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宁玛派

指数 宁玛派

寧瑪派(),是藏傳佛教流派之一,由於該派的僧人均戴紅色僧帽,俗稱為「紅帽派」或「紅教」。 寧瑪藏語音譯,是古、舊的意思;在各派中歷史最久,教理從公元8世紀時傳下來,形成於公元11世紀。尊奉蓮花生大士為其始祖,創派人為釋迦迥乃。其傳承最高修法為「大圓滿法」。.

52 关系: 吉美林巴寂護山南地區居士巴楚仁波切希阿荣博康區五方佛伊喜措嘉佐钦寺佛教佛教历史佛教宗派德格县利美運動出家人內密三乘噶拉多傑祖古烏金仁波切移喜措嘉秋吉林巴竹慶本樂仁波切米龐仁波切素尔穹·喜饶扎巴素尔波且·释迦迥乃索甲仁波切索达吉堪布红色瑜伽士白玉寺白玉縣萨迦派頂果欽哲西藏生死書諾那呼圖克圖貝諾法王贡嘎县龍欽巴赤松德贊藏傳佛教蓮花生蔣揚欽哲旺波金剛薩埵雪謙寺桑耶寺毗卢遮那佛朗达玛成立嘉姆抄金刚敏珠林慈诚罗珠堪布...普賢王如來晋美彭措 扩展索引 (2 更多) »

吉美林巴

仁增·吉美·林巴(;),西藏寧瑪派伏藏師,他發現了著名伏藏龍欽心髓(Longchen Nyingthig),大圓滿法教上師,被尊稱為持明者、無畏洲尊者。.

新!!: 宁玛派和吉美林巴 · 查看更多 »

寂護

寂護(梵語:शान्तरक्षित,,725年-788年stanford.edu: ),又譯為靜命、禪怛羅乞答。藏族人稱之為希瓦措()。八世紀印度佛教僧侶,那爛陀學者,西藏佛教人士。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建立了最初的藏傳佛教僧團,是西藏前弘期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與莲花生、赤松德赞,合称师君三尊。 他也是瑜伽行中觀学派的主要建立者。主要的弟子為蓮花戒。.

新!!: 宁玛派和寂護 · 查看更多 »

山南地區

#重定向 山南市.

新!!: 宁玛派和山南地區 · 查看更多 »

居士

居士是一种对人的称谓,梵语为迦罗越(kulapati),或稱優婆塞(upāsaka),古為居家不出仕之士,现泛指居家修行之士、在家学佛者。.

新!!: 宁玛派和居士 · 查看更多 »

巴楚仁波切

巴楚仁波切(;),名為晉美秋吉旺波,或譯為扎巴楚·吉美却吉旺波,寧瑪派大圓滿傳承著名上師,也是利美運動的領導者之一。.

新!!: 宁玛派和巴楚仁波切 · 查看更多 »

希阿荣博

希阿荣博堪布(,),生於四川省德格县玉隆阔地区。1987年于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获得堪布学位,现为佛学院堪布。1995年,在德格玉隆阔建立扎西持林闭关中心。是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伟大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颇具影响力的弟子之一。.

新!!: 宁玛派和希阿荣博 · 查看更多 »

康區

康(),又譯康区或喀木,是源自藏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地區,常與衛藏和安多並列。範圍大致相當於現今西藏自治區的昌都市、那曲地区东部(聂荣、巴青、索县、比如、嘉黎五县)、林芝市东部(察隅、波密、墨脱三县),青海省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县西部除外),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 安多与康区形成更大的地区,在吐蕃王朝时期称爲多康(),又譯朵甘斯、朵甘,意思是匯合的区域;在元朝称为朵甘思。 康區的居民叫康巴(),主要通用藏語康方言。.

新!!: 宁玛派和康區 · 查看更多 »

五方佛

五方佛,又稱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即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毗盧遮那佛象徵五智中的「法界體性智」,又化育另外四智;東方阿閦佛象徵「大圓鏡智」,西方阿彌陀佛象徵「妙觀察智」,南方寶生佛象徵「平等性智」,北方不空成就佛象徵「成所作智」。 佛教典籍認為五佛皆是毗盧遮那佛所化現。密藏道開《如來淵源攷》:「五方明王為五方五佛之化現;五方五佛名號不一,皆為同體,毗盧遮那佛所化現。」雲棲蓮池《彌陀疏鈔》:「智覺云:『總持教中,說三十七佛,皆毗盧遮那一佛所現。謂遮那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自當中央法界清淨智。次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其妙觀察智,流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則一佛而雙二土也。.

