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谭延闿

指数 谭延闿

譚延闓(),幼名寶璐,字組庵,或作祖庵、組安、祖安,別號無畏,齋號切齋,湖南茶陵人,民國初年政治人物,曾任湖南都督,國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長。亦長於詩法、書法、槍法,綽號「譚三法」,當年與陳三立、譚復生並稱「湖湘三公子」。 父親譚鍾麟曾任清戶部左侍郎、工部尚書、閩浙總督、四川總督、兩廣總督、直隸總督。他镇压了1895年孙中山第一次广州起义。.

161 关系: 劉墉 (清朝)劉學詢劉仲敬南京市南方都市报參議參議院君主立宪制大楷太极拳奴婢孫中山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孫科宣統宋美齡寧漢分裂小楷射擊運動巡撫工部尚书上海市严嵩中山陵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中国国家元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務總理中華民國副總統书法乳名广州市广州起义广西壮族自治区于右任庶吉士二次革命五代十国会试张作霖开封市何紹基佛教北洋北洋政府...國民黨 (1912年-1913年)國民政府國民政府主席喪禮傅良佐商衍鎏商承祚內政部兩廣總督八股文光绪光绪帝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四川總督状元社會運動禁忌福建私塾程潛篆书米芾編修绍兴酒翁同龢翰林院省长焦达峰監察院直隸總督隶书銀圓聯省自治鍾山草书鐵道部革命黨表字行书行政院行政院院長袁世凯颜真卿馮道马麒譚祥魚翅議長護法運動谭姓谭延闿谭延闿故居 (南京)谭伯羽谭嗣同谭钟麟黎丹轉世齋號辛亥革命近体诗进士錢灃茶陵县胡漢民都督赵恒惕閩浙總督门罗主义董其昌蔣中正長官长沙市陳履安陳誠陈三立陕甘总督提督杭州市楷书極樂世界欧阳询武力武汉市殿試段祺瑞毛笔毛泽东毛澤東民國江苏省沈秉堃沙基慘案淨土宗清朝湖南省潘復朝鮮圓朝考戊戌变法戊戌六君子户部侍郎明朝浙江省斬首新北市文章慈禧太后总理 扩展索引 (111 更多) »

劉墉 (清朝)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注沟镇逄戈庄村(今屬高密)人,祖籍江南省砀山(明弘治间始祖福公自南直隶砀山县迁山东诸城县)。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政治人物,書法家。 刘墉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谥文清。.

新!!: 谭延闿和劉墉 (清朝) · 查看更多 »

劉學詢

劉學詢(),字問芻,又字文楚,號耦耕,清末民初廣東省香山縣人,光緒十二年進士,曾任李鴻章的顧問,私下捐助孫逸仙革命。西湖國賓館即為其營建之園林。.

新!!: 谭延闿和劉學詢 · 查看更多 »

劉仲敬

劉仲敬(),出生于新疆奇台,祖籍四川资中,棄醫從文,政治评论人士、作家,網名「數卷殘編」,以獨特的历史观著称,專注发明诸夏民族。现居美国。.

新!!: 谭延闿和劉仲敬 · 查看更多 »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新!!: 谭延闿和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简称“南都”)是中国南方的一份综合性日报,于1995年3月起试刊,1997年1月1日正式创刊,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的子报。报章隶属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覆盖广东省,为珠三角地区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目前总部在广州。报纸版面大小四开,每天版面一度达到平均在100版以上。 同《环球时报》等民族主义立场的报纸相对应,《南方都市报》主要采自由主义立场。该报是一份以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为主,覆盖全省包括珠三角12个中等城市(曾擴展至香港、澳門)在内的综合类日报。 2006-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检测当中,《南都》连续两年名列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还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品牌500强”。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8年6月在瑞典哥德堡发布的“2008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南方都市报以140万份的发行量位列第28位,中国第6位。.

新!!: 谭延闿和南方都市报 · 查看更多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除了有名有字之外,有时亦会为自己取號,又稱别號,别字。號是較正式的别名,以言意托志。受古代中國文化的影響,包括日本、韓國、越南等在內的東亞國家都有這樣的習慣傳統。 在東亞文化中,直呼別人之名是十分无禮的。正常來說,只有長輩能直呼其名,平輩以字相稱,後輩就用號來稱呼前輩。故稱呼別人時,對有字之人多呼其字,對有號之人則多呼其號,而不會直稱其名。如苏轼,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號東坡居士,道號東坡道人。人多称之為苏东坡,而不會直呼其名。有些人的號因此比他的本名或字更為人所熟悉,如祝枝山(本名允明),徐霞客(本名弘祖),曹雪芹(本名霑),郑板桥(本名燮),李叔同(本名广侯),邓泽如(本名文恩)。 另外,因應不同的用途也會有不同的號,如詩號、畫號、武號等。士大夫還流行以自己的居處或書齋之號為別號,是為庵號。佛教及道教檀越或出家人為了宗教取的號,稱法號,或道號。.

新!!: 谭延闿和号 · 查看更多 »

參議

參議為政府機關的一種官職。於中國明清等朝代為官制之一,在清朝品等約為正四品,並於通政使司、外務部等機構均有配置;一般而言,通常為輔佐主官或從官的高級官員。例如通政使參議,就是輔佐通政使或通政副使的官員。 在日本同样设参议一职,无固定位阶,属于令外官。从大宝2年(702年)5月21日开始设立该职位,一直維持到明治时期。 朝鮮王朝施行一府六曹制,在六曹中皆設有參議之職,官階為正三品,位居判書、參判之下,與判書、參判並稱「堂上官」或「三堂上」。 目前在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仍設有參議一職,如總統府、各縣市政府等,主要功能亦為輔佐機關首長推行政務,性質近似於顧問。.

新!!: 谭延闿和參議 · 查看更多 »

參議院

#重定向 上議院.

新!!: 谭延闿和參議院 · 查看更多 »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對於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雖然是國家的元首,但君主的权利與產生的方式,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往往在不同時期,君主的產生方式與權利範圍也各不相同。.

新!!: 谭延闿和君主立宪制 · 查看更多 »

大楷

大楷可以指:.

新!!: 谭延闿和大楷 · 查看更多 »

太极拳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的一種,與形意拳和八卦掌並稱中國三大内家拳。太極拳開始的时候也叫綿拳,由楊露禪傳出。楊露禪成名後成為「楊無敵」。太極拳講究中定、放鬆、心静、慢練及九曲珠,和外家拳明顯不一樣。 2007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2007年8月,国家武术部门在对社会上多种说法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考察、论证后,命名温县陈家沟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

新!!: 谭延闿和太极拳 · 查看更多 »

奴婢

奴婢是古代東亚律令制下与良民相对的贱民的一種,是指受特定主人役使者。奴是男性,婢是女性。奴婢没有选擇住处与职业的权利,他们可以被買賣,不可逃走,但主子也可能釋放他们。奴婢法律上介于人与物之间。.

新!!: 谭延闿和奴婢 · 查看更多 »

妾,又稱陪房、偏房、側室、副室、妾侍、小妻、旁妻、下妻、庶妻、嬬、姬、簉室等,亦有小老婆的俗稱,中華民國初期又稱姨太、姨太太。狭义上指一夫一妻多妾婚姻中,获得法律认可,但地位低於正妻的女性配偶。广义上可包括,除情妇外,未获法律认可的姬妾在内。.

新!!: 谭延闿和妾 · 查看更多 »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新!!: 谭延闿和孫中山 · 查看更多 »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广州大元帥府舊址”為依托建立的遺址性紀念館。该处旧为孫中山於1917年興建於此地的廣東大元帥府。於2006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新!!: 谭延闿和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 查看更多 »

孫科

孫科(),字哲生,廣東省香山縣南朗鎮翠亨村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長子,其母是孫文的元配夫人卢慕贞。高中畢業於美國夏威夷檀香山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曾任廣州非常國會及外交部秘書,英文《廣州時報》副主編,廣州市市長,國民政府常委、代理廣東省長、交通部部長,中國國民黨政治委員會委員、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軍事委員會委員。1927年起歷任國民政府建設部長、財政部長、鐵道部長、考試院副院長、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在中華民國史上,他是唯一先後當過五院制之下不同院的院長(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和考試院長)的人。曾代表國民政府去蘇聯談判,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和《中蘇商務條約》。.

