難的方法,在網絡探究的題目內必須有一定的高層次思考問題。.
聖士提反書院
聖士提反書院(St.)是香港一所基督教直資男女中學,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東頭灣道22號,佔地面積約,為香港面積最大的一所中學,亦是香港少數寄宿學校之一,多座校舍被列為歷史建築。學校於1903年創校,當時只有6名宿生和1名走讀生就讀,曾享有東方伊頓公學的美譽。2014至2015年度,學校有914名學生就讀。現任校長為楊清女士。聖士提反書院使用英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除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普通話科、家政科、視覺藝術科及體育科外,其餘所有科目均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在2014年文憑試中,一名學生奪取7科5**的佳績,成為當屆全港12位狀元之一。.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SKH St.)是香港一間中文中學,原本是港島區一間津貼英文中學,最後學校改以母語授課。現時校舍位於荔枝角海麗街一號,鄰近海麗邨。.
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
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為香港一所全日制男女小學,由聖公會創辦,其前身是聖公會主恩小學上午校,於2002年創校,校訓為「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聖貞德中學
聖貞德中學(St.,為港島區學校。於1955年由一群香港大學畢業的天主教女青年,為了效法法國女英雄聖女貞德愛國家愛民族的精神,忠於天主的呼召而創辦的,並奉聖女貞德為主保。校舍原於羅便臣道8號,後遷至現址香港北角寶馬山道55號。.
香港培正中學
香港培正中學(Pui Ching Middle School)是香港九龍何文田的一所傳統名校,為廣州浸信會在廣州創辦基督教書院。在中國大陸有「北有南開,南有培正」的稱號,在兩廣一帶共有8間分校,使用同样的校徽、校歌、校训、校旗、校色。崔琦、丘成桐皆毕业于此。.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是香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本部位於香港島的薄扶林。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並於1912年3月11日正式辦學,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之初,更是大英帝國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香港大學創立於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其溯源是1887年成立的華人西醫書院,該校後來併入香港大學並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與文學院及工程學院一同被認為是香港大學的創校學院。香港大學在日佔時期遭受嚴重破壞,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香港大學於1948年恢復運作,其後多所學院及學術部門相繼成立。港大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香港大學現在共有十所學術學院,香港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港大醫學院是全球第一個成功鑑定及上報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單位。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為香港社會培養出各界的著名人士,香港大學的排名在香港高等院校中長期名列前茅,亦曾持續位於《QS》及《泰晤士》綜合排名的亞洲三甲之列。港大牙醫學院於2016年及2017年全球排名第一,而港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為亞洲第一。.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为 CUHK),簡稱中文大學、中大,是一所坐落於香港沙田馬料水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学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顶级大学在香港的延续。創校教授為民國時期著名大儒、專家和國民政府及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大學所合併的三所書院中的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前身為1845年起始的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在中國大陸地區所建立的享有極高聲譽的教會及私立大學,是香港历史源流上最远久的高等学院。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合并香港高等學校而成立,並於1966年開辦香港首間研究院,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李卓敏:《開辦的六年》(1969年)頁38至48,也是香港唯一採用書院聯邦制辦學的大學,現共有9所成員書院及8所學術學院。中大的創立打破了英國殖民地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慣例,並成功掀起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具歷史及時代意義。葛量洪爵士著、曾景安譯(1984年),《葛量洪回忆录》,广角镜出版社发行,ISBN 962-226-069-1,頁205。“港府和港大在當時否決興辦中文大學有很多原因,除了經費和師資問題,還有就是香港大學和香港政府不希望見到香港同時出現兩所大學,擔心中文大學的存在會與原有的香港大學分庭抗禮,不單分散資源,更甚者會影響港府集中制定高等教育政策”《中文大學校刊》一九八一年秋(1981年),頁9。雖然最初的大學條例將中文列作指定教學語言,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只有某些部門同時提供粵語及標準漢語指引。 該校既是香港的天災監測中心,亦是該地社會科學、國學、工商管理、理學及醫學的主要研究機構。其曾經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長獲得諾貝爾獎,校友銜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勒諾多文學獎和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以及包括嶺南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内的等高校的校长,系唯一具有獲得國際頂級獎項的校友以及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及圖靈獎得主專任任教的香港高校。香港教育歷來產生的諾貝爾獎等級的學者中,有67%是中大的校友、教授(參見主欄目香港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羅德獎學金(譽為本科“諾貝爾獎”)的數目為香港最.
香港真光中學
香港真光中學(True Light Middle School of Hong Kong),是香港一間由基督教傳教士那夏理女士創辦的女校,位於大坑大坑道50號。 學校附設幼稚園,小學及商科及語言部(簡稱商科部),而幼稚園及小學部是男女校 。校訓為「爾乃世之光」。校服為中式長衫。 中學部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50位,而小學部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2位。.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香港行政區劃
早於香港開埠初期,香港地域已有相當的行政分區。1963年,港英政府為港九市區劃為四十多個法定分區,成為香港市區日後的基本行政分區。1980年代,香港政府亦為新界制定清晰的法定分區界線。而立法會、市政局及區議會在不同時代則有各自的選區,劃分方法各有不同。香港政府各部門亦會依據各自訂立的內部分區而分工。 香港規劃政策包括三層,當中第一層全港整體規劃,第二層市區城區規劃,然後第三層分區規劃大綱。解散市政局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只下放少量監察權力和責任給區議會。.
视频会议
视频会议(Videotelephony、又称电视会议、电视电话会议),是一种为两地或多地的用户之间提供语音和画面双向实时传送的视听会话型会议。大型视频会议系统在现代的军事、政府、商贸、医疗等部门和行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離島區
離島區(Islands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面積最大的一區,面積佔全香港的16%;主要包括香港南及西南面多個離島,當中包括香港面積最大的島嶼大嶼山的大部分。2016年中人口為156,801人。.
新界西選區
新界西選區(英文 New Territories West Constituency)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五個選區之一,範圍為新界西半部地域,包括荃灣區、葵青區、屯門區、元朗區及離島區。 新界西選區總面積480.43平方公里,總人口(2011年)2,023,206人,人口密度4,211人每平方公里,是人口最多的選區。.
新界東選區
新界東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範圍為新界東半部地域,包括沙田區、大埔區、北區及西貢區。 新界東總面積470.97平方公里,總人口(2011年)1,667,887,人口密度3,541人每平方公里。.
教育局
教育局可以指:.
教育局 (香港)
教育局(Education Bureau,简称ED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13個決策局之一,專責香港教育的政策。 現任局長為楊潤雄,副局長蔡若蓮,政治助理施俊輝,常任秘書長楊何蓓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