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梵網經 (大乘佛教)

指数 梵網經 (大乘佛教)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大乘佛教傳出的《梵網經》,收於大正藏律部,從古漢語轉譯至西藏而有藏譯本。其下卷又稱之為《梵網菩薩戒經》(梵語:Brahmajāla Bodhisattva śīla Sūtra)、《菩薩波羅提木叉經》、《菩薩心地戒本》,為漢傳佛教菩薩戒所據法本之一。本經雖與《巴利三藏·長部·梵網經》同名,但為不同經本,內容亦不相近。 經序說《梵網經》為鳩摩羅什所譯,然《梵網經》流傳史實不詳。許多佛教學者認為此經可能為為5世紀中於漢地所造。.

目录

  1. 69 关系: 十誦律大乘佛教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大正藏小乘佛教尼乾子巴利三藏上座部佛教不空帝王中国佛教常見布薩三净肉佛陀佛教北魏北齊文宣帝僧祐呂澂唐密凝然破僧空海素食主義瑜伽師地論燃灯佛隋文帝菩萨菩薩地持經菩薩瓔珞本業經菩薩道菩薩戒華嚴經馬哈希 (緬甸)鸠摩罗什阿育王葷菜蓮池祩宏释太虚释迦牟尼金剛頂經釋聖嚴釋靈源耆那教提婆達多李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扩展索引 (19 更多) »

十誦律

《十誦律》,又稱《薩婆多部十誦律》,佛教戒律經典,屬於說一切有部。由弗若多羅與鳩摩羅什漢譯,共61卷。.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十誦律

大乘佛教

大乘(महायान,),亦称“大乘教”,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佛教两大教派傳統(在某些分類中,則列出三大傳統)之一,大乘佛教認為不發菩提心聲聞乘為小乘。在某些傳統中,金剛乘被認為是大乘佛教之下的一個分支,但也有將金剛乘與大乘、小乘並列,成為第三大傳統的看法。 大乘佛教,立声闻、獨覺和菩萨乘的三乘教法,稱其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承者是北传佛教,其中的汉传佛教流传于中国大陆、港澳地区、臺灣、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晚期大乘佛教则传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为藏传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大乘佛教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

#重定向 千臂千鉢曼殊室利經.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

大正藏

#重定向 大正新脩大藏經 ja:大正新脩大蔵経.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大正藏

小乘佛教

小乘(हीनयान,)是大乘佛教所劃分的三乘教法中用來貶低声闻乘、獨覺乘的统称,也被用來貶低所有傳統部派佛教教派包括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認為大乘經典是違背傳統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非法說法」的假佛法,「大乘」「小乘」這些名詞不是佛說。 因為“小乘”包含貶義,在學者及佛教徒間,長期存有爭議。1950年召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達成明確共識,無論在西方或東方對南傳佛教的正确稱呼应当一律使用上座部佛教而非“小乘”,1950年成立大會。.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尼乾子

#重定向 筏馱摩那.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尼乾子

巴利三藏

巴利三藏(Tipiṭaka;Pāli Canon),又作巴利文大藏經、南傳大藏經,指錫蘭上座部所傳用巴利語寫成之佛教三藏,是早期佛教經典的結集。 其經藏部分分為五部:《長部》或稱《長尼柯耶》,《中部》或稱《中尼柯耶》,《相應部》或稱《相應尼柯耶》,《增支部》或稱《增支尼柯耶》,《小部》或稱《小尼柯耶》。前四部相當於漢傳的《阿含經》,但經數與內容較一致的只有雜阿含經,其他阿含與其他尼柯耶經數出入較大。漢傳對應小部的經典只有《法句經》等零星的經文。 巴利三藏分为律藏、经藏和论藏三大部分。南傳佛教 認為這些都是「佛語」。.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巴利三藏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थेरवाद,IAST:;स्थविरवाद ;僧伽羅文:ථෙරවාද ),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語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東亞、藏區的北傳佛教(包括漢傳、藏傳)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傳承。.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

