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指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发生在清光緒二年(1876年)至三年(1877年),清军消滅了入侵新疆的浩罕汗國將領阿古柏,收復新疆大部份地區,結束了同治新疆回亂。左宗棠為清軍最高將領。.

103 关系: 埃米爾卢布印度古兰经司迪克吐鲁番同治同治陕甘回变同治新疆回亂吉尔吉斯斯坦吉林省吉木萨尔县塔城天山山脉太平天国奥斯曼帝国奇台县宁夏山炮崇厚左宗棠巴尔喀什湖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上校中亚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古代银质钱币东干族乌鲁木齐市乌苏市库尔勒市库车县伊塞克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條約伊斯兰教伯克·胡里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土耳其包头市刘锦棠嘉峪关喀什市呼和浩特市呼图壁县和卓和田哲德沙尔汗国哈密哈萨克...哈萨克斯坦哈顺沙漠军机大臣兰州市兰州制造局光绪光绪帝克里米亚战争玛纳斯玛纳斯县第二次鸦片战争米泉市精河县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甘肃新疆巡抚特克斯特克斯河白山派白彥虎莎车县领事貨幣黑山派达坂城区迪化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阿古柏肃州区鄯善县金順金顺酒泉市苏丹 (称谓)英吉沙县英国柯尔克孜族李鴻章松花江棺材欽察沙皇俄国泛突厥主义湘军星星峽昌吉浩罕汗国新疆新疆省新疆省 (清)文祥托克逊县曾纪泽 扩展索引 (53 更多) »

埃米爾

埃米尔又譯艾米爾或阿米爾(阿拉伯語:,拉丁化:Amīr)是阿拉伯國家的貴族头衔,此封號用於中東地區和北非的阿拉伯國家,突厥在歷史上亦曾使用過這個封號。 一般從音譯為埃米爾(又譯艾米爾或阿米爾),亦有從其意思統帥意譯為總督,或從者功能意譯為國王、酋長、首長、頭人、頭目、首領、信眾的長官等等,亦見有人以其作為貴族最高爵位之功能意譯為親王、大公等等,旧译作异密。 其名稱源自阿拉伯文的「amir」,意思是指「統率他人的人」或「國王」。其最初本意有軍事統帥的意思,最早用於哈里發派駐在外的軍事統帥及各地總督,亦有作為最高級貴族稱號。 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內亂,各地總督與哈里發之關係越發疏離,最後不少地方的埃米爾與哈里發均成為一種象徵式之從屬關係,埃米爾遂在此權力交替中取得一地之軍政大權,並成為當地之君王,隨著阿拉伯世界政權分裂之延續,埃米爾廣泛地成為由北非到中東的君主稱號。.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埃米爾 · 查看更多 »

卢布

卢布(p),货币单位,最初为俄罗斯帝国所使用,后来很多与俄国联系密切的东欧国家也曾使用,现在使用这一货币单位的国家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德涅斯特河沿岸等国。每1卢布可以分为100戈比(p)。俄罗斯卢布的流通区域除了俄罗斯联邦之外,还包括不被广泛承认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两国,在乌克兰东部自治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也可以用来支付。 历史上,曾使用“卢布”的国家还包括莫斯科公国、俄罗斯沙皇国、立陶宛大公国、俄罗斯帝国、苏维埃俄国(1917年至1923年)、苏联(1923年至1991年)、拉脱维亚(1992年-1993年)和塔吉克斯坦(1995年-2000年)等国。.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卢布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古兰经

《古蘭經》(,,字面上解作「誦讀」)是伊斯蘭教的最重要的經典,又稱《--》。穆斯林相信《古蘭經》是真主阿拉的啟示,它被廣泛認為是最優秀的阿拉伯語書寫文學作品,《古蘭經》的篇章被稱為蘇拉,節句則被稱為阿亞。 穆斯林相信《古蘭經》的內容是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列(賈布里勒)口頭傳授給先知穆罕默德,始自公元609年,直至穆罕默德在632年逝世為止,歷時23年。穆斯林認為《古蘭經》是輔助穆罕默德奉行使命的奇跡,證明他的先知身份,而他亦是自亞當以來最後一位接收啟示的先知。 根據傳統的說法,穆罕默德的多位同伴充當抄寫員,負責把真主的啟示記錄下來。這些同伴在穆罕默德逝世後不久根據這些記錄及他們的記憶進行編撰整理。由於出現各種不同的版本,哈里發奧斯曼於是制訂了一個被稱為「奧斯曼本」的範本,一般都被認為是當今《古蘭經》的原型。不過,鑑於《古蘭經》有不同的讀法,大部分讀法相互之間有細微的差異,而有些讀法則與其他的讀法有頗大的差異,加上早期的阿拉伯文本根本就無法發音,故此奧斯曼本與當今的《古蘭經》及當初穆罕默德所得的啟示之間的關聯性仍然不明確。 《古蘭經》的內容與猶太教及基督教經典記載的主要故事有相似之處,但有些只是概括論述,有些則加以引申詳述,有時會提供額外的資料及對事件加以解讀。《古蘭經》把自身定位為一部指導性的典籍,很少詳盡地記載具體的歷史事件,而是經常強調事件當中的道德價值觀念,而不是本身的故事性。《古蘭經》及聖訓都是制訂伊斯蘭教法的依據。在禮拜期間只能以阿拉伯語誦讀古蘭經。 能夠背誦整部古蘭經的人被稱為哈菲茲,有些穆斯林用朗誦的方式閱讀古蘭經的經文,這種方式被稱為泰吉威德。在賴買丹月,穆斯林按照慣例在泰拉威禮拜誦讀整部古蘭經。大部分穆斯林在理解經文意義的時候會用上塔夫細爾(《古蘭經》的注釋)。.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古兰经 · 查看更多 »

司迪克

司迪克()维吾尔族,清朝新疆拜城人,新疆拜城回子辅国公。苏钦、吴贤萍,试析清末资政院少数民族议员的产生及其意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司迪克 · 查看更多 »

吐鲁番

吐魯番可以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吐鲁番 · 查看更多 »

同治

同治(a;;公元1862年至1874年)为滿清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穆宗载淳的年号,前后共13年。 清史學家一般認為兩宮太后廢用祺祥而起用同治一詞,是要代表兩位太后與天子共同而治。也有人認為,「同治」是呼應清兵入關,入主中原的順治,等「同」順「治」。表達了中興帝國的意願。.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同治 · 查看更多 »

同治陕甘回变

同治陕甘回变(1862年-1873年),是於19世紀清朝同治年間發生在中國西北地區的一場大規模的,帶有反清性質的族群與宗教戰爭,期間雙方存在大量殘酷地互相屠殺的行為。該次戰爭的起因複雜,主要是由於太平天國運動導致清朝西北防務空虛和清政府對治下人民日益深重的盤剝,在長期欺壓當地人民的清朝地方政府和地方團練的挑撥下,加上大環境中長期以來回民、漢人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大量民事和刑事矛盾,族群互相封閉對立及互相之間的大量言語侮辱使得佔少數的回民和多數的漢民由於互相的恐懼和憤恨情緒導致矛盾空前激化。戰爭由陕甘回民和哲合忍耶苏菲门宦在聖山砍竹事件後的武裝暴亂開始,主要表現為回民,漢民及清軍之間慘烈地,報復性地互相屠殺。同治回亂自1862年起直至1873年結束,持續10餘年後才被湘軍左宗棠部完全平定。 該戰亂除了在陕西及甘肃外,还波及宁夏、青海及新疆,对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和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據統計,陕甘两省共损失人口总数约2000万人。該数字包含了同治年间由陕甘抽调镇压各路叛军后的死亡与失踪人口的总和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第635页。战后,清廷将許多战败的回民叛乱者强制迁移到西部更偏远的山区和土地贫瘠的地方。.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同治陕甘回变 · 查看更多 »

