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劉義恭
江夏文献王刘义恭(),宋武帝刘裕第五子,母為袁美人。劉義恭作為南朝宋宗室,曾於內外出任要職,官至太宰,宋文帝、宋孝武帝及宋前廢帝在位期間都任高職,亦為宋孝武帝所遺命的輔政大臣。後因謀廢宋前廢帝而被其殘忍殺害。.
查看 殷景仁和劉義恭
劉毅 (東晉)
劉毅(),字希樂,小字盤龍,沛國沛縣人。東晉末年的重要軍事人物,與劉裕和何無忌等一同舉義兵消滅桓玄,後又曾參與討伐盧循的戰事。在東晉官至衞將軍、荊州刺史。因不服於劉裕,故此被劉裕所攻,兵敗自殺。.
查看 殷景仁和劉毅 (東晉)
劉湛 (劉宋)
劉湛(),字弘仁,小字班虎,南陽涅陽(今河南鄧縣)人。南朝宋開國官員,官至丹陽尹,早年歷輔宗王外鎮,後期入朝,並依結執政的彭城王劉義康,見宋文帝多病更圖讓劉義康繼位,終為文帝所誅。.
查看 殷景仁和劉湛 (劉宋)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查看 殷景仁和南京市
司徒
司徒,中国、朝鮮、越南古代职官。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金文多作“司土”,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春秋时沿置。 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成为三公之一。.
查看 殷景仁和司徒
司空
司空,空是工的通假字,是中国、朝鮮古代官名。 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春秋、战国时沿置。宋国因宋武公名叫司空,所以将司空改为司城。孔子曾任鲁国的司空。 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东汉将大司空改为司空,与太尉、司徒(丞相、大司徒改任)并称三公,一直延续到宋徽宗时,仿周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辽朝、金朝三公还是太尉、司徒、司空,元朝时设时废。明朝、清朝还是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明清时期也是工部尚书的别称。.
查看 殷景仁和司空
宋文帝
宋文帝劉義隆,小字車兒,宋武帝劉裕的第三子,劉宋第三任皇帝。劉義隆生於東晉末年,南朝宋立國後,受封宜都王。宋少帝被廢後獲擁立為帝,即位後改元元嘉。劉義隆在位近三十年,在位期間,建立制度、賞罰分明、鼓勵農桑,減免賦稅力役,使得國家大治,「內清外晏,四海謐如」,此治世因其年號元嘉而稱為「元嘉之治」。劉義隆亦銳意北伐,曾先後三次發起大規模北伐戰爭圖收復北魏所佔的河南土地,然而三次皆失敗,其中發生在元嘉後期的第二次更讓魏軍南攻至江北瓜步,一度威脅建康。元嘉北伐亦對國內經濟民生造成嚴重打擊,《資治通鑑》對北伐的創傷寫道「元嘉之政,自此衰矣。.
查看 殷景仁和宋文帝
尚书仆射
尚书仆射,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后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
查看 殷景仁和尚书仆射
中书令
中书令是中國古代官職名。 西漢年間置中書,乃歸屬於內廷宦官机构,負責在皇帝書房整理宮內文庫档案,與皇帝有頻繁接觸的機會,其主官称中書令。史家司馬遷因曾身受腐刑,並學識過人等原因任此要職。 曹魏後,逐漸不拘於宦官,也起用士人,從而演化成可以討論政策的研究机构,其主官阶高者稱中書監,次者稱中書令。 隋唐早期,任中書令為中書省之長官,屬於宰相職。隋朝因为隋文帝的父亲名叫杨忠,为忠避讳,改中书令为內史令,中书省為内史省。自唐太宗始,用其他官员以参议朝政等名義担任实际的相职。到了武周时期,改中书令为「內史」,中书省为「凤阁」。唐初中书令与侍中同为正三品,至唐代宗大历二年时同升为正二品,自此之后成为定例。 其後演化至未授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衔者不是真宰相。由此,中書令與侍中、尚書令、尚書僕射等三省官職轉變成虛位,其功能大用於給重臣加官階。五代十國、宋與之同。 元朝世祖忽必烈統制中國之後,恢復了中書令宰相的職權,但權限則大為擴充至地方行省。明洪武年間,中書令即當朝宰相。後由於胡惟庸案,原負責草擬和頒發詔令的機構中書省及中書令一職皆遭撤銷,權歸皇帝。 明成祖以後,明、清朝內雖無相職,但有所謂「首輔」或內閣大學士等職接連替代中書令原有的角色,清朝中堂一詞即由此衍生而來。惟與前期相較,內閣大學士等要職皆不復宰相威信。.
