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明英宗

指数 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鎮(《明英宗實錄》“以宣德二年丁未十一月十一日生。”,謚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是明朝的第6代與第8代皇帝;最初使用正统(1436年-1449年)年号,復位後使用天顺(1457年-1464年)年号,在位22年。.

155 关系: 劉永誠即位叛國后宫 (电视剧)君子好逑大学士大王世宗天顺太上皇太师太和殿太監夺门之变女医·明妃传孝莊睿皇后孝肅皇后孝恭章皇后宣德宦官宫女宫和妃岳正崇德公主严屹宽中國太上皇列表中国皇帝主簿万宸妃三杨 (明朝)也先年号乾隆帝于谦京师保卫战应天府仁孝文皇后仁宣之治廣德公主 (明英宗)建文帝张国立张麒張益張鐵林張成妃彭時徐達徐有貞御座復辟土木堡...土木之变北京市嘉善公主嘉祥公主周景呂原储君凌遲兴安兀良哈皇帝石亨玉泉山王世贞王振王惠妃王文 (明朝)神机箭縊死瓦剌隆慶公主萍踪侠影萍踪侠影录靖难之役順天府裕陵西夏神宗馬愉許彬马皇后 (明太祖)誠孝昭皇后高穀高淑妃魏德妃軟禁霍建華錦衣衛范廣胡善祥阮安阮浪赵庄妃薛瑄蒙古蔡震锦衣卫重慶公主金英英宗英雄志苗衷陳循陸釴李原德李贤 (大学士)杨安妃杨荣杨溥東華門楊士奇楊善楊榮樊忠樊顺妃 (明英宗)歐陽震華正统 (年号)正月死士殉葬永城市淳安公主朱元璋朱祁鈺朱見治朱見沛朱見淳朱見潾朱見澍朱見浚朱见泽朱棣朱文圭惠和麗妃陳氏明十三陵明史明宣宗明宪宗明仁宗明代宗明裕陵明英宗明朝明朝君主列表明朝首辅列表明成祖明書明景帝斬首故宫曹吉祥曹石之變曹鼐总督普度寺景泰 扩展索引 (105 更多) »

劉永誠

劉永誠(英文名:Lau Veng Seng,),OMIC,廣東新會人。生於澳門,為第四屆澳門立法會委任議員。 2004年獲頒工商功績勳章。2005年為立法會直選組別「愛澳聯盟」第二候選人。2009年10月5日獲行政長官委任為立法會議員。.

新!!: 明英宗和劉永誠 · 查看更多 »

即位

即位,亦稱登基、践祚、登极、坐朝、坐朝廷、坐龍椅、坐龍床等,是新统治者特定的就任职位仪式。御座在某些场合可视为权力的象征:无论是世俗权力还是宗教权力。同样的,即位仪式也可以发生在教堂或国家中。.

新!!: 明英宗和即位 · 查看更多 »

叛國

叛國,在法律上,指一個人對其所屬於的國家不忠誠;違背其效忠宣言或與其國家的敵人合作的人會被稱為叛徒。《法律詞典》(Oran's Dictionary of the Law)(1983年版)對叛國的定義是:「一個公民協助外國政府推翻或嚴重侵害他所屬的國家,或慫恿外國對他所屬的國家宣戰。」 站在本国执政者(尤屬長期執政的獨裁者)的立场上来看,叛國的相似詞是革命,因為革命幾乎會利用國內外一切可用勢力來從事推翻原政府政權的行為,叛國與革命的認定則由觀點立場的不同而有差異,進行革命的人通常會被原始政府視為叛國或密謀顛覆等,被捕後通常會以前述之罪名予以處決、監禁或是驅逐出境(有外國勢力介入者的可能性較大)。但是也有观点认为二者可从受支持的普遍程度上来划分。 在一些奉行民族主義的獨裁國家,「叛國」經常被用作消弭改革派或異見分子的藉口,被指控叛國的人未必會被提上法庭上,根據客觀的案情證據接受公平審議。這些國家會將不同程度的異見人士動輒標籤為叛國、「賣國賊」,而被國家秘密警察私下緝拿,或動用輿論壓力以達至政治迫害、噤聲等鞏固政權的效果。.

新!!: 明英宗和叛國 · 查看更多 »

后宫 (电视剧)

《后宫》(The Emperor's Harem,又名:好女春华)由拉风娱乐制作发行。是一部以明憲宗時代后宫为题材的电视剧,主線著重於萬貴妃等後宮女性的爭鬥,同時融合西廠、鄖陽民變等時代背景。其中多數劇情和角色為杜撰,並非史實。2011年1月即已开始在横店影视城三个月的拍摄,9月30日在青海玉樹新聞頻道首播,11月6日浙江卫视上星首播。.

新!!: 明英宗和后宫 (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君子好逑

君子好逑可以指:.

新!!: 明英宗和君子好逑 · 查看更多 »

大学士

大學士,主要是內閣大學士又稱殿阁大学士,一般有大學士或協辦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另外,左右春坊亦有大學士,故大學士不等於內閣大學士。此外,越南也曾模仿中国,设立大学士之职。.

新!!: 明英宗和大学士 · 查看更多 »

大王世宗

《大王世宗》(대왕 세종)是韓國KBS電視台從2008年1月5日起播出的大河連續劇,劇集描述朝鮮太宗、世宗時期的情況。2009年8月27日起,BS日視在日本首播。.

新!!: 明英宗和大王世宗 · 查看更多 »

天顺

天顺,可以指:.

新!!: 明英宗和天顺 · 查看更多 »

太上皇

太上皇,簡稱上皇,是东亚国家於實行君主制時期,一種給予退位皇帝或當朝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通常給予的對象是在世但已内禅的皇帝,且退位皇帝和現任皇帝係同一政權的元首。.

新!!: 明英宗和太上皇 · 查看更多 »

太师

太师,中国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

新!!: 明英宗和太师 · 查看更多 »

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殿,该殿是明清兩朝北京城內最高的建築,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和屋頂最高的大殿,堪稱中華第一殿。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在各種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以示與眾不同。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建在一座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合称“三大殿”。“三大殿”和东面的文华殿、西面的武英殿等建筑合称“外朝”。三大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暨北京中轴线上。.

新!!: 明英宗和太和殿 · 查看更多 »

太監

太監是中國古代官名,文言文書寫時亦可寫作大監。。最早出現於北魏,為女官稱號。唐代時為外朝官職大監的別稱。宋代為高級女官職稱,遼代是政府高級職位的名稱。至明朝時,由於太監職位常由宦官擔任,於是「太監」變成了高級宦官的稱謂,到清朝時,宦官統稱為太監,成了宦官統稱。.

新!!: 明英宗和太監 · 查看更多 »

夺门之变

奪門之變,又稱南宮復辟,是明代宗朱祁鈺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发生的一場政變,太上皇明英宗成功復辟,奪回皇位。.

新!!: 明英宗和夺门之变 · 查看更多 »

女医·明妃传

,是一部女性勵志古装剧,講述中国明代女國醫的傳奇故事。2014年3月開拍,並于7月6日在浙西大草原全劇组殺青。劇组於7月7日下午在杭州舉行殺青媒体見面会,並公布首款10分鐘片花。2016年2月13日在江蘇衛視和東方衛視首播。 本劇女主角譚允賢(杭允賢)是改寫明代著名女医談允賢與明代明代宗朱祁鈺之妻杭貴妃合二為一。杭氏至少年長談允賢二十多歲,確是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兩個人。.

新!!: 明英宗和女医·明妃传 · 查看更多 »

孝莊睿皇后

孝莊睿皇后,钱姓,本名正史未記載。野史记名钱锦鸾。中國明代女性皇族,為明英宗朱祁镇嫡--,出身海州(今連雲港市)。祖父是指揮使錢通。父親為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錢貴。.

新!!: 明英宗和孝莊睿皇后 · 查看更多 »

孝肅皇后

孝肅皇后(),周氏,明英宗朱祁镇貴妃,明憲宗朱見深生母,昌平县人。父周能后追赠为宁国公,弟周寿後封為慶雲侯,周彧後封為長寧伯。周貴妃曾經再三破壞禮法與英宗的遺願、排擠並欲取代钱皇后的嫡--地位。.

新!!: 明英宗和孝肅皇后 · 查看更多 »

孝恭章皇后

孝恭章皇后()孙氏,明宣宗朱瞻基第二任皇后,初封為貴妃。山东邹平人。父親孙忠,永城县主簿,封会昌伯,明英宗生母,常德公主生母,順德公主、永清公主嫡母。.

