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政党联盟

指数 政党联盟

政党联盟(Political alliance)是指不同政黨形成的一種合作聯盟,通常是因其參與的政黨有共同政治目標或策略性目的,並在選舉時能互惠各自政黨。其達到此目的的策略包括經過集合資源和選票而超越選舉門檻、於投票制度的特性上得到優勢、或經由合作一起打敗執政黨並於選舉勝利後合作形成新政府組織。 當一個政党聯盟勝選後而執政時,或當沒有任何一黨只達到相對多數而不是絕對多數的選票,而幾個政黨必須一起合作執政時,他們將會形成一個聯合政府。 此種治理形式會產生的特點包括「不管部长」的產生。 相对于单纯的选举联盟,政党联盟的成员协作更为紧密,除了共同应对选举,还在其它政治议题上统一发声。政党联盟一般设有一个常设的协调机构。.

目录

  1. 111 关系: 加利西亚左翼替代加利西亚民族主义集团執政黨埃及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厄瓜多尔印度印度共产主义者和民主社会主义者联盟南非反帝国主义统一委员会另一个欧洲和齐普拉斯叙利亚墨西哥多數制大联盟 (孟加拉国)孟加拉国工人左翼团结工人左翼阵线左翼反对派 (乌克兰)左翼阵线 (印度)左翼阵线 (俄罗斯)左翼阵线 (法国)巴勒斯坦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不管部长中右翼联盟中左翼联盟希腊三方联盟一起为了加泰罗尼亚广泛阵线 (乌拉圭)乌克兰乌拉圭人民大会人民团结候选人-选民呼声人民爱国联盟人民联合革命运动人民抵抗-左翼反帝国主义合作人民民主大会争取变革和解放人民阵线争取实现革命目标人民阵线争取革命左翼争取颠覆反资本主义左翼合作争取正义、生活和自由广泛阵线争取民主社会运动以色列伊朗伊拉克德国... 扩展索引 (61 更多) »

加利西亚左翼替代

加利西亚左翼替代(Alternativa Galega de Esquerda)是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2年9月11日,由革新-民族主义兄弟会、联合左翼、生态和加利西亚生态社会主义空间组成。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反资本主义、加利西亚主义、女权主义、生态主义。该联盟的领导人是Xosé Manuel Beiras和Yolanda Díaz。 Category:西班牙政党 Category:政党联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加利西亚左翼替代

加利西亚民族主义集团

加利西亚民族主义集团(Bloque Nacionalista Galego,缩写为BNG)是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1982年,由加利西亚人民联盟、加利西亚民族-人民大会、加利西亚社会党以及一些独立人士组成。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加利西亚民族主义、和平主义。该联盟主张加利西亚独立。该联盟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加利西亚最重要的民族主义组织。该联盟是欧洲自由联盟的成员。.

查看 政党联盟和加利西亚民族主义集团

執政黨

執政黨,是一個國家政府中獲得政權的政黨,一般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地方行政長官所屬的政黨,或者是其他形式而掌握執政權的政黨。 标准的議會民主國家中,执政党是指实际控制立法行政权力的政党,政治下的执政权力一般限于国家治理,不是能真正掌握国家制度的权力,因为单一政党及其政治家无法代表绝对多数政治力量。民主國家的執政黨政治人物在担任国家及地方政府重要职务时,擁有依法組織政府和制定政策的权力,同时执政党負起政治責任,以維護執政權,否則會在下次選舉中成為在野黨甚至丧失国家层面的政治活动地位。在政党轮替中與執政黨相反的是在野黨,即在国家机关中拥有席位,有政治地位的政党,或反對黨,即广义上反对执政党的政党。.

查看 政党联盟和執政黨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查看 政党联盟和埃及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የኢትዮጵያ ፈደራላዊ ዲሞክራሲያዊ ሪፐብሊክ,),通称埃塞俄比亚(ኢትዮጵያ,,),是位於非洲之角的主權國家。北部與東北部與厄立特里亚接壤,東部與吉布提及索马里接壤,西部與苏丹及南苏丹接壤,南部與肯尼亚接壤。埃塞俄比亚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內陸國家,以及繼尼日利亚以后,人口最多的非洲國家,有接近1億居民。埃塞俄比亚土地面積為110萬平方公里,首都及最大城市是亚的斯亚贝巴。 19世紀末列强瓜分非洲,埃塞俄比亚是唯一成功擊敗歐洲殖民勢力,保护並維持其君主制國统的非洲國家。1974年,一次軍事流血政變將1930年代以來一直統治衣索比亞的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推翻以後,衣索比亚廢除君主制,建立由门格斯图掌握实权的军政府,并成為名义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直至1990年才宣布放棄社会主義制度。1991年,亲阿尔巴尼亚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通过武装斗争上台,执政至今。非洲联盟总部位于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在1980年代以前,埃塞俄比亚居住着大量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稱為贝塔以色列,在以色列立國後,他们便逐渐離開埃塞俄比亚移居以色列。.

查看 政党联盟和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阿姆哈拉语:የኢትዮጵያ ሕዝቦች አብዮታዊ ዲሞክራሲያዊ ግንባር),简称埃革阵,是目前埃塞俄比亚的执政联盟。 1988年5月,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作为反对门格斯图独裁统治的政治军事联盟成立,由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阿姆哈拉民族民主运动、奥罗莫人民民主组织和南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运动4个党派组成。1991年,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领导的武装攻克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推翻了门格斯图政权。自此,该联盟一直掌握着执政权。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的意识形态是革命民主、社会主义。该联盟主张埃塞俄比亚各民族享有自决权利。该联盟的主席是埃塞俄比亚现任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副主席是Demeke Mekonnen。该联盟的总部位于亚的斯亚贝巴。该联盟的青年翼是埃革阵青年联盟,妇女翼是埃革阵妇女联盟。该联盟出版报纸《新视野》。.

查看 政党联盟和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

厄瓜多尔

厄瓜多共和国(República del Ecuador)是一個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的國家,北與哥倫比亞相鄰,南接祕魯,西濱太平洋,與智利同為南美洲不與巴西相鄰的國家,另轄有距厄瓜多本土1,000公里的加拉巴哥群島。 厄瓜多於1809年8月10日時脫離西班牙的统治獨立建國。由於赤道橫貫了厄瓜多的國境,所以西班牙文中以赤道(ecuador)作为国名,因此該國又擁有「赤道国」的別稱,或因為盛產香蕉而又被稱為「香蕉之国」。首都基多位於皮欽查火山的山麓,海拔高達2,850公尺,使該市成為全世界第二高的首都(僅次於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查看 政党联盟和厄瓜多尔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查看 政党联盟和印度

印度共产主义者和民主社会主义者联盟

印度共产主义者和民主社会主义者联盟(Confederation of Indian Communists and Democratic Socialists)是印度的一个政党联盟,成立于2002年。该联盟由亲印度国民大会党的共产主义政党和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组成。这些政党反对印度的主要左翼政党,如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和印度共产党。.

查看 政党联盟和印度共产主义者和民主社会主义者联盟

南非

南非共和国(南非語:Republiek van Suid-Afrika),簡稱南非,是位於非洲南端的共和國。它西部毗鄰納米比亞(1005公里長邊界),北部接壤博茨瓦納(1969公里長邊界)和津巴布韋(230公里長邊界),在東北部則與莫桑比克(496公里長邊界)和斯威士蘭(438公里長邊界)相鄰。“國中之國”萊索托(1106公里長邊界)在南非境內形成一個內飛地。此外,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立法首都(國會所在地)为开普敦,而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則为布隆方丹。 南非是非洲種族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歐洲移民、印度人和有色人的數量及比例都是非洲國家中最多的。多種族和種族鬥爭一直是南非歷史和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非發展較其他非洲國家良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别是金礦和鑽石。南非的經濟是非洲大陸上經濟規模最大、最發達的國家,並且擁有全非洲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佔少數的白人與佔多數的黑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一直主宰了近代南非的歷史、政治等。自1990年以來,白人純粹基於自己的種族發展的法律在與黑人負責的種族隔離進行了漫長而有時激烈的鬥爭,之後1948年國民黨執政後,白人根據自己的種族發展建立了各種種族隔離制度。種族衝突和鬥爭在20世紀1948年到1990年代的種族隔離中達到了頂峰。然而,雖然大部分白人支持種族隔離制度,但仍然有20%的白人不支持種族隔離制度,而外來壓力是種族隔離最終結束的一個重要因素。從1990年起,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 但是,政治制度的巨大變化是以相對和平地實現的,這是神奇的方式。南非是非洲少數幾個沒有發生政變的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一。多方會談導致新南非政府實施和制定了具有堅實的人權保護的。 今天,南非經常被譽為“彩虹之国”,這是最初由南非開普敦的聖公會前任大主教德斯蒙德·杜圖的構思和後來被當時的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所推廣的一個術語,作為終止南非由種族隔離思想帶來的分離並對新發現文化多樣性的隱喻。稱南非為彩虹之國,寓意不同種族的人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和平國度。南非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核武器後自願摧毀核武器的國家。.

