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國民陣線

指数 國民陣線

國民陣線(Barisan Nasional;National Front),簡稱國陣(BN),是1973年成立的马来西亚政党联盟,在州层次里掌控13州中的2个州议会及州政府。该阵线联盟主席是阿末扎希。 国阵是其前身“联盟”的「扩大版」,前后共有14个政党参与此政党联盟。国阵成立后主宰了马来西亚政治至少四十年,但2008年开始面对反对党更大的挑战,特别是人民联盟及其后续者希望联盟。国阵前身“联盟”自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就开始执政,现今的“国民阵线”在1973年成立,并执政至2018年,被认为是民主世界持续执政最久的执政联盟。2018年5月9日大選落败,正式被希望聯盟終結61年的执政地位。.

71 关系: 南洋商报右派吉兰丹吉打巫來由人統一組織中国民族主义希望聯盟人民联盟人民联盟 (马来西亚)人民进步党人民進步黨 (馬來西亞)五一三事件保守主义光华日报玻璃市州立法议会玻璃市州议会砂拉越砂拉越人民联合党納吉纳吉·阿都拉萨联盟 (马来西亚)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馬來西亞政黨列表馬來民族統一機構马哈迪·莫哈末马来亚联合邦马来人至上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国民大会党马来西亚人民进步党马来西亚伊斯兰党马来西亚国会马来西亚首相马来西亚民政运动党马来西亚政治马来族魏家祥霹靂州胡先翁阿都拉·巴达威阿都拉萨阿末扎希自由民主党 (马来西亚)苏巴马廉雪兰莪州议会雪蘭莪柔佛州立法议会柔佛州议会槟城槟城州立法议会...槟城州议会民主行动党 (马来西亚)民主进步党 (马来西亚)民族主義沙巴團結黨沙巴進步黨星洲网星洲日報政党联盟意識形態敦阿都拉萨1969年马来西亚大选1982年马来西亚大选1986年马来西亚大选1990年马来西亚大选1995年马来西亚大选1999年马来西亚大选2004年马来西亚大选2008年馬來西亞大選2013年马来西亚大选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 扩展索引 (21 更多) »

南洋商报

《南洋商报》是由新加坡殷商陈嘉庚于1923年9月6日在新加坡獨資创刊,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紙之一。.

新!!: 國民陣線和南洋商报 · 查看更多 »

右派

右派,又称右翼,是和左派相對,一般是指保守派或溫和保守派。右派政治家一般會采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于維護現存的統治。右派在不同國家與不同時期以不同的形態出現。左派與右派都是相對而言,在不同背景下兩者主張的具體內容不會相同,不能以靜態的「主義」或「階級」劃分。 在西方世界的傳统印象中,右派通常是指支持民族主義、捍衛傳統家庭和宗教(猶太-基督教文化傳統),且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政黨,認為某些社會分層及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是正常、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一派。部分人則用「右派」來稱呼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支持者。不過雖說自由放任,卻不包含移民的自由移動,此外,右派對於宗教衝突比較保守,因而對於種族問題也較為謹慎乃至於排斥。.

新!!: 國民陣線和右派 · 查看更多 »

吉兰丹

吉兰丹州(马来语:Kelantan)是馬來西亞在西马北部的一個州,首府為哥打峇鲁(Kota Bharu)。該州北接泰国,东北为南中国海,西接霹雳州,南临彭亨州,东南为登嘉樓州。吉兰丹国号为Darul Naim,意为「幸福之邦」。 吉兰丹州是马来西亚农业重镇,同时也是马来文化的摇篮,有马来西亚最多的史前遗迹。.

新!!: 國民陣線和吉兰丹 · 查看更多 »

吉打

吉打(马来语:Kedah)是马来西亚的一州,位于马来西亞半岛西北部。其西北与玻璃市州為鄰,北及東分別與泰国的宋卡府及惹拉府为邻,南邊為霹雳州,西南邊為槟城州,西邊鄰海。 吉打州被暹罗统治的时期,被称为Syburi(泰语:ไทรบุรี)。 加上浮罗交怡岛的吉打总面积约942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778188人。2003年的种族比例是:马来人(1,336,352人)、华人(252,987人)、印度人(122,911人)、非公民(35,293)和其他(27,532)。 吉打州的首府是亚罗士打(Alor Setar)。其他的主要城市有双溪大年(Sungai Petani)和居林(Kulim)。位于岸外的浮羅-交怡-岛(Langkawi,漢語圈常譯為兰卡威)是吉打州的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 除此之外,吉打州盛产稻米,被誉为“馬來西亞米仓”。马来西亚的国父也是第一任首相的东姑阿都拉曼与现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都来自此州。.

新!!: 國民陣線和吉打 · 查看更多 »

巫來由人統一組織

#重定向 馬來民族統一機構.

新!!: 國民陣線和巫來由人統一組織 · 查看更多 »

中国民族主义

中國民族主義(Chinese nationalism),也稱中華民族主義、中華國族主義、大中國主義、大中華主義,是一種在近代中國出現的民族主義政治主張與意識型態,主張在中國領土中的所有民族,應該融合成一個單一民族(中華民族),建立單一民族國家(中國),共同成為中國人(或華人),一起抵抗外敵。起源於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經清朝採納後成為國家政策,並且在立憲運動後推行。後來取代清朝的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沿續了這個意識形態。.

新!!: 國民陣線和中国民族主义 · 查看更多 »

希望聯盟

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缩写为PH)是馬來西亞的一個政党联盟,由民主行動黨、人民公正黨、土著團結黨和國家誠信黨組成。前身为民主行動黨、人民公正黨同伊斯蘭黨于2008年4月1日組成的人民聯盟。该联盟于2015年9月22日成立,现为马来西亚的执政联盟。 2018年大选,希望联盟除继续执政槟城州,雪兰莪州外,还夺得柔佛州、森美兰州、霹雳州、吉打州、马六甲州及沙巴州的执政权。.

新!!: 國民陣線和希望聯盟 · 查看更多 »

人民联盟

人民联盟可以指:.