新!!: 宁玛派和五方佛 · 查看更多 »

伊喜措嘉

伊喜措嘉(,),亦译作益西措嘉、益西措杰,藏傳佛教女性上師,寧瑪派蓮花生大士最主要的弟子和空行母。她也是一位伏藏师。 伊喜措嘉原為卡千公主,是吐蕃帝国皇帝赤松德贊妃子。因赤松德贊邀請蓮花生大士来西藏弘揚佛教,伊喜措嘉被赤松德赞赐给蓮花生大士,作为其弟子和明妃(空行母)。她与蓮花生大士修双身法,蓮花生称她为“与吾等同者”。在赤松德赞逝世后,她被当权的皇后蔡邦·玛加东格流放到边远地区,在那里她继续修行并弘扬佛法。 伊喜措嘉以修行八大行法之普巴金剛獲得成就,其後將蓮花生大士的教法以伏藏的方式保存起來。宁玛派和噶玛噶举派都认定她为佛母,对她推崇备至。她也被认为是寧瑪派教法空行寧體的傳承者與金剛亥母的化身。 康卓仁波切是她的一位转世。.

新!!: 宁玛派和伊喜措嘉 · 查看更多 »

佐钦寺

佐钦大圆满寺(རྫོགས་ཆེན་དགོན།, 意译为“大圆满寺”),又稱竹慶寺、卓千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是藏傳佛教寧瑪派六大祖寺之一。.

新!!: 宁玛派和佐钦寺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宁玛派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佛教历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紀以前創建,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是佛陀的簡稱,其意思是覺悟者,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佛教一般注重人心靈的清淨和覺悟,佛教認為世界是遵循因果循環,只有達到覺悟,才能超越生死輪迴。釋迦牟尼涅槃後,佛教慢慢衍生了不同的部派。 自從阿育王時期,佛教不斷向外傳播,主要分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經過印度北部,新疆傳入中國腹地,再流傳到中國东北,再傳播到韓國、日本及越南;唐朝時期傳入西藏,于是北傳佛教被后人分称汉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則以上座部佛教為主,則通過斯里蘭卡,傳播到緬甸、泰國、印尼、寮國、柬埔寨、越南南部。到了現代,佛教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

新!!: 宁玛派和佛教历史 · 查看更多 »

佛教宗派

#重定向 佛教派别.

新!!: 宁玛派和佛教宗派 · 查看更多 »

德格县

德格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1955.55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约7万。 更庆镇作为德格王国的首都时期成为了康区的宗教、文化中心,享誉中外的德格印经院和噶举派主寺八邦寺即坐落与此,德格也是藏医药学体系中“南派藏医药”的主要发祥地。 德格人能歌善舞,女中音降央卓玛、藏族歌手亚东等均出自此县。.

新!!: 宁玛派和德格县 · 查看更多 »

利美運動

利美運動(),又被稱為不分教派運動,近代藏傳佛教重要的精神復興運動,起源於19世紀前藏地區,最初的推動者,多半出身於寧瑪派與薩迦派之中。他們希望統一藏傳佛教不同教派間的歧見,對不同教派間的教義與傳承同等尊重,以回到佛陀最初的教導,並保存藏傳佛教的傳統。 部份格魯派信徒,反對利美運動,認為寧瑪派教法會因此混入純淨的格魯派教法中。這些反對者以多傑雄登信仰而集結,第十四世達賴禁止對多傑雄登的崇拜,因此引發多傑雄登爭議。.

新!!: 宁玛派和利美運動 · 查看更多 »

出家人

出家人,字面上的意思是“因为宗教信仰而离开家庭,修行的人”,独居或者群居,守持戒律。最早源自於古印度吠陀諸宗教與沙門傳統,這個術語經佛教傳入中國。出家人不一定就等於聖職者,但兩者都是因為宗教的事業所需要的獨特生活方式。 出家人例如,佛教的僧侣和尼姑等,或道教全真派的道士和道姑;而天主教的修士修女與神父等。在中国伊斯兰教的戛迪林耶、库布林耶,也使用出家人的说法。 相对于出家,不出家叫在家,不出家的人叫在家人。在家人也有不同的称呼,如佛教道教有居士,善信,俗家弟子等称谓。而出家后,經由儀式捨掉先前所受的戒法,则被叫做还俗。.

