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松平賴聰

指数 松平賴聰

松平賴聰(),讃岐高松藩第十一代(最後一代)藩主。.

38 关系: 台東區天保家督幕末京都井伊直弼廢藩置縣伯爵弘化從二位御所德川庆喜北海道大學嘉永元治禁門之變隱居 (家制度)華族令親藩大名香川县高松市高松藩讃岐國谷中靈園薩摩藩长州藩東京都松平賴壽松平賴胤松平賴恕水戶德川家江户幕府江户时代明治文久攝津國收養慶應

台東區

台東区()是日本東京都內特別區之一,為東京各特別區中面積最小者。全區幾乎位於東京23區的中心,東接隅田川。台東區擁有上野、浅草兩大繁華商圈商業街,該區域的特產是皮革制品、人偶、玩具、傳統工藝品等。.

新!!: 松平賴聰和台東區 · 查看更多 »

天保

以下是被作为年号的天保:.

新!!: 松平賴聰和天保 · 查看更多 »

家督

家督()是指東亞在傳統父權制度下,家庭各項事項的支配者。此詞在日本較被廣泛使用,漢語則多稱為家主或族長。.

新!!: 松平賴聰和家督 · 查看更多 »

幕末

幕末,即德川末年、江戶末年,是指日本历史上德川幕府统治的末期。19世紀起,長期實施锁国政策的日本,開始被列強叩關,導致德川幕府在1854被迫開國,日本傳統的政治與社會體系開始受到現代化發展的西方文明衝擊。經過一連串的騷亂後,德川幕府最終在1867年結束,日本進入現代化開展的明治時代。 幕末是日本從尚處於封建與農業社會的江户时代邁入明治时代的转折期。这时期,力主尊皇攘夷的维新志士与公武合一的德川幕府是两大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势力,先後德川幕府出現許多改革聲音,如公武合體。除了他们之外,其他党派也借着幕末时期的政经混乱而争夺权力。1867年大政奉還,1868年1月戊辰战争的第一戰鸟羽伏见之战爆發。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由大阪湾搭乘幕府軍艦返回江户(今东京),最後江戶城無血開城,天皇和維新派掌握政治權力,開始進行後世所稱的明治維新。.

新!!: 松平賴聰和幕末 · 查看更多 »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新!!: 松平賴聰和京都 · 查看更多 »

井伊直弼

井伊直弼(),字应卿,号埋木舍、柳王舍、宗观等。近江国彦根藩第15代藩主兼江戶幕府的大老,在安政大狱中大肆翦除異己,最著名的事迹是与美国签订日美修好通商条约,赋予美国商人与海员治外法权,并开放港口。1860年在櫻田門外之變中被反对派的水戶藩脱藩武士暗杀身亡。.

新!!: 松平賴聰和井伊直弼 · 查看更多 »

廢藩置縣

廢藩置縣是1871年日本的明治政府推出的新政,用以废除传统的大名制度,设立新的地方政府。 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后,明治天皇為政,是为明治维新。新政府决定废除封建制度,革新日本的政治制度。將軍不再,政归天皇,超过三百个大名放弃领地,所有以往的藩县都废除了。政府成立地方政府,按照地理分布劃出超过三百个县。虽然幕藩體制没有被完全废除,但在名义上已不再存在。 地界经过多年的变迁,在1871年,全日本有72个县;在1888年,共有77个县,一直到现在全國分为47个一級行政區:一都(東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县,其下再設立市、町、村。.

新!!: 松平賴聰和廢藩置縣 · 查看更多 »

伯爵

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歐洲中世紀以後,在中文裏也用“伯爵”來翻译歐洲貴族爵位或國君的相應等級的称号(例如法國Comte、英國Earl、德國Graf、北歐Jarl等)。.

新!!: 松平賴聰和伯爵 · 查看更多 »

弘化

弘化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天保之後、嘉永之前。指1844年到1847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仁孝天皇、孝明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慶。.

新!!: 松平賴聰和弘化 · 查看更多 »

從二位

從二位為日本品秩與神階的一種,位於正二位之下正三位之上。.

新!!: 松平賴聰和從二位 · 查看更多 »

御所

御所是日本人對天皇等地位特別高的貴人邸宅的稱呼,在歷史上也是一種稱號。.

新!!: 松平賴聰和御所 · 查看更多 »

德川庆喜

德川慶喜(),江戶幕府(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也是末代將軍。.