查看 政党联盟和南非

反帝国主义统一委员会

反帝国主义统一委员会(西班牙语:Comisiones Unitarias Antiimperialistas),全称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反帝国主义阿蒂加斯主义统一委员会(Comisiones Unitarias Antiimperialistas Artiguistas por la Liberación Nacional y el Socialismo),是乌拉圭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08年,由东岸革命运动等左翼党派组成。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革命社会主义、格瓦拉主义、阿蒂加斯主义、反帝国主义。 Category:乌拉圭政党 Category:政党联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反帝国主义统一委员会

另一个欧洲和齐普拉斯

另一个欧洲和齐普拉斯(意大利语:L'Altra Europa con Tsipras)是意大利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它成立于2014年3月5日,由左翼生态自由、重建共产党、南蒂罗尔绿党及一些较小的政党、团体还有个人组成。Maffimo Torelli任主席。该联盟参加了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赢得3个席位。该联盟支持希腊激进左翼联盟领导人阿列克西斯·齐普拉斯。.

查看 政党联盟和另一个欧洲和齐普拉斯

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al-Jumhūrīyah al-ʻArabīyah as-Sūrīyah),通称叙利亚(Sūriyā),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属于中东阿拉伯国家,首都大马士革。叙国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同黎巴嫩和以色列为邻,西濒地中海。1944年1月1日宣布独立,1946年4月7日被联合国及世界各国认可为正式独立国家,现任总统為巴沙尔·阿萨德。.

查看 政党联盟和叙利亚

墨西哥

墨西哥合众国(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通稱墨西哥(México ),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主权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为伯利兹、危地马拉和加勒比海,东部则为墨西哥湾。其面积达近二百万平方公里(超过760,000平方英里),为美洲面积第五大国家和世界面积第十四大国家。其总人口超过1.2亿,为世界第十人口大国,西班牙语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国。墨西哥为联邦国家,包括三十二个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为一州。 前哥伦布时期的墨西哥为诸多先进的中部美洲文明发源地,如奥尔梅克、托尔特克、特奥蒂瓦坎、萨波特克、玛雅和阿兹特克等。1521年,西班牙帝国以墨西哥-特诺奇提特兰为基点征服并殖民了这一地区,并将之建制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1821年,在墨西哥独立战争之后,这一辖区宣布独立并受承认为墨西哥。独立后的墨西哥经历了一段动荡期,经济和政治均不稳定。美墨战争(1846–48)后其被迫将位于北部的近三分之一领土割让给美国。19世纪的墨西哥经历了糕点战争、法墨战争、内战、两个帝国以及一段独裁时期。1910年开始的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独裁统治,最终促成了的订立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建立。 墨西哥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第十五大,国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十一大。墨西哥经济与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贸易伙伴紧密相关,尤其是美国。自1994年起,墨西哥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首个拉丁美洲成员国。世界银行将其归为中高收入国家,分析人士亦称其为一新兴工业化国家。估计至2050年,墨西哥将成为全球第五或第七大经济体。该国被认为是一地域大国和中等强国,并时常被认为是一新兴强国。墨西哥文化历史遗产丰富,拥有美洲数量第五多和世界第六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15年其为世界访客数量第十的国家,国际来访人次达2910万。墨西哥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G20峰会和团结谋共识成员国,2014年起成為法语圈国际组织观察员。.

查看 政党联盟和墨西哥

多數制

多數制(Plurality voting system),常應用於行政首長的選舉之中。相對於比例代表制,亦是三權分立體制中議會選舉中分配議席的方法之一,因此又稱為多數代表制(Majoritarian Representation)。.

查看 政党联盟和多數制

大联盟 (孟加拉国)

大联盟(মহাজোট)是孟加拉国的一个政党联盟,现处于执政地位。该联盟成立于2008年,现有280名议员。意识形态为孟加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世俗主义。该联盟由孟加拉国人民联盟、孟加拉国工人党等14个政党组成。 Category:孟加拉國政黨 Category:政党联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大联盟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

--人民共和国(গণপ্রজাতন্ত্রী বাংলাদেশ,),简称孟加拉国(বাংলাদেশ),南亚国家,位於孟加拉湾之北,毗邻尼泊尔、不丹以及中国,却不接壤;东南山區一小部份与缅甸为邻,其他部份都与印度接壤。位于孟加拉灣的海域面积大致等同于陆地面积。 第一大城市是首都达卡,第二大城市吉大港市同时是该国最大的港口。.

查看 政党联盟和孟加拉国

工人左翼团结

工人左翼团结(اتحاد چپ کارگری)是伊朗的一个极左翼反对派政党联盟,目前处于流亡状态。该联盟的成员有:伊朗革命工人组织(工人道路)、伊朗共产主义敢死联盟、社会主义和革命倾向、和伊朗工人团结运动、敢死少数派行动者。 Category:伊朗政党 Category:政党联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工人左翼团结

工人左翼阵线

工人左翼阵线(Frente de Izquierda y de los Trabajadores,缩写为FIT)是阿根廷的一个政党联盟,成立于2011年4月14日。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托洛茨基主义。该联盟的政治立场为极左翼。该联盟由工人党、社会主义工人党、社会主义左翼三个托洛茨基主义政党组成。目前该联盟在阿根廷国家众议院拥有3个席位。 Category:阿根廷政黨 Category:托洛茨基主义政党 Category:政黨聯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工人左翼阵线

左翼反对派 (乌克兰)

全乌克兰左翼和中左翼政党及社会组织公共协会“左翼反对派”(Всеукраинское обще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левых и левоцентристских 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партий и общественных организаций «Левая оппозиция»),通称左翼反对派(Левая оппозиция),是乌克兰的一个政治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5年6月12日。该联盟由6个政党(乌克兰共产党、乌克兰进步社会党、“基辅罗斯”党、乌克兰工作党、斯拉夫党和“新力量”党)、13个非政府组织以及6名独立人士组成。 乌克兰现有另一个也取名为“左翼反对派”的左翼组织。该组织成立于2011年,主要由托洛茨基主义者组成。该组织指责乌克兰共产党等组建的“左翼反对派”盗用了他们的名称,因为历史上最先使用“左翼反对派”这一名称的是列夫·托洛茨基的支持者。 Category:乌克兰政党 Category:政党联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左翼反对派 (乌克兰)

左翼阵线 (印度)

左翼阵线(Left Front)是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领导的多个地方性左翼政党联盟的统称,主要有:西孟加拉邦的“左翼阵线”、特里普拉邦的“左翼阵线”和喀拉拉邦的“左翼民主阵线”。.

查看 政党联盟和左翼阵线 (印度)

左翼阵线 (俄罗斯)

左翼阵线(俄语:Ле́вый фро́нт)是俄罗斯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囊括了多个俄罗斯及前苏联地区的其它国家的极左翼组织。该组织成立于2008年10月18日。该组织的成员所持政治理念各异,包含了社会主义的多个流派: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卢森堡主义、托洛茨基主义、毛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该组织的口号是“社会主义或者死亡”。该组织出版刊物《最后通牒》。该组织的总部位于莫斯科。该组织有9000名成员。 左翼阵线对普京政权持强烈批判态度。.

