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塞琉古一世

指数 塞琉古一世

塞琉古一世(勝利者),或譯為塞流卡斯一世(希臘語:Σέλευκος Νικάτωρ,),他起初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軍官,亞歷山大逝世後成為繼業者之一,在繼業者戰爭中塞琉古占領亞歷山大帝國東部的領土,並自立為國王,建立塞琉古帝國,領土包含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小亞細亞一帶。他所開創的國家從亞歷山大帝國崩潰直到羅馬併吞為止,共249年之久。塞琉古一世的稱號Νικάτωρ,即「勝利者」。 在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塞琉古於前320年被任命為巴比倫總督,之後另一位繼業者安提柯迫使塞琉古逃離他的領地巴比倫,他只好尋求埃及總督托勒密幫助,並於前311年重返巴比倫。塞琉古在之後的幾年內征服原先亞歷山大帝國的東部行省份如波斯、米底亞等,並與新興的印度孔雀王朝結盟。塞琉古於前305年正式使用國王頭銜,定都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塞琉西亞,實際建立了獨立的帝國。前301年,塞琉古一世聯同利西馬科斯在伊普蘇斯戰役打敗安提柯一世,前281年又於庫魯佩迪安戰役擊敗利西馬科斯,正當準備入主馬其頓時,塞琉古一世遭到托勒密·克勞諾斯刺殺。他的王位由其子安條克一世繼承。 塞琉古一世相當熱衷於東方建立城市,並招納許多馬其頓和希臘人前來殖民,他所建立的城市以安條克和塞琉西亞最為知名。.

136 关系: 加薩戰役 (前312年)培松培松 (阿戈諾爾之子)埃蘭卡山德卡帕多细亚印度印度河坎大哈塞琉古帝国塞琉古紀年塞琉西亞墨涅拉俄斯 (拉古斯之子)多喀摩斯大流士三世奧林匹亞絲奇里乞亚孔雀王朝安那托利亞安提帕特安提貞尼斯安提柯一世安条克一世安條克安條克 (塞琉古一世之父)尼卡諾爾 (總督)巴勒斯坦巴比伦巴比倫尼亞巴比倫分封協議巴比倫編年史希羅多德希達斯皮斯河戰役希臘城邦希臘化時代希腊语帕瑞薩娣絲二世帕特羅克勒斯 (地理學家)帕萊塔西奈戰役三列槳座戰船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港亞美尼亞亞歷山大四世 (馬其頓)庫魯佩迪安戰役康涅利乌斯·尼波斯底格里斯河伊拉克伊普蘇斯戰役伽比埃奈戰役...佩爾狄卡斯佩拉的阿昌德米特里一世地中海利姆诺斯岛利西馬其亞利西馬科斯列昂納托斯呂底亞呂珊德拉哈利卡那索斯克拉特魯斯皮洛士的黎波里 (黎巴嫩)米利都粟特總督 (古波斯)繼業者罗得岛罗马美索不达米亚爱琴海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狄迪墨婭 (塞琉古一世的姊妹)銀盾兵達達尼爾海峽菲萊泰羅斯菲拉 (塞琉古一世之女)菲拉 (安提帕特之女)西奈半島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西比爾提亞斯馬其頓馬其頓的克麗奧佩脫拉馬其頓的勞迪絲馬其頓王國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賽普勒斯迦勒底阿加托克利斯 (利西馬科斯之子)阿吉德王朝阿尔塔薛西斯三世阿帕瑪阿庇安阿利安阿特納奧斯阿育王詔書阿桑德阿波罗阿拉伯阿拉霍西亞蘇薩蘇薩集體婚禮赫费斯提翁薩拉米斯戰役 (前306年)蓋利博盧半島腓力 (總督)腓力三世 (马其顿)腓力二世 (马其顿)腓尼基色雷斯雅典的密爾米頓老普林尼查士丁恩基杜拉歐羅普斯樸塞斯塔斯歐律狄刻 (腓力三世之妻)歐邁尼斯波利伯孔波利艾努斯波斯波斯波利斯泰尔法爾斯省戰象斯妲特拉二世斯特拉波旃陀罗笈多 (孔雀王朝)敘利亞的斯特拉托妮可托勒密 (將軍)托勒密·克勞諾斯托勒密一世托魯斯山脈拜利赫河普魯塔克 扩展索引 (86 更多) »

加薩戰役 (前312年)

加沙戰役(Battle of Gaza), 是第三次繼業者之戰中托勒密(埃及總督)與德米特里(安提柯之子)之間的一場戰役。.

新!!: 塞琉古一世和加薩戰役 (前312年) · 查看更多 »

培松

培松(希臘語:Πείθων 或 Πίθων;)出身於西馬其頓的貴族,為亞歷山大大帝麾下將領,曾擔任亞歷山大親密的七位近身護衛官之一,也是為繼業者。 前335年,培松被任命为亚历山大的七护卫。 前323年,當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的巴比倫分封協議裡,原米底行省形勢重要且疆域過大,故把北方較小的部分阿特羅帕特尼至米底分割出去,並任命米底原總督阿特羅巴特斯為當地新總督,培松則為米底總督。 而亞歷山大逝世後,許多希臘老兵受命鎮守帝國東部各地,實在無法忍受東方的殖民生活,推舉菲隆為領導,起兵歸鄉。帝國攝政佩爾狄卡斯命令米底總督培松率領大軍平亂,但培松野心勃勃,準備爭取希臘人心以為日後己用。但佩爾狄卡斯對他已生疑心,特別命令他要處死所有叛亂的士兵。很快的培松戰勝了希臘叛軍,並使叛軍接受了他的招降,但馬其頓士兵一來還記得佩爾狄卡斯的命令,二來貪圖希臘老兵的戰利品,用標槍射殺了全部希臘老兵,並佔有了老兵們的財產,培松只好班師而歸。而佩爾狄卡斯更對培松不信任了。 隨後第一次繼業者之戰爆發,培松跟隨帝國攝政佩爾狄卡斯攻打埃及的托勒密,當佩爾狄卡斯抵達尼羅河三角洲最東部的城市佩魯修姆(Pelusium),企圖渡過尼羅河遭到失敗。佩爾狄卡斯斯轉道三角洲頂部的孟菲斯,但部分部隊在渡河時又被河水沖走,部隊士氣低下,在佩爾狄卡斯的嚴厲懲處下,部隊被激怒而發生嘩變,培松與安提貞尼斯、塞琉古聯手殺害了佩爾狄卡斯,並與托勒密談和。之後,托勒密委任了培松及阿里達烏斯(Arrhidaeus)擔任帝國新攝政,卻遭到大部分繼業者強烈反對而作罷,並在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重新分配帝國權力。 前317年,當帝國攝政安提帕特死後,培松妄圖擴大自身勢力,入侵帕提亞,並任命其兄弟歐德摩斯為帕提亞新總督,這舉造成其他帝國東方總督聯合起來對付培松,甚至連另一位印度的健馱邏總督培松也率領希臘部隊加入聯合軍,迫使培松被逐出帕提亞。當歐邁尼斯成功勸說帝國東部總督們倒向波利伯孔和他這一邊,聯手在第二次繼業者之戰對抗安提柯時,培松此時加入安提柯陣營,在伽比埃奈戰役中,培松率領米底騎兵攻佔歐邁尼斯的大營,觸發日後歐邁尼斯的敗亡。 在第二次繼業者之戰後,培松在帝國東部勢力大增,更意圖擴大他的疆土,安提柯不希望出現新的競爭者,設法誘騙培松來到他的宮廷內,謀殺了培松。 Category:亞歷山大大帝的將軍 Category:古代馬其頓將軍 Category:馬其頓攝政王 Category:亞歷山大帝國總督.

新!!: 塞琉古一世和培松 · 查看更多 »

培松 (阿戈諾爾之子)

培松(希臘語:Πείθων 或 Πίθων;)為亞歷山大大帝麾下將領,在亞歷山大征服印度後,他被任命為總督,統轄印度河和奇納布河的交匯點到印度河出海口及沿岸地區,任期從前325年到前316年。之後,在繼業者戰爭中他被任命為巴比倫尼亞總督,並於加薩戰役戰死。.

新!!: 塞琉古一世和培松 (阿戈諾爾之子) · 查看更多 »

埃蘭

埃蘭(Elam),又譯以攔或厄藍或伊勒姆,是亞洲西南部的古老君主制城邦國家,在今天伊朗的西南部,波斯灣北部,底格里斯河東部,現為伊朗的胡齊斯坦及伊拉姆省。 埃蘭是伊朗的最早文明,起源於伊朗高原以外的埃蘭地區。一般認為埃蘭國名出自境內Haltamti城邦(意謂“神的國家”)。此名在《聖經》廣為流傳,故沿用至今。公元前三千年以前,在底格里斯河東岸建國。以善戰的人民著稱,聖經記載是諾亞兒子閃的兒子和後裔。 埃蘭地區曾有許多君主制城邦国,其中最重要的有阿萬(Awan),蘇薩(Susa),西馬什(Simash),安善(Anshan)等。 埃兰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古埃兰时期、中埃兰时期与新埃兰时期。.

新!!: 塞琉古一世和埃蘭 · 查看更多 »

卡山德

卡山德 (Κάσσανδρος,約),是馬其頓王國國王,統治年間为前305年—前297年。卡山德是安提帕特的長子,他於前305年稱王,建立短暫的安提帕特王朝。.

新!!: 塞琉古一世和卡山德 · 查看更多 »

卡帕多细亚

卡帕多细亚(also Capadocia; Kapadokya, Καππαδοκία Kappadokía,辭源: Katpatuka)),又稱為卡帕達奇亚,亚洲历史上的一个地区名,大致位于歷歷史上安纳托利亚地區中部,現今土耳其內夫謝希爾、開塞利、阿克薩賴、尼代。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时代,卡帕多细亚包括了从托罗斯山脉至黑海之间的广大地域。 如此定义的卡帕多细亚,其南面以托罗斯山脉为界,东抵幼发拉底河,北面与本都接壤,西面与中央盐碱荒原相接。具体的范围之广度则很难予以确定。斯特拉波是唯一的专门记述过这一地区情况的古典作家,但是他夸大了卡帕多细亚的面积;人们现在知道,卡帕多细亚东西大约为400公里,而南北只有240公里。.

新!!: 塞琉古一世和卡帕多细亚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塞琉古一世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印度河

印度河,巴基斯坦主要河流,其支流也有經過西藏及北印度。河名出自梵文Sindhu的拉丁语式拼法Indus——即“河流”之意,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仅次于恒河,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该河流上源为狮泉河(森格藏布),它发源于冈底斯山脉冈仁波齐峰东北方向的切日阿弄拉山口西侧,源头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境内,源头溪流名为邦果贡。从喜马拉雅山脉朝西北方向流入克什米尔,调头向南流入巴基斯坦,在信德省的卡拉奇附近流進阿拉伯海。河流总长度3180公里,流域面积100万1549平方公里。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後來因為約二百年的乾旱而滅亡。 印度河每年的流量約有207立方公里,是世界流量第二十一名的河流。贊斯卡河是位在拉達克的左岸支流,在進入平原後,印度河的左岸支流是潘季納德河(五河),其五條主要支流分別是傑赫勒姆河、奇納布河、拉維河、比亞斯河及萨特莱杰河。印度河的主要右岸支流有什约克河、吉尔吉特河、喀布尔河、庫拉姆河及古馬爾河及。印度河的沿岸有溫帶森林、平原及乾旱鄉村等不同的生態系統。 印度河形成了,在古印度的《梨俱吠陀》中稱為Sapta Sindhu,在伊朗人的波斯古經中稱做Hapta Hindu,兩者都是「七河」的意思。波斯王大流士曾在西元前510年派探索印度河。.

新!!: 塞琉古一世和印度河 · 查看更多 »

坎大哈

坎大哈(قندهار,قندهار),阿富汗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国南部,是阿富汗南部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普什图族聚居的中心城市。 坎大哈建城于公元前4世纪,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波斯和印度诸王朝争夺的军事重镇。1747年,艾哈迈德·沙阿·杜兰尼在此称王,建立阿富汗王国,以坎大哈为首都。虽然阿富汗的首都很快便迁往喀布尔,但是坎大哈作为阿富汗南部地区中心的地位自此一直未被动摇。 1995年,塔利班便是从坎大哈突然崛起,几乎一统阿富汗。阿富汗前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也是出身坎大哈的部族首领家庭。.

新!!: 塞琉古一世和坎大哈 · 查看更多 »

塞琉古帝国

塞琉古帝國(Αυτοκρατορία των Σελευκιδών),又稱塞琉古王朝或塞流卡斯王朝,古代中國又稱之為條支。它由亞歷山大大帝部將塞琉古一世所創建,是以叙利亞为中心,包括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在内(初期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希臘化國家。塞琉古帝國是希臘化时期最主要的國家之一。.

新!!: 塞琉古一世和塞琉古帝国 · 查看更多 »

塞琉古紀年

塞琉古紀年,是一套塞琉古帝國以及之後受希臘化文明影響的古代國家所採用的紀年方式。這種紀年方式以塞琉古一世前往埃及避難後,於前311年回到巴比倫作為塞琉古紀年的元年開始,這一年被塞琉古和之後的塞琉古王室認為建立塞琉古帝國的標誌。而這種紀年法在巴比倫編年史中的繼業者編年史提起。 關於塞琉古紀年有兩種不同的計算方式.

新!!: 塞琉古一世和塞琉古紀年 · 查看更多 »

塞琉西亞

塞琉西亞或稱為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亞 (Σελεύκεια),是希臘化時代和羅馬時代時的一座大城市,坐落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底格里斯河畔,與俄庇斯(日後的泰西封)對望。.