新!!: 國民陣線和人民联盟 · 查看更多 »

人民联盟 (马来西亚)

人民联盟,简称民联(Pakatan Rakyat,缩写PR),是马来西亚一个已解體的政党联盟,曾被支持者视为唯一一个能够与国民阵线抗衡的政治力量。国民阵线是自马来西亚独立以来就在马来西亚执政的政府联盟。截至2013年5月,民联在国会下议院222席中拥有89席,在馬來西亞十三州中的吉兰丹、槟城及雪兰莪州执政。 由於伊斯蘭刑法爭議,成員三黨之一的伊斯蘭黨於2015年6月15日決定與民主行動黨斷交。6月16日,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宣佈民聯不復存在。17日,公正党承认民联瓦解,并推动个别与行动党及伊党结盟合作的“双联盟”模式。.

新!!: 國民陣線和人民联盟 (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人民进步党

#重定向 人民進步黨.

新!!: 國民陣線和人民进步党 · 查看更多 »

人民進步黨 (馬來西亞)

人民進步黨(Parti Progresif Penduduk;People's Progressive Party ),简称进步党,是马来西亚的一个政党。 这政党现在是反對黨联盟国阵的成员党之一,是多元种族政党。.

新!!: 國民陣線和人民進步黨 (馬來西亞) · 查看更多 »

五一三事件

五一三事件(Peristiwa 13 Mei、13 May Incident),是马来西亚的一場種族衝突事件,爆发於1969年5月13日,並延續數個月。 事件的起因是馬來西亞反對勢力在該年舉行的1969年第三屆全国选举中獲得50.9%的得票率,第一次超越聯盟政府(國民陣線之前身)。反對黨在5月11日進入吉隆坡慶祝勝利並且遊行。一些巫統的激進黨員爲之所觸怒,舉行反示威。5月13日,兩派人馬在街頭短兵相接,最終演變成為流血大暴動。5月15日,最高元首陛下(Yang di-Pertuan Agong)应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之请宣佈全国進入「緊急狀態」。 马来西亚官方解释此事件主要是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种族衝突,原因是在当时的各族间政治及经济能力有很大的差异;然而部分华人認為这次事件是马来人针对华人所展开的屠杀行为。這次血腥的種族衝突導致了多人死亡和負傷;在華人占多數的地區,華人死傷人數遠高於馬來人。 事后马哈迪·莫哈末把此前的激进民族主义改成温和的改良主义。马来西亚政府开始执行馬來西亞新经济政策以消除各种族在政治以及经济能力的差异,同时减低贫民率,提供了许多工作机会与提升收入。其主要內容是給予馬來人及土著特權,以提高他們的經濟佔有率。.

新!!: 國民陣線和五一三事件 · 查看更多 »

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有類似的本質:是一種強調既有價值或現狀的政治哲学。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和徹底的顛覆,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其特色為重視已建立之體制並加以維護或者小修小補,並且尊重傳統為不同時代所累積智慧結晶而非累贅。 保守主義者隨著在地區、時代等性質的不同,彼此抱持的觀點或關注的議題可能不同或甚至對立。如英美現今保守主義政黨通常傾向於小政府、自由市場的經濟架構,以及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對抗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或僅僅只是大政府的左派價值觀),甚至是反全球化,例如退出不必要的國際組織等。英美的部分進步保守主義者可能相對的支持有限度市場管控和社會福利政策,改以法律約束公平競爭的型態;現在歐洲國家的保守派跟大洋洲國家的保守派在對待外來移民的議題方面,比北美洲國家的保守派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所以相對而言對於外來文化上是可能比較開放,雖然他們也會關心商業活動的發展,不過他們也較少反對或有限度支持福利國家政策的相關目標。.

新!!: 國民陣線和保守主义 · 查看更多 »

光华日报

《光華日報》是馬來西亞的一份中文報紙,也是世界僅存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由革命家孫中山於1910年12月20日在檳城創辦,當時是為了向本地華僑宣傳革命以推翻滿清、建立共和。 《光華日報》在馬來西亞各地均有發行,並以西馬北部一帶(尤其是檳城州)最為暢銷;其他國家與地區如泰國、 新加坡、香港等地亦有發行,平均每日發行量超過10萬份。.

新!!: 國民陣線和光华日报 · 查看更多 »

玻璃市州立法议会

#重定向 玻璃市州议会.

新!!: 國民陣線和玻璃市州立法议会 · 查看更多 »

玻璃市州议会

玻璃市州议会(Dewan Undangan Negeri Perlis;Perlis State Legislative Assembly)是马来西亚玻璃市州的州立法机构。它是一个由15名议员组成的一院制议会。选举一般会和国会下议院选举同时进行,并每隔约5年举行一次。玻璃市州议会也是马来西亚最小的州立法议会,也因如此,玻璃市15位州议员中就有9位是行政议员。目前玻璃市州议会其中10个席位来自国阵、3个席位来自公正党、2个席位来自伊斯兰党。.

新!!: 國民陣線和玻璃市州议会 · 查看更多 »