同治新疆回亂

#重定向 同治新疆回变.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同治新疆回亂 · 查看更多 »

吉尔吉斯斯坦

--共和國(Кыргыз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Kyrgyz Respublikasy;Киргиз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Kirgizskaya Respublika),通稱--(Кыргызстан,Kyrgyzstan;Киргизия,Kirgiziya),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吉爾吉斯斯坦北边与哈薩克斯坦相接,西边则为烏茲別克斯坦,西南为塔吉克斯坦,东边紧邻中國。比什凱克是吉爾吉斯斯坦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作为中亚古国,吉尔吉斯斯坦历史达两千年,经历各种王朝与文化。因其被山峦环绕而相对孤立,吉尔吉斯文化得以较好传承;又因地理位置,吉尔吉斯斯坦处于多个文化交汇点。尽管众多部落族群在吉尔吉斯斯坦居住已久,但时有外来势力入侵统治。直至1991年從原蘇聯獨立后,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政治体制为单一制和议会制。吉尔吉斯至今仍时有民族冲突、叛乱以及经济问题。现为独联体、欧亚经济联盟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同时也是上海合作組織、伊斯兰合作组织、突厥议会和突厥文化国际组织成员国。 吉尔吉斯人口570萬。主體民族為吉爾吉斯族,其余为乌兹别克族和俄罗斯族等民族。吉尔吉斯语为国语,而在一世纪的俄罗斯化政策影响下俄语仍使用较广而作为官方语言。64%人口为无宗派穆斯林。除突厥文化外,吉尔吉斯文化还容纳和受到了蒙古、波斯和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吉尔吉斯斯坦 · 查看更多 »

吉林省

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中部的一个省份,东南邻滨海边疆区、朝鲜,北、西、南与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接壤,位在東經121°38'至131°17',北緯40°52'至46°18'。古为濊貊、扶余族、肃慎地,唐朝屬渤海地,遼代屬兩道,金朝分兩路,元代屬遼陽行中書省,明朝置建州爲女真地,以境内吉林城而得名。清於1673年在吉林市建城,名“吉林烏拉”(满语意爲“沿著松花江”);後置吉林省,為吉林將軍駐地。光緒年間將駐地建為吉林省,簡稱吉。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2729.82万人(2007年,以下数据为2001年),有汉(2435万,占91%)、朝鲜族(115万,全国最多)、满(99万)、蒙古(17万)、回(13万)、锡伯(3168人)等民族。辖1个自治州、8个地级市、57个县(市、区)、3个自治县。省会长春市。.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吉林省 · 查看更多 »

吉木萨尔县

吉木萨尔县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8149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13万人。.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吉木萨尔县 · 查看更多 »

塔城

塔城可以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塔城 · 查看更多 »

天山山脉

天山山脉(维吾尔语:تەڭرىتاغ Tengri Tagh/Тәңри тағ;Тәңіртау/تأڭئرتاۋ;Ала-Тоо/تەڭىر-توو;东干文:,小儿经:)是亚洲中部最大的一条山脉,横亘中国新疆的中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等四國。古名白山,又名雪山,冬夏有雪。故名,匈奴谓之天山,唐时又名折罗漫山,高达二万一千九百尺,长约2500km,宽约250~300km,平均海拔约5km。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m,在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边界;第二高峰是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m,在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m,在中国境内。前两者是前苏联雪豹登山奖必要五峰之二。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天山由东西走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山间有陷落盆地,如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西部有伊犁谷地。 位于乌鲁木齐市以东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称它“雪海”。位于博格达峰山腰的天池,清澈透明,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目前,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已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托木尔峰,海拔7435米,是天山的最高峰,登山界一般承认1956年阿巴拉科夫首次登顶成功,但也有说1938年已有苏联登山队登顶;1975年7月25日首个中国登山队登顶成功。.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天山山脉 · 查看更多 »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囯是清朝道光晚年、咸豐至同治初年間建立的政權,创始人为洪秀全和冯云山。洪秀全与少年时代的私塾同学冯云山经过多年传播拜上帝教,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末至咸豐元年(1851年)初与杨秀清、萧朝贵、曾天养、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组织团营举事,后建国号“太平天国”,并于咸豐三年(1853年)攻下金陵,號稱天京(今南京),定都於此。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被湘軍攻破,洪秀全之子兼繼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虜。同治十一年四月六日(1872年5月12日),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国旗号作战的太平軍部队,翼王石达开餘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太平天國之亂是明清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太平军的足迹先后到过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势力范围遍及十八省。 因清朝推行薙发令,太平天国蓄发、披髮,故太平軍被称作「长毛」,清廷称其为「长毛賊」、「毛賊」、「髮賊」、「髮匪」、「髮逆」等。又因洪秀全籍貫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其他的太平军將士亦多起自兩粵(即兩廣的廣東、廣西),故清廷亦称其为「粵匪」、「粵賊」,平定事件後,清廷命令宮廷畫師繪畫《平定粵匪圖》。民國十八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就《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訂立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从此将“太平天国”、“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太平天国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奥斯曼帝国 · 查看更多 »

奇台县

奇台县(گۇچۇڭ ناھىيىسى,罗马化:Guchung Nahiyisi或Guqung Nah̡iyisi)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 奇台县一直以来都是新疆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明清及民国长达数百年的历史时期,古城(今奇台)与哈密、伊犁和迪化(今乌鲁木齐)并称新疆四大都会。据沙皇俄国使者记载,古城(奇台)的经济繁荣曾一度超过当时的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故有“金奇台”之美称。古城曾有“合丰轩”、“会丰轩”、“上三元”、“鸿春园”四大饭店,名气冠绝西域。1920年以后,随着新疆与苏联的通商、交通的发达,北疆的商业中心已逐渐从古城(奇台)转移到乌鲁木齐,有名的“鸿春园”饭馆也迁至乌鲁木齐。 奇台是新疆产粮第一大县,耕地面积第二大县、面粉生产第一大县、肉品生产第一大县。奇台县有宜农耕地250万亩,2012年播种面积189万亩,是新疆耕地面积第二大县,仅次于喀什地区莎车县,奇台一个县的耕地面积甚至比乌鲁木齐市、博州、克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等一个地区(州、市)都要多。奇台每年生产粮食8亿公斤以上,占昌吉州的三分之一、全疆的六分之一,被列为国家级粮食生产大县。奇台还是中国小吃之乡,奇台过油肉拌面全疆有名,新疆所有设市城市均有奇台黄面,奇台号称新疆酒乡,古城酒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酒和中华老字号企业称号,获第二届国际酒文化节白酒类金奖,还是新疆伊力特酒业的“师傅”。另外,在奇台县发现的恐龙化石、硅化木闻名全国,迄今为止亚洲最大的马门龙化石就出土自奇台县。奇台--风光秀丽的江布拉克和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天山怪坡每年都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旅游旺季甚至会让乌奇高速公路严重堵车。.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奇台县 · 查看更多 »

宁夏

#重定向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宁夏 · 查看更多 »

山炮

山炮(mountain gun)是火炮的一种,设计来进行山地战和其他难以运进重武器的地方的战斗,這項武器大約在19世紀開始出現;在美国内战中,这些便携的炮也称为山地榴弹炮,山炮的角色到20世紀中期逐漸被迫擊砲取代式微。 山砲的設計雖然步兵炮类似,但口徑是野戰炮標準,火炮特色是短炮身、低初速,彈道特性偏向榴彈砲。對這項投射武器來說,火力、射程都可以折衷,設計重點是方便運輸;因此山炮除了重量輕盈,設計時也將火炮作為許多模組化零附件組合而成,在必要時可拆卸採駝獸背負,甚至是人力搬運。有了山炮,部隊在迫擊砲還沒發明以前,只有它可以供給他們在山地作戰時火力支援。由于它们能拆成小的部件装入袋中,所以也称为打包炮及便携榴弹炮。 第一款可分解運輸的山炮是美國開發,為;它是19世紀常見的青銅製、炮口裝填、黑火藥推進、發射實心鋼球砲彈的小型炮,不同於其它火炮之處在於M1841可將火炮分解為炮架、炮身、高低機後運輸,主要用於美墨戰爭。 第一種後膛裝填、具有制退復進機、還能能快速拆解和安装的近代后装式山炮是1890年代两名希腊陆军设计师P.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山炮 · 查看更多 »