查看 政党联盟和左翼阵线 (俄罗斯)

左翼阵线 (法国)

左翼阵线(Front de gauche,缩写为FG或FDG)是法国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由法国共产党和左翼党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前建立。此后,该联盟还吸纳了其他一些左翼小党(包括争取社会和生态替代联盟、替代、共和与社会主义、联合左翼、融合与替代、反资本主义左翼和法国工人共产党),并参加了多次选举。.

查看 政党联盟和左翼阵线 (法国)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國(دولة فلسطين)是一個由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約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帶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國家,2007年6月因內部兩大勢力嚴重不和而形成分裂局面,其中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即「哈馬斯」)佔有加沙地帶,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即「法塔赫」)主導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則管治約旦河西岸,受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監督。 1967年,巴勒斯坦阿拉伯区面积6242平方公里,包括约旦河西岸地区5879平方公里(其中死海面积220平方公里),及加沙地区363平方公里。 1988年11月15日,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巴勒斯坦解放组織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在國際承認巴解下,該國已與世界上多數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2011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投票表決,接納巴勒斯坦為該組織正式會員,這是巴勒斯坦以正式成員國的身份加入的首個聯合國機構。 2012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表決巴勒斯坦國升格為「非會員觀察國」的提案时,雖然美國和以色列強烈反對,仍以138票支持,41票棄權、9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67/19号决议。截至2015年9月,已经有136个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70.5%)承认巴勒斯坦國为一个獨立國家。.

查看 政党联盟和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منظمة التحرير الفلسطينية,罗马化:Munaẓẓamat at-Taḥrīr al-Filasṭīniyyah)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一个政治军事组织。著名巴勒斯坦政治家亚西尔·阿拉法特病逝前曾是该组织的领导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目前更倾向于以谈判手段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使得它与主张用武力消灭以色列国的哈马斯常有冲突。 目前有142个主权国家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

查看 政党联盟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不管部长

不管部长(英語:Minister without Portfolio,意为没有部门的部长)並非真有一個名為「不管」的部門,而是指:採用內閣制國家的内阁裡未被指派負責某一個部門的大臣,都叫做「不管部大臣」或「不管部部長」,在日本被稱為「無任所大臣」。在那些非多黨聯合政府所管理行政机构里,特別是一些總統制國家,例如美國,這個職位並不常見。 曾經一段時間,英國首相內閣委派不管部大臣專責處理北愛爾蘭事務。.

查看 政党联盟和不管部长

中右翼联盟

中右翼联盟(Coalizione di centrodestra)是对自1994年以来在意大利出现的中右翼政党联盟的泛称,它们拥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和聯盟名称。该联盟自1994年以來一直由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领导,其領导的意大利力量党及其后继党自由人民党和意大利力量党 (2013年)存在。贝卢斯科尼領导的政黨與北方联盟在1994-2011年間曾三度聯合執政。 在2018年意大利大选中,中右翼联盟由意大利力量党 (2013年)、北方联盟、意大利兄弟和我们和意大利4个政党组成。.

查看 政党联盟和中右翼联盟

中左翼联盟

中左翼联盟(Coalizione di centrodestra)是对自1995年以来在意大利出现的一些中左翼政党联盟的泛称,它们拥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和名称。该联盟一直围绕着左翼民主党及其后继党左翼民主人士和民主党存在。 在2018年意大利大选中,中左翼联盟由民主党、更多的欧洲、一起和人民公民名单4个政党组成。.

查看 政党联盟和中左翼联盟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查看 政党联盟和希腊

三方联盟

三方联盟(Tripartite Alliance)是南非的一个左翼政治联盟。该联盟形成于1990年反对白人政府种族隔离政策的运动结束后。该联盟由非洲人国民大会、南非共产党和南非工会大会组成。根据协议,南非共产党和南非工会大会不以自己的名义参与国家公职选举,其成员以非洲人国民大会候选人身份参与竞选国家公职。自1994年起,该联盟一直掌握着国民议会多数席位。 Category:南非政党 Category:政党联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三方联盟

一起为了加泰罗尼亚

一起为了加泰罗尼亚(Junts per Catalunya.),也译作全力為加泰隆尼亞,是加泰羅尼亞的一个政党联盟,主张加泰罗尼亚独立。该联盟由加泰罗尼亚欧洲民主党和一些独立人士组成。 2017年12月21日的選舉中,將卡萊斯·普吉德蒙排在政黨名單首位;該黨成立原因是因為加泰罗尼亚共和左翼 (ERC) 和人民團結候選人 (CUP) 拒絕成立新的一起說是聯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一起为了加泰罗尼亚

广泛阵线 (乌拉圭)

广泛阵线(Frente Amplio,缩写为FA),1971年2月5日成立,是乌拉圭的一个中間偏左至左翼的政党联盟,与乌拉圭劳工联合总会-全国劳工大会(PIT-CNT)和合作住房运动有密切的关系,1985年乌拉圭民主化後取得合法地位。该党在2005年的大选中赢得了众议院51%选票,而总统选举的候选人塔瓦雷·巴斯克斯在同一天赢得了总统大选,首次執政,採取溫和的社會改革路線。 2009年11月29日,何塞·穆希卡作为广泛阵线的总统候选人参与第二轮总统选举,以52.6%的得票率当选为新一任乌拉圭总统。.

查看 政党联盟和广泛阵线 (乌拉圭)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查看 政党联盟和乌克兰

乌拉圭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通称乌拉圭(Uruguay,),南美洲东南部国家,西邻阿根廷,东与北邻巴西,南濒拉普拉塔河,东南濒大西洋。乌拉圭人口达近342万,其中近180万居于其首都和最大城市蒙得维的亚及其都市区。乌拉圭领土面积约为,为南美洲第二小,仅大于苏里南。 查鲁亚族人在乌拉圭地区定居时间近四千年。1680年,葡萄牙殖民者抵达并建立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亦为这一区域内最古老的欧洲定居点。18世纪初西班牙在此建立军事据点蒙得维的亚,对这一区域开始进行争夺。1811年至1828年,在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及巴西四国角斗之中,乌拉圭获得独立地位。在19世纪乌拉圭频繁受到外国影响及入侵,其军队在国内政治常年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20世纪末期。现代乌拉圭为一民主制立宪共和国,其总统为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 在拉丁美洲国家中,乌拉圭于民主程度、和平程度、清廉程度http://photos.state.gov/libraries/uruguay/19452/pdfs/UruguaysRankingsJune2013.pdf及电子政务 方面均排列首位,并于新闻自由、中产阶级规模及富裕程度上列南美洲首位。乌拉圭对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均贡献量居世界第一。在经济自由度、收入均衡、人均收入及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方面,乌拉圭亦居区域第二位。在全美洲范围内,乌拉圭的人类发展指数、GDP增长、创新能力及基础设施建设居大洲第三。联合国将乌拉圭归为高收入国家(最高层级)。在电子参与程度上,乌拉圭居世界第三。乌拉圭亦为世界重要的羊毛、稻米、大豆、冷冻牛肉、麦芽和牛奶出口国。 2013年,《经济学人》将乌拉圭列为“世界年度国家”,并对其大麻生产、销售及使用合法化举措做出认同;同性婚姻及堕胎亦为合法。由此,乌拉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自由及社会进步的国家之一,在个人权利、宽容及包容尺度上均居世界前列。.

查看 政党联盟和乌拉圭

人民大会

人民大会(Asamblea Popular)是乌拉圭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拥有注册政党地位),成立于2006年4月21日。参加该联盟的政党有三月二十六日运动、乌拉圭革命共产党、乌拉圭人文主义党等。它的意识形态为共产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左翼民粹主义。它的总部位于蒙得维的亚。2013年,在人民大会的基础上组建了人民团结选举联盟。 Category:政党联盟 Category:烏拉圭政黨.