新!!: 塞琉古一世和塞琉西亞 · 查看更多 »

墨涅拉俄斯 (拉古斯之子)

墨涅拉俄斯或譯梅涅勞斯(希臘語: Mενέλαoς; 前四世紀人物),拉古斯之子,也是托勒密一世的兄弟。 墨涅拉俄斯並沒有出現在亞歷山大大帝的軍官團中,但他仍被菲拉爾克斯(Phylarchus)順帶提到 ,文中似乎暗示他有著高階的地位。他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中是受他兄弟托勒密的命令,派他統率一支軍隊攻擊賽普勒斯,並與塞琉古、薩拉米斯國王尼科克里昂(Nicocreon)率領的艦隊攜手作戰,墨涅拉俄斯等人很快就壓制除了基提翁外所有的賽普勒斯的城邦,並使他們臣服,而基提翁最終也應該臣服了。之後墨涅拉俄斯仍留在島上,他在那裏的管轄幾乎完全獨裁,許多當地城邦的王公只要有一點不忠的徵狀就被廢逐、下獄、暗殺等等。另外他曾經在島上發行一些錢幣。 前306年,當安提柯之子德米特里率領龐大的軍隊準備進攻賽普勒斯時,墨涅拉俄斯還統領著該島,當時他無法在開闊的戰場擊敗這一大批敵軍,只能聚集他僅有的部隊堅守薩拉米斯城。他極盡所能加強城防,但仍在攻城戰中損失慘重,使德米特里就像以往攻城般順利進行。然而,墨涅拉俄斯後來成功燒毀德米特里的攻城器具,並且全力守護城防,一直穩固這座城市直到托勒密親自率領大批艦隊來援。 在之後的薩拉米斯海戰中,墨涅拉俄斯企圖派遣六十艘的艦隊去支援托勒密,但被德米特里堵塞於薩拉米斯港外航道,使他們延誤會軍的時間。當托勒密艦隊被德米特里艦隊徹底擊敗後,墨涅拉俄斯已經毫無脫困的希望,他隨即帶著全部的陸軍和海軍,以及連著整座薩拉米斯城向德米特里投降。德米特里相當有雅量和寬大,釋放了墨涅拉俄斯,並讓他帶著他的朋友和個人財物返回埃及。之後便沒有有關墨涅拉俄斯的記載了。.

新!!: 塞琉古一世和墨涅拉俄斯 (拉古斯之子) · 查看更多 »

多喀摩斯

安提柯·多喀摩斯(希臘語:Ἀντίγονος Tληπoλεμoς),通常又簡稱多喀摩斯,是前四世紀人物,也是馬其頓的一個軍官。 在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他支持佩爾狄卡斯一黨。在前321年佩爾狄卡斯死後,他與阿爾塞塔斯和阿塔羅斯的部隊在一起,但他們的聯軍在前320年被安提柯於皮西迪亞擊敗,多喀摩斯和阿塔羅斯遭到俘虜,關進一個堅固的城塞內。在安提柯遠征歐邁尼斯期間,多喀摩斯他們試圖擊敗看守的衛兵,並於前316年占據這座要塞,但他們被附近趕來的軍隊包圍,最後被迫交出這座城塞,投降安提柯之妻斯特拉托妮可,再度成為俘虜。 後來多喀摩斯明確投降了安提柯,在前313年,安提柯派遣他率領一支軍隊解放卡里亞的希臘城邦,很可能多喀摩斯在安提柯一世某段時間統轄弗里吉亞臨近地區,他在那建立一座城市並以他之名命為多喀彌姆(Docimium)。在前301年的伊普蘇斯戰役前刻,他受安提柯之命據守弗里吉亞辛那達(Synnada)的要塞,但最後他投降利西馬科斯。安提柯一世敗亡以後,多喀摩斯變沒出現在歷史舞台了。.

新!!: 塞琉古一世和多喀摩斯 · 查看更多 »

大流士三世

大流士三世(古波斯楔形文字: ;現代波斯語:داریوش;Δαρείος;Darius III;),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最後一任國王,希臘人稱他為科多曼努斯(Codomannus),而巴比倫人稱他原名為阿塔沙塔(Artashata)。統治時間從前336年-前330年。是阿塔薛西斯二世的侄孫 身為維齊爾的宦官巴戈阿斯為了獨掌大權,殺死了阿爾塞斯之後,擁立他為君,是為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三世起初受制於巴戈阿斯,而後他先發制人,賜死了巴戈阿斯。大流士三世掌控大權後,很快就發現他面對的是一個即將分崩離析的帝國,心懷不滿和忠誠有問題的總督們控制帝國廣大的區域,帝國治下的許多異族也心存異心,尋找機會叛變。然而大流士三世無力處理。 前334年,西方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率領大軍入侵波斯帝國,並在多場戰役中擊敗人數眾多的波斯軍,並於前331年攻下帝國首都波斯波利斯,整個波斯帝國大部分區域被亞歷山大控制。波斯即將淪亡時,總督貝蘇斯兵變,挾持並軟禁了大流士三世,貝蘇斯為了不讓亞歷山大擄獲大流士三世,將大流士三世殺死,自立為王。.

新!!: 塞琉古一世和大流士三世 · 查看更多 »

奧林匹亞絲

奧林匹亞絲 (Ὀλυμπιάς, 約),是希臘伊庇魯斯地區摩羅西亞王國公主,父王是涅俄普托勒摩斯一世。奧林匹亞絲後來嫁給馬其頓王國腓力二世,成為他的第四位王后,她也是亞歷山大大帝的母親。奧林匹亞絲她對狂歡式的蛇崇拜信仰相當虔誠,羅馬傳記作家普魯塔克認為她曾與蛇同床共枕。.

新!!: 塞琉古一世和奧林匹亞絲 · 查看更多 »

奇里乞亚

奇里乞亞(希腊语:Κιλικία、Kilikya),又譯基利家(新教)、基里基雅(天主教),也被称作小亚美尼亚,位於今日土耳其東南部的小亚细亚半岛,塞浦路斯以北,東至旁非利亞,北至托魯斯山脈,地處於前往地中海的通道上,曾經是羅馬帝國一個貿易非常繁盛的地區。基督教使徒保羅出生於當時西利西亚的首府塔尔苏斯。 15世紀起,奇里乞亞受奧斯曼帝國統治。今天奇里乞亞分屬土耳其梅爾辛省、阿達納省和奧斯曼尼耶省。.

新!!: 塞琉古一世和奇里乞亚 · 查看更多 »

孔雀王朝

孔雀帝國(梵语:मौर्य राजवंश,约前324年至约前185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孔雀王朝擴張所形成的帝國,阿育王為當時主要推廣佛教的領導者,在歷史上具有一席之地。.

新!!: 塞琉古一世和孔雀王朝 · 查看更多 »

安那托利亞

安那托利亞(Anadolu;希腊语:ανατολή;阿拉米语:ܐܢܛܘܠܝܐ;亚美尼亚语:Անատոլիա),又名小亞細亞(Küçük Asya;Asia Minor),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半島,位於黑海和地中海之間。 現時安那托利亞的全境屬於土耳其的控制下,也是土耳其大部分的領土疆域。但爭取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宣稱擁有該半島的部份主權。.

新!!: 塞琉古一世和安那托利亞 · 查看更多 »

安提帕特

安提帕特 (Ἀντίπατρος; 前397年 — 前319年)為馬其頓王國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大帝時的將軍。於前320年,擔任亞歷山大帝國攝政。.

新!!: 塞琉古一世和安提帕特 · 查看更多 »

安提貞尼斯

安提貞尼斯(希臘語:Aντιγένης;)是亞歷山大大帝麾下將領之一。從腓力二世時就為馬其頓王國效力,公元前340年時在圍攻色雷斯的皮林塔斯時失去一隻眼。 當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第一次繼業者之戰爆發,安提貞尼斯跟隨帝國攝政佩爾狄卡斯攻打埃及的托勒密,當佩爾狄卡斯抵達尼羅河三角洲最東部的城市佩魯修姆(Pelusium)企圖渡過尼羅河,遭受到失敗。佩爾狄卡斯斯轉道三角洲頂部的孟菲斯,但部分部隊在渡河時又被河水沖走,部隊士氣低下,在佩爾狄卡斯的嚴厲懲處下,部隊被激怒而發生嘩變。銀盾兵指揮官之一的安提貞尼斯與培松、塞琉古聯手殺害了佩爾狄卡斯,並與托勒密談和。在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中,安提貞尼斯因此擔任埃蘭總督。 在第二次繼業者之戰中,安提貞尼斯和其他東部行省總督加入歐邁尼斯一方來對抗安提柯,並在帕萊塔西奈戰役、伽比埃奈戰役兩場會戰中率領銀盾兵都有良好表現,而當銀盾兵在伽比埃奈戰役後發生嘩變,安提貞尼斯隨著歐邁尼斯落入安提柯的手中,最終被活活燒死。 Category:古代馬其頓將軍 Category:亞歷山大大帝的將軍 Category:亞歷山大帝國總督 Category:被处决者.

新!!: 塞琉古一世和安提貞尼斯 · 查看更多 »

安提柯一世

安提柯一世(獨眼),或譯安提哥那一世( Άντίγονος ό Μονόφθαλμος ,,於前306年~前301年在位),腓力之子,出身馬其頓厄利苗提斯貴族。在早年時為馬其頓腓力二世的將軍,後來跟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並被派為大弗里吉亞的總督。亞歷山大逝世後,安提柯成為繼業者戰爭的主要角色,於前306年自行稱王,建立安提柯王朝。他被認為是亞歷山大最強大的繼業者,也是希臘化時代最傑出的軍事統帥之一。.

新!!: 塞琉古一世和安提柯一世 · 查看更多 »

安条克一世

安条克一世(救主)(希腊语:Αντίοχος ό Σωτήρ,),塞琉古帝国国王,前294年至前261年在位。 安条克一世是塞琉古帝国的建立者“胜利者”塞琉古一世和王后阿帕瑪的儿子。约从前294年至前281年,他与父亲共同统治帝国,前281年父亲去世后开始独自统治,安条克一世在位期間,帝國接連陷入與馬其頓王國安提柯二世的戰爭、安那托利亞的獨立、托勒密王朝的敘利亞戰爭、加拉太人入侵和敘利亞境內叛亂,使安条克不得安寧。 安条克一世即位後,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境內接連發生叛亂,安条克不得不停止與殺父仇人托勒密·克勞諾斯作戰,被迫放棄色雷斯等地,也無法掌控對比提尼亚和卡帕多細亞波斯王公的控制。 安条克一世致力發展東方貿易,曾派遣地理學家勘查裡海周圍地區,並继续执行使东方希腊化的帝國政策,在叙利亚等地建立了大批城市。當遊牧民族掠奪帝國東方領地後,安条克修復被入侵者破壞的設施,重建了三座都市。安条克一世与印度王公们保持和平,对孔雀王朝统治中亚予以默认;他(或者是其父塞琉古)曾向印度派出一位名叫代马库斯的使节,受到印度人的友好接待(接待这位使节的孔雀朝国王大概是宾头娑罗)。 前279年,東歐的凯尔特人(也许是来自高卢)。開始入侵希臘,安条克一世隨與凯尔特人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兩年後兩萬名凯尔特人進入小亞細亞,騷擾塞琉古帝國,前275年,安条克一世在戰場上最終在印度戰象投入下,才打败了侵入亚洲的凯尔特人(稱之為“加拉太人”,使愛奧尼亞的希臘城邦免於加拉太人的侵犯,而得到"救主"的稱號。當加拉太人入侵時,他鼓勵希臘人遷入帝國內,並在小亞細亞修建許多新城市,也在中亞修建城市(今梅爾夫),重新命名為安条克,來防禦帕提亚對帝國東部的威脅。 前279年,埃及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二世侵占小亞細亞的米利都,前276年又入侵敘利亞北部,之後安条克一世把入侵者逐出,在托勒密二世與阿爾西諾伊二世結婚後,從前274年至前271年,托勒密王朝再與安條克一世作戰,即所谓第一次敘利亞戰爭。结果安條克一世被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打败。安条克一世被迫割让柯里敘利亞,塞琉古帝国因此失去了米利都和腓尼基。安条克一世企图吞并比提尼亚的计划也没有成功。 从前263年起,安条克一世与拍加马王國国王欧迈尼斯一世为争夺安纳托利亚而长期征战。而安條克一世本人則在前261年病逝。.

新!!: 塞琉古一世和安条克一世 · 查看更多 »

安條克

#重定向 安提阿.

新!!: 塞琉古一世和安條克 · 查看更多 »

安條克 (塞琉古一世之父)

安條克(希臘語: Αντίοχος, 約四世紀人物),與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同個時期。安條克出身馬其頓的奧勒提斯,來自高階貴族家庭,父親可能叫做塞琉古,也可能有個兄弟叫托勒密,或許還有個叫塞琉古的侄子。 安條克可能是腓力二世麾下的將軍,是個卓越的軍官。安條克與勞迪絲,並大概於前358年生下塞琉古一世,他日後成為亞歷山大大帝的將軍,最後自立為王,建立塞琉古帝國。傳說安條克還有一個叫做狄迪墨婭的女兒,但這可能是塞琉古一世宣稱他是阿波羅之子以後,才出現的虛幻人物。 當塞琉古一世成為國王後,他建立了16個城市並以他父親的名字「安條克」命名,其中包含奧龍特斯河畔安條克、皮西迪亞的安條克等等。.

新!!: 塞琉古一世和安條克 (塞琉古一世之父) · 查看更多 »

尼卡諾爾 (總督)

尼卡諾爾(希臘語:Νικάνωρ),是一位馬其頓的優秀軍官,為安提柯下的米底總督,他可能與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尼卡諾爾是同一個人 。 在前321年佩爾狄卡斯逝世,在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中他被任命為卡帕多細亞總督。在安提柯與歐邁尼斯交戰時,尼卡諾爾附屬於安提柯之下。前316年伽比埃奈戰役後,桀驁不馴的銀盾兵同意向安提柯投降並交出歐邁尼斯等人,而尼卡諾爾負責前往接收歐邁尼斯等囚犯。 在米底亞總督培松和其同黨被安提柯剷除後,安提柯任命尼卡諾爾為新任米底亞總督,而這塊區域和其他鄰近行省通稱為高地行省(upper satrapies)。當前312年塞琉古占據巴比倫,因而爆發巴比倫戰爭。尼卡諾爾立即組織一支大軍前往討伐塞琉古,但在途經底格里斯河的路上遭到塞琉古奇襲,尼卡諾爾的大軍因而遭到塞琉古軍擊敗。隨後東方米底等各省都落入塞琉古手中。 尼卡諾爾在那場戰役後的結局不是很清楚,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記載尼卡諾爾從混戰中逃走,他逃入沙漠裏並從那裏寫信向安提柯尋求援助。然而阿庇安卻記載他在那場戰役中陣亡。總而言之,尼卡諾爾之後就沒在歷史中出現。.

新!!: 塞琉古一世和尼卡諾爾 (總督)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國(دولة فلسطين)是一個由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約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帶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國家,2007年6月因內部兩大勢力嚴重不和而形成分裂局面,其中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即「哈馬斯」)佔有加沙地帶,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即「法塔赫」)主導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則管治約旦河西岸,受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監督。 1967年,巴勒斯坦阿拉伯区面积6242平方公里,包括约旦河西岸地区5879平方公里(其中死海面积220平方公里),及加沙地区363平方公里。 1988年11月15日,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巴勒斯坦解放组織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在國際承認巴解下,該國已與世界上多數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2011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投票表決,接納巴勒斯坦為該組織正式會員,這是巴勒斯坦以正式成員國的身份加入的首個聯合國機構。 2012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表決巴勒斯坦國升格為「非會員觀察國」的提案时,雖然美國和以色列強烈反對,仍以138票支持,41票棄權、9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67/19号决议。截至2015年9月,已经有136个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70.5%)承认巴勒斯坦國为一个獨立國家。.