新!!: 明英宗和孝恭章皇后 · 查看更多 »

宣德

宣德(1426年-1435年)为中国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宗的年号,前后共十年。 宣德十年正月明英宗即位沿用。.

新!!: 明英宗和宣德 · 查看更多 »

宦官

宦官是古代被閹割後在宮廷中為皇室服務的男性。在中国也稱內臣、內官、內璫、太監、公公、寺人、閹人、內侍、內豎、璫官、中官、中涓、涓人及中貴人等。 宦官作為宫廷內侍見諸世界多個地區。古代東亞世界各国,包括中國、朝鮮、越南的皇室也喜歡使用宦官作為內侍。歐洲的古希臘、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宮廷中都有宦官,拜占庭法院裡甚至有大量的宦官職員,也有一些被重用當大官。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都曾經有相同的做法。《新約聖經》中亦有向來自非洲埃塞俄比亞的宦官傳福音的記述。英文中宦官(eunuch)一字即由希臘文“守護床的人”轉變而成,可見宦官在本來都是為了保護後宮貞節、皇族血統而設。土耳其人使用的是黑人宦官,名為諸女領班,也有白人宦官,但黑人人數多,勢力也較大。另外,在古代並非所有的國家的皇宮內院都會有所謂的宦官,例如日本天皇的後宮一切事務都由女官負責。.

新!!: 明英宗和宦官 · 查看更多 »

宫女

宫女,也称宫人,狭义上指君主及其家庭的女僕或侍女,广义上指君主后宫包括妃嫔的所有女性。較為高級的宮女則稱為女官。 在不同的国家、朝代,宫女主要的职能是为君主及其家庭的做杂役,以及为皇家提供音乐、舞蹈等娱乐。在君主專制政體中,宫女被视为君主的准妾室。宫女被君主临幸后,一般会进行册封,获得妃嫔的位号。中国历史上,亦有宫女被皇帝临幸后,雖被視為皇帝的妾室,但未受册封為妃嬪的例子,如明朝的戴银娘、胡氏等人。有些更沒有妾室地位,只維持宮中僕役身份。 宫女的来源可能是强制,例如奴隶、战俘、罪犯或其眷属,或君主从民间选女。也有一些情况下是自愿的,如明代宣宗起秀女多選幼女,養之教之,以禮教陰禮御婢。.

新!!: 明英宗和宫女 · 查看更多 »

宫和妃

宫和妃,中國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英宗的和妃。 宫氏是锦衣卫百户宫纯之女,生于宣德五年庚戌(1430年),岁甲寅(1434年)选入内廷,天顺改元(1457年)册为和妃,深见信重。成化三年(1467年)八月初四,和妃宫氏薨,薨年三十八岁,谥号恭安。.

新!!: 明英宗和宫和妃 · 查看更多 »

岳正

岳正(),字季方,號蒙泉,直隸漷縣(今北京市通州區)人。明朝政治人物、探花。 正統十三年(1448年)會試第一,登庚戌科進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進左贊善。天順初年(1457年)改為翰林院修撰,教內侍書。當時,內閣大臣徐有貞、李賢下獄,帝既用呂原預政,頃之,薛瑄又致仕,英宗謀代者。此時,王翺舉薦,遂召見文華殿,后進入內閣。岳正為人一向豪邁,彈劾掌欽天監侍郎湯序,并進言離間石亨、曹吉祥。天順年間,岳正進言預見了曹石之變,但被石亨、曹吉祥構罪陷害,謫欽州同知。陳汝言誣陷其嘗奪公主田,遂逮繫詔獄,杖百,戍肅州。曹石之變后,釋放為民。明憲宗繼位后,御史呂洪等請復岳正與楊瑄官職,后以原官直經筵,纂修《英宗實錄》。成化元年(1465年)因事連坐,出任興化府知府,在任期間有建樹。成化五年(1470年)入覲,遂致仕。五年後去世,無子,大學士李東陽、御史李經為其女婿。嘉靖年間,追贈太常寺卿,謚文肅。.

新!!: 明英宗和岳正 · 查看更多 »

崇德公主

崇德公主,明朝公主,明英宗与楊安妃之女。 成化二年,公主下嫁楊偉。楊偉为楊善之孙。生有一子杨玺。 弘治二年,公主去世。.

新!!: 明英宗和崇德公主 · 查看更多 »

严屹宽

严屹宽(,曾用名:严宽),中国男演员,200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8年发行首张个人创作音樂专辑《下一站天王》。2011年凭《倾世皇妃》人气急升成为一线男演员。被大陸網民選為第一屆天涯四美之一。2013年7月12日在新浪微博公开改名为严屹宽。8月9日在新浪微博出示结婚证宣布和女演員杜若溪结婚。.

新!!: 明英宗和严屹宽 · 查看更多 »

中國太上皇列表

此列表列舉了中國歷代太上皇的資料。 Category:中国皇族列表 *.

新!!: 明英宗和中國太上皇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君主最初被称为--、帝、皇、王、天子等。皇帝称号则始创于秦始皇,他以自己一統海內的功绩为傲,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古往今来的统治者无人能及,宜用新的称号来标志自己的尊贵身份,于是创号“皇帝”,自己称“始皇帝”,规定后世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千秋万世;与“皇帝”称号相对应的,秦始皇还创立并推行了一整套中央直接统治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帝政治權力的国家机制。这一整套体制在秦朝被民乱和战国诸侯后裔推翻后,被汉朝承袭并加以巩固,并随“皇帝”的称号流传后世。自秦始皇创制“皇帝”称号以来,中国后世王朝的最高君主纷纷以“皇帝”为号;而秦始皇创制的以“皇帝”为最高、最权威统治者的国家体制,也被称为帝制。 对皇帝的尊称历代不同,当面称呼皇帝有“陛下”、“圣上”或“万岁”等尊称,私下提及皇帝则需使用「至尊」、「聖人」、「官家」、「上」等尊称。 中国历史上在同一时期被公认为“皇帝”正统的只能是一个“大一统”政权的君主,该政权必须统治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取得周围地区名义上的臣服,如此才能被肯定为“正统”。“正统”政权往往被称为“某朝”、“某代”,而不称为“某国”。历史上某些政权统治区域相对较小,其君主也在自己的国内称皇帝,却一般不被二十四史体系认同为真正的“皇帝”,实际仅相当于“国王”,如历史上越南地区的南越国,其开国君主对内称皇帝,对汉称臣。此类政權的称谓仅仅是“某国”,而不能称“某朝代”。在某些大分裂时期,中国没有公认正统的皇帝,如南北朝时与五代十国时期,同时有两个或数个中型王朝并立,这些中型王朝的实力超过了一般的“国”,各自称“皇帝”,并质疑对方的“正统性”,却始终没能实现一统海内的功绩。三國時期時,魏、蜀、吳三国国君也曾相继称帝;然而短暂地并存之后,由西晋完成了统一,成为了继汉朝而来的正统王朝。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统朝代的标志之一是夏朝大禹制作的九鼎,传至周代,到秦朝末年失传;自秦始皇创制皇帝称号以来,正统朝代的标志则变成了始皇帝传国玉玺,然而该玉玺几经失传、后世所谓重新发现者又多是伪作,故而自晋以后已经基本丧失了其标志性地位。 中国皇帝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至此中国皇帝制结束,共和制建立。中華民國成立後,雖有袁世凯自称中华帝国皇帝、張勳又擁溥儀復辟、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滿洲國之傀儡政權皇帝溥仪,但都以失敗告終。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历代中国的皇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为清高宗弘历(乾隆帝),享年89岁;寿命最短的皇帝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驾崩。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圣祖玄烨(康熙皇帝),在位近62年;在位时间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仅半天。 在中国历史上,仅有一位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是为唐朝时唐太宗宫人、唐高宗皇后,篡唐建「周」(史称武周),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即后世谓“武则天”者,其晚年退位将政权复归于自己的兒子,恢复了唐朝宗室,死后仍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合葬于乾陵。唐朝之後雖然有多位太后臨朝聽政,具有皇帝的實權,但僅是有實無名,未再出現真正登基、享有皇帝称号的女帝政权出现。.

