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2 关系: 安妮女王,康布雷,德南,神圣罗马帝国,第一代馬爾博羅公爵約翰·丘吉爾,荷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馬爾普拉凱戰役,阿拉斯,杜埃,朗德勒西,斯卡爾普河。
- 1712年冲突
- 上法蘭西大區戰役
- 奥地利战役
- 法国战役
- 荷兰共和国战役
- 荷蘭戰役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战役
安妮女王
#重定向 安妮 (英国女王).
查看 德南戰役和安妮女王
康布雷
康布雷(Cambrai)位于法国斯海尔德河畔,是上法兰西大区诺尔省的一个市镇,也是该省的一个副省会,下辖康布雷区,人口33,716(1999年)。.
查看 德南戰役和康布雷
德南
德南可以指:.
查看 德南戰役和德南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查看 德南戰役和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代馬爾博羅公爵約翰·丘吉爾
一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KG,PC(John Churchill, 1st Duke of Marlborough,),英国军事家、政治家。靠著他妻子(Sarah Churchill, Duchess of Marlborough)與安妮女王的私密友誼,以及他個人卓越的軍事、外交才能,讓他在1702年成為英國最有權力的男人。他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名利雙收,與戰友歐根親王共列為法國太陽王的兩大剋星,並使英國上升為一級的海陸強權,促成18世紀的繁榮興盛。但是他貪婪投機的性格,既使他成為安妮時代最有錢的英國男性,卻也減損他部分的聲望。(英)屈勒味林著,錢端升譯,《英國史》,頁643-644 在英國軍事史上,约翰·丘吉爾與納爾遜及威靈頓鼎足齊名,三人被看作是偉大的民族英雄。雖然一般觀點常把他和威灵顿公爵(在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中打敗拿破崙)相提並論,不過許多人更看重他的外交天分與政治智慧(如溫斯頓·邱吉爾)。前一項的論點是,馬爾博羅與威靈頓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他们都有輝煌的军事生涯并取得政界高位,然後都失足於晚年的政壇;後一項觀點則頗受輝格黨史家屈勒味林的影響,屈勒味林對給予丘吉爾至高的評價,把他的軍事天才與外交天份,比作是威靈頓與外交大臣卡蘇里的綜合體(兩人在1815年各自於軍事、外交上有傑出表現)。.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查看 德南戰役和荷兰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 - 1714年)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兰西王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帝國王位,從而引發的一場歐洲大部份君主制國家參與的大戰。.
馬爾普拉凱戰役
普拉凱戰役發生於1709年9月11日,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一場重要的戰役,交戰的其中一方為法國的波旁王朝和西班牙波旁派,與之對抗的則是為數眾多的奧格斯堡同盟軍(旗下包含了哈布斯堡君主國、大不列顛王國、荷蘭共和國及普魯士王國四國的部隊)。.
查看 德南戰役和馬爾普拉凱戰役
阿拉斯
阿拉斯(法语:Arras,法语音更接近“阿哈hà斯”),法国北部-加来海峡大区加来海峡省的市镇,加来海峡省的省会,历史上阿图瓦地区的中心。当地的方言叫皮卡尔语,与法语相近,最显著的区别,只在大部份词尾的s:法語不发音,皮卡尔语发音。.
查看 德南戰役和阿拉斯
杜埃
杜埃(法語:Douai,荷蘭語: Dowaai)是位於法國東北部諾爾省的城市,緊鄰比利時。其都市區的人口有552,682人。杜埃距離里爾約30公里,布魯塞爾約106公里,巴黎約176公里,倫敦約258公里。.
查看 德南戰役和杜埃
朗德勒西
朗德勒西(Landrecies)是法国北部-加来海峡大区诺尔省的一个市镇,属于埃尔普河畔阿韦讷区朗德勒西县。该市镇年时的人口为人。.
查看 德南戰役和朗德勒西
斯卡爾普河
斯卡爾普河是法國的河流,屬於斯海爾德河的左支流,河道全長102公里,流域面積1,322平方公里,發源自貝爾勒蒙謝爾,流經阿拉斯、杜埃和聖阿芒萊索,河口處在北莫爾塔涅。.
查看 德南戰役和斯卡爾普河
另见
1712年冲突
- 安妮女王战争
- 德南戰役
上法蘭西大區戰役
- 亞眠戰役 (1870年)
- 克雷西會戰
- 圖爾寬戰役
- 布汶战役
- 德南戰役
- 敦刻尔克战役
- 敦刻尔克撤退
-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 索姆河战役
- 萨比斯战役
- 里爾圍城戰 (1940年)
- 阿松娜战役
- 阿金库尔战役
- 馬爾普拉凱戰役
奥地利战役
- 凱撒斯多夫會戰
- 博克施道夫戰役
- 卡薩諾戰役 (1799年)
- 史塔卡赫戰役 (1799年)
- 圖爾寬戰役
- 布拉格戰役
- 布拉格攻城
- 庫勒斯道夫戰役
- 庫斯托扎戰役 (1848年)
- 德南戰役
- 德廷根战役
- 托爾高戰役
- 森塔战役
- 比利亞維西奧薩戰役
- 温特图尔战役
- 特雷比亞戰役 (1799年)
- 瓦雷澤戰役
- 科林戰役
- 索爾戰役
- 羅布西茨戰役
- 美因茲戰役
- 莫爾維茨會戰
- 莱比锡战役
- 蒙泰貝洛戰役 (1859年)
- 諾瓦拉戰役 (1849年)
- 霍克齊戰役
- 馬克森戰役
- 馬爾普拉凱戰役
- 馬真塔戰役
法国战役
- 亞伯拉罕平原戰役
- 亞眠戰役 (1870年)
- 伊夫里战役
- 伊斯利战役
- 八里橋之戰
- 別列津納河戰役
- 包岑戰役
- 博热战役
- 卡薩諾戰役 (1799年)
- 史塔卡赫戰役 (1799年)
- 圖爾寬戰役
- 埃劳战役
- 大象島海戰
- 奠邊府戰役
- 布汶战役
- 帕维亚之战
- 弗里德蘭戰役
- 張家灣戰役
- 德勒斯登戰役
- 德南戰役
- 德廷根战役
- 提康德羅加堡戰役 (1759年)
- 斯摩棱斯克戰役 (1812年)
- 比利亞維西奧薩戰役
- 浙江之战
- 温特图尔战役
- 滑铁卢战役
- 漢斯戰役 (1814年)
- 特雷比亞戰役 (1799年)
- 福尔诺沃战役
- 科爾馬包圍戰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 维多利亚战役
- 罗克鲁瓦战役
- 色当会战
- 莱比锡战役
- 蒙泰貝洛戰役 (1859年)
- 薩塔諾夫卡戰役
- 西仔反
- 解放巴黎
- 金字塔戰役
- 金马刺战役
- 鎮南關之役
- 阿尔马河战役
- 阿爾克戰役
- 馬爾普拉凱戰役
- 馬真塔戰役
- 马里尼亚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