查看 政党联盟和人民大会

人民团结候选人-选民呼声

人民团结候选人-选民呼声(Candidatura d'Unitat Popular–Crida Constituent,缩写为CUP–CC)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一个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5年。该联盟的成立得到人民团结候选人、国际主义斗争、在斗争、红色潮流、前进-民族解放社会主义组织、自由人民等党派的支持。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反资本主义、泛加泰罗尼亚主义、左翼民族主义。该联盟主张加泰罗尼亚独立。该联盟的政治立场是左翼至极左翼。该联盟的总部位于巴塞罗那。.

查看 政党联盟和人民团结候选人-选民呼声

人民爱国联盟

人民爱国联盟(菲律宾语:Makabayang Kowalisyon ng Mamamayan,缩写为Makabayan)是菲律宾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09年4月16日,由12个参与菲律宾众议院选举的左翼党派组成,包括民族第一、劳动群众、加布里埃拉妇女党、关心教师联盟和青年等党派。.

查看 政党联盟和人民爱国联盟

人民联合革命运动

人民联合革命运动(Halkların Birleşik Devrim Hareketi,缩写为HBDH)是土耳其的一个非法的政党联盟,由10个革命社会主义政党和共产主义政党组成。该联盟成立于2016年2月12日。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革命社会主义、反法西斯主义。该联盟的政治立场是极左翼。目标是推翻埃尔多安政权。.

查看 政党联盟和人民联合革命运动

人民抵抗-左翼反帝国主义合作

人民抵抗-左翼反帝国主义合作(Laiki Antistasi – Aristeri Antiimperialistiki Synergasia)是希腊的一个极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3年,由希腊共产党(马列)和希腊马列主义共产党组成。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反修正主义。.

查看 政党联盟和人民抵抗-左翼反帝国主义合作

人民民主大会

人民民主大会(土耳其语:Halkların Demokratik Kongresi,简称HDK)是土耳其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党成立于2011年10月15日。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民主社会主义、反资本主义、世俗主义。该联盟的发言人是Ertuğrul Kürkçü,女性发言人是Sebahat Tuncel。 人民民主大会的创始成员包括:革命社会主义工人党、劳动党、被压迫者社会党、社会主义民主党、重建社会党、绿党和未来左翼党、和平与民主党(后改组为民主地区党,该党是人民民主大会中最重要的成员),以及一些极左翼派别、女权主义团体、LGBT团体、工会和少数民族、教派权益组织。 2012年8月12日,在人民民主大会的基础上组建了人民民主党。.

查看 政党联盟和人民民主大会

争取变革和解放人民阵线

争取变革和解放人民阵线是叙利亚的一个政党联盟,成立于2011年8月,目前有5名议员。该联盟属温和反对派,主张和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对话,不主张使用武力推翻阿萨德政权。该联盟的意识形态为世俗主义、民族主义。该联盟的成员有叙利亚社会民族主义党、人民意志党等。 Category:叙利亚政党 Category:政党联盟 Category:2011年敘利亞建立 Category:2011年建立的政黨.

查看 政党联盟和争取变革和解放人民阵线

争取实现革命目标人民阵线

争取实现革命目标人民阵线(突尼斯阿拉伯语:الجبهة الشعبية لتحقيق أهداف الثورة;法语:Front populaire pour la réalisation des objectifs de la révolution),简称人民阵线(الجبهة الشعبية;Front populaire),是突尼斯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成立于2012年10月7日。在2014年突尼斯议会选举中位列第四,15名候选人当选议员;在总统选举中位列第三。该联盟由霍查主义政党工人党领导,成员包括多个左翼政党和组织。.

查看 政党联盟和争取实现革命目标人民阵线

争取革命左翼

争取革命左翼(Per una Sinistra Rivoluzionaria,缩写为PuSR)是意大利的一个极左翼政党联盟。2017年12月,为应对2018年意大利大选,工人共产党和革命阶级左翼成立了该联盟。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共产主义、托洛茨基主义、反斯大林主义。该联盟的领袖是马尔科·费尔南多。.

查看 政党联盟和争取革命左翼

争取颠覆反资本主义左翼合作

争取颠覆反资本主义左翼合作(希腊语:Αντικαπιταλιστική Αριστερή Συνεργασία για την Ανατροπή,Antikapitalistiki Aristeri Synergasia gia tin Anatropi,缩写为Ant.Ar.Sy.A),又称希腊反资本主义左翼阵线,是希腊的一个激进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09年3月22日,由激进左翼阵线和联合反资本主义左翼两个左翼政党联盟合并而成。它的意识形态是共产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反资本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反法西斯主义、欧洲怀疑主义。.

查看 政党联盟和争取颠覆反资本主义左翼合作

争取正义、生活和自由广泛阵线

争取正义、生活和自由广泛阵线(El Frente Amplio por Justicia, Vida y Libertad),简称广泛阵线(Frente Amplio),是秘鲁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3年6月,在左翼议会党团“人民行动-广泛阵线”的基础上成立。该联盟推举的总统候选人维罗妮卡·门多萨在2016年秘鲁大选中获得18.82%的选票,排名第三。.

查看 政党联盟和争取正义、生活和自由广泛阵线

争取民主社会运动

争取民主社会运动(库尔德语:Tevgera Civaka Demokratîk,缩写为TEV-DEM;حركة المجتمع الديمقراطي)是北叙利亚民主联邦的一个政党联盟。该联盟由6个政党组成,包括:民主联盟党、叙利亚人联盟党、叙利亚库尔德人民主和平党、库尔德斯坦自由联盟党、库尔德斯坦自由意志共产党、库尔德斯坦民族大会。目前,该联盟在叙利亚民主委员会占有8个席位,是委员会中最重要的政治派别。 Category:叙利亚政党 Category:政党联盟 Category:庫德族政黨 Category:敘利亞庫德族.

查看 政党联盟和争取民主社会运动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查看 政党联盟和以色列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拉丁字母转写:Jomhuriye Eslâmiye Irân),简称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 ),1501年之前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称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為中东國家,其中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以及國際上屬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国土主要位于伊朗高原上,气候较为干燥,伊朗人口约786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6%(2011年),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为伊朗国教,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古称波斯,在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到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近代,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政策,国家经济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全民普选产生,现任总统为哈桑·鲁哈尼。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阿里·拉里贾尼。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伊朗是亚洲和中东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85.9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7美元,居世界第76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货币名称为里亚尔,主要的贸易伙伴有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等。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同時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查看 政党联盟和伊朗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简称伊拉克(العراق‎),位于亚洲西南部中东地区的国家。伊拉克与南方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的土耳其,西北的叙利亚,东方的伊朗和西方的约旦接壤。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查看 政党联盟和伊拉克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查看 政党联盟和德国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查看 政党联盟和俄罗斯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查看 政党联盟和土耳其

國民陣線

國民陣線(Barisan Nasional;National Front),簡稱國陣(BN),是1973年成立的马来西亚政党联盟,在州层次里掌控13州中的2个州议会及州政府。该阵线联盟主席是阿末扎希。 国阵是其前身“联盟”的「扩大版」,前后共有14个政党参与此政党联盟。国阵成立后主宰了马来西亚政治至少四十年,但2008年开始面对反对党更大的挑战,特别是人民联盟及其后续者希望联盟。国阵前身“联盟”自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就开始执政,现今的“国民阵线”在1973年成立,并执政至2018年,被认为是民主世界持续执政最久的执政联盟。2018年5月9日大選落败,正式被希望聯盟終結61年的执政地位。.

查看 政党联盟和國民陣線

利比亚

利比亞國(阿拉伯語:دولة ليبيا),是北非的一个阿拉伯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共和國、乍得、尼日尔、阿爾及利亞跟突尼西亞相鄰。面积175.95万平方公里。 利比亚地区曾先后属于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及奥斯曼帝国;1912年意大利王国战胜奥斯曼帝國,使利比亚成为意大利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比亚于1951年独立,建立了联邦制的利比亚联合王国,1963年取消联邦制,改名利比亚王国;1969年,反对君主制的利比亚绿色革命爆发,革命的发动者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卡扎菲成为利比亞最高領導人,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2年后加入了阿拉伯联邦共和国;1977年联邦解散后更名为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和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但政权实质未变;2011年,爆发反对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内战,卡扎菲政权覆灭,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改利比亚的国号为“利比亚”;2013年,内战后组建的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又改国号为“利比亚国”。.