新!!: 谭延闿和孫科 · 查看更多 »

宣統

宣統(a;;)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年号,前后三年。 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清朝遺民仍然使用宣统年号纪年。1917年張勳擁戴溥儀復辟时,称宣统九年。.

新!!: 谭延闿和宣統 · 查看更多 »

宋可能是下列含意之一:.

新!!: 谭延闿和宋 · 查看更多 »

宋美齡

宋美齡(英文名:Soong May-ling,),冠夫姓尊称为蔣宋美齡女士或蔣夫人;前中華民國第一夫人,中國國民黨總裁、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及第一、二、三、四、五届中華民國總統蒋中正的第四任妻子,前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及第六、七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的繼母;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議主席团主席、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委員會指導會議指導長,同時亦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與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的創辦人。 美國維斯理大學博士。对近代中國歷史及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影響深遠。.

新!!: 谭延闿和宋美齡 · 查看更多 »

寧漢分裂

寧漢分裂是1927年國民政府北伐期間,国民党内部以南京蔣介石(蒋中正)为首的清共势力和武汉汪精卫(汪兆銘)为首的容共势力发生分裂的事件。寧、漢分別指南京(舊稱江寧)和武漢。 蘇聯為赤化中國奪取政權而指示中國共產黨將中國國民黨分化為左右派,當時屬於國民黨左派的武漢國民政府受蘇聯鮑羅廷控制,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另組南京國民政府,主張清黨。事件最終以武漢國民政府內汪兆銘識破蘇聯與中國共產黨的奪權計劃主動進行和平分共告終。.

新!!: 谭延闿和寧漢分裂 · 查看更多 »

小楷

小楷可以指:.

新!!: 谭延闿和小楷 · 查看更多 »

射擊運動

射击运动(shooting sport)是考验个人枪械使用能力和技巧的各种竞技和休闲运动,是现代奥运会最著名的比賽項目之一,也是西方民间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运动。在英文中“shooting”一词泛指使用任何远程兵器,包括弓箭、弩、弹弓等,但是在中文里“射击”一词的定义仅局限为使用枪械类兵器。.

新!!: 谭延闿和射擊運動 · 查看更多 »

巡撫

巡撫,尊稱為撫臺、撫軍。為中國14世紀-20世紀初的地方官制名稱,統治區域可能由從數千平方公里至數十萬平方公里,权力大于今日仅负责行政事务之省長,统筹地方行政、军事、司法权力。清朝巡抚多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頭銜,副都御史俗稱御史中丞,故习称巡抚为中丞。 越南阮朝也模仿清朝的职官制度,设有巡抚一职。.

新!!: 谭延闿和巡撫 · 查看更多 »

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中國古代官名,六部中工部的最高級長官,相當於今日的內政部長、交通部長,雅称大司空、冬官尚書、冬官卿、冬官常伯。.

新!!: 谭延闿和工部尚书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谭延闿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严嵩

嚴嵩(),字惟中,號介溪,别号勉庵,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嘉靖年间权臣,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旋病休归里。严嵩读书八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还朝复官。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严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二十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職,兩年而歿。著有《钤山堂集》40卷。.

新!!: 谭延闿和严嵩 · 查看更多 »

中山陵

中山陵是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东邻灵谷寺、西毗明孝陵。孙中山於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後,中国国民党遵照他的遗愿,在南京为他修建陵墓。中山陵1926年1月开始兴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筑,当年6月1日孙中山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 中山陵由吕彦直设计,整体平面呈警钟形,与孙中山“唤起民众”的政治遗嘱相契合。陵墓设计充分利用地势,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等主要建筑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在紫金山南的缓坡上。中山陵吸取中国古代陵墓的对称布局,利用墓道和台阶将主要建筑连为轴线,并布置大片绿地,将陵墓建筑群联接成与背景山势相称的宏大整体。陵墓主体建筑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的大屋顶造型,应用西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以肃穆的蓝白色调和严谨的建筑构型表现出沉静恢弘的气度,被认为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融合中西的经典作品。中山陵1961年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新!!: 谭延闿和中山陵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谭延闿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簡稱國民黨中央或中央黨部)是中國國民黨的最高執行機關,由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组成,整個組織包括以主席為首的幹部群、以及數個黨務單位。.

新!!: 谭延闿和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元首

中國國家元首可指:.

新!!: 谭延闿和中国国家元首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 谭延闿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谭延闿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是中華民國國務院的首長,也是北洋政府時期的政府首腦。有些國務總理名義上曾代行大總統職權,但實權卻握在軍閥手上。 此外,袁世凱擔任大總統時,曾將國務總理職銜改稱為「政事堂國務卿」,此處亦一併收錄。.

新!!: 谭延闿和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副總統

中華民國副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副國家元首。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49條規定,當總統缺位時,由副總統繼任,至總統任期屆滿為止;或者是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其職權。換言之,中華民國副總統只是備位元首,沒有政治實權。相較之下,行政院院長較副總統擁有更大的政治權力,因此歷史上曾出現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的情況。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文就任為臨時大總統的同時,於1月3日選黎元洪擔任臨時副總統,是中華民國第一位臨時副總統。1916年大總統袁世凱逝世後黎繼任總統,馮國璋被選為副總統。1917年黎元洪辭職,馮國璋代理總統,之後北洋政府再也沒有選出副總統,直到1948年《中華民國憲法》施行才恢復。.

新!!: 谭延闿和中華民國副總統 · 查看更多 »

书法

書法是一種書寫的藝術。書法縱向穿透兩個層面:「使用」與「審美」;橫向跨越文字兩個層面:「文字」、「繪畫」。書法也是一種研究書寫者心理與性格的工具。當代對實踐書法的定義有:.

新!!: 谭延闿和书法 · 查看更多 »

乳名

乳名又叫小名、幼名、小字,是婴儿出生后,父母等长辈给小孩取的非正式的名字。有时是因为父母还没有选定正式的名字,所以取乳名作临时之用。.

新!!: 谭延闿和乳名 · 查看更多 »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新!!: 谭延闿和广州市 · 查看更多 »

广州起义

廣州起義可以指:.

新!!: 谭延闿和广州起义 · 查看更多 »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个自治区之一,首府为南宁市。1958年,廣西僮族自治區成立,1965年,改用现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南地区,南濒北部湾,與越南接壤。廣西壮族自治区有中國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通用普通话,地方語言有廣西平話、桂柳官话、壮语、粤语、客家話、闽语等各種民族語言和方言。.

新!!: 谭延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于右任

--右任(),陕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别署“髾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右任早年係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立之後長年在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尤其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是歷史上在任最久的五院院長。同時也是中國近代知名的書法家。--右任長髯飄飄,是其一大特徵。.

新!!: 谭延闿和于右任 · 查看更多 »

庶吉士

庶吉士,亦稱庶常,名稱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由科舉進士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目的是使其可先於翰林院內學習,之後再授予各種官職,情況有如今天的見習生或研究生。.

新!!: 谭延闿和庶吉士 · 查看更多 »

二次革命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二次革命,即「討袁之役」,又稱「癸丑之役」、「贛寧之役」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1989年版),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9月,第20頁,ISBN 978-7-5326-0083-0,是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繼辛亥革命後發動的反對袁世凱的武裝鬥爭。江西、江蘇、安徽、上海、廣東、福建、湖南、四川等地一度脫離北洋政府獨立。最後以北洋軍擊潰革命勢力告終。 传统意义上革命是对专制政權或文化的颠覆,「一次革命」是指推翻滿清的辛亥革命,符合革命的定義;而孙文在已進行國會民主選舉的時代發動的这场战争是否属于革命的范畴,少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学者也有非议。.

新!!: 谭延闿和二次革命 · 查看更多 »

五代十国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有些還是沙陀族所建立。五代雖然实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个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况,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區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與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这是五代十國的开始。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后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发生內亂後,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时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后汉建後周,後周世宗柴荣苦心經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後周随后被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则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据。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后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其中一些政权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与五代等同。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強幹弱枝政策。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其他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這些都对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由于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发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于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新!!: 谭延闿和五代十国 · 查看更多 »

会试

會試是中国、朝鮮、越南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於正科每三年一次或恩科鄉试之次年春季,即--、辰、未、戌年春季,由禮部举行,又稱為「禮闈」、「春闈」,考三場,每場三日。報考資格須為舉人,包括已任官之舉人。赴試舉人都享有公家車船駁送待遇,稱為「公--車」。會試錄取者為贡士,第一名為「會元」,前十名稱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稱為「會魁」。會試後贡士再由殿试複試依成绩分甲赐等第,成為進士。.