不空

不空(अमोघवज्र Amoghavajra,),音译为阿目佉跋折罗,意译为不空金刚,汉传密宗的祖师。.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不空

帝王

#重定向 君主.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帝王

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指的是在中國领土上所發展的佛教。这是一个地理位置上和行政区域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佛教宗派。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主要包括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有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流传。.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

常見

#重定向常 (佛教).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常見

布薩

布薩(posatha、,Upavasatha),佛教節日的名稱,也是在這個節日中舉行的儀式名稱。在每個月的新月及滿月時舉行,佛教出家眾在那天會舉行誦波羅提木叉戒的儀式,因此又被譯為誦戒、誦戒日。在家眾則會接受八關齋戒,俗稱六齋日。源自於印度吠陀時代,是印度教中的節日,後被佛教所吸收。.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布薩

三净肉

三淨肉,是佛教术语,在《律藏》中,指没有看见、没有听可信人说、不怀疑为了自己而杀死的动物之肉類。《律藏》規定,佛教出家眾乞食所得的食物,不能夠因為口味等因素而不食用,但如食物含有肉類,則必須屬三淨肉才允許食用。南傳上座部佛教遵守《律藏》規定,允許僧侶食用三淨肉,佛教在家弟子的五戒和八戒不需要遵守比丘戒的三淨肉規定。 在梁武帝發表《斷酒肉文》前漢傳佛教「律中無有斷肉法」二十三日。會其後諸僧尼。或猶-- 。律中無斷肉事及懺悔食肉法。其月二十九日。又勅請義學僧一百四十一人義學尼五十七人。於華林華光殿使莊嚴寺法超。奉誠寺僧辯。光宅寺寶度等三律師。昇高座御席地施座。餘僧尼亦爾。 制旨問法超等三律師曰。古人云。止沸莫若去薪。息過莫若無言。弟子無言乃復甚易。但欲成人之美使佛種相續與諸僧尼共弘法教。兼即事中亦不得默已。故今集會於大眾前。求律中意。聞諸。 僧道。律中無有斷肉法。又無懺悔食肉法。,梁武帝發表《斷酒肉文》後漢傳佛教僧團才開始遵守《梵網經菩薩戒》禁止吃肉聖嚴法師《律制生活》佛教的飲食規制:制斷肉食,皆出大乘經律,小乘國家未能見到大乘經律,故未斷除肉食,也是很難怪的,我們不必攻擊他們。即在我們中國的佛教,從東漢開始,直到梁武帝時,所有的僧侶弟子,均未斷除肉食,到了梁武帝捨道信佛,聽了《涅槃經》以後,便極力主張素食,從他本人開始,並勸一切僧俗佛子,皆斷肉食,他以朝廷的力量,來影響社會,所收的效果,自然很大。從此之後,中國佛教的素食主義,也就形成風尚了。。此後漢傳佛教主張完全素食,即使是三淨肉,出家僧侶也不得食用。日本佛教與藏傳佛教則無此完全素食習慣。此外,在漢傳大乘佛教經典中還有五淨肉之說。.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三净肉

