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8 关系: 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大蕭條,布尔什维克,俄罗斯帝国,列寧,冬季战争,社会主义共和国,芬兰,芬兰语,芬兰总统,芬蘭內戰,莫斯科,莫斯科和平协定,蘇聯,赫尔辛基,苏联加盟共和国,泽列诺戈尔斯克 (圣彼得堡直辖市)。
- 1939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 1940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
- 冬季战争
-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
- 极权国家
- 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区
- 芬兰政治史
- 芬蘭—蘇聯關係
- 苏联军事占领
- 苏联卫星国
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Карело-Фи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缩写:КФССР,Karjalais-suomalainen sosialistinen neuvostotasavalta,缩写:KSSNT)是苏联歷史上的第十三個加盟共和国,設立當時為第十二個加盟共和國。 卡累利阿-芬蘭原本是隸屬俄羅斯聯邦管轄的自治共和國(ACCP),於1940年3月30日設立,並脫離俄羅斯聯邦改制升格為蘇聯直轄的加盟共和國;於1956年撤銷,並重新併入俄羅斯聯邦改制降格為俄羅斯聯邦管轄的自治共和國,名稱改爲卡累利阿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r; Karjalan autonominen sosialistinen neuvostotasavalta,简写r; Karjalan ASNT ),苏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共和国,首都位于彼得罗扎沃茨克。 1923年,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设立,为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1940年,脱离俄罗斯联邦,升格为苏联直辖加盟共和国。1956年,降格为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1991年,改为卡累利阿共和国,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
大蕭條
#重定向 大萧条.
查看 芬兰民主共和国和大蕭條
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多数党员对其绝对服从的组织模式,即民主集中制。遭到了党内另一派的质疑和反对。1903年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派与党内的另一派孟什维克因意见不合最终分道扬镳。在《火星报》编辑部领导层选举时,由于布尔什维克人数多于对方,因此以俄语“多数派”得名。1917年,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以暴力夺取了俄国政权,最终在日后成为苏联共产党。虽然布尔什维克在俄语当中的意思是多数派,但是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当中实际上一直是少数。.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列寧
#重定向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查看 芬兰民主共和国和列寧
冬季战争
冬季戰爭(talvisota,vinterkriget,Зимняя война)是一場蘇聯與芬蘭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的戰爭,自1939年11月30日由蘇聯向芬蘭發動進攻而展開,蘇聯最終慘勝於芬蘭,令其割讓與租借部份領土,而後於1940年3月13日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為結束。 自立國以來蘇聯一直對與芬蘭相接的國境存有異議,認為威脅到距边境仅32公里之遥的苏联第二大城列寧格勒的安危,且芬蘭在獨立過程中與德國關係密切,蘇聯視其將可能成為德國入侵本國的幫凶,於是持續以談判、威脅或嘗試顛覆芬蘭政府的方式來解決其邊界問題,必要時直接透過軍事行動併吞芬蘭,使其重回以往俄国附属国的地位。芬蘭方面則力保獨立之成果,視蘇聯為唯一的假想敵,持續以外交手段來避免戰爭。1930年代蘇芬之間的幾次談判皆無結果,蘇聯決心武裝入侵芬蘭。1939年11月26日蘇聯製造了「曼尼拉砲擊事件」,以此為藉口對芬蘭宣戰,在兩國邊境發動全線進攻。國際聯盟將蘇聯的行動視為非法攻擊,於12月14日將該國除名。 蘇聯投入大規模的軍隊進攻芬蘭,並在兵力、飛機、戰車上佔有壓倒性優勢,然而戰前其軍事領導人因約瑟夫·史達林於1937年開始的一連串的政治整肅而被處死或入獄,以致冬季戰爭爆發時,蘇軍僅剩下經驗不足的高級將領和中級軍官。由於上述因素,加上芬軍訓練精良、熟悉地形,導致蘇軍在冬季戰爭初期戰技拙劣、損失慘重,芬蘭則展現了遠超過蘇聯預計的抵抗能力。然而蘇聯於後期撤換指揮成員、改善作戰方式以及結合強大的物資優勢,終於突破了芬軍主防線,芬蘭因而求和。1940年3月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割讓出其11%的領土和30%資產予蘇聯,結束了戰爭。 冬季戰爭中,蘇聯投入巨大兵力卻損失慘重,國家聲譽也受到很大的傷害,也未達到原先征服芬蘭全境的目標。芬蘭則不僅保有了主權,還贏得了國際聲望。冬季戰爭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二次大戰的進程,在蘇芬交戰期間,英法曾想以援芬藉口派兵登陸斯堪地那維亞來切斷供應納粹德國戰爭機器的瑞典鐵礦石生產地,但未能成行。蘇聯此戰中的表現也令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對發動侵略蘇聯的企圖更具信心,並開始著手聯絡芬蘭加入其計畫。最終在1941年6月底爆发了「繼續戰爭」,芬蘭同德國协同出兵企图奪回冬季戰爭中失去的土地。.