新!!: 谭延闿和会试 · 查看更多 »

张作霖

张作霖(),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奉天省海城縣(今屬辽宁)人,出身贫农。曾任中华民国陸海軍大元帥,喜人以「張大帥」稱。 张作霖是北洋军奉系首领,也是北洋政府最後一个掌权者。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藥炸毁,史称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身受重伤,回到奉天(今瀋陽市)后身亡,子張學良接掌東北軍政。.

新!!: 谭延闿和张作霖 · 查看更多 »

开封市

開封(英文:Kaifeng)古稱老丘、啟封、大梁、浚儀、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相望。截至2016年,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下轄5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454.67萬人。 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及北宋相繼在此定都,北宋稱此為東京开封府。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更是當時繼唐朝首都長安後的世界第一大城市。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開封是戲曲之鄉,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發源於此。開封市內五湖四河環繞分佈,素有“北方水城”之稱。開封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擁有國家5A、4A級旅遊景區8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 、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 開封是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城市,鄭州大都市區核心城市。開封自貿區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

新!!: 谭延闿和开封市 · 查看更多 »

何紹基

何紹基(),字子貞,號東洲,別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湖南道州人,清代詩人、學者、書法家。.

新!!: 谭延闿和何紹基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谭延闿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北洋

北洋,原指中國華北海洋一帶的疆域,一般是指渤海、黄海,朝鲜半岛附近,如奉天省(今遼寧省)、直隷省(今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 由「北洋」一詞延伸出了許多關於「北洋」的詞彙,如“北洋大臣”、“北洋水师”、“北洋政府”、“北洋军阀”、“北洋武備學堂”、“北洋大学”、“北洋拳術館”。这些词均源自李鸿章中堂擔任北洋大臣以後。以李鴻章為濫觴的晚清與民國要員们,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政治、军事、商业、教育等活动,李鸿章之後,下一個北洋派的著名領袖為袁世凱。.

新!!: 谭延闿和北洋 · 查看更多 »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或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是指中華民國建國初期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央政府,因由北洋系人物掌权,故而被後世稱之。北洋政府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繼承中国法統的政權。民國2年(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过选举成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成立,中华民国臨時政府結束。从民國元年(1912年)3月至6年(1917年),北洋政府體制經歷了内阁制、总统制、帝制、内阁制的變動。 北洋政府定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定《卿雲歌》為中華民國國歌。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华民国1917年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1919年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但因五四运动抗议而未在《凡尔赛和约》签字。1928年,由中國國民黨發動的北伐戰爭结束後,北洋政府隨著北洋軍的失敗而瓦解,政權被國民政府所取代。.

新!!: 谭延闿和北洋政府 · 查看更多 »

國民黨 (1912年-1913年)

#重定向 國民黨 (1912年).

新!!: 谭延闿和國民黨 (1912年-1913年)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新!!: 谭延闿和國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主席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全名為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設置於1925年7月1日,終止於1948年5月20日中華民國正式行憲後。 國民政府主席由中國國民黨黨內要員或委員會委員互選選出。1925年至1928年,國民政府主席的職權與其他委員相同,並無特殊的地方,這時期的國民政府為集體領導。隨著1928年10月進入訓政時期,國民政府主席的權力增加,主席一職由合議制變成首長制,也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隨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的修改,國民政府主席的職權也有所不同,通常隨著蔣中正的去留而變動:如1931年蔣中正下野時,修改《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使主席變成不負實際政治責任,因此林森在擔任主席的12年間只是虛位元首;直到1943年林森逝世後,蔣中正代理主席進而真除,主席一職又恢復成首長制。1937年-1945年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中國處於戰時政治體制,國民政府實際最高領導人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

新!!: 谭延闿和國民政府主席 · 查看更多 »

喪禮

#重定向 葬礼.

新!!: 谭延闿和喪禮 · 查看更多 »

傅良佐

傅良佐(),字清节,湖南省乾州厅(今吉首市乾州街道)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他是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剛」之一(其他三人为靳雲鵬、徐樹錚、吴光新)。.

新!!: 谭延闿和傅良佐 · 查看更多 »

商衍鎏

商衍鎏(),字藻亭,号又章、冕臣、康乐老人。广州驻防正白旗汉军人,祖籍天津,明末迁辽宁沈阳,后入旗籍,民国改籍广东番禺商衍鎏的后人根据甲辰科小金榜等资料修订,祖居地今改隸廣州市花都區。中國現代文人,末科探花。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新!!: 谭延闿和商衍鎏 · 查看更多 »

商承祚

商承祚(),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广东番禺人,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早年師從羅振玉,研究甲骨文,曾任中山大学教授。有弟子孫望。晚年罹疾,行為怪異。著有《殷契佚存》、《殷虛文字類編》等。.

新!!: 谭延闿和商承祚 · 查看更多 »

內政部

內政部是部分國家政府管理國內重要政務的政府機關所使用的名稱,一般包括警察和內部保安、災害管理、管理地方自治事務、選舉、公共行政、入境及移民歸化事務等。但部分國家並沒有內政部的設置,包括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是將國家的內部政務,分別由不同的機關負責。警察通常歸内政部指挥。.

新!!: 谭延闿和內政部 · 查看更多 »

兩廣總督

兩廣總督(v),始设于中國明朝时期,總管兩廣(即後世廣東,包括今海南省,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至清朝成为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清朝正式官銜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

新!!: 谭延闿和兩廣總督 · 查看更多 »

八股文

八股文又称股賦、四书文、八比文、时文、時藝、制艺、制義,是中国明、清皇朝及越南阮朝考试--制度中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隋唐开始,中国发展出世界上最早和古代世界最完备的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科举制度,开创出让绝大多数中国国民都能通过读书考試而进入国家决策中心、进而分享国家政权的途径。在隋唐時,科举中写文章的部分(明经)主要是写诗歌,直到明、清两代才正式转变为八股文。.

新!!: 谭延闿和八股文 · 查看更多 »

元可能是指:.

新!!: 谭延闿和元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新!!: 谭延闿和光绪 · 查看更多 »

光绪帝

清德宗載湉(a)(),又稱光緒帝,爱新觉罗氏,;汗號「巴达古尔特托尔汗」(Бадаргуулт төр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光緒」。 光緒帝乃醇贤亲王奕譞次子以及道光帝之孙,以三歲沖齡,過繼給咸丰帝,在位三十四年,於1875年2月25日至1908年11月14日在位。他在幼年時由慈安太后及慈禧太后兩宮聽政,历经甲午战争和戊戌變法。 1898年戊戌變法失败后,他被慈禧太后禁闭在中南海瀛台。1908年,慈禧死之前一日,光绪帝在中南海瀛台死於砒霜毒,死后庙号德宗(v),谥号景皇帝(v),葬于崇陵。他是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兵入關以來的第九位皇帝。.

新!!: 谭延闿和光绪帝 · 查看更多 »

国民革命军第二军

國民革命軍第二軍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所編製的武力,先後曾使用予撤銷過數次。曾先後組成三次:1925年、1929年、1948年。.

新!!: 谭延闿和国民革命军第二军 · 查看更多 »

四川總督

四川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四川省的軍民政務。.

新!!: 谭延闿和四川總督 · 查看更多 »

状元

元是中國、朝鮮、越南科举制度中的最高榮譽,是在最後一關考試(唐朝時的省試,宋以後的殿试)中,得到進士第一名的名稱。狀元亦稱鼎元、殿元。文科的是文狀元、另外武举中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 中國乃至东亚科舉史上的第一位狀元是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科舉史上最後一位狀元則是越南阮朝於1919年舉行、東亞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之進士第一名阮豐貽。 狀元這名稱跟榜眼、探花一樣世稱“三鼎甲”,其實都是社會上習慣使用的稱呼。在公家正式發佈的「金榜」之上,只會稱狀元為「一甲第一名」。榜眼則「一甲第二名」,探花是「一甲第三名」。而越南在陳朝之前一甲第一名還沒有確立“狀元”名號,沒有固定稱呼,今天越南人稱為“首科”,意為第一名。.

