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祝女

指数 祝女

祝女(,)是古代琉球國(今沖繩縣及鹿兒島縣奄美群島)的琉球神道教女祭司。祝女獨攬其所在地域的祭祀活動,並管理該地域的御嶽。.

目录

  1. 34 关系: 太平洋战争太阳神奄美群島尚宣威王尚真王巫女世袭世添大美御前加那志久米島今歸仁城伊平屋島御嶽國頭郡和服灵魂琉球八社琉球国琉球神道琉裝祭司祭祀第一尚氏王朝第二尚氏聞得大君首里首里城鹿儿岛县齋場御嶽間切沖繩縣按司日本吞併琉球政教合一

  2. 宗教头衔
  3. 琉球宗教
  4. 琉球文化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查看 祝女和太平洋战争

太阳神

太阳神的传说见于世界上许多的古老民族。太阳神代表着太阳或太陽星君,成为太阳人格化的神。.

查看 祝女和太阳神

奄美群島

奄美群島(),為琉球群島北部(薩南群島)的一個群島,位於日本九州島的南方、沖繩群島的北方,行政區劃屬於日本鹿兒島縣大島支廳。 地名「奄美」是來自過去琉球國神話中的女神阿摩美久(アマミキヨ)。.

查看 祝女和奄美群島

尚宣威王

尚宣威(;)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的第2代國王,1477年在位(在位僅六個月)。神號西之世主()。他是尚稷的次子,尚圓的胞弟。 據《中山世譜》記載,尚宣威5歲時父母雙亡,由其兄尚圓養育;9歲時隨兄至首里。1453年(明景泰四年)陞家來赤頭。1463年(天順七年)陞黃冠。1470年(成化六年),因其兄尚圓成為琉球王,尚宣威以王弟的身份得到越來間切的領地,稱越來王子。 成化十二年(1476年)丙申,尚圓王薨。由於當時世子尚真還在沖齡,且第一尚氏王朝的支持者勢力仍舊很大,群臣遂奉王弟尚宣威於次年丁酉登位。但先王之妃宇喜也嘉十分不滿,勾結祝女集團,陰謀推翻他的統治。 按照慣例,每當琉球新王登基,太陽神、君手摩神便會出現在首里城,附身於祝女,自殿內出,至奉神門後東面而立,祝賀新王,並授予其神號。成化十三年二月,太陽神、君手摩神如期附身於祝女,不過此次祝女卻面向西面而立,群臣皆大驚失色。祝女託以神命,授予尚宣威王「西之世主」的神號;同時頌揚世子尚真,要求尚宣威禪位給世子。尚宣威的威嚴頓失,不得不遵照神命,禪位於尚真,並退隱於越來,在位僅六個月。尚宣威王與宇喜也嘉達成妥協,將女兒居仁嫁給尚真當王妃。 同年八月初四病逝,壽四十八歲,諡號義忠。退位不久即,有人認為是死於宇喜也嘉的暗殺。 他死後,他的後代世代領有越來間切之地。 相傳尚宣威王的墳墓位於沖繩市八重島,其遺址在今沖繩縣立美來工科高等學校(原沖繩縣立中部工業高校)的西南側,是沖繩市史蹟、文化財之一。.

查看 祝女和尚宣威王

尚真王

尚真(;)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三代國王、第九代琉球國王,1477年(成化十三年)至1526年(嘉靖五年)在位。他是第二尚氏王朝第一代國王尚圓王之子。童名真加戶樽金(),神號於義也嘉茂慧()。 尚真未即位時被封為久米中城王子,1477年接受叔父尚宣威的禪位,並派遣長史梁應、使者吳是佳、通事梁德等至明朝,以尚圓王訃告,請求襲封為琉球國王。明憲宗遂在1479年(成化十五年)派兵科給事中董旻、行人司右司副張祥前往琉球,冊封尚真為王。 尚真王在位期間,不斷進行對外擴張。1500年平定了八重山群島的遠彌計赤蜂之亂。1506年相繼征服了久米島按司勢力和具志川按司勢力,在1522年鎮壓「鬼虎之亂」,征服與那國島。此後琉球的統治勢力擴張至宮古、八重山,基本確定了琉球南部的版圖。 尚真王統治的50年被認為是琉球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確立了琉球的官員品秩、朝儀制度、神官制度、賦稅制度、行政劃分,擴建了首里城,廢除了殉葬習俗,並於1526年召各按司赴首里居住,禁止私人擁有兵器,加強了中央集權,此後琉球進入穩定發展的時期。 琉球群島著名的建築圓覺寺(1492年)、玉陵(1501年)、圓鑑池(1502年)、辯財天堂(1502年),都建於尚真王時期。用於國王處理政務、接待冊封使的首里城北殿(1508年),也是在這一時期建造的。.