新!!: 宁玛派和出家人 · 查看更多 »

內密三乘

內密三乘,是藏傳佛教寧瑪派修行大圓滿九乘次第的七、八、九级。屬於密續的修行方法,分別.

新!!: 宁玛派和內密三乘 · 查看更多 »

噶拉多傑

噶拉多傑(公元前55年生)()Dharma Fellowship (2005).

新!!: 宁玛派和噶拉多傑 · 查看更多 »

祖古烏金仁波切

古.烏金仁波切('Tib.

新!!: 宁玛派和祖古烏金仁波切 · 查看更多 »

移喜措嘉

#重定向 伊喜措嘉.

新!!: 宁玛派和移喜措嘉 · 查看更多 »

秋吉林巴

秋吉德千林巴(;),簡稱秋吉林巴。本名諾布天津,是藏傳佛教寧瑪派著名的伏藏師。與蔣揚欽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1820–1892)、蔣貢康楚羅卓泰耶(Jamgon Kongtrul Lodro Taye,firstJamgon Kongtrul,1813-1899) 同為利美運動運動推行者之一。 其伏藏收集在蔣貢康楚所編的《大寶伏藏》之中。.

新!!: 宁玛派和秋吉林巴 · 查看更多 »

竹慶本樂仁波切

七世竹慶本樂仁波切(Dzogchen Ponlop Rinpoche (2014年更名為Ricky Kwahu Arnae),,),藏傳佛教寧瑪派祖古與噶舉派金剛乘上師。竹慶本樂是地位崇高的大圓滿法脈持有者,同時也具有完整的噶瑪噶舉派傳承。曾是一位佛教比丘,現已還俗,為那瀾陀菩提佛學中心與正知國際學院的創辦人與佛教導師,在此指導學生修學佛法。為歸化美國公民,現居美國西雅圖。.

新!!: 宁玛派和竹慶本樂仁波切 · 查看更多 »

米龐仁波切

米庞仁波切(,),全名米庞·蒋扬嘉措,又称大米庞,是西藏极富盛誉的学者和禅修大师。他智慧深广超群,精于各种知识,有「喜马拉雅的文艺复兴大师」之誉。與蔣揚欽哲旺波、巴楚仁波切同為利美運動參與者。因為頂果欽哲仁波切等的推崇而揚名於歐美等地。另譯為米滂、米旁、麥彭、米胖等。.

新!!: 宁玛派和米龐仁波切 · 查看更多 »

素尔穹·喜饶扎巴

素尔穹·喜饶扎巴(,),藏传佛教宁玛派高僧,“三素尔”之一,素尔波且·释迦迥乃的养子。 素尔穹幼时跟随父亲素尔贡以乞化为生,后行乞至邬巴垅寺时为素尔波且所收养,并取名喜饶扎巴。他跟随素尔波且学得许多教法,但因无钱不能得到密法传授。后与一富家女成婚,并得以获得资助,从而学得全部密法。后出任邬龙垅寺住持。此后他还曾前往甲卧地方修法十三年,因而他也被称为甲卧巴。 他弟子众多,有“四柱八梁”说。他还育有三子,其中幼子卓浦巴最为出名,成为其法统的继承人。.

新!!: 宁玛派和素尔穹·喜饶扎巴 · 查看更多 »

素尔波且·释迦迥乃

素尔波且·释迦迥乃(,),藏传佛教宁玛派早期重要代表人物,“三素尔”之一。 释迦迥乃曾跟随娘·益西郡乃、杰·释迦却、年纳旺扎、陀噶·南喀德、绒·释迦琼乃等上师学习旧密,同时他整理了宁玛派的典籍、注疏与仪轨,确定了一些根本性密法,并使之系统化。自他开始,宁玛派才有了系统的典籍以及教派的规模。 他还曾向卓弥译师学习道果教授。后来他创建了宁玛派最早的弘法道场——邬巴垅寺,并广收门徒,其中他的养子索尔迥·喜饶扎巴是其继承者。.