新!!: 谭延闿和状元 · 查看更多 »

社會運動

会运动(Social movement)是一种社會群體行動與政治现象,其基本特征是在于用体制外的策略,来改变现有体制,推動或阻止社會變革。.

新!!: 谭延闿和社會運動 · 查看更多 »

禁忌

禁忌或忌諱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是在生活起居中被禁止的行為和思想;如果被禁止的是某些詞彙或物品的話,則稱為禁忌語、禁忌物或禁忌品。有關的行為或詞彙之所以會被禁止,可能是因為:.

新!!: 谭延闿和禁忌 · 查看更多 »

福建

#重定向 福建省.

新!!: 谭延闿和福建 · 查看更多 »

私塾

私塾,也叫私學 、私塾,或學堂,是中國傳統的教育機構,並流行于東亞傳統社會。私塾大多由讀書人、秀才等私人開辦,由教書的人在自宅設立,入學者多係六歲至八歲孩童,由學生繳交束脩,富家門第則獨力延師授課,或由鄉井合貲開課,其教學宗旨主要是啟蒙識字,讀書內容多半與科考有關,包括四書,詩、書、易、和左傳;年齡較大者,則讀古文,習字,作詩文,修業年限視各人需要而定。 私塾通常教些人文的修養以及與科舉考試相關的學問,包括從以識字啟蒙教育為主的三字經、千字文,人文基礎以及考試必考的四書五經,生活修養方面的禮樂、以及能表現個人文學能力的詩文等等。.

新!!: 谭延闿和私塾 · 查看更多 »

程潛

程潛(),字頌雲,中国湖南醴陵人,同盟會元老,國民革命軍一級陸軍上將。北伐战争時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抗戰時第一戰區司令長官。1948年時曾參選中華民國副總統,但未成當選。 1949年年中在長沙向共產黨投诚,同年出席北京全国政协。其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員長,湖南省省長、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1968年4月5日病逝北京。.

新!!: 谭延闿和程潛 · 查看更多 »

篆书

书,又称篆文、篆体,是古老的漢字書體,廣義指隸書以前的書體,狹義則特指大篆和小篆。.

新!!: 谭延闿和篆书 · 查看更多 »

米芾

米芾(),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北宋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画家、鉴定家、收藏家。.

新!!: 谭延闿和米芾 · 查看更多 »

編修

編修,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在清朝,此官職品等為正七品。該官職主要配置於儲備人才功能的翰林院,所屬工作為典簿記載,其上有學士、侍讀等官職,另有典簿從官。 清朝滅亡後,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中仍設有「編修」一職,分別在考試院、國史館、國家圖書館及各部會單位。其職等因部會而不同,約在公務人員薦任第八等到第九等間。類似的文官職稱有簡任「編纂」、「修纂」等,級別較編修稍高。.

新!!: 谭延闿和編修 · 查看更多 »

绍兴酒

绍兴酒主要是指产自中国浙江省绍兴市的黄酒,属于酿造酒的一种。.

新!!: 谭延闿和绍兴酒 · 查看更多 »

翁同龢

翁同--(),字叔平,號松禪,晚號瓶庵居士。中国江蘇常熟人,晚清政治人物、书法家。官至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门大臣。是同治帝和光绪帝的两代帝师。.

新!!: 谭延闿和翁同龢 · 查看更多 »

翰林院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歷朝歷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翰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封建中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构。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然而,成为翰林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有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

新!!: 谭延闿和翰林院 · 查看更多 »

省长

省長是不少國家一級行政區行政規劃的政府首長,一般指的是省行政機構的首長,各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新!!: 谭延闿和省长 · 查看更多 »

焦达峰

达峰(),原名焦大鹏,字鞠荪,曾加入哥老会,後為中国同盟会成员,共进会领袖,辛亥革命时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南都督府都督。.

新!!: 谭延闿和焦达峰 · 查看更多 »

監察院

監察院為中華民國最高監察機關,1931年2月成立。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在中華民國五院中可負責行使彈劾權、糾舉權、監察權(調查權)、監試權及審計權;1992年前與國民大會和立法院共同行使國會職權。 監察院由委員二十九人組織而成,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任期六年,監察委員之中一人任院長,一人任副院長。.

新!!: 谭延闿和監察院 · 查看更多 »

直隸總督

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管理河道兼巡撫事,是清朝9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直隸的軍民政務,总督署驻直隶省保定府城(今保定市莲池区)。而由於直隸省地處京畿要地,因此直隸總督被稱為疆臣之首。直隸總督例兼兵部右尚書右都御史,可直接上奏皇帝。.

新!!: 谭延闿和直隸總督 · 查看更多 »

隶书

隶书為秦書八體之一,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风格,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長方形狀,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相传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变,又称为隶定,是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的过程,大约发生在秦汉之间,是汉字发展的转折点,对后世的汉字有很大的影响。中國文字在小篆以前仍然遵從「六書」造字原則,漢隸則不再遵守「六書」原則,自行變化造形。现代的楷书和行书写法绝大部份和隶变之后相差不远。.

新!!: 谭延闿和隶书 · 查看更多 »

銀圓

銀圓的現代意義是以銀鑄造的钱幣的統稱,各國史上也曾多次授予法定意義成為當時當地流通的銀本位制貨幣,很早便开铸于欧洲,曾廣泛在世界各地流通。以十五世纪末的西班牙銀圓最為流行,在中國俗称圓銀、銀元、銀錢、銀餅、銀洋、洋銀、大洋錢、大洋、洋錢、洋鈿、光洋。銀圓的廣泛流通直到19世紀中期各國開始盛行金本位制,而逐漸被取代。中華民國曾在1933年停止民國初期銀兩跟銀圓再度合法混用的狀況,也就是「廢兩改圓」,短暫的確立銀本位幣制,直到1935年改為發行「法幣」(法定貨幣)。銀圓一直到2000年正式修法前,一直都是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名義上的法定貨幣。.

新!!: 谭延闿和銀圓 · 查看更多 »

聯省自治

聯省自治,中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執政時期政治家与地方实力軍人提出的政治制度改革方案。 與聯省自治不同的是,1920年毛澤東發表「由省建國」的分離主義理念,主張建立湖南共和國,中國各省自行獨立建國,他説到:「最好辦法,是索性不謀總建設、索性分裂,去謀各省的分建設,實行『各省人民自決主義』。二十二行省三特區兩藩地(應指西藏及蒙古),合共二十七個地方,最好分為二十七國。」,成為近代分離主義思想的急先锋.

新!!: 谭延闿和聯省自治 · 查看更多 »

鍾山

鍾山可以指:.

新!!: 谭延闿和鍾山 · 查看更多 »

草书

草书(別稱:藁書)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手写字体风格,因字跡潦草而得名。.

新!!: 谭延闿和草书 · 查看更多 »

鐵道部

鐵道部」可以指以下的政府或民營鐵路部門。.

新!!: 谭延闿和鐵道部 · 查看更多 »

革命黨

革命黨可以指:.

新!!: 谭延闿和革命黨 · 查看更多 »

表字

表字,又称字,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在本名之外的一個正式代稱。通常基於禮貌性質,一般習慣間接性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稱其本名,以表示客氣避免失禮(本名則可以是當事人自述或由尊長直稱)。 表字的取法,一般与本名意义相关。歷史上有些人的表字廣為人知,本名反而隱沒於世,稱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新!!: 谭延闿和表字 · 查看更多 »

行书

行書,分為行楷及行草,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手写字体风格,相傳是在東漢年間劉德升所創。唐朝張懷瓘《書斷》對行書的來源有如此看法:「行書即正書(楷書)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晉朝以來,多數書法家都兼工行書,其中最著名的是王羲之及其《蘭亭序》。 《祭姪稿》是顏真卿著名的行書作品,感情生動,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寒食帖》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1082年)的寒食節於東坡雪堂寫成,是平生最得意的作品之一,被稱為「蘇書第一」,書法家--譽為繼《蘭亭序》、《祭姪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 行草則介於草書與行書之間,文字動感也較易辨認。.

新!!: 谭延闿和行书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新!!: 谭延闿和行政院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院長

行政院院長(通稱行政院長,雅稱閣揆)是中華民國行政院的首長,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行政部門的最高領導者,由總統直接任命,其職位相當於其它共和制國家的內閣總理。總統和副總統同時因故不能視事時,行政院長代行總統職權,行政院長為任代總統順位第2位,僅次於第1順位代總統的副總統。 行政院長的前身為國務總理,行政院的第一任院長是譚延闓,行憲後首任院長是翁文灝,政府遷臺後就任的首位院長是陳誠。現任院長是賴清德,2017年9月8日就任。.