佛(बुद्ध;IAST:Buddha;Buddho),又稱佛陀,佛教術语,意譯為「悟道者」,是福慧兩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佛有十個稱號,亦有三身。狹義而言,現在佛教的「佛陀」指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陀不是神,而是一個多元文化教育家。廣義而言,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平等是成佛之因。 佛教分裂後菩薩成佛之道理論分裂成兩大不同菩薩道,傳統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和大乘菩薩道,其中大乘菩薩道和傳統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不合。 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說明修菩薩道必須必須先發願成佛,修行修到被佛授記未來一定成佛才能成為菩薩,菩薩必須累積十波羅蜜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萬大劫明昆尊者《南傳菩薩道》:在這部經的註釋中也有解釋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單只說到十波羅蜜中的佈施波羅蜜,我們是不可能只修了一次,或兩次,或十次,或二十次,或五十次,或一百次,或一千次,或十萬次,或一千萬次,或十億次,或一千億次,或十萬億次就可成佛的。同樣地,我們是不可能只修了一天,或兩天,或十天,或二十天,或五十天,或一百天,或一千天,或十萬天,或十億天,或一個月,或兩個月,或十萬億個月,或一年,或兩年,或十萬億,或一個大劫,或兩個大劫,或十萬億個大劫,或一阿僧祗大劫,或兩阿僧祗大劫,或三阿僧祗大劫就可成佛。(其他的波羅蜜,即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真實、決意、慈與捨也是同樣的情形。)事實上最短的期限是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只有在這麼久的時間裡,非常恭敬、熱誠、認真、透徹與毫無間斷地圓滿諸波羅蜜之後才能成佛。這就是為什麼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原因。這部經的疏鈔也強調只有至少修習諸波羅蜜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之後才能成佛。除此之外,是沒有其他方法的。這是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才能成佛。菩薩在最後一世前修四念處最多只會證得第十一觀智行捨智不會覺悟不會證得道、果、涅槃。菩薩在最後一世無佛教時代會自修四念處《雜阿含經》(四九八):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過去、未來、今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然後無師自悟自證四道、四果、涅槃成為佛 。佛說過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永無來生」《中阿含經》: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因此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不會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大乘佛教主張,一切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後,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佛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可能會成佛﹝除一闡提者﹞,所以成佛是透過累生累劫不斷的精進修行菩薩五十二階位,一一親證了知三界一切法: 四念處、四聖諦、八聖道、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六度萬行,於妙覺菩薩位下生人間示現成佛,今世可以一生成就,佛或最後身菩薩示現八相成道而成佛。佛是究竟解脫於三界輪迴的、對於宇宙生命的成因徹底明白具足了知,真正圆满覺悟的聖者,所以一切諸佛如來都是十號具足。.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佛

佛陀

#重定向 佛.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佛陀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佛教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北魏

北齊文宣帝

#重定向 齐文宣帝.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北齊文宣帝

僧祐

僧祐(445年~518年),五胡十六國元嘉22年至梁天監17年,姚秦鳩摩羅什的徒弟。 江苏江宁人,俗姓俞,南梁佛教高僧。.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僧祐

呂澂

呂澂(),原名呂渭,字秋逸,或秋一、鷲子,江蘇丹陽人,是二十世紀中國有名的佛學家、佛教居士,與其師歐陽漸共同創辦支那內學院,復興了唯識學。 呂澂精於英、日、梵、藏、巴利文等語言,長於佛教文獻比對與義理探討。呂澂對印度佛學及藏傳佛學有深入的造詣,在佛學研究方面上與印順法師齊名。.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呂澂

唐密

唐密,又稱真言陀罗尼宗、真言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開元宗,佛教密宗流派,發源於印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傳入漢傳佛教中,主要以金剛界、胎藏界兩部密法為主,稱為二部純密。唐朝之後,金剛界、胎藏界兩部密法在中國失傳,外傳至日本,現代日本所傳的東密、台密二個流派皆是源自於唐密。 宋代之後,仍有一些屬於雜密的密宗修行方式流傳,如蒙山施食、放焰口等,但已不被視為是獨立流派。.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唐密

凝然

凝然(),日本伊予国(爱媛县)人,华严宗高僧,為鎌倉時代後期,東大寺著名學僧。.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凝然

破僧

僧(Saghabheda)是指佛教出家僧團分化。在佛教歷史上,首次僧團分裂,是在釋迦牟尼在世時,提婆達多提出天授五法,以佛陀年邁為由,希望佛陀交出僧團的領導權,但未獲同意,提婆達多自立僧團,形成提婆達多派僧團與佛教僧團兩大系統。.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破僧