新!!: 宁玛派和素尔波且·释迦迥乃 · 查看更多 »

索甲仁波切

索甲仁波切(,),佛教人物,作家,出生於西康省甘孜縣,屬於藏傳佛教寧瑪派佐欽傳承之上師。現旅居西方。其暢銷名著《西藏生死書》,已被翻譯成三十等餘種語言,內容為以六中有解釋佛教的輪迴觀。其創立遍布四十餘國之本覺會,為西方宣傳藏傳佛教重要之組織。.

新!!: 宁玛派和索甲仁波切 · 查看更多 »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藏语:མཁན་པོ བསོད་དར་རྒྱས;英语:Khenpo Sodargye;),藏族喇嘛、學者、教師,著名的藏傳佛教弘法上師。出生于四川省炉霍县,1985年出家于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大学——中国四川省喇荣五明佛学院,并得到当时最杰出的佛教大德之一——堪钦晋美彭措仁波切的亲自教授和培养。 索达吉堪布深入学习了所有藏传佛教传统哲学论典课程,并系统接受了藏传佛教密法的完整传承。 (包括:五部大论之中观、般若、俱舍、因明、戒律,以及大圆满、时轮金刚、麦彭仁波切的《密藏续》和龙钦巴的七宝藏、三大休息。)后来,被任命管理该佛学院,并成为最主要的教授之一。晋美彭措仁波切在世期间,他还是仁波切最主要的汉语翻译,并受仁波切委托教授汉族弟子。 索达吉堪布已成为当代最知名的佛教大德之一。作为一位藏族喇嘛、一位佛教学者和老师、一位多产的藏汉翻译家、一位现代佛教思想家,堪布以用传统佛教理論審視、分析全球现代生活問題並提供應對措施而闻名於世。 堪布在中国、东亚、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及北美各地广泛讲学。最近,他在众多著名高校进行演讲,这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哥伦比亚、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 、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奥克兰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哥廷根大学。 堪布不止一次说过:“我不知道我能活多久,但是,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哪怕是只有一个听者,我也会尽全力用佛法饶益他。”.

新!!: 宁玛派和索达吉堪布 · 查看更多 »

红色

紅色,是以通過能量來激發觀察者的可見光譜中長波末端的顏色,波長大約為630到750納米,類似於新鲜血液的顏色,是三原色和心理原色之一。普通人是無法看到波長長過紅色的射線,而這類射線一般被稱為紅外線。.

新!!: 宁玛派和红色 · 查看更多 »

瑜伽士

在印度傳統中,瑜伽士(天城文:योगी,)是指修行瑜伽的男性修行者,而修行瑜伽的女性稱為瑜伽女(天城文:योगिनी,)。在印度教、佛教與耆那教中,都以這個名詞來稱呼那些處於棄絕期,或是實行禁慾、冥想的修行者。也可指在家修行密宗的居士。 在烏爾都語中,Yogi(یوگی)一詞則用在蘇菲派聖人與禁欲修行者身上(法基爾)。.

新!!: 宁玛派和瑜伽士 · 查看更多 »

白玉寺

白玉寺,藏语全称为“白玉朗嘉祥丘伽林”(意为“吉祥尊胜菩提洲”,其中藏语“白玉”意为“吉祥盛德之处”),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城北坡,是一座藏傳佛教宁玛派寺院,也是宁玛派六大丛林之一(其他五座寺院是噶陀寺、竹钦寺、雪千寺、多吉扎寺、敏珠林寺)。.

新!!: 宁玛派和白玉寺 · 查看更多 »

白玉縣

#重定向 白玉县.

新!!: 宁玛派和白玉縣 · 查看更多 »

萨迦派

萨迦派(),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之一。“萨迦”一词的藏语意思是灰白色,因为此派主寺萨迦寺建立之处土色灰白,故名。因主寺围墙上涂有象征密宗三大怙主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和金刚手菩萨之智慧、慈悲和力量的红、白、黑三色条纹,故常被称为花教。他們的宗教領袖被稱為薩迦法王。主张显密兼修,先显后密。不禁娶妻。 在佛教哲学上,萨迦派特别注重“道果”教授,“道果法”是最重要的教义之一。此外,“时轮金刚法”和“金刚持法”的体系传承在萨迦派中占有重要地位。时轮金刚法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新!!: 宁玛派和萨迦派 · 查看更多 »

頂果欽哲

頂果欽哲仁波切(,),名為紮西·帕久,生於西藏康區丹柯河谷的頂果家族,為藏傳佛教寧瑪派祖古、伏藏師,寧瑪六大主寺之雪謙寺住持。是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上師之一,也是現代利美運動的主要領導者,不丹王室對他極為尊崇。.

