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2 关系: 基辅大公,基辅罗斯,史丹福橋球場,天主教,保加利亚,哈罗德·戈德温森,克努特大帝,米海爾四世,約克郡,瑞典,特隆赫姆,靈厄里克,西西里岛,馬格努斯一世 (挪威),諾曼人,黑斯廷斯战役,阿農德·雅各布,英格兰王国,挪威,斯文二世,拜占庭,智者雅罗斯拉夫。
- 1010年代出生
- 1066年逝世
- 城市建立者
- 基督教君主
- 拜占庭帝国囚犯及被拘留者
- 英格兰王位觊觎者
基辅大公
这个条目是关于古罗斯国家基辅公国的统治者。更多情况请参见主题条目:.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基辅大公
基辅罗斯
基輔羅斯(古东斯拉夫语:Рѹ́сь,Рѹ́сьскаѧ землѧ,Ῥωσία,Rus(s)ia, Ruscia, Ruzzia, Rut(h)enia,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Ки́ївська Русь,Кіеўская Русь),是一個882年至1240年,以基輔為首都,维京人奥列格建立的以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东欧君主制國家。在1236—1240年的拔都西征时被毁灭。基辅罗斯的正式名称为罗斯,俗称“罗斯之地”,罗斯是维京人的后裔。基辅罗斯这一名称是19世纪俄罗斯史学界为了表明这一时期国家中心位于基辅而创造的。 根據史學史的觀點,基輔羅斯被認為是三個現代東斯拉夫民族國家(、及)的前身。弗拉基米尔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他的兒子雅羅斯拉夫統治的時期,被認為是基輔的黃金時期。當時他們接納了東正教,也創立了(Правда роусьскаꙗ)。.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基辅罗斯
史丹福橋球場
史丹佛橋球場(Stamford Bridge Stadium),是位於英格蘭大倫敦哈默史密斯-富勒姆區的專業足球場,容量為41631人,是英格蘭超級聯賽球會切爾西的主場館。 修頓球場亦設有四個看臺,包括(W Stand),(West Stand),马修哈丁看臺(Matthew Harding Stand),及(Shed End)。.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天主教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它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接壤,东部滨临黑海。.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保加利亚
哈罗德·戈德温森
哈罗德·戈德温森(Harold Godƿinson,意为“戈德温之子哈罗德”;),又称哈羅德二世。威塞克斯伯爵戈德温之子,懺悔者愛德華王后伊迪丝之兄,英國盎格魯-薩克遜时代最后一位无争议的国王(1066年在位)。.
克努特大帝
克努特大帝(古挪威語: Knútr inn ríki ,Canute the Great,),丹麦称克努特二世,英格兰称克努特一世。他继承父亲丹麦國王斯温的王位,对英格蘭、丹麥、挪威及部份瑞典进行统治,其辖境享有北海帝國之称。 公元1012年,八字胡斯温率軍擊敗英格兰国王愛塞烈德二世,自称英格兰国王,死后由克努特继承英格兰王位。1016年,他和愛塞烈德二世之子埃德蒙二世订约共治英格兰,结果后者当年11月便告不治,使他完全统治了英格兰。1017年,他跟前英格蘭王愛塞烈德的遺孀諾曼第的愛瑪結婚。1019年,他的哥哥丹麦國王哈拉爾二世突然死亡,他因此繼承了丹麦王位。.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克努特大帝
米海爾四世
米海爾四世,又名帕佛拉格尼亞人米海爾四世(Μιχαὴλ (Δ´) ὁ Παφλαγών, Mikhaēl ho Paphlagōn;)拜占庭帝國皇帝(1034年~1041年在位)。.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米海爾四世
約克郡
約克郡(Yorkshire)位於英格蘭東北部,曾分為3個瑞丁(Riding):約克郡北瑞丁、約克郡東瑞丁、約克郡西瑞丁。《1972年地方政府法案》在1974年4月1日生效,原有的3個瑞丁被拆分為6個郡:北約克郡、南約克郡、西約克郡、亨伯賽德郡和克利夫蘭郡。現時約克郡的大部分土地由约克郡-亨伯管理,雖然已不再具有實際上的行政區劃意義,但是直到今日約克郡還是廣為人知的傳統地理名詞。 約克市雖然是約克郡的中心城市,但卻不是最大城市。該郡範圍內最大的城市是列斯。.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約克郡
瑞典
典王国(Konungariket 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歐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西鄰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東邊為波罗的海與波的尼亞灣。即瑞典和與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於西南通过厄勒海峽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於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歐第一大国家,人口1000万,第三页 - 于2007年7月10日查阅。。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国土面积1.3%的城市裡。瑞典是一个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发达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环保。 瑞典是传统的铁、铜和木材出口国,其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石油和煤矿十分匮乏。隨著運輸以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1397年,瑞典與丹麦和挪威一起所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兰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纪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纪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积為目前的兩倍之大。1809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后,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 現今,瑞典被視為極力追求人权和平等的国家之一。瑞典二戰後設立許多社會福利的制度,並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瑞典