查看 政党联盟和利比亚

全国力量联盟

全国力量联盟 (تحالف القوى الوطنية) 是2012年2月成立的一个利比亚政党联盟。它由44个政治组织、236个非政府组织,以及超过280名独立人士所组成。该组织追求世俗化的自由主义理念,是伊斯兰政党的主要对手。前过渡委总理马哈茂德·吉卜里勒是该党领导人。.

查看 政党联盟和全国力量联盟

全国争取变革协议

全国争取变革协议(Acuerdo Nacional por el Cambio)是厄瓜多尔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6年5月10日,由民主左翼、人民团结、帕查库蒂克多民族团结运动-新国家等左翼政党和组织组成。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该联盟的协调员是Enrique Ayala。 Category:厄瓜多尔政党 Category:政党联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全国争取变革协议

全国共识力量

苏丹共产党(تحالف قوى الإجماع الوطني;National Consensus Forces)是苏丹的一个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0年4月。该联盟的主席是Farouk Abu Issa。该联盟的总部位于喀土穆。该联盟反对全国大会党对苏丹的长期统治。.

查看 政党联盟和全国共识力量

全国进步阵线

全国进步阵线()建立于1972年,是叙利亚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支持复兴主义和阿拉伯民族主义取向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政府,并且接受复兴党为全国进步阵线领导党。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提供了有限机会让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以外的政党参与政治活动,《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宪法》规定,在执行委员会,阿拉伯社会复兴党控制51%的选票,叙利亚人民委员会留给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不包括阿拉伯社会复兴党)一些席位,这些小党派按照法律的要求,接受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作为领导党。 从1972年至今,只有在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的政党才能合法参与政治,目前,叙利亚社会正在讨论开放党禁,让其党派变得普遍起来,但是仍不清楚是否要求加入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必须是社会主义或阿拉伯民族主义倾向。2005年,叙利亚社会国民党合法化,是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第一个非社会主义、非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这被认为是叙利亚政治更加宽松和开放意识形态的举动,但是民族(库尔德和亚述)运动继续受到打压,并严格禁止宗教和右翼政党参与政治活动。 2012年5月的议会选举,叙利亚社会民族主义党加入反对党。.

查看 政党联盟和全国进步阵线

公民民主联盟

公民民主联盟(التحالف المدني الديمقراطي)是伊拉克的一个世俗主义政党联盟,成立于2013年12月11日。.

查看 政党联盟和公民民主联盟

共同名单

共同名单(希伯来语:הרשימה המשותפת)是以色列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5年1月23日,由全国民主大会、和平与平等民主阵线、阿拉伯复兴运动、联合阿拉伯名单四党组成。它在2015年以色列立法选举中排名第三,获得13个议会席位。 Category:以色列政党 Category:政党联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共同名单

克罗地亚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listen,一般通稱「克羅埃西亞」)是一個位於中歐、地中海和巴爾幹半島交會處的單一議會共和制國家,首都與最大城市為萨格勒布。克國將行政區劃分為20個縣與一個直轄市兼首都的札格瑞布,其領土面積為56,594平方公里。克羅埃西亞氣候多樣,同時具備大陸性與地中海型氣候,並於亞得里亞海沿岸擁有。2017年克羅埃西亞人口約為415萬人,多數為克羅埃西亞人,自從克羅埃西亞由南斯拉夫獨立後至今該國如同大部分巴爾幹半島國家一樣人口持續減少。 克羅埃西亞民族自西元7世紀遷移到現在的克國領土生活,他們於9世紀時建立了兩個公國,後於925年由將其立為,並成了第一位國王。克羅埃西亞王國維持著近兩個世紀的國家主權,並在與時期發展到鼎盛。1102年,克羅埃西亞以共主邦聯的身份併入了匈牙利中。1463年,鄂圖曼帝國征服了波士尼亞,對克羅埃西亞構成相當的威脅,隨後前者又繼續擴張,克羅埃西亞於是與鄂圖曼帝國展開。面對帝國的威脅,1527年,克國議會推選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國王——斐迪南一世為克羅埃西亞國王,隨後約四百年裡,克羅埃西亞的統治權在匈牙利與奧地利之間多次易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獨立出了包括克羅埃西亞領土在內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這個短命的政權後來成為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4月,南斯拉夫王國被軸心國入侵,王國被支解,納粹德國於當地扶持了傀儡政權——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戰後,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滅亡,克人成立共和國加盟「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1991年6月,克羅埃西亞宣佈自南斯拉夫聯邦,其宣言於同年10月8日開始生效。隨後爆發與反對國家分裂的聯邦軍之間的戰爭,經過長達四年的戰事,克國取得了勝利,成為主權國家。 克羅埃西亞至今已是個高人類發展指數的國家,國民擁有和免費的,國家也積極透過企業和公家機關推展文化、媒體與出版產業。克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其次為工業和農業,國家也掌控了部份的經濟結構,並給予大量的財政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該國列為新興發展中的經濟體,而世界銀行也將其評作高收入國家。克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為歐盟,也因此自2000年起,克國政府開始大量投資基礎設施,特別是一帶的交通線。克國同時也為聯合國、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中歐自由貿易協定和地中海聯盟的成員國,2013年7月1日還加入了歐盟,成為其第28個成員國。克羅埃西亞也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部隊事務,同北約駐軍於阿富汗,亦於2008至2009年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

查看 政党联盟和克罗地亚

砂拉越政党联盟

拉越政党联盟(Gabungan Parti Sarawak.)是马来西亚的一个政治联盟,在国阵于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失去中央政权后由砂拉越国阵的4个政党成立的。尽管他们不是执政联盟希望联盟(PH)政府的盟友,该联盟将关注国家基于马来西亚协定的利益和权利,并承诺将支持联邦政府。2018年6月21日,国民阵线代主席阿末扎希表示砂拉越政党联盟主席阿邦佐哈里向其保证“如果国阵努力,再次成为联邦政府一部份,他们(砂盟成员党)将会回来!”,组成砂盟只是为了应付接下来的砂拉越州选的权宜之计,但遭到阿邦佐哈里否认。.

查看 政党联盟和砂拉越政党联盟

社会主义力量联盟

社会主义力量联盟(阿拉伯语:تحالف القوى الاشتراكية)是埃及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1年5月10日,由5个左翼政党组成,它们是:埃及共产党、社会主义人民联盟党、革命社会主义者、埃及社会党和工人民主党。该联盟成立时,约有成员5000名。 Category:埃及政党 Category:政党联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社会主义力量联盟

社会主义联盟

#重定向 社会主义联盟 (斯里兰卡).

查看 政党联盟和社会主义联盟

社会主义阵线 (波多黎各)

会主义阵线(Frente Socialista,缩写为FS)是波多黎各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1990年11月4日,由多个支持波多黎各独立的左翼政党和组织组成。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该联盟主张波多黎各独立。该联盟是圣保罗论坛和玻利瓦尔人民大会的成员。 该联盟的创始成员“波多黎各共产主义重建”于2010年改组为波多黎各共产党,并继续作为该联盟的成员存在。.

查看 政党联盟和社会主义阵线 (波多黎各)

秘鲁

魯共和國(República del Perú),通称秘魯(Perú),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北邻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秘鲁孕育了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最大国家印加帝国。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印加帝国,建立秘鲁总督区,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821年独立后,秘鲁既经历了政治动荡、财政危机,也有出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 现在的秘鲁是总统制议会民主共和国,全国划分为25个地区。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区则为干旱的平原,东部又有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秘鲁是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水平为中等,全国约有50%人口生活在贫穷之中,主要经济活动有农业、渔业、矿业以及制造业(如纺织品)。 秘鲁人口估计为3,100万,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欧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和其他印第安土著语言。各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在艺术、饮食、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创造了多元的表达方式。.

查看 政党联盟和秘鲁

突尼斯

#重定向 突尼西亞.