新!!: 塞琉古一世和巴勒斯坦 · 查看更多 »

巴比伦

巴比伦(阿拉伯语: بابل, Bābil; 阿卡德语: Bābili(m); 苏美尔语语标符号: KÁ.DINGIR.RAKI; 希伯来语: בָּבֶל, Bāḇel; 古希腊语: Βαβυλών Babylṓn)原本是一个闪语族阿卡德人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四千三百年前的阿卡德帝国。 它起初是一个低级行政中心。公元前1894年在由移民者建立的阿摩利人王朝的手里巴比伦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城邦。巴比伦人在他们的历史上相对更多地被其它移民王朝统治,例如加喜特人、阿拉米人、埃兰人与迦勒底人。两河流域的同胞亚述人也统治过巴比伦。 巴比伦城市遗址在今天伊拉克巴比伦省的希拉被发现,位于巴格达以南约八十五公里处。这个举世闻名城市的遗址地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现在仅留存着由破损的土砖建筑物构成的大型土墩和碎片。城市沿着幼发拉底河建造,被左、右河岸平分成两部分,配有陡峭的河堤来抵御季节性的洪水。 现存的历史资料显示,巴比伦最初是一个小城镇,在公元前二千年初变得兴盛。在阿摩利人巴比伦第一王朝于公元前1894年兴起时它作为一个小城邦获得独立。巴比伦宣称自己是苏美尔-阿卡德城邦——埃利都的继承者。尽管在那时候它还是一个小城市,但是它让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圣城”尼普尔黯然失色。大约也是这个时候,也就是公元前十八世纪左右,一个名叫汉谟拉比的亚摩利人国王第一次建立了一个短命的巴比伦帝国。从这时候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南部被人称作巴比倫尼亞,巴比伦城市的规模日益膨胀,变得越来越雄伟。 巴比伦帝国随着灭亡而快速瓦解。之后,巴比伦在亚述人、加喜特人和埃兰人的统治下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被亚述人毁灭并重建后,巴比伦于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539年之间成为新巴比伦王国的所在地。这个帝国由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南角的迦勒底人建立。新巴比伦帝国最后一个国王是一个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的亚述人。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巴比伦在衰落后又被阿契美尼德帝国、塞琉古王朝、帕提亚帝国、罗马帝国和萨珊王朝统治。.

新!!: 塞琉古一世和巴比伦 · 查看更多 »

巴比倫尼亞

巴比倫尼亞是美索不達米亞中南部(現今伊拉克)的一個古代文化地區,其首都為巴比倫。漢摩拉比於蘇美爾和阿卡德帝國之地建立了巴比倫尼亞,亞摩利人成為了閃米特人的一支,巴比倫尼亞採用了閃米特的阿卡德語作為官方語言,並保留了當時不再當為口語的蘇美爾語作宗教用途。阿卡德及蘇美爾文化於後期巴比倫亞文化中舉足輕重,巴比倫尼亞地區即使在外族統治時,仍然是該地重要的文化中心。 最早記載「巴比倫尼亞」一地的文字,可追溯至前23世紀的薩爾貢時期的一塊版匾。 B B.

新!!: 塞琉古一世和巴比倫尼亞 · 查看更多 »

巴比倫分封協議

巴比倫分封協議發生於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手下將領們透過該協議瓜分亞歷山大帝國的大片疆土。 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因墨勒阿革洛斯與佩爾狄卡斯兩方對王位繼承權意見分歧,墨勒阿革洛斯的一方希望由腓力三世全權承繼,而佩爾狄卡斯的一方則希望等待亞歷山大帝的遺腹子(後來的亞歷山大四世)出生後在攝政扶持下繼承王位。最後皇家書記歐邁尼斯主催各方達成妥協。 經協議下,腓力三世當上國王,但由佩爾狄卡斯攝政統治,墨勒阿革洛斯擔任副手。然而,墨勒阿革洛斯及其約300名黨人很快便給佩爾狄卡斯消滅。佩爾狄卡斯隨後進行這場分封協議,將疆土分封給亞歷山大大帝的前將領及總督。 前320年,隨著第一次繼業者戰爭結束,此協議被另一協議—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所取代。 Category:亞歷山大大帝 Category:马其顿王国政治 Category:欧洲条约 Category:前323年.

新!!: 塞琉古一世和巴比倫分封協議 · 查看更多 »

巴比倫編年史

巴比倫編年史(Babylonian Chronicles),是一份記錄巴比倫尼亞主要歷史事件的楔形文字泥板。 巴比倫編年史橫跨從巴比倫國王納巴那沙(Nabonassar)到安息統治時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巴比倫編年史讓后人初步了解巴比倫的古代編史。人们猜测巴比倫占星學家可能利用天文觀測日誌來對照並記錄當代大事。 目前幾乎所有泥板都保存在大英博物館。 Category:巴比倫 Category:年代記 Category:巴比倫尼亞.

新!!: 塞琉古一世和巴比倫編年史 · 查看更多 »

希羅多德

希羅多德(Ἡρόδοτος),前5世纪()的古希臘作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歷史》一書,成為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完整流傳下來的散文作品。.

新!!: 塞琉古一世和希羅多德 · 查看更多 »

希達斯皮斯河戰役

希達斯皮斯河戰役(Battle of the Hydaspes),為亞歷山大大帝在前326年希達斯皮斯河附近對抗印度波羅斯的一場戰役,地點在今日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而波羅斯的王國疆域就包含旁遮普一部分。希達斯皮斯河戰役是亞歷山大大帝最後一場,也是代價相當高昂的一場大型會戰。波羅斯和他的大軍在這場戰役英勇抵抗入侵的馬其頓軍,儘管最後失敗,但贏得亞歷山大的讚賞和尊敬。 這場戰役由亞歷山大獲勝,但他疲憊的軍隊之後不久發生譁變,士兵們拒絕亞歷山大繼續往印度內陸深入的遠征計畫,亞歷山大不得不準備返回巴比倫,並往印度河口前進。雖然之後一路上還與一些印度部族起衝突,但依舊獲得勝利,亞歷山大最後在印度許多地方建立殖民城市來做為日後的據點和貿易中心,便離開了印度。.

新!!: 塞琉古一世和希達斯皮斯河戰役 · 查看更多 »

希臘城邦

城邦(πολις,,Polis,複數形為πόλεις,,poleis),希臘文的字面意思是城市。它也代表了公民以及公民組成的群體。是古希臘一種政治共同體,以城市為單位形成自治國家。古希臘的眾多城邦中,雅典和斯巴達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形式的城邦。.

新!!: 塞琉古一世和希臘城邦 · 查看更多 »

希臘化時代

希臘化時代(Hellenistic period)在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帝國之後不久開始。通常起始點視為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323年逝世開始,並結束於羅馬共和國在前146年征服希臘本土,或前30年最後的繼業者王國——托勒密王國滅亡為止Green,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the Hellenistic Age p. xiii.

新!!: 塞琉古一世和希臘化時代 · 查看更多 »

希腊语

希臘語(Ελληνικά)是一种印歐語系的语言,广泛用于希臘、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等国,与土耳其包括小亚细亚一帶的某些地区。 希臘语言元音发达,希臘人增添了元音字母。古希臘語原有26个字母,荷马时期后逐渐演变并确定为24个,一直沿用到現代希臘語中。后世希腊语使用的字母最早发源于爱奥尼亚地区(今土耳其西部沿海及希腊东部岛屿)。雅典于前405年正式采用之。.

新!!: 塞琉古一世和希腊语 · 查看更多 »

帕瑞薩娣絲二世

帕瑞薩娣絲二世(希臘語:Παρύσατις),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阿爾塔薛西斯三世的女兒,之後在前324年的蘇薩集體婚禮中嫁給亞歷山大大帝。她可能在亞歷山大逝世後,被亞歷山大第一任妻子羅克珊娜所殺。.

新!!: 塞琉古一世和帕瑞薩娣絲二世 · 查看更多 »

帕特羅克勒斯 (地理學家)

帕特羅克勒斯(希臘語: Πατροκλῆς; 活躍於前312年 -前270年間),是一位馬其頓將軍,同時也是地理學作家。帕特羅克勒斯在塞琉古一世和安條克一世麾下任職超過數十年,他可能曾經擔任過管理巴克特里亞和靠近印度一帶的官位。他曾經在裏海探險,確認它到底是個內海或是某個大洋的海灣。他的著作《環遊記》(periplous)已失落,部分內容僅被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波所引用。 在軍事上,帕特羅克勒斯也相當富有計謀。在巴比倫戰爭期間帕特羅克勒斯被奉命留守巴比倫,在對付德米特里入侵時,他曾經掘開灌溉運河的河堤,引洪水來防禦。 在塞琉古一世逝世後,新任國王安條克一世派遣帕特羅克勒斯前往小亞細亞平亂,但遭到比提尼亞人擊敗。.

新!!: 塞琉古一世和帕特羅克勒斯 (地理學家) · 查看更多 »

帕萊塔西奈戰役

帕萊塔西奈戰役(Battle of Paraitacene)是在第二次繼業者之戰中歐邁尼斯與安提柯之間於公元前317年的一場戰役。.

新!!: 塞琉古一世和帕萊塔西奈戰役 · 查看更多 »

三列槳座戰船

三列槳座戰船(希臘語:τριήρης),古代地中海文明,尤其是腓尼基人、古希臘人和羅馬人所用的戰船。戰船每邊有三排槳,一個人控制一枝槳。早期的三列槳座戰船源自:──一種古老的戰艦,每邊有一排槳,每排有25枝槳;和雙層槳座戰船──有二排槳的戰艦.雙層槳座戰船的原產地可能是腓尼基。在公元前七至四世紀,快速和敏捷的三列槳座戰船,佔地中海的軍艦的主導地位,直至被較龐大的和取代為止。在波斯戰爭中,三列槳座戰船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立了雅典的海上帝國;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導致她的衰敗。之後羅馬共和國決定打造海軍也以這種船為主。 Category:船舰 Category:古希臘的陣型和軍事單位.

新!!: 塞琉古一世和三列槳座戰船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大帝

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守护者()”;),世称亚历山大大帝( 或 ),古希臘北部馬其頓國王。生於佩拉,到16歲為止一直由亞里士多德任其導師。30歲時,已經創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其疆域從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他一生未嘗敗績,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军事統帥之一。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繼其父腓力二世王位成為馬其頓國王,并掌握王國的實際權力,因此有能力實現其父的擴土計劃。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開始長達十年的東征。他擊破波斯,并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為了尋找并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終應軍隊要求不得不撤軍。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於巴比倫,沒能來得及實現他入侵阿拉伯的計劃。在他死後,由於無繼承人,他的將領們互相不服,最終引發內戰,亞歷山大帝國也就迅速瓦解,分裂成四個國家。亞歷山大死後,部將卡山德為了稱王,謀殺了亞歷山大的兒子亞歷山大四世,與亞歷山大的私生子海克力斯,澈底斷絕了亞歷山大的血脈 亞歷山大的遺產包括他擴張領土導致的文化融合。他建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他將希臘文化一直向東傳播,導致希臘化時代的到來,直到15世紀仍然能在拜占庭帝國中發現這些痕跡。他以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為偶像,最終自己也成為一個近乎神話的人物。後世有許多軍事領導人和軍校都參照過他的戰術。.

新!!: 塞琉古一世和亚历山大大帝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港

亚历山大港(Αλεξάνδρεια;科普特语:Ⲣⲁⲕⲟⲧⲉ(Rakote);الإسكندرية),又譯亞歷山卓,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省省会,地中海岸的港口、非洲重要的海港。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1°12',东经29°15',离开罗西北208千米。尼罗河多支的、现已干枯的入海口位于亚历山大港东19千米处,古城卡诺珀斯的遗蹟就在那裡。今天亚历山大港有约334万居民。 亚历山大港是按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它是托勒密王朝的首都,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最大的城市。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规模和财富仅次于罗马。雖然埃及的伊斯兰教统治者在奠定了开罗为埃及的新首都后亚历山大港的地位不断下降。但在十九世紀末期,亞歷山大港躍升為世界主要的船運及交易中心之一,蓬勃的棉花業與連接紅海和地中海地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帶給這個城市豐厚的利潤。 今天的亞歷山大港靠著從蘇伊士來的天然氣和石油運輸管線成為埃及的重要工業中心。這個城市同時也有著蓬勃的觀光業。.

新!!: 塞琉古一世和亚历山大港 · 查看更多 »

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共和國(Հայաստան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ISO 9985轉寫:Hayastani Hanrapetutyun),通稱亞美尼亞,是一個位於西亞或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有時也會被視為是東歐的一部分。行政疆界上,亞美尼亞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西鄰土耳其,北鄰喬治亞,東為阿塞拜疆,南接伊朗和阿塞拜疆的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以埃里溫為首都。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亞美尼亞曾经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 目前,亞美尼亞與鄰國阿塞拜疆之間存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領土爭議問題,並曾在2016年4月雙方因此問題在邊境發生軍事衝突,亞美尼亞也因为1915年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發動的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歷史認知問題與土耳其之間有外交上和對大屠殺事件承認問題上存在爭議,但是近年亞土雙方已透過元首互訪等方式逐漸修復關係、重建溝通對話。不過,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的外交關係仍較不穩定。亚美尼亚是欧洲委员会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一员。亚美尼亚也宣稱擁有在1991年宣布独立但為未被普遍承認的國家的阿爾扎赫共和國的主权。.

新!!: 塞琉古一世和亞美尼亞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大四世 (馬其頓)

亚歷山大四世(希臘語:Aλέξανδρος;)是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與巴克特里亞貴族羅克珊娜所生的兒子,阿吉德王朝最後一任國王。.

新!!: 塞琉古一世和亞歷山大四世 (馬其頓) · 查看更多 »

庫魯佩迪安戰役

庫魯佩迪安戰役(公元前281年)是亞歷山大大帝的敵對繼業者—之間最後的一場戰役。戰役的兩方是利西馬科斯與塞琉古一世。利西馬科斯統治色雷斯十多年及在伊普蘇斯戰役後統治小亞細亞西部,又在這次戰役前沒多久終於得到馬其頓。塞琉古統治著東小亞細亞、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及波斯。除了兩個年邁的國王單打獨鬥及塞琉古打勝了外,我們幾乎對該戰役一無所知。 雖然這次勝利讓塞琉古名義上控制了亞歷山大帝國除了埃及以外的每一處地方,但勝利並無改變甚麼。塞琉古沒多久便被托勒密·克勞諾斯暗殺,而馬其頓迅即被托勒密·克勞諾斯奪取。這是那個年代兩個已經年老的前伙伴及前盟友,最終互相戰死的一個典型。亞歷山大的大部份將軍過著爭鬥的生活,亦死於爭鬥,隻除了少數如托勒密一世平靜地死於亞歷山卓。 Category:繼業者戰爭 Category:塞琉古戰爭 Category:馬其頓王國戰爭.