新!!: 明英宗和中国皇帝 · 查看更多 »

主簿

主簿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称,属于文官。此官职大概开始于漢朝,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或主任秘書一职。中央機關及郡县官署均置此官,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县的主簿地位仅次于功曹,为门下亲近吏之长。魏晋以后,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为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三国时期魏国的杨修就曾经担当此职。唐宋以后各官署及州县仍有此职,职权渐轻。明清各卿寺亦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 作为外官,为知县的佐贰官,正九品,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主薄主管全县户籍、文书办理等事物。有时也省并。下设攒点一人协助办公。.

新!!: 明英宗和主簿 · 查看更多 »

万宸妃

万宸妃(),明英宗的妃嫔。 父親万聚,原是涿鹿卫的一名士兵,以女贵封為正五品锦衣卫千户。宣德辛亥(1431年)生,八年(1433年)选入内庭。后成为明英宗的嫔御,是否获封妃嫔封号不详。正统十三年(1448年),生德王朱见潾。次年,生皇子朱见湜。土木之变后,明英宗返回北京后被幽禁于南宫。万氏当随英宗居于此。景泰五年(1454年),生广德公主。此前还生有一女淳安公主。景泰七年(1456年),生吉王朱见浚。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辟后册封万氏为宸妃。天顺二年,生忻王朱见治。 成化三年(1467年)冬十月戊午,万宸妃去世,年三十七岁,谥号靖庄安穆,葬在金山。.

新!!: 明英宗和万宸妃 · 查看更多 »

三杨 (明朝)

三楊又称三杨辅政,是明仁宗至明英宗時期的三位楊姓大臣楊士奇、楊榮、楊溥的合稱。由於明英宗登基初時他們三人得到太皇太后張氏的支持,所以得以延續仁宣之治的德政。其後,當明英宗親政,三杨相继去世,朝廷逐渐由内臣王振把持。.

新!!: 明英宗和三杨 (明朝) · 查看更多 »

也先

也先太師(;),簡稱也先,清朝译作額森,中國明朝中葉時蒙古瓦剌部首领,向明朝朝貢被封為敬順王,同時被蒙古岱总汗脫脫不花封為蒙古太師,最終打敗脫脫不花而奪取蒙古大汗稱號,為第28任蒙古大汗。在也先統治期間,瓦剌部達到極盛。.

新!!: 明英宗和也先 · 查看更多 »

年号

年号是君主時代帝王纪年所立的名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緣起于中国漢武帝時期,后来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近代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還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範圍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朝鮮半島和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新!!: 明英宗和年号 · 查看更多 »

乾隆帝

清高宗弘曆(a)(),又稱乾隆帝,爱新觉罗氏,諱弘曆,镶黄旗满洲人,汗號「腾格里特古格奇汗」(Тэнгэрийг Тэтгэгч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号「乾隆」,廟號高宗(v),諡號簡稱純皇帝(v)。 乾隆帝乃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子時。登基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18日),在位至乾隆六十年(1735至1796年)。因其继位之时有在位时间不越祖父康熙帝之誓言,故而禅位于其子颙琰(即後來的嘉庆帝)。此时的乾隆虽为太上皇,但依然“训政”,在宫内仍然沿用乾隆年号,成為事實上的最高统治者,直至驾崩於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辰刻,享壽89岁。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他是清朝第五位皇帝,也是清兵入关以来的第四位皇帝,以及中国历史上掌權時間最长的皇帝(合共63年)。.

新!!: 明英宗和乾隆帝 · 查看更多 »

于谦

--謙(),字廷益,号节庵,谥忠肃,明朝重臣,浙江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至兵部尚书。 --謙由進士出身,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變后,--謙繼任兵部尚書,指挥明军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代宗朝,--謙官至少保、太子太傅,世稱--少保。英宗發動奪門之變并成功复辟后,--謙被诬陷下狱而冤死。成化年間获得平反。現北京市、杭州西湖旁均有紀念--謙的祠堂、故居。.

新!!: 明英宗和于谦 · 查看更多 »

京师保卫战

京师保卫战亦称北京保卫战,发生于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中國明朝在兵部尚書于谦領導下抵抗蒙古瓦剌首領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大軍,并将其擊退的战争。.

新!!: 明英宗和京师保卫战 · 查看更多 »

应天府

应天府,可以指:.

新!!: 明英宗和应天府 · 查看更多 »

仁孝文皇后

仁孝文皇后(),徐姓,本名无记载,明成祖朱棣嫡--,濠州人,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之嫡长女。.

新!!: 明英宗和仁孝文皇后 · 查看更多 »

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是明成祖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了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溥、楊榮(三楊)、夏原吉、蹇义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使他们在位的十一年期间(1424年至1435年)成为明代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代。 朱棣去世後,太子朱高熾即帝位,是為仁宗,改元洪熙。仁宗時“停罷採買,平反冤濫,貢賦各隨物資產,陂池與民同利”,他赦免了惠宗時的舊臣和成祖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洪熙一朝僅短短一年,仁宗即行去世,其長子朱瞻基即位,是為宣,改元宣德;宣宗御駕親征,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安抚赵王,稳定了国内形势。 清修《明史》稱仁宣之治為:“官吏稱職,政治清平,綱紀嚴明,倉庫常滿,百姓安居樂業,遇災多救不為害。此治理是明朝開國六十年后遇到的盛世,民氣得以漸漸舒展,整個王朝也有蒸蒸日上治平的氣象了。”學者谷應泰亦將仁宣之治與周朝的“成康之治”、漢朝的“文景之治”相提並論。.

新!!: 明英宗和仁宣之治 · 查看更多 »

廣德公主 (明英宗)

廣德公主(),名朱延祥,父親是明英宗,母親是萬宸妃。 朱延祥生于明英宗被幽禁于南宫期间。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辟。朱延祥何时受封为公主不详。成化八年(1472年)十月二十二日,册封为广德长公主,公主下嫁樊凱。生下四子二女。成化二十年(1484年),公主去世,享年三十一岁。.

新!!: 明英宗和廣德公主 (明英宗) · 查看更多 »

建文帝

明惠宗朱允炆(),或稱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年號“建文”,明太祖朱元璋之孫。在位期間進行一系列寬政、削藩的改革,史稱“建文改制”。由於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攻入南京應天府,是為明成祖,惠宗隨後下落不明。大臣梅殷諡其為「孝愍皇帝」,上廟號「神宗」,但不被成祖承認,故不使用。直到南明時,弘光帝追谥其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清高宗乾隆元年,高宗追谥其為「恭閔惠皇帝」,故也作「明惠帝」。.

新!!: 明英宗和建文帝 · 查看更多 »

张国立

張國立(),出生於中國天津,在陝西長大。中国大陆著名男演員兼男​​導演,一級演員。多次獲國內影視獎項。熱心於公益事業。他的妻子鄧婕和兒子張默也是演員。全国政协委员(政協委員)、制片人、主持人。中国铁路文工团演员、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張國立是台北法鼓山安和分院的聖嚴法師門下弟子,法名“常升”。 張國立以中國政協委員的身分在政協會議上發言 :「我們要旗幟鮮明地反對那些分裂祖國思想、搞台獨的人到我們這來掙錢,我覺得我們演藝界的人也應該要有這樣的自己自覺政治高度和政治立場。.

新!!: 明英宗和张国立 · 查看更多 »

张麒

张麒,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永城县人,诚孝昭皇后张氏的父亲,明宣宗的外祖父。 洪武二十年(1387年)张麒的女儿嫁给为燕王朱棣的世子朱高炽为世子妃,张麒授兵马副指挥。朱棣靖难之役成为永乐帝,世子朱高炽为太子,张麒进京卫指挥使,不久去世。太子即位明仁宗,追封彭城伯,谥号恭靖,后进彭城侯。三子张昶、張旭及张昇,并就是诚孝昭皇后之兄。.

新!!: 明英宗和张麒 · 查看更多 »

張益

*張益 (永樂進士),永樂十三年進士、明朝政治人物。.

新!!: 明英宗和張益 · 查看更多 »

張鐵林

張鐵林,出生於中國河北省唐山,英籍華人,中國大陸男演員。张铁林1997年在香港皈依于汉传佛教的釋星雲法師座下。法号普觉、藏传佛教法号白玛曲培。.

新!!: 明英宗和張鐵林 · 查看更多 »

張成妃

張成妃,中國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英宗的成妃。 張氏被明英宗封为成妃,弘治十七年(1504年)五月初四癸巳,成妃张氏薨,命丧葬礼仪,按照昭静恭妃刘氏例行。諡號恭僖,明孝宗对明英宗的妃嫔的丧仪待遇不如明宪宗的妃嫔。.