新!!: 谭延闿和行政院院長 · 查看更多 »

袁世凯

袁世凱(),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军領袖,对近代中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漢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国警政、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职。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文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 成为民國首任大總統后,袁世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但其施政引发争议,国内爆发二次革命。中国签署廿一條事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華帝國,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新!!: 谭延闿和袁世凯 · 查看更多 »

颜真卿

真卿(),字清臣,雍州萬年縣(今陕西省西安市),祖籍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其楷书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新!!: 谭延闿和颜真卿 · 查看更多 »

馮道

馮道(),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泊頭市交河鎮)人。生於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卒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五代时期政治家、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曾經侍奉五朝、八姓(八個家族)、十三帝,「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前後為官四十多年,堪稱中國官場史上的不倒翁。.

新!!: 谭延闿和馮道 · 查看更多 »

詩可以指:.

新!!: 谭延闿和詩 · 查看更多 »

马麒

麒()字阁臣,回族,甘肃河州人,马家军主要人物之一。魏明章「馬麒.

新!!: 谭延闿和马麒 · 查看更多 »

譚祥

譚祥(1906年-1989年),字曼意,湖南茶陵人。 國民黨軍政元老譚延闓三女。上海聖瑪莉亞女子學校畢業,在上海智仁勇女子學校教英文,是宋美齡的乾女兒。1931年春,在去上海的專車車廂中與陳誠認識。1932年元旦與陳誠結婚。國共內戰期間,陳誠胃出血發作,譚祥哭求宋美齡,請調回陳誠,蔣中正派名醫戚壽南赴沈治療,並批准陳誠辭職。有國大代表甚至要求槍斃陳誠,有殺陳誠以謝國人之提案。來台後協助宋美齡管理婦聯會,致力於婦女運動與救濟事業,1961年至1963年間隨陳誠出訪美國、菲律賓、越南等國。籌辦「辭修高級中學」。1989年6月6日以突發性腦溢血病逝台北,原先與夫婿陳誠合葬於辭修公園,1995年與陳誠靈骨共同遷至佛光山萬壽園納骨塔三樓安葬。育有四子陳履安、陳履慶、陳履碚、陳履潔,二女陳幸、陳平。.

新!!: 谭延闿和譚祥 · 查看更多 »

魚翅

魚翅取自鯊魚鰭春節特輯-中國的四大美味-魚翅,中國國家地理,第519期,是中國菜中的名貴食材之一,已有很長的食用記錄。.

新!!: 谭延闿和魚翅 · 查看更多 »

議長

議長(Speaker)是(立法)议会机构的代表或会议监管人。 通常是議會或立法機構的最高主理者,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職稱,例如「主席」、「院長」“委员长”等。在現今民主議會中,由議員互選選出,職權是主持會議議程、調解議員間糾紛及樹立議會權威。议长一般不具有投票权,除非发生平票(tie)之僵局。 議長通常是由議會中举足輕重、德高望眾者擔任,對外代表整個議會。由於議長對於議會秩序權宜的管理是倚靠其議長權威進行規範,故在議會中失去權威的議長,通常會辭去其議長職務。代表議長權威的則是議長座席及議事錘。 议长也有可能是一些非立法性会议首長的職稱,比如韓國國軍的联合参谋本部议长或過去日本自衛隊曾設的統合幕僚會議議長,以及临时组成的调查委员会等。 需注意的是,在現代日語和韓語中,經常將英語的“Chairman”翻譯成「議長」;在現代漢語中亦常翻譯成「主席」。.

新!!: 谭延闿和議長 · 查看更多 »

護法運動

護法運動(1917年—1922年)指由孫文領導,反對段祺瑞主導的北洋政府終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廢除中華民國國會,在廣州另立中華民國軍政府的行動,因陳炯明反對孫文後失敗並向段祺瑞主持的北洋政府和談而結束。在中國國民黨歷史中,亦稱為「三次革命」。所謂「護法」指的是護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當時的臨時憲法)。.

新!!: 谭延闿和護法運動 · 查看更多 »

谭姓

谭姓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93位。.

新!!: 谭延闿和谭姓 · 查看更多 »

谭延闿

譚延闓(),幼名寶璐,字組庵,或作祖庵、組安、祖安,別號無畏,齋號切齋,湖南茶陵人,民國初年政治人物,曾任湖南都督,國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長。亦長於詩法、書法、槍法,綽號「譚三法」,當年與陳三立、譚復生並稱「湖湘三公子」。 父親譚鍾麟曾任清戶部左侍郎、工部尚書、閩浙總督、四川總督、兩廣總督、直隸總督。他镇压了1895年孙中山第一次广州起义。.

新!!: 谭延闿和谭延闿 · 查看更多 »

谭延闿故居 (南京)

谭延闿故居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成贤街112号,建于1927年,现为南京市某机关宿舍,已列入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该建筑为一座独院式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带阁楼与地下室,院中原池塘与假山已不存。建筑现已多次改建、破损严重,其中南侧底层以雕花立柱支撑的外廊和二层宽大的观景阳台现均已被封堵。.

新!!: 谭延闿和谭延闿故居 (南京) · 查看更多 »

谭伯羽

谭伯羽(),名翊,湖南茶陵人,谭延闿长子,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赴德国留学。1929年回国任上海兵工厂工程师,同济大学秘书长。1934年任国民党南京政府驻瑞典使馆代办,后驻德国商务参事。1942年,任经济部常务次长。1946年任交通部政务次长。1949年任国民党七届中央评议委员等职,后寓居美国。 Category: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 Category:中華民國外交官 Category:中華民國工程師 Category:中國國民黨黨員 Category: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校友 Category:同济大学校友 Category:移民美國的中華民國人 category:茶陵人 B伯.

新!!: 谭延闿和谭伯羽 · 查看更多 »

谭嗣同

譚嗣同(),字復生,号壮飞,湖南长沙浏阳人,出身世家,與陳三立、譚延闓並稱「湖湘三公子」。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維新四公子之一。.

新!!: 谭延闿和谭嗣同 · 查看更多 »

谭钟麟

谭钟麟(),字文卿,原名谭二监,中国湖南茶陵人,清朝末年政治人物,中华民国政治家谭延闿之父。曾任两广总督,任內鎮壓了杨衢云、孫中山領導的第一次广州起义,下令當時的南海縣知縣審理陸皓東等革命黨人的犯罪事實。.

新!!: 谭延闿和谭钟麟 · 查看更多 »

黎丹

黎丹(),字雨民,號无我,湖南省湘潭人,马麒、马麟幕僚,中華民國西宁道道尹,监察院委员。.

新!!: 谭延闿和黎丹 · 查看更多 »

轉世

印度的宗教中有關輪迴轉世的圖解。 轉世指一個有有情之生物体死亡後,其意識、性格特點或靈魂在另一個肉體裡重生。轉世是佛教、印度教、錫克教、耆那教、一些非洲宗教以及很多不同的宗教和希腊哲學的主要和部分信條。大部分的現代非一神教信徒也相信轉世說。.

新!!: 谭延闿和轉世 · 查看更多 »

齋號

齋號,又稱室名、庵號等,古時文人雅士常為書齋(書房)命名,顯示主人的家世、身世、里居、收藏、敬賢、篤學、志趣、退藏、修養、祈愿。可以是自己所取亦可為親友所提,甚至是皇帝所賜號,重點是唯自己所用的齋、庵、堂、室、亭、臺、樓、閣、簃、居、廬、園、山房、草堂等。他人所稱或傳說的讀書處,就不稱作室名齋號,如西漢司馬相如的「長卿石室」。.

新!!: 谭延闿和齋號 · 查看更多 »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公元1911年(農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的中國,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制的全国性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开始,至1912年清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始自2000年前秦朝时期的帝制,開启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观念深入中国人思想,不仅结束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國內各民族間關係等有重要的影响。.

新!!: 谭延闿和辛亥革命 · 查看更多 »

近体诗

近体诗,分為格律诗和自由詩,是中國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今體」之名;與古體詩最大的區別,就是近體的格律較嚴密。兴起于唐代,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 今體詩,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也因其字數、句數、平仄和用韵等都有一定的嚴密格式和規律,猶如法律、紀律一樣,所以後人也稱其為律體詩。.