崇厚

完顏崇厚,完顏氏,字地山,號子謙、鶴槎,清朝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咸豐、同治年間處理對外國事務的重要大臣。.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崇厚 · 查看更多 »

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樸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 谥文襄,湖南湘阴人,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將領。一生亲历了討伐太平天國、洋务运动、陕甘回变、新疆之役等重要中國历史事件。然在中法戰爭馬尾海戰後,以欽差大臣之名重整湘軍督辦福建、臺灣海疆防務期間,壯志未酬病逝於福州,享年 73 歲。 宗棠少时屡试不第,功名止於舉人,转而遍读群书,留意水利、農業,钻研舆地、兵法。後竟因此成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後在征討阿古柏時,光緒帝破格敕賜進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左宗棠 · 查看更多 »

巴尔喀什湖

巴爾喀什湖(Балқаш Көли,Озеро Балхаш)唐代稱為夷播海,是位於中亚東部的一个内流湖,历史上曾是中国(清)与沙俄的界湖,隨後於1864年被俄國所完全佔有,直到蘇聯解體,今屬於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所有,此外目前中國還持有其一段支流。 巴爾喀什湖面積16,996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十三大湖泊,東西長而南北窄,東西長約605公里,南北寬約8至70公里,湖的中部有一個半島,而半島以北的湖峽只寬約3500米,略略把湖分成東西兩部分。巴尔喀什湖流域流入七条河流,伊犁河是其中主要的一条,流域内多数河岸带由其形成。其它河流如卡拉塔爾河则形成地下径流。伊犁河的河水水主要靠中国新疆的降水(春季的大量雪山融水)补给。 就像咸海一样,巴尔喀什湖也因为其流入的河流修建了分水水渠,流入的水量减少而渐渐萎缩。.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巴尔喀什湖 · 查看更多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语:Barköl Qazaq awtonomïyalıq awdanı;维吾尔语:Barköl Qazaq aptonom nahiyisi)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所辖的一个自治县。总面积为36947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10万,有哈萨克、汉、蒙古、维吾尔、回、满、东乡、土家、撒拉、藏、壮、俄罗斯等16个民族。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以巴里坤马闻名。.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查看更多 »

上校

上校是軍隊中军官的職銜,在多数國家中是校官中的最高級別,在中校之上、少將或准將之下。但在某些军事组织中,則还设有高上校一級的大校軍銜。在某些较小的军事组织中,上校也有可能作为最高级别的军衔。 在多数英语国家中,陸軍、空軍及海军陸戰隊的上校稱為colonel(缩写为Col.),海軍上校則稱作captain。英国空军上校的稱呼则為group captain(聯隊長)。在東亞各國軍隊的上校階級中,舊日本軍的漢字为大佐,自衛隊則依軍種分稱為一等陸佐、一等海佐和一等空佐(簡稱一佐),越南人民軍上校(thượng tá)和朝鮮人民軍上校(상좌)的對應漢字為上佐、韓國國軍上校(대령)的對應漢字則為大領。.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上校 · 查看更多 »

中亚

中亚(Central Asia;Средняя Азия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亚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里海,东到中国,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的广大区域。而根据长期占据这片区域大部分领土的苏联官方定义,中亚仅指其四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了亚洲中部现已独立的五个以“斯坦”命名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人口1660万)、吉尔吉斯斯坦(人口550万)、塔吉克斯坦(人口760万)、土库曼斯坦(人口510万)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人口2950万)的总称。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中亚地区还包括阿富汗、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巴基斯坦北部、蒙古等地,有时还包括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以及西伯利亚南部。 上述关于中亚的定义没有一项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然而,虽然中亚地区的边界并不确定,但这一地区有着一些显著特征。例如,在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而这块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区域成了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汇之地。 在伊斯兰化之前以及伊斯兰化早期,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操伊朗语支各语言的民族Encyclopædia Iranica, "CENTRAL ASIA: The Islamic period up to the Mongols", C. Edmund Bosworth: "In early Islamic times Persians tended to identify all the lands to the northeast of Khorasan and lying beyond the Oxus with the region of Turan, which in the Shahnama of Ferdowsi is regarded as the land allotted to Fereydun's son Tur.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中亚 · 查看更多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亦稱《塔城议定书》、《塔城界約》,是俄羅斯帝國强迫清朝签订的割占中国西北地区领土(今称外西北)的不平等条约。1864年(同治三年)10月7日,沙俄代表巴布科夫(Иван Фёдорович Бабков)和等,因伊犁危機爆發,沙俄出兵强占中国西北大片领土的情况下,援引中俄《北京条约》中有关中俄西段边界走向的原则规定,将文中卡伦曲解为常设卡伦,迫使清钦差勘办西北界事宜大臣明谊等,在塔尔巴哈台(今塔城)签订,共10条。具体划定自沙宾达巴哈山口到浩罕汗国边界为止的边界。就连中俄《北京条约》规定的界湖特穆尔图淖尔(今伊塞克湖)也被划为沙俄的内湖,沙俄由此割占中国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今斋桑泊)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今由於苏联解體,全境歸屬於哈萨克斯坦及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條約簽署後,除了中國和外蒙古的邊界外,現代中國北部邊疆已經大致成形。大部分中国哈萨克部族克烈部在此时入附。 Category:中俄边界问题 Category:中俄条约 (清朝) Category:第二次鴉片戰爭 Category:不平等条约 Category:領土變更相關條約 Category:伊犁政治史 Category:塔城历史 Category:塔城市 Category:1864年.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 查看更多 »

中国古代银质钱币

中国古代银质钱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熔铸形式、成色与重量,各朝各代均无全国统一的规范,按照各地的习惯和需要进行熔铸。此类银质钱币在在使用时,需要鉴定成色并称重,以确定其价值后,再行交易、使用。 在衡量价值时,一般就以称重时使用的古代质量单位“两”(约37.75克)为银质钱币的单位,因此银质钱币也称银两,银两也属于秤量货币。.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中国古代银质钱币 · 查看更多 »

东干族

东干族(дунгане Dungane, 也称Tungani),指迁移到中亚的中国甘肃及陕西回族後裔。1942年苏联以「东干」一词,正式为这支民族命名。該族人认为自己与中国的回族同源,称呼自己为回族(Huejzw),而東干族是外族稱的。 东干族大多数现时散播在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和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也有一些东干社区在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二道沟乡(Ырдык)、奥什州。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为多个前苏联加盟国的民族成员,人口約15万(2016年),在各中亚国家属少数民族。其中在哈萨克斯坦有6.3万人(2016年),低于该国人口的0.1%,在哈国民族排名第11位。吉尔吉斯斯坦有6.7万人(2016年),占其国家人口的1.1%,上升至各民族人数第4位。乌兹别克斯坦有1万多人(2016年),由于移民和异族通婚等因素,乌兹别克斯坦的东干人有所减少。俄罗斯有约8千人(2016年),主要是中亚国家的东干人移民增加。.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东干族 · 查看更多 »

