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2 关系: 大正藏,世亲,彌勒信仰,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佛性,唐高宗,兜率天,灵鹫山 (印度),禪定,禪源諸詮集,瑜伽行唯識學派,菩薩戒,首楞嚴三昧經,貞元 (唐朝),迦濕彌羅國,阿蘭若,释太虚,金光明經,梵網經 (大乘佛教),本生 (佛教),攝論宗。
大正藏
#重定向 大正新脩大藏經 ja:大正新脩大蔵経.
查看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和大正藏
世亲
世親菩薩(梵文:वसुबन्दु ),舊曰天親菩薩,音譯婆藪盤豆、筏蘇盤豆、伐蘇畔度、筏蘇畔徒、婆藪槃陀。 佛教4世紀瑜伽行唯識學派論師,生於北印度健馱邏國富婁沙富羅城,在說一切有部中出家,為無著之弟,和無著同為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創始人。.
查看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和世亲
彌勒信仰
#重定向 彌勒菩薩.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略稱《彌勒上生經》,由劉宋居士沮渠京聲漢譯,收於大正藏經集部。《藏文大藏經》中也有收入藏譯本,編號No.199。 本經與《彌勒下生經》同為彌勒信仰的重要經典,敘述彌勒菩薩命終往生兜率天、在兜率淨土說法的情景、兜率天宮的殊勝、以及講述十善念佛等往生兜率天的修行方法,並以此念佛功德可超越九十六億劫生死之罪,其敘述方式及內容與《觀無量壽經》相似。.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Samantabhadra-bodhisattva-dhyana-carya-dharma-sutra),又稱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普賢菩薩行法、普賢觀經,大乘佛教經典,現只存漢譯本。天台宗以其為法華三部經之一,認為普賢觀經是法華經的結經。.
佛性
佛性(बुद्धधातु,),大乘佛教術语,最早出現於《大般涅槃經》,為如來藏學派的學說之一。傳入中國後,成為涅槃宗中心教義,也影響到漢傳佛教各宗教,如地論宗、天台宗、禪宗等,成為漢傳佛教中很重要的教義。.
查看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和佛性
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小名雉奴,字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母文德皇后。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领土面積逾12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西临鹹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崩于洛阳紫微宫贞观殿,終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查看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和唐高宗
兜率天
兜率天(梵語:तुषित ),又譯為兜卒天、都率天、覩史多天、兜率陀天,意思是「具有歡喜」,意譯知足天、妙足天、喜足天、喜樂天,佛經記載乃「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之第四天,是彌勒成佛前之居處。這裏的一晝夜,相當於人間400年,其一年三百六十天相當於人間14.4萬年,此天人壽命4000歲,相當於人間5.76億年(《雜阿含經》第31卷第861節)。 此天有內外兩院,外院是凡夫果報天宮,只管享樂,直到福報用盡,屬於天界;內院是彌勒的淨土,菩薩修功圓滿,盡此一生,便可成佛,又名為「一生補處」。 《彌勒上生經》主要講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的事蹟。.
查看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和兜率天
灵鹫山 (印度)
灵鹫山(梵文 Gṛdhrakūṭa),梵名中譯鹫峰山、耆闍崛山,又可意譯為灵山,位于古印度王舍城西。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A. Cunningham)據《大唐西域記》與《法顯傳》之記載,推定其位置在今貝哈爾州(Behar)、拉查基爾(Rajgir)東南之塞拉吉里(Śaila-giri)。释迦牟尼佛曾在此開示佛法,包括《妙法蓮華經》、《楞嚴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般若經》,及一部份《阿含經》等。佛涅槃后,弟子们在此山下的王舍城举行第一次集结。中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义净都先后前往这里参拜和居住过,并做过详细记录。 相传东晋印度高僧慧理来杭州,看到灵隐寺后面有一座山,和故乡的灵鹫山形貌相似,就说这是从印度飞来的,然后此山被称作「飞来峰」。.
禪定
定(英語:Zen),漢傳佛教術語,利用梵漢合體而創造出的名詞,又叫正定、止觀,是佛教的最高功德。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 禪定是由梵文禪那(Dhyāna)的簡稱「禪」,與三昧(梵文:समाधि )的漢譯「定」組合而成,用來指稱進入禪那三昧的修習方法。在印度期佛教傳統中,禪那與三昧各有其定義,不會被混淆。但是漢傳佛教較為重視兩者的融通,很少會特別去分別兩者,因而創造出這個獨特的名詞。 禪宗將禪視為修悟佛性的方法,定、慧的通稱。.
查看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和禪定
禪源諸詮集
《禪源諸詮集》(又名《禪那理行諸詮集》,或名《圭峰蘭若禪藏》,簡稱《禪源詮》),是唐朝華嚴宗第五祖宗密所編的一部關於習禪與禪宗的典籍之彙編。全書約一百卷,已逸,僅存總序(《禪源諸詮集都序》,簡稱《都序》)一至今。為禪宗重要史料之一。也開創禪教合一的理論。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卷54。.