砂拉越

拉越(Sarawak),旧译砂--朥越、砂--勞越、砂羅越或砂--捞越,簡稱砂或砂州,马来语又稱作“犀鸟之乡”(Bumi Kenyalang),是马来西亚在婆罗洲领土上两个行政区域之一(另一个为沙巴州),也是全马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州在行政、移民和司法制度上与马来西亚半岛的其他行政区明显不同。地理上砂拉越州位于婆罗洲西北,东北与沙巴州相邻,并把汶莱这一独立国家隔成两部分,而其南与印尼加里曼丹接壤。砂拉越州的首府古晋市是全州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州内还有美里、诗巫和民都鲁等大大小小的城市分布。根据2015年的人口估查,砂拉越州共有2,636,000人。全州的气候类型是熱帶雨林氣候,生长着大片热带雨林,为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以许多著名的洞穴系统而闻名的姆鲁山国家公园也位于砂拉越州。发源于依兰山脉的拉让江既是该州的重要河流,也是马来西亚最长的河流;其支流上的巴贡水电站是东南亚的大型水电站之一。砂拉越州的最高点为2,423米高的毛律山。 在尼亚洞发现了距今四万年前早期人类在砂拉越的居住遗迹。在公元八至十三世纪砂拉越,这一地区与古代中国维持着贸易往来。在十六世纪时这一地区开始受到汶萊帝國(渤泥国)的控制。1841年,英国探险家詹姆士·布鲁克从汶莱手中取得砂拉越(今古晋一带)的统治权,成为了独立的王国,并逐步将版图扩张至今天的范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砂拉越在1941年被日本占领。战后的1946年,砂拉越又被划给英国成为了直轄殖民地,直到1963年7月22日才從英國取得自治權。同年9月16日,砂拉越與北婆羅洲(今沙巴)、新加坡(在1965年被驱逐出联邦)和马来亚联合邦(今马来西亚半岛或西马)组成今天的马来西亚。这一联邦体制的建立受到了邻国印尼的反对,并导致了两国陷入了长达三年的武装对抗。1966年8月对抗平息后的砂拉越又经历了砂共叛乱,这场叛乱直到1990年才停息。 砂拉越州呈现出富有代表性的民族特点、文化特色和多样化语言。砂拉越州的州元首称作“Yang di-Pertua Negeri”,而其政府首脑称为“首席部长”。砂拉越州的政府架构与西敏制相似,并在国内拥有最早的州議會制度。砂拉越州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和马来语,并没有规定官方宗教。位于古晋的砂拉越博物馆是婆罗洲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砂拉越还以它的传统乐器而闻名。为期三天的(RWMF)便是在砂拉越州举行。同时砂拉越州也是全国唯一庆祝的地方。 砂拉越州蕴藏着大量自然资源,其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外向出口型,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木材和油棕方面。砂拉越州还有制造、能源和旅游等产业。.

新!!: 國民陣線和砂拉越 · 查看更多 »

砂拉越人民联合党

拉越人民联合党,简称人联党,成立于1959年6月4日,党员多为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左派份子,也有地下共产党员。在大馬成立前有亲共倾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于2018年6月12日与其他四个砂拉越国阵成员党宣布正式退出国阵,另组一个本土阵线。.

新!!: 國民陣線和砂拉越人民联合党 · 查看更多 »

納吉

纳吉可以指:.

新!!: 國民陣線和納吉 · 查看更多 »

纳吉·阿都拉萨

纳吉()本名为莫哈末·纳吉·阿都拉萨(Mohd Najib bin Abdul Razak)全名加上头衔全称为拿督斯里哈芝莫哈末·纳吉·敦哈芝阿都拉萨(Dato' Sri Haji Mohammad Najib bin Tun Haji Abdul Razak),也是第六任马来西亚首相,于2009年4月3日取代前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宣誓就职,至2018年5月9日所在政黨聯盟敗選下台為止。2018年5月10日至12日间,是在野政治联盟国阵中最大政党巫统的主席兼国阵主席。 纳吉是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萨的长子,第三任首相胡先翁的外甥。他在1976年以23岁之龄当选彭亨州国会议员而进入国会,取代病逝的父亲。1982年至1986年间曾是彭亨州务大臣,之后在联邦政府马哈迪内阁担任文化、青年及体育部长。他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先后担任教育部长及国防部长。2004年1月7日他受委副首相,为首相阿都拉的副手,2008年大选国阵遭到挫败后翌年取代阿都拉。在他的领导下,国阵在2013年大选中获胜,但在野党选票在马来西亚历史上首次获得过半数。 在纳吉执政里推行了经济自由化措施,如减少政府津贴,放宽外资限制,并减少针对马来人的优惠措施。2013年大选后他的政府开始对批评者以煽动罪名提控,以肛交案审讯监禁反对党领袖安华,实行消费税,涉入一马发展公司丑闻(1MDB)风波导致一系列由草根组织净选盟发动要求纳吉下台的抗议集会。这些抗议集会最终促成了由马哈迪和希望联盟以及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公民宣言,以使他下台。纳吉对贪腐指控的回应是集中权力,撤换副首相,冻结两家报章出版及在国会通过争议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法令》。 2018年5月9日大选中,纳吉领导的国阵败选。5月12日,他宣布辞去巫统主席及国阵主席职务,即日起生效。.

新!!: 國民陣線和纳吉·阿都拉萨 · 查看更多 »

联盟 (马来西亚)

联盟(Perikatan;Alliance)是1951年成立于马来亚联合邦的政党联盟,由巫來由人統一組織(巫統)、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馬華)及馬來西亞印度國民大會(国大)所组成,是马来西亚国民阵线的前身。联盟在马来亚联合邦独立运动及1963年马来西亚的成立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952年,东姑阿都拉曼领导下的巫统和陈祯禄领导的马华公会在吉隆坡市议会选举中首次联合竞选,并取得压倒性胜利 (n.d.). Barisan National.

新!!: 國民陣線和联盟 (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

来西亚华人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简称马华公会或馬華(MCA),成立于1949年2月27日,原名马来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成立后改为现名。马华公会是一个代表马来西亚华人的单一种族政党而该党所有党员皆是由马来西亚华人和具有华人血统的公民组成。 该党现今不再是代表马来西亚华社的唯一政党,但在早期至1960年末有一定的影响力。1960年开始因其他政党的成立,其华人支持率接连受到挑战,但90年代中至千禧年期间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支持。不过,2008年开始华社倾向投选民主行动党。.

新!!: 國民陣線和馬來西亞華人公會 · 查看更多 »

馬來西亞政黨列表

根据马来西亚1981年选举条例,任何有意参与馬來西亞选举的政党必须向选举委员会注册方可参与选举。选举委员会目前共有52个在册政党。.

新!!: 國民陣線和馬來西亞政黨列表 · 查看更多 »

馬來民族統一機構

来民族统一机构(Pertubuhan Kebangsaan Melayu Bersatu;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又譯巫来由人統一組織 ,簡稱巫統(PEKEMBAR;UMNO),成立於1946年,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政党。同時亦是政黨聯盟「國民陣線」(國陣)的创始者及最大黨派。自馬來亞獨立後至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为止,一直是該國的執政联盟首领,主宰着马来西亚政治。自1957年脫離英國以來,由於巫統在國陣或國陣的前身聯盟,均长期佔有多數議席,并且多数党的黨魁即是首相。因此前六任马来西亚首相都是巫统党员。 巫统宣称,“马来民族主义”是其成立的基础与愿景;坚持为民族,宗教和国家的尊严而戰鬥;同时也致力于捍卫马来文化作为民族文化,捍卫并发展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教。.