乌鲁木齐市

乌鲁木齐市(la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北麓。“乌鲁木齐”这一城市的名字来源于蒙古语,意思是“优美的牧场”。最初乌鲁木齐是因清朝政府在新疆驻军而发展起来的一座城市,至今乌鲁木齐还有“老满城”的地名,位置大致在今新疆农业大学一带;而现在南门、北门和大小西门内的区域是原来的“汉城”。满城主要为清朝八旗驻军,汉城则是工商业区。现今的乌鲁木齐是由原“汉城”向周边扩张形成的。烏魯木齊市现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是世界上最內陸、距离海洋和海岸線最遠的大型城市(2500公里)。 烏魯木齊在清朝时起称迪化,意为对边民的“启迪教化”,民國時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4年改称现名。.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乌鲁木齐市 · 查看更多 »

乌苏市

乌苏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下辖的县级市,位于新疆西北部,乌鲁木齐和奎屯以西,克拉玛依以南。北疆铁路和312国道经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乌苏市 · 查看更多 »

库尔勒市

库尔勒市(كورلا شەھىرى,ᠬᠣᠷᠣᠯ,英文名Kuerle或Korla),别名梨城,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辖县级市,是巴州的首府。 库尔勒市位于新疆中部,塔里木河下游,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博斯腾湖西南。东与博湖县相邻,南与尉犁县相接,西与轮台县相依,北与焉耆回族自治县相交。全市辖域面积为7,2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万人,流动人口近40万人,有汉、维、回、蒙等23个民族。库尔勒市城市建成区面积2013年扩大到11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3%。 2013年,库尔勒市GDP总量653亿元 (折合约105亿美元) 。库尔勒市在“2013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位居第58位,较2011年跃升16位,并首次荣获2013年度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和“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殊荣。 孔雀河为库尔勒市的“母亲河”。主要景区景点有铁门关景区、孔雀河风景旅游带、龙山景区、东归塔、库尔勒大清真寺等。 境内有南疆铁路,库格铁路,218国道和314国道在此交会。主要火车站为库尔勒北站(货运站)、库尔勒站(又名库尔勒东站,客运站)、库尔勒西站(货运站)、库尔勒开发区南站、塔什店站。机场为库尔勒机场。库尔勒火车站,又名库尔勒东站,三等站,南疆铁路上的一站,南接库格铁路,隶属于乌鲁木齐铁路局。上行第一站塔什店站,下行第一站库尔勒北站,即库北站。途径14趟客车,其中4趟本站到发。所有进或出南疆车都要在本站摘挂机车。 特产库尔勒香梨。 美國曾在新疆庫爾勒附近建立監測蘇聯核武器和導彈試驗的監測站,取代了原設在伊朗的監測站。.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库尔勒市 · 查看更多 »

库车县

库车县(维吾尔语:كۇچار ناھىيىسى ),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的县。古代龟兹王国之地。称为歌舞之乡。油气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基地。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其中,城镇人口23万。县城库车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750千米。.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库车县 · 查看更多 »

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Ысык-Көл,Иссык-Куль),中国唐代稱之為热海、大清池,清代稱為特穆爾圖淖爾、图斯池,位于吉尔吉斯东北部,天山山脉北侧,北纬42度30分,东经77度30分。长182公里,最宽处60公里,面积6,332平方公里,平均湖面海拔1602米,最深702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高山湖泊,仅次于南美洲的的喀喀湖(西班牙语:Titicaca)。湖水微咸,冬季不结冰,主要水源是高山泉水和积雪融水,无出水口,属内流湖。 古代,该湖周围的草场是重要的游牧基地,许多知名的民族和部落都起源或者游牧于此。在苏联时期,该湖是有名的疗养胜地,北岸建满了许多桑拿浴室、度假村和别墅,据称该时期,伊塞克湖还是苏联海军秘密的鱼雷试验场。 唐朝诗人岑参的诗篇(《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中亦提及热海,即伊塞克湖在其時的稱呼。 Category:吉爾吉斯斯坦湖泊 Category:亚洲內流湖 Category:濕地 Category:絲綢之路地點 Иссык-Куль.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伊塞克湖 · 查看更多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ىله قازاق اۆتونوميالى وبلىسى / Іле Қазақ автономиялық облысы;ئىلى قازاق ئاپتونوم ئوبلاستى/ Ili Qazaq Aptonom Oblasti),简称伊犁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辖的自治州,首府在伊寧市,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西北部,是中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管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州直辖县级行政区。伊犁州直属地区汉族人口比例约35%,哈萨克族人口比例约22%。.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查看更多 »

伊犁條約

《伊犁条约》(又稱《中俄改訂條約》或《聖彼得堡條約》)是中國清政府与俄罗斯帝国簽定有關歸還新疆伊犁地區的條約,於1881年2月24日在圣彼得堡簽定。中方條約文本原藏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典藏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伊犁條約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伊斯兰教 · 查看更多 »

伯克·胡里

伯克·胡里,又称胡里·伯克,阿古柏的次子,乌兹别克人。 1864年,和父亲一起入侵新疆。1867年夏,阿古柏攻入库车,命胡里伯克为库车长官。1872年,伯克胡里镇压乌鲁木齐的起义驻玛纳斯。1877年,阿古柏死后,他在喀什噶尔杀死弟弟海古拉。举兵攻打阿克苏阿奇木汗,再攻和田、喀什噶尔汉城,清军将至,胡里伯克逃到俄罗斯帝国。.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伯克·胡里 · 查看更多 »

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

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是一場奧斯曼土耳其與俄羅斯帝國及其盟友之間的戰爭。 這場戰爭源自於俄國希望打開通往地中海的通路,並且解放生活在巴爾幹半島,信仰東正教的斯拉夫人(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使他們從鄂圖曼帝國獨立出來。 在1875年,黑塞哥维那地区发生反抗,反抗残暴统治的苏丹,是为黑塞哥维那起事。这次起事迅速蔓延至波斯尼亚及保加利亚境内。列强相信他们必须干涉,以免一场惨烈而血腥的战争在巴尔干半岛爆发。最先行动的是三皇同盟,同盟对于近东问题的态度可以体现于安德雷西文件(Andrassy Note,安德雷西为奥匈帝国的外交家)之中。这份文件,寻求避免大规模暴乱发生于东南欧、催促苏丹进行多项改革,包括基督徒宗教自由。另外组建基督徒及穆斯林混合委员会,以监督苏丹的改革。英法对此赞同,安德雷西文件递交予苏丹,苏丹于1876年1月31日同意文件的建议。然而,黑塞哥维那的反抗军领袖,却拒绝接受这份文件,指出苏丹曾经承诺进行改革,不过从未有履行。 三皇的代表再次于柏林聚会,他们达成了柏林备忘录(Berlin Memorandum)。为了说服黑塞哥维那人苏丹会切实执行其承诺,备忘录建议由列强领事监督在反抗省份的改革。在朴特同意这个备忘录前,奥斯曼帝国已经被内乱所震撼,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被废位。新的苏丹穆拉德五世,在3个月后因为精神问题也被废除,变成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继位。同时,奥斯曼帝国遇到更多困难,帝国国库已经空虚,而且反抗由波黑继续燃烧至塞尔维亚、黑山及保加利亚境内(又称四月起事)。然而奥斯曼帝国仍然在1876年8月将反抗镇压下去。这干扰了俄国的计划,因为她打算趁混乱期间,夺取奥斯曼帝国在东南欧的地区。 当起事被大规模镇压后,谣言指奥斯曼帝国对反抗省份居民施以暴行,谣言冲击了欧洲人的感情。俄国现在期望发动战争,加入反抗军的一方,因为她想趁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不过列强(英、法、俄、德、奥匈、意)代表召开君士坦丁堡会议,试图取得更大的和平。苏丹却拒绝允许外国领事监督波黑的改革进行。1877年,列强再次试图与奥斯曼帝国谈判,但建议再度被对方拒绝。 俄国于1877年4月24日对奥斯曼帝国宣战。俄国成功争取到奥匈帝国的中立,透过许诺战后与奥匈瓜分战时夺取的土地,即奥匈将取得波斯尼亚及黑塞哥维那。尽管英国仍然对俄国威胁她在南亚的殖民地,但却未有卷入战事中。但当俄国威胁到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催促德国及奥匈帝国协助他。 1877年4月24日,俄军從巴爾幹半島及高加索兩地發動進攻。巴爾幹半島是主要戰場,俄軍主力進入羅馬尼亞後,6月及7月在不同地點渡過多瑙河,12月攻佔土軍重要據點普列文,次年1月逼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被逼接受俄國提出的和平條件,是为《聖斯特凡諾條約》,条约建议建立包括亚得里亚堡和萨洛尼卡的大保加利亚,并使土耳其赔款2亿1,000万卢布。由於這會令俄國在歐洲的勢力坐大,各国均极力反对之。最後1878年歐洲列強在柏林舉行了柏林會議並以《柏林条约》取代《聖斯特凡諾條約》,保加利亚、东鲁梅利亚改由土耳其保护,土耳其赔款2亿卢布。 保加利亞及塞爾維亞在戰後脫離了土耳其的控制,兩國視這次獨立為第二次建國。這場戰爭也為羅馬尼亞王國完全獨立提供了機會,儘管羅馬尼亞從未像其它巴爾幹國家那樣被奧斯曼帝國所直接統治,他們仍將此戰視爲羅馬尼亞獨立戰爭。 Category:俄土战争 Category:1877年 Category:1878年 Category:羅馬尼亞歷史.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土耳其 · 查看更多 »