新!!: 松平賴聰和德川庆喜 · 查看更多 »

北海道大學

北海道大學(;英語譯名:Hokkaido University),简称北大(ほくだい;Hokudai)或海大,是一所位於日本北海道的国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北大前身是舊制帝国大学-北海道帝國大學(1918年),起源於1876年的「札幌农学校」。 北大的知名校友中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柯霍獎得主、3名芥川獎得主以及逾百名大學校長。.

新!!: 松平賴聰和北海道大學 · 查看更多 »

嘉永

嘉永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弘化之後、安政之前。指1848年到1853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孝明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慶、德川家定。.

新!!: 松平賴聰和嘉永 · 查看更多 »

元治

元治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文久之後、慶應之前。指1864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孝明天皇。江戸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茂。.

新!!: 松平賴聰和元治 · 查看更多 »

禁門之變

禁門之變(日語:禁門の変)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元治元年(舊曆)7月19日(1864年8月20日)的事變,也稱為蛤御門之變。以「藩主冤罪向帝申訴」的名義出兵到京都的長州藩,和試圖阻止長州軍入京的會津藩、桑名藩及薩摩藩在現在的京都御所西側蛤御門附近發生戰鬥,長州藩戰敗;以真木和泉為首的十七人也於此自裁。事變後德川幕府發動第一次長州征討。 Category:幕末事件 Category:日本叛亂 Category:山城國 Category:1864年 Category:京都市歷史.

新!!: 松平賴聰和禁門之變 · 查看更多 »

隱居 (家制度)

隱居(日文:隠居,假名:いんきょ)為日本曾經存在的制度,始於奈良時代,1890年首見於《民法財産取得編人事編》(明治23年法律第98號),後1898年編入《》第四編第五編(明治31年法律第9號)成為正式法規,至二次大戰結束後1947年頒行新民法時廢止。為中一家的戶主將家督讓予其他人的制度,隱居後將失去家督的地位和相應的權力;類似於中國古代皇帝退位成為太上皇。另外從第一線退下則被稱作隱退(日文:隠退,假名:いんたい)。 Category:家世與傳承 Category:家庭 Category:東亞傳統制度.

新!!: 松平賴聰和隱居 (家制度) · 查看更多 »

華族令

華族令是大日本帝國的一個法令。1884年(明治17年),以制度取調局局長伊藤博文為中心制定並頒佈。 1884年7月7日,日本宮內省發佈明治40年皇室令第2號,將日本的華族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個爵位,公家按照家格授爵,藩主、諸侯等則以石高數授予爵位。此外,對國家有功勳之人也會授予爵位,稱為新華族。 在華族令頒佈之前,日本的華族分為終身華族和永世華族兩種;終身華族不世襲,永世華族允許代代相傳。華族令頒佈後廢除了終身華族。 1889年,明治政府頒佈貴族院令,規定30歲以上的公爵和侯爵自動成為貴族院議員,伯爵、子爵、男爵則通過互相選舉可以擔任議員。規定了華族的政治特權。 其他的特權包括,日本頒佈「華族世襲財產法」,創立國立銀行(即十五銀行,俗稱華族銀行),凡是華族的爵位繼承之時,都會通過其進行財產的特別保護和管理。此外,華族及其子弟婚姻的時候必須得到宮內大臣的許可。 1907年,日本頒佈皇室令,也有華族相關的一系列規定。 1947年,根據日本國憲法,華族等貴族制度被廢除,華族令也隨之被廢止。 Category:戰前日本政治 Category:日本華族 Category:日本法律 Category:1884年日本建立 Category:1947年日本廢除.

新!!: 松平賴聰和華族令 · 查看更多 »

親藩大名

親藩大名是與德川家有血緣關係的藩領,德川家康分封親藩於經濟富庶之地或軍事要衝,目的在於令德川家掌控資源以鞏固統治,它們在幕府的統治上掌握著實權,而且他們之中有部分的石高有十萬石以上,掌握雄厚的實力。在親藩之中,有著「御三家」之稱的尾張、紀伊、水戶最為重要。德川家康分封其子德川義直於尾張(名古屋藩)、德川賴宣於紀伊(和歌山藩)、德川賴房於水戶(常陸藩)。而在江戶中期,因德川宗家和御三家血緣日漸疏遠,故另立親族作御三卿,以屏衛宗家,御三卿包括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的次男德川宗武的田安德川家、吉宗四男德川宗尹的一橋德川家,及九代將軍德川家重次男德川重好的清水德川家,他們的石高各有十萬石。至於其他親藩,除由宗家直接分支出外者,則不准姓德川,而只准姓德川的舊姓松平。.