特隆赫姆
特隆赫姆(挪威语:Trondheim ,或有譯為特倫汗)是挪威的一個城市,也是南特倫德拉格行政區的首府,於997年建立。現在成為全挪威的教育中心、科技技術中心和藥物研究中心,有30,000名學生在此接受教育。特隆赫姆也是挪威第三大城市,有176,309人居住在市內(截至2012年1月)。而以整個行政區來計算的話,則有297,951人。.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特隆赫姆
靈厄里克
厄里克(Ringerike)是挪威的一個自治區,位於布斯克呂郡。.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靈厄里克
西西里岛
西西里(Sicilia )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自治区。西西里占地25,708平方公里,人口数为500万,是意大利最大的区。同时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岛。而西西里岛周邊几个中小型的岛屿也被纳入西西里区域范围。 在古中國稱之為斯伽里野,《諸蕃志》:「斯加里野國,近蘆眉國界,海嶼闊一千里,衣服、風俗、語音與蘆眉同。本國有山穴至深,四季出火,遠望則朝煙暮火,近觀則火勢烈甚,國人相與杠舁大石,重五百斤或一千斤抛擲穴中,須臾爆出,碎如浮石。」 明朝萬歴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參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稱西西里島為西齊里亞,並附註:「此島有二山,一常出大火,一常出煙,晝夜不絕。」 由于西西里岛在地中海商业贸易路线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此設有美國海軍和義大利空軍共用的大型軍用機場。西西里区域属于大希腊(古希腊殖民区)。而西塞罗曾经称锡拉库萨为古希腊中最美丽的城市。 西西里岛以及其周围属義大利岛屿一起组成西西里地区人口5,029,683人。其首府是巴勒莫(130万人口)。其它重要城市有卡塔尼亚(40万人口)、墨西拿(27万人口)、锡拉库萨(11万人口)、特拉帕尼(10万人口)、卡尔塔尼塞塔(8万人口)、阿格里真托(6万人口)和拉古萨(6万人口)等。西西里岛隔墨西拿海峡与亚平宁半岛相望。 西西里岛最高的山是埃特纳火山(3,323米),它也是欧洲最大、最活跃的火山。墨西拿北部的斯特龙博利岛上的斯特龙博利火山也是一座活火山。.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西西里岛
馬格努斯一世 (挪威)
馬格努斯一世(Magnús I. Óláfsson ,1024年-1047年),又稱善良王馬格努斯(Magnus the Good),奥拉夫二世之子,自1035年起為挪威國王,並自1042年起為丹麥國王,直至1047年死亡。 Category:挪威君主 Category:丹麥君主.
諾曼人
诺曼人 (诺曼语: Normaunds;法语:Normands;拉丁语:Normanni)为古代欧洲民族,起源于丹麦、冰岛、挪威等地,原属诺斯人中的("Norman"一词由"Norseman"演变而来.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諾曼人
黑斯廷斯战役
於1066年發生的黑斯廷斯战役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諾曼征服中最具決定性的战役。.
阿農德·雅各布
阿農德·雅各布(Anund Jakob;),烏普薩拉王朝的開創者勝利者埃里克的孫子、奧洛夫·舍特康努格的兒子,瑞典國王(1022年至1050年在位)。根據西約塔蘭法的記載,阿農德·雅各布的別名為「燒煤者」,因為他喜歡放火焚燒敵人的屋。.
英格兰王国
英格兰王国(Kingdom of England;)是西欧历史上的一个国家,在大不列颠岛的南方,包含现今的英格兰与威尔士。王室的首要居所原本是汉普郡的温切斯特,但伦敦和格洛斯特被授予同样的地位——特别是伦敦,从1066年开始已成为「事实上」的首都。伦敦成为王国的首都直至1707年(参见《1707年联合法案》),并继续保持英格兰首要城市的地位。该市亦是大不列颠王国(1707年–1801年)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1年–1922年)的首都。今日仍然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的首都。 英国的现任君主,伊丽莎白二世,是英格兰国王及女王的现任继承人。英格兰女王(及国王)的头衔其实自1707年来已被正式使用,但在法律上,这个被广泛使用的名称并不正确。她这个称号可以追溯至1千年前的威塞克斯国王称号。.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英格兰王国
挪威
挪威王国(挪威語:Kongeriket Norge,简称:Norge ,新挪威語:Noreg,舊譯那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东与瑞典接壤,西邻大西洋。海岸线极其蜿蜒曲折,构成了挪威特有的峡湾景色。此外,挪威还与芬兰、俄罗斯接壤。挪威的领土也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此外对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和彼得一世岛有主权要求。首都為奥斯陆。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2016年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挪威是性別平等實踐良好的国家之一,在201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挪威排名第三,仅次于冰岛及芬兰。.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挪威
斯文二世
斯文二世(Sweyn II,約)是1047年到1076年的丹麥國王。斯文二世的父亲是Ulf Thorgilssen,所以他应为Svend Ulfsen,但他的母亲Estrid Margarete Svendsdatter是英格蘭、丹麦及挪威国王卡紐特大帝姐姐的女儿,所以他选择了Estridsen。 斯文二世先後結緍3次,至少有20个孩子或者更多,其中5個後來陸續當了丹麥國王,包括哈拉爾三世、克努特四世、奧拉夫一世、埃里克一世及非婚生的尼爾斯。.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斯文二世
拜占庭
拜占庭(Βυζάντιον,Byzantium)是一個古希臘城市,也為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的舊名,相傳是從墨伽拉來的殖民於公元前667年建立的。拜占庭的名字據說出自他們的王「拜占斯(Βύζας或Βύζαντας)」,直至4世纪中期,該城發展成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的中心,更名為君士坦丁堡,直至1453年又更名為伊斯坦堡。.