查看 政党联盟和突尼斯

统一人民自由联盟

统一人民自由联盟是斯里兰卡的一个政党联盟,成立于2004年,目前有160名议员、269名省议员。总部在科伦坡。该联盟由斯里兰卡自由党领导。领袖为现任斯里兰卡总统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 Category:斯里兰卡政党 Category:政党联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统一人民自由联盟

绿党和农民联盟

#重定向 綠人與農民聯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绿党和农民联盟

瑞典

典王国(Konungariket 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歐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西鄰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東邊為波罗的海與波的尼亞灣。即瑞典和與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於西南通过厄勒海峽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於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歐第一大国家,人口1000万,第三页 - 于2007年7月10日查阅。。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国土面积1.3%的城市裡。瑞典是一个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发达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环保。 瑞典是传统的铁、铜和木材出口国,其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石油和煤矿十分匮乏。隨著運輸以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1397年,瑞典與丹麦和挪威一起所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兰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纪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纪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积為目前的兩倍之大。1809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后,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 現今,瑞典被視為極力追求人权和平等的国家之一。瑞典二戰後設立許多社會福利的制度,並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查看 政党联盟和瑞典

直布罗陀

布罗陀(Gibraltar)是14個英國海外領土之一,也是最小的一個,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末端,是通往地中海的入口。 直布罗陀面积約为6平方公里,北接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加的斯省。直布罗陀巨岩是直布罗陀主要的地标之一。直布罗陀的人口集中在该区域的南部,容纳了直布罗陀人和其他民族共三万多人。居民人数包括常住的直布罗陀人,一些常驻的英国人(包括英国军人的妻子和家人,未包括军人本身)和非英国居民。没有包括参观的游客和短暂停留的人士。 2009年,本地出生的人数达到23,907人,含3,129名英国移民居住者和其余民族2,395人,总人口数达到31,623人。.

查看 政党联盟和直布罗陀

聯合政府

联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又稱為多黨政府(Multiparty Government)或聯合內閣(Coalition cabinet),主要指議會制國家存在多黨時,由二個以上政黨所聯合組成的政府。如果聯合政府是由國內兩個最大但政治光譜相反的政黨所組成,又稱為大聯合政府。.

查看 政党联盟和聯合政府

聯盟

聯盟是一個由兩個以上自然人、公司、組織或政府(或任何以上之組合)以參與共同活動或以達成共同成果而共享彼此資源為目標所組成的專業團體。 聯盟一字的英文(consortium)源自拉丁文,意指:“同伴、合伙或社群”。.

查看 政党联盟和聯盟

聯盟 (澳洲)

澳大利亞政治上的聯盟(The Coalition)專指由澳大利亞自由黨(及其前身政黨)和澳大利亞國家黨及其它關聯地方性政黨組成的右翼保守派聯盟,又称自由黨-國家黨聯盟(The 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 雖然參加聯盟的各黨有各自獨立的黨組織,但由於在選舉和議會投票中構成長期穩定的聯盟組織,一般在選舉、表決等方面整個聯盟被當作一個政黨(因此中文也譯作“聯盟黨”)。聯盟贏得聯邦選舉的時候共同執政,在野時則同為反對黨。一般在論述澳洲政治勢力時,聯盟與澳大利亞工黨被認爲是澳大利亞的兩大政黨。聯盟内的國家黨雖然長期議席數位列第三,但也不被認爲是第三大黨,而是保守派聯盟的一部分。 在2013年9月7日举行的2013年澳洲联邦大选中联盟胜出,重夺在2007年澳洲联邦大選中失去的联邦执政权。在州级政府层面,联盟政党目前是新南威尔士州、西澳州和塔斯马尼亚州的执政党,在其他州和领地是反对党。.

查看 政党联盟和聯盟 (澳洲)

選舉

選舉是一種正式的決策過程,由人們投票選出某個職位的出任人選、或適用於整個組織的過程。因此,选举的性质有别于其他选择方法,如比赛筛选、随机决定或市场决定。选举通常被定义为被管治者意愿的一种正式表达方式,这些表达的意愿会集合并转化为一种集体决策,用来决定谁可以管治,包括谁可以继续执政、谁应该下台、和谁应该取而代之。雖然沒有一套關於選舉之單一普世之國際標準,但確已形成一些共識,包括通過舉行自由、平等且定期之選舉來保證成人之普選權,不記名投票且免於脅迫之原則,一人一票之原則。選舉是一種民主過程,合資格選民擁有投票及選擇的權利,稱為選舉權。 奉行代议民主制的國家或地區,會通過選舉選出議會成員、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如總統、總理、首相)等,也會以此選出地方政府的行政官員。依照功能的不同,代議民主制的選舉可分為國政選舉、地方選舉等兩大種類,前者指國家元首、國會議員等全國或中央政府層級的選舉,後者則指地方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的選舉。 除此之外,選舉也被广泛应用于許多私人組織或商業机构,由民间团体、學校以至公司,也会采用选举作为制定人事决策的手段。選舉是人民行使政治權力的重要方式,但如果投票難以操作、或者投票結果對國家或所屬團體之治理方式無法產生影響,那麽對民眾而言,選舉也就沒有多大意義。.

查看 政党联盟和選舉

選舉門檻

选举门槛或选举阈值(Election threshold)是一个政党在立法机构中保证代表权所需的最低投票份额。这个限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运行。例如,在名單比例代表制系统中,选举门槛要求一方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或一个特定地区,获得指定的最低票数(如5%),以获得在议会中的若干席位。如果有多个多个选区,每个选区都会有一个配额,即在该选区的选票的最低百分比可获得一个议席。如果有数个多重获胜者选区,每个选区都会有一个配额,即在该选区的选票的最低百分比可获得一个议席。 选举门槛的制度是拒绝小党派或迫使他们加入联盟,假设通过保持激进派别使选举制度更加稳定。然而,批评者指出,在没有选择选举制的情况下,少数党派的支持者实际上被剥夺了权利,剥夺了他们选择的人的代表权。 可以定义两个界限:“代表阈值”是可能产生一个席位的最低投票份额(在最有利于党的情况下),而“排除阈值”是最大投票可能不足以产生席位(在最不利的情况下)。 利普哈特建议计算非正式阈值作为它们的平均值。.

查看 政党联盟和選舉門檻

联合左翼 (西班牙)

联合左翼(Izquierda Unida,缩写为IU)是西班牙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1986年4月,联合左翼作为政党联盟和选举联盟成立。创始成员有:西班牙共产党、争取工人团结集体-安达卢西亚左翼集体、共和左翼、西班牙人文主义党、进步联盟、卡洛斯党、西班牙人民共产党、社会主义行动党。1992年11月,联合左翼注册为政党,但原来参加联合左翼的各政党仍保留着自己的组织。联合左翼一直由西班牙共产党主导,曾长期保持西班牙第三大全国性政治势力的地位。.

查看 政党联盟和联合左翼 (西班牙)

联合与替代左翼

联合与替代左翼(Esquerra Unida i Alternativa,缩写为EUiA)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拥有注册政党地位),成立于1998年。该联盟的意识形态为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共和主义,并主张加泰罗尼亚独立。该联盟是联合左翼的成员。该联盟最初由加泰罗尼亚共产党人党和现存的加泰罗尼亚统一社会党组成,但此后长时间内这两个政党仍保留自己的组织。2014年11月1日,加泰罗尼亚共产党人党和现存的加泰罗尼亚统一社会党及一些独立的共产主义支持者组建了新政党加泰罗尼亚共产党人,该党仍然是联合与替代左翼的成员。西班牙托洛茨基主义政党革命工人党的加泰罗尼亚分支也参加了该联盟的活动。.

查看 政党联盟和联合与替代左翼

联合六月运动

联合六月运动(土耳其语:Birleşik Haziran Hareketi,缩写为BHH)是土耳其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4年10月19日。该联盟的成员包括:自由和团结党、共产党、土耳其人民共产党、劳动主义运动党、社会主义解放党(其前身土耳其共产党1920也是该联盟的成员)和。.