新!!: 明英宗和張成妃 · 查看更多 »

彭時

彭時(),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福縣(今江西省安福縣)人。明朝狀元,政治人物。.

新!!: 明英宗和彭時 · 查看更多 »

徐達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永豐鄉(今安徽鳳陽東北)人,明朝开国功臣。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军队,追随其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任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北伐中原,攻佔元大都。此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北元势力。官至中書省右丞相,封魏国公。同時也是明成祖朱棣的岳父。死后,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

新!!: 明英宗和徐達 · 查看更多 »

徐有貞

徐有貞(),初名珵,字元玉,南直隸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朝政治人物,宣德年间進士出身。景泰末年,在英宗復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官至內閣首輔。.

新!!: 明英宗和徐有貞 · 查看更多 »

御座

御座或宝座,在某些场合可称作王座或皇座,在中国还有龙椅的称呼。是君主在典礼场合所坐的椅子。“御座”还可以象征王国或王冠,一些歐洲國家中,御座在许多場合下直接用作君权或君主的代稱。.

新!!: 明英宗和御座 · 查看更多 »

復辟

復辟(辟,音「壁」),可以指原本失去君位的君主,再次登基為君。即重祚。 或指曾經是君主制國家,在改行共和(Republic)政體後,原先有歷史來源的前朝君主制君主(皇帝、國王、親王等)再次成為國家元首的政治現象。 辟,意為君主。如唐代元稹的《遷廟議》:「中宗復辟中興,當為百代不遷之廟。.

新!!: 明英宗和復辟 · 查看更多 »

土木堡

土木堡是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新!!: 明英宗和土木堡 · 查看更多 »

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或称土木之役、己巳之变,是指發生於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慘敗被俘的事变。发生于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土木堡,亦称土木堡之变。英宗遭俘后被拘往北方囚禁,因此明朝史学家在史书中将该事件讳之为北狩,土木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

新!!: 明英宗和土木之变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明英宗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嘉善公主

嘉善公主,明朝公主,明英宗和王惠妃之女。 成化二年,公主下嫁王增,王增为兵部尚书王驥之孙,也是仁宗宠妃黄充妃的侄外孙。生有两女,即孝成皇后张氏的弟弟张鹤龄之妻,会昌侯爵孙铭之妻。 弘治十二年,公主去世。.

新!!: 明英宗和嘉善公主 · 查看更多 »

嘉祥公主

嘉祥公主,明朝公主,明英宗与劉妃之女。 成化十三年,公主下嫁黃鏞。成化十九年,公主去世。.

新!!: 明英宗和嘉祥公主 · 查看更多 »

周景

周景,字京望,贵州贵阳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進士,二甲八十二名,改庶吉士,散館改禮部主事,官至江蘇常州鎮江道。更名周頊。.

新!!: 明英宗和周景 · 查看更多 »

呂原

呂原(),字逢原,浙江秀水人。明朝政治人物。.

新!!: 明英宗和呂原 · 查看更多 »

储君

储君,君主的法定继承人。根据君主的不同称谓又称皇储、王储或大公储。储君在君主逝世、禅位、逊位后,成为继任君主。是世袭君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君主制国家中,通常由法律指定继承人。继承人的确立基于長子繼承制或其它。在二元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对储君的选择会享有较大的权力。确立继承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继承人出生后,经过正式的册封,获得继承权。另一种,通过法律明确继承顺序,继承人自出生后即获得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储君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简称「太子」。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歐洲君主國,通常对有继承权的人士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则被视作推定继承人。推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随着君主的子嗣诞生下降,失去继承机会。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孙女),如是第一位继承人,则被视为正式繼承人(确定继承人),正式继承人的称谓Crown Prince或Crown Princess,漢語中一般譯為「王(皇)儲」或「女王(皇)儲」。同时由于王室间通婚的原因,一些君主会拥有别国排序较后的王位继承权。.

新!!: 明英宗和储君 · 查看更多 »

凌遲

凌遲,或稱寸斬、磔刑,俗称千刀万剐,碎尸万段,是最殘酷的死刑之一。凌遲是指劊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數百至數千塊,用小刀逐塊割下來。受刑者往往要忍受數小時的痛楚才會氣絕身亡。而且,行刑很有讲究,如果受刑者立刻死亡,或刀傷不正確,则说明刽子手行刑失败,劊子手也可能會受罰。此刑罰主要在中國古代實施,但西方也有類似的記錄。 西方方面,在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時,曾下令對女巫採用鐵鉤將骨肉分離至死亡的刑罰,類似凌遲。而史上第一位有名氣的女數學家希帕提婭,也被暴民以類似手法殺害。中世紀歐洲有以鐵梳切掉皮肉的死刑,16世紀日耳曼地區仍有實施。 中國从五代開始出現凌遲,凌遲與春秋時期的「醢」處決屍體不同,是以活人執行。元代凌迟120刀為限。至明清時達至頂峰,用刑廣範。明武宗時,宦官劉瑾被施以此刑,據說割了三天三夜。此刑罰主要針對叛國者,明成祖朱棣也將許多幫助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忠臣處凌遲之刑。清朝末年,有至少三次凌遲的行刑過程被駐北京的西方士兵用相機拍了下來,相片傳到西方。 由於凌遲過於殘酷,歷代以來均有不少人主張廢除。包括南宋時的詩人陸游以及清朝同治年間的英國駐華支使使館參贊威妥瑪等人。最終,在1905年,凌遲和其他極刑一起廢除,唯1907年仍有執行記錄。.

新!!: 明英宗和凌遲 · 查看更多 »

兴安

兴安,可以指:.

新!!: 明英宗和兴安 · 查看更多 »

兀良哈

兀良哈可以指:.

新!!: 明英宗和兀良哈 · 查看更多 »

皇帝

皇帝是君主制國家元首的頭銜之一,意指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通常做為最高位階的君主頭銜,凌駕在王與封爵之上。如皇帝職位由女性擔任,則稱「女皇」或「女帝」。.

新!!: 明英宗和皇帝 · 查看更多 »

石亨

石亨(),明代渭南(今屬陝西)人。明朝軍事將領。.

新!!: 明英宗和石亨 · 查看更多 »

玉泉山

玉泉山位于北京颐和园西侧。因山上有玉泉而得名。玉泉山海拔约100米。 玉泉山上建有香积寺,其中有玉峰塔;山顶建有金行宫、芙蓉殿。 玉泉山现为中共中央军委别墅所在地,被喻為「中國政治的後花園」,與中南海並列北京兩大禁地,不对公众开放。.

新!!: 明英宗和玉泉山 · 查看更多 »

王世贞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直隸太仓州(今江苏太倉)人,明朝文學家、史學家。“后七子”之一。.

新!!: 明英宗和王世贞 · 查看更多 »

王振

王振()是明英宗時期的著名宦官,山西蔚州(現今河北蔚縣)人。.

新!!: 明英宗和王振 · 查看更多 »

王惠妃

王惠妃(),明英宗的妃嫔。顺天府大兴县人。父親王彬,封為正六品锦衣卫百户;母親范氏。 王氏是明英宗在正統年間的姬妾,生一女,即嘉善公主。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的時候,她正在懷孕,后生下一子朱見淳,早夭。明英宗复辟之后册封她为惠妃。 成化二十二年王惠妃去世,年五十七岁,谥号端静安和,葬在金山。.

新!!: 明英宗和王惠妃 · 查看更多 »

王文 (明朝)

王文(),明朝大臣。字千之,号简斋,原名王强,直隸束鹿縣人(今河北辛集)。.

新!!: 明英宗和王文 (明朝) · 查看更多 »

神机箭

《武备志》中的架火战车圖示。 《武备志》中的衝虜藏輪車圖示。 神機箭是源自中國的熱兵器,後來又傳到朝鮮半島,是種放在推車上依靠火藥發射的火箭,射程可長達1到2公里;裝備於朝鲜世宗大王的神机箭与装备于明朝建文帝年間的一窩蜂火器。源自于中国明朝的单兵用則作手持的一窩蜂火器,順風時射程百步(明朝5尺为一步相当于1.65米);将火箭装在拒马车上作為攻防两用的「火兽飞車炮」,散形打击範圍約2公里,火力颇为犀利。另有龙形重型多级火箭,龙口置神机箭两枚,龙腹内置神机箭四枚,在水面三四尺高度连续飞行達2公里后一级火箭脱落二级火箭在龙口内点火复飞,能让对手人船俱焚,是为火龙出水。.