新!!: 宁玛派和頂果欽哲 · 查看更多 »

西藏生死書

《》,(英文名称 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是藏傳佛教宁玛派的上師索甲仁波切作品,英文版於1992年出版。被翻譯成30種文字,在56個國家發行。 台灣版由鄭振煌翻譯,於1998年由張老師出版社發行。在當時此書本在台灣掀起了一波前世今生、臨終關懷的風潮。.

新!!: 宁玛派和西藏生死書 · 查看更多 »

諾那呼圖克圖

諾那呼圖克圖() ()又名格热·索朗列旦,藏族,西藏类乌齐龙桑地方人,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僧侶。罗同兵,诺那活佛的几个重要史实略考,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他还被人称作“格热喇嘛”(一译“噶拉喇嘛”)。.

新!!: 宁玛派和諾那呼圖克圖 · 查看更多 »

貝諾法王

三世卓望貝瑪諾布仁波切(;),華人通稱為貝諾法王,為藏傳佛教寧瑪巴(俗稱「紅教」)白玉派第十一代掌教領袖。於藏曆水猴年十二月(西元1932年)出生於西康波沃地區,於藏區接受完整藏傳佛教訓練。貝諾法王為著名大圓滿教法成就者,其被認證為無垢友轉世,同時也是釋尊時代金剛手菩薩再來的化身。.

新!!: 宁玛派和貝諾法王 · 查看更多 »

贡嘎县

贡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下属的一个县。《明史》称公哥儿寨。藏语中意思是“寨后白山,山顶白色”。地处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面积2386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包括林地)7.8万亩,草场面积282万亩,為山南地區農業大縣。貢嘎縣的發展較為落後,在西藏「一江兩河」(雅鲁藏布江中游、拉萨河、年楚河)地區僅屬中等發展水平。貢嘎縣為拉薩貢嘎機場所在地。2003年人口5万人。邮政编码 850700,县政府驻吉雄镇。.

新!!: 宁玛派和贡嘎县 · 查看更多 »

龍欽巴

龍欽巴尊者(;)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派)的一位學者與伏藏師,被視蓮花生大士之後的第二佛陀。.

新!!: 宁玛派和龍欽巴 · 查看更多 »

赤松德贊

赤松德贊(,),又译“墀松德贊”,吐蕃第三十七代贊普,755年至797年在位。在他任內,吐蕃國勢达到鼎盛。他也为藏傳佛教的弘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后世尊称为“吐蕃三法王”之一。 赤松德赞的名字,在汉文文献《通典》中作乞梨悉笼纳赞,《旧唐书·吐蕃传》中作乞黎苏笼猎赞、娑悉笼猎赞,《新唐书·吐蕃传》作娑悉笼腊赞、乞立赞,《资治通鉴》作乞黎苏笼猎赞、娑悉笼猎赞、乞立赞。在汉文文献中,他的早期事迹往往与前任赤德祖赞混淆。.

新!!: 宁玛派和赤松德贊 · 查看更多 »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Төвөдийн Буддын шашин),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藏区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与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歸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藏傳佛教並沒有南传佛教傳承,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佛教的修行方式與戒律上,兩者並不相同,也無直接必然的關係。 藏传佛教以卷帙浩繁,渊博深奥的藏文文献著称。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藏语文与记录佛教原始经典使用的梵文有紧密的传承关系,从梵文翻译的内容,不论词意,藏语是唯一可以还原梵语的语言文字。藏语文也是唯一完整地记录自释迦牟尼佛诞辰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佛教科学的文字,包括那烂陀传承中,所有的显、密论典。特别是因明论典的教、学传承和方式,当今惟有在藏文中有完整记载和保存。國學大師章炳麟評價西藏學術傳統:“既有文明之學,不受他熏”。然而,聖嚴法師認為藏傳佛教的發展是西藏本土的苯教等民间宗教加上印度晚期混合婆羅門教的佛教密教思想而完成的,整體而言是印藏的合璧。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佛教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汉地傳入藏区。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莲花生来到藏区,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西藏苯教等本土宗教的部分內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朗达玛灭佛的波折,西藏佛教经过朗达玛時期灭佛运动的破坏后,约百年之久,到了中国宋朝初年,才又渐渐复兴起来,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觉囊、格鲁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 在宗喀巴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藏密大盛,又因與中國政權關係密切,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由兩位固定的轉世僧侶代中國政權統治西藏,分別稱作達賴與班禪。藏傳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区、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普米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新!!: 宁玛派和藏傳佛教 · 查看更多 »

