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吉毗

指数 吉毗

吉毗,五胡十六国西秦乞伏暮末时尚书仆射。 吉毗开始为乞伏炽磐属下镇南将军。424年,乞伏炽磐派吉毗等,率领步骑兵一万,南讨白苟、车孚、崔提、旁为等四个部族,将他们全部降服。425年七月,乞伏炽磐派吉毗等,南下袭击黑水羌族部落酋长丘担,大破丘担的军队。426年,征南将军吉毗镇守南漒,陇西郡人辛澹率领部众三千户占据南城,驱逐吉毗,吉毗逃到回枹罕,辛澹向东南撤退,逃往仇池。洮阳羌人背叛了西秦。427年二月,乞伏炽磐命征南将军吉毗前去安抚。吉毗受到洮阳羌族的攻击,大败而回。428年,乞伏暮末即位,以征南将军吉毗为尚书仆射、卫大将军。430年,北魏尚书库结领骑兵五千,迎接乞伏暮末。卫将军吉毗认为不应内迁投靠北魏,乞伏暮末采纳。库结只好领兵而回。.

11 关系: 尚书仆射乞伏熾磐乞伏暮末五胡十六国仇池北魏羌族西秦資治通鑒陇西郡晋书

尚书仆射

尚书仆射,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后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

新!!: 吉毗和尚书仆射 · 查看更多 »

乞伏熾磐

文昭王乞伏熾磐(),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乞伏-乾-歸長子。 熾磐個性勇略過人,400年,西秦第一次亡國後,被送往南涼為人質。後秦弘始四年(402年)熾磐自南涼奔後秦與--歸會合。熾磐於後秦期間,召集軍隊據地自立。弘始十一年(409年)--歸逃回西秦舊地,再稱秦王,西秦復國,熾磐又被立為太子。西秦更始四年(412年)--歸為侄乞伏公府所弒,熾磐擒殺公府,繼位,稱河南王,改元永康。永康三年(414年)滅南涼,復稱秦王,其後主要與北涼爭戰。建弘九年(428年)病死,諡文昭王,廟號太祖。其子乞伏暮末继位。.

新!!: 吉毗和乞伏熾磐 · 查看更多 »

乞伏暮末

乞伏暮末(),一名慕末,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乞伏熾磐二子。 西秦建弘九年(428年)熾磐去世,暮末繼秦王位,改元永弘。暮末在位期間濫刑好殺,於是人心思叛。永弘三年(430年)因受北涼所迫,暮末擬歸附北魏,未料為夏國所阻。永弘四年(431年)夏國攻西秦都城南安,暮末出降,西秦亡。不久,暮末為夏國皇帝赫連定所殺。.

新!!: 吉毗和乞伏暮末 · 查看更多 »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灭北凉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中國文明史 魏晉南北朝》〈第一章 政治發展大勢〉: 第50頁-第61頁.

新!!: 吉毗和五胡十六国 · 查看更多 »

仇池

仇池是東漢建安年間氐人楊騰率領部衆遷入的定居地,位於今甘肅西和縣西南西漢水北岸。他的後人在晉朝及南北朝時期在那裡建立了氐族政權。.

新!!: 吉毗和仇池 · 查看更多 »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新!!: 吉毗和北魏 · 查看更多 »

羌族

羌族,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是古羌人的後裔之ㄧ,自称尔玛。“羌”是他称,源於其以羊为图腾,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30万。有口语,文字失落。羌族至今仍保留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生活文化与信仰,信奉自己的天神“阿爸”,也兼信别神,多神崇拜,也有很多人信仰藏传佛教。.

新!!: 吉毗和羌族 · 查看更多 »

西秦

西秦(385年-400年,409年-431年)是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鲜卑人乞伏國仁建立的政权。 其国号“秦”以地处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用西秦之称,以别于前秦和后秦,后世袭用之。 385年,鲜卑酋长乞伏国仁在陇西称大单于,又被前秦封为苑川王,都勇士川(今甘肃榆中)。388年,其弟乞伏-乾-歸立,称大单于,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400年為後秦所滅。公元409年,二月,乞伏乾归自后秦返回苑川。七月,西秦复国,复都苑川。412年,乞伏熾磐又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市东北)。 最盛时期,其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区。 431年被夏國所灭。;君主头衔:.

新!!: 吉毗和西秦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鑒

《資治通鍳》,簡稱「通鑑/通鍳」,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重要的地位。.

新!!: 吉毗和資治通鑒 · 查看更多 »

陇西郡

陇西郡,是一个中国古代的郡,其范围历史上有显著变化,秦漢時轄地範圍較大,一度包括今甘肅省南部和東南部的天水、蘭州等地區,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地處渭水上游,地理位置很重要,兵家必爭之地。秦初置三十六郡時,隴西是其中之一,秦漢時郡治在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南),三國時後遷到襄武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唐時改隴西郡為渭州,隴西郡之名從此消失,郡治襄武縣保留了隴西之名,成為隴西縣。金、元時改名鞏昌府,民國以後改名隴西縣。李白、李淵、李廣均出自隴西郡。.

新!!: 吉毗和陇西郡 · 查看更多 »

晋书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新!!: 吉毗和晋书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