新!!: 明英宗和神机箭 · 查看更多 »

縊死

#重定向 绞刑.

新!!: 明英宗和縊死 · 查看更多 »

瓦剌

剌(;卫拉特语:Өөрд;英语:Oirat)是西部蒙古族,元朝称斡亦剌惕、明朝称瓦剌()、清朝稱卫拉特、漠西蒙古等,意即居住于大漠(戈壁沙漠)以西的蒙古族。 厄鲁特()本是瓦剌的一部,但在清朝文献中也用来泛指瓦剌。 历史上蒙古民族是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古代两分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里牙惕)。到后来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瓦剌为主)。「瓦剌」的意思是「森林之民」或「邻近者」。.

新!!: 明英宗和瓦剌 · 查看更多 »

隆慶公主

隆慶公主(),明朝公主,明英宗第十一女,母亲是高淑妃。 成化九年,公主下嫁游泰,六年后去世。游泰的伯祖父游彦真,祖父游彦清(名麟),父游思池(杰)。游泰号东园公,字尚秦(约1458年---1533年十月丁亥日),游泰有四子一女,其中游泰與隆庆公主所生的女兒游芝,其餘四子,分別為游铭,游钦,游铉,游锜,四子都是公主去世后的庶出。.

新!!: 明英宗和隆慶公主 · 查看更多 »

萍踪侠影

萍踪侠影是改編自梁羽生所著的武俠小說《萍蹤俠影錄》的古装武侠剧,片长35集,于2003年摄制完成,由李天泽、李辉、黄永辉编剧,何群执导。 故事背影以明初为背景,讲述原诚王张士诚的后代出关在瓦剌国为左相国,其孙由黄海冰扮演的张丹枫为故事主线,展开一部武侠故事。.

新!!: 明英宗和萍踪侠影 · 查看更多 »

萍踪侠影录

《萍蹤俠影錄》是一部著名的武俠小說,梁羽生的代表作之一,亦是梁羽生本人最满意的作品。全书共31回。.

新!!: 明英宗和萍踪侠影录 · 查看更多 »

靖难之役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中国明朝建文年間发生的内戰。建文元年七月初五(1399年8月6日),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战争持續三年。建文帝缺乏謀略,任用主帥不當,致使主力不斷被殲。朱棣以燕京(今北京)為基地,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官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建文四年六月十三(1402年7月13日)攻下帝都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建文帝失蹤,朱棣登上帝位,是為明成祖。 歷史上藩王造反成功者還有南梁時的侯景、馬楚時的馬希萼等人(因割據政權的中央政府軍力有限),但大一統王朝則惟此一例,絕無僅有。.

新!!: 明英宗和靖难之役 · 查看更多 »

順天府

順天府,中国明清行政区划单位之一,相当于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市区,但管辖面积不同。“順天府”也指该地区地方政府衙門,相当于现今北京市政府。.

新!!: 明英宗和順天府 · 查看更多 »

裕陵

裕陵,可以指:.

新!!: 明英宗和裕陵 · 查看更多 »

西夏神宗

#重定向 夏神宗.

新!!: 明英宗和西夏神宗 · 查看更多 »

馬愉

愉(),字性和,号澹轩,山东临朐县朱位村人,明朝狀元、政治人物。官至文淵閣學士。.

新!!: 明英宗和馬愉 · 查看更多 »

許彬

許彬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明英宗和許彬 · 查看更多 »

马皇后 (明太祖)

#重定向 孝慈高皇后 (明朝).

新!!: 明英宗和马皇后 (明太祖) · 查看更多 »

誠孝昭皇后

誠孝昭皇后(),张氏,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同時也是明朝第二位皇太后與第一位太皇太后。.

新!!: 明英宗和誠孝昭皇后 · 查看更多 »

高穀

(),字世用,直隸興化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歷仕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五朝。.

新!!: 明英宗和高穀 · 查看更多 »

高淑妃

淑妃(),中國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英宗的妃嫔。 高氏原是宫婢,三岁即没入宫,很可能是罪犯家属。她在明英宗被囚禁南宫期间照顾过他,并先后和他生下一男一女,即景泰三年二月二十一日生的皇五子(秀怀王朱见澍),和景泰六年生的皇十一女(隆庆公主)。明英宗复辟之后册封她为淑妃。 正德六年,高淑妃去世,寿八十三岁,谥号庄静安荣,葬在金山。.

新!!: 明英宗和高淑妃 · 查看更多 »

魏德妃

魏德妃,中國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英宗的德妃,《明史·诸王传》误作韦德妃,邳州人。 魏德妃的父亲魏忠,锦衣卫带俸都指挥同知,母亲张氏。宣德元年丙午(1426年)生,正统七年壬戌(1442年)选入内庭。天顺改元(1457年)册为德妃。德妃性情柔和,被六宫敬仰。生一子(徽庄王朱见沛,天顺六年二月初二日生)二女(长女封宜兴公主、次女殇亡未封)。成化五年(1469年)二月廿八,德妃魏氏薨,终年四十四岁,谥号恭庄端惠,明宪宗辍朝五日,丧仪、祭葬如制。.

新!!: 明英宗和魏德妃 · 查看更多 »

軟禁

軟禁指的是用非暴力手段,合法或非法地把某人的活動範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中,在任何時間均受到監視,需要獲得批准才能出外。且未經批准的人不得與軟禁者有所接觸及連繫。與監獄比較,軟禁的情況比監獄稍微自由。有些被軟禁者的通訊(如電話、網際網路等)會受到限制甚至是被切斷。 以科技的方法限制被軟禁者的活動範圍時,通常會在該人手臂或腳上安裝俗稱「電子腳鐐」的電子感應器,無法除下。如果被禁者距離指定範圍太遠或試圖破壞感應器,系統會作出記錄,並通知執法機關。.

新!!: 明英宗和軟禁 · 查看更多 »

霍建華

霍建華(英文名:Wallace Huo,),祖籍山東,出生於台灣台北,台灣男演員、男歌手、出品人。現主要活躍於中國大陸拍攝電視劇及電影。2015年,以電視劇《花千骨》中白子畫一角創事業高峰。.

新!!: 明英宗和霍建華 · 查看更多 »

錦衣衛

#重定向 錦衣衛指揮使司.

新!!: 明英宗和錦衣衛 · 查看更多 »

范廣

范廣(),遼東人。明朝軍事將領。.

新!!: 明英宗和范廣 · 查看更多 »

胡善祥

名喚胡善祥,()中國明朝時期皇族女性,出身濟寧,明宣宗朱瞻基第一任皇后,順德公主、永清公主生母。後因宣宗廢后事件被罷黜,在宮中修練道教。明英宗谥曰靜慈仙師,後改恭讓誠順康穆静慈章皇后。.

新!!: 明英宗和胡善祥 · 查看更多 »

阮安

阮安(;),小字阿留()。 阮安是交趾人,1381年出生於大越國陳朝的河東(今屬河內市)。1400年,胡季犛篡奪了陳朝的皇位,建立胡朝。 1436年,明英宗命令阮安對北京城進行完善。 永乐年间,奉天、华盖、谨身三殿遭火灾,当时仅稍加修葺。英宗于正统五年(1440)三月初六日,命太监阮安同都督沈清会同工部尚书吴中等重建三殿。 在1438年、1452年和1453年,阮安曾先後三次分別對通濟河和張秋河進行疏通,並築堤壩以防水災。1453年,阮安在前往治理張秋河的途中病逝。 阮安生前因建造了許多工程而得到大量賞賜,但他並不貪財,將所有賞賜都上繳國庫。根據《明史》的記載,阮安生活清貧,死後「幣無十金」。.

新!!: 明英宗和阮安 · 查看更多 »

阮浪

阮浪(),交趾人,明朝宦官,有建築方面的才能。與另一位宦官阮安同樣是來自越南。 景泰三年秋七月,時任御用監少監的阮浪等人因牽連謀反罪而被告發,而被凌遲處死。 及明英宗復辟後,阮浪被追贈為太監。.

新!!: 明英宗和阮浪 · 查看更多 »

赵庄妃

赵庄妃,中國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英宗的庄妃。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仁和县人。 赵庄妃父亲赵智,母亲吴氏,天顺四年庚辰(1460年)选侍英宗皇帝,被明英宗册封为庄妃。正德九年(1514年)三月初三丙寅,顺妃樊氏薨,时年六十九岁,明武宗辍朝一日,祭葬如例,谥号恭靖。.