新!!: 塞琉古一世和庫魯佩迪安戰役 · 查看更多 »

康涅利乌斯·尼波斯

康涅利乌斯·尼波斯(Cornelius Nepos,约100 BC-约25 BC,或譯內珀斯)是古罗马的传记作家。出生于山南高卢的小镇荷斯提利亚(Hostilia,今奥斯蒂利亚)。对其高卢血统,古罗马作家屡有提及。罗马著名作家老普林尼曾在其著名的《自然史》中把他称为Padi accola (波河的居民) 。尼波斯是古典文学上重要的文学人物,其传记作品早在奥古斯都时代就开始获得赞誉。他是罗马诗人卡图卢斯的朋友;后者在其诗集的第一卷开篇中将其作品献给尼波斯:.

新!!: 塞琉古一世和康涅利乌斯·尼波斯 · 查看更多 »

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دجلة、Dijlah,Tigris)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西面的幼发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经伊拉克,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 底格里斯河流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年均流量42亿立方米,为西南亚水量最大的河流,底格里斯河的中下游都位於伊拉克境內,令原本位處乾旱氣候地區的伊拉克擁有水源豐富的河流,主要城市都在該河流的流域範圍,是伊拉克人口的主要集中地。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正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

新!!: 塞琉古一世和底格里斯河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简称伊拉克(العراق‎),位于亚洲西南部中东地区的国家。伊拉克与南方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的土耳其,西北的叙利亚,东方的伊朗和西方的约旦接壤。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新!!: 塞琉古一世和伊拉克 · 查看更多 »

伊普蘇斯戰役

伊普蘇斯戰役(Ἱψός),為亞歷山大大帝諸繼業者於前301年在小亞細亞的弗里吉亞展開的一場決定性戰役,因戰場所鄰近的當地村莊伊普蘇斯而得名。此戰中,安提柯一世與其子德米特里一世的王國對上聯合起來的另外三名亞歷山大舊將勢力,即馬其頓的卡山德、色雷斯的利西馬科斯、與巴比倫的塞琉古一世。 該戰役規模在繼業者戰爭中空前絕後,雙方動員的部隊總計16萬以上,有四位國王同時在戰場上。儘管安提柯軍的德米特里一世所率的騎兵擊敗聯軍騎兵,但因追擊過遠,使得聯軍有時間派出戰象陣來阻撓德米特里返回戰場,註定了安提柯軍的失敗,也決定了這場戰役的結果。伊普蘇斯戰役是亞歷山大繼業者戰爭中的最高潮,此戰中,最為強大的繼業者安提柯一世戰死,他的失敗決定亞歷山大帝國無法重建,帝国的分崩离析成为既成事实。.

新!!: 塞琉古一世和伊普蘇斯戰役 · 查看更多 »

伽比埃奈戰役

伽比埃奈戰役(Battle of Gabiene)是在第二次繼業者之戰中歐邁尼斯與安提柯之間的第二場重要戰役。.

新!!: 塞琉古一世和伽比埃奈戰役 · 查看更多 »

佩爾狄卡斯

佩爾狄卡斯,又譯帕迪卡斯(Περδίκας;)是亞歷山大大帝麾下主要將領,七位近身護衛官之一,亦跟隨亞歷山大從事遠征,成為大帝重要的左右手之一。在前323年在亞歷山大臨死前把象徵王權的戒指給他,使他成為新國王腓力三世和亞歷山大四世的帝國攝政,是亞歷山大繼業者之一。當佩爾狄卡斯掌權不久,原先亞歷山大大帝的將領們開始策畫奪取權位,佩爾狄卡斯是第一位試圖保持帝國完整的繼業者,但他與公主克麗奧佩脫拉的婚約導致被其他將領們懷疑他想自立為王,終使他與其他馬其頓重要領導人安提帕特、克拉特魯斯、埃及的托勒密交戰。 作為帝國攝政,佩爾狄卡斯親自率兵討伐劫持亞歷山大大帝靈車的托勒密,在入侵埃及時遭到軍隊嘩變,被殺。.

新!!: 塞琉古一世和佩爾狄卡斯 · 查看更多 »

佩拉的阿昌

阿昌 (古希臘語:; ? –前321年 ),出身馬其頓王國的首都佩拉,在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逝世任命為巴比倫尼亞總督。當亞歷山大遠征印度時,有一個名叫阿昌(克雷里亞斯之子)的馬其頓佩拉人擔任三排槳戰船艦長(Trierarch),很可能是同一個人。 在佩爾狄卡斯擔任帝國攝政時,佩爾狄卡斯可能懷疑阿昌與埃及的托勒密有所勾結,因此佩爾狄卡斯在遠征托勒密時派遣多喀摩斯(Docimus)率領一小支部隊接替阿昌的職位,阿昌在前321年與多喀摩斯隨後發生戰鬥,最終以阿昌敗亡。 另外在德爾菲的銘文中,發現他在約前333年或前332年間的皮西安運動會和地峽運動會獲得賽馬優勝。.

新!!: 塞琉古一世和佩拉的阿昌 · 查看更多 »

德米特里一世

德米特里一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塞琉古一世和德米特里一世 · 查看更多 »

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積251.6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平均深度是1500米,最深處为5267米。 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过土耳其海峡(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接通了地中海与紅海。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其附属的大西洋却是年轻的海洋。地中海处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是世界最强地震带之一。地中海地区有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 地中海作为陆间海,风浪较小,加之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为沟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促进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发展。現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沿岸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乾燥,冬季温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新!!: 塞琉古一世和地中海 · 查看更多 »

利姆诺斯岛

利姆诺斯岛(希腊语:Λήμνος)位于爱琴海北部希腊北爱琴大区莱斯沃斯州境内,島面积477平方公里,是希臘第八大島。岛上人口18,104人(2001年)。 利姆诺斯岛仍有保持著畜牧業的傳統,島上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大麥和芝麻。 利姆诺斯岛有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但是偶爾會下雪。 島上常颳強風,尤其是八月和冬季的時候。夏天利姆诺斯岛的溫度通常比雅典低攝氏2-5度。.

新!!: 塞琉古一世和利姆诺斯岛 · 查看更多 »

利西馬其亞

利西馬其亞 (Λυσιμάχια 或 Λυσιμάχεια) 在希臘化時代是一座重要城鎮,坐落在色雷斯切索尼斯(今日的蓋利博盧半島)西北方,靠近沙羅斯灣,為今土耳其在歐洲的部分。.

新!!: 塞琉古一世和利西馬其亞 · 查看更多 »

利西馬科斯

利西馬科斯(希臘文:Λυσίμαχος,)是馬其頓亞歷山大帝的七位近身護衛官之一,後來亦是「繼業者」,及後在前304年在色雷斯自立為王,鼎盛時期統治色雷斯、小亞細亞及馬其頓本土。.

新!!: 塞琉古一世和利西馬科斯 · 查看更多 »

列昂納托斯

列昂納托斯(?-前322年),亞歷山大帝將領及繼業者之一。 列昂納托斯出身上馬其頓(Upper Macedonia)的貴族,具有王室成員身份。他與亞歷山大是親戚且大致同齡,與亞歷山大一起長大,日後非常親密。他其後成為亞歷山大七位近身護衛官之一,並且曾在印度戰役中救了亞歷山大的命。 前323年亞歷山大死後,新帝國攝政佩爾狄卡斯讓列昂納托斯當赫勒斯滂·弗里吉亞總督。列昂納托隨後與亞歷山大的妹妹克麗奧佩脫拉訂婚,試圖增加自己的地位。與此同時,當雅典人聽到亞歷山大逝世的消息後,率眾起來反叛馬其頓的霸權統治,在拉米亞戰爭中把馬其頓軍安提帕特團團圍困。列昂納托斯帶領20,000名步兵及15,000名騎兵去為安提帕特解圍,一來可返回馬其頓與克麗奧佩脫拉成婚,二來可透過鎮壓希臘人反叛有助於他登上馬其頓王座。可惜他在與希臘人的戰事中陣亡而未能與克麗奧佩脫拉完婚。.

新!!: 塞琉古一世和列昂納托斯 · 查看更多 »

呂底亞

吕底亚(Lydia),小亞細亞中西部一古國(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前546年),瀕臨愛琴海,位於今天小亚细亚的西北部,其居民的語言為印歐語系安那托利亞語族,以其富庶及其宏偉的首都薩第斯(Sardis)著稱,它大約在公元前660年開始鑄幣,可能是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

新!!: 塞琉古一世和呂底亞 · 查看更多 »

呂珊德拉

呂珊德拉 (Λυσανδρα; 生存於前三世紀),是托勒密一世與安提帕特之女歐律狄刻所生的女兒。 呂珊德拉第一次婚姻是與卡山德之子,同時也是馬其頓國王的亞歷山大五世結婚。當亞歷山大五世逝世後,她改嫁給色雷斯國王利西馬科斯之子阿加托克利斯,時間可能發生在前291年利西馬科斯遠征蓋塔人之後。前284年,在受到利西馬科斯之妻阿爾西諾伊挑撥下,她丈夫阿加托克利斯被利西馬科斯的下令誅殺,她帶著好幾個孩子和阿加托克利斯之弟亞歷山大逃到亞洲,尋求塞琉古一世幫助。塞琉古隨後便與利西馬科斯開戰,並在庫魯佩迪安戰役中擊敗利西馬科斯。從保薩尼亞斯的描述,呂珊德拉應該在這段期間陪同塞琉古一世遠征,並對他有相當的影響力,在幾個月後塞琉古一世逝世後,不清楚呂珊德拉和她孩子以後的情況。.

新!!: 塞琉古一世和呂珊德拉 · 查看更多 »

哈利卡那索斯

哈利卡那索斯(希臘語:Ἁλικαρνασσός),位於卡里亞南部的古希臘城市,今土耳其境內的博德魯姆。哈利卡那索斯坐落在面對愛琴海的半島上,面對希臘的科斯島,在這裡可以控制進入哥科瓦海灣(Gökova)的所有船隻。。.

新!!: 塞琉古一世和哈利卡那索斯 · 查看更多 »

克拉特魯斯

克拉特魯斯(希臘語:Κρατερός,約),在亞歷山大大帝麾下是一名相當倚重的大將,後來成為繼業者之一。 克拉特魯斯參與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的大小戰役,在著名的伊蘇斯戰役和高加米拉戰役中指揮著方陣左冀步兵。在公元前326年的希達斯皮斯河戰役中,他負責指揮佯動部隊在西岸駐守,成功欺騙敵軍並讓亞歷山大的主力部隊順利渡河。亞歷山大對克拉特魯斯相當信任,在亞歷山大諸將中他最信任就是赫費斯提翁和克拉特魯斯。雖然他深受國王信任,然而克拉特魯斯堅守、捍衛馬其頓傳統,與亞歷山大提倡的東方化政策相牴觸,使他官位上無法與赫費斯提翁、佩爾狄卡斯相比媲,但反而使他深受馬其頓士兵歡迎,緣於馬其頓士兵們不滿亞歷山大的東方化政策。 遠征軍返回巴比倫尼亞後,他受命與波利伯孔一起帶領11,500名老兵返回馬其頓,當亞歷山大在巴比倫逝世時,他正在行軍至奇里乞亞,因此未參與巴比倫的王位繼承權之爭。隨著亞歷山大逝世,希臘諸城邦反叛之刻,克拉特魯斯在拉米亞戰爭中支援安提帕特對付希臘叛軍。他與他的馬其頓海軍啓航到希臘並在前322年參與克蘭農戰役。隨後他與安提帕特聽信安提柯對帝國攝政佩爾狄卡斯的指控,起兵聲討佩爾狄卡斯。公元前320年,他在小亞細亞卡帕多細亞與歐邁尼斯的一場戰役中交戰陣亡。.

新!!: 塞琉古一世和克拉特魯斯 · 查看更多 »

皮洛士

洛士(希腊语:Πύρρος;拉丁语:Pyrrhus;),摩羅西亞國王,出身埃阿喀得斯家族,也是希臘伊庇魯斯聯盟統帥(前306年–前302年, 前297–272年)普魯塔克. Parallel Lives, "".,後來成為敘拉古國王(前278年–前275年)及馬其頓國王(前288年–前284年),他也是希臘化時代著名的將軍和政治家..。皮洛士是早期羅馬共和國稱霸義大利半島的最強大的對手之一,在對抗羅馬的一些戰役中儘管獲得勝利,但也付出慘重的代價,西方諺語「皮洛士式勝利」源自於他。.

新!!: 塞琉古一世和皮洛士 · 查看更多 »

的黎波里 (黎巴嫩)

黎波里(Tripoli),是黎巴嫩地中海岸边的一座古城,位于贝鲁特以北85公里。该城名称意为“三城”,由于在腓尼基时代的三座城市(西顿、推罗和阿拉多斯)联盟中占主导地位而得名。 的黎波里现今为黎巴嫩北部省省会,人口约50万人,是黎巴嫩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港口。居民绝大多数是逊尼派穆斯林(约80%),以及一个东正教和基督教马龙派少数,也有少数是什叶派穆斯林。.

新!!: 塞琉古一世和的黎波里 (黎巴嫩) · 查看更多 »

米利都

米利都(Μίλητος)是位于安纳托利亚西海岸线上的一座古希腊城邦,靠近米安得尔河口。它在赫梯文献中被称为Millawanda或者Milawata,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也有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一些从克里特岛来的移民定居于此,随后,这个城市就成为了爱奥尼亚十二城邦之一。在公元前6世纪它建立起了强大的海上力量,并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在希波战争前它处于波斯统治下。米利都拥有一批著名的思想家,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世称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曾先後被赫梯帝國、弗里吉亚人、吕底亚、马其顿帝国、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鄂圖曼帝國所統治。在鄂圖曼帝國統治時期,米利都被用作一個與威尼斯進行貿易的港口,後來港口淤塞,城市被廢棄。今日米利都的廢墟距離海面數十公里,在衛星地圖上 37°31.8'N 27°16.7'E 的位置,於土耳其艾登省內。.

新!!: 塞琉古一世和米利都 · 查看更多 »

粟特

粟特(古波斯语:Suguda-),或譯窣利、索格特,為中亞古代民族,屬於歐羅巴人種中的伊朗人種,中國人稱之為昭武九姓、九姓胡、雜種胡,粟特原本生活在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澤拉夫善河流域,通稱索格底亞那(Sogdiana),今屬烏茲別克,部份在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粟特由大小不一的綠洲國家組成,常臣屬於外族,屬於商業民族,控制了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散居遠方。.

