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大星形十二面體

指数 大星形十二面體

在幾何學上,大星形十二面體是一個由五角星組成的非凸正多面體,是正十二面體的星形多面體,其在非凸均勻多面體被編號為U52、在溫尼爾多面體模型被編號為W22。该多面體最早是由於1568年發現並描述。後來在1619年時,被約翰尼斯·克卜勒重新發現。 大星形十二面體的對偶多面體也是一種星形正多面體,同時也是星形二十面體,其為由正三角形構成的大二十面體。.

16 关系: 原點反餘弦多面体大二十面體大截半二十面体二面角五角星几何学倒数约翰内斯·开普勒顶点正十二面體溫尼爾多面體模型列表截角大二十面體星形正多面體5的算術平方根

原點

在數學上,座標系統的原點是指座標軸的交點。 在常用的二維(或三維)直角座標系中,分別有二個(或三個)互相垂直的座標軸。原點為各座標軸的交點,並且將各座標軸分為二段,在原點一側的座標為正值,另一側則為负值。 在二維直角座標系中,原點的座標為(0,0)。而在三維直角座標系中,原點的座標為(0,0,0)。 Category:坐标系 Category:初等几何.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原點 · 查看更多 »

反餘弦

反餘弦(arccosine,arccos,cos-1)是一種反三角函數,也是高等數學中的一種基本特殊函數。在三角學中,反餘弦被定義為一個角度,也就是餘弦值的反函數,然而餘弦函數是雙射且不可逆的而不是一個對射函數(即多個值可能只得到一個值,例如1和所有同界角),故無法有反函數,但我們可以限制其定義域,因此,反餘弦是單射和滿射也是可逆的,另外,我們也需要限制值域,且限制值域時,不能和反正弦定義相同的區間,因為這樣會變成一對多,而不構成函數,所以我們將反餘弦函數的值域定義在 ,\left。另外,在原始的定義中,若輸入值不在區間,是沒有意義的,但是三角函數擴充到複數之後,若輸入值不在區間,將傳回複數。.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反餘弦 · 查看更多 »

多面体

多面體(polyhedron)是指三維空間中由平面和直邊組成的幾何形體。英文 polyhedron 源於古希臘語 πολύεδρον,由poly-(詞根 πολύς,多)和 -edron(έδρα,基底、座、面)構成,即意為「多面體」。 然而,「由平面和直邊組成的有界體」的定義方式並不明確,對現代數學而言更是不合格。克羅埃西亞數學家 Grünbaum 曾評論道:“多面體理論的原罪可追溯至歐幾里得,還有之後的克卜勒、龐索、柯西……各個時期……數學家們都未能準確定義何謂『多面體』。”自此,數學家雖以特定說法對「多面體」訂定了嚴謹的定義,但任一種卻都無法完全兼容其他定義方式。.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多面体 · 查看更多 »

大二十面體

在幾何學中,大二十面體是一種星形二十面體,由20個正三角形組成,其在非凸均勻多面體被編號為U53、在溫尼爾多面體模型被編號為W41,是四種星形正多面體之一,對偶多面體為大星形十二面體。.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大二十面體 · 查看更多 »

大截半二十面体

在幾何學中,大截半二十面體是一種非凸均勻多面體,屬於星形多面體,其在非凸均勻多面體被編號為U54、在溫尼爾多面體模型被編號為W94。其在施萊夫利符號中可以用r表示,其為大星形十二面體和大二十面體的截半多面體。.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大截半二十面体 · 查看更多 »

二面角

二面角指两个半平面所夹的空间部分,而两个半平面所交的直线称为二面角的棱。.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二面角 · 查看更多 »

五角星

五角星,又稱五芒星,是指一種有五隻尖角、並以五條等長直線畫成的星星圖形。英文「五角星」(pentagram)一詞出於希臘語「πεντάγραμμος」(pentagrammos)或「πεντέγραμμος」(pentegrammos)的名詞形式「πεντάγραμμον」(pentagrammon),原意大概是「五條直線的」或「五條線」;而中文「五角星」的意義則顯而易見,指有五隻角的星形。然而,中文「五角星」不一定指本文所談論的「標準」五角星,有時亦泛指所有有五隻角的星形物。 本文以下所讨论的五角星是指「標準」五角星,即正五角星。.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五角星 · 查看更多 »