新!!: 國民陣線和馬來民族統一機構 · 查看更多 »

马哈迪·莫哈末

敦马哈迪·莫哈末医生(Tun Dr.;昵称Dr.

新!!: 國民陣線和马哈迪·莫哈末 · 查看更多 »

马来亚联合邦

来亚联合邦(Persekutuan Tanah Melayu;Federation of Malaya)成立于1948年1月31日,由11州-9个马来州属与海峡殖民地的槟城及马六甲所组成。後分裂為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兩個國家。.

新!!: 國民陣線和马来亚联合邦 · 查看更多 »

马来人至上

来人至上(另译为马来人主权,爪夷文:کتوانن ملايو;Ketuanan Melayu)是一种种族主义信条,认为马来人是马来西亚或马来亚的主人或特权者(tuan)。马来西亚华人和印度裔马来西亚人构成了马来西亚的重要少数种族,被认为是承蒙马来人的恩惠,通过承认马来西亚宪法第153条裏规定的马来人优待,而获得公民权。这种交换通常被称为。马来人至上的概念常常被政治野心家,尤其有影响力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所提及。 虽然该观念在马来西亚独立前已存在,但这个名词直至2000年代初期之前并未成为流行。在历史上,对于这个观念最强力的反对声浪来自非马来人为首的政党,比如民主行动党,激烈反对种族主义观念;2000年代,多种族的人民公正党也反对马来人至上的观念,转而提倡“人民至上”(ketuanan rakyat)。马来人至上的观念在1940年代开始受到注目,马来人组织因将剥削马来统治者之政治权力而抗议马来亚联邦的成立,后来又为争取马来亚独立而战。1963年至1965年参组马来西亚的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亦挑战了这个观念,引发了1964年新加坡种族骚乱。最后,时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以避免局势恶化为由,在1965年8月7日下令将新加坡州自马来西亚联邦中除名。新加坡独立后改由民主行动党续握政权。 1969年5月13日的五一三事件后,马来西亚宪法中有关马来人至上的部分(实际仅列明马来人特殊地位)得到确立,成为,期间也有了发展,他们宣扬建立一个由巫统一党执政的政府,并强调只有马来人才是真正的马来西亚人。197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开始推行只是有利于马来人的新经济政策 。国家文化政策也强迫非马来人融合到马来族群中去。直至1990年代,马来西亚首相时任马哈迪开始推行马来西亚民族(Bangsa Malaysia)政策,强调马来西亚人而不是马来人的认同。但在2000年代,政治野心家们开始宣扬马来人至上的观念,并公开谴责那些质疑马来西亚社会契约的政府官员。“Ketuanan Melayu”这个词语迟至二十一世纪初,才成为流行的马来语。.

新!!: 國民陣線和马来人至上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新!!: 國民陣線和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印度国民大会党

來西亞印度國民大會(简称國大黨,英語:Malaysia India Congress,淡米爾語:மலேசியா இந்தியா காங்கிரெஸ்,缩写MIC)是马来西亚政党,也是执政联盟国民阵线的创始成员,前身即联盟,并从1957年独立起执政至今。该党也是其中一个争取马来亚独立及马来西亚当中的老牌政党,在马来西亚政治中代表印度族群。 国大党在1946年8月成立,即二战结束后为了争取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斗争。印度获得独立后,国大党开始转向争取马来亚独立(即马来西亚)最后实现于1957年。该党在战后国家发展期间,定位为代表马来西亚印度社群。国大党在1954年加入了由巫统和马华公会成立的联盟,该联盟在其他成员党的加入下1973年扩大成为国阵。 该党曾经是代表印裔社群的最大政党,但2008年大选因印裔社群大部分投给在野党后战绩惨淡。.

新!!: 國民陣線和马来西亚印度国民大会党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人民进步党

#重定向 人民進步黨 (馬來西亞).

新!!: 國民陣線和马来西亚人民进步党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伊斯兰党

來西亞伊斯蘭黨(Parti Islam Se Malaysia),簡稱伊斯兰党(PAS),民間簡稱為伊黨。该党成立于1951年,初名泛马来亚回教党(Persatuan Islam Sa-Malaya/Sa-Tanah Melayu),簡稱回教黨,1971年改名为泛马来西亚回教党,2011年10月1日60周年党庆时正式将中文名改为现名。该党是一个自马来西亚獨立以来持續活躍的政黨。.

新!!: 國民陣線和马来西亚伊斯兰党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国会

来西亚国会(Parlimen Malaysia;Parliament of Malaysia;மலேசிய நாடாளுமன்றம்)是马来西亚宪法法定的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的体制是沿循英国国会的西敏议会制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两院,上下两院再加上最高元首即构成马来西亚的立法体制。 上议院和下议院都位于首都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国会大厦不同的房间内。目前国会为第十四届,于2018年5月9日完成选举。.

新!!: 國民陣線和马来西亚国会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首相

来西亚首相(Perdana Menteri Malaysia,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是马来西亚联邦行政机关的首脑,也是马来西亚三权分立制度下行政方面的首脑,对外则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对内则负起国家行政上的最高责任。.

新!!: 國民陣線和马来西亚首相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民政运动党

来西亚民政运动黨(Malaysian People's Movement Party),简称民政黨,成立於1968年3月24日,是馬來西亞的政黨,曾经是國民陣線的成員之一,也是亞洲自由民主聯盟的成員。从1969年开始,就一直执政槟州,直到2008年大选为止。 截至2006年,80%的民政党员为华裔,15%为印度裔,其余都是巫裔或其他种族。.