新!!: 谭延闿和近体诗 · 查看更多 »

进士

进士原是科舉的科目之一。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到了元朝以後,惟存進士一科,遂成為科舉功名的最高等級。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新!!: 谭延闿和进士 · 查看更多 »

錢灃

錢灃(),字東注,號南園,雲南昆明人,清乾隆年間政治人物,曾任監察御史,以清廉敢言著稱。.

新!!: 谭延闿和錢灃 · 查看更多 »

茶陵县

茶陵縣,湖南省东部县份之一,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县,属长沙国。1949年属衡阳专区,1952年屬湘潭专区,1983年,茶陵改屬株洲市,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58万,辖24个乡镇、农场。茶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重要革命根据地。.

新!!: 谭延闿和茶陵县 · 查看更多 »

胡漢民

胡漢民(),原名衍鸿,字展堂,号不匮室主,清末民初廣東省廣州府番禺縣(今廣州市區)人。自稱汉民,意为不做滿清臣民,做大汉之民。中國國民黨元老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国民黨前期的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新!!: 谭延闿和胡漢民 · 查看更多 »

都督

都督是中國歷史上的中國古代軍事指揮官官名。最初是軍隊中的監察官,與監軍相同。在魏晉之後演變為統領軍隊的軍事長官之職。突厥语与蒙古语中的脱脱一名来自都督。.

新!!: 谭延闿和都督 · 查看更多 »

赵恒惕

赵恒惕(),字夷午、彝五,号炎午。湖南衡山人。1920~1926年湖南军政首领,聯省自治擁護者。二次革命和國民黨內反孫中山派系的代表人物之一。.

新!!: 谭延闿和赵恒惕 · 查看更多 »

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閩浙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總督疆臣之一,總管閩浙(浙江省、福建省與福建臺灣省,臺灣於1895年被割讓給日本)的軍政、民務。.

新!!: 谭延闿和閩浙總督 · 查看更多 »

门罗主义

羅主義(Monroe Doctrine)發表於1823年,是一项关于美洲大陆控制权的美国外交政策。 在声明称,欧洲国家如果进一步对北美和南美的土地进行殖民,对其政权进行干预,都将视为侵略行为,都将需要美国介入。同时声明,美国不干預现存的欧洲殖民地,也不会参与欧洲国家内部事务。当时,几乎所有拉丁美洲殖民地已经或正在取得独立,摆脱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殖民统治。所以美国与英国达成共识,希望借此以欧洲势力不再进入美洲。而“门罗主义”的说法最早是在1850年出现的。直到19世纪末,门罗的声明被视为定义美国基本外交政策的起始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意识形态之一。许多美国政治家和若干总统都曾援引该声明,包括格兰特、西奥多·罗斯福,肯尼迪、里根等。 這表明美利堅合眾國當時的觀點,即歐洲列強不應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國與墨西哥等美洲國家之主權相關事務。而對於歐洲各國之間的爭端,或各國與其美洲殖民地之間的戰事,美國保持中立。相關戰事若發生於美洲,美國將視為具敵意之行為。此觀點由詹姆斯·門羅總統發表於第七次對國會演說的國情諮文中。演說開頭遲疑,而後轉為充滿熱情。這是美國涉外事務之轉捩點,直到世界大戰的爆發才有所改變。 门罗主义的目的和影响持续了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其间只有很小的变化。其主旨在于,让拉丁美洲刚独立的殖民地免受欧洲的干预,避免新世界沦为旧世界列强的战场,从而使美国能够不受干扰的施加影响力。该主义宣称,新旧世界两者的势力范围需要保持清晰的区隔。此學說初由約翰·昆西·亞當斯等諸人構思而成,以宣佈美利堅合眾國在道義上反對殖民主義;後經多方重新詮釋為種種廣義之說法;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即對其之擴充為美洲是美國的勢力範圍(以門羅主義之羅斯福推論而知名)。.

新!!: 谭延闿和门罗主义 · 查看更多 »

董其昌

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白、思翁,別號香光居士,直隶華亭县(今上海松江區)人。明朝政治人物,書畫藝術家。萬曆己丑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與邢侗、張瑞圖、米萬鍾合稱晚明四家。.

新!!: 谭延闿和董其昌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

蔣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国大陆多称其字介石。中國政治人物,军事家。蔣任中華民國自行憲起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此外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及二次大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蔣中正是繼孫中山後,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領導者之一。 蔣早年于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新教洗禮。他参加孙中山中华革命党,参与創建黄埔军校,逐步成为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推翻北洋政府,名义上统一全中国,建設黃金十年。蔣統率军民抗击日本軍國主義,最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華民国成为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战后主持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实行宪政,成立國民大會并当选为第一任行憲後中華民國总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共解放军佔領中国大陆,蔣和中华民国政府軍民撤退至台澎金馬。在台期间,蔣實施台灣省戒嚴令,继续连任总统並实行中國國民黨一黨執政,且一直主张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直至1975年去世。 蔣是20世紀重要的世界領袖,他統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以及冷戰中的兩岸國共對抗,影響中國近代史和東亞史發展。.

新!!: 谭延闿和蔣中正 · 查看更多 »

長官

長官可以指:.

新!!: 谭延闿和長官 · 查看更多 »

长沙市

长沙市(湘语長沙話:tsã13 sɔ33 sɿ21;普通话:Chángshā shì),古又名潭州,别称星城,因地理特色和历史缘由而有“山水洲城”、“屈贾之乡”之名,又因岳麓书院而有“'''潇湘洙泗'''”之誉。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省会,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湘浏盆地西缘,辖6市辖区、1县、2县级市。总面积11,820平方公里,主要人口为汉族,母语以新湘语长沙方言为主,浏阳市地区则通用赣语宜浏方言。 长沙有着两千多年的原址城建史,“长沙”一名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逸周书·王会》。秦代始设长沙郡,西汉时期建立长沙国,五代时期长沙为南楚都城。北宋时期设立的岳麓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留下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佳句。清末时长沙为中国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一,近代则成为了中国一大重要政治革命中心。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黄兴等人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口号在长沙创立华兴会,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早期核心人物也在此求学和开展政治运动。长沙于1937年成为抗日战争后方,迎来发展鼎盛期,但其后的“文夕大火”以及四次长沙会战摧毁了长沙的城建和经济基础,对其现代史造成了深重影响。 经过数十年恢复期,长沙于改革开放后期开始加速发展。2015年长沙设立了中国中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数据显示,长沙是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中国GDP总量增长幅度最大的城市,多项相关人均指标亦常年位居中西部省会第一。长沙已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中成药及生物医药和新材料6大产业集群,此外还以传媒、出版为特色产业,湖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简称湖南卫视)收视率和影响力常年占据中国大陆省级卫视榜首。长沙有着杂交水稻育种、国内首台激光3D打印机等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设有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为计算设备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2016年,长沙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国产中低速磁悬浮铁路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 2017年11月1日,长沙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新!!: 谭延闿和长沙市 · 查看更多 »

陳履安

陳履安(),浙江青田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被稱為臺灣政壇四公子之一。.

新!!: 谭延闿和陳履安 · 查看更多 »

陳誠

陳誠(),字辭修,乳名德馨,別號石叟。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是中國國民黨黨、政、軍首要人物之一。其軍事集團是蔣中正嫡系部隊中堅力量。他自黃埔軍校起就一直追隨蔣中正,成為心腹干將,曾任軍長、兵團總指揮、集團軍總司令、軍政部長、湖北省政府主席、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兼任海軍總司令部總司令等要職。到臺灣後,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副總統和中國國民黨副總裁。.

新!!: 谭延闿和陳誠 · 查看更多 »

陈三立

陳三立(),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客家人,同光體贛派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出身世家,當年與譚延闓、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又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但戊戌政變後,頗思避禍全身,甚少參與政治,自謂「神州袖手人」(憑欄一片風雲氣,來作神州袖手人)。.

