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秘鲁

指数 秘鲁

魯共和國(República del Perú),通称秘魯(Perú),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北邻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秘鲁孕育了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最大国家印加帝国。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印加帝国,建立秘鲁总督区,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821年独立后,秘鲁既经历了政治动荡、财政危机,也有出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 现在的秘鲁是总统制议会民主共和国,全国划分为25个地区。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区则为干旱的平原,东部又有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秘鲁是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水平为中等,全国约有50%人口生活在贫穷之中,主要经济活动有农业、渔业、矿业以及制造业(如纺织品)。 秘鲁人口估计为3,100万,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欧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和其他印第安土著语言。各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在艺术、饮食、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创造了多元的表达方式。.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180 关系: 厄瓜多尔卡哈马卡大区印加帝國印加人南美洲单一制发展中国家塞萨尔·巴列霍多黨制大萧条天主教太平洋外商直接投資奥良塔·乌马拉奇克拉约季节性河流宏观经济学官话官方语言安卡什大区安地斯山脈安第斯国家共同体小北史前文明巴西巴洛克艺术巴拿马市场市场经济万卡约帕斯科大区帕拉卡斯文化一院制平原年代记幻影2000战斗机广东省亚马孙大区亚马逊河亚洲人亞馬遜盆地亞馬遜雨林亞洲金融危機庫斯科人均收入人类发展指数库斯科大区伊基托斯伊卡大区弗朗西斯科·莫拉莱斯·贝穆德斯何塞·德·圣马丁... 扩展索引 (130 更多) »

  2. 1821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3. 南美洲國家
  4. 文明摇篮
  5. 西班牙語國家地區

厄瓜多尔

厄瓜多共和国(República del Ecuador)是一個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的國家,北與哥倫比亞相鄰,南接祕魯,西濱太平洋,與智利同為南美洲不與巴西相鄰的國家,另轄有距厄瓜多本土1,000公里的加拉巴哥群島。 厄瓜多於1809年8月10日時脫離西班牙的统治獨立建國。由於赤道橫貫了厄瓜多的國境,所以西班牙文中以赤道(ecuador)作为国名,因此該國又擁有「赤道国」的別稱,或因為盛產香蕉而又被稱為「香蕉之国」。首都基多位於皮欽查火山的山麓,海拔高達2,850公尺,使該市成為全世界第二高的首都(僅次於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查看 秘鲁和厄瓜多尔

卡哈马卡大区

卡哈馬卡大區(Departamento de Cajamarca)是秘魯北部的一個大區,北鄰厄瓜多爾,地處亞馬遜平原和安第斯山脈之間。面積33,317.54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1,359,023人。首府卡哈馬卡。 成立於1855年2月11日,下分13省127區。 C.

查看 秘鲁和卡哈马卡大区

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克丘亞語:Tawantinsuyu)是11世紀至16世紀時位於南美洲的古老帝國,亦是前哥伦布时期美洲最大的帝国,印加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今日秘鲁的库斯科。印加帝國的重心區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上,其主体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印加文明的缔造者。 印加人的祖先生活在秘鲁的高原地区,后来他们迁徙到库斯科,建立了库斯科王国,这个国家在1438年发展为印加帝国。印加帝国在1438年到1533年间,运用了从武力征服,到和平同化等各种方法,使得印加帝国的版图几乎涵盖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地跨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南美洲印第安人帝国。 除了印加帝国的官方语言克丘亚语,印加人还使用数百种美洲原住民语言和各种的克丘亚语方言。印加人称印加帝国为Tawantinsuyu,意为“四方之地”,或是“四地之盟”。印加帝国内部存在着多种原始信仰,但是印加的统治阶级推崇印加宗教,信仰太阳神因蒂、创世神维拉科查、地球女神帕查玛玛等神明。印加帝国的君主称萨帕·印卡,意为“独一无二的君主”,同时萨帕·印卡亦被印加人当作“太阳的儿子”。 印加帝国的国力在君主瓦伊纳·卡帕克统治期间达到顶峰。1526年,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带领一支有168人的军队从巴拿马南下,发现了印加帝国。1529年,在瓦伊纳·卡帕克感染天花而意外去世后,两位继承人选瓦斯卡尔与阿塔瓦尔帕为了争夺王位,而爆发血腥内战,大大地削弱了印加帝国的实力。1533年,西班牙人施计杀掉了赢得内战的阿塔瓦尔帕,皮萨罗的军队与数十万名原住民盟军成功将印加征服,印加帝国灭亡,沦为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印加人的最后抵抗势力新印加王国亦在1572年灭亡。.

查看 秘鲁和印加帝國

印加人

印加人(Inca),或译印卡人,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使用克丘亚语。“印加”(Inca)的意思是“太阳的子孙”。主要生活在安第斯山脉中段,中心在秘鲁的库斯科城。印加人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克丘亚族的一支,讲克丘亚语。 他们的“王”称为“印加”,早期西班牙殖民者与其接触时,错误的把他们“王”的称号来称呼这个部族,因此,印加人这个名字就延续了下来。与阿兹特克人一样,印加人也是一支相当年轻的部族,他们在13世纪起开始向外扩张,并建立起历史上习称的“印加帝国”。.

查看 秘鲁和印加人

南美洲

南亚美利加洲(西班牙语: 或 ;葡萄牙语:;法语:;英语:;荷兰语:;字源: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简称南美洲,为七大洲之一,位於西半球南部(或南半球),西臨南太平洋,西面為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之間的內營力為張力,衍生了東太平洋海嶺;而納斯卡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的內營力為擠壓力,衍生了秘魯智利海溝的俯衝帶,並於南美洲板塊之下。與東面則是大西洋,北面則是加勒比海。南美洲是美洲大陸南面的一部分,西面有海拔數千--的安第斯山脈,東向則主要是平原,包括亞馬遜河森林。 南美洲面積達1,78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的3.5%。直到2011年,南美洲人口已有3億8千萬,世界排名第五。其中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一半左右。.

查看 秘鲁和南美洲

单一制

单一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中央政府擁有所有政治權力,與复合制相对,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單一制。 大多數實行單一制的國家都會成立地區行政區域及地方政府,來協助管理地區事務。可是,這些地區行政區域的所有權力都来自中央政府的授權,而中央政府亦可隨時廢除或成立新的行政區域。 单一制国家只有一部统一的现行宪法以及统一的法律体系,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司法系统,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身份。 根据对权力的集中程度,有人亦将单一制分为中央集权型和非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中世纪的欧洲国家(除了神聖羅馬帝國與基輔羅斯公國之外)都是中央集权型国家,地方政府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严密控制。而现代的单一制国家则多趨为非中央集权型式,中央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全国统一性政务,而地方政府在行政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有少數國家相當類似聯邦制。.

查看 秘鲁和单一制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也称作--,Developing country),指经济、社会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與发达国家相對。但現今隨著經濟發展,已有部份的發展中國家的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包括波斯灣產油國、智利、哥斯大黎加、馬來西亞、汶萊和部份東歐國家),另外相反的是也有部份的發展中國家反而因生活水平退步而滑入-zh-tw:最低度開發國家;zh-hans:最不发达国家;zh-hant:最不發達國家-。.

查看 秘鲁和发展中国家

塞萨尔·巴列霍

塞萨尔·巴列霍,(英语:Cesar Vallejo)(1892-1938)秘鲁现代作家,西班牙共产党党员。有印第安血统,生于安第斯山区。尽管一生只出版了三部诗集(《黑色骑手》、《特里尔塞》、《骨头的名单》),他仍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歌改革者之一。1920年代前往法国,两次访苏。托馬斯·默頓称其为但丁之后最伟大诗人。 Category:秘鲁诗人.

查看 秘鲁和塞萨尔·巴列霍

多黨制

多黨制是一種政黨體系,由多於兩個政黨控制政府,有別於一黨專政及兩黨制。 多党制又细分为温和多党制和粉碎多党制。 溫和多黨制政黨體系由三個以上總數有限的、有實力取得國會議席的政黨組成,沒有任何兩個政黨能長期掌握政府組織權,其政府必為聯合政府,由多個政黨組成穩定的執政聯盟。但由於具有規模的政黨相當固定,故聯盟模式也相對穩定。這些國家奉行比例代表制,代表性案例是以色列、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瑞士、丹麥等。 在這些國家,幾個意識形態相近的大型政黨在選舉前會組成聯盟,一旦勝選將會聯合執政。 粉碎多黨制由三個以上、數量不固定且政黨存在不穩定的多個政黨組成,黨派聯盟模式較無章法可循,政治情勢常常陷入混亂。相當多實行競爭性政黨制的發展中國家出現粉碎多黨制的特徵,局勢動亂往往以軍事政權或威權體制告終。 不少奉行比例代表制的歐洲及拉丁美洲國家都是典型粉碎多黨制國家或地區。.

查看 秘鲁和多黨制

大萧条

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是1929年至1933年之間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經濟衰退。大萧条的开始时间依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绝大多数在1930年起,持续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大萧条是二十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Charles Duhigg, "Depression, You Say? Check Those Safety Nets", New York Times, March 23, 2008 在二十一世纪,大萧条常被立为世界经济衰退的标杆。大萧条从美国开始,以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下跌开始,到10月29日成为1929年華爾街股災,并席卷了全世界。大萧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人均收入、税收、盈利、价格全面下挫,国际贸易锐减50%,美国失业率飙升到25%,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33%。 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全部遭到重创,特别是依赖重工业的地区。许多国家实际上无法进行建筑工程。农产品价格下降约60%,重击农业。由于没有可替代的工种,第一产业中的经济作物、采矿、伐木等部门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 有的经济体在30年代中期开始恢复。大多数国家直到二战结束后得以复苏。 与其他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一样,不同经济学派对大萧条的根本原因解释迥然不同。整體而言,市场派学者认为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错误管制将一个正常的衰退扩大为大萧条,而政府派的学者认为大萧条显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的缺陷,呼吁更多的政府管制和干预。.

查看 秘鲁和大萧条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查看 秘鲁和天主教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查看 秘鲁和太平洋

外商直接投資

外國直接投资(英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縮寫:FDI)是指外國企業為獲得利益在本地所作的經濟投資。一般而言,外國企業會和本地企業組成一個公司,形成一個多國企業或者國際企業。為了證明跨國企業母公司足以承擔其對於海外聯合企業或公司等的治理權,國際貨幣基金定義治理權須要至少10%或者更多的普通股份,抑或擁有投票權的團體組織,與其相等的非團體組織。低於此限制的只能算是投資組合。.

查看 秘鲁和外商直接投資

奥良塔·乌马拉

奥良塔·乌马拉(Ollanta Moisés Humala Tasso;),秘鲁左翼政治家,前任秘鲁总统。 奥良塔·乌马拉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原住民家庭,父亲为律师,为秘鲁共产党成员。乌马拉在1980年开始进入秘鲁陆军中服役,曾在乔里奥斯军官学校学习。 2000年,乌马拉指控藤森政府非法操纵大选,在塔克纳发动兵变未遂被捕。藤森政府倒台后被赦免并被授予中校军衔。2004年退役。 2005年,乌马拉创建秘鲁民族主义党。2006年,乌马拉第一次竞选总统职位。首轮获得了30%的支持率,但在第二轮投票中被阿兰·加西亚·佩雷斯击败。 2011年,乌马拉第二次竞选总统,最终以51.49%的得票率击败前总统藤森謙也(阿爾韋托·藤森)之女藤森惠子的48.51%,当选秘鲁总统,7月28日开始五年的任期。.

查看 秘鲁和奥良塔·乌马拉

奇克拉约

奇克拉约 (西班牙语:Chiclayo),秘鲁西北部城市。奇克拉约市区距离太平洋海滨仅13公里。总人口629,990,为秘鲁第4大城市。 Category:秘鲁城市.

查看 秘鲁和奇克拉约

季节性河流

#重定向河流#季节性河流.

查看 秘鲁和季节性河流

宏观经济学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是指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查看 秘鲁和宏观经济学

官话

官--話(又称北--语、北--方话、官--話方言。此外有時也稱北--方方言,唯此名稱有爭議)為汉语的一支,主體為北方漢語。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官话是漢語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視官話為獨立語言的話,則官話下有數支官話的方言。無論如何劃分,官話的地位都跟吴语、粤语、闽语、晉语、湘语、客语、贛语等相同,要麼同為獨立語言,要麼同為漢語下的一級方言。 官话是漢語诸方言中分布最广的一种,除了北方以外,官話也同時分佈在中国南方绝大多数地区,如南方的江西大部、安徽中北部、四川大部、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和江西沿江地区作为母语使用。此外,官話在江蘇省蘇州市吴江区的菀坪镇、福建省南平市的延平區以及福州長樂航城街道的琴江满族村等地也以方言島的形式出現。現今中國目前的官话大致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分别以北京话、西安話、成都话和揚州话为代表。 官話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官話也是中國現在的主要通用語。其中,现代标准汉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话、中華民國(臺灣)的國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語)均以北方官话为基础音调而形成的规范语言。.