新!!: 國民陣線和马来西亚民政运动党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政治

来西亚是个实施联邦议会民主制和选举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最高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及名义上的军事最高统帅,由九个马来州属的苏丹在统治者会议中选出。 由于曾经被英国殖民统治,所以政府系统沿用了西敏制制度,也就是内阁制。首相所领导的内阁是联邦政府的实际领导者(政府首脑),宪法规定首相必须是来自下议院的议员,且最高元首在委任一名首相时必须确定其得到下议院多数议员的支持;内阁部长则必须是上议员或下议员、且由首相向最高元首提名委任。 国会分别由上议院及下议院所组成,70位上议员任期为三年,可多担任两任。26位上议员是由十三州的州议会选出(每州各有两位);四位上议员由最高元首在联邦直辖区中委任(分别是吉隆坡两位、布城和纳闽各一位);其余的四十位上议员则由首相向最高元首提交委任。222位下议员是在全国大选中被选出,任期最长五年,大选可提前舉行。 州政府由州议会选出的州务大臣(或首席部长)所领导,州议会的作用是辅助各州统治者(或州元首),并且拥有征收门牌税、娱乐税、酒店税、土地矿山和森林稅的行政权。.

新!!: 國民陣線和马来西亚政治 · 查看更多 »

马来族

来族(马来语:Etnik Melayu;英语:Malays),习惯上多称为马来人,旧时又译为巫来由人,故当地华语常以巫为族名简称,分布于东南亚。马来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指分布于婆罗洲、马来半岛南部及苏门答腊东南部的一个民族,该民族在马来西亚人口最多。而广义上,马来族有时候也用来指馬來語(印尼語)族群甚至整个南島語系族群。 从15世纪馬六甲蘇丹王朝始,大量马来人由古代印度教转為皈依伊斯蘭教(除了峇里人),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律賓和大洋洲等。菲律賓的马来人由於西班牙殖民緣故而信奉天主教(除了摩洛人)。 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在介紹台灣原住民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時表明「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在人種上屬馬來人,台灣是南島語族分佈的最北端」。除此之外,南島語系民族還分佈在非洲的南非與馬達加斯加。.

新!!: 國民陣線和马来族 · 查看更多 »

魏家祥

拿督斯里魏家祥,出生於馬來西亞馬六甲州野新县,籍貫廣東省汕尾陸豐市客家人氏,马来西亚从政者,于1992年加入马华公会。 精通马来文(马来西亚国语)、英语及华语。为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领袖,也是现任马华公会署理总会长。自2004年马来西亚大选以来代表国民阵线当选为柔佛的国会议员。2018年马来西亚第十四届大选,他在全国瞩目的亚依淡“王者之战”,以微差多数票打败民主行动党军师兼政治明星刘镇东,成功捍卫该议席,第4度出任亚依淡区国会议员。该国会议席也是马华公会在第14届马来西亚全国大选胜出的唯一一个国会议席。.

新!!: 國民陣線和魏家祥 · 查看更多 »

霹靂州

霹靂(旧称吡叻,马来语:Perak)是馬來西亞的十三个州属之一,也是馬來半島11個州當中的第2大州,面积约21000平方公里,北部连接馬來西亞东北部的馬、泰邊境以及吉打州、西北部接壤槟城、东边有吉兰丹州和彭亨州、南边雪兰莪州。马六甲海峡则处于霹雳州西方。 “Perak”在马来语即为銀,或许是來自霹靂州以前主要產品錫的銀色顏色。此外也传说霹雳州地名其实源自河里鱼儿在阳光下闪烁似银而来。 霹雳州首府是怡保(Ipoh),英殖民时期以市内繁荣的锡矿开采业著名,锡价下滑使其经济受到了影响。霹雳州苏丹皇宫则位于皇城江沙(Kuala Kangsar)。.

新!!: 國民陣線和霹靂州 · 查看更多 »

胡先翁

敦胡先翁(Tun Hussein bin Dato' Onn;),--是一名馬來西亞政治人物,参政前是一名执业律師。胡先翁曾於1976年1月15日至1981年7月16日任職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被称为“团结之父”。.

新!!: 國民陣線和胡先翁 · 查看更多 »

阿都拉·巴达威

敦阿都拉·阿末·巴达威(Tun Abdu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馬來西亞前巫統主席,第五任首相(2003-2009),也是马来西亚任期第二短的首相(仅次于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萨)。他在任期内积极肃贪,成立皇家警察委员会推动改革,身为首相的自己自行立法加强原有的三权分立框架避免首相本身可干预司法等等,因此也被称为“廉洁之父”,然而官方授予的头衔为“人力资源发展之父”(Bapa Pembangunan Modal Insan)。他也时常被称为“伯拉”(Pak Lah),即大伯和阿都拉的合称。 在安華被开除入狱之后,马哈迪便委任伯拉担任副手,直到2003年才将首相一职交接给他。2004年马来西亚大选,伯拉因他的清廉作风和新首相效应下,带领国阵狂胜对手。然而伯拉因不愿受退而不休的马哈迪操控,并在任期内被马哈迪不留情面地抨击,加上反对党团结起来,使他领军的国阵在2008年第12届大选首次失去三分二的绝对多数议席的优势和五个州政权。2009年他面对马哈迪和巫统内部的长期施压逼宫,于4月3日宣布卸任,并由当时担任副首相的纳吉接任。伯拉也在随后获端姑米占·再纳·阿比丁授予“敦”头衔。.

新!!: 國民陣線和阿都拉·巴达威 · 查看更多 »

阿都拉萨

#重定向 敦阿都拉萨.