包头市

包头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和最大城市,全国重要的冶金、材料和制造业基地,国务院批准设立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包头市区由各具经济特色的3个中心街区组成。东南部是东河区,又称旧城(老包头),建筑在黄河一级阶地上,以商业和轻工业及有色冶金工业为主;中部为青山区,以机械制造业为主;西部是昆都仑区,即包钢所在地,以钢铁及重型机械等重工业为主;旧城与新城之间的九原区有大片绿地间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滨河新区和石拐区的喜桂图新区也是构成市区的重要组团。城市的标志是第一工人文化宫门前的“人”字形雕塑,顶部有三只奔跑中的鹿,象征“鹿城”。同时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包头市 · 查看更多 »

刘锦棠

刘锦棠(1844年-1894年),字毅齋,湖南湘鄉人,是晚清1884年新疆建省后第一任巡撫,湘軍出身,曾經平息太平天國、陝甘回變、隨左宗棠收復新疆;著作《劉襄勤公奏稿》。.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刘锦棠 · 查看更多 »

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衝。.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嘉峪关 · 查看更多 »

喀什市

喀什市(قەشقەر,拉丁维文:Qeshqer,汉语音译喀什噶爾),是中国最西端的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地區,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交接处。 喀什数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新疆南部的第一大城,是天山以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军事中心。在中亚地区,喀什也是一座地位非常重要的城市。它是古代丝绸之路北、中、南线的西端总交汇处,历来就是中西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贸易非常发达,有“巴扎(集市)王国”之称,当地有俗语“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喀什市 · 查看更多 »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意为“青色的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旧称归绥,为中華民國绥远省省会。呼和浩特市下辖4区、4县、1旗,中心城区位于蒙古高原南部边缘的土默川平原东北,背山面水,北依阴山,南面黄河,东河、西河、大黑河三水环城流过。呼和浩特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旧称归绥,城区现分为新城区、玉泉区、回民区、赛罕区四部分。 呼和浩特处于农牧文化交界地带,自古即处于中原王朝与渗透王朝、征服王朝的交替控制中,故文化交融性较强,除中华文化外,蒙古族文化、西域伊斯兰文化、西藏藏傳佛教文化亦对其有较重影响。.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呼和浩特市 · 查看更多 »

呼图壁县

呼图壁县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呼图壁县 · 查看更多 »

和卓

和卓(خواجە khawāja, خوجا),元、明時期譯作火者,清代以後譯作和卓、霍加、和加。和卓原為波斯语“圣裔”之意,指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後來在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被用作頭銜、人名。在中亚与南亚的一些地方,和卓被用作伊斯兰教中宗教长者的尊称。 和卓在維吾爾語中又稱作和卓木(خوجام,Xojam),意为“我的和卓”,表示尊重。漢語將蒙古察合台王族統治西域時期的圣裔頭銜譯作“火者”;“和卓”則指17世紀至19世紀新疆的和卓家族。民國以後,新疆人名中的和卓一詞,一般被譯作“和加”,如和加尼牙孜。.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和卓 · 查看更多 »

和田

和田可以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和田 · 查看更多 »

哲德沙尔汗国

哲德沙尔汗国(Yettishahar uygʻur davlati)是自1864年至1877年期间中亚的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位于清末同治年间的新疆。该国家在阿古柏之乱中由布素鲁克建立,实际控制人为阿古柏。最盛时期占有喀什噶尔、莎车、和田、库车、叶尔羌、阿克苏、吐鲁番,“哲德沙尔”即“七城”之意。1877年,为清朝所灭,以其地置新疆省。 1864年,新疆多族势力在陕甘回乱的影响下,纷纷发动反清起事,先后建立起几个互不相属的割据政权。这些政权彼此间互相攻伐,新疆处于纷争不己的战乱之中。8月,柯尔克孜族人思的克虽夺取喀什噶尔的回城疏附,但汉城疏勒却久攻不下,于是派回族封建主金相印赴中亚的浩罕汗国请求支援。1865年初浩罕汗阿力木库尔派帕夏穆罕默德·雅霍甫·伯克(汉文史料称“阿古柏”)率军增援。然而,阿古柏却迅速攻占了喀什噶尔,驱逐了思的克。随后派人到浩罕,迎圣裔布素鲁克到喀什噶尔,建立哲德沙尔汗国。此后两年间,阿古柏又先后攻占南疆各城,吞并了其他几个割据政权。 1867年,阿古柏废黜布素鲁克,自称“毕杜勒特埃米尔”(意为“幸运者埃米尔”,汉文史料译为“洪福汗”)。1870年又侵略北疆,相继攻陷吐鲁番盆地和乌鲁木齐等地,得到东干人白彦虎的支持。 这个国家一度控制了整个新疆一带。当时大英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正在中亚进行大博弈,都不同程度支持阿古柏政权,试图将东突厥斯坦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清朝政府就是否要征伐这个国家、将新疆重新纳入版图发生过争论。1872年,清朝派左宗棠攻打阿古柏,最终在1877年击败了他。1878年,清朝收复新疆。.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哲德沙尔汗国 · 查看更多 »

哈密

哈密可以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哈密 · 查看更多 »

哈萨克

哈萨克可以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哈萨克 · 查看更多 »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 Qazaqstan Respy'bli'kasy;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簡稱--(Қазақстан;Казахстан),为跨洲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主要位于中亚北部,在乌拉尔河以西的一小部分领土位于欧洲.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哈萨克斯坦 · 查看更多 »

哈顺沙漠

哈顺沙漠,又称噶顺沙漠、伊勒呼玛沙漠,古时称莫贺碛、莫贺延碛、胡卢碛、沙河等,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东南与甘肃省交界一带的戈壁沙漠。 唐朝时玄奘法师西去印度取经时便曾经过此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有记载:“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唐朝对西域的称呼碛西中的“碛”是的就指莫贺延碛。 19世纪沙俄著名的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Przhevalsky)在新疆和西藏地区探险考察时,亲身确认了玄奘传记中对哈顺沙漠的严酷自然条件的描述。.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哈顺沙漠 · 查看更多 »