查看 祝女和尚真王

巫覡是指能運用超自然力的人,現通稱巫。說文解字:「能齋肅事神明者,在男曰覡,在女曰巫」,男性稱為(音「檄」),或稱巫師。女性稱為巫,或稱女巫。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或察龜策之占、巫覡之言」,因此男女合稱巫覡。在中華文化圈裡的陰陽論來說,男屬陽而女屬陰,而陰性的人較容易與靈魂溝通,因此不論是巫還是靈媒多以女性擔任。.

查看 祝女和巫

巫女

是日本神社中輔助神職的職務,且不受《》限制的女性专有工作职位。在某些場合下也會被稱為或。通常巫女身穿白色上衣及紅色緋袴,代表清新、神聖、無垢之傳統形象,但已不具古代靈媒的身份。.

查看 祝女和巫女

世袭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其中可分为政治世袭和经济世袭两类。传承顺序以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最为常见。 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的早期都曾出现过世袭制度的统治政权,其中多数为封建世袭制度。是古代爵位、官职的一种传承制度。先秦时代,中国实行世卿世禄的制度,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这种世袭的次数在理论上来讲是无限的,直到改朝换代或占据这个爵位或官职的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为止。而现代政治中,部分国家的公职人员也有出現世袭的情況,如议员。.

查看 祝女和世袭

世添大美御前加那志

#重定向 宇喜也嘉.

查看 祝女和世添大美御前加那志

久米島

久米島(、),古称姑米山、古米山,為琉球列島沖繩群島的島嶼,位於那霸市西方約100公里處,島上人口約8410人。面積59.11平方公里,島周長53.31公里。全島皆屬於沖繩縣島尻郡久米島町的轄區,為沖繩縣內次於沖繩本島、西表島、石垣島、宮古島的第五大島。是著名的浮潛旅遊地點,EEF海灘分佈著許多民宿。日本職業棒球東北樂天金鷹球團在此設有訓練地。.

查看 祝女和久米島

今歸仁城

今歸仁城(),別名北山城()是位于沖繩縣今歸仁村的城堡遺跡。為14世紀琉球王國三山時代中的三山之一北山王的居城。為日本指定史跡。.

查看 祝女和今歸仁城

伊平屋島

伊平屋島(、)是沖繩群島伊平屋伊是名群島中的一個島嶼,行政區劃上屬於沖繩縣島尻郡伊平屋村。 伊平屋島位於本部半島北部約41公里處,為一細長的島嶼,面積20.66平方公里。最高峰為賀陽山,標高294公尺。島上山地佔大部份面積。這也是沖繩縣轄境最北端的有人島,與鹿兒島縣的與論島處於同一緯度。 與西南部的野甫島有野甫大橋相通。前泊港與本部半島今歸仁村的運天港之間有一天二次往返的渡船,事實上是與島外唯一交通的手段。 琉球第一尚氏王朝國王尚思紹的祖父佐銘川大主(又名鮫川大主)出生於此島。 Y伊.

查看 祝女和伊平屋島

御嶽

#重定向 御岳.

查看 祝女和御嶽

國頭郡

國頭郡()位於琉球列島沖繩群島之沖繩島北部,為日本沖繩縣轄下的一個郡。.