几何学

笛沙格定理的描述,笛沙格定理是欧几里得几何及射影几何的重要結果 幾何學(英语:Geometry,γεωμετρία)簡稱幾何。几何学是數學的一个基础分支,主要研究形狀、大小、圖形的相對位置等空間区域關係以及空间形式的度量。 許多文化中都有幾何學的發展,包括許多有關長度、面積及體積的知識,在西元前六世紀泰勒斯的時代,西方世界開始將幾何學視為數學的一部份。西元前三世紀,幾何學中加入歐幾里德的公理,產生的欧几里得几何是往後幾個世紀的幾何學標準。阿基米德發展了計算面積及體積的方法,許多都用到積分的概念。天文學中有關恆星和行星在天球上的相對位置,以及其相對運動的關係,都是後續一千五百年中探討的主題。幾何和天文都列在西方博雅教育中的四術中,是中古世紀西方大學教授的內容之一。 勒內·笛卡兒發明的坐標系以及當時代數的發展讓幾何學進入新的階段,像平面曲線等幾何圖形可以由函數或是方程等解析的方式表示。這對於十七世紀微積分的引入有重要的影響。透视投影的理論讓人們知道,幾何學不只是物體的度量屬性而已,透视投影後來衍生出射影几何。歐拉及高斯開始有關幾何物件本體性質的研究,使幾何的主題繼續擴充,最後產生了拓扑学及微分幾何。 在歐幾里德的時代,實際空間和幾何空間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但自從十九世紀發現非歐幾何後,空間的概念有了大幅的調整,也開始出現哪一種幾何空間最符合實際空間的問題。在二十世紀形式數學興起以後,空間(包括點、線、面)已沒有其直觀的概念在內。今日需要區分實體空間、幾何空間(點、線、面仍沒有其直觀的概念在內)以及抽象空間。當代的幾何學考慮流形,空間的概念比歐幾里德中的更加抽象,兩者只在極小尺寸下才彼此近似。這些空間可以加入額外的結構,因此可以考慮其長度。近代的幾何學和物理關係密切,就像偽黎曼流形和廣義相對論的關係一樣。物理理論中最年輕的弦理論也和幾何學有密切關係。 几何学可見的特性讓它比代數、數論等數學領域更容易讓人接觸,不過一些几何語言已經和原來傳統的、欧几里得几何下的定義越差越遠,例如碎形幾何及解析幾何等。 現代概念上的幾何其抽象程度和一般化程度大幅提高,並與分析、抽象代數和拓撲學緊密結合。 幾何學應用於許多領域,包括藝術,建築,物理和其他數學領域。.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几何学 · 查看更多 »

倒数

數學上,一个数\displaystyle x的倒数(reciprocal),或稱乘法逆元(multiplicative inverse),是指一個与\displaystyle x相乘的积为1的数,记为\displaystyle \tfrac或\displaystyle x^。在抽象代数中,倒数所对应的抽象化概念是乘法群的某个元素的“乘法逆”,也就是相对于群中“乘法”运算的逆元素。注意这个名词只当相应的群中的运算被称为“乘法”后才使用。如果群中的运算被称为“加法”,那么同样的概念称为“加法逆”。乘法逆的具体定义可以参见群的逆元素概念。 汉语中,名词倒数一般用来表示数字的乘法逆,一般在各种数域如:有理数、实数、复数,以及模n的同余类所构成的乘法群中使用。在复数域(实数域)中,每个除了0以外的复数(实数)都存在倒数:只要用某个数自身除1(也就是说用1除以某个数),即可得到它的倒数。用数学记号表示的话: 每个复数(实数)只有一个倒数。一般来说,并不是对所有的代数结构中的乘法运算,每个元素都存在其乘法逆,如对矩阵乘法来说,秩小于阶数的矩阵就没有乘法逆。一个环中的一个元素有乘法逆当且仅当它是可逆元,而它的乘法逆是唯一的当且仅当它不是一个零因子,或者说当它是一个正则元。每个非零元素都有乘法逆的环称为除环。每个非零元素都至多有一个乘法逆的环称为无零因子环。.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倒数 · 查看更多 »