新!!: 明英宗和赵庄妃 · 查看更多 »

薛瑄

薛瑄(),字德溫,號敬軒,山西河津縣人(今河津市),明朝官員、理學家。.

新!!: 明英宗和薛瑄 · 查看更多 »

蒙古

#重定向 蒙古国.

新!!: 明英宗和蒙古 · 查看更多 »

蔡震

蔡震,明朝駙馬,操行謹慎。 明憲宗成化五年(1466年)娶明英宗皇女淳安公主。 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宦官劉瑾被彈劾下獄,劉瑾於是亂指大臣依附自己,廷臣無人敢審問他。蔡震厲聲道:“我皇家至戚,應不附爾。”他參與廷審劉瑾,催促獄卒拷問,迫其服罪,名聲遂起。 明世宗嘉靖年間蔡震卒,贈太保,諡康僖。.

新!!: 明英宗和蔡震 · 查看更多 »

锦衣卫

#重定向 錦衣衛指揮使司.

新!!: 明英宗和锦衣卫 · 查看更多 »

重慶公主

重慶公主(),明英宗长女,母周贵妃。明憲宗的同母姐姐。 天順五年(1461年),公主下嫁周景。周景为安陽人,喜欢读书学习,深受明英宗喜爱,经常命其跟随出行。明宪宗时期,担任宗人府事,其居官廉洁谨慎,对诗书以外并无所好。重庆公主对周景父母非常孝顺,经常手制衣鞋,节日行家人礼。周景每次上朝,公主必亲自起床照顾饮食。重慶公主的贤惠,世所罕有。弘治八年(1495年),周景去世。又过四年,公主去世。其子周賢担任都指揮僉事,亦有好名声。.

新!!: 明英宗和重慶公主 · 查看更多 »

金英

金英(学名:Thryallis gracilis)为金虎尾科金英属下的一个种。.

新!!: 明英宗和金英 · 查看更多 »

英宗

英宗作为廟号可以指:.

新!!: 明英宗和英宗 · 查看更多 »

英雄志

《英雄志》是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作者为台灣作家孙晓,1996年開筆,2000年正式出版,全書現有二十二冊,三百二十萬字,被誉为是具有《清明上河图》风貌的武侠小说,在新浪讀書頻道之介紹中,稱其為“古典之性格”、“後現代之結構”,書中呈現的蒼涼濃郁的大時代感,以武犯禁的命題,以及多線索、多主角的複雜佈局,都是該書的特色。作者自稱為“少數性格”之非主流創作。.

新!!: 明英宗和英雄志 · 查看更多 »

苗衷

苗衷(),安徽鳳陽定遠人,明朝政治人物、榜眼。 永樂九年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升翰林院編修,參與修撰《明太祖實錄》。正統初年,楊士奇舉薦其為講官,后升任兵部尚書。致仕而卒,諡號文康。.

新!!: 明英宗和苗衷 · 查看更多 »

陳循

陳循(),字德遵,号芳洲,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縣(今江西省泰和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景泰年间重臣。官至华盖殿大学士。.

新!!: 明英宗和陳循 · 查看更多 »

陸釴

釴可能是下列人物:.

新!!: 明英宗和陸釴 · 查看更多 »

李原德

#重定向 李贤 (大学士).

新!!: 明英宗和李原德 · 查看更多 »

李贤 (大学士)

李贤(),字原德,谥文达,河南邓州长乐林(今邓州市孟楼镇长乐岭)人,进士出身,明朝重臣。 明英宗、代宗时代曾历任吏部侍郎、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明朝内阁首辅,进少保,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历史上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

新!!: 明英宗和李贤 (大学士) · 查看更多 »

杨安妃

杨安妃(),明英宗妃,生有一个女儿崇德公主。 辽阳人,父杨伯颜,伯父金吾右卫指挥同知杨广,母张氏,为锦衣卫百户张福安的姐姐。永乐甲午七月初二日生,比明英宗年长12岁。宣德三年(1428年)十五岁时选入内庭服役。英宗在南宫被囚禁期间,她服侍过英宗,并和他生了女儿。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辟,册她为安妃。成化二十三年十月十七日卯时薨,寿七十三岁。十一月十九日安葬金山。谥号庄僖端肃安妃。.

新!!: 明英宗和杨安妃 · 查看更多 »

杨荣

#重定向 楊榮.

新!!: 明英宗和杨荣 · 查看更多 »

杨溥

杨溥可能指下列人物:.

新!!: 明英宗和杨溥 · 查看更多 »

東華門

东华门,为紫禁城东门,位于紫禁城东城墙偏南。.

新!!: 明英宗和東華門 · 查看更多 »

楊士奇

楊士奇(),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諡文貞,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吉安路太和州(今江西省泰和縣)人。明朝內閣首輔、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與楊榮、杨溥合稱“三楊”,是仁宣之治的締造者之一。.

新!!: 明英宗和楊士奇 · 查看更多 »

楊善

杨善(),字思敬,北直隸大兴县(今北京市)人。明朝禮部尚書。善辩,曾不理明景帝敕命,以自己的口才說服了瓦剌太師也先,迎回了被俘虜的明英宗。明英宗回國後,又參與奪門之變,復辟了被軟禁的明英宗,贈興濟侯,謚忠敏。.

新!!: 明英宗和楊善 · 查看更多 »

楊榮

杨荣(),原名子荣,字勉仁,號東楊,谥文敏,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建寧府建安縣(今福建建甌縣)人。明朝內閣首輔、工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與楊士奇、杨溥共稱“三楊”,是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締造者之一。《了凡四訓》言楊榮祖父有大恩于民,後世繁榮昌盛,連綿不絕。.

新!!: 明英宗和楊榮 · 查看更多 »

樊忠

樊忠,明朝武官,土木之變時任明英宗之護衛將軍,於明軍潰敗時,見司禮監王振,曰:「吾為天下誅此賊!」以所持棰擊殺王振,力圖突圍,殺數十人後戰死。.

新!!: 明英宗和樊忠 · 查看更多 »

樊顺妃 (明英宗)

樊顺妃(),為中國古代明朝皇族女性,錦衣衛百戶樊禮之女,明英宗的妃子。 镇江府丹徒县人,1427年入宫。1457年,樊氏以43岁之龄,被30岁的明英宗册为顺妃,并生下一位公主。但樊顺妃这个女儿早夭,没有被封爵或追封,《明史》失载。 成化六年十一月,樊顺妃薨,一生经历五朝,七个年号,享年五十七岁。.

新!!: 明英宗和樊顺妃 (明英宗) · 查看更多 »

歐陽震華

歐陽震華(Bobby Au-yeung,),本名歐陽耀泉,香港電視劇實力派演員,現為無綫電視部頭合約藝人,妻子傅潔嫻為澳門前任賭王傅老榕的孫女。.

新!!: 明英宗和歐陽震華 · 查看更多 »

正统 (年号)

正统(1436年-1449年)为中国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的年号,前后共十四年。 正统十四年九月英宗于土木堡之变被俘,明代宗即位沿用。.

新!!: 明英宗和正统 (年号) · 查看更多 »

正月

正月(zhēng yuè/ㄓㄥ ㄩㄝˋ),避嬴政讳又称端月,是華夏曆法第一個月,一年之开端,建寅之月(虎月),孟春,律中太簇。 正月初一一般在立春附近,雨水一般在正月之內。正月处于北方的农闲季节,也是庆祝新年到来的一个月,在习俗中通常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称为春节。 中国傳統,正月还称为建寅、孟春、杨月、太簇、泰月、春王、新正。在日本則稱為睦月,有「和睦融融」之意.

新!!: 明英宗和正月 · 查看更多 »

死士

死士,即不畏死的勇士,這類人通常是特別訓練,並用來從事自殺攻擊的任務,也有的是用來拼死保護重要的人,不論最後任務成功或失敗,鮮少有生還機會。 死士由來久遠,最早可追溯至周武王伐紂時,《尉繚子·武議》:“武王伐紂,師渡盟津,右旄左鉞,死士三百,戰士三萬。紂之陳億萬,飛廉、惡來身先戟斧,陳開百里。”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公子多養死士,如楚國春申君被李園的死士所殺,燕國太子丹的門客荊軻即為著名的死士。.