新!!: 塞琉古一世和粟特 · 查看更多 »

總督 (古波斯)

總督(波斯語:ساتراپ;英语:Satrap)指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和他們的繼任者如薩珊帝國和希臘化帝國的总督职位。 Satrap可能源自阿維斯陀语,類似於梵語Kshatrapa。古波斯语: 𐎧𐏁𐎰𐎼𐎱𐎠𐎺𐎠xšaθrapāvan(“保護者省”),由xšaθra(“疆界”或“省”)和pāvan(“保護者”)组成。在希臘,這個詞是呈現為σατράπης,satrápēs,在羅馬写為 satrapes,是從舊波斯语xšaθrapā(麵包車)变来。在現代波斯語这个词变成شهربان(shahrbān)。“Sharbān”是從現代波斯語转写,字面意思是“城市管理人”;(شهر“赫爾”,意為“鎮”,بان“禁令”,意思是“老闆”)。這個詞可能最終源自古印度-波斯世界。 satrap一詞也常用於現代文献中被用于指那些有超级大国操控的国家领导人。.

新!!: 塞琉古一世和總督 (古波斯) · 查看更多 »

繼業者

繼業者(希臘語:),泛指承繼人。在泛希臘歷史中,專指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他的繼業者和繼業者的兒子()們為爭奪亞歷山大所留下的廣大領土而陷入一連串紛爭的時期,而從前323年亞歷山大逝世開始,到皮洛士前272年逝世為止又稱為繼業者時代。另外,這段時期也是古希臘歷史中希臘化時期的開始。.

新!!: 塞琉古一世和繼業者 · 查看更多 »

罗得岛

罗得岛(Ρόδος Ródos )是爱琴海上的一个岛屿,位于佐则卡尼萨群岛的最东端,它也是该群岛的主岛和希腊所辖最东的岛屿,距离土耳其仅18公里。其名来自于古希腊语中的「Ρόδον」(玫瑰),当时指的是今天的朱槿;島徽則是一隻跳躍的鹿。全岛面积为1,398平方公里,居民约为125,000人,其中约一半住在岛北部的羅得市,該市也是全島的首府和旅游中心。 罗得岛是爱琴地区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相当古老的关于忒尔喀涅斯的神话。品达的诗中称罗得岛是太阳神赫利俄斯和女神罗得结合的产物。在希腊化时期,这个岛屿的鼎盛时期,人们竖立起一个巨大的太阳神銅像,成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十字軍東征期间,医院骑士团占领了该岛,并改名为“罗得岛骑士团”,成为了岛屿历史上重要的存在,他们在岛上留下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罗得岛以它的文学气质和独特的历史内涵无愧为爱琴诸岛中的一颗明珠。.

新!!: 塞琉古一世和罗得岛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 塞琉古一世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阿拉米语:ܒܝܬ ܢܗܪܝܢ,Μεσοποταμία,بلاد الرافدين,Mesopotamia)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的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处平原,而且周围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民族在此经历接触、入侵、融合的过程,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后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先经历史前的欧贝德、早期的乌鲁克、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后来又建立起先进的古巴比伦和庞大的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推向鼎盛时期。但随着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先后崛起和征服,已经辉煌几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废,接着渐渐为沙尘掩埋,最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伴随考古发掘的开始和亚述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物被出土,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被破解,尘封18个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才慢慢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尔的书吏学校、三四千年前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学作品、2600多年前藏有2.4万块泥板书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有前言和后记及282条条文构成的《汉谟拉比法典》、有重达30多吨的人面带翼神兽守卫的亚述君王宫殿、古巴比伦人关于三角的代数的运算、公元前747年巴比伦人对日食和月蚀的准确预测、用琉璃砖装饰的新巴比伦城和传说中的巴别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各时期的雕塑和艺术品,这些成就都属于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古老的文明。.

新!!: 塞琉古一世和美索不达米亚 · 查看更多 »

爱琴海

爱琴海(Αιγαίο Πέλαγος,Ege Denizi)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巴爾幹半岛南部和小亚细亚半岛之间,南北长610公里,东西宽300公里。爱琴海的东北部经达达尼尔海峡与马尔马拉海相连,並且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除了土耳其沿岸海域,整个爱琴海都是希腊的领海。.

新!!: 塞琉古一世和爱琴海 · 查看更多 »

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

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是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業者(Diadochi)於前320年在特里帕拉廸蘇斯達成的權力分配協議,各將領任命攝政及重所分配轄地,對原巴比倫分封協議作出修正。巴比倫分封協議是前323年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的權力分配協議。 隨著亞歷山大大帝在前323年逝世,帝國的統治權交予他同父異母的兄弟腓力三世及兒子亞歷山大四世。但由於腓力三世明顯的心智遲鈍,而亞歷山大四世才剛出生(他是亞歷山大帝的遺腹子),於是佩爾狄卡斯被任命為攝政,而亞歷山大大帝的前將領則任命為帝國各區的總督。 總督中有些野心勃勃。當埃及總督托勒密與其他將領叛亂時,佩爾狄卡斯卻在揮軍托勒密時兵變被殺。托勒密謝絕了當攝政,代之却委任了培松(Peithon)及阿里達烏斯(Arrhidaeus)。這任命遭到腓力三世的妻子歐律狄刻強烈反對,引致前320年全體繼業者在特里帕拉迪蘇斯的會議。會議任命安提帕特為攝政,及重新劃分各將領為各地總督。 Category:马其顿王国政治 Category:欧洲条约 Category:前320年.

新!!: 塞琉古一世和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 · 查看更多 »

狄迪墨婭 (塞琉古一世的姊妹)

迪墨婭(希臘語:Δηιδάμεια, 約四世紀人物),她出身馬其頓王國上馬其頓貴族,父親是腓力二世的軍官安條克,母親是勞迪絲。狄迪墨婭的兄弟塞琉古一世是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業者,日後建立塞琉古帝國。可能有一個叔叔叫做托勒密。 約翰·馬拉拉斯(John Malalas)透露狄迪墨婭嫁給一個不知名的希臘貴族,分別有兩個兒子稱為尼卡諾爾和尼科美德,然而這兩個希臘名字在約翰·馬拉拉斯年代相當常見。狄迪墨婭的存在相當令人質疑,可能與塞琉古宣稱他是太陽神阿波羅之子的神話有關,狄丹墨婭這個名字很可能是以米利都附近的狄迪瑪(Didyma)而來,當地有個很大的阿波羅神廟,另外狄迪墨婭的故事在當地很盛行。.

新!!: 塞琉古一世和狄迪墨婭 (塞琉古一世的姊妹) · 查看更多 »

銀盾兵

銀盾兵(希臘語:Ἀργυράσπιδες )字義為攜帶銀盾的,為當年跟隨亞歷山大大帝南征北討的馬其頓老兵,因手持銀盾而得名。 銀盾兵以馬其頓方陣陣型作戰,成員主要來自亞歷山大時的持盾衛隊老兵,帕曼紐之子尼卡諾爾曾擔任過持盾衛隊的指揮官。亞歷山大逝世後,在第二次繼業者之戰中他們跟隨歐邁尼斯與安提柯作戰,此時他們至少六十多歲,但多年來的征戰經驗使他們在戰場幾乎無敵。銀盾兵對亞歷山大大帝相當愛戴,當時,歐邁尼斯需拿出亞歷山大的名號才能駕馭它們。 在伽比埃奈戰役中,雖然銀盾兵擊退安提柯的步兵,但營帳卻遭到安提柯騎兵的洗劫,因而失去了銀盾兵的所有行囊。這些行囊累積三十多年來的戰利品。戰利品中不但有黃金寶石,還有希臘婦女及小孩。安提柯要求銀盾兵交出歐邁尼斯,便可換回全部行囊,銀盾兵隨即反叛,並把歐邁尼斯繳給安提柯。然而,安提柯相當厭惡銀盾兵這種不齒的行為,且銀盾兵自視甚高難以統御,安提柯把其中一些人派遣到邊境阿拉霍西亞那,在分割成小隊後,執行對付蠻族的危險任務。使銀盾兵逐漸被消滅。.

新!!: 塞琉古一世和銀盾兵 · 查看更多 »

達達尼爾海峽

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 Strait),土耳其称恰纳卡莱海峡(Çanakkale Boğazı),Δαρδανελλια,古称赫勒斯滂(Hellespont),是连接马尔马拉海和愛琴海的海峡,属土耳其内海,也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常与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并称土耳其海峡,並且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

新!!: 塞琉古一世和達達尼爾海峽 · 查看更多 »

菲萊泰羅斯

菲萊泰羅斯(希腊語:,約),原先為安提柯的手下,後來轉為利西馬科斯的守將,統治帕加馬。菲萊泰羅斯開啟阿塔羅斯家族對帕加馬城的統治,雖然在他在世時仍臣服於塞琉古帝國,但終究其家族後代自塞琉古帝國獨立,並建立帕加馬王國。.

新!!: 塞琉古一世和菲萊泰羅斯 · 查看更多 »

菲拉 (塞琉古一世之女)

菲拉(希臘語:Φίλα),為塞琉古帝國塞琉古一世與王后敘利亞的斯特拉托妮可的女兒,她之後嫁給馬其頓國王安提柯二世,並生下德米特里二世。.

新!!: 塞琉古一世和菲拉 (塞琉古一世之女) · 查看更多 »

菲拉 (安提帕特之女)

菲拉(Φίλα, ),馬其頓攝政安提帕特的女兒,後來成為德米特里的王后,也是希臘化時代第一位獲得巴賽麗莎(Basilissa)頭銜的女性。 菲拉在她那個時代就已是一位聞名的女性,以她的德行和高貴在當時的女性無人能及。她在早年時就已經展露出她的智慧和卓越的判斷力,以至於她的父親安提帕特經常詢問她有關政治上的事務。根據安東尼·第歐根尼(Antonius Diogenes)記載,菲拉可能在前332年以後嫁給一位名叫巴拉克魯斯的人,他可能就是擔任奇里乞亞總督的巴拉克魯斯。在前322年,她的父親為了感謝克拉特魯斯於拉米亞戰爭時幫助他,把菲拉嫁給了克拉特魯斯,並有一個兒子也命名為克拉特魯斯。當克拉特魯斯戰死後,菲拉又嫁給比她年輕的安提柯之子德米特里,這次婚姻可能在前319年到前315年之間開始。 儘管她與德米特里的年齡有一段差距,菲拉仍對她年輕的丈夫有很大的影響力,德米特里也對她非常敬重,儘管德米特里性格風流且有許多其他妻妾,他們倆人仍十分恩愛。德米特里後來於四處南征北討之時,菲拉似乎主要居住於賽普勒斯,如德米特里圍攻羅德島的那段時間,她就曾從賽普勒斯寫信給德米特里,並送他許多貴重的物品。德米特里在伊普蘇斯戰役戰敗後,菲拉與德米特里會合。她丈夫派她前往馬其頓與她兄弟卡山德和解並談和約,結束此事後菲拉似乎又回到賽普勒斯居住,於前295年時,埃及托勒密一世率軍奪取德米特里的賽普勒斯,並包圍菲拉所在的薩拉米斯。薩拉米斯最終被迫投降,托勒密一世以最高規格的方式對待菲拉,並且把她和她子女送還給德米特里。 馬其頓國王卡山德逝世後,國內王室陷入紛爭,加上馬其頓人對安提帕特的女兒菲拉素有好感,德米特里趁著這個機會奪下馬其頓王位,成為馬其頓的國王。菲拉這時與她丈夫命運與共,且很注重人民對王室的愛戴。但在前287年,其他繼業者各國聯手德米特里,促使馬其頓軍隊譁變,德米特里幾乎喪失所以地位,他和他的家室逃到卡山德里亞,這時菲拉已經對未來絕望,承受不了這種命運下服毒自殺,結束生命。 菲拉與德米特里生有兩個孩子,安提柯二世和斯特拉托妮可。她的兒子安提柯後來成為馬其頓國王,而女兒斯特拉托妮可嫁給塞琉古國王塞琉古一世,後來改嫁給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一世。.

新!!: 塞琉古一世和菲拉 (安提帕特之女) · 查看更多 »

西奈半島

西奈半島(阿拉伯语:شبه جزيرة سيناء;英文:Sinai Peninsula)是一块北接地中海南鄰红海的三角形半岛。其西部边界是苏伊士运河,东北部边界为以色列和埃及国界。.

新!!: 塞琉古一世和西奈半島 · 查看更多 »

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

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前1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 据狄奧多羅斯自述,他生于西西里阿吉拉。除了他自己的著作 Bibliotheca historica,古文献中有关于其生平活动鲜有记载。只有耶柔米在 Chronicon(《纪年史》)中亚伯拉罕1968年(前49年)下记有:“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希腊历史作家,享盛名”。其作品的英译者 Charles Henry Oldfather 则提到古阿吉拉留下的仅有的两块碑铭中的有一块(I.G. XIV, 588)即“狄奧多羅斯,阿波罗尼奥斯之子”的墓志。.

新!!: 塞琉古一世和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 · 查看更多 »

西比爾提亞斯

西比爾提亞斯 (希臘語:; 生存於前四世紀),出身希臘克里特島,並服役於亞歷山大大帝。 當亞歷山大大帝從印度準備歸程時,在前326年任命西比爾提亞斯擔任卡曼尼亞(Carmania)總督,之後改派為阿拉霍西亞和格德羅西亞(Carmania)總督,接任前任總督陶斯(Thoas)的職位。 前323年亞歷山大逝世後,西比爾提亞斯和其他遙遠的東方總督們一樣,都維持原來的職位,在前321年第二次分配的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也是如此。在第三次繼業者之戰,在面臨培松入侵帕提亞時,西比爾提亞斯是支持波斯總督樸塞斯塔斯反對培松的東方總督之一,之後反培松聯合軍在蘇錫安那接受皇家命令加入歐邁尼斯陣營對抗安提柯。然而對西比爾提亞斯而言,他是聽從樸塞斯塔斯的命令,而不是聽從歐邁尼斯,並且參與樸塞斯塔斯對抗總司令歐邁尼斯的陰謀。西比爾提亞斯對樸塞斯塔斯相當支持,以至於受到歐邁尼斯怨恨,並且威脅將要審判他,結果在西比爾提亞斯在倉促的戰鬥中逃走,返回他的轄區。 之後歐邁尼斯落入安提柯手中,歐邁尼斯的支持者都受到懲處。對西比爾提亞斯相當幸運,因為西比爾提亞斯先前與歐邁尼斯交惡的原因,安提柯仍維持原職位,並且讓他帶領精銳的銀盾兵大部分,密令他以對抗蠻族保疆衛土為由,暗自慢慢把銀盾兵拆散成一小團,來消滅驕傲不馴的銀盾兵。 阿利安提到麥加斯梯尼(Megasthenes)曾住過阿拉霍西亞總督西比爾提亞斯官邸,並與印度國王旃陀羅笈多見過面,可能是塞琉古一世與孔雀王朝於前303年簽訂和約後,派麥加斯梯尼為駐華氏城的大使。因此西比爾提亞斯在那時還擔任總督。.