查看 无情者哈拉尔和拜占庭
智者雅罗斯拉夫
雅罗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罗维奇(智者)(俄语:Ярослав I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удрый,约)古罗斯王公,基辅大公(1016年—1018年,1019年—1054年)。在成为大公之前,他是罗斯托夫(约978年—约1010年)和诺夫哥罗德(约1010年—1036年)的王公。他统治的时代是基辅罗斯最强盛的时期之一。.
另见
1010年代出生
- 哈德克努特
- 安德烈一世
- 尤斯塔斯二世 (布洛涅)
- 彼得一世 (匈牙利)
- 斯文二世
- 无情者哈拉尔
- 本篤九世
-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 米海尔五世
- 米海爾四世
- 贝尔穆多三世 (莱昂)
- 額我略七世
- 飞毛腿哈罗德
1066年逝世
- 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
- 哈罗德·戈德温森
- 懺悔者愛德華
- 无情者哈拉尔
- 罗斯季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
- 苏洵
城市建立者
- 亚历山大大帝
- 亚瑟·菲利普
- 加利西亚的丹尼尔
- 卡利斯特拉图斯
- 古斯塔夫·瓦萨
- 君士坦丁大帝
- 哈斯德鲁巴 (哈米尔卡之婿)
- 哈查吉·伊本·优素福
- 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
- 埃比尼泽·霍华德
- 塞琉古一世
- 大流士一世
- 太田道灌
- 孟尼利克二世
- 安阳王
- 居鲁士二世
- 弗朗西斯·萊特
- 扬·范·里贝克
- 拉克倫·麥覺理
- 拉玛一世
- 斯坦福·莱佛士
- 无情者哈拉尔
- 曼弗雷迪 (西西里国王)
- 桓武天皇
- 沙普尔一世
- 沙普尔二世
- 法尔纳瓦兹一世
- 源赖朝
- 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
- 穆阿台绥姆
- 約伯·查諾克
- 耶输跋摩一世
- 舍尔沙
- 萨利赫·伊本·阿里
- 赛义德·本·阿比·瓦卡斯
- 阿卜杜拉赫曼三世
- 阿塔罗斯二世
- 阿尔吉什提一世
- 阿尔达希尔一世
- 阿方索十世 (卡斯蒂利亞)
- 阿肯那顿
- 霍斯劳一世
- 韦斯巴芗
基督教君主
- 亚罗波尔克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
- 亞羅米爾
- 亨利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 伊什特万一世
- 佩拉约
- 克努特大帝
- 博日沃伊一世
- 卡齊米日一世
- 哈德克努特
- 奧爾德日赫
- 尼基弗鲁斯一世
- 布赖恩·博鲁
- 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 弗拉季斯拉夫一世
- 弗拉迪沃伊
- 彼得一世 (保加利亚)
- 拉扎尔·赫雷别利亚诺维奇
- 斯坎德培
- 斯特凡·德拉古廷
- 斯皮季赫涅夫一世
- 无情者哈拉尔
- 智者雅罗斯拉夫
- 查理·马特
- 梅什科一世
- 梅什科二世
- 波列斯拉夫一世
- 波列斯拉夫三世
- 波列斯拉夫二世 (波希米亞)
- 波列斯瓦夫一世
- 狄奧多西二世
- 莱齐耶三世
- 貝斯普里姆
- 贝伦加尔一世
- 贵由
- 阿克蘇姆的埃扎納
- 阿德農·戈爾德斯克
- 阿農德·雅各布
- 阿陶尔夫
- 飞毛腿哈罗德
- 馬烏雷加托 (阿斯圖里亞斯)
拜占庭帝国囚犯及被拘留者
- 安德洛尼卡四世
- 无情者哈拉尔
- 瑪定一世
- 米哈伊尔 (特拉比松帝国)
- 莱翁一世
- 贝利撒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