查看 芬兰民主共和国和冬季战争
社会主义共和国
#重定向 社会主义国家.
芬兰
芬兰共和国(Suomi,Finland,)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蘭是世界高度的發達國家和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2018年世界幸福感报告》调查中芬兰被排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查看 芬兰民主共和国和芬兰
芬兰语
芬兰语(Suomi,)是芬兰大部分(88.3%,2016年底)居民的母语,也被境外芬兰裔侨民所用。它是芬兰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也是瑞典的一种法定少数族裔语言。 芬兰语属于“烏拉爾語系”的“芬蘭-烏戈爾語族”,是一种黏着语。名词和形容词都因应词语在句子内的角色而有格的变化。由于和其他欧洲语言的语系都不同,词根和绝大部分其他欧洲语言差别很大,所以经常被欧美人认为是比较难学的语言。也因為如此,以芬蘭語為母語的人民往往会学习兩三種其它語言,以利交流。.
查看 芬兰民主共和国和芬兰语
芬兰总统
芬兰总统(Suomen tasavallan presidentti,Republiken Finlands president)是芬兰直选產生的议会制国家元首。.
查看 芬兰民主共和国和芬兰总统
芬蘭內戰
芬蘭內戰(Suomen sisällissota;Finska inbördeskriget)发生于1918年1月27至1918年5月15日,是芬蘭獨立後芬蘭王國政府軍與蘇俄支持的芬蘭紅軍發生的戰爭,最後以政府軍獲勝告終。.
查看 芬兰民主共和国和芬蘭內戰
莫斯科
莫斯科(a)是俄羅斯首都與最大都市、以及莫斯科州首府,為俄羅斯全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面積2,510平方公里,與莫斯科州和卡盧加州接壤。城区人口约12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佔俄羅斯總人口的1/10。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在沙皇俄国、蘇聯及今日的俄羅斯聯邦時代,都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它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並做為上述政權的總部,是俄羅斯數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建築群之一。.
查看 芬兰民主共和国和莫斯科
莫斯科和平协定
莫斯科和平协定是一份由芬兰和苏联于1940年3月12日签订的和平协议,此协议标志着为期105天的冬季战争的结束。协议规定芬兰割让部分领土予苏联。签订协议的苏联方人员为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安德烈·日丹諾夫和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芬兰方人员为里斯托·吕蒂、尤霍·库斯蒂·巴锡基维、Rudolf Walden 和 Väinö Voionmaa。.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查看 芬兰民主共和国和蘇聯
赫尔辛基
赫尔辛基(Helsinki,Helsingfors),是芬兰的首都以及全国最大城市。赫尔辛基位于新地区,芬兰最南端的芬兰湾岸边。在2016年底,赫尔辛基人口为635,181人。所谓“大赫尔辛基”是由赫尔辛基和埃斯波、万塔、考尼艾宁四个城市一起组成的首都区,在2016年底的统计中有1,138,502人。 赫尔辛基在爱沙尼亚塔林北部约80公里处,距离西南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约400公里,距离东边的俄罗斯圣彼得堡约300公里。这三座城市与赫尔辛基在历史上有着密切联系。.
查看 芬兰民主共和国和赫尔辛基
苏联加盟共和国
苏联的加盟共和國,全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SSR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俄语: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構成國,亦可視為蘇聯的一級行政區劃。1991年苏联解体後,當時的15个加盟共和国已全部独立成为联合国会员国。 1940年对波罗的海国家的占领为今这些国家的政府及一些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和欧盟)认为是非法的。苏联政府认为这一行动合法,但在1991年9月6日(其解体三个月前)承认其独立地位。.
