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5 关系: 台灣,台灣文學,吳德功,孫元衡,七言絕句,康熙,五四运动,五言絕句,刘禹锡,唐朝,玉珍齋,白居易,白話文,隘門,韻文,裨海紀遊,西湖,诗经,賴和,鹿港,黃純青,龍山寺,郁永河,蔡碧吟,連橫 (歷史學家),李騰嶽,格律,梁启超,楊維楨,民歌,汪毅夫,文類,文體,文武廟,日治時代。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台灣
台灣文學
台灣文學長期因為政治、地緣因素,早期經常被視為邊陲文學或中國文學的支流,在發展上即受到相當大的壓抑。尤其在外來統治者的廣義殖民下,紛雜書寫系統使台灣文學呈現無法連貫的窘境。不過相對的,從南島語系的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古典漢文(台灣傳統漢文學)、華語白話文、日文、台語白話文和客語白話文的複雜情況及斷層也豐富了台灣文學的面相。 台灣文學就廣義而言應為「出生或客居台灣所發表的所有文字作品」,而狹義上則應指「描寫台灣鄉土人物、再現台灣典型環境、運用台灣語言的作品、表現台灣人的生活與思想」的文學作品。 台灣文學歷經日治時期新文學、反共文學與西化現代主義文學的發軔萃煉過程後,1970年代之後的懷鄉、鄉土、政治、女性文學於2000年代仍以嶄新型態呈現,且佔台灣文學一定重要性。除此之外,暢銷的勵志文學、新興的網路文學和同志文學也在這波多元化的並存發展中,競相在新媒介介面或寫作技巧上,重整台灣的新世紀文學圖像。而也就是如此,台灣文學雖在影像媒體夾擊中面臨著嚴峻挑戰,依舊試圖以更創新的面貌繼續蓬勃再生。.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台灣文學
吳德功
吳德功()字汝能,號立軒,臺灣彰化人,出身彰化縣城總爺街。他是彰化銀行的創辦人之一,對於彰化地區的社會福利亦頗有貢獻,曾主持過彰化育嬰堂、忠義祠、節孝祠的籌建事宜,日後亦在彰化節孝祠的重修與遷建上出力。 著有《瑞桃齋詩稿》、《瑞桃齋文稿》、《戴案紀略》、《施案紀略》、《讓臺記》、《彰化節孝冊》、《臺灣遊記》等書。.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吳德功
孫元衡
孫元衡,字湘南,中國清朝官員,安徽桐城人。 孫元衡爲貢生出身,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台灣府海防補盜同知。次年接替病逝于任內的毛殿颺,擔任諸羅縣知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改任台灣府台灣縣知縣。 1703年(大清康熙42年):孫元衡完成《赤崁集》,引自台灣歷史年表,18世紀段落。。.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孫元衡
七言絕句
七言绝句,简称七絕是出現於六朝,成熟于唐代的一种近體詩。四句,每句七个字。如: |- | 凉州词 王翰 |-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又如: |- | 出塞 王昌齡 |- |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 王世貞在《全唐詩說》表示:“李于鱗言唐人絕句,當以〈秦時明月漢時關〉壓卷。余始不信……以有意無意,可解不可解間求之,不免此詩第一耳。”。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或題《下江陵》)是公認七言絕句中的壓卷之作: |- | 早發白帝城 李白 |- |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 |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七言絕句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康熙
五四运动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中华民国8年)5月4日的北洋政府治下的京兆地方,是一场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公民、市民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和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行動。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有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游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之口號是「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處媚日官員)」。 广义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及批判華夏传统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的英文“Science”),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2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局委員長陳獨秀和秘書毛澤東聯名發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的黨團體的組織展開“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紀念和宣傳活動,強調恢復國權運動、新文化運動,紀念五五(馬克思生日),目的在於傳播馬克思主義。1939年八路軍總政治部、中共中央青委發出《關於部隊紀念“五四”青年節工作的指示》,明確指出中央青委決定每年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後成中国大陸的固定節日)。.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五四运动
五言絕句
五言絕句,簡稱五絕是出現於漢朝,成熟於唐代的一種近體詩。四句,每句五個字。 現時,五絕被認為近體詩中最難寫的體裁,因為它字數最少,表達的意思不可太多,要言簡意賅。.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五言絕句
刘禹锡