空海

海(;),俗名佐伯真魚,於唐朝為日本派遣僧,師學於今西安青龍寺,惠果阿闍黎門下,受獲傳承付法第一人,賜受法號遍照金剛,謚號弘法大師,日本佛教僧侶,至中國學習唐密,傳承金剛界與胎藏界二部純密,為唐密第八祖,日本佛教真言宗的開山祖師。他被敬称为弘法大师与遍照金刚。也因其书法功底强,而被称为“五笔和尚”,與嵯峨天皇、橘逸勢合稱平安時代三筆,著名作品為風信帖。.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空海

素食主義

素食主義(vegetarianism)是一種有關飲食的文化,實踐這種飲食文化的人被稱為素食主義者(vegetarian),宗教中立的說法為蔬食。 這些人不食用飛禽、走獸、魚蝦等動物的身體,只以穀糧、蔬菜和水果等植物及其製品來維持生命。世界各國或不同文化中的素食主義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義者食用蜂蜜、奶類和蛋類等动物产品,純素主義者不食用包括蛋類、奶製品在内的任何与动物有关的食品。目前擁有最高素食人口比例的地方是印度。.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素食主義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語:),舊名《十七地論》,簡稱《瑜伽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大論,也是大乘佛教瑜伽行者修行所依循的根本論典。.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瑜伽師地論

燃灯佛

燃灯佛(),意为“锭光”,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极尊,而来世佛则为“弥勒佛”。因燃灯佛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又名定光如来或锭光佛。.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燃灯佛

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省华阴),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帝,廟号高祖,西元581年3月4日-西元604年8月13日在位,在位24年。 小字为那羅延(梵语,意为金剛不壞),鮮卑赐姓為普六茹,普六茹氏为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掌权之後,下令“以前赐姓,皆复其旧”,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了分治二百七十三年的中原和江南地區。.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隋文帝

菩萨

菩薩,即菩提薩埵(बोधिसत्त ;बोधिसत्त्व )之略稱,過去曾譯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Bodhi(菩提)意為「覺悟」,satto或sattva意為「有情」,譯成漢語的意思為註定走向覺悟的有情眾生。 此外,受到佛教傳入的影響,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也常泛称非佛教的神明为菩薩。.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菩萨

菩薩地持經

《菩薩地持經》(Bodhisattva-bhūmi),八卷,北涼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譯。《瑜伽師地論》(本論共為五分,一本地分。二攝決擇分。三攝釋分。四攝異門分。五攝事分。)第一本地分中,有十七地。第十五地,名,譯師錄出別行。因此,正確來說,它應稱為《菩薩地持論》。(蕅益大師著作,,將此經列入之中).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菩薩地持經

菩薩瓔珞本業經

《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內容說明了菩薩戒。此經亦在大藏經目錄,表明此經是真經。.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菩薩瓔珞本業經

菩薩道

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說明修菩薩道必須發願成為佛,修行修到被佛授記未來成佛才能稱為菩薩,菩薩必須在十波羅蜜中累積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萬大劫才能成佛。菩薩必須修四念處才有成佛的機會,不修四念處就無法成佛。菩薩在最後一世前修四念處最多只會證得第十一觀智行捨智不會覺悟不會證得四道、四果、涅槃,所以菩薩在最後一世成佛前是沒覺悟證果的「凡夫」。菩薩在最後一世無佛教時代會自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然後無師自悟自證四道、四果、涅槃成為佛 。 大乘佛教菩薩道是指為了度化眾生、趣向佛道,促使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生世世為法眷屬相互增益,地地增上。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廣行六度萬行,入地後行十度波羅蜜。行菩薩道是以利樂眾生為首要之務,但在利他中又得自利。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永不捨棄任何一位眾生,以求眾生皆能圓成佛道。.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菩薩道

菩薩戒

菩薩戒,菩薩修菩薩道時遵守的戒律,為尸羅的一種,漢傳佛教總名三聚淨戒。.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菩薩戒