查看 祝女和國頭郡

和服

和服()。国民服制是1941年文部省制定《国民礼法要项》中的国民礼服,,包括平民男子礼服纹付羽织袴、帷子和女子長着等。而,又被称为公家着物。「着物」起初泛指衣服,随着洋服(ようふく)进入日本,日本国学运动兴起,本土傳統着物逐渐改称「和服」。。 另一種常用來稱呼和服的名稱是吳服(),原本指日本從中國進口的絲綢織品所製作的服裝,現今則指用於製作和服的織品,與服裝剪裁樣式是沒有關係的。現代日本和服,除了皇室傳統服飾和國民服制外,宗教傳統服飾(如神道教巫女、神官的穿著)也是和服的一種。 现代和服主要為日本国民於冠婚葬祭、傳統節日、飨宴,以及進行傳統藝能時所穿著的。根據近代習慣,未婚女性於成人式、婚礼場合可以穿著一種擁有「及地袂」的「振袖」和服。現時部分年紀較大的女性以及極少部分的年長男性會以和服作為日常衣裝。至於職業相撲選手,由於規例所限,他們必須時常穿著和服,但他們所穿著的那種和服比較偏向浴衣,材質以棉為主。.

查看 祝女和和服

灵魂

魂,在從古至今的宗教、哲学和神话中,被描述为决定前生今世的无形精髓,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是一种非物理学现象;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也有认为灵魂是永恒不灭的。一个人肉体消失后,其灵魂是否存在,存有争议。人生哲学、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相辅相成,是影响人类灵魂观的三个文化范畴。 现代,一些科学家也开始用模因和量子学说探讨灵魂问题,他們也认为与生命基因类似,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并主宰着思想、情感、梦境、幻觉等潜意识,随着生老病死而变化。 很少人曾經歷過失去意識的狀態,因此無法想像死亡將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覺。學者通常會認為,那只不過是人們因為渴望相信「死亡並非終點」,而產生的情緒性念頭。「恐懼管理理論」主張:「心靈延續」的信念以及其他一些比較隱晦的想法、行為與心態,都是人們為了減輕對「自我不存在」的極度焦慮,因而產生的反應。其支持者認為,人的心中都存在著一套秘密防禦機制,專門用來抑制對死亡的恐懼。.

查看 祝女和灵魂

琉球八社

琉球八社是古代琉球國王府創立的八個神社。 琉球最早的神社是建立於尚金福王、尚泰久王年間(1450年~1460年)的普天滿宮,建於一個全長約280米的鐘乳洞中,祀日本天照大神和琉球古神道諸神。以後陸續興建了其他神社,這些神社統稱「琉球八社」。 與日本神社不同的是,琉球八社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御嶽信仰。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之後,為了削除琉球神道的影響,在近代社格制度中,除了波上宮被列為官幣小社之外,其他七社全被列為無格社,無法接受日本政府的經濟支持。琉球八社在沖繩島戰役中大部分被毀,二戰結束後先後重建。.

查看 祝女和琉球八社

琉球国

琉球国(),又稱琉球王國,是琉球历史上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两个朝代的统称和共有国号,也包括早期三山时代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作为其共同的对外自称)。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臺灣和九州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遭日本薩摩藩入侵後也向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諸島外部勢力的入侵,特別是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萨摩藩的入侵以後,萨摩藩控制并干涉了琉球国的內政。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1年,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1872年,琉球國被改設為琉球藩。1879年3月11日,日本兼併琉球,廢除琉球藩,編入鹿兒島縣;同年,以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

查看 祝女和琉球国

琉球神道

琉球神道是琉球(琉球群島)的傳統宗教信仰,因其崇拜龍宮(ニライカナイ)和御嶽,所以又稱為「龍宮信仰」、「御嶽信仰」。 琉球神道的核心是祖靈信仰,並與來訪神信仰、東方(太陽)信仰、妹神信仰混合而成琉球神道信仰。.