新!!: 谭延闿和陈三立 · 查看更多 »

陕甘总督

陝甘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陝甘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管理茶馬、兼巡撫事,始设于中國明朝时期,總管陝西和甘肅兩省的軍民政務,至清朝成为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

新!!: 谭延闿和陕甘总督 · 查看更多 »

提督

提督,俗稱「軍門」。中國歷史上的武官差遣,為從一品官,就品级而言,受总督或巡抚节制。總督與巡撫掌軍政,總兵官與提督則掌軍令;一個是行政統治行為,一個則是統帥權力,沒有一定的上下階級規定,比如九門提督和直隸總督。 明代提督并非正式官职,而是委派的差遣使职,除了东厂提督以外,通常以文官担任,个别情况下,军人也曾担任过提督,如李如松。清代提督演变为正式的武官官职,从一品。清代在各地共設置12名陸路提督,3名水師提督(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及江南水師提督)。 漢字文化圈古時常以「提督」或「水師提督」稱海軍將領,日本宰相伊藤博文曾經立碑紀念黑船來航的美國海軍將領伯理:「北美合眾國水師提督伯理上陸紀念碑」。20世紀時,仍以「提督」一詞來稱呼海軍將領的,有韓語詞「제독」和越南語詞「Đề đốc」。前者通常指「海軍將領」,但今日較少使用。後者在越戰時期的越南共和國海軍(南越海軍)中為「海軍少將」的正式軍階名稱。.

新!!: 谭延闿和提督 · 查看更多 »

杭州市

杭州市,简称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之一,浙江省交通枢纽、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杭州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下辖10区、1个县级市和2个县,总面积16,853.5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92.3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946.8万,其中市区824.1万。 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面积达到34,585平方公里,居住的人口已经达到2,152.1万人。根据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2年中国都市圈评价指数”,杭州圈在中国大陆是仅次于上海圈、广州圈、首都圈(北京)的第四大都市圈。2015年杭州经济总量位居中國大陸第十,并被《福布斯》多次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杭州正在以“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为总体发展目标,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前进。 相传当年大禹在这里停靠过船泊,故其地称“禹航”,谐音为“余杭”;一说“禹航”只是后人附会,“余”字与“无锡”之“无”、“勾吴”之“勾”一样,实为古吴越语中的发语词,江浙地名中常见。隋朝取余杭县之“杭”字,改该县所在的钱唐郡为杭州,此名辗转沿用至今。杭州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著名的良渚古城便坐落于此;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中央管辖史。古时曾称“临安”(南宋)、“钱塘”、“武林”等。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内有西湖、西溪湿地等景區,其中西湖周邊還有文瀾閣等眾多名勝古蹟。因為風景秀麗,自古有“人間天堂”的美誉。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主办了2016年G20峰会,2018年世界短道游泳錦標賽、2022年亚洲运动会也将在杭州举办。.

新!!: 谭延闿和杭州市 · 查看更多 »

楷书

楷书,亦称今隸、真書、正楷、楷體或正書,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手写字体风格。相傳由東漢章帝時王次仲以漢隸作楷法,是隸書的變體,其字形較為平直正方,去除隸書筆劃尾部的挑法及蠶頭燕尾的筆法,不写成扁形,結構不合「六書」原則。在現代,楷書仍是漢字手寫體的參考標準。.

新!!: 谭延闿和楷书 · 查看更多 »

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音譯為須摩提,又稱西方極樂世界、安樂世界、西方淨土、阿彌陀佛淨土,是佛教中阿弥陀佛成佛時,依因地修行所發四十八大愿所感之庄严、清净佛國淨土。.

新!!: 谭延闿和極樂世界 · 查看更多 »

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人。隋末唐初官员,唐代书法家。他的楷書字體,成為後來學習書法者經常模仿的對象。.

新!!: 谭延闿和欧阳询 · 查看更多 »

武力

#重定向 武装力量.

新!!: 谭延闿和武力 · 查看更多 »

武汉市

武汉市(普通话拼音:Wǔhàn Shì;武汉话拼音:Wǔhán Sì),简称“汉”,别称“江城、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華民國诞生于此。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同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迁到武汉,中國共產黨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点城市。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本科生加研究生)已超过100万,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近年来,武汉经济大幅增长,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武汉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2014年起至2028年的每年9月,武汉都要举行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中國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2019年,武汉将举办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参与举办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赛。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武汉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授予武汉“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同年12月,武汉荣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

新!!: 谭延闿和武汉市 · 查看更多 »

殿試

殿试是古代中國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由唐高宗首創于显庆四年(西元659年),但规模不大。后来武则天于天授元年(西元690年)“策贡士于洛成殿”。后于宋开宝六年(西元973年)成为定例,由皇帝親自在皇宮中主持;有時皇帝會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這種形式傳至朝鮮、越南,也由當地的君主或親自、或派大臣主持。通過殿試錄取的就是進士,其中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

新!!: 谭延闿和殿試 · 查看更多 »

段祺瑞

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中國安徽合肥(今属肥西县)人,為中華民國政治家,皖系军阀首领,曾三次出任国务总理,1916年至1920年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和領導人。1924年至1926年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新!!: 谭延闿和段祺瑞 · 查看更多 »

毛笔

毛筆,是一種源于中国的傳統書寫工具。有玉管、翠管等雅稱,被列為中國的文房四寶之一。現今也有一些科學毛筆。.

新!!: 谭延闿和毛笔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亦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被尊称为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暨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暨名誉主席等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之一。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早先曾借鑑斯大林主義探索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後來其运用經驗和總結的成果被发展称作毛泽东思想,被後繼無產革命參考成為蘇共以外的另一重要左派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游击战十六字诀和运动战战略、三个世界理论、矛盾论、实践论等,其核心内容为新民主主义和無產階級专政理论。此外,毛泽东在文學和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专政統治和階級鬥爭備受批評,因主导或发动的反右运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等各类政治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使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新!!: 谭延闿和毛泽东 · 查看更多 »

毛澤東

#重定向 毛泽东.

新!!: 谭延闿和毛澤東 · 查看更多 »

民國

#重定向 中華民國.

新!!: 谭延闿和民國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谭延闿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沈秉堃

沈秉堃,(),字幼岚,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人,清末民初官僚,清朝末代广西巡抚。.

新!!: 谭延闿和沈秉堃 · 查看更多 »

沙基慘案

沙基惨案发生于1925年6月23日,又稱六二三事件,英国士兵开枪镇压广州共产国际领导下的周恩來策划的示威和罢工行动,造成严重伤亡的事件。共产国际的计划也随之失败。.

新!!: 谭延闿和沙基慘案 · 查看更多 »

淨土宗

淨土宗,簡稱淨宗、蓮宗、佛土宗等,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於大乘佛教淨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個宗派。 净土宗与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其影响深远,自唐代创立后流传于中國、韓國、越南等地,至今不衰,其“净土崇拜”的观念对民间宗教白莲教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禅宗一样,净土宗的历史渊源传自古印度佛教,不过,在古印度净土信仰和念佛法门并未成为一个专门宗派。在中国的佛经翻译事业中,来自古印度的佛教经典中有近百种佛经专门或者兼带谈到净土念佛法门。净土法门在中国起步于汉晋时代的东林寺之慧遠大师,始于北魏曇鸞,经唐代善导法师发扬光大。东林寺、玄中寺、香積寺等被奉為淨土宗祖庭。日本淨土宗的總本山在知恩院。.

新!!: 谭延闿和淨土宗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谭延闿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湖南省

湖南省(湘语长益片新派长沙话:;湘语娄邵片双峰话:),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级行政区,全境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因大部在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境内广植芙蓉(木芙蓉),古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有“芙蓉国”之誉。湖南的省会长沙市,省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路。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方言以湘语为主,在湖南省內的其他地区则主要使用西南官话、赣语、湘南土话、瓦乡话以及客家话等其他汉语方言。此外,苗语、土家语、侗语、勉语(瑶族的主要语言之一)等少数民族语言在湖南省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

新!!: 谭延闿和湖南省 · 查看更多 »

潘復

潘复(),字馨航,山东济宁(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民国政治人物,曾任张作霖安国军政府国务总理,北洋政府末代总理。 其父潘守廉为光緒十五年進士。清朝末期,潘复为举人,曾为济宁争铁路通车而赴京请愿。辛亥革命时任山西巡抚陆钟琦幕僚,陆殉职后,返乡。后到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谋一司员,又到江苏都督程德全府下任秘书。1913年程德全念佛后,潘先到关外投奔张作霖幕府,后被济宁同乡、山东都督周自齐任命为山东省实业司司长,同年11月任山东运河疏浚局筹备主任。曾为后任山东都督靳云鹏筹办济南鲁丰纱厂。 1915年山东人周自齐任财政部总长,以潘为参事。1916年5月出任全国水利局副总裁、署理总裁,后改任运河疏浚局副总裁。1919年出任北洋政府靳云鹏内阁财政次长兼盐务署署长、山东省筹账会会长。1921年底随靳云鹏内阁辞职,移居天津英租界。1925年张宗昌任山东军务督办时,委其为督署总参议。1926年4月奉系占领北京,10月潘出任顾维钧内阁财政总长。1927年1月改任交通部总长。6月18日张作霖成立中华民国安国军政府,當日任命潘复为国务总理,6月20日兼任交通总长。是北洋政府末任总理。 1928年12月29日,潘复在东北易帜中正式下野,下台后先后在大连、天津居住。1936年春患病渐重,6月,赴北平就医,9月12日,在北平逝世,终年53岁。.