查看 政党联盟和联合六月运动

联合阵线

联合阵线(Frente UNIDOS)是厄瓜多尔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目前处于执政地位。该联盟成立于2014年9月18日。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21世纪社会主义、进步主义。该党的领袖是拉斐尔·科雷亚。该联盟的总部位于基多。该联盟的成员有:主权祖国联盟运动、厄瓜多尔社会党、厄瓜多尔共产党、厄瓜多尔共产主义青年、阿尔法罗万岁政治运动等。.

查看 政党联盟和联合阵线

联合民主联盟

联合民主联盟(Coligação Democrática Unitária,缩写为CDU)是葡萄牙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成立于1987年,目前有17名议员,3名欧洲议会议员。 该联盟由葡萄牙共产党、生态主义党“绿党”和民主干预协会三个左翼党派组成。目前,该联盟在塞图巴尔、埃武拉、贝雅、阿尔马达、巴雷鲁、塞沙尔、洛里什、佩尼谢、新蒙特莫尔、圣地亚哥-杜卡森、锡尔维什、塞尔帕等葡萄牙城市执政。.

查看 政党联盟和联合民主联盟

联盟党 (德国)

基民盟/基社盟(CDU/CSU),通称联盟党(Unionsparteien),是德国的一个中间偏右政党联盟。联盟党由兩個基督教民主主义政黨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和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组成。联盟党雖然是政黨聯盟,不過,德國人通常並不将它们视为兩個不同政黨,而視為单一政黨。基民盟在德國十五個--運作,而基社盟只在最大--份巴伐利亞活動。.

查看 政党联盟和联盟党 (德国)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查看 政党联盟和菲律宾

菲律宾民族民主阵线

菲律宾民族民主阵线(Pambansang Demokratikong Prente ng Pilipinas,缩写为PDPP;National Democratic Front of the Philippines,缩写为NDF或NDFP)成立于1973年4月24日,是菲律宾的一个群众基础广泛的左翼政治联盟(“革命统一战线组织”)。由进步团体、工会、农会、土著权益组织、左翼政党及其它相关组织组成。 它的意识形态是反帝国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它的代表人物有何塞·马利亚·西松和路易斯·贾兰多尼。它曾派代表作为观察员参加国际共产主义研讨会。该联盟的主导者是菲律宾共产党。它是更广泛的菲律宾左翼政治联盟民族民主运动的成员。.

查看 政党联盟和菲律宾民族民主阵线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查看 政党联盟和西班牙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查看 政党联盟和马来西亚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国(لبنان;亞拉姆語:ܠܒܢܢ),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這與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歷史有關,境內更有人類最早一批城市與世界遺產,這些文明古蹟最古老的具有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因而在旅遊業中相當著名。.

查看 政党联盟和黎巴嫩

錫安主義聯盟

錫安主義聯盟(המחנה הציוני)是以色列的一個中間偏左的政黨聯盟,由以色列工黨和運動於2014年12月組成,合組名單參與2015年3月17日舉行的第二十屆國會選舉。.

查看 政党联盟和錫安主義聯盟

胜利阵线

胜利阵线(Frente para la Victoria,缩写为FPV)是阿根廷的一个政党联盟。形式上,胜利阵线是正义党的一个内部派别。2003年至2015年,胜利阵线在阿根廷執政。.

查看 政党联盟和胜利阵线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República Argentina、),通称阿根廷,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 與大多數拉美國家相當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種族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較少,使文化上国家呈現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幾乎是歐洲城市文化的延伸。而社會素質、教育文化、市場經濟與法規上的發達,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權上有很大發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它也是联合国、世行集团、世贸组织、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拉共体和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拉美第一集团,與東南歐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极高级。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一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殖民始于1512年。在1810年至1825年的独立战争中,阿根廷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名于1816年发表《》,继承了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大部分地区,在之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联合省政府继而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其后多年的最终在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了邦联政府,与当时其它八个省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至此,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世界第七富国。然而在1930年代軍事政變以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查看 政党联盟和阿根廷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查看 政党联盟和葡萄牙

蒙特內哥羅

黑山(黑山语:Црна Гора,拉丁字母:Crna Gora)意即“黑色的山”,是位於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亞得里亞海東岸上的一個多山國家。过去多采用其英文名稱“Montenegro”的音译,如「门的内哥罗」,中國大陸、新馬、港澳則意譯作「--」; 台灣則譯作「--」。 黑山的東北為塞爾維亞,東為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東南為阿爾巴尼亞,西北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以及克羅埃西亞,西南則為亞得里亞海(為地中海的其中一個部分)。 黑山原为1910年建立的黑山王国,一战后加入新成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二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南斯拉夫的四个加盟国(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在1990年代初独立后,黑山和塞尔维亚成为了南斯拉夫仅存的两个加盟共和国。2003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决定放弃“南斯拉夫”的国名,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舉行公民投票,獨立派以55.5%的得票比例在投票中險勝;同年6月3日,黑山國會正式宣佈獨立,同時成为联合国会员国。2017年6月5日,黑山加入北約,成為該組織第29個會員國。.

查看 政党联盟和蒙特內哥羅

自由和平等

自由和平等(Liberi e Uguali,缩写为LeU)是意大利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7年12月3日。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进步主义。该党的领袖是彼得罗·格拉索。该联盟在2018年意大利大选中获得4个共和国参议院席位和14个众议院席位。.

查看 政党联盟和自由和平等

苏丹共和国

苏丹共和国(جمهورية السودان;Republic of the Sudan),简称苏丹,南苏丹独立后有时也被称作北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国名源于阿拉伯语「Bilad-al-Sudan」,字面意思为“黑(人)的土地”。面积1,886,068平方公里,爲非洲面積第三大國、世界面積第16大國。首都喀土穆。人口多为阿拉伯穆斯林。曾被失敗國家指數评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国家」,归咎於军政府在达尔富尔战乱问题上的专制统治。同时,南苏丹於2011年1月9日举行公民投票,98.83%的投票支持獨立。2011年7月9日,南蘇丹共和國正式宣佈獨立。.

查看 政党联盟和苏丹共和国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查看 政党联盟和英国

零削减

零削减(Recortes Cero)是西班牙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4年。在2015年西班牙大选和2016年西班牙大选中,该联盟与绿党-绿色团体共同提出候选名单参选。该联盟得到西班牙共产主义统一的支持。 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反紧缩、生态主义。该联盟的领袖是努丽娅·苏亚雷斯。2014年,该联盟有3741名成员。.

查看 政党联盟和零削减

选举联盟

选举联盟(Electoral alliance)是指政黨或獨立人士單純為了選舉而結成的合作關係。聯盟內各政黨或獨立人士成員雖然各自有自己的政綱,但把在共同目標和意識形態上的差異暫時放一旁。有時,為了集合資源阻止某個人或某個政黨得到權力,政策目標很不同的政黨也可能組成選舉聯盟。 选举联盟的参加者通常不会和其他参加者竞选同一个职位,以减小竞争,提高选举的成功率。.

查看 政党联盟和选举联盟

投票制度

投票制度,指根據投票人的選擇以選出結果的方法。從最基本看,所謂選舉制度,就是把選舉中選民所投之選票轉換成政黨和候選人贏得之議席。最常見的投票莫過於選出公職的選舉。其中之關鍵變量包括:選舉公式(使用何種計算公式分配議席)、選舉結構(選民是投票給候選人還是政黨,是做出一個選擇還是表達一系列偏好)以及選區規模(每個選區產生多少名代表進入立法機關)。投票其他用途包括授獎、選出行動計畫、或由電腦程式決定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與投票相對的是共识决策法。與選舉相關之行政事務(比如票站分佈、候選人提名、選民登記、選舉組織者等等)都非常重要,如不對它們保持相當關注,任何選舉制度之優點都會被削弱。 投票制度規定了選民表達意見的方式和把這些民意轉化成結果的方法。選舉制度設計還會影響選舉法之其他領域:選擇何種選舉制度對選區劃分、選民登記、選票設計、計票方式以及選舉過程中之許多問題都會產生影響。研究投票制度的學問被稱為「投票理論」,始於18世紀,對各種投票制度提出嚴謹定義和改良建議,屬於政治學、經濟學、和數學的子學科。政治制度會塑造民主實踐之遊戲規則,而選舉制度被認為是所有政治制度中最早發揮作用之制度,無論好壞。 大部分投票制度以少數服從多數的理念為基礎,通常是某一方案若獲逾半數選民支持則會通過。在把選票轉化為立法機關議席之過程中,選擇何種選舉制度可以有效決定誰能當選以及哪個政黨能獲得權力。然而,當可供選擇的方案多於兩個,按照一般的投票制度可能沒有一個選項獲過半數支持;這時候,採用不同的投票制度便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足見投票制度對選舉結果的影響。國家政治架構之許多方面都在憲法中加以規定,因此很難進行修改,但要改變選舉制度,往往只需要進行新之一般立法就可以。 選舉制度是一國之政府架構和權力規則此有機整體之組成部分。.