華嚴經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mahā-vaipulya-buddhâvataṃsaka-sūtra),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為「諸經之王」、「諸經中寶」。據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禪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萨解釋無盡法界時所宣講,被認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觀的介紹。.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華嚴經

馬哈希 (緬甸)

哈希·西亞多·吳·蘇班納 (မဟာစည်ဆရာတော် ဦးသောဘန,,Mahasi Sayadaw U Sobhana,),生於緬甸實皆省雪布(Shwebo),是一名緬甸上座部佛教的比丘及禪修導師,在推動西方及亞洲的毗婆舍那(Vipassana)禪修運動有重大的影響。其教授風格要求禪修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觀察腹部的起、伏狀態,以及留意任何其他感受或想法。.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馬哈希 (緬甸)

鸠摩罗什

鳩摩羅什(कुमारजीव,IAST:;344年-413年灵山海会),東晉十六国时期西域龜茲人,佛教比丘,是汉传佛教的著名譯師。譯著包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論》、《大智度論》、《妙法蓮華經》等等。.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鸠摩罗什

阿育王

阿輸柯·孔雀(,IAST:,约),常被簡稱為阿育王(अशोक,,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频头娑罗王之子。他是一位佛教徒,也帶來佛教的繁榮,后世稱为佛教护法。 阿育王是印度偉大的國王之一。在100次的戰爭之後,阿育王在西元前269年至232年的期間統治了印度次大陸大部份的土地。王朝的版图擴張到現在的阿富汗及今天的孟加拉,也可能達到伊朗的東部,東邊則到印度的阿萨姆邦,南方則到喀拉拉邦及安得拉邦的北部。王國的首都是塔克西拉、鄔闍衍那及巴連弗邑。.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阿育王

葷菜

葷菜指五種帶辛味的蔬菜:大蒜、蔥、薤(藠頭、小蒜)、韭菜、興渠(中藥稱「阿魏」),合稱五葷或五辛。現代被擴大解釋為任何一種含有大蒜素的葱科植物。原是印度婆羅門的飲食禁忌,大乘佛教與道教也主張建議不要食用。主要的理由是認為食用这些含有大蒜素的蔬菜可能會使人产生性欲,帶來憤怒的情緒,又會召來邪惡的鬼神,因此主張不要食用。.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葷菜

蓮池祩宏

蓮池袾宏(),明代杭州仁和人,俗姓沈,法名祩宏,字佛慧,法号蓮池,故常被稱為蓮池大師,又因常在雲棲寺居住而被称为雲棲蓮池,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他提倡禪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的理論。.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蓮池祩宏

释太虚

釋太虚(),俗名吕沛林,出生于浙江海宁县长安镇,籍贯浙江崇德县(今桐乡市),著名佛教僧人、哲学家,是印順法師、東初法師、大勇法師、慈航法師的入門師父,被推崇為人間佛教的創辦人,受到佛教後學們的崇敬。.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释太虚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शाक्यमुनि,,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Siddhāttha Gotama;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尊稱释迦牟尼佛,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被尊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世尊(释尊)等;通稱釋迦如來、釋迦文佛、釋迦佛,从明朝开始,漢地還尊稱他為如來佛祖,或稱佛祖,即「佛教之創祖」,簡稱如來佛。清代的滿人則稱之為佛爺。在中國民間信仰中,被神化而視為至高神明,故在一般道教、民間信仰之廟宇也往往設有大雄寶殿供奉之,甚至是三寶殿,供奉含有釋迦牟尼佛之三寶佛及菩薩、羅漢、祖師等;然而在佛教中,神属于六道众生中的天眾,释迦牟尼佛是已经解脫出離六道輪迴的圓滿智者。.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释迦牟尼

金剛頂經

《金剛頂經》(梵語:Vajraśekhara Tantra)是金剛乘瑜伽密教的根本經典,分瑜伽十八會有十萬偈,與《大般若經·初會》(四百卷)規模相當,不空三藏節略翻譯了第一會第一品和第六會,即《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三卷)和《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一卷)。 《金剛頂經》這個稱謂經常特指《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梵語:Sarvatathāgata Tattvasaṃgraha Tantra),亦称《摄大乘现证经》、《大教王经》、《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金剛頂經