查看 祝女和琉球神道

琉裝

琉裝(ウチナースガイ)是琉球民族的傳統民族服裝,16世紀時,琉球國時代確立了階級制度,服裝亦根據身份、階級分類。不同身份、階級的人所穿的服裝以色彩、模樣以及布料區別。由於琉球同時受到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影響,琉裝吸收了明制汉服以及江戶時代和服的特點 ,加上當地特有的民族色彩而形成。 現在所見的琉裝成形於琉球國時代,特徵是交領、右衽、衣袖較寬大、衣帶結於前方,庶民女性服飾偶有左衽《德之島事情》:「全島の內面繩間切喜念村の女子は衣裳を左襟にする。風あるも’近來右に換へたり。」。琉球國時代的琉裝,貴族、士族服裝、禮服以紅型(一種彩色的染色技法,也指這種技法所染的服裝)為主,色彩鮮豔,常服及庶民服裝多以芭蕉布製成,款式樸素。由於氣候溫暖,即使冬天也甚少穿棉襖等厚衣服 趙文楷《球俗》:「十月尚蕉衣(民冬、夏皆蕉布為衣)」。.

查看 祝女和琉裝

祭司

祭司,依信仰或神職層級而有不同的稱呼,如祭師、司祭等,是指在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中,为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的神,主持祭典,在祭坛上为共祭或主祭的神职人员。祭司在早期社会中已经出现(如巫覡宗敎)。根据不同的信仰,祭司被认为具有程度不同的神圣性。在羅馬天主教中祭司(司铎)除了要主持彌撒及婚禮外,為垂危者禱告、告解甚至驅魔也是祭司的職務,或协助主教管理教务。祭司(司铎)通常也是一个教堂的负责人。.

查看 祝女和祭司

祭祀

祭或祭祀,从内容上包括场地、仪式、祭文(祝禱詞)、祭品(Sacrifice)等内容:.

查看 祝女和祭祀

第一尚氏王朝

#重定向 第一尚氏.

查看 祝女和第一尚氏王朝

第二尚氏

二尚氏是對從始祖尚圓王即位的1469年(成化六年)到琉球廢藩置縣的1879年的410年間統治琉球國的王室及其姓氏的通称。是琉球最後的王朝。正式名稱為尚氏,為了與第一尚氏做區別,一般稱其為第二尚氏,又稱伊是名王統。第二尚氏從初代尚圓王到末代尚泰王,共傳位十九代。其王室家紋為「左三巴」,又稱「左御紋」().

查看 祝女和第二尚氏

聞得大君

聞得大君()是琉球神道最高級祝女(神女)的稱號。在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時期,聞得大君一職由國王親自任命,為高級神女三十三君之首席,掌管琉球國的最高御嶽齋場御嶽。 第二尚氏王朝尚真王在位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宗教上推行「祭政一致」的政策,設置聞得大君一職以統轄全國境內的祝女。聞得大君由國王直接任命,而且只能由國王的親屬(如妃嬪、翁主等)出任,尊稱為「聞得大君御殿」、「聞得大君加那志」。 聞得大君的宗教職責是為琉球的國家安泰、海路安全、五穀豐登祈禱。.

查看 祝女和聞得大君

首里

首里(;)是日本冲绳县那霸市內東北部的一個地區。 首里過去曾經是琉球国的首都,國王的居城首里城便位於首里之內。首里城以外的區域被分為真和志之平等、南風之平等、西之平等三個部份,統稱「首里三平等」。首里是高級官吏聚居地,被稱為「首里親國」(シュイウェーグニ)而非常繁榮。日本吞併琉球,設置首里區。20世紀初期,西原間切併入首里區。1921年改為首里市。1954年9月1日,與小祿村一同併入那霸市。 目前首里地域是那霸市的住宅區,區內並沒有特別的主要產業,但由於區內有許多歷史遺跡,成為沖繩縣的主要旅遊景點,並有許多傳統工藝產品。從琉球國時期,首里就是燒酒的一大產地,二次戰後造酒業分散到沖繩縣內各地,目前區內仍有有數所造酒所。 區內有過去為琉球國王宮的首里城及相關遺跡,已於2000年入選世界遗产。.