新!!: 松平賴聰和親藩大名 · 查看更多 »

香川县

香川縣()是位於日本四國島東北部瀨戶內海沿岸的一個縣,縣廳位於高松市。「香川」這一縣名取自於位於香川縣中部的「香川郡」,轄區範圍相當於古代令制國中的讚岐國。香川縣面積1,876.73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最小的縣,但香川縣的可住地面積比例和人口密度均是日本前列。由於氣候較為乾旱,香川縣內儲水池星羅棋布。香川縣是自本州進入四國的要道,因此有「四國門戶」之稱。在鐵路公路兩用橋瀨戶大橋開通之後,香川縣往來本州的交通更加便利。香川縣的飲食文化以讚岐烏龍麵而著稱。.

新!!: 松平賴聰和香川县 · 查看更多 »

高松市

松市()是位於日本四國地方東北部香川縣中部的城市,也是香川縣縣廳所在地,目前是中核市。高松市位於讚岐平原,臨瀨戶內海,是一座港口城市。 由於高松市是四國距離本州最近的城市之一,加上過去国鐵運行的停靠在高松,使得高松是四國的門戶,眾多中央政府在四國的分支機關和全國性企業的四國分公司都設在高松。加上四國電力和四國旅客鐵道等以四國全境為營業範圍的公共服務企業也將總部設在高松,使得高松是四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之一。 江戶時代的高松是高松藩藩主的城下町,高松城天守曾是高松的象徵,但在明治時代被拆除。現在四國最高建築物,於2004年竣工的高松地標塔是高松的新地標。.

新!!: 松平賴聰和高松市 · 查看更多 »

高松藩

松藩()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位於讚岐國(今香川縣),藩廳是高松城。藩主是生駒氏及水戶松平氏。.

新!!: 松平賴聰和高松藩 · 查看更多 »

讃岐國

#重定向 讚岐國.

新!!: 松平賴聰和讃岐國 · 查看更多 »

谷中靈園

谷中靈園(日語:谷中霊園)是一個位在日本東京都台東區谷中的都立墓園,也是一個公園化墓園(日語稱「靈園」)。谷中靈園舊稱谷中墓地,面積約10萬平方公尺,墓穴7,000座。谷中靈園因許多日本名人葬於此處,和4月園中盛開的櫻花大道而成為觀光景點。葬於此處的名人包括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前日本首相鳩山一郎和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等。.

新!!: 松平賴聰和谷中靈園 · 查看更多 »

薩摩藩

薩摩藩(),正式名稱為鹿兒島藩,为日本江戶時代的藩属地,位于九州西南部,在江戶時代,其領地控有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属地,此外琉球王國也受他們控制,領土包括今日的鹿儿岛县全域(含琉球國的奄美群島)與宮崎縣的西南部。 在德川幕府之前,这里是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属地。关原之战之后成立薩摩藩。江户时代,和幕府关系亲近的大名藩属在江户即现在的东京附近,而关系越疏远其属地就离江户越远。薩摩藩位于日本四岛的最西,与幕府的关系可想而知。是故其青年武士阶层推动革新,与其附近的长州藩的青年武士一起在和西方列强的接触中发展壮大,被称为强藩。幕末时期,薩摩藩等强藩组成倒幕联盟,主张废除幕府,还政於天皇。在明治天皇掌握政权之后,日本内阁的大多数阁员均出身于长州藩和薩摩藩。 于此之前,1609年,薩摩藩派大将桦山久高入侵当时的琉球国,开始了日本对琉球的征服,为两百多年之后日本正式将琉球改称冲绳并入日本打下基础。.

新!!: 松平賴聰和薩摩藩 · 查看更多 »

长州藩

长州藩(),歷史可溯至日本江户幕府时期,位于日本本州最西(當時的周防國和長門國)。藩主是外樣大名・毛利氏。藩廳設在萩城(现山口县萩市),所以又叫毛利藩或萩藩。幕末,藩廳移轉至周防山口的山口城(山口政事堂),所以稱周防山口藩(すおうやまぐちはん)。一般將萩藩・(周防)山口藩時代總稱「長州藩」。 幕末時期,长州藩與萨摩藩組成萨长同盟,为讨幕运动的中心。后来的明治维新时期,长州藩政治家形成了藩阀政治中占主导地位的「長州閥」。時至現代,长州山口縣出身的政治家仍長期把持日本政府。例如岸信介、佐藤榮作、安倍晉三等,山口縣出身的內閣總理大臣達9位,居各都道府縣之冠。.