查看 秘鲁和官话

官方语言

官方语言(Official language)是經由國家、政府或其他具有管轄權的組織所認定具備法定地位的語言。一個國家的官方語言通常就是政府機構中使用的正式語言,是其公民与其政府机关通讯时使用的语言。.

查看 秘鲁和官方语言

安卡什大区

安卡什区(西班牙语:Ancash)是秘鲁北部的一个行政区,首府瓦拉斯,最大城市则为钦博特。该区北接拉利伯塔德区,东邻瓦努科区和帕斯科区,南连利马区,西濒太平洋。安卡什区区名源于克丘亚语“anqash”一词,意为“蓝”。 Ancash.

查看 秘鲁和安卡什大区

安地斯山脈

安地斯山脈(西班牙語:Cordillera de los Andes;奇楚亞語:Walla Antikuna),也稱安弟斯山脈或安蒂斯山脈,是陸地上最長的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岸,約7,000公里長,200至700公里寬(最寬的部份在南緯18度到20度之間),平均高度約4,000公尺,由北到南經過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祕魯、玻利維亞、智利及阿根廷等國。 安地斯山脈由於其中的,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區域。安地斯山脈中有幾個高原,其中也有一些大城市,例如基多、波哥大、阿雷基帕、麥德林、蘇克雷、梅里達市和拉巴。阿爾蒂普拉諾高原是世界第二大的高原,僅次於亚洲的青藏高原。安地斯山脈依氣候可分為三區:、及。 安地斯山脈是全球除亞洲外最高的山脈,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境內的阿空加瓜山,高度6,962公尺,是美洲第一高峰,也是世界第一高的火山。因為地球自转產生的,赤道位置的地球半徑會較其他地方要大,因此位於赤道附近的钦博拉索山是地表離地心最远的位置。世界最高的火山在安地斯山脈,包括高度為6,893公尺的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山,另外在安地斯山脈有五十座火山的高度超過6,000公尺。安第斯山脉中的图蓬加托火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海拔约6,600米。.

查看 秘鲁和安地斯山脈

安第斯国家共同体

#重定向 安第斯共同体.

查看 秘鲁和安第斯国家共同体

小北史前文明

#重定向 小北文明.

查看 秘鲁和小北史前文明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通稱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略多於2億,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南美洲東部,毗鄰大西洋,面積8,515,767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及美國。巴西和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其國旗之含義為:綠色-廣大的叢林;黃色-豐富的礦產;藍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顆星分別代表26個州與1個聯邦特區,一道國家格言「紀律與進步」橫跨其中。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西半球第三,南半球第一,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查看 秘鲁和巴西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Barocco,Baroque,Baroque)是欧洲17世纪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在雕塑、绘画、建筑、文学、舞蹈和音乐等领域来营造戏剧、紧张、繁琐、恢宏的效果。这种风格于1600年左右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随后便散布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巴洛克风格的流行与成功与罗马天主教会的鼓励有关。为了回应当时兴起的宗教改革,教会在特伦托会议上决定艺术应当直接地充满感情地表达宗教主题。当时的贵族认为具有戏剧性的巴洛克建筑和艺术是一种倾倒其宾客并表达胜利、权利和控制的一种手段。带有前庭、大楼梯和豪华的会客室的巴洛克宫殿为之兴建起来。.

查看 秘鲁和巴洛克艺术

巴拿马

巴拿马共和国(República de Panamá ),簡稱巴拿馬(Panamá ; ),是中美洲最南部的国家,面积7.55万平方公里,人口393万。連接大西洋及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位於國家的中央,劃分了南北美洲,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查看 秘鲁和巴拿马

市场

市場起源於古時人類對於固定時段或地點進行交易的場所的稱呼,而此交易場所是那些需要经常进行物品交换的人,为了減少搜尋成本所自发形成的。詞中的「市」指的並非「城市」,而是古時的「買賣」、「交易」之意。 今日,市場具備了兩種意義,一個意義是交易場所,如傳統市場、股票市場、期貨市場等等,另一意義為交易行為的總稱。市場一詞不僅僅只是場所,還包括了在此場所進行交易的行為。故當談論到市場大小時,並不僅僅指場所的大小,還包括了消費行為是否活跃。广义上,所有产权发生转移和交换的关系都可以成为市场。 市場雖為交易行為的總稱,但交易行為不一定是自由的,尤其是在提供商品或選擇交易對象時,會因外部的干擾如法條、公約等加以限制。可以自由提供商品與選擇交易對象的稱為自由市場,反之則為非自由市場。 自由市场对资源表现出的自我调节和自我配置的功能,被称为市场机制。.

查看 秘鲁和市场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亦稱资本主义经济或者自由企業經濟,是人類協作的擴展秩序。其特色是私人擁有資本財產(生產工具),且投資活動是由個人決策左右,而非由國家所控制,經濟行為則以尋求利潤為目標 。藉著僱傭或勞動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潤。商品和服务藉由貨幣在自由市場裡流通。投資的決定由私人進行,生产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並互相競爭。一般普遍認為市场经济在西方世界的封建制度崩壞之後成為了最主要的經濟模式。 理论上,市场经济是自由的经济、公平的经济、产权明晰的文明经济。但实际上,纯粹的市场经济因具有盲目性、自发性等弱点,在实际操作中显示出缺陷,这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来解决。.

查看 秘鲁和市场经济

万卡约

万卡约(西班牙语:Huancayo),秘鲁中部胡宁大区的首府。.

查看 秘鲁和万卡约

帕斯科大区

帕斯科大區(Departamento de Pasco)是秘魯中部的一個大區。面積25,319.59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266,764人。首府塞羅-德帕斯科。 1874年12月1日建區。下分3省28區。 P.

查看 秘鲁和帕斯科大区

帕拉卡斯文化

帕拉卡斯文化(Paracas culture.),以帕拉卡斯半岛为中心的文化,即今秘鲁南部伊卡大区附近,其年代约为公元前900—约公元400年。它的初期与查文文化关系密切,早期陶器制造拙劣,有时完成后加以彩绘。至中期(约公元1年—约公元400年)其制陶技术有所提高,出土有精美的刺绣织物和工艺品,织物的多彩图案揭示该文化与纳斯卡文化存在联系。 此文化採用「大豆符號」,亦即出現在織物和其他工藝品,形狀像豆子而排成直欄的區別性文字。此種文字缺少明顯的圖畫或圖形的要素,約有303個音值。聲符的文字體系可能解讀得了帕拉卡斯音節文字(例如:pa、ra、ca等的音節),包括單純的元音以及不少較為複雜的音節結構。相較於中美洲之圖畫字,聲符體系在南美洲興盛。借用聲符後來在安地斯山地相當盛行,影響了一系列相近的、通常以直欄呈現的文字。.

查看 秘鲁和帕拉卡斯文化

一院制

一院制是指国家的议会只设一个院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立法和通过议案比较简便,亦避免冗长的立法程序。.

查看 秘鲁和一院制

平原

平原(plain)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海拔0—200米的叫低平原,201—500米的叫高平原。.

查看 秘鲁和平原

年代记

年代记(Chronicle)是一种用年代来排序的来记录历史事实和事件的文献记载方法。通常同时考虑历史上重要事件和本地事件的权重,此用来记录发生的和年代记编纂者的观点。对比故事或历史,可以对作者认为并非重要的事件进行有意义的阐述。.

查看 秘鲁和年代记

幻影2000战斗机

幻象2000(Mirage 2000)為法國達梭公司(Dassault)公司制造之先進第四代戰鬥機,具有大型三角翼、无尾翼、單發動機構型等特點之多用途戰機,目前包括法國、中華民國在內共有9個國家處於服役狀態。 幻影2000的機腹配備2門DEFA 30mm机炮,另有9个挂载武器硬点可装载包括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及空对舰导弹等各用途武器。.

查看 秘鲁和幻影2000战斗机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查看 秘鲁和广东省

亚马孙大区

亚马孙区(西班牙语:Región Amazonas)是秘鲁北部的一个行政区,首府查查波亚斯。亚马孙区西接卡哈马卡大区,南邻拉利伯塔德大区,东接洛雷托大区和圣马丁大区,北面和西面与厄瓜多尔接壤。 亚马孙区大部分面积被热带雨林覆盖(72.93%)。.

查看 秘鲁和亚马孙大区

亚马逊河

亚马逊河(Rio Amazonas;Río Amazonas;Awqaq sipaskuna mayu),位於南美洲,是世界流量、流域最大的、支流最多的、及第二長的河流。亚马逊河流量达每秒219,000立方米,流量比其他三条大河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的总和还要大幾倍,大約相當於7條長江的流量,佔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000平方公里,佔南美洲面积的40%;支流數超過1萬5千條。 由于亚马逊河的流量巨大,所以距河口150公里內的海水都不鹹,海水含盐量相当低,主河道有1.5到12公里宽,从河口向内河有3,700公里的航道,海船可以直接到达秘鲁的伊基托斯,小一点的船可以继续航行780公里到达阿库阿尔角,再小的船还可以继续上行。 亚马逊河从北纬5度伸展到南纬20度,源头在安第斯山高原中,离太平洋只有很短的距离,经过秘鲁和巴西在赤道附近进入大西洋。.

查看 秘鲁和亚马逊河

亚洲人

亞洲人可以指:.

查看 秘鲁和亚洲人

亞馬遜盆地

--盆地(Bacia do rio Amazonas),又稱亞馬遜平原,是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及其支流所流經之處,盆地與平原地形兼具。.

查看 秘鲁和亞馬遜盆地

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雨林(Amazônia、Amazonia),又稱亞馬遜河雨林,位於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的熱帶雨林,佔地700萬平方公里(7億公頃),使這片雨林生機盎然的就是亞馬遜河。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維亞、圭亞那及蘇利南,包括法屬圭亞那。其中4個國家將雨林所屬州份取名亞馬遜州。亞馬遜雨林佔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查看 秘鲁和亞馬遜雨林

亞洲金融危機

亞洲金融危機是一場發生於1997年7月至10月的事件。事源於泰國放棄固定匯率制,隨後危機進一步波及至鄰近亞洲國家的貨幣、股票市場及其它的資產,相關資產的價值也因此暴跌。这一事件在泰國又被稱作“冬陰功危機”(วิกฤตต้มยำกุ้ง)。風暴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各國經濟遭受嚴重打擊,紛紛進入大蕭條。危机还导致社會動盪和政局不穩,一些國家也因为危机陷入長期混亂。除此之外,危機中更是影响俄羅斯和拉丁美洲經濟。.

查看 秘鲁和亞洲金融危機

庫斯科

庫斯科(西班牙文:Cuzco),又译作科斯科(蓋丘亞語:Qusqu;发音),是秘魯東南方的城市,人口約有30萬人,座落在Huatanay谷中(Huatanay有神聖的意思),被安地斯山脈環繞,是古老的印加帝國的搖籃。庫斯科是库斯科大区及庫斯科省的首府。 庫斯科是一個高海拔城市,海拔有3400公尺(11024英尺),它的名字在秘魯當地話中(蓋丘亞語)意味著「肚臍」。1983年,城市中的古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登录名称为庫斯科古城。.

查看 秘鲁和庫斯科

人均收入

人均收入 或 平均收入 (英文:per capita income) 度量了在某一地区(城市、地区、国家等) 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区段内(通常是一年)平均每个人的收入。它综合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与人口增长成反比,与国民收入增长成正比。 它的计算方式为:用特定区域内的总收入除以其总人口。.

查看 秘鲁和人均收入

人类发展指数

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縮寫為HDI),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从1990年開始發布用以衡量各國社會經濟发展程度的標準,並依此將各國劃分為:極高、高、中、低四組。只有被列入第一組“極高”的國家才可能为發達國家。指數值根據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受教育年限(包括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預期受教育年限)、人均國民總收入計算出,在世界範圍內可作各國之間的比較。 分界標準: 極高:0.800以上 高:0.799~0.700 中:0.699~0.550 低:0.549以下 根據近十年的數據,挪威和澳大利亞一直穩居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兩個位置,第三位及以下的排名經常變化,但北歐國家、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爱尔兰、德國、瑞士、荷蘭、香港、日本、南韓及台灣都是近年來排名大致長期屬於前列的國家或地區。.