新!!: 國民陣線和阿都拉萨 · 查看更多 »

阿末扎希

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哈米迪博士(Ahmad Zahid bin Hamidi,1953年1月4日-)是马来西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統)政治人物,自2015年起在首相纳吉领导的国阵政府下担任副首相。他曾经在2013年起他也是内政部长,之前在2009年至2013年间担任国防部长。 他也是现任霹雳国会议员。 在政治生涯早期,扎希还未成为巫统青年团团长前,曾是上议员及国民储蓄银行总裁。 1998年,扎希出言反对首相马哈迪,呼吁终结马来西亚政府的朋党主义及裙带关系。 扎希当时被视为被革职的副首相安華的支持者,之后被内安法令扣留监禁。 然而在1999年扎希却转变立场,指安华利用他来发表朋党主义及裙带关系的指控,还指安华利用其财政部长的身份给予扎希商机。 2004年大选后,扎希成为阿都拉内阁下的副部长。 在职副部长期间,扎希进修并取得博特拉大学企业通讯荣誉博士学位。 2008年大选后,扎希担任首相署部长。 2009年扎希在巫统党选参选副主席并成功当选,4月他受委为国防部长。 2013年扎希跟希山慕丁对调部长职位,扎希成为内政部长,希山慕丁成为国防部长。 2013年巫统党选他再次成功捍卫副主席职。 2015年7月,他在内阁改组中受委副首相。 同时他也执行巫统署理主席的职务,取代被冻结党职后被开除党籍的慕尤丁。 2018年5月12日,扎希代掌纳吉辞职留下的巫统和国阵主席职位。.

新!!: 國民陣線和阿末扎希 · 查看更多 »

自由民主党 (马来西亚)

自由民主党(Parti Liberal Demokratik)简称自民党,是一个于1989年在沙巴斗湖創立的馬來西亞政党,前身为沙华公会和团结党,党员多数为华人。該党主要活跃于沙巴州,因此常被称为“沙巴自由民主党”、“沙巴自民党”、“沙自民党”等。 該黨曾经是執政的國民陣線的成員之一,在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佔有一席,由前任黨主席劉偉強在2008年大選時於取得,但其於2013年大選大選中失去。2018年5月11日,该党主席张志刚宣布退出国阵,成为一个独立政党。.

新!!: 國民陣線和自由民主党 (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苏巴马廉

苏巴马廉(சுப்ரமணியம்;拉丁化:Subramaniam Sathasivam,),马来西亚柔佛州国阵国大党国会议员,也是国大党主席 。曾担任卫生部长和人力资源部长。.

新!!: 國民陣線和苏巴马廉 · 查看更多 »

雪兰莪州议会

雪兰莪州议会(Dewan Negeri Selangor)是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州立法机构。它是一个由56名议员组成的一院制议会,每届州议会的任期为5年,届满后会自动解散,但州务大臣可以向苏丹建议提前解散州议会,解散后必须在60天内举行选举。自1964年以来,州议会选举一般会和国会下议院选举同时进行。 它在位于莎亚南的雪兰莪州议会大厦召开会议。自2008年以来,州议会过程都将会在网上进行直播。.

新!!: 國民陣線和雪兰莪州议会 · 查看更多 »

雪蘭莪

雪蘭莪(Selangor,英语音标:; ;简称雪州),馬來西亞十三州之一,位于马来半岛西海岸中部,首府莎阿南(Shah Alam)是一个新兴城市。全境環繞吉隆坡和布城這两个联邦直辖区,北部與霹靂州為鄰、東部接彭亨州南部與森美蘭州為鄰。雪兰莪和吉隆坡常合称为雪隆。 雪州首府是莎阿南,但是雪州的第一个城市却是皇城巴生市。另一个主要城市是于2006年6月20日被授予大城市地位的八打灵再也。雪州是马来西亚除砂拉越外拥有多个大城市的州属。 雪州在马来西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中贡献了23998.6亿马币(约555亿美元),在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6%。雪州也是马来西亚最发达的州属,并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和交通运输。雪州同时也是拥有全国最多人口的州属,生活水平较高,贫困率也是全国最低的,是名副其实的先进州属。.

新!!: 國民陣線和雪蘭莪 · 查看更多 »

柔佛州立法议会

#重定向 柔佛州议会.

新!!: 國民陣線和柔佛州立法议会 · 查看更多 »

柔佛州议会

柔佛州议会(Dewan Undangan Negeri Johor;Johor State Legislative Assembly)是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州立法机构。它是一个由56名议员组成的一院制议会。选举一般会和国会下议院选举同时进行,并每隔约5年举行一次。.

新!!: 國民陣線和柔佛州议会 · 查看更多 »

槟城

槟城(Penang;Pulau Pinang) ,亦称槟州,是马来西亚十三个联邦州属之一,位于马来亚半岛西北侧。以槟威海峡為界,槟城分成槟岛和威省两部分,其中威省的东部和北部与吉打州为邻,南部与霹雳州为邻,而槟岛西部则与印尼苏门答腊岛隔马六甲海峡相对。 槟城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颇高,是马来西亚经济发展重镇之一。1786年设立的首府乔治市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都会区,并于2008年同马六甲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也受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获世界级城市评为自足级(Sufficiency Level City)城市。.

新!!: 國民陣線和槟城 · 查看更多 »

槟城州立法议会

#重定向 槟城州议会.

新!!: 國民陣線和槟城州立法议会 · 查看更多 »

槟城州议会

槟城州议会(Dewan Negeri Pulau Pinang)是马来西亚槟城州的州立法机构。它是一个由40名议员组成的一院制议会。选举一般会和国会下议院选举同时进行,并每隔约5年举行一次。 它在位于乔治市莱特街的新古典式槟城州立法议会大厦召开会议。自2008年以来,州议会过程都将会在网上进行直播。 它共有40个议席,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产生的本届议席中的37席(绝对多数)为希望联盟(PH)执政联盟获得,其中包括民主行动党(DAP)19席、人民公正党(PKR)的14席、国家诚信党的2席和土著团结党的2席。同时,反对联盟的国民阵线(BN)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MNO)占有2席。另一反对阵线和谐阵线的马来西亚伊斯兰党(PAS)则只有1席。 在此前,国民阵线在2004年选举中赢得38席,但在2008年选举时剧降至11席,使槟城从2008年至今持续由当时为反对党的人民阵线(现希望联盟)掌控,2013年人民阵线获得30席,上次由反对党掌控槟城州政权是在1969年。.