新!!: 塞琉古一世和西比爾提亞斯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

其顿(Macedonia )是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地理和历史地区。长期以来,它的界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现在认为该地区涉及六个巴尔干半岛国家:希腊(北部的馬其頓地區)、北马其顿共和国、保加利亚(布拉格耶夫格勒州)、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它占地约,人口约476万。 馬其頓共和國自立國以來,一般簡稱為“馬其頓”;但馬其頓共和國和馬其頓地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存在名称争议。希臘方面認為“馬其頓”是希臘歷史的一個概念,反對馬其頓共和國使用“馬其頓”名稱,所以暫名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现在普遍认为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为史高比耶。 马其顿地区其已知的最古老定居点可追溯到约9000年前。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统治了巴尔干半岛;从那之后,马其顿的历史便开始多元化。.

新!!: 塞琉古一世和馬其頓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的克麗奧佩脫拉

克麗奧佩脫拉(Κλεοπάτρα,約),馬其頓王國公主,後來嫁到伊庇魯斯成為王后。她是亞歷山大大帝唯一一位同父同母的親妹妹,在繼業者戰爭中地位舉足輕重,影響許多事件。.

新!!: 塞琉古一世和馬其頓的克麗奧佩脫拉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的勞迪絲

勞迪絲(希臘語: Λαοδίκη, 約四世紀人物),她是馬其頓貴族安條克的妻子,丈夫是腓力二世的軍官。勞迪絲之後與安條克生下塞琉古一世,他日後建立塞琉古帝國。勞迪絲可能還有一個女兒狄迪墨婭,但這可能是塞琉古一世宣稱他是太陽神阿波羅之子以後,才出現的虛幻人物。塞琉古一世宣稱母親勞迪絲告訴他,自己是阿波羅之子。並說勞迪絲夢裡,阿波羅給了勞迪絲一個刻著船錨圖形的戒指,夢醒後也在床上找到的這個戒指。之後塞琉古誕生時,塞琉古也有一個船錨似的胎記,而且據說塞琉古的後代子孫也有這個胎記。 當塞琉古一世成為國王後,他建立了6個城市並以他母親的名字命名為「勞迪基婭」,例如敘利亞的勞迪基亞、勞迪基亞·刻考墨涅(Laodikeia Katakekaumenê)等等。.

新!!: 塞琉古一世和馬其頓的勞迪絲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王國

其頓王國(古希臘語:Μακεδονία)是古希臘西北部的王國。其史上最輝煌的時刻,也就是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帝國),是由亞歷山大大帝開創。 亞歷山大帝國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疆域东自费尔干纳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尔干半岛,北从中亚细亚、裏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新!!: 塞琉古一世和馬其頓王國 · 查看更多 »

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Εύσέβιος,Eusebius Caesariensis 生於約260年或275年—可能卒在339年5月30日)是巴勒斯坦地區的凱撒利亞的教會監督或主教。由於他對早期基督教歷史、教義、護教等貢獻,他被一部分後人認爲是基督教歷史之父。.

新!!: 塞琉古一世和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 查看更多 »

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共和国通称賽普勒斯(Κύπρος;Kıbrıs),是位於歐洲與亚洲交界處的一個岛国,位於地中海東部,面積9,251平方公里。 已知人類在賽普勒斯的活動足跡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10,000年,此一時期的遺址有喬伊魯科蒂亞,為新石器時代保存至今依然完好的建築群。塞浦路斯因地處地中海進入西亞地區的要衝,從古至今已被西臺、亞述、埃及、波斯、阿拉伯哈里發王朝、烏邁耶王朝、威尼斯及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外來勢力侵略或佔領過。西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從波斯人手中接管了此島。1878年起,為英國所管理,直至於1960年獲得獨立,隔年成為大英國協會員國。 賽普勒斯独立后的主體民族希腊人和少數民族土耳其人零星冲突不断,直至1974年爆发严重的種族流血冲突。主要居住于该岛北部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的干預和支持下于当地另立政权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因此賽普勒斯共和國法理主權為賽普勒斯全島及其周圍海域(除了一小部分地區因為條約分配予英國作為軍事基地),然而事實上(希臘人政权)有效統治區域仅为南方,占全島面积的63%。北賽普勒斯作为政治實體目前僅為土耳其共和國所承認。賽普勒斯共和国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成为欧洲联盟成员国。.

新!!: 塞琉古一世和賽普勒斯 · 查看更多 »

迦勒底

迦勒底(一譯加爾底亞,阿拉伯語:‎,Kāldān),是一個古代地區的名稱,屬巴比倫尼亞南部,即現今伊拉克南部及科威特。公元前625年至前539年期間開始有部落進入該區居住,這些部落的住民就被稱之為迦勒底人、加爾底亞人或新巴比倫人。 在《舊約聖經》中,迦勒底是新巴比倫的同義詞。大約在公元前625年,迦勒底人奪得巴比倫尼亞的王位,建立了迦勒底王朝,亦即新巴比倫王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時,帝國版圖大為擴張,勢力達至頂峰,征服猶大王國,並攻佔了耶路撒冷。.

新!!: 塞琉古一世和迦勒底 · 查看更多 »

阿加托克利斯 (利西馬科斯之子)

阿加托克利斯 (Aγαθoκλής; ?–前284年),是色雷斯國王利西馬科斯的兒子,他的母親是安提帕特的女兒妮卡亞,歐律狄刻、阿爾西諾伊一世是同父同母的姊妹。 阿加托克利斯約在前292年被他的父親派去與蓋塔人作戰,但阿加托克利斯戰敗並被俘擄,蓋塔國王德洛彌開特斯(Dromichaetes)對他以禮相待,並把他送回去利西馬科斯處做為示好。但利西馬科斯不領情,親自率領軍隊前來進攻,但也戰敗被俘。德洛彌開特斯同樣釋放利西馬科斯,之後還娶了利西馬科斯的女兒。但是一些作家認為僅僅只有阿加托克利斯被俘,或僅僅只有利西馬科斯被俘而已。 前287年,德米特里一世率軍入侵安那托利亞,並奪取了利西馬科斯的呂底亞和卡里亞領地。阿加托克利斯再度被他的父親派去對付入侵者,這次出征成功把德米特里一世逐出,收復了領地。阿加托克利斯繼續追擊,並透過斷絕糧食供應的戰略來使德米特里軍陷入困境。 阿加托克利斯雖然尚未被父王正式宣告為繼承人,但他深受臣民的愛戴,許多利西馬科斯的部屬也認為未來的國王將是他。然而阿加托克利斯的繼母阿爾西諾伊意圖讓利西馬科斯對阿加索克利斯有偏見,甚至誣陷阿加索克利斯陰謀反對他的父王。於是利西馬科斯把他處死,這之後造成王國人心動盪。阿加托克利斯死後,他的遺孀呂珊德拉(Lysandra)帶著孩子和阿加托克利斯弟弟亞歷山大逃到塞琉古一世處,塞琉古一世便趁著這個機會向利西馬科斯宣戰。。.

新!!: 塞琉古一世和阿加托克利斯 (利西馬科斯之子) · 查看更多 »

阿吉德王朝

阿吉德王朝(希腊语:οἱ Ἀργεάδαι)是古希腊北部国家马其顿王国的一个王朝。这个王朝自称是海格力斯的后代。腓力二世和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均出自这个王朝。在继任者之战中亚历山大的妹妹克麗奧佩脫拉打算接受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的建议逃往埃及与托勒密一世成婚,结果在萨迪斯被当地驻军长官谋杀,阿吉德王朝由此结束。阿吉德王朝的最后一位合法男性国王是亚历山大的儿子亚历山大四世,他被当时安提帕特王朝的卡山德谋杀。卡山德本来与亚历山大的其他将军们达成协议,等到亚历山大四世成人后就结束他们的独立性,遵奉亚历山大四世为统治者。 亚历山大大帝与波斯貴婦巴耳馨还有一个私生子海格力斯。他手下的将军之一波利伯孔曾一度支持立海格力斯为合法的国王,但是卡山德收买了波利伯孔,将希腊南部的一小块地方交给波利伯孔,并允许他拥有自己的军队,作为交换波利伯孔杀死了海格力斯,这样阿吉德王朝就完全断后了。.

新!!: 塞琉古一世和阿吉德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尔塔薛西斯三世

阿尔塔薛西斯三世,又譯亞他薛西斯三世(古波斯楔形文字: ;Ἀρταξέρξης;Artaxerxes III;),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前358年至前338年在位)。他继承了其父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王位。即位后,他为了防止内乱,杀死了几乎所有的公族。前343年,他击败了埃及法老王内克塔内布二世,重新建立了波斯对埃及的统治。前338年,他被宦官巴戈阿斯杀害。.

新!!: 塞琉古一世和阿尔塔薛西斯三世 · 查看更多 »

阿帕瑪

阿帕瑪 (Ἀπάμα),為巴克特利亞人斯皮塔米尼斯的女兒,塞琉古帝國建立者塞琉古一世的王后,他們在前324年的蘇薩集體婚禮中奉亞歷山大大帝之命結婚。 阿帕瑪和塞琉古一世有兩個兒子,長子安條克一世和阿凱夫斯。以及兩個女兒,分別為阿帕瑪和勞迪絲。塞琉古相當深愛他的妻子,在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當初大部分在蘇薩婚禮中迎娶東方妻子的馬其頓顯貴紛紛拋棄她們,但塞琉古依舊與阿帕瑪在一起,並且建立許多城市以阿帕瑪為名,命名為阿帕米亞。 古羅馬普魯塔克記載,兩人關係一直到阿帕瑪逝世後才結束,之後塞琉古一世迎娶德米特里一世的女兒斯特拉托妮可。.

新!!: 塞琉古一世和阿帕瑪 · 查看更多 »

阿庇安

阿庇安(Appianus,95年-165年),古罗马历史学家。代表作为《羅马史》(Πωμαικα),该书原24卷,约有一半的文字存世。他的风格简洁生动,是后世研究罗马史的主要依据,比如其中有古代历史著作仅有的对斯巴达克个人的详细记述。.

新!!: 塞琉古一世和阿庇安 · 查看更多 »

阿利安

#重定向 阿里安.

新!!: 塞琉古一世和阿利安 · 查看更多 »

阿特納奧斯

阿特納奧斯(Ἀθήναιος),活躍於1至2世紀的羅馬帝國時代作家,生活埃及的瑙克剌提斯(Ναύκρατις),生平不詳,用希臘文寫作,留下《歡宴的智者》(Δειπνοσοφισταί)一書,該書以對話體寫成,為後世保留了大量珍貴的風俗和文學資料。 A.

新!!: 塞琉古一世和阿特納奧斯 · 查看更多 »

阿育王詔書

阿育王詔書(Edicts of Ashoka),又稱阿育王詔令、阿育王垂諭,於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所流傳下的石刻文書,出現時間約在西元前269年至前231年間。在孟加拉、尼泊爾至巴基斯坦等地,都曾發現這類的古石刻文書,計有大磨崖、小磨崖各七所、石柱十根、石窟刻銘及石板等五種。除小磨崖法敕有阿育王之名外,餘皆刻以天愛喜見王(梵 Devānajpriya priyadraśi,巴 Devānajpiya piyadassin)之名。它是研究孔雀王朝與原始佛教的重要考古資料。.

新!!: 塞琉古一世和阿育王詔書 · 查看更多 »

阿桑德

阿桑德 (希臘語: Άσανδρoς; 生存於前四世紀),他是菲羅塔斯之子,帕曼紐的兄弟。 亞歷山大大帝命令他擔任呂底亞總督,並且還統領原先阿契美尼德帝國總督斯皮瑞達提斯的其它轄區,另外留給他一些維持馬其頓權威的軍隊。在前328年開始,阿桑德和尼阿卡斯率領許多希臘雇傭兵前來扎瑞亞斯帕(Zariaspa)增援亞歷山大。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逝世,阿桑德在巴比倫分封協議中獲得卡里亞總督,他的地位並在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再度確認。之後,阿桑德受帝國攝政安提帕特的命令進攻佩爾狄卡斯的餘黨阿塔羅斯和阿爾塞塔斯,但被他們擊敗。 前317年,當安提柯進軍波西斯和米底亞後,成為所有繼業者最為強大的勢力。於是其他人開始組成反安提柯同盟對抗他,其中包含埃及的托勒密、馬其頓的卡山德等等,阿桑德也加入這個同盟裡。前315年,安提柯派遣侄子托勒密率領一支軍隊前往解救阿米索斯,在收復卡帕多細亞後,托勒密一路進軍,並攻入阿桑德的卡里亞。幸好阿桑德在盟友卡山德和埃及的托勒密支援下穩住了局面。前313年,安提柯親自率軍對付阿桑德,並迫使他簽署嚴苛的和約,其中包含阿桑德的軍隊規模受到限制、讓境內希臘沿海城邦自由、附屬在安提柯之下、並把兄弟阿伽松送到安提柯處作為人質。條約簽定之後的幾天,阿桑德受不了這麼屈辱的條約並撕裂了它,他開始瞎造一些不能送人質過去的理由,並且派使者向埃及的托勒密和塞琉古求援。安提柯對於阿桑德背約的行為相當憤怒,立即派出軍隊強制解放卡里亞境內希臘城邦,並把卡里亞整個征服。對於之後阿桑德的結果不清楚,之後阿桑德就沒出現在歷史中了。.

新!!: 塞琉古一世和阿桑德 · 查看更多 »

阿波罗

阿波罗(Απόλλων,Apollō)是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之神、文艺之神,同时也是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其希腊名与罗马名相同。又称福玻斯(Φοίβος,意为「闪耀者」,现代希腊语转读为菲比斯。)他是最高神宙斯和黑暗女神勒托(Leto)的儿子,月亮与狩猎女神阿蒂蜜絲的孪生弟弟,由姊姊接生而出。 阿波罗的典型形象是右手拿七弦的里拉琴或七弦琴,左手拿象征太阳的金球。他是音乐家、诗人和射手的保护神。他是光明之神,从不说谎,光明磊落,在其身上找不到黑暗,也被称作真理之神。他非常聪明,通晓世事,是预言之神。他把医术传给人类,是医药之神。他还精通箭術,百发百中,从不失手。他同时掌管音乐、医药、医术、预言,是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最俊美的神祇,也象征着男性之美。 作为德尔斐的守护神,阿波罗向德尔斐神庙发布神谕。医药与治疗都与阿波罗與他的儿子阿斯克勒庇俄斯有关,同時阿波罗也可以带来病痛和瘟疫。阿波罗是殖民地的守护神,也是牧羊人的守护神。作为缪斯的领导,他在她们合唱时作指挥。荷米斯为他创造了里拉,这种乐器也成为了阿波罗的标志。为阿波罗唱的颂歌称作paeans。 早期希腊时期,尤其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阿波罗作为太阳神赫利俄斯,以及他与月之女神齐名的孪生姊姊阿耳忒彌斯, 被人们广为知晓。然而,约瑟夫·福特劳斯(美国学者,致力于希腊宗教研究)却声称在公元一世纪的奥古斯通文献中发现:阿波罗和太阳神赫利俄斯没有任何关联。直到公元三世纪,阿波罗和太阳神在希腊文学和神学的文献中一直都是被分开提及的¹。.