新!!: 松平賴聰和长州藩 · 查看更多 »

東京都

東京都()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地方行政區,與道、府、縣同屬日本第一級行政區劃(),為事實上的日本首都。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地區,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冲之鸟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幾個地理極點。面積約2,188平方公里,人口1,374萬,人口總數居於日本各都道府縣首位。全境劃分為23區、26市、5町、8村,其中都廳所在地為新宿區。 截至2017年止,東京都是GDP產值世界第1的都市,超過世界第二名的紐約。東京都2010年的人均總生産額達到6,955,171日元(依當年國際匯率兑换成79,261美元),位列全世界第一。以東京都為核心的日本首都圈(東京都會區),聚集人口逾3千6百萬,為世界第一大都會區。.

新!!: 松平賴聰和東京都 · 查看更多 »

松平賴壽

松平賴壽(),明治及昭和時期的華族(伯爵),為第十及十一任貴族院議長。.

新!!: 松平賴聰和松平賴壽 · 查看更多 »

松平賴胤

松平賴胤(),讃岐高松藩第十代藩主。.

新!!: 松平賴聰和松平賴胤 · 查看更多 »

松平賴恕

松平賴恕(),讃岐高松藩第九代藩主。.

新!!: 松平賴聰和松平賴恕 · 查看更多 »

水戶德川家

水戶德川家()是德川氏的支系,德川御三家之一,簡稱水戶家。家祖是德川家康的十一子德川賴房,江戶時代治理常陸國水戶藩,領地的石高數號稱38萬石(實際上僅有25萬石),僅為尾張德川家、紀伊德川家的一半左右。而且水戶德川家藩主的官位最高僅能升至中納言,相較於尾張德川家、紀伊德川家的藩主均能升至大納言的官位,水戶家的家格在御三家中明顯較低,因此也有認為水戶家原本僅是要作為德川賴房的同母兄長德川賴宣所創立的紀伊德川家的支藩、分家的說法。.

新!!: 松平賴聰和水戶德川家 · 查看更多 »

江户幕府

江戶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个幕府政權,由德川氏開設於江戶(今东京)而得名。自創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7年末任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於明治天皇為止。.

新!!: 松平賴聰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江户时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時開始,到慶應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

新!!: 松平賴聰和江户时代 · 查看更多 »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新!!: 松平賴聰和明治 · 查看更多 »

文久

文久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萬延之後、元治之前。指從1861年到1864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為孝明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為德川家茂。.

新!!: 松平賴聰和文久 · 查看更多 »

攝津國

攝津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京畿區域,為五畿之一,又稱攝州。攝津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的大阪市(鶴見區、生野區、平野區、東住吉區各區的一部份除外)、堺市的北部、北攝地域、神戶市的須磨區以東(北區淡河町除外)。 在現今的日本,大阪府、兵庫縣等地仍存在以攝津為地名或車站名,如大阪高速鐵道的攝津站(摂津駅)、南攝津站(南摂津駅),JR京都線的攝津富田站(摂津富田駅)與JR神戶線的攝津本山站(摂津本山駅)。.

新!!: 松平賴聰和攝津國 · 查看更多 »

收養

收養又稱抱養、領養,係指將他人子女收為自己子女,中國古代又稱為螟蛉子,這是由於古人誤以為蜾蠃把螟蛉的幼蟲收養作己子,實際上牠們是用作給自己幼蟲的食物。小说《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是一个弃婴,被周文王收为螟蛉子,列为文王的百子之末。 法律上,收養賦予被收養者和婚生子女具有相同權利義務的一種身分契約關係。由於收養會將本無真實親子血緣聯絡之人間,以規範而擬制具有親子關係,因此收養者與被收養者間又稱為法定血親或擬制血親。收養者為養父母,被收養者則為養子女,被收養者約可分為三種,一是繼子女(稱為「繼親收養」),二則是其他本有親屬的身分者(稱為「近親收養」),第三種則為本來即不具親屬或血緣關係之人,但都可因為有效的收養行為,而成立法律上之親子關係;被收養者之生父母稱為本生父母,而對本生父母而言,將子女被他人收養之情況稱為「出養」子女。一旦子女出養後,與其本生父母之親屬關係即處於暫時停止之狀態,互不負義務,也無法律上之權利,故也互無繼承之資格。.

新!!: 松平賴聰和收養 · 查看更多 »

慶應

慶應是日本一個年號,在元治之後、明治之前,在公元1865年到1868年使用。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孝明天皇、明治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茂、德川慶喜。.

新!!: 松平賴聰和慶應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