新!!: 國民陣線和槟城州议会 · 查看更多 »

民主行动党 (马来西亚)

民主行动党,简称行动党(Democratic Action Party,简称DAP;Parti Tindakan Demokratik),是马来西亚政党,目前为马来西亚執政聯盟希望聯盟的政黨之一,也是槟城州的执政党,並與希盟其他政黨共同執政雪蘭莪州、霹靂州、森美蘭州、馬六甲州、吉打州、柔佛州及沙巴州。 行动党坚持民主社会主义和社會民主主義的议会民主路线,是一个社會民主主義政黨,致力于追求民族平等、社会正义及经济公正,为落实一个“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宏图及目标前进。目前行动党是希望联盟四党中的成员党。 行动党普遍上受到世俗派及宗教自由派选民的稳定支持,这些选民主要来自城市,沿海地区,专业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该党的强区主要落在城市华裔选区如槟城、怡保、雪兰莪、芙蓉和吉隆坡联邦直辖区等。2013年大选,行动党竞选51国会议席并赢下38席,在各主要政党中拿下75%的最高胜选率,成为当时马来西亚最大的在野党,紧接着的是人民公正党和伊斯兰党,也是仅次于巫统的第二大党。2018年行动党赢下42席,成为马来西亚第三大党,同时也几乎将马来西亚的华裔选区囊获,仅在和金马仑高原败下阵来。.

新!!: 國民陣線和民主行动党 (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民主进步党 (马来西亚)

民主进步党(Progressive Democratic Party,Parti Demokratik Progresif,简称民进党或「PDP」,前称砂拉越民主进步党)是一个于2002年成立的马来西亚政党,前身为已解散的砂拉越国民党(SNAP),主要于砂拉越州活动,是國民陣線的成员党之一。 该党于2017年11月正式宣布更名为民主进步党,成为一个全国性政党同时采用新的党徽,计划在马来西亚半岛数个州属如雪兰莪州、森美兰州和巴生谷一带开设支部。目前该党已于2016年开始在柔佛州设立6个共计约6千人的新支部。.

新!!: 國民陣線和民主进步党 (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新!!: 國民陣線和民族主義 · 查看更多 »

沙巴團結黨

沙巴團結黨(Parti Bersatu Sabah), 成立於1985年1月,於1985年3月5日註冊,同年4月開始在沙巴執政,是馬來西亞政黨之一。該黨是以卡達山人為主的多民族政黨,由主席拿督百林吉丁岸(Datuk Joseph PAIRIN Kitingan)所領導,並且從沙巴人民联盟(BERJAYA)分裂出來。1986年6月加入國民陣線(簡稱"國陣"),1990年10月退出國陣。2002年1月重返國陣。2018年5月退出國陣。.

新!!: 國民陣線和沙巴團結黨 · 查看更多 »

沙巴進步黨

沙巴进步党(Parti Maju Sabah)是马来西亚沙巴的一个政党。.

新!!: 國民陣線和沙巴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星洲网

#重定向 星洲日報.

新!!: 國民陣線和星洲网 · 查看更多 »

星洲日報

《星洲日報》是馬來西亞第一大中文報章,由朝日報業私人有限公司出版。 《星洲日報》是由著名的新加坡虎標永安堂老闆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將早先創立的《星報》和新加坡商人鄧荔生的春源印刷廠合併而成,於1929年1月15日創刊於新加坡。.

新!!: 國民陣線和星洲日報 · 查看更多 »

政党联盟

政党联盟(Political alliance)是指不同政黨形成的一種合作聯盟,通常是因其參與的政黨有共同政治目標或策略性目的,並在選舉時能互惠各自政黨。其達到此目的的策略包括經過集合資源和選票而超越選舉門檻、於投票制度的特性上得到優勢、或經由合作一起打敗執政黨並於選舉勝利後合作形成新政府組織。 當一個政党聯盟勝選後而執政時,或當沒有任何一黨只達到相對多數而不是絕對多數的選票,而幾個政黨必須一起合作執政時,他們將會形成一個聯合政府。 此種治理形式會產生的特點包括「不管部长」的產生。 相对于单纯的选举联盟,政党联盟的成员协作更为紧密,除了共同应对选举,还在其它政治议题上统一发声。政党联盟一般设有一个常设的协调机构。.

新!!: 國民陣線和政党联盟 · 查看更多 »

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ἰδεολογία),意為「理念(Idee)或想像(Vorstellung)的學說」ἰδεο(形象)與λογία(學說)。中文也譯意識型態;周德偉譯作意理;中文早期曾經譯作意德沃羅基,屬音譯;林毓生主張音譯意譯合一,譯為意締牢結,以避免對意識形態望文生義的附會)有兩種具有本質性區別的涵義:.

新!!: 國民陣線和意識形態 · 查看更多 »

敦阿都拉萨

敦阿都拉萨·胡先或敦拉萨(Tun Abdu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是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巫统政治人物,有“发展之父”之称。 其長子納吉是马来西亚第六任首相。.

新!!: 國民陣線和敦阿都拉萨 · 查看更多 »

1969年马来西亚大选

1969年马来西亚大选是于1969年5月10日至1970年7月4日之间举行的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3届选举。此次共有144个国会议会席位和12个州共330个州议会席位(不包括沙巴)同步进行选举。此次选举中也是沙巴和砂拉越第一次进行全国大选,虽然联盟继续获得联邦政府的执政权,但因联盟通过马来西亚宪法第153条文扶持马来西亚土著,而使许多华裔将选票投给民政党和民主行动党两个在野党,失去三分之二绝对优势后引发了五一三种族冲突事件 Election Commission of Malaysia。本届投票率为73.6%,民主行动党成为最大在野党,双方槟城、霹雳、雪兰莪和吉兰丹等州属获得的席位也十分接近。.

新!!: 國民陣線和1969年马来西亚大选 · 查看更多 »

1982年马来西亚大选

1982年马来西亚大选是于1982年4月22日举行的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6届选举。此次共有154个国会议会席位和11个州共293个州议会席位(不包括东马)同步进行选举。此次选举中国民阵线继续获得联邦政府和11个州的执政权,本届投票率为75.4%。.