瑜伽行唯識學派
伽行派 (योगाचार,),又稱唯識派(विज्ञानवाद,)、唯識宗、唯識瑜伽行派、法相宗,印度大乘佛教派別之一,推尊彌勒為始祖,至無著,世親時,正式建立唯識學派。此派根本經典為《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重要的論師還有陳那、護法、安慧、法稱等,此學派後與如來藏學派合流,那爛陀寺一度是其根據地。 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並列,為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之一。在漢傳佛教的傳統判教理論中,唯識學派被稱為有宗 圓測《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親光釋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過千年後,空有乖諍。佛滅沒已,一千年後,南印度界健至國中,有二菩薩,一時出世,一者清辨、二者護法,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薩,執空撥有,令除有執,護法菩薩,立有撥空,令除空執。……故今略述二種觀門:一者、清辨依諸《般若》,及龍猛宗,立一觀門,謂歷法遣相觀空門,立一切法,皆悉是空,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二者、護法依《深密》等,及彌勒宗,立一觀門,謂在識遮境辨空觀門,立一切法,通有及無,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因緣故有,圓成實性理有非無。.
菩薩戒
菩薩戒,菩薩修菩薩道時遵守的戒律,為尸羅的一種,漢傳佛教總名三聚淨戒。.
查看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和菩薩戒
首楞嚴三昧經
首楞嚴三昧經(Śūraṃgama-samādhi-sūtra),又譯《佛說首楞嚴三昧經》、《首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收入大正藏经集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册 No.0642),內容講述首楞嚴三昧。 在唐代之前,漢傳佛教相當重視這本經典,但是在宋代之後,這本經逐漸失去影響力。.
貞元 (唐朝)
貞元(785年正月—805年八月)是唐德宗的年號,共计21年。貞元這年號為唐太宗年號貞觀和唐玄宗年號開元合二為一,成為新年號貞元。.
迦濕彌羅國
迦濕彌羅國(梵語:काश्मीर,कश्मीर,IAST:,)是北印度古代國家,即今天的克什米爾。《大唐西域记》引“迦濕彌羅國志”稱佛陀入滅後第五十年由末田底迦來此建國,此前為無人湖區。.
阿蘭若
阿蘭若(araṇya),又譯為阿蘭那、阿蘭攘、阿蘭若迦、阿練若、阿爛拏、阿練茹、曷剌䍲等,意譯叢林,漢語簡稱為蘭若,佛教術語,最早指森林中的空地,因可以供出家僧侶修行頭陀行,被引申作為佛教僧侶的聚集地及住所名稱,為佛寺的同義詞。禪宗寺院,又稱為禪林。.
查看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和阿蘭若
释太虚
釋太虚(),俗名吕沛林,出生于浙江海宁县长安镇,籍贯浙江崇德县(今桐乡市),著名佛教僧人、哲学家,是印順法師、東初法師、大勇法師、慈航法師的入門師父,被推崇為人間佛教的創辦人,受到佛教後學們的崇敬。.
查看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和释太虚
金光明經
《金光明經》(Suvarṇaprabhāsa-uttamarāja-sūtra),全稱是《金光明最勝王經》或《金光明帝王經》,為佛教重要佛經,護國三經之一,其他二經是:《仁王護國經》、《法華經》。.
梵網經 (大乘佛教)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大乘佛教傳出的《梵網經》,收於大正藏律部,從古漢語轉譯至西藏而有藏譯本。其下卷又稱之為《梵網菩薩戒經》(梵語:Brahmajāla Bodhisattva śīla Sūtra)、《菩薩波羅提木叉經》、《菩薩心地戒本》,為漢傳佛教菩薩戒所據法本之一。本經雖與《巴利三藏·長部·梵網經》同名,但為不同經本,內容亦不相近。 經序說《梵網經》為鳩摩羅什所譯,然《梵網經》流傳史實不詳。許多佛教學者認為此經可能為為5世紀中於漢地所造。.
本生 (佛教)
本生(梵语:जातक,Jātaka),音译作阇多伽、阇陀,又稱佛說本生經、生經、本生譚、本生故事,是記錄佛陀還未成佛(菩薩)的前生故事。是九分教和十二分教之一。 《佛地經論》:「先世相應所有餘事。名為本事。先世所受生類差別名為本生。」 《成实论》卷一说:「阇陀伽者,因现在事说过去事。」。有些故事散見於各類巴利文經典中。敦煌石窟刻有大量的本生故事,如: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九色鹿拯救溺人、月光王施头。 南傳《本生經》有二十二篇、五四七則;依形式、內容等異同而類形化,大體在四三五則上下的數目。其中,相當於漢譯和梵文者有一六○餘則,巴利語獨特者有二七○餘則。.
攝論宗
攝論宗,又称攝論学派、法性宗,漢傳佛教流派之一,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该宗源起於真諦三藏,因為奉無著《攝大乘論》為根本論書,故被稱為攝論宗。後被法相宗所吸收。.
查看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和攝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