查看 秘鲁和人类发展指数

库斯科大区

庫斯科大區(Departamento del Cusco、克丘亞語:Qusqu suyu)是秘魯東南部的一個大區。面積71,986.5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1,171,503人。首府庫斯科。 成立於1822年4月26日,下分13省108區。著名的印加古蹟馬丘比丘位於本大區。 C.

查看 秘鲁和库斯科大区

伊基托斯

伊基托斯(Iquitos,Ikitus),是秘鲁亚马逊丛林地区最大城市,人口约40万人,为洛雷托大区省会。 伊基托斯位于亚马逊河岸边,无公路或铁路与外界连接(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是另一個不能以公路到達的城市),对外交通完全依靠航空和亚马逊河航运。虽然离亚马逊河河口有3700公里远,但是小型海轮还是可以溯流而上抵达伊基托斯,使得该地成为世界上距离海岸最远的海港。 伊基托斯由耶稣会传教士于1750年左右创建,1864年成为洛雷托省省会后开始飞速发展。在20世纪初年的橡胶热中,伊基托斯繁盛一时,随着橡胶热的退潮,伊基托斯再也未能恢复当年的盛况。.

查看 秘鲁和伊基托斯

伊卡大区

伊卡大區(Departamento de Ica)是秘魯中南部的一個大區,西臨太平洋。面積21,305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619,338人。首府伊卡。 1866年1月30日建區。下分5省43區。著名的納斯卡線位於本區。.

查看 秘鲁和伊卡大区

弗朗西斯科·莫拉莱斯·贝穆德斯

弗朗西斯科·莫拉莱斯·贝穆德斯·塞鲁蒂(Francisco Morales Bermúdez Cerruti,1921年—)秘鲁将军和政治家,1975~1980年任总统。 莫拉莱斯1921年生于利马,是秘鲁前总统雷米吉奥·莫拉莱斯·贝穆德斯(Remigio Morales Bermúdez)之孙,秘鲁军官学校毕业。1939年开始军人生涯,后晋升为陆军中将。 1973年任陆军参谋长。1975年1月出任军政府总理兼陆军部长。同年8月28日发动政变,推翻贝拉斯科,出任总统。1980年举行大选,还政于民。1983年创建全国团结民主阵线并任主席。 B Category:1921年出生 Category:秘魯將軍 Category:軍人出身的總統.

查看 秘鲁和弗朗西斯科·莫拉莱斯·贝穆德斯

何塞·德·圣马丁

何塞·德·圣马丁(José de San Martín;全名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马丁·马托拉斯,José Francisco de San Martín Matorras;),阿根廷将军、南美洲思想家、政治家、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獨立戰爭的領袖之一。他将南美洲南部从西班牙统治中解放,与西蒙·玻利瓦尔一道被誉为美洲的解放者,被視為國家英雄。.

查看 秘鲁和何塞·德·圣马丁

征服者

征服者(西班牙語:Conquistador)指的是15世紀至17世紀間,到達並征服美洲新大陸及亞洲太平洋等地區的西班牙与葡萄牙軍人、探險家。自1492年航海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來,這些征服者便在美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建立殖民統治。.

查看 秘鲁和征服者

徵兵制

徵兵制,是一種國家徵募軍人的制度,亦稱為義務役、常備役、充員兵役等,意指全體國民,如符合一定條件(通常是年滿法定年齡,且身體健康、無殘疾的男性),均須強制性加入軍隊服役一段時期(通常由半年至三年不等,視乎國家及軍種而定)。與募兵制(亦稱為志願役)為相對用詞。由於義務役成員是強制性、非自願及非終生性,因此實施徵兵制的國家通常會同時實施募兵制,容許自願選擇以軍人為長期職業的人士,在義務役期完畢後,繼續在軍隊服役。一般士兵由徵兵而來,士官幹部、軍官幹部則主要採志願方式招募,除非志願方式招募不足者,如中華民國每年都會舉辦預官預士考試,招考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義務役青年,使之在服役期間晉升為下士士官或者少尉軍官。 中華民國及大韓民國的義務役制度,近年來常發生棒球球員、藝人的兵役問題。雖然兩個地方法律明文規定男性有服兵役的義務,但仍有一定的轉圜空間;有部分的棒球球員與藝人在國際上有知名度,但因為兵役問題可能導致事業中斷,兵役機關會採取彈性的方式使被徵召入伍的藝人與棒球球員擔任為期十二天的「補充兵」。此外,臺灣和韓國的資訊產業發達,為求有效利用資訊產業人才,兵役機關會彈性實施「研發替代役」制度。.

查看 秘鲁和徵兵制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简称土改,是一种通常存在争议的社会安排或改造,其目的是使政府能够管理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多半實施於社會主義及第三世界國家(如東南亞、南亞、阿拉伯世界、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土地改革目标一般为耕地,主要方法是相对地平均分配耕地给农民。有时土改会变为一种更具有革命性的计划,其中可能包括政府的强行拆除或接受,这也是反对土改的主要原因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般认为土地改革或土地革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 土地改革通常是指土地所有权由人数相对较少的富有者、大量土地的所有者(如贵族、庄园、农场主,或通称为土地主)向那些耕作者的转让。但广义的土改并非完全是这样,政府对土地进行的征收以及农业集体化改造亦被纳入。在改革过程中,部分转让会给予地主相应的补偿,金额从象征性的小数目至土地实际价值均有。而某些改革甚至不需要所有者同意,即土地革命。 中国大陆最著名土改运动为土地改革运动。台湾土改运动分为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运动三個階段。.

查看 秘鲁和土地改革

圣米格尔湾

圣米格尔湾(Golfo de San Miguel)位于巴拿马东部的达连省,是太平洋的一部分。流过达连省的图伊拉河注入此湾。湾区位于。湾区最南端是Garachina岬,最北端是San Lorenzo角(又被称作Gardo岬)。 Category:巴拿馬海灣 Category:太平洋海灣.

查看 秘鲁和圣米格尔湾

國家元首

國家元首是國家的最高代表者,是國家的象徵,履行宪法賦予的權力和義務,視乎國家的政治體制,國家元首未必有行政權。君主立憲制下,國家元首是君主,稱號包括國王、女王、蘇丹等。共和制下,國家元首通常的称号是總統,亦有其他稱號,例如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名義上的元首被稱作國家主席或國務委員會主席。也有以國會議長作為國家元首的情況,例如文革時期廢除國家主席的中國,1998年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朝鮮和實行總統制前的蘇聯等。 除總統制的國家元首外,不少國家元首只是位高權不重的名譽職務,只具有象徵意義,不掌握實權,例如日本天皇(君主立憲制)、德國總統(議會內閣制)、中國國家主席(社會主義國家)等。 國家元首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查看 秘鲁和國家元首

國際商業用語

《國貿條規》(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erms,通常简写为Incoterms)是国际商会所制定关于国际贸易用语的国际惯例,它的副題為《贸易條件的国际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第一版為制定于1936年的《Incoterms 1936》,多次修订至今最新版本为2010年9月27日公布,并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全球实施的《Incoterms 2010》。 最近版中包含了11种贸易术语,按照其国际代码的第一个字母的不同,这11种术语被分为四组:C组、D组、E组和F组。.

查看 秘鲁和國際商業用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onds Monétaire International,缩写:FMI;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缩写:IMF)於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同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国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置於美国华盛顿特区。.

查看 秘鲁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利馬

利馬(Lima)是南美洲國家秘魯的首都,位於秘魯西海岸線的中央,西臨太平洋,與海港卡亞俄組成利馬都會區。 利馬於1535年1月18日由西班牙殖民者法蘭西斯克·皮澤洛所建,是秘魯的西班牙文化重地,著名的天主教建築包括了16世紀的大教堂和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在1500年代和1600年代,秘魯是西班牙语美洲僅次於波哥大和墨西哥城的經濟、文化中心。.

查看 秘鲁和利馬

利馬大區

利馬大區 (Departamento de Lima、Lima-Provincias或Provincias de Lima)是秘魯中南部的一個大區,位於太平洋東岸。利馬省位於大區以西,但並不受大區管轄。面積32,129.31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864,853人。首府瓦喬。 1821年8月4日建區。下分9省128區。 L.

查看 秘鲁和利馬大區

制造业

製造業(或製造工程)是工業的一種,是利用方法生產產品以供銷售,方法可能會使用機器、工具、化學或生物程序或是配方,製造可以泛指不同程度的人力投入,可以從手工藝到高科技,但多半是指工業化的生產,也就是大量的將原物料製造成成品,成品可能被製成其他東西或更複雜的產品,像是飛機、家電或汽車等,成品也可能賣給批發商,批發商再將貨品賣給零售商,最後再賣給消費者。 製造業會在所有類型的經濟系統下出現。自由市場經濟的製造業通常會量產產品,銷售給消費者賺取利潤。集體主義下的製造業一般是由中央計劃的計劃經濟所控管。混合型的經濟體中,製造業一般會受到某種程度的法規限制。 現在的製造業包括所有生產需要的中間過程,以及將整合產品各部份的的過程。製造業部門和工程及工業設計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北美的大型製造商包括通用汽車、通用电气、宝洁公司、通用动力、波音及輝瑞。歐洲的大型製造商包括大众集团、西门子公司和米其林。亞洲的大型製造商包括三菱重工,索尼,佳能集团,丰田汽车,三星集团和普利司通等。.

查看 秘鲁和制造业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共和国(República de Colombia)是南美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它的北部是加勒比海,东部与委内瑞拉接壤,东南方是巴西,南方有秘鲁和厄瓜多尔,西部是巴拿马和太平洋。.

查看 秘鲁和哥伦比亚

农业

农业是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 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

查看 秘鲁和农业

公共財政

公共财政,或政府财政,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是政府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这里政府可以是代表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也可以是地方政府。国家或地区每年的财政的支出预算,以及其比例大小,一般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发展方向。公共财政之外,政府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其他途径包括货币政策、贸易政策、法律法规等。.

查看 秘鲁和公共財政

共和制

共和制(Republic),是一種政體。與神權及君主制政權的正當性、取得方式和政體形式不同,該政體下國家的最高執政者不是君主,而是依法律選出的最高執政者。施行共和制的国家通常称作「共和国」。世界上的206個國家中,有135個國家的官方名稱中有「共和国」(「republika」、「république」、「республика」、「جمهورية」等等」)字樣。 古代及現代的共和制不論在意識形態或是組成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在歐洲古典時代及中古時期,許多國家都想建立羅馬共和國的體制。義大利中古時期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傳統類似現在的「公民人文主義」,有時也用來表示直接從像撒路斯提烏斯及塔西陀等古羅馬政治家傳下來的制度。不過受希臘影響的羅馬作家,例如波利比烏斯及西塞羅有時也用這個詞來翻譯希臘文中的πολιτεία,這個詞可能是指一般性的政體,但也可能是指不對於羅馬共和制的特定政體,共和制不完全等同於雅典式民主的古典民主,不過有一些民主的概念在內。 共和制在十九世紀初開始在歐洲盛行,最後取代了許多國家的君主專制。在現代的共和國中,政府是依宪法,由公民选举產生的。孟德斯鸠將所有公民共同統治國家的民主,以及只有部份人統治國家的贵族政治及寡頭政治都視為共和國的政體。 大多數的共和國是主权国家,不過也有一些半主权的政體稱為共和國。例如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四条提到:「保證本聯邦各州實行共和政體」(guarantee to every State in this Union a Republican Form of Government)。同様的,蘇聯的苏联宪法也將政體描述由15個苏联加盟共和国組成的聯邦,而且其中的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當時在聯合國中就已有席次。 在政治思想上,共和主義指以共和制來治國的一個意識型態。在現代國家興起後,共和主義在世界各國的實踐及理論發展上各異,但大多數有幾項特徵:人民不是統治者的所有物或附屬品,並且大多有一有效憲法確定人民基本的權利不受政府侵犯。政府權力是公有物,國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業。.

查看 秘鲁和共和制

光明之路

#重定向 秘鲁共产党 (光辉道路).

查看 秘鲁和光明之路

克丘亞語

克丘亞語(Qhichwa shimi / Runa Shimi,Quechua)是南美洲原住民的一种語言。克丘亞語對自己的語言稱呼為Runa Simi,runa意為“人”,simi意為“語”。.