查看 殷景仁和中书令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殷景仁和中國
东晋
东晋(317年4月6日-420年7月10日),中國朝代,乃西晉司馬氏政權的延續。因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造反,建都洛陽的西晉亡國,琅琊王司馬睿在群臣擁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当时北方多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连年征战,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朝廷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個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導,其後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等等。而世家大族中的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的吳姓。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從中原南下的士族,並以司馬氏作為共同擁戴的對象,司馬氏實際上成為傀儡。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以至擁有自家部隊(即所謂「部曲」),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最初有王導主持大局,東晉政權得以穩定,故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但晉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盧之亂等。 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晉元帝及世家大族挾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376年,前秦苻坚滅掉代國,統一了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其後苻坚開始率兵南侵。383年,苻坚率約八十七萬兵馬大幅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逃回北方。之後苻坚力量衰弱,因此原本統一的北方再次分裂為多國。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後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于刘裕。 420年,刘裕篡位建立南朝宋,開啟南北朝時代,東晉亡。.
查看 殷景仁和东晋
庾炳之
庾炳之(),字仲文,颍川郡鄢陵县(今河南鄢陵)人,中国南北朝南朝宋大臣。晋司空庾冰曾孙,广州刺史庾蕴之孙,庾登之的弟弟。 庾炳之初为秘书、太子舍人,晋朝末年为广平郡太守。刘宋建立出补钱塘令,治民有政绩,历任丹阳丞、南梁郡太守、临川内史、南泰山郡太守。宋文帝与彭城王刘义康、领军将军刘湛不和,庾炳之为宋文帝暗通消息,刘义康出藩,刘湛伏诛。庾炳之因此深受宠信,官至尚书吏部郎、吏部尚书。与沈演之同参机密,加侍中,本州大中正。内外归附,势倾朝野。庾炳之主管本州选举,为人强急而不耐烦,素无学术,领选不采众意。贪赃受贿,选举不实,为有司所奏,被免官。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卒。子庾弘远。.
查看 殷景仁和庾炳之
侍中
侍中是中國的官職名稱,秦始置,之后很多朝代都有设立,但是其地位与职能有过很大的变化。.
查看 殷景仁和侍中
刘宋
宋(420年-479年)史稱劉宋或稱南宋(跟其他南朝政權,南齊、南梁及南陳看齊)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439年,北魏統一中国北方後,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劉宋强盛时,其统治地区北以秦岭、黄河与北魏相邻,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
查看 殷景仁和刘宋
刘义康
劉義康(),小字車子,彭城綏輿里(今江蘇省銅山縣)人。南朝宋皇子,宋武帝劉裕第四子,母親是美人王氏。劉義康在劉裕稱帝後受封彭城王,多次在外任刺史,後入朝以司徒掌政,因宋文帝多病,故朝事一度由劉義康獨掌。然而義康行事不顧君臣禮儀,其黨眾更圖推義康登上帝位。宋文帝最終除去其黨眾,義康被逼請外任江州。後義康因涉及孔熙先等謀反之事而被為庶人。宋文帝及後見北魏大舉南侵,兵臨長江北,擔心義康又被人趁機擁立而下令殺死義康。.
查看 殷景仁和刘义康
王謐
王謐(),字稚遠,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末年重要官員,東晉建威將軍王劭子,因四伯父王协無子而過繼過去作嗣子。王謐曾經在桓玄建立的桓楚朝廷中擔任司徒,而在桓玄篡位前和劉裕起兵擊敗桓玄並佔領建康後,王謐都曾領司徒。雖然曾經在桓玄朝中擔任高官,他亦自疑,不過最終仍在高位去世,名聲不損。.
查看 殷景仁和王謐
王曇首
王曇首(),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丞相王導曾孫,東亭侯王珣幼子。王曇首兄長是南朝宋太保王弘,自己亦是南朝宋重要官員。.
查看 殷景仁和王曇首
裴子野
裴子野(),字幾原,河东郡聞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裴松之的曾孫,裴骃的孙子,裴昭明之子,与曾祖、祖父合称“史學三裴”。.
查看 殷景仁和裴子野
谢晦
謝晦(),字宣明,陳郡陽夏人。出身陳郡謝氏士族,是東晉太保謝安兄謝據的曾孫。謝晦是東晉末年及南朝宋初年的重要官員,後更擔任宋少帝劉義符的四位顧命大臣之一。謝晦後聯同徐羨之及傅亮廢黜了宋少帝,迎立了宋文帝,並外調為荊州刺史,但不久宋文帝就下詔誅殺徐羨之及傅亮,並出兵討伐謝晦。最終謝晦兵敗被擒,並被處死。.
查看 殷景仁和谢晦
赵昺
宋帝昺趙昺(音:ㄅㄧㄥˇ、同丙)(),宋朝末代皇帝(南宋第九位,1278年5月10日—1279年3月19日在位)在位313天,得年7岁。宋朝第十五位皇帝宋度宗趙禥的七子,母俞修容。前任皇帝宋端宗趙昰的異母弟。先後封為永國公、信王、廣王等。.
查看 殷景仁和赵昺
殷融
殷融,字洪遠,陳郡人。 生卒年不詳。喜歡《易》、《老》之學,善屬文而不善口辯,其兄之子殷浩每與之談,殷融總談不過殷浩。桓彝見而歎美之,與東晉第一美男子衛玠交往甚密。著有《像不盡意》、《大賢須易論》。.
查看 殷景仁和殷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