蓮花生

蓮花生(梵文:पद्मसम्भव Padmasambhava;,生卒年不詳),或譯蓮華生大士。八世紀印度那爛陀寺僧人及雲遊僧,後應寂護論師與藏王赤松德赞禮請入藏創立僧團,後人尊稱為蓮師。由於後世弟子的崇敬,增添了許多神奇色彩,也被稱為第二佛陀。所帶入的密法稱為前譯派,為今寧瑪派所信奉。首位將藏密傳入漢地的寧瑪派教傳三十二代祖師諾那呼圖克圖謂蓮花生大士是彌陀身、觀音口、釋迦心,合諸佛菩薩身口意之三密金剛應化身。.

新!!: 宁玛派和蓮花生 · 查看更多 »

蔣揚欽哲旺波

蔣揚欽哲旺波(;,藏傳佛教寧瑪派上師,為利美運動創始人,身為大學者、伏藏師的多重身分。有多位轉世流傳於世間。.

新!!: 宁玛派和蔣揚欽哲旺波 · 查看更多 »

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वज्रसत्त्व,;Kongōsatta;,短稱;Доржсэмбэ),漢傳佛教稱之金剛藏王菩薩,為佛教大乘與金剛乘的菩薩;薩埵即有情,同菩提薩埵(菩薩)之例。出現在東密真言宗與藏密等教法。在真言宗,金剛薩埵是普賢菩薩同體異名,為密教化身;在藏傳佛教,金剛薩埵是普賢王如來的化身佛,化現種種本尊以教化眾生。 大藏經中,金剛薩埵出現在《大日經》與《金剛頂經》經文。在金剛界曼荼羅中,金剛薩埵位在東方阿閦佛旁。.

新!!: 宁玛派和金剛薩埵 · 查看更多 »

雪謙寺

雪謙寺(;Shechen Monastery),又稱協慶寺,藏傳佛教寺院,為寧瑪派六大祖寺之一,創立於1695年。位於藏区康區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附近,臨近佐欽寺。頂果欽哲仁波切流亡至印度時,在尼泊爾又建了一間同名寺院。.

新!!: 宁玛派和雪謙寺 · 查看更多 »

桑耶寺

桑耶寺,或桑耶贡巴(,Samye Gompa),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它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也被称作“三样寺”。1996年,桑耶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5年,桑耶寺被评定为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新!!: 宁玛派和桑耶寺 · 查看更多 »

毗卢遮那佛

毗盧遮那佛(वैरोचन,,又作Maha-vairocana),又譯為毗盧遮那佛、毗盧舍那佛、盧舍那佛、遮那佛、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即釋迦牟尼佛稱號之一,依佛教不同派系,有不同見解,或認為是法身佛、報身佛或應化身佛。為五方佛之一,位居中央。.

新!!: 宁玛派和毗卢遮那佛 · 查看更多 »