新!!: 塞琉古一世和阿波罗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

可以指现代国家:.

新!!: 塞琉古一世和阿拉伯 · 查看更多 »

阿拉霍西亞

阿拉霍西亞(Arachosia)是古代阿契美尼德帝國、塞琉西帝國、孔雀王朝及帕提亞帝國的一個行省的希臘名稱,它包括現今阿富汗東南部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部份地區。赫爾曼德河(Helmand River)流經阿拉霍西亞並提供南阿富汗最肥沃的土地。當中最大的城市坎大哈,據說是由亞歷山大大帝建立及命名。 阿拉霍西亞在巴克特里亞正南方,以興都庫什山脈為界。南面是格德羅西亞(即現今俾路支省)、西面是德蘭吉安納(現今錫斯坦),而東面則是印度河。西北地區有Pactyans,一個古印度–依朗部族(梨俱吠陀的Pakthas),他們可能是現今普什圖族的祖先。南及東南區有Rhoplutae人(據信是印度的羅布拉人Rohilla、拉傑普特人Rajputs及阿富汗人Afghans的祖先)和Eoritae(阿臘塔人Arattas或Aroras)。 阿拉霍西亞的北面及西北面部份屬於米底王國的領土。公元前六世紀,居魯士二世征服阿拉霍西亞其餘地區,將阿契美尼德帝國的疆界推进至印度河。公元前325年,马其顿帝国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直至印度河。其後,先後成為塞琉西帝國及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Greco-Bactrian Kingdom)的辖区。南及東南地區保留着佛教及印度教文化,直至公元7世紀中后期阿拉伯帝国的入侵。 Category:印度歷史 Category:伊朗歷史 Category:敘利亞歷史.

新!!: 塞琉古一世和阿拉霍西亞 · 查看更多 »

蘇薩

蘇薩(英語作 Susa,波斯語作:شوش、Shush,中国大陆译作苏撒,天主教思高聖經譯作穌撒)是位於伊朗的胡齊斯坦省的城市。2005年的人口數約為64960人。公元1901年,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現存於法國羅浮宮)在此出土。.

新!!: 塞琉古一世和蘇薩 · 查看更多 »

蘇薩集體婚禮

蘇薩集體婚禮,是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於前324年在蘇薩所舉辦的一場大型集體婚禮。為了結合馬其頓人和波斯人,亞歷山大帶頭迎娶波斯王室公主,並為他的軍官和幕僚們迎娶波斯波斯顯貴的女兒。這場婚禮賓客約有九千人,祝賀活動歷時五天。.

新!!: 塞琉古一世和蘇薩集體婚禮 · 查看更多 »

赫费斯提翁

赫费斯提翁(Ἡφαιστίων,)或譯赫菲斯定、赫菲斯辛、赫菲斯登,馬其頓貴族阿明托爾之子,因他是亚历山大大帝的亲密朋友而盛名於史。他是亚历山大的右輔大臣,而且很有可能是亚历山大的同性恋人。.

新!!: 塞琉古一世和赫费斯提翁 · 查看更多 »

薩拉米斯戰役 (前306年)

薩拉米斯戰役(Battle of Salamis)是第四次繼業者之戰中托勒密(埃及總督)與德米特里(安提柯之子)在賽普勒斯的薩拉米斯一場陸戰和一場重要海戰。.

新!!: 塞琉古一世和薩拉米斯戰役 (前306年) · 查看更多 »

蓋利博盧半島

#重定向 加里波利半島.

新!!: 塞琉古一世和蓋利博盧半島 · 查看更多 »

腓力 (總督)

腓力(希臘語: Φιλιππoς; ),他在前327年被亞歷山大大帝任命為粟特總督,並一直擔任這個職務,統治所有行省中最遙遠的一個。在亞歷山大逝世後,各繼業者重新分配了帝國勢力,在前321年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裡腓力改任帕提亞總督。在前318年,鄰近的米底亞總督培松企圖在帝國東部擴張他的勢力,進攻鄰近帕提亞行省,殺了腓力並任命其兄弟歐德摩斯為帕提亞新總督。.

新!!: 塞琉古一世和腓力 (總督) · 查看更多 »

腓力三世 (马其顿)

腓力三世(希臘語: Φίλιππος Αρριδαίος;約公元),馬其頓王國國王(前323年-前317年),是國王腓力二世與拉里薩的菲莉涅(據說是色薩利的一個舞者)所生的兒子、亞歷山大大帝同父異母的哥哥。出世時名為阿里達烏斯,登基後取名腓力。 阿里達烏斯很明顯地是有智力障礙的。根據普魯塔克的記載,他在腓力二世的妻子奧林匹亞絲王后企圖下毒後便變成弱智及癲癇;奧林匹亞絲是要消除她兒子亞歷山大的潛在競爭者。這些可能只是一些惡意的傳聞,因為並無證據顯示奧林匹亞絲與這個丈夫與前妻所生的孩子的病況有關。亞歷山大非常喜歡阿里達烏斯,也帶他一起,為了保護他,也為避免他成為政治人質,而威脅到自己的王位。當亞歷山大死於巴比倫後,他被在亞洲的馬其頓軍隊立為國王。但他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國王,及一個又一個實力軍人手上的人質。 月球上的阿里達烏斯隕石坑就是以他命名。.

新!!: 塞琉古一世和腓力三世 (马其顿) · 查看更多 »

腓力二世 (马其顿)

腓力二世(Φίλιππος Β' ο Μακεδών,),为馬其頓國王 (前359年-前336年),是阿敏塔斯三世和歐律狄刻最小的兒子,出生於佩拉。他是亞歷山大大帝和腓力三世的父親。.

新!!: 塞琉古一世和腓力二世 (马其顿) · 查看更多 »

腓尼基

腓尼基(腓尼基语:;Phoenicia;Φοινίκη;فينيقية;埃及语:fnḥw (fenkhu))是古代地中海东岸的一个地区,其范围接近于如今的黎巴嫩和叙利亚。腓尼基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乃犹太人的近邻。腓尼基人善于航海与经商,在全盛期曾控制了西地中海的贸易。他们的腓尼基字母,與希伯来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同源。.

新!!: 塞琉古一世和腓尼基 · 查看更多 »

色雷斯

色雷斯(希腊语:Θρκη,保加利亚语:Тракия,土耳其語:Trakya)是东欧的历史学和地理学上的概念。今天的色雷斯包括了保加利亚南部(北色雷斯)、希腊北部(西色雷斯)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东色雷斯)。色雷斯濒临三个海,分别是黑海、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在土耳其,它也被称为鲁米利亞(Rumeli)。 希腊北部西色雷斯为希腊东马其顿和色雷斯大区的一部分,称色雷斯地区,辖埃夫罗斯州、克桑西州、罗多彼州。 东色雷斯面积24,476km²,西色雷斯面积8,578km²,北色雷斯面积42,155km²。 历史上色雷斯的边界经常发生变化。古色雷斯(即古色雷斯人居住的地域)包括了现在的保加利亚、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希腊东北部、塞尔维亚东北部的一部分以及马其顿共和国的东部,北至多瑙河,南濒爱琴海,东至黑海与马尔马拉海,西达瓦达河和大摩拉瓦河。而作为罗马行省的色雷斯面积则相对较小,北部边界退至了巴尔干山脉,西部边界则位于美斯塔河。.

新!!: 塞琉古一世和色雷斯 · 查看更多 »

雅典的密爾米頓

密爾米頓(希臘語:Mυρμιδων; 前四世紀人物),雅典人。 他在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業者托勒密麾下,並受命率領一萬名士兵與托勒密的兄弟墨涅拉俄斯的大軍去鎮壓賽普勒斯。在完成這次任務後,他被派往卡里亞去協助阿桑德對抗安提柯 。.

新!!: 塞琉古一世和雅典的密爾米頓 · 查看更多 »

老普林尼

蓋乌斯·普林尼·塞孔杜斯(Gaius Plinius Secundus,),常稱为老普林尼或大普林尼,古羅馬作家、博物学者、军人、政治家,以《自然史》(一译《博物志》)一書留名後世。其外甥为小普林尼。 老普林尼是罗马骑士与元老院议员加伊乌斯·凯奇利乌斯的外孫。他出生在科莫,而非訛傳的维罗纳。学过法律,任西班牙代理总督,后担任那不勒斯舰队司令。老普林尼在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时,不幸被火山噴出的毒氣毒死。 其一生著有7部著作,其中六本散失,僅剩片段。。.

新!!: 塞琉古一世和老普林尼 · 查看更多 »

查士丁

查士丁、積斯汀、賈斯汀或側田(Justin / Justine)可以指:.

新!!: 塞琉古一世和查士丁 · 查看更多 »

恩基

恩基(Enki,; 苏美语: dEN.KI(G)),又译为恩奇,是苏美神话中的一位水神,后在阿卡德和巴比伦神话中被称为埃亚。他原本是埃利都的守护神,但后来对他的崇拜遍及整个美索不达米亚以及迦南、赫梯、胡里特等民族。他是工艺(gašam)、恶作剧、水、海水、湖水、聪慧(gestú,字面意思“耳朵”)和创造(“Nudimmud”:“Nu”.

新!!: 塞琉古一世和恩基 · 查看更多 »

杜拉歐羅普斯

杜拉歐羅普斯(Dura-Euopos)以“东方庞贝”著称,是位于中东叙利亚幼发拉底河畔,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之间,建于公元前三百年的帕提拉商队中心。杜拉歐羅普斯也與基督教的教堂傳統有很直接的关联,至今有稽可考的最早的一座圣堂建于公元二百五十年左右的杜拉欧罗普斯城。 在杜拉欧罗普斯发掘的犹太教堂中壁画堪与大马士革国立博物馆的大厅媲美,包括已知有关摩西的最早的一组图画(公元245~256年)。12世纪后才出现雄伟的摩西单人塑像。 在安息帝国时代,塞琉古帝国弃守美索不达米亚,安息帝国命令驻守在巴比伦尼亚的希墨罗斯进攻由许斯鲍希尼斯(Hyspaosines)统治查拉塞尼王国,希墨罗斯战败,巴比伦尼亚在前127年反遭许斯鲍希尼斯入侵,塞琉西亚被攻陷。前122年,米特里达梯二世迫使许斯鲍希尼斯撤退巴比伦尼亚,查拉塞尼王国成为安息帝国的附庸国。前113年,米特里达梯二世进一步向西扩张,攻占杜拉欧罗普斯,并卷入了与亚美尼亚王国的战争。 1930年代,考古学家在杜拉欧罗普斯城的一个地道里发现很多罗马士兵的尸体。英国莱斯特大学西蒙·詹姆斯博士 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化学武器。这些士兵是在公元大约256年驻守在杜拉欧罗普斯城,即位于现在的中东叙利亚幼发拉底河畔,保卫罗马帝国的一个大部队的部分成员。当时萨珊波斯帝国(Sasanian Persian Empire)对他们发起的猛烈围攻。考古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对这里进行挖掘后得到了新的历史解释,西蒙·詹姆斯波斯敌军将一种混合气体输入地道,杀死了罗马士兵,这应该称得上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化学战。他们是一座城市要塞的驻军,用挖地道来反击围城的波斯人。与此针锋相对,波斯人为了攻破这座城市的城墙,也采用挖掘地道的方法。现场留下的迹象表明,这些人挖地道的时候,波斯伏兵静静地等待着时机,当罗马人刚刚挖通两方地道的时候,波斯人立刻把硫磺晶体和沥青制成的混合毒气输入到他们的地道里,在数分钟内将地道里的所有罗马士兵都杀死。 有人将织布机归属于中国古代发明,某些学者則推测其为古叙利亚的发明,此乃因在杜拉欧罗普斯(Dura-Europos)城遗址所发现的织布机纤维被认为是256年之前之作。.

新!!: 塞琉古一世和杜拉歐羅普斯 · 查看更多 »

樸塞斯塔斯

樸塞斯塔斯 (Πευκέστας; 前四世紀人物),是古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的傑出將軍,近身護衛官之一,也是繼業者的一員,他的地盤是波斯帝國的故地。.

新!!: 塞琉古一世和樸塞斯塔斯 · 查看更多 »

歐律狄刻 (腓力三世之妻)

歐律狄刻(Eυρυδικη ;),是馬其頓帝國腓力三世的王后。她的父親是遜位的馬其頓國王阿敏塔斯四世,母親是腓力二世和奧妲塔的女兒庫娜涅。歐律狄刻她在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不久登上王后之位,她很有政治野心,並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繼業者戰爭期間試圖利用腓力三世的名號來掌握政局。.

新!!: 塞琉古一世和歐律狄刻 (腓力三世之妻) · 查看更多 »

歐邁尼斯

-- -- 歐邁尼斯(Ευμένης,英文名:Eumenes,約公元),又譯尤米尼斯,是古希臘的一名將領及學者,是皇家日記(efemerides)的作者。因支持馬其頓阿吉德王朝王室正統而參與繼業者之爭。多次擊敗馬其頓人而聞名,最終被銀盾兵背叛而死。.