查看 秘鲁和克丘亞語

前哥倫布時期

The Pre-Columbian era incorporates all period subdivisions in the history and prehistory of the Americas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significant European influences on the American continents, spanning the time of the original settlement in the Upper Paleolithic period to European colonization during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查看 秘鲁和前哥倫布時期

国家

国或国家,有時又作邦。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參見主權國家。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查看 秘鲁和国家

国会 (秘鲁)

国会(Congreso de la República)是秘鲁的国家立法机关。国会实行一院制,由130名议员组成,由比例代表制選舉產生,每届国会任期5年,與秘魯總統任期相同。现任国会議長是Luis Galarreta,國會議長任期一年。国会代表国家,其最基本的职权包括:代表国家、制定法律、政治监察、定位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修改宪法等。除了議長外,亦設有第一副議長及第二副議長。 現時在野黨人民力量是國會第一大黨,並控制國會。.

查看 秘鲁和国会 (秘鲁)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国内生产毛额或本地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區域內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之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它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即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再簡單的來說本地生產總值是屬地主義,GNP是屬人主義;舉例來說,無論台灣、香港、韓國、美國等廠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最終財貨,都包括在中國大陆的本地生產總值內,此一數值亦包括移住勞工的薪資在內。.

查看 秘鲁和国内生产总值

国际马铃薯年

2005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宣布2008年為“國際馬鈴薯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Potato),旨在增強世界人民對馬鈴薯的重視。.

查看 秘鲁和国际马铃薯年

皮乌拉

乌拉(西班牙语:Piura)是南美洲國家秘魯的北部边境城市,是皮乌拉省的首府,西臨太平洋。人口为377496。 1532年,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在今日的秘鲁北部建立了第一座位于南美洲的西班牙城市。皮乌拉在1821年1月4日宣布独立。.

查看 秘鲁和皮乌拉

的的喀喀湖

喀喀湖(Titicaca Lago,艾瑪拉語:Titiqaqa,奇楚瓦語:Titiqaqa Qucha)是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泊,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交界的安地斯山脈,湖面海拔高3812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且大船可通航的高山湖泊。面積829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處達280米。湖中有51個島嶼,大部分有人居住,最大的島嶼的的喀喀島上有印加時代的神廟遺址,也是印第安人的聖湖。的的喀喀湖的名稱來源也許與當地的印地安語言有關,可能是“美洲豹的山崖”或者是“酋長的山崖”的意思。.

查看 秘鲁和的的喀喀湖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出版的报纸,于1993年1月在北京创办,分中英文版,在中国大陆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是一份國際新聞類的综合型报。 跟《南方都市报》等自由派报纸的立场相对应,《环球时报》主要持民族主义立场,它最初被称作《環球文萃》,1997年改为现名。.

查看 秘鲁和环球时报

玻利維亞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Bulibya Wuliwiya,Wuliwya Suyu,Tetã Volívia)是南美洲的一個內陸國家,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鄰國有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國,法定首都為蘇克雷,但實際上的政府所在地為拉巴斯,拉巴斯海拔高度超過3,600--,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 欧洲殖民之前,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地区屬於印加帝国—美洲前哥伦布时期轄境最大的国家。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了该地区。在西班牙殖民时期,这个地方称为「上秘鲁」(Upper Peru),由秘鲁总督区管理。在1809年宣布独立、经过16年的战争后,1825年8月6日成立共和国,國名源於西蒙·玻利瓦尔。玻利维亚一直困于独裁、政治不稳和经济不佳。.

查看 秘鲁和玻利維亞

灌溉

溉就是人為方式使用天然降水(雨水)以外的其他水源供給土地或土壤水份,多半是用来种植农作物或其他植物,也可以用來維持地貌景觀,或在乾燥地帶或是在過度降雨後的地區進行,灌溉對農作物也有其他的好處,包括保護植物免於霜害、在糧食區抑制雜草成長,並且抑制土壤固結。不用灌溉而以雨水为唯一水源的农业称为旱田。 灌溉系統也會用來抑制灰塵、排放污水以及礦物的。灌溉系統常會和排水系統一起研究,後者是用天然或人工的方式除去某一區域地表或是地表以下的水份。 灌溉是五千多年來農業的中心特徵,也是許多文化的成果,是許多國家經濟及社會的基礎。.

查看 秘鲁和灌溉

硝石战争

硝石戰爭(Guerra del Salitre),亦稱太平洋戰爭 (Guerra del Pacífico) (1879–1883) 。这次戰爭中,秘魯和玻利維亞共同對抗智利。智利最終獲勝,奪得原本屬秘魯的塔拉帕卡省和阿利卡省(Arica),以及玻利維亞的滨海省(Litoral)。自此之後,玻利維亞失去出海口,成為內陸國。 在祕魯的華工為了爭取自由協助智軍作戰,但戰後智利卻將他們押解回祕魯莊園主的手中。 Category:玻利維亞戰爭 Category:秘鲁战争 Category:智利战争 Category:玻利維亞爭議地區 Category:智利爭議地區 Category:秘魯爭議地區 Category:玻利維亞-智利關係‎ Category:玻利維亞-秘魯關係‎ Category:智利-秘魯關係‎ Category:1879年南美洲 Category:1880年代南美洲 Category:1870年代战争 Category:1880年代战争.

查看 秘鲁和硝石战争

福音神学

#重定向 福音主義.

查看 秘鲁和福音神学

秘魯-玻利維亞邦聯

秘魯-玻利維亞邦聯是位於南美洲的一個短暫存在的邦聯,存在于1836年至1839年期間。秘魯-玻利維亞邦聯是由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創建的一個鬆散邦聯。有北秘魯、南秘魯、玻利維亞三個部份。首都设在塔克納。邦聯自創建之後,就被鄰國視為威脅。邦聯在三年之後就宣告解散。2011年,秘魯前總統奥良塔·乌马拉訪問玻利維亞時,曾提及恢復邦聯的可能。 Category:秘魯歷史 Category:玻利維亞歷史.

查看 秘鲁和秘魯-玻利維亞邦聯

秘魯總統列表

根据1993年制定的秘鲁宪法,秘鲁总统官方称为“共和国总统”(Presidente de la República,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是秘鲁的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司令官。总统的任期是五年,不能连任。五年之后,可以再次竞选总统。 秘鲁现任总统是马丁·比斯卡拉,在2016年6月当选第一副总统,2018年3月23日接替被揭發貪污而辭職的佩德罗·巴勃罗·库琴斯基就任秘鲁总统。 政府的更迭日期在7月28日,这一天秘鲁从西班牙独立,因此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 以下列表是秘魯歷任總統。.

查看 秘鲁和秘魯總統列表

秘魯華人

#重定向 秘鲁华人.

查看 秘鲁和秘魯華人

秘鲁寒流

#重定向 秘魯涼流.

查看 秘鲁和秘鲁寒流

秘鲁人民党

#重定向 秘鲁阿普拉党.

查看 秘鲁和秘鲁人民党

秘鲁国会

#重定向 国会_(秘鲁).

查看 秘鲁和秘鲁国会

秘鲁国徽

目前的秘魯國徽啟用於1950年,為盾徽。左上角為小羊駝,右上角方金雞納樹,下方為豐裕之角。上方和兩側分別有冬青櫟冠和四面國旗裝飾。此徽亦見於秘魯軍旗上。 在政府旗上的是軍徽 (Escudo de Armas)。國旗被月桂和橄欖枝條取代。 Category:秘魯 P.

查看 秘鲁和秘鲁国徽

秘鲁国歌

魯國歌(西班牙語:Himno Nacional del Perú),採用於1821年。.

查看 秘鲁和秘鲁国歌

秘鲁草绳桥

鲁草绳桥是印加帝国过峡谷和河流的简单吊索桥。这种类型桥梁是有用的,因为印加人没有使用轮子的交通工具,秘鲁草绳桥交通仅限于行人和牲畜。该桥梁為印加道路系统及印加工程创新的例子。秘鲁草绳桥2013年12月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 在秘鲁印加帝国古老的克丘亚语中,克斯瓦意为“草绳”,恰卡意为“桥”,克斯瓦恰卡桥即是一种用草绳做的桥。这座桥建在秘鲁南部库斯科省克维地区阿普里马克河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由当地4个土著居民社区的农民负责更新。 秘鲁文化部认为,克斯瓦恰卡桥是从前西班牙时期保留至今的一种文化传统,应该得到重视和保护,并为此自2010年起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遗。.

查看 秘鲁和秘鲁草绳桥

秘鲁民族主义党

鲁民族主义党(Partido Nacionalista Peruano,缩写为PNP)是秘鲁的一个左翼民族主义政党。该党成立于2005年10月3日。该党的主席是奥良塔·乌马拉。该党的总部位于利马。该党是圣保罗论坛的成员。2011年-2016年,该党是秘鲁的执政党。.

查看 秘鲁和秘鲁民族主义党

秘鲁总理列表

鲁总理正式称秘鲁部长会议主席(Presidente del Consejo de Ministros del Perú),是秘鲁的政府首脑(行政首长),主持部长会议。部长会议(内阁)成员由国家元首秘鲁总统任命(需经秘鲁国会批准),负责行使行政权。内阁由部长会议主席(总理)和部长组成。.

查看 秘鲁和秘鲁总理列表

秘鲁总督区

#重定向 秘魯總督轄區.

查看 秘鲁和秘鲁总督区

第三产业

三級产业,又稱三級產業,指不生产物质产品、主要透過行為或行式提供生產力並獲得報酬的行业,即俗称的服务业。由於漢語傳統上稱呼服務為侍,故南方地區有稱之為侍业。服務業目前於已開發國家的產業比重約佔70%以上;於部分发展中國家比重大約55-65%。屬於服務業的行業主要有:貿易、飯店餐飲、大眾客運、倉儲物流、會議展覽、金融保險、房地產仲介、商務顧問、公共服務、民防、個人化服務、社區服務、社會工作及電信通訊產業等。其中的電信通訊產業亦因發展商機甚鉅,有時另歸類為第四產業。而有時文化產業也因其高層次的文化意義而另歸類為第五產業。.

查看 秘鲁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一产业,又稱一級產業或初級生產,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产业,包括农业、采矿业、盐业等。早期的經濟活動大多屬於第一產業,隨著經濟發展,今日則以第二、三產業為主。.

查看 秘鲁和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重定向 第二產業.

查看 秘鲁和第二产业

米格-29戰鬥機

米格-29(Микоян МиГ-29),蘇聯米高揚-古列維奇飛機設計局於1970年代設計的雙發高性能制空戰鬥機,同時期開發之戰機亦有Su-27,目的為對抗美軍之同期先進戰機F-15。北約組織給予的綽號是「支點」(Fulcrum)。.

查看 秘鲁和米格-29戰鬥機

粤语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查看 秘鲁和粤语

納斯卡文明

納斯卡文明(Nazca culture)是前300年至700年間,出現在祕魯納斯卡地區的文化,以納斯卡線而聞名於世,並建造過令人印象深刻的高架渠。在納斯卡文明出現前,納斯卡地區曾出現過帕拉卡斯文明。 納斯卡文明的居民,主要沿著河谷定居,並以農耕維生,種植棉花、豆類、塊莖、蛋黃果和一種短穗的玉米等作物。.

查看 秘鲁和納斯卡文明

纺织品

纺织品(textile),是用纺织材料制成的一种轻工业產品。纺织品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特别是服装和饰品,在工业等领域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查看 秘鲁和纺织品

经济

經濟是指一定範圍(國家、區域、等)內,組織一切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活動與關係的系統之總稱。另一涵意是隐藏的不平等的欲望交换,經世濟民是和諧的分配不平等化。而研究經濟問題、探討經濟發展規律、解釋經濟現象成因的社會科學即稱為經濟學。.

查看 秘鲁和经济

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又稱美圓、美金,(美國)聯邦儲備票據,是美国作為存款債務的官方货币。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它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目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而用来表示美分的标志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美元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USD。.

查看 秘鲁和美元

美洲

美利堅洲(英文:Americas),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面積達4254.9万平方公里,佔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分为盎格鲁美洲(大多使用英語)和拉丁美洲(大多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 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多数原住民已经被欧洲移民有组织屠杀,已经不是主要居民。对于欧洲人来说,美洲最初并不为所知,后被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並误认为是印度,以致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流传之今。后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并沿用至今。 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向那里移民。1776年,美洲诞生第一个西方殖民独立国家——美国。.