约翰内斯·开普勒

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德国天文學家、數學家。开普勒是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他最為人知的成就為开普勒定律,這是稍後天文學家根據他的著作《新天文学》、《世界的和諧》、《哥白尼天文学概要》萃取而成的三條定律。這些傑作對艾薩克·牛頓影響極大,啟發牛頓後來想出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开普勒曾在奥地利格拉茨的一家神学院担任数学教师,成为汉斯·乌尔里奇·艾根伯格亲王(Hans Ulrich von Eggenberg)的同事。后来,他成了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助手,并最终成为皇帝鲁道夫二世(Rudolf II)及其两任继任者马蒂亚斯(Matthias)和费迪南二世的皇家数学家。他还曾经在奥地利林茨担任过数学教师及华伦斯坦(Wallenstein)将军的顾问。此外,他在光学领域做了基础性的工作,发明了一种改进型的折光式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并提及了同时期的伽利略利用望远镜得到的发现。 开普勒生活的年代,天文学与占星学没有清楚的区分,但是天文学(文科中数学的分支)与物理学(自然哲学的分支)却有着明显的区分。因為宗教信仰,克卜勒將宗教論點和理由寫進他的作品。因為相信上帝用智慧創造世界,人只要透過自然理性之光,也可理解上帝創造的計畫。。开普勒将他的新天文学描述为“天体物理学”、“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旅行”、“亚里士多德宇宙论的补充”、通过将天文学作为通用数学物理学的一部分改变古代传统的物理宇宙学。.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约翰内斯·开普勒 · 查看更多 »

顶点

顶点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术语,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在平面几何学中,顶点是指多边形两条边相交的地方,或指角的两条边的公共端点。 在立体几何学中,顶点是指在多面体中三个了了或更多的面连接的地方。 在图论中,顶点(vertex,node)可以理解为一个事物(object),而一张图则是由顶点的集合和顶点之间的连接构成的。 在计算机绘图中,顶点是空间中的一个点,一般由它的坐标表示。两个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在粒子物理学中,頂點是指粒子發生相互作用的點,例如LHC中兩粒子對撞產生反應的那個點就是頂點。.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顶点 · 查看更多 »

正十二面體

正十二面體是由12個正五邊形所組成的正多面體,它共有20个顶点、30条棱、160条对角线,被施莱夫利符号所表示,与正二十面体互成对偶。它是一种只具有的五角十二面体的特殊形式,五角十二面体的另一种特殊形式是具有的卡塔兰多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它(加上所有其它的五角十二面体)都与正十二面体在拓扑上等价。正十二面體还是截顶五方偏方面體的特例。其四維類比為正一百二十胞體。.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正十二面體 · 查看更多 »

溫尼爾多面體模型列表

這裡列出所有由分類的所有多面體及星形多面體模型。.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溫尼爾多面體模型列表 · 查看更多 »

截角大二十面體

在幾何學中,截角大二十面體又稱為大截角二十面體是一種由五角星和六邊形構成的星形多面體,具有二十面體群的對稱性,其結構可由大二十面體透過截角變換構造而得,其索引編號在馬德爾的文獻中為U55、考克斯特的論文為C71、溫尼爾的《多面體模型》中為W95。 截角大二十面體的對偶多面體是大星形五角化十二面體。.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截角大二十面體 · 查看更多 »

星形正多面體

星型正多面體(Kepler-Poinsot多面體)是一類凹多面體,共有四個。它們的表面均為正多邊形或正星形且每個頂點都有相同數目的邊連接。.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星形正多面體 · 查看更多 »

5的算術平方根

5的算術平方根是一个正的实数,為无理数,一般称为“根号5”,记为 \sqrt。\sqrt乘以它本身的值为5。 \sqrt和黃金比值有關。5的算术平方根數值为: 2.23606 79774 99789 69640 91736 68731 27623 54406 18359 61152 57242 7089...

新!!: 大星形十二面體和5的算術平方根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