泽列诺戈尔斯克 (圣彼得堡直辖市)
澤列諾戈爾斯克(Зеленого́рск)是俄羅斯聖彼得堡庫羅爾特尼區下轄的一個城市,位於市中心西北,面臨芬蘭灣。2002年人口12,074人。 本市原屬芬蘭,在《莫斯科和平協定》中被割讓予蘇聯。市名在1948年前稱為Terijoki(本名現在在芬蘭語保存下來)。本市也是芬蘭民主共和國的首都。 З.
另见
1939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 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
- 伊蘭斯基區
- 克羅地亞省
- 利沃夫州
- 哈塔伊省
- 喀尔巴阡乌克兰
- 基洛夫格勒州
- 奔萨州
- 巴拉諾維奇州
- 布列斯特州
- 布罗德区
- 德羅戈貝奇州
- 扎波羅熱區
- 扎波羅熱州
- 捷爾諾波爾州
- 新斯瓦比亚
- 新格魯多克州
- 東米薩米斯省
- 沃倫州
-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 波扎爾斯基區
- 波蘭流亡政府
- 波蘭總督府
- 維列伊卡州
- 羅夫諾州
- 芬兰民主共和国
- 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 蘇梅州
- 西康省
- 西米薩米斯省
- 阿尔巴尼亚意占时期
1940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
- 中華民國維新政府
-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芬兰民主共和国
冬季战争
- 冬季战争
-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
- 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席摩·海赫
- 曼纳海姆防线
- 芬兰民主共和国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莫斯科和平协定
- 蘇芬互不侵犯條約
- 赫尔辛基轰炸 (二战期)
- 麦尼拉炮击事件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
- 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 六月遣送
- 冲浪行动
- 威爾斯宣言
- 愛沙尼亞流亡政府
-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波羅的海攻勢
-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納粹德國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 芬兰民主共和国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苏维埃的故事
- 谢苗·铁木辛哥
极权国家
- 伊拉克复兴党政权
-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 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卢旺达历史
- 厄立特里亚
- 叙利亚
- 土库曼斯坦
- 德尔格
-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民主柬埔寨
- 波兰人民共和国
-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 满洲国
- 納粹德國
- 索馬里民主共和國
- 緬甸國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芬兰民主共和国
- 菲律賓第二共和國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薩伊共和國
- 赤道几内亚
- 赤道幾內亞歷史
- 阿富汗
-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 阿尔巴尼亚意占时期
-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马拉维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区
- 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 北极圈行动
- 南威岛
- 同盟國軍事佔領奧地利
-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
- 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 德国苏占区
- 意属东非
- 意属利比亚
- 敘利亞-黎巴嫩戰場
- 日軍佔領基斯卡島
- 日軍佔領阿圖島
- 柬埔寨日占时期
-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 波蘭總督府
- 源泰邦
- 澀谷事件
-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占法国军事管辖区
- 第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軍事佔領法國
- 納粹德國佔領下的歐洲
- 納粹德國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 芬兰民主共和国
- 英屬婆羅洲日佔時期
- 英苏入侵伊朗
- 荷屬東印度日佔時期
- 蘇台德地區
- 越南帝国
- 軸心國佔領希臘時期
- 阿尔巴尼亚意占时期
- 马来亚日占时期
芬兰政治史
芬蘭—蘇聯關係
- Rk 62突擊步槍
- 佩琴加區
- 卡累利阿問題
- 卡累利阿地峽
- 和平號 (潛水艇)
- 坦佩雷列宁博物馆
- 塔爾圖和約 (俄國-芬蘭條約)
- 巴黎和平條約
-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 燃烧瓶
- 維索茨克
- 继续战争
- 芬兰共产党
- 芬兰民主共和国
- 芬蘭內戰
- 芬蘭化
- 英格里芬兰人
- 莫斯科和平协定
- 蘇芬互不侵犯條約
- 麦尼拉炮击事件
苏联军事占领
- 1956年匈牙利革命
-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 德国苏占区
-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歌唱革命
-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芬兰民主共和国
- 苏军南方集群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英苏入侵伊朗
-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 蘇聯入侵波蘭
- 蘇聯民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