刘禹锡(),河南洛阳人,字梦得,祖先来自北方,自言出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唐朝著名诗人,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因曾任太子宾客,故称刘宾客,晚年曾加检校礼部尚书、秘书监等虚衔,故又称秘书刘尚书。.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刘禹锡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唐朝
玉珍齋
玉珍齋(Yu Jen Jai;臺羅:Gi̍k Tin Tsai),為台灣彰化縣鹿港鎮的知名糕餅點鋪。創立於清光緒三年,主要產品為糕餅、粩類點心。鹿港創始店建築已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列為歷史古蹟。.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玉珍齋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詩界有廣大教化主的稱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鄭,唐代文學家,文章精切,特別擅長寫詩,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於有「老嫗能解」的說法。 白居易早年積極從事政治改革,關懷民生,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須取材於現實事件,反映時代的狀況,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繼杜甫之後實際派文學的重要領袖人物之一。他晚年雖仍不改關懷民生之心,卻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多時放意詩酒,作《醉吟先生傳》以自況。白居易與元稹齊名,號「元白」,兩人是文學革新運動的伙伴。晚年白居易又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為「劉白」。唐宣宗稱之為詩仙,而李白是後世才由天上謫仙人轉尊稱為詩仙。 白居易的作品,在作者在世時就已廣為流傳於社會各地各階層,乃至外國,如新羅、日本等地,產生很大的影響。重要的詩歌有《長恨歌》、《琵琶行并序》、《秦中吟》、《新樂府》等,重要的文章有《與元九書》等。.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白居易
白話文
#重定向 官話白話文.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白話文
隘門
,中國傳統建築之一,為相當普遍設置於村落或城市街道巷弄中的防禦建築。形式有磚石造的牆門及單開間的門樓,平日入夜後即行關闢,以確保居民的安全。就功能上,隘門除了可防止盜賊外,也有防範族群衝突的功能。 在台灣,隘門型式傳自客家或閩南傳統建築居多,主要功能除了阻止盜賊進犯外,也預防了分類械鬥。 鹿港隘門,為鹿港鎮的縣定古蹟,用於防範盜賊之外,也是鹿港各角頭的界線,故有「惡不過隘門」一說 。過去鹿港有許多隘門,但大多在日治時期市區改正時被拆除,目前僅留下位於後車巷的隘門。.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隘門
韻文
subst:subst/leftUnreferenced/auto 自动产生。 --> 韻文是講究格律的文體或文章,一些韻文使用同韻母的音節作句字結尾,以求押韻。押韻是指在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音節的韻母都相同或相近,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音節的地方,稱為韻腳。.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韻文
裨海紀遊
《裨海記遊》,又名《採硫日記》,為清朝官員--所著,書中描繪17世紀的台灣風土民情。.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裨海紀遊
西湖
西湖,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 西湖东靠杭州市区,其余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南北长约3.2--,东西宽约2.8--,绕湖一周近15--。 西湖平均水深2.27--,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 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雷峰塔与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由于其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中的重要地位,西湖被评选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年)、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85年)和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6年)。此外,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外汇兑换券壹圆券以及2004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壹圆纸币背面均使用了三潭印月的图案,更说明了杭州西湖在中国风景名胜中的地位。中国各地以“西湖”命名的湖泊有数十个之多,通常认为杭州西湖是其中最著名的湖泊。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西湖
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溯自西元前11到前6世纪,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题目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遂也称之谓《诗经》,而正式使用《诗经》一名,应该起于南宋初年。早期诗经版本众多,其中最为著名也是流传至今的,是汉朝毛亨、毛苌注释的《诗经》,因此该版本又称为《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向南也远及江汉流域。.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诗经