新!!: 國民陣線和1982年马来西亚大选 · 查看更多 »

1986年马来西亚大选

1986年马来西亚大选是于1986年8月2日举行的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7届选举。此次共有177个国会议会席位和11个州共351个州议会席位(不包括东马)同步进行选举。此次选举中国民阵线继续获得联邦政府和11个州的执政权。而民主行动党也获得了24席,赢得了许多华裔占多数的选区,本届投票率为74.39%。.

新!!: 國民陣線和1986年马来西亚大选 · 查看更多 »

1990年马来西亚大选

1990年马来西亚大选是于1990年10月20日举行的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8届选举。此次共有180个国会议会席位和11个州共351个州议会席位(不包括东马)同步进行选举。此次选举中国民阵线继续获得联邦政府和10个州的执政权。然而反对联盟穆斯林团结阵线却在吉兰丹州狂胜国阵,赢得了全部39席,本届投票率为72.3%。.

新!!: 國民陣線和1990年马来西亚大选 · 查看更多 »

1995年马来西亚大选

1995年马来西亚大选是于1995年4月24日至25日(星期一至星期二)举行的选举,投票选出第9届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员。投票在马来西亚全国192个国会选区进行,每个选区选出一名议员下议院。马来西亚13个州中的11个州(沙巴州和沙捞越州除外)在同一天的394个州立法议会选区也进行了同步选举。投票结果以马哈迪·莫哈末领导的國民陣線获胜。投票率68.3%。.

新!!: 國民陣線和1995年马来西亚大选 · 查看更多 »

1999年马来西亚大选

1999年马来西亚大选是于1999年11月29日举行的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10届选举。投票产生193个国会议席。 投票结果以马哈迪·莫哈末领导的國民陣線获胜。.

新!!: 國民陣線和1999年马来西亚大选 · 查看更多 »

2004年马来西亚大选

2004年马来西亚大选是于2004年3月21日举行的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11届选举,全国共有12个州同步举行州选举,砂拉越除外。 这场大选让马来西亚建国至今的执政党国民阵线取得胜利,也让该联盟在219个国会下议院议席中取得了198个,掌握国会下议院90.9%的议席;州议席方面国阵参选的504席中也赢得了452席,全国13州中执政12州,其余一州的吉兰丹更是只差3票国阵即可过半执政。 反对党方面,民主行动党取得12个国会议席;其他反对党替代阵线(替阵)方面取得7个国会议席,其中人民公正党取得1席,伊斯兰党取得6席。.

新!!: 國民陣線和2004年马来西亚大选 · 查看更多 »

2008年馬來西亞大選

來西亞第12屆全國大選在2008年3月8日舉行,是国会下议院及十二州(不包括砂拉越)立法议会的选举。根據馬來西亞選舉法,全國大選必須在上屆大選5年內舉行。馬來西亞前一屆大選在2004年舉行。2008年2月13日,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应首相要求宣告國會解散,次日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公佈將於2008年3月8日舉行選舉。 據知各政黨早在2008年1月就開始為這次的選舉作出準備。如同2004年,自獨立以來就執政的國民陣線(BN,簡稱國陣),以及主要由民主行動黨(DAP)、泛馬回教黨(PAS)和人民公正黨(PKR)所代表的反對黨皆參加這次的選舉。 雖然和之前獨立以來的所有大選一樣,國陣贏取了國會選舉,但卻交上了前所未有的最差成績。在222個國會議席中,反對黨贏取了82個議席(36.9%),而國陣只能奪得剩余的140個議席(63.1%)。這也是1969年大選以來,國陣第一次沒有贏取修憲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國會議席。十三個州政府也被反對黨囊括五個(槟吉丹雪霹),反觀上次大選反對黨只贏取一個州政权。.

新!!: 國民陣線和2008年馬來西亞大選 · 查看更多 »

2013年马来西亚大选

2013年马来西亚大选是于2013年5月5日举行的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13届选举,共有12个州的州议会同步举行选举,只有砂拉越州除外。这届选举被列为大马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大选。 反对党联盟人民联盟(民联)在这次选举中首次获得了全国过半票数的支持,但执政联盟国民阵线(国阵)仍凭着选区划分优势,得以保住国会的简单多数席位继续执政,并从民联手中取回吉打州的执政权,在其他州属的席次也有所增加,当中在霹雳及登嘉楼州获得多数席位继续执政。.

新!!: 國民陣線和2013年马来西亚大选 · 查看更多 »

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

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是于2018年5月9日举行的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14届选举。此次共有222个国会议会席位和12个州共505个州议会席位同步进行选举,只有砂拉越州除外。每届国会将会在第一季度会议举行的5周年后自动解散,而上届第13届国会于2018年4月7日解散,自动解散日期为2018年6月24日。根据《马来西亚联邦宪法》,马来西亚需要每隔5年举行一次选举,除非首相向最高元首提出提早解散国会,抑或是对首相的不信任动议通过。 本次大选是馬来西亚歷史上最為激烈的一次選舉,共有2,333名候選人參選727個國州議席,更有多個國會議席及州議席出现多角戰。選舉結果於5月10日早上11時公布,國內政治版圖發生巨幅震盪。由第4任首相马哈迪所領導的反對联盟希望聯盟在國會下议院222個席位中贏得113席,以简单多数優勢勝選变天,終結巫統與國民陣線執政聯盟自馬來亞獨立以來近61年的政权,也是马来西亚联邦政府首次的政黨輪替。另外,馬哈迪二度担任首相后也以93歲高齡成為目前全球最年長的國家領導人。 举行选举的12个州属当中,由國陣長期執政的柔佛、森美兰、登嘉楼、马六甲、霹雳、吉打和沙巴等7個州皆宣告失守,其只能在砂拉越、彭亨和玻璃市继续执政。希盟除了保住槟城和雪兰莪的政權之外,還一并从国阵手中夺得柔佛、马六甲、森美兰、霹雳四州的執政權。希盟在吉打州也獲得半數席位,足夠組織州政府;在沙巴則和沙巴民兴党、沙民统联合执政。伊斯兰党除了保住吉兰丹外,另从国阵手中夺得登嘉楼政权。.

新!!: 國民陣線和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國民陣綫國民陣線 (馬來西亞)國陣国民阵线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