查看 秘鲁和美洲

美洲原住民

美洲原住民,是对美洲所有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原住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剩下的则是主要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因紐特人。美洲原住民属于东亚人种美洲支系,与现代东亚人有共同的祖先,最晚在一万年前从东亚迁徙到美洲。当欧洲人首次来到美洲时,东亚后裔的美洲原住民早已遍布南北美洲各地。之后欧洲人开始了对原住民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和奴役,加上原住民大量感染來自舊大陸的疾病,导致其骤减近乎灭绝。美洲原住民所说的語言众多,曾经有自己的文字系统。目前仍然存在的美洲原住民語言约有350个,分属十几个语系,至今没有公认的语言分类。.

查看 秘鲁和美洲原住民

美洲国家组织

美洲国家组织(西班牙语:Organización de los Estados Americanos简称OEA;英语: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简称OAS;法语:Organisation des États américains,简称OEA;葡萄牙语:Organização dos Estados Americanos,简称OEA),是一个以美洲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组织,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成员为美洲的35个独立主權国家。.

查看 秘鲁和美洲国家组织

美洲驼

美洲驼族(学名:Lamini)是骆驼科骆驼亚科的一族,也稱為無峰駝或羊驼、駱馬,包括原产于美洲大陆——尤其是南美洲的几种骆驼科动物,共两属四种。它们之间大多可以杂交。它们的中文译名比较混乱。.

查看 秘鲁和美洲驼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约北纬10度、南纬10度之间热带地区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众多太平洋島嶼。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对各种生物群落的分类,热带雨林,或熱帶濕潤闊葉林(Tropical moist broadleaf forest),亦可被归类为赤道低地常綠雨林(lowland equatorial evergreen rainforest),因此热带雨林又称赤道雨林。 热带雨林地區長年氣候炎熱,雨水充足,正常年雨量大约为1,750毫米至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气温超过26℃,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地球上过半数动物、植物物种的栖息居所。由于现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现代药物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 虽然热带雨林树木茂密且品種繁雜,形成了庞大的层状结构,但实际上由于阳光难以穿透层状结构而到达地面,所以底層灌木叢并不多,这也为人类及动物徒步穿越树林提供了便利。由于热带雨林提供了植物优异的生长条件,阳光的照射将使地表很快地被密集而糾纏的藤蔓、灌木丛、树苗占据,从而形成了叢林。.

查看 秘鲁和热带雨林

瓦努科大区

努科大區(Departamento de Huánuco)是秘魯中部的一個大區。面積36,848.85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730,871人。首府瓦努科。 1869年1月24日建區。下分11省75區。 H.

查看 秘鲁和瓦努科大区

瓦里文明

里(西班牙语:Huari),是公元500年到公元1000年之间繁盛的中期視野文明,主要分布在现代秘鲁的南部中央沿海地区。拥有相同名字的首都城市坐落于现代秘鲁的阿亚库乔市东北方向25千米处。 文明分布在现代秘鲁的中部安第斯山区以及邻近的西部沿海地带。.

查看 秘鲁和瓦里文明

瓦斯卡兰山

斯卡兰山(Nevado Huascarán),位于秘鲁永盖省,是安地斯山脉西部白山山脉的一部分。瓦斯卡兰山南部的最高点是秘鲁的最高峰,该山也是继阿空加瓜山、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皮西斯峰、博內特峰和特雷斯克鲁塞斯山之后,西半球的第六高峰。该山的名称来自16世纪的印加帝国酋长瓦斯卡尔。 虽然较近的调查显示,瓦斯卡兰山的海拔为6748米,但是该山在多数时候使用稍高一些的6768米。像白山山脉的其他山一样, 瓦斯卡兰山也主要由第三纪的花岗岩构成Ricker, John F., Yuraq Janka: Cordilleras Blanca and Rosko, Alpine Club of Canada, 1977, ISBN 0-920330-04-5, after Wilson, Reyes, and Garayar, 1967.

查看 秘鲁和瓦斯卡兰山

特鲁希略

特鲁希略(西班牙語:Trujillo)是一個西班牙語地區常見的地名和人名。可以指以下事物:.

查看 秘鲁和特鲁希略

特有種

特有種(endemic species,指特有性之現象或性質,英文為endemism)是指「因歷史、生態或生理因素等原因,造成其分布僅侷限於某一特定的地理區域或大陸,而未在其他地方中出現」的物種。有些特有種原來就起源於該地區,這些物種因此又可以稱為該地區的固有種或土著種,比如說無尾熊和紅袋鼠,都僅產於澳洲,而未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發現過,因此兩者都是澳洲的固有種動物。有些則是從其他地區遷來的,比如說南美洲的駱馬(Lama guanicoe),根據古生物學的資料,它原發生於北美洲,是北美洲的固有種,後來卻在原產地絕滅了,現在的駝馬只分布在南美洲,成為該洲的特有種。.

查看 秘鲁和特有種

直接选举

接選舉(Direct election),簡稱直選,即政府首腦或立法機關的議員由民眾直接選舉產生。選民可以直接以一人一票的方式,投票予他們喜歡的參選人。至於決定當選者則要依據不同的選舉方式。一般而言以得到較多數選票者勝或以兩局制先行淘汰部份參選者。相對概念為間接選舉。現時直接選舉主要出現在總統制國家,議會制國家多為間接選舉。值得注意的是,直接選舉不一定代表制度較間接選舉更為民主。.

查看 秘鲁和直接选举

音乐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缪斯(muse)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在不同文化和社會,對於音樂的過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西非鼓樂里,每個人皆是參與者,人們不會區分作曲者、演奏者和聆聽者的身份。 至於何謂聲音、噪音和音樂的區別,沒有公認的標準。因為音樂和數學、物理相關,歐洲自古希臘時代開始,有人論述樂理。在西方樂理中,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聲音的頻率)、節奏和音色。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但近代有不少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認為任何聲音和靜默皆是音樂。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但每種種類的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的。 音樂可以用樂譜描述,依據樂譜演奏,但也有不少音樂類型如民歌或爵士樂是由演奏者即興創作的。樂譜作為一種符號的語言,只能描述聲音的屬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卻無法記錄聲音本身。因此在錄音技術出現之前,欣賞音樂必需現場聆聽,或自己親身參與演奏。傳統上欣賞音樂有特定的場所,從古時的宮庭、教堂、廟宇到今天的音樂廳、酒吧等等。十九世紀末,留聲機的發明令聲音可以记录和複製,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模式,一般認為錄音技術和大眾媒體是流行音樂形成的主要因素。現在人們可以在家中聆聽唱片和音樂錄像,透過無線電以收音機和電視接收聲音的訊號,也可以携帶隨身聽在任何一個地方聆聽音樂。 演奏音樂需要透過歌唱或樂器。廣義的樂器包括一切可以發出聲音的工具,在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製作原始的樂器。今天電腦和不少電子音樂產品可以透過MIDI製作音樂。 音樂是一种需要學習的技能,而在不少國家的基礎教育中包括有音樂課,而一些音樂學院則提供專業的音樂教育。音乐学是一個歷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另外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民族音樂學,研究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

查看 秘鲁和音乐

莫切文明

#重定向 莫切文化.

查看 秘鲁和莫切文明

莫克瓜大区

莫克瓜大區(Departamento de Moquegua,克丘亞語的意思是「安靜」的地方)是秘魯南部的一個大區,西南臨太平洋。面積15,733.97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219,306人。首府莫克瓜,最大城市伊洛。 1936年4月3日建區。下分3省20區。 M.

查看 秘鲁和莫克瓜大区

選舉

選舉是一種正式的決策過程,由人們投票選出某個職位的出任人選、或適用於整個組織的過程。因此,选举的性质有别于其他选择方法,如比赛筛选、随机决定或市场决定。选举通常被定义为被管治者意愿的一种正式表达方式,这些表达的意愿会集合并转化为一种集体决策,用来决定谁可以管治,包括谁可以继续执政、谁应该下台、和谁应该取而代之。雖然沒有一套關於選舉之單一普世之國際標準,但確已形成一些共識,包括通過舉行自由、平等且定期之選舉來保證成人之普選權,不記名投票且免於脅迫之原則,一人一票之原則。選舉是一種民主過程,合資格選民擁有投票及選擇的權利,稱為選舉權。 奉行代议民主制的國家或地區,會通過選舉選出議會成員、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如總統、總理、首相)等,也會以此選出地方政府的行政官員。依照功能的不同,代議民主制的選舉可分為國政選舉、地方選舉等兩大種類,前者指國家元首、國會議員等全國或中央政府層級的選舉,後者則指地方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的選舉。 除此之外,選舉也被广泛应用于許多私人組織或商業机构,由民间团体、學校以至公司,也会采用选举作为制定人事决策的手段。選舉是人民行使政治權力的重要方式,但如果投票難以操作、或者投票結果對國家或所屬團體之治理方式無法產生影響,那麽對民眾而言,選舉也就沒有多大意義。.

查看 秘鲁和選舉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查看 秘鲁和联合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重定向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查看 秘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萬卡韋利卡大區

萬卡韋利卡大區(Departamento de Huancavelica)是秘魯中南部的一個大區,位於安第斯山脈。面積22.131,47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447,054人。首府萬卡韋利卡。 1822年4月26日建區。下分7省94區。 H.

查看 秘鲁和萬卡韋利卡大區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中文又译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查看 秘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查看 秘鲁和非洲

飲食

飲食是一個廣泛的稱呼與概念,包含吃、喝相關的文化及做為。可以指:.