釋聖嚴

法師(Sheng-Yan,),俗名張保康,出生於江蘇南通,臺灣佛教出家人,佛學弘法師兼教育家,為禪宗曹洞宗的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五十七代傳人。 聖嚴法師於少年出家為沙彌,法名常進。1949年,因戰亂還俗,加入中華民國陸軍,隨軍抵達台灣,以張採薇為名。在退伍後,於1960年皈依於東初法師門下,剃度出家,法名聖嚴,法號慧空,承繼臨濟宗與曹洞宗法脈。此外,又接受靈源法師禪悟印可,承繼臨濟宗法脈,法名知剛,法號惟柔。 後來,他前往日本留學並自立正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是中華民國第一位赴日攻讀博士並順利完成所有學分的出家比丘。 1998年5月1日至3日和藏傳佛教精神領袖與紐約進行三日的文殊菩薩法會,堪稱是吐蕃僧諍記後的第二次漢藏討論。 在東初老人圓寂後,他承繼為農禪寺住持,並創立法鼓山。.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釋聖嚴

釋靈源

釋靈源(),俗姓傅,法名宏妙,法號靈源,生於中國浙江省台州府臨海縣,漢傳佛教比丘,為禪宗臨濟宗虛雲法師法脈。創立了台灣基隆十方大覺禪寺。.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釋靈源

耆那教

耆那教(जैनधर्म ;சமணம் ;Jainism),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 ,有其独立的信仰和哲学。創始人為伐達摩那(Vardhamana,又稱摩訶毘羅,意為大雄,Mahavira,前599年—前527年),是沙門思潮中「六師外道」之一的尼乾陀若提子,他比佛教的創始人释迦牟尼早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義主要由他建立。耆那教教義對現代印度的影響,大於同様起源自印度的佛教,甘地就受到耆那教的許多影響。目前耆那教有四五百萬信徒,大部分生活在印度。.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耆那教

提婆達多

提婆達多(梵語、巴利語:देवदत्‍त,Devadatta),一譯提婆達兜、地婆達兜、諦婆達兜、調婆達兜,法顯略譯作調達;亦有義譯為天授或天啟者。為釋迦牟尼佛的堂兄,曾經加入釋迦佛的僧團,但是後來因為意見不合與權力鬥爭,另外成立教派。提婆达多溺水而死,其教派並没有因为他溺亡而解散,東晉法顯、唐代玄奘遊歷天竺時,还曾看过此派活动。法顯、玄奘记载提婆达多派只供奉过去三佛,独不奉释迦文佛(釋迦牟尼)。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記載佛和佛弟子吃肉,但提婆達多批判佛和佛弟子吃肉是殺生,所以禁止弟子吃肉。《十誦律》記載提婆達多破和合僧時在佛教僧團推行完全素食主義,佛拒絕提婆達多,並說一向允許三淨肉,之後提婆達多召開破和合僧布薩,有504位比丘追隨提婆達多,成立不吃肉的新僧團。 提婆達多在原始佛教中犯下五逆重罪,破壞僧團,背叛佛教,設計謀害釋迦佛,是極為負面的人物。《增壹阿含經》記載提婆達多在地獄中「身體苦痛如斯」。大乘佛教的《妙法蓮華經》中,則紀錄提婆達多亦被釋迦佛授記,將來成佛。其實提婆達多是來示現作反面角色,讓眾生體悟作五逆罪者會墮落地獄。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說過去諸佛皆有提婆達多,而提婆達多在阿鼻地獄中「如比丘入三禪樂」。.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提婆達多

