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王孝维

指数 王孝维

王孝维,臺灣政治人物,臺北瑞芳人,民主進步黨黨員,現任臺北市議會議員。瑞芳國中、基隆中學畢業、德明商專、康寧大學管理學碩士,現為臺北市立大學博士班學生。曾任第10、11屆臺北市議員、民主進步黨第15、16屆中央執行委員、綠色和平電台主持人、獅子會、扶輪社、同濟會會長。 2016年1月8日,同為民進黨議員的童仲彥曝光一支臺北市議會臨時會議的影片,議長吳碧珠點名王孝維發言,卻口誤說成「莊肖維」(「莊肖維」,臺語諧音,義為「裝瘋賣傻」)頓時議場內哄堂大笑,議員捫紛紛起鬨,鬧成一團。吳碧珠試圖維持議場秩序,也頻頻道歉。王孝維鎮定地說:「市政不能莊肖維、議會需要王孝維。」其機智與幽默博得滿堂彩,也使得網友紛紛點閱。.

15 关系: 吳碧珠康寧大學國立基隆高級中學硕士童仲彥管理学網友瑞芳區臺北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議會臺灣臺灣話民主進步黨政治人物

吳碧珠

吳碧珠,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為中國國民黨籍,是目前臺北市議會當中連任最多屆的議員(九屆),議員生涯歷經九位市長,並且自1998年起一直擔任臺北市議會議長迄今,中華民國第一位女性直轄市議長,議長生涯歷經三位市長。2018年宣布退休,不再競選連任。.

新!!: 王孝维和吳碧珠 · 查看更多 »

康寧大學

康寧學校財團法人康寧大學命名來自中國哲學,五福裏的康寧。於2015年8月1日和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合倂,是第一個因合併後擁有五專、二專、四技,大學部和研究所的大專校院。原康寧護專現為臺北校區,而本校區為原臺南市私立立德大學。.

新!!: 王孝维和康寧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基隆高級中學

國立基隆高級中學(),簡稱基隆高中、基隆中學、基中、省基中,是一所位在臺灣基隆市暖暖區的公立高級中學,鄰近臺鐵八堵車站、基隆河、臺灣礦工醫院,八堵國民小學,因其環境優美而暱稱為「翠崗」。.

新!!: 王孝维和國立基隆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硕士

碩士(Master's Degree)是一種研究生學位,擁有碩士學位者,通常象徵掌握並專精於某一學術領域或職場專業。在主攻的學術領域中,合格的研究生必須要能同時瞭解學術理論與現實狀況,運用理論來分析、审辩式思维和專業運用知識。並且比學士更能解決複雜問題,擁有更加獨立和縝密的思考能力。.

新!!: 王孝维和硕士 · 查看更多 »

童仲彥

童仲彥(Tung Chung-yen,1973年7月8日-)臺灣無黨籍政治人物,苗栗縣竹南人,一邊一國連線成員。新竹中學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學士、劍橋大學社會政治學碩士。曾任中天新聞臺記者、臺視新聞記者、民視新聞記者、2006年美國國務院領袖計畫交換記者、民視新聞臺《頭家來開講》主持人。現任臺北市議員、曾為民進黨黨員。 2017年1月25日,被爆料涉有對歷任伴侶(前妻、女友、妻子)嚴重肢體家暴,但童仲彥否認家暴動粗,僅坦承有拉扯,26日宣布自行退出民進黨,2月8日民進黨中常會通過開除童仲彥黨籍,2月13日生效。同年8月15日,北檢認定他涉嫌詐領助理補助費12萬多元,遭檢方依違反《貪污治罪條例》詐取財物罪和偽造文書等罪起訴。 2018年,推動設立性專區,並經常實況探訪臺灣私娼寮的行程。.

新!!: 王孝维和童仲彥 · 查看更多 »

管理学

管理学(又稱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義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過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動的程序。 以前管理科学主要用运筹学来解决管理中碰到的问题。近十几年管理科学发展很快,它已经不单单是用运筹学来分析一些具体问题,而是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来分析如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与不确定性决策,复杂系统的演化、涌现、自适应、自组织、自相似的机理等。已经不是一个运筹学所能涵盖的。由于所有组织都可以被视为一定的系统,管理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类行为现象,包括设计、促进系统更好地生产。这种观点为“管理”自身创造了发展机会,是管理他人之前,先管好自己的先决条件。 一些人认为管理学应该归入自然科学,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归入社会科学。.

新!!: 王孝维和管理学 · 查看更多 »

網友

网民,泛指網絡使用者,國際電信聯盟、各地域的網路資訊中心及有寬緊不同程度的定義,來方便進行網民的人口統計以形成對網際網路發展的政策參考及學術研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把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以上的中国居民定义为网民。而市场咨询公司comScore则是把15岁以下使用家庭或者工作电脑访问过互联网的用户定义为网民。 網民在大眾媒體的用法較無明确的定义,通指使用網路的特定民眾。.

新!!: 王孝维和網友 · 查看更多 »

瑞芳區

芳區是中華民國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區,位於全市東北方,左側與臺灣省基隆市相鄰。昔日以礦業繁一時,1990年代以來發展出以礦業文化為中心的觀光業。.

新!!: 王孝维和瑞芳區 · 查看更多 »

臺北

--北(Tâi-pak,俗體字書寫作--北)是臺灣的地理名詞,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指稱北臺灣,19世紀末臺北建城後,漸用於專指以此城池為中心發展的都市。 「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行政區的臺北指臺北市,都會區的臺北則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約700多萬人,有的機構定義臺北都會區會再加上桃園市,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

新!!: 王孝维和臺北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大學

臺北市立大學,簡稱臺北市大、北市大、市立北大,是一所位於臺灣臺北市的市立大學,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校時間最早可追溯於1896年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擁有博愛、天母兩校區,並附設一實驗小學。.

新!!: 王孝维和臺北市立大學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議會

臺北市議會是中華民國首都臺北市的最高立法機關,也是全市首要的民意機關。.

新!!: 王孝维和臺北市議會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王孝维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新!!: 王孝维和臺灣話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新!!: 王孝维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政治人物

政治人物(politician),是指以政治為職業,或積極投入政治活動或公共事務的人,無論其動機是私人利益、黨派利益或國家利益。在現代民主政體中,職業政治人物常通過組織或加入政黨、參與選舉,以爭取在政府中擔任職務;這些人在英文中稱為「politician」,指的是一種社會角色。廣義的「政治人物」還包括其他各種政體的政府首腦、政黨或軍事領袖,或其他政權中的主要人物。一般來說,曾從事主要公職的人都會被視為政治人物。.

新!!: 王孝维和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