查看 秘鲁和飲食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查看 秘鲁和西班牙

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Imperio Español)或西班牙殖民帝国(Imperio colonial español)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和殖民帝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1790年其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被认为是領先於大英帝國的第一代日不落帝国(1402年-1975年)。 整個15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大航海時代、和殖民擴張的先驅。因為西班牙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歐洲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宾到东亚。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由於有了在殖民地源源不絕的金錢支援,西班牙在歐洲憑著其造價昂貴、訓練有素的大方陣主宰欧洲戰場。著名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與此同時,西班牙征服者也殘忍的摧毀并屠殺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玛雅等美洲原住民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宣稱殖民;這些西班牙殖民的影響導致了現在除了巴西以外所有拉丁美洲國家都使用西班牙語和信仰天主教。 16世紀開始,和奧地利同門同宗的哈布斯堡家族取代了原本的皇室,入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利用美洲採礦所得的金銀取得更多軍費,以應付在歐洲和北非的長期戰爭。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西班牙從1580年兼併葡萄牙帝国、南意大利,在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則掌控了神聖羅馬帝國和匈牙利,使得西班牙除了在海外一直能維持著世上最大的殖民帝國以外、在歐洲也成為擁有最多的領土國家;版圖除了西班牙本土、還包括葡萄牙、比利時、荷蘭、南意大利。最後,因為都是同樣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也都是地域遼闊的大國,所以西班牙帝國和300年後的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西班牙在16至17世紀間經歷其黃金年代,以新教舊教的三十年戰爭為分界點,之前不斷強盛、之後由盛轉衰。 17世紀中葉(1640年代開始),因為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鬥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衝突。在地中海,她與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戰事頻繁;在歐洲大陸,法国的陸軍逐漸變得強大;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競爭,在葡萄牙衰弱后,後來的還要面對荷蘭獨立的80年戰爭、和新崛起的海軍強國英格兰;但是這些衝突中西班牙勝多敗少,基本能維持其海軍和陸軍在歐洲的頂尖地位。另外,因為正處於黃金時代,所以西班牙思想家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百花齊放,在自然法、主權、国际法、战争和经济建構了一些最早的現代思想,其有關思想學派統稱為薩拉曼卡學派,有些提倡民主和人權思想的激進者甚至懷疑西班牙帝国主义和君主制的合理性。但是,這個運動沒能和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啟蒙運動等其他歐洲國家的先進思想一樣,在身為發源地的西班牙傳播開來,這使得西班牙在知識思維層面開始有下滑的跡象,而西歐國家的英法則後來居上。 18世紀,因為西班牙常年在其領土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沒有進行農業改良導致經濟停滯、以及把在美洲掠奪的金錢都用在修建教堂和擴充軍隊上,對其文化、藝術、商業上的投資自幾乎為零,最終導致西班牙的國力開始明顯衰落。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改由法國的波旁王朝入駐西班牙,從此西班牙在歐洲大陸上不斷要聽從于法國的擺佈。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因為失去了對西班牙王位,法國為了補償奧地利以及和奧地利大成友好關係,割讓了原本西班牙控制的南意大利和比利時給奧地利作為平衡。加上荷蘭和葡萄牙早脫離西班牙已獨立,西班牙在歐洲的領土只剩下西班牙本土而已,結束了其在歐洲霸主的歷史,其歐陸地位被法國和奧地利兩國瓜分。18世紀(1700年後),西班牙在歐洲大陸的政治地位一直只能充當法、奧之後的二流國家,但其實力依然有和英國、荷蘭相抗衡的能力,也因為本錢雄厚還是能遠遠超過葡萄牙、丹麥王國、瑞典帝國、俄羅斯帝國、波蘭-立陶宛等當時的歐洲中型國家。 19世紀,西班牙雖然在18世紀的歐陸屢戰屢敗,然而在殖民地的面積方面依然是英法荷葡這四個有殖民地國家的總和,并維持並擴張其殖民帝國,西班牙雖然已經衰敗、但依然靠著其廣闊的殖民地挺過了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和內部貪污腐敗造成的危機。然而好景不長,到了19世紀末期用因為宣揚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法國大革命的衝擊,西班牙內亂不止。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入侵西班牙引發半島戰爭,但更可怕的是民主主義思想在殖民地中產生了連鎖反應、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風起雲湧的引爆了了南美独立战争,這場殖民地對西班牙宗主國的集體叛變、导致幾乎所有西班牙在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宣佈獨立(1808年—1833年)。儘管如此,西班牙帝國由於之前的殖民地地夠多,所以依然在加勒比海(西屬古巴和西屬波多黎各)、亚洲()和大洋洲(西屬关岛、西屬密克罗尼西亚、西屬帛琉及西屬北馬里亞納群島)還保留相當多領土。1898年,原本就是從英國的殖民地獨立出來的美國,代表新興的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在美西战争中給予西班牙殖民帝國最後一擊,讓西班牙喪失了古巴和菲律賓以及所有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殖民地,這些太平洋島嶼的殖民地日後成為了美軍基地。此時,西班牙地位已經完全沒落,不僅不如英法荷奧這些老對手,還輸給了新崛起的美國、普魯士、俄羅斯帝國,西班牙被認為是歐洲最落後國家之一。 20世紀,西班牙瓜分非洲所得甚少,相較於傳統殖民地大國英法、和如日中天的德國·比利時,西班牙在瓜分非洲中只擁有包括西屬摩洛哥、西屬幾內亞和西屬撒哈拉少量領土,這也是西班牙最後一次殖民擴張。這些面積狹小的非洲殖民地也同樣在20世紀(1956年、1968年和、1975年),趁著“全世界殖民地從英法的殖民體系中獨立”的大熱潮,也從西班牙獨立成功。 21世紀,今日西班牙唯一僅存的殖民地,是位於北非摩洛哥沿岸的主權地(Plaza de soberanía),因為這塊土地原本的擁有者是摩洛哥、是西班牙根據戰爭而獲得的領土,但因為西班牙現在屬於富裕的歐盟、所以此殖民地人民並不想回歸摩洛哥,導致西班牙至今依然和摩洛哥有領土爭端。.

查看 秘鲁和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Españoles)是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家西班牙之主體民族,母語是西班牙語,而西班牙語則是 一種從拉丁方言發展而來的語言,歷史悠久。大部分西班牙人信奉天主教。 隨著西班牙帝國的興起,西班牙人也散居各個殖民地。西班牙人和這些殖民地的原住民通婚,使得殖民地擁有大量的西班牙后裔,這以拉丁美洲為甚。.

查看 秘鲁和西班牙人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os españoles),是指西班牙在1506年至1700年間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時期,在西班牙當地又稱為奧地利王朝(Casa de Austria)。其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同宗,而其母系祖先分別為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和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他們都是的成員。除了統治西班牙及其廣大的殖民地之外,還同時統治西屬尼德蘭與意大利部分公國,以及在1580年至1640年間統治葡萄牙。該王朝在1700年卡洛斯二世去世後絕嗣,由波旁家族繼承西班牙王位。.

查看 秘鲁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Español),也称卡斯提亞語(Castellano),简称西语,是起源於西班牙卡斯提亞地方的語言,為罗曼语族的分支。除了發源地西班牙之外,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国家,约有4亿人使用。按照第一语言使用者数量排名,西班牙语为全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現代標準漢語,總使用人数排名則為世界第三,僅次於漢語及英語。 西班牙语是除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同時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的母語或第二語言是西班牙語,另外有二千萬的學生將西班牙語當作外語學習。.

查看 秘鲁和西班牙语

西蒙·玻利瓦尔

西蒙·何塞·安东尼奥·德·拉·桑蒂西马·特立尼达·玻利瓦尔·伊·帕拉西奥斯(Simón José Antoni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Bolívar y Palacios,),通称西蒙·玻利瓦尔,拉丁美洲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他与圣马丁遥相呼应,为南美洲脱离西班牙帝国统治,爭取独立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从与西班牙君主的斗争中取胜后,玻利瓦尔参与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联盟,即大哥伦比亚,并于1819年至1830年任该国总统。 西蒙·玻利瓦尔在西班牙语美洲被公认为英雄、革命者与解放者。在他有生之年,他领导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秘鲁和委内瑞拉取得独立,并促进民主意识形态在这些国家的发展。 玻利维亚的名稱就是為了紀念西蒙·玻利瓦尔而得名。.

查看 秘鲁和西蒙·玻利瓦尔

香港商業電台

商台台徽轉黑悼念何佐芝去世 香港商業電台(全稱香港商業廣播有限公司,簡稱商台;Commercial Radio Hong Kong)是香港的一家商業廣播電台,自1959年8月啟播以來,製作眾多膾炙人口節目,透過雷霆881、叱咤903、AM 864三個頻道及網上平台,為香港市民在資訊、時事及娛樂各方面提供電台廣播服務,是深為港人所熟悉電台之一。據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於2013年所作的調查,商台公信力居於全港電子傳媒的第二位,旗下的頻道雷霆881商業一台亦是全港聽眾人數最多的電台。商台每天提供24小時多元化廣播節目,內容包括資訊、娛樂與文藝等。節目也透過其網站「881903.com」作網上即時廣播,亦提供網上重溫節目服務。.

查看 秘鲁和香港商業電台

马丁·比斯卡拉

马丁·比斯卡拉(Martín Vizcarra,),生於秘鲁首都利马,2018年3月23日接替辞职的库琴斯基擔任秘鲁总统。 比斯卡拉毕业于秘鲁国立工程大学,曾在2011年至2014年間擔任莫克瓜省省长,並在2016年7月28日起擔任秘鲁第一副总统。 Category:秘鲁总统 Category:利馬人 Category:秘魯工程師 Category:交通部長 Category:現任國家領導人.

查看 秘鲁和马丁·比斯卡拉

马丘比丘

丘比丘(西班牙語:Machu Picchu,奇楚亚语:Machu Piqchu,其意為「古老的山」),又譯麻丘比丘、瑪丘皮丘,是祕魯一個著名的前哥伦布时期時印加帝國的遗迹,西北方距库斯科130公里,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2350—243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由于独特的位置、地址特点和发现时间较晚(1911年),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在1983年,马丘比丘古神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且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但与此同时,马丘比丘也面临着遭旅游业破坏的担忧。.

查看 秘鲁和马丘比丘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里奧·巴爾加斯·略薩(Jorge Mario Pedro Vargas Llosa,),秘魯作家和詩人。創作小說、劇本、隨筆、詩歌、文學評論、政論雜文,也曾導演舞臺劇、電影和主持廣播、電視節目及從政。詭譎瑰奇的小說技法與豐富多樣而深刻的內容為他帶來「結構寫實主義大師」的稱號。Mario(馬里奧)是名字,Jorge(豪爾赫)和Pedro(佩德羅)也是名字,Vargas(巴爾加斯)是父親的姓,Llosa(略薩)是母親的姓,分別代表Mario父親和母親的家族。因「他對權力結構描繪,以及他那反抗、起義、失敗的犀利印象」獲頒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2011年2月3日,被西班牙國王依Real Decreto 134/2011號令,成為第一代巴爾加斯·尤薩侯爵(Marquesado de Vargas Llosa).

查看 秘鲁和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議會制

議會制又稱內閣制、議會民主制,是一種民主政治制度,特點是「」,政府首脑(總理或首相)權力來自議會,授權有兩種途徑:第一是議會改選後的多數議席支持,第二是政府首腦贏得議會的信任投票。因此,所屬政党未能贏得議會大選的政府首腦連同其內閣必須提出辭職,而未能通過議會信任投票的政府首腦,連同其內閣也必須辭職,由議會席位居多數的黨派中協商選舉產生新的首腦與內閣。議會制下政府的行政權與立法權不完全分離,確保其所領導的政府具民意基礎。.

查看 秘鲁和議會制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通常簡稱保護主義(Protectionism),是一种为了保护本国產業免受国外竞争压力而对进口产品设定极高关税、限定进口配额或其它减少进口额的经济政策。它与自由贸易模式正好相反,后者使进口产品免除关税,让外国的产品可以与国内市场接轨,而不使它们负担国内制造厂商背负的重税。 贸易保护主义经常被人们与重商主义和联系起来。重商主义认为保持一个可观的贸易顺差对一个国家是很有利的。 取决于是否征收关税,贸易保护主义有两个分支: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有意征收关税)和现代贸易保护主义(无意征收关税)。.

查看 秘鲁和贸易保护主义

费尔南多·贝朗德·特里

費爾南多·貝朗德·得力(Fernando Belaúnde Terry,1912年10月7日—2002年7月4日)秘鲁政治家、建筑师,曾經出任兩任秘魯總統(1963年—1968年,以及1980年—1985年)。以致力于民主改革及其亲美的立场著称。在1968年軍事政變中倒台,經過12年的軍事統治後,他在1980年再度當選。在他的兩段任期裡,經濟的動蕩和游擊隊活動的增加帶來秘魯武裝部隊和反抗份子雙方侵犯人權。儘管如此,他以個人的誠實正直和全力投入推動秘魯民主化,受到尊重和贊揚。.

查看 秘鲁和费尔南多·贝朗德·特里

麥士蒂索人

梅斯蒂索人(;),又譯作--人或馬斯提佐人,是西班牙語與葡萄牙語中的詞語,曾於西班牙帝國與葡萄牙帝國使用,指的是歐洲人與美洲原住民祖先混血而成的拉丁民族。它也用於部分亞太地區(如菲律賓),但指的是歐洲人與其他當地祖先所生的混血兒。 此詞語主要特別指的是歐洲血統與美洲印第安人血統的混血兒,其人口主要分布於拉丁美洲。.

查看 秘鲁和麥士蒂索人

胡安·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

胡安·弗朗西斯科·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Juan Francisco Velasco Alvarado,1910年6月16日—1977年12月24日)秘鲁将军和政治家,1968~1975年任总统。原任陆军总司令,在1968年秘鲁革命的军事政变建立军政府,出任总统。.

查看 秘鲁和胡安·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

阿塔瓦爾帕

阿塔瓦爾帕(奇楚瓦語:Atawallpa;西班牙語:Atahualpa/Atahuallpa/Atabalipa;)是印加帝國第十三代薩帕·印卡(皇帝),也是西班牙殖民征服之前的最後一代薩帕·印卡。1532年至1533年在位。 1529年,他的父親瓦伊納·卡帕克病逝,阿塔瓦爾帕的同父異母弟瓦斯卡爾繼位。最初這兩個兄弟和平共處,後來阿塔瓦爾帕便發動了內戰,於1532年成功擊敗瓦斯卡爾,奪取了皇位。然而在阿塔瓦爾帕獲勝不久之後,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來到印加,在與阿塔瓦爾帕會面的時候對其突襲,成功將他俘虜。 1533年7月26日,皮萨罗在卡哈马卡絞死了阿塔瓦爾帕,印加帝國滅亡。此後,薩帕·印卡的稱號雖得到保留,不過之後的薩帕·印卡都是西班牙殖民者的傀儡。.