查看 政党联盟和投票制度

权力归人民

权力归人民(Potere al Popolo,缩写为PaP)是意大利的一个左翼政党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17年12月17日,将在2018年意大利大选中提出共同的选举名单。。。 该联盟的意识形态是共产主义、自由意志社會主義、民主社会主义、南方主义 和世俗主义。该联盟的全国发言人和政治领袖是维奥拉·卡罗法洛。.

查看 政党联盟和权力归人民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ISO 9984:Sakartvelo,)是一东欧國家 Fernando de Mello,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Encyclopaedia and Atlas. Springer, 24 November 1979, p. 273。它曾經是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正式独立,首任總統兹维亚德·加姆萨胡尔季阿。獨立後法定國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5年8月24日该国通过新宪法,国名定为“格鲁吉亚”,曾为独立国家联合体成员。因為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格鲁吉亚根据议会2008年8月14日通过的决议做出退出独联体的决定,并于2009年8月18日完成手续,正式退出。 格鲁吉亚领土面积达69,700平方公里(包括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人口数量有4,352,224(2011年人口统计);主要民族为格鲁吉亚族(70.1%),其他主要少数民族有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和阿塞拜疆族等;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当地居民亦多通晓俄语;多数人信仰东正教,少数信仰伊斯兰教。 格鲁吉亚位于地区的黑海沿岸,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格鲁吉亚是苏联領導人斯大林的故乡,現在格魯吉亞政治上傾向於歐盟和西方國家,其最終目標是加入歐盟。.

查看 政党联盟和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梦想

格鲁吉亚梦想(格鲁吉亚语:ქართული ოცნება)是格鲁吉亚的一个政党联盟,成立于2011年10月。.

查看 政党联盟和格鲁吉亚梦想

民主民族联盟

民主民族联盟(英语:Democratic National Alliance)是斯里兰卡的一个政党联盟,它成立于2009年。该联盟成立的主要推动因素是2010年斯里兰卡议会选举。该联盟的总部设在科伦坡。该联盟由人民解放阵线等5个政党组成。.

查看 政党联盟和民主民族联盟

民族民主运动

民族民主运动(National Democracy Movement)是菲律宾的一个大型左翼政治联盟,包含众多进步政治团体。该联盟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反对当时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实行的独裁统治的斗争。该联盟的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进步主义、左翼民族主义、反帝国主义。.

查看 政党联盟和民族民主运动

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自由邦(The Commonwealth of Puerto Rico,Estado Libre Asociado de Puerto Rico)是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自由邦(境外领土),首府为圣胡安。在西班牙语里波多黎各的意思是「富裕之港」。 波多黎各是大安地列斯群岛四个大岛中最小的一个岛,位于多明尼加共和国东面,小安地列斯群岛西北。它包含一个主岛和若干小岛,整个地区分为78个市级行政区。.

查看 政党联盟和波多黎各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查看 政党联盟和法国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查看 政党联盟和澳大利亚

斯里蘭卡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ශ්‍රී ලංකා ප්‍රජාතාන්ත්‍රික සමාජවාදී ජනරජය;இலங்கை சனநாயக சோஷலிசக் குடியரசு),通称斯里兰卡(ශ්‍රී ලංකාව;இலங்கை),1972年之前称锡兰,是位於亞洲南部印度次大陸東南方外海的島國。古代中国曾經稱之為已程不、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楞伽島。 斯里蘭卡是單一制共和國,首都位於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

查看 政党联盟和斯里蘭卡

新爱国联盟

新爱国联盟(Bagong Alyansang Makabayan,缩写为Bayan)是菲律宾的一个左翼政治联盟,由多个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组成。该联盟成立于1985年5月1日。该联盟是全国民主运动的成员。该联盟的信条是“民族民主”,一种基于马列毛主义的理论,与菲律宾共产党、新人民军和全国民主阵线推行的政治路线类似。.

查看 政党联盟和新爱国联盟

政党

政黨是以執政或促進和保障特定政治思想、政治利益為目標的團體。在代议制民主政體裡,政黨爭取執政一般以參加選舉為手段,並有時結成政治聯盟,在必要時聯合執政。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識形態,针对国家和社会議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綱展示願景。 共同的利益、情感、民族、种族等都是结成政党的因素。不同的政治学家对政党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政党是选举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一种权力组织;有人认为政党是谋求公职的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团体;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利益的表达渠道。 老牌民主國家和新興民主國家之經驗表明,要在長期內保持民主鞏固,即意味着一個民主國家在多大程度上能遠離國內各種對政治秩序穩定之挑戰,就要促進強而有力之政黨之發展;因此,選舉制度要鼓勵此一發展,而不是加強和推進政黨分化。若在英國、美國,多數民眾無不隸屬於政黨,故多數黨執政,即為代表國民多數之意見;諸黨聯合,即為代表民眾全體之合作。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干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家,如印度。中國則不然,黨人之比數僅占國民全數一小部分,即使全國各黨各派聯合團結,論其數量,依然占國民全數很小一部分,这是特有之癥結。選舉制度還可以就排除那些只有少數人支持之政黨參選進行特殊設計,還可以推動或拖延政黨成為黨內領導人個人之競選工具。.

查看 政党联盟和政党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查看 政党联盟和意大利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Latvija),正式國號拉脫維亞共和國(Latvijas Republika),是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北欧国家,是波羅的海國家之一。北、南、東分別與愛沙尼亞、立陶宛及俄羅斯為鄰,西邊隔波羅的海與瑞典相對,東南國境則與白俄羅斯接壤。拉脫維亞總人口數為2,070,371人,國土面積,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政治體制上,拉脫維亞是一個民主議會共和制國家,於1918年建國,以里加為首都;而作為單一制國家,拉脫維亞全國分為119個行政區域,包括109個自治市和9個直轄市。在語言上,拉脫維亞以印歐語系中唯一僅存的波羅的語族語言,拉脫維亞語為官方語言,是該國主要民族拉脫維亞人的母語;另一方面,立窩尼亞人作為該國原住民族,則使用烏拉爾語系的立窩尼亞語,但該語言已逐漸步入死亡。 拉脫維亞是北欧理事会、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委員會、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成員國。2014年時,拉脫維亞在人類發展指數中排名第49,是高收入經濟體之一。該國曾使用拉脫維亞拉特為其官方貨幣,直到2014年加入歐元區,以歐元作為新國幣。.

查看 政党联盟和拉脫維亞

俄罗斯土耳其國民陣線利比亚全国力量联盟全国争取变革协议全国共识力量全国进步阵线公民民主联盟共同名单克罗地亚砂拉越政党联盟社会主义力量联盟社会主义联盟社会主义阵线 (波多黎各)秘鲁突尼斯统一人民自由联盟绿党和农民联盟瑞典直布罗陀聯合政府聯盟聯盟 (澳洲)選舉選舉門檻联合左翼 (西班牙)联合与替代左翼联合六月运动联合阵线联合民主联盟联盟党 (德国)菲律宾菲律宾民族民主阵线西班牙马来西亚黎巴嫩錫安主義聯盟胜利阵线阿根廷葡萄牙蒙特內哥羅自由和平等苏丹共和国英国零削减选举联盟投票制度权力归人民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梦想民主民族联盟民族民主运动波多黎各法国澳大利亚斯里蘭卡新爱国联盟政党意大利拉脫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