新!!: 明英宗和死士 · 查看更多 »

殉葬

殉葬又稱陪葬,是指以器物、畜牲甚至活人陪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證死者亡魂的冥福。以活人陪葬,是古代喪葬常有的習俗。 另外,中國古代也有賜已死之人陪葬帝王、貴族、尊親屬等的風俗,這多半是一種褒揚死者的作法。.

新!!: 明英宗和殉葬 · 查看更多 »

永城市

永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属的县级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豫、皖两省接合部,芒砀山耸立于北,浍水环绕于南,东接徐淮,西连梁宋,是河南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总人口160万人,辖29个乡镇、732个行政村。连续九年跻身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行列,2017年位居第83位,并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居第39位。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6.47亿元,增长9.3%。境内财政总收入79.7亿元,增长率为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43亿元,增长率为8.6%,其中地方级税收26.26亿元,居全省第5位,增长16.3%;支出77.64亿元,居全省第3位,增长4.3%。 相继荣获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农村新能源革命试点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中国幸福感城市、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宽带中国示范市、中华诗词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千年古县”等荣誉称号。.

新!!: 明英宗和永城市 · 查看更多 »

淳安公主

淳安公主,明朝公主,明英宗之女。 成化二年,公主下嫁蔡震。蔡震的品行高尚,正德年間,參與審問劉瑾,當時其他人去審問劉瑾,他便誣指其人乃己黨,令廷臣無人敢質問他。蔡震嚴厲地道:「我乃皇親國戚,應該不會是你一黨的吧!」令獄卒拷打他,劉瑾乃服,由是有名於世。 淳安公主和蔡震夫妻享寿八十余岁,生有四男两女。嘉靖年間蔡震去世,贈太保。.

新!!: 明英宗和淳安公主 · 查看更多 »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或稱洪武帝,明朝開國皇帝,漢族,朱姓,讳元璋。曾名朱兴宗、朱重八,投军被郭子兴取名元璋,字国瑞,生於濠州钟离县 。廟號「太祖」,谥號「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統稱「太祖高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因年号洪武也俗稱洪武帝。太祖之後的皇帝除明英宗(二度在位)、清太宗(改國號)外,皆實行一世一元制。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为僧据说法号如净。 25岁(1352年)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先後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统一南方,後北伐灭元,建立大一統的皇朝,国号“大明”。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興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下令解放奴婢;减免賦稅。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禁止百姓自由迁徙,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清洗权贵势力及他認為對他的朝廷有威脅的人、並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領各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驾崩後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為明惠宗。 太祖的生活儉樸、工作勤奮,在南京的皇宮內,沒有設立“御花園”,只有“御菜園”,其中種滿蔬菜,使得皇宮自給自足。.

新!!: 明英宗和朱元璋 · 查看更多 »

朱祁鈺

#重定向 景泰帝.

新!!: 明英宗和朱祁鈺 · 查看更多 »

朱見治

忻穆王朱見治,是明英宗朱祁鎮庶八子,母靖莊安穆宸妃萬氏,明朝第一代亦為唯一一代忻王。朱見治在天順二年閏二月初四(1458年3月18日)出生,成化二年八月十二(1466年9月21日)受封忻王,成化八年二月二十四(1472年4月2日)去世,諡號穆,年十四歲,葬西山,忻國被撤除。.

新!!: 明英宗和朱見治 · 查看更多 »

朱見沛

徽莊王朱見沛,是明英宗朱祁鎮庶九子,母恭端莊惠德妃韋氏,明朝第一代徽王。朱見沛在成化二年(1466年)受封徽王,成化十七年(1481年)就藩鈞州。 他在位三十九年後,於弘治十八年五月十二(1505年6月13日)去世,子朱祐檯在三年後嗣封徽王。 徽莊王妃黄氏,神策卫指挥佥事黄昱之女,成化十三年十一月十一冊封。 徽莊王夫人刘氏,朱祐檯的生母。.

新!!: 明英宗和朱見沛 · 查看更多 »

朱見淳

許悼王朱見淳,是明英宗朱祁鎮庶四子,母端靖安和惠妃王氏,明朝第一代亦為唯一一代許王。朱見淳在景泰元年二月二十一(1450年4月6日)出生,景泰三年五月初二(1452年5月20日)受封許王,同年十一月二十四(1453年 1月3日)去世,諡號悼,年二歲,許國被撤除。.

新!!: 明英宗和朱見淳 · 查看更多 »

朱見潾

德莊王朱見潾(),明英宗庶第二子,母靖莊安穆宸妃萬氏。朱見潾初名朱見清,在景泰三年五月初三(1452年5月21日)受封榮王。 天顺元年明英宗復辟,在當年三月初六(1457年3月30日)改封德王,並改名朱見潾。後於成化三年二月十七(1467年3月22日)就藩濟南府。 他在位六十年,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薨,谥号莊,四年後由其子朱祐榕嗣位。.

新!!: 明英宗和朱見潾 · 查看更多 »

朱見澍

懷王朱見澍,是明英宗朱祁鎮庶五子,母莊靜安榮淑妃高氏,明朝第一代亦為唯一一代秀王。 王妃黄氏,黄昱的女儿,是仁宗宠妃黄充妃的侄孙女。 朱見澍在景泰三年二月二十一(1452年3月12日)出生,天順元年三月初六(1457年3月30日)受封秀王,成化六年九月初七(1470年10月1日)就藩汝寧府。 他在位十五年後,於成化八年九月十二(1472年10月13日)去世,諡號懷,葬西山,年二十一歲。 秀怀王有一个独生女儿顺义郡主,没有儿子。秀國被撤除。.

新!!: 明英宗和朱見澍 · 查看更多 »

朱見浚

吉簡王朱見浚,是明英宗朱祁鎮庶七子,母靖莊安穆宸妃萬氏,明朝第一代吉王。 朱見浚在景泰七年六月初九(1456年7月11日)出生,正是明英宗被幽禁于南宫期间。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辟。同年三月初六(1466年3月30日)受封吉王,成化十七年(1477年)就藩長沙。 他在位七十年後,於嘉靖六年七月二十(1527年8月16日)去世,諡號簡,子朱祐枎早薨,孫朱厚𤊻在兩年後嗣封吉王。.

新!!: 明英宗和朱見浚 · 查看更多 »

朱见泽

崇簡王朱见泽(),明英宗第六子,母周贵妃。明宪宗的同母弟弟。 天顺元年(1457年)受封崇王,成化十年(1474年),就藩汝宁府。弘治十八年(1505年)薨。在位四十九年,享年五十二岁,谥号简王,三年後由其子朱祐樒嗣位。.

新!!: 明英宗和朱见泽 · 查看更多 »

朱棣

#重定向 明成祖.

新!!: 明英宗和朱棣 · 查看更多 »

朱文圭

朱文圭,為明朝建文帝次子,母皇后马氏,兄朱文奎。文圭史稱建庶人。其叔父朱允熥被稱為吳庶人。.

新!!: 明英宗和朱文圭 · 查看更多 »

惠和麗妃陳氏

陳麗妃,中國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英宗的丽妃。 陳氏被明英宗册封为麗妃。弘治十三年(1500年)四月廿一甲辰,陈氏薨,明孝宗辍朝一日,命丧葬礼仪照恭妃刘氏事例行。谥号惠和,弘治十六年(1503年)七月廿三,英宗妃余氏薨,明孝宗辍朝一日赠僖恪充妃,命葬丧礼仪如惠和丽妃例行。。.

新!!: 明英宗和惠和麗妃陳氏 · 查看更多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天壽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離北京市区約50公里,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建築群。自永樂七年五月(1409年)起用,直到安葬崇禎帝後結束,歷時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明朝皇后、2位明朝太子、30餘名妃嬪、1位太監,是全球保存完整皇陵墓葬群之一。2003年7月3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明英宗和明十三陵 · 查看更多 »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新!!: 明英宗和明史 · 查看更多 »

明宣宗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宣宗章皇帝實錄》“仁宗昭皇帝嫡长子,母今太皇太后,以己卯岁二月九日生上于北京。”-1435年1月31日),或稱宣德帝,明仁宗皇长子,永樂九年(1411年)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成祖--討。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號 宣德,明朝第5位皇帝,在位十年,享年36歲。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高煦之亂,和其父仁宗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聽從閣臣楊士奇、楊榮、楊溥等建議,停止對交阯用兵,与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不過,他也開啟此後宦官干政的局面。.