朗达玛

朗达玛(,),原名达玛·乌东赞(),吐蕃帝国末代赞普,838年至842年在位。《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皆称他为达磨。 朗达玛是赤德松赞的次子。根据藏文史料《贤者喜宴》的说法,赤德松赞死后,由于长子藏玛()早已出家为僧,朗达玛又本性顽固,遂由三子赤祖德赞继位。但赤祖德赞极为笃信佛教,政权皆由僧人把持。这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大论韦·甲多热(,结都那)诬杀了王子藏玛和担任大论一职的僧人钵阐布云丹(),后来又在838年谋杀了赤祖德赞,拥立朗达玛继位,《贤者喜宴》译注十三,99页~101页(总257~259页)群臣上尊号乌东赞()。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朗达玛是一个酷爱打猎、酗酒和好色,而且十分残暴的昏君。而执政的韦·甲多热为了削弱僧侣的势力,怂恿朗达玛禁止佛教。而当时吐蕃经常发生霜、雹、瘟疫等天灾人祸,朗达玛遂于840年声称是由于推行佛法而触怒了天神,下令禁止佛教,并强制推行苯教,史称“朗达玛灭佛”。据《汉藏文书》载,朗达玛于39岁时即位,其并非一贯反佛,执政的前两年依然推行佛教,后来在韦·甲多热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反对佛教。(《贤者喜宴》288页,脚注18)于是大量佛寺、佛像被拆毁。佛经或被扔进水火之中,或被填埋在底下。翻译经卷的外国译师被驱逐出境。而对于佛教僧侣,或被屠杀,或沦为贵族的奴隶,或被胁迫充当刽子手,或被发配边疆充军。《贤者喜宴》译注十四,30页(总277页) 虽然佛教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但依然很大,朗达玛的灭佛行为受到了僧侣和佛教信徒们的強烈反對,《红史·外章》记载,他的亲生爱女桑札·达玛甚至联合札什伦布寺高僧密谋要刺杀他。为了阻止灭佛行径,莲花生二十五弟子之一的高僧拉隆·贝吉多杰()在僧侣的鼓励下,决定刺杀朗达玛。842年,贝吉多杰化装成苯教徒的模样,从其隐居修行之地叶尔巴扎拉()出发,前往逻些求见朗达玛。贝吉多杰觐见朗达玛时,朗达玛正在看一个碑文。贝吉多杰在第一拜时在袖子中张开射箭的扳指,第二拜时将箭装上弦,第三拜时囗中朗誦:「風環地,地環水,水滅火,金翅鳥勝水龍,金剛石穿寶石,天神制阿修羅,佛陀勝獅子王,我亦如斯殺非法之王。」,将箭射出。箭射中朗达玛的眉宇中间,射穿其头骨,朗达玛当场毙命。《贤者喜宴》译注十四,第31页。(总278页)贝吉多杰将外白内黑的衣服反过来穿上,又将原先涂着黑木炭的白马洗去黑色,从而成功逃脱了赞普的追兵,逃到了多康地区()隐居。 朗达玛死后,葬于琼结的吐蕃历代赞普王陵之间,其陵墓名叫“珠杰”陵(),又被称为“圣神变”()。其子云丹、俄松为争夺王位而发起伍约之战(),最终导致了吐蕃王国的“支离破碎”()。此后爆发了臣民大反叛()。877年,朗达玛的陵墓被反叛军首领珍却沽()挖掘。 由于达磨赞普在位期间对佛教采取禁绝措施,被藏传佛教的教徒们视为牛魔王再世,因此在其名字前加上了“朗”(,藏语中意思是“牛”)这一词,表示对其的污辱。藏族民间传说称其头上长有牛角。后世的藏文史料大多都将其称为“朗达玛”。而主张灭佛的大论韦·甲多热,则被藏族人民视为长着猴头虎耳的饿鬼的化身。 虽然在藏族传统史书中称朗达玛极度反佛,但现代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朗达玛在思想上更倾向于佛教而不是苯教,因为根据《汉藏文书》的记载,朗达玛在赤祖德赞在位期间曾经兴建佛教寺庙;而且在敦煌的藏文文书中曾发现朗达玛的祈祷文书。而灭佛的举动,则是由权倾一时的大论韦·甲多热等反佛派大臣主持的,朗达玛只是一个傀儡而已。Matthew T. Kapstein教授將朗达玛反佛與同時期唐武宗滅佛相比,認為無論朗达玛是反佛還是只是減少對佛教寺院的贊助,背後都有財政因素。.

新!!: 宁玛派和朗达玛 · 查看更多 »

成立嘉姆抄金刚

#重定向 諾那呼圖克圖.

新!!: 宁玛派和成立嘉姆抄金刚 · 查看更多 »

敏珠林

#重定向 敏珠林寺.