查看 祝女和首里

首里城

首里城()是位於琉球群島的沖繩島內南部,那霸市以东一座琉球式城堡,从15世纪至19世纪是琉球国的都城所在地和王宫。.

查看 祝女和首里城

鹿儿岛县

鹿儿岛县()位于日本九州岛的最南端,除了九州岛的部分,还包括萨摩半岛和大隅半岛,以及薩南群島。古属萨摩国以及大隅国,鹿儿岛市为县政府所在地。 鹿儿岛县总面积918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22公里,共有岛屿605个。该县由19个市、20个町和4个村共43个市町村组成。鹿儿岛县分布着许多火山,约一半的土地被火山灰所覆盖。 鹿儿岛地区归入日本中央政权的时期比较晚,归入后统治度也比较低。鹿儿岛县对日本近代历史影响很大。在很久以前,它是一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薩摩藩的领地。维新三杰中的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都是萨摩人,为明治维新的成功起了重大作用。.

查看 祝女和鹿儿岛县

齋場御嶽

齋場御嶽()是位于今沖繩南城市(旧知念村)的史跡。為15世紀-16世紀琉球王國尚真王時代的御嶽,由國家的最高神職聞得大君管理。齋場御嶽是琉球國時期最高級御嶽,祝女可以在齋場御嶽的三庫理遙拜琉球神道的最高聖地久高島。 齋場御嶽於2000年11月以琉球王國的城堡以及相關遺產群列入世界遺產名單中。自2007年7月1日開始參觀收費,門票為200日圓。.

查看 祝女和齋場御嶽

間切

間切()爲琉球國行政區劃,是琉球國事實上的一级行政区,又稱郡或 府。《中山传信录》:「府,土名『间切』府所屬曰村頭(土名母喇。)就面積而言,間切相當於現在沖繩縣的市町村。間切下辖行政区划村()。 「間切」一詞在琉球語中的本意是「境界」。根據《中山世譜》的記載,英祖王在位期間,設置間切制度,統一課稅。間切分為按司地頭、惣地頭兩種,分別由按司地頭為按司領有的間切,惣地頭為親方領有的間切。尚真王在位期間,各地按司被召集到首里城居住後,各地頭雖然擁有徵稅權,但不再直接管理自己的領地,而是通過委任地方的豪族擔任地頭代的方式進行間接管理。 在琉球的歷史中有兩次間切區劃的變更,在奄美群島被納入日本薩摩藩統治,以及琉球被日本吞併之後,也持續實施間切的行政區劃。直到1907年(明治40年)日本政府公佈了第46號敕令「沖繩縣及島嶼町村制」,才於隔年的1908年廢除間切制,改實施町村制。.

查看 祝女和間切

沖繩縣

沖繩縣(,)是日本最西南側的一個縣,縣廳所在地是那霸市。沖繩縣由琉球群島中的沖繩群島、先島群島以及太平洋中的大東群島組成,隔海和九州的鹿兒島縣相鄰。全縣由160個島嶼組成,其中49個有人居住,面積約2,281平方公里,是日本陸地面積第四小的縣。但沖繩縣包括了廣大的海域面積,東西寬約1,000公里,南北長約400公里,算上海域面積的沖繩縣面積則相當於本州、四國、九州面積總和的一半。沖繩縣幾乎全境屬於亞熱帶氣候,部分地區更屬於熱帶氣候,是日本唯一的亞熱帶縣,全年氣候溫暖且降水充沛。 沖繩縣在古代是名為琉球國的獨立國家,但同時對中國和日本薩摩藩朝貢。在中日兩國均處於鎖國狀態的時期,琉球國作為中繼貿易點而有重要地位。明治維新之後,琉球國被日本政府強行吞併,成為琉球藩,後改為沖繩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沖繩縣是現在日本領土範圍內唯一發生地面戰的地區,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縣土被戰火摧殘。戰後沖繩進入美國統治時期,並建設了大量美軍基地。1972年,美國將沖繩治权(非主权)移交日本,但大量美軍基地仍得到保留。現在美軍基地問題是沖繩縣政最主要問題。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沖繩縣的語言、飲食、風俗文化都和日本本土些許不同。沖繩的群島地形使得農業和製造業在沖繩經濟中佔比較低,而服務業則在沖繩經濟中有重要地位。沖繩還是空手道的發祥地。 沖繩縣的縣名取自於沖繩本島。「オキナワ」這一地名首次出現在文獻記載是在779年(奈良时代光仁天皇寶龜10年)《唐大和上東征傳》,當時漢字寫作阿兒奈波島。近代之後,日文文獻大多使用「沖繩」二字。.