李渊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开国皇帝及奠基者,在位8年,由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禅位于唐太宗,称号“太上皇”。.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李渊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是佛教律藏中,根本說一切有部《八十誦律》 的一部份,共二十卷,由唐代高僧义净譯出。 根本说一切有部是佛教部派之一,佛灭后三百年,由部派佛教上座部所分出,“毗奈耶”是律藏的音譯,系规定戒律之典籍。此書記述释迦牟尼佛的祖先王統,入胎出生,早年生活,出家成道,早期傳教等事。因特別記載了提婆达多破壞僧團之事,故得此名。.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梁可指:.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梁

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北朝時代南梁開国皇帝,廟號高祖。 萧衍是南齐宗室,亦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父亲蕭順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母张尚柔。萧衍受過良好的儒家教育,本人私德也很好,也不太注重個人生活享受。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長达48年,在南北朝皇帝中名列第一。.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梁武帝

梵天 (佛教)

梵天(Brahmā),又稱大梵天王(Mahābrahmā)、大梵天,原是印度教神明,為印度教三主神之一,配偶為辯才天女。梵天職司創造,是智慧之神,被視為一切法的創造者,古印度相信梵文字母是由梵天创造的。後為佛教所吸收,成為佛教重要的護法神。他居住在天界,他所居的地方,也被稱為梵天、或大梵天。.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梵天 (佛教)

梵網經

梵網經有兩個傳承:.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梵網經

梵網經 (上座部)

梵网经(巴利語:)是《巴利三藏·长部》的第一部经,这部经对于生起正信,了解邪见,具备佛法正确知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被集结为巴利三藏的第一部经。 在漢傳佛教《大正藏》中對應經典為《長阿含經》第二十一經《梵動經》,和三國月支優婆塞支謙譯《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梵網經 (上座部)

楞嚴經

《楞嚴經》(Śūraṃgama-sūtra),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简称《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佛頂經》、《首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據傳說,由般剌密諦在唐朝時傳至中國,經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譯成漢文。印順法師認為它與《圓覺經》、《大乘起信論》屬於晚期如來藏真常唯心--的作品。 在明朝與清朝後,《楞嚴經》長期被漢傳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楞嚴經》梵文原本未傳世,從面世開始,因未被列入正式譯經目錄,對於它的真偽,就有了經久不息的爭議,佛教學者認為它是在唐代的中國所寫作,再偽託為印度傳入的作品。.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楞嚴經

楞伽經

楞伽經(Lankāvatāra-sūtra),漢譯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入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是大乘佛法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屬於如來藏學派,與《解深密經》同為論述唯識思想的重要經典。 《楞伽经》是禅宗的重要经典,也是法相宗(唯识宗)所依据的根本经典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经的主要内容,是佛开示的五法、三自性、八识和二种无我。五法是指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是缘起自性、妄想自性和成自性;八识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加上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二种无我是人无我和法无我。这就是楞伽法门的主要内容。.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楞伽經

毗卢遮那佛

毗盧遮那佛(वैरोचन,,又作Maha-vairocana),又譯為毗盧遮那佛、毗盧舍那佛、盧舍那佛、遮那佛、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即釋迦牟尼佛稱號之一,依佛教不同派系,有不同見解,或認為是法身佛、報身佛或應化身佛。為五方佛之一,位居中央。.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毗卢遮那佛

汤用彤

汤用彤(),字锡予,湖北省黄梅縣人,生于甘肃省渭源縣。 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汤用彤

汉传佛教

漢傳佛教,指以漢字記載經典或漢字文化圈的佛教,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形成世界上現存的三大佛教傳統。漢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大陸、朝鮮半島、台灣、日本與越南等地。 印度的聲聞佛教與大乘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再經由中國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形成以漢譯經典為本的汉传佛教。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自唐密在汉地消亡后,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與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不同。漢傳佛教和其他各系佛教最大的差別主要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素食、戒疤,南傳佛教不認同「南無阿彌陀佛」之用語,素食和戒疤也是漢傳佛教獨有,並非印度佛教的戒律。.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汉传佛教