军机大臣

軍機大臣(v),雅稱為樞密,負責為清朝皇帝「跪受筆錄」提供建議的職務。中國清代中樞職務名稱;該頭銜屬於任務性質,而非定制官銜,無品階可言,擔任者亦無俸祿。.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军机大臣 · 查看更多 »

兰州市

兰州市,简称兰,别称金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省会,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中国重要铁路枢纽之一,有包兰铁路、兰新铁路、兰青铁路、陇海铁路、兰渝铁路交汇于此。.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兰州市 · 查看更多 »

兰州制造局

兰州制造局原为左宗棠在1867年筹建,并1869年于西安建立的西安机器局,生产弹药。1872年迁往兰州,为西北最早的现代工业企业。后改为兰州通用机器厂。.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兰州制造局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光绪 · 查看更多 »

光绪帝

清德宗載湉(a)(),又稱光緒帝,爱新觉罗氏,;汗號「巴达古尔特托尔汗」(Бадаргуулт төр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光緒」。 光緒帝乃醇贤亲王奕譞次子以及道光帝之孙,以三歲沖齡,過繼給咸丰帝,在位三十四年,於1875年2月25日至1908年11月14日在位。他在幼年時由慈安太后及慈禧太后兩宮聽政,历经甲午战争和戊戌變法。 1898年戊戌變法失败后,他被慈禧太后禁闭在中南海瀛台。1908年,慈禧死之前一日,光绪帝在中南海瀛台死於砒霜毒,死后庙号德宗(v),谥号景皇帝(v),葬于崇陵。他是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兵入關以來的第九位皇帝。.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光绪帝 · 查看更多 »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在俄羅斯又稱為東方戰爭(Восточная война),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是俄國與英、法為爭奪小亞細亞地區權利而開戰,戰場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亞半島。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帝国,另一方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法兰西帝国、不列颠帝国,后来撒丁王国也加入这一方。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亞戰爭是俄羅斯人對抗歐洲的重要精神象徵,最終以俄方求和簽訂巴黎和約作結。.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克里米亚战争 · 查看更多 »

玛纳斯

玛纳斯,音译词,可以指:;文化.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玛纳斯 · 查看更多 »

玛纳斯县

玛纳斯县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南部、天山北麓玛纳斯河上游,是昌吉回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玛纳斯县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次鴉片戰爭(Second Opium War;Seconde guerre de l'opium)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又称英法联军之役。是公元1856年至1860年9月22日英國與法國欲谋取在华更大利益,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为导火索,组织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戰爭;又被英国人称为「亞羅號戰爭」(Arrow War)、「英法對華遠征」(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英中战争”(Second Anglo-Chinese War)。此次戰爭時值不列顛群島的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時期、法國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以及中國的清朝咸豐時期。.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 查看更多 »

米泉市

米泉市,2007年撤销的中国新疆县级市。原隶属昌吉回族自治州,2007年与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合并成立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原米泉市位于新疆北部,乌鲁木齐市以北,阜康市以南。216国道经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米泉市 · 查看更多 »

精河县

精河县(维语:جىڭ ناھىيىسى;拉丁维文:Jing Nahiyisi;新维文:Jing Nah̡iyisi)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西南邊緣,天山支脈婆羅科努山北麓,地處東經81°46′~83°51′,北緯44°00′~45°10′之間。東鄰烏蘇市,南鄰尼勒克縣、伊寧縣,西鄰博樂市,東北與託里縣相連。縣境東西長約166千米,南北寬約134千米,總面積11 275平方千米。東距烏魯木齊市425千米,西距博樂市100千米。古絲綢之路天山北路(又稱皮毛道)從此經過,是古絲綢之路北道重鎮。G30線和G312線烏伊段公路、第二條亞歐大陸橋、奎賽高等級公路、北疆鐵路和精伊霍鐵路穿境而過,處在國家兩個一類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和霍爾果斯口岸交匯處。.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精河县 · 查看更多 »

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

维多利亚女王(,全名为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1837年6月22日即位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1876年5月1日开始成为印度女皇,是第一位兼任印度皇帝的英国女王。 维多利亚是肯特与斯特拉森公爵愛德華親王之女。爱德华与其父乔治三世同時在1820年去世,维多利亚在母亲萨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主维多利亞的严格监督下成长。因为父亲三个长兄都未留下合法子嗣就去世了,時年18岁的维多利亚於是在1837年继承王位。 雖然当时英国已建立了君主政权相对较小的君主立宪制,而维多利亚被奉为国家象征,但是她试图私下影响政府政策及官员任命等政務。 维多利亚在1840年与表弟萨克森-科堡与哥达的阿尔伯特王夫结婚。他们的女儿、孙子散布在欧洲皇室,使维多利亚得到了“欧洲祖母”的外号。阿爾伯特在1861年去世后,维多利亚开始了隐居。因此,共和主义暂时得势,但是,在维多利亚在位后期,她重新出现在公众场合。维多利亚的50、60登基大典都比较隆重。 维多利亚在位时间长达63年7个月,是在位第二長的英国君主,也是世界上在位第二長的女性君主,這一時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这是英国一个工业、文化、政治、科学与军事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的时期,亦伴随着大英帝国的大幅扩张。维多利亚是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的儿子、皇位继承人爱德华七世属于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 · 查看更多 »

甥是一個親屬稱謂,指姊姊或妹妹的子女。男性(舅父)稱姊妹的子女為外甥/外甥女,女性(姨母)稱姊妹的子女為姨甥/姨甥女。不過,中國周代時「甥」是指姑表兄弟姊妹。吳語區、晉語區及其他方言區也稱女兒的子女為外甥、外甥女,相當於其他地區稱呼的外孫、外孫女。.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甥 · 查看更多 »

甘肃新疆巡抚

肃新疆巡抚是中国清朝末期新疆省建立之后负责管理新疆省的巡抚。.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甘肃新疆巡抚 · 查看更多 »

特克斯

特克斯可以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特克斯 · 查看更多 »

特克斯河

特克斯河是伊犁河的支流之一。 特克斯河源於汗騰格里峰北側,由西至東流向喀德明山,位處於東經82°,其後和巩乃斯河匯合,再折向西流,與喀什河匯合,進入哈萨克斯坦,最終流入巴尔喀什湖。 Category:新疆河流.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特克斯河 · 查看更多 »

白山派

白山派,是叶尔羌汗国納克什班迪教團的一个分支。白山派最初发展于撒马尔罕一地。“白山派”在十八世紀出現,又叫“白帽派”、“白帽回子”。 叶尔羌汗国统治时期,他们与黑山派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其中黑山派受哈薩克汗国支持)。后来阿帕克和卓在达赖与准噶尔干预下回新疆辦理回務,后被黑山派驱逐。阿帕克和卓后裔被囚禁在伊犁。准噶尔部灭亡后,阿帕克和卓之孙波罗尼都、霍集占被清朝释放,不久发动了大小和卓之乱,最后为清朝军队所平息。 Category:新疆伊斯兰教 Category:中国苏非主义教派.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白山派 · 查看更多 »

白彥虎

白彥虎(東干語:Бай Яньху,),小名白素,經名穆罕默德·阿尤布,对于其籍贯,仍无定论,目前有多种说法。有人说其为西安本地人,也有人说其为清代陕西省西安府泾阳县瑞安乡包方里焦村人,即今陕西省泾阳县崇文镇焦村人陝西泾陽人(一说他是大荔人)。是领导同治陕甘回变的主要人物,為回民軍十八大營元帥之一,從1862年至1877年與清軍作戰。后被左宗棠打败,失敗後带领2000多回民逃至中亞 ,仍不断骚扰西北边疆地区。他被中亞的東干族人尊稱為「东干族之父」。当地东--人叫他虎大人。.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白彥虎 · 查看更多 »

莎车县

莎车县(يەكەن ناھىيىسى)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8969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65万人,2012年人口81万人。.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莎车县 · 查看更多 »