查看 祝女和沖繩縣

按司

按司(琉球語首里那霸方言:アジ或アンジ;先島方言:アズ)是琉球國歷史上的地方行政單位,後來成為琉球國貴族和地方豪族的一種稱號。自第二尚氏王朝起只有王族成員才可出任。按司家族是國王家族的分家,相當於日本的宮家、中國的藩王府,在貴族中,其地位僅次於王子。女性王嗣(翁主)亦可成為按司,女按司稱為按司加那志(アジカナシ或アンジカナシ)。 《中山世譜》等琉球史書稱,琉球人是天帝的子孫。天帝派遣女神阿摩美久(アマミキヨ)和男神志仁禮久(シネリキヨ)來到人間,生三男二女,為琉球人的祖先。其中長子是天孫,其後代世為國王;次子為按司(諸侯)的祖先;第三子為百姓(平民)的祖先。但事實上早期琉球沒有國王這個概念,各地區的首領自稱「按司」,有時也會被祝女授予「世之主」、「世主」之類的神號。根據沖繩學學者伊波普猷的說法,「按司」是琉球語中「主」(アルジ)的轉訛。 按司最早作為地方勢力的首領出現於12世紀,並在各地建立了一些御城,彼此互相爭戰。後來尚巴志王統一了琉球。但按司仍在地方擁有一定勢力,參與過琉球國內的政變。直到尚真王時期,琉球朝廷下令收繳各地兵器,召各按司赴首里城居住後,按司割據勢力才被消弱。此後按司從地方豪強轉型為都市貴族,派遣名叫「按司掟」(アジウッチ)的官員管理自己的領地。 此後,在第二尚氏王朝的位階制度確定之後,按司成為了琉球王族的一個位階。沒有即位的王子,其長子會被授予按司的位階。因此按司一般姓向氏,名乘頭世襲為「朝」字。只有國頭按司家(國頭御殿)例外:該家族姓馬氏,名乘頭世襲為「正」字。這是因為國頭按司家的祖先馬順德(國頭親方正格)對琉球王室有重大功績,曾救了尚元王一命。為了報恩,尚元王特別授予其子孫王族的待遇和按司的位階。 琉球王府征服奄美群島和宮古群島之後,這兩個地區的酋長並沒有被授予按司的稱號。奄美群島的酋長稱「大親」(ウフヌシ或ウフヤ),而宮古群島的酋長則稱「豐見親」(トゥユミャ)。 高級按司敬稱為御殿(ウドゥン);低級按司的敬稱為御前(ウメー),其子孫稱按司前(アジメー)。一般籠統的稱為御殿。 按司的采地稱按司地頭。原則上,按司同親方一樣,會被授予一個間切的地頭。受日本文化影響,有時也把領有一個間切的按司稱為「大名」(デーミョー)。.

查看 祝女和按司

日本吞併琉球

日本吞併琉球指的是1872年至1879年期間大日本帝國廢除並吞併琉球國、設置沖繩縣的一系列歷史事件。明治時代日本政府將此事稱為「琉球處分」(),其中設置琉球藩為「第一次琉球處分」,設置沖繩縣為「第二次琉球處分」。.

查看 祝女和日本吞併琉球

政教合一

政教合一是指政治領袖同時兼為宗教領袖,或者宗教領袖同時兼為政治領袖的政體。.

查看 祝女和政教合一

另见

宗教头衔

琉球宗教

琉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