賴和
賴和(),台灣彰化人。原名賴河。本職是醫生,但是卻在文學領域留下盛名,尤其是他的詩作,被公認是台灣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詩人。賴和不但是台灣日治時期重要的作家,同時也是台灣1930年代作家所公認的文壇領袖,曾經催生、主編過《台灣民報》的文藝欄。由於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因此他的同輩楊守愚說他是「台灣新文藝園地的開墾者」與「台灣小說界的褓母」,並在「光復慶祝後二日」一文中讚揚他為「台灣的魯迅」。曾經主編新潮文庫的醫生文人林衡哲,則尊稱賴和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賴和
鹿港
#重定向 鹿港鎮.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鹿港
黃純青
黃純青(),名炳南,幼名丙丁,字純青,晚年自號晴園老人。台灣清領時期海山堡出生(今新北市樹林區),瀛社詩人、墨家及儒教支持者、企業家。總督府評議會員。.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黃純青
龍山寺
龍山寺是漢傳佛教的寺院。龍山寺有多个,其中大多的龍山寺是從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泉安鄉安海龍山寺分靈而出的。安海龍山寺是一間影響力深遠的廟宇,於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始建,明代天启三年1623年大修,正殿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目前屬於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已有87年歷史。龍山寺之前曾名「天竺寺」或「普現殿」,後因為地處安海镇龍山之麓,才改名為龍山寺。.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龍山寺
郁永河
郁永河(),又記作郁永和,字滄浪,浙江仁和(杭州)諸生(附學生員)。.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郁永河
蔡碧吟
蔡碧吟(),臺灣臺南府城人,為日治時期著名的女性漢文詩人,人稱「赤崁女史」。.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蔡碧吟
連橫 (歷史學家)
連橫(),幼名允斌,譜名重送,小字神送,表字天縱、一字雅堂,號武公、慕陶、劍花。福建省台灣府台灣縣(今台南市)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今漳州龍海),台灣日治時期的詩人、台語文學者、台灣歷史學家。1920年,著作《臺灣通史》完成並出版,是台灣人第一部冠以「臺灣通史」名稱的版本。另著有《臺灣語典》、《臺灣詩乘》、《劍花室詩集》等。 1930年,收了日本人的伍佰元稿費,發表〈鴉片有益論〉,大力誇揚臺灣總督府重新開放的鴉片政策,使他受盡林獻堂等臺灣仕紳的鄙夷,被迫移居中國大陸。 1936年6月28日,連橫因肝癌病逝於上海,後遷葬臺北縣泰山鄉(今日新北市泰山區)。其獨子連震東(1960年曾任內政部長)及其兩代單傳後代連戰(1996年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為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 其外孫女為文學家林文月。.
李騰嶽
李騰嶽(Lí Thêng-ga̍k;),號鷺村,臺北蘆洲(今新北市蘆洲區)人,台灣日治時期醫學家。.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李騰嶽
格律
格律,指韻文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格律
梁启超
梁启超(,署名作梁𠷠超),字卓如、任甫,别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潮居都茶坑乡人,人稱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及发明家。 梁启超在青年时期曾經與老师康有為合作进行戊戌變法,事敗後出逃日本,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及張勳復辟等严词抨击,以及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梁启超
楊維楨
#重定向 杨维祯.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楊維楨
民歌
民歌或民谣可以指:.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民歌
汪毅夫
汪毅夫(),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代表。.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汪毅夫
文類
文類(英語:literary genre)又稱文體或體裁,指文學作品的分類範疇,是文學批評的常用術語。一篇作品所屬文類可以依其內容、風格、技巧以至篇幅來劃分。 西方傳統文體分三大主流類型:.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文類
文體
#重定向 文類.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文體
文武廟
文武廟,是東亞文化中供奉文帝文昌帝君或孔子,和武帝關帝君的一類廟宇。一般爲文帝設「學宮」,爲武帝設「武宮」,兩宮分立。也有一些廟宇將兩者合龕,但比較少見。中國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是指北方通常将孔子供奉爲在文庙中,而南方的文庙一般供奉文昌帝。 英文翻譯,可按廣東話翻譯成Man Mo Miu/Temple,一般特指香港文武廟,也可按漢語拼音翻譯成Wen Wu Temple。.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文武廟
日治時代
#重定向 日治時期.
查看 台灣竹枝詞和日治時代
亦称为 台灣的竹枝詞。