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查看 博日沃伊一世和基督教
布拉格
布拉格(Praha,Prag)是捷克首都和最大城市、欧盟第十四大城市,和历史上波西米亚的首都,位于该国的中波希米亚州、伏尔塔瓦河流域。该市地处欧洲大陆的中心,在交通上一向拥有重要地位,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也相当密切(特别是在地理上恰好介于柏林与维也纳这2个德语国家的首都中间)。2006年3月,布拉格的面积为496平方公里,人口为118.3万。 布拉格是一座欧洲历史名城。城堡始建于公元9世纪。1345—1378年,在查理四世统治时期,布拉格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兼波希米亚王国的首都,而达到鼎盛时期,并兴建了中欧、北欧和东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15世纪和17世纪,在布拉格先后由于宗教原因发生2次將人扔出窗外的事件,分别引发了胡斯战争和影响深远的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工业革命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布拉格属于欧洲工业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在奥匈帝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布拉格也曾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多元文化是其显著特色,不过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布拉格已经基本上成为单一捷克民族的城市。在冷战时期,布拉格又发生过数次震动世界的事件:1948年共产党夺权、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和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 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更占优势。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红瓦黄墙),因而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称,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历史中心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每年,有4.4万旅客慕名而来,是欧洲第六受欢迎来旅游的城市2013年,布拉格入选世界首座“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布拉格也是欧洲的文化重镇之一,历史上曾有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众多杰出人物,如作曲家沃尔夫冈·莫扎特、贝多伊奇·斯美塔那、安东尼·德沃夏克,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瓦茨拉夫·哈维尔、米兰·昆德拉等人在该城进行创作活动,今天该市仍保持了浓郁的文化气氛,拥有众多的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机构,以及层出不穷的年度文化活动。.
查看 博日沃伊一世和布拉格
捷克君主列表
这是一份捷克君主的列表。 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和卢萨蒂亚在历史上都是以捷克人为主的波希米亚王国(前身是波希米亚公国)的领地。.
波希米亚
波希米亚(Čechy;Czechy;Böhmen;Bohemia)是古中欧地名,占据了古捷克地区西部三分之二的区域。现在位于包括布拉格在内的捷克共和国中西部地区。广义上,尤其是有关波希米亞王國的历史文献中,也常指代包括捷克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在内的整个捷克地区。波希米亚是古中欧国家,曾为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个王国,随后成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省。波希米亚曾经南临奥地利,西抵巴伐利亚,北接萨克森和卢萨蒂亚,东北与西里西亚为邻,并與东部的摩拉维亚接壤。1918年至1939年以及1945年至1992年,波希米亚属于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1993年之后成为组成捷克共和国的主要部分之一。 如今的波希米亚拥有52,065平方公里的疆域,捷克共和国1030万居民中有约600万人生活在波西米亚地区。现今的波西米亚地区西与德国接壤,北邻波兰,东部为古摩拉维亚地区,南部则与奥地利为邻。波希米亚地区山峦环绕,分别通过波希米亚森林,厄尔士山脉,克尔科诺谢山和蘇台德山脈等与其他地区接壤。其中最高峰位于蘇台德山脈内。.
查看 博日沃伊一世和波希米亚
斯皮季赫涅夫一世
斯皮季赫涅夫一世(Spytihněv I,)普熱米斯爾王朝的波希米亞公爵(894年或895年-915年在位)。文獻上記載的第一任波希米亞公爵、普熱米斯爾王朝的開國君主博日沃伊一世與其妻子盧德米拉的長子。 889年,父親博日沃伊一世逝世,他的兒子(包括斯皮季赫涅夫)年紀尚幼,宗主大摩拉維亞公國公爵斯瓦托普魯克將波希米亞納入他的國家統治。894年,斯瓦托普魯克逝世,斯瓦托普魯克的兒子莫伊米爾二世與其弟斯瓦托普魯克二世爭位,王室內部因奪權而發生內亂,國勢漸衰。斯皮季赫涅夫一世乘此機會擺脫為大摩拉維亞公國附庸國地位,成為波希米亞公爵,普熱米斯爾王朝得而延續。 根據記載,斯皮季赫涅夫一世曾於895年在雷根斯堡舉行的神聖羅馬帝國國家會議中參見東法蘭克國王阿努爾夫。斯皮季赫涅夫一世的盟友巴伐利亞公爵利奧波德於898年打敗莫伊米爾二世從而令波希米亞得到獨立。為了保護波希米亞對抗馬扎爾入侵者的破壞而建立的盟約亦使波希米亞沾上卡洛林王朝東法蘭克王國的文化,從而令羅馬天主教成為波希米亞的主流信仰。斯皮季赫涅夫一世繼續擴建布拉格城堡,成為普熱米斯爾王朝的行政中心。 Category:捷克君主.
斯瓦托普魯克
斯瓦托普魯克(,)。普熱米斯爾王朝的波希米亞公爵(1107年-1109年)。波希米亞公爵布熱季斯拉夫一世之孫,奧托之子。外祖父是匈牙利國王貝拉一世。.
另见
850年代出生
880年代逝世
- 博日沃伊一世
- 文屋康秀
9世纪基督徒
- 博日沃伊一世
- 阿尔弗雷德大帝
基督教君主
- 亚罗波尔克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
- 亞羅米爾
- 亨利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 伊什特万一世
- 佩拉约
- 克努特大帝
- 博日沃伊一世
- 卡齊米日一世
- 哈德克努特
- 奧爾德日赫
- 尼基弗鲁斯一世
- 布赖恩·博鲁
- 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 弗拉季斯拉夫一世
- 弗拉迪沃伊
- 彼得一世 (保加利亚)
- 拉扎尔·赫雷别利亚诺维奇
- 斯坎德培
- 斯特凡·德拉古廷
- 斯皮季赫涅夫一世
- 无情者哈拉尔
- 智者雅罗斯拉夫
- 查理·马特
- 梅什科一世
- 梅什科二世
- 波列斯拉夫一世
- 波列斯拉夫三世
- 波列斯拉夫二世 (波希米亞)
- 波列斯瓦夫一世
- 狄奧多西二世
- 莱齐耶三世
- 貝斯普里姆
- 贝伦加尔一世
- 贵由
- 阿克蘇姆的埃扎納
- 阿德農·戈爾德斯克
- 阿農德·雅各布
- 阿陶尔夫
- 飞毛腿哈罗德
- 馬烏雷加托 (阿斯圖里亞斯)
斯拉夫戰士
- 博日沃伊一世
- 哥薩克
- 斯皮季赫涅夫一世
- 罗斯季斯拉夫 (大摩拉维亚)
- 莫伊米尔一世
波希米亚公爵
- 亞羅米爾
- 博日沃伊一世
- 博日沃伊二世
- 奧爾德日赫
- 布熱季斯拉夫一世
- 布熱季斯拉夫三世
- 布熱季斯拉夫二世
- 康拉德一世 (波希米亞)
- 康拉德二世 (波希米亞)
- 弗拉季斯拉夫一世
- 弗拉季斯拉夫二世
- 弗拉迪斯拉夫一世
- 弗拉迪斯拉夫三世
- 弗拉迪斯拉夫二世
- 弗拉迪沃伊
- 斯瓦托普魯克
- 斯皮季赫涅夫一世
- 斯皮季赫涅夫二世
- 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一世
- 波列斯拉夫一世
- 波列斯拉夫三世
- 波列斯拉夫二世 (波希米亞)
- 波列斯瓦夫一世
- 索別斯拉夫二世
- 索别斯拉夫一世
- 罗斯季斯拉夫 (大摩拉维亚)
- 貝德日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