查看 秘鲁和阿塔瓦爾帕

阿尔韦托·藤森

阿尔韦托·謙也·藤森(Alberto Kenya Fujimori,),生于利马,是日本裔秘鲁政治人物,1990年7月28日至2000年11月17日期间任秘魯總統,擁有秘魯、日本雙重國籍。 藤森是繼圭亞那於1970年3月17日至1980年10月6日出現首位華裔總統鍾亞瑟以來,出任拉美洲國家元首的第二位亞裔人士。在他就任期間,其功绩主要包括稳定秘鲁前任总统阿兰·加西亚领导下动荡的秘鲁经济和平息内乱。但他的領導也挨批過於專制,因而受到不少人的爭議。 藤森任职後期,被指涉及多宗政治貪污醜聞。自他的醜聞被揭發後,於2000年大选后逃到日本定居,只以傳真遞交請辭信。 秘魯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引渡藤森回秘魯受審。日本政府以他擁有日本國籍為由,拒絕引渡要求。至2005年11月7日,藤森於智利被捕,秘魯政府於翌年1月3日要求智利政府引渡藤森。2007年9月21日,智利最高法院终審判決,同意秘魯政府引渡藤森的要求。服刑至2017年獲得總統特赦。.

查看 秘鲁和阿尔韦托·藤森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Altiplano,意为高地平原)也稱為玻利维亚高原,位於南美洲中部安第斯山脉最宽广处,是世界上继青藏高原之后的又一片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大高原,的的喀喀湖(Titicaca)是其最为著名的地理特色。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是位於安第斯山脉中部的内流盆地,地跨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和厄瓜多尔。平均海拔约3,300米(11,000英尺),略逊于青藏高原。但与青藏高原不同的是,阿尔蒂普拉诺高原是以高原西部中央火山地带的大规模活火山为主。高原的西南部是地球最干燥的地区之一的阿塔卡马沙漠(Desierto de Atacama),与之相反,东部却是湿润的亚马逊雨林。.

查看 秘鲁和阿尔蒂普拉诺高原

阿亚库乔大区

阿亞庫喬大區(Departamento de Ayacucho)是秘魯中南部的一個大區,位於安第斯山脈。面積43,814.8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619,338人。首府阿亞庫喬。 1822年4月26日建區。下分11省111區。2005年曾試圖以公投方式與伊卡大區和萬卡韋利卡大區合併但不獲通過。 A.

查看 秘鲁和阿亚库乔大区

阿亚库乔战役

阿亚库乔战役(Batalla de Ayacucho)发生在1824年12月9日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期間秘鲁戰爭的最后一次决定性战役。愛國主義者在秘魯阿亞庫喬附近的高原戰勝親西班牙派的戰役。 1824年7月,由西蒙·玻利瓦尔统率的哥伦比亚和秘鲁联军,在胡宁战役中击溃西班牙保皇军后,西班牙的秘鲁总督何塞·德·拉塞尔纳·伊·伊諾霍薩纳率领的殖民军主力集结在秘鲁中南部高原山区,准备同爱国联军决一死战,以恢复西班牙对南美的殖民统治。爱国联军在安东尼奥·何塞·苏克雷的领导下大败西班牙军,總督拉塞爾納、總指揮坎特拉克和 4名元帥、10名將軍、數百名校尉級軍官及2000多士兵被俘,愛國軍以少勝多,殲滅了西班牙軍主力。12月10日,西军被迫签字投降,承认秘鲁独立。秘鲁境内的西班牙作战人员、物资和设施等均交联军处理。.

查看 秘鲁和阿亚库乔战役

阿兰·加西亚·佩雷斯

阿兰·加夫列尔·路德维格·加西亚·佩雷斯(Alan Gabriel Ludwig García Pérez,),生于利马,秘鲁政治家,秘鲁阿普拉党总书记,曾任秘鲁总统。 Category:秘鲁总统 Category: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校友 Category:巴黎第一大學校友 Category:秘魯天主教徒 Category:利马人.

查看 秘鲁和阿兰·加西亚·佩雷斯

阿里卡省

阿里卡省,智利阿里卡和帕里纳科塔大区所辖的一个省。首府阿里卡。总面积8726.4平方公里,人口186,488 (2002 Census),人口密度21.3人/平方公里。包含2个市镇,即阿里卡、Camarones。.

查看 秘鲁和阿里卡省

阿雷基帕

阿雷基帕(Arequipa)是秘魯南部的大城市,人口約80萬,僅次於首都利馬,以人口計是秘魯第二大城市,同時是阿雷基帕省的省會。該城位處海拔2,380米,周邊火山密集,共計有80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埃爾米斯蒂火山,它曾在1438年和1471年期間強烈爆發,最近一次小型爆發在1870年。 該城保存了很多狀況良好的西班牙殖民美洲時期的建築物,大部分由白色的火山岩石建成,故該城有La Ciudad Blanca(白城)的稱號。古城區於2000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查看 秘鲁和阿雷基帕

阿雷基帕大区

阿雷基帕大區(Departamento de Arequipa)是秘魯南部的一個大區,西臨太平洋。面積63,345.39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1,140,810人。首府阿雷基帕,是該國第二大城市。 1822年4月26日建區。下分8省109區。 A.

查看 秘鲁和阿雷基帕大区

阿拉伯人

有三种方式可以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是阿拉伯人。.

查看 秘鲁和阿拉伯人

阿普里马克大区

阿普里馬克大區(Departamento de Apurímac)是秘魯南部的一個大區,位於安第斯山脈(區名是克丘亞語,意思是「眾神說話的地方」,形容當地的高山)。面積20,895.79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418,882人。首府阿班凱。 1873年4月28日建區。下分7省80區。 A.

查看 秘鲁和阿普里马克大区

资本主义

資本主義(capitalism),亦稱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自由企業經濟,是人類協作的擴展秩序。其特色是私人擁有資本財產(生產工具),且投資活動是由個人決策左右,而非由國家所控制,經濟行為則以尋求利潤為目標 。藉著僱傭或勞動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潤。商品和服务藉由貨幣在自由市場裡流通。投資的決定由私人進行,生产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並互相競爭。一般普遍認為資本主義在西方世界的封建制度崩壞之後成為了最主要的經濟模式。 「資本主義」一詞也被許多人用在形容歷史上不同的人、時、地、物,而除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以外,也有福利資本主義、国家资本主义等打著資本主義稱號的經濟模式。在對於資本主義的解釋上,支持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反對政府對於市場的干預並且強調財產權利的重要性。而有人則主張政府管制的必要性以避免垄断和景氣循環的負面作用。絕大多數的政治經濟學家都將私人產權視為資本主義的最重要特色,而對於資本主義下的僱傭關係、經濟權力、階級、以及歷史發展等則有不同看法。市場的自由程度、以及私人財產的法規,則是政治和政策上爭論的主要議題。现在大多數國家都被視為「混合經濟」,在這種體制下政府以不同程度的計畫政策干預市場的自由運作Stilwell, Frank.

查看 秘鲁和资本主义

钦博特

钦博特是秘鲁安卡什地区最大的城市,桑塔省的首府。 这座城市位于钦博特湾海岸,特鲁希略以南130公里,利馬以北420公里(260英里)。位于泛美高速公路附近。有公路连接特鲁希略,奇克拉约和皮乌拉等重要城市,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查看 秘鲁和钦博特

艺术

艺术(Ars;法語、Art;西班牙語、Arte;Kunst)指憑藉技巧、意願、想象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查看 秘鲁和艺术

艾馬拉語

艾馬拉語(Aymar aru),或譯艾瑪拉語,是一種由住在安地斯山脈的艾馬拉人的語言,為玻利維亞的官方語言之一。艾馬拉語和克丘亞語有許多相同的字彙,這使得一些語言學家認為這兩種語言系出同源,並因此主張將這兩個語言劃入同一個克丘亞語系,這一點至今仍有不少的爭議。艾馬拉語是一種具有詞形變化的語言,並且主要使用主賓謂結構之語序。 艾馬拉語的使用人口正在逐渐减少,他们转用西班牙语或克丘亞语。.

查看 秘鲁和艾馬拉語

Kibibyte

Kibibyte是一種資訊計量單位,代表1024字节,即210字节,一般簡稱為KiB。Kibibyte是來自英文 kilo binary byte 的縮寫,意思為「千位二進位字節」。.

查看 秘鲁和Kibibyte

Mebibyte

“mebibyte”是数字信息中的一个字节数单位。前缀“mebi”等于220,1 mebibyte等于1,048,576字节。“mebibyte”记作“MiB”, 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98年制定。这个单位被设计用来某些时候替代MB(megabyte),因为在计算机相关内容中MB有可能被用来等于220,虽然数值很相近,但MiB与国际单位制(SI)中的MB(106)还是有严格的区别。 MiB已经被所有主要的标准组织接受使用,但在真正的计算机工业中使用比较少。MB还是经常被当成这个单位在使用,虽然有可能与1,000,000 bytes搞混。.

查看 秘鲁和Mebibyte

查哇利河

查哇利河(西班牙語:Río Yavarí;葡萄牙語:Rio Javari)是南美洲的河流,屬於亞馬遜河的支流,河道全長1,180公里,集水區面積約90,000平方公里,發源自秘魯,流經該國與巴西接壤的邊境。 Category:南美洲河流 Category:巴西河流 Category:秘魯河流.

查看 秘鲁和查哇利河

查文文化

查文文化 (Chavín culture),前哥伦布时期秘鲁高度发展的早期文化。公元前900—公元前200年为兴盛期。其艺术影响力遍布今秘鲁北部及中部。“查文”源自查文德万卡尔遗址。Miller and Burger, 1995 以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石块蘭松為中心構筑成的神庙群居于城中心区域,该文化以人形、猫科动物以及鳄鱼与蛇的艺术形象为特点。Lothrop, S.

查看 秘鲁和查文文化

恐怖组织

“恐怖组织”是“恐怖分子”组成的网络与组织,这些组织通常分于世界各地,透过各种极端的行为与手段来发洩、引起关注或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张。 世界范围内,被大多数国家认定为恐怖组织的组织的主要特点是制造骇人听闻的重大伤亡事件、跨国进行恐怖行动,袭击目标为平民或公共设施等的极端宗教组织、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和极端政治组织,如伊斯蘭國、蓋達組織、塔利班、努斯拉陣線、博科聖地、虔誠軍、奥姆真理教、日本赤军等。.

查看 秘鲁和恐怖组织

梯田

梯田是一种分层的丘陵种植区。梯田一般采用人工或者管道输送水措施分层保持水土,避免灌溉用水造成快速地面逕流。.

查看 秘鲁和梯田

梅塞德丝·阿劳斯

梅塞德絲·羅莎爾芭·阿勞斯·費爾南德斯(Mercedes Rosalba Aráoz Fernández,),秘魯經濟學家、學者、政治人物,現任秘魯第二副總統,並於2017年9月17日起,出任新任祕魯總理。阿勞斯曾於2006年至2009年間擔任外貿與旅遊部長,隨後被任命為財政部長。 2016年4月,阿勞斯被選為國會議員(任期為2016至2021年)。同年6月,佩德罗·巴勃罗·库琴斯基被選為總統,阿勞斯被選為第二副總統。.

查看 秘鲁和梅塞德丝·阿劳斯

欧洲人

#重定向 高加索人種.

查看 秘鲁和欧洲人

殖民主义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寻求或取得另外一地或其人民的行政权力的一种政策。殖民主义通常包含了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往往这些各种不平等关系的建立,是由于被殖民者对现代社会组织和架构的无知造成的。殖民主义这个词通常是指殖民者与未开发文明的土著人民之间的关系。.

查看 秘鲁和殖民主义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查看 秘鲁和殖民地

毛主义者

毛派(Maoist),或毛主义者,用于称呼全世界信仰毛泽东思想或对毛泽东有好感的个人。.

查看 秘鲁和毛主义者

波旁改革

波旁改革(Reformas Borbónicas)是18世紀西班牙波旁王朝數位君王進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變法。相對於哈布斯堡王朝時期複雜的政府體系,加強了王權對各官員的明確權威。 改革導致行政結構和人事組成大幅度重建。改革原本打算刺激手工業和技術發展,幫助西班牙走向現代化。在西屬美洲,進行改革是希望讓行政體系加強效率,促進美洲的經濟、貿易和財政發展。王室著手改革,希望可以為西班牙帶來正面影響。此外,改革的目的也有意限制克里奧人的權力,讓西班牙在殖民地的地位有更多的權威。 改革造成了行政體系的混亂,使美洲當地菁英(克里奧人)與西班牙本土漸行漸遠,最終導致西屬美洲的獨立。.