法藏

法藏法师(),俗姓诸葛,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诸葛瑾的后裔,吴郡太守、苏州刺史、秘书监、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开国男诸葛巩曾孙,隋朝阆州刺史、银青光禄大夫诸葛颖之孙,唐朝少府监丞诸葛礼第二子,唐朝佛学高僧,又称贤首国师,华严宗三祖。.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法藏

涅槃

涅槃(Nibbāna;Nirvāṇa),佛教術语,合文作,又譯為泥洹、般泥洹、般涅槃、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波利暱縛男,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當時眾說紛紜。佛教認為外道無法實證何謂涅槃,在無佛教的時代只有佛和辟支佛可以親證涅槃。釋迦牟尼菩薩降生後,出家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佛法,才開始有聲聞聖弟子實證涅槃,聲聞四果阿羅漢捨壽後,會取證無餘涅槃,進入不生不死狀態。時至今日,當有佛教上師、沙門、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們涅槃了。.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涅槃

本生經

#重定向 本生 (佛教).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本生經

望月信亨

望月 信亨(もちづき しんこう,),原姓松原,名勝次郎,生於日本福井縣,著名佛教學者,日本淨土宗僧侶,曾任大正大學校長。.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望月信亨

最澄

最澄(,),俗名三津首广野(),密教法號福聚金剛,出生于日本近江国(滋贺县)滋贺郡古市乡(今大津市),平安時代僧人、日本天台宗的开创者。 他也是著名書法家,作品中以久隔帖最為著名。.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最澄

惠能

惠能,又作慧能,俗姓盧,是一位漢傳佛教南宗禪祖師,與北宗神秀大師互別苗頭,世称禅宗六祖(禪宗北宗以神秀為六祖),唐憲宗追謚大鑒禪師,至宋太宗加諡日「大鑒真空禪師」,仁宗加諡日「大鑒真空普覺禪師」,神宗加諡日「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元仁宗加封“大鑒真空普覺圓明廣照禪師”。史學家陳寅恪贊其:「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惠能

新罗

新罗(前57年—935年)为朝鲜历史上的国家之一。 据《三国史记》记载,新罗于前57年由朴赫居世居西干所创建。532年兼并伽倻,在朝鲜半岛上开始与高句丽,百济形成三足鼎立。660年新罗联合唐消灭了百济。668年,新罗与唐又消灭了高句丽。罗唐战争后,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后成为统一的新罗。9世纪末期,统一的新罗被分裂成后三国。935年,后三国被高丽统一。.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新罗

摩訶僧祇律

《摩訶僧祇律》,又名《婆麤富羅律》,簡稱《僧祇律》,全名意思是「大眾律」,是大眾部的戒律書,由東晉法顯和尚至中天竺求取。東晉義熙十四年,佛陀跋陀羅與法顯 一同漢譯,共40卷。為大眾部所傳的戒律,其流傳經由了27位尊者。.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摩訶僧祇律

智顗

釋智顗(漢語拼音:Zhi-yi,),俗姓陈,字德安,法名智顗,法號智者,生於荆州华容(縣治位於今中國湖北潜江),漢傳佛教出家僧侶。曾居於天台山國清寺,人稱天台大師,為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後世尊崇他為天台宗四祖。其学说以《法华经》为主教依据,故天台宗亦称法华宗。并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发明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的思想。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立一心三观。智顗于陈、隋两朝深受帝王礼遇,隋煬帝楊廣授予智顗“智者”之号,世稱智者大师。.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智顗

智旭

#重定向 蕅益智旭.

查看 梵網經 (大乘佛教)和智旭

亦称为 大梵網經,梵網菩薩戒經。

梁武帝梵天 (佛教)梵網經梵網經 (上座部)楞嚴經楞伽經毗卢遮那佛汤用彤汉传佛教法藏涅槃本生經望月信亨最澄惠能新罗摩訶僧祇律智顗智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