新!!: 谭延闿和潘復 · 查看更多 »

朝鮮圓

朝鮮圓(원,漢字:圓,符号:₩;代码:KPW)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通貨單位。圓下面的單位是錢(전,汉字:錢),一圓等於一百錢。.

新!!: 谭延闿和朝鮮圓 · 查看更多 »

朝考

朝考是清代创制的一种考试制度。雍正元年(1727年)始行。各省举人在會試、殿试中式之後,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直接授予翰林院職位,二、三甲的進士在賜之後,復於保和殿試論、奏議、詩、賦各一篇,隨後綜合朝考成績和殿試名次授予官職,最優者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餘者分別授六部主事、內閣中書、知縣等。 朝考第一名稱“朝元”。.

新!!: 谭延闿和朝考 · 查看更多 »

戊戌变法

戊戌變法,又名百日維新、戊戌維新、維新變法,是中國清朝光緒二十四年間(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戊戌年)的短暫政治改革運動,變法量初由慈禧太后默許、光緒帝主導,深入經濟、教育、軍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個層面,希祈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然而後期改革過於激烈,加上光緒帝有意通過維新派奪回權力,且有維新派首領康有為建議將慈禧太后囚禁、暗殺等傳聞,惹怒慈禧,加上以慈禧為首的清朝當權保守勢力擔心變法中的「合邦」計畫最終會導致中國被日本和英國瓜分,步朝鮮乙未事變的後塵,因而發動了戊戌政變,戊戌變法僅經歷了103日就告終。維新派首領康有為和梁啟超逃入日本驻北京大使馆,譚嗣同等維新人士陸續被捕殺害,光緒帝則被軟禁於中南海瀛臺,慈禧重新當政,引發了民間輿論支持孫文和黃興等更為激烈的革命主張,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新!!: 谭延闿和戊戌变法 · 查看更多 »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是指清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农历戊戌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变時所逮捕並斬首的六名變法派人士,分別為谭嗣同、林旭、楊銳、杨深秀、刘光第與康广仁。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與直隸總督榮祿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同时逮捕了譚嗣同六人等,刑部尚书赵舒翘奏曰:“此等乱臣贼子,杀无赦,何必问供。”9月28日,六君子在未經刑部審訊的情況下,被慈禧太后下令押到北京菜市口法场問斬。被处斩的顺序是: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

新!!: 谭延闿和戊戌六君子 · 查看更多 »

户部侍郎

戶部侍郎,約當於今日的財政部次長,雅稱小司徒、貳地官。「戶部」乃六部(吏部即考試院及人事行政局、戶部即財政部、禮部即外交部及教育部、兵部即國防部、刑部即法院及法務部、工部即交通部)之一,即今之財政部。「侍郎」,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次長。尚書是部長。 一般而言,户部尚書主要掌全國户口、賦役方面的政令,而侍郎則掌管稽核版籍、賦役徵收征等會計、統計工作。.

新!!: 谭延闿和户部侍郎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明朝.

新!!: 谭延闿和明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谭延闿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新!!: 谭延闿和浙江省 · 查看更多 »

斬首

斬首,亦稱砍頭、殺頭或開刀問斬,是死刑的一種,即將人的頭部砍去。.

新!!: 谭延闿和斬首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新!!: 谭延闿和新北市 · 查看更多 »

文章

文章可以指.

新!!: 谭延闿和文章 · 查看更多 »

慈禧太后

孝欽顯皇后(a;),那拉氏(清代《玉牒》、民国《清史稿·后妃传》均作叶赫那拉氏),是清朝末年的一位皇太后,为同治、光緒年間(1861年至1908年)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她是咸丰帝妃,也是同治帝的生母。同治帝即位後,稱為「聖母皇太后」;光緒帝即位後,稱為「皇爸爸」,與東太后(慈安太后)一起兩宮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初年慈安過世,慈禧才獨掌大權。 慈禧出身于北京满洲镶蓝旗世襲官宦之家。1852年封懿贵人,后依次晋封至懿贵妃。咸丰帝死后,其子同治帝继位,被尊为“聖母皇太后”,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同年与慈安太后(東太后)、恭親王奕訢等合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掌權的顾命八大臣势力,是為兩宮聽政。外人以“慈禧太后”、“聖母皇太后”、“西太后”称呼她。 1874年同治帝死后,在慈禧的主持下,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慈禧之妹所生)继承皇位,是为光绪帝。慈禧与慈安继续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病逝,自掌大權,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1898年,慈禧默許光绪帝推动戊戌变法。同年,慈禧发动政变,軟禁了光绪帝,殺死了新派的維新六君子,随后临朝称制,重新執掌大權。1900年,庚子事变发生,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携光绪帝等逃往西安,翌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得以返回北京。此后慈禧开始推行庚子新政,废除科举制度。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在她死前一天,光緒帝也驾崩了。慈禧安排由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皇位。葬菩陀峪定東陵。慈禧的侄女叶赫那拉氏则以光绪帝皇后的身份成为皇太后,徽号隆裕太后,实行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是自同治、光緒年间大清帝國的实际统治者,包括前面与慈安太后的兩宮聽政,其掌權時間长达四十七年,在清代僅次於康熙帝與乾隆帝。统治掌权时长不仅超越唐朝武则天、漢朝吕后且超越大多数帝王;统治期间发动政变兩次,立皇储两次,推動變革三次。死后谥号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長度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過大清開國皇后及孝德、孝貞(東太后慈安)二位咸豐帝的正妻。在慈禧太后死後僅三年,清朝覆滅,中華民國成立。.

新!!: 谭延闿和慈禧太后 · 查看更多 »

总理

总理(英語對應詞:Premier / Prime Minister /Chief Chancellor等)是指一个國家或地區的行政首長,负责統領政府的行政工作,可通用于君主制或共和制國體。现代多数实行议会制、雙首長制、君主制以及其他虚位元首制度的国家都有总理或类似的政府首脑职位,但在一些總統制國家(例如美国),國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腦,賦有總理的職責,因此無須另設政府首脑官職。在漢語中會分為「首相」與「總理」,但其他语言中較少严格区分的对应,汉语中的首相一詞,意即位居第一的大臣,因此一般只用在君主制國家的政府首腦之稱,例如英国首相,但根据习惯用法有很多例外。各国政府首脑在中文裡的称呼更多是根据传统译法而定,有时更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君主立憲制下的泰国首相在漢語裡经常被称为「泰國總理」;同样君主立憲制下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在日语中可以直接從全稱擷取為「总理」,或根據其義-總大臣-稱為「首相」,而在漢語圈較常使用後者(君主立憲制下的政府首腦)。总理与首相两者均可用閣揆一詞泛指,此用法來自中國古代將宰相別稱為「首揆」,明代也將內閣首輔稱為首揆,《明史·宰辅年表一》:“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 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英联邦国家,在英语中这些西敏制国家的政府首长,头衔和英国一样,稱為“第一大臣”(Prime Minister),並且共戴同一個君主,但事實上會由英王委派總督代表君王行使國家元首職務,因此實際政府首腦稱「總理」而非「首相」,是相對總督而來,而不是相對君主。 另外實施議會內閣制的區域政府首腦也可以译为“總理”(例如魁北克總理、昆士蘭總理等),但一般“州總理”、“州长”、“省长”或“首席部长”的用法更普遍,实际译法依照习惯而定。.

新!!: 谭延闿和总理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譚三法譚延愷譚延闓譚組庵谭延恺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