新!!: 塞琉古一世和歐邁尼斯 · 查看更多 »

波利伯孔

波利伯孔(希臘語:Πολυπέρχων;),腓力二世 (馬其頓)及亞歷山大大帝麾下的馬其頓將領,曾全程追隨亞歷山大長征。當亞歷山大回到巴比倫後,他與克拉特魯斯被派返馬其頓,但當亞歷山大突然逝世時(公元前323年),他們只走到奇里乞亞。波利伯孔與克拉特魯斯停留好一陣子,之後他們到希臘的行程,並協助安提帕特在拉米亞戰爭平定希臘人的叛亂。之後波利伯孔在馬其頓留下,並在安提帕特到小亞細亞時暫代為馬其頓攝政,安提帕特是因第一次繼業者之戰要到小亞細亞,並成為整個亞歷山大帝國的帝國攝政。 當安提帕特在公元前319年逝世後,波利伯孔被委任為新的帝國攝政,但他隨即與安提帕特之子卡山德發生衝突。兩人隨即進入內戰,且戰事迅速蔓延到其他的繼業者,波利伯孔與歐邁尼斯聯手對付卡山德、安提柯及托勒密。 雖然波利伯孔最初以表明會給予那些希臘市城自由而成功控制着那些城市,安提柯還是在公元前318年將他的艦隊擊潰,而卡山德亦於次年取下了雅典。不久,卡山德將波利伯孔驅逐出馬其頓,並挾持了懦弱的腓力三世及其王后歐律狄刻。波利伯孔逃到伊庇魯斯,在那裡他加入了亞歷山大大帝的母親奧林匹亞絲、遺孀羅克珊娜及國王亞歷山大四世。他與奧林匹亞絲及伊庇魯斯摩羅西亞國王埃阿喀得斯組成聯盟,並由奧林匹亞絲領兵攻回馬其頓。奧林匹亞絲成功打敗了腓力國王的軍隊,並將他俘虏殺害。但卡山德從伯羅奔尼撒回來後將她擒獲及處死(公元前316年),羅克珊娜及小國王則由他接管。 波利伯孔這次却逃到伯羅奔尼撤,在那裡他仍然控制着幾個要塞。這次,他跟與前盟友鬧翻了的安提柯結盟。波利伯孔隨即控制了伯羅奔尼撒上更大的地區,包括科林斯及西庫昂(Sicyon)。隨著安提柯在公元前311年與他的敵人達成和約,及小國王亞歷山大與他母親被卡山德處死,波利伯孔保留有這些地區。當安提柯與他的敵人再燃戰火,他將亞歷山大的私生子海格力斯── 作為對付卡山德的籌碼──交給波利伯孔看管。波利伯孔却決定了跟安提柯決裂,他在公元前309年將那男孩謀殺了。直至他逝世的數年間,他仍然保有在伯羅奔尼撤的控制權,但他已不再在政治舞臺上出現了。 Category:馬其頓攝政王 Category:古希臘軍事人物 Category:古希臘政治人物.

新!!: 塞琉古一世和波利伯孔 · 查看更多 »

波利艾努斯

波利艾努斯(希臘語:Πoλύαινoςs),约活动于公元2世纪前后。来自马其顿,他用希腊语撰写八卷本《战略》,是一部“作战方略”集成,该书题献给马尔库斯·奥里乌斯·维鲁斯,以帮助他们进行帕提亚战争。.

新!!: 塞琉古一世和波利艾努斯 · 查看更多 »

波斯

在的伊朗在世界上的位置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是伊朗歷史的一部份。历史上在这一西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全盛時期領土東至印度河平原,西北至小亚细亚、欧洲的马其顿、希腊半岛、色雷斯,西南至埃及或也门。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

新!!: 塞琉古一世和波斯 · 查看更多 »

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古波斯语: ;波斯语:تخت جمشید/پارسه ,Persepolis)位於伊朗境內的设拉子(Shiraz)东北51公里一座当地人称为“善心山”(Mountain of Mercy)之下,曾經是波斯帝國的首都,大約在前560年由居魯士二世所建造(一說於前520年大流士所建),该城的名字在古代波斯的含义是“波斯人的城市”。在前331年被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焚城。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考古学上的证据表明波斯波利斯东部的遗址起于前515年。这座城市是作为波斯帝国礼仪上的首都,即用于接待外国使臣,接受万国朝拜。.

新!!: 塞琉古一世和波斯波利斯 · 查看更多 »

泰尔

--(صور ;腓利基語: ;צור Tzor;提比里安希伯来语:, 阿卡德語:, Τύρος),又譯--、提洛、提爾,位於地中海東部沿岸,為古代海洋貿易的中心,今屬黎巴嫩。基督教的和合本《圣经》譯本翻译为“推羅”。 泰爾城延伸突出於地中海上,在以色列阿卡北方二十三英里(約37公里),西頓城南二十英里(約32公里)處,現有居民117,100人。“泰爾”本意為岩石。 該城是古代腓尼基人的要邑,現在則位列黎巴嫩的第四大城,也是該國主要的港口之一。由於擁有許多遺跡,也是熱門的觀光景點;其中的羅馬競技場已在1979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中。.

新!!: 塞琉古一世和泰尔 · 查看更多 »

法爾斯省

法爾斯省(波斯語:فارس)是伊朗三十個省份之一。面積122,608平方公里,在所有省份中排行第四。人口約4,323,000(2004年數據);首府位於設拉子市。.

新!!: 塞琉古一世和法爾斯省 · 查看更多 »

戰象

戰象是經人類馴服和訓練後用於作戰用途的大象。在战场上主要用于冲散敌军的阵列、踐踏敵人以及利用高聳的象背向敵方施放投射兵器。士兵也可騎在象背上,形成象兵。战象通常是雄性,因为公象相對母象更加强健而凶猛。.

新!!: 塞琉古一世和戰象 · 查看更多 »

斯妲特拉二世

斯妲特拉二世(希臘語:Στάτειρα;),也可能名叫巴耳馨。她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公主,國王大流士三世和王后斯妲特拉一世的女兒。在伊蘇斯戰役父王被亞歷山大大帝擊敗後,她和她的家人都被馬其頓人俘虜,但受到良好照顧。在前324年亞歷山大於蘇薩集體婚禮娶了斯妲特拉二世作為他的王后,同時亞歷山大也娶了另一位波斯公主帕瑞薩娣絲二世。亞歷山大於前323年逝後,另一位王后羅克珊娜隨即殺了斯妲特拉。.

新!!: 塞琉古一世和斯妲特拉二世 · 查看更多 »

斯特拉波

斯特拉波(Στράβων,前64年–23年),公元前1世紀古希臘歷史學家、地理學家,生於現在土耳其的阿馬西亞(當時屬羅馬帝國),著有《地理學》(Γεωγραφικά)17卷。.

新!!: 塞琉古一世和斯特拉波 · 查看更多 »

旃陀罗笈多 (孔雀王朝)

旃陀羅笈多·孔雀(चन्द्रगुप्त मौर्य,,古希腊文:Sandrokottos,),又称月护王、旃陀羅崛多,是印度孔雀王朝开国君主,首次將印度次大陸大部分地區統一於一個政權之下。他于前320年至前298年间在位。,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其孫阿育王促成佛教從印度向外傳播。.

新!!: 塞琉古一世和旃陀罗笈多 (孔雀王朝) · 查看更多 »

敘利亞的斯特拉托妮可

斯特拉托妮可(希臘語:Στρατoνικη),為馬其頓安提柯王朝國王德米特里一世與安提帕特女兒菲拉所生的女兒。之後成為塞琉古帝國王后。 在前299年斯特拉托妮可在尚未年滿17歲時,塞琉古帝國國王塞琉古一世希望德米特里一世能把斯特拉托妮可嫁給他,因此德米特里一世護送斯特拉托妮可前往奇里乞亞海岸的羅蘇斯(Rhosus),並在那裡受到塞琉古一世隆重歡迎。雖然斯特拉托妮可與年邁的塞琉古一世年齡相差很大,但婚姻關係相當融洽,斯特拉托妮可幾年後還為塞琉古一世生下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菲拉。 塞琉古一世和第一任王后阿帕瑪所生的王子安条克此時對於這位年輕的新王后相當愛戀,但對於身份上這種不倫之戀相當掙扎,在深感相思痛苦和自責下食不下咽,讓身體漸漸衰弱,甚至有殉情的態度。照料安条克的御医埃拉西斯特拉圖斯很快就查覺此病情是愛情引起的,於是暗自在觀察宮廷的麗人在探望安條克時,觀察他的神情變化。當斯特拉托妮可單獨來探望或是與塞琉古一世一同前來時,這位王子都出現臉紅心跳等戀愛徵象。如此一來埃拉西斯特拉圖斯得知王子的愛戀對象是王后後,向塞琉古一世報告此事。塞琉古一世為了解救兒子的性命,於前294年讓斯特拉托妮可與安條克成親,並且同時宣布安條克為帝國東部的國王。 之後有關斯特拉托妮可的歷史描述相當稀少,斯特拉托妮可與安條克一世生下五個子女:塞琉古(後來因謀反而被處決)、勞迪絲、安條克二世、阿帕瑪(後來嫁給昔蘭尼國王馬格斯)、斯特拉托妮可。 在卡里亞的斯特拉托妮基亞據信是安條克一世以斯特拉托妮可的名字來命名的。.

新!!: 塞琉古一世和敘利亞的斯特拉托妮可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 (將軍)

托勒密(希臘語:Πτολεμαῖος, ),是安提柯麾下的將軍,也是他的侄子。他的父親托勒密是安提柯的弟弟。另外,他很可能是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中腓力三世的四位新任近身護衛官其中一人。 托勒密首度在前320年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當時他和他叔叔安提柯一同圍攻歐邁尼斯所在的要塞諾拉(Nora)。當歐邁尼斯要親自出城與安提柯會談時,托勒密暫時充當為歐邁尼斯方的人質。托勒密之後受到安提柯很大的信任,且軍事地位崇高。前315年,第三次繼業者戰爭爆發,其他繼業者們決定結盟並聯合起來對抗安提柯的勢力,於是安提柯派遣托勒密率領一支大軍,派他在小亞細亞主導對付卡山德的入侵,托勒密迅速進入卡帕多細亞,解救被卡山德將軍圍攻的阿米蘇斯。後來托勒密還前去對付比提尼亞統治者芝普特斯一世,迫使比提尼亞加入安提柯陣營。托勒密隨後往南進軍,進入了愛奧尼亞境內,當時率領埃及艦隊的塞琉古聽聞托勒密軍接近,被迫撤離。緊接著,托勒密繼續往進攻卡里亞總督阿桑德,同時雅典的密爾米頓前來援救阿桑德。前314年,因為阿桑德情勢危急,他的盟友卡山德派遣將軍歐波來姆斯來援,但托勒密在一次決定性突擊中徹底擊敗歐波來姆斯。 前313年夏季,安提柯親自率領一支大軍來到卡里亞,使戰局對安提柯陣營相當有優勢,托勒密在協助圍攻考納斯(Caunus)和伊阿索斯(Iasos)有活躍表現後,安提柯派他率領一支大軍前去對付卡山德,決定要把戰火帶到希臘本土,並命他為這個戰線的最高指揮官。托勒密很快就把哈爾基斯和奧羅波斯(Oropos)的卡山德駐軍驅離,並入侵阿提卡,使雅典臣服,並耀武揚威通過波奧蒂亞、福基斯和羅克裡斯(Locris),把當地的卡山德駐軍驅離,宣布這些城邦獲得獨立和自由。然而,當特勒思弗洛斯反叛的消息傳來,托勒密立即返回伯羅奔尼撒平定這場亂事 。 托勒密接著與卡山德親自率領的大軍對峙,並留在希臘直到第三次繼業者戰爭結束。然而,很可能因為安提柯並沒有對托勒密顯赫的戰功,給予應有的獎勵,當前310年馬其頓的卡山德和埃及決定發起新的戰爭時,托勒密忽然背棄他的叔叔安提柯,並與敵人卡山德和埃及的托勒密談和。此一舉動很可能是他想要在伯羅奔尼撒建立自己的勢力,但是因為這時卡山德和波利伯孔決定和解並進一步合作,這必定導致托勒密的計劃失敗。當埃及的托勒密率領艦隊來到科斯島時,他從哈爾基斯出發到科斯島,並加入埃及托勒密的艦隊。起初,埃及的托勒密給予他高規格的對待,但他雄心勃勃且心懷不軌,最後被埃及的托勒密下獄,並於前309年被毒死。.

新!!: 塞琉古一世和托勒密 (將軍)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克勞諾斯

托勒密·克勞諾斯(希臘文:Πτολεμαίος Κεραυνός,)是前281年至前279年在位的馬其頓國王。 “克勞諾斯”(Κεραυνός)在希臘文是“雷聲”或“雷電”的意思。他是埃及國王托勒密一世與其第三任妻子歐律狄刻(安提帕特之女)所生。他的弟弟托勒密成為繼承人,並在前282年登基成為埃及托勒密二世。克勞諾斯離開埃及抵達色雷斯國王利西馬科斯的宮廷。阿爾西諾伊二世是他同父異母的姊妹、利西馬科斯第三個妻子。 於逗留有利西馬科斯宮延期間,克勞諾斯站在阿爾西諾伊的一方,伴隨她對付東方的塞琉古一世。眼見有機會介入色雷斯與埃及的政局中,為了自己的利益,塞琉古作好短期內遠征利西馬科斯的準備。 前281年,利西馬科斯戰死後,托勒密·克勞諾斯謀殺了塞琉古。同年,克勞諾斯與伊庇魯斯摩羅西亞國王皮洛士結盟。克勞諾斯向利西馬科斯的遺孀、同父異母的阿爾西諾伊求婚,在婚禮後殺死阿爾西諾伊兩個年輕的兒子。阿爾西諾伊逃回埃及並嫁給她的親弟弟、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托勒密二世。 托勒密·克勞諾斯在與高盧人的戰爭中被殺,高盧人其後遷往後來的加拉太。 Category:馬其頓國王 Category:托勒密王朝君主儿子 Category:欧洲非正常死亡君主.

新!!: 塞琉古一世和托勒密·克勞諾斯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一世

托勒密一世(救主)(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Σωτηρ;公元前367年—前283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创建者,亦是亞歷山大的繼業者之一。托勒密是馬其頓王國亚历山大大帝的好友兼部将,曾跟隨大軍一同遠征波斯。前323年在亚历山大的帝国分裂时,托勒密分到埃及成為他的領地。前320年他击退帝国摄政佩爾狄卡斯的进攻,使埃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公元前304年,他效仿其他继业者宣布自己为王,建都亞歷山卓,建立一個希臘化風格的王國。.

新!!: 塞琉古一世和托勒密一世 · 查看更多 »

托魯斯山脈

托鲁斯山脉(Toros Dağları),土耳其中南部主要山脉,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边缘,西起安塔利亚以北的埃伊尔迪尔湖,东抵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游地区。托鲁斯山脉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主峰Demirkazık峰,海拔3756米。.

新!!: 塞琉古一世和托魯斯山脈 · 查看更多 »

拜利赫河

拜利赫河是西亞的河流,流經土耳其和敘利亞,河道全長100公里,流域面積14,400平方公里,最終在拉卡注入幼發拉底河,平均流量每秒6立方米,河水主要用作灌漑。 Category:敘利亞河流 Category:幼发拉底河支流.

新!!: 塞琉古一世和拜利赫河 · 查看更多 »

普魯塔克

普魯塔克(希臘文:Πλούταρχος;拉丁文:Plutarchus)(約46年─125年),生活於羅馬時代的希臘作家,以《比較列傳》(οἱ βίοι παράλληλοι;常稱為《希臘羅馬名人傳》或《希臘羅馬英豪列傳》)一書留名後世。他的作品在文藝復興時期大受歡迎,蒙田對他推崇備至,莎士比亞不少劇作都取材於他的記載。.

新!!: 塞琉古一世和普魯塔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塞流卡斯一世苏鲁克一世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