查看 秘鲁和波旁改革

法蘭西斯克·皮澤洛

法蘭西斯克·皮澤洛(Francisco Pizarro--)是西班牙早期殖民者,開啟了西班牙征服南美洲(特別是秘魯)的时代,也是现代秘魯首都利瑪的建立者。在西班牙历史上,皮萨罗以征服活动与墨西哥的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齐名。.

查看 秘鲁和法蘭西斯克·皮澤洛

游击战

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游击战一词来自18世纪的西班牙语guerra(戰爭)的縮小詞guerrilla,意为“小战”,这一词在后来的半岛战争(1808年-1814年)也出现过。游击战以多發性主動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及融入群众裡。 游击战在史前或许就出现过,但直到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才有实据。在后来的古典中国也出现过,比如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相传为黄帝风后撰写的《握奇经》认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对游击部队的作战行动,作了生动的描述。实际意义上的游击战,直到近代才出现。.

查看 秘鲁和游击战

渔业

漁業是指採捕或養殖水生動物、植物的生產事業和行業。漁業狹義上指捕撈漁業(又稱捕魚業),可細分近海漁業和遠洋漁業。此外,漁業還有一種叫養殖漁業(或稱水產養殖)的產業。漁業屬於第一產業,除了魚肉以外,魚油等也是漁業相關工業的重要產品。.

查看 秘鲁和渔业

本名

本名,是指一个人真實、正式的名字,此名字一般會被登記於政府文書,故会出现在本人身份识別,比如身份证、護照等文件上。與出生名差異為本名可隨本人變動,像改名、收養、冠姓以及夫姓、歸化外國籍等。 相对于本名来讲,一个人还可能出现乳名、譜名、訓名、表字、別号、戒名、齋名、笔名、艺名、代号、绰号、化名等代替本名的称呼。如曹操乳名「吉利」,小字「阿瞞」;蔣中正譜名「周泰」;鄧小平訓名「希賢」;毛澤東表字「潤之」;李白別号「青莲居士」;劉德華戒名「慧果」;梁啟超齋名「飲冰室」;周树人笔名「鲁迅」;蔡依林是「蔡依翎」的艺名;第一夫人一般是「国家元首之妻」的代号;孫文绰号「孫大砲」;黃興化名「今村長藏」等。 中國古代把君主、尊長的本名,叫做諱。不得冒犯,也不可以使用相同的字,否則可能會觸犯大不敬之罪,故必須避諱。但乳名、字號等等則通常不在此限。 有時,也可用原名,泛指改名或翻譯之前人、事、物本來的名稱,並不像本名侷限在人名上。 值得注意的是,昔日官府登載的官章名,則是常常是正式場合所用的別名,並不一定是本名。.

查看 秘鲁和本名

浪漫主义

浪漫主義(Romantik;Romantisme;Romanticism)是開始於18世紀德國的藝術、文學及文化運動,發生於1790年工業革命開始的前後。浪漫主義注重以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學經驗的來源,並且開始強調如不安及驚恐等情緒,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壯麗時所表現出的敬畏。浪漫主義是對於啟蒙時代以來的貴族和專制政治文化的顛覆,以藝術和文學反抗對於自然的人為理性化。浪漫主義重視民間藝術、自然以及傳統,主張一個根基於自然的知識論,以自然的環境來解釋人類的活動,包括了語言、傳統、習俗。浪漫主義受到了啟蒙運動的理念影響,也吸收了中世紀文化復古的藝術成分。 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裡發生的事件和其背後的意識形態也影響了浪漫主義運動。浪漫主義致力於宣揚那些在他們看來被忽略了的英雄個人所達成的成就,它正當化了個人的藝術想像力,並將其作為最重要的美學權威之一,突破了對於藝術的傳統定義。浪漫主義對於歷史和自然題材的強烈訴諸,便是形成這種理念的基礎。.

查看 秘鲁和浪漫主义

海外華人

海外华人(或海外华裔)泛指自19世紀从中國移民到世界各地的华人及其后裔,或僑居海外的華人(华僑)。包括从明朝、清朝以来中国大陸、香港和澳門不同时期的移民及后代。.

查看 秘鲁和海外華人

海鸟粪

海鸟粪(Guano)又称鸟粪石,是海鸟、蝙蝠或海豹排泄物与动植物残体混杂而成的一种细颗粒混合物。它可作肥料,而且在历史上也曾是氮、磷元素的重要来源,用于战争用火药的生产之中。 从成分上来讲,海鸟粪是多种钙磷酸盐的混合物,包括钙磷矿(CaHPO4 · 2 H2O)、三斜磷钙矿(CaHPO4)、白磷钙矿(Ca9(Mg,Fe))以及各类磷灰石、硝酸盐和有机物等。根据氮磷的含量不同,又可分为氮质海鸟粪与磷质海鸟粪两种,其中磷质海鸟粪因含不溶磷酸盐,常发现於多雨、氮成分流失较多地区。 19世纪时,出产於南美国家如秘鲁、玻利维亚、智利以及太平洋群岛和西非的海鸟粪,因易得和富含氮、磷元素,成为各主要西方国家相争夺的重要战略资源。19世纪70年代,南美国家对于海鸟粪与硝石开采权的争夺,导致秘鲁-玻利维亚与智利之间硝石战争的爆发。而且,来自南美的海鸟粪与硝石由於运输时常受阻而造成的资源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研究开发其他氮、磷化合物合成方法的推动力,20世纪早期德国人发明的哈伯-博施法合成氨即是一例,德国借此技术得以避开英国等国利用南美自然资源而对其军火、肥料生产的控制。 Category:海鸟粪 Category:海鸟粪贸易 Category:动物产物 Category:氮素代谢 Category:洞穴学 分類:有機肥料.

查看 秘鲁和海鸟粪

文學

文學(literature),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是任何單一的書面作品。更嚴格地說,文學寫作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被認為具有藝術或智力價值的任何單一作品,通常是由於以不同於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語言。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於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口頭文學)。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藝術類型)進行分類。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佈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查看 秘鲁和文學

日本人

日本人(にほんじん)指擁有日本國籍的人。現在日本吸引了相當多的外國人在日本生活,當中大部分是華人與西方人,部份外國人歸化了日本國籍,也成為日本人的組成部份。.

查看 秘鲁和日本人

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廣義上指在一定時期内經濟活動成果在各經濟主體之間的分配。還可分類為國民收入分配和個人收入分配,兩者是總體與局部的存依關係,並且互相關聯、約制且互有影響。.

查看 秘鲁和收入分配

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是國家(或地區)政府或内閣的领导人,在議会制政治体制下一般為总理(如德国)或称首相(如英国),在總統制政治体制下一般为總統(总统同时也是国家元首,例如美国),而在半总统制政治体制下政府首長由总统在议会多数政党中指定(如法国),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般为总理,例如前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務院總理。此外,也有比較特殊的政治制度,例如中華民國:依中華民國憲法規定,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其行政首長為行政院長,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由民選的總統逕行任免之。 政府首腦是行政部門的最高負責人,因此也可稱為行政首長。.

查看 秘鲁和政府首脑

政治

政治是由各种团體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體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領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孙关宏等 《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p1-13 ISBN 978-7-309-03661-9 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查看 秘鲁和政治

拉丁美洲文学爆炸

拉丁美洲文学爆炸(Boom Latinoamericano)是一场发生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的文学运动,在那期间一大批相关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流行于欧洲并最终流行于全世界。说起这场文学爆炸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四位主将:阿根廷的胡利奥·科塔萨尔、墨西哥的卡洛斯·富恩特斯、秘鲁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及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些作家受到欧洲和北美现代主义的影响,同时也秉承了拉美先锋运动的衣钵,向拉美文学的传统套路发起挑战。他们的作品带有实验性质,并且十分政治化。“毫不夸张的说”,评论家杰拉尔德·马丁写道,“在1960年代南方大陆上有两件事比其他所有事情都更有影响,首先是古巴革命对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的广泛冲击,第二件便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它的起伏与1959年至1971年古巴自由观念的兴衰息息相关。” 这些新晋作家的迅速成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的作品是最早一批在欧洲出版的拉美小说,主要由像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的先锋文学出版社希克斯·巴拉尔这样的出版社出版。当然,弗雷德里克·M·纳恩也写道“拉美小说家变得闻名世界是通过他们作品中对政治和社会行为的鼓吹,同时也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很幸运的在拉丁美洲之外获得受众——通过翻译和传播,有时也由于作家们流亡他乡。”.

查看 秘鲁和拉丁美洲文学爆炸

拉利伯塔德大区

拉利伯塔德大區(Departamento de La Libertad,「自由」的意思)是秘魯西北部的一個大區,位於太平洋東岸。面積25,499.9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1,539,774人。首府特魯希略是該國第三大城市。 1821年2月12日建區。下分12省80區。昌昌遺址,哥倫布抵達美洲前南美洲最大的城市,位於本區。.

查看 秘鲁和拉利伯塔德大区

总统制

總統制,是一種共和制政体,总统是政府首脑同時也是國家元首,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总统的行政权與立法和司法機構三权分立,形成制衡。美国是最早的总统制国家,也是目前最典型的總統制國家。.

查看 秘鲁和总统制

智利

智利共和国(República de Chile)是位於南美洲的一个国家,西和南濒太平洋,北靠秘鲁,东邻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在南美洲與阿根廷及巴西並列為ABC強國。 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智利總共約有1,800萬人,種族以歐洲白人、混血族群居多,與另一國家阿根廷同樣,幾乎沒有非洲裔人口,其他則以本土原住民少數族群相對為多,整體公民組成素質極高,因而智利教育高度发达,其教育在发达国家普遍承认。智利在新闻自由、人类发展指数、民主发展等方面也获得了很高的排名,與南歐國家相媲美。社會相當於經濟已開發的北美洲和歐洲國家,而近來還有許多亞裔移民跨越太平洋移居。 智利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智利是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产铜和出口铜最多的国家,享有“铜矿王国”之美誉。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旱极。此外,它还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硝石的国家。.

查看 秘鲁和智利

.pe

.pe為秘魯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查看 秘鲁和.pe

209型潛艇

209型潛艇是一種柴電潛艇,由西德哈德威造船廠(HDW)在1960年代設計研製的外銷用柴電潛艦。由於為外銷版本,在材料選取及工藝技術上有所妥協,因此德國海軍並沒採購此型艦,但該設計取得極成功的外銷佳績;截至目前為止,209型潛艇仍是西方國家潛艦中外銷成績最佳的一款,已成功出口到13個國家、在全球各地擁近60艘已生产同型艦,包括計劃建造中的,共生产64艘。据分析它和877型基洛级潜艇静音性能上在伯仲之间。.

查看 秘鲁和209型潛艇

另见

1821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南美洲國家

文明摇篮

西班牙語國家地區

亦称为 Peru,土豆之乡,秘鲁共和国,秘鲁国。

征服者徵兵制土地改革圣米格尔湾國家元首國際商業用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利馬利馬大區制造业哥伦比亚农业公共財政共和制光明之路克丘亞語前哥倫布時期国家国会 (秘鲁)国内生产总值国际马铃薯年皮乌拉的的喀喀湖环球时报玻利維亞灌溉硝石战争福音神学秘魯-玻利維亞邦聯秘魯總統列表秘魯華人秘鲁寒流秘鲁人民党秘鲁国会秘鲁国徽秘鲁国歌秘鲁草绳桥秘鲁民族主义党秘鲁总理列表秘鲁总督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米格-29戰鬥機粤语納斯卡文明纺织品经济美元美洲美洲原住民美洲国家组织美洲驼热带雨林瓦努科大区瓦里文明瓦斯卡兰山特鲁希略特有種直接选举音乐莫切文明莫克瓜大区選舉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萬卡韋利卡大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洲飲食西班牙西班牙帝國西班牙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语西蒙·玻利瓦尔香港商業電台马丁·比斯卡拉马丘比丘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議會制贸易保护主义费尔南多·贝朗德·特里麥士蒂索人胡安·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阿塔瓦爾帕阿尔韦托·藤森阿尔蒂普拉诺高原阿亚库乔大区阿亚库乔战役阿兰·加西亚·佩雷斯阿里卡省阿雷基帕阿雷基帕大区阿拉伯人阿普里马克大区资本主义钦博特艺术艾馬拉語KibibyteMebibyte查哇利河查文文化恐怖组织梯田梅塞德丝·阿劳斯欧洲人殖民主义殖民地毛主义者波旁改革法蘭西斯克·皮澤洛游击战渔业本名浪漫主义海外華人海鸟粪文學日本人收入分配政府首脑政治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拉利伯塔德大区总统制智利.pe209型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