新!!: 宁玛派和敏珠林 · 查看更多 »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藏文:ཚུལ་ཁྲིམས་粹誠(戒律)བློ་གྲོས་洛珠(智慧) 英语:Tsultrim Lodrö,),四川省炉霍县人,色达五明佛学院堪布、学院副院长,当代著名的藏传佛教宁玛派上师,藏文化的弘扬者。 堪布仁波切22岁时(1983年)于色达五明佛学院剃度出家,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依止法王晋美彭措仁波切精进闻思修行显密法要并一一通达无碍。在通过层层考核之后,最终获得法王如意宝亲赐的三藏堪布学位,其修行成果也得到了法王三次亲自一对一的检验指证。自1991年开始,肩负起五明佛学院教务处处长的重任,培养了一大批堪承如来家业、续佛慧命的优秀僧才。 堪布仁波切还长期致力于宣导戒杀放生、素食环保、教育等理念。不但积极于藏区建立图书馆、养老院、创办学校等慈善事业,还邀请五省藏区专家学者编纂汉藏英新词辞典,并亲自负责主编工作。(目前已出版《汉藏英常用新词语图解词典》《汉藏英常用新词语词典》) 近年来,陆续受邀到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讲学。堪布仁波切的讲课风格条理分明、深入浅出,并擅于引用科学例证,以现代人熟悉的语言来诠释深涩的教理,深受广大信众和知识分子的欢迎。 此外,还应邀到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维吉尼亚大学、多伦多大学、奥克兰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高校及谷歌等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演讲,与众科学、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科学与佛教的话题,共同探讨生命、心灵的奥秘。 堪布仁波切于忙碌的弘法之余,仍勤写不辍,出版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书籍。其中,《慧灯之光》系列被誉为是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佛学巨著,从理论到实修,次第严密、显密圆融。其内容贴切、实用,语言风格简洁有力、精辟透晰,契合当代受众心理需求,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对于广大佛法修学者来说,它如同灯塔一般,为大家指明了通往解脱的方向。 作为当代一位影响广大的佛教大德,其为人处事却相当低调严谨,鲜少宣扬自己的功德和内在证悟境界,一切惟以弘法利生为己任,其所言所行堪为大乘行者的典范,是一位勇于在末法时代高擎正法明灯的真正善知识。 对此,堪布仁波切曾在微博上发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师父曾经告诉我说:我们活着的唯一理由和价值,是培养爱和付出爱!这句话我终身难忘,也希望生生世世不会忘却!”.

新!!: 宁玛派和慈诚罗珠堪布 · 查看更多 »

普賢王如來

西藏唐卡,普賢王如來繪像 普賢王如來(梵文:Samantabhadra rāja tathāgata,藏文:Kuntuzangpo),又稱法身普賢,密宗無上瑜伽部信仰的本初佛(藏文:Dang-po'i sangs-rgyas,或)、原始佛(Primordial Buddha)、最高佛,在藏傳寧瑪派與苯教之中極為盛行。寧瑪派认为他是本初佛,為法身佛,也是宇宙中第一個佛陀(象徵了一切眾生心中所具備的光明本性,即如來藏、清淨佛性)。金剛藏王菩薩(金剛薩埵)、普賢菩薩為報身佛,而大黑天為化身佛;寧瑪派認為大圓滿法即是源起於他,經蓮華生大師傳入西藏。 他的唐卡繪像,外形近似於印度教的濕婆神,一般以裸體出現,髮髻或全身藍色,與白色的明妃普賢王佛母交抱、本尊雙運,象徵智慧與方便的結合。衪也是時輪乘最信仰的佛。.

新!!: 宁玛派和普賢王如來 · 查看更多 »

晋美彭措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藏语:འཇིགས་མེད་ ཕུན་ཚོགས་ འབྱུང་གནས་,),通称晋美彭措,又译为牛麦彭措,1933年生于青海省班玛县,宁玛派喇嘛,1980年在色达县创立喇荣五明佛学院。 1933年1月28日(藏历水鸡年一月三日),晋美彭措出生于青海省班玛县的一个藏族游牧民家庭。两岁时,他被确定为列洛林巴(1852–1926)的转世灵童。14岁时依止堪布四朗仁庆等闻思显密经论,并开始转法轮。22岁时受比丘戒,严持戒律。并修习无上金刚乘大法,成就生圆次第之证果迹象多达无数。 晋美彭措法王是藏区藏传佛教宁玛派最具影响力的喇嘛,索达吉堪布、慈诚罗珠堪布出自其门下。1980年他在色达县创立喇荣五明佛学院,开始弘法利生事业。 晋美彭措法王也是一个非凡的伏藏师,他在中國的各個藏区和印度部分地区发现了很多伏藏。20世纪90年代,他开展反屠宰运动,呼吁藏族牧民停止把牦牛作为商业销售,以避免牦牛被大量屠杀。 2004年1月7日(藏历木猴年十一月十五日),他在成都示寂。.

新!!: 宁玛派和晋美彭措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古宗派宁玛寧瑪巴寧瑪派红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