新!!: 明英宗和明宣宗 · 查看更多 »

明宪宗

明憲宗朱見濡(《明憲宗實錄》“英宗睿皇帝之长子,母今圣慈仁寿太皇太后,于丁卯十一月二日生。”),或稱成化帝,為明英宗皇長子,明朝第9代皇帝。谥号「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其年號成化有「成就德化」的意思。.

新!!: 明英宗和明宪宗 · 查看更多 »

明仁宗

明仁宗朱高熾(),或稱洪熙帝,明成祖長子,其母为仁孝文皇后,中山王徐達外孫,明朝第四代皇帝。 洪武年間,被封為燕世子。靖難之役中,仁宗負責鎮守北平,并成功抵禦李景隆率領的中央軍圍攻。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并在明成祖屢次北伐中,擔任監國職位,實際負責國家政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繼承皇位,年號“洪熙”,在位期間,採取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改革與調整,國家富足。仁宗與子明宣宗在政治用人、行政處理上,均為後世所称善,史稱“仁宣之治”。.

新!!: 明英宗和明仁宗 · 查看更多 »

明代宗

#重定向 景泰帝.

新!!: 明英宗和明代宗 · 查看更多 »

明裕陵

裕陵是明朝明英宗朱祁镇的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石门山下。与其合葬的还有后妃钱氏和周氏。是明十三陵之一。 4.

新!!: 明英宗和明裕陵 · 查看更多 »

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鎮(《明英宗實錄》“以宣德二年丁未十一月十一日生。”,謚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是明朝的第6代與第8代皇帝;最初使用正统(1436年-1449年)年号,復位後使用天顺(1457年-1464年)年号,在位22年。.

新!!: 明英宗和明英宗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明英宗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明朝君主列表

本表列出明朝时期各政权君主:包含追尊未实际统治的君主,及不被广泛承认的君主;亦包括明朝灭亡后,其皇族与官员南迁后所建立的,统称“南明”的各政权君主。.

新!!: 明英宗和明朝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明朝首辅列表

明朝的首辅是指首席内阁大学士,名义上无宰相之职,后实有宰相之權。.

新!!: 明英宗和明朝首辅列表 · 查看更多 »

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或稱永樂帝,是明朝第三任皇帝,公元1402年至1424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 明太祖皇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時事征伐,並受封為燕王。洪武三十二年或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削藩,燕王遂發動靖难之役,起兵奪位,經過三年的战争,最終胜利,殺害方孝孺,驅逐其姪建文帝奪權篡位自封為帝。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明朝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京,使北京至此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至今。此外他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北征蒙古,南平安南。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另外,他加強太祖以來的專制統治,強化錦衣衛並成立東廠,此外,他在位期間重用宦官,也促成明朝中葉後宦官專政的禍根。 明成祖崩逝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嘉靖帝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新!!: 明英宗和明成祖 · 查看更多 »

明書

明書,清初弘文院編修傅維鱗著,凡一百七十一卷。 傅維鱗顺治四年(1647年)入明史馆分修《明史》,因「所纂不过二十餘年,止类编实录,不旁采」,故搜集「明兴以来行藏印抄诸本、家乘、文集、碑志」,纂成《明书》一百七十一卷,本纪十九卷、宫闱纪二卷、表十六卷、志四十八卷、记五卷、世家三卷、列传七十六卷、叙传二卷。体例完备,其中十二史表多沿用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诸表,較後來的《明史》更為完善。上起元天历元年(1328年),下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陆陇其對此書评价很高,他说:「置张居正于《权臣传》,……置张孚敬、桂蕚、席书、方献夫、霍韬诸人于《佞幸传》,置刘基、宋濂、宋訥、朱升于《杂传》,置张玉于《乱贼传》,置姚广孝、李贽于《异教传》,……皆卓识也。」 《明书》結尾仿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班固《叙传》,作《叙传》二卷。 傅維鱗卒於康熙六年(1667年)。其《明書》由其子傅燮保管。康熙十五年(1676年),攜之於河南魯山縣任所。康熙十九年(1680年),開館修《明史》,「奉部文坐名查取」該書。.

新!!: 明英宗和明書 · 查看更多 »

明景帝

#重定向 景泰帝.

新!!: 明英宗和明景帝 · 查看更多 »

斬首

斬首,亦稱砍頭、殺頭或開刀問斬,是死刑的一種,即將人的頭部砍去。.

新!!: 明英宗和斬首 · 查看更多 »

故宫

北京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清兩朝廿四位皇帝的皇宮。故宮始建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宮现为故宫博物院,藏品主要以明、清两代宫廷收藏为基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与俄罗斯埃米塔什博物馆、法国羅浮宮、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館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 明初定都于南京应天府。建文年间,燕王朱棣自北平起兵,发动靖难之变。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頒詔改北平为北京。从永乐元年至三年,多次下令从各地迁入人口至北京。永乐五年闰七月,朱棣颁诏开始营建紫禁城。主持营建工程为泰宁候陈珪、工部侍郎吴中、刑部侍郎张思恭、设计师蔡信。著名的工匠如石工陆祥、瓦工杨青等以及大量工匠,在永乐五年五月到达北京。建造紫禁城和改造北京是同时进行的,以原来的元大都城为基础改建。紫禁城工程开始後不久,即受到长陵建设及永乐八年、十一年两次北伐蒙古战役影响而放慢,至永乐十六年六月方才开始重新开工。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紫禁城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永乐迁都完成;同年五月遭雷擊,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1440年(正統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1459年(天順三年),營建西苑。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大火,焚毀前三殿、後三宮。復建工程直至天啟七年(1627年)方完工。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未幾,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史》清代卷(孙大章主编),第三章《宫殿》,第一节《北京紫禁城宫殿的复建与改建》。同年清順治帝至北京,以皇极门为常朝场所,以未被焚毁的建极殿为位育宫,作为顺治帝寝宫;摄政王多尔衮在武英殿办公。顺治元年至顺治十四年,重建了午门、天安门、外朝前三殿,将位育宫恢复为建极殿,改名为保和殿;又整修内廷、东路、和西路的建築。康熙六年重建端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始部分重建紫禁城其餘被毀建築。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間對紫禁城大規模增建和改建。嘉慶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徒林清率教眾攻打紫禁城。光绪十四年(1886年)太和门护军值班室发生火灾,由于救火设施不完善,大火烧了两天,贞度门、太和门、昭德殿被焚。此次损坏直到光绪二十年才修复完毕。 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 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十八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一千五百万人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繁忙的博物馆。2013年5月18日起,故宫博物院范围内禁绝明火,全体员工、在院合作单位和游客,不管在室内和室外,不分开放区与工作区,一律禁止吸烟、禁用明火。.

新!!: 明英宗和故宫 · 查看更多 »

曹吉祥

曹吉祥(),永平灤州(河北灤縣)人,明朝宦官,曾任司禮監太監,官至總督京營太監。.

新!!: 明英宗和曹吉祥 · 查看更多 »

曹石之變

曹石之變,指明英宗南宫复辟后,石亨、曹吉祥因迎复之功而受到宠信,权势日重。石、曹二人相互勾结,图谋叛乱的事件。最后,石亨、曹吉祥等叛乱失败,石亨坐獄瘐死,曹吉祥被磔刑于市。.

新!!: 明英宗和曹石之變 · 查看更多 »

曹鼐

曹鼐(),字万锺,谥文忠,明朝北平承宣布政使司真定府寧晉縣(今河北省寧晉縣)人。正統十年(1445年)官吏部左侍郎兼學士。正統十四年(1449年)隨英宗親征,死于土木堡之變。.

新!!: 明英宗和曹鼐 · 查看更多 »

总督

总督是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區域中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的一種官職。在清代,總督多被尊稱為督憲、制軍或制臺。總督一職最初僅是朝廷派往地方進行軍事巡查的虛職,到清代變成常駐地方的封疆大吏。越南阮朝也模仿清朝的職官制度,設有總督一職。 在西方羅馬帝國時代,也設有與清朝總督職能相類似的職務——「rector provinciae」,漢語一般也翻譯為「總督」,後來西方列強對外殖民的時候,在殖民地上設置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漢語中往往也譯為「總督」。.

新!!: 明英宗和总督 · 查看更多 »

普度寺

普度寺,又名玛哈噶喇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普度寺前巷35号,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也是故宫外八庙之一,东华流韵,于2013-09-26查阅。.

新!!: 明英宗和普度寺 · 查看更多 »

景泰

景泰可以指:.

新!!: 明英宗和景泰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正统帝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朱祁鎮朱祁镇英宗睿皇帝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