领事

领事是指一国政府派驻另一国,维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公民及法人合法权益的外交官员,驻外领事馆是其工作机构。领事官员是一国政府同居住在国外的本国公民的重要联系枢纽。驻外大使馆通常设有領事處,并指派外交官员负责领事事务。.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领事 · 查看更多 »

貨幣

貨幣,稱錢財,是人们为提高交易效益,对一种媒介达成的共识。货币形式有贝壳粮食等自然物、金属纸张等加工品、银行卡信用卡等磁条卡、以及移动支付加密货币等APP。货币属性因某种经济体系兴衰而演变,礼物经济的兴起衍生出实物货币;商品经济的兴起衍生出金属货币;金权经济的兴起衍生出金属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共享经济的兴起衍生出超主权货币。货币价值决定于在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效率,目前,全球还处于金权经济为主的市场体系,信用货币效率最高。Campbell-Kelly, page 21 由于人们在不同经济环境中,能用不同的媒介能达成各种共识,例如,战国时期楚国的泥质金饼,现在美国监狱里的香烟货币,令学术界对货币的定义争论不休。有人提出两种定义方法,归纳法:根据货币的显著特征下定义;实证法:通过实证方法来研究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进而规定不同层次的货币。商品经济中,货币是主权国家或者同一经济体内衡量物资与服务价值(物价)的指标,也是償還債務的特殊商品。 貨幣还是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和記帳單位的一種工具T.H. Greco.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貨幣 · 查看更多 »

黑山派

黑山派又称伊斯哈克耶,清朝政府称他们“黑帽回子”。以中亚伊斯兰教苏非派纳克什班迪教团领袖瑪哈圖木·阿雜木庶出幼子,伊斯哈克·瓦里为首。瑪哈圖木·阿雜木曾娶當地人比比察·喀什噶里。(此人是薩圖克·博格拉汗後人)。 他们起初在叶尔羌汗国地位不高,后期因與吉尔吉斯人的关系,地位提高,以叶尔羌与和阗为中心。他们曾在1720-55年統治新疆,因白山派多次作乱,清廷也看重他们。唯一一次作乱的事是孜牙墩事件。.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黑山派 · 查看更多 »

达坂城区

达坂城区(داۋانچىڭ رايونى)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504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4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达坂城区 · 查看更多 »

迪化

迪化,中國新疆烏魯木齊之舊稱:.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迪化 · 查看更多 »

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

#重定向 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 · 查看更多 »

阿古柏

罕默德·雅霍甫·伯克(یعقوب بیگ ;),漢文史料稱之為“阿古柏”,中亚浩罕汗国阿克麦吉特(白色清真寺)伯克,後為畢杜勒特汗國埃米爾。 阿古柏是塔吉克族人,原為浩罕汗國將領,英勇善戰,因功被升為阿克麦吉特(白色清真寺)伯克。1864年,清朝下轄的新疆各地的回族、維吾爾族相繼發動暴動。1865年,喀什噶爾的回部請求浩罕汗國增援,浩罕可汗派阿古柏率軍進入新疆,佔據整個回疆,建立政教合一的哲德沙尔汗国。1867年,廢除哲德沙尔汗国,改為畢杜勒特汗國,自封埃米爾。1876年,浩罕汗國滅亡,其部眾投奔阿古柏,其勢力更加壯大,並獲得俄羅斯和英國的支持和承認。, in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09清廷派左宗棠出征新疆,阿古柏失去了北疆的所有領土。1877年,阿古柏突然死去,不久其勢力被清軍攻滅。.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阿古柏 · 查看更多 »

肃州区

肃州区是甘肃省酒泉市下辖的一个区,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前121年西汉设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肃州区 · 查看更多 »

鄯善县

鄯善县(维吾尔语:پىچان ناھىيىسى)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东部,是吐鲁番市所辖的一个县。.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鄯善县 · 查看更多 »

金順

#重定向 金順 (清朝).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金順 · 查看更多 »

金顺

金顺可以指下列人物:.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金顺 · 查看更多 »

酒泉市

酒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酒泉市 · 查看更多 »

苏丹 (称谓)

苏丹(سلطان,,))指一个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类似总督的官职,作为称谓是最近才出现的翻译,它也有很多其他的译法,在古文翻译为“素檀”、“速檀”、“速鲁檀”、“锁鲁檀”(见《明史》),民间也又叫“素里檀”“唆里檀”“算端”、“层檀”等等。他是阿拉伯语中的一个尊称,历史上有好几种含义。這詞最初是阿拉伯語中的抽象名詞「力量」、「治权」、「裁决權」,后来变为权力、统治。最后,它变为对一个特殊统治者的称号等同國君的意思,被苏丹统治的地方,一般都对外号称拥有独立主权或完全主权。苏丹不会自称是哈里发,也不会表示他是实际上是受到哈里发统治的。被苏丹统治的地方,无论是王朝还是国家都可以被指为“苏丹国”(سلطنة)。 女性苏丹称为“苏丹娜”,但是在伊斯兰教历史上是很罕见的。另外,还有一种特别苏禄苏丹国,这种国家正式的统治者是男苏丹,但是他的妻子却是一个实际上的“监督者”。 苏丹一般不是世袭的,很少被称为国王。.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苏丹 (称谓) · 查看更多 »

英吉沙县

英吉沙县()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所辖的一个县。315国道穿越县内,县城距离喀什的车程约为65公里。英吉沙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英吉沙县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中国标准罗马字母:Kirgiz,柯爾克孜語:Кыргыз / قىرعىز),也译作吉尔吉斯族,中亚的一支民族,为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多信仰伊斯兰教。中国境内有超過18万柯尔克孜人(2010年),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柯尔克孜族 · 查看更多 »

李鴻章

李鴻章(),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省心,謚文忠,人稱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建立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因其盡忠輔清,才幹了得而聞名。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贈太傅,追晉侯爵。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历经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著作收於《李文忠公全集》。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有研究认为李鸿章属于亲大英帝国的派别牟安世《洋务运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李鴻章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李鴻章 · 查看更多 »

松花江

松花江(汉语拼音转译:Songhua Jiang、满语转译:Sungari Ula)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河流,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松花江”源于z(汉音译“松阿里乌拉”),意为“天河”或“银河”(z)。 松花江在南北朝时被称为难水,辽金时是东北流直至鞑靼海峡的巨大河流名称(混同江),为黑龙江右岸最大支流。 发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由东南向西北流,在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交界处、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平凤乡嫩江村附近与嫩江汇合后,转向东北流,于同江附近入黑龙江。长2308千米,流域面积54.6万平方千米,仅次于长江与黄河。 流域通航里程约2600千米。汽轮可上溯到吉林市,沿嫩江可上溯至齐齐哈尔市,哈尔滨以下在丰水期可通航千吨级江轮。松花江流域面积55万平方公里,跨越辽、吉、黑、蒙四省区,仅次于长江、黄河,居全国第三位。.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松花江 · 查看更多 »

棺材

棺材,亦稱壽棺、棺槨、棺柩、棺木,廣東地方又把此稱之為四塊半、四快版或四塊版,棺是裝斂人的屍體的葬具,槨是棺材外之套棺。裝著死人的棺材稱為靈柩。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製造,最常見的以木製造。亦有以銅、石等製造的棺材,亦有用紙製的環保棺材。一些重要的人物,例如政治家、革命家、企業家、宗教領袖、黑道頭目、明星,會用水晶棺或大型金絲楠木棺、金棺,供人瞻仰。.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棺材 · 查看更多 »

欽察

欽察是古代中亞地區的突厥語民族之一。欽察部落聯盟在11世紀中葉時曾經佔據黑海北濱的欽察草原,其中一些部落则与庫曼人合併,在突厥遷移中遷移到了西伯利亞西部,後來蒙古帝國所建立的欽察汗國部分領土即欽察人的原居地。一些阿拉伯学者把咸海至烏克蘭以北稱欽察草原一带的地方稱為庫曼尼亞,因為這地區幾乎只有欽察-庫曼人居住。在波斯历史著作《史集》中,“钦察”意为空心树。.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欽察 · 查看更多 »

沙皇俄国

沙皇俄国或沙俄可以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沙皇俄国 · 查看更多 »

泛突厥主义

泛突厥主義是由十九世紀的韃靼知識分子萌發的文化和政治統一民族主義運動,與圖蘭主義相似。图蘭低地是在伊朗的東北,咸海以东、以南的一块平原。傳說這裡是一切突厥人的發源地。他們指圖蘭是突厥人的後代。曾有一陣子,土耳其帝國為縮小與歐洲臣民的差距,提出圖蘭雅利安人的說法,就是指突厥人是圖蘭人後人。圖蘭是菲尔多西的列王纪中提到的与伊朗相对立的另一方,大致相当于伊朗东北的广大区域。匈牙利人提出的圖蘭的範圍则更大,甚至包括蒙古、芬蘭。泛突厥主義是用來抵抗泛斯拉夫主義,主張通過教育和文化自治,團结使用突厥语的民族。当时在欧洲也兴起了民族主义浪潮,这极大地刺激了鞑靼知识分子。泛突厥主义的主要目標是在政治、文化、语言上统一突厥民族,建立一个西起亚得里亚海、東至中國新疆、甘肅和青海的「大突厥国」。 最早的泛突厥主義在1804年由一個韃靼神學家库萨维提出,呼籲伊斯蘭教的現代化建設,這是扎吉德運動。1843年開始了世俗教育改革。1880年代,在伏爾加河,發展了新伊斯蘭運動。泛突厥主義者認為由土耳其到阿爾泰山有一突厥帶,生活很多突厥人。 俄国境内的鞑靼民族知识分子利用文化认同意识,激发民族主义的團聚力,通过教育和语言改革,試圖将操突厥语的各民族团结成为一个统一的“突厥民族”,以抵制沙俄政府。沙俄鞑靼人易司马仪·哈斯皮拉里于1883年明确提出:俄罗斯的突厥人应该“在語言上,在思想上和在行动上联合起来”,他是泛突厥主義之父。其继承人優素福·阿克楚拉提出把所有突厥民族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而在土耳其,有一重要人物茲亞·戈卡爾普,寫了一本書,名為《突厥主義原理》,提出突厥主義的三階段,第一階段統一操烏古斯語支的土耳其人、土庫曼人與阿塞拜疆人,第二階段是操欽察語支的突厥民族,远期理想是圖兰。1908年,青年土耳其黨人嘗試建立一個突厥人帝國,取代在歐洲的失地。1917年十月革命后,哈斯皮拉里等流亡土耳其。于是,“泛突厥主义”被一些鄂圖曼帝国的知识分子接手,改变成恢复鄂圖曼帝国昔日强大辉煌的民族复兴运动的精神支柱,并向世界传播。其中一個特別提倡泛突厥主義的人物是恩维尔·帕夏,鄂圖曼的战争部长和署理总司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他成为在中亞發生的巴斯馬奇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反抗俄罗斯帝国和苏联的统治。 在蘇聯時代與凱末爾時代,泛突厥主義受壓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又被提出,納粹黨人阿尔弗雷德·羅森堡曾經想在中亞設一突厥斯坦总督辖區,分割蘇聯。 泛突厥主义在中國新疆有一定影響,泛突厥主義者一直稱新疆為東突厥斯坦。 現時許多新的泛突厥主義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建立一個經濟一體化的突厥聯盟,由各個突厥裔人國家組成,希望形成一個類似歐洲聯盟的經濟及政治聯盟。2000年,土耳其主管中亞經貿事務的部長提出仿效阿拉伯聯盟體制建立一個突厥國家聯盟,受到俄羅斯的嚴重警告和反對。 說:泛突厥主義有文化與政治二種,政治上失敗了,但文化沙文主義上仍在進行。.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泛突厥主义 · 查看更多 »

湘军

湘军,或称湘勇,清代为镇压太平天国,由湖南(湘)长沙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曾国藩姻亲罗泽南家族、新宁江忠源家族等统领的乡勇合并而成的軍隊。 初创时募水勇五千人,分为十营,其中在湘潭募水军四营,以褚汝航、夏銮、胡嘉垣、胡作霖为营官,衡州募六营,以成名标、褚殿元、彭玉麟、邹汉章、龙献琛为营官;陆勇五千余人,以塔齐布、周凤山等为营官。水路以褚汝航为各营总统,陆军以塔齐布为诸将先锋,合计员弁兵勇夫役一万七千余人。后期名将包括李续宾、李续宾长子李光久、鲍超、吳大澂。曾国藩统领湘军与清廷湖南巡抚骆秉章是合作的关系。左宗棠原是骆秉章麾下,后自成一军,与曾国藩湘军、湖北胡林翼军队并列,被视为广义上的湘军。 湘军历经太平天国、捻军、甲午战争,1895年3月被日軍第一軍及第二軍於牛莊鎮、田庄台镇围歼,李光久只身逃出牛庄,湘军后逐渐解散。.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湘军 · 查看更多 »

星星峽

星星峡,又名猩猩峡,位于新疆哈密市星星峡镇,是从甘肃进入新疆的隘口。1956年曾建星星峡镇,1959年撤销,1996年恢复设镇。现镇区面积2726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00余人。由于星星峡产石英石,在夜晚时石英石闪闪烁烁,宛如星斗,因而得名。现312国道穿过此地。.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星星峽 · 查看更多 »

昌吉

昌吉可以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昌吉 · 查看更多 »

浩罕汗国

浩罕汗国(Qo`qon Xonligi;خانات خوقند),中亚一古国,18世纪初由乌兹别克明格部落建立,於1876年为俄羅斯帝國灭亡。版图包括今日的哈萨克南部部分地区、烏兹別克東部以及塔吉克与吉尔吉斯部分领土。.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浩罕汗国 · 查看更多 »

新疆

#重定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新疆 · 查看更多 »

新疆省

新疆省作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按不同历史时期可以指:.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新疆省 · 查看更多 »

新疆省 (清)

新疆省(v),全名為甘肃新疆省,是清朝末期22個省份之一。同治四年(1865年),浩罕汗國阿古柏入侵喀什噶爾、阿克蘇、烏魯木齊等地。光緒二年(1876年),陝甘總督左宗棠率軍出甘肅,於次年收復了新疆大部分地區,並從俄国手中收復伊犁。光緒十年(1884年)十一月正式建省,行政中心由伊犁遷至省会迪化(今烏魯木齊)。.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新疆省 (清) · 查看更多 »

文祥

文祥(z;),瓜爾佳氏,字博川,號子山,盛京正紅旗人,清代晚期的政治人物,自強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文祥 · 查看更多 »

托克逊县

托克逊县 (维吾尔语:توقسۇن ناھىيىسى)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东部,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西部。北纬41°21′14〞-43°18′11〞,东经87°14′05〞-89°11′08〞。东与高昌區为邻,南与巴州尉犁县相接,西与巴州的和硕、和静县相连,北与乌鲁木齐市毗邻。县城托克逊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62千米。总面积16171.47平方千米。有维吾尔、汉、回等12个民族。.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托克逊县 · 查看更多 »

曾纪泽

曾纪泽,字劼刚,号梦瞻,是中国清代著名外交家,亦是清朝中兴名臣。其為汉族官僚曾国藩之长子,袭封一等毅勇侯;曾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也是当时秉承“经世致用”新思维的知识分子。.

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和曾纪泽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左宗棠平定西北回亂新疆亂事收复新疆阿古柏之乱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